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怎么做 产能怎么“去”

针对供给侧改革中“去产能”焦点问题的政策建议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针对供给侧改革中“去产能”焦点问题的政策建议  波士顿咨询公司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编者按:  为了加深和丰富会议议题讨论深度,充分吸纳企业界和研究机构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切与建议,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专门设立了“专题报告(Engagement Initiative)”研究,邀请出席论坛的跨国公司和研究机构,围绕当届论坛关注的重点议题,提交其独立,内容包括行业发展战略思考、前沿创新动态、最新经济形势判断、以及对中国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等。“专题报告”荟萃了与会嘉宾的深度思考和客观分析,促进了各界代表对论坛的深度参与,丰富了研讨的产出和成果。接下来,我们将陆续推送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的系列专题报告,以飨读者。  核心提示  “员工安置与再就业”和“资本效率与坏账处置”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任务的两大焦点问题。针对这两大问题,课题组共同提出了具体建议:  能够兼顾短期社会稳定和长期经济转型的举措是最佳的员工安置方式。因此,在本轮去产能过程中,建议一是鼓励企业帮助员工培训再就业;二是创造公共服务岗位分流员工;三是给予员工必要的退养和离职保障;四是中长期来看,鼓励企业通过业务转型升级带动岗位升级;五是要注意对公众的正确引导和执行过程的公平透明。在配套措施方面,政府还应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制度支持。  资本效率与坏账处置问题,体系应做好严密监控和充分准备:一是支持商业等金融机构调整信贷政策,压缩对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的授信;鼓励银行主动披露和消化风险;发展投行能力支持并购整合;并完善非银金融机构的坏账处置规定。二是积极发挥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优势,鼓励发展市场化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三是鼓励坏账处置模式创新,如落实不良资产证券化、建立“坏银行”子公司主动剥离坏账等。四是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如加强危机早期预警和处理准备机制;完善政府救援金融机构的政策机制;健全金融机构破产重组的法规;提升工商企业破产的法律程序和执行效率等。  ◆ ◆ ◆  报告摘编  “去产能”居改革的五大任务之首,也是改革的攻坚之战。在去产能过程中,“员工安置与再就业”和“资本效率与坏账处置”是两大焦点问题。针对这两大问题,本文结合国际案例、企业访谈、文献研究和波士顿咨询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经验,提出了具体建议。   一、员工安置与再就业问题    (一)去产能带来的员工安置与再就业问题总体可控,但局部地区面临较大挑战  未来2-3年将成为产能过剩行业的寒冬,企业效率低下、员工冗余、历史包袱沉重已成为阻碍大型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掣肘之一。不过,相比1998年约2100万的下岗人数,加上目前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本次员工安置大潮在国家层面整体可控。但不应忽视的是,煤炭、钢铁企业是许多地方的经济支柱,吸纳了当地大量的就业人口,因此部分过剩产能行业集中度较高的地区将面临较大压力,若采用过于激进的方式去产能而未能妥善安置下岗员工,将给地方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隐患。  (二)从国际经验看员工安置与再就业的五种方式    从安置效果来看,能够兼顾短期社会稳定和长期经济转型的举措是最佳的员工安置方式。纵观各国的改革经验,主要有内退买断、创造公共服务、培训分流、转型升级创造新机会,以及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等五种方式。  (三)本轮去产能背景下员工安置及再就业问题的建议  结合以上国际经验,建议在本轮去产能过程中重点采用下述员工安置方式:一是鼓励企业帮助员工培训再就业,并积极与大型用工单位、招聘信息平台建立合作,及时对接用工需求。二是创造公共服务岗位分流员工,尤其可考虑针对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领域,如医疗、教育等,通过完善的专业培训,分流素质匹配的员工。三是针对即将退休的员工,或当企业无能力提供培训和再就业机会时,给予员工必要的退养和离职保障。此外,企业和政府还可通过“创业支持基金”或税收优惠等方式,扶持有条件的员工转型小微型私营业主,如开办小商店、小型餐饮业务,对其生活进行补贴。最后,鼓励企业通过业务转型升级带动岗位升级。特别是具备资金和技术实力、综合化经营能力的龙头企业,以发展为目标,通过“以新带老”带动落后部门和人员的转型转岗。此外,改革的推进需要资金和制度支持。    二、资本效率及坏账处置问题    (一)整体坏账压力正逐渐增大,产能过剩行业压力明显,但银行业整体上有能力和资本积累来应对坏账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改革的背景与1998年中国坏账处置经验有所差异,可能会产生两大限制条件。一是,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实体经济,尤其是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中的优势企业,仍需要金融体系的资源支持。如果金融业的利润空间在短时间内过度压缩,将会导致金融业资本补充紧张,进而可能影响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不利于经济转型。二是,当前政府部门的负债率高1998年,并仍面临着地方债置换的挑战。如金融体系需大范围依赖政府救援注资,客观上会给政府造成较大的财政压力。因此,在本轮改革中,需要重视发挥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潜在资源,与政府部门和金融部门共同化解风险。    (二)多措并举,应对债务违约风险,提升资本效率  1.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挥能动性,积极处置自身坏账    第一,鼓励银行调整信贷政策,及时压缩对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授信,减少金融资源浪费。中国部分地方政府出于GDP、就业、税收等各种考虑,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干预金融机构,尤其是地方金融机构的部分信贷决策。建议行业监管机构进一步加强对信贷指引的宣贯和对金融业风险管理能力的系统把控,加强与地方性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步调一致”支持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同时,金融机构自身加强行业调研,主动调整信贷结构,防止新增资金进入已知的产能过剩行业。  第二,鼓励银行主动披露风险,以自有利润消化坏账。为鼓励银行主动披露风险,监管机构需适度提升风险容忍度。从全球范围来看,经济下行期或大举改革期间,坏账率通常会升高至5-8%以上,然后通过几年的时间逐步恢复。针对改革的重点行业,监管机构还可考虑进一步合理简化坏账处置的要求,加速坏账出清。总体上,鼓励银行业依托自身超额拨备和拨备前利润,主动管理风险,避免风险的过度积累和放大。  第三,商业银行、等机构应积极发展投行能力,支持产能过剩行业并购整合。商业银行可通过发展自身投行能力,以并购贷款等形式支持优势企业承债式兼并重组不良资产,化解行业坏账。证券公司立足于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应强化自身财务顾问和并购融资能力。加强产品创新,发挥夹层融资的作用,与优先级资金的提供者共同分层次分摊并购贷款的风险。建议监管机构支持有能力的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投行能力上进行创新,完善夹层融资的相关规定,以更好地支持优势企业并购重组。  第四,对于信托、基金子公司等机构,建议参考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相关规定,尽快完善非银金融机构风险项目处置的相关政策。目前,上述非银金融机构缺乏成熟完善的风险项目处置制度和市场。整体上非银金融机构缺乏明确的坏账确认、分类、披露、核销和折扣转让政策,资产管理公司等主体也缺乏明确的市场地位,难以常态化参与风险项目处置。建议参考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相关规定,尽快完善非银金融机构风险项目处置的相关政策。    2.发挥资产管理公司的专业作用,鼓励发展多类机构和多种资本市场化参与不良处置    第一,通过优惠政策鼓励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参与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不良资产处置。参考1998年的经验,为资管公司在处理产能过剩行业时的风险权重计算给予优惠,或是由相关商业银行提供低息的类政策性贷款,降低资产处置的资金成本;支持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和多种工具(如优先股、可转债)补充资本,支持不良资产的处置规模的扩大;税收方面,针对难点行业的不良资产处置业务设计税收优惠政策,鼓励资管公司化解坏账风险。  第二,鼓励发展多类机构市场化参与不良处置市场,提升针对难点不良资产的价格发现和处置能力。专业化的不良资产投资机构如不良资产基金、夹层基金、特殊机遇投资基金和具有重整能力的基金等,往往具有差异化的重整运营和价格发现专长。  第三,针对重点风险地区和阶段,探索开放不良资产处置的一级市场的参与者和交易平台。相较于国外开放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我国商业银行批量打包转让不良资产的一级市场,目前仍局限于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和近期成立的15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并未直接向外部机构开放。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组建时间尚短,不能跨区域经营,并且需承担政策性债务重组的工作,仅依赖资产管理公司可能会难以快速、全面地承接和处置大量不良资产。因此,建议研究在重点地区和阶段,向合格投资者放开不良资产的一级市场。  第四,探索PPP类基金合作的形式,依托财政资金撬动私营部门资本,发挥专业资产管理人的作用。以美国为例,2008年金融危机后,政府计划通过FDIC和美联储与私人投资者合作,撬动私营部门资金,最大程度运用纳税人的资金。计划推出半年后,2009年8家市场化的资产管理公司共投入约73亿,财政部按1:1的比例配套投入73亿美元,并且按1:2提供财政部贷款147亿美元,在半年内募集294亿美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建议探索利用地方产业重组基金的方式,让有实力的资管公司作为资产管理人,地方政府牵头募资,委托资管公司管理。  3.鼓励坏账处置模式创新:如不良资产证券化和银行设立“坏银行”子公司    第一,落实不良资产证券化,注重发挥境内外金融机构的辅助作用。在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的前提下,建议支持商业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私募基金、投资银行合作,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灵活设计符合市场投资需求的证券化产品。资产证券化工具本身已经比较成熟,但由于不良资产难以产生稳定的现金流,销售难度往往较高。因此,需从交易结构和收益分配顺序上,注重发挥资产服务商的能动性。结合证券市场销售环境,考虑适当减轻银行作为发起人并持有劣后级证券时的资本压力。    第二,探索设立银行集团内部主动隔离风险的 “坏银行”子公司。在危机大规模发生前,银行若及时在集团内部自主设立“坏银行”,主动剥离不良资产和不具有吸引力的业务,有助于银行及时管控和隔离风险,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坏银行”子公司形成不良资产池,通过规模化和专业化处置,其利润还可反哺银行母公司。例如,2002年日本瑞穗银行设立两家全资“坏银行”子公司,分别承接国内和国外不良资产,同时又设立另一合资子公司,引入外国投行作为少数股东,向“坏银行”子公司提供坏账重组、并购和金融服务等专业支持。建议国内商业银行在大规模坏账爆发前,可探索预先设立独资或合资资产管理子公司,主动剥离自身的不良资产。  4.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第一,进一步完善高风险金融机构的早期预警和处理准备  建议我国监管机构加强早期预警体系的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预警的及时性,针对高风险机构尽早要求设计相应的振兴计划和危机处理准备。  第二,注重设计政府直接救援金融机构的综合机制,做到依法救援  建议我国监管机构结合自身情况,从主管机构、救援主体、资金账户和退出机制等多方面,加强设计政府直接救援金融机构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做到依法援助,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规范性,降低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政策成本。  第三,完善银行破产制度,在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前提下,谨慎允许银行破产重组  建议我国监管机构完善银行破产制度,谨慎允许银行破产重组,并支持存款公司、大型金融企业、资产管理公司和有实力的产业集团参与高风险金融机构的重整与收购,减少政府部门的压力。  第四,借鉴国外企业破产清算和追偿的经验,加强法律程序和司法执行的效率,加速债权人回收现金。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16年3月,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将于钓鱼台隆重开幕。论坛秉承“与世界对话,谋共同发展”的宗旨,为中国政府高层与国际商界、学术界构建重要的交流平台。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新五年规划时期的中国”。扫描下图二维码了解会议日程。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腾讯财经(financeapp)。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jackyjin]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10000步换试驾好礼
预订享1万置换补贴
北汽SUV低至5万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供给侧改革,工业企业如何落实_观点库_观点中国
当前位置:
供给侧改革,工业企业如何落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内需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指的是实体经济,工业是主战场。企业是主力军,要发挥主体作用。的实践使我们对经济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和制造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表明经济发展不能过多依赖国际市场,发展经济要以扩大内需为主。无论投资拉动还是消费拉动,虽都取得明显成效,但也造成产能过剩、债台高筑、结构性矛盾加剧和产品品种质量无法满足消费者等问题。这使通过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成为必然选择。提升供给侧综合效能需做好以下工作一,加快传统产业,推进转型升级。经过60多年积累,我国已具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当前,由于经济形势变化和自身存在问题的长期积淀,一些传统产业遇到较大困难。经济能不能稳住,当下主要取决于现有企业和产业能不能修复动力。要通过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盘活巨大存量资产,仍然是我们创造财富、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技术改造是内涵为主的发展方式,技术新、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效益好,许多行业尤其国有企业都有成功的经验。根据测算,“增量资本产出率”即增加单位GDP需要的增量资本,技术改造大约是2.4,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约为6。技术改造全面提升了技术经济指标,不仅拉动需求,更提升了供给侧的综合效能。加快技术改造,需要企业、政府、社会共同努力。企业要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技术改造新水准,创造生产营销的新方式、新业态;政府要给予政策支持和投资引导,金融要通过银行信贷和各类资本市场予以资金支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二,积极培育、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促进新旧动力加快转换。在整个工业利润负增长(-2.3%)的情况下,高技术产业利润增速达到约8.9%,这两年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增幅比工业增加值的增幅始终高约5个百分点。但高技术产业目前在整个工业增加值里占比只有11.8%,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不足8%。新产业增长的这一块,还远不能弥补传统产业掉下来的那一块,估计整个“十三五”都是转换期。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必须要再加快,扩大占比。加快培育积极发展新兴产业,首先,必须着重于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研发、协力攻关,尤其要重视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国家十七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十三五”都要突破,并着手启动2030年的重大科技项目。第二,要加强合理规划,全国要有,地区行业也要有。各地要从资源、环境、市场和产业基础出发,选准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尤其注重差别化发展,不能什么都搞,以免造成新一轮重复建设。第三,要依托现有工业体系,它为新兴产业提供了技术、装备、人才、品牌和市场,二者可以互相促进,融合发展。第四,要注重的配套、服务和支撑功能,制造业向上下游扩展延伸,积极发展科技咨询、工业设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网络化社会化现代服务,构建完善的供应链和销售网。三,在加快供给侧动力转换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重组。实现供给侧新旧动力转换,有效投资是重要手段之一。处在不同领域行业的国有企业按照商业性、公益性等不同功能定位,对存量资本要优化提质增效,更多投入技术升级、绿色改造;对增量资本要投向先导性、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资本运作方面,通过清理退出、重组整合、兼并收购、减持出让、增资扩股等方式,吸收非公资本,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而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这就要进一步扩大自主权,完善国有资本的运作机制,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投资主体,政府不要主导项目决策。如何具体落实“五大任务”中央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切中了要害、抓住了实质。宏观和微观层面都要认真贯彻。企业是微观基础,这里着重说说企业,工业企业首先要具体落实。“去产能”要抓住重点难点,钢铁、煤炭是重中之重。对所谓“僵尸企业”要下决心采取经济、技术和法律的手段出清市场。由于民营企业多已适应市场优胜劣汰,该项行动主要发生在国有企业。执行中要把握节奏,安置好下岗职工,处理好资产和呆坏账。“去库存”不仅是对房地产,规上工业企业2015年末产成品库存增加4.6%,应收账款增加7.8%,远高于主营业务收入1%的增幅,因此去库存、回货款、畅通资金链的任务也十分繁重。一些国有企业还承担着保供给、保稳定的责任,需要一定的产品或原料储备,也要精打细算、加快周转、提高效率。“去杠杆”即工业企业要降低过高的负债率。虽然规上工业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56%尚属正常,但部分行业、不少企业超高甚至资不抵债。一些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资本金不足,负债较重,更要努力减债增资。发展直接融资,防范财务风险既是经营方针,也是当务之急。“降成本”更是当前的突出问题。减轻税费,降低财务、物流、物化、工程等成本,控制人工成本,减少管理费、销售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当然需要政府改革、政策支持,尤其是税费改革、制度性改革,同时也需企业自身努力。要澄清认识误区,降本增效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执行中要防止为追求低成本而损害质量、节能、环保、安全,要遵守企业会计准则,防止违规行为。一些国有企业社会负担沉重,更要加快剥离,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推向市场;发展服务外包,降低主营业务成本。要厘清企业社会责任,合理界定,减轻负担。“补短板”,企业要与国际同行对标达标,要分析找准全流程中的瓶颈和短板。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优化、“两化融合”,消除瓶颈、补齐短板,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施中要注意防止假借补短板变相盲目扩能。面对问题,作为市场主体、投资主体的各类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应自查问题不回避,面对困难不退缩,坚决整改不犹豫。政府部门要转变职能、转换机制,给予政策支持和正确导向,国资机构要以管资本为主,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推进混合所有制健康发展,引导企业自我深刻变革,真正在供给侧改革中成为市场主体。
2016年全国两会,正值“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许多重大的政治、经济和民生议题,都将于两会期间得到充分协商审议。可以说,今年全国两会,是关键之年国人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供给侧改革改什么?怎么改?_国内财经_新闻频道_全景网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  “十三五”开局之年,供给侧改革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从去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
供给侧改革改什么?怎么改?
  “十三五”开局之年,供给侧改革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从去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再到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都表明这项改革将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制定好方案是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因如此,会议分别听取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人民银行、国资委关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8个工作方案思路的汇报。
  供给侧改革受到多方关注。2月19日下午,“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6年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召开。此次年会的主题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易纲、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等都发表了各自观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现场采访了这些经济界大咖们,他们认为供给侧改革应该改什么?怎么改?
  供给侧改革改什么?
  消除价格扭曲、消除实现转型的体制性障碍
  周小川:结构问题,特别是实物供给和需求产生的结构性问题反映的就是价格问题,所以结构性问题就是价格问题,当然必须有一个有效市场假说。结构改革或者说结构调整也是价格改革和价格调整。这里要有一个例外,就是市场失效的环节。在市场失效的环节政府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或者发挥更好的作用。
  之所以说市场有一小部分情况下是无效的,是因为过去传统的经济存在外部效应,让市场决定价格可能存在误导。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消除价格扭曲,把价格扭曲改革掉。
  楼继伟:在新常态下,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约束,在立法和司法层面上有所体现,很大程度降低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最终导致劳动生产率低。最近10年,用工制度脱离劳动生产率,工资刚性上涨,这使得我们的竞争力越来越不足。当然,不能说问题就完全是劳动合同法造成的,下一步应该保证劳动市场灵活性。如果有动力的话,应该把职业培训和企业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吴敬琏:我们现在陷入了一个困境,出现了两个现象。第一个现象投资回报递减。另外一个就是杠杆率不断提高,蕴藏着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危险。
  因为供给侧几个因素都在减弱,一个是人口红利消失,一个是增加投资难以为继,潜在增长率下降。在这个震荡下,处方就是通过纠正资源的错误配置,改变结构恶化的状况和建立兼容的激励机制来调动积极性。把主要依靠投资实现的增长,转到主要依靠效率提高实现的增长。所以问题的核心和实质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
  加快经济发展转型成败的关键,是能不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消除实现转型的体制性障碍。从1995年制定“九五”计划以来,正式提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已经20年了,但是直到现在转型还没有完全实现。怎么才能解决呢?那就是要全面深化改革,用全面深化改革消除这些转型的体制机制障碍,发挥市场的作用,发挥市场的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发挥市场有效激励机制的作用来实现转型。
  供给侧改革中如何运用财政政策避免通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要把总需求管理好
  周小川: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很多国家财政政策空间比较小,过去债务比例高,所以有一些过度依赖货币政策。近两年国际很多场合在讨论对货币政策的过度依赖问题。另外可能过度依赖凯恩斯主义的措施,搞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过头,大家就会讨论这个事。从这个角度来讲,供给侧和需求侧也是相匹配的,是相互配合的。
  易纲: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要把总需求管理好。如何适度管好总需求?第一点,总需求管理要不产生债务通货紧缩的危险。第二点,不能超越社会承受的能力。第三点,不出现流动性比较大面积的紧缩。要守住这三条线。
  总需求的政策,一个是财政政策,一个是货币政策。我们现在实行的是积极财政政策,可以在鼓励消费、尽量减少挤出效应上多做文章。货币政策实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稳健、适度、灵活,要避免过多的放水和宽松。应该说总需求管理的主战场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是同时,也有一些补短板的政策,既是供给又是需求,把补短板的政策运用好的话,也会适度扩大总需求。
  历史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结构性改革,产生了紧缩效应,造成这个国家需求进一步紧缩,有的陷入通缩的情况。因此我们在结构性改革的同时,要做好总需求的管理,这是基于历史经验的总结。
  财政政策是天然的结构性政策,所以财政政策在供给侧改革的时候,应当是需求管理的主战场,财政政策有很多结构性考虑,比如说扶贫、结构性调整。货币政策还是要稳健。货币政策要避免过度宽松。因为货币政策过度宽松,可能会产生资产价格的泡沫和人民币贬值的压力。
  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还是主要依靠行政手段?
  要避免改革空转,让顶层设计落地生根
  杨伟民:下一步如何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最主要的就是按照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做下一步工作。第一,要搞清楚情况是什么。我们对现实状况有一定了解,但还不是十分精确,比如说钢铁产能到底有多少,其中僵尸企业有多少,占多大的产能。处置这些僵尸企业带来多少不良资产、不良贷款,涉及到多少职工。找到病根,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原因不清楚,出台的政策可能南辕北辙,甚至适得其反。
  第二,目的要明确,目的是手段,防止本末倒置,如果把企业关了,但是过剩产能没有实质性减少,就没有达到目的。不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
  第三,任务要具体,确定红线好操作。每一项重点任务都要具体化,如何帮助企业降低成本,都可以进一步细化。比如说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说明降低哪些税费等,应该一一列出清单,限期完成,处置僵尸企业,可以从钢铁、煤炭先动手。
  第四,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与企业的关系。处置僵尸企业当中,中央政府做好顶层设计,给予财政补贴,地方政府停止对僵尸企业的财政补贴和其他财政补贴。地方政府负责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央企僵尸企业要辅以行政措施。
  第五,措施要有力。供给侧改革的许多任务是消化前期刺激政策带来的后遗症。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多,所以我们去产能、去库存、降产能时间窗口非常短。“十三五”头两三年十分关键,如果没有明显的进展,加上国际经济形势的波动,我们今后面临的困难可能更多。
  吴敬琏:从执行中央供给侧改革决定的情况来看,有两个问题亟须解决。第一,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是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还是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建立健全市场机制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事,而且需要相关的机构和人员放弃一切既有的权力和利益,所以往往步履维艰。
  因此,对于政府机关和官员来说,最顺手的就是老方法,就是用行政手段干预。一方面下达指标压缩过剩产能,消除房地产库存,要求网络提速降费;另一方面设置各种各样的扶持基金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企图用高投资、高补贴推出一个科技创新的高潮。可是近年来的经验证明,优化结构必须优化良好的体制机制,再辅助必要的行政手段,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调结构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第二,需要我们注意和加以改进的地方就是,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好像有点慢。所谓改革空转,领导部门忙着发文件,下级部门忙着学文件,一个文件还没有学完,第二个文件又来了,叫做改革空转。这种批评,有一些可能不实,但是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一定要把这些很好的改革顶层设计、指导意见落地生根。
主办方欢迎投资者的广泛意见,但为了共同营造和谐的交流气氛,需提醒投资者的是,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内容不得含有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攻击性的、缺乏事实依据的和违反当前法律的语言信息,相关重复问题不再提交。
(请登录或输入用户名提问,并遵守相关规定)
正在努力加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给侧去产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