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本科加北大硕博连读难吗能不能当国家主席呢?

连战北大演讲掌声全解读
  /    /  
连战北大演讲掌声全解读
中国网 | 时间:
 | 文章来源: 北京青年报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昨应邀到北大演讲——
昨天上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应邀到北大演讲。在近40分钟的演讲过程中,连战提出了“坚持和平,走向双赢”的设想,精彩的演讲赢得了十余次掌声。上午9点刚过,北大办公楼礼堂640个座位座无虚席。9点25分,连战一行的车队提前到达办公楼礼堂,车队两侧的人群热烈欢呼。有学生打出了“连哥,您让中国人感动”等横幅。
9点45分,连战夫妇进入礼堂,他们没有选择从贵宾厅直接上台,而是穿越会场后走上了主席台。“台湾媒体说我今天回‘母’校,母亲的学校,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报道。”连战的开场白博得了满堂彩。在整个演讲过程中,掌声贯穿了演讲全程,连战的演讲好几次被掌声打断,有的听众鼓掌时甚至站了起来。
演讲结束后,连战回答了北大学生的提问。最后,北大向连战赠送了两件礼物:一件是连战母亲在燕京大学学习时的档案影印件和照片,另一件是雕有未名湖图案的红色雕漆瓶。连战也向北大回赠了雕有牡丹朝凤的艺术品、连战的著作《改变,才有希望》及连战祖父连横的著作全集。演讲结束后,连战参观了未名湖和他母亲曾住过的地方。
第一次鼓掌关键词:母亲
北京大学是当年燕京的校址,我的母亲在上世纪30年代在这里念书,所以今天来到这里可以说是备感亲切。她老人家今年96岁了,我告诉她我要到这边来,她还是笑眯眯的很高兴。台湾的媒体说我今天回“母”校,母亲的学校,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报道。
第二次鼓掌关键词:双赢
如何能让整个中华民族不要再走向战争和流血,如何能够让和平实现,如何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准,如何维护、不断提升我们的国际竞争力,这些重担都在各位(北大学生)的肩头上,一肩挑起来就是现代知识分子的一个伟大的格局。
用什么话来形容这样的格局和勇气,来带领我们到一个正确的历史方向和目标,我想了再想,把它归纳成12个字,那就是希望各位能够“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用现代的话来讲,那就是大家一定要“坚持和平”,我们大家一定要“走向双赢”。
第三次鼓掌关键词:勇气
当然有人会问我,你的勇气不小,你的基础在哪里?我要在这里跟各位“坦白”,我认为这个基础在哪里呢?在于历史的一个潮流,在于名义的一种驱动。历史的潮流、名义的驱动让我、让许许多多的人有这样的一个勇气,能够提出来。什么是历史的潮流?大家都知道,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都以中国的富强、康乐为目标。
第四次鼓掌关键词:小平先生
小平先生讲到,改革开放的路线要管一百年,用他四川的话讲“动摇不得”。没有动摇,今天大家看一看,大陆经贸的发展、经济的成长,可以说样样都是名列前茅。
第五次鼓掌关键词:方向
在过去这段时间里面,两岸所走的路、走的方向,已经使我们两岸无论是在差异还是在差距上,越来越缩小,这是历史的潮流,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第六次鼓掌关键词:不易
再谈谈所谓民意的驱动。我这一次到大陆来访问,我说“来的不易”,因为有若干的人很迟疑,甚至有一种批判,认为我到这里来,是为了进行所谓第三次的国共和谈,我的目的是要“联共治台”,那个“台”下面还是有个“独”字。
第七次鼓掌关键词:展望
我们今天怎么不能够重视当前,怎么不能够放眼当前,来共同展望未来,来开创未来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够以善意为出发点、以信任为基础、以两岸人民的福祉为依归,为民族的长远利益考虑呢?以人民为主、幸福优先,我想这是包括我们所有的台湾2300万、大陆13亿的人,我们所有的人民,大家会共同支持的一个方向。
第八次鼓掌关键词:合作
我以前看到,面对东西德国,科尔总理说我们相互需要,面对南北韩,卢武铉也讲到,通力心兄弟情,这些声音难道一点都引不起我们大家应有的一些提例吗?我想答案是否的,我们会。今天我们所走的这条路是人民所支持的,我们搭桥铺路,是人民所愿看到的,他们不愿再看到两岸的对峙、对抗、对立,甚至于对撞,他们愿意看到的是两岸的对话与和解,大家的相互合作。
第九次鼓掌关键词:立场
台湾走对路才有出路,我们认为不能让“民粹”主义取代民主的思想,不能让“制宪”、“正名”、“去中国化”、武断的“台独”时间表来打破我们整个幸福的基础。认同支持这种看法和政策立场的,在今天的“立法”院里是占有绝对多数的“立法”委员。
第十次鼓掌关键词:未来
现在给我们一个总结过去历史的机会,就是让我们能有一个新的环境,新的思考,能够来发展建立一个我们共同的未来,共同的愿景。我们不能一直在过去,就像丘吉尔讲的,永远为了现在和过去在那里纠缠不清的话,那你很可能就失去未来。
第十一次鼓掌关键词:依存
今天,两岸的关系,各位看到,我们不但是互相依存,而且是互补互利,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情况。大陆今天所面临的也是千载难逢的一个机会,所以中华民族这种现代化,这种富强康乐,已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美梦了。
第十二次鼓掌关键词:和平
联合国前面有一个雕塑,一把枪打进铁,差不多要打断了,它的含义很深,上面写着:把刀剑熔化成为一处,来重生民生建设、生活改善。我相信有智慧、有能力的中华儿女,都可以理解,化刀剑为犁锄,化干戈为玉帛,点滴的心血累积而成我们长长久久的和平。
第十三次鼓掌关键词:谁来做
各位亲爱的年轻朋友,大家都是将来国家、社会乃至于民族的领航员,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时刻,我又想到,以前美国的里根总统提到的那句很好的话,他说“假如我们不做,谁来做”。假如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做,我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来到这里。
第十四次鼓掌关键词:目标
让我们大家共同坚持,互惠双赢,坚持和平,这是我们可以说自我的期许,也是向历史的责任,唯有达到这样的目的,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我相信这是中华民族为万世所称赞的最重要的成就,也是面对炎黄子孙,共同的光荣。
当被问及“能为台湾人民早日圆梦做些什么”时连战表示
非常感谢这个问题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一年级本科生:连战先生,您好!我们知道您此行被称为“破冰之旅”,我们也希望看到随之而来的两岸交流的航道。我们想请您预计一下50年后的历史教科书上将会如何评价您这次北京之行。谢谢。
连战:我刚才也说了,我大胆地提出这个方向,因为我看到历史的一个潮流,我很高兴在历史转移的时刻,我已搭上了这一班的巴士,我们没有落后感,我们没有走错一步。
北大信息学院学生:我们知道您拜谒了中山陵,来到了对您有特殊意义的“母”校,您也将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可以说圆了您的一个梦想。如果您这样认为的话,作为一个重要政治力量的国民党,作为党主席的您能够为台湾人民早日圆他们的梦做些什么?谢谢。
连战:非常感谢这个问题。因为这是我刚才要讲,不好耽误大家时间的一个问题。
我们去年选举就提出来走错没有出路。第一,要认同这个国家。第二,要促进两岸的和平。第三,我们觉得台湾的民主政治有些问题,我们不愿以“民粹”来取代民主政治,所以对于有关司法的独立,行政的中立,媒体的尊重,个人权利的维护等等我们有很多看法,和今年的执政党不一样。第四,台湾本来是一个很融合的地方,我们有一个多元的族群,但因为有些政治人物为了选举而操弄族群,撕裂社会,让族群对立可以拿到内部的选票,我们觉得这是非常没有道德的事情,所以我们非常坚持要求族群的和平。第五,我们要做的就是经济的持续发展。大概这五个方面是我们国民党过去、现在、未来要全力以赴的事情。
最后一位提问者王玮———
感觉像在亲历历史
本报实习记者徐笛报道最后一位提问者、北京大学信息科学院2003级硕士生王玮告诉记者,昨天中午12点左右,也就是在连战演讲答问结束一个多小时后,他到北大BBS上看了一下,发现大多数人对他提的这个问题还比较满意。当问起连战先生的演讲给他最大的感觉是什么时,王玮说:“我觉得他讲得很真诚,面对面听他演讲跟在电视上看感觉不同,感觉自己在亲历历史。”
关于如何想出那个提问,王玮说他平时就经常看有关两岸关系的报道,前天中午得知自己有幸去听演讲,就和身边几个哥们儿商量好了那个题目。
王玮说根本没料到自己会被抽中:“第4个问题后我以为没有机会提问了,谁知校长又说还有一个机会,我立刻条件反射似的举手。当时身边的很多同学都举手了,不知道为什么话筒就递给了我,提问时手一直颤抖。”
王玮说,对连战先生的回答比较满意,“我知道了台湾的许多同龄人,他们自己在寻求接受中华文化的教育,这是我始料未及的。而且连战先生也反对‘去中国化’的教育”。
连战与北大的渊源
渊源一:曾希望来北大演讲
日,在英国牛津大学亚洲中心,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向牛津学生及100余位来自大陆、台湾、香港的中国留学生发表演讲。当时,国民党正在为继续赢得“立法院”的多数地位而努力,当中国留英学生询问连战有没有可能到北大演讲时,连战强调,“从未排拒这种可能”,表示愿赴北大演讲。
渊源二:母亲曾在这里求学
连战之母赵兰坤女士于1930年8月进入燕京大学宗教学院宗教及社会学科专修学习。
而赵兰坤女士当年的宿舍就是北大静园六院中的“一院”,现在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所在地。
连战望着院里的一棵古老的槐树一个劲地问陪同参观的老师:“这还是陪伴母亲当年学习生活的树吗?”当得到肯定的答案时,连战连忙与夫人在树下合影。
北大学生徐笛———
连战夫妇离我只有一尺
得知能亲临连战主席的演讲现场,甭提内心有多激动了。早上8点,我就兴冲冲地赶到办公楼礼堂凭学号领到了票。我怀揣憧憬,边构思问题边等待入场,此时礼堂入口处聚集了不同肤色的记者。8点30分开始入场。
9点左右,我和几名同学一起站到礼堂西门台阶两侧,准备夹道欢迎连战先生。入口处已铺上了红地毯。9点半左右,连战先生乘车进入北大,同学们齐声高呼“连哥你好”。连战夫妇从我身边走过,离我仅有1尺距离,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连战先生,说不出来话,只知道使劲鼓掌。
进入会场,几番致词后,连战先生开始了演讲。我们料想他会以母亲开篇,果不其然,连战先生从“我的母亲上世纪30年代在这里念书”说起。
此后,他一一论及“教跨两岸”的傅斯年,北大故人蒋梦麟、胡适,还有万千澎湃的五四运动。此时好像在聆听一位老者做历史讲座,往昔峥嵘岁月、风流人物一幕幕闪过眼前,勾得心中热血沸腾。
短暂的演讲让我颇感连战先生的起落有据。走出礼堂,迎面碰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师,他一直坐在礼堂外面的台阶上听连战的演讲。看到老师的本子上密密麻麻的记录不禁感慨,老一辈历尽劫波,如今“逝者已矣”,恩怨利害已经远去,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文/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02级硕士生徐笛)
幸运(李红林 北大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对于李红林来说,能现场亲耳聆听连战的演讲是件非常幸运的事。来自湖北的李红林有个爷爷在1949年去了台湾,现在已78岁了,曾经回大陆探亲。得知连战将去北大的消息后,他在4月20日将电话打到李红林宿舍,特意叮嘱她有机会一定要去听听连战主席的演讲。
激动(王媛媛 北大政府管理学院2004级)
昨天上午,当连战走下车时,王媛媛为他献上了一束百合。她告诉记者,得知被确定将在礼堂门口给连战夫妇献花的消息是在前天下午,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有些激动。她说连战给她的第一印象是“很有风度,充满政治家的风采”。
遗憾(唐思 国际关系学院2003级硕士)
唐思是北大台湾研究会的负责人,他们协会做了很多准备,但遗憾的是没有一位台湾同学得到提问的机会。“如果能够让他们当面向连战先生提问,我想效果会更好一些”。
连战“登陆”北大未名BBS封面
本报实习记者徐笛报道 昨天连战北大开讲成为校内惟一的新闻,他挥手致意的图片也登上了北大未名BBS封面。演讲同时,三角地版在线人数近千人,同学们发帖数超过了万条,而主题只有一个———连战北大开讲。
意外收到师母来信
连战此行见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袁明女士。袁明刚从美国参加完一个学术会议回国,她带回了芝加哥大学邹谠教授遗孀卢懿荘的一封信和两张照片。照片是卢懿荘九十华诞时在芝大所摄,算作回赠连战夫妇送给邹谠夫妇的礼物,连战夫妇的照片至今仍在卢懿荘家的客厅中悬挂。
邹谠先生是连战在芝加哥攻读政治学博士时的导师,难怪一见信连战夫妇赶忙起立。卢懿荘在信中称:“为先生所做的大贡献深感骄傲。”并在连战北大演讲之时向邹谠先生遥祭,“家祭勿忘告乃翁”。言辞恳切,甚是感人。
手指蘸墨写下“你好连哥”
昨天早晨8点钟,当记者来到北大西门时,校友桥两侧早已挤满了翘首等待连战的人群。除了北大学生、媒体记者,还有一些从外地赶来的群众或学生。一位北大学生因为没来得及准备标语,临时用手指蘸着墨水写下“你好连哥”四个字。而最靠近过道的三位学生模样的男生,举起的纸板上面的一首五言诗更是引来摄影记者的一通狂拍:“孤悬恨不同,敢做果英雄。两岸根深固,国兴当共荣。”标题是《赠连主席》,署名“秦淮河”,据悉是一位南京游客创作的。
隔湖打招呼引来挥手示意
在办公楼礼堂的演讲答问结束后,连战一行前往未名湖畔乾隆题诗石屏风处稍做停留。由于警戒线的阻隔,尾随而来的学生不能近距离目睹连战的风采,于是他们在与屏风隔湖相对的湖心小岛上齐声高呼“连哥你好!连主席好”,引得北侧的连战夫妇向他们挥手示意。(周春林 郭俊玲)
[  ] [  ] [ 
 ] [  ]
国内新闻24小时排行
国际新闻24小时排行北大法学院前学生会主席连偷15间宿舍获刑2年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精彩图片推荐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什么是成功的大学教育
&&&&来源:&&&&
原标题:什么是成功的大学教育
林建华在“通识教育大讲堂”上与师生交流。李香花摄
国务院下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规划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要进入世界前列。作为中国最高学府之一的北京大学,无疑是“双一流”梦想的主要承载者和实现者。在近日北大教务部主办的“通识教育大讲堂”系列讲座启动仪式上,校长林建华以“北大教育发展之路”为题与师生进行了深度交流,本文即由此整理而得,希望读者能从北大人的思考中获得启迪,共同思考,从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
对现状的分析与反思
大学教育的一个疑虑是规模,人们认为现在学生的规模比较大,是否还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性化培养?一些人甚至认为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是否有必要提供个性教育?北大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教育,使他们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天性,在各个领域成为引领未来的人,是我们应当担负的责任。从规模上看,北大的本科生的确比美国的博雅学院和研究型私立大学多,但远小于美国州立大学,与剑桥、牛津和南加州等私立大学的规模相当,因此,我们是有可能提供很好的个性化教育的。还有一个重要的教育因素不应当忽略,就是我们的学术研究和研究生规模。近年来,北大的学术研究水平提升很快,学术研究与交流非常活跃,前沿和交叉学科的布局已初步形成,另外,北大博士研究生的规模已接近八千人,他们既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力量,也是指导本科生个人发展的有生力量。所有这些为本科生找到自己的志趣、进行探索性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本科教育依然是以院系为基础、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这种专业教育是以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本线索的教育,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可以讲是一种标准化的教育,注重严谨审慎、精益求精,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医生或一些领域的工程师等专门人才的培养。从教学方式上看,目前还是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重知识讲授,师生互动和启发相对缺乏。为加强通识教育,我们建立了通选课体系,但整体看,现在的通选课对拓展学生知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个人素质培养、价值观养成等方面效果并不明显。北大学生参与教师科学研究的状况比较好,很多学生受到很好的科研训练,一些毕业生在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和成就卓著,当然这只是专业学生中的少数。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尽管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教育批评很多,但北大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跨领域成功的例子却不少,有一些在学界、商界、政界的成功人士,所从事的行业似乎与所学的专业并无关联。这当然与北大自由和包容的文化有关,与北大人天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关,但事实上,从任何一个专业领域学到的思想、方法和技能,对人的素养、能力和价值观的养成都是有益的,我们希望这种转变和感悟能够发生在更多人身上。
中国在变化,世界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今天的世界已不同以往,知识和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占据主导作用,科学技术快速进步、信息的传递和流动加快,这都使人才竞争、产业分工越来越全球化;环境、能源、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等已经成为全球都要面对的共同挑战。今天的中国已不同以往,我们的国力迅速增强,经济总量已经世界第二,科技竞争力和国际政治地位不断提升;但中国的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我们的政治、文化等软实力亟待加强,经济和社会面临艰难转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繁重。现在的学生也不同以往,他们是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获取知识的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繁杂多元的社会思潮、单一和带有功利色彩的应试教育,给年轻一代的社会观念、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所有这些都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不能再停留在过去。
有几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必须面对并回答:
一是什么是成功的教育?大学教育当然要使学生获得必备的专业知识,但更重要的应当使学生永远保持信心、好奇、激情和进取精神,而且比较而言,后者更加重要。
二是我们需要彻底放弃专业教育,完全实施博雅教育吗?回答应当是否定的。任何教育模式都是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发展的,照葫芦画瓢、生搬硬套是不可取的。我们要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但更要根据中国实际。美国的博雅教育的核心内涵和精髓,是努力使学生个性和潜力充分展现出来,这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但我们不应轻言放弃专业教育,北大多年形成的基础扎实、严谨求实的专业教育传统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但我们必须要改变单纯以专业知识传授为本的狭隘观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实现他们的志趣和理想。
三是研究型大学可以给予学生什么?研究型大学是探索和发现的场所,可以给予学生更加卓越和综合的个人素质,使他们掌握探索性学习的能力,不仅能够解决问题,还能够发现问题;研究型大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交流和协作,我们要训练学生必需的口头和书面交流技能,锻炼他们协作能力,这都是未来最重要素质和能力;研究型大学强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和丰富的校园文化,为提升学生的艺术和人文素养、跨文化思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校园内,学生可以与不同背景、文化、经历的人一起学习和交流,聆听和体会学者与大师的心得和智慧,实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拥有世界的眼光和胸怀,为未来美好生活和伟大创造做好准备;让学生体验研究型大学丰富的学科和内涵,帮助他们找到未来发展的起点,更是研究型大学的与众不同之处,学生可以利用大学一流设施――包括实验室、图书馆、工作室、计算机系统、演艺厅等进行科学研究,可以与最优秀的学者一起探索未知,可以与不同背景的同学共同生活,一起探求真理、探讨人生;这些经历都将为他们的未来做好认真的和全面的准备,这些经历会使学生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和探究动力,提高应对未来更大挑战的信心和能力。
探索未来之路
我们不应该沾沾自喜地停留在过去,也不要一味地去模仿美国的博雅教育,我们要走出一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从北大教育改革发展看,元培学院是一种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典型范例。尽管在院系为基础的专业教育条件下,元培教育的发展遇到一些困难,但他们在自由选课选专业、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开展通识教育等方面的成效是非常显著的,他们为北大未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借鉴。我们应当在全校范围内推进本科教育改革,要充分发挥北大强大的学术研究力量,使本科生教育成为一个“师生共同探索、发现和创造之旅”,使他们能够始终保持朝气蓬勃、富于想象、热情洋溢的创造力。一个人有没有受过大学教育,一个重要标志就在于对社会的认识能不能从日常经验常识提升到理性反思的高度。真正认识现代社会,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专业精神,专业精神是一种人生态度,严谨审慎、精益求精、勇于探索、协作共赢。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探索中,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合作,从而体会人生的真谛。
通识教育是北大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识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能够“懂得社会、懂得自己、懂得中国、懂得世界”。要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一切伟大创造都是在社会生活中完成的,我们心灵深处都孕育着对美好生活和使社会进步的期盼,只有在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一个人的生命才能获得完整的意义。我们要启迪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使他们都能够认识自己,理解生命的意义,做出符合自己天性的选择,找到发自内心热爱并将其作为终生的事业。我们还要让学生真正懂得中国,认识和理解几千年形成的中国古典文明、近代现代传统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将思政课纳入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范畴内,通过经典阅读、小班讨论、反思性思维训练,真正确立人生观、价值观,不盲目模仿西方,建立理论自信、走一条中国之路。我们也要让学生真正懂得世界,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借鉴其他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了解现实存在的世界,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了解世界格局,了解为什么世界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专业教育体系建设是北大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专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调动院系和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让学生体验到研究型大学丰富的学科内涵和创造氛围,使他们能够始终保持好奇、自信和进取精神,具体而言:
第一,我们的教育应当充分展现研究型大学的丰富、多元、规模和广阔,应当是以发现和探究为中心,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探索的教学模式。我们的专业教育是以院系为基础组织的,这对学生跨学科学习和体验大学内涵是不利的。我们应当建立更加灵活的教学管理体系,实现学部内学生自由选课和选择专业,各专业应当明确毕业的最低专业课程要求,要建立更多的第二主修和辅修专业,鼓励在学部层面组织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鼓励学生跨学部选课和学习。
第二,要特别关注新生,为他们开设更多的研讨课程,特别要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联合为低年级开设前沿和跨学科的课程,激发他们内在的创造潜力;著名的教授们要以为本科生上课为荣,教师高水准的研究不仅会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激情也会使教师更加焕发学术的创造力;要让学生尽可能了解和探索不同的专业领域,探索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关系;要让学生尽早参与到学术研究活动中,使他们在学术研究中,学会独立思考,体会创造的乐趣。
第三,要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对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本科生教育一定要使学生获得过硬的交流与沟通技能,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通过书面和口头方式阐述他们的研究和学习成果,要知道,一个观点只有在能够交流的基础上才算是完全确立起来,写作和口头表达都是彻底理解资料的思维过程,未来写作不是给教授们看的,而是写给其他读者的,这要求分析的技能、对复杂材料的透彻解释、简洁性、清晰性,这应该是对每一门课程中交流沟通技能要求的标志。
第四,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必须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一代人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生活在网上,学习在网上,研究型大学的教育必须适应他们学习方式的变化。现在信息技术使人们在网上远程交流互动,这使身处遥远国度的人们可以在一个课堂中学习。我们鼓励教师开展“翻转课堂”,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课程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的重点应当放在研讨和探究问题上;我们也鼓励跨区域跨国度的教学,让更多优秀的、不同背景的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研究问题;我们还应当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网上交流讨论,形成更加活跃的网上学习环境。
总之,北大应充分认识到本科教育危险与机遇并存。我们既不能以一种自满、不变、健忘的方式,自说自话、自行其是,也不能盲目地接受国外博雅学院本科生教育模式。我们必须探索“适应现代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充分发挥研究优势的本科教育模式”。本科教育变革的基本方向,应当是使本科生更加得益于研究型大学独一无二的机会和资源,给予学生独特和有价值的研究经历和生命体验,使他们为丰富多彩的未来做好准备。
中国大学的过去
西方国家的大学最早起源于教会,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各个国家的大学都有其各自的特色。德国是最早把研究学术作为大学使命的,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同时中国现代大学开始起步。1952年以前的中国大学多为综合性大学,以文理科为基础,同时有工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和医学院等专业学院。当时的大学规模都不大,是典型的精英和富有阶层的教育。由于信息不通畅,图书条件也比较差,当然学术的发展和竞争也不似今天这样激烈,所以教师的水准和对前沿领域的把握就显得非常重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和浙江大学被认为是最好的国立大学,而金陵大学、燕京大学是最好的教会大学。北大早期的教育受德国的影响比较大,蔡元培校长特别强调大学应当研究高深之学问,他还主张沟通文理,提倡“五育”。尽管当时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还是有严格要求的,但学校规模不大,师生交流比较多,关系也比较密切,学生能够得到学科综合的教育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讲,北大当时的教育可以认为是一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教育模式。燕京大学是合并了汇文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和通州协和大学而建立起来的,最初曾叫北京大学,后来改名。燕京大学采用美国博雅教育模式,兼收中西方文化精髓,主张除了学习西方经典,也要重视中国和东方经典方面的教育。燕京大学非常著名的办学理念“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至今依然流传人间,启迪世人。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大学的教育发展,开始学习和借鉴苏联的高等教育,国家在1952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逐步形成了以专科大学为主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当时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学科基础和实践能力,希望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为此,本科学制曾一度从四年延长到六年。当时北大的学科主要有“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外考”等,相当于现在的文理学院,后根据国家发展需要,逐步建立了核科学技术、计算机,还重建了一些应用类学科。当时国家把学术研究规划给了科学院,大学主要承担培养人的任务,从现在的标准看,当时的北大是一所教学型的大学,只有部分教师从事学术研究。
“文革”之后恢复高考,中国大学基本沿用了原来的教育模式。到了20世纪80年代,北大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十六字方针,由于当时毕业生仍然是国家分配工作,十六字方针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基础”主要是指加强专业基础,为此建立了文理科实验班,希望理科的学生打好数理化基础,文科学生打好文史哲基础,主干基础课体系就是在那时建立起来的;“淡化专业”主要针对过去建立在二级学科基础上的培养方案太专太细,需要拓宽学生的专业背景;“因材施教”主要是希望通过加强对优秀学生的指导,培养学术精英;“分流培养”主要是指高年级学生选择自己的工作方向。20世纪90年代,国家向市场经济转型,国家不再给毕业生分配工作,基础学科受到了很大冲击;这期间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大的改变。
20世纪90年代末,以北大百年校庆为标志,开始了新一轮教育改革。当时,北大对世界主要大学的本科教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科战略研究小组借鉴哈佛的模式,提出应当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实行完全的学分制。当时校方比较慎重,决定建立元培计划实验班,先小规模试行,积累经验后再在全校推广。与此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按大类招生和培养;加强通识教育,建立通选课体系;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减少专业必修学时;开设第二学位,实施更灵活的转系转专业制度;推进多样化专业教育体系建设和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小班教学,增加探索性的实验与实践,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等。这些措施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确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以院系为基础的专业教育模式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作者系北京大学校长)
(责编:王悦(实习生)、林露)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精彩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大日文硕博 人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