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发布十三五规划"规划》发布了么

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年》
核心提示:11月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正式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这是时隔15年之后,电力主管部门再次对
11月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正式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这是时隔15年之后,电力主管部门再次对外公布电力发展5年规划。上次发布需要追溯到日,当时的电力主管部门&&原国家经贸委&&发布了《电力工业&十五&规划》。
&十五&电力规划发布以来,&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都未发布电力规划。在此期间,我国电力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装机容量迅速提升:
截至201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5.3亿千瓦,其中水电3.2亿千瓦,占21.1%;火电9.9亿千瓦,占65.56%;核电2608万千瓦,占1.7%;风力、等新能源发电约1.72亿千瓦。全年用电量达到5.69万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而在&十五&电力规划发布之时,即截至2000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为3.19万千瓦,其中水电7935万千瓦,占24.9%;火电2.38万千瓦,占74.4%;核电210万千瓦,占0.7%;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约33万千瓦。全年发电量达到1.37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二位。
根据《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预计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6.8-7.2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3.6%到4.8%,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0亿千瓦,年均增长5.5%,人均装机突破1.4千瓦,人均用电量5000千瓦时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7%。
考虑到为了避免出现电力短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和电力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在预期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需求的基础之上,按照2000亿千瓦时预留电力储备,以满足经济社会可能出现加速发展的需要。
按照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的要求,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7亿千瓦左右,比2015年增加2.5亿千瓦左右,占比39%,提高四个百分点,发电量占比提高到31%,气电装机增加5000万千瓦,达到1.1亿千瓦以上,占比超过5%,煤电装机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占比降至约55%。
抽水蓄能电站装机新增约1700万千瓦,达到4000千瓦左右,单循环调峰气电新增规模50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和常规煤电灵活性改造规模分别达到1.33千瓦和8600万千瓦左右。落实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将弃风、弃光率控制在合理水平。
力争淘汰火电落后产能2000万千瓦以上,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标煤每千瓦时。现役燃煤发电机组经改造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10克。火电机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均力争下降50%以上,30万千瓦级以上具备条件的燃煤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燃煤机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到865克每千瓦时左右,火电厂废水排放达标率实现百分之百,电网综合线损率,控制在6.5%以内。
2020年,电能替代新增用电量约4500亿千瓦时。力争实现北方大中型以上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率达到60%以上,逐步淘汰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供热小锅炉。
&十三五&期间,全国常规水电新增投产约4000万千瓦,开工6000万千瓦以上,其中小水电规模500万千瓦左右。到2020年,常规水电装机达到3.4亿千瓦。
&十三五&期间,风电新增投产0.79亿千瓦以上,太阳能发电新增投产0.68亿千瓦以上。2020年全国风电装机达到2.1亿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风电500万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亿千万以上,其中分布式6000万千瓦以上、光热发电500万千瓦。
依托电力外送通道,有序推进&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跨省区消纳4000万千瓦,存量优先。
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1500万千瓦左右。
&十三五&期间全国核电投产约3000万千瓦、开工3000万千瓦以上,2020年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坚持安全发展核电的原则,加大自主核电示范工程建设力度,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沿海核电项目建设。深入开展内陆核电研究论证和前期准备工作,认真做好核电厂址资源保护工作。
&十三五&期间,全国气电新增投产5000万千瓦,2020年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其中热电冷多联供1500万千瓦。
加快煤电转型升级,促进清洁有序发展。&十三五&期间,取消和推迟煤电建设项目1.5亿千瓦以上,到2020年全国煤电装机规模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
&十三五&期间,全国实施煤电超低排放改造约4.2亿千瓦,实施节能改造约3.4亿千瓦,力争淘汰落后煤电机组约2000万千瓦。到2020年,全国现役煤电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10克标煤每千瓦时;具备条件的30万千瓦级以上机组全部实现超低。
加强调峰能力建设,提升系统灵活性。&十三五&期间,抽蓄电站开工6000万千瓦左右,新增投产1700百万千瓦左右,2020年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左右。
&十三五&期间,三北地区热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约1.33亿千瓦,纯凝机组改造约8200万千瓦;其它地方纯凝改造约450万千瓦。改造后,增加调峰能力4600万千瓦,其中三北地区增加4500万千瓦。
筹划外送通道,增强资源配置能力。&十三五&期间新增&西电东送&输电能力1.3亿千瓦,2020年达到2.7亿千瓦。
实施电能替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2020年实现能源终端消费环节电能替代散煤、燃油消费总量约1.3亿吨标煤。
加快充电设施建设,促进电动汽车发展。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布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全国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完善电力市场体系。组建相对独立和规范运行的电力交易机构,建立公平有序的电力市场规则,初步形成功能完善的电力市场,深入推进简政放权。
有序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核定输配电价。2017年底前,完成分电压等级核定电网企业准许总收入和输配电价,逐步减少电价交叉补贴。加快建立规范明晰、水平合理、监督有力、科学透明的独立输配电价体系。建立健全电力市场体系。建立标准统一的电力市场交易技术支持系统,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完善交易机构,丰富交易品种。2016年启动东北地区辅助服务市场试点,成熟后全面推广。2018年底前,启动现货交易试点;2020年全部启动现货市场,研究风险对冲机制。2016年底前完成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工作。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建立优先购电和优先发电制度,落实优先购电和优先发电的保障措施;切实保障电力电量平衡。逐年减少发电计划,2020年前基本取消优先发电权以外的非调节性发电计划,全面推进配售电侧改革,支持售电主体创新商业模式和服务内容。2018年底前完成售电侧市场竞争主体培育工作,基本形成充分竞争的售电侧市场主体;鼓励社会资本开展新增配电业务;明确增量配电网放开的具体办法;建立市场主体准入退出机制;完善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配售电改革。&
微信扫一扫
; 广告投放 ; 咨询电话:2 转801 、802、803&当前位置:&>&
《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
绘就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电力工业体系蓝图
设定三大约束性指标,布局负荷侧、电源侧、电网侧协同增效
时间:[ ] 信息来源:中国电力报
  &预期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6.8万亿~7.2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3.6~4.8%;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0亿千瓦,年均增长5.5%;西电东送2.7亿千瓦,年均增长14.04%;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27%。&1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韩水在发布会上公布了&十三五&电力发展的总量目标,并介绍了&十三五&电力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及重点任务。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法改司司长梁昌新主持发布会,电力司司长黄学农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纵观《规划》,指导思想中提出的&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电力工业体系&贯穿始终。
  未来五年,我国电力绿色发展意味更浓、灵活性协调性要求更高、保民生促改革分量更重。
  绿色清洁: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15%、装机规模7.7亿千瓦
  &十三五&期间,电力工业向清洁低碳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大幅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是电力系统转型的重要标志。
  《规划》明确,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这一约束性指标彰显了我国电力绿色发展的决心。
  据韩水介绍,到2020年,我国常规水电达到3.4亿千瓦,年均增长2.8%;抽蓄装机4000万千瓦,年均增长11.7%;核电装机0.58亿千瓦,年均增长16.5%;风电装机2.1亿千瓦,年均增长9.9%,其中海上风电500万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装机1.1亿千瓦,年均增长21.2%,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万千瓦以上、光热发电500万千瓦。届时,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将达到7.7亿千瓦左右,比2015年增加2.5亿千瓦,占比约39%,提高4个百分点,发电量占比提高到31%。
  在明确非化石能源预期规模的同时,亟待回应的是未来五年如何解决当前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弃水、弃风、弃光问题。
  对此,韩水分析指出,&电源布局&&电网输送&&系统调节能力&是影响当前水电、风电、光伏消纳的三大主因。
  基于此,《规划》明晰了优化调整能源开发布局,保证弃水、弃风、弃光率控制在合理水平的路径:水电──积极发展水电,统筹开发与外送。
  坚持生态优先和移民妥善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水电。以重要流域龙头水电站建设为重点,科学开发西南水电资源。坚持干流开发优先、支流保护优先的原则,积极有序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严格控制中小流域、中小水电开发。坚持开发与市场消纳相结合,统筹水电的开发与外送,完善市场化消纳机制。强化政策措施,新建项目应提前落实市场空间,防止新弃水现象发生。
  风电──按照集中开发与分散开发并举、就近消纳为主的原则优化风电布局,统筹开发与市场消纳,加快中东部及南方等消纳能力较强地区的风电开发力度,积极稳妥推进海上风电开发。调整&三北&风电消纳困难及弃水严重地区的风电建设节奏,加大消纳能力较强或负荷中心区风电开发力度。
  光伏──按照分散开发、就近消纳为主的原则布局光伏电站,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和&光伏+&综合利用工程。积极支持光热发电。
  核电──安全发展核电,推进沿海核电建设。
  如何缓解&电网输送&&系统调节能力&两大因素对清洁能源消纳的制约,则亟待安全、灵活、高效的电力系统支撑。
  安全灵活:新增&西电东送&输电能力1.3亿千瓦、新增抽蓄电站1700万千瓦
  适应风电、光伏发电大规模并网消纳,改变局部地区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偏低,电力系统整体利用效率下降的问题,客观上急需增强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智能化水平,建设高效智能的电力系统。
  作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一环,配置电力资源的重要平台,&十三五&时期电网建设应如何考虑?据韩水介绍,&十三五&期间,电网建设锁定三大方向:
  一是筹划外送通道,增强资源配置能力。考虑输电通道主要是合理布局能源的富集地区外送,建设特高压输电和常规输电技术的&西电东送&输电通道。输电通道建设过程中重点考虑资源富集、受端电源结构和调峰能力,合理确定受电比重和受电结构。同时,在保证跨区送电可持续性的同时,满足受端地区的长远需要,还能够参与受端的电力市场竞争。&十三五&期间,规划新增&西电东送&输电能力1.3亿千瓦。依托电力外送通道,有序推进&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跨省区消纳4000万千瓦,存量优先。
  二是优化区域主网架,加强省间联络。进一步调整完善区域电网,提升各电压等级电网的协调性,加强区域内省间电网互济能力,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的可靠供应。严格控制电网建设成本。&十三五&全国新增500千伏及以上交流线路9.2万千米,变电容量9.2亿千伏安。坚持分层分区、结构清晰、安全可控、经济高效原则,按照《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的要求,充分论证全国同步电网格局。
  三是升级改造配电网,适应电力系统智能化要求,基本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配电网。中心城市配电网的智能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大幅提高,城乡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指标有较大提升。
  &全面提升系统的灵活性,提高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是电力&十三五&规划的一个特点。&韩水指出,&要充分挖掘现有系统调峰能力,加大调峰电源规划建设力度。&
  《规划》对于&加强调峰能力建设,提升系统灵活性&作出明确部署:
  ──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十三五&期间,抽蓄电站开工6000万千瓦左右,新增投产1700万千瓦左右,2020年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左右;
  ──全面推动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十三五&期间,&三北&地区热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约1.33亿千瓦,纯凝机组改造约8200万千瓦,其他地区纯凝机组改造约450万千瓦。改造完成后,增加调峰能力4600万千瓦,其中&三北&地区增加4500万千瓦;
  ──在有条件的华北、华东、南方、西北等地区建设一批天然气调峰电站,新增规模达到500万千瓦以上。
  与此同时,进一步优化电力调度运行,大力提高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全面增强电源与用户双向互动,支持高效智能电力系统建设。
  低碳高效:2020年全国煤电装机规模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煤电超低排放改造4.2亿千瓦、节能改造3.4亿千瓦
  &十三五&期间,作为我国主力电源,面对电力需求放缓、电源结构优化、煤电潜在过剩风险显现的现实,煤电如何转型升级,实现清洁有序发展,是电力清洁低碳发展的关键。
  《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取消和推迟煤电建设项目1.5亿千瓦以上。到2020年,全国煤电装机规模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占比降至55%。&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标煤/千瓦时&&现役燃煤发电机组经改造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10克标煤/千瓦时&升级为两大约束性指标。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表示:&2020年,全国煤电装机规模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这个目标任务不轻松,需要综合施策才能实现。一是实行煤电建设规划风险预警机制,有效指导各地煤电规划建设;二是对已经开工或者核准在建的项目采取缓核一批、缓建一批措施;三是淘汰落后产能。通过这些措施,控制煤电在11亿千瓦以内,能够有效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同时使煤电利用小时控制在合理水平。&
  《规划》将&严格控制煤电规划建设&列为加快煤电转型升级的首要任务。要求坚持市场引导与政府调控并举的原则,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实施&取消一批、缓核一批、缓建一批&,同时充分发挥电力系统联网效益,采取跨省区电力互济、电量短时互补等措施,多措并举减少新增煤电规模。
  未来五年,全国将实施煤电超低排放改造约4.2亿千瓦,实施节能改造约3.4亿千瓦,力争淘汰落后煤电机组约2000万千瓦。到2020年,具备条件的30万千瓦级以上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
  护佑民生:电能替代散烧煤、燃油消费总量约1.3亿吨标煤,实施电力精准扶贫
  &在民生保障方面,&十三五&期间将立足大气污染防治,以电能替代散烧煤、燃油为抓手,不断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加快充电设施建设,推进集中供热,逐步替代燃煤小锅炉,积极发展分布式发电,鼓励能源就近高效利用。实现北方大中型以上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率达到60%以上。&韩水介绍说。
  据《规划》,2020年将实现能源终端消费环节电能替代散烧煤、燃油消费总量约1.3亿吨标煤,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27%,伴随城乡电气化水平明显提高,电能替代新增用电量约4500亿千瓦时。
  韩水介绍说:&&十三五&期间,将利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契机,全面解决农村电网户均供电容量低、安全隐患多、低电压等问题,尤其是乡村及偏远地区供电薄弱问题。同时,实施好光伏扶贫政策,建立长期可靠的项目运营管理机制和扶贫收益分配管理制度,切实实现&精准扶贫、有效扶贫&。另外,因地制宜,结合资源特点,鼓励电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贫困地区建设电力项目,并将贫困地区的电力项目优先纳入电力规划。&
  深化电改:2018年底前启动现货交易试点
  &十三五&是我国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也是电力工业推进体制机制市场化的重要时期。《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电力体制改革的任务表:──核定输配电价。2017年底前,完成分电压等级核定电网企业准许总收入和输配电价,逐步减少电价交叉补贴。
  ──建立健全电力市场体系。建立标准统一的电力市场交易技术支持系统,积极培育合格市场主体,完善交易机制,丰富交易品种。2016年启动东北地区辅助服务市场试点,成熟后全面推广。2018年底前,启动现货交易试点。2020年全面启动现货市场,研究风险对冲机制。
  ──组建相对独立和规范运行的电力交易机构。
  ──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2020年前基本取消优先发电权以外的非调节性发电计划。
  ──全面推进配售电侧改革。2018年底前完成售电侧市场竞争主体培育工作。&当前位置:&>&
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
时间:[ ] 信息来源:中国电力报
  7月28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十三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进行进一步说明,加强发展规划引领、加强可再生能源消纳条件落实、缓解补贴压力等问题成为下一阶段发展关键。
  可再生能源目标集体上调能源结构优化进一步加快
  《意见》印发同时,《年风电新增建设规模方案》《年光伏电站新增建设规模方案》《生物质发电&十三五&规划布局方案》3份文件同步下发,对我国各省(区、市)年各年度可再生能源建设规模进行明确规定,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年风电新增建设规模方案》(以下简称 《风电方案》)明确,年,北京、天津、河北等25个省(区、市)计划累计新增风电装机11041万千瓦,2020年规划并网12600万千瓦。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14900万千瓦,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将达28600万千瓦,远超《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中设定的21000万千瓦发展目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被列入弃风红色预警区域,吉林、黑龙江、甘肃、宁夏、内蒙古、新疆自治区、新疆兵团7个地区的发展规划在弃风情况缓解后才会另行下达。风电&十三五&时期实际发展规模,极有可能超过原目标的150%。
  《年光伏电站新增建设规模方案》(以下简称《光伏方案》)带给业内更多惊喜。在不久前刚刚召开的&光伏行业2017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就已明确指出,到今年底,光伏发电行业提早完成&十三五&装机目标已是板上钉钉。很长一段时间里,有限的政策空间与气势如虹的发展速度,成为缠绕在光伏人心头的一抹阴霾。此次《光伏方案》出台,为光伏行业维持高速发展态势打下一剂定心针。
  《光伏方案》明确,年,除北京、天津、上海、福建、重庆、西藏、海南7省(区、市)自行管理本地建设规模,甘肃、宁夏、新疆(含兵团)3个弃光&重灾区&暂不安排建设规模,河北、山西、内蒙古等21个省(区、市)计划累计新增光伏电站5450万千瓦、领跑技术基地3200万千瓦,到2020年规划并网12800万千瓦 (不含领跑技术基地)。截至2016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7742万千瓦。如果7个红色预警地区的光伏行业能够顺利缓解弃光难题继续发展,再加上本不受规模目标限制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村级扶贫电站及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配套建设的光伏电站,最终实现&十三五&原规划目标翻番,对于发展迅猛的光伏发电行业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
  近年来,受到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影响,生物质发电项目日益得到了更多重视。据《生物质发电&十三五&规划布局方案》(以下简称 《生物质方案》),到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符合国家可再生能源基金支持政策的生物质发电规模总计将达2334万千瓦,是原&十三五&规划目标的155.6%,其发展潜力可见一斑。其中,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将作为县域重要的清洁供热方式,得到大力推进,其发电规模计划将达1312万千瓦。另外,还将有1022万千瓦的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项目,因地制宜得到推进。
  直击可再生能源消纳痛点跨省区输电通道成解题关键
  通过梳理《意见》,记者发现,其提出的八项指导意见中有6项在不同程度上提到了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问题,落实消纳条件、加强输电通道建设将成为可再生能源行业&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关键。
  《意见》明确,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要把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送出消纳作为安排本区域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规模及布局的基本前提条件,集中式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年度规模确定及分配都要以省级电网企业承诺投资建设电力送出工程和出具的电力系统消纳能力意见为前提。
  不仅如此,落实电力消纳市场,也成为大型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的首要条件。不仅选址时要把是否具备统一送出消纳条件作为重要参考因素,所发电量本地消纳的基地需事先明确电力消纳机制和保障措施,所发电量跨省跨区消纳的基地需达成送受电协议、输电及消纳方案。
  同时,可再生能源投资监测威力仍然强劲。《意见》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能源主管部门要履行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全额保障性收购责任,各派出能源监管机构要会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执行情况的监管和考核工作。
  今年2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发布2017年度风电投资监测预警结果的通知》明确,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甘肃、新疆(含兵团)等被列入红色预警的省(区)不得核准建设新的风电项目。
  事实证明,&严格控制弃风弃光严重地区的风电和光伏发电新增建设规模&并非一句空话。在采访中,记者就多次见证红色预警区域的风电企业、发电企业愁眉苦脸,使出浑身解数改变提升当地风电消纳比重,只为让已经建好的风电场成功并网,让被强制停止的风电建设再度运转起来。
  此次《意见》的发布,必将令这些地区的政府及可再生能源企业、发电企业承受更大压力。如果消纳情况没有得到改善,不仅是2017年的发展受限,在整个&十三五&时期,当地的风电、光伏并网资格都会被一键取消。不仅外来投资将会大幅减少,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都将成为可以预见的事实。
  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电量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将在促进消纳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意见》强调,发挥跨省跨区特高压输电通道消纳可再生能源的作用。
  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统计情况,2016年,我国11条特高压线路输送电量2334亿千瓦时,其中输送可再生能源电量1725亿千瓦时,占全部输送电量的74%,且南方电网公司覆盖区内的2条特高压线路输送电量全部来自于可再生能源。未来,这一趋势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意见》要求,对国家能源局已明确可再生能源电量比重指标的特高压输电通道,按已明确的指标进行考核;对未明确指标的特高压输电通道由有关监管机构对其进行一年为周期的监测,确定可再生能源电量比重指标及通道利用指标。水能、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地区后续规划新建的特高压输电通道均应明确输送可再生能源电量比重指标,以输送水电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应明确通道利用率指标。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风电方案》中指出,特高压基地配套风电基地规模,可按特高压通道输送风电最大能力配置,不受所下发的建设规模限制。通过特高压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或将成为化解我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弃电难题的一把利器。
  为缓解补贴压力、推进行业健康发展,促进技术进步和拓宽补贴资金来源也成为了&十三五&下半期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重点。根据《意见》,无技术进步目标、无市场机制创新、补贴强度高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不再支持建设。同时,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长治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交通运输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必须深入实施科技强交战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研发,促进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技进步与创新在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依据《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公路水路交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年)》,我部组织编制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本规划旨在阐明&十二五&时期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指导行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创新型行业建设,为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构建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第一章 发展现状与需求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交通运输行业深入实施&科教兴交&战略,坚持科技工作面向交通运输发展主战场,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关键技术问题,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管理,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开展重大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年来,全行业投入科研经费120亿元,比&十五&增长近一倍,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0多项,自主创新能力与水平明显提高,行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科技发展效能显著提升。  (一)开展重大科技研发,增强了行业发展能力。  公路建设技术方面,针对西部地区复杂地质地形和恶劣气候条件等众多世界级难题,从勘察设计、建设施工、养护管理和生态环保等方面系统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形成了以冻土、膨胀土和沙漠等6类筑路成套技术为代表的特殊地质地区公路建设关键技术,保障了西部地区大规模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针对跨江跨海和山区复杂条件下大型桥梁建设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千米级斜拉桥、高墩大跨弯坡斜桥和钢管混凝土拱桥等设计施工成套技术,有力支撑了以苏通大桥为代表的一批世界级高难度桥梁建设工程,实现了我国桥梁建设技术自主创新的大跨越;针对特长公路隧道、山区隧道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难题,解决了隧道工程、通风、防灾、监控等技术瓶颈,以秦岭终南山隧道为代表的公路隧道建设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公路长大隧道的建设。  水路建设技术方面,针对离岸深水港设计、施工和养护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开展研究,在码头泊稳条件、深水航道选线及设计参数和岛群中建港水动力等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提高了工程质量和结构耐久性;以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为重点,加强不同类型河流滩险整治理论和关键技术攻关,保障了长江、西江等流域内河航道建设工程及航运梯级开发的顺利实施。  信息化技术方面,针对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运营管理与服务水平亟待提升等突出问题,加强了信息通信等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与集成应用,在电子政务建设、公众出行信息服务、道路运政信息化、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港口物流管理、集装箱电子标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智能交通和物流信息化由研究试验向集成应用转变,提升了交通运输信息化水平。  安全保障技术方面,针对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中的技术难题,与科技部、公安部联合实施了道路交通安全科技专项行动,加强了水上安全、救助打捞、船舶检验等监管手段和装备的技术创新,在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中国船舶远程识别和跟踪系统、沉箱法整体打捞、溢油应急处置、交通工程安全等方面的研发应用取得突破,提高了交通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  节能环保技术方面,面对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更高要求,积极开展了内河船型标准化、港口与车船节能减排、路用材料循环利用等技术研究,对集装箱轮胎吊实施了&油改电&技术改造,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增强了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能力。  决策支持研究方面,围绕交通运输发展与改革的重大战略和政策问题,组织开展了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交通发展政策及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机制等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有力地支撑了交通运输科学决策。  (二)推进创新能力建设,提升了交通科技创新实力。  行业重点实验室布局基本完成,行业重点实验室达到43个,覆盖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科技发展的主要领域,在开展高水平研发活动、培养优秀科技人才、进行高层次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企业更加注重科研基地建设,科研基础条件显著完善,有效提升了全行业科技创新能力。  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了平台建设试点工程,建立了平台建设的标准体系,整合形成了科技信息资源基础数据库,促进了科技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有效利用,提升了科技管理信息化水平。  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科研基地和专项培训计划,培养、锻炼和汇聚了一批交通科技人才。截至目前,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共有院士5名,拥有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18名和交通青年科技英才211名,科技人才梯队逐步形成,人才队伍结构显著改善,交通运输科技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三)加强科技管理创新,提高了交通科技管理水平。  加强交通科技发展规划、管理制度和政策问题研究,完善了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制修订了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行业重点实验室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管理办法,建立了交通科技统计报表制度。采取科技示范工程、专项行动计划等多种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科技部建立了部际会商机制,与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加强了科技合作与信息交流。  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技术创新和研发组织模式,交通企业在重大科技研发、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投入加大,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发挥,涌现出一批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交通企业。  地方交通运输科技管理部门、交通科研机构、交通企业等组织制定和有效实施了&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了具有各自特点的科技管理制度,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探索成果推广应用的工作机制和途径,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推进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应认识到交通运输科技仍存在一些不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基础性、前瞻性研究相对薄弱,成果推广应用体系不够完善;标准规范的研究与制修订不适应行业快速发展需求。  二、发展需求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交通运输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艰巨的发展任务与诸多的发展难题,交通运输科技发展必须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着力提高创新能力,持续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支撑和引领交通运输科学发展。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养的科技需求。&十二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仍处在大建设大发展时期,要坚持适度超前,继续保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规模和速度,优化基础设施网络和结构,促进形成连通全国、普惠城乡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需研究解决基础设施建养急需突破的关键性技术瓶颈,强化基础设施耐久性和安全性技术、跨海通道建设技术、公路养护技术与装备、内河航道整治与维护技术的研发,提高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的科技需求。&十二五&时期是交通运输服务的全面提升期,将努力优化运输组织方式和装备结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提高运输现代化水平和运营效能,为全社会提供高品质、高效率、一体化的运输服务。需加强综合运输枢纽、多式联运、内河航运、城市客运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应用,强化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大力推进智能交通,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促进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业发展。  --提高安全应急保障能力的科技需求。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监管,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要适应交通运输安全新形势,不断提高交通运输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能力。需加强基础设施安全监控、旅客运输与危险品运输安全、交通运输防灾减灾与应急保障等技术的系统研究,重点攻克灾害风险预警、安全监管、防灾减灾、应急指挥、应急处置以及救助打捞等方面的关键技术,促进交通运输安全发展。  --发展绿色交通运输体系的科技需求。发展以低碳为主要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要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需大力加强节能减排、材料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应用,推进运输装备清洁燃料、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推广,加快交通运输能耗及碳排放统计与检测技术研发,完善能耗和排放相关技术标准,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  --建设服务型政府部门的科技需求。建设服务型政府部门,是提高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政府交通运输部门的行政能力和水平。需深化交通运输发展规律性认识,加强交通运输改革与发展中重大战略规划、政策法规、体制机制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等研究,提高交通运输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第二章 指导方针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方针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技强交战略,围绕交通运输建设、管理、服务的共性和核心技术,提升发展理念,攻克技术难题,搭建创新平台,健全创新体系,统筹推进创新能力建设、重大科技研发、成果推广应用和标准化建设,加快创新型行业建设,为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构建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科技研发取得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自主创新成果,成果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标准化建设适应行业发展要求,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支撑实现《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确立的有关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绿色交通和安全应急等方面的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行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  --创新能力建设达到新水平。完善行业重点实验室的总体布局,新建6~8个行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培育2~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行业研发中心建设,建成15个左右行业研发中心,培育建设10个左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综合实验基地和大型关键装备建设达到国家领先水平。完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整合利用。依托重大建设工程、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科研基地,在重点领域着力培养一批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创新团队。  --科技研发取得新突破。在大型跨海通道、长江黄金水道、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公路维护、水上溢油应急处置等方面的重大关键技术开发与集成应用上取得一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实用性强的研发成果;在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内河枢纽通航、运输组织与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智能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科学决策支持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基础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显著提升交通运输科技含量和水平。  --成果推广应用取得新成效。建立健全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加快成果转化的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成果推广体系,推广一大批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行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明显提升。  --标准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健全行业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完善标准规范制修订和监督实施机制,提高行业标准的国际化程度;促进计量检测和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建设,保障工程建设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创新能力建设  (一)重点科研基地建设。  研究制定行业科研基地的总体布局与功能定位,继续推进行业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快推进行业研发中心建设,积极培育建设国家科研基地,不断改善科研基础条件,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支持行业科技进步与创新。  1.行业重点实验室建设。  结合行业科技创新的现实需求与长远需要,完善行业重点实验室布局,优化实验室研究方向,新建6~8个行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加强交通安全、节能环保、智能交通、材料工程和决策支持等领域实验室建设,支持行业重点实验室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研发。完善行业重点实验室建设模式与管理制度,推动行业重点实验室间的交流合作,促进行业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发挥好行业重点实验室的公用科研平台作用。  对符合&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领域和方向、对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行业重点实验室,继续加大支持力度,重点培育2~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2.行业研发中心建设。  行业研发中心是行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科技成果工程化应用与产业化推广的重要平台。在明确总体布局、建设模式、实施方式、管理机制和发展政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行业研发中心建设,力争在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综合运输与现代物流、交通安全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建设15个左右行业研发中心,使之成为开展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培育建设10个左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加强科技资源条件的培育建设,积极组建本区域或本单位研发中心,支持条件较好的科研基地建设成为行业研发中心。  3.科研基础条件建设。  继续加大对交通运输主力科研机构科研基础条件投入,重点支持应用基础研究装备、重大关键仪器设备和大型综合试验场的建设,加快建设现代科研院所。继续支持工程建养领域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依托行业重点实验室,建设典型自然条件下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长期性能观测和数据采集系统;着力支持运输、信息、安全、节能、环保和决策支持等领域科研条件建设。注重发挥中央财政资金投入的引导性作用,鼓励企事业单位以多种形式参与科研基础条件建设。  (二)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1.以服务于行业科技创新为目标,以加强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利用为主线,完善行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着力整合科技信息资源,推进交通运输科技数据中心建设,建立覆盖全国的交通运输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提升科技信息资源服务能力。  2.以服务科技管理信息化为重点,强化共享平台应用,推进科技项目管理、科技成果管理、科技信息服务等系统应用,探索开展科技信用管理等服务,为行业科技宏观决策与管理等提供支持。  (三)科技创新人才梯队建设。  1.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倾斜政策,强化鼓励创新的动力机制与政策环境,依托重大建设工程、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科研基地,支持科研骨干潜心开展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使之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  2.注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培养优秀青年科技骨干为目标,鼓励青年人才深入生产建设一线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本着鼓励创新的宗旨,支持优秀青年人才追求真理、敢于创新、勇攀高峰,支持开展探索性研究;支持优秀青年人才参与学术交流、考察培训与国际合作;加大对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评选与发现力度,引导和激励青年人才健康快速成长。  二、科技研发  (一)重大科技专项。  以重大关键技术开发与集成应用为主,依托重大工程建设,重点支持对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提升、支撑引领行业发展效果显著的重大科研项目,力争形成一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实用性强的研发成果。  1.大型跨海通道工程建设关键技术。  围绕港珠澳大桥等大型跨海通道高耐久结构工程建设需要,针对复杂海洋环境与远海深水施工,重点突破超长跨越桥梁、海底超长隧道、大型海上人工岛等建设的核心技术,提升跨海大型结构工程建设质量和耐久性。重点攻克:  --跨海大型结构工程综合防灾减灾理论、技术及装备  --超大跨桥梁结构体系与设计技术  --远海深水桥梁基础施工技术及装备  --跨海超长隧道结构体系、建造技术及装备  --海上人工岛适宜结构体系、修筑技术及装备  2.长江黄金水道通过能力提升关键技术。  围绕长江等内河干线航道建设,以提高通过能力、确保航运安全为目标,重点突破通航设施建设、安全保障和航运信息服务等领域关键技术,实现内河航道治理技术的国际领先,支持干线航道通过能力的显著提升。重点攻克:  --长江航道急、浅、险滩整治关键技术  --长江中游航道系统整治技术  --长江口深水航道上延及多汊通航整治技术  --长江口航道回淤机理及减淤技术  --内河航运安全保障与船舶助导航智能化技术  --内河航运信息服务关键技术  3.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智能交通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促进民生改善,着眼于便民、惠民、安民,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感知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车流、客流动静态信息,采用多模信息服务技术,重点加强公共交通信息服务、运营监管和应急保障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显著提高城市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水平。重点攻克:  --城市客运智能车载终端设备研发  --公交线路优化及信号优先保障技术  --公共交通动态信息采集监测、服务及安全预警技术  --公共交通信息综合管理与决策支持技术  --城市交通共用信息平台建设、运营与服务技术  --城市客运综合枢纽换乘服务及客流诱导技术  --出租车运行管理及服务技术  --轨道交通安全运营及应急保障技术  --城市交通出行电子支付技术  --智能停车管理与动态诱导技术  4.新一代公路基础设施维护技术与装备开发。  以确保公路基础设施通畅运行为目标,重点突破公路基础设施无损检测、病害诊断、快速维修和材料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核心技术,构建我国新一代高性能、高效率公路维护技术体系,填补国内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实现公路维护关键技术、材料和重大装备的自主供给与产业化发展。重点攻克:  --公路基础设施结构状况无损检测评价技术与装备  --高等级公路路基病害快速综合诊断及加固新技术  --公路基础设施快速维修技术、材料与装备  --不中断交通的公路预防性养护与补强加固技术及装备  --公路废旧材料低碳高效循环利用产业化技术及装备  --半刚性基层路面性能保持与提升关键技术及装备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快速修复技术  5.水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及示范。  以提高水上溢油应急反应和快速处理能力为目标,重点突破水上溢油应急反应处置成套技术,攻克水上溢油围控、回收与处置技术与装备的技术瓶颈,为显著提升水上溢油应急反应处置能力提供技术支撑。重点攻克:  --水上溢油事故预防技术  --水上溢油围控技术  --水上溢油回收与处置技术及装备  --水上溢油立体监测与追踪系统集成技术  --水上溢油应急反应辅助决策系统技术开发及示范  --水上溢油生态环境污染损害评估技术  --大型溢油应急技术实验与检测关键技术  (二)重点研发方向。  以实用性、前瞻性技术为主,引导各级、各地交通运输部门紧密结合全国性或区域性交通运输发展需求,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力争取得重要突破,显著提升交通运输发展的科技含量。  1.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  围绕提高公路基础设施耐久性和安全性,开展结构、材料、设计、施工和养护等方面关键技术研发,为降低工程造价、养护成本和保障运营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重点研究:高耐久路面结构设计与材料制备技术;持久稳定路基设计技术;高强复合纤维加筋混凝土桥梁设计与施工技术;高耐久桥梁结构表面防护材料与在役桥梁再涂装技术;山区公路建设与养护关键技术;冬季道路养护技术等。  2.港口和航道建设与维护。  围绕水运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与维护,开展外海港口与航道建设、港口码头养护、内河航道治理等方面关键技术研发,为提升我国水运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重点研究:航道治理模拟技术;复杂自然条件下深水海港及航道工程建设技术;港口基础设施耐久性关键技术研究;港口码头健康检测评估、修复加固和改造技术;渠化河段航道与枢纽下游近坝段航道整治技术;航道整治建筑物新型结构技术等。  3.内河枢纽通航。  围绕提升内河通航枢纽运行维护水平,开展枢纽通航安全和通航建筑物健康检测等方面关键技术研发,为提高内河枢纽通畅运行与安全保障能力提供技术支持。  重点研究:船舶过闸交通组织与枢纽联合调度技术;通航建筑物检测和安全评估技术与设备开发;船闸运行与船舶过闸安全状态监测技术;枢纽通航安全应急技术与装备开发;通航建筑物运行维护技术;枢纽航运扩能技术等。  4.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  围绕提升交通运输服务的品质和效率,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业发展,开展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多式联运和运输生产等方面关键技术研发,为提高运输组织与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重点研究:综合运输通道资源优化利用与综合运输枢纽建设运营技术;公铁水联运关键技术;公路网络状态检测与运营效率提升关键技术;物流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服务关键技术;城市物流配送及安全监管技术;公路甩挂运输、滚装运输和汽车列车技术;运输船舶动力装置故障监测与诊断技术;港口装卸机械健康监测与性能改造技术等。  5.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围绕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开展共性关键技术与基础性研究,夯实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基础,为促进行业信息平台数据交换与协同服务,显著提升交通运输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服务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重点研究:交通运输信息化顶层设计与系统整合技术;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营管理技术;交通运输密钥管理与安全认证体系建设技术;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一致性和符合性检测技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整合与服务技术;交通运输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技术;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与决策分析系统建设技术等。  6.智能交通。  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研发与集成应用,开展运输装备身份识别、交通流感知等共性技术与关键设备研发,为加快发展智能交通提供技术支撑。  重点研究:交通要素标识与编码体系;交通运输电子标签及身份识别技术;智能车路协调技术;道路与航道环境信息感知技术与设备;智能航标与电子海图测绘技术;交通流信息智能化采集、传输、处理技术与设备;基于北斗二代卫星的定位导航应用关键技术等。  7.交通运输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  为缓解资源与环境制约,开展资源节约、生态保护与恢复、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应用基础及实用技术研究,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提供技术支撑。  重点研究:公路、港口建设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和岸线技术;公路废旧材料循环利用及地方材料利用技术;运输装备清洁燃料、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运输装备节能环保应用技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水上油品、化学品、危险品污染监测和处理技术;交通运输能耗及碳排放统计、检测与认证技术等。  8.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  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交通运输安全应急保障水平急需提升的需求,开展主动预防、安全监管、应急处置等关键技术研发,为全面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重点研究: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开发与应用技术;公路网运营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技术及装备;重点营业性运输装备监管体系及联网联控关键技术;危险品运输应急反应与处置技术及装备;海事监管与航海保障技术;水上安全与搜救打捞关键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大型基础设施灾害风险预警与防灾减灾技术;交通抗灾抢险与应急指挥系统技术;港口设施与船舶保安技术及装备等。  9.交通运输科学决策支持。  紧密结合交通运输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现代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研究,为交通运输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操作方案,促进交通运输科学决策水平迈上新台阶。  重点研究:综合运输与现代物流发展战略与政策;交通运输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道路运输与城市客运发展政策;内河航运与国际航运发展政策;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框架与发展政策;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政策;交通运输科技教育与人才发展;交通运输投融资和资产管理等。  三、成果推广应用  (一)成果推广的重点领域。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推广重载交通长寿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路面温拌沥青技术、大跨径桥梁建设技术、长大隧道建设技术、深水筑港技术、内河航道整治技术、交通基础设施健康诊断技术等。  运输组织优化方面,重点推广甩挂运输技术、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技术、船货动态集成一体化监控技术、多式联运组织优化技术等。  智能交通方面,重点推广联网不停车收费技术、电子证件技术、船舶交通监管技术、集装箱信息化管控一体化、集装箱码头集卡全场智能调度系统技术等。  安全保障方面,重点推广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山区公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与产品、道路安全评估技术与装备、水上危险品运输安全技术等。  资源节约方面,重点推广沥青与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技术、废旧轮胎橡胶粉筑路应用技术、隧道照明与通风节能技术、港口装卸机械&油改电&技术、港口船舶岸电利用技术、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等。  环境保护方面,重点推广路域生态工程技术、路域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航道整治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疏浚土利用技术、散货码头防风除尘体系等。  (二)成果推广的重点工作。  1.完善成果推广方式。制定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定期发布成果推广手册、指南或目录;依托工程建设和运输生产,重点在综合运输、现代物流、智能交通、交通安全、节能减排等领域开展10个左右的科技示范工程及专项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先进适用技术培训与成果推广经验交流,促进成果推广应用。  2.健全成果推广机制。建立健全促进成果推广的规章制度,重点在资金投入、人才保障、激励措施、信息共享、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完善促进科技成果推广的制度保障与动力机制。完善以政府部门为指导、交通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为支撑、中介机构为桥梁的组织体系,探索建立专业化成果推广机构,促进成果推广应用。  3.成果推广信息平台建设。强化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成果推广功能,整合科技成果信息、供求信息、服务信息和管理信息等科技成果推广相关信息,为科技成果推广做好信息服务。  四、标准化建设  (一)标准规范制修订。  促进标准化建设的协同管理,加强重点领域标准化体系建设,形成基本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需要的标准规范体系。加强标准规范的前期研究,促进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及时纳入标准规范,加快标准规范更新。重点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养护以及运输管理、行业物流、城市客运、智能交通、信息化、交通安全、节能环保等领域标准规范的制修订。鼓励结合区域特点制定地方标准。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制修订标准。积极吸纳重点领域的国外先进标准和国际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提高我国交通运输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水平。  (二)标准规范监督实施。  推进交通运输标准化建设的政策制定,组织开展标准宣贯、应用培训与经验交流,促进标准的推广应用。研究建立标准监测系统,开展标准使用监测,监督标准的有效实施,促进标准化建设质量与应用水平的有效提升。加强国际标准化工作,组织推介国家标准,支持我国标准&走出去&,提高我国交通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三)计量检测和产品质量监督。  加强计量技术规范的研究与计量检定规程制修订,开展检测设备的计量校准技术研究,加强检测计量技术交流。完善交通运输产品质量抽查制度,加强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建设,重点加强交通运输安全、重点工程原材料、节能等方面产品的质量监督,推进交通运输产品质量认证工作,保障工程建设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规划实施的组织体系  本规划由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交通企业等共同实施,充分调动行业和社会科技资源,形成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合力。交通运输部以本规划为依据,统筹科技资源配置,着力解决创新能力建设、重大科技研发、成果推广应用和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全国性和跨区域重大关键问题;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以实施交通运输科学技术计划为依托,统筹推进基础研究、科技研发、成果推广和企业创新等计划实施。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科技发展规划,着力解决区域性交通运输科技发展问题。适时开展科技发展规划评估与调整,逐项抓好规划任务的落实。  二、科技管理的制度保障  根据实施各类科技计划的需要,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制度,规范和优化科技管理流程,完善重大科技项目顶层设计、立项论证与招投标制,引入科技信用、科技评价、绩效评估等制度,加强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管,完善科技成果奖励方式,提高成果质量与创新水平。加强重大工程科技项目管理,明确科技主管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在科研立项、信息共享、成果推广和经费管理等环节实行协同管理的程序与要求。根据行业科技发展进程,适时修订行业技术政策,促进行业科技进步。  三、促进创新的协调机制  促进科技创新是全行业的共同使命,需要各地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在行业主管部门层面,推进建立跨部门创新工作协调机制,加强重大项目建设、重大科技研发、科研基地建设、创新人才发展等方面政策的有效衔接,凝聚创新合力,提升科技创新的整体效能。健全部际会商机制;强化有关地区和单位之间的科技资源共享与科研项目合作,协同开展技术攻关;支持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交通企业联合,形成区域性和专业性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加强国际交通运输科技交流与合作,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引导和推动科研机构、交通企业等&走出去&,向境外输出技术服务和产品。  四、科技发展的资金支持  继续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对交通运输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在车辆购置税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交通运输科技发展,建立持续稳定的科技资金投入机制。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动与当地财政部门协调,从成品油消费税返还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交通运输科技研发、成果推广、标准化建设和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结合生产建设工程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引导和吸纳社会资金投向交通运输科技研发。优化科技资金投入结构,加大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力度,支持重点研发方向关键技术的滚动深化研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再生能源十三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