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平衡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和劳动者赔偿用人单位的平等就业权

|||||||||||
平等就业的法治化保障
王显勇&单飞跃
日08:13&&&&来源:
原标题:平等就业的法治化保障
就业乃民生之本,关系国家兴旺发达。反对就业歧视,实现平等就业是国际社会长期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法治中国建设需要加强和提升平等就业的法治化保障水平,切实保障和实现公民的平等就业权,平等就业是每个公民全面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权利基础。
保障平等就业需要法治化
实现宪法上的劳动权和平等权需要保障平等就业法治化。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了平等原则,宪法上的基本权利应当普遍适用平等原则。《宪法》第42条规定了公民的劳动权,平等就业属于劳动权的重要内容。宪法上的劳动权带有积极权利的属性内容,必须经由法律的制定才能得到具体落实和实现,即通过法治化经由从宪法到法律的途径方可得以具体实现。
尊重和履行国际人权公约和国际劳工公约要求保障平等就业法治化。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已经将工作权确定为基本人权,平等就业是工作权的重要内容。《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6条和第7条规定了工作权,第2条规定了非歧视原则,公约中的权利应予普遍行使,不得有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区分。我国于2001年加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2006年批准加入《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作为这些国际公约的成员国,我国通过法治化承担尊重、保护和实现的义务。
消除就业歧视亟须提升法治化治理。就业歧视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为消除就业歧视,我国《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等相关反就业歧视法明确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禁止基于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实施就业歧视行为。这些反就业歧视法已经开启了权利赋予之门,当前亟须提升法治化治理能力,扩大就业歧视保护范围,加强反就业歧视法实施机制建设,实现权利向现实转化,从制度上有效解决就业歧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协调平衡用人自主权与平等就业权
平等就业的法治化保障关键是要协调平衡用人自主权与平等就业权,确立机会均等的平等观。法律需要引导用人单位依照工作能力择优录取,消除主观恶意和传统偏见,让全体劳动者都有均等的机会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经由公平竞争获取就业机会和平等待遇,工作职位的获取及相关待遇系于能力,人尽其才,各适其位,劳资共赢,社会和谐。
用人自主权与平等就业权具有一致性,法律要尊重用人单位的经济理性。用人自主权是基于物质财产要素产生的,是用人单位经营自主权的重要内容。平等就业权是基于劳动力人力要素产生的,是指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机会的均等,而不是结果平等。两者本质上具有一致性,都强调资源的优化配置,愿意择优录用。法律要尊重用人单位的经济理性,只要用人单位的人事决策没有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皆视为合法,皆可推定为依据市场经营需要而做出的合理决策。
法律需要设置禁止性规定确立用人自主权的界限,平衡用人自主权与平等就业权。用人自主权不是无界限的,如果用人单位的人事决策不是基于工作能力,而是基于个人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个人特质或社会特质而将某一群体排除,不给予其参与市场竞争的均等机会,法律就应当基于平等原则进行干预,禁止用人单位基于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因素做出人事决策。消除偏见有利于用人单位雇佣更为优质的人才,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因为具有法律禁止歧视特质的那些群体成员绝大部分并非工作能力劣势,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偏见。
提升平等就业的法治保障能力
加强公共领域平等就业的法治化保障。目前公共领域存在较多的就业歧视争议,国家要切实履行国际公约中的尊重义务,加强公共领域平等就业的法治化保障,避免采取直接或间接侵害平等就业权的就业歧视行为。以招考职位表中的性别要求为例,要求男性的理由各式各样,诸如经常出差,值夜班,基层一线,经常加班,工作强度大,条件艰苦等等,这些理由大都不符合《劳动法》第七章“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保护性要求,不属于妇女禁忌劳动的法定保护范围,无法构成只招男性的正当职业资格要求。合适的做法应是不设置性别要求,而是尽可能地详细说明岗位工作情况,将是否报考的选择权交由报考人自己决定。
完善反就业歧视法治建设,倡导量能雇佣。我国现行相关反就业歧视法在内涵、外延、实施机制、法律责任等方面还不太完善,需要进一步提升法治化保障水平:其一,明确就业歧视的内涵和外延。借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关于歧视的定义,区分直接歧视和间接歧视,扩大就业歧视的外延,将年龄、地域、户籍纳入到法律所保护的个人特质,将培训、招录、晋升、薪酬、解雇等整个就业环节都纳入到法律规制的范围。其二,构建反就业歧视法行政实施机制。我国应当完善《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劳动保障行政机关对于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实施权限,将就业歧视纳入到劳动保障监察范围,规定就业歧视行为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其三,完善司法实施机制。将就业歧视纠纷确立为独立案由,实行举证责任转移制度,建立正当职业资格、正当经营需要等抗辩事由,对于主观故意的就业歧视实行惩罚性赔偿。其四,加强反就业歧视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平等意识,凝聚社会共识。积极开展反就业歧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平等意识,增进全社会反歧视共识,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批评和抵制各类歧视行为。
加强对残疾人、女性等特殊群体的法治保障。其一,法律需要消除社会偏见,残疾人、女性并不是工作能力上的弱者,而是仅仅身体或者生理存在差异。其二,法律应当将重心放在如何消解这种因身体或者生理所产生的额外负担。这些额外负担应当通过社会化途径和企业社会责任予以解决。其三,对特殊就业困难群体开展肯定性行动,实现平等就业权。国家要采取积极行政加以调控,对于残疾人或者特殊困难就业群体实行肯定性行动,采取配额制、行政合同、行政指导以及就业援助制度,促进这些特殊困难群体实现其工作权。(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责编:沈王一、赵晶)
48小时新闻排行
12345678910
大家都在看
手机阅读更精彩
镜像:&&&&&&呼叫热线&&&&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论平等就业权与用工自主权的合理界限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论平等就业权与用工自主权的合理界限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权利之间具有平等性,平等就业权与用工自主权也不例外。法律可以基于个体权利保护及国家公共利益的需要,在对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采取倾斜式保护,要求不因公民个体先赋因素和制度性原因所造成的差异而受到差别对待,同时还要坚持平衡协调的原则,赋予用人单位适当的用工自主权,使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其“工作内在需求”行使用工自主权,以利于稳定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困境综述 - 法学毕业论文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阅读次数:人次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困境综述1.VIP俱乐部2.查看资料3.订阅资料4.在线投稿5.免费阅读6.会员好评7.原创检测8.教材赠送9.联系我们10.常见问题
摘要:就业歧视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就业歧视的本质特征是没有正当理由的差别对待。法律禁止就业歧视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平等就业权并实现社会正义。在市场化就业背景下,反就业歧视决不能仅仅满足于各种原则性规定,而必须遵循市场化就业的基本规律,正确处理用工自主权与平等就业权这对“轴心”权利的相互关系。我国反就业歧视仍处于制度短缺阶段,反就业歧视在立法、执法和司法层面都还面临诸多法律困境,我国反就业歧视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就业歧视;权利短缺;积极行动;执法机构;司法救济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政策推动下,一个以市场为基本导向的就业机制正逐步形成。然而,面对社会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一些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被无限地扩大了,无论是在招工单位所规定的具体招工条件中,还是在涉及就业的政府行政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中,都包含了大量的与用工岗位无关的歧视劳动者的条款。就业歧视几乎无所不在,就业歧视的名目花样翻新,譬如性别歧视、身份歧视、户籍歧视、健康歧视、姓名歧视、年龄歧视、相貌歧视、地域歧视……不一而足,很多人的平等就业权遭遇了莫名其妙的侵犯。
自2002年蒋韬诉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招录行员身高行政诉讼案以来,与就业歧视相关的报道接连不断。无论是被称为“中国宪法平等权第一案”的蒋韬案,还是被称为“中国乙肝歧视第一案”的张先著诉芜湖市人事局的行政诉讼案,都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另外,自《就业促进法》实施以来,就业歧视问题依然严重,已经发展到严重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程度。就业歧视问题成为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如何建立—个健全完备的反就业歧视法律规控体系,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议题。然而,我国反就业歧视还处于制度短缺阶段,反就业歧视在立法、执法和司法层面都还面临诸多法律困境。
二、我国反就业歧视的立法现状
就现状而言,虽然我国已经批准加入国际组织有关禁止歧视的三个国际公约,即联合国《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以下简称《种族歧视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以下简称《妇女歧视公约》)和国际劳工组织(ILO)在1958年国际劳工大会上通过的《&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第111号公约),但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有YeT等就业和反就业歧视的立法和规定非常分散,主要包括:
(一)《宪法》确立平等权原则
《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42条规定“(中国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宪法规范是所有促进平等就业与反就业歧视法律规范的立法基础。
(二)《劳动法》规定禁止就业歧视
《劳动法》第3条规定了平等就业与禁止就业歧视的一般原则,即“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相关具体规定有三个方面:一是禁止就业机会歧视。《劳动法》第12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二是禁止就业性别歧视。《劳动法》第13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三是禁止工作待遇歧视。《劳动法》第46条第1款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三)《就业促进法》规定公平就业
《就业促进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本条规定了平等就业与禁止就业歧视的一般原则。《就业促进法)&第三章规定了“公平就业”,主要包括明确政府职责、规范用人单位和职业中介机构的行为、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保障各民族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以及保障城乡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等。
(四)《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保护妇女的平等就业权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2条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和社会保障权利。”其第23条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各单位在录用女职工时,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中不得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禁止招收未满16周岁的女工。”
(五)《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禁止对残疾人就业歧视并采取积极措施
《残疾人保障法》第3条规定,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禁止歧视、侮辱、侵害残疾人。在职工的招用、聘用、转正、晋级、职称评定、劳动报酬、生活福利、劳动保险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人。《残疾人保障法》第4条规定,国家采取辅助方法和扶持措施,对残疾人给予特别扶助,减轻或者消除残疾影响和外界障碍,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实现。
三、我国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困境
从上可见,我国在反就业歧视和促进平等就业方面的立法已经确立了一些基本原则,并在一些方面制定了具体的法律。然而,现行反就业歧视立法离一个“体系完备、制度健全、内容协调、保障有力”的就业歧视法律规控体系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我国反就业歧视依然面临诸多法律困境。
(一)立法层面的问题
立法层面的问题主要包括立法不统一、权利短缺、立法过于原则、积极行动(affirmativeaction;positivcaction)不足和“立法歧视”等五个方面:
1.立法不统一。目前,我国有关禁止就业歧视的规定可谓名目繁多,主要体现在宪法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立法不仅过于分散,而且内容不协调,难以对禁止就业歧视进行全面细致的规定。
2.权利短缺。这主要是指禁止就业歧视缺少权利“支点”。国际人权法中的不歧视规定是基于个人受到歧视性待遇不符合平等这样一个理念而产生的。一般认为,就业中的平等权是人权平等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平等就业权是禁止就业歧视的权利“支点”,两者共同构成人权法的核心。在我国,平等就业权遭遇了单位制社会和身份制社会的长期困扰。一直以来,中国劳动法学对平等就业权概念的态度是比较暖昧的:一方面,在各种著作和文献中,把它作为不言自明的概念频繁地使用;另一方面,则对该概念的内涵、内容、运行与保障等基本问题保持着惊人一致的沉默。同时,学界一直存在一种很有影响的观点:平等就业权就是反就业歧视。应当说,在当前就业具有较强的号召力。但必须指出的是,一切禁止就业歧视制度的创设,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完备的平等就业权利制度的基础之上。同时,《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对平等就业权的规定还停留在宣示层面。我国虽然已经导入西方国家的市场就业体制,但与之匹配的劳动就业制度却迟迟未建立健全起来,典型的例子是市场就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配置不平衡,尤其是劳动者应当享有的平等就业权还不完整。当我们试图借鉴西方国家禁止就业歧视经验来解决中国就业歧视问题的时候,总是面临难以跨越的理论障碍与制度瓶颈:禁止就业歧视缺乏平等就业权利“支点”。没有这个权利“支点”,一切看似美好的禁止就业歧视的主张和建议,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长期存在的用人单位就业歧视的现象,深刻反映出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短缺。
3.立法过于原则。这是指现行立法对禁止就业歧视的规定还不够严谨和细致,甚至很少有具体的法律界定和实施规程。主要问题有:(1)立法缺乏对就业歧视的界定。虽然我国目前有关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定不少,但是对于何谓就业歧视以及就业歧视的具体表现形式并未明确界定,导致实践中到底哪些是歧视行为,界限模糊,难以处理。同时,在立法对就业歧视界定缺位的情况下,不仅司法实务部门判断各种具体就业歧视现象缺少指导标准,而且劳动者也不清楚用人单位的雇佣措施是否构成就业歧视。(2)立法没有就业歧视的例外规定。歧视的本质特征在于不合理的差别对待,或者说没有正当理由的差别处理。判断一个差别对待的立法或行为是否具有合理性,并非需要确定是否存在差别,而是确定该差别的理由是否正当。换言之,法律并不反对合理的和必要的差别,仅仅是禁止没有正当理由的差别。因此,禁止就业歧视立法不仅要规定禁止就业歧视和就业歧视的法定情形,而且还要规定就业歧视的例外情形。这在国际劳工组织(ILO)第111号公约《&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该《公约》第1条第2款规定:“对任何一项特定职业基于其内在需要的区别、排斥或优惠不应视为歧视。”我国目前有关禁止就业歧视的规定只是禁止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行为,对于用人单位应有的辩护则无规范。(3)立法未规定“真实职业资格”(genuineoccupationalqualification,简称GOQ)原则。禁止就业歧视的关键是依法划清用工自主权与平等就业权之间的界限,建立“真实职业资格”原则至关重要。所谓“真实(中国整理)职业资格”,是指特定行业(apartic-ularbusiness)正常运营(normaloperation)所合理需要(reasonablynecessary)的职业资格。根据“真实职业资格”原则,用人单位应该基于工作性质、需求以及劳动者工作能力或此类相关因素进行选择,不得随心所欲地区别对待。同时,用人单位必须证明其所限制劳动者的资格是与工作有关联的,并且这些证据为权威机构及法院所认同,从而得到社会各界或劳动者的谅解。一个健全的反就业歧视法制应兼顾劳资双方的合法利益,而我国相关立法虽然原则性规定了禁止就业歧视,但未能深入规定“真实职业资格”原则,对于雇主应有的辩护则无规范,这不仅不符合禁止就业歧视立法的基本要求,也使准确划分用工自主权与平等就业权的界限陷入困境。(4)立法确立的就业歧视范围过窄。目前,立法规定的就业歧视范围主要包括民族歧视、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宗教歧视四类,而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上大量存在的户籍歧视、身份歧视、健康歧视、年龄歧视、外貌歧视等歧视现象并未被认定为就业歧视。另外,根据我国现行劳动立法,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这说明我国禁止就业歧视的规定还无法解决上述群体的就业歧视问题。(5)立法缺少就业歧视举证责任的规定。由于劳动者相对于用^单位处于弱势地位,为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利益,各国有关就业歧视的立法都对就业歧视中的举证责任的分配做了特殊规定。反观我国现行相关立法,就业歧视举证责任分配问题还没有得以明确规定。(6)立法规定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形式过于“守旧”。现行有关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规定还没有超越计划经济时期的旧思维,法律责任形态主要是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改正、关闭与吊销营业执照等,就业歧视的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还很单薄。
4.积极行动(affirmativeaction;positiveaction)存在不足。积极行动是指“企图消除现存的和继续存在的歧视、纠正过去存在的歧视带来的久拖不散的负面影响,并且建立制度和程序以防止将来出现歧视的一系列活动”,其本质“是把因某种根据而存在但处于不利境地的个人或团体作为受益对象,予以特别的关怀而给予法律、政策或措施上的优待”。积极行动是对付根深蒂固的歧视的一种方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速实现平等。因此,积极行动得到了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众多国际组织与相关国际公约的承认。在我国,针对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就业歧视现象,政府采取多种积极行动,保障受歧视对象的平等就业权,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典型例子为:有些积极行动的实施结果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进一步加剧了歧视。比如,为了保障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国家颁发了《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要求企业必须为女职工缴纳生育保险费用,建立生育保险基金。该规定的初衷在于对女职工进行特殊保护,但由于加重了企业招用女职工的负担,在实践中反而成为企业不愿招用女职工的重要原因之一。又比如,《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在这里,立法的本意是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劳动权利,但由于招工录用取舍标准的实施主体是“各单位”,这就意味着立法在反就业歧视的同时给予了用人单位规避就业歧视的方法,实践中许多用人单位堂而皇之地规定不招女性,若问及原因,答案必然是岗位不适合女性。
压力日益增大和就业歧视现象非常普遍的情况下,这种观点
5.“立法歧视”。这是指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中存在的一些有关就业歧视的现象,也称为制度性歧视。制度性歧视是指由于历史原因而非故意实施造成通过广泛的中性政策、习惯和待遇固定形成的特定群体遭受的普遍的有规律的社会不利状况。我国制度性就业歧视主要表现为我国就业区分政策下对进城农民工的歧视和对异地就业人员的歧视。就业区分政策是指在就业制度中国家将劳动者因其社会身份的不同而区分为不同的就业群体,并针对区分结果对不同就业群体采取不同就业政策的现象。据统计,自1949年以来,我国在不同时期出台的有关就业政策、法律和法规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政策和立法歧视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农民工的歧视、工人的身份和临时工歧视等。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性需求抑制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平等就业权的不当限制。地方政府为了缓解应届高校毕业生进入本地就业市场的压力,制定了若干规范性文件,限制入学前户口不在本地的大学毕业生在本地就业,主要包括学历限制、专业限制、外语水平限制、计算机考试合格证限制和毕业院校限制等。
(二)执法层面的问题
执法层面的问题有两个方面值得重视:一方面,由于相关执法规定过于原则和抽象,实践中反就业歧视执法实际“无法”可依。比如,2004年出台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没有把就业歧视明确规定为劳动保障监察的事项之一。虽然该《条例》第11条做了扩张性解释,可以将禁止就业歧视视为劳动保障监察的事项之一,但由于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有关就业歧视的规定过于分散,并未得到劳动监察部门的重视。同时,各地专门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禁止就业歧视的观念还很淡薄,各地政府对劳动监察的投人也很有限。另外,2007年出台的《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62条规定:“劳动者被用人单位招用的,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就业登记。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和与劳动者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应当到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备案,为劳动者办理就业登记手续;用人单位与职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应当于15日内办理登记手续。”从表面上看,本条规定的招工备案制度把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从以前没有任何监督的“后台”推向了法律监督的“前台”,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本条仅仅规定了用人单位录用劳动者后的招工备案制度,而用人单位录用劳动者之前的招工行为并未进入法律监督的视野。实际上,实践中用人单位招工歧视行为主要发生在招工录用前的阶段,而立法无视对该阶段的监督将助长用人单位的歧视行为;本条仅仅从形式上规定用人单位负有办理就业登记之义务,但未突出劳动执法部门对就业登记进行实质性监督之法律义务,主要是监督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就业歧视和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等现象。其后果是严重的:形式意义上的就业登记可能助长用人单位的“侥幸”心理,对其负有的平等用工和不歧视等法律义务置之不顾,甚至当问题出现时再通过各种手段“应付”检查。另外,在立法对执法部门的职责与义务规定过于笼统的情况下,执法部门受各种利益驱动,在执法过程中以牺牲劳动者平等就业权为代价的“权力寻租”现象就很容易滋生;整体观之,本条规定的就业登记备案制度仍然停留在政府管理就业和失业的基础层面,而没有把就业登记备案制度提升到加强就业监督、切实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益的高度。HTtP//:
另一方面,反就业歧视没有一个统一、独立、有效的执行机构。目前,我国反就业歧视机构除了劳动行政部门外,还有一些指代不明的“有关主管部门”、“上级机关”等。从国外实践来看,很多国家在反就业歧视执法层面都建立了专门的执法机构,并对执法机构的具体职责做了详细规定。虽然《就业促进法》已经规定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全国的促进就业工作,但由于就业本身是一个涉及面十分广泛的问题,仅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很难解决诸多就业问题。同时,各执法机构职责不清,容易出现相互推诿或“夺权”现象。比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还存在权限不清、关系模糊的严重问题,已造成一定的混乱局面。
(三)司法层面的问题
司法层面的问题主要是指反就业歧视还没有一个有效的司法救济机制,包括《宪法》反就业歧视机制“缺位”、《劳动法》反就业歧视规定“先天不足”、《就业促进法》反就业歧视实践“困境重重”等三个方面。
1.《宪法》反就业歧视机制“缺位”。《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权利救济之大端莫过于宪法救济”。然而,我国《宪法》反就业歧视机制“缺位”,主要问题有:(1)《宪法》没有规定禁止歧视。平等既是法律的重要价值和原则,也是公民基本的宪法权利。平等就业权是宪法平等权在劳动法上的反映,宪法是平等就业权保护的最高位阶的法律。在应然层面上,宪法对平等就业权的规定应当(中国整理)充分借鉴世界经验,从正面赋权和反面禁止歧视两个视角对平等就业权做出明确规定,以体现平等就业权既是一种积极的主张和权利诉求,也是一种不容歧视的基本人权。反观我国宪法对平等就业权的规定,有关平等权的规定共有7条之多,但却无一禁止歧视的规定。(2)《宪法》没有确立违宪审查制度。所谓违宪审查,是指享有违宪审查权的国家机关通过法定程序,以特定方式审查和裁决某项立法或某种行为是否合宪的制度。违宪审查的主要目的在于制裁并处罚违宪行为,尤其是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违反宪法的法律和法律文件的行为,以制约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从反就业歧视的宪法机制来看,学者们对我国宪法没有确立违宪审查制度及其弊端提出了批评,认为我国宪法没有违宪审查制度是反就业歧视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3)《宪法》没有确立反就业歧视的诉讼机制。就反就业歧视而言,宪法司法化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也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直接效力问题。传统观点认为,宪法的效力是间接的而非直接的,宪法规范具有原则性而非制裁性,宪法的效力只能凭借具体立法才能实现。近年来,尽管在个别私人案件中,《宪法》的有关规定成为法官判案的直接依据,但对宪法规范与民法相关规定如何衔接的关注还很有限,没有将《宪法》的司法适用予以制度化。
2.《劳动法》反就业歧视规定“先天不足”。根据我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及《劳动法》相关规定,劳动争议的范围主要包括:(1)企业因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培训、劳动保护而发生的争议;(3)因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争议;(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本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显然,该《条例》规定的劳动争议受案范围,均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为前提,从而将劳动关系建立前的就业争议排除在外。虽然2007年底出台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增补规定了劳动争议的范围,即“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和“因订立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但由于确认劳动关系和订立劳动合同概念模糊,内涵宽泛,实践中少有把就业争议与就业歧视争议纳入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总之,《劳动法》反就业歧视规定“先天不足”,这与我国《劳动法》传统的适用范围关系紧密。
3.《就业促进法》反就业歧视实践“困境重重”。《就业促进法》第62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虽然本规定依法赋予求职阶段的劳动者享有诉权,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一是享有反就业歧视诉权的主体单薄。该条规定的“劳动者”范围小于《宪法》规定的享有平等权和劳动权公民的范围,仅限于《劳动法》规定的已经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从而将招聘与求职阶段的劳动者排除在外。另外,就业歧视危害的不仅是劳动者个人的平等就业权,还危及到社会整体利益。权利的性质是其保障的关键陛因素,代表众多主体利益的平等就业权的救济机制与反就业歧视机制应当是开放的和积极的,除了劳动者本人外,反就业歧视应当建立包括公益诉讼在内的合作机制,而现行规定的享有反就业歧视诉权的主体劳动者无疑单薄。二是劳动者享有的诉权“有名无实”。在实践中,就业歧视主要来自政府和用人单位,对这两个不同主体的就业歧视的司法救济途径是不同的。现行规定仅仅原则性规定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该规定在具体实践中却面临重重困境,主要是在我国相关诉讼法对就业歧视诉讼规定“缺位”的情况下,劳动者不清楚究竟该如何提起诉讼,其享有的诉权其实是“有名无实”。三是反就业歧视途径过于“狭窄”。虽然本条规定填补了就业歧视司法诉讼的空白,但唯一的诉讼机制使反就业歧视的途径过于“狭窄”。
四、简短的结论
在市场化就业背景下,我国反就业歧视决不能仅仅满足于各种原则性规定,而必须遵循市场化就业的基本规律,正确处理用工自主权与平等就业权这对“轴心”权利的相互关系。同时,我国反就业歧视还处于制度短缺的阶段,反就业歧视在立法、执法和司法层面都还面临诸多法律困境。值得一提的是,没有一种适用于世界各国的灵丹妙药来消除就业岐视中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偏见。退一步讲,即便是按照本文揭示的反就业歧视法律困境来设计相应的反就业歧视法律体系,反就业歧视也不可能带来“速溶咖啡”似的效果。在法律与政策的背后,传统的歧视观念才是阻碍反就业歧视运动向前发展的最后“堡垒”。因此,本文从法制的视角所阐释的反就业歧视法律困境,仅仅是一个开始;有效保障平等就业权与反就业歧视,还必须依赖于相关配套改革以及平等就业文化的培育及其发扬光大,我国反就业歧视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本文永久链接: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关于本站:中国最大的权威的公务员门户网站-公务员之家创建历经7年多的发展与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现已成为全国会员最多(95.4万名会员)、文章最多、口碑最好的公务员日常网站。荣膺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与权威媒体推荐,荣登最具商业价值网站排行榜第六位,深受广大会员好评。公务员之家VIP会员俱乐部在公务员之家您可以分享到最新,最具有时事和代表性的各类文章,帮助你更加方便的学习和了解公文写作技巧,我们愿与您一同锐意进取,不懈的追求卓越。如何加入公务员之家VIP会员第一步:先了解公务员之家,查看第二步:或在线支付,汇款即时到帐第三步:汇款后立刻,将您的汇款金额和流水号告诉客服老师,3分钟内系统核查完毕并发送VIP会员帐号到您的手机中,直接登陆即可。百度推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追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