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的人生经历简历史历28字

安徒生 简历 - 名人简历
安徒生 简历
安徒生(日-日),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一生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安徒生终生未成家室,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代表作品《丑小鸭》、《国王的新衣》和《豌豆公主》等。
安徒生,英文名Hans&Christian&Andersen,汉语全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日-日)生于欧登塞城,丹麦作家,丹麦著名童话作家,诗人,因为他的童话故事而世界闻名。
这位童话大师一生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献给了“未来的一代”,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写了168篇童话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译成80多种语言和文字。&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1805年 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父亲是个穷鞋匠,曾志愿服役,抗击拿破仑?波拿巴的侵略,退伍后于1816年病故。当洗衣工的母亲不久即改嫁。安徒生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少年时代即对舞台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
1805年 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
1816年 11岁时父亲过世。
1819年 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了一名小配角。后因嗓子失润被解雇。从此开始学习写作,但写的剧本完全不适宜于演出,没有为剧院所采用。
1822年 得到剧院导演约纳斯?科林的资助,就读于斯莱厄尔瑟的一所文法学校。这一年他写了《青年的尝试》一书,以威廉?克里斯蒂安?瓦尔特的笔名发表。这个笔名包括了威廉?莎士比亚、安徒生自己和司各特的名字。
1822年 8月,发表作品《尝试集》,含诗剧及故事共三篇。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无出版机会,但已引起文化界某些人士的注意。10月,进入中等教会学校补习文化,共读六年,对其教育方式感到痛苦不已;不过这六年中大量阅读名家作品,也练习创作诗篇、歌剧。
1827年 离开学校回到哥本哈根。发表诗歌,受到上流社会评论家称赞,鼓起安徒生对写作的信心。发表第一首诗《垂死的小孩》。
1829年 他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1829年问世。这是一部富于幽默感的游记,颇有德国作家霍夫曼的文风。这部游记的出版使安徒生得到了社会的初步承认。此后他继续从事戏剧创作。第一版销售一空。出版商立刻以优厚条件买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从饥饿的压迫中解脱。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在皇家歌剧院上演。同年也出版第一本诗集。
1830年 初恋失败。开始旅行;第二本诗集出版。
1831年 他去德国旅行,归途中写了旅游札记。
年 恋爱再度失败,遭逢母丧,不久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即兴诗人》。
1833年 去意大利,创作了一部诗剧《埃格内特和美人鱼》和一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1835)。小说出版后不久,就被翻译成德文和英文,标志着作者开始享有国际声誉。撷取民间传说的通俗成分,再加上想象力,创造了诸如 《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衣》等作品。有些故事表现了善和美必胜的乐观信念,有些则非常悲观,结局极为不幸,他的故事之所以有着强烈吸引力,部分原因是他们同情不幸者和流浪者。他还写过戏剧、小说、诗歌、游记和几本自传。
1835年 30岁时开始写童话,出版第一本童话集,仅61页的小册子,内含《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共四篇。作品并未获得一致好评,甚至有人认为他没有写童话的天份,建议他放弃,但安徒生说:“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1844年 写出自传性作品《丑小鸭》。
1846年 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
1970年 出版晚期最长一篇作品《幸运的贝儿》,共七万余字,是以他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基础写成的,但不完全是自传。
1867年 被故乡奥登塞选为荣誉市民。
1875年 8月4日上午11时,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丧礼备极哀荣,享年70岁。
安徒生终身未婚,并不是他不想娶,而是没人可以娶。
第一次,少年安徒生爱上了镇上最美的姑娘莉波尔。安徒生与莉波尔青梅竹马,但因为贫穷,以及长期的分离,莉波尔只得与别人结婚。传说中,安徒生还曾与一个名叫里堡。伏格特的名门闺秀有过一段若明若暗的恋情,她虽动了心,但几经权衡之后,对他声称自己早就另有所属,安徒生只好自惭形秽,抽身而退了。
第二次,安徒生遇上了向丹麦王室献艺的瑞典当红女歌唱家燕妮?琳德。那是在1843年。安徒生为“瑞典夜莺”琳德所倾倒了,琳德也很热情地接待了这位颇有名气的作家,才华横溢的一对才子佳人言谈甚欢,成为了知己。在圣诞节那晚,琳德找到了安徒生,帮他点燃了圣诞树,亲密地对他说:“我希望在这里,在哥本哈根有一个兄弟。您愿意做我的兄弟吗?”这一下,把安徒生给击蒙了。他不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更不知道,琳德把他向其他人介绍的时候,会说“这是我最要好的兄弟”。有一次,琳德委托安徒生办的事情被他忘掉,他犹疑地问道:“亲爱的,您一定很恨我了,对吗?”回答是:“不,我怎么能恨您,要恨,首先就要有爱。”
第三次,安徒生向他庇护人的女儿路易丝。科林求爱,尽管路易丝也对他一往情深,并且等着他求婚,但是门第的鸿沟是不可逾越的。她的哥哥――司法部次官爱德华在同安徒生的经年交往里,从来不肯屈尊迁就用昵称“你”来平等相待安徒生,更不消说让这样一个出身卑微的“上流社会闯入者”来当妹夫了。
安徒生的作品给他带来了莫大的荣誉,他在狄更斯、雨果等同侪中找到知音,大家都记得安徒生的话:“只要你是天鹅蛋,那么即使你是在鸭栏里孵出来的也没关系。”可是,白天鹅也要靠孩子们抛面包和饼干来养活,天才和大师也需要在现实中靠爱情和温暖来滋养呀。安徒生一样也没有得到,他终身郁郁寡欢,孤独终老,失望、惆怅,甚至颓废到想以死亡来寻求解脱。安徒生也在自己的童话故事里辛辣地讥讽贵族阶层和抨击门第观念,还对世人的贪婪、愚蠢给予无情的嘲弄,这就不能不使得上流社会对他抱有戒心,在开门接纳他的贵族眼里,他依然非我族类。原来,那些蜂拥而来的名声和利益,只是给了他一个假的希望。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住在富恩岛上的一个叫奥登塞的小城镇上,那里住着不少贵族和地主,而安徒生的父亲只是个穷鞋匠,母亲是个洗衣妇,祖母有时还要去讨饭来补贴家用。那些贵族地主们生怕降低了自己的身份,都不允许自己家的孩子与安徒生一块儿玩。   
父亲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但是一点也没有在孩子的面前表露,反而十分轻松地对安徒生说:“孩子,别人不跟你玩,爸爸来陪你玩吧!”   
安徒生的家够简陋了,只有一间小屋子,破凳烂床把这个小小的空间塞得满满的,没有给孩子留下多大的活动空间。然而,就是这么一间破烂的小屋,父亲却把它布置得像一个小博物馆似的,墙上挂上了许多图画和做装饰用的瓷器,橱窗柜上摆了一些玩具,书架上放满了书籍和歌谱,就是在门玻璃上,也画了一幅风景画……父亲常给安徒生讲《一千零一夜》等古代阿拉伯的故事,有时则给他念一段丹麦喜剧作家荷尔堡的剧本,或者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本。这些书本中的故事使小安徒生浮想联翩,常常情不自禁地取出橱窗里父亲雕刻的木偶,根据故事情节表演起来。这还不能让他感到满足,他还用破碎的布片给木偶缝制小衣服,把它们打扮成讨饭的穷人、没人理睬的穷小孩、欺压百姓的贵族和地主等,并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编起木偶戏来。为了扩大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父母亲同意和鼓励安徒生到街头去看油嘴滑舌的生意人、埋头工作的手艺人、弯腰曲背的老乞丐、坐着马车横冲直撞的贵族和伪善的市长、牧师等人的生活,获得各种感性经验。   
安徒生由于家庭生活贫苦,他无法上学,很小就在一家呢绒铺当学徒。1819年,想当演员的安徒生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在皇家剧院做杂役。后来,在一些热心的艺术家的帮助下,他才圆了上学梦。   在学习期间,他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写了大量的诗歌、戏剧、小说和游记,但是他真正的才华却显示在童话创作上,他一生写了168篇童话,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童话家之一。   
安徒生在他以后的写作生涯中能够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等童话故事。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谴责和鞭挞统治阶级的贪婪、残暴,都是与他小时候的这段生活经历有密切联系的。   
个人其它信息:在破旧阁楼成长的安徒生其貌不扬,性格孤僻,不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而是把自己关在家里,大量地阅读神话故事,给自己的布娃娃做衣服,这种自我封闭的性格给他带来了早熟的心智和忧郁的性格。虽然外表阴沉,但他的内心始终火热纯净,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具有童心和对人性始终充满信心的人。在同代人的记忆中“难看,忧伤,冷漠,别扭。”是对他最真实的写照。安徒生终生未娶,他的性取向是许多文学研究者议论的内容,实际上安徒生一生中的精神非常不稳定,他对异性有难以克制的激情,在爱情和性问题上非常敏感,他自己患有严重的妄想症,常常会陷入自己已经死了的幻觉中,随身带绳子以防火灾时可以逃生,对旷野之类的地方恐惧至极。终其一生,他是黑暗和光明,忧郁和童心,火焰与沼泽的一体。有著名的评论者认为他是一只奇异,罕见的泽蛙。
第一时期()
他的第一部《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集》(Fairy&tales, Told for Children)包括《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达的花儿》,于1835年春出版。《说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充满浓厚乡土气息的“浪漫主义”安徒生第一集童话出版之后,当时以诗人厄楞士雷革为首的“浪漫主义”运动正在丹麦进行。安徒生和当时的浪漫主义者不同,他那种富于想象的活泼文体丝毫没有华而不实的味道,而是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1837年,在这个集子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故事,编成童话集第1卷。第2卷于1842年完成。此期代表作品:《拇指姑娘》、《国王的新衣》、《小美人鱼》。
第二时期()
新的童话――转向严酸的现实主义安徒生此时期的作品从浓郁的浪漫主义转向严峻的现实主义,自诩为“新的童话”,不仅照旧为小读者喜爱,而且也吸引成年人──同时还使他们看了不得不深思。此期代表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母亲的故事》和《影子》。
第三时期()
新的故事──内涵已压缩到单纯“故事”的范围安徒生此时直接描写现实生活的小说,虽然写法仍保留童话特点,幻想亦相当丰富,但其生活历练更深,思想视野更为宽宏。有时则是用童话形式所写的散文诗。此时期代表作品:《沙丘上的故事》、《树精》、《幸运的贝儿》。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体现了丹麦文学中的民主传统和现实主义倾向。他的最好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还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有些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The Little Match Girl)、《丑小鸭》(The Ugly Duckling)《看门人的儿子》等,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由于作者出身贫寒,对于社会上贫富不均、弱肉强食的现象感受极深,因此他一方面以真挚的笔触热烈歌颂劳动人民,同情不幸的穷人,赞美他们的善良、纯洁等高尚品质;另一方面又愤怒地鞭挞了残暴、贪婪、虚弱、愚蠢的反动统治阶级和剥削者,揭露了教会僧侣的丑行和人们的种种陋习,不遗余力地批判了社会罪恶。《皇帝的新装》(The Emperor's New Clothes)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臣们阿谀逢迎的丑态;《夜莺》(The Nightingale)和《豌豆上的公主》(The Princess and the Pea)嘲笑了贵族的无知和脆弱。他在最后一部作品《园丁和主人》中,还着力塑造了一个真正的爱国者的形象,反映了作者本人始终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安徒生的一些童话故事,特别是晚期的某些作品,也显示出他思想上的局限性。他虽然把满腔同情倾注在穷苦人身上,但因找不到摆脱不幸的道路,又以伤感的眼光看待世界,流露出消极情绪。他认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幸福”。他在作品中有时也进行道德说教,宣扬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提倡容忍与和解的精神。
安徒生的童话同民间文学有着血缘关系,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文学的朴素清新的格调。他早期的作品大多数取材于民间故事,后期创作中也引用了很多民间歌谣和传说。
在体裁和写作手法上,安徒生的作品是多样化的,有童话故事,也有短篇小说;有寓言,也有诗歌;既适合于儿童阅读,也适合于成年人鉴赏。他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没有穿衣服的皇帝、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
在语言风格上,安徒生是一个有高度创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丹麦下层人民的日常口语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形式。语言生动、自然、流畅、优美、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即兴诗人》(1835)
《奥?特》(1836)
《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
《两位男爵夫人》(1848)
《生乎?死乎》(1857)
《幸运儿》(1870)
诗剧《阿夫索尔》(1822)
《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1829)
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1832)
歌剧《乌鸦》(1832)
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1834)
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1835)
歌剧《司普洛峨的神》(1839)
《黑白混血儿》(1840)
《摩尔人的女儿》(1840)
《幸福之花》(1844)
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1844)
《梨树上的鸟儿》(1845)
《小基尔斯滕》(1846)
《科莫河边的婚礼》(1848)
四幕喜剧《比珠宝还珍贵》(1850)
歌剧《北欧的女神》(1850)
《新房产》(1850)
《睡魔》(1850)
喜剧《海尔德摩尔》(1851)
喜剧《接骨木妈妈》(1851)
喜剧《出身并非名门》(1863)
喜剧《长桥》(1863)
三幕剧《西班牙客人》(1865)
独幕剧《初来者》
《罗斯基里达之夜》
《1828年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1829)
《瑞典纪行》(1851)
《西班牙风光》(1863)
《访问葡萄牙》(1866)
《小传》(1832)
《我一生真实的故事》(1847)
《我的童话人生》(1855)
《诗集一》(1829)
《诗集二》(1830)
《幻想与现实》(1830)
《一年的十二个月》(1832)
共计163篇(略)
安徒生的作品很早就被介绍到中国,《新青年》1919年1月号就刊载过周作人译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译文。1942年,北京新潮社出版了林兰、张近芬合译的《旅伴》。此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开明书店陆续出版了安徒生童话的译本、安徒生传及其作品的评论。译者有郑振铎、茅盾、赵景深、顾均正等。不过解放前的译本都是从英语、日语或其他国家文字转译过来的。解放后,叶君健对安徒生原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直接从丹麦文把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全部译成中文。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78年多次出版了叶君健译的《安徒生童话选集》。
一、周作人:中国介绍安徒生童话第一人
优秀的作家和作品是属于全人类的。安徒生生前没有能够来到中国,然后在他逝世后约半个世纪的1913年,他的童话帮他完成了遗愿。
20世纪初叶,一批留学海外的学者回国后,积极宣传西学,在“人的解放”“女性解放”的旗帜下发现了儿童,认识到儿童也是人格独立的个人,也有文学上的阅读需求,进而掀起了从晚清到五四时期持续20年之久的儿童文学译介活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就是对安徒生、格林童话的评介,并由此开始了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儿童文学的启蒙家周作人,同时也是中国介绍与研究安徒生童话的第一人。
与周作人同时,还有刘半农、孙毓修、周瘦鹃、赵景深和郑振铎等人也热心推介安徒生及其童话。
在这样一种声势浩大的宣传启蒙下,来到中国20余年()的安徒生童话自此深深融化到中华文学的血液里,成为大人小孩终身相伴的经典文学。
二、安徒生童话三大翻译家:叶君健、林桦、任溶溶
“在我们中国,提到安徒生这个名字,大人孩子差不多都熟悉。”安徒生童话有近200种的优秀选本,还有10多种安徒生童话全集,其中影响最大、最受读者欢迎的权威译本,当推叶君健本、林桦本和任溶溶本。
1944年,叶君健应英国战时宣传部之邀,到英国各地巡回演讲装备落后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怎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抗日游击战争的事迹,作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宣传发动的一部分。工作之余,他从丹麦的朋友那里读到了丹麦文的安徒生童话。安徒生的原文给叶君健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快感与启示,他便萌生了翻译安徒生童话的念头。这样,在剑桥居住的5年时间里,叶君健利用业余时间直译了安徒生的全部童话。1949年回国后,在文化生活出版社任总编辑的巴金向他约稿,于是便将全部译稿交给了巴金。1958年叶君健又从头到尾将所有译文校订一遍,几乎等于是个新译本,共16册,于是有了中国第一部安徒生童话全集。1978年,这部童话全集再次修订出版,合并为4卷本,成为中国最权威的译本。
叶君健在翻译中对原著的“再解释”很到位,译本得到各方面的很高评价,被丹麦媒体称雀为“在近百种语言的译本中,水平最高”。丹麦女王隆重地授予叶君健“丹麦国旗勋章”(安徒生因为童话创作成就也获得“丹麦国旗勋章”),成为全世界惟一一位因为安徒生童话翻译而获此殊荣的翻译家。
林烨是中国驻丹麦大使馆的一名外交官,长期在丹麦工作。退休后,受中国少儿出版社之约,用了整整3年时间,完成了《安徒生童话全集》的翻译。
任溶溶分别是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两部安徒生童话全集的翻译者。对安徒生和安徒生童话有着特别亲切与深厚的情感,有着儿童文学作家独到的理解与表现。他以80高龄的人生体验与一颗赤子之心,用盎然的童趣和斐然的文采,重新翻译了《安徒生童话全集》。
国际安徒生奖
国际安徒生奖由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IBBY)于1956年开始设立,每两年一次,授予儿童图书作家和插图画家,以此奖励并感谢他们写出了好书。这个奖项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并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IBBY是一个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少年儿童图书的公益性组织,成立于1953年,总部设在瑞士的巴塞尔,在世界各国有60多个分会,中国分会就设在北京的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
上一人物: 下一人物:
::相关人物简历::当前位置: >
安徒生被称为什么,安徒生简历以及作品有哪些
10:34:27 
安徒生是我们小时候满满的回忆,几乎每一个人小时候都听过安徒生童话,至少卖火柴的小姑娘以及丑小鸭是我们小学课本里的文章,其实安徒生还有很多童话,那么安徒生被大家称为什么你们知道吗?
安徒生因为他的童话文明世界,安徒生被称为什么,安徒生被大家称为什么呢?网上流传的有三个版本,供大家参考:
安徒生被称为什么 版本一
安徒生被称为什么?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被尊为&现代童话之父&被世人称为&世界童话之王&、&丹麦童话大师&。
安徒生被称为什么 版本二
安徒生被称为&照亮了丹麦,哥本哈根所有的光辉都聚集到了他的身上&的人。
安徒生被称为什么 版本三
安徒生小时候的嗓音也很不错,甚至被称为&欧登塞的夜莺鸟&。
安徒生简介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ChristianAndersen,日-日)丹麦作家和诗人,因为他的童话故事而世界闻名。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海的女儿》、《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其创作的童话被称为&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并对舞台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
《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尔本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这位童话大师一生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献给了&未来的一代&。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写了168篇童话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译成150多种语言和文字。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安徒生童话特点
早期: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豌豆上的公主》等。
中期: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
晚期: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天燕》
安徒生有那么多作品,不知道你有看过他其中的哪些童话故事呢。
添加微信公众号每天都有杭州及时资讯报道!
精彩图文推荐:
热点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史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