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资本介入会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考核办法吗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复旦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
【摘要】:科技创新是后发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建设创新型国家,除了要有技术上的创新,还要有资金上的的支持。然而,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特别是处于初创期的创业型企业,往往受到融资困难的制约。这类企业由于规模小、可抵押资产少、经营风险大等特征,很难从传统的金融部门获得资金。当然,当一家企业进行投资需要资金时,可以从企业内部融资,把企业的未分配利润资本化。然而,当没有或没有足够的利润满足投资需要的话,企业就不得不考虑从外部融资。
能够为初创企业提供融资的机构包括商业银行、风险投资机构、融资租赁公司、天使投资人、政府机构以及公开股票市场。而企业能够吸引何种外部融资,取决于投资者可以承受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他们通过尽职调查可以减轻信息不对称的能力。此处的信息不对称指的是,初创企业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比外部投资者了解的更多。对于外部投资者而言,这种信息不对称既是一种风险,又是一种成本。这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内部融资往往比外部融资被企业优先考虑——企业从内部融资不会遭遇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不用担心企业股权被稀释的问题。
如果没有信息不对称问题和代理成本的存在,创业企业大可以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债务融资。而正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和代理成本的存在,解释了风险投资基金会存在的价值,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风险投资基金会使用详尽的合约条款来规范被投资企业的行为。
从国外的实践来看,风险投资对促进一国企业、尤其是成长类创业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会起到极好的作用,一些风险投资背景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极大地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直到上世纪80年代,风险投资在中国还没有出现,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风险投资的数量在中国经历了突飞猛进地增长。自2006年起,我国已经成为风险资本募集额度和投资额度第二大国。风险投资催生了像UT斯达康、网易、盛大、新浪等许多数十亿美元级别的企业的产生。在未来,受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影响,风险投资在中国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快速增长吸引了决策者和研究者的注意,并且它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国家政策的许可和扶持。在未来,中国应当完善以风险投资资本退出市场为核心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才能更好地发展风险投资业,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初创企业、尤其是科技型高成长性企业提供便利的融资渠道,也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有效的方案。
目前,风险投资的发展和研究备受国际经济学界的关注,现有研究的重点在于风险投资合约及其治理机制。风险投资领域存在的各种复杂利益冲突和多种形式的信息不对称关系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合约理论和对这些理论进行实证检验的素材和机会。
然而,目前还很少有学者研究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状况,更没有人研究中国风险投资合约的特征及其治理机制。研究者的缺席和理论的真空使得决策者很难把握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趋势,给进一步的政策制定也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对于中国境内的风险投资展开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中国情况的研究,还可以帮助理解其他发展中国家风险投资的状况。
以往应用经济学理论研究风险投资的学者大多是从不完全合约的角度进行的。我们的研究与以往的文献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是应用关系型合约理论及声誉激励机制理论对我国的风险投资进行研究。关系型合约理论是研究风险投资一个很好的工具,因为风险投资的各个环节上都充满着重复缔约的行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关系型社会就更是如此。
本文将借鉴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及成功的实践经验,结合中国风险投资的环境特点,研究和探讨投资者、风险投资家与企业家之间合理的合约形式及其治理机制,减少投融资过程中的代理成本,解决代理冲突等问题,丰富完善风险投资这一新型的合约理论,以期解释和分析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并获得一些启发。
我们在论文的第二章第一节首先对风险投资合约理论进行了文献评述。然后在第二节对本文中使用的关系型合约建模方法的理论与成果进行了回顾。
第三至第四章我们从风险资本融资、投资和退出三个环节分析风险投资合约的特征。在第三章,我们从合约理论的视角观察风险资本的投资周期,考察风险投资合约是怎样指导和规范风险投资机构行为的。第四章在回顾了中国风险投资历史之后,我们借助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模型分析了中国风险投资行业的运行特征。
第五至第六章我们研究关系型合约和声誉等隐形激励机制对于风险投资治理及其绩效的影响。在第五章中,本文论证了在关系型合约和声誉激励机制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弥补正式合约缺位所造成的信息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代理问题。同时,本文使用关系型合约理论验证和解释了风险投资中可转换证券存在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现有理论作了一定的完善和补充。第六章中,本文以声誉变量为切入口对我国风险投资行业中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对于上市公司长期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到两个结论:“声誉较高”的风险投资机构(简称“风投”)所投资的上市企业在长期经营绩效方面比“声誉较低”的风险投资机构所投资的上市企业好;另外,“声誉较高”的风投与其参与的上市企业的长期绩效也存在正相关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我们第五章提出的理论模型。
最后在第七章中,我们对全文进行总结,给出了主要结论,并提出了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F832.48【目录】:
Abstract8-11
第一章 绪论11-21
第一节 风险投资基本概念11-15
一、开篇故事:蒙牛的案例11-12
二、风险投资概念界定12-15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15-17
第三节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17-19
第四节 本文的结构及技术路线19-21
第二章 文献综述21-35
第一节 风险投资理论发展评述21-31
一、风险投资:一个代理理论的视角22-29
二、IPOs和风险投资29-30
三、关于发展中国家风险投资的最新研究进展30-31
第二节 关系合约理论31-35
一、威廉姆森的关系合约理论31-32
二、关系合约激励理论32-35
第三章 风险投资周期中的金融合约研究35-48
第一节 风险投资家与投资者之间合约关系研究35-40
一、风险投资基金的组建36-39
二、风险投资家的报酬39-40
第二节 风险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合约关系研究40-45
一、分阶段投资40-42
二、董事会席位权和投票权42-43
三、联合投资43-45
第三节 风险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研究45-48
一、国际市场通行的退出模式45-46
二、国际市场经验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46-48
第四章 政府主导型还是市场化: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实践48-76
第一节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历程48-68
一、国家主导阶段:1985年~1997年48-54
二、初期发展阶段:1998年~2000年54-56
三、摸索调整阶段:2001年~2004年56-57
四、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57-68
第二节 中国风险投资业的特征——基于SCP模型68-76
一、风险投资市场结构68-71
二、风险投资市场行为71-74
三、风险投资市场绩效74-76
第五章 风险投资隐形激励机制研究76-99
第一节 隐形激励机制与创业企业治理76-83
一、引言76-77
二、模型假设77-78
三、关系合约78-79
四、自我实施的稳定合约79-80
五、道德风险80-81
六、声誉激励机制对风险投资的影响81-83
第二节 关系型合约与创业企业产权结构83-89
一、模型假设84-85
二、最优的产权结构85-89
第三节 转轨经济中关系网络对风险投资的影响:一个关系合约的视角89-98
一、中国风险投资关系网络的建立及其治理机制89-93
二、关系型股权融资93-94
三、从关系治理到规则治理94-98
本章附录98-99
第六章 风险投资声誉与上市企业绩效:基于中国股市的实证分析99-112
一、相关研究99-102
二、研究设计102-105
三、实证分析105-109
四、结论与启示109-110
本章附录110-112
第七章 全文总结112-116
第一节 主要结论112-114
第二节 启示与建议114-116
参考文献116-124
后记124-12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隋振婥;[D];辽宁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颜瑜;[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陆铭;李爽;;[J];管理世界;2008年09期
青木昌彦,瑟达尔·丁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8年01期
王美今,张松;[J];经济研究;2000年09期
吴世农,许年行;[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王永钦;;[J];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刘世定;[J];社会学研究;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潘艳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杨卫军,韦苇;[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周加来;朱芬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李斌;;[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查华超;;[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高山平;[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3期
王鹤;宋炜;;[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于开红;;[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0期
徐德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汪国银;李茂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黎秀蓉;;[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宋妍;晏鹰;;[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张震;;[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钱忠好;冀县卿;刘芳;;[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朱宪辰;章平;;[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何嗣江;陈晔;;[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周彩霞;;[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龚向虎;朱宪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吴晓路;史晋川;;[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晏鹰;朱宪辰;;[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岩;[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王荣;[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王荣;[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赵宏霞;[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徐连章;[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李大良;[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朱丹;[D];苏州大学;2010年
张红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钟琪;[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张映芹;[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正刚;[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单海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李三保;[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王琼;[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黄明宇;[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张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王雷;[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李明辉;[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郝文君;[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杨兆余;[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俊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盛军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王宏;骆旭华;;[J];商业研究;2010年11期
李洪江;鲍晓燕;;[J];商业研究;2011年06期
吴练达;韩瑞;;[J];财经科学;2008年06期
左志刚;;[J];财经研究;2011年05期
王淑华;;[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李湛;;[J];当代财经;2007年02期
王文杰;;[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1期
谈毅,冯宗宪;[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顺东;[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张斌;[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聂颖;[D];辽宁大学;2011年
柏高原;[D];天津大学;2010年
孟祥林;[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纪纯;[D];天津大学;2003年
康伟;[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吴景贤;[D];厦门大学;2003年
欧阳昌民;[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李晓伟;[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孔静;[D];兰州大学;2011年
蒋迎明;[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杨兴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钟晓燕;[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余正;[D];复旦大学;2008年
顾志清;[D];苏州大学;2008年
任雪萍;[D];重庆大学;2008年
蒋蔚;[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毕延玲;[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阳阳;[D];湖南大学;2009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林海;;[J];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人骥,朱海平,王怀芳,韩星;[J];经济科学;1999年04期
张爽;陆铭;章元;;[J];经济学(季刊);2007年02期
陆铭;张爽;;[J];经济学(季刊);2007年03期
汪炜,周宇;[J];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王永钦;;[J];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朱宝宪,何治国;[J];金融研究;2002年04期
刘永平;陆铭;;[J];世界经济;2008年01期
陈钊;陆铭;何俊志;;[J];世界经济;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邱华炳;[J];投资研究;2002年08期
陈晓,李爱民,邹晓东,姜浩;[J];中国软科学;1998年04期
;[J];北方经济;1999年05期
;[J];中国中小企业;2000年11期
朱建新;纪军;;[J];中外企业家;2001年02期
胡则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12期
肖益民,方云安;[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03期
王浩;;[J];学理论;2010年27期
马克·舒斯特;;[J];创业家;2011年04期
龚文海;[J];经营管理者;200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龙骐;陈红泉;;[A];中国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会议论文集[C];2004年
刘达;;[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吴国富;;[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刘德学;樊治平;张昕光;鞠芳辉;;[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王声凑;曾勇;;[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顾婧;周宗放;;[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赵道静;胡艳;;[A];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1届MBA优秀论文专辑[C];2001年
唐金龙;;[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李云飞;周宗放;;[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郭文新;曾勇;;[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顾文剑;[N];东方早报;2005年
李进;[N];厂长经理日报;2002年
黄晓南 马晓燕;[N];经济参考报;2006年
本报记者 陆列嘉 吴永红;[N];安徽日报;2008年
;[N];财会信报;2009年
谢蓓;[N];科技日报;2004年
金主直;[N];发展导报;2001年
全翼;[N];证券日报;2006年
赵月 张雷;[N];经济日报;2006年
崔亚超 通讯员孙华茂;[N];中国电子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仲锐敏;[D];复旦大学;2011年
张格亮;[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王荣;[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张青;[D];天津大学;2009年
王荣;[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郑庆伟;[D];华侨大学;2011年
李云飞;[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王声凑;[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柏高原;[D];天津大学;2010年
潘林;[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赖建;[D];广西大学;2005年
张凯;[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张绍峰;[D];浙江大学;2006年
王国钟;[D];武汉大学;2005年
田志宏;[D];天津大学;2007年
刘金胜;[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廖哲灵;[D];重庆大学;2007年
张丽;[D];青岛大学;2003年
郑庆峰;[D];厦门大学;2009年
李静;[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联合风险资本介入与目标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深圳创业板市场的经验分析
本文基于联合风险投资的项目筛选和价值增值,研究了联合风险投资可能对目标企业绩效带来的影响,并使用创业板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单独的风险投资,联合风险投资对被投企业当期综合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与滞后一期的综合绩效呈负相关;并进一步检验了联合风险投资分别和研发投入以及风险资本介入董事会的交互效应。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 江苏无锡 214122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江苏省科技厅软科学基金项目,编号BR2011007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中国企业海外横向并购的经营绩效问题研究--《辽宁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中国企业海外横向并购的经营绩效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际资本流动日趋活跃,各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从很多大型跨国公司的成长经验来看,并购是企业实现扩大规模、增强实力的有效途径。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海外并购作为企业实现跨地区扩张的主要形式成了当今的热点。中国正顺应这一潮流,在政府“走出去”策略的鼓励下,大批企业融入到海外并购的浪潮。近些年我国海外并购事件频繁发生,尤其是发生在同行业间的横向并购,成为了企业试图通过并购扩大规模经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规模经济的首选。这些涌向国际市场的横向并购不仅在数量大幅增长,而且其交易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机遇与风险总是并存的。有些公司通过并购交易提升了公司绩效,而有些公司的财务状况反而在海外并购中每况愈下,给股东带来了损失。因此,作为并购经验并不丰富的中国企业来说,在风险更大的海外市场中能否有效的实现横向并购效应,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也是本文试图研究的主要问题。
本文筛选出年30家发生海外横向并购的中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首先对并购相关概念、横向并购内在动因以及并购绩效的研究方法等进行了理论解释;接着运用并购绩效研究方法中的会计研究法,选取了反映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和其他方面能力的指标,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绩效评价模型,对并购发生前一年、并购当年、并购发生后第一年和第二年的主并购公司经营绩效进行实证检验,并在此基础上从四个并购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比,试图评价这些并购事件是否提升了公司业绩。
本文的研究框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横向并购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基本概念的界定、横向并购动因的理论解释以及并购绩效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首先描述了我国企业海外横向并购的概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现阶段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统计;第三章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海外横向并购发生前后的公司经营绩效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释;第四章分为四个不同的并购交易特征对横向并购经营绩效进行了分组对比;第五章根据以上实证分析结果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从整体上看,我国企业海外横向并购的经营业绩在短期内有所上升,但缺乏长期性。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由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经验较少,并购后期整合协调能力较差;另一方面主要是有些企业的并购动机只是出于眼前的某些短期利益,而缺少战略性的长远考虑,导致难以维持长期的并购效应。从四个不同的并购特征来看,非制造行业的海外横向并购绩效优于制造行业;目标公司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并购绩效好于目标国位于欧洲、北美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控股权为国有的企业并购绩效好于非国有企业;在我国,现金支付方式比股票支付更有利于海外横向并购绩效的提升。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F275;F279.2;F271【目录】:
摘要4-6ABSTRACT6-10图表目录10-12绪论12-20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12-14
0.1.1 研究背景12-13
0.1.2 研究意义13-14 0.2 文献综述14-17
0.2.1 关于企业跨国(海外)并购绩效的相关研究14-15
0.2.2 关于企业横向并购绩效的相关研究15-17
0.2.3 文献评价17 0.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17-18
0.3.1 研究方法17-18
0.3.2 结构安排18 0.4 论文创新点18-201 横向并购相关理论基础20-26 1.1 基本概念的界定20-21
1.1.1 并购与横向并购20-21
1.1.2 并购绩效与并购经营绩效21 1.2 横向并购相关理论21-23
1.2.1 效率理论21-22
1.2.2 规模经济理论22-23
1.2.3 市场势力理论23
1.2.4 自由现金流量理论23 1.3 关于并购绩效的研究方法23-262 中国企业海外横向并购现状分析26-32 2.1 我国企业海外横向并购概况26-27 2.2 现阶段我国企业海外横向并购的主要特点27-32
2.2.1 行业分布特点27-29
2.2.2 目标公司分布区域特点29-30
2.2.3 主并购公司控股权性质特点30
2.2.4 支付方式特点30-323 我国企业海外横向并购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32-42 3.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32 3.2 变量选择32-34 3.3 因子分析34-40 3.4 实证结果及解释40-424 不同并购特征下企业横向并购经营绩效的比较分析42-52 4.1 基于不同行业分布的经营绩效比较42-44 4.2 基于不同目标公司分布区域的经营绩效比较44-48 4.3 基于不同控股权主体的经营绩效比较48-49 4.4 基于不同支付方式的经营绩效比较49-525 结论与建议52-55 5.1 研究结论52-53 5.2 提升我国企业海外横向并购绩效的对策建议53-55参考文献55-59附录59-62致谢62-6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旭;史锐;;[J];财经科学;2007年11期
宋维佳;许宏伟;;[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11期
宋秀珍;谭中明;周洁;;[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3期
雷辉;胡发基;郝艳艳;SIT小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2期
黄速建;刘建丽;;[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1期
杜群阳;徐臻;;[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9期
朱勤;刘垚;;[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08期
方芳,闫晓彤;[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08期
李善民,陈玉罡;[J];经济研究;2002年11期
顾露露;Robert R;[J];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金道政,王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金道政,王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蒲妮娜;吴振信;徐兴旺;;[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张金鑫;张秋生;李霞;;[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金桩,姜睿;[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赵国忠;[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王晓雪;史瑞凯;;[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李佳;;[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李希;;[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1期
渠怀锋;;[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丁业震;[D];南开大学;2010年
万益迁;[D];南开大学;2010年
彭华伟;[D];南开大学;2010年
赵黎黎;[D];南昌大学;2011年
宋希亮;[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王江石;[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徐启帆;[D];东华大学;2010年
袁学英;[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孙春晓;[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洋;[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褚洪霞;[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魏华;[D];湘潭大学;2010年
李国华;[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张薇;[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杜树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卢钱红;[D];南昌大学;2010年
徐春玲;[D];南昌大学;2010年
周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隗娜;[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雷辉;陈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宋胜洲;[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余光,杨荣;[J];当代财经;2000年07期
余力,刘英;[J];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04期
陈成忠;林振山;;[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范从来,袁静;[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8期
黄速建;刘建丽;;[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1期
王中华;[J];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04期
苏明中;;[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11期
杜群阳;徐臻;;[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叶毅军;李婧;;[J];商场现代化;2007年22期
娄静,黄渝祥;[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屠巧平;[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刘彦平;[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李桂芝;[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田明君;;[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6期
赵君双;杨军胜;;[J];中国总会计师;2006年12期
周静言;陈冲;;[J];商场现代化;2007年08期
阳芙蓉;王钊;陈雅秀;;[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吴汉洪;单向前;;[J];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邓永勤;张丽芳;周合荣;;[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11)论文集[C];2011年
谭春平;王烨;;[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景一鸣;[N];中国矿业报;2010年
申银万国证券
周小波 林开盛;[N];证券时报;2012年
农业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
田惠?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赵宇华;[N];农资导报;2007年
证券时报记者
孙玉;[N];证券时报;2009年
刘丽靓;[N];证券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明君;[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梁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段宁;[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周合荣;[D];湖南大学;2009年
周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王义加;[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沈雪龙;[D];苏州大学;2005年
罗志强;[D];中南大学;2005年
王丹;[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金翔;[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石巾玉;[D];辽宁大学;2014年
刘玉婷;[D];暨南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经营绩效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