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外援亚当斯的哪些地方是由内地资援的

新疆总体援助规划9月将出 万亿资本集结涌入-法律资讯/法治新闻-法邦网
-----------
&&& 经济与法
新疆总体援助规划9月将出 万亿资本集结涌入
(0)字号:T&|
天山南北,风云激荡。从石化巨头跑马圈地,到山西千亿煤炭资金搬家,从19路援疆大军重新集结,到25万浙商筹谋西拓……一次历史性的资本梯度转移正在新疆拉开大幕。
新疆准备好了吗?
有识之士建言,新疆的发展模式,不能从一般区域经济学的逻辑出发,“新疆的发展比内地任何地区更为复杂”,新疆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这条路,可能“前无古人”。
在资源依托战略上,一些省份先乱后治、断臂整合当为新疆之鉴;鄂尔多斯式的转型则可作他山之玉;在改革、关注非公经济和尝试资源优势就地转化的道路上,新疆甚至还可以走得更深、更远,并从中找到希望。
就像是一场接力赛,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新十年”正由新疆接棒起跑。新的征途中,时代主题的背景板将从“拉动”、“外向经济”和“两高一资”变为“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
新疆能否不负历史使命、将“西部大开发”引入深水区作业?这是写在新疆“跨越式发展”前面的设问。
大布局 新模式
大企业、大集团一拥而上,使新疆能源产业处在大发展、同时也是大调整时期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王康鹏
“未来十年,中石油将在新疆建成‘四大油气基地、一条战略通道’,投资速度增加一倍、数量翻一番达到3000亿元,这相当于过去30年中石油在疆的累计投资总和。”7月16日,中石油集团总经理蒋洁敏发出了“到新疆去”的总投资信号。
一时间,中石油在疆项目已呈遍地开花之势。仅7月14日至19日,就有三大项目相继开工或竣工,投资总额近130亿元。因为档期紧密,中石油高层都不得不悉数出动,奔波于各地参加仪式。
两个月前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迅速引发能源巨头们抢滩新疆能源开发的热情。有数据显示,国企投资新疆资金总规模将超万亿元,此外,还有更多的央企如中海油等,正在考察和寻找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新疆有占全国储量1/4的油气和2/5的煤炭,资源禀赋惊人。随着巨量资金涌入,新疆将被推向全国能源大开发前列。“大企业、大集团一拥而上,使新疆能源产业处在大发展、同时也是大调整时期。”新疆发改委副主任肖庆华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能源资本超万亿
从乌鲁木齐驱车往东北走上160公里,就到了吉木萨尔县。这是一座位于天山北麓东端的小城,马路两旁绿树婆娑,矮层的楼房林立,与内地普通小镇无异。
“离乌鲁木齐这么近,前几年说起来还都不知道吉木萨尔是在哪里。最近好了,全疆的人都知道吉木萨尔要富起来了。”出租车司机魏师傅说。
唐代的吉木萨尔为名噪一时的北庭都护府所在地,是西域政治、军事中心和枢纽。千年浮华散尽之后,遍布沙漠之下的黑色石块如今再次让这里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在3500平方公里范围内,吉木萨尔的煤炭预测储量达1600亿吨。
“县内五彩湾地区探明储量就有550亿吨,其中可供露天开采的有200亿吨。”吉木萨尔县委常委武健算了一笔账:2009年全疆煤炭产量是8000多万吨,多算点,按每年1亿吨,我们五彩湾露天矿就能撑200年。
巨量煤炭资源吸引下,怀揣大把资金和项目意向书的各类人士纷至沓来,其中不乏掌管着几千上万亿资产的央企大佬们。县城内仅有的几家三星级酒店,一度天天爆满。
武健说,在五彩湾煤电煤化工基地内,跟该县签订投资意向的已有28家国内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有11家拿到了探矿权。华能、华电、中电投、大唐、国电等大型发电公司全都在这里投有项目。
紧邻吉木萨尔的奇台县,探明煤矿储量近2000亿吨,号称中国第一煤炭储量大县,大型煤电煤化工项目星罗棋布,投资百亿、千亿的大项目不在少数。在吐哈煤田,同样聚集了30多家大型企业。
“国内几乎所有大型的煤炭、发电企业都已经进入新疆,重要的煤炭区块已经被巨头们分割完毕。自治区确定的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初见成效,为新型工业化搭起了架子、奠定了基础。”肖庆华表示。
圈地之后,央企的大手笔投资紧随其后。6月8日,华能集团准东40亿立方煤制天然气项目在奇台县奠基,项目总投资380亿元,一期项目将于2013年建成。依照此前一天华能与新疆自治区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未来10年该公司在疆投资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
同一天,湖北宜化集团在准东的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也举行了奠基仪式。该项目总投资325亿元,包括一个120万千瓦的电厂,年产120万吨合成氨、年产200万吨尿素,100万吨烧碱、120万吨聚氯乙烯、60万吨硝铵、并配套建设200万吨蓝炭和180万吨电石。全部项目将在6年内建成投产,届时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20亿元。
“在一些地区,有一两个这样的大项目当地GDP总量就要翻几番,相关配套产业也能带动起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非常明显。”肖庆华说。
根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的初步统计,目前已公布的投资计划中,包括中石油3000亿元、华能集团1000亿元、华电集团1000亿元、鲁能集团1000亿元、中煤集团1000亿元、保利集团1000亿元、国电集团1000亿元,加上已开工或确定投资意向的项目,“十二五”期间投向新疆能源开发行业的资金将轻松超过万亿元规模。
命悬外运通道
万亿资本进驻后,新疆资源产量的井喷大势已成。
依照中石油公布的开发计划,预计到2015年将新疆油气当量提高至5000万吨,2020年达到6000万吨以上并力争持续稳产20年,炼油能力分别达到2600万吨/年和3000万吨/年,新疆将建成为中石油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和炼油化工基地。
华能集团高层也对外表示,华能集团在疆将坚持煤、电、气、新能源并举发展战略,预计到2020年,在疆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煤炭产能达到6000万吨/年,外运煤达到3000万吨/年,煤制天然气产能达到60亿立方米/年。
“如果大企业许诺的投资都真实到位、确定的发展目标都达成,只能依靠大量外运、外输。”新疆自治区煤炭系统某内部人士指出。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新疆发改委了解到的信息显示:新疆煤炭市场消费年增长仅为10%左右,2009年实际产量首次突破8000万吨,达到8740万吨,增幅达29.2%,过剩已经出现;电力也同样出现过剩,目前还有在建电站826万千瓦,最迟将于2014年全部投产,多余电力只能依靠外销。
“我们初步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煤炭总产量3.2亿吨,其中要外运5000万吨,向外送电1760万千瓦,已经核准的350亿方煤制气项目中也有大部分准备输送至南方缺气省份。”肖庆华说。
但是,外运、外输规划的实现并不会如设想般简单。由于离华东、华南等目标市场距离遥远,外输路径不畅已经是“老大难”问题,铁路、电网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也是新疆能源下一步能否实现大开发的关键瓶颈。
在五彩湾,记者看到一个个巨大的长方形大坑,在剥开沙石土层厚露出黑黢黢的煤层之后却没有开发,空旷的矿区不见机器轰鸣、只有一些装满土石的大车零星驶过。
五彩湾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五彩湾煤炭开发不缺资源、不缺钱,唯一欠缺的是外运、外输通道建设。以现在的产能,生产3000万吨、5000万吨煤炭不成问题,关键是运不出去,铁路运输能力不足、外输电网工程没有。”
运输瓶颈难题,将直接影响到各大企业的投资项目能否顺利开展。该负责人表示,由于外运通道不畅,五彩湾地区煤炭严重滞销,企业生产就得亏本。“剥开土层的成本就要7元/方,开采出来的沫子煤卖10块钱一吨还没人要,块煤只能卖到50、60元一吨,而内地的煤炭一般都卖到500元一吨。”
不过,这一问题的解决已现曙光,在援疆经济建设的重点工作中,加大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也赫然在列。
“我们‘十二五’期间要完成的一个大规划是建设三条运输通道,分别是到兰州的运煤专线、目标在华中地区的±800特高压电力外输通道,还期望建立煤制气、煤制油的管道外输通道。”新疆发改委人士表示,“如果这些通道建立起来,疆煤转化在‘十二五’期间就没问题。如果这些通道受阻,能源大开发还得往后推。”
探路新模式
在克拉玛依市区东北2公里,有一座十来米高的灰黑色小山丘。山丘之上,地下石油如泉水般渗出,形成多个小油沼,中间不断有油泡汩汩冒出。如果在油泉附近用脚使劲踏地,油泉涌出速度还能明显加快。
这就是有名的黑油山。1955年10月,在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以油为生,克拉玛依发展为一座城市,2008年GDP超过600亿元。预计2015年,克拉玛依油田产量将在目前1200万吨基础上继续增长,达到原油1600万吨以上、天然气100亿立方米。
“油总有枯竭的一天,必须要转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克拉玛依市提出要打造世界石油城,打造油气相关的五大基地、延伸发展、信息、三大产业。”克拉玛依市宣传部部长郭仲军介绍说。
在万亿资本集中能源大开发之后,新疆将走怎样的一条发展之路?如果单纯以输出资源为主,万亿资本投入的结果将是掏空当地能源储藏。从这个意义上考量,克拉玛依市的探索将成为新疆转型发展的一个范本。
“国家领导一再提醒我们不能走卖资源的老路。山西卖了一百年的资源,经济总量现在也就是全国中下游。新疆要吸取教训,不能挖了资源就卖,一定要转换,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前文提及的发改委人士表示。
“我们初步设想,在‘十二五’期间煤炭产量的大约85%都要在疆消化、转化,外运量将有所控制。应该是煤炭产业的发展,而不能是挖煤产业的发展,要寻求煤炭综合利用、深加工的新路径以惠及民生。”肖庆华表示。
在新疆浙江商会会长、新疆经济技术协作促进会副会长葛永品看来,万亿能源大投入之下能否真正惠及民生,更需要看产业链上中小企业是否发展起来,它们恰恰是内生性发展的关键。
“大国企做大事,有些小产业是不做的,对当地就业人口的容纳性也很差。比如在北疆一个投资300多亿元的大型炼化项目,新增的就业人口才500人。如果是300亿元的投资放在中小型企业,带动的就业将是好多万人。”葛永品说道。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新疆发改委了解到,在能源产业将创新模式引进一些新疆的中小企业,对这些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同时,对部分大企业集团存在的圈地、圈资源做法做出进一步规范,重点做好资源开发规划工作。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36条),提出鼓励民营资本参与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运输等国企垄断严重行业的建设。在新疆能源大开发中,民营资本寄予了厚望。
对此,肖庆华透露说:作为新疆能源开发创新模式、惠及民生的一个探索,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是选择之一。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研究相关措施,在国家鼓励民营资本发展的细则出台后,新疆有望成为民营投资能源产业的一片沃土。
各路资本的入疆抉择
新疆大开发的政策指向为资本入疆打开了通路,但民间资本对于投资前景的疑问却从未停止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王玉光
日,新疆山西企业家联合会会长马克接到几千里外山西老家发来的短信。山西晋煤集团党委副书记在短信中告诉他,近期将来新疆投资,并委托马克尽快组织当地政府来晋煤集团考察企业实力。
在马克的引荐下,晋煤集团已于2009年与新疆签订了两个投资协议,分别为塔城煤制气项目和阜康煤层气项目,协议投资额几十亿元。但彼时正值山西煤炭工业整合高潮,晋煤集团管理层人士变动频繁,进疆协议被搁置数月。这次晋煤集团高层的明确表态,意味着投资新疆的计划最终敲定。
这仅是各路产业和资本蜂拥入疆的一个微小缩影。
据晋商、粤商和浙商三大在疆商会负责人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提供的数字:山西煤炭工业转移资金号称“几千亿”;广东仅在疆商会会员单位今年追加的投资,就接近80亿元;浙商目前在疆有25万人之众,且来疆考察人数不断增加。而类似的地方商会,目前在新疆至少已有14家。
“援疆”探路
晋煤入疆并非冲动。
在晋商眼中,新疆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42%,有2.19万亿吨,绝对可以承接山西煤炭工业产业转移、实现山西煤老板资产“搬家”的心愿。
以新疆为基点,放眼周边邻国,潜在商机更大。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马克已订好当晚去哈萨克斯坦的机票。他说,那里煤炭开采技术相对落后,在当地只要投资一些设备,就能换取股份甚至是控股一个厂矿。目前,马克的同乡中已有一些先行者尝到了甜头。
除晋煤集团以外,其他山西煤炭业巨头也纷纷向新疆进发。在新疆五家渠市和昌吉州阜康市,潞安集团已开始投产,同煤集团正在积极布局,焦煤集团则欲单独拿下30平方公里工业园,由其自主安排产业布局。
五家渠市和昌吉州阜康市也是山西省对口援疆的工作点。山西省每年将从财政中拿出2.2亿元资金,用于这两座城市的更新改造和生态农业建设。目前,山西省对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已经成立。山西省发改委一位副主任已出任昌吉州常务副州长。
在马克看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的19个省市对口援疆“是政府行为”,“真正需要拉动的,是产业(资本)和资源优势的结合”。
按照山西省对口援疆的工作思路,马克所领导的新疆山西商会也被编入援疆序列,主要负责为本省企业来疆投资探路。于是,一条“政府对口援疆、商会穿针引线”的产业资本进疆路径悄然形成。循着这条路径,在山西煤炭资源整合中闲置下来的数千亿资金直达新疆“煤海”上空。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新疆南疆、北疆采访时发现,在各省市对口援疆点,“同乡企业”集中的现象颇为明显。山西省对口支援的五家渠、昌吉州等北疆地区,成了晋商的大本营;山东省对口支援的喀什地区疏勒县,成立了南疆齐鲁工业园,山东籍入园企业超过半数;浙江对口支援的南疆阿克苏地区,成立新疆浙新工业园、承接浙商产业转移的想法也在酝酿。
对于这种现象,山东籍援疆干部、喀什地区疏勒县县委书记陈泽浦解释说:“援疆资金应发挥引领作用和撬动作用。”
马克说,他最近看到一个“官方数字”,全国19个省市对口援疆资金累计达1750亿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达2.2万亿元。“这些资金将全面推进新疆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产业投资步伐,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
《财经国家周刊》在南疆采访时了解到,地方基层干部兼顾稳定与发展,工作思路也力求突破。
疏勒县南疆齐鲁工业园管委会党工委书记马宏建告诉记者,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他们努力向能促成资源优势就地转化、带动当地就业、增加农村收入的产业倾斜。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盛产铁矿的英吉沙县,过去铁矿粉直接运出,留给当地的仅仅是采矿收入和运输费用;现在,马宏建提出在疏勒县设立铁矿粉加工企业,将矿粉加工成铁珠。仅此一项,每吨矿石就提高附加值300元,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税收和就业。
在自治区一级政府层面,这种理念更被反复强化。
这也令投资者们的信心得到巩固。
曾经停工了3年、荒草丛生、流浪狗驻扎的喀什中坤大酒店,工头在“放了三年长假”后又重新回到工地。中坤集团当地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坤已启动第二轮南疆旅游投资攻势,未来5年,投资额趋近8亿~10亿元,最大单体投资项目——喀什市土曼河休闲度假广场已经恢复开工。
在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看来,曾经一度萧条的南疆正渐渐恢复生气:从今年3月中央启动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举全国之力支持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后,一波又一波的中央部委考察团、援疆干部考察团和各路投资客、背包客正从天南海北涌入新疆。他开始重新坚定以前的投资判断——“十年以后,南疆会成为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
新疆疏勒县新森水泥总经理李高平是四川商人。2008年到位于南疆喀什的疏勒县投资办厂以后,用他自己的话说,可谓“多灾多难”。先是建厂施工时发现地基沉降,多追加了2000万元投资;后赶上库车“8.10事件”(2008年)、乌鲁木齐“7.5事件”(2009年)、喀什“8.4事件”(2009年),造成公司“300名工人走剩下不到70人”。
现在,李高平也盘算着再搏一把。由于各地“援疆大军”对城市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和农村抗震安居房的巨大投入,南疆地区水泥和砖已呈“脱销”之势,“企业还未开工,订单就已上门”,当地却还没有上规模的水泥企业,所以他正准备趁早动手。
民资伺机而动
更多的民间资本也在寻找入疆的最佳时机。
“拿着钱,等着投。”广东新南方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田晓东言简意赅地概括他目前进疆投资的心态。
田晓东所在企业为地产富豪朱孟依家族背景,资金实力雄厚。3年前,公司就开始在新疆吐鲁番、阜康地区勘探找矿。“一个钻孔下去就是几十万、上百万元,而且还不一定找得到煤。”企业先后投入近1亿元的勘测费用,总算完成项目选址。然而,接下来近4个亿的投产费用却让他有些迟疑。
他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项目审批手续报给当地政府后,迟迟未被批复。田晓东说原因是当地政府更倾向于央企、国企背景的资本进入。田晓东企业的注册资金为2000万元,但在当地官员眼中,“只有注册资金在5000万元以上才是大企业”。
虽然在自治区一级政府层面,田晓东的项目已被写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但“地方上的能源矿产领域到底会不会对民营资本放开”,在他心中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但最近,风向开始改变。
多位受访者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反映,一个值得关注的政策变化是,新疆过去在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经常提及“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最近却很少提了。“发展非公经济”、“资源优势就地转化”成为新的“热词”。
这种发展思路上的调整,与一个棘手的现实局面密切相关——大企业、大集团“圈地”现象。
新疆山西商会会长马克认为,大企业的“圈地”问题已使新疆能源产业发展面临两难境地:“资源一旦被圈占,真正想干的人进不来,不干的人却待价而沽。”
据马克了解,这一现象已引起自治区领导层高度关注。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一次会议上透露,新疆将要成立一个“能源委员会”。按照马克的理解,这个能源委员会的职能是专门协调配置资源。
6月22日,张春贤召集14个驻新疆的商会会长和外地驻疆办主任,带他们去乌鲁木齐大巴扎(集市)考察,为他们描绘新疆发展前景,鼓励民营企业坚定在新疆的投资信心。
会上,张春贤举例说:新疆独山子地区一个总投资额高达上百亿元的乙烯工程项目,才解决了不到600个人的就业问题。这个例子向外传递的信息是:要解决就业问题、实现“发展与稳定并重”,同样要依靠民营经济。
新的治疆理念,让犹疑中的民营资本兴奋且紧张。“目前政策预期没有问题了,就等政策的细化和具体化。比如,‘三免两减半’的具体惠及什么行业?”新疆浙江商会会长葛永品说。
“投产”前的徘徊
虽然入疆资本规模巨大,但直到现在,真正落地投产的仍然只是少数。
与东部地区相比,新疆较为落后的基础条件是一块阻路石。
比如,新疆虽然号称“煤海”,但是距内地路途遥远,铁路运力明显不足,煤炭出疆尚存梗阻。
马克为《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提供了两组对比数据:新疆2009年原煤产量8700万吨,2010年预计达1亿吨;山西省2009年原煤产量6.15亿吨,2010年预计突破7亿吨。
同时,新疆目前的煤炭价格仅为几十元一吨,山西煤炭坑口价就可达500元至600元一吨。如此悬殊的价格差异,症结在于运输成本。
“新疆要想发展煤炭工业,首先要大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铁路要尽快修出来。”马克说,虽然新疆目前已开始修建第二条客运铁路,并计划将原有的兰新线改作煤炭运输专线,而且还规划了乌鲁木齐至北京11个小时的动车组,但这一切成为现实至少要到“十二五”规划末期,也即3~5年的时间。
这个时间差,恰是让目前各路进疆资本先扬后抑的“根子问题”。
这个问题直接导致——在油气、煤炭等能源行业,不论是国有资本还是民营资本,在新疆的“圈地”远大于“投产”。
此外,土地、产业链配套和等问题,也在困扰资本落地新疆。
新疆广东商会会长翁旷杰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广东商会正筹划举全商会之力,在新疆建设一座可以联通新疆和广东、辐射中西亚的商贸物流基地。但目前在城市建设用地和产业规划配套方面,亟待政府拿出对接方案予以支持。
在浙江省对口支援的新疆阿克苏地区,新疆浙江商会会长葛永品表示,有关建立“新疆浙商工业园”的计划目前仍仅停留在纸面讨论中,原因是地方政府还没有考虑清楚产业结构布局、产业链聚集配套等深层次问题。
一个现实的例子是,某浙商家纺企业此前曾在新疆石河子地区设厂,虽然可以享受到当地原材料(棉花)采购的便利,但是纺出纱以后,印染工艺还要拿回几千里之外的无锡才能解决。
在葛永品看来,如果产业链聚集效应没有解决,新疆承接浙商产业资本转移的时机还不成熟。
与基础条件相比,政策的不确定性让很多企业还有些观望。
在“平均每星期安置一个投资项目”的喀什地区疏勒县南疆齐鲁工业园,管委会党工委书记马宏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目前入园企业有156家,其中90家已经投产,余下的目前还在等待观望。
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听说这里要建经济特区,特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都有哪些优惠政策?”这些问题曾让马宏建一时语塞。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及,将在喀什等地“设立经济开发区,赋予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此语旋即被媒体广为转述,逐渐演变为“喀什特区”、“南疆特区”。
随后,在地州、市县一级的落实工作会议上,马宏建数次听领导提及“中央给了55条政策(一说53条)”,但始终不知具体是哪55条,也始终未见有正式文件下发。
当地一位援疆干部告诉记者,经济特区一般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即所谓“三免两减半”。但这项优惠具体覆盖哪些产业,是否对新老企业一视同仁,都需要明确。“如果税收优惠只针对新办企业,那么老企业就完全有可能关停目前项目,重新设厂以获得政策优惠。”
但是,直到现在,这些政策仍未敲定,大量入疆资本因此徘徊。
温商上天山
“到新疆去”是时下温州热议的话题。对于温商来说,新疆资源丰富、地大物博,投资机会俯拾皆是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翁海华
“我们这两天就要接待一个考察团,没时间。”新疆温州商会的小张最近每天都特别忙——5月中旬之后,有意到新疆投资的温商明显增多。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随着新疆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温商的投资热情普遍高涨。就在和记者通话之前,周德文联系了一些企业家,“准备近期到南疆考察一些矿产项目。”
不仅在民间,温州市政府也加入到援疆工作中。温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连新良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近期温州市市长赵一德将带队前往新疆阿克苏地区的拜城县进行援建工作。考察团将于日前往新疆,“随行的共有30多人”,政府官员之外还有许多企业家代表,包括德力西等温州知名企业。
考察团除了到拜城进行援建工作之外,还将组织当地的温州企业家进行座谈,“座谈会有两场,一场在乌鲁木齐,一场在拜城县。”
此次考察团到拜城后,除了政府初步定下的援建项目之外,还将进行产业援建,鼓励温州企业到拜城投资项目。根据计划,10月温州市对口支援拜城全体人员将入驻拜城县。
连新良在电话中表示,拜城县有着丰富的资源,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在此之前,许多温州企业家已经到拜城投资建厂。典型的如新疆拜城温州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陈积演,2004年就到拜城买了一处煤矿,当年花费1500万元,如今升值数亿。同时,陈积演带领其他4位平阳老乡来拜城买了煤矿,其中一位老乡购买的新星煤矿,年产量达到了100多万吨。
拜城县政府办公室的一位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目前温商在拜城投资煤矿的企业已有10多家,都是几年前过来投资的。通过政府的牵线搭桥,后续温商的投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目前温州已经将拜城作为温州市产业优化和部分产能转移的承接地,并引导大企业大集团及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到拜城投资。
温州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对《财经国家周刊》表示,新疆发展空间很大,温州商人的机会很多。“上世纪九十年代或更早就有温商入疆投资兴业,随着中央新的扶持政策的出台,温商将掀起第二波投资热情。”
7月下旬,温州双雄工艺五金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松芬结束了南疆矿产考察之旅。在新疆,余松芬已经投资了一个玉矿,“这次我看的主要是煤矿和金属矿,包括锰、铁、铅锌矿等等。”作为17个煤矿的投资者,余松芬对矿产投资相当熟稔。
余松芬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南疆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温商过去就是利用这些资源谋求发展。
“投资矿产,这是温商去新疆投资的一个特点。”周德文表示,温商倾向于投资煤矿、油井、基础设施项目等,还有,也有很多做贸易的,借助新疆的地理位置把产品转销到中亚等地。
矿业勘探开发和生产成为温商投资的新增长点。如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新疆的德力西集团,已经组建鑫德国际矿业集团,其全资和控股企业9家,旗下拥有煤、黄金、铜、铅锌、钼等多种矿产资源,矿权总面积达到450平方公里。
而凭借山西煤矿投资成名的温州平阳“煤矿帮”,更是成立了新疆德之源投资、浙平矿业、新疆华仪矿业等企业,投资石油、煤炭及矿产勘探开采业。
据新疆温州商会介绍,目前在新疆的温商已经超过11万人,他们直接投资经营的企业至少1万多家,资产总额达1万亿元以上。
温商在新疆的投资领域以能源矿产、金融、农业方面的投资最为集中。除了平阳的“煤矿帮”之外,永嘉商人喜好棉花等农副产品加工业,新乐投资集团、德汇实业集团、温商投资公司等都在整合开发新疆的旅游和农业项目。
而基础设施项目,也是温商此次投资的一个重点。据国家发改委披露,新疆将加快铁路客运专线、区际干线和煤运通道建设,同时推进口岸铁路建设。目前新疆在建铁路11条,并有多条铁路干线即将开建。
“当中就蕴藏着很大的商机。”新疆温州商会秘书长胡晓虎说,温商以及整个浙商在建材市场的数量上占优势,70%的水泥产业为浙商控股,新疆投资千亿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蓝图,为温商提供了投资机会。
目前,去新疆投资,已经成为温州当地热议的话题。人民集团去新疆建立销售公司,正泰集团、五星电器、欧迈特公司、综艺鞋业等温企也纷纷针对新疆市场,做出新规划。特别是正泰电器,将在新疆积极布局光伏产业,一种说法是,其计划在南疆的和田、喀什、阿克苏等市,利用南疆地区的充足光照,投资超100亿元建设4座太阳能电站。
“特区”喀什之变
未来的喀什将成为一座建设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人口逾百万的“大喀什”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刘宏鹏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距离北京5000多公里的喀什提出要建设“西部深圳”时,很多人都把这当成一个笑话。
但现在,所有对喀什的质疑都戛然而止。
2010年5月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喀什特区”被广为关注——虽然在中央的正式表述中,这里将“设立经济开发区,赋予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但在这座孕育变化的古城里,希望正在随变化生长。
再见,古城
夕阳下的喀什老城,一面在拆,一面在建。
6月18日,当喀什师范学院毕业生、28岁的图逊古丽走进喀什老城时,这个布达拉宫般层叠的土房子群背后,城市高层建筑正在隆隆生长。街道旁,老房子轰然倒下,空气中弥漫开百年尘土的味道,另一侧三层楼的房子却已经盖了三分之二高,工人推着装满泥浆的小推车,一辆接一辆匆匆走过。
对很多老城居民来说,他们的日子平静依旧。
临街铺子里的年轻铁匠,依旧在铁镦上不慌不忙地精雕细琢敲打铁加什;小摊边的买买提江们,朝着盘得高高的熟羊肠,漫不经心地浇上诱人的汤汁;从艾提尕尔清真寺的高音喇叭里,阿訇召唤做礼拜的低沉声音一遍一遍传出,穿过老城区大街小巷,陪伴着穆斯林们喧嚣或是宁静的生活。
他们或许并不知道,喀什老城改造背后的曲折。
喀什老城,在当地政府信息网的表述里,是指以艾提尕尔清真寺为中心向外辐射延伸形成的28个棚户区,在这块8.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6.5万户22.1万居民,占喀什市区总人口的50%。
由于喀什地处于地震多发地带,1902年以来,平均每26年就发生一次烈度6度以上的地震,而老城却缺乏足够的避震能力:2003年因地震伤亡数万人的伊朗巴姆地震老城,其建筑方式和建筑材料,被认为与喀什老城非常相似。所以,自新世纪以来,喀什就已开始对老城区的改造。
然而,对这一政策的争议却一直没有停息。
反对者认为,老城区浓缩了喀什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其错落有致的生土建筑群、迷宫般的巷道、别具风格的室内装饰,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改造将对这些独具文化意义的建筑群落造成损害。
而在当地人看来,喀什老城也是一个崇高的象征。图逊古丽说,在新疆维吾尔族人中,作为喀什人是最有面子的,维吾尔族古典长诗《福乐智慧》作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就安眠在喀什市体育路南侧;《突厥语大辞典》的作者马赫穆德•喀什葛里,就出生在附近的疏附县乌帕尔乡。总之,喀什是最有文化的地方。
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喀什地区已再无犹豫,推出《喀什老城区危旧房改造综合治理项目》。用当地官员的话来说,“毕竟确保居民的生命安全是最大的民生。”
而现在,在加快向西开放、建设特殊经济开发区的背景下,喀什老城的改造有了更大的契机,将无可争议地加快进行。
“特区”新生活
喀什的变化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
比如艾尼瓦尔江,他现在常常站在土曼河边,看那老城高台民居。
在距离老城三四公里的艾孜来提路2号小区,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楼房里,有着艾尼瓦尔江的90平方米的新家,而在老城古扎尔社区,他带有院子的5间房子已经被推倒重建。
艾尼瓦尔江家世居老城,家中8兄妹生长于斯,分家之后也都扎根本地。在改造中,艾尼瓦尔江是家族中第一个搬家到新区的,目前,他72岁老父亲,以及他的三个兄弟,都还在老城的老房子里面住着,不愿意离开。
“搬与不搬都是考虑到实际情况,和别的无关。”艾尼瓦尔江说,政府提供了一比一的搬迁政策,他响应号召从老城区搬到新家,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其实都有所改善,“父亲不愿意搬,是因为家中几代人都住老城区,邻居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如果搬了家,就没有以前了。”艾尼瓦尔江说,没有搬过来的兄弟们则是担心老家的三个门面,“搬过来就没有了。”
在规划中,艾尼瓦尔江家的情况也有解决之道。在老城已经开始试点,旧房拆除前与房主签订协议在原地重建新房。由政府出资代建房屋主体结构,以确保抗震效果,而房顶、门窗等部分则由房主根据个人喜好,用木料制作和雕刻,以保证房屋外型和内部充分体现维吾尔族传统建筑风格。
与之相比,当地不少人更担心,喀什建“特区”后,工作会不会更不好找。
现实的情况可能恰恰相反。据悉,本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已将解决当地就业问题提上重要日程。“全面推进就业行动计划,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各族群众就业能力,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一些具体的积极政策将会实施。如政府将鼓励在疆企业吸纳当地就业困难人员,鼓励当地机关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少数民族人员,政府投资项目将优先吸纳当地力就业。鼓励新疆大专院校毕业生到乡镇、村就业尤其是到困难地区的农村基层就业。显然,“特区”的打造反而会为喀什拉动更多的就业机会。
图逊古丽认为,“特区”的建设也会促进内地人对维吾尔族的了解。
一名新疆的汉族警官告诉记者,一些社会问题容易复杂化,比如有一次他在上海时,人家看他是新疆的身份证,硬是不让住宿,最后掏出警官证方才住下。他认为,要让这些问题回归本来面目,需要外界社会更多的理解,而“特区”正是加强交流提升理解的一个良好机会。
“大喀什”梦想
在喀什,“特区”带来的影响在经贸往来上已经出现。
6月,是喀交会的季节,喀什随处可见横跨街道的大横幅“办好喀交会,建设新喀什”。
喀交会全称“新疆喀什•南亚中亚商品交易会”,当地政府希望以此打造“向西开放的国际商贸平台”,构筑喀什在南亚中亚经济圈的“重心”地位。据喀什地委外宣办主任陈丽透露,除了要打造“特区”,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精神,也要促进喀什的发展,在这样的大形势下,“今年的喀交会是一次真正的盛会。”
在中国沟通西亚的经济动脉上,“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喀什意义非凡。它周边与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印度等8个国家接壤或相邻,红其拉甫、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卡拉苏、喀什国际航空港等五个国家一类口岸在喀什境内或附近,自古即是丝路重镇,如今也是拥有新疆五分之一人口的城市,几乎新疆所有发展问题,都能在此地找到缩影。
喀什地区公署副专员热甫卡提•努热合曼说,打造“西部深圳”是喀什地区多年的梦想,这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决定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在喀什成立特殊经济开发区,这对喀什而言,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据透露,喀什市区现有人口47万人,而按照规划,未来的喀什将成为一座建设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人口逾百万的“大喀什”。
热甫卡提•努热合曼说,当前,喀什地区已确定“九大基地”和“一个中心城市”构想。即建设中国西部纺织工业基地、南疆大型冶金工业基地、国家重要石化基地、中国西部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面向周边国家的出口商品加工制造基地、面向广大穆斯林国家的清真食品生产供应基地、重要建材基地、面向周边国家的商贸物流基地、国际旅游目的地。
“国家给未来的喀什经济开发区确定的范围大体是8.5平方公里,具体划在喀什哪一块,还没有确定。喀什方面的构想是‘一区多元’,即依托喀什经济开发区,带动附近几个县的工业园区。”
热甫卡提•努热合曼说,喀什经济开发区肯定会享受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规定给新疆的所有优惠政策。另外,喀什经济开发区在建设过程中,还将根据实际情况申请特殊优惠政策。
兵团转型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转型,是新疆大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栗新宏 刘宏鹏
在中国的西部边陲,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外间称之为“是军队没军费、是政府还纳税、是农民入工会、是企业办社会”——长久以来,正是笼罩在这样的神秘色彩之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称兵团)并不为外界所熟知。
2010年,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之后,随着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实施和各路资本的介入,兵团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加快向工业化和市场经济转型。
“中央对新疆及兵团目标非常重视,支持也是历史性。”7月22日11时,乌鲁木齐上班时间伊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华士飞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表示。
此与同时,就在兵团司令部的大楼内,兵团发改委、国资委等部门正紧密召开各类会议,所有会议有着共同的主题,即讨论修改兵团“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细节。
华士飞说,原本在2009年底,兵团已完成“十二五”发展框架,但在中央新疆发展座谈会之后,中央对新疆发展的各类指导文件和精神接踵而至,兵团的发展路径也随之重新定位。“细节还在制定之中,但可以肯定是,新疆自治区及兵团的发展将不再沿着原有的运行轨迹进行,它要快速转型,以实现大提速、跨跃式的发展。”
告别“以农为主”
“当务之急是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华士飞说。
目前兵团下属有18个工业集团,11个控股公司,其总产值仅占到整个新疆自治区生产总值的12%。
华士飞认为,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以农为主”的发展模式,特别是以水土资源开发为特征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发展方式,严重制约了兵团的经济发展,并对生态环境构成较大压力。“现在中央的大力度扶持政策,正好为兵团创造了调整机遇。”
“兵团已经出台严禁开荒的‘四条禁令’,一寸荒地都不再开了。”华士飞说,早在200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已确立了以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大调整”“大转变”战略,实施“减棉、增粮、增畜、增果”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针。
在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中间、时常受两个沙漠合拢威胁的农二师塔里木垦区,50万亩耕地在2009年休耕了10万亩,2010年还将继续休耕19.07万亩。
农二师党委政研室主任陈一平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休耕将造成3800多名职工失地,但“大调整”战略同时也为“阵痛”开出了药方,农二师正加紧实施“退棉进枣”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红枣的高收益,来弥补休耕棉田造成的损失。
按照发展规划,兵团将在实现新型农业化同时实现新型工业化。即在提高农产品加工深度、加快优势矿产资源转换步伐、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上实现新突破,打造2020年实现“四个千亿”工程,着力建设优势农产品深加工和矿产资源转换基地,使工业成为未来五年带动兵团跨越式发展的主力军。
就此,兵团计划实现四个1000亿工程:实施粮食、番茄、甜菜、乳肉、油料、红枣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工程,整合提高中、制糖、番茄和油脂加工业,建成西部重要的绿色、优质、特色食品及医药加工基地,实现产值1000亿元;棉纺锭规模达到1000万锭,棉花→棉纱→棉布→服装加工转换率分别达到100%、60%和30%,产值达到1000亿元;在发展煤焦化和煤制合成氨等传统产业基础上,重点实施有规模、有市场潜力、有竞争力的煤制乙炔、煤制天然气产业链工程,建设西部重要的煤化工生产基地,到2020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并力争石化产业、特色矿产资源加工、新型建材和装备制造等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
具体的实现方式,华士飞透露,是将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由兵团国资委和各师团国资委控股下的国有的企业主导产业转型。
按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之后的相关落实方案,未来新疆首先定位为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同时将扶持兵团进行产业升级,重大资源类项目报国家批准,国家和自治区支持给兵团相应数量的油气和矿产资源。
相关工作早已展开,据兵团国资委副主任张晓彤透露,目前,兵团国资委正筹建一个能源公司,主营煤炭开采和煤化工,只等自治区划拨资源就可进入实质运作。
加速城镇化
半个世纪以来,兵团的一个重大建设成就是,拥有了师市合一管理模式的城市。目前,已有石河子、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舒克市4个师市合一的城市。
除了上述4个师市合一的城市,团场小城镇的建设力度皆在加大。目前,38个团场小城镇建设基本完成,南疆31个团场小城镇建设全面铺开。截至2009年,兵团的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8%。
“城镇是发展产业、集聚和稳定人口、实现兵团特殊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有效接轨的重要载体和发展平台。”华士飞表示,兵团将坚持统筹城市和团场发展基本方略,做强做大现有城市和园区,培育建设新的城镇和园区,使城镇成为实现兵团跨越式发展、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战略支撑点。
在这方面,兵团已有成功试点。此前,2000年成立的石河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令石河子市进入到超常规发展阶段,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棉纺织生产基地,聚氯乙烯生产规模位于全国之首,被联合国评为“人类居住环境改善良好范例”。此外阿拉尔、五家渠、图木舒克三个新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已经全面展开。2009年,4个城市完成生产总值206亿元,占兵团经济总量的34%。
张晓彤认为,加速城镇化进程,兴建产工业园区不仅在改善民生方面有所作为,在实现产业升级、加速新型工业化方面也大有可为,因为,在此方面仅有中央及各省市的援助远远不够,还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各路资本投入,而这需要对应的资源、优惠的政策和投资环境,而建设工业园区正好满足资本投入的需求。
华士飞介绍,对于经济基础、发展潜力大的兵团垦区城镇增设县级市,纳入国家城镇规划体系,每个师原则上要有一个国家级、自治区级或兵团级的工业园区。
拆除计划经济藩篱
以市场化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也倒逼兵团经济体制改革提速。
在此之前,由于兵团屯垦戍边的特殊使命,中央对兵团实行了特殊的管理体制。不过,在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长期徘徊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兵团正在一步步拆除计划经济藩篱。
华士飞认为,在落实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式发展战略过程中,兵团特殊管理体制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得以厘清。
这一转型在2008年已经开始。当年,在兵团党委的强力推动下,号称“团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最后一个有形堡垒”的棉花卡点被强制撤销。
此前,棉花作为兵团最重要的大宗农产品,被要求“统购统销”。也就是说,兵团职工种出来的棉花,必须统一交由团场销售,哪怕团场给出的价格低于市场价。所以,为了防止职工“私自”销售棉花,一到棉花收购季节,团场即设立卡点进行拦截。兵团当前的现状:指令性计划占生产计划的95%。团场承包者的收入中还包括要上交团场的各种费用,职工承担了完全的土地风险。
兵团管理机构则获取了三方面的利润:土地租金、对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控制、对农业产出品的价格控制。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前,作为兵团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兵团团场已确立起“土地承包经营、产权明晰到户、农资集中采供、产品订单收购”为主要内容的团场基本经营制度。2009年兵团研究制定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章程》,首次将体制改革的成果,以章程的形式加以固定。
团场改革由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走向以建立和完善基本经营制度为主的综合配套改革阶段。制定完善了“1+3”文件,初步确立了以“土地承包经营、产权明晰到户、农资集中采供、产品订单收购”为主要内容的团场基本经营制度。
然而,在塔里木垦区,54岁的31团纪委书记张应丹则认为,新疆兵团高度计划经济色彩的管理体制,以及隐藏其后根深蒂固的观念,“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过来的”。
张应丹告诉记者,按道理,兵团职工自己投资承包经营土地,那么我买谁的农资、农产品卖给谁。“是不是该自己说了算?”但实际上,在这些方面,团场仍然掌握着主要的话语权。
华士飞表示,“我们的内生动力不足,我们特殊体制和市场机制结合方面还有一些需要探索的地方。推进市场化改革,提高兵团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不但不会改变兵团的性质,相反,是迄今为止加快兵团发展、壮大兵团实力的选择。”
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兵团发展将继续坚持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形式,但对这艘特殊的“航母”来说,变革已在进行时。
生产总值再翻一倍
华士飞透露,在“十二五”期间,兵团预计从2011年开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在15%以上,2015年内达到1400亿元。据兵团统计数据,2009年兵团的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157亿元增长到610.69亿元。如此,在未来5年内,生产总值再实现翻番。到2020年,生产总值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
兵团转型的底气来自于中央的支持。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之后的一系列政策显示,扶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力度很大。
3月29日,国务院形成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疆跨跃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意见》明确,兵团连队基本建设经费由中央财政补助,补足团场机关行政编制。从今年起,两年内取消兵团职工自身受益部分外田亩负担。并责成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牵头通过,兵团产业发展纳入国家城镇规划建设体系,通过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渠道,帮助兵团筹措产业发展。
目前,产业发展基金初步确定的规模为,自2011年开始,每年由中央为兵团筹措20亿发展基金。
另外,首次把兵团12个师(市)纳入全国对口援疆范畴,强调对新疆自治区的支持政策对兵团同样适用,对新疆困难地区和对口支援地区的支持政策兵团同样适用。增加兵团为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
中央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此后,每年的援助资金按对口援助省市一般财政收入的0.3~0.6%计算,此后,财政预算超过8%的按8%计算,不足8%的按实际增长计算,负增长的按上年援助额计算。2011年,对口援疆初步规划约为124亿,其中约110亿给自治区,14.2亿给兵团。
而此项工作,已开始实质性的进展。
据兵团援办工作一位人员向记者介绍,4月初以来,承担对口支援兵团任务的北京等10个省市立即组织先遣组赴兵团12个师进行调研考察。到5月10日,10个支援省市已全部完成初步调研和任务对接。5月26日,兵团成立由兵团副司令刘新齐任组长的对口援疆工作领导小组。7月7日,刘新齐专程赴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国家发改委,就对口支援模式进行衔接。7月15日,兵团12个师中的8个师与支援省市确定试点项目13个,2010年总投资36212万元,其中援助资金22912万元。
“按照近期出时台的相关扶持政策,援助资金规模及产业方向已经确定了,关键看是怎么利用。”7月23日19点,张晓彤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透露,兵团国资委将积极支持下属企业申报符合各自条件的项目,以获得资源和资金的支持。
就在一天前,她刚从北京飞回新疆,此行她的主要目的,正是向国家发改发和国资委咨询有关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的落实方式。
“本次援疆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力度。”华士飞说。在他看来,支援不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产业、经验、人才、思路。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8月底或9月初,将由国家发改委一位副主任组织支援省市相关领导前往乌鲁木齐与兵团开会磋商,之后将出台总体援助规划。
看了《新疆总体援助规划9月将出 万亿资本集结涌入》的人还看了...
天下法制,尽在法邦网资讯频道
遇到法律问题?“搜”一下就解决!
咨询标题:
咨询内容:
无须注册,点击立即提交!3分钟100%律师回复。
近日,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处发布“期违法保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地震救援集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