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二战是苏联二战电影125部与纳粹德国共同发动」的观点

您(@)目前可用积分:351254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转帖]正确认识苏联军工业在二战中的作用(徐焰)
25637 次点击
9:00:38 发布在
&&&&徐焰:正确认识苏联军工业在二战中的作用&&&& 徐焰 ?
? 来源:国防参考 &&&&尊重历史的人须承认卫国战争胜利对世界进步的作用,而当时苏联军工业也成为胜利的一个重要保障。&&&&苏德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交战人员伤亡最多的一次,自然引发长久关注。尊重历史的人必须承认卫国战争胜利对世界进步的巨大作用。而当时苏联军工业向苏联红军提供的武器装备,数量之大令人惊叹,也成为胜利的一个重要保障。&&&&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已整整70年,放眼全球已是沧桑巨变,和平与发展也已取代革命与战争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旧日的功勋与失误,梦想与现实,均在无情的历史舞台上接受着后人评说。&&&&&&&&(日,苏德军队进行的史无前例、规模最大的坦克战――库尔斯克会战开始。图为苏联红军坦克开往库尔斯克前线。)&&&&苏德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交战人员伤亡最多的一次,自然引发长久关注。尊重历史的人必须承认卫国战争胜利对世界进步的巨大作用。而当时苏联军工业向苏联红军提供的武器装备,数量之大令人惊叹,也成为胜利的一个重要保障。&&&&而在看到正面作用的同时,也必须意识到,苏联以重工―军工为主体的经济建设模式,在和平时期已严重影响国家的正常建设。我们在颂扬功绩时也不能回避光辉下的阴影,因为“历史没有垃圾箱”,成就和教训都要供后人评判,并从中汲取教益。&&&&苏联在战前长期以重工军工建设为主&&  冷兵器时代的交锋以体力为基础,热兵器时代则依赖化学能和机械能,机械化战争正是以工业实力,特别是钢铁、机械制造和化学工业为基础的。&&&&德国在20世纪初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强国,那时的俄国还以农业生产为主,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钢年产量已达1800万吨,而沙俄只有490万吨,俄军当时连步枪都不能完全自给,需要从日本等国进口。&&&&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又经历了三年内战,经济几乎崩溃。1921年的大饥荒又导致几百万人饿死。同年,列宁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部分归个人所有,在城市以高薪聘用专家治理工厂,终于在1924年,经济基本恢复。&&&&此时苏联发展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有了一个有利条件:能得到刚刚战败的德国的帮助。&&&&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受《凡尔赛和约》束缚,被禁止研制飞机、潜艇和坦克等武器,德上层人物想利用苏联冲破这一限制。当时的苏联受西方排斥,但不受国际条约限制,想发展新式武器却缺乏技术力量,于是苏德这两个被称为“国际弃儿”的国家一拍即合,在1921年建立经贸关系,并开始军事合作。&&&&1926年,德苏军队又签订了秘密协定,由德国派专家在苏联境内秘密建立工厂,生产飞机、坦克,并利用这些装备在红军军校中训练苏德两国军官。于是,苏联靠德国的技术建立起先进的军工企业,而德国人则能在俄罗斯的土地上继续秘密研制无法公开装备的武器。&&&&20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国家因经济恢复而基本趋于稳定,列宁、斯大林原本期盼的世界革命并未到来。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苏联提出口号,“要么灭亡,要么赶上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确立的建设模式,是压缩轻工业生产,维持人民低生活水平,对农民采取集体化和高征购,以计划经济的统一调配方式集中力量发展钢铁、煤炭、石油和机械制造等重工业项目。&&&&年,苏联进行了两个五年计划,10年间工业产值增长了4倍以上。在此基础上,苏联得以建立世界一流的飞机、坦克制造厂。如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动员几万共青团员在远东的一片荒地上,仅用5年时间便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厂之一――共青城飞机厂,直至今日,这里依然是世界著名的苏-27、苏-30战斗机的生产基地。&&&&&&&&(1913年-1940年苏联含前俄国和其他列强钢产量比较)&&&&加强军工建设的成效是显著的,红军由一支基本由步兵、骑兵构成的部队迅速发展成为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大军。苏联坦克数量由1928年的100多辆增长至1940年的2万辆,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坦克的总和。沙俄没有汽车和拖拉机制造工业,1928年时的苏军仅有千余辆进口汽车,而1940年时全军装备的汽车已超过10万辆。同年,苏军装备的飞机也达到1.8万架,数量居世界第一。&&&&斯大林实行的经济建设模式,其政治代价是巨大的。在重工―军工业畸形发展的同时,苏联农业生产水平却长期低于沙俄时期。1928年,“斯大林模式”实施,强制实施集体化带来了悲惨的后果,引发大饥荒,农村牲畜减少一半,城市物资自此长年需凭票排队供应。&&&&这些政策不仅招致群众的强烈不满,联共(布)党内也有许多反对意见,斯大林为此又错误地进行了恐怖的“大清洗”,给苏联社会留下了长久的伤痕。卫国战争初期有一些苏联人出于不满而附敌,还有大批官兵在战场投降,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这些错误的经济、民族和肃反政策带来的恶果。&&&&战争初期惨败后苏联军工业很快得到重振&&  1941年6月苏德战争开始时,苏军主战装备,如飞机、坦克和火炮,其数量大大超过德军,质量却普遍不高。苏军的训练和战斗经验也不如德军,“大清洗”又损失了多数有经验的将领,僵化的指挥体制更是严重降低了指挥员的积极性。&&&&纳粹在德国执政后,为收买民心,因而注重提高国内生活水平,军工建设投入的比例远低于苏联,这确实提升了绝大多数百姓(不包括犹太人和异民族)的生活水平。希特勒上台后重整军备,武器产量却并不高,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坦克年产3000辆,而德国年产量只有300辆。实际上,德国的工业基础优于苏联,但发展军工的步伐和投入却远不及苏联,二者执政理念存在差异。&&&&德军横扫西欧后,希特勒利用掠夺占领区来进一步改善国内经济状况,“闪电战”的成功又使其认为以现有武器就可战胜苏联。德军对苏开战时,是以3400辆坦克、4000架作战飞机来对付苏军的1.5万辆坦克和1万多架飞机的。从装备上看,德军只在无线电通讯设备和飞机性能上占优势,运输车辆数量超过了对手一倍(主要是从西欧掠夺的机动车)。&&&&尽管苏联在战前就发展起了庞大的军备,然而其计划经济存在一个重大弊病:过于强调完成数字指标,而忽视了实战效能。&&&&现代战争机器需要高水平的协同运转,苏联在这方面同德国差距极大,指挥水平低就是突出表现。战争初期,苏军的单机、坦克单车几乎都没有无线电台,装甲车辆往往靠旗语指挥。而德军的飞机和战车基本都使用无线电联络,因而作战协调能力和机动灵活性大大超过苏军。&&&&苏军的T-34坦克出现在战场上时,其装甲、火炮和机动能力都优于德军的Ⅲ号和Ⅳ号坦克,一时让希特勒和“德国坦克兵之父”古德里安感到震惊。但实战却证明,苏军坦克没有安装无线电设备,加上光学瞄准具差,作战效能并不高。开战第一年,苏军与德军的坦克损失比达6:1,除了战术水平的差距外,苏军没有制空权从而导致坦克常遭空中猎杀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苏德开战之初,苏联飞机的性能普遍落后于德军,原有的主力战斗机伊-16和新装备的米格-3战斗机都不是德国梅塞施密特-109战斗机的对手。加上苏空军的通讯和指挥能力差,在空中几乎出现“一边倒”的败绩,战争第一年苏德空战损失比竟高达12:1。苏军虽然有作战飞机数量上的优势,但战争初期的制空权却基本掌握在德军之手。&&&&德国发起“闪电战”后的半年间,苏军战斗伤亡超过200万人,同时还有约200万的官兵被俘,几十万人当了逃兵。不过由于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同期德军付出的伤亡也超过了100万人。&&&&苏军的节节抵抗,也为苏工业由面临占领威胁的西部向东部迁移赢得了时间,在半年的时间内,苏联就将西部1900多个工业企业的设备搬迁到了几千千米以外的乌拉尔和新西伯利亚。苏联的许多将领和史学家认为,战争中任何一次战役的胜利,其意义都比不上企业成功东迁这一历史性成就。&&&&苏联丧失了西部的工业中心顿巴斯、哈尔科夫,加上列宁格勒被围,给重工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也是灾难性的。1942年,苏联的钢产量仅为800万吨,煤产量下降到7700万吨,较战前下降了60%,石油产量也减少了一半。此时苏联的钢产量只及德国的四分之一,煤产量只及其五分之一,可是令人惊讶的是,苏联的坦克、飞机和火炮产量都大大超过了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希特勒吸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民众因生活水平降低而引发革命的教训,不敢压缩民用生产用于军工,增长的军费主要靠大肆掠夺被占领国,用西方社会学家的话说,这是用“对民众贿赂”的方式来维持士气。&&&&苏联、英国等国工厂战时实行三班倒,而德国军工厂仍是一班8小时工作制。1943年初,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大败,希特勒在演说时感叹:“过去俄国人是用两只手打仗,我们只是用一只手打仗,现在也要用两只手打仗了!”&&&&&&&&(图为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作战的苏联红军士兵。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苏联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点。)&&&&希特勒随即下令“总动员”,同时要求不得削减消费品生产。德国只好让国内多数工厂转为生产军用品,民间消费品则由法国等国保障。不过其军工产量的提升却仍然缓慢,是因为纳粹党还要照顾企业家赢利,按苏联计算,德国在进行“超总体总动员”的1944年,若企业家不求私利完全为军事服务,军品产量还能提高一倍。人民生活贫苦的苏联在战时能生产出比德国更多的陆军、空军主战武器,这一过去令人疑惑不解的“奇迹”就是这样产生的。&&&&苏德战场的机械化战争是“火力+马力”的较量,苏军最终能战胜德军,除人心向背外,还在于在武器数量上占优势且质量与德相差不大,而且官兵的操作技能在后期也赶上了对手。&&&&鉴于战争初期无线电水平落后的教训,苏联在战时加大了电讯器材的生产,并从美国大量引进轻型电台。1943年以后,苏军多数飞机、战车都装备了无线电台,这使战争后期部队的指挥协调水平大大提高。&&&&卫国战争期间,苏联以租借物资的方式从美英盟国得到了1.8万架飞机、1.2万辆坦克和42万辆汽车。美英坦克质量普遍不如苏、德坦克,飞机却较苏联产品质量要高一些。&&&&另外,美英等国提供了大量原料和燃料,如运来的装甲钢占苏联本国生产量的一半,提供的铝(制造飞机的原料)达32万吨,超过了苏联的产量。盟国还向苏援助了300多艘轻型舰艇、32万多吨炸药、1900辆机车、35万多台机床,以及590万吨粮食。&&&&西方国家总是渲染美英战时向苏联提供援助,其实德国也有大量外部物资输入,主要取自仆从国和占领区。&&&&从弹药投射的重量看,据苏联统计,其卫国战争中共发射了800万吨枪、炮弹,发射和投掷了122万吨航空弹药,再加上使用的地雷、手榴弹,总计消耗弹药1000多万吨。德国在战争中消耗的弹药总量与苏联基本相当,只是在战争结束前半年间,苏军的火力投射量才占有绝对优势。苏德战场的弹药消耗量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其他战场弹药消耗的总和。&&&&&&&&苏军在战争期间共动员2900万人入伍,作战中累计伤亡超过2000万人(其中牺牲680万人),再加上战俘死亡,共有860万军人失去生命。在苏军的打击下,德军在东线有380万人丧生(还有1000万累计负伤数),占其战时军人总死亡数的四分之三以上,苏联是名副其实的消灭纳粹德国军队的主力。&&&&苏联在这场战争中还有约1800万平民死亡,以军民总计2650万的死亡数字在世界各国中居首位,苏德战场确是战争史上交战最激烈、伤亡也最多的战场。能保障如此宏大的作战,苏联军工业的贡献确实是极其辉煌的,能创造如此规模的生产数字至今也让人惊叹。&&&&“简单就是好”成为苏联军工生产理念&&  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的武器研制,德国的技术水平仅次于美国,能生产出众多称雄世界的先进武器,如世界上最早的导弹V-1和V-2,最早的喷气式飞机,最先进的U型潜艇。1942年以后德国装备的“虎”式、“豹”式坦克,其性能也较苏制坦克占有优势。至于德国生产的冲锋枪、自动步枪和机枪,也都被公认为世界最佳。&&&&苏联的工业制品在世界上则以粗糙著称,不过在武器生产方面的水平并不算低,其精良程度虽不及德国但也能够与之抗衡,而且数量上又往往占优势。&&&&德国人生产武器过于追求质量,这与其工业产品制造追求精良完美的观念相似。然而在战争中实行这一原则却导致其造价高、生产工时长、产量低。例如,“豹”式和“虎”式坦克的造价是T-34的4~6倍,工艺又极为复杂。“虎”型坦克(包括其Ⅱ型“虎王”)总产量不过1800辆,“豹”型坦克产量也不过5600辆。而苏联重型JS坦克产量为3000辆,T-34产量高达5万辆,战场上坦克交战的结果是“好虎架不住一群狼”。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学者大都认为,从作战效费比看,T-34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坦克。&&&&鉴于高端坦克产量少,德国不得不采取“高―低”搭配,继续生产工艺相对简单的Ⅳ型坦克。对原来火力不足的Ⅲ型坦克,在1943年后,德国继续生产其底盘并在其上安装长度相当于口径48倍的75毫米炮,称为“突3”强击炮,产量总计达1万辆,不过其单价和制造工时还是超过了T-34。至战争结束前夕,苏联拥有坦克3万多辆,德国对苏作战能开动的坦克却不足千辆(这其中与燃料不足也有关)。&&&&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制造的“梅塞施密特”和“福克”战斗机的性能都曾处于世界领先位置,战败前又率先使用喷气式战斗机,而在1942年以后苏联生产的拉-5、拉-7和雅克-9才勉强能与敌对等空战,但质量还是略逊一筹。&&&&当时作战飞机主要用铝来制造,苏联铝产量还不及德国的四分之一,又没有足够的生产全金属飞机的设备、技术和熟练工人。不过苏联生产木制飞机却轻车熟路,飞机制造厂只对部分战斗机的骨架使用金属,机身材料主要采用木材。这种战斗机与德国战斗机较量时,致命弱点是不耐用,一般只能飞行200个小时,而德国战斗机可飞行上千小时。&&&&苏军计算,战时一架战斗机在空战中平均生存时间不足200小时,生产精密耐用的战斗机简直是浪费。德国人曾嘲笑苏联飞机是“胶合板飞机”,不堪一击,后来却发现对手的木头飞机实在太多,自己的金属制飞机却不够用。而在实战中,苏联这些“斧头砍出来的飞机”相比德军战机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代差。&&&&炮兵被苏联称为“战争之神”,在总体火炮制造能力不如德国的情况下,苏军却经常能以简易武器获得火力优势。迫击炮是造价低廉的简便炮,甚至被称为“会冒烟的铁管子”,因其膛压低又可使用以生铁铸造的低价炮弹,其生产单价只相当于同口径野炮的几分之一。苏德战争期间,德国生产了18万门迫击炮,苏联却生产了80万门。因其射击精度差,西方国家军队不太重视这种迫击炮。苏军则经常采取密集射击,在一个突破点上用上千门迫击炮齐射,也能达到有效火力压制。&&&&德国是冲锋枪的首创国,其产品在世界上以精良著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共生产冲锋枪180万支。苏联的波波莎冲锋枪构造简单、外形粗糙,生产量却达700万。战争初期,苏联曾大量装备性能较佳的托加列夫半自动步枪,后来发现该枪的生产成本高,构造复杂导致故障率也高,军工部门便停产了该种新枪,而转为大量生产40多年前设计的老式莫辛-纳甘手动步枪,战时产量达1000万。苏联生产枪支的原则是:让更多的人有枪用,比枪的发射自动化更重要。&&&&苏联军工产品与其工业机器的特点相似,外观粗糙但较为实用,遵循的名言就是――“简单就是好”。有人形容,德国人生产“精英武器”,苏联人生产“群众武器”。在小规模作战中,“精英武器”一般会占优势,而一旦到了消耗巨大的大战中,“群众武器”往往会以量胜质。&&&&在战争中,德国的武器研制往往好高骛远,上马型号多却有许多并不适用。而苏联的武器研制则始终遵循能迅速用于实战的原则,突出重点并减少型号。例如,坦克工业从战争初期至战争结束集中力量只生产T-34,仅适时做一些改进,因此保证了产量巨大,保养也相对容易。&&&&战争中苏联和德国武器生产的不同状况,从思想根源上讲,也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政治理念。希特勒奉行“超人”哲学,认为一小批精英就可以称霸世界,以此观念生产武器就必然只注重质量精良。苏联的武器生产原则是“便于大量制造的武器才是好武器”,因而注重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这倒是体现了军工生产上的群众观点,结果在众多武器门类占有数量优势。&&&&当年苏联生产武器强调适用第一、追求群众化,适应了大规模战争消耗。不过苏联在战后把这种思路用于民用品生产,例如用生产坦克的理念生产汽车,结果苏联的工业品在国际上成了粗、笨、简陋和操纵费力的典型。&&&&战时苏联压低人民生活水平以保障军工投入,广大群众还能够忍受,这是因为他们明白自己进行的是正义战争。希特勒在战时不敢压缩消费品生产,又是因为其进行的是征服性战争,必须靠维持民众高水平生活以保持士气,物质刺激是必要保障。德国在军备竞赛中最终败于苏联,根本原因还在于战争的非正义性。&&&&&&&&(苏联计划经济下物资短缺,人们排队抢购的情景。)&&&&苏联在卫国战争前后建立的以军工为主的经济体系,虽然有着高度集权、缺乏民主和高投入、低效益的弊病,不过在全面战争中确实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在战后,苏联依然长期坚持这种建设模式,所产生的消极作用便愈来愈大。“斯大林模式”在军事领域的体现,便是不相信能存在持久和平,国家建设的目标不是追求努力改善民生而是准备打大仗。为此苏联在几十年间把投资重点放在发展军工上,而实际上其间战争时期很短。如直至苏联瓦解前,国家科研经费的40%和一半以上的科学家还服务于国防部门,国家简直成了“大兵工厂”。&&&&这种产业畸形发展必然要以计划经济来维持,而且因武器生产具有保密性而加大了封闭性,国营企业的弊病在军工企业中表现得尤为严重。成本利润核算、节约资源、力求精巧等现代经济观念,在苏联长期不存在,这也使其国家经济无法保持可持续发展。&&&&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理论界有人曾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斯大林模式”是只适合于战争的体制。若仔细研究卫国战争史便可发现,这句话既有对的地方,也存在不对之处。&&&&&&&&(描述“斯大林模式”的漫画。)&&&&说它对,是因为卫国战争的胜利证明斯大林创立的高度集中的军事化体制确有一定的合理性,苏联最终赢得了战争(同时代价也大得惊人);说它不对,是因为认定一个政治上、经济上存在严重弊病的体制在军事上是完善的,这本身就不合乎逻辑。1941年和1942年苏军的惨败,很大程度上是由苏联政治弊端造成的。&&&&笔者非常赞同学者沈志华的论点:“人们常常辩解说,如果不是‘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及时建立,苏联就不可能在工业高速发展的基础上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胜利。其实这是一个历史的误会……‘斯大林经济体制’实施的结果却是造成国内经济畸形发展,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如果不是战争爆发,这种经济体系已经很难维持下去。所以,如果我们反过来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当时苏联的经济政治体制,恐怕也不为过。”&&&&本来,苏联拥有世界上众多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丰富的工农业资源,科技水平也属一流,若实行正确的政策,人民物质生活应该能赶上西方。然而苏联在经济总量只及美国三分之一至一半的情况下,同对手展开几十年的军备竞赛,并靠延缓民用工业发展来维持,长此以往必然形成恶性循环。&&&&苏联在军备上能与美国比肩,纸面上的工业产值也在不断提升,而原本就落后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幅度却长期落后于西方,甚至还落后于众多发展中国家。&&&&了解苏联历史的人都知道,日用品短缺需要排长队已成为多年不变的景象,百姓甚至买不到足够的鞋袜。在和平时期仍长期保持这种状态,必然引起人民的严重不满,纳粹德国以武力进攻都无法摧毁的苏联最后居然从内部瓦解,这一历史悲剧从军工体系建设的角度看也能找到一些原因。&&&&苏联卫国战争的业绩是辉煌的,其军工业的许多研制方法和生产理念也有值得后人借鉴之处。不过客观全面地看待当年苏联的经济模式包括军工建设模式,也有诸多教训应该汲取,当年曾“以俄为师”的中国人更应该以两分法看待这些历史经验。&&&&苏联战时的一度辉煌与和平时期的诸多弊端均说明,正常的国家建设必须以关注民生为首位,军工体制也应做到平战结合、军民结合,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增强军民通用及其转化的能力,才能长久有效地推动国防建设健康发展。&&&&(作者:国防大学教授 徐 焰)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优秀帖文推荐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9:13:14 &&
1943年初,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大败,希特勒在演说时感叹:“过去俄国人是用两只手打仗,我们只是用一只手打仗,现在也要用两只手打仗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9:47:02 &&
&&&&鉴于战争初期无线电水平落后的教训,苏联在战时加大了电讯器材的生产,并从美国大量引进轻型电台。1943年以后,苏军多数飞机、战车都装备了无线电台,这使战争后期部队的指挥协调水平大大提高。&&&&卫国战争期间,苏联以租借物资的方式从美英盟国得到了1.8万架飞机、1.2万辆坦克和42万辆汽车。美英坦克质量普遍不如苏、德坦克,飞机却较苏联产品质量要高一些。&&&&另外,美英等国提供了大量原料和燃料,如运来的装甲钢占苏联本国生产量的一半,提供的铝(制造飞机的原料)达32万吨,超过了苏联的产量。盟国还向苏援助了300多艘轻型舰艇、32万多吨炸药、1900辆机车、35万多台机床,以及<font color=#e万吨粮食。&&&&西方国家总是渲染美英战时向苏联提供援助,其实德国也有大量外部物资输入,主要取自仆从国和占领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德战场的范围巨大。没有美国的各种援助,仅依靠苏联自己的力量,几乎不可能建立可靠后勤保障,兵源,物流。更不要说中后期反攻,打到柏林了。“......美国在整个欧战期间.....向苏联提供了武器,战略物资和粮食,.....并大大促进了反对共同的敌人-希特勒德国的战争顺利结束。”(斯大林,日)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00:58 &&
俄罗斯军工界的惨状&& 与天然气一样,俄罗斯很可能是人类罪恶储量最为丰富的国家。&&&&全球已探明的每一种罪恶,都可以在这片广袤大地中找到:储量丰富、品质一流。不仅如此,俄罗斯还提炼并制造出更高纯度的罪恶,大量出口。&& &&&&几十年以来,大多数中国人被浇灌出一个难以改变的偏见:前苏联军工行业发达。这也确实没什么可奇怪的,浇灌什么和以什么方式浇灌,取决于水管子在谁手里。 同时几乎所有人都不去追问这所谓的“发达”经历过怎样不堪的历程?付出过是什么样的代价?包含了多少荒诞与罪恶?当然,这更没什么可奇怪的,此种认知模式也是浇灌出来的结果。&&&&航空工业是军工之花,俄罗斯到底是鲜花还是韭菜花,你可能未必清楚。那就先回顾一下苏联曾经的“辉煌”:&&&&二战期间,苏联航空工业为军队生产了125655架飞机,是德国的1.57倍;生产最多的是:伊尔-2攻击机39000架;雅克系列战斗机36000架;拉系列战斗机22000架;彼-2轰炸机11000架;伊尔-4轰炸机6500架;苏-2战斗机800多架,同时生产了18万台航空发动机。另外接收了美国援助的18300架飞机和其他物资。&&&&此后苏联的航空工业体系逐步做大,从业人员一度达220万人。上世纪60-80年代,苏联平均每年生产150架民用飞机,300架直升机,600架军用飞机和390架武装直升机。占世界航空市场的20-30%的份额。&&&&上世纪70年代,苏联民航拥有2000架中型以上的民用飞机和几千家直升机;1985年,苏联民航年运送旅客1.13亿人次;客运周转量1880亿客千米,运货300万吨;到解体前的1990年,苏联民航拥有1400架中型以上飞机,从业人数40万,客运周转量2438亿客千米,年运送旅客1.4亿人次。到苏联解体前后,民用飞机的产量:&&&&1990年:64架客机(6架伊尔-62M、7架伊尔-81、1架伊尔-96、35架图-154M、15架雅克-42D)和100架运输机(6架安-124、40架伊尔-76、35架安-32、19架图-154A,剩余是安-38、图204、安-74若干架)。到2002年:11架;2004年:17架;2005年18架;2006年7架(上述数字还包含轻型飞机)。军机方面:&&&&1992年,俄罗斯空军只接收了32架飞机;1996年:0架;1999年:0架,生产了21架军用飞机,没一架是给俄罗斯军方的;米格工厂曾经有100架飞机完工而无法交货,因为军方没有经费接收。&&&&1992年俄罗斯航空工业的开工率是60%,1993年是15%,1995年只有5%。苏联时期,军事订货占航空工业产值的65%以上,到2000年,军事订货减少90%以上,航空工业长期开工率在10-15%。飞机如此,再看发动机:&&&&2007年,俄罗斯航空发动机联合制造集团(ODK)主席维克多&#8226;秋伊说:“航空发动机制造业至今没有走出20世纪90年代危机的消极影响,我们比世界航空发动机行业落后15-20年,所以我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销路。”&&&&“2006年,40家俄罗斯发动机制造企业年产值总额为25亿美元,与之相比,世界4大航空发动机企业的每家产值都在90-130亿美元之间,人均产值远远低于国外竞争对手,俄罗斯国内市场约占国际市场的1-1.5%”。&&&&在军用发动机方面,中国的主流观点是:“俄罗斯航空发动机的推力、寿命、耗油率、噪声水平和环保水平等主要指标都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1974年,世界上第一台第三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美国普惠公司的F100-PW-100投入使用,而前苏联的AL-31发动机于1985年完成研制。不仅完成研制时间晚了十年而且性能与之相比依然有一定差距,此时美苏在航空动力方面的总体差距大概在15年左右。”&&&&“在耐久性方面的差距更大,通用电气的F110-GE-134发动机首翻期达到4300战术循环(大概2000飞行小时),其首翻期已经达到AL-31F-M2发动机的总寿命水平。”&&&& 正因为发动机可靠性和耐久性差,1991年俄罗斯一刀切地淘汰了所有单发战术机。更早之前,苏联空军就内定不再需要单发战术机,这也是作为轻型机的米格-29也采用双发的原因。&&&&美国1986年的F100-PW-220发动机就装备了发动机全权数字电子控制系统,而俄罗斯从AL-31F-M2发动机才开始使用类似控制系统,并且这款发动机现在还未投入使用。”&&&&“美国的四代动力(相当于俄罗斯的五代)F119-PW-100于2002年获得美国空军颁发的初始使用批准,其加力推力15.5吨/军推10吨、推重比10.5和首翻期大于4000飞行小时的性能,足以对所有俄罗斯航空发动机形成质的代差。”&&&&“综合考虑美俄发动机在型号研制和技术实力方面的因素,两国在航空发动机研制领域的差距可能已经增加到了20年以上。”从“99M”和“117”两个第五代航空发动机研制计划看,无论是“礼炮”还是“留里卡-土星”,差距与美国扩大至20年以上。已经基本研制成功的型号,无论是99M1、还是117S,“都难以满足第五代战斗机T-50的全包线试飞要求,更不用说正式装备。”迟到的教练机&&&&按照“社会主义分工”原则,原苏联的高级教练机生产在捷克。华约和“经互会”解散后,俄罗斯获得捷克L-29/39教练机的备件也越来越困难,2001年开始征集新的教练机,于是雅克-130问世,2010年第一架才开始服役。无力的无人机&&&&“2008年与格鲁吉亚的军事冲突中,俄罗斯深刻体会到先进侦察手段的重要。但国内厂商无法提供性能可靠的无人机,俄罗斯购买了12架以色列的无人机以应急需。”民机全面衰退: &&&&被寄予厚望的MC-21项目仍然难产:MC-21被认为是“振兴俄罗斯民用航空业最大的机会”。分三种载客型号(132、150和168人),最大的问题是俄罗斯没有自己的发动机。与中国的C919一样,MC-21也是到处扛着模型参展,哥俩是航模界的“双雄”,成为世界航空界的笑柄。就算解决了发动机,这个“最大的机会”成功的可能性也非常渺茫。&&&&传统擅长民机、轰炸机、运输机的图波列夫、伊留申也到了苟延残喘的境地(伊尔系列的主要工厂还在乌兹别克斯坦),此处就不提了。唯一有希望的亮点:&&&&俄罗斯航空工业界多年来唯一大有希望的亮点是,苏霍伊积极开展国际合作,“超级喷气SSJ100”已经有了不错的订单和潜在客户资源。这一点确实可喜可贺。&&&&虽然还无力竞争巴西安博威、加拿大庞巴迪,但市场容量毕竟还很大,仅俄罗斯国内市场潜力就很大(假如能激发出来的话)。问题1:“超级喷气国际公司”总部在威尼斯,控股方是意大利芬梅卡尼卡集团旗下的阿莱尼亚&#8226;马基;意方看中的是苏霍伊的制造能力;苏霍伊看中的是ATR支线飞机公司(意与空客各持股50%的合资企业)的全球客户资源、销售渠道与服务网络;问题2:SSJ100有一大群国际供货商。航空仪表:法国泰雷斯;发动机:法国斯耐克玛(由斯耐克玛和“土星”合资的“喷气动力公司”提供发动机);航电系统:美国霍尼韦尔;电气系统:美国汉胜;起落架:法国梅西埃。如果没有上述关键部件,SSJ100是不可能成功的,拆了上述部件,那不是飞机而是一截昂贵的油桶。在下一个10-30年的民机升级期内,俄罗斯航空工业将会被甩开更大的距离:1、在130-180座市场,空客A320neo和波音737NG还将继续领跑这一领域,格局在未来30年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的可能;A350XWB和波音787继续占据双发远程市场;向两端延伸的市场由A330/340系列和波音767/777填补;2、超大型A380和747-8就不说了;3、新一代超音速、电推进、零排放、大容量飞机有望在未来20-30年问世;4、洛&#8226;马公司最近跃跃欲试,要回归新一代运输机市场,当然选择的依旧是军用运输机领域,还是不敢进入波音和空客的地盘;6、GE、罗&#8226;罗、普惠、法国赛峰的新型发动机都已到了收获期。&& 还有一个领域就是直升机。在这方面俄罗斯的差距依旧被加速拉大,以前还能占有一席之地的俄罗斯,已经远落后于世界五强:意大利阿古斯塔&#8226;韦斯特兰、空客直升机分部(原欧直)、美国事隆/贝尔、西科斯基和波音/休斯。崩溃的米格王朝和凋零的苏霍伊集团&&&&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机场保卫者”的米格-29确实在近距离格斗方面有两下子,在航展上表演确实是一把好手,当然,它的能力也仅限于此。2009年,俄罗斯《商业日报》称:“俄罗斯国防部首次承认,大约200架米格-29战斗机不仅无法履行战斗任务,就连起飞也成问题”。&&&&就算能起飞,飞起来后又能干什么呢?德国飞行员最熟悉内情:“米格-29在起飞时,连机腹副油箱一共载油4400千克,起飞用掉400千克,保留油量1000千克以备到备降机场降落,以778千米/小时的速度在目标区巡逻需要1000千克,一次交战(含一分钟加力)需要500千克,这样,只有500千克可以用于从基地到战区。在6000米高度出击时,作战半径278千米,在3000米高度出击时,作战半径160千米。考虑到基地不可能离战区很近,以米格-29的作战半径算,勉强在防区边缘巡逻15-20分钟,此时要不就打上一个回合,要不就返航,否则就需要弃机跳伞”。&&&&所以,自打德国空军在拿到“台风”以后,把米格-29以1欧元的价格卖给了波兰。&&&&“盲目出击的米格-29就像蒙住眼睛的武林高手,好不容易挣扎着起来,跳进一个灯火通明的擂台中央,而对手根本不跳进来,只在周围暗放冷箭,米格-29根本无法进入近距格斗,不吃亏才怪”。&&&&俄制战斗机很象体育中的体操:极度依赖周边条件和器械,都能玩特别花哨的单杠、双杠或吊环,就是干不了别的。跑个100米就能拉了胯,两圈下来就扯了板油,一个三千米就能吐血。&&&&俄制飞机创造了数不清的傻记录,只顾一头而不顾其他的设计理念荒诞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这种先预设一个条件或前提,然后片面强调单项性能或一项指标的极端化设计思想其实和各个设计局无关,也不仅限于军工行业,深层背景来自这种工业体制对每一国民的极端压制和强力塑造,这一点后面的帖子里会详细阐述。此MIG非彼MIG&&&&在俄航空工业整合大潮中,米格设计局先和莫斯科飞机工厂合并,组成MIG-MAPO联合体,名字的先后也颠倒过几次:MIG-MAPO或MAPO-MIG,独立的米格设计局沦为联合体下面的设计所。代号也彻底消失,原先MIG的“I”是“与”的意思,代表米高扬与格列维奇,此时的MIG代号指“Military Industrial Group 军工集团”。2008年11月统一并入苏霍伊集团,随后再整体并入俄罗斯联合飞机制造集团(OAK)。&&&&昔日的米格王朝已彻底消失,这还不是坏消息的全部,仅是原苏联外强中干、油尽灯枯的一个侧影。&&&&苏-27倒没有航程短的缺点,优秀的气动外形也堪称三代机的杰作。虽然也发展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衍生型号(很多型号是苏霍伊自己起的,并没拿到俄空军的军方型号),主要是为了出口自救,俄空军并不参与严格的系统测试。总之,因在电子、系统集成、发动机、新材料四大领域持续落后,苏-27家族没多大改进余地,已经成为昂贵的鸡肋。&&&&因篇幅所限就不具体说了,再说这一切都不重要了;总之,中看不中用、能上报纸但上不了战场是苏联军品的集体商标。俄罗斯空军濒临散架&&&&俄空军战斗机平均2000小时或20年的机体结构寿命,最早的米格-29和苏-27目前已服役30年以上(分别是年,虽数量有限),再有十年时间。哥俩都到了风烛残年的晚年;连中国最早引进的苏-27都已经退役了,俄罗斯的身板能好到哪里去呢?&&&&2008年12月,俄两架米格-29战斗机先后在西伯利亚的空军基地坠毁,俄空军下令所有米格-29停飞。原因主要是机体腐蚀和机体疲劳。俄罗斯空军现役约650-700架主力战斗机,假如大约220架米格-29要报废,一下损失近1/3的战斗机。&&&&&&&&以俄罗斯目前的军费开支算,分到空军的经费买不了几架新机,而且还得翻修一半以上破旧机场,为老旧的图系列轰炸机做美体、美容、拉皮儿啥的,让老家伙们时不时在北极或日本海溜溜弯,表示一种象征性的存在,同时给其国内的愤青打打鸡血。借用人口统计的说法:出生率低于死亡率。更严峻的局面已经到来&&&&上述问题仍然不是坏消息的全部,就算再过3年能生产T-50的生产型(这又是“一个生命的奇迹”),然后以15-20架/年的装备速度估算(洛&#8226;马公司在2005年生产F-22第二批次“全球打击基本型”时,才进入全速生产阶段:32架/年)。十年之后,俄罗斯四代机(或称五代)规模到达100-140架,那时F-22已经服役15年以上,并且早期型号都应升级为第三批次(全球打击增强型)和第四批次(全面全球打击及增强情报、监视、侦查型);F-35的全球机队也能到400-500架的规模;与F-22一样都可以在全球网络环境下作战。&&&&那时世界的天空主要有:约600架F-22和F-35,属于4++的还有700架欧洲战斗机“台风”、200架左右的法国“阵风”、约200架瑞典“鹰狮”JAS-39E和后期型号的F-15E/SE;总数超过2000架。同时丧失了数量优势、质量优势的俄罗斯空军又面临一个巨大的绝望:战斗机已死。战斗机的传统作战方式已经死亡,单机如何与一个网络作战?&&&&一个清晰无比的“可持续落后”的轨迹再一次精彩呈现:这就像《米格风云》中的观点:追赶和跨越的诅咒再一次准时附体: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每过大约10-15年就会面临这种纠结:要么追赶、要么跨越。挣扎了60年依旧脱不开这个死结:“要跨越没能力,要追赶则一面世就落后”。&&&&日,红场的“胜利日”阅兵。媒体打了鸡血似的列出了69架飞机的型号,你用旁光扫一眼就会发现:依旧是老弱病残的压箱货。很明显:俄航空工业已丧失造血功能,处于透析阶段,未来你还会看到俄罗斯空军更惨的一幕。口碑极差、信用尽毁导致客户纷纷流失&&&&&&&&验证一个东西好不好的基本常识是:看有多少人买。是用户多了还是少了?传统客户印度把“世纪大单”给了法国“阵风”就是绝好的例子。道理很简单:没有谁比用户自己更关心产品本身:“谁用谁知道。”&&&&俄制军品的质量历来不靠谱,“仅2003年外国客户就向俄军火商提起861起索赔”。俄军工企业向来不把售后服务当回事,可谓“只管卖,不管修”。墨西哥和马来西亚购买的俄制直升机因缺少备件屡屡停飞,印度空军累计已有数百架“米格”战机失事,糟糕的质量和售后保障吓跑了潜在用户,很多国家陆续转向了欧美产品。从2006年起,俄罗斯在国际军火市场所占份额持续回落。&&&&日人民网消息:哈萨克斯坦交通运输部部长茹马加里耶夫表示,哈萨克斯坦将从当年11月1日起,停止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苏联时代生产的飞机。 &&&&合同善于钓鱼:以低报价吸引客户,然后在工期中途不停加价。这既是无知也是习惯,无知是源于更早的习惯,习惯又是来自更早的无知;共同造假、欺上瞒下这种事,在俄罗斯军工界屡见不鲜。&&&&声名狼藉的苏联民用飞机的安全记录,就无需多说了。道理很简单:只有产权、责任、收益全部明确到每个个人的企业,才有可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也才有持续发展的基础。生产不出来那就破产好了。而荒谬的是,不让企业破产居然也是“先进性、优越性”的体现。不让企业破产的国家,那就国家自己破产好了。再说苏联也根本没有企业,都是车间而已(因为车间只接受指令,不需要核算整体的成本和利润,也无需过问品牌、市场)。到底是“产权全民所有”还是“成本全民所有”?&&&&一碗“全民所有”的迷魂汤灌倒了亿万脑残。其实这一点都不新鲜,往近说是“你有我有全都有”的水泊梁山。关于“盗贼经济”,著名经济学家巴泽尔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我怀疑他读过《水浒》;往远说,自打有狗那年就有了。这不过是远古以来人类一直追求的一个美好的理想。&&&&理想是美好滴、心地是善良滴、认知是有限滴、教训是深刻滴。简单说,产权全民所有的本质是:成本全民所有,收益管理人拿走(关于苏式工业成本与利润的关系后面再说)。[font=黑体][size=22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06:24 &&
&& 苏式工业的目标早就背离了工业文明的本质&&&&苏式工业模式(或称斯大林模式)一开始就背离了工业文明的本质。这导致发展之初就只有一个目的:证明其先进性、优越性及合法性。因此,“为证明”及“为证明造假”贯穿了整个苏联航空工业发展史: &&&&1935年米兰博览会,斯大林“像个孩子似的急于炫耀自己的新玩具”,派一大批新飞机参加,其中有一架波利卡尔波夫设计的I-16Type5,拆除了武器系统和装甲防护后,苏联人说它是比赛用机。果然创造了“同级别飞机”的记录,但“比赛用机的说法令人费解,因为它看上去更像是为战争而不是比赛准备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验证苏-27的性能并“为国争光”,苏霍伊设计局改装了一架苏-27,命名为P-42(以纪念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为最大限度降低重量和阻力,P-42去除了火控系统、武器挂架、起落架上的挡泥板、涂装,甚至牺牲了一些飞行稳定性,去除了腹鳍、翼尖防颤振配重/挂架和减速板,缩小了垂尾。不负众望的P-42果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记录。因“爬升率”是从地面开始滑跑起算的,为避免发动机达到大推力前飞机就开始滑跑,仅靠机轮制动已经远远不够,居然使用一辆坦克先“锚”住飞机。&&&&这就是苏-27引以为傲的记录!这样一架s体飞机创造出的记录有什么用?不知是无聊还是有病。就算是真记录,也早在20年前被YF-22刷新了。&&&&这病还会传染:原东德制造的“巴德152”72座四发客机,因急于在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上炫耀“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装的是米格19的军用发动机,在提前演练低空通场时机毁人亡,彻底击垮了东德的航空工业(当然苏联也不让其发展)。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家位于德累斯顿的工厂现在是空客集团改装A300/310货机的专业厂。&&&&案例不胜枚举,这大概就是苏联版“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方向”。要说苏联没有创新,这话我是不同意的。他们在造假方面有着汹涌澎湃的创造力;在欺骗方面的推力和耐久性大过他们制造出的任何一台发动机。你不得不叹服:群众的智慧确实是无穷的!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09:01 &&
文章虽然不是论文性质,还是值得一看另外,在谈论T34坦克的时候,一定要注上是T34-85,这种大口径的主炮才让德军吃尽苦头。因此苏俄的哲学理念就是我比你的粗,我比你的大。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19:12 &&
在美国阿拉斯加州费尔班克斯,租借法案纪念馆()1,1941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租借法案2,1945年盟国领导人在雅尔塔会议--邱吉尔,罗斯福,斯大林3,美国陆军航空军和苏军官员站在P-39 空中眼镜蛇战斗机前,庆祝从美国已送5000架飞机给苏联4,在美国阿拉斯加州Ladd飞机场,美国陆军航空军和苏联飞行员站在P-39空中眼镜蛇战斗机前5,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路境运送租借法设备和物资,6,1942年9月在美国阿拉斯加州Ladd飞机场,跑道上的B-25’s, A-20’s and P-39’飞机,等待苏联检验7,在P-39’飞机前,Andrea Hincerockur(苏联飞行员),Thompson Highfill(美军the 99th Bomb Ground),Corzen Venzopkin(苏联飞行员)8,阿拉斯加州-西伯利亚租借法空中航线 9,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阿拉斯加州Ladd飞机场,美国提供给苏联的A-20浩劫攻击机A-20浩劫轰炸机(公司内命名DB-7)是一款二战的美国攻击机、轻型轰炸机和夜间战斗机。服役于同盟国空军,主要是美国陆军航空军(USAAF),苏联空军(VVS),苏联海军航空兵(AVMF)及英国皇家空军(RAF)。苏联部队接收超过三分之一(2,908架)的DB-7.它也被澳洲、南非、法国和荷兰的空军在战争中使用,在战后有巴西使用。当道格拉斯DB-7系列于终于在日停产时,道格拉斯共建造了7098架,另有波音建造的380架。10,阿拉斯加州费尔班克斯的租借法纪念馆11,阿拉斯加州费尔班克斯的租借法纪念馆12,美军飞行员13,苏联飞行员14,女子航空勤务飞行队(women airforce service pilots,WASP)日的珍珠港事件,引发了美国对空军的强烈需求,那之后飞机被大量制造、但因当时的空军被派遣到海外参战,生产出的飞机没有办法被运送到军事基地。在这一问题的驱使下,女子辅助转场中队(WAFS)于日成立。1943年8月,原有的WAFS与另外一支WFTD女子飞行训练特遣队合并,被称为WASP女子航空勤务飞行队。WASP的飞行员主要任务就是驾驶各类飞机在美国各个军事基地进行转运。虽然这份工作也充满了危险,但相比于远赴欧洲或太平洋参战,相对来说危险还是小一些。所以很多不愿参战的男性飞行员开始参与到这项工作中。也正因此,国内“缺少飞行员”的问题解决了,因而日美国国会取消了WASP部队,妇女飞行团宣告解散。15,苏军使用的美国P-39空中眼镜蛇战斗机P-39在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短暂的的作为美国陆军航空军的主力,尤其曾进驻瓜岛的亨德森机场,用于和日军作战,但是很快的就退居二线与担任训练的角色。美国转而将大量出厂的P-39在租借法案下运往苏联,让这种飞机在苏联战场找到另外一片天空。虽然起初苏联飞行员也和美国的同行一样对本机表现诸多恶评,认为不过可以弥补当时产量不足的Yak-9和La-5战斗机,加上官方媒体刻意压低外援飞机在苏联战场上的表现。但因为其在寒冷的苏联领空很实用可靠,P-39凭借他的重心稳定运动性能,作为当时战斗机航炮口径之冠的火力,以及当时苏联最缺乏的无线电,实战中获得相当多的好评,也创下优异的击落纪录,成为众多王牌飞行员的座机。大战结束时P-39总共出厂9529架,扣除损失的部分,有4789架运抵苏联。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28:10 &&
10:09:01&&的原帖:文章虽然不是论文性质,还是值得一看另外,在谈论T34坦克的时候,一定要注上是T34-85,这种大口径的主炮才让德军吃尽苦头。因此苏俄的哲学理念就是我比你的粗,我比你的大。在之前,所有坦克的设计都采用汽油发动机,而T34采用的是柴油发动机,自此以后,各国坦克都使用柴油发动机驱动。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33:34 &&
&&&&前苏联军工体系崩盘的原因&&&&有些人长期迷信俄罗斯军工产品,已到了大脑缺氧的程度。要不,把你家的俄罗斯汽车、冰箱、彩电晒出来让大伙开开眼?有数据表明:大脑缺氧会造成婴儿脑瘫,而脐带绕颈又是导致大脑缺氧的重要原因。&&&&问题是:对一大部分中国人来说,俄罗斯就是他们精神上的脐带。无数人之所以主动盘在自己脖子上,是因为他们认定那里有孕育他们集体人格的子宫,有安抚他们惊恐灵魂的羊水,有缓解他们焦虑神经的鸡血。&&&&这不是在用低俗的比喻开玩笑。“母体意识”绝非指的是生理范畴,它是在潜意识层面塑造一个人最初意识、认知、人格和行为的过程的总和。否则,你无法解释狼孩为什么不亲近它(他)生物上的母体而选择继续亲近狼?猪孩为啥不找它(他)的亲娘而继续选择猪圈?&&&&其实也不玄妙,它不过是通过日常感知到的语言、画面、声音、色彩、气味、食物等一切信息和这些信息带给你的满足感、恐惧感、饱胀感、饥饿感、幸福感进入你的记忆深处,继而塑造你的认知和行为。也就是说,“生物人”与“社会人”是两码事。通常说的人当然是指“社会化”之后的人,至于你可能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是什么样的社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化”你。&&&&悲催的是,被当作脐带的其实是一截肥肠,他们吸收的其实都是大米共而已。与两千多年王权专制传统下的原生态狼奶相混合,这就是他们勾兑出的“营养快线”。很多七老八十的人嘴里还叼着一截那玩意儿,隔几天就嘬上两口,这正是中国拥有亿万脑瘫患者的原因;人类有史以来临床产科最骇人听闻的灾难。&&&&因此,无论路途多遥远,路上干粮够不够,道上有没有小卖部,他们一定要做一次灵魂上的朝圣或精神上的洄游,这是“母体意识”在召唤。他们的行为和大马哈鱼没有区别且更无耻。非要在那片充满罪恶的大地上着床不可,哪怕是宫外孕都在所不惜!这大概是“下贱胚子”这个词的来历。&&&&所以,郭沫若声称斯大林胜过亲爷爷,绝对是一件符合科学的事情,因此郭老才能当科学院院长。请不要取笑科学,也不要取笑郭老。&&&&过去的苏联到底发生了什么?&&&&2009年新华网援引一片长文,题目是“俄罗斯军工科研面临毁灭性现状,苏联遗产已耗完”。2012年俄罗斯《报纸报》报道:以生产AK-47突击步枪扬名的“伊热夫斯克机械制造厂”宣布破产。该报指出:“如果不找到问题的症结,俄罗斯军事工业的彻底崩盘或将为期不远。”俄另一份杂志却道出了残酷的真相:“导致俄军工企业集体没落的根源并不在外部,从苏联时代延续至今的深层次体制问题才是关键。”&&&&结论好下,但未必人人能体会到“从苏联时代延续至今的深层次体制问题”究竟是什么。概括说,从宏观经济体系到微观的企业治理结构、管理体制、运营效率、发展潜力等等方面,没有一样是做对的。为此,不得不加入大量碎片化的历史细节、案例和数据来尝试回答这些追问: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35:48 &&
&&&&前苏联制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战争机器&&
“前苏联与军事有关的设施总面积有4200万公顷,约占整个国土面积的2%”。这个面积略低于瑞典或伊拉克的面积,大于日本或德国的国土面积。&&&&苏联的军工企业分别隶属于国防、航空、机械、通信、无线电、造船、电力、核动力8大部(有的又称为9大部门),上级机关是国家军事工业委员会。“到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共有134个武器总装配厂、3000余个部件和分系统生产厂,能生产150余种重要的武器系统。民用工业部门中,约有60%的民品工厂从事军品生产。有50个主要的武器设计局,民用科研所中有近1/2从事与国防有关的应用研究或基础研究。”&&&&1988年,《真理报》载文指出:“苏联国防工业从业人员达1300万,每年生产的作战飞机相当于美国空军全部飞机的总和,平均7小时造出1枚导弹,坦克年产量2000辆以上…”&&&&这是一组怎样的天文数字?&&&&正如戈尔巴乔夫在回忆录中说:全国只有两三个人可以接触军工综合体的数据资料,“我们都明白不堪重负的军费开支对经济的影响是多么严重,但只是在当了总书记之后,我才了解了国家军国主义化的真正规模。原来,军费开支所占国家预算的比例并非16%,而是40%!250个亿的科研总经费中,将近200个亿都用于军事设备的研制。”&&&&人类从未象苏联一样生产出如此规模的武器。它完全配得上另一个新国名:苏维埃“军国主义”联盟。&&&&“世界革命”军工厂的一本烂帐: &&&&前苏联建立了如此庞大的军工集群,当然不止是自用。它一开始就是彻头彻尾的“世界革命”军工厂。从战前的西班牙、东亚某国,到战后的东德、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朝鲜、越南、古巴、尼加拉瓜、格林纳达;从北非到南亚和中北美洲,统统接受过苏联的巨额军事援助,从人员到图纸,从零件到成品&#8226;&#8226;&#8226;&&&&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到解体的60多年中,前苏联到底对外输出了多少军事物资?其供应链到底有多长?早就是一本烂帐。所有供应链加在一起会不会到达月球?你就展开想象的翅膀猜去吧。&&&&对苏联来说,军火本身更是推行政治和外交的手段和工具,至于能获取怎样的经济回报,是能收回工钱、料钱还是本钱?那更是一笔烂帐了。物质财富的总量毕竟是有限的,一方面超额了另一方面势必匮乏,不难想象的是,如此长时间跨越了3-4代人,普通国民过得是一种怎样艰辛困顿的生活?国民财富全固化到军火里去了,每人手里都是一堆铁疙瘩,但谁手里也没有面包。&&&&被誉为“四流作战能力、一流逃命能力”的米格-25,为改善发动机性能,需要在进气口喷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以增加进气密度,米格-25机组经常贪污水箱里的乙醇兑酒喝。米格-25机组比一般战斗机机组还要昂贵,可见苦逼、匮乏到什么程度。&&&&顽疾难治:永远尿不在一壶&& &&&&看看俄罗斯自己的权威说法:2008年,俄罗斯在研究航空工业整合过程中有一个这样的结论:“在固定翼飞机领域,苏霍伊、米高扬、伊留申、图波列夫等设计局都已形成自己设计、试验和生产的独特方向和经验,这些设计局都在争夺联合飞机制造集团(OAK)内部的技术和行政领导权,以至于集团的核心领导层至今没有确定”。&&&&听着一本正经、文质彬彬的哈?沿着这条线再往前捋:&&&&从1999年开始,北方造船厂和波罗的海造船厂为中国的两艘改进型“现代级”驱逐舰订单争得你死我活,最终单子落到北方造船厂,直接导致倾向于波罗的海造船厂的俄副总理克列巴诺夫去职。扯来扯去2002年终于开工。全俄1800多家军工企业参与了这两艘新舰的建造。直到2005年12月才交付,这就是东海舰队的“泰州”号和“宁波”号。&&&&为争夺联合企业的领导权,各军工厂大打出手,甚至闹出人命:“2003年,‘金刚石-安泰’防空联合体刚成立不久便爆出丑闻,新任CEO的热门人选克里莫夫在自家门前遭枪击身亡,案件至今仍是悬案。这些被硬‘捏’到一起的联合企业,内部矛盾重重而难有作为,被俄军寄予厚望的S-500防空系统,历经10年研发,至今难见踪影。”&&&&和别人尿不在一壶也就罢了,自己和自己还尿不在一壶:即使在苏-27/30出口高峰期的上世纪90年代,苏霍伊内部也为了抢订单而自相残杀:“传统上专业于双座教练型的伊尔库茨克推出了单座型苏-30MKI;而传统专业于单座型的阿穆尔共青城却造出了双座型苏-30MKK。”一个系统内部之混乱和饥不择食可见一斑。&&&&尿不在一壶的根源是什么?&&&&上一贴说了苏联航空工业领军人物的狗血命运,这一切显然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仅仅是“上行下效”那么简单。在相互撕咬与恶斗方面,他们绝对属于“久经考验”!个个“作风优良”,确实是长期斗争积累下的“宝贵财富”。&&&&《苏联的心灵》在描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就有这样的记录:“革命的狂热分子发现,革命意欲创建的那个新的世界不知何故并没有实现,于是开始寻求解释、追查罪魁祸首、寻找替罪羊,把它归罪为这群或那群执行者或支持者的懦弱和背叛,断言革命处于生死关头,并开始‘猎巫’,如今则发展成一种恐怖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形形色色的革命团体不断进行相互残杀,整个社会处于一种丧失起码的社会黏合剂的危险之中。”&&&&以至于“全体人民就好像永远都在疲于奔命,而且左左右右、步履维艰,个人能否保全自己取决于他是否准确地感觉到中央权力机关何时会下达前进或后退的命令,以及他是否能够迅速调整自己转向新方向,时间的把握至关重要。”看来,要诀也是盯死、关注、紧跟!&&&&《苏联的心灵》中,帕斯捷尔纳克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人跑来要他在一封声讨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公开信上签名,帕斯捷尔纳克拒绝了并解释了拒绝的原因,那人听后失声痛哭,说诗人是他见过的最高尚最神圣的人,还热烈拥抱了他;但随即他便径直去找秘密警察告发他。”&&&&假如告发仅能带来利益却不能带来危害,也未必会这么做;但如果不这样做可能带来巨大的危险:有人“告发”他“没有告发”,他就有了大麻烦。不行动你就没有“组织性、纪律性”,至于行动的方式是撕咬还是恶斗,是造假还是撒谎,悉听尊便。也不论对内还是对外。&&&&就像作家们讨论的结果:“任何扇西方资产阶级文化‘耳光’的行动,无论何种形式:只有是抨击西方体制、打击它的士气、瓦解它的道德和美学基础,本质上都是一种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表现,新的文化监控者就不加干涉”。&&&&假如你不行动,就意味着“组织”本身非常危险,你当然就是“组织的敌人”。曾经的一号人物马林科夫说:“如果你不把别人踩死,别人就会把你踩死并让你永世也不得翻身。”这是曾经一号人物说的话!&&&&尽管如此,也不能笼统将其概括为俄国人的“本性”如此,这也是一种非常糊涂的看法,这和人的真实“本性”毫无关系:如果把所有种族、国家的新生婴儿放在一起,你还能断言哪个有哪样的“本性”吗?假如把这些婴儿交叉互换呢?所以,区别在各回各家之后发生。&&&&显然,这一切都是由组织行为和组织逻辑决定的。它是“组织”的“本性”而非“人”的“本性”。所有人的行为都是被组织塑造的结果。&&&&与长年累月的血雨腥风相比,七八十年后的俄罗斯军工系统发生这么点小摩擦,简直是风和日丽的下午:令人心旷神怡。&&&&什么是传说中的“体制僵化”?&&&&媒体报道说:“最惨的1996年,俄陆军只有5辆坦克入役;即便是如此可怜的产量,也需要几百家工厂同时开工来凑那几辆坦克。仅有的一点资金犹如撒胡椒面,根本不够确保生产线运转,而后者一旦关闭,重启的费用更加昂贵。2006年,俄打算向东亚某国出售伊尔-76运输机和伊尔-78加油机,谈判结束后,惊觉多个生产工厂已经瘫痪,合同总价还不够恢复产能,这笔交易只能打了水漂。”&&&&“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军工厂分工非常细致,以T-72坦克为例,合作生产单位就有700多家。”这已经不能说僵化了,简直就是僵尸。&&&&奇葩的“设计局-工厂”联合体模式&&&&苏联独有的“联合体”模式只能让人愤怒。这种让一部分人只设计而不参与生产的制度安排,比让一个母亲只生育孩子而剥夺其抚养权还要罪恶。&&&&工业的起码常识是设计、生产、服务、反馈是一个闭环的完整逻辑。设计是一部分怎么能独立在体系之外存在呢?就像我们不能想象:技艺精湛的传统手工大师如烧瓷、制陶、漆器等,让他只关注设计而不参与生产,其荒谬性一眼便知;而苏联则生生把一条完整的链条剁成几截。美其名曰“计划经济”。专权下的经济与奴隶社会有分别吗?&&&&以此造成的恶果是,苏联生产的任何工业品,你看不出有什么灵魂,军品民品无一例外,令人作呕的远不止其设计之粗暴、工艺之粗糙,最让人愤怒的是你分明看出设计者对其没有任何感情!完全没有!&&&&网上有过一个帖子:“卡式直升机做工之粗糙工艺之简陋令人发指”,这还是现在,其实完全可以追溯到七八十年前,这都是一脉相承的:&&&&米格-1的发动机是水冷V12发动机,散热器就在座舱之下,飞行员坐在这个火盆上面十分痛苦,酷热难耐倒在其次,万一泄露或被击中,飞行员会被活活烫死!“尽管水冷系统修改了17次,润滑油系统重新设计了14次,直到衍生型的米格-3停产,这个问题仍没解决”。&&&&还是米格-1,座舱盖是侧面翻开的,令飞行员恐怖的是:如果卡住的话,需要地面人员从外面打开,飞行员索性拆了座舱盖,宁可牺牲气动特性也得保命。&&&&它的前身I-16也是如此,起落架设计缺陷经常打不开,没有液压驱动而需要飞行员手摇收放,没有一把子力气根本放不下来。有时需要在空中做高G点机动,用惯性把起落架甩出来!王牌试飞员契卡洛夫就被卡住过,飞机因机腹迫降而损害严重,所幸人没事;&&&&苏系列就更搞笑了,从苏-7开始,双座教练型的设计“仅仅是把机身拉长,在原有座位后面再塞进一个教练席”,问题是后座视野大受影响,在起飞和降落时两眼一抹黑,于是设计者粗暴地给后座舱盖上装了一个潜望镜,为方便后座教官观察,这办法一直沿用到苏-25,连米格-29的双座教练机都装有潜望镜!&&&&潜望镜还不算,米格-21PF还有后视镜呢,不知道是并线使还是移库使。&&&&设计者也有话说呀:嫌麻烦别开嘛!96个开关排在一个面板上确实有点乱,但你多练就熟悉了,嫌苦别当苏联红军!烫死就烫死呗,战争哪有不死人的?不烫能叫发动机吗?卡住就卡住呗,反正那又不是我,再说我设计的是战斗机,又不是游戏机!怎么就你那么娇贵呢,看不清?你要特别忠诚特别有责任,就不会觉得两眼一抹黑了。&&&&二战期间,贝尔飞机公司有一款战斗机P-39“飞蛇”,美军对这种飞机评价甚低:空间狭小,操作不便,逃生困难等等毛病一大堆,美国飞行员根本不愿意飞。编成歌唱“不要给我39”。援助给苏联后反而大受欢迎。在苏联人眼里P-39的缺点根本就不是缺点!&&&&设计是工业的源头,设计体系糟糕成酱紫,后面的结果就可想而知。&&&&把“设计”和“生产”切开,最大的问题是责任和利益的丢失。把本该是一个循环的整体,切成各自循环的子系统,各自向“人民委员”负责,而真正符合经济内在规律的链条却被切断了:设计与用户的互动、设计与生产的互动、生产与消费的互动全部断裂;有用的信息全都处于丢失状态,关键是责任与利益之间的关联关系也被切断了。&&&&再往下延伸到企业内部的部门设置,把本已切断的链条再次剁成碎末!&&&&短时间还可以靠“建设热情”和“阶级觉悟”来粘合,时间一长,每个环节都无法尽责、尽力、尽利;全体怨声载道且理由充足,每个环节都声称自己不可或缺,都说自己付出太多而所得太少,尿不在一壶的制度性裂痕早已出现。&&&&生产者对产品也没有感情&&&&从生产角度看,这种指定工厂永远只生产一种或一类产品的“计划经济”,比指定一个人出生即为奴隶还要罪恶。它不止是扼杀人的创造性,是把一个人的潜能在未激发出之前就阉割掉了,而且把制度性的“激发机制”也作为“无用组织”摘除了,把人的创造本能从肉身抽离出去,犹如摘除了心脏和大脑,只留下肉身,罪大恶极者非此莫属。&&&&当然,对于他们来说这么做是对的!因为他们压根就不希望你有创造性,他们连你思考的能力都不希望有,这是他们的组织行为背后的根本动机,所有“统一思想”的根本用意就在于此。&&&&100年前,福特说过一句颇具幽默的名言:“我只需要一双手,结果却来了一个人”。这话被左棍和文痞们揪住不放,说资本家如何黑心:将人异化为工具;其实哪里是那么回事?这是人类第一次面对大工业生产时的管理困惑。这个困惑当然是有积极意义的,因此福特在自传中详细描述了如何教“农民工”(原文说的就是农民工)怎样在工厂中学习技能,无数遍进行技术和管理优化,如何改善流水线,让流水线适应不同技能、不同身高的工人,甚至左撇子、右撇子都要区分。&&&&你看,他确实仅需要一双手,但为适应“手”的主人“人”,工厂做了无数工作,其实福特明白一个道理:你不把手的“主人”伺候好了,你得不到你期望的那双手!&&&&接着优化岗位来招聘不同的残疾人,为让残疾人取得和正常人一样的工资待遇;然后探讨如何在农村就近建厂,以便让农民工在田间和工厂之间自由转换角色:100年前的美国农民工,已经可以使用两种工具在自己的农田和工厂转换角色:农闲时开着福特车上班、农忙时开着“福特森”拖拉机耕作。&&&&也许还会追问:这样下去活人不还是工具吗?错!福特在100年前就已经做到了:任何岗位和工种,只要你做腻了,任由工人自由调换,你提出申请,就会根据你的特点安排培训,直到你能在新的岗位合格上岗;每人入厂时都要填“专长卡”。“有一次我们需要一位瑞士钟表修理工,轻易地从专长卡里找到了这个人:他在另一个车间开钻床”。&&&&这倒要说说了,斯大林的工厂,一辈子基本上就在一个岗位上,与有选择权尝试不同的岗位相比,哪里的工人更像工具呢?咱别抬杠中不?&&&&与此相反,斯大林的工厂恰恰是:来了一个人,却只留下了一双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37:22 &&
&&&&前苏联制造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战争机器&&
“前苏联与军事有关的设施总面积有4200万公顷,约占整个国土面积的2%”。这个面积略低于瑞典或伊拉克的面积,大于日本或德国的国土面积。&&&&苏联的军工企业分别隶属于国防、航空、机械、通信、无线电、造船、电力、核动力8大部(有的又称为9大部门),上级机关是国家军事工业委员会。“到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共有134个武器总装配厂、3000余个部件和分系统生产厂,能生产150余种重要的武器系统。民用工业部门中,约有60%的民品工厂从事军品生产。有50个主要的武器设计局,民用科研所中有近1/2从事与国防有关的应用研究或基础研究。”&&&&1988年,《真理报》载文指出:“苏联国防工业从业人员达1300万,每年生产的作战飞机相当于美国空军全部飞机的总和,平均7小时造出1枚导弹,坦克年产量2000辆以上…”&&&&这是一组怎样的天文数字?&&&&正如戈尔巴乔夫在回忆录中说:全国只有两三个人可以接触军工综合体的数据资料,“我们都明白不堪重负的军费开支对经济的影响是多么严重,但只是在当了总书记之后,我才了解了国家军国主义化的真正规模。原来,军费开支所占国家预算的比例并非16%,而是40%!250个亿的科研总经费中,将近200个亿都用于军事设备的研制。”&&&&人类从未象苏联一样生产出如此规模的武器。它完全配得上另一个新国名:苏维埃“军国主义”联盟。&&&&“世界革命”军工厂的一本烂帐: &&&&前苏联建立了如此庞大的军工集群,当然不止是自用。它一开始就是彻头彻尾的“世界革命”军工厂。从战前的西班牙、东亚某国,到战后的东德、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朝鲜、越南、古巴、尼加拉瓜、格林纳达;从北非到南亚和中北美洲,统统接受过苏联的巨额军事援助,从人员到图纸,从零件到成品&#8226;&#8226;&#8226;&&&&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到解体的60多年中,前苏联到底对外输出了多少军事物资?其供应链到底有多长?早就是一本烂帐。所有供应链加在一起会不会到达月球?你就展开想象的翅膀猜去吧。&&&&对苏联来说,军火本身更是推行政治和外交的手段和工具,至于能获取怎样的经济回报,是能收回工钱、料钱还是本钱?那更是一笔烂帐了。物质财富的总量毕竟是有限的,一方面超额了另一方面势必匮乏,不难想象的是,如此长时间跨越了3-4代人,普通国民过得是一种怎样艰辛困顿的生活?国民财富全固化到军火里去了,每人手里都是一堆铁疙瘩,但谁手里也没有面包。&&&&被誉为“四流作战能力、一流逃命能力”的米格-25,为改善发动机性能,需要在进气口喷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以增加进气密度,米格-25机组经常贪污水箱里的乙醇兑酒喝。米格-25机组比一般战斗机机组还要昂贵,可见苦逼、匮乏到什么程度。&&&&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38:27 &&
顽疾难治:永远尿不在一壶&& &&&&看看俄罗斯自己的权威说法:2008年,俄罗斯在研究航空工业整合过程中有一个这样的结论:“在固定翼飞机领域,苏霍伊、米高扬、伊留申、图波列夫等设计局都已形成自己设计、试验和生产的独特方向和经验,这些设计局都在争夺联合飞机制造集团(OAK)内部的技术和行政领导权,以至于集团的核心领导层至今没有确定”。&&&&听着一本正经、文质彬彬的哈?沿着这条线再往前捋:&&&&从1999年开始,北方造船厂和波罗的海造船厂为中国的两艘改进型“现代级”驱逐舰订单争得你死我活,最终单子落到北方造船厂,直接导致倾向于波罗的海造船厂的俄副总理克列巴诺夫去职。扯来扯去2002年终于开工。全俄1800多家军工企业参与了这两艘新舰的建造。直到2005年12月才交付,这就是东海舰队的“泰州”号和“宁波”号。&&&&为争夺联合企业的领导权,各军工厂大打出手,甚至闹出人命:“2003年,‘金刚石-安泰’防空联合体刚成立不久便爆出丑闻,新任CEO的热门人选克里莫夫在自家门前遭枪击身亡,案件至今仍是悬案。这些被硬‘捏’到一起的联合企业,内部矛盾重重而难有作为,被俄军寄予厚望的S-500防空系统,历经10年研发,至今难见踪影。”&&&&和别人尿不在一壶也就罢了,自己和自己还尿不在一壶:即使在苏-27/30出口高峰期的上世纪90年代,苏霍伊内部也为了抢订单而自相残杀:“传统上专业于双座教练型的伊尔库茨克推出了单座型苏-30MKI;而传统专业于单座型的阿穆尔共青城却造出了双座型苏-30MKK。”一个系统内部之混乱和饥不择食可见一斑。&&&&尿不在一壶的根源是什么?&&&&上一贴说了苏联航空工业领军人物的狗血命运,这一切显然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仅仅是“上行下效”那么简单。在相互撕咬与恶斗方面,他们绝对属于“久经考验”!个个“作风优良”,确实是长期斗争积累下的“宝贵财富”。&&&&《苏联的心灵》在描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就有这样的记录:“革命的狂热分子发现,革命意欲创建的那个新的世界不知何故并没有实现,于是开始寻求解释、追查罪魁祸首、寻找替罪羊,把它归罪为这群或那群执行者或支持者的懦弱和背叛,断言革命处于生死关头,并开始‘猎巫’,如今则发展成一种恐怖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形形色色的革命团体不断进行相互残杀,整个社会处于一种丧失起码的社会黏合剂的危险之中。”&&&&以至于“全体人民就好像永远都在疲于奔命,而且左左右右、步履维艰,个人能否保全自己取决于他是否准确地感觉到中央权力机关何时会下达前进或后退的命令,以及他是否能够迅速调整自己转向新方向,时间的把握至关重要。”看来,要诀也是盯死、关注、紧跟!&&&&《苏联的心灵》中,帕斯捷尔纳克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人跑来要他在一封声讨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公开信上签名,帕斯捷尔纳克拒绝了并解释了拒绝的原因,那人听后失声痛哭,说诗人是他见过的最高尚最神圣的人,还热烈拥抱了他;但随即他便径直去找秘密警察告发他。”&&&&假如告发仅能带来利益却不能带来危害,也未必会这么做;但如果不这样做可能带来巨大的危险:有人“告发”他“没有告发”,他就有了大麻烦。不行动你就没有“组织性、纪律性”,至于行动的方式是撕咬还是恶斗,是造假还是撒谎,悉听尊便。也不论对内还是对外。&&&&就像作家们讨论的结果:“任何扇西方资产阶级文化‘耳光’的行动,无论何种形式:只有是抨击西方体制、打击它的士气、瓦解它的道德和美学基础,本质上都是一种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表现,新的文化监控者就不加干涉”。&&&&假如你不行动,就意味着“组织”本身非常危险,你当然就是“组织的敌人”。曾经的一号人物马林科夫说:“如果你不把别人踩死,别人就会把你踩死并让你永世也不得翻身。”这是曾经一号人物说的话!&&&&尽管如此,也不能笼统将其概括为俄国人的“本性”如此,这也是一种非常糊涂的看法,这和人的真实“本性”毫无关系:如果把所有种族、国家的新生婴儿放在一起,你还能断言哪个有哪样的“本性”吗?假如把这些婴儿交叉互换呢?所以,区别在各回各家之后发生。&&&&显然,这一切都是由组织行为和组织逻辑决定的。它是“组织”的“本性”而非“人”的“本性”。所有人的行为都是被组织塑造的结果。&&&&与长年累月的血雨腥风相比,七八十年后的俄罗斯军工系统发生这么点小摩擦,简直是风和日丽的下午:令人心旷神怡。&&&&什么是传说中的“体制僵化”?&&&&媒体报道说:“最惨的1996年,俄陆军只有5辆坦克入役;即便是如此可怜的产量,也需要几百家工厂同时开工来凑那几辆坦克。仅有的一点资金犹如撒胡椒面,根本不够确保生产线运转,而后者一旦关闭,重启的费用更加昂贵。2006年,俄打算向东亚某国出售伊尔-76运输机和伊尔-78加油机,谈判结束后,惊觉多个生产工厂已经瘫痪,合同总价还不够恢复产能,这笔交易只能打了水漂。”&&&&“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军工厂分工非常细致,以T-72坦克为例,合作生产单位就有700多家。”这已经不能说僵化了,简直就是僵尸。&&&&奇葩的“设计局-工厂”联合体模式&&&&苏联独有的“联合体”模式只能让人愤怒。这种让一部分人只设计而不参与生产的制度安排,比让一个母亲只生育孩子而剥夺其抚养权还要罪恶。&&&&工业的起码常识是设计、生产、服务、反馈是一个闭环的完整逻辑。设计是一部分怎么能独立在体系之外存在呢?就像我们不能想象:技艺精湛的传统手工大师如烧瓷、制陶、漆器等,让他只关注设计而不参与生产,其荒谬性一眼便知;而苏联则生生把一条完整的链条剁成几截。美其名曰“计划经济”。专权下的经济与奴隶社会有分别吗?&&&&以此造成的恶果是,苏联生产的任何工业品,你看不出有什么灵魂,军品民品无一例外,令人作呕的远不止其设计之粗暴、工艺之粗糙,最让人愤怒的是你分明看出设计者对其没有任何感情!完全没有!&&&&网上有过一个帖子:“卡式直升机做工之粗糙工艺之简陋令人发指”,这还是现在,其实完全可以追溯到七八十年前,这都是一脉相承的:&&&&米格-1的发动机是水冷V12发动机,散热器就在座舱之下,飞行员坐在这个火盆上面十分痛苦,酷热难耐倒在其次,万一泄露或被击中,飞行员会被活活烫死!“尽管水冷系统修改了17次,润滑油系统重新设计了14次,直到衍生型的米格-3停产,这个问题仍没解决”。&&&&还是米格-1,座舱盖是侧面翻开的,令飞行员恐怖的是:如果卡住的话,需要地面人员从外面打开,飞行员索性拆了座舱盖,宁可牺牲气动特性也得保命。&&&&它的前身I-16也是如此,起落架设计缺陷经常打不开,没有液压驱动而需要飞行员手摇收放,没有一把子力气根本放不下来。有时需要在空中做高G点机动,用惯性把起落架甩出来!王牌试飞员契卡洛夫就被卡住过,飞机因机腹迫降而损害严重,所幸人没事;&&&&苏系列就更搞笑了,从苏-7开始,双座教练型的设计“仅仅是把机身拉长,在原有座位后面再塞进一个教练席”,问题是后座视野大受影响,在起飞和降落时两眼一抹黑,于是设计者粗暴地给后座舱盖上装了一个潜望镜,为方便后座教官观察,这办法一直沿用到苏-25,连米格-29的双座教练机都装有潜望镜!&&&&潜望镜还不算,米格-21PF还有后视镜呢,不知道是并线使还是移库使。&&&&设计者也有话说呀:嫌麻烦别开嘛!96个开关排在一个面板上确实有点乱,但你多练就熟悉了,嫌苦别当苏联红军!烫死就烫死呗,战争哪有不死人的?不烫能叫发动机吗?卡住就卡住呗,反正那又不是我,再说我设计的是战斗机,又不是游戏机!怎么就你那么娇贵呢,看不清?你要特别忠诚特别有责任,就不会觉得两眼一抹黑了。&&&&二战期间,贝尔飞机公司有一款战斗机P-39“飞蛇”,美军对这种飞机评价甚低:空间狭小,操作不便,逃生困难等等毛病一大堆,美国飞行员根本不愿意飞。编成歌唱“不要给我39”。援助给苏联后反而大受欢迎。在苏联人眼里P-39的缺点根本就不是缺点!&&&&设计是工业的源头,设计体系糟糕成酱紫,后面的结果就可想而知。&&&&把“设计”和“生产”切开,最大的问题是责任和利益的丢失。把本该是一个循环的整体,切成各自循环的子系统,各自向“人民委员”负责,而真正符合经济内在规律的链条却被切断了:设计与用户的互动、设计与生产的互动、生产与消费的互动全部断裂;有用的信息全都处于丢失状态,关键是责任与利益之间的关联关系也被切断了。&&&&再往下延伸到企业内部的部门设置,把本已切断的链条再次剁成碎末!&&&&短时间还可以靠“建设热情”和“阶级觉悟”来粘合,时间一长,每个环节都无法尽责、尽力、尽利;全体怨声载道且理由充足,每个环节都声称自己不可或缺,都说自己付出太多而所得太少,尿不在一壶的制度性裂痕早已出现。&&&&生产者对产品也没有感情&&&&从生产角度看,这种指定工厂永远只生产一种或一类产品的“计划经济”,比指定一个人出生即为奴隶还要罪恶。它不止是扼杀人的创造性,是把一个人的潜能在未激发出之前就阉割掉了,而且把制度性的“激发机制”也作为“无用组织”摘除了,把人的创造本能从肉身抽离出去,犹如摘除了心脏和大脑,只留下肉身,罪大恶极者非此莫属。&&&&当然,对于他们来说这么做是对的!因为他们压根就不希望你有创造性,他们连你思考的能力都不希望有,这是他们的组织行为背后的根本动机,所有“统一思想”的根本用意就在于此。&&&&100年前,福特说过一句颇具幽默的名言:“我只需要一双手,结果却来了一个人”。这话被左棍和文痞们揪住不放,说资本家如何黑心:将人异化为工具;其实哪里是那么回事?这是人类第一次面对大工业生产时的管理困惑。这个困惑当然是有积极意义的,因此福特在自传中详细描述了如何教“农民工”(原文说的就是农民工)怎样在工厂中学习技能,无数遍进行技术和管理优化,如何改善流水线,让流水线适应不同技能、不同身高的工人,甚至左撇子、右撇子都要区分。&&&&你看,他确实仅需要一双手,但为适应“手”的主人“人”,工厂做了无数工作,其实福特明白一个道理:你不把手的“主人”伺候好了,你得不到你期望的那双手!&&&&接着优化岗位来招聘不同的残疾人,为让残疾人取得和正常人一样的工资待遇;然后探讨如何在农村就近建厂,以便让农民工在田间和工厂之间自由转换角色:100年前的美国农民工,已经可以使用两种工具在自己的农田和工厂转换角色:农闲时开着福特车上班、农忙时开着“福特森”拖拉机耕作。&&&&也许还会追问:这样下去活人不还是工具吗?错!福特在100年前就已经做到了:任何岗位和工种,只要你做腻了,任由工人自由调换,你提出申请,就会根据你的特点安排培训,直到你能在新的岗位合格上岗;每人入厂时都要填“专长卡”。“有一次我们需要一位瑞士钟表修理工,轻易地从专长卡里找到了这个人:他在另一个车间开钻床”。&&&&这倒要说说了,斯大林的工厂,一辈子基本上就在一个岗位上,与有选择权尝试不同的岗位相比,哪里的工人更像工具呢?咱别抬杠中不?&&&&与此相反,斯大林的工厂恰恰是:来了一个人,却只留下了一双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43:48 &&
&&&&整整100年前的1914年,福特因率先给工人大规模提升工资而轰动世界:“日工资5美元起,工时从9小时调整为8小时”。有个岗位只干一个程序:用钢钩把零件放进一种油里摇一摇然后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岗位不需要任何力气、技能和思考,有个工人在这里工作了8年,工头多次询问他愿不愿意换一个工作?他固执地拒绝了。“他工作了8年,用赚来的薪水继续投资,8年攒了4万美元。”&&&&老话说的好:千金难买我乐意。“乐意”即自主意志的自由表达,就不是强迫的。一个人乐意去干一件事情,没有干不好的。而所有被称为“安心本职工作”的,不但粗暴垄断了“工作”的标准和定义,而且分明要切除你自主意志的表达意愿,因此,“安心本职工作”的另一面是“安心为奴”。&&&&很多人理解工业就是工人只负责生产即可。不知道这种混账看法是从什么时候有的?传染了多少人?仅这一点认识误区就足以造就数亿脑残。&&&&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所以能在英国产生,除了英国工人普遍高工资、能源价格低廉等诸多社会背景以外,不止有几位大发明家这么简单,很重要的原因是“英国出现了一大批二流乃至三流的发明家”。此观点也是当今西方史学界的广泛共识。而二流、三流发明家发挥才能的场所,恰恰就是车间,他们在工厂里本就是技艺精湛的高级技师。&&&&在工业领域尤其是重工业领域,天才的设计师和新入厂的学徒工都不重要,主力是40-50岁的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再好的奇思妙想也需要他们一张图一张图去实现,再好的材料也要他们一炉一炉炼出来,然后一刀一刀车出来。没有好的工艺和材料,一切都是零。其实,真正牛叉的工业品,用不着最后造出来,高级技师们一看图纸心里就有数了:是不是好东西心里有数,能不能按设计要求干出来心里也有数,而后者更加重要!在这一点上,设计师也无能为力。&&&&亨利&#8226;罗伊斯14岁就当学徒工,19岁就是利物浦一家工厂的总工。21岁时和朋友凑了70英镑搞了个工厂。很快远近闻名。主要产品是电动机及工程机械。直到约1902年,已近不惑之年的罗伊斯买了一台法国二手车,拆开发动机一看:我靠!这活儿比我和我的工人差远了!查尔斯&#8226;罗尔斯第一次试驾罗伊斯的两缸车时误以为这是一部四缸车,激动地深夜跑去助手家:“我找到了世界上最好的工程师”!1906年,两人创办了那家举世闻名的企业。&&&&而1300万苏联产业工人,生产的汽车是个什么样子呢?&&&&正如前面的例子:一辆坦克需要700家厂商配套,除了自己那份别的干不了。现在觉得麻烦了?那怪谁呢?几十年的习惯下来,那份热情、那份功能早就做了绝育了。&&&&高级技师和熟练工人搞发明,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本能。这有什么好质疑的吗?这就像高级厨师进了后厨,看见新鲜的肉类、翠绿的蔬菜和活蹦乱跳的鱼一样,他不可能不想贡献手艺,你让他一天到晚土豆丝、土豆丝;一日三餐揉馒头、揉馒头,他能不疯吗?&&&&讽刺的是,高尔基也描写过沙俄时代的面包师:如何诅咒这个工作,汗水都揉进了面里;社会主义了之后又如何有了积极性云云,高老师除了为舔菊而写出那些垃圾以外,哪里知道工业运行的本质呢?&&&&苏联工人参与创造的可能性,从制度安排上就被切割出去了。反而经年累月生产一种与他们的想法和生活毫无关系的产品,他们怎么可能对这该死的、万恶的、狗娘养的东西有感情呢!?&&&&再说,工人投入感情去生产、去改进工艺、去发明,能从用户那里取得回报吗?思想产业链在细微处都处于扭曲和断裂的状态,任何人的思想都没有变现的方式和通道。这一条,就是工业发达国家与其他国家的根本区别。&&&&创作于二战前后,通篇都是与俄罗斯作家、诗人访谈的《苏联的心灵》,居然寥寥几笔记录了俄罗斯作家对工业的看法,看得我都快哭了,但人家是这么说的:“技术官僚大行其道,以至于那里人满为患,相互内耗,产品中垃圾居多,有价值的创造不足百分之二十,转化为生产力的不足百分之一。”&&&&可持续落后的工业体系已经建成&&&&“联合体”不“联合”,这就是苏联工业企业组织结构的真相。&&&&两大环节和最终用户全部处于离散状态,一个“可持续落后”的工业体系就算建成了。这种结构性的错误,注定苏联的工业将长期处于落后且越来越大,这可不是哪个部门、哪个行业或哪家企业就能改变得了的。&&&&所以,米格-15出现在朝鲜半岛时,苏美在一个起跑线上,都是刚进入喷气时代,美国的F-80、F-84还处于弱势地位,北美公司推出F-86后才取得平衡。从此一路拉开距离。&&&&1976年,一个令敌对双方都意外的机会突然降临:一架米格-25P叛逃到日本北海道函馆民用机场。看来,天上确实能掉下馅儿饼!当天即被大卸八块装进C-5A运输机运往千岁基地,一路高规格接待。&&&&结果令兴冲冲地美国人大失所望:他们被米格-25“让人匪夷所思的落后”震惊了,研究了67天,从里到外翻腾了一溜够:结构、发动机、电子系统、雷达系统没有一样是先进的。索然无味的美国人把米格-25散件“装了30大箱子还给了苏联”。&&&&至今,俄美之间军机落后30年,民机落后40年的总体差距已经形成。&&&&“军转民”转到晕头转向&&&&1992年,俄政府出台了《国防工业军转民法》,“试图让军工企业自己养活自己。然而习惯了吃大锅饭的俄军工企业既不懂得市场经济,又没有民品的技术储备,更缺少转型的启动资金。没过两年,80%的军工企业转产失败,它们生产的冰箱、洗衣机、煤气炉工艺粗糙、外型笨拙,根本找不到销路,反倒丧失了最后的资金储备,落到连水电费都交不起的地步。”&&&&媒体的观点是:“企业陷入了订单不足导致产能不足,又因产能不足导致没有订单的死循环。军工产业成了喂不饱的‘吞金怪兽’,先拖垮了苏联,现在又将拖垮它自己。”&&&&这就对了!一切都对了,因果的齿轮咬合上了:丝毫不差!这一切都不是凭空发生的,这两头不靠的僵死机制,早就决定了苏联工业整体的垂死命运,无可更改。&&&&飞机和文章都是集体创作的产物&&&&把“设计-生产”的链条切断后,设计人员就有充足自由度了?妄想!&&&&上一贴已说过:苏式飞机在设计中“片面强调单项性能的极端化设计思想其实和各个设计局无关,原因来自对国民的极端压制和强力塑造”。&&&&飞机强调单一性能,没有“均衡”的概念,统统是长官意志的产物:说高速就高速,其他要素不管;只要完成要求的指标,就能“报喜”。&&&&米格-25号称3马赫,但实际限制在2.8马赫以下,要求平时飞行不超过2.5;飞一次3马赫发动机就报废了;机动性也非常糟糕,过载被限制在4.5g,满载时只有2.2g,只能是“如履薄冰一样小心翼翼地飞直线”;片面强调速度油耗却增加了,“虽然米格-25起飞总重量40%是燃油,但作战半径仅为300公里”;或者是以牺牲载油量换取轻巧和高性能,米格-29即如此。&&&&水货不止出自水里。&&&&设计师也知道这样的思路是有缺陷的,但这是一个集体在承担上面的任务。给上面说的是3,给飞行员交代是不要超过2.5,欺上瞒下,共同沉浸在谁也不能戳破的肥皂泡里,还是那个逻辑:谁先戳破谁是大家共同的敌人!因此,你说和不说都没有用:一切会按组织行为的逻辑一步步演进下去。飞一趟3发动机报废?报废就报废呗,发动机不是有的是嘛!&&&&制造了一堆极为昂贵的废物!与苏联作协养活的那堆废物一样,他们认为:“艺术作品必须是团队集体创作的,艺术批评、评论、随笔也是由一班评论家共同完成的,他们集体为作品承担责任,每一位成员只是整个社会无名的一分子。他们认为,共产主义意味着坚信通过集体创作的方式,来完成构筑一种独特的无产阶级文化的任务。”&&&&那集体创作出的是什么呢:“明显的是,思想、文学、艺术作品用来为残酷事件的合理性作辩护,或充当它们的烟幕,或作为逃脱罪孽感或愚昧感的工具,或作为麻痹人民大众的鸦片。”&&&&倒也有“高度自主”的反例,《钢铁苍穹》记录了这样惊心动魄而极端讽刺的细节:1930年代,曾经的“战斗机之王”波利卡尔波夫的创作状态急转直下,“设计理念与时代开始脱节”。难道是浪得虚名?其实I-15/16是波利卡尔波夫改善自我处境的应景之作:好把自己从监狱里解救出来,是“权衡各方情况后的折衷作品”,他心里明白,这个方案未必是最优秀的,但会“让上面和军方满意”。此时,设计大师高度自主是为了出狱!&&&&还有比这更幽默的幽默吗?&&&&质量!是质量混蛋!&&&&通用电气的F110-GE-134发动机首翻期4300战术循环(约2000飞行小时),达到了AL-31F-M2发动机的总寿命水平;&&&&四十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发动机大战”,通用电气和普惠互有胜负,但最大赢家是美国工业,使得美国在燃气涡轮工业领域高手如云,其次的赢家才是美国空军和海军。二十年后,F-22上的F119-PW-100发动机首翻期大于4000飞行小时。通用电气的F120-GE-100输给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纳粹德国黑科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