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5亩优质水浇地出租,想种一些懒田,种什么好些?

浇地不用愁 种田有盼头(美丽中国·春天来了)
广东新丰秀田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老黄头名叫黄一明,是广东省新丰县马头镇秀田村的农民。虽然已经是奔七十的人了,可他忙起春耕来却浑身是劲儿。这不,10天前播下的玉米,苗已经抽到了铅笔那么高。老黄头不放心,又起了个大早,仔仔细细给这些小苗撒了一遍肥。“如今灌溉不愁,我种了5亩玉米,顺利的话能收4000多斤。”资料图  田好种了,田里的收成也更高了  看着长势喜人、水肥丰润的玉米地,谁能想到,这片田地不久前还是接不上灌溉水源的旱地、瘦地。出力多、收成少,很多村民干脆把田地撂荒,外出务工。改变这一切的,是广东近年来大力推进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老黄头的儿子儿媳都在广州打工,老两口在家种地,照看孙子孙女。如今,和玉米田一起承载着老黄头增收愿景的,还有家门前那两口莲塘。正月里埋下去的莲藕,已经拱出来一片片的小叶芽,这一年下来,预计又能收个4000多斤。  “包粟(即玉米)也好,莲藕也好,有了这一脉水,全都活了。”顺着老黄头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玉米地边有一条半米宽、水泥砌筑的灌溉水渠,笔直延伸到面前的莲塘边。老黄头从水渠侧边接了一条水管,直接把水引到莲塘里。另外一边,则是一条一米宽,更大更深的排水渠,将多余不用的水排入远处新丰江的支流。  新丰县地处粤北山区,秀田村农田不少,但过去要么是排水不畅的低洼田,要么是干旱缺水的边坡地,遇到干旱和水涝,农作物常常大面积歉收。村支书黄小冰至今还记得2008年收稻子的时候,正好遇上百年一遇的大雨,几乎颗粒无收。而老黄头家的地由于灌溉不畅,长年又为干旱发愁。“过去那地里直接挖出来的土渠,经过多年早已破败不堪,不仅蓄不住水,还很容易淤塞,为此村里每年还要花点钱请人来清淤。”  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秀田村蔬菜生产蒸蒸日上  2014年,广东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春风吹到了新丰,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让大片荒地、低产田变成良田。秀田全村1300亩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田间道路得到拓宽。  “过去只能种花生,现在我想种什么就种什么,不愁没有水浇地;电动三轮车、摩托车也能一直开到田头,再也不用人背肩扛辛辛苦苦把收成拖出来了。”黄一明说,去年他两口子种地收入了1万多元,比往年增加了5000元。于是,他在自家平房上加盖了一层楼。“今年收2万元不成问题,再把二楼好好装修一下,年底就可以住上去了。”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秀田村成立的田丰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如虎添翼,成功吸引一家农业企业进入,流转了全村600亩土地,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蔬菜种植。企业还依托周边新修的沟渠,在田间一步到位建起大棚和自动喷灌设施。这么一来,耕种更加松快便利,收成也更有保障。  如今,村民将土地租给合作社,并为合作社打工,一边坐收租金,一边还能拿工资。村集体还依托农业发展起乡村生态旅游,农产品自产自销,节假日一天能吸引四五千人游玩。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从不到3000元提高到如今的1.1万元左右,村集体收入由2.8万元提高到20余万元。  生态环境好了,种田越来越有奔头了  现在,当年那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蜕变成现代农业风生水起的生态村,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农田生态环境,还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眼下的秀田,农民满怀希望忙春耕,一年四季有奔头。“别说撂荒啦,过去没人要的那些边边角角的旱地都种满了。有些人甚至连城里的工都不打了,又回来种地。”黄小冰说。  老黄头说,去年他老两口种地收入1万多元,比往年增加了5000元。如今老黄头时常望田感叹:“原来生活几十年的村子,竟是这样一块宝地。你说我干起活来,怎能不浑身是力?”  据广东省国土厅介绍,“十二五”期间,该省共投入资金200多亿元,新建、改建田间道19634公里,新建、修建灌排渠(管)道54297公里,平整土地58758亩。“十三五”期间,国家又下达广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任务1046万亩。
文章关键词:
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或真实性问题,请与本站编辑部()联络。
新闻热线:010-76900。责任编辑:孙雪珍。
商城推荐产品
经销商报价
经销商查询
大田传媒旗下
大田旗下网站
有事问帮帮
大田农社公号
信农贷公众号
农惠通公众号
大田直播APP家里有5亩空地,种什么树比较好?
19回复 3716浏览
自己家有5亩空地,想种点树木卖卖,懂树木的朋友来指导一下,希望成效可以快点的,投入也不要太大
油菜花。。
引用1楼 @ 发表的:
油菜花。。
说正经的,油菜花又不属于树木
要种苗木啊。。。那你就要多看看行情了
&这里很多,楼主随意挑~、
引用3楼 @ 发表的:
要种苗木啊。。。那你就要多看看行情了
&这里很多,楼主随意挑~、
兄弟给推荐几个吧,LZ小白一枚无从下手
你哪里的?要分地方啊哥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5楼 @ 发表的:
你哪里的?要分地方啊哥
浙江嘉兴的
女朋友,到了明年会收获很多女朋友,记得分给JRS一点,50包邮
种油菜花吧。挺好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7楼 @ 发表的:
女朋友,到了明年会收获很多女朋友,记得分给JRS一点,50包邮
哈哈哈别闹
如果手头不缺钱,考虑下银杏发自手机虎扑
记住,荫蒂制宜
引用4楼 @ 发表的:
兄弟给推荐几个吧,LZ小白一枚无从下手
这位朋友,搞苗木,真不是说种什么好就种什么好的,你得看你是哪里,土壤适合种什么苗木,种的苗木行情怎么样,到时候长成销路怎么找。。很多问题的。。。。你得想清楚。当然说,苗木老板有些赚得老多了,要做起来,还是有盼头的。
罂粟啊,扛过一年就发了,来年发了别忘了回来散卡!!
参考红高粱 好办事
香樟是王道。
五亩良田哟,种点啥??种油菜花吧,挺好的。。。发自手机虎扑
玛利亚高树……
海南黄花梨
造福子孙后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185人参加识货团购259.00元243人参加识货团购239.00元1861人参加识货团购72.00元196人参加识货团购759.00元357人参加识货团购578.00元184人参加识货团购999.00元258人参加识货团购209.00元232人参加识货团购439.00元232人参加识货团购399.00元156人参加识货团购229.00元600人参加识货团购550.00元58人参加识货团购519.00元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我是农村的家里种的农田要征收建小型水库占地面积约0.5亩,乡镇干部说补偿金为每亩4万元请问您农村的征收到底是多少?
您好,我是农村的家里种的农田要征收建小型水库占地面积约0.5亩,乡镇干部说补偿金为每亩4万元,但是我在百度查了一下,其中水田是9.9万一亩,请问您农村的征收到底是多少
律师回答地区:北京-东城区咨询电话:帮助网友:12911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 人你好,征用土地的补偿标准每个地方都有差异,以政府公布的为准。水田补偿一般六七万。有的地方更高。如果给你们少了可以不接收在谈判争取的 11:35
无锡推荐律师[转载]2011中国经济发展的五大疑虑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势不可挡,因为中国的消费市场不可估量,中国人的消费水平仍然处在很低的水平,消费市场的拉动潜力很大。不要因为有远谋就必须有近虑,只要发展的观念不变,政府不要更多干涉,聪明智慧的中国人一定把中国经济搞的更好。2011中国经济发展的五大疑虑
友成新公益大学(筹)校长&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
  今天来参加这个会议让我讲一讲经济形势,确实是诚惶诚恐,我经常讲自己想问题不大,如果说讲经济形势,在座的各位比我了解的更多,因大家都在一线上直接做企业。春江水暖鸭先知,对经济形势最了解。所以我挑几个问题来讲,这几个问题是对明年经济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一,世界经济问题会二次探底吗?目前还没有定论。第二,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哪里?大家好像觉得今年经济增长没有问题,我们实际上还有其他的问题。第三,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吗?第四,如果世界经济不景气,下一步中国的外部市场在哪里?第五,如何进行经济改革的顶层设计?这在“十二五”的建议中提出,并没有引起社会太大的注意,但这很可能是未来改革设计中非常大的思路上的变化。我想把我自己的猜想跟大家说一下。&&&
  疑虑一:国际经济会二次探底吗?
  世界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多经济学家谈到,世界经济这一次是不是百年未遇的危机,是“U”型还是“V”型还是“L”型的,V型是大象,U型是谷底很长时间才能上。L型就像日本一样下去就上不来了。两年过去了,现在情况很清楚,从美国的情况看是非常清楚的“V”型增长。看整个欧元区也是“V”型增长。看整个世界经济也都是一个非常明显的“V”型增长。也就是说,在两年前认为可能出现1929年以后,有将近十年时间经济都回不到原来的增长情况没有发生。毕竟我们经过了八十年的努力,经过了很多的新理论出现。所以当出现这样危机的时候,尽管危机开始的时候影响之大,甚至超过1929年的危机。但是在大体上政策没有出太大的纰漏特别是率先开始的刺激经济计划能快速拉动经济,这一次的危机应该说是非常漂亮的V型的反弹,尽管这次反弹跟过去“V”相比口小一些,但这次危机很快的使世界经济有所反弹。
  对未来的情况如何预测?这是最近英国的(共识)公司的预测,对于经济预测世界各地有各个不同的数字,各个公司、各个大企业、各个大投行都有不同的预测,到底听谁的?(共事)公司非常聪明,把全世界对某一个国家的预测全部拿过来一平均,最后他得出一个平均的数字,现在全世界非常重视(共事)公司的预测。这是一个最新的数字,按照他的预测,2010年,去年是2.8,今年是2.7,基本上是平等的增长。日本去年是3.5,今年会是1.1。欧元区基本上是持平,去年是1.7、今年是1.5。除了日本,都是比较低的通货膨胀。如果拿目前世界上对美欧日三个主要的发达国家的经济情况的判断来说,基本认为今年可能略低于去年,但基本上还保持一个平稳的增长。这跟前一段时间市场上盛传的,美国或者欧洲可能到今年会出现一次二次探底。那么现在从这个预测来看,应该说风险并不很大。
  但是现在人们对欧美日的中长期,特别是中期的增长,还不是特别看好。日本我们拿对未来11年到16年整个的中期这三个主要经济增长体的预测来看,美国在未来五年中,大概是占2%左右,它从年,我们认为比较正常的增长情况,低将近1/3左右。欧洲要低将近一半左右,而日本低出更多。如果我们拿1995年跟2005年相比,这几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就差更远了。或者说,这一次的经济恢复,世界经济是在缓慢恢复过程中,但这个恢复是比较慢的,而且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这个长时期要将近五年左右,世界经济才能恢复到危机之前的那种情况,所以这是我们一定要关注的。
  为什么这么长时间危机才能恢复过来,原因是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一是失业问题。这一次的经济恢复,人们称之为无就业回暖,经济回暖了,但就业不但没有改善,甚至还进一步的恶化。我们可以看到,这是欧洲、美国、日本三个国家,它失业率也成了“V”型状,失业率越高说明问题越大,如果是“V”型状,说明经济在增长,失业率甚至还在攀升。美国现在的失业率将近过去26年以来最高,而最近有一点点改善,但估计至少需4年、5年时间恢复。前两天我们在钓鱼台开了中美对话会,美国前一批官员,包括美国哈佛大学等很多经济学家都过来,他们描述美国经济实际上这一次,到目前位置“V”字型靠强烈的刺激,靠强心针拉过来的,强心针过去之后路还很长,特别是就业,是整个经济的风向标,如果美国就业问题不能得到明显的改善,美国的所有深层次的问题,在短期内都得不到解决。
  除此以外,如果看美国的失业有多严重,看他们的失业率从危机前的5%上升为9.8%,增加了一半,总失业数达到850万人。中国人习惯了大数字,觉得850万没有什么了不起,美国的人口是中国的1/5,也就是4000万,假如中国出现4000万的失业对国家是有多大的压力,国企下岗的时候,大概也就是这个数字。也就是说美国现在处在当时我们下岗的阶段,大家可以回忆一下那个时候的压力有多大,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的失业率更高,16-24岁失业率为19%,非裔更高达30%,他们的失业率达到三个人就有一个人失业。这对整个社会的需求和压力也是非常得大。
  另一个问题是美国的房地产问题。这一次的始作俑者是在房地产,所谓的次贷危机,而房地产问题还再继续恶化。去年美国没收的房子就达到250万套到350万套,甚至超过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2009年。没收回来的房子造成银行的坏帐不断的攀升,另外造成很大的民生问题,现在美国将近有1/4的住房贷款都是资不抵债。因为这些房地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银行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就出现了银行惜贷,这是中国人曾经非常熟悉的名词。就是美国银行把他的钱存到中央银行去,危机前几乎为零,危机后急剧上升。银行有钱也不贷出去,反过来存到中央银行。为什么?因为银行觉得风险太大,第二银行本身的资本金不够,因为他坏帐率太高,他也不敢贷出去。这造成美国的货币政策失效。大家知道美国的利率几乎为零利率,利率是零到零点二五。要借钱在银行里几乎是没有成本了,几乎是这样,银行还是不愿意把钱贷出去。这说明了他的货币政策基本是失效的。政府一共只有两个工具,一个是货币政策、一个是财政政策。最近我们听说,美国要所谓的量化货币宽松政策,美国要往市场印钱,在中央银行推动宽松的货币制度。如果银行把钱拿来贷给企业,这个量化宽松的政策,对美国经济真正的影响是非常微弱的。这笔钱很可能会流到国外去,这就造成了热钱的问题。
  如果货币政策不行,他的财政政策行不行?现在整个西方国家财政政策也变成了极难的境地。现在美国财政赤字已经达到GDP的10%,一年得亏空10%,欧洲甚至达到12%,而按照一般的要求一个国家的财政赤字是不能超过GDP的3%,他们这些国家都超了3-4倍。借钱太多,就造成了市场对债市的不信任,问题首先出在薄弱的国家、薄弱环节上。首先出在所谓欧猪五国,欧洲债务危机。为什么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出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每年的赤字远远超过3%的禁戒线。因为他们债太多,市场就不去买他的债券,这些国家需要借新债还旧债,一旦新债发不出去旧债还不了,整个国家就会崩溃。首先是希腊出问题,接着爱尔兰出问题,现在整个市场盯着西班牙、意大利会不会也出问题。他们之间是什么比例?我们可以看看这个数字,如果说希腊、爱尔兰这些只是2000多亿、3000亿的规模,那么到西班牙就是1.6万亿,到了意大利是2.3万亿美元,他的规模是爱尔兰的十倍。一旦西班牙和意大利出问题,欧元到底能不能存活,这都很有问题。所以现在整个欧洲都在打保卫战。为什么李克强副总理到西班牙去,还要象征性买了几十亿欧元西班牙的债券,表明中国政府支持欧洲,支持做保卫战,不希望看到欧元垮台,但目前这种情况还在发展之中。有可能危机就是在爱尔兰,一旦倒了,倒的就更多了。这是世界经济非常大的一个问题,而因为有了这些风险的存在,经济复苏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真正复苏过来。
  世界经济会不会二次探底?跟一年前相比、半年前相比,现在看来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小的多,现在一般认为,可能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他不会长的很多,微弱的降一些,但它不会达到探底。但还是有一些人比较悲观,就在前两天我们开会的时候,有一些悲观的美国经济学家还在说,二次探底的情况还不能完全排除。他们认为一般有三点。第一,美国刺激经济计划的开支已经用完了,下一步因为高额的赤字,不可能再出台刺激经济计划,而如果没有这些刺激经济计划,它的经济怎么走。最近奥巴马又做了一些减税,利率相对前面来比还是很小的。刚才说了银行的信贷问题,现在并没有解决,所以中小企业它的信用不足,特别是现在整个美国工商界和家庭,对美国如此高的赤字非常不放心,因为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只有两种方法的话,一个是加税、或者是通货膨胀,或者两个同时做。不管是哪种方式,对工商界和家庭都是很大的冲击,而这些实际上美国人还债,他们不仅仅是美国人自己还债,是要全世界都跟着他一起来还债,而全世界还债的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美元贬值。他贬值了,美国人借给你的钱跟着全部贬值,他的债务就大大减少了。所以这一点,使得美国经济在未来疲软的情况下还是比较悲观。
  克罗格曼提出来,现在有可能进入第三次大萧条,原因在于现在有一些国家过早的开始了财政紧缩的政策,现在欧洲不得不进行财政紧缩政策,因为欧洲的债务太高,市场已经渐渐的对他们的债务失去了信心,如果现在不做财政紧缩,它的债就卖不出去,包括英国,这次英国准备裁减50万公务人员,通过这个方法来减少他的财政赤字,这就很可能引发第三次大萧条。目前除了中国、美国还采取扩张型政策之外,现在全世界其他的国家基本上都开始紧缩了。现在美国也在开始摇摆不定,是紧缩还是扩张。现在就看下一步整个世界经济的情况,总体来说,世界经济还充满着风险。
  疑虑二: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哪里?
  有人认为这个好像不是个问题,现在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很快了,但认真分析,推动中国经济去年增长的几大要素,今年似乎都在萎缩、都在弱化。第一个四万亿,大家知道前年两万亿、去年两万亿,这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已经全部用完了。第二个,去年房地产投资非常快,2009年尽管房地产的价格涨的很快,但是投资并不是很快,实际上去年的房地产投资非常快,但随着一系列的打压政策,今年房地产的投资从速度上来说肯定也降下来,如果不是负增长的话。第三个,紧缩的货币政策,刚刚公布的数据,去年的贷款原来是7.5万亿,但实际上去年到年底发出了7.95万亿,将近8万亿。如果把那些票据表外作业都算进去,就是8.6万亿。所以去年实际上货币政策还是相当松的,而今年货币政策要整个发生巨大的变化,要紧缩。通货膨胀,它不断会造成老百姓的抱怨,同时也在抑制消费。也就是高通胀预期抑制消费。很多调查显示,老百姓开始减少他的消费。唯一的亮点,现在媒体上谈论比较多,今年是“十二五”第一年,所以各级政府都会扩大投资,实际上我们看一看数字,第一年并没有这种效果。第四个,国际市场提出来的。
  现在国际市场炒作比较多的,第一年是不是能够造成比较大的投资浪潮。我们看一看,每五年的开始都是从1981年、1991年、2001年,这是一个五年,1986年、1996年。1跟6是五年计划的第一年。过去五年计划的第一年经济增长情况是什么样的,1981年经济增长5.0%多,而后的五年都超过第一年的增长率。如果这只是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话,我们来看一下1986年。1986年经济增长是8.0%多,1987年比较高,1982年下降了,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这还算比较高,是因为有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再看1991年,经济增长是这个速度,而之后的五年中,都远远超过1991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就是说,在这里头第一年是在五年中最低的。2001年的经济增长,后头的五年都超过了2001年的增长。到2006年他比较高,他比后头几年低一些,但是最近几年2008年以后整个危机的影响。除了几个危机的影响之外,在一般的正常年头里,五年计划第一年,它的增长往往都比其他五年要低一些。为什么?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在第一年的时候,尽管大家都有心想推动、有心想投资,但毕竟投资是需要一个准备的时间。五年计划批准得需要到三月份,三月份再到省里变成项目,项目再审批、再开工、再剪彩基本上到了年底。所以也就是说,在五年计划的第一年里,我们称之为蓄势待发,而不是说已经发了。
  刚才我们看到的这几个因素,今年经济增长的因素中,唯一的一个能够让明年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实际上他也是负面影响,而这些所有的因素集中在一起,所有的因素就怕叠加,现在似乎就要叠加在一起。从这种角度来说,我们对今年经济增长的动力还不能掉以轻心。如果看看目前的数字,现在已经有一些显现。这是我们从去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往下走,到第四季度9.6往下走,今年的第二季度、第三季度会不会继续往下走,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我们看整个工业增长在下滑,包括用电量、发电量下滑的更快一些。固定资产投资,跟前年相比下的非常快,特别是新开工项目的投资下降的非常快。目前为止固定资产的投资,已经触及到过去十年的平均值,大概是在22%-23%左右的增长速度,但趋势还是往下走的。
  当然这里也有亮点,比如说西部的投资速度比东部更高一些,而东部沿海的加工贸易,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而东部沿海基本上是靠服务业发展在推动东部的经济增长。刚才说了房地产,去年10月份我们从2009年最低点的时候是在2月,到了2009年12月份房地产的投资增长率才达到15%而已,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多,而房地产到前年年底实际上只有15%。真正的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是在去年的上半年一直到七八月份。房地产的增长到去年10月份还是这么高,到11月、12月已经开始下滑,前年房地产的投资增量到底有多大,应该说对今年经济的影响非常大。从房地产销售来讲急剧下降,而房地产价格已经开始往下滑,跟房地产相关的消费也在下降。
  从这点来看,今年的经济增长还是乏力的,这也是(共事)公司集中了几十家对中国经济的看法。认为2011年中国经济将会达到第一季度达到8.7%、8.9%、9.2%、9.4%,平均在9.1%左右,到2012年可能9%左右。9.1%、9%,实际上并不是特别低的经济增长率。但现在的问题是说,我们要追求一个什么样的经济增长率?如果我们不是追求快速增长的话,这些下降可能是一个正常的。但问题是,如果下的过快,所有的叠加在一起更大的冲击,如果一二季度经济下滑过快的话,很可能现代的很多政策可能到了今年下半年又要进行重新调整。刚才举出这些例子,并不是说他一定会出现问题,但这些问题肯定是存在的。
  今年新的增长点在什么地方?按照现在政府所提出的几个新的增长点,一个农田水利建设、战略新兴产业、很多的新能源、高科技要加快投资,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今年就要建一千万套,加起来可能上万亿的新的投资。外资可能由于整个世界经济不看好,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可能还要继续投入。政府换届的效应还有多大,还不清楚。如果下半年经济增长放缓过快,下半年的货币政策会不会转为比较宽松,现在也不得而知,但可能性是存在的。
  举个例子,国家对水利的投资,这是刚刚披露出来的数字,“十二五”期间要投2.1万亿,一年大概是亿人民币左右,所有的土地出让金要拿出10%放到水利中。去年是2.7万亿的土地出让金的收益,如果拿这个来用的话,土地出让金就有2.7万亿,而这些主要是投入在十三个粮食主产区。这些很有可能部分的替代刚才所说的四万亿和房地产、土地政策紧缩,会不会等到今年的下半年或者说第四季度,它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到底有多大?&&&
  疑虑三:明年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吗?
  现在对通货膨胀炒的非常凶,通货膨胀已经来了,从现在的数字来看,从老百姓的感觉,从我们到菜市场、超市买东西的情况来看,确实通货膨胀来了。而通货膨胀到目前为止,主要是由食品引起的,可能住房或者说出租房也有了一点贡献,但主要还是食品引起的。对于食品的话,我们还是要分析,2010年的12月鲜肉的价格,刘永好先生跟我说,12月底所有的养猪户都在赔钱。因为猪肉的价格还远远低于当时最高的2008年的市价,猪肉的这个价格加上很多成本的提升,在这个价格的情况下猪肉是亏欠的。我们再看一下其他的数字,这是蔬菜,这一次的通货膨胀除了绿豆、大蒜之外,蔬菜是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相信统计局的数字,这个蔬菜的价格实际上跟2010年年初的价格和2009年年初的价格其实差的并不是特别的远。老百姓都在抱怨,原来土豆一块钱,现在三块钱,老百姓都说的是那个价格。土豆曾经达到三块钱他忘了,或者不说了,他说现在土豆三块钱。实际上蔬菜总体来说是季节性的变化,本来到了冬天价格就应该比较高。这些应该怎么样来处理,因为对于农民来说这一两年的成本上升非常快,特别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同样看水果也是这样,其实涨的并不是特别高,实际上也就是跟两年前、一年前差不多,当时只是一个高峰期。现在的舆论影响非常大,这就很容易造成对市场的冲击。全球的粮食价格还在上涨中,粮农组织发出警告说,未来粮食的价格可能还要上升,现在全世界各个地方都在进口粮食,各国都在拼命屯粮食。对整个世界的粮食市场可能还会产生一些冲击。
  最近我们在河南做了一个调查,我把他放在微博上,引起很多微博粉丝的围观。河南种粮区,农药、化肥320块钱,机、耕、收154块钱,人工成本367元,每亩卖粮1340元,加上76块钱的种粮补贴,一户如果种5亩地,扣除成本户均收入才2875元。这2875元,如果一户只有三个人,平均种粮户一年的收入不到1000块钱,现在贫困户的最低标准是1200块钱。如果农民有5亩水浇地,还是高产田,仅种粮食的话,他连贫困户都达不到。而这些农民出去打工两个月的工资就可以超过2500块钱。如果是这样的收益,谁还去种粮食。反过来说,粮价步提高,谁还去种粮食。农村的一个小工,一天就80块到100块钱一天。这些种粮户会不会活不下去,或者他们把别人的地都承包,能承包30亩、50亩,或者说除了种粮食还种蔬菜。但是很多的粮食主粮区,没有别的,都是国家逼着他一定要种这么多粮食,交这么多粮食,卖这么多粮食,越是种粮区越贫困。如果粮价不慢慢的增长,他也很难真正的维持下去。也就是说,从粮价来说,它还是得不断的上涨。
  按照高盛最近的报道,它认为,油价、铜价、黄金还要涨,人民币今年要升5%-6%左右,今年年底人民币汇率可能要达到6.29%。现在是90美元一桶油,未来十二个月要达到105。高盛认为,更多是美元贬值的问题,只要美元贬值这些价格都会上去。除了黄金、铜价,铜价原来跌的很厉害。总体上来说,世界除了粮价不太确定,其他的大宗产品的价格在今年涨的不是很快。
  今年会不会恶性通货膨胀,也是超过5%以上的通货膨胀。应该说从整个世界的产能过剩,经济还是在疲软,一个比较确定的是粮食价格因素,因为粮食价格跟天气等其他因素有关。对通货膨胀影响更大的很可能是工资,很可能与政府制定与工资有关的新政策。另外一个是货币。
  看一看货币的情况,贷款增速正在下降,2009年下半年起就开始下降。去年除了1月份,一个月新增贷款一万多亿之外,其他各个月的贷款都是四千到五千亿左右。昨天刚刚公布的数字,去年M2是19.7%,原来准备是17%的现在19.7%,比原来的目标多了2.7个百分点。2010年新增的贷款7.95亿,本来7.5亿,现在又多了4500亿左右,特别是12月的贷款还维持在亿左右,已经超过了7.5万亿。如果加上票据,实际上达到了将近8.85万亿,这跟2009年的9.7万亿非常接近了。总的来说,一直到去年年底,货币政策还是比较宽松的,尽管收了一些,但还是比较宽松。现在的问题是,这些数字出来之后,可能给央行的压力很大,1月份会不会收紧一些。
  看一看现在的货币情况,如果按照真实的利率,现在我们的存款还是负利率。也就是说,你把钱存银行一年,还要损失1%、2%左右,如果拉回到正利率,也就是说我们的利率还得不断的提高,而负利率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负利率会造成老百姓的抢购。明年新增贷款如何,很有意思的是,今年的货币政策采取了一个非常新的方法,今年没有明确信贷投放的目标,往年都告诉你几万亿,去年是7.5万亿,至少有目标,今年不提这个目标,今年提出来的是要稳健的货币政策,而且要提高针对性、灵活性,特别是针对性,非常有意思。因为现在准备采取一个新的方式,这个方式就叫做动态的差额的存款准备金率。以前的存款准备金是一个标准,若是5.5,所有的银行都是5.5,这一次要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怎么做?按照现在媒体上透露出来的,准备金是央行给每个银行有一个专门的计算公式。银行上交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就是说每个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按照宏观政策的要求,设置的资本充足率和实际增值的资本充足率之差,增值的越大,就存款准备金率越高,逼着你把钱贷出去。乘上该行的稳健性调整参数,专门给每一个银行稳健性调整参数,一算就可以算出来这个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应该是多少。有了这个以后,按月给你调整,等于有三个月的调整期,有三个季度的调整过程。一季度可以比较宽松,慢慢的要接近新的给予这个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第四季度要完全达到。通过这个方式,给每一个银行进行分别对待,因为各个银行他的情况不一样,过去一刀切式的存款准备金率很有可能打击了好的,反而纵容了差的银行。现在通过这种方式,想更有针对性的更精准的进行调节,但问题是,这些都是人去调节,人是容易犯错误的,越复杂的越人为的操作很可能也会造成新的布局。再一个,对银行、对银监会官员的技术要求就会更高。
  所以这是新的方式,这个方式会不会使今年的货币调控得更好,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但是从最近发出的信号来看,不容乐观。据说头一个星期就贷出了将近6000亿到7000亿人民币。因为现在没有一个数字控制,各行资金自己掌握,各行都说先把钱贷出去再说。在这种调整的过程中,会不会一放就乱,现在也不得为知。这个调整、这个新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就不排除今年央行可能出手更多、出手更快、出手更频繁,因为如果这些不出手的话,如果让这些一个星期能够贷出六千亿,这样下去一个月两万亿就贷出去,我们的通货膨胀肯定要上去。所以这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刚才说了增长还是有一定危险的,同时要控通胀,信贷投放决策非常艰难。更多的利用利率的政策、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原来还有一个贷款额度,现在额度没有了,当然其他的两个手段用的更频繁。总的来说,今年的货币政策一定要盯的更紧一些,因为很多的变数在不断出现。
  2011年的通货膨胀怎么样,明年更多的是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水、电、气、价、资源税的收取,特别是工资的上涨、粮食价格、食品价格的上涨等造成的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一般认为,很多的预测机构都认为,大概要超出今年的通货膨胀率,要达到4%左右。今年跟去年唯一不一样的是翘尾因素比较低一些。所谓翘尾因素,前年通货膨胀的基数非常低,所以去年只要有一点通货膨胀它算出来的CPI就比较高。有人曾经算过一个帐,如果去年年初所有的差距价格在一年里头一点不动,一直到去年年底12月31日,所有的价格一点没有动,就是因为前年是负的CPI,去年起码有1.6到1.7,今年这个因素没有了,这可能会对今年的通货膨胀有一些压力,也就是说4%,4%的通货膨胀,如果货币政策掌握的好一些,如果没有地震、天灾,没有大的变动,4%有可能达到,即使达不到一般来说也不会超过5%。
  货币政策的基本猜想,还是盯着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流动性、M2要从现在的19.5%,大概要降到16%左右。数量工具、价格工具交叉使用,价格工具也就是利率,利率提的会更频繁一些。另外是货币政策要提前压,只要认为半年以后的情况会怎么样,现在就得出手。也就是说货币政策不能光看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向央行的调控高手们,他们是想半年以后的情况,我们要从这个角度来去猜测他会怎么样进行调整。&&&
  疑虑四:中国的外部市场在哪里?
  在这样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整个的货币在紧缩、整个投资会回到原来正常的情况下,中国的内需,今年不会太好。如果外需也不行,今年的压力也是很大的。从去年开始,实际上外需总体来说表现还是不错的,尽管到了下半年,和后边的几个月比较差。市场从哪儿来的?去年主要是靠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整个经济表现并不是很好,整个发展中国家像巴西,出口增加90%左右,其他的涨得都非常快。所以一个特点是,在未来的几年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会远远好于发达国家,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未来两年经济的预测,可以看到,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平均在2%左右,而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达到7%左右。所以未来实际上增长的市场是在发展中国家。如果我们看消费市场的增长,就更清楚了,商品零售额从2006年,如果全部都是按照100%,先进经济体发达国家从2006年到2010年五年的时间里,零售商品基本没有变。而新兴经济体在过去的五年中它的销售额减了60%。也就是说在过去五年里,新增的市场其实基本上都是从新兴经济体中来的。
  也就是说,如果说未来几年时间世界都是缓慢增长的话,如果我们要保持较快的增长,很可能就要西方不亮、东方亮,把我们的钱、把我们的产品打入发展中国家。而打入的时候需要投资的概率,中国的经济已经到了真的要比较快的走出去的时候了,在过去几年,中国每年的对外投资都是翻倍的增长。这里头我们现在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我们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刚刚公布的数字,我们在12月中,又在快速的增加。巨额的外汇储备,在整个的货币贬值,全球性的通货膨胀这一天早晚会到来,很可能很快就会到来。在两年甚至三年内就会到来,因为各个西方国家为了把债务消掉,它一定鼓励把通货膨胀拉上去,现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向西方国家建议,要把他们的通货膨胀目标从3%升到4%,甚至升到5%。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外汇储备肯定是在缩小。在一个全球性通货膨胀要到来的时候,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外汇储备尽少尽小的缩水,其实跟老百姓一样,在通货膨胀高的时候,存在银行里不保险、不保值的时候,他就忍心买酱油、买草纸,对于一个国家也一样。这个时候我们抓紧把资金变成资产,这是很重要的。现在我国较大规模扩大发达国家的投资,而应扩大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我们提出建议,可能要以基础设施来带动。一方面基础设施是中国本身的强项,我们修基础设施,不管是修路还是铁路还是港湾,这是我们的强项,这也是我们的过剩产能。基础设施本身回报是比较高的,我长期在亚洲开发银行工作,像亚行、世行投基础设施的钱从来是很少赔钱的。而这些国家他实际上跟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的发展潜力,这些潜力之所以没有发挥出来,跟缺乏基础设施有很大关系,跟我们20年前、30年前是一样的。
  最近我跑了几个非洲国家,就看到确实有非常大的潜力。像我们去的埃塞俄比亚,在中国人心目中都很差的国家,过去五年中,平均的增长率达到11%,超过了我们,未来经济要达到14%,政治也比较稳定,总理从1996年一直坐到现在,也是通过真正选举的产生,因为他做很好,老百姓支持。非洲也不乏这些很不错的国家。我们到马里,马里是非洲的粮仓,但现在他们全都荒芜了。我们一个公司在他那儿种甘蔗,就只有30几个人,种一万多公顷甘蔗,全国1/3的甘蔗糖都是这一个公司提供的,每年形成300多亿美元的利润,而国家1/5的财政收入就是靠这一个厂。现在政府又给他一万公顷。实际上还是有很多机会的,问题是我们要把他开拓好,特别需要国家很好的设计,通过基础设施把港口修好、路修好,然后把企业带动出去,而带动出去应是一个的企业群出去投资,如果我们先找一两个国家试点,找好的国家,特别关系好国家,且政治又稳定的国家,我们把它做好了,它的榜样就出来了。中国的市场太小,我们的资源极度缺乏,我们现在要采取一些新的办法,一方面防治外汇储备缩水,基础设施回报不见得高,能帮我们开发更多的资源,同时还能消耗我们的过剩产能。所以下一步怎么来开拓,包括咱们的企业家怎么到亚洲、非洲国家去开拓。但开拓过程中,我们国家建议不能是单打独斗的出去,中国企业出去单打独斗一定是出去交学费。我们要像台湾企业一样,一群群的过来,台湾的企业很小,一群过来的话,就把一个地方包下来,他就有谈判的能力,一般人就不敢欺负他们,我们要采取这种方式。这样才能在下一轮的竞争中发挥我们的优势,规避我们的风险。&&
  疑虑五:如何进行经济改革的顶层设计?
  新的“十二五”特别提到,下一步的经济改革是要顶层设计。什么是顶层设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是,必须有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今年、明年要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推动积极发展方式改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关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谈了十几年,年年谈,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对本届政府一些人抱怨说经济改革推动的还是不力。但现在提出一个顶层设计,什么叫顶层设计?提法是用古兼有知,不能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不足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要从全局的视角,对系统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和谐各种关系,确定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制定正确的战略和路径。很难推动靠至上而下靠自发的改革,需要从顶层、从高层来设计,从上至下的一种推动,所以它需要一种称之为系统谋划。针对现在要从上至下的来进行改革。
  怎么来做,或者从上至下,如果谁要抓主要矛盾,抓纲治国,纲在什么地方?现在基本上是在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中国经济的深层次矛盾的核心,我们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收入分配是我们的一个软肋。如果我们用基尼系数来衡量的话,我们改革开放的时候,基尼系数很低的,但现在已经非常高了。如果我们跟各国比一下,收入分配在世界上的排名,这是中国,在我们上面只有沙特阿拉伯、智利、巴西等这些我们认为收入分配非常不公的国家,而这些都比我们好,包括美国、波兰、意大利,甚至连菲律宾都要比我们的收入分配好。中国的收入分配在亚洲是最差的一个国家之一。
  收入分配为什么下降这么快?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消费占GDP的比重,是一直在下降。如果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消费占GDP的比率是50%,也就是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50%当年消费掉,50%出口、投资,现在还剩下30%多。也就是说每年生产出来的东西,2/3要靠投资、出口。我们经常说消费不足,消费怎么不足,我们看国际比较,去年中国的GDP已经超过日本,但是中国和日本的消费差距有多远,更不用说跟欧洲、跟美国相比。所以确实我们这是消费不足,我们消费占GDP的比重是越来越低。我们消费低了以后,就得靠出口。靠销到别的国家去,就得靠投资,我们投资在不断的加大。为什么我们的消费不足?它是跟我们的工资收入占GDP的比重也是同样在下滑有关。消费跟劳动收入分配的比重在下滑,下滑程度基本上是同等的。现在的工资收入只占GDP40%左右,收入不断下滑就造成消费在GDP中比重的下滑。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比重在下滑,谁又在上升?一个是国家、二是企业的利润。1995年到2008年国家财政收入增长8.8倍,规模以上的企业利润增加17.69倍,而居民收入只增加1.8倍和0.7倍。
  &所以现在提出一个说法,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出这么一个口号。提出的口号就说明过去不同步,从1978年到2007年,劳动生产力增加了41倍,但我们人均的劳动报酬只增加了32倍。人均GDP增加了58倍,但人均劳动报酬只增加了33倍,比人均GDP少15倍左右。所以造成问题的原因。也就是说下一步至少要做到居民收入增长跟经济发展同步,如果经济是10%,那么居民收入增长特别是农民收入的增长也要达到10%左右。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力提高,这一点也是很清楚。但要注意,即使达到了,它还并不能提高。达到这个,最多只能使我们下降的趋势没有继续下降而已。如果它同步的话,只能说它不再下降,至少是平着走的。如果真要提高的话,我们居民收入增长要超过经济发展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力增加,但现在不敢提这个,因为超过这个东西,就很可能造成增加。
  在2005年的时候,我还在亚洲开发银行工作,我们找了一批中国顶尖的经济学家,包括樊纲等等,一起来讨论。说未来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在什么地方?那个时候亚欧在推动一个哈佛大学的教授的新发明,这个发明是什么?1980年、1990年的时候,整个世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推进的改革叫做一揽子的改革,说改革要改就一起改,后来不是很成功。哈佛大学教授发明一个新的方式,他说发展中国家不能让他所有的都一起改,你得找出一个影响它经济增长最重要的要素,你把它解决了,这个国家就能发展了。所以那几年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到各个国家推动,把你国家影响经济增长、影响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找出来,介绍到中国来,我们一看就很好笑,这是我们早就提出来的。按照这个想法去讨论,中国最大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当时提出来,就是收入分配。而要解决收入分配怎么办?叫做包容性增长。也就是说,你在发展是硬道理、追求增长中要把收入分配考虑进去,是机会均等的增长。你再增长不仅是经济增长,还要同时考虑机会均等。现在我们很容易提收入不公或者说收入均等。我们当时认为提收入均等是有一定风险的,风险在什么地方?风险在于我们很可能出现过去大锅饭的现象。三十年前,中国的收入相对是不均等的,如果过多的强调收入均等,干好干坏一个样,就会回归到大锅饭的状态,回归到极左分子所要求的改革方式。所以我们提出来,应该更多的强调机会均等,而确实现在表现在收入不均等,但实际上核心、机会是不均等。
  比如说城市跟农村之间,中国最大的均等就是城村之间。包括在座的各位国企和民企之间,大企业跟小企业之间,对于老百姓来说,有房子和没房子非常大的差别,北京只要有房子的都是百万富翁。包括大学生,有一个有钱有势的爸爸跟没钱没势的爸爸,差别也很大。这些就造成了现在社会矛盾非常重要的原因,要想一想老百姓心里的这一股怒气、怨气,都是机会不均等的问题。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才能解决社会收入分配的结构,如果只强调收入均等,而不强调机会均等,就会回归到过去已经吃过亏的日子上去。
  不管怎么样,这个顶层设计是非常难的设计,因为他涉及到重大的利益调整,每一个财富的分配都是重大的革命,美国的革命也是从一个税收开始,税收不公平,老百姓要造反。我们怎么样通过这种顶层设计把它设计好,这是非常大的难题,不但是中国的难题,全世界都难。因为这些收入分配的改革是在所有的改革中都是最大的。目前从财政的角度来看,从组合税的角度来看,从政府的角度来看,首先要带头,包括一系列的措施都要在考虑。收入分配的难,但还是有希望。我们看一看台湾,当时在50年代的时候,他的基尼系数比我们还高,是0.55,我们现在是0.47。到年的时候跟我们差不多,到后来它就很快的得到了改善,到最后0.3左右。为什么能改善的这么快?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一个是政府的政策,另外就是它开始出现了劳动力短缺。我们看韩国,它的基尼系数一直到70年代中期,收入分配是越来越恶化,70年代中期以后它的收入分配开始得到改善。一方面是政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也是那个时候出现的劳动力短缺,一短缺当然工资就得上涨,工资上涨收入分配提高,就得到了改善。日本也是这样,只不过各个国家因为发展的阶段不一样,发展的拐点时间不一样,日本60年代初的时候开始进行改善。包括我们说雇员的报酬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刚才说到中国大概40%左右,台湾在1960年的时候也是40%,但后来慢慢的高,到最后已经达到50%多。韩国最低甚至26%,到最后也很快的高起来。
  所以说,这个收入分配并不是不可逆转的,确实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它是有一个倒“U”型的曲线。关键是中国什么时候到这个曲线,中国从十六大的时候就开始谈这个问题,但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可能的原因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发展到那种阶段。现在是不是越来越接近这个阶段?至少我们可以看到农民工短缺。一旦我们出现大规模农民工短缺,未来出现大学生的短缺很可能那个时候就到了。不管怎么样,现在已经接近了劳动力短缺的时候。有预测表明,到2013年我们就开始出现较全面的劳动力短缺,整个人口红利到那个时候基本上结束。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个好事,但是对于各位企业家来说就不一定是好事。你要付出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这个时候一定要使你的劳动力生产率比工资涨的要高,工资是平均工资,不管你的劳动生产成本变成多少,只要全社会工资涨到那个程度,你也得给员工提高的工资水平达到这个程度,要不然你的劳工就会跑。保持你的利润率,至少要使你的企业劳动生产力,要跟全国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一样的。如果你能够更高,那你就会增加。如果低的话,过一段时间你就会被淘汰。这是在大的阵痛的过程中,应该说是大浪淘沙的过程。香港在八十年代初进行了一次大的淘汰,所以很多企业搬到深圳。台湾是80年代末,大浪淘沙的移到中国大陆来,不移不行。我们国家比较大,可能没有它在几年内找别的路这么快,但这条路迟早要来,种种信号已经表明。我们可能会转的慢一些,从沿海转到河南,还是哪里。&
  我们总在说,发展模式的转变,从1995年、1996年、1997年就开始说起,一直到现在老在批评,我们总在说没有转成,很可能是在劳工市场的根本问题上没有动,如果真动到这一块来的时候,会不会造成比较大的动荡。这作为企业一定要特别的加以观察、加以注意。所以收入分配还有一个领域,就是政府应该干的福利,也就是说社会保险的部分。老说老百姓不消费,日本曾经的储蓄率达到22%,比我们现在的老百姓还高,但是后来从70年代中期开始,他的储蓄率一直在下降,从22%最后下降到1998年的10%左右,降了一倍以上,或者说消费增加了一倍以上。为什么?日本也是东方文化,为什么它的消费增加这么快?原因是在这一段时间,政府推出了大规模的看病不要钱、养老等这一套福利制度。当老百姓减少了后顾之忧之后,即使是日本人也会扩大了消费。对于中国来说,如果我们的社会福利真的好的话,当然也会这样。但中国跟当时的日本还不能比,日本那个时候已经相当富有了,我们得慢慢来。但是这一社会福利的改善肯定能够减少老百姓的后顾之忧,同时增加的内需。&&
  总结:今年中国经济可能不是最困难的一年,可能也不是最复杂的一年,但也是不轻松的一年。一个是世界经济还有很多的变数,第二是中国经济本身从短期来说宏观经济也不是高枕无忧,从中长期来看我们需要大大的提高结构性的改革,在这儿特别是收入分配的改革,这是所有改革中的核心。过了这个改革以后,到底对整个经济结构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对我们企业会有什么大的影响,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问题,所以今年肯定不是歌舞昇平的一年,需要政府如履薄冰来渡过一年。希望大家明年的今天还能够很好的聚集在一起,说我们这一年过的还不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浇地地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