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lbj保盈持泰rsl?

《道德经》第十二讲&&“持盈保泰”的学问
&&&&&&&&&&
《道德经》第十二讲& “持盈保泰”的学问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这在中国政治学里面、政治养生学里面是很用得上的,历史上很多有修养的士大夫都很自觉地用这一章的理念来要求自己、规范自己。“持而盈之”,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之中,有自己处于黄金阶段的时候,做生意的也有自己的巅峰阶段,当官的人也有自己的巅峰状态,但是这个巅峰状态犹如月满则缺,往往自己如日中天的时候,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所以老子在这里就告诫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要稳住,稳住,不要太过了,不要翻过山去了。为什么呢?因为老子是讲“阴柔之学”的、“柔弱之术”的,“功遂身退,天之道。”他讲究的是“长生久视”之道,我再次提提《易经》里面的谦卦的卦辞:“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如果学过辨证法的人都知道,事物总会向对立面转化,人过了壮年就慢慢地进入了老年,股票牛到顶以后就开始熊了,所以古人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个事情谁也说不清楚。怎样讲究这个“持盈保泰”的学问?这的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绝招,可惜现在能够理会这种精神的人不多,我们就要通过对老子的学习善于找到这方面的感觉。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易经》的六十四卦,都有它的对立面,所以《易经》卦相里面的错综之变,它在政治上、人生上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有警惕性。《乾》卦里说:“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中心就落在九三爻上——“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永远有一种警觉性,有一种警醒之心,永远要保持一种清醒的头脑,不让自己被胜利、被成绩、被名望把自己搅昏了。要看到事业成败的因果关系,有成必有毁,有得必有失。
《易经》里又说:“得而不忘失,成而不忘亡。”我们要有这样的精神,要有这样的忧患意识,所以“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要有应付危机的应变能力。特别是自己处在如日中天的黄金阶段的时候,一定要给自己敲响警钟,保持警惕性。很多大企业都是在自己最了不得的时候,一个跟斗就呜呼哀哉了!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揣就是锻炼,锐是锋利。我们要做一把好的宝剑,一把无坚不摧、锋利无比的宝剑,就需要有非常锋利的剑刃。中国有句老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堤高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又有俗语云:枪打出头鸟。人要是出了名,就会招来嫉妒,受人白眼,遭到排挤,甚至有可能由此种下祸根。这里的比喻就是说明一个道理,不管你是铜还是钢,要把它弄得相当的锋锐,作为使用的武器,使用的工具;但是愈锋利的东西,它就愈脆弱,愈容易被折断,哪怕它是上等的圣器,如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里的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如果是遇上了“倚天宝剑”,互相碰撞都折成两半截,所以是“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老子在他的文章中强调的是“和其光,同其尘”;和光同尘,长生久视之道,但是“揣而锐之”,有一些精英活到五十多岁就去世了,为什么呢?因为消耗得太多,提前透支了,往往到了五十多岁就“光荣”了。再看看好些科学院的院士,有些已经是七八十岁、八九十岁了,还精神得很。为什么呢?大家好好的去想一想。
前年我54岁,还是有些危机感,已经有点油干灯尽的感觉。因为1998年时,身体落入谷底,病得要死,所以不断提醒自己还是悠着点,不要太冒尖,慢慢的来,过了54岁这一关,精神好了,条件也可以,就搞了这么一个书院。在书院里,我也不敢天天讲课,也是只有周二、周六讲上两次课。在古时候来说,一次也就一个时辰。现在又请了其他的老师讲课,我自己也不敢每天讲。
我这代人是牺牲了的一代,为什么呢?五十年代吃糠,六十年代下乡,八十年代下岗,总之好事情没有碰上,读大学没有份,当领导没有份,当先进没有份,做生意到目前这个年龄也还是没有份了,现在高科技产业一出来,我们就已经算落后了。但我们这一代有些人还是读了大学,也当了专家。他们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要把失去的青春夺回来,当然还有他们崇高的理念,为了祖国的繁荣和强盛,还是很辛苦的,有的人到了五十多岁就走了,真是令人很惋惜!令人感叹!这也是“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在座的很多人没有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在文化大革命的初期,就有人在批《燕山夜话》,是1966年初的时候,其中有一首诗据说是讽刺“大跃进”的,诗中写到:“
一堆茅草乱蓬蓬,蓦地燃来蓦地空;怎如一堆木炭火,慢腾腾来暖烘烘。”
房间里如果放了一屋子的茅草,用火柴点燃了,一会儿就没有了;但如果是木炭就不同了,放在火炉上慢慢烧,整个晚上都是暖烘烘的,所以我们要看到“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怎样才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退后一步自然宽”这一类的道理,我们要把它揣摩出味。不管它是人生哲学也好,保命哲学也好,滑头哲学也好,市脍哲学也好,只要我能够存在,有这个本钱,就会有好处的。实际上,这是一种明哲保身,不明哲不足以保身呀。所以我认为,一个人首先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才行,如果不学会好好的保护自己,过早的牺牲了就很不划算。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大家都知道《红楼梦》的“好了歌”,我也不重复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是历史的规律,哪个朝代能够千秋百年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秦始皇想一世,二世,万万世,结果又怎样呢?大家最近看过《汉武大帝》,好多人能过头了,包括他的表叔窦婴,也还是满门抄斩。
大家看看司马迁的《史记》,看看刘邦所分封的那些诸侯,韩信、彭越、英布这三个大王没过几年就都被刘邦迅速铲除,包括自己的同姓子孙也是如此。到了汉景帝的时候,吴楚七国之乱,也把这七国收拾的干干净净。到了汉武帝,准备对匈奴用兵,就必须要保持国内的和平,他害怕制造内乱,害怕引起国内矛盾的尖锐,如果自己在北方用兵,中央力量空虚的时候,诸侯们乘机作乱怎么办?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就施行“推恩法”,比如你是蜀王,就将你的每个儿子都封王,这个在乐山当王,那个在绵阳当王,三下五除二就把你的力量给分散了,使你分了家,就不容易聚集力量,当然你的力量就小了很多。所以汉武皇帝运用“推恩法”这种方式,就把各个诸侯对中央政权的压力很巧妙的化解并削弱了。
大家都知道康熙皇帝时期的削藩,就引起了吴三桂等西南三藩的叛乱。历朝历代都会出现诸侯割据的现象,就看谁的策略更高明,能化解矛盾于无形是最厉害的,这才是高手。高手过招用不着使用刀剑,刀剑未动,对手就倒下,这才是真正的高明。所以我们要看到“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正如古时候的一句老话“留官给子孙,未必能做;留钱给子孙,未必能守;留书给子孙,未必能读;留点功德给子孙,也许还好一些。”
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曾写了一本《保富法》,三十年代在上海《申报》上连载。他把太平天国以后,湘军的功臣、暴发户、北京和上海滩的一些富贵人家,做了一番比较,结果这些官宦子弟、做生意的人真是富不过三代,“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差一点的当代就崩了。反过来,有些不去搞钱、不去争权的,去做学问、搞科学的,其运却绵绵不断。大家不喜欢袁世凯,但他的儿孙们有去从事科学的,袁家骝先生不就是备受华人敬仰的大科学家吗。所以“金玉满堂”用来干什么?中国的传统理念是“道德满堂”才行,只有道德才能长生久视,“金玉满堂”都是社会的,而不是你自己的,钱永远是流动的。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在《易经》里也有这样的警示语:“慢藏海盗,治容诲淫,负且乘,致寇至。”
所以是“自遗其咎”。什么是“自遗其咎”?麻烦灾祸都是自找的。有些人夹着尾巴做人,财不露白,将自己隐藏得很深,但即使这样,他的财可能守得住,也可能守不住。如遇上了亚洲金融风暴,那些亿万富翁的钱很快就没有了;如遇上股票市场暴跌,钱一样很快就没有了;碰上货币贬值,不管你的钱是在明处还是在暗处,都会如水泡一样没了;这没有任何情面可以讲,更何况你是“富贵而骄”,其后果就更可想而知了。
&人都有一个通病,穷人都恨富人,老百姓不了然当官的,这是人之常情。在这个有权或有钱的位置上你不骄,别人都可能对你不满,更何况你骄横霸道呢?想想这其中的后果和危害性,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种谦卑、慎独之心,这是保身、修道的最高原则。我们再想想,如果是“富贵而骄”,那么就与我们所讲的修养完全不同了。现在美国人就在“富贵而骄”,当年的大英帝国、日本人也可以说是“富贵而骄”,总之一句话“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到了一定的时候自然就不行了。我们且不去过多评论别人,首先要要求自己,“会怪怪自己,不会怪怪别人,”要把它作为一种基本的修养,第一要义是要把自己的毛病看住,要把自己的麻烦看住,少去管别人的事情,这就是“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给我们的警示。
“功遂身退,天之道。”最后的重点就落在了这一句上。历史上有不少“功遂身退”的人,为越王勾践出谋划策的主要人物范蠡,在灭了吴国以后,越王要把一半的疆土分封给他,他却不要并离开,后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富翁。以前的商人都要拜他们的祖师爷---陶朱公,其实就是范蠡,这是功成身退的一个范例。
平“安史之乱”的郭子仪,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前后辅佐了三朝,平定了天下。现在可能很少有人看戏了,有一场《打金枝》的戏,他七、八个儿子娶的都是公主,一次有两口子吵架,当公主的发脾气,要到皇帝那里去告状,郭子仪就把自己的儿子捆住,押到皇上那里去请罪,结果皇上没有降罪,反而给自己女儿两巴掌,说如果没有郭老我们唐朝早就没有了,你乱发什么脾气?郭子仪告老还乡后,在自己住的地方不设警卫队,不修围墙,老两口睡觉房门都不关,老百姓可以在他家花园里自由进出,还可以在卧室里看看热闹,他的儿女们很不高兴,说父亲你是不是老糊涂了,我们是王侯之家,怎能随便让别人进出呢?郭子仪说小孩子怎么不懂事呢?知道吗,我带了五十年的兵,全国各地的将军,掌握兵权的不是我的徒弟就是我的徒孙,我的门生遍天下,皇帝觉都睡不安稳,每天不知道有多少只耳朵在我的房檐下蹲着,如果我把门关了,皇上就睡不着觉,只有把门大开,彻底地透明,皇上才能睡上好觉。如果一个人能聪明到这个份上是很不得了的。所以固然要“功遂身退”,但退要退得有艺术,退要退得很高明,有的人故作隐居,结果皇上对你还是不放心,照样得杀头。
春天过了,是夏天,夏天过了,秋天就来了,秋天之后是冬天,冬天过了又是春天,春天不可能长居于春,秋天也不可能长居于秋,所以阴盛极必然是阳生,阳盛极必然是阴生,一阴一阳之谓道,四时循环,阴阳互换,这个就是天之道。作为我们个人事业而言,也要明白天道,明白盈虚的道理。
前些天网上有一篇文章提到岳飞为什么会被杀的问题,岳飞怎么不会被杀呢?在宋朝的军事制度上,如果你的功劳愈大,自己的命就愈难保住。如果你的权力大,功劳多,功高盖主,皇上的大权就该旁落了,这样一来就直接威胁到皇权。大家都很熟悉清代的曾国藩,太平天国结束以后,很多人鼓动他反满当皇帝,曾国藩为什么不去呢?他自己很清楚,其实这些人是要把他推下台的。他学的也是“功遂身退”,乖乖的把权交出来,把自己的军队解散,让他们全部复员,这样“功成身退,天之道”。他的儿孙们也很不错,不当官也不做富翁,就只是读书,该读四书五经的时候就读四书五经,能参加考试的时候就参加考试。当慈禧太后“废八股”,“兴学校”的时候,就进“洋学堂”,儿子、孙子们又继续留洋,所以像这样的家族到现在还是长盛不衰,也就是明白了这个“功遂身退,天之道”的道理。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十章,这章是不好讲,因为围绕着老子《道德经》的第十章,其它的一些学问也同时挂上了勾。为什么呢?在道教里面,对这一段讲得就很玄。特别是在十年前,气功很热的时候,这一段也是练气功的根本大法。不论是讲中医也好,讲丹道也好,都离不开这个方面的发挥。对这几句“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疵乎?爱国治民,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我们怎样去解这几句呢?儒家讲《道德经》又应该怎样讲呢?在我们这里并不是让大家炼“大周天”,“养丹气”之类的。在这里是从我们的心理上、从我们精神的运作上讲,我们来看看这一句。
“载营魄抱一”中的“营”,学中医的人都知道,人是有“营卫之气”的,营气就是我们的精血,在我们的身上运动,通过我们的奇经八脉,把我们的新陈代谢的功能承担下来。卫气是什么呢?现在是冬天,大家都穿得特别的多,但有的人就穿得很少,衣服穿得少的人他的卫气就比较厚。我本人是一个比较怕冷的人,身体也比较差,我的卫气就很弱。身体好的人卫气就很强,在冬天的时候衣服会穿得很少。在藏传佛教中,炼“拙火定”的专修者们,到了冬天的时候,他们也许只穿上一件很薄的单衣就够了。那是专门修炼的人,他们卫气的旺盛是可想而知的。为什么呢?因为有一种很强的力量,所以他们就不畏寒冷,也抗得住炎热。他们有自己的自控能力,有自己的生理调节能力,当然有些人是天生的,有些人则需要通过相应的锻炼才行。
“魄”我们经常说的魂魄,“营”可作“魂”讲,“魄”是体魄;魂是流动的,“魄”是专指我们这个载体,我们精神的载体,就是我们这个肉身。“魂魄”是我们每个人的客观存在,这个客观存在就是我们生命的、精神的这样一个客观存在。在平日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实际上,我在讲《道德经》的前面几章的时候,已经反复的提示过,希望大家把自己的生命细细地去感觉。自己的生命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呢?尽管自己还活着,平时大家身体很健康的时候,可能没有什么感觉;只有自己生病的时候,进了医院,医生给自己下了病危通知书的时候,这个感觉很快就有,是自己的身体有麻烦了。
对身体的存在,有些是能够感觉到的,如自己脚痛、头痛、牙痛、感冒等等,还可以感觉得到自己的存在,对自己生命有危机感。有了自己的对立面,有了阴影,那可能就对自己的生命就会有所感觉。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我们爱护过自己的生命没有?我经常讲,晚上要睡好觉,白天做白天的事情,晚上做晚上的事情,晚上的事情就是睡觉,“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不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我们日常的具体修为之中也要做到。
这个是对生命的感觉以及对生命的护理,另外一方面是对精神的感觉以及对精神的护理,我们又该如何理会呢?自己的精神存在,自己是怎样存在的呢?自己的精神运作是怎样运作的呢?今天我有这样的一个念头,一个主意,来来去去,川流不息,它是怎么来又是怎么去的呢?为什么它会这样来,会这样去呢?为什么它能这样进行分析,这样进行归纳,这样进行判断?到底是什么力量在其中运作?我们每天都在思虑之中,天下何思何虑呢?
&&&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故事,西晋时,名士嵇康以蔑视权贵、放达不群而著称。钟会前去拜访,嵇康正在家里打铁,他不停挥锤,旁若无人。过了许久,仍不理众人,钟会只得起身离去。嵇康忽然出声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回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当然这个问题问的也好,回答得也不错。如果大家看过《世说新语》,就知道像这样的公案还很多。
我们自己问问自己的精神到底是怎样来,怎样去的?“载营魄”,先说说这三个字,是怎样存在的?是怎样运作的?要把它弄清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非得通过专门的修养才行。特别是学修道家或佛教的人,对这方面有过专心致志的修炼过程,才会有对自己身体、生命乃至精神有一种比较模糊的感觉,还不能说是清晰的感觉,除非是进行了专业的学修的人。许多佛教、道教学修的人,往往会把这方面作为知识层面上的、理论层面上的,很少有人把它回归到自己去实践、体验。想想我们这部机器是怎么运作的?所以我借讲《道德经》的机会,我也提提这方面的语言,如果不把这方面的语言点到,那么我们学《道德经》还是在字面上飘着的,就还没有落到实处去,也不会知道道家的根本经典到底是说了些什么?
“抱一”,大家都知道“抱元守一”,把这一句转化下,不管是“抱朴守一”也好,“抱元守一”也好,都离不开这个“抱一”。大家看太极图的阴阳鱼,两者都是互相抱着的。是什么东西在“抱”呢?“一”又是什么?实际上,太极图尽管表达了这千理念,但是并没有把“抱一”的意思表示清楚。因为这个“一”不是可以用文字图象所能表现的,也不是数学上的这个“一”的概念。如果只是用数学上的这个“一”去理解道家学说,那就相差十万八千里了。这个“一”,如果从哲学上来说它是本体,这个本体怎么能用“一”来表达呢?用佛教的话来说,是“万法归一”,这个“一”到底是一二三四的“一”呢,还是什么呢?我们一定要善于去咀嚼里面的语言。
这里的“抱一”,有人说是专一,精神的专注。我在讲第一章的时候,讲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有就是“抱一”。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精神使它处于一种最初的状态,所以是返本归朴。生命的最初状态我们不可能去恢复,为什么呢?我们不可能这么几十岁了再跑到自己母亲的肚子里去睡个觉,这里是说我们的精神怎样能还原到我们的本朴状态?这个可以做到。
实际上,每个人每天都有这样的经历,只不过没有去留意罢了。如早上南柯梦醒,东方日出,窗外鸡鸣的时候,突然从睡梦中醒来,一念不生,孤明历历,在那个时候就是处于“抱一”的状态。为什么呢?精神已经苏醒,但是没有精神内容在里面。如果有精神的内容,念头动起来就是二而不是“一”,有能思和所思,它就是二。当我们念头未动,梦醒来或者是无梦醒来的时候,精神已经发动但是没有对象,没有精神的对象。
道教的丹决里有:“活子时下手采药,”一般人都把这个当成什么不得了的东西。特别是年轻的男同志,阳元一动就是活子时,并非仅是午夜之时。以前道教的老师就说,在那个时候就要意守丹田,要把心意回转回转,让它自然化了,从尾闾运“河车”,顺着督脉向上行,翻关过百会,顺着任脉,再入丹田,这个总之很麻烦,这种搬运法,就是炼精化气的一种搬运法。
在这里我不是讲搬运法,也不是仅仅修身,我们这里是从心地法门说起。所以后期的丹道家们修丹道,基本上走的是禅宗“明心见性”的路子,把最高的至高点把握住,如果没有这个至高点,你修的丹都是瞎丹,都是朽丹。
所以这个“抱一”,它就是要把我们生命的原点,把我们精神的原点抓住,如果不把这个把握住,其它都是枝枝叶叶的,没有把要害、没有把根本处抓住。怎样才能把这个根本处抓住呢?它给你说是“抱一”,那我们又怎样能进入“抱一”的状态呢?让我们能够亲切的感受到这个“抱一”,肚子饿了,给你一碗饭,就吃饱了,这个感觉是在心里,说是说不清楚的。吃饱了,不再想吃了,再有山珍海味也不想再吃了。
喜怒哀乐的感受,大家都非常清楚,但这个“抱一”的感觉,就是后面所说的,“恍兮惚兮”,你要去找这个感觉,如果找到了就是,“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可及”,“道,可道,非常道”,这一套的语言就出来了。
怎样去感觉这个?这个并不是不能感觉的,而是可以感觉到的。如果你要达到这个感觉,就要付出劳动,付出心血,付出汗水,就需要有一定专门的时间来搞这方面的功夫。首先要有这方面的目标,然后你才能进入这方面的状态。你进入了这方面的状态才会有这方面的感受,这不是做学问。如果要说是做学问的话,不同的哲学家,不同门派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说法,包括道教里面的不同门派里的人对这个也有不同的说法,更不用说是炼气功的人了。
“能无离乎?”我们的生命离开我们自己没有?没有离开。我们的精神离开自己没有?从来没有离开过。用禅宗的话来说:“虾跳不出塘”,用四川方言来说:“肉烂了在锅里面”。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精神就在这层皮里面,它能超得出来吗?如果有个人想当一天的小偷,把别人的三魂六魄偷出来,能办到吗?把别人的七情六欲偷过来,能办到吗?偷不过来,别人的聪明智慧一样的也偷不出来。为什么呢?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的事情。
“能无离乎?”这个“无离”是离什么呢?
“载营魄抱一”的这个功夫能够“无离乎”?平日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精神并没有离开我们自己,只要还没有进入火葬场,没有睡在太平间之前,就还没有离。这里讲的“能无离乎”就是“抱一”的功夫。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当我们精神专注的时候,实际上就有一点“抱一”;当我看到东的时候,我就专心致志的面向东,这可以算接近于“抱一”。我安安心心的工作,不去胡思乱想,目标确定之后,不管三七二十一的面向目标,这个就是“得定”。为什么呢?因为目标不偏移。主观和客观之间是一条直线,抱得很紧,咬定青山不放松,目标和手段同步,不受其它因素的干扰,不受内外因素的干扰,这个也叫“抱一”。把这一点和另外一点连接起来,也叫“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也叫“一”。
但“抱一”还有一个“抱”字,禅宗中有个公案,一个和尚问师父,说:“哎呀,师父!这个明心见性,到底到什么时候才能参破呀?我修行这么多年,连一点感觉都没有找到,是怎么回事呢?”老和尚就对他说:“你去看看抱蛋的老母鸡。”那些抱蛋的母鸡,它是在鸡窝里
“饭不吃,水不喝”,在鸡窝里动也不动。我当小孩子时也喂过这样的母鸡,真的是把米喂在它的嘴边,它才嘬上几口,把水放在它的旁边才喝上一点点,这个就是专心致志。用荀子的话来说,也就是“虚一而静”。只有达到这个火候,才知道什么是“抱一”的感觉。
另外还有一个徒弟问这个师父,说:“师父呀,怎么才能破参,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这个师父问他:“你见过猫抓老鼠没有?”小和尚回答说:“见过。”师父说,“猫要抓老鼠,它就会守在老鼠洞的外面,首尾皆顺,六根专注,眼、耳、鼻、舌、身都十分的专注,几个时辰动也不会动,老鼠一出来,无不获者。”所以我们平日里对这样的功夫,是不是能够做到,像老母鸡抱小鸡或者像猫捉老鼠一样呢?我们如果舍不得放弃那些社会属性的东西,我们能够唤醒我们的自然属性的东西吗?&&&
如这次在印度尼西亚发生的海啸,就有些奇特的事情发生。在斯里兰卡的天然野生动物园里,大象没有死一头,豹子没有死一头,羚羊没有死一只。在海浪到达森林动物园的前二十分钟,这些动物们全部搬了家,都知道往山上跑。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就没有社会性的熏染。如果是人就不一样了,因为人受到了社会保险体系的娇宠,自然功能就大大的退化了。这样的退化,对我们的精神的某些方面尽管是一种升华,但同时也是一种堕落,我们自然的功能也就消失了。如果我们要真切的去享受我们的生命、享受自己精神的时候,就要回归到本原上,就得把社会性的一些东西放下才行,不然为什么老庄要讲“绝圣弃智”呢?用现在西方的话来说,就是后现代主义、非理性主义,西方的这一套东西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最现代的哲学思想,包括现在的生态主义,也是在讲这一类的理论。
&尽管我们在生活,在生存,在奋斗,在脱贫致富奔小康,但是我们对自己生命的感觉,对自己精神的感受,特别是对美的感受基本上等于零了。谁去反省过自己?谁去寻找过?可能连寻找的念头都没有起过。但老年人就不一样了,人到了暮年,如同曹操的的《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到了生命的后期,就愈是珍贵生命。当得了老年痴呆症的时候,想起当年的聪明伶俐,真有点无可奈何。
我们再看看修行人,中国历史上那些修行的人,如和尚、道士们的寿命就是比较长,有些和尚临终时,两腿一盘,自己说走就走,很是潇洒自在。但是红尘中的人,就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这点。达到对生命的自由状态,这是我们在红尘中的人所不敢企及的,只能去随喜别人。实际上,这个是人人本俱,现现成成的。《道德经》里是破了天机的,但是我们自己没有感受,我们又怎么去感受这个呢?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专就是抟,实际上是“圆”,是“圆气致柔,能婴儿乎?”我也经常讲到婴儿,返本归朴,返老还童。在道教里就是讲这个“能婴儿乎?”儒家里就讲“赤子之心”,在佛教里的《涅槃经》里还专门讲“婴儿行”,都是把能达到婴儿状态作为一种美好的境界。为什么呢?因为最有生机、最前途无量的是婴儿。谁能说这个小孩长大后会怎样怎样呢?一般人到了中老年的时候,可能就已经是盖棺定论;但作为一个婴儿没有任何人敢轻视他。天知道他以后会不会是皇帝,谁知道他长大以后会成为比尔·盖兹,有谁能说得清楚呢?
&这里为什么提到“婴儿”呢?这里并不是说在“丹”里养一个婴儿,养圣胎,到了走的时候,肉体就下降,这个婴儿就从自己的脑门走了,成仙了。我们说的是能不能使自己在几十年中被污染了的精神回到婴儿的无污染状态。我们的尘垢甚多,血管里都集成了很厚的污垢,脑血管也堵塞了,心血管也麻烦了,肠子也生锈了,这样就不能与婴儿相比了。我们的代谢不通,就是生病。所以“专气致柔”,也就是“圆气致柔”。
什么是圆气?圆气就是无障碍,圆者,无所不到谓之圆。我们成年人身体都有障碍,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只要是有病痛的人,肯定就有不到之处。我们的思想经常会短路,感情短路,决策短路,我们不能够圆起来。我们的思维,我们的精神包括我们的生命不能圆起来。只有圆起来了,而且还要“致柔”。为什么呢?柔才有可塑性,才能够变化。刚者固也,是固定的,固化了。我这里只是淡淡的说一说:“圆气致柔,能婴儿乎?”怎样使我们的生命能够做到圆?圆者无漏。雨果的《悲惨世界》中有句话:“缺少了恶,上帝都不圆满”。这也是讲究圆的道理。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什么是玄鉴?鉴者镜也,玄者,“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这个玄字我已经在讲《道德经》的第一章时反复讲过。说白了就是我们的这个心,我们这个认识的能力,它就是一面镜子,让我们能够通过眼、耳、鼻、舌、身、意来了解外界的东西,照了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的对应体。它又能够对外面的东西进行加减乘除,能够把有变成无,把无变成有;能够一加一等于二,能够一加一等于三,也能够一加一等于无穷。它可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就是玄鉴的功能。正是因为有这个功能,它才“玄”,我们的这个心才是“玄”,而且是“玄之又玄”。
它的能力是无穷无尽的,但是如果这个镜子受到了污染,有了斑点,有了疤痕,它就失去了能照了的功能,就不能“圆气致柔”了。所以我们这个心,“载营魄抱一”还得要通过“涤除玄鉴”的这样一个基本功。如同神秀和六祖慧能在五祖那里接衣钵的时候,神秀对的偈子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经常要把自己的心田料理干净。
&我们这个心也是这样的,如能保持自己的这个空灵,保持自己的灵动,保持心的功能的通达,那么我们的心路就不会壅塞,这种状态是“无”。壅塞之物就是污染我们心灵的东西,或者是我们自以为是的东西,、骄傲自满的东西等等,一切思维的内容、思想的成果,如果固化在我们的心地之上,就成了我们心地的障碍了,你的心的功能就不能很好的发挥。
从事教育学的人都知道,现在强调幼儿教育,为什么呢?2—3岁是小孩智慧发展的关键时期。在那个时候,他的确是“涤除玄鉴”,是接受信息的最佳时期,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一入心田,永不忘失。我们成年人就不行了,现在所接触的东西,一会儿功夫就忘记了。
“能无疵乎?”这个是我们心地法门的功用,我们经常要使自己处于一种无障碍的状态之中,这样才能使我们心的工作处于最佳的状态,才能更好的发挥。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在中国历史上,自以为是的皇帝很多,正是因为他们的自以为是,于是乎就胡作非为,最后把江山社稷搞垮了。反而有一些平庸的皇帝,不料理事情的皇帝,国家还相对平安。他不会惹事生非,他没有朝令夕改,这样一来,社会相对就比较安定。
所以这个爱民治国,无为而治是最大的爱民,也是最大的治国方略。
当然这个在政治理论上有争议,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研究道家哲学的人说这个“无为”是圆满,而从儒家的观念上来说,“有为”才是圆满,大家可以去看看《汉武大帝》这部电视剧,里面涉及到儒道之争的地方是很有趣的,大家好好的去在里面回味回味。说到“无为”,并不是让你无为,“有为”也并不是让你“有为”,在这里面的妙处,大家要好好的体会才能知道。
拿我们自身修身来说,我们还是要无为,什么“无为”呢?也就是不要被自己的酒色财气所搅动而去“为”,不要为自己的意气所搅动而去“为”,只要把自己的酒色财气种种放下,做到“载营魄抱一”,处于这种状态,你就会百战百胜,才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什么?就是“涤除玄鉴”,这个就是达到了无为的境界。“爱国治民,能无为乎?”老子在后面还有相当多的章节提到了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不说那么多,我们先来看看下面几句。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什么是天门?讲气功的有他们的讲法,炼丹道的也是一种讲法。我们这里也就不多说了。“天门开阖”就是意识之门,就是众妙之门,既然是门就必然有开有阖。门有开启的作用,我们的意识、思维的产生,必然是一个念头来,一个念头去,把念头串连起来,就成了我们的思维。这个思维是在什么地带中运行?有一道门,这个门是什么?我反复给大家说过,就是现在我们精神专注的时间点,也就是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我们能知的主观精神,它就是“众妙之门”,它就是“天门”,在庄子里面还有种种的说法,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个门肯定是一开一阖的,我们的前念后念从哪里来?为什么有过去和未来?有所思,有被思,还有无思?我们绝对的处于一种无思的状态,才能进行思维。如果我是处于有所思的状态,思维就限定在所思的内容中了。情绪动了的时候,你还能思想吗?你还能专心致志地工作吗?是不行的。只有使自己处于一种无思、无想的状态,好比汽车进入高速公路,没有了障碍,畅通无阻,思维的节奏就会很快,而且很明晰。所以这个“天门开阖”,如果没有如实的体验自己的精神运行,你是不知道这个“天门开阖”,也就不知道自己这个生命之门的“开阖”。
就在我们一呼一吸之间,前念和后念之间,能感觉到这个“天门”吗?这个就是我们用功的实在处,如果把这些关口打通,不管我们读《道德经》也好,读《庄子》也好,还是以后看禅宗的东西也好,我想都会是很通达,没有多少障碍。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雌者柔也,顺也。老子是讲阴柔的,不像儒家是讲阳刚,阳为雄,坤为雌,阳为动,阴为静,这里的雌就讲静。“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里的内容前面已反复讲过,就不在这里多说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持续盈利能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