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书亚记第一章7章13节内容什么意思呀

《约书亚记》注释正文 第十三章
我的图书馆
《约书亚记》注释正文 第十三章
提要:1&尚未占领之地。8&两个半支派的产业。14&耶和华上帝的火祭归与利未人。15&分给流便支派的土地。22&巴兰被杀。24&分给迦得支派的土地。29&分给玛拿西半个支派的土地。&1&约书亚年纪老迈,耶和华对他说:“你年纪老迈了,还有许多未得之地,&  约书亚年纪老迈。一般认为本章是《约书亚记》第二部分的开始。第一部分记录了征服迦南的历史。第二部分涉及征服者土地的分配。&   “约书亚年纪老迈”。这句话是在他一百一十岁逝世以前写的(书24:29)。希伯来词的“老”有时是指人的身体状况,而不是指年龄。创27:1说“以撒年老”。但他又活了四十三年。大卫也一样。圣经说“王甚老迈”(王上1:15),但他死时还不到七十岁。国王生涯的辛劳和忧虑使他未老先衰。在许多国家,五六十就算高龄了。约书亚可能也是这样。作为以色列的战士和统帅,长期艰苦的生活,再加上最后几年紧张的征战可能一下子使他老迈了。长期动荡而紧张的军旅生涯使他的精力迅速衰退。所以他很高兴听到上帝吩咐他暂停征战,开始分配土地。他原来可能一直担心如何才能结束征战,好使以色列人完全占领继承迦南。作为上帝的真仆人,约书亚愿意作工和被上帝使用。&  我们不知道约书亚这时究竟几岁。但约瑟弗斯称约书亚与摩西同工四十年,并独自治理以色列二十五年(《上古史》V.1.29)。他是一百一十岁逝世的。所以摩西逝世时他应该是八十五岁,以色列人出埃及时他四十五岁。参照迦勒的年龄(见书11:18注释和《约书亚记》序言),约书亚这时应为九十二岁。&  未得之地。征战基本上结束了。现在以色列人要控制这块土地。到目前为止,他们只定居在较小的土地上。继续征战似乎意义不大。因为只要以色列人一撤退,被赶走的迦南人马上回来重新占领那个地方。所以现在计划要把土地分配给各支派,让他们扩展自己的疆域。要完全占领,还有很多仗要打。但上帝过去的赐福是祂对将来的保证。&  属灵的战争也是这样。克服品格上的缺点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把心中的仇敌赶出去是一场持久之战。为了战胜先天和后天的犯罪倾向,需要进行连续的作战。&  要把约书亚的工作和留给以色列人去做的工作区分开来。他推翻了当地的统治势力,打败了他们的军队,使以色列人可以在这里站稳脚跟。但他没有灭绝当地所有的居民。一些民族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士2:20-23;3:1-4)。在征战和扩张的过程中,摩西所制订的律法将作为指导的原则。《申命记》第七章和十二章为以色列人规定了三条主要的原则。一,完全消灭耶和华交在他们手中的各个民族。二,不许与他们立约和通婚。三,在征服的土地上清除一切偶像崇拜。第一条的责任在领袖身上。第二和第三条的责任则在全体人民身上。坚决而全面地消灭迦南人的崇拜对象,不与他们立约和通婚,显然会加深迦南人的敌意。如果忠实地遵行这些原则,就会不断地产生冲突,那就要么加快以色列敌人的灭亡,要么他们完全服从以色列人的律法。这样,整个征服就会在短时间内完成了。&  古代征战的方式可以用来说明属灵的真理。在基督徒的征战中,即使经过多年,仍与罪恶有大量的仗要打。有许多真理的领域需要去占领。我们还没有完全获得上帝藉着祂的话语教导我们的真理。这些真理对我们是非常有益的。许多基督徒处于危险之中。他们只是依靠“约书亚”的征战,却不亲自去探索尚未开采的真理矿藏。&2&就是非利士人的全境和基述人的全地。&  就是。作者开始列举约旦河西尚未征服的地区(2-6节)。从南到北和东北至黎巴嫩。&  非利士人的全境。可能包括各个城市周围的农田。七十士译本是horia(区域) 。非利士人不是迦南人。他们是麦西的后裔,经迦斯路希而出的(创10:6,13,14;代上1:8,11,12;见创10:14注释)。创21:32,34;26:1,8提到非利士人住在巴勒斯坦的西南端基拉耳一带。创10:14说他们是“从迦斐托出来的”。后来消灭了亚卫人,并向北扩张到押朔(就是后来的迦萨)。这里就被称为“非利士地”。先知说他们出于迦斐托(耶47:4;摩9:7)。现在没有考古证据证明非利士人在公元前1200年以前就住在沿海地区。据说那时他们曾想进入埃及,却被拉姆西斯三世赶了出去。这场“海上民族”的大迁移,导致了赫梯帝国的覆灭。但《圣经》早在亚伯拉罕的时代就多处记录非利士人居住在沿海地区。从迦斐托岛可能有过多次的人口迁徙。最后一次大迁移发生在公元前1200年,是唯一被考古学证实了的一次。进一步的挖掘可能会带来更多的信息。&  基述。不要和加利利海北面的基述人混淆。基述人住在非利士人的南边,通往埃及和阿拉伯的路上(撒上27:8)。&3&从埃及前的西曷河往北,直到以革伦的境界,就算属迦南人之地。有非利士人五个首领所管的迦萨人、亚实突人、亚实基伦人、迦特人、以革伦人之地,并有南方亚卫人之地。&  西曷河。这是埃及词Shi-hor(霍拉斯池)的希伯来语拼法。在埃及的文献中是尼罗河三角洲东界的河流,具体位置不详。七十士译本为 “源于埃及前面无人居住之地”。《圣经》其它地方(书15:4,47;创15:18;民34:5;王上8:65;赛27:12)称它为“埃及小河”。但不是指的尼罗河,因为希伯来语的尼罗河是nahal(冬天的河流)。耶2:18和代上13:5用了“西曷”,证明它绝不是尼罗河。有些人认为西曷河是一条从巴勒斯坦最南部界入海的河流。它流经宽阔低浅的河谷,并从巴兰旷野季节性地得到水源,最终流入地中海。现名阿里什干河(Wadi el-Arish) ,位于迦萨西南75公里处。&  以革伦。位置不确定。但最近被认定是穆卡那遗迹(Khirbet el-Muqanna'),位于亚实突东北偏东17,7公里处,离亚实突的距离比原先所想象的要近。这块土地“算属迦南之地”,因为它最早的定居者是含的小儿子迦南的后代。但迦斐托消灭了亚卫人,占领了他们的领土(见创10:14),并定居了下来(见申2:23)。&  首领。见士3:3注释。特指非利士人。直译是“轴”,。鉴于上述“非利士人的全境”(见2节),采用该词十分合适。他们是首领,而不是国王。&  南方。未能确定该词是属于本节还是下一节。七十士译本和叙利亚译本将之列为本节。七十士译本把它译成地名 “提曼”,为亚卫人领土的南端。&  亚卫人。直译是“灭亡的居民”。他们是非利士地南部先于迦南人的原住民。后来被迦斐托人赶出去(见申2:22,23)。&4&又有迦南人的全地,并属西顿人的米亚拉到亚弗,直到亚摩利人的境界。&  米亚拉。直译是“洞穴”。故可译为“属西顿人的山洞”。这个山洞据认为在推罗和西顿之间,名叫穆格杰辛(Mughār Jezz?n)。这里有许多从黎巴嫩石灰岩中凿出来的洞穴。也有人认为是穆格里耶(Mogheiriyeh&),在西顿东北9公里处。作者从本节开始转向北方尚未征服的地区。&  亚弗。显然指北亚弗,现名阿夫卡,不要与书12:18的亚弗混淆。其希腊译名是Aphaka&,靠近亚多尼斯河的源头。后来分给了亚设支派。&  亚摩利人的境界。原来是亚摩利人居住的,属于巴珊国王噩。它向北延伸到亚穆河中上游。&5&还有迦巴勒人之地,并向日出的全黎巴嫩,就是从黑门山根的巴力迦得,直到哈马口。&  迦巴勒人(gibli)。 王上5:18译为“匠人”。迦巴勒是重要的腓尼基港口。希腊人称之为拜不勒斯,在贝鲁特以北偏东28.2公里处。由此可见,上帝想让以色列人占领的,远远在他们后来实际占领的土地北面。事实上祂宣布幼发拉底河作为他们的国界(创15:18;申11:24)。&  向日出的全黎巴嫩。东边的的山脉,即前黎巴嫩山脉。&  巴力迦得。直译是“财神”。巴力-迦得以南所有的国王都被征服了(见书11:17;12:7)。现在指的是巴力迦得以北尚未攻占的领土。&  直到哈玛口。调查显示,当希伯来词lebo'(进入)与哈玛连用时,它是指一座古城,就是现在的勒布鲁(Lebweh&),在哈马(Hamā)西南偏南113公里处。古埃及的文献经常提到这个城市,当时是哈玛的属城。&  这里说以色列的北界“直到哈玛口”(士3:3;王上8:65;见民34:8;王下14:25)。有几次以色列的国界曾达到这里,如所罗门和耶罗波安二世统治的时候。&6&山地的一切居民,从黎巴嫩直到米斯利弗玛音,就是所有的西顿人,我必在以色列人面前赶出他们去。你只管照我所吩咐的,将这地拈阄分给以色列人为业。&  山地。黎巴嫩南部的山区和加利利北部。&  米斯利弗玛音。见书11:8注释。&  所有的西顿人。所有住在黎巴嫩南部直到拉斯拿库拉(Rās en-Nakūrah)岬角,或米斯利弗遗迹(Khirbet el-Musheirefeh)的异教民族。&  我必……赶出。原文是强调的。但这个应许和其它应许一样都是有条件的。如果以色列人像约书亚那样凭着信心前进,上帝就会为他们争战,并使他们取得胜利。但以色列人没有乘胜追击。由于以色列人的不配合,一些上帝应许赶出去的民族被保存了下来,后来成为他们最大的麻烦和耻辱(见民33:55;士2:1-5;10:6-9;13:1;撒上4)。以色列人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所以应许就不能实现了。如果上帝对我们的应许没有实现,我们就应该深刻省察其原因。上帝不想徒然收回自己所说的话(赛55:11)。&  将这地拈阄分给以色列人为业。就是抽签分配土地。虽然只是征服了部分土地,万有之主却希望祂的子民把全地都看成他们自己的。祂指示马上把土地分配给各支派,作为祂把全地都应许给他们的真诚保证。&7&现在你要把这地分给九个支派和玛拿西半个支派为业。&8&玛拿西那半支派和流便、迦得二支派已经受了产业,就是耶和华的仆人摩西在约但河东所赐给他们的:&  上帝给约书亚的指示到第七节结束。为了使读者明白为什么不再分土地给那两个半支派,作者说明他们已经分到了土地。在分配土地的正式记录中重提这一事实,是要确认摩西以前所作的分配。&9&是从亚嫩谷边的亚罗珥和谷中的城,并米底巴的全平原,直到底本,&  米底巴。现在的马底巴Madebā&,在约旦河以东,杰拉沙以南约65公里,死海北端西北25公里处。民21:30记载米底巴和底本都被以色列人攻占了(民21:30)。&  底本。在米底巴南面24公里,亚罗珥西北5公里,位于亚嫩河边,很早就被以色列人攻取,后由迦得人重建。1868年在这里发现了著名的摩押碑文。底本现名齐班(Dhiban)。&10&和在希实本作王亚摩利王西宏的诸城,直到亚扪人的境界;&  在希什本王国的东北。亚扪人分布在雅伯河流域。其西边是迦得和玛拿西支派,东边是沙漠,北界可能是亚穆河南边的支流。&11&又有基列地、基述人、玛迦人的地界,并黑门全山、巴珊全地,直到撒迦;&  基述人和玛迦人。见书12:5注释。&12&又有巴珊王噩的全国,他在亚斯他录和以得来作王(利乏音人所存留的只剩下他)。这些地的人都是摩西所击杀、所赶逐的。&  利乏音人。见书12:4注释。&13&以色列人却没有赶逐基述人、玛迦人;这些人仍住在以色列中,直到今日。&14&只是利未支派,摩西(原文作他)没有把产业分给他们。他们的产业乃是献与耶和华以色列上帝的火祭,正如耶和华所应许他们的。&  利未支派。在叙述了两个半支派的土地分配后,提到利未支派没有分到产业,并在第33节和书14:3,4中再次重复。上帝没有给他们产业,是因为全国的十分之一要归他们(民18:20-24)。他们还接受各种奉献(民18;申18:1,2)。他们对十分之一和规定的奉献拥有不可争议的权利,就像他们的弟兄拥有土地权一样。如果祭司和利未人被土地,牲口,买卖和战争等事拖累,就无法履行祭司的职责,担负起教导人民和其他属灵方面的工作了。上帝不让利未人在担任圣职的同时仍然从事属世的工作。今天上帝同样要求献身服侍的人把他们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推进天国的工作中去。&  火祭('ishsheh) 。利24:7,9中提到陈设饼是作为火祭的,但祭司可以吃。所以这里并不是指所有的祭物都要烧掉。&15&摩西按着流便支派的宗族分给他们产业。&  在简述了摩西把土地分给两个半支派的事以后,约书亚开始界定各个支派的疆域。首先是流便支派。&16&他们的境界是亚嫩谷边的亚罗珥和谷中的城,靠近米底巴的全平原;&  亚罗珥。见书12:2注释。&  米底巴。见第9节注释。16-21节详细列举了流便支派的各个城市及其疆界。&17&希实本并属希实本平原的各城,底本、巴末巴力、伯巴力勉、&18&雅杂、基底莫、米法押、&19&基列亭、西比玛、谷中山的细列哈沙辖、&  细列哈-沙辖。意为“黎明的西列”。位置尚未确定,可能靠近死海。它显然在一个河谷的山上,可能是约旦河谷。 该地名可能保存在现在的扎拉特(Zarat)中。&20&伯毗珥、毗斯迦山坡、伯耶西末;&21&平原的各城,并亚摩利王西宏的全国。这西宏曾在希实本作王,摩西把他和米甸的族长以未、利金、苏珥、户珥、利巴击杀了;这都是住那地属西宏为首领的。&  米甸的族长。原文没有说摩西在击杀西宏的同时把他们消灭了,只是说他们也被消灭了。&  属西宏为首领的。在民31:8中被称为“王”。但圣经中的 “王”也许只是一个族长,自己可能臣服于更强大的统治者。本节称他们“属西宏”是因为他们臣服于西宏,向他纳贡,在打仗时帮助他。可能西宏在消灭这里的摩押人时发现了的米甸的牧民,就制服了他们,并强迫他们纳贡。所以他们被称为“属西宏的首领”。以色列人征服米甸人的历史记载在民31章。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你要在米甸人身上报以色列的仇”(民31:2),因为米甸人引诱以色列人拜偶像,行邪淫。这节进一步说明他们与以色列人之间的敌意。他们是属于西宏统治的。为了征服西宏的全境就必须消灭这些属他的首领。摩押人和米甸人的联系可以从以色列人早期的历史中看出来(见民22:4)。本节的附带提到,证实了民31章所暗示摩押和米甸的关系。这是《约书亚记》和摩西五经在史实上一致的又一例证。&22&那时以色列人在所杀的人中,也用刀杀了比珥的儿子术士巴兰。&  巴兰本来是上帝的先知,但为了金钱和荣誉而出卖了自己,从先知堕落为术士。第一次咒诅以色列人不成回家以后,巴兰为了得到巴勒的奖赏就想出了一条计策。他返回摩押,建议摩押人引诱以色列人拜偶像和行淫乱。这条计策成功了。但巴兰因陷害以色列人,就与米甸人一同灭亡了(民5:16-18)。&23&流便人的境界就是约但河与靠近约但河的地。以上是流便人按着宗族所得为业的诸城,并属城的村庄。&24&摩西按着迦得支派的宗族分给他们产业。&25&他们的境界是雅谢和基列的各城,并亚扪人的一半地,直到拉巴前的亚罗珥;&  雅谢。是从亚摩利人手中夺取的(民1:32),分给了迦得支派(民32:1,2),后来归给利未人(书21:39)。该城位于亚扪或其边界上,在拉巴斯-亚扪北边或西北不远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安曼。这是一片很好的牧场。&  基列的各城。基列南部直到雅博河的几个城邑。属于巴珊王的另一半基列归给了玛拿西半个支派(见书12:2)。迦得支派的边界比流便支派更靠东。迦得北部的边界是亚拉巴以西,基尼烈湖以北的雅博河(申16,17)。迦得支派显然获得了雅博河以北,约旦河以东的约旦平原。&  亚扪。以色列人不准入侵亚扪的领土(申2:19)。&  直到亚罗珥。不要和亚嫩河北岸归属流便支派的亚罗珥混淆(书12:2;13:9,16)。它在拉巴之“前”,有人认为是指东面,也有人从时间上考虑,认为它较早被来自约旦的人所占领,所以是在拉巴的西面。&26&从希实本到拉抹米斯巴和比多宁,又从玛哈念到底璧的境界,&  希实本。见民21:25注释。&  拉抹米斯巴。直译是“了望的高地”。在雅博河以北的高地上,可能是拉末-基列,贝善以东48公英里处,位于拉梅斯丘(Tell er Rumeith) ,在迦得北部的边界上。&  比多宁。靠近拉抹米斯巴,在迦得的北部边界上,离雅博河不远,就是今天的巴尼遗迹(Khirbet Batneh) ,靠近索特(es-Salt) 。&  玛哈念。位置尚未确定。它在约旦河东,可能位于雅博河的岸边,就是雅各见到天使的地方(创32:1,2,22)。它坐落在迦得和玛拿西的边界上,附近是底壁。它可能就是玛吉的家乡罗底巴。玛吉曾在大卫逃避押沙龙时曾帮助过他(撒下17:27)。&27&并谷中的伯亚兰、伯宁拉、疏割、撒分,就是希实本王西宏国中的余地,以及约但河与靠近约但河的地,直到基尼烈海的极边,都在约但河东。&  谷中。希什本王的疆域,不仅向北延伸到雅博河,并且占据了约旦河谷北达基尼列海。尽管地图显示玛拿西的土地延伸到约旦河,但这片谷地分给了迦得支派。&  疏割,撒分。在第27节所提到四座城中,只有这两座的位置得到了确认。当然这些城市都在约旦以北的谷地上。疏割在雅博河附近的一个高地上,就是今天的达拉拉丘(Tell Deir'allā)。这是一个18.3米高的浅白色的土丘。撒分可能是拉吉河北岸的索斯丘(Tell el-Q?s)。拉吉河在疏割以北,撒拉但以南。&28&以上是迦得人按着宗族所得为业的诸城,并属城的村庄。&29&摩西把产业分给玛拿西半支派,是按着玛拿西半支派的宗族所分的。&  根据圣经的记载,玛拿西支派没有像流便和迦得支派那样正式要求得到约旦河东的土地(民32:1,2)。也许认为玛拿西人口众多,适合于和那两个支派联合(民26:34)。也可能玛拿西支派和那两个支派一样,牲口很多。玛拿西人都是勇士。摩西把这个支派,特别是玛吉的睚珥的两族安排在约旦河东,可能是考虑让他们作为外卫的兵力(见申3:14,15)。&30&他们的境界是从玛哈念起,包括巴珊全地,就是巴珊王噩的全国,并在巴珊、睚珥的一切城邑,共六十个。&  从玛哈念起。见第26节。迦得的领土从这起直到约旦河与基尼列海,而玛拿西的领土则是朝着东北方向的。&  巴珊。基尼列海以东盛产粮食的地方。&  睚珥的一切城邑。直译是“睚珥居住之地”。睚珥的祖母是玛拿西人,祖父是犹大的孙子希斯伦(代上2:18-22)。但他仍属玛拿西支派,因为他是玛拿西的后代玛吉女儿的孙子。睚珥与玛拿西人勇士联合并在他们的帮助下攻取了许多城邑(民32:40,41;申3:4,14)。另一个睚珥在约书亚死后两百年做以色列的士师。他可能是本节睚珥的后代。原来“睚珥的城”共有23座。&31&基列的一半,并亚斯他录、以得来,就是属巴珊王噩国的二城,是按着宗族给玛拿西的儿子玛吉的一半子孙。&  基列的一半。指没有给迦得指派的那一半(第25节),北基列是噩王国的一部分。&  亚斯他录和以得来。见书12:4注释。&  玛吉的子孙。就是玛拿西的子孙。因为玛吉是玛拿西的长子和独子(民26:29;代上7:14-16)。关于另一半玛吉的子孙,见书17:1-6注释。&32&以上是摩西在约但河东对着耶利哥的摩押平原所分给他们的产业。&33&只是利未支派,摩西没有把产业分给他们。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是他们的产业,正如耶和华所应许他们的。&  这里再次提到利未支派没有产业。这是对第14节的重复,并且在书14:3,4和18:7节还要提到。这种重复可能是为了提醒百姓记住他们对于利未人的义务,也是要让利未人记住自己是上帝的工人。他们是献身侍奉上帝的。上帝会通过什一和奉献的安排来关照他们。他们不必为没有产业而担心。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欢迎你访问欢然奔路网站,耶稣爱你!请为我们的事工代祷,愿全能的上帝赐福你与你的亲人!
您现在的位置: >
约书亚记第十三章查经注释
来源:福音书籍&& 作者:内详 责任编辑:hgyuer 发表时间: 06:30 点击:次
凭信心预先领受(十三1~12)
 .「还有许多未得之地」(1)──s书已经征服了迦南本区一带地方,但是另外还有许多要得之地,也是神应许赐给以色列人的。今天,我们的灵性亦是如此。虽然我们已经得救,但是神还有许多恩典要赐给我们,是我们未曾经历的。我们应该继续奔跑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向?标竿努力,「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三14)。保罗的「竭力追求」的态度就是我们的榜样。
 .凭信分地──耶和华在这一段经文里面提到许多地方,都是s书还未曾得到的(2~6)。但是神吩咐他只管照k所吩咐的,将这地用抽签方式分给以色列人为业(6)。神必将这些地方赐给他们,这是神应许的第二部分。神既然已将应许的第一部分赐给他们,必定将第二部分也赐给他们,这只是时间问题而已。神要s书凭?信心接受k完全的应许。这是「信心预领」的功课,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事实上,所有的信心都是预领的。当亚伯拉罕到达迦南时,他发现那地已被别人占领。但是他凭?信心在示剑的摩利橡树那里筑了一座坛,向神献上感谢。虽然当时的情况与神的应许不同,但是他并不灰心,反而预先献上感谢。这就是信心的预领。
祈祷 愿我学习「信&&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河东分地(十三13~33)
 .吕便、迦得,及玛拿西半支派所分得之地(15~32)──摩西生前已将这三个支派应得之地分给他们。这里重述一次。在复述之中,除了地名之外,亦提及两件事:
  1. 以色列人「没有赶逐基述人、玛迦人;这些人仍住在以色列中,直到今日。」(13)这些人是以色列人偷偷留下的,他们没有遵行摩西的命令消灭他们。其后他们把迦南地的败坏宗教带给以色列人,成为咒诅的根源。今天也有不少基督徒偷偷留下罪恶在心中,或在里,结果渐渐产生腐化的作用。以色列人曾深受两种人的迫害:一是以色列人出埃及时,那些混杂在他们中间的「闲杂人」(出十二38)。这些闲杂人就是常起贪欲之心的埃及人,他们带坏了以色列人(民十一4)。二是未被消灭的迦南人。他们把迷信的腐化作用带入以色列人中间。神早已多次向以色列人发出警告,但是他们充耳不闻。
  2. 巴兰被杀(22)。巴兰曾以假冒伪善的手法引诱以色列人犯奸淫和吃祭偶像之物的罪(民二十五1~2;启二14)。
 .利未人的分(14、33)──摩西没有把地分给利未人,因为他们是专责事奉耶和华的。神为他们另有预备:「他们的产业乃是献与耶和华以色列的神的火祭」(14),「耶和华是他们的产业」(33)。神自己就是最好的产业。
祈祷 感谢?,因为?赐我能力赚取所需;但更要感谢的是,?是我的产业!──《新旧约辅读》
贰 分配未得之地 十三1~廿一45
  以色列人理想的国境界域,在祭典的文献中,已清楚的说明:南自寻的旷野起,由死海贴?以东接连埃及小河直通到地中海为界;西边以地中海为界;北界自地中海经何珥山,哈马口到哈萨以难为界;东界则从哈萨以难经示番和利比拉而至死海(民卅四1~12)。
  在底本方面,祭典的着成虽约在主前五五○至五○○年间,但其文献却是集自历代祭司所收藏的资料。因此,我们认为这些章篇,有些可能是祭典未正式成书前的原始资料。
  另有一点要注意的,是申典作者和申派的人,原先都可能是北国祭司利未人的后代(参看拙著《申命记注释》的绪论{\LinkToBook:BookID=181,TopicID=127,Name=4. 祭司利未人}),是则他们会有一些支派的城邑名单,并非不可能的事。当然,申派的人既然亦会杂有在王室智慧学校教学的人,正如笔者在《申命记注释》的绪论中所述,则他们可从王室得到如王上四7~19的所罗门分区地名录,亦可获得约沙法王年间设立审判官的城邑名单(代下十九4~7),以及约西亚王期间的行政区域名单。至于第二十、廿一章的逃城和利未人地业的名单,这些原为祭司利未人之后裔的申派,就不难有他们自己的古老文献。
  我们更要注意的,是在全部分地篇幅中,分给犹大和约瑟后裔的占了三分之二有多,幅员也是他们最大。这就显明他们在历史中,是居于领导的地位,而历史也证明这一点。另一方面,便雅悯支派所占的篇幅,也较其它支派为多。原因这支派是唯一在南北分裂后,站于犹大支派而成立为犹大国者。故此,这几章文献的编成,明显就会是从南方人,在南北分裂后,特别是南国独存的时代而来。
一 绪言 十三1~7
  s书年纪老迈 这句话的动词,希伯来人也用在日落的事上。是的,领导以色列人和诸王战争许多年日(十一18)之后,现在s书已到日落西山的时候了。不过,按廿四29,s书死的时候是一百一十岁;而十四6~10,与s书同时代的人迦勒来见s书时,说他是八十五岁(十四10),如果这些年岁都属正确,则s书虽年老,却还未到死期。在旧约圣经中,另外两个曾用年纪老迈来形容其寿高的男人,一个是亚伯拉罕(创十八11,这里是连撒拉在内),另一个是大卫(王上一1)。这两个人,新约的开端就引述他们为耶稣基督的先祖(太一1),而s书却是预表耶稣的人。所以,年纪老迈在经上,就明显不只是形容其寿高,且含有德重的意义。
  耶和华对他说,你年纪老迈了,还有许多未得之地 这句上主的话,并非责备s书。这要说明人生的道路是如此。没有一个人可独自全竟上帝所交托的全部事工,须要分开来做。然而,在s书争战的许多年日上,他完全忠心(十一15)。他所要做的,已预先在十一23里,说明白了。现在这节话,固然对今日属肉身的以色列人,还在奋力争取;对于属灵的以色列人,当更要记得那大使命的话(太廿八18~20)。
  非利士人的全境 这全境包括:迦萨、亚实突、亚实基伦、迦特和以革伦。但是在年代上言,这非利士人是在这时代刚出现的名词。按申二23;耶四十七4~7;摩九7等的记载,非利士人是从迦斐托(大概是地中海的革哩底岛)出来的。他们初出来的时候,是取近到埃及去的,却给埃及二十朝的兰塞三世(Ramesses III, ca.
B. C.)击败逃窜,而在巴勒斯坦(这地名就是从非利士人的这名字而来的)定居下来。
  基述人的全境 有关基述人,请参看十二5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91,Name=2 摩西〉闹T王 十二1~6}。
  从埃及前的西曷河往北 有关埃及,请参看二10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38,Name=2 喇合的J信和探子的S 二8~14}。西曷河的原义是溷浊河或是黑河的意思。是尼罗河的别名(赛廿三3;耶二18);但在此,却正如代上十三5的使用法,用来指与埃及为界的地点,就是指尼罗河往北之地起的。
  直到以革伦的境界,就算属迦南人之地 有关迦南人,请参阅三11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44,Name=B ^河的S 三7~13}。以革伦的原义是迁移或灭绝的意思。是非利士地最北的一城,在亚实突之东北不到二十公里。这里把从埃及到以革伦算为属迦南人之地的说法,可能就是把此地区不算作应许之地的意思。
  迦萨人 有关迦萨,请参看十41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84,Name=5 回兵吉甲I中 十40~43}。
  亚实突人 有关亚实突,请参看十一22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90,Name=1 sZ了全地 十一16~23}。
  亚实基伦人 这里的地名亚实基伦的原义,是市场或迁移的意思。此城在约帕与迦萨之间,于耶路撒冷西南约近七十公里之处。
  并有南方亚卫人 这里的亚卫,原义是废墟的意思。这名字虽在十八23也出现(译为亚文),但可能并非城名,而是照申二23所说的,为迦萨和南方一带地区的原住民。这些人是牧羊的,将羊放在一个破烂简陋之石栏墙内,而得此名字的。
  又有迦南人的全境 有关迦南,请参看三11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44,Name=B ^河的S 三7~13}。
  并属西顿人米亚拉 有关西顿,请参看十一8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87,Name=2 砍嗥漶R蹄筋和焚的v 十一6~9}。米亚拉的原义是洞穴的意思。地在西顿以东之黎巴嫩山多洞穴之区域。
  到亚弗 有关亚弗,请参看十二18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92,Name=3 s⒌闹T王 十二7~24}。
  亚摩利人的境界 有关亚摩利,请参看二10{\LinkToBook:TopicID=138,Name=2 喇合的J信和探子的S 二8~14}和三11{\LinkToBook:TopicID=144,Name=B ^河的S 三7~13}的注释。这境界,主要是指应许之地的山区而言。
  迦巴勒人之地 这里的城名迦巴勒,原义是边界或山的意思。在腓尼基地,建于黎巴嫩山峭壁的城。其人多善于木石工作(参看王上五18)。
  并向日出的全利巴嫩 有关利巴嫩,请参看一4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33,Name=1 上主命令s征服迦南 一1~9}。这句话是指黎巴嫩东边全部地区。
  黑门山根的巴力迦得 有关黑门山,请参阅十一3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80,Name=1 五王攻打基遍 十1~5};巴力迦得则请参看十一17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90,Name=1 sZ了全地 十一16~23}。
  直到哈马口 这地名哈马的原义,是要塞或怒气笼罩的意思。地在黑门山之北。圣经每次提到以色列的境界时(参看民十三21;王上八65等),都把北部地区列为直到哈马口,而不把哈马包含在其中。原因可能是大卫曾与哈马王立约(参看撒下八9~11),故以到达其边境为界。于此,亦可见这些经文,均为后于大卫时代的作品。
  山地的一切居民 前面第2至3节所提及的是海边平地;第4至5节是谷地和平原,以及属亚摩利人的山地;这一节,论到山地居民\cs8了。
  从利巴嫩直到米斯利弗玛音,就是所有的西顿人 有关利巴嫩,请参看一4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33,Name=1 上主命令s征服迦南 一1~9};米斯利弗玛音,请参看十一8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87,Name=2 砍嗥漶R蹄筋和焚的v 十一6~9};西顿,亦请参看十一8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87,Name=2 砍嗥漶R蹄筋和焚的v 十一6~9}。
  我必在以色列人面前赶出他们去 这句话,才是这全段,甚至全本s书记后半部的主题:s书,你老了,你没有赶出他们,但你放心,我(上主)会在以色列人面前赶出他们。为甚么?以色列人会失去他们忠心的领导人,但上主是永生的上帝。k曾应许将迦南地赐给他们,k必成全这应许(三10~11)。这赶出他们,不但是s书记的主要论题(参看十三12,十四12,十五14,十七18等),在摩西五经里面,已一再的提到(如出卅四24;民卅二24,卅三52~53;申九3~5,十一23,十八12等)。到s书临终遗言的时候,在信心里,他把这主要论题再次强调的指出(廿三5),并警告以色列人要爱上主藉摩西颁布的律例,否则的话,上主就不再将这些外邦人赶出了(廿三6~13)。士师记,就是这末了警告的写实。
  你只管照我所吩咐的,将这地拈阄分给以色列人为业 因为上主会按k的应许赶出外邦人,所以s书可以放心分地。这分地是按拈阄而分的。这拈阄分地的方法,是按上主吩咐摩西的(民廿六52~56)。拈阄可能也类似抽签一样(请参七16~18及其注释{\LinkToBook:TopicID=167,Name=D s的查察 七16~21})。
  现在你要把这地分给九个支派,和玛拿西半个支派 因为吕便支派、迦得支派,和玛拿西的半个支派,已经在约但河东分得地土,所以在这河西就只分给九个支派和玛拿西半个支派。
  这段经文(十三1~7)是s书记后半部的绪言。在这绪言中,说明s书一生忠心奋斗,但仍未竟得迦南地的全功。上帝却会把k所应许的,赶出除埃及至非利士人之地以外,所有迦南全境,无论是平原、高原或山地居住的外邦人。因此,k吩咐s书当拈阄将未得之地,分给九个尚未得地的支派,以及玛拿西的半个支派。
二 分配河东之地 十三8~33
  这分配河东之地的事,事实上已由摩西完成了(民卅二章;申三12~17)。这段经文和其后各章最大不同之处,乃是一个概略的写述两支派半所分得的地土;只记出主要的城镇而无细节。原因是这河东的地区,一方面在历史上是极少为以色列人实际的控制,另一方面,则好些以色列的传统都不认这河东之地为以色列的一部分。例如,民卅四1~12定迦南地之境界中,并未把河东列入;结四十七章所说的境界亦是如此;四十八章的分地,吕便、迦得和玛拿西,全部均在河西分得土地。本书第廿二章,这属河东的两支派半的人要在河西筑坛的原因,可能亦基于此。
1 绪言 十三8~14
  玛拿西 请参看一12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35,Name=3 s吩咐河|支派的人同往 一12~18}。
  流便 请参看一12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35,Name=3 s吩咐河|支派的人同往 一12~18}。
  迦得 请参看一12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35,Name=3 s吩咐河|支派的人同往 一12~18}。
  已经受了产业,就是耶和华的仆人摩西在约但河东所赐给他们的 有关耶和华的仆人,请参看一1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33,Name=1 上主命令s征服迦南 一1~9};摩西,亦请参看一1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33,Name=1 上主命令s征服迦南 一1~9}。约但河,则请参看一2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33,Name=1 上主命令s征服迦南 一1~9}。这整节话,请参看民卅二章及申三12~17。
  亚嫩谷 请参看十二1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91,Name=2 摩西〉闹T王 十二1~6}。
  亚罗珥 请参看十二2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91,Name=2 摩西〉闹T王 十二1~6}。
  米底巴 这地名米底巴的原义,是静水的意思。为摩押地的古城之一,其地虽已荒芜,但仍以此为名。城在约但河东约二十公里,希实本之南不到十公里(参看民廿一30)。
  底本 这地名底本的原义,是沼泽地或荒废地的意思。在亚嫩河之北,是亚摩利人夺自摩押的一城。迦得的后裔曾重建之,故又称为底本迦得(民卅三45~46)。
  希实本 请参看九10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77,Name=2 基遍人的欺mc立s 九3~15}。
  亚摩利 请参看二10{\LinkToBook:TopicID=138,Name=2 喇合的J信和探子的S 二8~14}和三11{\LinkToBook:TopicID=144,Name=B ^河的S 三7~13}的注释。
  西宏 请参看二10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38,Name=2 喇合的J信和探子的S 二8~14}。
  亚扪人 请参看十二2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91,Name=2 摩西〉闹T王 十二1~6}。
  基列地 亦请参看十二2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91,Name=2 摩西〉闹T王 十二1~6}。
  基述人玛迦人 均请参看十二5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91,Name=2 摩西〉闹T王 十二1~6}。
  黑门山 请参看十一3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86,Name=1 夏王盟T∈1~5}。
  巴珊 请参看九10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77,Name=2 基遍人的欺mc立s 九3~15}。
  撒迦 请参看十二5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91,Name=2 摩西〉闹T王 十二1~6}。
十三12~13
  噩 请参看二10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38,Name=2 喇合的J信和探子的S 二8~14}。
  亚斯他录 请参看九10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77,Name=2 基遍人的欺mc立s 九3~15}。
  以得来 请参看十二4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91,Name=2 摩西〉闹T王 十二1~6}。
  利乏音人 亦请参看十二4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91,Name=2 摩西〉闹T王 十二1~6}。
  这些地的人,都是摩西所击杀所赶逐的 有关这事迹,请看民廿一21~35。
  以色列人却没有赶逐基述人、玛迦人 这两地的人均为亚兰人(参看十二5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91,Name=2 摩西〉闹T王 十二1~6}),因与以色列人有亲属的关系(参看创廿二20~24,廿四24~27等)。故此,正如摩西吩咐以色列人不可扰害摩押人和亚扪人,因为他们是亚伯拉罕的侄儿罗得的后裔(申二18~19)一样,所以也没有赶逐这两地的人。
  只是利未支派,摩西没有把产业分给他们 在以色列人的传统上,利未的原义是联合的意思,是雅各从利亚而生的第三个儿子(创廿九34)。他因为和西缅杀了示剑的全城男丁(见创卅四章),所以被咒诅而散住以色列人之中(创四十九5~7)。其后利未子孙显出忠诚于摩西的事工,为摩西吩咐归上主为圣(参看出卅二25~29),而祭司亦从其支派被选出(参看出六16~27,廿九1等)。王国分裂时代,北国事奉主的祭司多以利未人称呼之,而南国在圣殿司祭的称为祭司,在祭司下于圣殿服役的则称为利未人。摩西之所以没有把产业分给他们,因为:
  他们的产业,乃是献与耶和华以色列上帝的火祭 这句话,是根据申十八1~5而来的。但在七十士译本,这里的火祭却没有火字,表明将范围放得较大,是指一切人所供献给上帝和捐给圣所的,他们都有份儿。这节话,是为廿一章预作伏笔的。
  这段经文(十三8~14),是分配河东之地给两支派半的人的绪言。说明这两支派半所得的地土是摩西分配给他们的。摩西是将希实本王西宏和巴珊王噩击杀之后,将向他们夺得之地分给这两支派半的人。但利未人却没有获得分地,因为他们不是从地土得活,是以事奉上主来维生。
2 分给吕便支派的土地 十三15~23
请注意:以下分给各支派的土地,既有一定范围,可在本书附图「十二支派分地概略图」{\LinkToBook:TopicID=250,Name=十二支派分地概略D}中找到,因此我们就不再详细说明各城镇或区域的所在,也不再解释其名字的意义,而仅用粗体字列出其地名。但是,凡与旧约历史和新约圣经有重要关联的,我们仍将加以解说。
  摩西按?吕便支派的家族,分给他们产业 这吕便支派,请参看一12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35,Name=3 s吩咐河|支派的人同往 一12~18}。其家族,则请参看创四十六9;出六14;民廿六5~10;代上五3~8。
十三16~20
  他们的境界 包含以下各主要的城域:
  亚嫩谷边的亚罗珥和谷中的城
  靠近米底巴的全平原
  希实本和属希实本平原的各城:底本、巴末巴力、伯巴力勉、雅杂、基底莫、米法押、基列亭、西比玛
  谷中山的(就是在亚拉巴丘陵地带的)细列哈沙辖
  在靠近水边的山坡地之伯毗珥,毗斯迦和伯耶西末。
  这末了所说的毗斯迦和伯耶西末,我们已在十二3讨论过(请参看该节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91,Name=2 摩西〉闹T王 十二1~6})。至于伯毗珥,其原义是开口之家的意思。这地方,出旷野后的以色列人,不但曾在此住过(申三29),摩西也是在这对面的谷中,将法度律例典章传给以色列人(申四46)。而且,大概就是在这毗珥山顶,巴兰咒诅以色列人(民廿三28),以致他们和巴力毗珥连合,不但在属灵上淫乱,而且是肉身与摩押女子行淫,以致大遭瘟疫(民廿五1~9;林前十8)。
  这西宏曾在希实本作王 请参看二10{\LinkToBook:TopicID=138,Name=2 喇合的J信和探子的S 二8~14}和九10{\LinkToBook:TopicID=177,Name=2 基遍人的欺mc立s 九3~15}的注释。
  摩西把他和米甸的族长,以未,利金,苏珥,户珥,利巴,击杀了 这句话,和一直到22节的事?,大概是民卅一7~8,以色列人与米甸人打仗的传统搬取过来的。米甸的原义是竞争的意思。其民乃亚拉伯北部沙漠中的一族,圣经的传统认此族为出自亚伯拉罕从基土拉所生之人的后裔(创廿五2)。至于这五个米甸的族长,他们是因为西宏属下的缘故,亦被杀。
  也用刀杀了比珥的儿子术士巴兰 这个比珥,其原义是火把或焚烧的意思。除知道他是巴兰的父亲之外,我们对他一无所知。至于巴兰,其名字的意义是贪食者,或朝圣者。他的事迹,可在民廿二至廿四章中看到。他的被杀,亦记在民卅一8。
  &&以上是吕便人按?宗族所得为业的诸城,并属城的村庄 这是总结吕便支派所得的地域。
十三15~23
  吕便人所分得的地,实际是在约但河东,死海东岸,南以亚嫩河为界,北至伯毗珥之间,东与亚扪人为邻。这个地区,原先是亚摩利王西宏和其属国米甸五族人之地。
3 分给迦得支派的土地 十三24~28
  摩西按?迦得支派的宗族,分给他们产业 有关迦得,请参看一12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35,Name=3 s吩咐河|支派的人同往 一12~18}。至于其宗族,请参看创四十六16;民廿六15~18;代上五11~16。他们所分得的产业记在下面。
十三25~27
他们的境界是:
雅谢和基列的各城
亚扪人的一半地,直到拉巴前的亚罗珥
从希实本到拉抹米斯巴和比多宁
又从玛哈念,到底璧的境界,并谷中的伯亚兰,伯宁拉,?割,撒分,就是西宏国中的余地
以及约但河及靠近约但河的地,直到基尼烈海的极边。
  在这分名单中,基列是拉班和雅各立约的所在(创卅一23~55);玛哈念是雅各在恐惧其哥哥以扫的时候,见到两队上帝的军兵的地方,因此而得了智慧和安慰(创卅二1起);基尼烈海,就是新约中所称的加利利海。但是,这里的底璧却不是十38~39所讲的那地方(该参看该两节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83,Name=4 攻Z南方T城^ 十28~39})。
  以上是迦得人按?宗族所得为业的诸城,并属城的村庄 这是总结迦得人所得之地的话。
十三24~28
  迦得支派所得的地,西以约但河为界,差不多南自耶利哥对面稍南的雅谢起,直到北部基列的南半部,而至加利利海东边的撒分;东边占了亚扪人的一半地。实际面积,约莫是吕便支派所得的三倍之多(请参看十二支派分地概略图{\LinkToBook:TopicID=250,Name=十二支派分地概略D})。
4 分给玛拿西半支派的土地 十三29~31
  摩西把产业分给玛拿西半支派,是按?玛拿西半支派的宗族所分的 有关玛拿西,请参看一12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35,Name=3 s吩咐河|支派的人同往 一12~18}。至于其宗族,请参看民廿六29~33;代上七14~19。
十三30~31
他们的境界是:
从玛哈念起,包括巴珊全地&&,并在巴珊、睚珥的一切城邑,共六十个
基列的一半,并亚斯他录、以得来
是按?宗族给玛拿西的儿子玛吉的一半子孙。
  民廿六29~33和代上七14~19,对玛拿西的后人有不同的记述,那是读者应查考该两书的注释,而不是本注释书要解答的问题。但玛拿西半支派所得的土地之大,却是使人惊异的。如果正如经上所述,则有迦得支派的一倍以上(请参看十二支派分地概略图{\LinkToBook:TopicID=250,Name=十二支派分地概略D})。不过,我们在分配河东之地的引言中曾经说过:河东地区在实际上,很少为以色列人所控制,而好些以色列的传统,也不把河东地区认作是以色列的一部分。这样看来,这河东的分地,实质上,至今仍只是纸上的传统而已。
十三29~31
  玛拿西半支派在河东分得的地,按传统的记述,是原有巴珊王噩的全国,以及睚珥的一切城邑,基列地的一半。是在上约但河和加利利海之东,包括了许多亚兰人的土地(参看代上二22~23)。
5 结语 十三32~33
  以上是摩西在约但河东对?耶利哥的摩押平原,所分给他们的产业 这句话,是作为约但河东分地给两支派半的总结的话语。在这里,除了指出分地者为摩西以外,也指出分地的地点,是耶利哥对面的摩押平原。这地点,按照申命记的记述,则是在伯毗珥(申三29)。
  只是利未支派,摩西没有把产业分给他们&& 请参看本章14节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96,Name=1 w言 十三8~14}。
十三32~33
  在总结摩西于约但河东摩押平原,将河东所得之地分给吕便和迦得两支派,以及玛拿西的半支派时,再一次的提起:「只是利未支派,摩西没有把产业分给他们」。这,不但使廿一章分地给利未人,成为自然而顺理成章的事,也给我们看到,收藏和搜出这文件来作编写资料的人,必和这一支派的人有关联。──《中文圣经注释》
&(责任编辑:hgyuer)
&&&&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热门关键字
欢然奔路 版权所有 浙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约书亚记2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