知道两个人的如何解决工作效率问题谁是谁的几分之

考试指南:
备考真题:
热门杯赛:
推荐城市: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单元测试:
小学试题:
语文试题:
语文考点:
数学试题:
数学乐园:
英语知识点:
英语试题资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教学设计3
16:39:23&&&&&&&&标签: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的概念实质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任何相关的两个数量的比都可以抽象为两个数的比,既有同类量的比,又有不同类量的比。教材还介绍了每个比中两项的名称和比值的概念,举例说明比值的求法,以及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着重说明两点:(1)比值的表示法,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的是用整数表示。(2)比的后项不能是0。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52~53页比的意义。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是在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所以在教学时,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索、讨论、总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比。
  2、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并会正确求比值。
  3、理解并灵活掌握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是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4、通过主动发现的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合作意识,培养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5、养成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和运用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媒体:电脑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引入:同学们,2008年的北京将要举办什么盛会啊?(北京奥运会),在上届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那么关于奥运会你都知道些什么呢?(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播放奥运会的相关资料)在学生说出的资料中选出中国金牌数和俄罗斯金牌数:中国获得金牌32块。俄罗斯27块。
  你能列出算式表示中国与俄罗斯所得金牌块数之间的关系吗?(这里可能有学生列加减法,也可能会有除法。选出除法算式分析)
  32&27表示什么意思?(中国得的金牌是俄罗斯的几倍)
  27&32表示什么意思?(俄罗斯得的金牌是的中国的几分之几)
  2、联系奥运,分析题目.
  在奥运会上,你认为我国的哪块金牌的分量最重?(学生畅所欲言)如果没有人说刘翔,教师就稍微引一下
  新科110米栏奥运冠军刘翔用沉甸甸的金牌让轻视黄种人的人闭上了嘴巴,他为中国夺得了有史以来中国在田径短跑项目上的第一块金牌,下面我们就共同回顾一下刘翔的夺冠历程(播放刘翔夺冠视频).
  看了这一段内容我们都非常的激动,为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那你知道刘翔的夺冠成绩是多少吗?(12.91)
  那你知道他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吗?
  如果我要你们列式来求该怎么求呢?(110&12.91)你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路程&时间=速度)
  看完奥运,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学校的事情
  3、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请栾人璇你们这组同学起立。请其他同学数数他们组女生几人,男生几人?你能用什么式子表示他们组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之间的关系?(4&3和3&4,分别问学生这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学校用150元买来3个小足球,每个小足球多少元?
  (请学生自己读题,说说每道题求的是什么?数量关系是什么?怎样列式?
  学生读题回答,教师板书(总价&数量=单价150&3)
  3、揭示课题:这些题都是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两种数量的关系的,在日常生活、生产和实验中,常常要对两种数量进行比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比。(板书:比)研究比的意义。(板书完整课题)
  [设计意图: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背景,设计形象而又蕴含一定的与数学问题有关的情境,在开放性问题情境中,学生思维活跃,并积极主动地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变&让我学&为&我要学&。]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比的意义。
  (1)那么在刚才的例子当中中国得的金牌是俄罗斯的几倍,用32&27,现在我们就可以说成中国得的金牌与俄罗斯得的金牌数的比是32比27。
  那俄罗斯得的金牌是的中国的几分之几可以怎么说呢?(学生试着说:俄罗斯得的金牌数和中国得的金牌数的比是27比32)
  (2)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谁是谁的几倍或谁是谁的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
  质疑:可老师还有个疑问,以上两道题都是对中国得的金牌数和俄罗斯得的金牌数进行比较的,为什么一个是32比27,一个是27比32?
  引导得出: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颠倒位置,否则,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
  (2)同学们真聪明,那么你们能像这样把其他的除法算式都变一个说法吗?先同座位两个人互相说说看。(学生同座位两个人说)
  都说完了,那谁愿意站起来说一说呢?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倍可以说成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4比3)就这样依次说完。
  那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可以怎么说啊?(速度可以说成是路程与时间的比)
  那单价呢?可以怎么说啊?(单价是总价和数量的比)
  在我们常用的数量关系中还有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这里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怎么说呢?(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总量个工作时间的比)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对&比&缺乏感性上认知,所以以上的例子采用&导、拨&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确: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可以用除法,也可以用比的方法,即谁是谁的几分之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既节省了教学时间,也使学生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3)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既可以用除法,又可以用比的方法。那什么叫做比呢?请同学们结合板书同位讨论一下。(前后四人讨论)
  汇报,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齐读)
  你们能不能自己举一个用比表示两数关系的例子?先说原题再把它改编成比的形式(学生自主举例,四人讨论汇报,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例子的学习,使学生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用同桌之间互相讨论的方式,抽象概括出&比的意义&,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4)练习:填空。
  有5个红球和10个白球,白球和红球个数的比是()比(),红球和白球个数的比是()比()。
  [设计意图:这是一组对应练习,旨在强化学生对比的意义的初步理解。]
  2、比的读写法、各部分名称、求比值的方法以及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1)看书自学,小组讨论交流: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理解了比的意义,在课本的52~53页还涉及到一些关于&比&的其他知识,你们想自己研究、探索吗?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可以在小组里讨论,然后汇报一下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开始吧!
  [设计意图:自学课本也是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根据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充分相信学生,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索、讨论、总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
  (2)汇报。
  1:我学会了比的写法,3比4记作3∶4。(让学生板演)
  问:这个&∶&叫做什么呢?谁愿意给它起个名字?(强调:写&∶&应该注意上下对齐,点要圆一点,它不同于冒号。)那么4比3、110比12.51又记作什么?(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写在练习本上)3∶44∶又怎样读呢?
  思考:刚才大家学会了用&∶&的形式来写出两个数的比,除了这种形式,还可以写成什么形式呢?(指名板演)读作什么?还可以读作二分之三吗?为什么?(把3∶4改写成分数形式的比,并齐读。)
  [设计意图: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站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高度重新组合处理教材内容。学生汇报过程中,由教师引导,把&比号&&分数形式的比&前移,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使课堂教学省时高效。]
  2:我学会了比的各部分名称。(结合3∶4来说明)
  如果告诉你&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4&,你能想到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3:我学会了什么叫做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问:那么怎样求比值呢?(前项除以后项的商)
  练习:(课件出示)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3∶40.7∶0.358∶40.2∶1/5
  想:比值通常可以是什么数?
  [设计意图:比值不同的四个比的举例,既加深了学生对比值意义的理解,又强化了学生对&比&和&比值&的区别。]
来源:网络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查询小学试题库、奥数题库、小升初动态、竞赛辅导、重点中学信息等,2016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
奥数网微信
中考网微信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奥数网微信ID:aoshu_2003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中考网微信ID:zhongkao_com
奥数关键词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6天能完成6分之5,已知甲的工作效率是乙的工作效率的2分之3,问甲独做,甲乙各要多少天?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甲乙每天 5/6÷6=5/36乙效率 5/36÷(1+3/2)=1/18乙需要 1÷1/18=18天甲 1÷(5/36-1/18)=1÷1/12=12天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