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胡特 pdf父亲职业

父亲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
在人的心理结构中,母亲代表了情感,父亲则是理性。
对女孩子而言,父亲形象的缺失影响较小;而对男孩子来说,没有完成对父亲的认同从心理上几乎是灾难性的的。
父亲形象普遍的弱化和缺失,正在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这个比喻很贴切。
我是从人格结构的角度说,一个人的人格结构是否优化,就是两个标准:人格结构是否坚固,再有就是精神运动是否灵活。
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的,人格坚固的人即使开始不够灵活,假以时日和锻炼,也可以有智慧。而天生与母亲互动较好的孩子,他的通达和包容很容易在后天消化超我的压力,为自己建筑稳固的人格。
在文明比较发达的时期,父亲的形象都会弱化。但相对于母亲养育不可替代的私人性,父亲代表的理性教育往往可以借由社会完成。历史上,由母亲养育成功的杰出人士不少,最典型的是孟子。
但传统时代,父权强势,由此而诞生的道德法则也明晰。今天不是这样了,这是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对道德系统的解读成了一门学问,而所有的学问都必须借助理性。
那么,男性和女性的先天理性思维功能谁的更强呢?
这一点对男孩子尤为重要。
只要还存在性别差异,还存在性别角色的不同要求,男性就仍旧必须更多的发展自己的理性功能——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传统社会中,这种理性基本是由父亲完成的启蒙教育,有的乃至一生。
很多传统型的父亲,没什么学问和方法,但只要有那样一种大男人的姿态即可。孩子可以借助对这种男性姿态的模仿而发育自己的理性功能。现在,连这种姿态都完蛋了。
男孩子的基础人格结构中,父亲的意象淡化,一个最直接和严重的问题是性别认同障碍。没有同性别榜样,进而对自己的性别角色不清楚,也演绎不好。
相比之下,女孩子是向妈妈进行的性别认同,父亲的作用不大。
一个人对自己的性别认同的不好,肯定导致自卑。而自卑是一切心理问题的土壤。
那么男人放弃自己的性别,成为同性恋可不可以?
男同性恋分为主动型与被动型,所谓攻与受。
同性恋世界里长期流行的一个自我标榜,是同性恋中杰出人士的比例很高。这是个事实。
但这个事实要是加上一个前提就有了另一种意味,有成就的同性恋基本都属于攻或偏重于攻的一方。绝少见到娘娘腔的同性恋能有什么成就。个别借助不良社会风气侥幸成功的怪鸟另当别论。
我个人的观点,男同中攻的一方,是与母亲身份认同后又再次成功认同了父亲的身份。这样的人自然厉害,因为他有双性特征,思维方式比一般人全面。
所以,即使在同性恋的世界中,性别认同的问题也仍旧无法逃避。
大师们的观点
荣格著重赞扬肯定过父亲对一个人人格形成的作用。
他认为父亲意象引导充满青春活力的生殖力比多,与母亲意象代表的乱伦力比多相战斗,最终生殖力比多获胜人生才能焕发出创造力的光彩。
即使不用很专业的术语,我们的经验常识也可以认同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男孩子只要能较好跟随父亲的脚步,就能完成社会化的人生课题。
另一位心理学大师科胡特,在他的《自体重建》中,提到一个观点,即使孩子早期被母体伤害,形成了自体障碍;如果在后天父亲的介入中,可以和父亲组成心理联盟,那么也可以逐步治愈自己。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有自体障碍的孩子,后天非常需要寻找一位有母亲气质的成熟男性,这是借助父亲意象完成母性意象的缺失。
今天的现状
妇女地位的急速提高,已经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很多问题。
在这种种问题中,我认为最最关键的一个是父亲形象的弱化。
尤其在中产阶级社会中,这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了。
上层社会,父亲社会地位杰出,有助于强化父亲的形象。
底层社会中,妇女地位仍旧不高,暂时不能对父亲形象构成威胁。但底层社会的男孩子普遍的家庭教养又不够好。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今天寒门再无贵子。
高贵的孩子,必须有杰出的理性。
其实,对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女孩子,父亲的意象也同样重要。因为这个阶层的女孩子注定要有较高的社会化进程才能生存。与之相比,嫁入豪门和无条件依附于男人的比例很低。
今天以80后代表的主体将国家领导人高呼为“大大”。除了本届政府政策得宜的因素外,是否也暗示了这一代人对强大父亲意象的呼唤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钢琴教师.the.piano.teacher.耶利内克(德).pdf -max上传文档投稿赚钱-文档C2C交易模式-100%分成比例文档分享网
钢琴教师.the.piano.teacher.耶利内克(德).pdf
文档名称:钢琴教师.the.piano.teacher.耶利内克(德).pdf
格式:pdf&&&大小:1.04MB&&&总页数:100
可免费阅读页数:100页
下载源文档需要:20元人民币
请务必先预览看看是否存在文不对题等情况,预览与实际下载的一致,本站不支持退款。从温尼克特的客体关系治疗到科胡特的自体心理治疗
无论是理解客体关系心理学或是自体心理学都是需要坚实的精神分析基础。自体心理学其实受到来自六十年代最有影响的儿童精神分析专家英国客体关系学派理论家温尼克特的影响。温尼克特是精神分析发展历史上就著作的影响而言,仅次于弗洛伊德的学者,在整个六、七十年代,几乎每位精神分析家都阅读他的著作。
客体关系理论家温尼克特认为儿童的发展问题是父母的养育和孩子的依赖直接有关。
父母如果在养育中有适应孩子的养育,那孩子的成长就比较好。
而当养育的阶段产生变化时,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也要顺应孩子的成长。这样就能获得好的发展,而如果这一养育方式开始是使孩子来适应父母的养育方式,这时候就可能产生问题。这时候孩子的自体在和谐关系中就发展成熟。
如果整个养育方式一直都是以父母为中心的,那孩子有可能发生精神症;
如果整个养育方式开始能适应孩子的成长,而后来则以父母为中心,则容易发生人格障碍;
以上两种就产生所谓的假自体。情况就是孩子不在能得到对于自身主体情感等的真实体验。
但以上两种发生的时间段一般定义在发生俄底浦斯情结之前。
如果和俄底浦斯情结前后的发展有关,则温尼克特以为这可能和神经症状的发生程度有关。
所以对于治疗,温尼克特一般是在分析中等待发生治疗的退行性阶段,然后治疗师重新在咨询师以关怀的态度,顺应治疗性退行的病人介入,作为一个适应关心其人的方式来进行一种心理性的再养育,以促进来访者人格得到完成,产生对于主体性的真实感受,获得真实自体。以重新健康的进入社会生活。
这一精神分析的治疗方式其实在本质上已经颠覆了经典精神分析所使用单纯的移情关系进行的治疗。而是发展了移情治疗关系并且发展了再次使来访者得到类似童年心理环境的新发展。
所以这一疗法不单可以治疗一般意义的神经症,还可以治疗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症。这是弗洛伊德试图作但并没有完成的理想。
这是自体心理学建构之前的一个重要的实践基础。
科胡特重视二极化的表达,就是夸大自体、理想化客体、自体客体。
由此提出移情的新观点,这包括三种移情L:镜像移情(希望通过别人对于自己的表情反映体验到被关注)、理想化移情(希望依靠强大的理想化客体而满足)、另我移情(希望得到默许或和别人产生认同和被接纳的感觉)。
讨论互动中的移情关系和对于来访者的治疗。
而治疗师通过这些移情关系的处理,通过一种神入和深刻的同理心的发展,使来访者和分析师之间的健康关系得以内化到来访者内心中,成为其人格的一部分。以完成变质性内化的治疗,使来访者对于自我形象产生足够的胜任感以健康生活。
在科胡特(Heinz
Kohut)的著作中,他发展了温尼克特对于来访者的积极关注和爱护,由此发展了自己的认识,也就是对两种基本自恋移情的需要--镜像与理想化,以及对伴随著任一种移情需要之幻灭而来的自恋愤怒之发现,而如何使得自体问题成为可治疗的;治疗师对於个案那种想要因著其发展上的成就而被赞赏,但却未获满足的童年需要,以及个案对於想要去仰望一个可使其满足之理想自体客体的持续需要之神入,帮助来访者以一个有创造力且能关怀他人的成人,来重新开始其原本陷入僵局的发展。
当然在科胡特的弟子巴史克等人那里,还有整合信息加工理论等的可称为伟大的发展。这需要继续讨论中说明。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新语心理心理咨询师工作室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合肥市
父母是什么人比做什么事更重要发布于 14:41浏览:589分类:
很多新晋的父母们会有这样的疑问,比如什么时候给孩子断奶?什么时候让孩子分床睡?孩子犯了错误怎么样惩罚他们?怎么样给孩子灌输一些基本的规则?我认为,所有这些事情怎么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是什么样的人。 科胡特曾说,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做什么要重要。它的意思是说父母的人格如果相对来说比较健康,是比较好玩的人,或是比较放松的人,他们即使有时候做一些在我们看起来是非常错误的事情,对孩子的人格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或者不会有太糟糕的影响。 但是,父母亲如果本身人格有问题,他的人格有过度依赖或是过度控制,那么他们怎么做都可能会散发出不健康的味道。孩子如果在这种不健康的味道中长大的话,他们可能人格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如果父母亲人格不是太健康,他们即使是所有的东西都照着育儿学的教科书做,那个出去的味道都不一样。然后有可能导致孩子很大的问题。从弗洛伊德所说的性发展阶段来说,父母的人格怎样叫做健康?
首先是他超越了口欲期的问题——关于依赖和独立,如果他们人格相对独立,但也有能力依赖别人,或者说他们内心足够安全,可以放心的依赖别人;再从肛欲期来说,如果他们既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和他人,同时又能够对他人放心,就是我不控制我也不会死人,介于需要控制就控制、不需要控制就不控制的这样灵活的状态中间的时候,那么这样的父母就是比较健康的人,跟他们打交道的孩子自然而然会健康,不需要人为地再做什么。欢迎搜索微信公众号:“525心理网”关注我们!更多精彩内容与您分享![转载请注明来自525心理网和本文链接,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最近访客数据加载中...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浏览73次浏览226次浏览138次浏览145次浏览179次
大家在看什么专栏文章热门城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胡特自体心理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