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是吃青春饭吗培训

产品经理在早期如何快速学习? - 知乎32039被浏览1121971分享邀请回答/p/222872114.不断增进对用户的感知有朋友说他带产品经理新人时,会让他/她先处理一段时间用户反馈,从各个渠道里收集反馈(自己后台的、微博的、知乎的等等),对反馈进行分析处理。这是增强用户感知的好办法。实际上,我们将这称作「用户研究」,用户研究是有很多方法的,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归根结底,在于增进自己对用户的了解。因为即使自己就是用户,也往往并不典型,或者没有代表性,只要广泛的接触用户,增加自己的「用户感」,才能让自己更好的往下做产品。我们早期在做豌豆荚时,我曾经做过一个用户研究,方法很简单,就是观察法,有系统的记录在当时那个时间点(智能手机发展的初期),周围的普通用户都在用手机做什么。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记录了一百多人,就能够看出一些有意思的结果了。以前做用户测试(可用性测试),我会和上百个用户一起做测试,观察每个用户的行为,这样的测试做多了,会习惯性的让自己处在一种「冷静」的角度,充分感知到普通用户和产品经理、设计师的差异。用户研究能够完全指导我们的工作么?回答是否定的,因为用户需求和用户行为本身具有复杂性,很难通过简单的研究全面和深入的掌握,而时间的开销也非常大。但是用户研究重要么?重要。以前传统大型企业中的用户研究,很多时候容易沦为形式,通过一堆图表和用户的语言,来在做决策时避免责任。在互联网行业中,我们更多的是要通过用户研究不断增加我们对于用户的感知,为我们提供养料,启发我们对于用户需求和用户行为的洞察,这是 Insight. 这样的洞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不断深入了解用户,了解行业,无论是用户访谈、问卷调查、行为数据的分析等等,除了帮助我们获得一些即刻的认知,更重要的是不断拉近我们和用户的距离,建立起这种「用户感」。5.能下也能上很多产品新人一上来就直奔细节,页面有什么问题、流程怎么做等等。本身这是对的,这些都是基本能力,但是还不足够。能够深入到细节,同时也能把自己拉回来,站在更高的层次看问题,产品的、业务的、行业的。如果只陷入到细节里解决问题,往往只能就问题解决问题,但很多时候问题的边界往往不对。一个视频产品,交互固然也重要,对于内容品类的选择、头部内容的把握、内容的分发效率,这些更重要。如果定义错了问题,那么无论在一个点上再怎么使劲,往往也很难有更大的成效。本质上,这是一种抽象能力,在各个层面上进行抽象。这也是做产品有趣的地方。有点像智力+体力游戏,不断推进自己深入的思考,看清楚问题的本质,也就是不断在抽象问题。这种能力的积累,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信息量,并且还要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真正的见多识广。额外的说,在工作协同、职场上的抽象能力、定义问题的能力也很重要。上级分配的工作,首先要思考,上级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完成这个目标,而不是一上来就机械的执行。这同样是一种抽象能力。6.提升格局和信息空间很多产品经理喜欢蒙头做产品,这固然也对。但是另一方面,产品经理需要获取大量的用户信息和行业信息,需要各种各样资源的支持与协助。要了解、要懂的东西太多,如果自己太封闭,始终只有自己一小块的认知空间。学习能力应该是很多产品经理真正的竞争力。例如除了做好产品本身,同样应该了解推广和流量获取,了解 SEO、ASO 等等。这些信息没有即时的书本来教,就需要和有经验的人学习,需要不断的创造条件获取经验。看到别人,首先想想自己能够获得什么,而不是只盯着对方的短处。看懂事情,就是需要增加自己真正有效的信息容量。某个朋友做的已经非常优秀了,但是常常能看到半夜还在学习,记笔记,还在到处和人请教问题,发现有自己能够学到的东西一点都不放过机会。这样的感觉,才是成长的样子,以及真正的格局。在行业里,对于行业信息的获取,往往并不只是案头工作。各个行业里的、本行业里的「玩法」,各种流量的获取策略,这不是简单从书本上、网上、一个地方获取到的。这需要随时有这种敏感的意识,捕捉来自各种地方的信息,做一个有心人。这里面还有一点,是人品。单纯的索取,很快就会枯竭,人家为什么要帮你?人和人之间的信任、认可,都是相互的,在团队内部是这样,在外部也是这样,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了更多人的帮助,哪怕只是信息上的,成功的概率会更大。共勉。利益相关:—— 2017年9月更新 —— 学习 UI/UX 和产品设计1、顺手做了一个标准化的 UI/UX 和产品设计师培训产品,希望能够彻底解决新手、一部分老手设计师/产品经理/运营的学习问题,具体见这篇文章:2、UI、UX交流QQ群:,会定时举行公开课和答疑。欢迎大家加入。3191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1K21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1 个回答被折叠()很好的问题。&br&&br&我做产品经理的时候,平时总在想一个问题:“如果给我年薪50w,我可以胜任这样的职位吗?如果不可以,那我还差在哪里?”&br&&br&首先无论是哪个级别的产品经理,交互——需求文档——需求评估——跟进开发进度——数据反馈——产品迭代优化,这样的过程都是必须的。但把这些做好就是好的产品经理了吗?其实即使是10w的产品经理,如果他足够有悟性,那他一样会把这个过程做得很好很完美。&br&&br&但为什么他还只是10w呢?因为这还只是执行层面的工作,leader教你做什么功能,你照着做,在这个过程中,你少了思考,更多的是执行。这是命题作文,让你写什么,你就写什么。&br&&br&&b&思考,就是10w与30w的差距。&/b&为什么做这个功能,这个功能是用户真正想要的吗,我是否可以用其他更好的方式代替?用户还有哪些其他的需求?我还可以做哪些其他的功能?&br&&br&一个30w的产品经理,他一定是可以单独负责一个产品,对整个产品的需求、功能、研发跟进、效果呈现、数据负责;他可以对产品做整体的时间规划,3个月后是什么样,半年后是什么样;他甚至可以带一个产品的小团队。此时,他要花更多的时间在思考,而不仅仅是执行。&br&&br&但为什么他还不是50w呢?因为更高级的产品经理,他需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来审视产品,他需要站在业务的角度去衡量产品的发展方向,他要有极宽阔的视野,了解行业,有着战略性的大局观。因为他的一个判断失误,很可能导致一整条产品线流产。&br&&br&&b&视野,就是30w与50w的差距。&/b&我们大多数的人很容易做到可以单独规划一个产品,而且也可以做的不错,但如果谈产品背后的战略布局,相信很多人都并不了解,因为他没有把自己放在更高的高度上来理解产品,他对行业的理解也并不深。&br&&br&以上就是我想说的。回答我篇首的那个问题:我对行业的理解还不够深,这的确是我需要加强的地方。&br&&br&最后对于刚入行的新手,想提几个建议:&br&1、多思考——执行是必须的,但思考才会成长&br&2、跳出来——站在总监的角度看问题,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很好的问题。 我做产品经理的时候,平时总在想一个问题:“如果给我年薪50w,我可以胜任这样的职位吗?如果不可以,那我还差在哪里?” 首先无论是哪个级别的产品经理,交互——需求文档——需求评估——跟进开发进度——数据反馈——产品迭代优化,这样的…
如果你在类似BAT这样的一线大互联网公司,基本没必要出来培训,我在深圳腾讯和华为都呆过,内部培训体系其实真的太强了,一年100-200场内部讲座,氛围非常好,消化好这些内部资源已足够,剩下的时间多踏实做点事情。&br&&br&产品经理的培训基本只分布在北上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有.&br&&br&1. 几个创业咖啡的分享,比如&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车库&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3W&i class=&icon-external&&&/i&&/a&,贝塔,周末经常会有产品相关的一些活动。&br&通常2-3个小时,免费,或者点杯咖啡就好。主要在北京多,3W深圳也有,南山科技园那边。&br&适合人群:入行1-3年,有点经验和积累的,太资深的不大适合。&br&&br&2. 几个产品组织的活动,比如费神的&a href=&///?target=http%3A///portal.ph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mcaff&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geekpark.ne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极客公园 &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thebeac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灯塔_lighthouse&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36氪&i class=&icon-external&&&/i&&/a&,也经常会推荐或者组织一些线下活动;也基本免费,半天的活动,听大神们吹吹牛还是挺爽的,交点朋友,偶尔会收一点入场费用。&br&适合人群:所有人群。&br&&br&3. 系统化的培训,这种相对少点,关键要看老师,要选大公司有实力的。最近有一些BAT总监组织了一个产品课,好像和&a href=&///?target=http%3A//t.cn/8Dkzcz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第九课堂&i class=&icon-external&&&/i&&/a&合作发布的,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搜。&br&适合人群:刚入门的,自学成才的,或者屌丝互联网公司的想系统学学的。&br&&br&4. 再就是&a href=&///?target=http%3A///location/worl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豆瓣同城 &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微活动&i class=&icon-external&&&/i&&/a&搜罗一些你产品用户相关的活动了,比如你是做美食应用的,你去参加一些线下的美食活动,真正充分了解你的用户,记住产品永恒的中心是用户。问问自己,你真的充分了解你的用户了吗?&br&&br&&br&企鹅有个7-2-1学习法则,学习这事,7分靠实战,2分靠导师,1分靠培训。&br&&b&把每件事情能做好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培训。 &/b&
如果你在类似BAT这样的一线大互联网公司,基本没必要出来培训,我在深圳腾讯和华为都呆过,内部培训体系其实真的太强了,一年100-200场内部讲座,氛围非常好,消化好这些内部资源已足够,剩下的时间多踏实做点事情。 产品经理的培训基本只分布在北上深这样…
不请自来。&br&&b&利益相关:三节课联合发起人,前第九课堂COO。关注在“学习”这个领域进行实践已有4-5年。&/b&&br&&br&我想了有好几天要不要来答这道题,主要是吧,题主的这个问题背景描述搞得这实在太像是三节课软广了,答了很容易被人认为是低劣的营销手段。&br&然后,我发现我们已经有几个同学抢先跑上来简单答了下这个问题,这让它看起来更加像广告了……&br&另外,我发现,很多人其实还在以为三节课是个卖课的培训机构,这可能是最让我不爽的事情了”。&br&&br&所以,我还是上来答一下吧。&br&&br&------------------------------------分割线----------------------------------------&br&&br&首先,我想先聊一下我所理解的关于培训和各种形式的学习对于“产品”和“运营”从业者的意义。&br&&br&我要先进入一个可能会比较有争议的问题——&br&&blockquote&&b&产品经理或者运营,到底是不是能够被培训出来的?&/b&&/blockquote&这个问题,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有无数人跟我们探讨和质疑过。&br&坦白说,我们最初也没有答案,但到了现在,无论是luke、老布、冬琪还有我,都可以很肯定的回答:如果你要的是一个80分以上的产品或运营,那么这样的人一定是无法通过培训或其他学习训练培养出来的。但如果只是一个60-70分之间的产品或运营,那八成还是可以的。&br&这种肯定的底气,来自于过去这两年时间里,我们在很多三节课同学们身上看到的变化,我们组织了很多让大家线下实际动手来做产品的活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之前脑子里一片空白的新人,当他照着我们所给定的一套“用户-需求-场景”,“先搞清楚业务流程,再考虑功能和原型”的方法去做事情的时候,他的工作产出,不会有太大的硬伤。&br&原因其实很简单,这就好比如果你有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SOP交给一个新人实习生,他照着这个SOP去做工作,至少可以交出来一份及格的答卷是一样的道理。&br&&br&&br&于是,我们就又引出了下一个问题——&br&&blockquote&&b&参加培训对于产品或运营从业者来说,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有没有意义?&/b&&/blockquote&我觉得一定是有意义的。但是需要有所区分。&br&承接着上一个问题的思路,我觉得对于2-3年以下从业经验,还完全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的新人,最需要的,是一套完整的工作方法论、知识体系和大量的具体实践练习机会,且实践练习一定要细到一个具体的点上,例如产品工作中的画流程图或运营工作中的给一篇文章取标题,对于新人来说,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知识框架和没有很多这种具体技能的积累,会很容易感到迷茫,或感到N多想法无法落地。&br&&br&而对于2-3年以上经验,自己已经有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工作方法和知识体系的产品或运营,可能不太需要方法论了——你可能会发现,别人的方法论跟你的方法论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可能你都不一定认可其他人的方法论。这就好比同样是做产品,其实百度和腾讯的方法论,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br&所以,这个阶段的产品或运营想要提升,可能最需要的,就是一些真实的案例操盘经验分享和一些“全流程”式的项目操盘实战练习了。&br&比如,我给你完整讲一下我做一款产品,是怎么从0做到1000万用户,然后半年内迅速死掉的,这个事情就会非常有意义。&br&又比如,让你自己真正上手试着3天内完成一款产品从无到有的设计,并把它投放到市场上去得到用户们的反馈,这个事情也会非常有意义。&br&&br&&br&上面两问题先界定清楚了,我们再往下聊。&br&因为,接下来我要给的回答,都是基于我们对“学习”的上述理解基础上的。&br&&br&------------------------------------分割线----------------------------------------&br&&br&接下来,我试着对于题主提出的“这么多家机构,到底哪家好”的问题给一个参考性的回复。&br&&br&其他几家机构的情况我不是特别了解。就9课、三节课、网易云课堂微专业和题主没有提到的PMCAFF,我还是比较熟悉或至少有一定了解的,不对或不客观的,欢迎死命拍。&br&&br&我先说PMCAFF和云课堂吧。我跟阿德、云课堂的孙志岗都见面交流过,彼此都还算熟悉。&br&首先,PMCAFF在做的线下公开大课,基本采用的是邀请行业大咖来攒局做主题分享的方式,每次来的老师和讲的东西也都不太一样,其实形式上跟很多沙龙分享区别不算太大,对于很多有过几年工作经验的人来说,这种大咖的主题分享是可以在一些地方带来一些启发的,但相对会缺乏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新人和小白来说,可能直接价值不是那么大(上面说了,我认为对于新人和小白而言,最需要的东西是一套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好的地方是真的能线下认识很多人,见到不少大咖。&br&当然了,PMCAFF目前的主要核心业务其实也不是学习或培训,而主要是社区,所以,其实这个状态也合理。&br&&br&然后说下云课堂微专业。我跟云课堂的老大孙志岗其实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云课堂现在做这个微专业的背景,其实是基于一个判断:&b&他们认为学习类的内容其实不需要提供给用户太多的内容选择,而更应该以精品的方式做好一套内容,再把学习相关的服务做足做重,就够了。因为学习的用户参与成本太高,当你提供了过多的内容选择,其实对用户反而是种负担。&/b&&br&&b&对很多真正想要学习的用户而言,他需要的其实只是一种“可信赖”的感觉,只要找到一个可信赖,能够真正帮自己解决学习问题和困惑的服务,哪怕收钱也是OK的。&/b&所以,与其免费找N多内容过来搞个平台,不如自己踏踏实实做好一个课程。&br&基于此,云课堂的微专业其实在我见过的在线教育平台里是做得很认真的了,他们自己参与了教研的过程,搭建了一个简单的课程体系(就这一点,其实能做到的人就很少),为了确保课程内容和方法论的一致,请的人也都是网易系的产品经理,对于课前、课中和课后也都设置了实践型的作业,并确保每一份作业会由老师认真批改。这样一来,整个学习过程就有了:一致性的内容、固定的老师、相对的体系化学习、大量实践相结合。&br&云课堂这样的观点、课程方式和内容设置,我个人还是比较认同的。虽然课程和相关服务我自己没有完整体验过,但我自己的感觉,孙老师和云课堂的团队也是一个对学习高度看重+负责的团队,我感觉他们应该会做出来品质不错的内容和学习服务。&br&&br&&br&接下来,来说我最熟悉的9课和三节课。&br&9课走的是典型的培训机构路数:自己外面请老师,自己管招生,教研管得很少,最后和老师分成。好处在于,老师相对固定,课程还是比较体系化的,另外因为老师不变,讲得越多也就越熟练了,所以课程内容部分的体验应该还是不错的。也有不少用户通过9课的课程对于产品建立了一个良好的认知,或者是从中获得了很多具体工作上的启发的,要是这点都做不到,也很难连续做了3-4年的收费培训还能持续在市场上有点位置了。&br&但9课的课程抛开收费的事不谈,相对不好的地方在于:上完课之后的服务很弱,基本上跟学员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一次性消费的关系。除了上课之后,关于学员的技能提升方面,9课能提供的帮助和价值很少。&br&&br&&br&然后就是三节课了。&br&我先提供几个信息供参考——&br&&blockquote&&ol&&li&三节课的老师都是固定的,核心课程就我们4个人在讲,所有课程教研设计也都是我们4个人做。&br&&/li&&li&我们讲课已经讲了3年了,这三年里,差不多是每两周就会出来讲一次课;&br&&/li&&li&三节课的课程最初就是跟第九课堂合作的,当时收费2000块钱一个人,后来,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决定不再跟9课合作,把之前的课程变成免费;(关于这中间的故事,我最后讲)&br&&/li&&li&无论收费时还是免费的时候,我们所有的课程都是期期爆满,最夸张的时候,单次课程50个名额,2分钟内被全部秒杀;&br&&/li&&li&2015年12月起,我们开始把我们的全部课程核心内容变成一套线上的有体系的内容,以便能够服务帮助到更多用户,到目前为止,我们线上课内测了2个月,期间没有做任何刻意推广,只是纯粹靠着用户口碑,就已经能够实现单堂课程平均报名人数接近2000人了。&br&&/li&&li&欢迎你到三节课官网(&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在线课程”板块下任选一堂课进入课后答疑区查看用户们对三节课课程的反馈和评价,目前来看,每一堂课的课后用户留言都很多,不用担心被托骗。&/li&&/ol&&/blockquote&&br&其次,基于上面我所提到的我们对于“学习”这件事的理解,我再尽可能用几张图来展示一下我们的学习体系。&br&&br&图1:三节课的线上“产品”系列课程的前16堂课(目前其中一半已上线),这些课程,重点面向3年以下经验的产品经理&br&&img src=&/26ec8e644_b.jpg& data-rawwidth=&844& data-rawheight=&4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4& data-original=&/26ec8e644_r.jpg&&&br&图2:三节课的线上“运营”系列课程的前16堂课(目前其中一半已上线)这些课程,重点面向3年以下经验的互联网运营从业者&br&&img src=&/a62c8a762a9efe48fb904c96bb56e3a9_b.jpg& data-rawwidth=&815& data-rawheight=&4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5& data-original=&/a62c8a762a9efe48fb904c96bb56e3a9_r.jpg&&&br&图3:三节课包括线上、线下在内的学习体系展示&br&&img src=&/ce04ac04a94aca6b65ea99_b.jpg& data-rawwidth=&757&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7& data-original=&/ce04ac04a94aca6b65ea99_r.jpg&&&br&图4&图5:三节课学员线上完成作业展示——这是一道主题是“还原Boss直聘产品的核心业务流程和核心页面原型”的作业&br&&img src=&/3cee5ce9bf6_b.jpg& data-rawwidth=&864& data-rawheight=&5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4& data-original=&/3cee5ce9bf6_r.jpg&&&img src=&/c2a5fd2cd2b59deae79ee44_b.jpg& data-rawwidth=&847& data-rawheight=&5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7& data-original=&/c2a5fd2cd2b59deae79ee44_r.jpg&&&br&&br&以上,只是从“学习体系”的层面来同步一下我们的理解和我们在做的事。至少,就对待“学习”这件事的态度,我觉得三节课是很严肃和认真的。&br&&b&此外,当前我们几乎所有的课程和学习资源,都在奉行“免费,但是有门槛”的原则。&/b&&br&比如,我们的线下课都需要先完成作业拿到邀请码才能参与,而线上课都需要事先报名才能参加,且从开课时间算起,只有在课程结束后24小时内可以重复观看,过时课程自动下线,想要再次参加,只能再等下次开课。&br&&br&原因也很简单——&br&&blockquote&第一,我们的第一核心目标是要帮助更多人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能力提升和成长;&br&第二,并不是我们压根不考虑收钱,而是我们不认为在这个阶段把课程收费了就能更有助于大家的学习和能力提升。相比收费来说,通过一些机制上面的刺激和约束先能帮助一部分人培养起较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认知可能更加重要;&br&第三,相比“卖课”这种挣一笔钱就算的与用户之间“一夜情”式的业务逻辑,我们更希望我们跟用户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更深度、更长久的关系。&/blockquote&&br&以上,希望能给题主和其他朋友们一点参考。&br&可能的情况下,我们还是鼓励大家可以多听一些课的,毕竟,每个人的需求和特点不同,也说不好到底哪个老师或哪种类型的课程更加适合你。&br&相比“选一个大家都说NB”的,有时候其实“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更重要一点。&br&&br&------------------------------------分割线----------------------------------------&br&&br&最后的最后,关于我从第九课堂到三节课的经历,以及三节课从2014年9月开始正式起步,到2015年10月我和luke,布棉3个人决定全职出来做这件事,整个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还有我们未来对三节课的一些想法和期望,我可能需要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来讲清楚了。&br&这部分如果要讲,会略长,我不确定有多少人会对它感兴趣。&br&&br&所以,我还是等点赞和留言更高一点,确定更多人对它感兴趣之后在说吧。
不请自来。 利益相关:三节课联合发起人,前第九课堂COO。关注在“学习”这个领域进行实践已有4-5年。 我想了有好几天要不要来答这道题,主要是吧,题主的这个问题背景描述搞得这实在太像是三节课软广了,答了很容易被人认为是低劣的营销手段。 然后,我发…
&p&看到你的问题,说句实话,仿佛看到前几年的自己。不过咱俩唯一不同之处就是我大学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跨度很大。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你一些建议,希望能对你有帮助。&/p&&br&&p&&b&1、确定要转行吗?&/b&&/p&&br&&p&我之所以把这个问题放到第一位的确是有目的性的。&/p&&br&&p&首先转行并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对未来职业有着决定性因素的。往大了说,决定着以后你会成什么样的人;往俗了说,就是决定你以后赚多少钱。&/p&&br&&p&其次,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应届毕业生或者刚进入社会一年的大学生都有这样的问题,工作一段时间,觉得工作索然无味,每天周而复始工作内容。一方面,觉得自己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另一方面,总是眼高手低,总希望少付出多回报,一山更望一山高。如果此时,贸然进行专业转换,可能会得不偿失。&/p&&br&&p&因此,我奉劝有转行意愿的朋友们,在没有对自己有十足清楚的认识,以及细致的职业规划前,请不要贸然转行。&/p&&br&&p&&b&2、什么是产品经理?&/b&&/p&&br&&p&如果你已经下定决心转行,那么很“遗憾”通知你,从0开始的你,要努力学习!当然,学东西就是要不求甚解,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因此,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产品经理。&/p&&br&&p&不讲专业大道理,我就用《失控》里的蜂群思维来给你解释下何为产品经理:&/p&&br&&p&满满一槽的水。当你拔去水槽的塞子,水就开始搅动,变成涡流。涡流发展成为旋涡,像有生命一般成长。不一会儿,旋涡从水面扩展到槽底,带动整个水槽里的水。不停变化的水分子在龙卷中旋转,时刻改变着旋涡的形状。而水流不停旋转,在崩溃的边缘舞动。&/p&&br&&p&每个项目就像池子里的那槽水,而产品经理就是那个拔掉塞子的人,就是那个搅动所有水分子制造漩涡以及对流向何方负责的人。&/p&&br&&p&当然,用大白话说,产品经理就是产品+经理,就是你既要有商业分析,产品设计,产品运营的能力,又要有一个沟通,项目管理的能力。总之,就是上能hold住客户,下能实力服众的中流砥柱。&/p&&br&&p&&b&3、如果自学产品经理需要做哪些准备?&/b&&/p&&br&&p&实话还是要放到前面,不是打击自学积极性,但自学真的只是一方面,即使悟性再高也是不足够的。还是建议要跟着专业人士学习,双管齐下才最好,这个后面我会说到。&/p&&br&&p&关于自学,首先你要知道一个产品经理必备的技能是哪些:1、设计技能:懂得产品模式的功能结构(建议AXURE);2、软件技能:思维导图、原型设计(建议mindmanager、VISIO);3、模式技能:B2C、O2O、SNS等产品的功能结构和运作模式;4、策划、项目管理技能(建议project、excel)&/p&&br&&p&以上括弧里的软件起码达到会用的地步,如AXURE会做简单的交互动作,会画简单的流程图,泳道图;PROJECT会做简单的项目排期,EXCEL会做简单的数据分析;&/p&&br&&p&而对于产品模式的建议则是:尝试着自己设计出一套产品原型出来,从最简单的一套流程开始,如注册流程,如下单流程。然后就是不断地自我思考,与真正的网站作对比,找出自己的差距,假以时日的完善与思考,在实践过程中锻炼自己的产品思维。&/p&&br&&p&总之,产品经理最重要的三条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思维、沟通。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书籍,希望对你有帮助:&/p&&br&? 产品市场方向&br&&p&《重来》、《重来2》、《引爆点》、《长尾理论》、《魔鬼经济学》、《影响力》、《怪诞行为学》&/p&&br&? 产品设计方向 &br&&p&《一目了然》、《火花集1、2》、《用户体验的要素》、《就这么简单》、《锦绣蓝图》、《Web信息架构》、《创造突破性产品》、《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简单法则》、《dont make me think》、《设计心理学》&/p&&br&? 团队合作方向 &br&&p&《决策与判断》、《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演说之禅》、《启示录》;&/p&&br&&p&&b&4、关于在线教育课程&/b&&/p&&br&&p&首先,这里我要说下我真不是黑子,我只说我的亲身经历。就如同我上面说到的,一个人的自学悟性再高,但专业的东西毕竟是专业的东西,还是需要专业的老师和课程指导。&/p&&br&&p&对我而言,确实在自学一段时间后出现瓶颈。当时在网上找了培训课程,后来经过多方对比,我报了麦子学院的产品经理班。里面“产品基本技能准备”和“产品设计及交互实现”的两个阶段对我帮助很大,短时间内的学习再加上自学,完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p&&br&&p&其实,现在已经开放了一大部分的在线课程,并且有配套的课件和讨论区。不妨申请一下试听。&/p&&br&&p&
转行产品经理两年时间里,除了自学和参加在线课程之外,线下的沟通交流也很重要。毕竟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岗位,很多玩法都走得比较前,那么与同行之间的沟通就比较重要,等开放思维,解决技术不能解决的痛点。偶尔参加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线下活动,多跟同行交流是持续学习不错的选择。&/p&&br&&p&最后,说实话看了那么多关于产品经理的文章,其中有一句话印象比较深刻,共勉:&/p&&br&&p&产品经理可能是唯一一个即使公司没有这个岗位也能良好运转(至少在一段时间内)的角色。所以作为一个产品经理,你就是一个消耗品。 但从长远角度来看,一个成功的产品经理能会从输赢这个层面上带来不同的结果……&/p&&br&&br&&br&&p&&b&————————————————————————&/b&&/p&&p&&b&欢迎来我的个人微信公号“创业早茶”唠嗑唠嗑。&br&&/b&&/p&&br&&p&&b&商业分析,营销案例,创业资讯;&/b&&/p&&br&&p&&b&运营思路,项目实操,行业内幕;&/b&&/p&&br&&p&&b&每天早晨八点整,与你分享不一样的创业思维。&br&&/b&&/p&&br&&p&&b&微信搜索公众号:badianzheng8(创业早茶) 关注。&/b&&/p&&b&————————————————————————&/b&
看到你的问题,说句实话,仿佛看到前几年的自己。不过咱俩唯一不同之处就是我大学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跨度很大。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你一些建议,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1、确定要转行吗? 我之所以把这个问题放到第一位的确是有目的性的。 …
作为一名曾经的企鹅产品经理,将一些入职培训的经历,蛮有趣好玩的。&br&&br&2011年毕业校招进入腾讯,因为总部办公楼装修等原因,经历了史上最漫长的入职培训,整整25天。&br&&br&&b&第一阶段:军训,7天。&/b&&br&军训的地点是位于深圳盐田的某高炮团营地,10人一间的集体宿舍。&br&每天早起(具体几点记不清了),跑步,然后食堂吃饭,然后训练。&br&午饭列队到食堂吃,伙食很好。&br&午饭后午休一会儿,下午接着训练。&br&晚饭。&br&晚上一般有些集体活动,比如做游戏,唱歌,篮球赛等等。&br&&br&这里特别介绍下我们晚上的游戏,基本都是一堆人凑在宿舍里玩杀人游戏,基本每次都喊着 MM 们来我们男生的宿舍一起玩。&br&我高超的杀人技巧就是在这会儿学会的。&br&&br&最后一天还有毕业晚会。&br&&br&&b&第二阶段:入职培训上课,18天。&/b&&br&地点位于深圳大梅沙。住在酒店里,当年分了两批,我们这一批住在梅沙宾馆,另一批同学住在中兴学院(貌似离得不远)。&br&&br&每天上午和下午都安排了课程,每节课两小时,一天四节课。在酒店的会议室上课。&br&上课的老师都是腾讯学院的讲师。&br&&br&上课的内容涵盖:&br&Office、邮件、RTX 使用技巧(这门课是统一配备笔记本上课的),沟通技巧,领导力培养,职场礼仪,公司文化,公司产品线分布,各类产品的模式等等。&br&数了下,大概有十几门课。&br&总之,非常非常详细。有两本厚厚的教材。&br&&br&大概30多个人分为一个班,每个班分为几个小组。&br&每个小组都选出小组长,针对课程上的问题组织讨论。每天上课都有小活动,赢得小组会发一个企鹅公仔。然后到最后一天选出赢得企鹅公仔最多的小组。&br&&br&培训上课期间还组织辩论赛、运动会、给企鹅现有产品挑毛病的演讲会以及毕业晚会。&br&哦,差点忘了,最后一天还有考试。&br&&br&整整18天培训完成后返回公司入职。&br&&br&还没完。。。&br&入职后所在的部门(不同部门可能不太一样),会有针对毕业生的小项目实训阶段。&br&我所在的部门当时是一个月。&br&具体是一批毕业生,每三五个人组成一个 team,会有部门里资历比较深的同事带着做模拟小项目。&br&大概就是思维发散,几个人天马行空去设计一款产品,完成从需求手机、方案整理、原型输出整个阶段,不要求做出可用的 demo。有点像黑客马拉松的意思。&br&&br&这一个月基本上组里不会有很多的活儿,可以投入很多精力搞这个。(不过因 team 而异了,有的同事会很忙,这个可能顾不上)&br&&br&到一个月快结束的时候,会统一组织部门里比较牛逼的一些产品总监来点评大家的小项目。&br&还会有一个产品总监面对面的环节,大家可以天马行空的问一些问题。&br&我记得我当时参加的产品总监面对面环节,问的似乎是一个关于小米手机的问题(那会儿是2011年 8月份),哈哈,可能是缘分,现在我成了 MIUI 的产品经理了。&br&&br&哈哈,吧唧吧唧写了这么多,格式可能比较乱。&br&总之,大腾讯真的是一家对毕业生的培养非常非常好的公司,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一届毕业生,非常好(封闭培训的近一个月,工资福利是照发的!而且部门旅游的报名截止时间,也为我们这批毕业生延后了!)。&br&&br&最后,再赞美下大腾讯!&br&估计在这些方面,应该是全中国所有互联网公司里面做的最好的啦!
作为一名曾经的企鹅产品经理,将一些入职培训的经历,蛮有趣好玩的。 2011年毕业校招进入腾讯,因为总部办公楼装修等原因,经历了史上最漫长的入职培训,整整25天。 第一阶段:军训,7天。 军训的地点是位于深圳盐田的某高炮团营地,10人一间的集体宿舍。 …
&p&昨晚刷知乎时看到一个问题:从一个彻底的外行转变成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需要多久?应该怎么努力?,看到后瞬间就来了兴趣,联想到自己比题主还要悲惨,是从体育界跨界入坑,所以就想着整理下自己的经验跟各位道友分享分享,于是就有了这个。&/p&&p&其实不管是彻底的外行还是行内的其他岗,不管是小白零基础,还是已经有了产品相关经验,入坑在我看来无非就几条路:&/p&&p&&br&&/p&&p&1. 有&b&前辈老司机&/b&带着一起走;&/p&&p&&br&&/p&&p&2. 通过&b&读书、看视频、逛网站、刷经验&/b&、&b&培训班、&/b&等通过一些途径学习,掌握产 品相关知识,建立自己的产品方法论,然后重点来了,就是一定要通过实践去验证 自己的产品方法论,&/p&&p&&br&&/p&&p&有机会最好,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去实践;&/p&&p&&br&&/p&&p&第一种方法自带光环,算是入产品坑的捷径,老司机言传身教,坐在副驾驶上告诉你怎么启动挂档拉手刹踩离合,你只需要提着脑子听着指挥然后动手去做就好,在大量的实践+试错中慢慢完善并建立自己的产品技能树,形成自己的方法论。但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除了大厂会给小白产品准备「导师制」这个大礼包外,留给普通玩家的也就是「产品助理」这个模式了。&/p&&p&&br&&/p&&h2&&b&一、先了解产品经理是什么,都需要哪些技能&/b&&/h2&&p&&br&&/p&&p&别太相信网上一些给产品经理硬加光环的理论,仿佛人人都是张小龙乔布斯,一副原型图祭出后就能改变世界,更多的时候,&b&我认为产品经理是一个执行者(即使你是在管理岗),是将想法落地的人,通过各种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用摆事实讲道理、撕逼、请吃火锅等方式来让研发工程师和设计师完成自己的构想,最终在多方周旋中,让产品顺利上线,并反复重复上面的过程,让产品最终被用户认可&/b&。&/p&&p&&br&&/p&&p&产品经理所需要的技能,或者说能力模型,我把它分为两个层面,即「道」+「术」;&/p&&p&&br&&/p&&p&所谓「道」,多事一些软实力,如商业嗅觉、产品思维、自我管理、自己产品方法论的建设(知识体系架构)、学习力等,这些是需要沉淀的,并在长期的实践中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套方法和体系;&/p&&p&&br&&/p&&p&所以对刚入门的产品经理来讲,由于软实力储备时间线较长,可能在工作中并不能「立竿见影」,所以在刚开始,更多的要考虑「术」层面的能力储备,就是所谓的硬实力。&/p&&p&&br&&/p&&h2&&b&二、学习路径&/b&&/h2&&p&&br&&/p&&p&首先尝试着对自己来一次「体检」,看自己目前所处的层次在哪里,对应上面的能力模型,看看哪些技能是自己已经掌握的,哪些是薄弱的,然后对症下药,巩固并提升已经熟练掌握了的,填补未知和薄弱的领域,&b&我们假设成为一个产品经理需要100个技能,那你有针对性的一个个去攻破和掌握,像刷题一样,把加减乘除都搞定,那离最终合格入坑也不远了&/b&。个人推荐的途径如下,至少是在我身上得到验证的。&/p&&p&&br&&/p&&h2&&b&1.阅读&/b&&/h2&&p&&br&&/p&&p&知识是无价的,但书很便宜。读书想必是最靠谱的一种途径,你花二三十块钱就能看到前辈们总结的产品方法论,多好的事儿啊,以下是泣血整理的一份书单,对应产品各个环节所需要的技能,供你参考:&/p&&p&&br&&/p&&h2&&b&2.逛网站、刷经验&/b&&/h2&&p&&br&&/p&&p&没事儿多上上网,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产品经理热气儿还在,网上有很多产品技能学习的平台,可以在知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地儿刷刷前辈的经验,也可以在网易云课堂等地方找些在线视频课看看。&/p&&p&&br&&/p&&p&当然,提升自身的美感也很重要。&/p&&p&&br&&/p&&p&Pinterest&/p&&p&dribbble&/p&&p&UI中国-专业界面交互设计平台&/p&&p&&br&&/p&&p&曾经看过设计大神罗子雄的一个讲座,其中提供了一个验证自己美感提升的方法,用的工具就是pinterset,没事多去pinterest里看看,把当时自己觉得好的设计保存下来,然后过三个月再去看,如果你觉得自己三个月前保存下来的东西现在看起来觉得好丑,那就说明你的审美提高了。&/p&&p&&br&&/p&&h2&&b&3.培训班&/b&&/h2&&p&&br&&/p&&p&不排斥「去培训班(线下培训)」这种方式是一种选择,但在找地儿花钱的时候,一定得根据自己当下的阶段想清楚再下手,当然,不排除对刚入门或者想入门的人来说,这种方式有作用,但就对于0基础的而言,其实培训之后,就觉得只是把书上讲的拍成了视频放了出来而已。&/p&&p&&br&&/p&&p&对财力和时间都比较充裕的道友来说,可以选择去找个靠谱的地儿听听讲,当然,花钱之前还是多对比,找&b&重实战的!重实战的!重实战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b&去看看已经上过这些课的同学的评价,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别花冤枉钱;&/p&&p&&br&&/p&&p&北京市面上的培训机构是挺多的但质量参还是有差距的,提供一些性价比较高的培训机构供参考:&/p&&p&&br&&/p&&p&&b&线下&/b&:&/p&&p&&br&&/p&&p&&b&海绵学堂:&u&&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u&&/b& &b&来学吧:&u&&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u&&/b&&/p&&p&&br&&/p&&p&&b&&u&线上:&/u&&/b&&/p&&p&&br&&/p&&p&&b&&u&起点学院: &/u&&/b&&a href=&///?target=https%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开课吧:&u&&a href=&///?target=http%3A///cours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cours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u&&/b&&/p&
昨晚刷知乎时看到一个问题:从一个彻底的外行转变成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需要多久?应该怎么努力?,看到后瞬间就来了兴趣,联想到自己比题主还要悲惨,是从体育界跨界入坑,所以就想着整理下自己的经验跟各位道友分享分享,于是就有了这个。其实不管是彻底…
按惯例,先喷一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句话是哪个王八蛋说的?太侮辱这个职业了,妈蛋!&br&&br&神枪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好产品经理都是踩坑踩出来的! &br&&br&产品经理这行当,真的是要比犯错多少,没犯过足够的错误,不可能成为好的产品经理。 &br&&br&但犯的错多,也不见得是好的产品经理,关键是不断的总结,自我洗礼。&br&&br&各人观点:&br& 1.如果你是一个新手,那么,就先尽情的抄吧!能做到选对竞品,看出来他哪里做得好,把好的地方认真的抄对(注意,这里的要求是抄对!因为有些人真的是抄都会抄错,或者抄得不认真…),这样可以确保你不丢饭碗。&br& 2.如果你已经抄了一段时间,你可以试着在抄的过程中,去找一些你觉得竞品做得还不够好的地方,想一下,他为什么没有按照XX方式来做?如果按照XX方式做会不会更好一些?这个阶段,记住,别轻易的去“优化”你的抄袭对象!因为人家的产品经理也不傻,如果你都能想出来按照XX方法做会更高,人家一定也能想到,很有可能是中间有坑…这时,你能做的就是,不断推演你的xx想法。&br&3.你的xx想法如何?是不是中间有坑?如果经过你的反复推演后,你还是自信满满,beautiful fuck,干的漂亮!小小的在项目中尝试一下吧!有可能真的是人家疏忽了,或者是你在抄的过程中抄出了风格抄出了水平。这时的你,已经是一个还算好用的产品经理了。&br&4.现在你已经能够选准抄对竞品,并在抄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一些小东西了,但别以为你已经很牛逼,可以干原创、做大事了!现在,你还是要继续抄…抄什么?跨领域抄,跨行业抄,把其他不同类型的产品优点,融会贯通的,活抄活用的抄在你的领域、你的产品里。例如,你是一个做电商后台的产品经理,看看qq空间里,有没有什么产品设计灵感可以帮到你把你的电商后台做得更好?能做到这样,恭喜,你已经可以独立的去做一个新的产品了,因为你脑子里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素材,也能掌握一定的方法论。&br&5.有空就学习一些ui、交互、前端同学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你的下游每天做的事情,了解之后,你会发现,你之前做过的东西,你做得不到位的细节,其实给你的下道工序同学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争取改正吧,这样你的下游会更喜欢你。&br&6.多看书,尤其是心理学的。多看其他产品,别怕离你现在的领域太远。多了解你所在行业的业务,别嫌太琐碎和细节。&br&&br&总之,产品经理这个行当,没有科班出身,没有培训机构,只能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洗礼自己。&br&&br&累死我了,手机打字…这是我有屎以来,马桶上坐得最久的一次!
按惯例,先喷一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句话是哪个王八蛋说的?太侮辱这个职业了,妈蛋! 神枪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好产品经理都是踩坑踩出来的! 产品经理这行当,真的是要比犯错多少,没犯过足够的错误,不可能成为好的产品经理。 但犯的错多,也不见得是好…
适合所有在知乎上想要成为产品经理的同学&br&&br&多一些了解:&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产品经理的职责有哪些?到底该做什么?&/a&&br&读一些好书:&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必读书目有哪些?&/a&&br&学一些工具:&a href=&/question/?rf=& class=&internal&&产品经理常用的软件可推荐的有哪些?&/a&&br&逛一些网站:&a href=&/question/?rf=& class=&internal&&产品经理平时都去什么网站?&/a&&br&听一些培训:&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question/&/a&&br&混一些圈子:&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最好的产品经理社区或者讨论圈有哪几个?&/a&&br&干一段实习:&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产品经理对产品实习生的期待是什么?&/a&&br&找一个工作:&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怎样写产品经理求职信?&/a&&br&&br&可一言蔽之:先用好知乎!
适合所有在知乎上想要成为产品经理的同学 多一些了解: 读一些好书: 学一些工具: 逛一些网站: 听一些培训:
&p&哈喽各位老铁:前几天有好多同学们问我如何快速学习产品经理的课程,“快速”这个词语在这个地方使用是不正确的,产品经理主要是同人打交道,要&a href=&///?target=https%3A///item/%25E7%25BB%%25BB%%25A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组织处理&i class=&icon-external&&&/i&&/a&好很多复杂的关系和工作。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资源运用能力、推动和协调各部门的合作和有序进展,是一个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所以做好产品经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方面的素质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产品经理学习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p&&p&&br&&/p&&p&&br&&/p&&p&&b&注:以下文章,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培训机构,避免受到人身攻击,所以就匿了吧。&/b&&/p&&p&&br&&/p&&p&想要了解,甚至入门一个行业,最高效的方法不过三种:一是业内人士指导,二是阅读,三是通过培训。&/p&&p&&br&&/p&&p&产品经理职业也是如此,最好的方法当然是有人手把手地教你做一件事情,逐字逐句地跟你讲清楚一个个概念,比自己去阅读消化来得更快更好。但是这种“豪华”的配置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获得,事实上也不太现实,工作场中大家都很繁忙,除了有超强的利益驱动,并不会有人手把手教导。&/p&&p&&br&&/p&&p&阅读就是人人可得的最好方法,阅读前人经过思考总结后的智慧结晶,也了解他们曾经做过的案例,不断地通过“概念-实践案例”来学习产品经理的知识和技能,但是阅读也不能囫囵吞枣。&/p&&p&&br&&/p&&p&不排斥去培训班这种方式是一种选择,但在找地儿花钱的时候,一定得根据自己当下的阶段想清楚再下手,当然,不排除对刚入门或者想入门的人来说,这种方式有作用,但就对于0基础的而言,其实培训之后,就觉得只是把书上讲的拍成了视频放了出来而已。&/p&&p&&br&&/p&&p&(1)阅读专业书籍&/p&&p&&br&&/p&&p&产品经理是一个新兴的职位,而且本身也是一个没有固定标准、科学程式的职业,所以并没有经历时间考验的书籍资料。虽然市面上冒出了许多相关的书籍,新媒体上也有浩如繁星的经验分享,有价值的内容依然是屈指可数。&/p&&p&&br&&/p&&p&对于产品经理而言,所谓的专业书籍,是指那些有足够价值沉淀的书籍(或者未能成书的文章)。作者应该有相关的资质背书,案例应该经受市场的考验。&/p&&p&&br&&/p&&p&比如说小米的黎万强写了一本《参与感》,讲述了小米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案例分析,概念总结。黎老师是小米创始元老,案例有小米的成功背书,再加上朴实但行云流水的文笔,这就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p&&p&&br&&/p&&p&以此为判断标准,才能甄别出砂砾中的黄金。好书也有两重境界,一是思想,二是干货。&/p&&p&&br&&/p&&p&价值最大的当然是能够高屋建瓴地传授产品经理思维的书籍,他们经久不衰,常常被人们提起,成为行业典范。例如周鸿祎的《我的互联网方法论》,张小龙的八小时演讲稿,Jesse James Garrett的《用户体验要素》等神仙的大作都是经典作品,手边常备一本,时常翻阅,每次看都有新感悟。&/p&&p&&br&&/p&&p&对入门产品经理帮助最快的书籍就是第二种:干货,也就是我们经常会在知乎、微信公号等平台看到的经验分享。&/p&&p&&br&&/p&&p&张亮的《从零开始做运营》,黄有璨的《运营之光》,王坚的《结网》等等,都是一线从业人员的实战经验,不仅言之有物,作者文笔也是了得,将读者拉到行业前线去了解互联网的运作。不管是刚入门的产品助理,还是入行多年的产品经理,都能从这些书籍中获得知识、得到启发。&/p&&p&&br&&/p&&p&总结之,关于书籍选择,认定作者资历好、案例真实的作品,才能得到最高效的进步。&/p&&p&&br&&/p&&p&&br&&/p&&p&(2)通过培训&/p&&p&市面上的培训机构是挺多的但质量参还是有差距的,找一家好的产品经理培训机构学习尤为重要,现在好多培训机构打着保就业的的旗号,而且现在的互联网已经不是13年的行情了,还有0基础的产品小白培训完以后薪资达到12K-15K,这可能是现实的吗?都把招人单位当blockhead了! 先入学后付费的,这其实是学生和贷款机构签订的一个协议,实际上就是传说中的“贷款”(这种利息一般还挺高的)千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不论你之后能不能找到工作这个钱是肯定要还的!&/p&&p&&br&&/p&&p&以下这几个培训机构是我之前了解过的,性价比较高,先说一说线下的几家:&/p&&p&海绵学堂:&u&&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u& 师资力量据说不错,学费也比较便宜。&/p&&p&&br&&/p&&p&来学吧:&u&&a href=&///?target=http%3A///pmctc.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pmctc.html&/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u& 全北京最早的一家产品经理培训机构。老师做的时间较长经验较为丰富。&/p&&p&&br&&/p&&p&达内:&u&&a href=&///?target=http%3A///pc/%3Fpz&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c/?&/span&&span class=&invisible&&pz&/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u& 美国上市公司,硬件比较好,&/p&&p&&br&&/p&&p&线上产品课程:&/p&&p&&br&&/p&&p&开课吧:&u&&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u& 2010年成立,课程内容较详细。较大的较大的集团教育。&/p&&p&&br&&/p&&p&起点学院:&a href=&///?target=https%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s://www.&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s%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聚集了大量的产品人,社区资源丰富。&/p&&p&&/p&
哈喽各位老铁:前几天有好多同学们问我如何快速学习产品经理的课程,“快速”这个词语在这个地方使用是不正确的,产品经理主要是同人打交道,要好很多复杂的关系和工作。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资源运用能力、推动和协调各部门的合作和有序…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品经理30岁后能干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