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农政策为什么会拉动建筑工程农民工工资表上涨

为什么惠农政策仍难以改变农民增收难的困境?中国农民出路何在? - 知乎23被浏览2271分享邀请回答8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政策稳中偏紧――中新网
本页位置: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政策稳中偏紧
  物价前高后低 通胀总体可控
  总体而言,中国2011年的物价走势取决于未来国内外供求因素的变化状况,尚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未来物价上行压力不容忽视
  2011年尤其是上半年我国物价将面临较大压力,推动物价上行的因素较多,通货膨胀风险不容忽视。
  第一,农产品价格上涨势头强劲。
  粮食、蔬菜、猪肉价格上涨引领食品价格上升势头。食品在CPI统计指标的八大类构成商品中所占权重最大,高达32.79%,因此食品价格上涨是我国物价上涨的直接推手。受冬季低温天气,春节等重大节日临近以及消费者未来通胀预期加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2011年一季度食品价格依然会保持较为强劲的上涨动力。根据我们测算,当食品价格上涨10%,非食品价格上涨2%时,它们对CPI涨幅的联合拉动为4.76%。
  2011年上半年粮食价格将继续保持稳定上涨态势。全球粮价步入新一轮的上涨周期,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灾害天气频繁也对粮食供应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从国内情况来看,国内种粮成本上升以及国家实施惠农政策所导致的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提高也会对粮价的上涨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认为,猪价在2011年上半年至少上涨10%以上,按照猪肉价格的在CPI中所占权重估算,其至少将拉升CPI0.3个百分点。若猪肉与粮食价格同时上涨10%,根据我们的测算,它将会拉动CPI0.61个百分点。
  棉花供应紧张,棉价上涨势头迅猛。据美国农业部推测,年我国棉花产量为653.20万吨,而消费量则达到了1088.60万吨,供不应求的状况使得我国棉花库存逐渐减少,从年的490.67万吨下降到目前的397.30万吨,降幅达19.02%。此外,全球棉花消费量将连续第五年超过生产,库存缩减导致库存消费比创下16年以来新低36.98%,近10年来下降了21.62个百分点。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内棉价将仍然处于高位。而棉花作为重要的生活资料原料,其价格的上涨对CPI的影响不容忽视。
  第二,经济进入结构调整期,成本上升推动物价上涨。
  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转型时期新特点。结构调整期的一大特点就是劳动力价格会明显提高。首先,从劳动力供给变化看,劳动力规模下降将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其次,“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而且随着国家统筹城乡发展以及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收入将会提升,农民工工资有望上涨。这些都将促使劳动力成本提高,推动物价上涨。
  资源品价格上调导致居住类消费价格上升。2011年国家上调资源品价格应该不可避免。资源品价格的上调将直接导致居住类和交通通信类价格的上涨,而且2011年预期CPI构成中居住类和交通类消费所占的比重将会调高,因此这两类商品消费价格的上升对CPI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如表2.3所示,根据我们的测算,当水、电、气、油四大垄断性资源类公用事业产品价格与交通通讯及服务价格同时上调10%和15%时,对CPI涨幅的推动作用分别为0.65%和1.19%。
  第三,国内流动性依旧较为宽裕支撑物价上扬。
  为了进一步拉动经济复苏,美国于日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这预示着美元将再次泛滥,国际短期资本流入中国的可能性大大提升,近期外汇占款数据飙升就说明了这一点,这会使国内流动性依然保持较为宽裕的局面。
  第四,美元持续贬值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入性通胀需引起警惕。
  2010年下半年,代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CRB指数呈现持续上涨的态势,综合现货指数于12月31日达到520.33的峰值。与此对应的是我国PMI中的购进价格指数在2010年下半年以来大幅上升,输入性通胀压力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2011年通胀压力总体可控
  产出缺口收缩抑制物价持续上行。由投资需求和货币投放推动的产出缺口在2010年第二季度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之后逐渐收窄,并逐渐向总供求平衡的方向发展。如果未来货币政策继续收紧,并且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力度不放松,那么可以预计在2011年年中,产出缺口收缩将会影响到物价,使物价出现下行。
  价格运行周期预示未来物价将在2011年年中回落。从99年至今四轮周期,每轮大致25个月左右。本轮周期从09年7月开始上行,到现在已经运行了18个月,如果前三次周期规律仍能发挥作用的话,那么在2011年七月前后物价很可能会见顶回落。
  货币政策在2010年已经开始收紧,2011年仍将继续朝此方向运行。为应对物价上涨压力,管理通胀预期,2010年内央行已经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两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2011年货币政策基调已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预计货币政策操作将维持稳中偏紧态势,对于控制物价持续上涨应该有明显作用。再从货币流通速度角度看,2010年下半年M1和M2的增速差持续下降,依据其对CPI影响的滞后性,其对CPI的抑制作用将在2011年下半年得以显现。
  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较弱,外需不振抑制物价持续上行。国外需求下降、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最终都会对我国出口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预计2011年中国出口增速将有所下降,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物价的持续上行。
  资产价格调整和平稳将削弱其对通胀的带动效应。目前我国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势头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股票市场在2010年全球涨幅排名倒数第二,目前依然保持低位震荡调整态势。2011年资产价格的调整和平稳状态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物价上涨压力。
  综上,2011年物价上涨压力不可小觑,但是由于以上物价下拉因素的存在,加上物价上涨已经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因此,我们认为2011年总体通胀水平还是处于可控范围内。受到农产品、资源品价格上涨以及输入性通胀压力上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2011年我国物价总体上将维持持续上涨态势。
【编辑:梅玫】
----- 金融频道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视频图片2010}
 |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您当前位置:&&&&&
2008年长沙县统计公报第四期
长沙市政府门户网站&&&&时间:&&&&来源:&&&&&&&&字号:【】
  第 四 期
  (2008)
     &     &
      & 长沙县统计信息服务网:http://10.82.80.100/web      &
  【统计分析】
  ◆惠农政策好&农民增收快
  【统计数据】
  ◆2008年4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预报)
  惠农政策好&农民增收快
  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快速增长,首次突破7000元,达到7000.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13.8元,增长16.9%,是1997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农民增收来源发生变化,来自种养业的收入快速增长,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工资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支柱。
  2007年长沙县农调户收支情况
  指 标 名 称
  比上年±
  增幅(%)
  农村住户总收入与总支出
   & 一、总收入
  11867.9
  10204.1
  1663.9
    & (一)工资性收入
  2482.3
  2057.7
    & (二)家庭经营收入
  8379.0
  7210.7
  1168.3
    & (三)财产性收入
    & (四)转移性收入
    二、总支出
  10719.5
  8791.8
  1927.8
  &  (一)家庭经营费用支出
  4161.6
  3620.7
    & (二)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
  &(三)建.造生产性固定资产雇工支出
    & (四)税费支出
    & (五)生活消费支出
  5502.1
  4234.8
  1267.3
    & (六)财产性支出
    & (七)转移性支出
  全年纯收入来源
  7000.1
  5986.4
  1013.8
    & 一、工资性收入
  2482.3
  2057.7
    & 二、家庭经营纯收入
  3892.7
  3390.0
    & 三、财产性纯收入
    & 四、转移性纯收入
  一、全年农民收入情况
  2007年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1元,同比增长16.9%。其中工资性收入2482.3元,增长20.6%,占比为35.5%,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收入3892.7元,同比增长14.8%,占比为55.6%,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反映收入水平差异的农村居民基尼系数由上年0.36下降为0.32。
  农民收入的特点主要是:
  1、工资性收入增长明显增加,特别是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稳步增长。从工资性收入结构看,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和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呈现大幅度增长,人均为386.4元、704.3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6.7 %和53.5%,占整个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已达到15.6%、28.4%;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1391.7元,占工资性收入的比重为56.1%,仍然是工资性收入的主要来源。
  2、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快速增长。主要受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拉动,今年农民人均来自家庭经营的纯收入为3892.7元,同比增长14.8%,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其中来自第一产业的纯收入为3092.7元,同比增长19.6%。
  3、财产性纯收入稳步增长。财产性纯收入人均221.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城镇化步伐加快,提高了土地征用补偿费,据被调查的200户农村住户资料显示,土地征用补偿收入人均58.7元,比上年增加了43.3元。
  4、转移性纯收入大幅度增长。全年转移性纯收入人均403.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0.4元,增长21.2%。增长的主要方面是:(1)亲友支付赡养费人均33.4元,比上年同期增15.3元;(2)家庭非常住人口寄回和带回收入人均119.9元,比上年同期增21.1元;(3)调查户资料显示,合作医疗报销医疗费人均31.7元,比上年同期增25.8元,低于全县总报销人均水平21元;(4)是国家对粮食、能繁母猪、农机实行补贴等惠农政策的落实,都直接提高了农民收入。
  二、农民支出情况
  2007年农民期内人均总支出为10719.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9%,其中家庭经营费用支出4161.6元,比上年增加540.9元,增长14.9%,生活消费支出5502.1元,比上年增加1267.3元,增长29.9%。恩格尔系数为35.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农民支出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1、农户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97年1525.2元,上升到2007年的5502.1元,增加3976.9元,年均增长13.7%,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八大项目与上年同期比较均呈上升趋势(见下表)。
  2007年农村住户生活消费支出表
  指 标 名 称
  增幅(%)
  生活消费支出
  5502.06
  4240.44
  &1.食品消费支出
  1965.10
  1507.54
  &2.衣着消费支出
  272.88
  207.81
  &3.居住消费支出
  893.42
  616.95
  &4.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
  445.76
  260.55
  &5.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
  595.90
  498.86
  &6.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
  799.77
  784.94
  &7.医疗保健消费支出
  439.27
  288.03
  &8.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
  2、今年我县农民人均生产投入4161.6元,比上年同期的3620.7元,人均增加540.9元,增长14.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生产投入人均支出3723.4元,同比增加487.8元;第二产业生产投入人均支出216.9元,同比增加60.8元;第三产业生产投入人均支出221.3元,同比减少7.8元。在第一产业支出中,农业减少45元,林业增加3.8元,牧业增加498元,渔业增加31.1元。农民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人均170.9元,同比增长46.8%。可见我县农民家庭经营的主要投入方向仍然是一产业,特别是畜牧业。
  3、税费支出持续下降。农民税费支出人均为2.5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6元,同比下降19.3%。
  三、农民生活质量情况
  1、住房越来越宽敞
  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年末住房面积人均达56.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92平方米,增长1.65%;其中楼房面积人均44.38平方米,增长8.9%。
  2、卫生条件得到改善
  我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大力引导农村居民进行“三改、三整,一分离”,促进了农村卫生条件的改善,水冲式厕所、生产与生活用房分开的农户逐年增加,调查户资料显示72.5%的农村居民家庭使用水冲式厕所,98.45%的农户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3、家用电器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家庭设施和用品方面的消费大大提高,各类家用电器逐渐普及。调查户资料显示2007年末每百户拥有影碟机74台,同比增长8.8%;彩色电视107台,同比增长13.8%;移动电话136台,同比增长17.2%;家用计算机18台,同比增长28.6%。
  4、清洁能源用户增多
  被调查的200户农村住户资料显示,广大农村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使用清洁生活燃料的农户普遍增多,2007年40.5%的家庭使用燃气,12.5%的农村居民家庭使用煤炭,14%的家庭使用沼气,21.5%的农户使用柴草,11.5%的农户使用电和其他能源。
  5、饮用水质量亟待提高
  被调查的200户农村住户中,8%的农村家庭饮用自来水,饮用井水的家庭占73.5%,还有18.5%的家庭使用浅井水和其他水源。饮用自来水的家庭占比偏低,离全面小康标准农村居民家庭饮用自来水的比重达80%的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
  6、住宅外道路状况仍需改善
  被调查的200户农村住户中,住宅外道路为水泥或柏油路面的家庭占37%;住宅外道路为沙石或石板的家庭占44%;其他路面的居民家庭占19%,离80%以上的农户室外道路为硬质路面要求相差43个百分点,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条件仍需加大力度。
  四、与邻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较
  根据市统计局最新资料,2007年长沙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613.4元,增长16.98%,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市高386.7元。与邻县市相比,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值与增幅均居四县市首位。(见图)
  五、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因素
  第一是政策性增收。2007年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在稳定和完善上年高含金量政策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惠农政策,各支农政策措施得到进一步强化。从我县的情况来看,减免农业税,粮食、种子、化肥、能繁母猪、农机具等项涉农补贴。另外全年农村“低保”补助资金及农村教育、卫生等资金投入明显增加,对农民增收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据调查,2007年我县向农民发放早稻补贴597.12万元,一季稻3.86万元,晚稻427万元,粮食直补863.1万元,农资综合补贴2032.98万元,能繁母猪794.34万元,农机补贴270.8万元,上述几项合计4989.2万元,人均72.7元。
  第二是大宗产品出售增加。经调查了解,今年农产品市场价格持续走高,稻谷、蔬菜、生猪等农产品价格都在去年的基础上大幅上涨,极大的激发了农户发展家庭种养殖业的积极性。今年农民出售产品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2.8%。其中,出售种植业产品收入人均865.6元(出售优质稻谷数量人均增加18公斤,收入增加42.7元,蔬菜出售量人均减少7.7公斤,但收入却增加了18.2元);出售牧业产品收入同比人均增加4777.9元(出售肉猪及猪肉出售量人均增加32公斤,收入增加775.3元)。
  第三是农民工资性收入继续增加。自国务院出台《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后,有效改善了农民外出务工环境,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就业,同时农民工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使农民外出从业收入增长强劲,200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外出从业人员收入按被调查的全部人口平均每人704元,同比增长53.5%,其中在乡外县内从业得到收入人均330.3元,同比增长78.9%;在县外省内从业得到收入277.4元,同比增长47.4%;在省外国内从业得到收入96.6元,同比增长12.5%。
  六、农民增加收入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1、生猪价格上涨,但补栏困难。2007年,由于生猪价格上涨,农民养猪积极性提高,但生猪补栏困难,势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扭转。根据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目前全县各乡镇猪肉出售价格维持在每斤13元到14.80元之间,而上年同期生猪出售价格大约每斤在6.4元到6.8元之间,农村散户养猪有一定的积极性,养猪大户有一定的增加,但由于过去对能繁母猪宰杀严重,再加上年初雪灾影响,生猪补栏一时相当困难。我们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与市场价格相适应的动态补贴和母猪保险相结合的制度,解决好增强生猪养殖户抵御重大病害、灾害等风险能力,增强生猪生产稳定性;二是加强饲料质量监管和疫病防治,解决好病害对母猪健康的威胁问题。
  2、农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增加了农民的生产经营风险。今年农产品价格明显上涨总体上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农民较快增收。尤其是粮油价格高位平稳运行,肉蛋价格继续大幅度恢复性上涨,支撑农牧业收入快速增长,农民增收出现了多年难见的好形势。但粮油、肉蛋价格上涨的同时,饲料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一路上涨,据调查2007年12月复合肥价格为5.8元/公斤,同比增长5.5%;敌敌畏25元/公斤,同比增长78.6%;尿素2元/公斤,同比增长11.1%;地膜15.55元/公斤,同比增长5.1%;豆粕4.2元/公斤,同比增长72.1%;麦麸1.6元/公斤,同比增长23.1%,这无形中增大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的生产经营风险。我们建议①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管,抑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②对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继续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增加农资供给量;③加大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补贴力度。
  3、农村劳动力素质令人堪忧。被调查的200户农村住户中,有劳动力555人,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15.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6.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8.4 %,受过专业培训的只占劳动力总数的29.5%。近几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用工单位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相当一部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由于文化素质偏低且缺少专业技术,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工种,工资性收入难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继续转移和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贡献率的进一步提高。我们建议做好对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掌握科技知识和实用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的致富本领和创业技能,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持续有效增收;建立健全由政府、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的农民转移就业培训机制;要积极开辟劳务市场,积极发展互联网就业信息服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由盲目寻业向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转移就业转变,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
  2008年4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预报)
                                 单位:万元
  指 标 名 称
  占年初计划%
  工业总产值
  6750000
  1634843
  2182012
   & 其中:国有及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
  5880000
  1440136
  1967640
  财政总收入
  380688
  149239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156089
  上划税收
  188099
  财政支出
  2186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50000
  212040
  248590
  银行各项存款余额
  1223650
  1771956
  其中:居民储蓄余额
  725202
  933007
  银行各项贷款余额
  834028
  1193058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580000
  348927
  410178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580000
  133480
  163173
    实际到位外资(万美元)
  实际到位内资
  590000
  157529
  204675
  其中:市外内资
  460000
  124544
  157960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山东:惠农政策和价格上涨促进农民减负增收_滚动新闻_财经纵横_新浪网
山东:惠农政策和价格上涨促进农民减负增收
.cn 日&11: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nbsp&nbsp&nbsp&nbsp受政策推动、主要农产品(
)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今年山东农民收入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1-3季度,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2888.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24.4元,增长17.2%。其中,因主要农产品数量变化及价格上涨,拉动农民现金收入人均增加220元;因粮食直补、农业税率下降、扶贫、救济等政策性因素推动,使农民人均增收44.7元,仅以上两项就带动农民现金收入增长12.1个百分点。随着农民增收步伐的加快,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也大幅度增加。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
出1470.8元,增加155.7元,增长11.8%。
&nbsp&nbsp&nbsp&nbsp一、政策好、价格涨,农民减负增收
&nbsp&nbsp&nbsp&nbsp农产品价格上涨是拉动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受国内外市场供求变化和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据4200个农户抽样调查,今年前三季度,产品价格增幅在30%以上的有小麦、瓜果、生猪和蛋类,增幅在20%至30%的有玉米和棉花,增幅在10%至20%的有油料、蔬菜和家禽。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促进农民收入高速增长。全省农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现金收入人均为1431元,同比增加240.6元,增长20.2%,占总现金收入的49.5%,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对收入的贡献率达到了56.7%。而由于农产品数量变化及价格上涨,使得农民出售主要农产品人均增收220元。其中:粮食增收48.9元、棉花增收33.1元、蔬菜增收57元,牧业增收69.7元。
&nbsp&nbsp&nbsp&nbsp农资价格全面上涨,农民生产成本增大。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农业生产资料综合价格同比上涨11%,为8年来同期最高。往年尿素的价格一直在60元/50公斤左右,今年达到了75元/50公斤左右,涨幅20%以上,其他如磷酸二铵、复合肥、碳铵等涨幅也在10%以上。这样粮价上涨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将被化肥等农资涨价吃去一大块。扣除农资价格上涨因素影响,农民从农产品价格上涨中人均仍获得170元的收入。
&nbsp&nbsp&nbsp&nbsp各项惠农政策实施和启动是推动农民增收的亮点。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农村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农为本”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推动农民增收。
&nbsp&nbsp&nbsp&nbsp一是粮食直补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民直接增收。今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将原来通过国有粮食企业以保护价形式补贴农民的国家财政补贴改变为直接给予农民,不仅提高了补贴效率,减少中间流失,而且从根本上起到了推进粮改的效果。今年全省共完成粮食补贴资金兑付7.35亿元;兑付农户数1664.5万户。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04.2元,增长19.7%。其中,粮食直补人均增收9.3元,对转移性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54%,对农村居民增收的贡献率为2.2%。粮食补贴虽然数额不多,每亩小麦为13元,但农民直接享受到了改革实惠,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刺激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证了粮食安全。
&nbsp&nbsp&nbsp&nbsp二是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化,农民减负增收。今年以来,山东实施取消农业特产税、继续暂停征收乡村公益事业金、降低甚至取消农业税率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对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税费支出48.4元,同比减少35.2元,下降42.1%。其中:第一产业税费支出32元,下降51.4%;二、三产业等其他各种收费支出16.4元,下降8.3%。
&nbsp&nbsp&nbsp&nbsp三是国家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投入加大,财产性收入增加。前几年山东投入120多亿元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农民收益较大。去年以来山东重点在乡村道路建设、节水灌溉、农村人畜饮水、农村沼气等方面加大投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低保制度等已经启动。特别是去年开始计划投资150亿元,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到2005年基本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柏油路。将有一部分投资转化为参与公路建设农民的劳务收入,还有一部分补偿收入等。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54.4元,增长15.1%。增长原因主要是土地征用补偿等收入增长。农民人均土地征用补偿收入为27.1元,同比增长9.1%;利息、股息和红利等收入为10.7元,增长48.6%
&nbsp&nbsp&nbsp&nbsp四是农民工外出环境改善,外出务工收入快速增长。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各地纷纷清理各种妨碍城乡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政策,使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保护,工资拖欠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为提高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加快东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山东从去年开始组织实施“绿色通道”培训计划和“西输东接”工程,使农民素质逐步提高,农民外出务工时间增加,工资水平提高。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913.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7.5元,增长16.2%,对农村居民增收的贡献率达30%。其中,农村居民在本乡地域内务工得到的收入为489元,增长20.1%;乡外务工收入为247.1元,增长18.2%。
&nbsp&nbsp&nbsp&nbsp五是民营经济发展加速,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增加。近年来山东加大了对农产品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大型工商企业参与农业开发。为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专门出台了《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见》,向民营企业抛出“政策绣球”,废除一切民营经济与其他经济成分不平等的准入条件,民营经济发展加速,促进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增加。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民人均从家庭经营第二产业得到的收入为121.8元,增长8.3%;从家庭经营第三产业得到的收入人均为263.7元,增长9.4%。
&nbsp&nbsp&nbsp&nbsp二、农民预期收益向好、消费欲望增强,农村市场转旺
&nbsp&nbsp&nbsp&nbsp据对全省42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1470.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5.7元,增长11.8%。由于农民收入的高速增长,农民增收预期向好,消费欲望增强,带动农村市场进一步转旺,城乡市场增幅差额缩小。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县以下农村市场零售额达800亿元,同比增长11.6%,城乡市场增幅差额由上年同期的3.2个百分点缩小到2.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呈以下特点:
&nbsp&nbsp&nbsp&nbsp一是购买家庭设备成为消费热点。前三季度农村居民用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人均73.97元,同比增长27.7%,增幅位居八大类支出之首。其中用于购买家庭设备、用品的支出人均69.71元,增长27.1%。其中,购买日用品支出25.74元,增长7.9%;购买床上用品支出5元,增长18.5%;购买家俱类支出16.15元,增长46.1%;机电设备支出20.96元,增长43.6%。
&nbsp&nbsp&nbsp&nbsp二是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随着农民生产生活空间的扩大,特别是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多,农民对交通和通讯的依赖程度加深。前三季度农村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的支出人均159.3元,同比增长19.6%。其中购买交通工具支出人均47元,增长18.9%;购买通讯工具支出14.6元,增长39.3%;交通服务费支出25.1元,增长16.2%;通讯服务支出57.7元,增长17.4%。
&nbsp&nbsp&nbsp&nbsp三是农产品涨价导致农民用于食品的支出大幅度增加。由于农民消费的市场化程度逐年提高及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导致了农民用于食品消费的现金支出大幅度增加。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用于食品的现金支出503元,增长15.1%。其中,农民人均购买粮食支出增长38.2%、购买食用油支出增长24.7%、购买蔬菜及制品支出增长18.0%、购买肉禽蛋奶及制品支出增长19.2%、购买水产品及制品支出增长11.1%。同时由于在外饮食次数增加及食品物价上涨,前三季度在外饮食支出78.1元,增长17.2%。
&nbsp&nbsp&nbsp&nbsp四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和衣着消费支出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农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271.66元,同比增长11.0%,其中教育服务费支出人均227.9元,增长10.5%;衣着消费支出人均89.8元,增长10.1%,其中购买服装支出52.6元,增长14.6%;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人均112.6元,增长10.8%,其中医疗费支出人均62.4元,增长18.5%。
&nbsp&nbsp&nbsp&nbsp三、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突破口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nbsp&nbsp&nbsp&nbsp在当前农产品价格走高、农业税赋减轻的情况下,农户收入有了一定提高,但长远看,农产品产量增加的空间有限,农业作为一个弱质产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农产品价格上涨也会有一个适度空间。以农业经营为主的低收入户、纯农户等“弱势群体”增收难的问题仍较突出。财富问题上的“马太效应”,也必然会造成农户贫富分化的加剧,进而引发社会平均消费倾向的降低,从而制约经济增长。因此,如何解决“人均”之下农民群体主要是纯农户、低收入户的增收难问题,培育中等收入阶层,是当前农民增收应关注的突出问题。因此,应以统筹城乡就业为突破口,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非农产业收入比重,防范农业波动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nbsp&nbsp&nbsp&nbsp(一)拓展农民非农产业就业空间,加速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农民增收的新支点。山东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资本相对稀缺,要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缓解日趋严重的城镇就业压力,关键在于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因此,在产业类型上,应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企业规模上,应注重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县域内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在经济类型上,应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就业方式上,应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同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帮助低收入户等特殊困难群体就业。在一些基本的经济社会管理制度上,应对城乡施行统一标准。如逐步统一城乡居民的税负负担,加快实现城乡户籍管理一体化等,促进小城镇的繁荣。
&nbsp&nbsp&nbsp&nbsp(二)加大对农业、农民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应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筑物质平台。我国加入WTO之后,政府应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用足绿箱政策,让农民尽可能多地享受普惠政策。在财政政策上确保财政支农力度增长,特别是应加大对农村水、电、路、网络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部门应把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落到实处。在金融政策上积极鼓励发展县域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性的中小银行、区域性的金融公司,为乡镇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农村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nbsp&nbsp&nbsp&nbsp(三)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树立农民消费信心,引导农民投资。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民生产性投资不断增加,对子女教育、养老和自身的健康不断重视,但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农民的预期支出负担沉重,再加上收入不稳定性等因素,抑制着农民生产投入和消费欲望的实现。因此,一方面在尽快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农村的社保体系建设,建立农村的养老、医疗等保障制度,从更深层次上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减轻农民的后顾之忧,更新农民的消费观念,使农民在增收之后,真正地形成有效需求,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要帮助农民确立正确的积累观念,为农户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保护农民的正当经营和合法权益,引导农民向二、三产业投资,把农民手中一部分“相对过剩”的消费基金转变为生产积累。
&nbsp&nbsp&nbsp&nbsp(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生产者往往并不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而是面对加工、流通者,是加工、流通者为买方的收购市场决定生产者的生产决策。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的变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很大,利益容易受损。因此,加强宏观调控,注重政策引导,依靠和发挥市场的力量、企业的力量、民间的力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当前在放开粮食市场的同时,鼓励粮食加工、饲料、饲养、酿造、医药等用粮大中型企业,和农民签订自用粮的产销合同,按合同直接收购农民粮食,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同时,还可提高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使农民增收。
  点击此处查询
【】【】【】【
】【】【】
新 闻 查 询
热 点 专 题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其他文章
电话:010-3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拖欠农民工工资证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