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城市阿勒颇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这座城市被解放 欧美国家为何在“哭丧”?|叙利亚局势|阿勒颇_新浪新闻
  持续六年之久的叙利亚乱局最近呈现出了巨大转折——阿勒颇之战终于走到尽头。
  近日,叙利亚政府军全面控制北部重镇阿勒颇,此前据守在阿勒颇东部的反对派武装陆续开始撤离。
△当地时间12月16日,叙利亚阿勒颇,反政府武装分子及家属持续从当地撤离。
  然而,因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向撤离通道开火,反政府武装人员及家属撤离阿勒颇的进程被迫中止一天;叙利亚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开始就撤离行动商讨新的协议。
△当地时间12月17日,阿勒颇平民期待撤离行动恢复。
  分析称反政府武装分子的全面撤出将意味着叙政府军完全收复阿勒颇市。
  17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伊朗外长扎里夫、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通了电话,讨论叙利亚问题。俄罗斯外交部说,三国外长强调,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叙利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并推动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同时,三国外长还同意在近期举行会晤。
  叙利亚总统:解放阿勒颇是历史性时刻
  当天,叙政府军在收复的阿勒颇东部地区升起叙利亚国旗。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当天对解放阿勒颇市表示祝贺。
  西方国家:阿勒颇“在沦陷”
  叙利亚政府军12日宣称,已将反政府武装逐出阿勒颇东部的最后阵地,阿勒颇已正式“解放”;与此同时,大多数西方国家却认为阿勒颇在“沦陷”,对于那里的民众来说是过去5年来“最黑暗的”时刻。
  随着阿勒颇局势的进一步发展,联合国安理会12月14日就此举行紧急会议。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鲍尔:阿萨德政权、俄罗斯、伊朗以及支持政府的民兵完全人性沦丧。
  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里克罗夫特:正是俄罗斯一再滥用否决权,造成了今天的悲剧。成百上千叙利亚平民正在阿勒颇消失。妇女儿童被打死。
  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德拉特:杀平民正在国际社会的眼皮下发生。在阿勒颇街头,平民被即刻处决。妇女儿童在家中被活活烧死。我们呼吁立即停止流血。这已经毁掉了联合国的所有价值。
  西方媒体还连篇累牍地报道阿勒颇民众走投无路被困孤城、疑遭政府军屠杀等消息。
  阿勒颇全面解放,欧美为何集体“叫惨”?叙利亚乱战背后究竟有着怎样错综复杂的大国关系?阿勒颇之战究竟有多重要?对叙利亚意味着什么?
  央视评论
  随着阿勒颇战火渐息,不少逃离在外的居民开始返回家中。许多民众都表示,“不管怎么样,有家总比无家可归要好。”然而,面对这一变化,欧美媒体却“集体哭惨”,似乎叙政府军控制阿勒颇后,那里一下子成了“人间地狱”。
  阿勒颇是不是人间地狱?的确是,过去将近五年时间里,差不多一直都是。冲突各方反复拉锯,城内设施遭严重破坏,大量难民逃离家园。
△阿勒颇的战前与战后(来源:国际在线)
  欧美媒体对此虽然也一直关注,但其此时的感慨,显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翻译一下,欧美“专业哭丧队”其实在喊“老乡,别走”(反政府武装)。
  拿下阿勒颇是叙利亚乱局的重大转折点
  阿勒颇是叙利亚第二大城市,也是叙利亚昔日的经济中心。自2012年夏阿勒颇战事打响以来,叙政府军一直占据该市西部,叙反对派武装则控制该市东部。今年9月以来,叙政府军加大了军事打击力度,逐步收复东部地区。可以说,过去几年时间里,叙战事最焦灼的区域就是阿勒颇。随着阿勒颇被叙政府军拿下,叙几乎所有重要城市都在政府军掌握之中。毫无疑问,阿勒颇之战是叙战局的重大转折点。
  叙反对派溃败 西方国家对叙局势干涉渐显无力
  叙利亚内战,大的背景是“阿拉伯之春”。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多个国家政局发生巨变后,欧美一度认为,叙利亚巴沙尔政权也会轻易倒下。然而,西方国家在这里踢到了石头,狠狠地摔了大跟头。巴沙尔政权不仅没有倒下,现在反而收复了重镇阿勒颇。这就是欧美媒体大发感慨的背景。随着反对派的溃败、撤离,西方国家对叙局势干涉越发没有抓手、渐显无力,这让其难以接受,于是才有这番“老乡,别走”的调调。
  西方媒体发动舆论攻势 颠倒黑白 干涉他国内政
 △当地时间日,美国纽约,民众示威声援叙利亚阿勒颇民众。
  当今世界,如何解决冲突?既有原则,也有机制。但某些大国就是看不上这些,一定要以自己的意志为准。于是,干涉他国内政,阻挠和谈进行。现在,眼见叙反对派扛不住了,美国赶紧解除向叙利亚输送武器的禁令,完全不顾包括便携式防空导弹等武器可能落入“伊斯兰国”恐怖分子手中的风险。美国这么做,愈发证明一点,所谓人道主义关注,其实就是干涉叙局势的一个幌子。
  发动舆论攻势,抢占道德高地,混淆事实、颠倒黑白,是美英等西方国家干涉他国内政的娴熟套路。否则,实在想不出,在阿勒颇战火停息,百姓逐渐返回家园,国际社会应该抓紧劝和促谈之际,欧美媒体为何却发出“老乡,别走”的叫喊声。
  文丨央视特约评论员 洪琳
  新闻多看点
  NEWS MORE
  叙利亚动乱背后的大国角力
  叙利亚在日爆发了“民主化诉求”的反政府示威。示威活动开始后,巴沙尔想要通过和谈解决国内矛盾,却遭到叙利亚反对派的拒绝。于是示威在3月15日升级,随后逐渐演变成了武装冲突。联合国报告称叙利亚政府军及叙利亚反对派均犯下了谋杀、法外处决、酷刑等战争罪行。
  于是叙利亚反对派获得了来自外界的大力增援:除了武器、钱、雇佣兵、军事顾问,还有西方媒体的舆论支持。
  支持叙利亚反对派的国家是:
  1、以沙特为首的海湾地区的阿拉伯国家;
  2、一心想要复兴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
  3、想要推动“大中东民主化”,但实际想把俄罗斯的势力挤出叙利亚的美国;
  4、想恢复自己在中东殖民体系的英法。
  他们的目标是推翻巴沙尔的叙利亚现政府。
  巴沙尔也获得了一批坚定的支持者:
  1、从苏联时代就和阿萨德家族关系亲密,且在叙利亚拥有战略利益的俄罗斯;
  2、伊斯兰教什叶派的领袖国家伊朗,及其小伙伴黎巴嫩真主党。
  他们的目标是试图保住巴沙尔的叙利亚现政府。
  阿勒颇之战为何如此重要?
△2009年,俯瞰阿勒颇老城
  阿勒颇曾是叙利亚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其经济重要性不言自明。无论是对叙利亚政府还是对叙反对派来说,都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阿勒颇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向北距离土耳其只有约50公里,叙反政府武装很大一部分补给,被认为来自土耳其。反政府武装曾试图夺取这座重要城市,并以它为所谓的“首都”建立政权,与叙利亚政府相抗衡。
△当地时间日,叙利亚阿勒颇,政府军控制区域升起浓烟。
  由于掺杂了极端势力和国际各方博弈,阿勒颇战局是国际和地区各方在叙问题上矛盾的集中体现。美国等西方国家和土耳其、沙特等地区大国,多次指责叙政府对阿勒颇东部地区的封锁和空袭,造成严重人道主义危机,而俄罗斯和叙政府则坚称打击的是恐怖分子。
  在当前叙利亚问题和谈重启遥遥无期、各方迟迟找不到政治解决途径的背景下,叙政府军在阿勒颇取得重大进展,有助于打破僵局,使未来可能出现的政治解决方案对叙政府更为有利。
责任编辑:瞿崑 SN117
如果有机会去巴黎,你会去哪些地方?
江湖有道: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在最糟糕的时候,关于南京的争论加剧了种族和文化之间的敌意,而这种敌意恰恰是导致大屠杀的最初原因。
鲍勃·迪伦的歌不仅是文学,而且是精品文学,他值得获诺贝尔文学奖。大马士革(叙利亚首都、叙境内第二大城市)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叙利亚首都、叙境内第二大城市
[dà mǎ shì gé]
(叙利亚首都、叙境内第二大城市)
大马士革(: ???? ,:Damascus),首都、叙境内第二大城市,是世界有人居住的最古老城市之一。大马士革在历史上曾是的首都,号称人间的花园,地上的天堂。几千年来,大马士革既是,也曾被征服,是东西方强国角逐的中心,命运往往与遥远的都市相关,东岸和内陆的人民在各时期哺育他成长,这里的人民既贫穷又富裕,在胜利和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现在是中东的大城市。
大马士革在历史上就是新月之地的是非之地。在这个地方,来自各个方向的强权都在争夺其控制权。但是想获得这个地方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宗教、经济、政治的问题都纠缠在一起,只会让这里越来越乱。
大马士革城市布局
大马士革分新城和旧城两部分。新、旧城之间以拜拉达河为界,旧城区在河的东岸,在河的西岸。旧城区至今还保存着古罗马和时期的许多名胜古迹,堪称“古迹之城”。
纵贯古城东西的直街在古罗马时代就是全城的主街,现存的主要古迹都在这条大街上及其附近。其中有始建于公元705年著名的;中世纪时代的凯桑门;公元11世纪建成的古城堡,是这座历史名城的骄傲;古城的,是18世纪初建筑的华丽宫殿;古城的哈马迪市场旁边,有一座式木石结构的房屋,是古代“丝绸驿站”的遗迹。在大马士革城还有历史上各个时期建成的许多,这些清真寺都体现了的传统,代表了伊斯兰各个时期的艺术风貌。
新城区是委托时期法国人所规划的,20世纪60年代经过大规模修改,中心在卡辛山的斜坡上,那里街道宽阔,建筑新颖,有现代化的政府大厦、、银行、医院、影剧院、、体育城、大旅馆等等。坐落在巴拉达河畔,气势宏伟。高大挺拔的建筑,宽阔整齐的街道,展示了大马士革现代化的景象。随着人口的增长,越来越多的花园和农田改为居住区,附近的农村在行政上和实际上并入城市。政府设法保有绿地和划定工业区,减缓了花园和果园的丧失。
大马士革城中的古代、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以及秀丽的公园互相映衬,使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更加绚丽。大马士革人人喜欢玫瑰,几乎家家户户都培育玫瑰。因此大马士革不但以其美丽的风光和丰富多彩的古建筑吸引人,而且还以其芬芳鲜艳的玫瑰闻名于世。另外,自公元前12世纪阿拉米时代的城市供水和,至今仍是大马士革城市用水系统的基础,堪称奇迹。
大马士革人口宗教信仰
1945年大马士革人口只有25万,2009年则超过171万,增长超过8倍,主要是农村来的移民,因为这里的就业和受教育的机会要高,因此也导致了平均年龄比全国要低。在宗教上,来自塔拉基亚山区的在政府中居于主要地位而引人注目,但主要的群体还是信奉,基督徒和很多,但一度兴旺的已经所剩无几。
大马士革地理
水和地理决定了大马士革的位置和作用,
早期移民很自然的被吸引到这么一个地方,发源于前黎巴嫩山脉的东黎巴嫩山的在该地覆盖大片肥沃的绿洲后消失在沙漠中,这片土地,叫做姑塔,供应大量人口已达几千年之久,大马士革建立在一块平台上,海拔690米,俯视拜达拉河,最初的居民区看来位居旧城东部,城市和绿洲一起发展,经过一段时间大马士革便居于支配附近较小居住区的地位。
水的供应有保证,土地肥沃,天赋的条件使大马士革自给自足。地处沙漠边缘,又在通往前黎巴嫩山脉的唯一捷径东端,使大马士革成为商队启程和终止的贸易中心。伊斯兰教兴起以后,大马士革又是通往阿拉伯半岛各穆斯林圣地的之路的起点。
大马士革气候
大马士革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季湿润,夏季少雨,春秋两季时间较短。年平均气温约17摄氏度,全年最低气温0摄氏度,最高温度达40摄氏度。
距海虽仅有80公里,因又两座山脉阻隔,年均降雨量仅有178毫米,
夕阳下的大马士革
大部分在11月到翌年2月。前获得的雨和雪的总量要大的多,每年补充地下水位,是拜拉达河的一个源头,由于地势高,冬天相当冷,平均气温为5℃到7℃,3月和4月为花团锦簇的短暂春季,接着是6-7个月干热的夏季。平均气温在夏季约为27℃以上,但有时达38℃。从沙漠吹来的携带尘土的风经过小山脉有所减弱。
到大马士革的旅行者亲眼看见沿河溪生长的、和坚果园、和,印象深刻。1326年抵达大马士革的阿拉伯旅行家说,没有文字可以形容该城的妩媚,他引用100多年前的先辈伊本·朱拜尔的话说,大马士革以芬芳的草花打扮自己,四周是花园,如月亮……周围有光晕。一位欧洲旅行家苏切姆在1350年写道:“这座城市有花园和果园围绕,来来往往是一汪汪池水、河水、溪水和泉水,安排巧妙,使人心旷神怡。”第二次大战后,尽管城市的发展使建筑物与树木的空地的比率激增,大马士革依然享受有绿洲上的公园和花园。
大马士革历史
大马士革是一座有4000年历史的美丽古城,从古老的、,,,,,到和时代,大马士革一直被誉为“天国里的城市”。悠久的历史使它留下了神奇的传说和众多的古迹,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给它带来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生动景象。
大马士革古典时代
1950年对市郊的Tell Ramad的发掘证实,早在公元前10000年到公元前8000年的时代,大马士革已经有人居住。历史上第一个提到这个城市的是埃及特勒·埃尔-阿尔马纳的楔形文字碑,碑文中大马士革被列入公元前15世纪被征服的领土,因此大马士革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持续有人居住的城市。然而大马士革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城市,直到的到来。阿拉米人是圣经主流汉译本中的“亚兰人”,来自的游牧部落,属于。
众所周知是阿拉米人建立了大马士革的供水系统,方法是开凿运河地下水道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巴拉达河的水资源。这套供水网络系统后来被罗马人和阿拉伯倭马亚王朝改造,至今仍然是大马士革老城区的基本供水系统。在公元前12世纪,大马士革成为强大的阿拉米人国家“阿拉米大马士革”的首都。
阿拉米大马士革的诸王参与了很多反对人和北国以色列人的战争。其中的一位本-哈达德二世与亚述王萨尔玛那萨尔三世在(Karkar)战役中激战。公元前732年,亚述王攻克并摧毁了这座城市,之后的几百年大马士革丧失了独立地位。在公元前572年归的统治。公元前538年的波斯军队攻占大马士革,将她作为叙利亚行省的首府。
大马士革希腊化时代
横扫亚洲的远征使大马士革首次接受西方人的统治。从此大马士革经历了长达1000年的希腊化时期,在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后,大马士革沦为塞琉西王朝和的战场。此城的控制权频繁地在两大间转移。亚历山大的部将之一,塞琉西王朝的创始者,以为其辽阔帝国的首都。这导致了大马士革的重要性下降,与塞琉西王朝新建的城市诸如位于北方的Latakia对比,更为明显。
大马士革罗马帝国时代
公元前64年,罗马统帅将叙利亚西部设为罗马的行省。罗马人占据大马士革将她并入the league of ten cities known as the Decapolis。因为罗马人认为大马士革是一个重要的希腊罗马文化中心。
公元2世纪初,大马士革成为了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公元222年皇帝塞普提米乌斯·塞维鲁斯将她升格为“罗马殖民地”。随着罗马和平时代的到来,大马士革以及叙利亚行省大体上走向繁荣。大马士革的重要地位在商业交通方面更为显著。她是始于南方阿拉伯半岛、帕尔米拉、以及始于中国的丝绸之路的商路的汇集点。此城满足了罗马人对东方奢侈品的需求。
罗马时代的建筑保留至今的很少。主要是朱庇特神庙和阿拉米人的哈达德圣所,还有拜占庭时期的,不过罗马人对老城区的市政规划的确产生了持久的效果。罗马建筑师将希腊人和阿拉米人的地基集中起来,规划为1500米长750米宽的区域,在外面围上城墙。城墙有七座城门,但是仅有东门(Bab Sharqi)在罗马时代后保留下来。罗马时代的大马士革城市依存就在当代城市的地下5米处。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后,大马士革成为的军事前哨,但宗教和政治的分歧使得大马士革脱离了,加之6世纪时的波斯战争主要在叙利亚土地上进行,破坏了叙利亚的经济生活,结果大马士革在635年情愿向穆斯林军队打开了大门。
大马士革伊斯兰教时代
伊斯兰教时代的大马士革最为辉煌。公元636年,伊斯兰教的第二任征服大马士革。这座城市是阿拉伯穆斯林在古代世界遇到的第一个大城市,661年使大马士革成为从西班牙延伸至印度边境的(661年至750年)的首都,城市的权力与名望均到达顶峰。
这一时期至今犹存的主要宏伟建筑为,为哈里发瓦利德一世在公元705年所建,虽曾几度破坏,烧毁和重建,仍是的荣耀。庭院的西墙上残存有公元8世纪的镶嵌画,表现出的房屋、花园、溪流和桥梁等繁盛的景象,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民栓解围天堂或昔日大马士革的情景。
在750年掌权后把阿拉伯帝国的首都迁到东面的。此后,直至11世纪塞尔柱上台,大马士革在伊斯兰世界的死角逐渐荒芜。在阿拔斯王朝衰落之后,大马士革及附近地区内其他城市不断交战,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江河日下。后来,她接受在的哈里发的统治。在这个混乱的时期,罗马城镇的开放式图景大大改观,城市生活几乎无人管,于是越来越集中的人民按共同的民族、宗教或职业特点聚居,穆斯林在城中央,基督徒在东北方、犹太人在东南面。在挡墙后面,每个居民区便是一个城市,有一领导人,有自己的城市设施——庙宇、澡堂、给水装置和几个市场。旧城里建起了典型的住房,围绕一座有泉水、有树木的房子,一堵空白的墙对着街道。
随着在11世纪晚期进入阿拉伯世界,大马士革再次成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她接受了一个塞尔柱王朝在1079年到1104年时期的统治,然后是另一个突厥人王朝的统治:Burid埃米尔。期间在1148年大马士革经历了时期的一次围攻。
在1154年主要的敌人,的征服大马士革。使之再次成为一个大帝国的首都。于是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了,建造起新的宗教建筑,引入新的建筑形式、涌现出移民新区,他死后,埃及的统治者获得了大马士革并将其作为首都。大马士革继续繁荣,萨拉丁死后,大马士革和阿尤布王朝之间进行长期的战争。于1260年对叙利亚的入侵是一段不幸的插曲。在蒙古人撤退后,大马士革成为了的内仅次于开罗的第二大城市,为它的,它是实施和打击十字军和蒙古人的军队的集结地点,大马士革钢在十字军中获得了传奇般的声誉。表面带水纹的刀剑钢被通称作“大马士革钢”。露天市场即为驻防部队服务的市场,在城堡以北地区发展起来,人们可以通过大马士革进行拜占庭或中国的带图案的丝绸的贸易。因为大马士革是在西端的一个终点。英语的缎子(damask)一词来源于此。郊区得到扩展,14世纪的时候,住在城墙内外的大马士革人几乎一样多,多余的粮食首先运往首都开罗,并鼓励制作奢侈品,诸如锦缎、金属细镶嵌、陶瓷和玻璃,供朝廷挥霍和供应欧洲市场。
大马士革古城边的萨拉丁雕像
大马士革是几代伊斯兰统治者喜爱的居住地,其中4人——努尔丁、萨拉丁及其兄弟阿迭尔和摧毁蒙古军队的英雄,都葬在旧城内,他们的陵墓和穆斯林学院结合在一起,和谐自然的融入城市环境,是大马士革最吸引人的中世纪建筑,圆屋顶上带格的瓜型拱顶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特色,其中两建筑群阿迪利亚学院和扎西利亚学院隔一条狭窄的街道对峙相望,他们分别为阿拉伯科学院和国立图书馆所在地。
在后几代君主统治下,大马士革遭到了贪婪的省市长官以及争权夺利之害,更可悲的是,在1401年,来自中亚的突厥人严重破坏了大马士革,他将城市中的手工艺人迁移到其首都。重建之后的大马士革在1516年前继续做一个行省的省会。令人惊异的是,在腐败的马穆鲁克领导人争权夺利的时候,大马士革却恢复了繁荣,一项活跃的公共工程计划不但仍在继续,而且较阿尤布王朝统治时期更为宏伟豪华。
在1517年,的统治开始。他的统治长达400年。期间仅被来自埃及的在1832年到1840年的短暂统治所打断。
这个时期大马士革丧失了政治力量但仍保持商业上的重要性,一些条约将东的土耳其和叙利亚港口主要向法国,后来又向其他国家开放,(在二十一世纪的黎巴嫩)是大马士革的主要港口,城内货物激增,这些漂亮的石结构建筑被用作商人客店和货物储藏、交换和转运之所,及至18世纪,大马士革商人缩小了商栈的露天院子,将之盖上圆屋顶以保护货物免受天气的影响。阿萨德·帕希商栈(1732)是著名的例证。
大马士革现代街道
大马士革继续繁荣的第二个因素是前往和的。每年都有一大批车马在大马士革帕夏率领下从大马士革前往穆斯林圣城,朝觐者在车马队出发前花几周时间在大马士革整装补给。该城市也因朝觐者从阿拉伯带回的货物交易而获利。城最南端的迈丹市贸易的活动中心,集中在有绿瓦尖塔的16世纪锡那尼耶清真寺周围。
随着的得势,叙利亚在年再次受埃及控制。欧洲人在较宽松的条件下被允许进入城市,外国学校和传教团得以建立,重新获得对叙利亚的控制后,19世纪50-60年代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宗教复兴运动,伟大的奥斯曼改革家在1878年任省长后,扩宽道路,改善卫生,20世纪初,德国工程师修建了大马士革-麦地那铁路,使朝觐的路程减少到5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马士革是奥斯曼军队和德国军队的联合司令部所在地。两支军队强行推进至苏伊士运河,后来又对英国军队和其阿拉伯盟军进行防御战。在这之前,运动就已经高涨,大马士革适得其所,成为反奥斯曼鼓动的中心,麦加沙里夫的儿子萨费尔,几次去做秘密访问以争取对阿拉伯事业的支持,奥斯曼司令贾迈勒帕夏采取的措施就是在日当众绞死21名阿拉伯民族主义者
大马士革现代都市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1918年,在亚洲的防线全面崩溃,大马士革也被军队(英军及其阿拉伯盟友)攻占。提出过一个在叙利亚建立由(后来的伊拉克国王)领导的的计划,但是这个计划在被法国破坏后。法国人在1920年4月入侵叙利亚,赶走了刚刚当了1个月国王的费萨尔。叙利亚成为了法国统治的委任统治地区。法国人将大马士革作为委任统治地区的首都。但大马士革人抗拒法国的接管。1925年的一次起义在法国的炮击城市后被镇压,大马士革人没有屈服,致力于建立单一的阿拉伯国家为目标的复兴党成立于二战期间,在最终于1946年宣布独立时,大马士革被正式定为这个新生国家的首都。
现代大马士革
在体制下,叙利亚动荡的政治生活围绕大马士革而展开,在这一较色中,它的作用像是吸引各种政治力量、经济利益和农民寻求美好生活的一个磁极。国家领导权几度因政变而在坦克上街的隆隆声中易手,20世纪60年代,复兴党在叙利亚掌权,使政府比较稳定。
当代大马士革是一个具有世界上格城市的许多特点和问题的大城市,地形的自然限制和水源限制,说明城市有必要向稍远的卫星社区分散出去,假如、或其他早期来访者归来,他们不会再那么兴奋地为致身于绿色花园城市而欢呼,但他们将看到这座城市正处于向现代化大都市转变之中的精神风貌和活力。
大马士革经济与运输
大马士革是叙利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铁路、公路和航空枢纽,是中东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是农产品和工业品的集散地。大马工业以轻工业为主,还出产珠宝、丝绣、银嵌、铜器等精美的。大马士革自古以来就得到许多赞誉之辞,被称为园林之城、诗歌之城、清真寺之城,因此是许多游人向往的地方。
大马士革城市风采
拥有4000多年历史的大马士革是一座恍如仙境的城市,自古就有“人间天堂”的美称。古代阿拉伯人的经典中记载着:“宠爱谁,就把谁安顿在大马士革。”站在城郊萨利希亚小山上俯瞰,美丽景色一览无余。正如阿拉伯古书那样写的:“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上,大马士革必与它齐名。”
大马士革天国里的城市
坐落在卡辛山旁,巴格达河畔的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不仅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古城之一,也是邻近最肥沃的土地,因此自古就有“人间天堂”的美称。在当地居民中流传着这样一个美妙的故事:有一天,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来到大马士革郊外,从山上眺望全城,顿时被城市绚丽多彩的景色所感动,但观赏一会儿后没有进城,而是转身往回走。随从者惊讶不已,忙问其原由。穆罕默德解释道:“人生只能进天堂一次,大马士革是人间天堂,如果我现在进了这个天堂,以后怎能再进天上的天堂呢?”这虽然只是个传说,但现实中的大马士革的确是一座恍如仙境的城市。站在城郊希亚小山上俯瞰,美丽景色一览无余。平坦的原野上葱绿一片,玉带般的巴格达河波光闪烁,蜿蜒其间。岸边一排排白杨树挺拔秀丽,周围散布着一座座花园和果园。草木葱茏,鸟语花香的绿洲景色,与远处茫茫无际的沙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绿荫丛中,掩映着一幢幢别致典雅的白色房屋和清真寺的尖塔。每当夕阳西下,落日的把树木、房屋、寺院抹上一片橙红,从清真寺的上就开始传出阿訇们召唤人们出来的喊声,全城笼罩在一片宗教色彩中。古代阿拉伯的那些文武大臣、王公贵族、富商巨贾都希望活着的时候能居住在大马士革,死后能安葬在这块土地上,这是因为一部古书中曾这样写道:“真主宠爱谁,就把谁安顿在大马士革。”
大马士革夜景
历史上,大马士革不知经过了多少帝国的兴衰,在漫长的岁月中历尽沧桑。它看到过赫赫一时的和拜占庭帝国被新兴的阿拉伯帝国所击败;看到过的阿拉伯帝国时代,此时的大马士革进入全盛时期。经受了给予的严重摧毁;经历过阿拉伯指挥大败西方十字军的著名的战役。随后,统治大马士革达400年之久。法国殖民主义者也在这里统治过30多年。连绵不断的帝国战争,不计其数的天灾人祸,使大马士革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遭到破坏。
今天,漫步在大马士革城内,仍然会看到一座“古迹之城”,被保存下来的著名古建筑很多。那驰名于中东的奥玛亚清真寺、巍峨的,威严的石头城墙和中世纪的古城堡,闪放出人类文明的光彩,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古城北郊有一条又深又长的“布鲁丹”山峪,沿巴尔达(一译拜拉达——编者注)河两畔,建起一处处古朴典雅的、餐馆、咖啡馆和娱乐场。每到夏季夜晚,前来消夜者的小汽车川流不息,入夜后,山上山下,灯火辉煌,人在其中,如梦如幻。
大马士革是一个宗教信仰的名城,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世界两大宗教的发展历史上,它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迄今,近400座伊斯兰清真寺和70多座基督教教堂,遍布古城内外。当你登上大马士革后面的卡辛山顶,向下放眼四望,可以看到多不胜数的清真寺的绿色圆顶和金黄色的尖塔,高耸蓝天。从这许多尖塔上昼夜发出高昂的唤礼声和各教堂里发出来的悠扬大钟声,响成一片,在这座古城上空回响,使来自异国的无神论游客一时难于安睡。
今天大马士革城内所存在的一座最为悠久、建筑规模最大、最富丽堂皇的宗教建筑,就是闻名遐迩的奥玛亚大清真寺。在中东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大马士革仍然保持着它的美丽、清秀和繁荣的新貌。条条大街,宽阔秀丽。玫瑰花四季盛开的街心花园和霓虹喷水池,比比皆是。清清的巴尔达河的7条玉带,从大马士革缓缓流过,两岸绿树成荫。那古城东郊,一望无际的“姑塔”园林,中国人称它“”,酷似“世外桃源”。万绿丛中,清溪潺潺,千树争奇,万花斗艳。人在其中,如入仙境。这些大自然的造化,把大马士革装扮得更加年轻、美丽,宛如一位迷人的阿拉伯新娘,袅娜多姿,半卧在古老的卡辛山坡下,吸引着无数人向往的脚步。
大马士革大马士革古城
大马士革土耳其风格的清真寺
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中世纪时期,大马士革是繁荣的手工业区(刀剑和饰带)。在它源于不同历史时期的125个纪念性建筑物中,以8世纪的最为壮观。大马士革建在丝绸之路陆路岔口的绿洲上,正对,位于黎巴嫩山脉和之间的地带。威巴斯人和人都到此与旅行商队会合。公元前15世纪即有有关大马士革记载,历史上是宗教、政治、,现为叙利亚国家首府。
城市历史:公元前11世纪中期,一支犹太人部落居住在此。公元前10世纪,大马士革是的都城,哈达德神庙在当时非常有名。经过包括巴比伦人、埃及人、赫梯人、亚述人和在内的多次外敌入侵后,大马士革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在统治时期,安条克取代大马士革而成为新的都城。公元前64年罗马人占领了大马士革,希腊化的大马士革变成罗马叙利亚省的一部分,并日趋繁荣;一座用来供奉的神庙在哈达德神庙的原址上兴建。公元636年军队失败后,与西方联系长达十个世纪之久的大马士革被穆斯林占领。然而,在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统治时期650—750),大马士革进入了黄金时代;它成为辽阔疆土从北非到之间庞大帝国的都城。公元705—715年期间,一座大清真寺在的旧址上拔地而起。建立后,萨拉丁正是在大马士革集结了他所有的军队,于118年从十字军手中夺回了。大马士革重新作为一个伟大帝国的首都而大放光彩。公元1516年,大马士革和叙利亚一起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
:大马士革古城由一道具有城门的防卫城墙围护,其布局保持了自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时期形成的风格。保留了一些罗马和时期的规划结构(例如按照四个方位基点进行定向的街道)。有篷市场、旅行车队圈地、宫殿、光塔和顶塔等都证明了大马士革古城起源于的历史。在其众多的古建筑中,记载古城不同时期发展历程的大清真寺是朝圣者的首选;它也是伊斯兰教最神圣的地方。其影响了叙利亚(尤其在阿勒颇和)、土耳其()、西班牙()以及其他一些地区清真寺的设计规划。大马士革大清真寺独特而完美,其建筑影响深远。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时期的整体建筑是大马士革进入黄金时代的有力证明。其宗教性建筑是大马士革作为穆斯林城市的天然例证。大马士革城市发展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发展联系在一起。最终,它在时期两大宗教对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大马士革倭玛亚清真寺
倭玛亚清真寺
倭马亚大清真寺(始建于705年)最主要的之一,位于首都大马士革。该寺被认为是伊斯兰教的第四大圣寺。
倭马亚清真寺最早是时期的朱庇特神殿,后来在罗马帝国定基督教为国教后改为(纪念施洗约翰)。叙利亚于7世纪为阿拉伯人征服后,圣约翰大教堂一度仍归基督教徒做之用。705年,的哈里发瓦利德一世接收了这座教堂,将其改为清真寺。瓦利德一世从、叙利亚、埃及等地招集工匠,历时10年将清真寺建成。
在改造过程中,教堂的长方形布局被保存下来,但其余部分有多少被留用则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倭马亚清真寺有两座尖塔原来是教堂的望楼,第三座光塔则为瓦利德一世所建。
大马士革萨拉丁陵墓
萨拉丁陵墓
萨拉丁陵墓在奥马亚清真寺北侧的一个小公园内,早在公元12世纪,这位伟大的曾经领兵抵抗,受到阿拉伯人的尊敬与爱戴,至今他的墓前仍然鲜花不断,那是他的人民在对他表示怀念和感激。
大马士革恺撒门
在大马士革古城的旁边,有一处异常神圣的旧迹——恺撒门,这是一座中世纪的城门,乍看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不过就是用石块砌成的普通城门。然而,这座城门却浸满了神奇的色彩。传说的使徒圣保罗,奉的旨意四处说教,传播福音。有天晚上,主给他启示,告诉他前面有个城门,城门里有个城市叫大马士革,这个城市的居民都是上帝的臣民,他们正沉浮在苦海中上不得彼岸。要通过这座城门,到城里去传播上帝的福音,拯救苦海中的生灵。最后,上帝再三告诫他,他只能从恺撒门进城,否则,他就得不到神的保护。圣保罗完全按主的启示做了。后来,城里的异教统治者发现了他;要捉拿他当众处死。正当他被敌追捕得走投无路时,他想起了主的启示。他请朋友把他放在一个篮子里,从无路可逃的大马士革堡垒降到了恺撒门,追逐而来的敌人一个个跌倒在这座城门里,怎么也爬不起来,圣保罗因此而获救。在恺撒门的旁边有座全城最堂皇、最壮观的,它便是圣保罗教堂,是专为纪念传说中的使徒修建的,它与恺撒门一道,成了古城的象征,吸引无数的人来此瞻仰、凭吊。
大马士革文化广角
错综复杂的迷宫
原先的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是座古城,它的集市堪称世界闻名,步入其中犹如进了错综复杂的迷宫。可到二十一世纪之后就很不一样了,许多小集市被撤了,在原先的地盘上出现了一排排的露天咖啡馆、小餐厅和新建的酒吧,供应芳香浓郁的茶或咖啡、软饮料,甚至还有水烟。以前在大马士革,只要有些经济实力的人都更为青睐西式的公寓住房。因此,那种带有僻静的乡野气息的庭院式房屋已经很久无人光顾了。然而现如今的房屋又再度掀起购买热潮,人们往往将其改良成为露天咖啡馆,而且这样的咖啡馆往往秉承了夫妻老婆店的优良传统,让每一位过客都能感受到主人的殷勤好客。温馨的家庭气氛让你情不自禁想要停下脚步,进去享受一杯咖啡带来的温暖和惬意。这座城市到二十一世纪还保留着成千上万的老房子,它们不仅是城市的建筑宝藏,也成了大马士革的特殊景观之一。这些楼群依然保留着半数以上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建筑原样,外表庄严肃穆,内部金碧辉煌,堪称建筑史上的杰作。
在每日更新的文化理念与昔日的保守传统不断冲撞的今天,特别颁布了有关法令用以维持城市的原来风貌。然而尽管如此,古建筑仍处于苟延残喘的境地。无数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涌入大马士革,欲一睹这座随处可见青铜廊柱、白色尖圆顶的带有浓厚伊斯兰风格建筑的城市。若不是人声鼎沸、交通拥挤,仅凭古色古香的房屋、帝王家庭的陵墓以及环绕整个城市四分之三的城墙来看,大马士革简直可算得上是、与世隔绝了。人们为这些宏伟的古建筑群以及人类非凡的智慧所折服,无论用什么词汇来形容它,大马士革在每位到此的游客心中都留下了一抹东方的神秘色彩,正如城市中典雅神圣的寺庙中的每一片瓦砾,各自都蕴涵着几千年的传奇,默默地向后人诉说着它们的故事。
活跃的古城之一
作为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叙利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大致可分为三种:人文及历史遗迹、自然景观、传统及民俗文化。在首都大马士革等城市周边、地中海沿岸、畔,名胜荟萃,古迹遍布。
大马士革“是世界上仍然活跃着的古老城市之一”,拥有4000多年文字可考的历史,古往今来赞誉颇多,被称为“古迹之乡”。在海拔1000米的卡辛山上俯瞰全城,老城新区格外分明,棕榈婀娜多姿,万千景象美不胜收。由埃及14世纪修建的一座和两根雄伟石柱依然耸立,成为悠久文明的标志。大马士革有250座清真寺,其中堪称阿拉伯世界最古老、最著名、最宏伟的清真寺之一,每逢伊斯兰重大节日,叙总统率党、政、军要人到寺中礼拜。这一清真寺几经烧毁重建,现寺于1893年据原样修复,虽不能再现当年雄姿,但至今仍相当壮观。主体建筑富丽堂皇,礼拜大殿为大圆穹顶。壁龛建造,始于此寺,对后来世界各地清真寺的内部结构产生很大影响。
与清真寺的庄严肃穆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游客必到之处,就是毗邻的哈米迪亚大市场。它初建于罗马时代,以历史悠久、货物齐全著称,服装、布匹、皮革、银铜器皿和传统手工艺品应有尽有。哈米迪亚大市场以哈米迪亚街为中心,纵横平行的分出大小50多条街道,呈重叠的回字形。走进狭长的市场,只见店铺,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煞是热闹。街道上空,用铁皮搭成天棚,铁棚两侧开设有许多窗口,上方因岁月流逝露出无数小孔,七彩阳光射入,分外亮堂,如同万花筒般奇妙无比。
出大马士革56公里,就可以到著名的基督教村庄——马卢拉村。远眺村庄,房屋大多悬建或雕凿在山石之上,一层高过一层,下面一层的房顶就是上面住房的走廊或庭院,斑斑点点融入黄褐色石山的画卷中,使人意识到基督教的存在。村庄及其附近约1.2万村民是世界上唯一仍可讲几乎绝迹的的群体。阿拉米语是耶稣传播基督教时使用的语言。叙政府专门建立了阿拉米语语言学院,以传承和保护这一珍稀口头文化遗产。小小村庄演绎成著名旅游、避暑胜地,引得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大马士革宗教
大马士革是一个宗教信仰的名城,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世界两大宗教的发展历史上,它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到2004年,近400座伊斯兰清真寺和70多座基督教教堂,遍布古城内外。登上大马士革后面的卡辛山顶,向下放眼四望,可以看到多不胜数的清真寺的绿色圆顶和金黄色的尖塔,高耸蓝天。从这许多尖塔上昼夜发出高昂的穆斯林唤礼声和各教堂里发出来的悠扬大钟声,响成一片,在这座古城上空回响,使来自异国的无神论游客一时难于安睡。
早期各宗教的不少学者聚集大马士革,翻译和科学著作,从事宗教和学术研究,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大马士革城内所存在的一座最为悠久、建筑规模最大、最富丽堂皇的宗教建筑,就是闻名遐迩的奥玛亚大清真寺。
据70多段记载:()在临近世界末日时,下凡到大马士革,继承先知的位置,以《》为主导,传播,统一万教。
大马士革美食
大马士革人最爱吃“沙瓦勒马烤羊肉”。在首教大马士革街头,到处都有“沙瓦勒马”小铺,门前摆着烤炉,炉上设一个备有铁扦的铁制托盘,羊肉插在扦子上,随托盘在火面上转动,这样烤出的羊肉深受的喜爱。他们习惯吃西餐,也喜欢吃中餐。
除宴会上有时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都习惯用手抓食取饭。对中国的干果品种极为欣赏并乐于品尝。
大马士革人信仰伊斯兰教,禁忌吃猪肉,以及其他伊斯兰教禁忌之物。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徐斌 李鹏.世界名城:长春出版社,2007
《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5册122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叙利亚第一大城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