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电影为什么要打几个时辰

古代战争时为什么费力攻打城池而不是绕过去,难道是古人傻吗
古代战争时为什么费力攻打城池而不是绕过去,难道是古人傻吗
相信咱们中国人对于咱们古代战争史一定都有一定的了解,大家应该经常看到古装剧里两军打仗,一方非要不惜代价地强攻另一方的城池,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疑问,古代军队在战争时为什么一定要攻打城池,既然攻城比较困难,为何不从旁边绕过去? 古时的城外有什么东西,全是荒草丛生密林茂盛,还是也有路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绕过城池?答案就是就是在不需要补给线,快速奔袭,快攻快出的情况下,可以绕过。这在古代战争中,只有骑兵可以做到。比如燕王朱棣就是防御蒙古的,所以朱棣的骑兵数量和质量是具有绝对优势的。建文二年朱棣强攻济南不破,被迫撤退。建文四年朱棣吸取教训,直接绕过济南,快速行军直取南京,才干掉建文。还有周边外围的游牧民族对中原三千年来不断的袭扰,都是绕过城池的,匈奴、柔然、鲜卑、拓跋、突厥、契丹、女真、吐蕃……快速绕过,直取京城的精彩战役都是如此。偶尔我们屌丝逆袭,例如霍去病和卫青深入漠北对匈奴的出击,也是如此。
既然知道了这个,那么为什么不绕过城池的答案也就出来了:因为城市是人口和经济中心,城市是居民聚落的核心,政权的载体在城里,所以是相对而言可靠的易守难攻的要点,是人口的核心区域,也是主要战略物资的储存站,对周围地区具有辐射、掌控效果。通常掌握了城市,就实质性地掌握了周边地区的控制权,同时获得了城市的物资和防御工事,可以算是有效的根据地了,城市是人口的聚集地,因为古代运输不发达,城池都是作为该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和资源集散地点,比方说南到北运输一批货物必须要经过这个城池;或者说你有一批货要卖掉只有这里才能拿到最优惠价格之类的价值。打下来就代表你得到了该地区的实际控制权。
当然很多古代军事家在注意到攻城可以获得的优势的同时也看到了如果硬碰硬会功不补患的现实。譬如《孙子兵法 谋攻篇第三》上有云:“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双方大军野外决战的情况也很多。另外像蛙跳、游击战等形态较少见但同样也存在,例如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汉尼拔的天才表演。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战争及时间
夜雨蝶4I8均榞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巨鹿之战秦秦二世三年(前207)秦—农民起义军秦军投降,起义军歼灭秦军主力扭转了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楚汉战争 秦汉之际汉王元年—汉高祖五年(前206—前202)刘邦—项羽项羽在垓下自刎,刘邦大胜.成为刘邦建立统一的西汉王朝的关键一战.马邑之谋 西汉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西汉—匈奴匈奴大败汉匈关系完全破裂,汉武帝开始大规模反击匈奴.昆阳之战 刘玄更始元年(23)新莽—绿林起义军起义军获胜,灭王莽主力.推翻王莽政权的决定性战役.官渡之战 东汉汉建安五年(200)曹操—袁绍曹操大胜袁绍.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 东汉汉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刘备—曹操孙权、刘备联军击败曹操.曹操无力南下,逐渐形成三国鼎立局面.淝水之战 东晋晋太元八年(383)东晋—前秦东晋以少胜多,击败前秦.前秦政权瓦解.靖康之变 北宋宋靖康二年(1127)金—北宋金灭北宋北方陷入战乱,南宋王朝开始.黄天荡之战 南宋宋建炎三年(1129)南宋—金金兵困弊,狼狈北逃.金人不再轻易下江南,南宋小朝廷得以稳固.九江口之役元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朱元璋—陈友谅陈友谅战败,士卒皆降.为朱元璋统一南方奠定基础.靖难之役 明建文元年(1399)朱棣—明朝中央燕王朱棣推翻建文帝.朱棣称帝,开始明朝大发展时期.土木之变 明景泰四年蒙古瓦剌部—明明军大败,英宗被俘.明朝统治处于严重内忧外患中.戚继光抗倭 明嘉靖三十二年—四十四年()戚家军—倭寇抗倭斗争取得重大胜利.东南海防得到有效保障.萨尔浒之役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后金—明明军四路进攻皆败.努尔哈赤在战略上转入攻势,进取中原.宁远之役 明天启六年(1626)明—后金明军取得胜利有利于明军保卫山海关,挫败了后金进犯中原的企图.山海关之役 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农民军—清、吴三桂军农民军溃败,退出北京.农民战争走向失败,清军入关,统治中原.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顺治十八年—康熙元年()郑成功军—荷兰殖民军荷兰军败,被迫退出台湾.结束荷兰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 平定葛尔丹叛乱 清康熙二十九年—三十五年()清—蒙古准葛尔部葛尔丹军叛乱被平定.清政府加强对蒙古管理,保卫了清朝北部边疆的安全.雅克萨战役 清康熙二十四年—二十五年()清—沙俄沙俄战败,同意谈判.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稳定了中俄边境局势.大、小金川之役 清乾隆十二年、三十一年—四十一年(—1776)清—藏族土司清军镇压了藏族土司叛乱.清廷鉴于此,在四川地区实行改土归流.鸦片战争 清道光二十年—二十二年()清—英国清政府屈服,与英国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随后又有不平等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虎门之战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清—英军关天培率同守军殉难,英军攻占虎门.此后,英军溯江而上,直逼广州城.三元里抗英斗争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三元里人民—英军抗英斗争取得大胜利.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有力抗击外国侵略者.第二次鸦片战争 清咸丰六年—十年()清—英、法双方议和,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的程度.左宗棠出兵新疆 清光绪二年—四年()清—阿古柏清军收复新疆.为最终迫使沙俄归还伊犁创造了条件,保卫了西部边疆.镇南关大捷 清光绪十一年(1885)清—法法军溃败.改变了越南被动的战局.甲午战争 清光绪二十年—二十一年()清—日清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可耻的《马关条约》.日本割占中国台湾,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黄海海战 清光绪二十年(1894)清—日日军退出黄海,北洋舰队损失惨重.北洋海军受重创,但粉碎了日军全歼北洋舰队的计划.廊坊之战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八国联军八国联军受重创,败回天津.显示人们反抗侵略的强大力量.武昌起义 清宣统三年(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清政府起义胜利,建立军政府.此后各省纷纷独立,清朝统治陷入瓦解.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战争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