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柱后人儿子做什么工作

八字山公园建有陈中柱将军的纪念亭(图)_网易新闻
八字山公园建有陈中柱将军的纪念亭(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烈士小传:陈中柱,1906年生于江苏省建湖县,1930年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后分配到国立中央大学作军事教官。1938年,出任鲁苏皖边区第四纵队少将司令。1941年6月,在一次战斗中身中6弹壮烈牺牲,时年仅35岁。1987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昨天,收藏有将军遗物的南京民间抗日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告诉记者,陈中柱将军是一名“南京女婿”,现在挹江门旁八字山公园的山顶上,还建有一座“中柱亭”,其事迹值得后人缅怀和尊重。
  2年前,吴先斌听说一位常州藏家手中有一件将军生前用过的名片,上面除了盖有将军印章之外,还有亲笔签名,于是赶到常州,花3万元将名片买下,现陈列在馆中。日,陈中柱将军大女儿陈璞慕名前来馆里参观,非常激动,在留言簿上写道:“爸爸:我今天见到您的笔迹和印章,回忆往事又像见到您一样。”陈璞回到澳大利亚家中后,向妈妈王志芳说明了情况,王志芳专门写了一封信给吴先斌表示感谢。
  吴先斌介绍,王志芳今年已99岁了,最小儿子陈志今年已73岁了。自己和陈家一直保持着联系,希望今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能邀请到陈中柱将军家属来南京参加活动,“告慰将军的忠魂,教育后人铭记烈士的业绩。”
  本报记者 吕宁丰
  民警向庞帮荣烈士敬献花蓝。本报记者 王成兵摄
本文来源:南京龙虎网-南京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服务器安全狗防护验证页面网站访问认证,点击链接后将跳转到访问页面您当前的位置: >
费宏访友谢罪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明)冯梦龙明朝时,一次皇帝对各地来京的读书人进行考试。没想到,考上第一名中了“状元”的,竟是一个不满20岁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费宏。看到把自己的名字列在最先头的“金榜”在长安街上挂了3天,费宏的心里高兴极了。他很快就骄傲自大起来,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一头,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有一天,一位旧时的朋友来找他聊天,因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不一致,两个人争论起来,互不相让。费宏认为这是伤了自己这个“状元”的面子,一时火冒三丈,就打了那个朋友一个嘴巴。朋友捂着脸.气愤地走了。从此,一对好朋友就互不来往了。不久,费宏的父亲听说了这件事,十分生气。他连夜写了一封长信,严厉地教育儿子:“你年纪轻轻,却如此不敬重朋友,实在太不象话。你应该赶快到那位朋友家去陪礼,不然的话,你就会犯更大的错误!”随着这封信,还寄去了一根竹板子,要求儿子拿着竹板子去向朋友请罪。读完父亲的信,费宏感到很羞愧。他立刻遵照父亲的要求,直奔那位朋友家。可此时朋友还没有消气,不愿见他。他一连去了三次,都被对方找借口拒绝了。费宏更加不安。他第四次去,就求别人先把父亲的信和竹板子送给那个朋友,请他过目。忽然,那位朋友流着眼泪跑出来迎接费宏。费宏见他这么伤心,以为他还在记恨前些天的那件事呢,就连忙道歉说:“我太对不起你了,请你别再生气吧!”那位朋友连连摇头,说:“不,我不是生你的气,看了别人送进去的信和竹板子,我太感动了!你有多好的父亲啊!你有了过错,他这样认真地教育你;可是我的父亲早就去世了,我有了什么毛病,就听不到他的管教了。我是为这个才哭的呀!”费宏说:“咱们朋友之间,也要互相指出过错,互相帮助改正毛病啊!”从此以后,他俩共同严格要求,友谊更加深厚了。费宏后来成了一个很有作为的政治家。顾贞观赋词救挚友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淮南子》清初著名词人顾贞观和著名诗人吴兆骞同为江南才子,一个填词,一个作诗,在清初的文坛上崭露头角,名气大震。早在青年时代,他们就诗酒交往,过从甚密,或蠡湖泛舟,春郊驰马;或围棋击筑,谈诗论文,志趣相投,肝胆相照。清顺治十四年(1657),吴兆骞参加江南乡试,考中举人,不断有人揭发考场弊端,引起顺治帝震怒,核准礼部所奏:“钦定试期,亲加复试,以核真伪。”吴兆骞就和其他所有中举者一起被押往北京复试。考场上除考官罗列监视外,堂上摆着桎梏镣铐等刑具,堂下排列着举刀持棍的武士,且每个举子身边还有两个护军夹立监视。在这种气氛下,参加复试的举人大都战栗不安,失去作文赋诗的灵感,有的甚至抖索着连笔也握不住。吴兆骞虽有才华,但也受到环境的影响,未能终卷,遂亦以舞弊定案,被杖责40大板,遣送至8000里外的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去戍边。吴兆骞离京出塞时,诗人吴梅村挥泪相送。作《悲歌赠吴季子》诗一首以寄托友情。1660年8月,沙俄侵略者在黑龙江下游侵扰,统领巴海率领军民迎击,吴兆骞写了一首题为《奉送巴大将军东征罗察》的长诗,谴责罗察(即沙俄)的暴行,歌颂巴海率军抗战的爱国正义行动。吴兆骞被遣送到黑龙江戍边后,顾贞观为好友蒙受不白之冤感到悲伤,立下“必归季子”的誓言。但这个案件是顺治皇帝所亲定,继位的康熙皇帝并无昭雪之意。当顾贞观接到吴兆骞从戍边寄来一信时,才知吴戍边的苦况:“塞外苦寒四时冰雪,鸣镝呼风,哀笳带血,一身飘寄,双鬓渐霜,妇复多病,一男二女,藜藿不充,回念老母,茕然在堂,迢递关河,归省无日……。”顾贞观读信后,凄伤流泪,深知身居绝塞的好友的凄苦。救友生还已刻不容缓。当他了解到朝廷中身居要职的宋德宜、徐翰学过去与吴兆骞都有过交往,便连夜奔走于这些权贵之间。谁知人情淡薄,世态炎凉,这些已飞黄腾达的高官显宦根本不愿出力解难。顾贞观一筹莫展,百感交集,于是挥笔写下了《金缕曲》二首,作为给吴兆骞的复信。二阙《金缕曲》,对患难之友“悲之深,慰之至。叮咛告诫,无一字不从肺腑中流出”。这种忠贞生死之谊,至情之作,终于感动了顾贞观新结识的一位朋友——纳兰性德。纳兰性德,字容若,是清代满族最杰出的词人,其父明珠,官至太傅,主持朝政多年。纳兰性德虽出生在门第显赫的贵族家庭,18岁就中举人,22岁被康熙皇帝选为御前侍卫。但他却无意于官职的升迁,喜欢治学,写诗赋,惜友情,重然诺。“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他与顾贞观一见如故,互相倾慕。当他读了顾贞观的《金缕曲》后,心情十分激动,向顾表示,“不玉成此举者,非人也!”决心承担营救吴兆骞的重任。在他的一再恳求下,其父终于应允以重金赎回吴兆骞。由明珠出面,宋德宜、徐翰学等人也同意捐款相救。康熙二十年,51岁的吴兆骞终于回到了北京.当他出现在纳兰性德家里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形容枯槁发须皤然的老翁,在宁古塔的凄苦生活,使他过早地衰老了。这时,一股暖流涌上他的心头,感激之情化成了滚滚热泪,他在好朋友面前痛痛快快地恸哭了一场。纳兰性德把他留在家中担任授读,“三载宾筵,锦衣鼎食”。可惜他已经是一段膏蜡燃尽的残烛,到54岁时就因病逝世了。吴兆骞在坎坷的一生中,写了许多诗文,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文学遗产——八卷《秋茄集》。顾贞观写给他的二阙《金缕曲》,因为纳兰性德在祭吴兆骞的文中曾说:“金缕一章,声与泣随,我誓返子,实由此词。”所以被人传诵为“赎命词”,成为清词中的压卷之作。顾贞观与吴兆骞间的生死之交,成为文坛佳话,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张际亮与姚莹患难与共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唐)白居易张际亮与姚莹不仅是诗友,也是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朋友。张际亮,福建建宁人。他才华横溢,秉性耿直,不随流俗,广结大江南北的仁人志士,如林则徐,姚莹、魏源、黄爵滋等,其中与姚莹的交往最为密切。姚莹,安徽相城人,是鸦片战争时期著名的抵抗派将领。他拥护和支持林则徐严禁鸦片积极了解外事,关注国计民生。他就任台湾兵备道后,坚决抗击英军侵略,为保卫祖国海疆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反而遭到昏聩腐朽的清政府的革职查办,被横加罪名,逮入京师问罪。这一冤狱在当时知识分子群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张际亮闻讯痛心疾首,此时他重病在身,仍不辞劳苦,四处奔走呼号,竭尽全力为姚莹鸣冤伸屈。决定亲自伴陪姚莹进京,以示对好友抗敌卫国之举的支持和对清廷制造冤狱的强烈抗议。1843年7月,押送姚莹入都的囚车途经淮上,张际亮在此迎候多时,做好了护送友人北上、同赴囹圄的准备。姚莹为张氏义举感激不已,但极力劝止张际亮进京。然而,张际亮决心已定,毅然抱病陪随姚莹的囚车,踏上了凶多吉少的北上艰途。像张际亮那样对清廷制造冤狱、打击贤良深表不满的志士不乏其人。当姚莹被押至北京南郊的长辛店时,竟云集了30余位京官名士在此相迎。姚莹入狱后,人们更是为之奔走营救,不惧危险入狱探望。清政府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把姚莹释放。可是,本来就病魔缠身的张际亮,此时因长途跋涉使病情愈益恶化了。京师诸义士为张际亮的高风亮节所感动,纷纷前来慰问。张际亮在临终前请求姚莹协助他整理自己生平所撰诗作,后世所传《恩伯子堂集》就是由姚莹在张际亮病榻前编纂好,经张氏首肯,并与他故后刊行的。张际亮的病逝,使姚莹悲痛万分。他以真挚的感情,写下了《祭张亨甫文》和《张亨甫传》寄托对故友的深切缅怀。他洒泪护送张际亮灵柩回故里安葬。张际亮抱病扶囚车北上,为友伸冤;姚莹挥泪护灵柩南行,报友恩情,这是一幕多么悲壮、感人的情景,它不仅反映了姚、张和人间的生死交往,同时也是当时爱国知识分子赤诚报国的生动写照。田汉与周信芳剧坛知己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明)冯梦龙田汉与周信芳都是我国剧坛的一代宗师,两人交往密切,友谊深厚,在戏剧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田汉18岁去日本求学,途经上海观看了周信芳的京剧艺术。1923年秋,二人相见,一见如故。周信芳说:“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今天我们能一见如故,明天就以兄弟相称吧。”从此,二人交往甚密,一起切磋戏剧曲目。1928年,田汉创办了南国艺术学院,不久受挫停顿,转而集中力量办南国剧社。剧场难借,又没戏台,在周信芳的全力支持下,公演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1930年,田汉改编的《卡门》被国民党当局禁演,田汉遭搜捕。由于鲁迅先生的及时警告,田汉转移,悄悄来找正在演出的周信芳,周信芳给田汉改了装。又拿出钱给田汉,然后设法将其送到日租界的一位朋友家里,田汉才免遭拘捕。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周信芳、田汉等人冒着敌人的轰炸,在上海为不做亡国奴而奋勇斗争!1948年,田汉离开上海,进入解放区。田汉与周信芳再次见面,已是新中国诞生前夕。1949年6月,周信芳被选为出席全国第一届文代会的代表赴京开会。在灿烂阳光下战友重逢、感慨万千。此后,田汉在北京担任文艺界的领导工作,历任文联常委,文化部艺术局局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等职务,周信芳还是在上海从事戏剧活动,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剧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京剧院院长。他们虽然远隔两地,却仍在同一条前线上工作,两人南来北往、凡相聚必作长谈,分别时又总依依送行,友情与日俱增。1961年2月,文化部隆重举行周信芳演剧生活六十周年纪念活动。田汉到会作了题为《向周信芳同志的战斗精神学习》的讲话,高度赞扬了周信芳的战斗精神,革命热情以及对京剧艺术的贡献,称他为“战斗的表演艺术家”。在纪念活动中,周信芳先后在北京、上海演出了《打渔杀家》、《乌龙院》等拿手好戏。田汉欣然命笔,赠诗四首,其中两首为:喜为人间吐不平,早年英锐已知名。曾因王莽诛民贼,亦借陈东励学生。手创移风肝胆壮,扶持南国意图新。登场犹忆鱼龙会,武二刀光一座惊。六十年来磨一剑,精光真使金石开。由它眼弱和头白,唱通山陬与海隈。万死不辞尊信国,千山所指骂王魁。乾坤依旧争邪正。珍重先生起怒雷。诗中巧妙地列举了周信芳各个时期编演的剧目《王莽篡位》《徽钦二帝》《文天祥》《义责王魁》等,称赞周信芳正是通过这战斗的历程,实现了自己的非凡人格。60年代第一年,田汉因工作到上海.正逢农历除夕。周信芳的夫人到海外探亲去了,家里只有周信芳一人。田汉怕老友感到孤寂,除夕之夜特地来周家陪伴。两人作竟夕之谈,直到次日凌晨,大年初一的爆竹响起时,他们的谈话还没有结束,数十年的友情真比流水还长。1963年年末,1964年初,上海举行华东话剧会演。田汉作为中央有关部门的代表到上海,可是那个叫喊“大写十三年”口号的华东局领导人以及张春桥等,给田汉以冷遇,并对他排挤、诬谄。那次,田汉与周信芳虽然仍彼此看望,但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他们心境都不好,因此二人忧心忡忡,有许多话不便明说,只能通过忧郁的眼神,相互心照不宣。这大概就是他们的最后一次会面,也可以说是最不愉快的会面了。赵敬之与陈中柱生死结盟壮心剖出酬知已。——中国谚语在江苏盐城市盐城公园内的烈士陵园中,最上首有一对圆形的墓冢,这两座墓中安葬的一位是盐城地区早期的共,产,党员,革命教育家,全国著名烈士赵敬之;一位是被誉为“一代抗日英雄名将”、“断头将军”的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第四纵队司令陈中柱将军。为什么这两位不同政党的人物的墓紧挨着,一般大小,又合用一块广场呢?这当中有一段感人的故事。陈中柱和赵敬之是同乡同窗,是情同手足的结拜兄弟。1924年,他们读中学时就品学兼优,正直爱国,在国民党老党员陈为轩先生的培养教育下,兄弟俩同时参加了国民党。1927年初,他们投身到大革命的洪流中,在家乡发动革命,扩大北伐军的影响。1927年7月,国共两党的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陈中柱考入国民党江苏省警官学校。1928年8月,赵敬之从南通省立七中毕业后,考入了由中,共地下党主办的上海劳动大学。1930年,他成为中,共党员。从此,两位同乡、同窗、同甘共苦的兄弟,在历史的十字街头,各自选择了不同的政治道路。一个继续为国民党员,成了国民党军队的骨干;一个是中,共地下党员,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即使这样,他们之间的往来仍然不断,也未影响俩人的情谊。陈中柱并没有因为身份不同而轻视义弟,相反却经常向义弟提供帮助;赵敬之也没有因为义兄是自己的“政敌”而疏远他、厌弃他,反而借助义兄的关系开展工作。1933年赵敬之受党的派遣,在陈中柱的关照下,考入南京国民党中央军校政训班学习。“九一八”事变,在日寇的侵华行径面前,兄弟二人义愤填膺,同仇敌忾,联袂请缨,共赴华北抗日前线,杀敌保国。他们互相支援,浴血奋战。在台儿庄西面的大洞山战役中,赵敬之听到大洞山处义兄被围,冒死连夜赶赴大洞山,没见到义兄的面他悲痛欲绝,几不欲生。在盐城西乡洪桥,兄弟俩又见面了。经过这场血与火的离别而再次相见,俩人分外亲热。赵敬之经地下党组织的同意,帮助扩充了陈中柱队伍的实力,装备,成为一支有力的抗日武装。1939年,赵敬之和几个地下党员创办了“盐城县第一中学学生补习团”,直接为新四军培养和输送骨干。一次,因学生行动不慎泄露了秘密,被国民党县党部发现,赵敬之被捕。在酷刑下,赵敬之坚贞不屈,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赵夫人携幼女哭诉,找到陈中柱,陈中柱气得浓眉怒竖,向抓赵敬之的人说明赵是他的义弟,输送的青年是来投奔他的部队的。县党部顾虑到陈中柱是中统头目,不敢得罪,只好将赵敬之释放,并礼送到泰州。获释后,赵敬之住进陈中柱家中治伤、休养,兄弟俩经常促膝谈心,赵敬之还根据陈毅的指示,帮助陈中柱整肃了政训处,清除了特伪分子,成立了政治工作队,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鼓舞士兵的斗志。陈中柱挽留义弟帮他带兵。并委以重任。但因为赵敬之接到了陈毅的秘密通知,他谢绝了义兄的一片盛情,借口回乡看望老母,返回盐城。1940年,在国民党的第二次反共浪潮中,有人拉陈中柱同流合污,陈中柱拒绝了,于是他便成为日伪军的眼中钉,处境十分险恶。他率四纵队孤军奋战百余日,弹尽粮绝。在这种情况下,陈中柱想起陈毅的嘱咐,率部向新四军驻地靠拢,准备起义。就在他转战到兴化水网地带时,突遭日伪军五路截击、包围。陈中柱一面激战一面派人与新四军联系。陈毅得知陈中柱的情况,当即派赵敬之率一个加强营火速出击,援助陈中柱突围。日,当新四军增援部队强渡到第六道河时,遇到了冲出包围的陈部残兵,才得知陈司令已经壮烈殉国了。日军为了邀功,残暴地将陈中柱的头割下来送到泰州的日军少将那里,陈夫人闻讯后带着幼女毫无畏惧地闯入日军司令部,索取丈夫的首级。日军司令深为她的果敢行为震惊,捧交了陈中柱的首级。陈夫人将丈夫尸体缝合好,安葬在泰州城下。1947年夏天,党派赵敬之建立苏皖边区第五行政区高级专科学校。8月2日下午,在赵敬之穿越串场河敌人封锁线时,被国民党便衣队发现,面对敌人,他临危不惧,纵身跳入河中向对岸游去。敌人以排枪向他射击,击中了他的头部,赵敬之壮烈牺牲在串场河中。40个春秋过去了,1986年10月,盐城市政府将赵敬之烈士的陵墓从串场河畔迁入盐城公园的烈士陵园,同时举行了隆重的立碑仪式。这时,已旅居国外的陈夫人得知丈夫义弟迁灵的消息,马上飞越重洋,回到祖国,向赵敬之的陵墓敬献了鲜花,然后向政府提出申请:追认陈中柱将军为烈士;为纪念丈夫及其义弟的生死之交,将陈将军的陵墓也迁到烈士陵园中,让兄弟俩永远相伴。1986年,政府批准了陈夫人的请求,两位生死结盟的兄弟,两位为民族献身的英杰,两个中华民族的忠魂,相陪相伴,同被人们祭奠,共为人民敬仰。丁玲与史沫特莱为共同事业而战朋友切切思思。——《论语·子路》早在1931年,丁玲就认识史沫特莱了。那时,丁玲的丈夫胡也频牺牲后,丁玲送孩子从湖南回到上海,一个人住在环龙路的一个弄堂里,伏案写作。有一天,冯雪峰同志通知她去见史沫特莱。在一栋花园洋房里,史沫特莱热情地接待了她。这位长得十分高大的美国女记者给丁玲留下很深的印象,她们谈了一个上午。史沫特莱对左联五烈士的死难,表现了无限同情和愤慨,还详细询问了丁玲的经历、处境、未来的打算和写作计划,还为丁玲拍了不少照片。两个异国的女作家,很快成了知心朋友。后来,她们又见过几次面。有一次,史沫特莱告诉丁玲,有个特务一连几天在马路对面监视她的行动,她气极了,拿了一根棒子冲了出去,要打那个特务,吓得特务仓惶逃跑,再也没敢来。史沫特莱一边说,一边哈哈大笑。天真、开心的笑声,感染了丁玲,她也笑了起来。1936年,丁玲在到陕北之前,住在西安的德国医生冯海伯家里,等待党的指示。有一天,冯海伯告诉丁玲,今天我要招待两位客人,请你帮助烧几个菜。于是,丁玲忙乎起来。晚上,客人来了,没想到,竟然是史沫特莱和埃得加·斯诺。丁玲扑过去,和史沫特莱拥抱在一起,她们高兴极了、急急地用英语交谈起来。这天晚上,刚从陕北来到西安的斯诺,成了谈话的中心人物。朋友们围着他,听他讲苏区的生活,讲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和许多身经百战的红军将领。他将自己收集的苏区生活的照片拿给他们看。他们热情澎湃,激动地用三种语言唱起《国际歌》。斯诺还教他们唱红军歌曲:“炮火连天响,战号频吹,决战在今朝……。”1936年冬,女作家丁玲从上海来到了延安。第二年1月,丁玲又从原来所在的陈赓部队转到二方面军贺龙同志的司令部。一天,总司令部派通讯员来接她,说有一个外国女记者在那里。原来这女记者正是美国友人,丁玲的老朋友史沫持莱。丁玲立即和通讯员朝总部出发。来到总部,彭德怀等领导同志正在热情地向史沫特莱介绍部队情况。史沫特莱一见到丁玲,便大声喊:“丁!”她们又紧紧拥抱在一起。史沫特莱看着面前身穿军装的丁玲,又惊又喜,几乎认不出这就是从前在上海身穿连衣裙的女郎了。第二天,丁玲陪同史沫特莱去了延安。到延安后,党中央和毛主席又给丁玲分配了新的工作。因此,丁玲没有再回前方。而史沫特莱就住在凤凰山的大窑洞里,她也过着八路军的简朴生活,穿一身灰布制服。她不习惯睡炕,就在炕上支一个帆布行军床,炕前一张小桌,桌上一架打字机。外屋有一张方桌,毛主席朱总司令来看她,就坐在方桌边。丁玲常去看望史沫持莱。史沫特莱是一个很勤奋的作家,悠闲与她无缘,她从早到晚地认真工作,搜集资料,了解情况。每当丁玲看到她工作,就不免为自己散漫.、缺乏应有的紧张而感到惭愧。她把自己的这种感想说给毛主席听,毛主席就鼓励她要向史沫特莱学习。在中国革命斗争的岁月里,丁玲和史沫特莱这对异国女作家的友谊是令人羡慕的。她们都在用自己的笔为一个共同的事业而战斗。从她们写的散文、小说以及领袖人物传记中。人们可以看到红军生活的剪影,看到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并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了解八路军,了解中国共,产,党。何香凝与宋庆龄姐妹情深共患难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已;腹心相结者,谓之知心。——(明)冯梦龙何香凝比宋庆龄大14岁,她和秋瑾一样,是同盟会最早的女会员。早在1905年,何香凝就在反清革命刊物上发表《敬告我国同胞姐妹》等文章,鼓励中华妇女参加反清斗争,成为出色的革命女战士。1925年3月,孙中山临终前,三次请何香凝到病榻前,切切叮嘱:不能因宋庆龄没有子嗣而轻视她。何香凝当即表示:“先生的一切主张,我誓心遵守。至于孙夫人,我也当然要尽我的力量来爱护。”当时孙中山久久地紧握着何香凝的手说:“廖仲凯夫人,我感谢您……”,可见孙中山对何香凝的信任。孙中山弥留之际,何香凝与宋庆龄在孙中山的遗嘱上签了字,是著名的《总理遗嘱》的两个女签证人。孙中山逝世后,何香凝从北京回到广州,立即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上提议,将原来自己担任的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部长一职由宋庆龄担任。在上海的宋庆龄得知后,一再推辞,国民党中央和何香凝再三邀请,1926年1月,宋庆龄担任了妇女部长,并与何香凝一起被选为中央委员。1927年7月,武汉国民政府汪精卫集团背叛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决定分共,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除共,产,党人外,有三人不赞成分共,这就是何香凝,宋庆龄、陈友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宋庆龄,何香凝为救国难,又重聚上海。不久,日本发动了进攻上海的“一·二八”事变,宋庆龄、何香凝亲率慰劳队赶到前线慰问,使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以及全体官兵大为感动。1934年,中国共,产,党发表要求蒋介石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中华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宋庆龄、何香凝率先在“纲领”上签了字。在她们的带动下,共有1779人签字。但蒋介石一意孤行,继续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何香凝愤慨之下,送了一条女裙给蒋介石,裙子上写着这样一首诗:“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名去。”强烈地鞭挞了蒋的卖国行径。1937年6月,沈钧儒等“七君子”因宣传抗日救国主张,被国民党当局非法逮捕入狱。宋庆龄、何香凝等亲自到国民党苏州高等法院,发表声明,愿意为抗日救国而入狱,与“七君子”同服爱国罪。何香凝还写信给国民党行政院和蒋介石,信中说:“总理弥留之际,(我)曾应允爱护夫人(宋庆龄)及其后人,现在中委之中,曾聆此言者大有人在。今杯土未干,诸言在耳,孙夫人如果入狱,香凝决偕行也。香凝年近六十,行将就木,何惜残废之躯,如能贡献国家,万死不辞。”警告国民党当局不得为难宋庆龄,并立即释放七君子。1941年1月,蒋介石国民党悍然制造皖南事变,围剿抗战有功的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彭泽民以国民党中央委员身份,联名致函蒋介石及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信中指示,“最近讨伐共产之声甚嚣尘上,中外视听为之一变。夫其党问题原为世界性之问题,世界上病态不除,则此种势力组织必存在,我总理早已揭示其端倪矣。我总理过去提出与箕产党共同努力干国民革命伟业,这是勿容变更。今日之中国共,产,党既在我政府领导之下,则准其发展所长,为吾党之靠山,抗战之干城,此正符合总理天下为公之怀抱。”有力地揭露了蒋介石背叛孙中山,发动内战的阴谋。抗日战争胜利后,宋庆龄,何香凝欢欣鼓舞,她们奔走呼号,号召全国人民为建设和平民主的新中国而努力。但蒋介石国民党一意孤行,于1946年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悍然发动内战。宋庆龄、何香凝绝望之余,于1947年同李济深筹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8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宋庆龄任名誉主席,何香凝任副主席,李济深为主席。从此,宋庆龄、何香凝与背叛孙中山三大政策的蒋介石反动派彻底决裂。穆青与老坚决潘从正一贵一贱交情见。——(唐)骆宾王“他不在了,我还真想念他。”穆青坐在新华社大楼办公室里,望着窗外飘飞的柳絮,神色黯然。他是谁,引得这位新闻战线上的老兵如此动情?是穆青的亲人,还是哪位部长、将军?都不是,他是一位在沙荒地里默默种树的老农民潘从正,人称“老坚决”。穆青同他交往长达25年之久,直到1989年年底老汉去世,那如兄如弟的友谊依然没有断线,可谓生死不渝。1965年底的冬天,就在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一行人采访豫东灾区,写出了震撼人心的报告文学《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以后,穆青本打算接着写河南宁陵县万庄村的“老坚决”与风沙搏斗植树造林的事迹,但是风云突变,十年动乱中,穆青全部的采访笔记本和日记,被“造反派一扫而光。夜色如磐,在牛棚里,穆青暗暗对自己说:“我要写他,一定要写……”。这位无私奉献的劳动者的形象早已镌刻在他的心上,岂是风刀霜剑所能斫的!一晃14年过去了。雨过天青,全国开始了四化建设的新长征。这时,穆青恢复了新华社副社长的职务。繁忙的工作,沉重的担子,不仅没有冲淡他对“老坚决”的思念,反而激起他亲自寻访这位种树老人的愿望。1979年初,穆青来到宁陵县万庄村外的苗圃,推开篱笆门,一眼就看到老汉正弯着腰侍弄树苗,模样消瘦苍老。老汉惊讶地回过头来,见是穆青便哭了,说:“十几年了,还没人到这里来看过俺。”是的,连当地新上任的县区干部也说不清潘从正是甚等人,以及现在是否还在种树。岁月无情,一个小人物,显然被人遗忘了,但穆青没有忘,他来了。老人披肝沥胆,倾诉别后的辛酸与艰难,没个完,没个够。穆青发现,过去省、地、县发给老人的许多奖章躺在小匣子里,已布满了灰尘,便对同行的记者陆拂为说:“这是一颗尘封土埋的珍珠,我们要精心拂拭,使它重现光彩!”1979年4月,当苗圃的小树绽出嫩绿的苞芽时,穆青与陆拂为合写的报告文学《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问世了。象一道闪电,“老坚决”的鲜明形象突然展露在万千读者面前。人们惊叹这瘦小伛偻的老人竟蕴藏着如此坚强的毅力,他为家乡造防护林带,虽然在政治风暴中三起三落,仍然继续着。即使在十年浩劫中,造反派不给工分,不发口粮的日子里,他照样坚守岗位,靠捋树叶,摘野菜,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俺是为国家,为子孙后代!”这胸中理想之火始终不曾熄灭。穆青、陆拂为把老汉形象地比作风口织网的蜘蛛,狂风一次次撕裂它的网,而它一次次又织起新的.百折不挠,永不气馁。这种缀网劳蛛的精神,无论他已经遭遇多少次失败,无论从播种到收获要相距多少年之久,这种始终不渝的努力绝不会枉费!他的劳迹和贡献,也绝不会被历史磨灭。”当穆青第四次去访问潘从正,两人栽了一棵泡桐树。穆青称它为“我心中永生的树”。他们的友谊就如这棵树,年年开花,芳香四溢。1981年,“老坚决”进京来穆青家做客。在主人的安排下,老汉逛了故宫、六安门、长城、十三陵等名胜古迹,受到林业部长的接见。老汉高兴的说:“过去,俺庄户人,人老几辈谁想着能到北京呀,这回俺就来啦,真象做梦一样。”可呆了七八天,老人又急着回去,怕渴坏了他的树苗。穆青懂得他的心。穆青公出先要找机会去看望“老坚决”,老哥俩亲亲热热,难舍难分。1983年春,老汉托人捎给穆青两棵樱桃树苗,只因穆青曾无意中提到“樱桃好吃树难栽”。说者无心,老汉却忘不了放不下,就在自己的苗圃里试栽了2年,然后亲选了两棵,包上土,装上筐,愣是让人挑着担子,从家乡来到北京,送给穆青,如今樱桃树苗已成活长大,亭亭玉立,穆青出出进进,从树旁走过,总深情地看它一眼,仿佛那就是老人的形象。1986年,老汉派孙子风风火火赶到北京,要看穆青。穆青吓了一跳,以为老汉出了什么事。孙子说;“俺爷逼着我到北京来,说他好几年没见你了,想你啦,非要我来看看你啥样不可。”“就为看看我,值得跑一趟北京?”穆青的眼睛一下湿润了。孙子拿出了一包花生和一瓶香油。偌大的北京哪能买不到花生、香油呢?但老汉的拳拳之忱却是千金难买的啊!1989年,潘从正在他的苗圃去世。消息传来,穆青流泪了,如潮的哀思在胸中翻滚,使他难以平静。宁陵县委派人来京,说是要给“老坚决”立碑,请穆青撰文并书写。这是因为穆青同死者非同一般的友情,也是因为他写得一笔好字,潇洒刚劲,卓然自成一家。他慨然允诺,觉得这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久,一篇书法与文章珠联璧合的墓志铭诞生了。它凝聚着这位老新闻记者的哀思和对亡友热烈的赞颂,是散文,也是诗。碑文如下:长眠在这里的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他名叫潘从正,人称“老坚决”。他在世87年,却有半个世纪抛家离舍同妻子住在沙荒地里培育苗圃植树造林。风沙曾掩埋过他,断粮几乎使他逃命;病了,他不肯离开,老了,还趴在地上拖着土袋修了50米坡路。他千辛万苦培栽的苗圃和防护林,历经劫难,几起几落,但他并没有气馁。他说:“他毁,俺栽,他再毁,俺再栽,俺是为国家,为子孙后代!”此处原先有棵老柿树,年年都挂果,纵是压弯了腰也硬撑着。他常夸这老柿树不偷赖.说人生也是一棵树,也应该多结果。老柿树移栽到别处后,他对家人说:“我死了就埋在这里。”如今,他的遗愿实现了。经他培育的树苗已经绿满宁陵大地,四里长的防风林已堵住了万碧风口,2000多亩风沙地也变成良田。人们将永远怀念他。你看,那高大的树干,是他坚实的身影;雪白的梨花,是他高洁的灵魂;绿色的风涛,是他爽朗的笑声;郁郁葱葱的林带,是他生命常青的丰碑……他默默奉献的一生,是我国一代农民的风范,他为国家为人民缀网劳蛛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历史将会证明,他比我们要年轻。歌德和席勒的生死友情谁若想在厄运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波斯)萨迪歌德和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的两颗巨星,又是一对好朋友。歌德体格结实,神态威严;席勒瘦弱憔悴,驼背凹胸。虽然歌德大席勒10岁,从外表看,似乎席勒倒比歌德大10岁。两个人的身世和遭遇也截然相反,但他俩的友谊却万古长青。他们相识后,合作出版过文艺刊物《时代女神》,合写过讽刺短诗警句。席勒能够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专心致志地创作,并不断地鼓舞歌德的写作热情。歌德对席勒深情地说:“你给了我第二次青春,使我作为诗人而复活了——我早已不再是诗人了。”果然在席勒影响下,歌德一气呵成写出了叙事长诗《赫尔曼和窦绿蒂亚》,完成了《浮士德》第一部。这对,席劫也完成了他最后一部伟大作品《威廉·退尔》。席勒去世的那一夜,歌德的房间里静悄悄的,低低地传出了哭泣的声音。他说:“如今我失去了朋友,所以我的存在也丧失了一半。”27年后,歌德也死了。他的遗体和席勒的遗体葬在一起。屠格涅夫悼念果戈理灾难能证明友人的真实。——伊索日,俄国伟大的作家果戈理逝世了。他的挚友屠格涅夫伏案疾书,用沉重的笔和着自己悲伤的泪水赶写出一篇悼念果戈理的文章。但是,沙皇统治者害怕这个俄罗斯人民爱戴的名字此时出现在报刊上。彼得堡的书报检查机关禁止发表一切悼念和颂扬果戈理的文章,并且声言,如果屠格涅夫不顾禁令,强行发表文章,他就会遭到逮捕。正直和勇敢的屠格涅夫不怕专制主义者的威胁,他宁肯坐牢,也要慰藉死者的灵魂,尽莫逆之交的情谊。于是,他机智地避开沙皇侦探的监视,离开彼得堡,把文章送到莫斯科,趁那里还没接封禁令,就把文章在《莫斯科新闻》上刊登出来。沙皇的特务机关第三厅不久见到了这篇文章,他们传讯屠格涅夫。沙皇早就痛恨这个经常在《现代人》杂志上登裁《猎人笔记》的作家。在把屠格涅夫监禁一个月后,沙皇亲自下令,把屠格涅夫流放到斯巴斯基去。为了果戈理,为了朋友而被流放的屠格涅夫感到自豪和光荣。马克思与达尔文的共同追求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列夫·托尔斯泰日,马克思将他的巨著《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赠给生物学家达尔文,并在扉页上题词:赠给查理·达尔文先生:您真诚的钦慕者卡尔·马克思一八七三年六月十六日于伦敦梅特兰公园莫丹那别墅一号。收到书后,达尔文给马克思回了一封简短然而满怀深情的信。敬爱的先生:承蒙寄赠巨著《资本论》,谨致谢意。诚愿对政治经济学如此高深而又重大的课题能有较多的了饵,以无愧于您的惠赠。尽管我们的研究领域是如此不同,但我相信,我们两人都热诚期望扩大知识领域,而这无疑将最终造福于人类。您忠实的查理·达尔文谨启一八七三年十月一日造福于人类的共同追求,将两位大师的心紧连在一起了。爱护晚辈同舟共济〖2〗萧何月下追韩信共保明主不就利,不违害,不强交,不苟绝,惟有道者能之。——王通项羽分封诸侯以后,汉王刘邦带着人马来到封地南郑(今陕西汉中东)。汉王到了南郑,拜萧何为丞相,曹参、樊哙、周勃等为将军,养精蓄锐,准备和项羽争夺天下。但他手下的兵士们却都想回老家,差不多每天都有人开小差逃走,急得汉王连饭也吃不下。有一天,忽然有人来报告:“萧丞相逃走了。”汉王急坏了,真像突然被人斩掉了左右手一样难过。到了第二天早晨,萧何回来了。汉王见了他,又气又高兴,问他:“你怎么也逃了?”萧何说:“我怎么会逃走呢?我是专追逃走的人呀。”汉王又问:“你追谁呢?”萧何说:“韩信。”萧何所说的韩信,本是淮阴人。项梁起兵后,路过淮阴,韩信去投奔他,在楚营里当个小兵。项梁死了,又跟项羽,项羽见他比一般兵士强,就让他当了个小军官。韩信好几次向项羽献计,项羽都没有采用。韩信十分失望。等汉王刘邦到南郑去的时候,韩信就投奔了汉王。韩信到了南郑,汉王也只给他当个小官。有一次,韩信犯法被抓了起来,几乎要被砍头,幸亏汉王部下一个将军夏侯婴经过,韩信高声呼喊求救,说:“汉王难道不想打天下了吗?为什么要斩壮士?”夏侯婴看韩信的模样,真是一条好汉,便把他放了,还向汉王推荐。汉王派韩信做了个管粮食的官。后来,丞相萧何见到了韩信,跟他谈了谈,认为韩信的能耐不小,很器重他,还几次三番劝汉王重用他,但汉王总是不听。韩信知道汉王不肯重用他,趁将士纷纷开小差的时候,也找个机会走了。萧何知道韩信逃走的消息,急得跺脚,立即骑上快马亲自去追赶他,追了两天,才把韩信找回来。汉王听说萧何追的是韩信,生气地说:“逃走的将军有10来个,没听说你追过谁,单单地追韩信,是什么道理?”萧何说:“一般的将军有的是,像韩信那样的人才,简直是举世无双。大王要是准备在汉中呆一辈子,那就用不着韩信;要是准备打天下,就非用他不可,大王到底准备怎么样?”汉王说:“我当然要回东边去,哪能老呆在这儿呢?”萧何说:“大王一定要争天下,就赶快重用韩信,不重用他,韩信早晚还是要走的。”汉王说:“好吧,我就依你的意思,让他做个将军。”萧何说:“大王叫他做将军,还是留不住他。”汉王说:“那就拜他为大将吧?”萧何很高兴地说:“这是大王的英明。”汉王叫萧何把韩信找来,想马上拜他为大将。萧何直爽地说:“大王平日不大注意礼貌,拜大将可是件大事,不能像跟小孩子闹着玩似地叫他来就来。大王决心拜他为大将,要择个好日子,还得隆重地举行拜将仪式才好。”汉王说:“好,我都依你。”汉营里传出消息,汉王要择日子拜大将啦!几个跟随汉王多年的将军个个兴奋得睡不着觉,认为这次自己一定能当上大将了。等到拜大将的日子,大家知道拜的大将竟是平日被他们瞧不起的韩信,一下子都愣了。韩信谢过大王,向汉王详详细细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认为汉王发兵东征,一定能战胜项羽。汉王越听越高兴,只后悔没早点发现这个人才,倘若平日多注意团结网络天下各路志士贤人,岂不早就功成业就了?韩信拜帅后,征战天下,屡建奇功,终于打败了项羽。“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也成为贤臣团结臣僚的千古佳话。黄霸愿与知己同赴难相知在急难,独处亦何益。——(唐)李白黄霸(?~前51),字次公,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西汉大臣。夏侯胜,字长公,东平(今山东汶上附近)人,西汉著名经师,《今文尚书》学的开创人。公元前72年,汉宣帝提议为汉武帝创庙乐——宗庙武乐,来颂扬他的功德。让大臣们展开“讨论”。结论只有一个:应该依照皇帝的命令办事。因为群臣里,奉迎巴结的有,胆小怕事的有,不负责任的有。都人云亦云,随声附和。有歧义吗?有。唯独夏侯胜说:“汉武帝虽然有扩大疆土的功劳,却为此阵亡很多将士,耗尽了国家的人力物力。疆土稳定,他又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使得徭役繁重,百姓流离失所。他对人民没有什么恩惠,不应该为他创庙乐。”大臣们听了夏侯胜的话,都非常害怕,为避免自己受到牵连,联名上书举报,说:“夏侯胜对皇上旨令妄加评论,对先帝肆意诋毁,实属大逆不道,应予治罪!”夏侯胜闻之,毫无惧色,正言道:“直言不讳,君子之行;随声附和,小人作为。我即言明,死而无憾!”群臣愕然。丞相长史黄霸挺身而出。黄霸尽管平时与夏侯胜很少往来,但今天听了夏侯胜的诤诤之言,看到他凛然正气,十分敬佩,立时将他视为知己。便上前和夏侯胜站在一起,拉着他的手说:“先生也道出了我的心思,我愿与知己者共同赴死!”顿时,相知恨晚。创庙乐的事定下来了,而夏侯胜却因犯诋毁罪被抓进了监牢,黄霸也因犯纵容罪入了狱。在狱中,他们谈国事,肝胆相照;议家事,情投意合。黄霸想向夏侯胜学《尚书》,夏侯胜认为早晚要赴死,拒绝了他。黄霸说:“早晨知道了真理,晚上死也永没有遗憾了。”夏侯胜非常钦佩他的观点,便答应了他的清求。寒来暑往,两个春秋过去了。他们对《尚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后来他们怎样呢?他们没有死,竟双双出了狱。大家都非常敬佩他们那种“交友贵相知”的精神。太史慈与孔融休戚与共之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也。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是真正的神射手)。自少已十分好学,后担任本郡奏曹史。当时本郡与本州之间有嫌隙纠纷,是非曲直不能分,而结案的判决多以先让有司(掌刑赏之官吏)知事者较有利。其时本州的奏章已先发去有司处,郡守恐怕落后不利,于是求取可为使者的人。太史慈时年21岁,被选为使,乃日夜兼程取道,抵达洛阳,先到公车门前等候,待见州吏亦至,才开始求通上章。太史慈假意问州吏道:“君也是前来欲求通章的吗?”州吏答道:“是的。”太史慈又问:“奏章在哪里?”州吏道:“在车上。”太史慈便说:“奏章题署之处确然无误吗?可否取来一视。”州吏殊不知太史慈乃是东莱人,便取出奏章相与。谁知太史慈先已藏刀于怀,取过州章,便提刀截而毁之。州吏大惊高呼,叫道:“有人毁坏我的奏章!”太史慈便将州吏带至车间,跟他说道:“假使你没有取出奏章给我,我也不能将其损坏,我们的吉凶祸福恐怕都会相等无免,不见得只有我独受此罪。与其坐而待毙,不若我们俱同出走逃亡,至少可以保存性命,也不必无谓受刑。”州吏疑惑地问:“你为本郡而毁坏我的奏章,已经成功,怎我也要逃亡?”太史慈便答:“某初时受本郡所遣,只是负责来视察你们的州章是否已经上通而已。但我所做的事却太过激烈,以致损毁公章。如今即使见还,恐怕亦会因此见受谴责刑罚,因此希望一起逃去。”州吏相信太史慈所言,乃于即日俱逃。但太史慈与州吏出城后,却潜遁回城通传郡章,完成使命。州家知其事,再遣另一吏员往洛阳通章,但有司却以先得郡章的原因,不复查察此案,于是州家受其短。太史慈由是知名于世,但他亦成为州家所仇视的人物,为免受到无妄之灾,乃避居于辽东。公元193年,北海相孔融闻知此事,十分称奇,于是数次遣人动问太史慈的母亲,并奉送赠礼作为致意。适逢孔融为对付黄巾暴寇,出屯于都昌,却被黄巾贼管亥所围困。太史慈从辽东返家,母亲对他说:“虽然你和孔北海未尝相见,但自从你出行后,北海对我赡恤殷勤,比起故人旧亲,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如今为贼所围困,你应该赴身相助。”于是太史慈留家3日后,便独自径往都昌而行。当时贼围尚未太密,于是太史慈乘夜伺隙,冲入重围见孔融,更要求他出兵讨贼。孔融不听其言,只一心等待外援。但外救未至,而贼围日逼。孔融乃欲告急于平原相刘备,可惜城中无人愿出重围,太史慈便自求请试一行。孔融便道:“现今贼围甚密,众人皆说难以突围,你虽有壮志,但这始终是太艰难的事罢?”太史慈答道:“昔日府君倾意照料家母,家母感戴府君恩遇,方才遣慈来相助府君之急;这是因为慈应有可取之处,此来必能有益于府君。如今众人说不可突围,若果慈也说不可,这样岂是府君所以爱顾之情谊和家母所以遣慈之本意呢?情势已急,希望府君不要怀疑。”孔融这才同意其事。于是太史慈严装饱食,待天明之后,便带上箭囊,摄弓上马,引著两骑马自随身后,各撑著一个箭靶,开门直出城门。外围下的贼众皆十分惊骇,兵马互出防备。但太史慈只引马来至城壕边,插好箭靶,出而习射,习射完毕,便入门回城。明晨亦复如此,外围下人或有站起戒备,或有躺卧不顾,于是太史慈再置好箭靶,习射完毕,再入门回城。又明晨如此复出,外围下人再没有站起戒备,于是太史慈快马加鞭直突重围中顾驰而去。待得群贼觉知,太史慈已越重围,回顾取弓箭射杀数人,皆应弦而倒,因此无人敢去追赶。不久,太史慈抵达平原,便向刘备游说:“慈乃东莱之人,与孔北海无骨肉之亲,亦非乡党之友,只是因为慕名同志而相知,兼有分灾共患之情义。方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久闻使君向有仁义之名,更能救人急难,因此北海正盼待贵助,更使慈甘冒刀刃之险,突出重围,从万死之中托言于使君,惟望使君存知此事。”刘备乃敛容答道:“孔北海也知世间有刘备吗!”乃即时派遣精兵3000人随太史慈返都昌。贼众闻知援兵已至,都忙解围散走。孔融得济无事,更加重视太史慈,说道:“你真是我的少友啊。”事情过后,太史慈还启其母亲,母亲也说:“我很庆幸你得以报答孔北海啊!”骆统让大家都不挨饿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三国)刘备骆统,浙江绍兴人,曾当过三国时期吴国的官员。他办事认真,很能为老百姓着想,是一个受人称赞的好官。骆统小时候,正处在东汉末年。那时候,军阀们为争夺地盘连年混战,使得百姓们纷纷逃离家园躲避战乱。由于生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许多地方闹起了饥荒,很多人家没有吃的,只好忍饥挨饿。还有些人甚至被活活饿死。小骆统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他看到了这幅惨景,对那些在饥饿中煎熬的人十分同情。骆统8岁的时候,在外做官的父亲骆俊被军阀袁术杀害了。父亲死后,他的母亲改了嫁。小骆统无人照看,只好由亲戚送回到浙江老家,和已经出嫁的姐姐住在一起。这一年,浙江地区也闹起了大旱。老天爷一连几十天没下什么雨,赤日炎炎,田地都干裂开了一道道大口子。禾苗都被旱死了,一粒粮食也没有收回来。没有了收成,吃饭成了大问题,许多人家虽然省吃俭用,用野菜谷糠掺和起来吃,但不久也就断粮了,只好忍骆统的姐姐家虽然也没有收成,但她平日节俭家中还有一些过去的存粮,所以日子还好过一点。骆统看到乡邻们在忍饥挨饿,想起了随父亲在畔原时看到的饿殍遍地的惨景,他心里很不好过。渐渐地,姐姐发现骆统的饭量一天比一天小,常常是只吃几口饭就把碗推开了。姐姐看弟弟一天比一天瘦了下去。一天,吃饭的时候,骆统看到桌上的饭菜,只是呆呆地发愣,好像有什么心事。姐姐见了就问:“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哪你到底有什么心事,告诉我好吗?”骆统见姐姐一再追问,便伤心地对她说:“姐姐,我看到村里许多人家都在吃糠咽菜,饿着肚子,就想起了过去见过的那些被饿死的人,心里就很难过。现在,别人都在挨饿,我怎能忍心只顾自己。”姐姐听了弟弟的话,很受感动。她抚摸着弟弟日见消瘦的脸庞,心疼地说;“原来是这样,你说得对,想得好,但为什么不早说完,姐姐就把自己家中也不是太多的存粮拿出来了一些,交给骆统,和他一起分送给附近因缺粮挨饿的人家。这些米虽然不多,但是对那些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正在饥饿中煎熬的人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啊!得到米的乡邻都非常感激骆统姐弟俩,都夸赞骆统是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很快,他不愿让大家挨饿,送米救济穷人的事迹就在当地传开了。蔡邕倒履迎宾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清)唐甄东汉末年,王粲(汉末文学家,177~217)随着担任小官的父亲住在京城。父亲不幸去世后,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年轻人沉沦在社会的底层。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见到了当时名满天下的蔡邕。蔡邕(东汉文学家、书祛家,132~192)学识渊博,文章绝妙,又担任了皇家的左中郎将,所以同他往来的都是些名儒、显宦。蔡邕同王粲交淡时,十分惊异这个年轻人的文学才能,尽管他们相差几十岁,蔡邕却不肯以长辈自居,甘愿和王粲结为忘年之交。一天,蔡邕在家宴请宾客,室内高朋满座,门外车马喧闹。饮酒中间,一个仆人凑近蔡邕,说:“王粲到了门外。”“快请。”蔡邕说后,匆匆站起来,顾不上跟客人打招呼,赶去迎接,匆忙之间,连鞋子也穿倒了。客人惊愕了,以为王粲一定是位“新贵”。一会儿,蔡邕陪同王粲来了。原来是一个衣衫破旧的瘦弱少年。客人们见了很不以为然。蔡邕觉察了大家的情绪,高声说:“这位小客人具有出色的才能,我老头子可比不上哪!”在蔡邕的关心培养下,王粲的文学才能得到了提高,终于成了著名的文学家。褚遂良为臣僚勇担风险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褚遂良是唐朝著名的大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唐太宗时曾任官累至中书令。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奉太宗遗诏辅佐朝政。高宗即位后,封他为河南郡公,人称“河南公”,任尚书右仆射。武则天是唐太宗身边的才人。太宗死后,她削发为尼,与青灯佛影相伴。不久以后,被太宗的儿子李治(也就是高宗)纳入后宫。入宫后,她卑辞恭让,曲意事奉,很快博得高宗的欢心,致使皇后失宠,高宗欲册封武则天为皇后。消息传出后,一些有识之士无不忧心忡忡。曾奉先王遗诏的褚遂良找来了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勋共谋对策,决定入宫劝阻。但这件事会使皇帝发怒,最先进谏言的人危险最大。为国事安宁,他们三人争先提出入宫,大义凛然地承担风险。褚遂良对长孙无忌说:“您是太尉,是太国舅,如果皇帝听了您的话生气了。有所怪罪,皇帝就会有不尊国戚的名声,这是不可以的,因而你不能先去。”这话讲得合情合理,既为长孙考虑,又替皇帝着想,让人无法反驳。随后褚遂良又对李勋说:“您是开国元勋,对国家有功,如果事情进展不理想,皇帝动怒,就让皇帝承担了凌辱功臣的名声,这也是不可以的。”这话说得入理,既要为国家保护功臣,又不能让皇帝声名有损。于是李勋也不得不听从。最后,褚遂良说;“我是个普通人,对国家没有什么汗马功劳,只不过因为先帝特殊的恩遇才有了今天。而且在先帝逝世之前,我又亲自受命于遗诏。今天的事情,如果我不效力,死后有何面目去见先帝呢?”说完,他深深地作了一下揖,毅然入宫进谏。高宗出于反对意见的压力,终因有所顾忌而暂时放弃了这一打算,但后来褚遂良终因反对高宗册立武后被贬职而死。但其为国事担忧,为同僚担险的忠正刚烈之气为后人所敬仰。吴复古与苏东坡师友情深一日为师,终生为友。——中国谚语宋代著名文学家,艺术家苏东坡与吴复古有过一段很深的交往。吴复古,字子野,号远游,广东揭阳人。生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吴复古年少有文名,但性格奇特,淡泊名利。初举孝廉,授职皇宫教授。由于不满官场黑暗,决然弃官,筑庵麻田山中(今潮阳县境内)。他虽然出了家,但很讲究养生存气之道,他所讲的“养生”,乃是儒家的修身养性,所讲的“气”,是孟子之所谓浩然之气。史书记载他“每论出世法,以长生不死为宗事,以炼气服药为土苴”,反对道教的一套,主张一切顺应自然,强调自我休养。出家后,遍游天下名山,广交名士,虽常出入于士大夫之门,但从不阿谀奉承,对人一无所求。当时的名士都十分景仰他。北宋词人,天章阁待制李师中,素有“神童”之称,为人十分傲倨,“于世少所屈”,唯独看重复古,称“白云在天,引颔何及”。苏东坡兄弟也在这个时候认识了他。向他请教作文与处世之道,并写下《闻潮州吴子野出家》《问养生》等文章。他们虽然年龄相差数十岁,但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交。苏东坡豁达豪放的性格与超逸的文才很得复古赏识,而吴复古刚直脱俗的性格与道德文章更使东坡折服。东坡曾把复古告诫他的养生之法素笔抄下,引为座右铭,这就是有名的《问养生》法帖。世传东坡善养生之法,颇受这位良师益友的影响。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8月,苏东坡被贬惠州,专程经潮州拜晤复古,老友重逢,分外高兴。苏东坡欣然命笔,为麻田寺题名“远游庵”,并作《远游庵铭并序》,至今麻田山仍保存有苏东坡当年的墨迹。绍圣四年,东坡再次被贬海南,在琼州(今儋县)期间,曾多次向复古表达敬意。有一件事使东坡很受感动:复古曾命其子送过东坡一些潮州特产,东坡在儋州时记起此事,乃命人带了些海南特产鲜果给复古。谁知复古十分生气,命来人带回,并复函东坡,诚恳地说,朋友之交在于神交,只要彼此心心相印,何必搞世俗的那一套“礼尚往来”呢?这样做,只能给高尚的友谊带上世俗的习气。到了元符三年(1100)底,苏东坡遇赦北归。97岁高龄的吴复古,感念老友情长,执意为之送行,来到清远。因天气寒冷,老迈之人不禁其寒,遂染病不起。至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日,不幸病逝于归途。东坡在真州惊闻噩耗,万分伤感,写下了《哭子野》的祭文。苏东坡与吴复古虽然对待现实的态度不同,前者是面对现实,不怕磨难、积极向上;而吴复古的思想较为消极,他不赞成东坡沉浮于宦海之中,曾劝他“邯郸之梦,尤足以破妄而归真,今子目见而身履之,也可少悟!”但是他们之间的友谊却成了千古佳话。章太炎与苏玄瑛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章太炎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1903年,他以“反清排满”的罪名被捕入狱,1906年出狱后即流亡日本,主办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宣传革命,旗帜鲜明地与保守派作坚决斗争。1907年2月,两个风尘仆仆的年轻人来到《民报》编辑部。章太炎身穿一件破旧的和服,在厚厚的眼镜片后面的双眼凝视着来人。“先生,你不认识我啦?我是光汉。”刘师培走上前拉住了章太炎的手。当年章太炎在上海《爱国学社》任教时,刘师培是他的学生。“唔,是你,光汉。”章太炎兴奋地丢掉手里的烟,笑了。“先生,这是我的朋友苏玄瑛,他是专门从中国赶来拜见您的。”刘师培把身后的青年推到章太炎面前,介绍着。苏玄瑛红着脸,叫了一声“先生。”太炎望着这个瘦弱、矜持,一脸灵气的年轻人,自语道:“苏玄瑛,好熟悉的名字呀!”刘师培介绍说:玄瑛在《国民日日报》当过编辑。章太炎说:“对了,我看过你在《国民日日报》发表的《呜呼广东人》,把那些唯利是图,毫无爱国心的人骂得淋漓尽致,太好了!”大家都高兴地笑了起来。一会儿,太炎指着玄瑛对刘师培说:“玄瑛年纪轻轻,难得这样沉稳。”刘师培朝太炎一稽首,半垂眼帘说道:“出家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自然又沉稳,又安静。一太炎闻言惊喜地盯住玄瑛:“怎么?你还是个佛门弟子么?有法号么?”“法号曼殊。”“懂梵文么?”“略微懂些。”玄瑛说着又红了脸低下头。太炎兴奋极了:“这太好了,以后我们有时间可以在一起研讨了。”接着他们又谈起了形势,又过了一阵,他们起身告辞。准备去给玄瑛安排住处。太炎指着凌乱的房间说:“要是不嫌弃,玄瑛就住这儿吧,晚上闲了,正好有人聊天。”玄瑛被这意外的挽留惊呆了,好一会儿,他才如梦方醒地连连点头。晚饭后,玄瑛和太炎相对而坐,闲谈起来。太炎问玄瑛:“局势这么紧,到《民报》来怕不怕?”玄瑛含笑摇摇头说:“没想过。”沉思片刻,他又说:“我这次是为还愿而来。”“还愿?”太炎很惊奇。“四年前我在日本留学时,就仰慕先生,发愿要作您的学生,现在我如愿了。”太炎的目光变得柔和了,微笑着吸烟。接着他们谈起了佛学和革命的道理。玄瑛虔诚地注视着太炎,耳边的声音象海潮缓缓地从远处推来。“先生!”玄瑛喊道。“玄瑛,叫大哥,以后你们都不要叫先生,我是你们的大哥。”太炎的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额上的皱纹也渐渐舒展了。同盟会的处境越来越艰难,日本政府为了满足清政府迫害革命力量的要求,同时也感到同盟会的活动对日本政府也是一个心腹之患,因此,他们迫令孙中山离开日本。作为同盟会喉舌的《民报》,其处境就可想而知了,他们常常入不敷出,捉襟见肘。无奈,玄瑛只得拼命作画,给报纸的副刊拿去发表,或是拿去卖了,以补办报的经费。一天,太炎和玄瑛在一起谈话,玄瑛问:“世事这么艰难,大哥你就没想过失败么?”太炎点起烟,严肃地思索了许久,突然问:“你说项羽算英雄么?”玄瑛点点头。“是呀!大丈夫做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玄瑛轻声叹口气说:“我虽然也常常有一腔激情,有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可我的心又太容易灰,太容易冷,只有皈依佛门,求得心灵的安泰。”太炎扔掉烟蒂,感叹说:“是呀,我有时真羡慕你们斩断烦恼丝,遁入空门。可今天国家人民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皈依佛门,这难道是男子汉大丈夫该做的事吗?”玄瑛的脸又涨红了。“想想看”,太炎继续说,“西方人信奉基督,国人供拜释迦牟尼。可是,替万民受难的耶稣,能不能真的替万民受难?普救众生的如来,能不能把苦海中的民众救上篷船?玄瑛,你说你常常灰心,这实在难免,何况你半生坎坷,无亲无靠。你其实本来是一把火,只因为在严寒和苦雨中淋得太久,你的火焰才熄灭了。不过当你为着一个信念而鼓舞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春天又来了。”听了太炎的一席话,玄瑛万分激动,他对自己将要走的道路看得更清楚,决心也更坚定了。1908年7月,日本内阁更迭,新上任的外相小村寿太郎为了诱使清政府屈从日本提出的侵占东三省各项权益的无理要求,决定对清政府采取“亲善”政策,因而下令封禁清政府始终视为眼中钉的《民报》。太炎的心中,早已无所畏惧,他望望阴云密布的天空,沉静地等待着无情的暴风雨。“大哥!”玄瑛在夜风里战栗了一下,靠紧了太炎。太炎抓住玄瑛的一只手,望着阴沉沉的夜空,忽然朗声大笑:“玄瑛,你听我说,我们虽然是书生,手无寸铁,但早已经不惜流血,置生死于度外,我们无愧于四万万同胞,还有什么值得畏惧的?”他说着,挽起玄瑛的手臂走出黑洞洞的大门,大步地、义无反顾地走在冷冷的夜风中。章太炎和他的“小友”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阴暗的监狱里,空气潮湿,霉味刺鼻。旧民主主义革命家章太炎把邹容(近代民主革命烈士,)韵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望着邹容遍体的伤痕,不觉老泪纵横,语音哽咽……邹容比章太炎小16岁,两个人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之交。邹容写了《革命军》,章太炎大为赞赏,说:“你的书稿,讯虽浅直,但要让人看懂,非这样不可。”为了使书广为流传,他立刻为之写了序。他叫邹容为“小友”,并同邹容结为兄弟。清朝政府害怕章太炎倡导革命,把他投入监狱。邹容听到消息,勇敢地投案,跟章太炎一起坐牢。邹容在狱中反抗非人的待遇,惨遭迫害,身染重病,后来死在牢狱里。章太炎抚尸痛哭,写诗曰:“邹容吾小弟,披发下瀛州。快剪刀除辫,乾牛肉作糇。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以此追思亡友,抒发豪情。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封邹容为“大将军”。章太炎在邹容坟上修了墓道,并亲自作了墓志铭立碑墓前,表示对“小友”的深切怀念。鲁迅和柔石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唐)王昌龄日深夜,北风怒号,寒气逼人。在阴森森的国民党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里,忽然传出了匪徒们一阵狼嚎般的吆喝声,接着,从牢狱里走出了20多名带着手铐脚镣的“囚徒”。他们昂首挺胸,高唱《国际歌》,巍然向刑场走去。在这大义凛然的革命者中,有一位留着长发,戴着眼镜,脸庞瘦削而苍白的年轻人,他就是鲁迅先生年轻的朋友——柔石。柔石是一位十分朴实、勤恳的年轻作家,鲁迅先生非常赞赏他的品格。在那白色恐怖的岁月里,鲁迅和柔石经常在一起谈论国家的大事。鲁迅先生,以一个老战士的斗争经验,教育柔石,耐心地指导柔石写文章,搞翻译,办杂志,从事革命活动。柔石以一个年轻共,产,党员火一般的战斗热情感染激励着鲁迅。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使他们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1931年初,柔石被捕了。敌人在柔石的衣袋里搜出了一张鲁迅和某书店订的出书合同,就想以这作为借口逮捕鲁迅。形势十分险恶。这时,鲁迅担心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十分惦念着柔石和其它被捕的同志。一天,他收到柔石从狱中带出的一封信。信中说,他虽然已被戴上了脚镣,但心情并未改变,正在跟另一位作家殷夫学德文。信中还特别提到敌人正四处打听鲁迅先生的住址,要先生小心。另外,他要几只铁碗。鲁迅先生立即设法将铁碗送了去。一晃半个多月过去了。天气愈来愈冷,鲁迅心里老是惦记着柔石他们有没有被褥?铁碗收到没?他是多么渴望能重见柔石他们,和这些战友继续并肩战斗啊。可是,他得到的却是自己年轻战友牺牲的消息。先生悲愤极了,他夜不能寐,在院子里清冷的月光下来回踱步。为了悼念战友,抒发自己悲愤的心情,他吟就了一首诗。其中有这样两句:“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后来鲁迅先生为了控诉反动派的暴行,冒着生命危险,写了两篇文章:《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先驱的血》。为了纪念柔石,鲁迅先生还向刊物推荐了一副木刻《牺牲》,画面上一个母亲伸出双手,正把自己的孩子献出去。鲁迅先生对办刊物的青年们说:“这幅画叫《牺牲》,是德国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柔石生前曾经介绍过她的作品,可是现在这个勤恳的介绍者却已经被埋在土里了。我们连地点也不知道。请你们把它发表出去,算是我对烈士的无声的纪念!”徐悲鸿诚助“二石”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南宋)辛弃疾在中国画坛,生长在南方和居住在北方的现代画家傅抱石、齐白石被称为南北“二石”。傅抱石是中国杰出的山水画家,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画院院长,他和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绘制了《江山如此多娇》大幅壁画。他还为郭沫若的《屈原》一剧设计过服装,同时又擅长金石篆刻,是个多才多艺的画家;齐白石是尽人皆知的国画大师,他独具特色的艺术珍品作为国家的宝贵文物享誉中外。而他们的成名,是与画坛伯乐——徐悲鸿的发现和扶植分不开的。徐悲鸿以中国卓越的画家著称于世,他画的马驰名世界,但许多人却不知道在他58岁的一生中,他把美术教育事业放在第一位,把个人创作放在第二位,从事美术教育工作30多年,把美术教育作为他毕生坚持不懈殚精竭虑的事业。1931年,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的徐悲鸿带学生到庐山写生,归经南昌。这年,近30岁的傅抱石正怀才不遇、湮没于陋巷。傅曾是制伞工人,完全靠自学成才。当时正在一所小学代课的傅抱石,有一天到寓所拜访徐悲鸿,他拿了几块图章和几张画。徐悲鸿发现图章刻得很好,又看他的画气势不凡,就要他再拿些画来,并留下他的地址。第二天,徐悲鸿回访了傅抱石。傅抱石受宠若惊,不知如何是好,特别是听徐悲鸿说:“你前途无量,应该去留学,去深造。”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觉得自己好像在做梦。徐悲鸿为傅出国四处奔走,争取资助,他找到当时的江西省主席。拿出自己的一张画,说:“这张画留下来,就算你们买下的,南昌出个傅抱石,是江西的荣誉,你们应该拿钱,让他深造。”省主席只好同意出一笔钱送傅抱石去了日本。1929年,蔡元培推荐徐悲鸿担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在北平,徐悲鸿意外地发现了齐白石的作品。齐白石当年已66岁,但他的艺术横遭画坛保守派的排斥。当时北平美术界很保守,北平艺术学院的中国画教学掌握在保守派手里,画必称“四王”(清初画家土时敏、王原祁、王犟、王鉴,他们一味崇古,趋于程式化,缺乏艺术应有的生活气息),学必循《芥子园》(清代广泛流传的中国画基本技法图谱),教学改革为保守派所不容。齐白石30多岁尚未步入画坛,只是个匠人,57岁时为避战乱来到北平,以卖画为生,并无人问津。他“衰年变法”,闭门10年,大胆突破传统手法,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美术界独立门户自成一派。徐悲鸿到北平,一眼就看准“衰年变法”的齐白石,认为66岁的齐白石“在中国画坛仍然是一匹能够奔驰的千里马”。他两次登门邀请齐自石为“北艺”教授,没有得到老人的同意,又第三次去邀请。他的诚意和苦口婆心的说服,感动了老人。徐悲鸿亲自驾车接白石老人踏上了学院的讲台。他对学生讲:“齐白石可以和历史上任何丹青妙手媲美,他不仅可以做你们的老师,也可以做我的老师。”徐悲鸿为齐白石办画展、编画集,还亲自为画集做序。后来,徐悲鸿又回到了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告别北平时,齐白石画了一副《月下寻归图》送给徐悲鸿并题诗一首:“草庐三顾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海上清风明月满,杖藜扶梦访徐熙。”二人分别后经常互赠诗画,成为莫逆之交,感情十分深厚。茹科夫斯基与果戈理比亲属更亲密友谊,以互相尊重为基础的崇高美好的友谊,深切的同情,对别人的成就决不恶意嫉妒,对自己培养一种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前苏)奥斯特洛夫斯基“好文章!”茹科夫斯基(俄国诗人,)读到一篇名为《圣约翰节前夜》的短篇小说,连连拍案叫好。事后,他逢人便打听这篇小说的作者果戈理是谁?多大年纪?干什么工作?当他知道果戈理是一个21岁的小公务员时,连忙给果戈理送了一张请柬,邀请他参加一个盛大的宴会。在宴会上,这一老一少见面了,两人互问寒暖,讨论创作,当茹科夫斯基知道果戈理经济窘迫时,说:“当公务员,薪金少且不说,一天埋在无味的公文堆里,太影响创作啦!”他四处奔走,推荐果戈理当了历史教员。果戈理很感激老诗人的关怀,常去拜访茹科夫斯基,听取他的指导。老诗人发现果戈理思想敏捷,才华横溢,也常常从面前这个年轻人身上吸取营养。他们团结一致,为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努力做贡献。由于这种密切的来往,两人的作品都取得了飞跃的进步。果戈理更是感激茹科夫斯基,他给老诗人的信上写道:“是什么把我们这些年龄不同的人集合在一起呢?艺术。我们感觉到,我们中间有了亲属关系——比一般亲属更密切的亲属关系。”瞧,这是多么感人的友情啊!夫累密与摩瓦桑的师生情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奥斯特洛夫斯基夫累密(法国化学家,)与他的学生摩瓦桑()两人情谊很深,交往密切,常常在一起讨论学术问题,猛攻科学难关。一次,他俩各自都在提炼“氟”,夫累密首先制成无水氟化氢,多次试验就是不能释出氟,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啊!正在这时,他的学生、化学家摩瓦桑制出了氟,并请求法国科学院审查,而科学院偏偏派夫累密同另外两个人组成三人委员会去审查摩瓦桑的发现,真是无巧不成书了。“嘿,夫累密这下可难受啦!研究了半辈子,想发现新元素,结果没发现得了,倒让他学生得了个便宜。”人们议论纷纷。当夫累密等人组成的三人委员会到了摩瓦桑那里审查时,实验在进行,时间在飞逝,急得摩瓦桑直冒汗,就是连一个氟的气泡也没有,头次实验失败了。夫累密说:“摩瓦桑,别急,我们明天再来审查吧。”他并不因学生的失败而欣喜,反而劝慰,并叫他冷静。第二天,实验成功了,摩瓦桑果然离析出了氟。人们看到,摩瓦桑是在夫累密的基础上成功的,都为夫累密惋惜。认为他同摩瓦桑的关系从此便会告“吹”了。谁知夫累密坦荡地说:“看见自己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永远是作先生的一件乐事啊!”这件事不但没有影响他俩的关系,反而使他们团结得更紧密了。戴维提携晚生学会集体工作的艺术。在今天的科学中,只有集体的努力才会有真正的成就。如果你一个人工作,即使你有非凡的能力,你也不能在科学上做出巨大的发现,而你的同事将始终是你的思想的扩音器和放大器,正如你自己——集体中的一员——也是别人的思想的扩音器和放大器一样。——泽林斯基1812年法拉第听完戴维的化学讲演后,便给戴维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了整理得如刻印的听戴维演讲的笔记。信中倾诉了自己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希望得到戴维的帮助,得到一项能够接触科学技术的工作。不久,戴维约法拉第去相见的回信来了。法拉第高兴极了。两人见面后,戴维见法拉第是个好学的青年,心中暗喜,但脸色严肃,语气幽默地说:“年轻人,科学可是个刻薄的主妇,对于尽力为她服务的人,她给的报酬是十分少的。你”他指指法拉第的胸膛,续继说,“要不要一生侍奉这位‘主妇’呢?请三思而行啊!”“我的决心下定了!”法拉第回答得很坚决。这样,戴维同法拉第的交往就开始了。后来,法拉第当了戴维的助手。他们一起做实验,探索科学的奥秘。当时,戴维正在设计一种煤矿工人用的安全灯,法拉第也认真研究,提了不少有益的建议,给了戴维以很大的帮助。在老师的帮助下,法拉第进步极快,甚至一度引起戴维的忌妒。但法拉第成了科学之路上的“千里马”时,戴维便推荐他当了皇家研究院实验室主任。后来法拉第成了近代电磁学的奠基人,名满欧洲,但他总忘不了戴维,时常说:“是他把我领进科学殿堂大门的!”巴尔扎克的“最高评判”不要靠馈赠去获得朋友。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会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希腊)苏拉格底1838年,斯汤达的长篇小说《巴马修道院》写成了,他因贫困所迫,将这部书廉价卖出5年的版权。一天,巴尔扎克看到《立宪报》上刊登了《巴马修道院》中的一章,读到描写滑铁卢战役的章段,不禁为其精采的描述拍案叫绝。他给斯汤达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简直起了妒忌的心思。我为《军人生活》(我的作品中最困难的部分)所梦想的战争,如今被人家写得这样高妙、真实,我真是又喜、又痛苦、又迷惑、又绝望。”但是,巴尔扎克对斯汤达的钦敬之心还是战胜了“妒忌”之意。1840年9月,他写成了长篇论文《斯汤达研究》,高度评价了杰作《巴马修道院》。巴尔扎克的这种做法,在文人相轻的社会里,是难以被人们理解的,他受到了不少人的非议。批评家圣勃夫竟诬蔑他:“一定是受了斯汤达的贿赂。”而巴尔扎克心中却坦荡荡,对造谣中伤之语不屑一顾,他向世人宣告。“我写那篇谈论贝尔(即斯汤达)的文章,是大公无私、诚心实意的。”这是斯汤达所未预料到的,他得到这位“最高的评判者”的推荐,真是喜出望外。他原来以为《巴马修道院》这部小说起码要到40年后才会为人们所理解。他立即复信巴尔扎克,向他致以真诚的谢意,还求教了创作上的问题。沃尔夫包容学生阴险的友谊虽然允许你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惠,却要剥夺掉你的珍宝——独立思考和对真理纯洁的爱!——(俄)别林斯基德国马尔宝大学校刊《德国科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作者是罗蒙诺索夫,他批驳了他的引路导师、德国著名学者沃尔夫教授的一个错误论点,而举荐发表这篇论文的正是这位教援。罗蒙诺索夫在这所大学求学期间,他无止境的求知欲得到了最大的满足。他经常一连几个星期连续攻关在实验室,饿了啃几口面包充饥,困了躺在椅子上闭一会儿眼。在欧洲有着极高威望的物理学家、化学家沃尔夫看中了这位高材生。掌握了教授的研究方法之后,罗蒙诺索夫进步更快了,但他不只是简单地模仿老师。他十分崇敬沃尔夫,但对他的唯心论观点却从来不盲从。因此,他敢于向老师直陈己见。豁达大度的沃尔夫对学生的科学见解是十分尊重的,他喜爱这个敢想敢说,才华出众的青年。在罗蒙诺索夫毕业时,教授力荐这泣学生留校任教,并答应给他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给予丰厚的待遇。但罗蒙诺索夫想到了他的“母亲”俄罗斯,他说:“不,我的全部知识都是属于人民的,我要把它无保留地献给俄罗斯人民。”罗蒙诺索夫回国了,但永远忘不了不仅作为科学事业上的良师,同时也是生活上的益友的沃尔夫。他永远铭记着:当自己因大量买书而欠债,是这位老师慷慨为自己还债;当发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有不够检点之处时,老师总是真诚地提出忠告。他打心眼里感激这位事业上的导航人。涅克拉索夫与车尔尼雪夫斯基共同战斗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韦伯斯特涅克拉索夫(俄国诗人,)在屋里踱来踱去,焦躁不安,喃喃地说:“三天了,怎么还杳无音讯呢?”在等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书稿《怎么办?》。涅克拉索夫正主持《现代人》杂志的工作,他同车尔尼雪夫斯基是好友。他俩亲密团结,积极宣传反对沙皇、反对农奴制的革命思想。车尔尼雪夫斯基被捕后,在监狱里写了《怎么办?》,托人交给涅克拉索夫。涅克拉索夫知道这部书稿的价值,赶紧送去印刷。谁知在途中偶然地失落了。他焦急万分,四处寻访,毫无下落。于是便在《圣彼得堡警察报》上登了一则启事,以重金酬谢捡拾者。他度日如年地过了3天,至今仍无消息,他怎能不着急呢?“笃笃笃”谁在敲门?涅克拉索夫跑过去开了门,只见一个穷公务员站在门外,腋下夹着一个包裹。果然是失落的《怎么办?》的书稿。涅克拉索夫酬谢了那位公务员,乘车向印刷所赶去。他知道,发表《怎么办?》对《现代人》杂志是不利的,可能招致查禁。但他不以为然,他认为发表《怎么办?》,并不是车尔尼雪夫斯基个人的事,而是他们共同的事业,向沙皇、向农奴制进攻,这也是他自己的目标呀!不久,《怎么办?》在《现代人》上发表出来了,全国为之轰动。这是涅克拉索夫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共同努力打响的一炮。后来,《现代人》终于被当局查禁了。涅克拉索夫坦然处之,他对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我再办一个刊物,我俩共同战斗到底。”赫胥黎与达尔文共进退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莎士比亚达尔文的科学杰作《物种起源》一书问世了,这是科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也使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英国博物学家,)欣喜若狂,成了他生活中的大事。赫胥黎正在伦敦矿物学院任地质学教授。达尔文郑重地送给他一本自己的新作,并给他留言:“极想知道这本书对你产生的影响。”赫胥黎很快地把它读完了,他感到,某些不太重要的结论尽管还有研讨的余地,但通篇而论,论著极有价值,可谓划时代的作品,这必将产生一场科学思想的革命。生物学家赫胥黎是多么希望自己也投身到这场科学思想的革命中去啊!他立即给达尔文写了一封信,对大生物学家的学说给予了热情的赞扬。他的信中有这样的话,为了自然选择的原理,“我准备接受火刑,如果必要的话”。并进一步表示。“我正在磨利我的牙爪,以备来保卫这一高贵的著作。”赫胥黎骄傲地声称:“我是达尔文的斗犬。”达尔文则把赫胥黎作为自己的“总代表”。他们不遗余力地与教会和保守势力作斗争,为寻求科学真理,坚持和传播真理共同奋斗着。本生和基尔霍夫团结合作友谊永远是美德的辅佐,不是罪恶的助手。——(罗马)西塞罗月过中天,夜已深沉,在一间灯火通明的实验室里,两位科学家还在继续工作。这两个人便是本生和基尔霍夫(德国物理学家,)。他们两人密切合作已经很长时间了。为了发明分光器,创立精密的光谱分析方法,他们有时头碰头地趴在一起绘图,有时又分开各自去找材料;有时轻声交谈,有时又激烈地论辩。一天,实验室里像打起来了,别人匆匆推门进去,问:“怎么了?怎么了?”两人同时一愣,哈哈笑了,说:“不碍事,我们讨论问题哩。”别人也笑了,说:“你俩的嗓门一个比一个高,我们真以为你俩打起来了哩!”无数的不眠之夜过去了,他俩终于共同发明了分光器,当时,他们高兴得抱着在屋里转开圈了。本生拍着基尔霍夫的肩头,说:“分光器已发明出来了,我还想同你多吵几架呢!”基尔霍夫笑笑,说:“当然,我也有这个想法!”他俩又像过去一样,一会儿轻声交谈,一会儿高声争吵。不久,他们又利用光谱分析发现了新元素铯和铷。瓦特孙抗逆流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叔本华《物种起源》像一颗爆炸的巨型炸弹,使整个欧洲都震动了,那些保守势力立即对达尔文群起而攻之,他们认为进化论是对上帝的叛逆,“亵渎神圣”……达尔文在屋里来回踱步,他这时该多么需要支持啊!“瓦特孙先生到了。”有人告诉达尔文。达尔文说:“啊,快请!”瓦特孙进来了。他是有名的动物学家,同达尔文是朋友。他们曾在一起采集标本,研究化石,探讨过生物进化的问题。今天,在滚滚的逆流中,有些平日自称为朋友的人早已躲得远远的了。而瓦特孙却前来探访。他紧紧地握着达尔戈的手,说:“你的这种‘自然选择’的先进思想,一定会在科学上成为一种永不磨灭的真理。别看目前逆流滚滚,那有什么了不起,最后胜利是属于你的!”达尔文激动了,他连连地说“谢谢,谢谢您!”瓦特孙和别的朋友一起,抗逆流,顶恶浪,坚定地和达尔文站在一边。由于他们的团结战斗,共同努力,终于把反动教会为代表的保守势力打垮了。这是进化论的胜利,也是团结的胜利。契诃夫同“海燕”在一起最牢固的友谊是共患难中结成的,正如生铁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锤炼成锅一样。——(英)科尔顿在彼得堡全俄科学院大厅里,坐满了著名的学者们。今天就要宣布一项任命,聘请高尔基为科学院美文学院荣誉院士。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来得特别早,值坐在大厅的前面,心情激动地等待着这个令人愉快的宣布。他佩服高尔基向黑暗的恶势力勇敢斗争的精神。高尔基在自己的作品中对苦难的俄罗斯人民表现出了巨大的同情和深挚的爱。他早就认为高尔基的名字才真正是俄国文学的骄傲,他被聘为美文学院名誉院士是当之无愧的。可是,这位革命“海燕”的作品大大吓坏了那帮官僚政客和反动文人。选举高尔基为美文学院的院士这件事,早在统治者中间遭到了强烈的不满和震惊,沙皇尼古拉二世在高尔基当选的呈文上涂了这样的批语:“荒唐之至。”因此科学院院长竟然不顾众多院士们的合法选举,在会上突然宣布取消对高尔基的任命。理由是:“不知道高尔基正受政治审讯。”一听到这样的宣布,契诃夫气坏了,他几乎是从座位上跳起来,以不可遏制的愤怒,大声斥责科学院的这个不得人心的决定。他高喊着:“我不认为被控犯有政治罪行可以做为宣布选举无效的理由!”在契诃夫的带动下,院士们纷纷起来抗议,会议无法进行,在一片吵闹声中收场。后来,契诃夫在致科学院的声明中说,他本人决定辞去美文学院荣誉院士的头衔,他向整个俄罗斯宣布:他要和高尔基——革命的“海燕”站在一起!摩尔根与助手分奖金个人如果单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高尔基美国人奔走相告:“摩尔根(美国实验胚胎学家、遗传学家,)获诺贝尔奖金啦。”这时,摩尔根正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朝他的实验室奔去。他急着要见他的学生——布里吉斯和斯图尔提万特。这两个人是他的终生助手。他们三个人既是师生,又是朋友。摩尔根在“孟德尔定律”的基础上,创立了“基因学说”。他独立地完成过许多研究项目。后来,他同他的学生布里吉斯等人团结一致,密切合作,又发现了连锁、交换和不分开现象等等,从而发展了“染色体遗传学说”,并进一步证明作为遗传单位的基因是在染色体上作直线排列……正因为这些成就,1933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金。摩尔根进实验室,看见他的这两个合作者还在埋头工作,便把他俩叫到身边,说:“这份奖金我们三人共享。”“还是不要这样吧。”两个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那是奖给您的啊!”“不,是奖给我们的!”摩尔根把“我们”两个字说得很重、很响……关心亲朋无微不至〖2〗伍举与声子两代世交恩情须学水长流。——鱼玄机春秋时代,楚国的伍参和蔡国的子朝是很好的朋友。两家之间交往也很密切,他们的儿子伍举和声子从小相识,两代世交,结成了深厚的友谊。伍举长大后,娶了王子牟的女儿为妻。此后王子牟因犯法获罪,逃亡到国外去。这件事诛连了伍举,伍举被迫逃往国外。他觉得晋国很安全,于是夜以继日地赶路去投奔晋国。一天拂晓,伍举很早起身,背起简单的行装出发了。当他路过新郑郊外的时候,忽听背后有人叫他。回头一看,不禁又惊又喜。原来叫他的人是声子。这两位从小相亲而多年不见的好朋友,竟会在异国的土地上突然相逢,彼此都感到十分高兴。于是,他们就折下路边的荆条铺在地上,相对而坐,同时拿出干粮来边吃边谈。伍举更是百感交集,想起了过去的往事;而如今,有家不能回,流浪在外,不禁眼圈红了。声子便问他:“兄长,你怎么到这儿来了?”伍举听到这,泪水涌出,便把自己不幸的遭遇告诉给声子。他哭着说:“岳父的事情,我并不了解。我完全是无辜的,今天又被迫离开楚国,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重返家园!”声子听了,对朋友的遭遇非常同情,就安慰他说:“兄长,你去吧,这次我也要到晋国去,正好和你同行。你先暂时在晋国住下来,我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你重新回到楚国!现在你要振作精神,以后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当时,晋、楚两国为了争夺中原地区的霸权,经常发生战争。在伍举投奔晋国后不久,声子被派到晋、楚两国去调节两国之间的关系。声子在晋国办完公事以后,就高兴地去看望伍举,并对他说:“兄长,回国的时机快要到了,你耐心地等着听我的好消息吧!”伍举紧紧握着声子的双手,感激得说不出话来,两行热泪不禁夺眶而出。声子告别伍举后来到楚国。他始终记着伍举的事,寻找一切机会帮助伍举。一天,令尹子木问他:“晋国的大夫中人才多不多?”声子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便说:“多得很!个个才华出众,楚国是根本比不上的。”子木问:“他们是怎么物色到的?”声子说:“用不着物色,这些人都是从楚国跑过去的。”子木奇怪地问:“楚国的人怎么肯为晋国所用呢?”声子说:“楚国用刑太滥,有才能的贤人经常无辜得罪,都逃亡到晋国去。”声子接着说:“现在楚国的贤大夫伍举就是被迫出走的,他的岳父王子牟犯了法,本来同他毫不相干,却诬枉他,伍举无法申辩,只好逃亡到晋国去。如果他假手晋国来报私仇,楚国就休想太平了。”子木听罢,心里十分惊慌,马上清楚康王赦免伍举,并宣布增加他的爵禄,派人到晋国去接他回来。伍举明了这一切,都是声子的功劳,只有声子帮助他,才使他终于回到了楚国。伍举对声子非常感激,他们的友谊更加深厚了。此后,他们两家世代亲近和睦,伍举和声子的友谊,也流传后世,传为佳话。百里奚与蹇叔共患难乐莫乐兮新相知。——(战国)屈原百里奚,春秋秦国大夫,虞国人。家穷,成亲离家,自谋生路。他先到齐国,无人推荐面见齐襄公。流浪至宋国,得遇蹇叔,两人纵谈天下大事,结为兄弟。蹇叔随即把百里奚推荐给虞国的贤臣宫之奇,宫之奇又把他推荐给虞君,作了虞国的大夫。可好景不长,晋献公出兵灭虞,俘虏了虞君和百里奚。正好晋献公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秦穆公,便把百里奚作为陪嫁小臣送至秦国。百里奚伺机逃出,跑到楚国宛县,不料被楚民捉送到南海放马。秦穆公后来听谋臣公孙枝说,百里奚有经邦治国之才,便想任用他,决定不惜重金将他赎回。公孙枝急忙劝阻道:“主公要是送厚礼去南海,百里奚就回不来了。”秦穆公很奇怪,问其原因。公孙枝说:“楚国让百里奚去放马,说明他们还不知道百里奚的才干,主公要是拿这样厚重的礼物去换他,不就等于告诉楚国,百里奚是个人才吗?如此,楚国便不会放他回来了。”秦穆公恍然大悟,就按照当时市场上买奴隶的价格,让人带五张羊皮将百里奚赎回。百里奚赎回后,穆公与他谈论富国强兵之道,欲任他为宰相。百里奚不受。曰:“我的本事远比不上我的朋友蹇叔,主公要富国强兵,称霸中原,就该把蹇叔请来”。秦穆公听说蹇叔比百里奚还要高明,马上派公子絷赶到蹇叔隐居的地方——宋国鸣鹿村去请其出山。蹇叔入秦后,秦穆公即任命其为右相,同时任命百里奚为左相。在蹇叔和百里奚的辅佐下,秦穆公积极推行各种改革,使得秦国一天天强大起来。邹长倩良言赠挚友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也;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语也。——(汉)贾谊汉武帝的宰相公孙宏,小时家里很穷。他放猪多年,40多岁了,才发愤读书,学习《春秋》,学习其它经典。武帝初年。举贤良方正,他应试对策考第一名,拜为博士。要去长安时,他的近邻好友邹长倩,看他衣帽破旧,就脱下自己的衣服,鞋帽给他穿戴上,还赠送他干草一束、素丝一桄、扑满一个,并分别题词说:“干草虽不值钱.但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它。古诗说:‘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意思是:送他一束干草,那人像玉石一样美丽。用此诗赠您,希望您贵不忘贱;“素丝一根一根地织成线,多少线积成了缕,多少缕积成了这一桄。这说明积少成多,积多成大。希望您不要认为是‘小善’而不去做啊!扑满是用土做的陶器,是用它装钱的。它的构造是有入口而没有出口。钱装满了,就把它摔破了取出钱来。因为钱贵重,而扑满不贵重。现在有些当官的收敛百姓的钱,聚而不散,将会得到扑满的下场,可要好好地警诫自己啊!”“保重吧,别后有山川的阻隔,风霜雨露的变迁,您谨慎从事,建功立业吧,我在家乡听候您的好消息!”后来公孙宏当了汉武帝的宰相,被封为平津侯。他打开东阁广纳贤明的人,把自己应得的俸禄全拿出来招待宾客食用。自己和家人经常吃粗米穿布衣,不辜负好友的期望,不忘记好友的赠言。孔融让梨争刑非亲有义须当敬,是友无情不可交。——中国谚语孔融是曲阜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的儿子。他一生写过许多的诗和散文,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孔融对父母恭敬孝顺,对兄弟谦让友爱,对朋友热情诚恳,对奸邪嫉恶如仇。因此,大家都很敬重他。孔融的这些美德,是从小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培养起来的。孔融兄弟很多,他排行第六。父母从小就教育他们要谦让待人,尊敬父兄,明辨是非,注重仁义。所以他们家虽然孩子多,却一直和和睦睦的,邻里从来没听到过吵嘴打架的声音。孔融4岁时,有一天,他父亲的一个学生来看望老师和师母,带来一些梨给他和哥哥吃,孔融拣了个小的,客人觉得奇怪,就问他说:“小公子,你为什么拣小的吃呢?”孔融笑着回答:“我年纪少,当然该吃小的嘛!”那位客人听了直夸孩子懂事,父母家教好。孔融生活在东汉末年,当时朝廷里宦官专权,他们迫害异己,残害百姓,为所欲为,无法无天,弄得天怒人怨。孔融十六岁那年,有个叫张俭的官员触犯了宦官头子侯览,侯览下令逮捕张俭。张俭无处藏身,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中柱夫人王志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