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不到期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叫重庆 劳动者 用人单位待工,算不算是解除合同呢

太平洋保险集团旗下:
您现在的位置: >
高某系某啤酒公司的员工,1999年在啤酒公司开始工作,啤酒公司日为其参加社会保险,2006年10月中断,2007年5月恢复,2007年6月再次中断,2007年5月恢复缴纳至2011年8月,2011年9月停保。 在高某入职啤酒公司期间,历任公司市场管理部经理、销售副总等,后被派到该公司甘肃公司工作,平均月工资4300元,在甘肃公司工作至2010年4月被调回郑州公司,随后公司未给高某安排工作,高某也未到公司上班。2012年3月高某为转移社会保险向啤酒公司提出辞职时,发现社保在2011年9月已经被停止,于2012年7月向管城区劳动仲裁申请仲裁,要求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赔偿金84000元,支付失业保险待遇损失16800元,支付2010年5月至2011年9月待岗生活保障18360元。劳动仲裁裁决啤酒公司支付高某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赔偿金87500元,2010年6月至2011年5年待岗生活保障12500元,失业保险待遇损失14742元。 仲裁后,双方均不服向管城区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管城法院作出判决,双方不服提出上诉。郑州中院发回重审。一审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啤酒公司没有给高某安排工作岗位,没有发放工资,也未举证证明具体的停保原因即为高某办理了社会保险停保手续,此后双方未履行劳动法律规定的任何权利义务,双方劳动关系于2011年8月解除,且高某的申请辞职时间为日,啤酒公司应构成非法解除劳动关系。随判决啤酒公司支付高某经济赔偿金74043.75元,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待岗工资12500元,失业保险待遇损失5616元。 【法官说法】从案件简介来看,本案主要涉及的是待岗期间的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问题。我国法律对员工待岗期间的法律规定主要有《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58条、第74条,《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上述规定主要是关于劳动者在下岗待工期间的待遇。意见第58条规定企业下岗待工人员,由企业依据当地的政府规定支付其生活费,因此法院判决啤酒公司支付高某待岗期间的的生活费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由于单位的原因,啤酒公司未给高某安排工作,也未解除劳动关系,因此高某还是企业的员工,根据意见第74条规定,企业仍应为高某缴纳社会保险。通常情况下,劳动关系的解除伴随着社会保险的停止缴纳。啤酒公司在没有提供证据证明存在法定理由可以停止缴纳社会保的情形下擅自停止缴纳了社会保险,被法院认定为非法解除劳动关系是符合逻辑常理的。上述案例表明企业在员工提供待岗期间存在法律风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控: 1、员工停工待岗期间,应当变更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2、劳动合同期限进行变更,尽可能缩短劳动合同期限,使劳动合同尽快终止,减少企业的额外支出(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除外); 3、加强劳动关系管理,如果存在可以使劳动者复工上岗的情形,应当及时向劳动者发出书面通知; 4、加强对社会保险的管理,防止擅自停保被认定为非法解除劳动关系。太平洋保险种类繁多,可满足您的多种要求,购买太平洋保险可直接登录太平洋保险在线商城(.cn)。
行业动态热文推
官方微信号悬赏5积分我来回答
提问者:&&R&|[广东 广州];& 13:40:00
全国最大免费法律咨询中心,等您法律在线咨询!
回答者专区
系统自动回复
尊敬的用户您好,如果您的问题还没有律师回复,或者当前律师的回复还没有解决您的问题,建议您直接找或者电话咨询(请说明来自中顾法律网),快速解决您的问题。您也可以拨打全国免费法律咨询热线:400-000-9164,进行电话咨询。
等待您来回答
请输入问题标题!(至少含有6-60个汉字)
注:请选择事情发生的地区
专业律师推荐
专业合同纠纷律师咨询
明星吸毒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体
中顾法律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鲁ICP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追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