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国外的真实状况垃圾处理厂是什么状况

国外发达国家垃圾处理方式是怎样的?
国外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也随着处理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堆肥和回收利用.近三十年来,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垃圾发电方面的发展相当迅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国外垃圾填埋场改造治理的成功实例--科技--人民网
国外垃圾填埋场改造治理的成功实例
&&&&来源:&&&&
&&&&&&字号
  随着环保技术发展,现在的垃圾填埋场可以开发成公园、高尔夫球场等露天娱乐场所,实现以可持续的利用方式,在生态恢复基础上消除污染、保护环境,让地方生态与经济价值再生。很多国家都有这方面的典型案例。  斯坦顿岛是美国纽约市5个行政区域之一,全世界最大的垃圾填埋场――佛来雪基尔斯就位于此处。这个垃圾场面积达890公顷,自1948年启用,形成了6座垃圾山。  目前,这里已被规划为公园岛,总规框架包括创造世界级的大尺度公园、恢复生态以及培养可持续性的景观、为城市活动提供场所、纪念9?11事件,以及场地的恢复性变化、建造注重生态保护的道路系统来优化当地交通等。截至2011年,6座垃圾山已全部完成封场覆盖处理,达到了促进表层排水、阻止侵蚀、隔离废物层、阻滞污染气体排放等目标。同时,还有严密的系统来处理和收集填埋废气与渗滤液。鉴于场地内的废物分解和沉降需要约30年,公园建设将在30年内分3个阶段进行。  2002年日韩世界杯举行之前,韩国首尔实施了一系列公园建造工程,其中规模最大的公园项目在兰芝岛垃圾场建设。  兰芝岛年,曾作为首尔地区的垃圾填埋场,受到严重污染。这次改建的目标,是让垃圾在自然状态下分解,通过人工干预加速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在此基础上建造由5个公园组成的世界杯公园。其中,夕阳公园原为兰芝岛第一垃圾填埋场,计划改成兼具生态功能的高尔夫球场。改造过程中,项目组先往土壤里注入了有施肥效果的微生物,然后选择耐旱草种,减少养护灌溉。球场外还建设了生态观察区和野生植物区。
  蓝天碧草公园原为岛上第二垃圾填埋场,是土壤污染最严重的地区。2000年起,项目组在此放生了3万多只蝴蝶,以便植物传粉,促进岛上生态系统的进一步稳定,并通过风力发电以获得清洁能源。兰芝川公园的河道受垃圾渗沥液污染严重,项目组通过客土重填,使其得到彻底改观,同时还在河道四周设置了多种运动场所和自然生态展示区。  很多新加坡人周末喜欢带着家人外出踏青,距新加坡本岛以南约8公里的实马高岛是他们的首选之地。这里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于珍稀的动植物,更源自它的传奇之处:实马高岛是罕见的以优秀生态环境著称的垃圾场。  1999年,新加坡启用了实马高岛垃圾填埋场,全国90%的垃圾处理于此。这个耗资3.6亿美元的垃圾填埋场由实马高岛、锡金岛和一条人工海堤组成。长约4.4英里的人工海堤把附近的海域围成了一个巨大的垃圾填埋区。海堤由砂子、石块和泥土堆砌而成,并铺设聚乙烯土工膜以防止垃圾场内的有害物质向海水渗透。焚烧过后的垃圾灰烬将会被运送到这里进行填埋处理,铺上泥土后,再种上棕榈树或者其他植物。  在实马高岛,有700多种动植物和谐共处,其中包括许多珍稀物种。大嘴鹭、马来西亚环颈a都在岛上筑巢,濒临灭绝的中国白海豚也经常出现在附近海域。小岛周边还种植了两片红树林,不仅能保护岛上的野生动植物,对公众而言,还能起到环境质量告示牌的作用。如果树叶脱落或变黄,就说明附近的水质有变化,可能是海水受到垃圾污染。这时,专业的管理机构就会开展进一步调查并修复。  (科技日报北京5月25日电)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科技今日热点新闻
24小时排行&|&
谁捣乱让毛痛失解放台湾良机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投稿联系:周先生&& &&&新闻投稿咨询QQ:
邮箱:(请将#换成@)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北极星电力网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北极星节能环保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日前,北极星节能环保网从国务院获悉,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规划》)已经下发。《规划》指出,加快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闻排行榜您当前的位置:
国外垃圾处理:技术成熟变废为宝
综合美国《纽约时报》及阿联酋《民族报》报道:现时全球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都集中于循环再造、弃置在堆填区或焚烧,但其实在世界上不少地方,焚化炉技术趋成熟,垃圾已经实实在在地转化为电能供人类使用。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可以借鉴各国经验。&
  美国每年就产生3.9亿吨垃圾,即每人每天产生7磅垃圾。这些垃圾当中,约有69%被堆填、24%被循环再造和堆肥。馀下的7%就焚烧以将垃圾变为能源。
  美国目前有86座垃圾发电厂在24个州运作,每天处理9.7多万吨垃圾。这些厂房每天提供2700兆瓦的洁净电力,足够约200万户使用。新英格兰地区的垃圾变能源厂房数目属全美国之冠,总共有37座垃圾发电厂在运作。康涅狄格州把垃圾转化成能源的比率最高,那里用上了约70%不可循环再造的垃圾。
  欧拥420垃圾发电厂
  加拿大近期也推动从垃圾获取能源。加拿大&转废为能联盟&行政总监福登说:&5、6年前,加拿大只有4座垃圾变能源厂房,但如今已再有7座处于发展阶段。这即是说5、6年间(这类厂房)的数目增加了近一倍。&
  越来越多国家纷纷仿效北欧的做法。欧洲目前有420座垃圾发电厂,其中以北欧的数目最多。
  加拿大温哥华综合洁净及智能垃圾管理公司&加拿大垃圾变能源&的副总裁哈里斯说,世界对垃圾变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不仅仅是垃圾处理公司的利益使然,也因为公众十分期待用一种洁净和更可持续的方式来处理垃圾。
  但和任何新兴技术一样,垃圾变能源也带来潜在的关注。很多人都在质疑,究竟垃圾变能源的厂房如何阻止排放?
  据美国环保局说,一座垃圾发电厂每处理一吨垃圾,就相当于大气层中减少大约一吨已排放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垃圾在垃圾变能源的设施中燃烧时,不会像它在堆填区那样产生沼气,而生产出来的电力又抵销了温室气体。垃圾变能源厂房的烟气洁净系统所产生的排放量很低。据&欧洲垃圾变能源联盟&说,这涉及一套复杂的化学反应,它旨在进行中和,并把排放量减至最少。
  公众亦关注在垃圾变能源厂房附近生活的居民的安全。但实际上,拜严谨的排放限制以及科技所赐,这些厂房&对其邻居的健康只有很少甚至没有影响&。
  在西方发达国家,垃圾分类制度较健全,且垃圾中的含水量较低,燃烧相对充分。有研究认为,只要炉膛内烟气维持在850℃到900℃,就能够控制不产生二噁英。
  日本拥有世界上垃圾焚烧站最多的国家。像东京这样的大都市,甚至有的垃圾焚烧站就建在市中心,昼夜不间断运转的垃圾焚烧站就有21座。东京的垃圾焚烧站完全闻不到任何怪异的气味。这是由于焚烧炉的气压通常保持在偏负压状态,可防止怪味泄漏出去。
  灰烬可做无害建材
  此外,传统的焚化炉设计成燃烧垃圾,产生灰烬,而这些灰烬一般都弃置在堆填区。但很多垃圾变能源设施部署了气化/氧化技术,在一个密封的系统中燃烧来自垃圾的气体,并留下最多5%以无生命灰烬的形式存在的实体物料。这些物料可以和混凝土、沙或水泥混合,供建筑项目使用。哈里斯说:&这种灰烬完全洁净,绝对无害,而且实际上不含碳。&
  过去十年从事环保能源业务的前光大国际总经理范仁鹤认为,香港应仿效其他先进国家和城巿,以现代化焚化炉取代堆填区。他说,以往的焚化炉技术未成熟,会释出二噁英等有毒气体,但现时的焚化炉技术已解决这些问题,&欧洲国家以至日本不少焚化炉,都建在酒店民居旁边,完全无问题&。
编辑:佟婧旸
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表评论
固废网头条:
精彩文章推荐:
最新推荐文章
客服热线: 商务热线:010- 传真:010-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刘文义律师&&&京公网安备:75国外建筑垃圾利用现状及我国的差距-政策法规
全球站点:||
当前位置: >
> 政策法规
通俗地讲建筑垃圾是建筑产品建造过程和拆除过程中产生的遗弃物。建筑垃圾产生于两个过程:一是建筑产品建造过程。二是建筑产品寿命终止拆除过程。建筑垃圾从使用性上划分三个类型:一是可以直接利用型,如从垃圾中分离出来的木料、砖块等。二是转化利用型,如铁丝、钢筋头、碎砖瓦块。三是不可利用型,如油漆等。
据统计,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排放量已达到城市垃圾总量的40%,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而堆放和填埋需耗用大量的征地及垃圾清运等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中的遗撒和粉尘、灰沙飞扬等问题又加重了环境污染。另据报道,经对砖混结构、全现浇混凝土结构等建筑类型的施工材料统计分析,每1万O 的建筑施工中,会产生500&600t建筑垃圾。按此推算,我国每年仅建筑施工中就产生超过4000万t的建筑垃圾,严重地浪费了建筑材料。由此可见,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已成为社会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按建筑垃圾的来源进行分类如下:
(1)土地开挖:分为表层土和深层土。前者可用于种植,后者主要用于回填、造景等。
(2)道路开挖:分为混凝土道路开挖和沥青道路开挖。
(3)旧的建筑物拆除:分为砖和石头、混凝土、木材、塑料、石膏和灰浆、钢铁等。
(4)建筑工地垃圾:分为剩余混凝土,即工程中没有使用而多余出来的混凝土;建筑碎料,即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木材、金属、纸和其他废料等类型。
建筑垃圾的成分除了金属材料外,绝大部分为混凝土、砖瓦,还有木料、塑料制品、钢筋、铁丝、电线及五金配件,经过拆分、归类后集中回收冶炼,可重新制成金属材料。混凝土、砖瓦等经过破碎、筛选、可作为原料,用于制做砌块、砖及墙板。从理论上看,建筑垃圾是一种再生利用率很高的资源。
2 国外建筑垃圾的排放与利用状况
发达国家正在积极探索将垃圾变为一种新资源,将其发展成一个新兴的大产业。据美国&新兴预测委员会&和日本&科技厅&有关专家作出的预测:在未来30年间,全球在能源、资源、农业、食品、信息技术、制造业和医药领域,将出现&10大新兴技术&,其中有关&垃圾处理&的新兴技术列在第二位。
世界上首次大量利用建筑垃圾的国家是联邦德国,在二战后的重建期间,循环利用建筑垃圾不仅降低了现场清理费用,而且大大缓解了建材供需矛盾。至1955年末,循环再生了约1150万m 废砖集料,并用这些再生集料建造了l7.5万套住房。德国现有200家企业的450个工厂(场)在处理建筑垃圾,年营业额20多亿马克。
1997年,丹麦建筑垃圾排放量约为340万t,约占各种垃圾总量的25%。自采用废弃物税收以来,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比例明显增加,如今约有90%的建筑垃圾得到了重新利用。在短短的几年里,丹麦建立了一个以技术方法、科学和组织结构以及管理工具密切结合的联合系统,确保了对主要废弃物流动的控制和对大部分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
日本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十分重视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将建筑垃圾视为&建设副产品&。从1974年起在建筑协会中设立了&建筑废弃物再利用委员会&,在再生集料和再生集料混凝土方面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并于1997年制定了《再生集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此后相继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以处理拆除混凝土为主的再生工厂。据报道,1998东京都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率已达到56%。目前在住宅小区的改造过程中,已实现建筑垃场就地消化,经济效果显著。
日本对于处理建筑垃圾的主导方针是,尽可能不从施工现场排出垃圾;建筑垃圾要尽可能重新利用。因此,他们制订出相应的规范,建造以处理混凝土废弃物为主的加工厂,生产再生水泥与再生骨料。20世纪90年代初,他们就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渣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木材与金属等建筑垃圾,必须送往&再生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
据报道,日本全国建筑废弃物实现资源再利用率已超过五成,其中废弃混凝土利用率更高,有的处理废弃物工厂的规模达到100t/h。目前,日本已经掌握成熟的建筑垃圾处理技术。
美国在混凝土路面的再生利用方面成绩斐然,1984年至1985年间,仅8个州就拆除和再生混凝土路面257公里。目前美国每年拆除的混凝土大约为6000万t。
欧洲共同体国家每年废混凝土的排放量,已从1980年的5500万t增加到目前的16000多万t,而废砖排放量将基本稳定在5200万t左右(不包括欧洲共同体有新成员加入)。显然,废混凝土与砌筑废物的比例已经向废混凝土转移。我国建筑垃圾中的可再生硬质无机组份比例在不断提高,其中废混凝土的比例增幅最大。
总体来讲,国外大多实行&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即在建筑垃圾形成之前,就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措施将其减量化,并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功能。
3 国外建筑垃圾的再生加工
美国的CYCLEAN公司采用微波技术,可以100% 地回收利用再生的沥青路面废料,大大减轻城市的环境污染。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的干馏燃烧垃圾处理工艺,可使垃圾中的各种可再生材料十分干净地分离出来,再回收利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燃气用于发电,每吨垃圾经干馏燃烧处理后仅剩下2&3kg的有害重金属物质,有效地解决了垃圾占用大片耕地的问题。
日本建筑垃圾的成分主要以钢筋混凝土废料,石膏废品及木材为主。从建筑工地运来的垃圾经过磅后,采用机械和人工方法,按木材、纸片、混凝土、塑料、金属等进行分类,分为粗选和细选两个过程。
粗选过程比较简单,主要是用手工方法分检出大块的木材及包装纸箱等,用铲车等工具挑选出大块混凝土。
将粗选后的建筑垃圾混合物用铲车送人机械流水线、以进一步细分,其生产流程。残渣进行焚烧,以进一步减少垃圾物的体积,对不溶不燃物掩埋处理,大大减少了掩埋物的数量,从而节省了大量土地。分类的材料,废纸,金属及较大块的废木材,可直接卖给有关企业作为原料进行再利用,其余的废混凝土、废塑料及碎木材等,还要进一步处理。
3.3 废木材处理
碎木材由皮带运输机送破碎机进行破碎,经磁选除金属后,经过多级筛分机进行筛分,分为造纸原料,水泥木屑板、刨花板和密度板原料,牲畜垫栏原料及燃料原料等,放人不同的储库内,作为原料供应有关企业。
3.4 废混凝土处理
用抓斗将大块混凝土敲碎,回收其中的钢筋,混凝土用进行破碎,经筛分除去砂土,清洗干净的碎混凝土可作为铺路基的材料,还可用作混凝土的集料。
日本近年建设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率超过了三分之一。据Et本建设省对74万项工程建设废弃物的调查结果,将其再利用、中间处理以及最终处理所占比例汇总于下表中。从表1可知,再生利用率最高的是混凝土块和沥青混凝土块,而经过中间处理后减少率最高的是混合废弃物与建设污泥。此外,从处理方法上看,排出量约为6700万t/a(除去建设废土),其中再生利用率35.2%,中间处理减少率19.7%,最终处理率59.7%。
4 国外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情况
在日本,建筑垃圾被视为&建筑副产品&,他们十分重视将其作为可再生资源重新开发利用,其再生材料被用于建材的原材料、道路路基、扩展陆地围海造田的填料等等。
日本在各地建立了以处理混凝土废弃物为主的再生加工厂,生产再生水泥和再生骨料,生产规模最大的工厂生产量达到lOOt/h。日本政府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土块、木材、金属等建筑垃圾,必须送往&再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日本对于建筑垃圾的主导方针是:尽可能不从施工现场排出建筑垃圾,建筑垃圾要尽可能的重新利用;对于重新利用有困难的则作适当处理。
美国每年产生城市垃圾8亿t,其中建筑垃圾3.25亿t,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经过分拣、加工进行转化,再生利用约占70%,其余3% 建筑垃圾&填埋&(利用)在需要的地方。
美国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大致可以分为3个级别:① &低级利用&,即现场分拣利用,一般性回填等,占建筑垃圾总量的50%~60%;② &中级利用&,即用作建筑物或道路的基础材料,经处理厂加工成骨料,再制成各种建筑用砖等,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40%。美国的大中城市均有建筑垃圾处理厂,负责本市区建筑垃圾的处理;③ &高级利用&,如将建筑垃圾加工成水泥、沥青等再利用(这部分利用的比例不高)。
美国在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完整、全面、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政策法规。在建筑垃圾管理政策方面,已经演变了&三代&。第一代是基于政府主导的命令与控制方法,通过行政手段实现污染控制;第二代是基于市场的经济刺激手段,强调企业在建筑垃圾产生方面的源头削减作用;第三代是在进一步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实现政府倡导和企业自律的结合,提高广大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美国对建筑垃圾实施&四化&,&四化&为&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综合利用&产业化&。美国对减量化特别重视,从标准、规范政策、法规,从政府的控制措施到企业的行业自律,从建筑设计到现场施工,从优胜劣汰建材到现场使用规程,无一不是限制建筑垃圾的产生,鼓励建筑垃圾&零&排放。这种源头控制方式可减少资源开采,减少制造和运输成本,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比各种末端治理更为有效。美国还把处理建筑垃圾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来培育,深人探讨如何使建筑垃圾处理形成新的产业。据统计,2O世纪末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为2500亿美元,到本世纪初已增至6000亿美元,预计2010年可达18000亿美元。
美国政府制定的《超级基金法》规定:&任何生产有工业废弃物的企业,必须自行妥善处理,不得擅自随意倾卸&,从而在源头上限制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促使企业自觉的寻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美国住宅营造商协会正在推扩一种&资源保护屋&,其墙壁是用回收的轮胎和铝合金废料建成的,屋架所用的大部分钢料是从建筑工地回收来的,所用板材是锯末和碎木料加上20% 的聚乙烯制成,屋面的主要原料是旧报纸和纸板箱。这种住宅不仅积极利用了废弃的金属、木料、纸板,而且比较好的解决了住房紧张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此外,美国的CYCLEAN公司采用微波技术,可以100% 的回收利用再生旧沥青路面料,其质量与新拌沥青路面料相同,而成本可降低1/3,同时节约了垃圾清运和处理等费用,大大减轻了城市的环境污染;对已经过预处理的建筑垃圾,则运往&再资源化处理中心&,采用焚烧法进行集中处理。
CSTB公司是欧洲首屈一指的&废物及建筑业&集团,专门统筹欧洲的&废物及建筑业&业务。公司提出的废物管理整体方案有两大目标:一是通过对新设计建筑产品的环保特性进行研究,从源头控制工地废物的产量;二是在施工及清拆工程中,通过对工地废物的生产及收集作出预测评估,以确定有关的回收应用程序,从而提升废物管理的层次。该公司以强大的数据库为基础,使用软件工具对建筑垃圾进行从生产到处理的全过程分析控制,以便在建筑物使用寿命期内的不同阶段作出决策。例如可评估建筑产品的整体环保性能;可依据有关执行过程、维修类别,以及不同的建筑物清拆类型,对减少某种产品所产生的废物量进行评估;可以对废物管理所需的程序及物料作出预测;可根据废物的最终用途或质量制订运输方案;就&再造&原料的新工艺,在技术、经济及环境方面的可行性作出评价,而且估计产品的性能。
建筑业每年产生的废物大多数是拆毁和改造旧建筑物的产物(石块、金属、塑料和木材的杂乱物)。目前,已有70% 的建筑废物可以再循环利用,但是荷兰政府希望将这个百分比增加到90%,因此,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建立限制废物的倾卸处理、强制再循环运行的质量控制制度。
将建筑垃圾分成碎旧建筑材料,道路开挖和建筑施工工地垃圾,如德国环境基金会总部的建筑就是采用了旧混凝土集料。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的干馏燃烧垃圾处理工艺,可将垃圾中的各种可再生材料十分干净地分离出来再回收利用,对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燃气则用于发电,垃圾经干馏燃烧处理后有害重金属物质仅剩下2&3k ,有效地解决了垃圾占用大片耕地的问题。碎旧建筑材料主要用作道路路基、造垃圾填埋场、人造风景和种植等。
4.6 新加坡
新加坡于2002年8月开始推行&绿色宏图2012废物减量行动计划&,将垃圾减量作为重要发展目标。在建筑领域,建筑工程广泛采用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理念,优化建筑流程,大量采用预制构件,减少现场施工量,延长建筑设计使用寿命并预留改造空间和接口,以减少建筑垃圾产生。同时,对建筑垃圾收取每吨77新元的堆填处置费,增加建筑垃圾排放成本,以减少建筑垃圾排放。
为减少建筑垃圾处理费用,承包商一般在工地内就将可利用的废金属、废砖石分离,自行出售或用于回填和平整地面,其余则付费委托给建筑垃圾处理公司。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场所内,对建筑垃圾实施二次分类:已拆卸的建筑施工防护网、废纸等将被回收打包,用于再生利用;木材用于制作简易家具或肥料;混凝土块被粉碎后加工用于制作沟渠构件;粉碎的砂石出售用于工程施工。未进入综合利用厂的其他建筑垃圾被用于铺设道路或运送至实马高岛堆填区填埋。
新加坡对建筑垃圾处理实行特许经营制度。新加坡有5家政府发放牌照的建筑垃圾处理公司,专责承担全国建筑垃圾的收集、清运、处理及综合利用工作。建筑垃圾处置公司须遵守有关环境法规。未达到服务标准的,国家环境局可处以罚金,严重的吊销牌照。如非法丢弃建筑垃圾的,最高将被罚款50000新元或监禁不超过l2个月或两者兼施,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也将没收。
在综合利用与处理过程中,新加坡建设局等部门也介人管理。如建设管理部门在工程竣工验收时,将建筑垃圾处置情况纳入验收指标体系范围,建筑垃圾处理未达标的,则不予发放建筑使用许可证;在绿色建筑标志认证中,也将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纳入考核范围。
5 国外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法规和政策
日本对建设副产物处理有一系列完整全面的措施、政策和法律。1970年制定了&有关废弃物处理和清扫的法律&(称废弃物处理法)。1991年3月,日本建设省实行&再循环法&,提出有效地利用资源。1994年10月制定了&建筑副产品对策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建设副产物再循环政策。1997年月1O月,修改&再循环法&制定了&建设再循环推进计划97&。1998年8月,建设省制定&建设再循环指导方针&。1998年12月,进一步修改了&推进建设副产品正确处理纲要&。2000年5月制定公布&建设工程用材的资源化等有关法律&(简称&建设再循环法&)。2000年6月制定公布&推进形成循环社会基本法&(简称&基本框架法&)。
美国是较早提出环境标志的国家,美国政府制定的《超级基金法》规定:&任何生产有工业废弃物的企业,必须自行妥善处理,不得撤回自随意倾卸&。
德国政府在废弃物法增补草案中,将各种建筑废弃物的利用率比例作了规定,并对未处理利用的建筑弃物征收存放费。
丹麦建筑垃圾循环再生率很高,主要激励措施是对填埋和焚烧建筑垃圾的征税。环保署(EPA)进行的一项分析表明,税收在建筑垃圾再循环方面起着主要的作用。从日起,分配到焚烧或填埋场的每吨垃圾的税收约为5欧元。至1999年,也就是说在12年后,填埋税增加了900%。建筑垃圾循环率提高到了90%。
6 我国存在的差距
(1)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和水平都不高,绝大部分依然是混合收集,增大了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
(2)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低,全国每年生产的4000多万t建筑垃圾,需几万人去分拣。由于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工人待遇低,专业分拣的人员又很少,大多数可以回收的资源白白浪费掉了。
(3)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缺乏新技术、新工艺开发能力,设备落后。垃圾处理多采用简单填埋和焚烧,既污染环境又危害人们健康。有些城市甚至不做任何处理,导致环境问题加剧。
(4)建筑垃圾处理投资低,法规不健全,建筑业者整体环境意识不高。
(5)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落后,大量的手工操作,是产生建筑垃圾的主要原因。
7 几点建议
为确保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再生,我国须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
(1)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基础,没有的技术方案,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无从谈起。国外建筑垃圾的再生技术已经成熟,而我国在此方面刚刚起步,应该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战略和技术方案。科研工作应集中于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方法、建筑垃圾回收和利用方法、再生建筑材料的市场化措施,再生材料与环境相容性的分析方法,再生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再生技术的经济性评定等。
(2)立法工作
首先应禁止填埋具有再生价值的建筑垃圾,相应地规定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和堆放,排放单位必须配置相应的处理设施或支付较高的处理费,委托专业机构处理和利用其建筑垃圾。凡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材料或产品,国家应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对于专用的建筑垃圾再生机构,国家应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保证他们的正常运营。一旦建筑垃圾资源化方面的法律颁布,就应该通过严格的监督执法来使法律得到确实的遵守,做到令行禁止,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3)宣传教育工作
要让与建筑垃圾打交道的每一个人都懂得建筑垃圾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大力宣传和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的最新技术和工艺方法,鼓励全社会利用再生建材或产品。
(4)加大扶持力度
要发挥政府、企业、公众三方面的积极性,政府要从政策上加以引导、扶持、加大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力度。例如,由政府主导、协调,合理分布建立垃圾处理厂,将处理过的垃圾变为建筑材料。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