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加坡第一份工作一个月做了3个月,辞职了也缴了税。现在第二份工作才

(SII Internship)
(beatsoul)
(SII Internship)
第三方登录:我在新加坡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人生的事情,好像就是有一些轮回。
有些事情,你觉得再也不可能去做了的,和它彻底说了拜拜的,却又会再次经历。
&&&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我就开始了自己为期四年的家教之旅。
第一次的家教经历,有些小小运气。那个时候,大家想要做家教的,都会跑到新华书店的门口,最多的规模最大的就是武胜路的新华书店了。在一张白纸上写上,家教,然后铺在地上,旁边放上自己的学生证,站在那里等人来领,呵呵。我头一天晚上雄心勃勃的,为第二天的疲劳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打上好多瓶开水,凉凉,装进一个很大的雪碧的瓶子里,准备第二天用一碗热干面撑上一天。那时的我们,是多么的青春无敌啊!
&&&第二天一早,起来,去学校门口买了三碗热干面,我,我的男朋友,现在的老公,和我的妹妹,一人一大碗,海海的吃了个底朝天,就赶车朝着汉口的武胜路的新华书店去了。心里盘算着,这一块钱好歹可以撑到中下午啦。到了那里,好家伙,长长的排了一条龙。看来暑假不回家想挣点钱的同学们大有人在啊,呵呵。心里顿时平衡了不少。放下我的谋生的家伙,一张我老公的书法作品,家教,和我的学生证,就开始站在队伍的里面了。不时有来来往往的家长放慢脚步,或驻足观望,或审视队伍,但是留下来真正询问或者成交的机会不多。随着太阳越来越毒辣,可以遮阴的地方也越来越少,而询问我们的人确是一个也没有,我们的心态逐渐变得有些焦急。
正等得不耐烦的时候,有个阿姨好像朝我们这边走来了。近了,更近了,是的,好像真的是朝我们这边走来,而且眼镜好像还看的是我!我的心砰砰直跳,脸就也红了。阿姨问我,你家教我的女儿,能不能保证她的成绩进步啊!嗨,又是一急功近利的主儿,我心里有些烦,想着这回肯定没戏,但是还是秉着我一惯的诚实耐心的作风,诚恳的说,阿姨,我要是说,一定有成绩的提高,我觉得我自己也是骗人的。因为我没有看见你的女儿,也不知道她的程度,也不知道她学习的态度以及和我的配合的程度,我不敢说什么。但是我只能说,我可以努力试试。阿姨面无表情,问了一个我的宿舍的电话号码,就走了。
后来的事情,变得很戏剧性。正当我觉得没有希望,准备带着妹妹回家国暑假的时候,那个阿姨打来电话,说要我去做家教。包吃包住,600块。哇,太好了。那时,我一月生活费,用钱还不到200呢!原来她家很有钱,也就是想帮女儿找个伴,女儿是工读学校的,也没有想过要读什么书,不出事就好,所以我的任务不重。后来熟了,阿姨说,在那么长的队伍里,我一眼就认准了你,呵呵,而且你又老实,不夸夸奇谈,我很喜欢。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第一宗家教生意,从此越做越好,越做越大,到后来,开课,办班,到中专当英语老师,慢慢的彻底拜托了家教的行列。
没想到,n年后的今天,我在异国他乡的新加坡,为了生计,又重新开始了我的家教生涯。不过教的不是英语,是汉语,教的不是中国人,是一个五岁的西班牙的女孩子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新加坡工作超过6个月还要扣税吗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新加坡工作超过6个月还要扣税吗
新加坡工作超过6个月还要扣税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然需要扣税,具体可以去IRAS查询,只不过超过186天的话就按照正常的税率来收税,也就是年入2万以内免税,超过2万的第1个一万2%这种阶梯税率。如果是少于6个月,适用于非居民税率
采纳率:6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新加坡工作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工作经验-海文库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自我管理与提升
某生工作经验我05年七月毕业,10年七月份的又一次跳槽,整整五年时间,终于圆了我一直以来月薪上万的梦想。人最好不要跟别人去比较,作为一个毕业五年的本科生,又是处在一线城市,月薪上万对于很多人来说实在不值一提。但是纵向和自己比,这五年有付出也有收获,自己的会计职业生涯和薪水也大体上是一个向上的曲线,在这里算是做个经验教训的自我总结,如果顺便能给正在观看的你一点点的帮助或者启发,那也算是一项意外的收获。我是芸芸众生中十分普通一员,是中国上千万会计中毫不起眼的那一个,我甚至还是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个对我的职业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小到大我都不是什么焦点(除了在家),在学校里也没成为过什么风云人物。曾在广州一个四面是木板没有窗户且十分不隔音的五平方的笼子里蜗居过~~~曾网上网下四处求职无人问津~~~长年只拿着一两千的薪水,似乎看不到希望~~~CPA年年给注协做贡献却始终无收获~~~给家烂公司做假账差点惹上官司~~~每次过年回家面对日渐衰老的父母十分愧疚,既不能在家帮忙干点农活,经济上也不能给予什么支持,自身勉强糊口而已。直到今天,我仍是一个无房无车嫂子是传说的奔三八零后,因此毕业五年我基本上不是成功的,但是我一直也在努力,也一直在进步。以前闲的时候,我也经常上上天涯,职业原因也来会计版转转,天涯的牛人和高薪的也很多,我从他们的帖子里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当然也应该有一些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或者刚毕业不久薪水还不高的会计人,希望或许也能从我的经历中看到一些希望。一、大学和实习我在北方一所高校上的本科,虽然也是211院校,但是学校所在城市地处偏僻经济不发达,对学校的发展影响也很大,综合排名逐年向下。我所在的管理学院更不是学校的什么强项,因此实际上教育背景这一块在我以后投简历找工作中并没有什么优势,特别是到了南方沿海一带,很多人估计也没有怎么听说过这个学校。整个大学生涯跟大部分同学一样,逃逃课,上上网。不过我基本不怎么沉湎于玩游戏,有时间会看看书,学学英语,因此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也没有挂过科(最险的时候是得过两次60),顺利拿到了学位证和六级。
整个大学阶段对我职业生涯影响最有影响的只有两件事情。第一就是选专业。我们管理学院有个好处,在大三的时候是可以自己重新选择专业的,什么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人力资源、会计等等十来个专业随便你自己挑。我是文科生,高考的时候那时计算机很热门,我发现文科里面居然有个“信息管理”的专业可以报考,就想凑个热闹。结果到了学校才知道这个专业在管理学院,而且就是以前的图书馆管理。我虽然有时也喜欢看看书,但是总觉得等自己上了点年纪再去图书馆工作可能更合适些。专业得换,具体换什么专业确实也是个问题。农家的孩子总觉得有一技之长将来还是比较靠谱的,报考信息管理专业时除了赶时髦外我的着眼点也是如此。这么多专业里技术性比较强的好像只有会计,其他什么管理都有点泛泛而谈的感觉。但是一提起会计第一个让我和父母想起村大队的李会计,一个很龌龊猥琐的老男人。尽管我在村子人眼里从一个高科技精英白领形象迅速沦为猥琐老男人形象,我还是从务实的角度作出我的选择,这也为我职业生涯确认了方向。多年后再从当年周边的同学发展来看,会计不是最好的选择,但也不是最差的,这个跟会计行业绝大部分人这种永远吃不饱饿不死的状态相符合。
第二就是实习。这里不是指发传单、做家教之类,也不是暑假为了去盖个章的那种,虽然这些我也都做过。大四上学期一开始就进入找工作的状态了,04年年底的时候,那时已经有些牛人签约了。这时一家当地的事务所来学校要实习生,说是表现好就可以留下,我踊跃报了名,最后报名的都录用了。原因很简单,年底事务所很忙,实习生基本上不用什么工资,多个跑腿的何乐不为呢。这个所在当地还是很有名气的,是唯一具有审计上市公司资格的当地事务所。我很快就分到了项目组,跟着出差开始了我的审计工作。到现场做审计其实我也只做也只能些很简单的工作,比如盘点、发询证函以及一些简单科目的审计。那些科目审计也是有套路的,先核对一下总账明细账是否一致,然后看各年或者各月比较的变动趋势,变化较大的问问财务人员是什么原因等等。在大学里学的那点理论知识显然不够用,而且本人学会计也没有什么天赋,只知道有借贷,但是对借贷方向都搞不太清楚,公司涉及实务处理方面的东西我更是不懂,因此很多东西我都无法判断,我不知道哪些账务处理正常的,哪些又存在问题。比如,那时我发现一家单位给供应商付一笔款的时候,是从几个不同的银行走账,后面付了很多的支票头,我当时还挺激动,以为发现了什么大的问题,屁颠屁颠的跑去问人家财务人员,人家不屑的解释说一个账户资金有限,就从不同的账户走了。类似这样没有底气判断的问题总是困扰着我,我总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我觉得我应该离开事务所,从企业会计做起会比较好。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待遇太低,正式入职后月薪800,虽然年底会有些外勤补助,但是我也很怀疑能否养活自己。于是在05年3月的时候我离开了实习4个月的事务所。
尽管在事务所的时间很短,我还是在这里收获了很多,至少知道了审计是怎么一回事。我还在这里遇到了我职业路上的第一个师傅――方大哥,他在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也给了我很多的帮助,至今我们还时常联系。我从那出来后再也没有进过事务所,也没有准备再进,我不太喜欢整日出差在外,工作起来没日没夜的生活。我还是喜欢朝九晚五或者朝八晚六也行,或多或少有自己时间和空间的生活。在我后面较为频繁的跳槽过程中,我甚至把这段时间拉长,作为我简历上的第一份正式的工作经历,在我以后找工作过程中也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所以在大学时代,能从事一些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实习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是很有好处的,在那里学到的东西是你在学校永远无法学到的。二、第一份正式工作――国有企业小会计05年3月份底的时候我回到了学校,那时北方还是很寒冷,可是招聘会已经火起来了。我本身是南方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离家也更近些,我还是比较希望回到南方沿海一带。那时候我在事务所的实习经验对我找工作还是帮助很大的,有时能感觉到面试官看到简历眼前一亮的神情。但是身体问题(前面提过的乙肝病毒携带)给我带来很大的打击。当时南方有家房地产企业来到学校宣讲,当然那时候我对房地产和这个企业也没有什么概念,但是待遇也不错,也是我想去的城市。我经过几轮面试顺利通过了,公司希望我们提前去实习,但同时宣布过去要体检,要求比较严格。我用公用电话偷偷的打过去问HR,说携带者行不,对方明确说NO。我很是失望。后来几年随着房地产的火爆,那家公司发展很快,在业界也是很有名气,进去的两个同学现在薪水都很不错,早两年就用内部优惠价格买了房。每每想起这些,我总觉得人生很奇妙,当初做出一个抉择,把握一个机遇,你的人生也许就是另外一番光景。其实在这个时候我还只是有点失望而已,并没有把这个问题想的这么严重。后来又有几次银行的面试,我也因为这个问题丧失了机会,有的甚至连面试都没有去。如果是自身哪里不足我都可以想办法去弥补,但是这种类似天灾的事情我一点办法都没有,那时我的心情灰到了谷底,我绝望的认为凡是好企业大企业都是需要体检的,我只求有份工作,能养活自己。 都没有机会进去,南方发达地区比北方落后要求也更严格。于是我只好把目标瞄准学校所在的城市的中小企业,
生活真的有时很奇妙。那时我整天正为找工作发愁,网上狂发简历,一有招聘会就去挤,反正不错过任何机会。那天同宿舍的哥们接到面试的通知,他本身是考研的,面试也是闲着无聊攒个经验,就问我一起去不,我拿起简历就跟他出门了。到了那家公司我毛遂自荐把简历拿给人事MM,居然也真的获得了面试的机会,最后我宿舍哥们没有通过我确得到了OFFER。当然我那哥们现在博士都毕业了,留在高校教书育人,这是后话。这样戏剧般的我得到了第一份工作。试用期1000,转
这是一家当地的老国企,规模在当地也不算小,主营机械制造,也涉及一些其他的产业,大大小小成立了好几个公司组成一个集团公司。待遇方面正1500,基本也符合我的期望。离学校也不远,五月份的时候学校基本上就没有啥事了,整天就打牌聚会喝酒什么的,享受大学最后的时光。我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在五月初的时候开始进入公司上班了。
财务部一共10人,销售、成本、材料、费用、往来、总账、税务会计各一名,出纳一名,再加正副主任。国企效率不高还真是有原因的,以沿海的工作强度这些岗位砍掉一半人工作量还是不饱满的,尽管那时已经搞了很多改制,买断工龄下岗重新竞聘什么的,但是企业也同人一样,长期来形成的习惯是很难改的。我是其中的费用会计。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整个公司所有人的报销交到我这里来审核,审核完后交给领导签字,领导签完字我再做账务处理,一般只涉及个人往来、费用和现金。然后报销人拿着我的凭证就可以去出纳处领钱了。
由于工作很简单,我没有多久就上手了。公司不可能一天到晚都有人报销,其实如果公司规定每周集中在某两天报销的话,我也不需要加什么班就能搞定。所以我很闲,我又是个闲不住的人,所以需要找点事情来做。我那时的求知欲望还是比较强的,于是没事看看别人的凭证,了解其他岗位的工作内容。我有问题其他的同事也是乐意解答的,我的人际关系还不错,一是我性格方面还比较好,另外我也是一个对别人有用处的人,这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屡试不爽。公司的同事大都是在三四十岁以上,公司由手工帐改为电脑记账也没两年,大部分同事的计算机技能都是很糙的。没想到在大学专业知识学的很烂,上四年网反而成了我的优势,我在他们的眼里成了IT高手,一有问题就会叫上我帮忙解决。我当然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自己也是个不折不扣的菜鸟而已,不过我会上网会用百度,一般问题基本也都能搞定。从这里起,我就知道了一点,做一个有用的人而且你乐于助人,你就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做好自己工作熟悉其他岗位工作,这让我度过了充实的第一年。在06年下半年开始的时候其他岗位也没有什么神秘感了,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动力。那个时候《越狱》超火爆,我也很快迷上了他,我还记得在看第一季的时候自己那么的投入,甚至身体都会随着剧情紧张而发抖。后面又一发不可收拾的看了《24小时》、《英雄》等美剧。
其实公司每个人基本工作量都不饱满,因此有大把的时间看报上网,不过一般都很低调,有别的部门人来了网上游戏界面也会切换成工作界面。我那时进公司已经一年多了,自己感觉有点老油条了,而且看美剧精神很集中,往往别人来报销了我也不知道,跟我打招呼都吓我一跳(我很容易被惊到),不幸的是我工作接待的对象就是全公司的人,最后大家都知道我上班看美剧看电影,甚至连见面打招呼都变成“最近有没有什么好看的电影”。这个对我还是产生了恶果,但我当时没有觉得没有总账提出离职什么,继续看了大半年的美剧。
06年底发生的一件事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年底的时候公司了。总账地位上又仅次于正副主任,也是个很有技术含量的岗位,负责集团下几家公司报表合并、经营分析及预测啊什么的。我上面说我熟悉了其他的岗位内容但其实是不包括总账的,因此我对这个岗位很是向往。我当时还天真的认为这个岗位应该是属于我的,我学习教育背景、计算机能力、学习能力都比同事要好,跟同事相处也不错。当然最后我错了,我没有得到这个职位。后来我分析原因有二:一是这种单位还是有些论资排辈,好的饽饽大家都觊觎,轮不到我。二是我确实也不够优秀,整天上网看电影也让领导有想法虽然没有直接跟我说过。
很快到了07年元旦了。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总会思索新的一年的打算,为一年许下一些美好的愿望。我在这个费用会计的岗位做了一年半了,实在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升迁失败对我说也是个很大的打击,我在这个公司看不到什么前途,于是滋生了跳槽的想法。正巧那个时候,我在事务所的师傅方大哥已经跳槽到当地一家上市公司做财务总监去了,他们那个集团下有家公司缺一个财务主管的职位便推荐我过去。财务主管的职位对我相当有吸引力,因此我在农历年前的时候我便递交了辞职信,年后过来做了个交接,结束了我的第一份工作。都说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很重要,的确如此,如果第一份工作起点就比别人高点后面也就省心得多。我的第一份工作起点不高,但我仍很感激这份工作,毕竟他在我绝望的时候提供了这么一个工作机会,更重要的是我在这里学会了怎么做一个真正会计,把书本上那些貌似飘渺的借贷能实实在在的应用到业务中去,使我真正感受到了复式记账法的神奇之处。我在这里还学会了与人相处,并努力使自己变成一个有用的人。在这里也有教训,不知道如何跟领导去沟通,并且做事不够低调,最终也酿出苦果。三、插曲(上面离职的时间写错了,第二份工作是从07年初到08年初,不好意思!)在08年3月份离开印刷厂后,我并没有急于找另外一份财务工作。而是另有打算,我那时注会已经过了两门了,我想用半年时间也就是在九月份的时候把剩下三门争取通过。同时我想找份短期培训老师的工作,一是当回老师感受讲台是我从小的一个心愿;二是培训老师上完课就能闪人不耽误我学习,我还可以挣点生活费;更重要的是我想克服自己的心理问题。
我那时有一个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就是当众说话会很紧张,总是有种呼吸不过气来的感觉,到后面就身体和声音发颤,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连续。印象中从高中起就有了这个毛病,上课回答问题是我最害怕的事情,我怕我颤抖的声音会遭受同学们的嘲笑,因此即使会的问题也摇头表示不会,只求赶紧坐下,期望老师永远不要叫我。可是有谁真正不愿意适当表现一下自己,不希望自己台上激情四射侃侃而谈,所以我一直很讨厌自己这一点。大学里我也一直寻求改善,也看了什么卡耐基写的如何演讲等等之类的大量书籍。但是站在岸上是无法学会游泳的,无论你的理论知识学的多么完美。在整个学生时代我选择的是逃避,我总是没有勇气付诸实践。
但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拖的越久欠的利息也就越多。在进入那个国有企业后也经常会有会议,一起讨论工作问题,这个时候这个紧张的问题又暴露出来了,我还是尽量避免少说话或者不发言,但是这种该表现的时候不表现,领导还以为你啥都不懂,所以没有得到升迁是最正常不过了。在进入那个小民营企业后,作为财务主管需要在会议上做经营情况分析之类的报告,这个时候已经是逃无可逃了,但就是每月一次的这个例会最让我心惊胆颤,总是长话短说,对我的职业前途有很大的影响,我不愿意永草草了事,设法掩盖自己的慌张,当然老板也不会满意。我终于意识到这是一个很严重的无法回避的问题,远躲在一个角落默默无闻做一辈子的配角,我必须改变。理想和现实之间还是有很大的鸿沟的。我分析了一下自身的情况,只有会计和英语培训学校和我沾得上边。会计类培训学校大都面对成人,要求也会高些,我自身没有很高的学历也没有很牛的证书或者资历,面对一群成人讲课估计魂都会吓掉。那就只有英语培训学校了。我的英语还是可以的,而且英语教学对象一般是小朋友,从小朋友那里找找自信总是可以的吧!于是我把目标定在那些英语学校,从网上搜集了本地英语学校招聘信息。在应聘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培训行业也和会计一样,一强调经验二要求你干得长久,而我两者都不具备。没有经验在试讲那关就基本通不过。少儿英语老师要求活泼一点,上课最好连蹦带跳的能带动小朋友课堂气氛,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我本身倒也不木讷,但是随便扔过来一篇少儿英语教材的课文,模拟给小朋友上课的场景,有唱有跳的给出一堂生动的课,面对却是台下鸡蛋里挑刺神情的几个成年人,我确实做不到,如果我可以做到气定心闲的讲话,我都不会来这里了。于是我的试讲都是一塌糊涂,我都不用问结果就落荒而逃。没有经验就积累经验。那时我从一朋友那里得知一家英语学校不要求经我很需要验,而是先会给培训,培训通过后再签长期合同。我并没有打算长期干,但培训,于是我通过了面试获得了培训的资格。培训内容就是如何上好一堂课,一堂非常非常重要的课,是请学生家长来试听课然后让学生家长掏钱的一次公开课,学校把这个课叫做DEMO,所以这个DEMO很精彩,浓缩了日常教学方法的精华,将动作、游戏、唱歌等贯穿不同的环节,学会了这一堂课其他的课也就都会了,这个正是我迫切需要的。
在老师给我们示范过后剩下的就是我们自己练习了。我牢牢记下了每个环节的内容,并且很注重细节,每一个发音、声调,每一个动作、表情,甚至游戏中卡片摆放的位置等等我都反复的排练,我不顾年纪像小朋友一样蹦蹦跳跳,我克服恐惧排练给其他老师看恳请指出我的缺点和不足。我一有机会还去旁听其他的的授课,从中吸取授课经验。就这样我充实的学习了整整一周,考试验收的时候来了。
台下坐满了全校的老师以及和我一样参加培训的学员。我上台表演了我的DEMO,我依然紧张,但是我平时练习得很纯熟,尽管脑袋一片空白但身体已经像本能反应一样还是顺利完成了我一堂DEMO课。最后校长评价说还不错,只是节奏太快了些,像是在赶集一样,以后多练练。我想我是太紧张了,但第一次当这么多人的面居然也上了近二十分钟的课,我心里也为自己感到高兴。我还获得了签约的机会,待遇甚至比我当时做会计还要高一点,但是一签起码是两年,我想我的未来前途不是在少儿英语老师,我不想三四十岁的时候还总是蹦蹦跳跳的工作。于是我婉拒了这份工作,我已经不厚道的在这免费学艺了一次,我不想再不厚道的干个半年毁约,尽管这样符合我的最大的利益。
经历了这一个星期的培训后我已经可以在应聘的时候吹嘘我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了,总算解决了一个问题。另外还有一个期限的问题,我只能做短期,半年不到。没有在英语培训行业做过的的可能难以想象到这个问题的障碍。一般的英语培训学校都是在周末及假期上课,因此进度会比较慢,比如一本《剑桥少儿英语》上下两册跨度可能就需要一年,中间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一般都不希望换老师的,而且一级教完还有下一级,这里还有一个对学校很重要的续班问题。一个好的老师,学生的续班率也会高,中间换老师很可能会流失很多的学生,所以学校是希望老师能做的比较长或者至少也在一年以上。经验上吹嘘我可以用努力和实力来弥补,但我不喜欢在期限上来骗别人,我觉得这是一个承诺的问题,不希望自己因言而无信给别人带来不便。我似乎又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我时常感叹生活的奇妙,往往比戏剧还具有戏剧性。因此真的没有必要对生活绝望,奇迹总是时时出现。就在我不抱有什么希望的时候一家英语学校给我抛出橄榄枝。最后我得知原因竟然是我的会计背景。原来这家夫妻店式的学校规模日益扩大,他们希望建立起相应的财务制度,以适应需要。另外他们手上还有我也终于如愿当上了老两个班马上就要结束到期了(就是在他们学校已经算学到顶了),也可以放心的转给我带。我们一拍两合。我帮他们建立了相应的财务制度,师。还需要提及的是,我在这里也很努力,费劲心思改善我的教学,也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他们学校的公开课也吸取很多我带来的东西,后来在我坦白后他们甚至仍不相信我从来没有授课经验。
08年7月底的时候我带的班结束了,我不想接任何新班,那时家里也出了点重新开始了我的会计生涯。强迫自己情况我得回家,注会按我的进度已经不可能能全部通过了。所以我离开了那个城市,回家处理完事情后直奔广州,
尽管这个插曲时间很短,我从中却收获颇丰。很多事情看起来困难重重,只要你去努力就可能实现。更重要的是,经过这段时间的试讲、讲课、交流的历练,我去面对恐惧,我的心理问题得到很大的改善,虽然很多时候一开始我仍有紧张的情绪,但是经过短暂调整我很快就能恢复常态,收放自如。现在我能独立主持会议,开展培训,甚至在公司晚会上表演小品等节目,这在从前简直是我不敢想象的,我为自己的职业和人生打开一片更广的天地。四、在广州最开始的日子我从小爱幻想,长大了也经常做白日梦。那时我觉得南方像广州这种大城市应该是遍地黄金,我已经工作了三年,有一年主管经验,虽然是烂公司但是我不说也没人知道;我教育背景尚可专业知识也不错,我英语也凑合。。。我心想把全部优势加到一起七八千月薪的工作应该随便我挑吧。我还把目标瞄准了外资企业。一是我在国企和民企都做过了,感觉比较失望;二是一直来外企在我心目中简直就等同于天堂,一说马上让我想到就是高薪、轻松、白领丽人。。。就像高中时想象大学一样,我把外企想得非常美好,并且暗下决心非外企不入。
我处理完家里的事情后于8月初到了广州。来车站接我的是我大学同学老三,老三研究生刚毕业也在广州找工作,一起找找也比有照应,于是我投奔他来了。老三帮我找个落脚的地方,在车站寒暄一番后便驮着我的行李来到住处,一个看起来不错的小区,但一进房间便吃了一惊。这是一套毛胚房改造成的N居室,连原四面木板,没有窗户,房先厨房都改造成两间小房间,里面除老三外已经住了好几个年纪和我们相仿的人,厕所公用。剩下的一间就是我的,间除了摆放一张小床和床头的小桌子,就只剩下窄窄的一个小过道了。八月的广州很热,房间里只吊着一个小破风扇。唯一让我觉得不错的是房间里还有根网线,找工作就方便多了。好在我也不是没有吃过苦的人,我想等我找到工作我很快就可以搬走了。
我又开始在网上狂投简历,也收到了一些回音,但都不是我中意的公司,待遇也不高,有时跑去面试纯粹是为了找点面试的感觉,积累点面试经验。我还记得一次面试一个台资公司的小主管的时候,对方问我待遇,我一看公司环境不咋地随口说五千的时候面试几乎立即中止,说是另行通知,当然我知道这表示OVER。我隐约意识到遍地黄金的地方是不存在,即使存在也被别人早捡走了。
我还真是后知后觉,08年的时候由于金融危机整个大环境都不怎么好了,我似乎到了广州才注意到这个词汇,接着就经常能听到什么大公司裁员,什么厂又关闭等诸多的负面消息。老三来广州都两三个月都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只做为了拿个高学历考研的过一份短工,不到一个月就辞职了。老三这孩子,时候避开数学换成行政管理专业硕士,找工作总是高不成低不就,最后离开了广州,回家做起了小生意,当然这是后话。到广州没多久我接到了一家500强的外企电话,这个给我注入一针兴用奋剂。那天我正在我的小黑屋里上网,手机响起,一个声音很好听的MM传过来,先把公司简要介绍了一下,我听到“500强”三个字的时候,我非常的激动。接着MM说能不能英文做个电话面试,在电话里就说起了英文。我顿时紧张起来,又有点呼吸不过来的感觉,我努力深呼吸了几口,却发现用我的英文没有我自我感觉的良好,特别是在谈论工作问题方面,我还记得对方用英文问我以前有几个“下属”时,下属这个词重复很多遍我也没有听出来,最后对方只好说中文。我觉得我自己搞砸了,丧失了一个好机会,非常的沮丧。
没想到过了一会MM的电话又来了,通知我搭第二天公司的班车去面试,她耐心的告诉我最方便我搭乘的公司班车路线和司机电话,并说万一赶不上车如何搭乘公交等等。我觉得500强的公司就是不一样,连HRMM都这么的专业,让我又多了几分向往。我晚上做了点功课,查了一下公司的背景和岗位职责,其实这个岗位只是一般职员,是个类似资金专员之类的吧。但是我那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外资企业工资就应该很高,500强那就应该更高了,不管是什么职位。这个错误的心理为我失败埋下了伏笔。
第二天我西装革履准时上了公司的大巴。大巴里已经做了不少人,我觉得500强员工都似乎不一样,个个气度非凡,似乎散发出一股光芒,连司机师傅都那么神采奕奕。面试的过程到也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由于昨天已经跟HRMM已经面试过一些常规的问题了,进到公司就是直接由财务经理的面试,现在我还记得比较清楚的只有两件事:一是由于前一天相关的晚上做了功课,于是面试过程中我主动引导那个财务经理问我关于这家公司的财务问题,比如这家公司使用现金池的资金管理模式,在财务经理问我什么是现金池后我几乎完美的给出了我的答案,显示了我的专业能力和对这家公司的了解,我也看得出他对我的答案是比较满意的;二是在谈到EXCEL技能的时候我拍拍胸脯作出自信状说很熟练,结果对方问几个关于匹配问题的时候,由于近半年没使用我连VLOOKUP函数都记不清了,顿时觉得很尴尬。
最后又同HR经理谈薪水等方面的问题。对方问我工薪期望值是多少,我回答八千。对方示意我说没有那么高,又问我底线是多少,我咬咬牙说七千五。这个工作最后就这么黄了,我后来过了几天还主动打过一次电话给HRMM,MM只是说还要看看其他候选人就再也没有回音。在这次面试的过程中我尝到了一点提前做功课的甜头,同时也暴露出我的准备工作的不足,于是我加强了面试英语和专业英语方面的学习,特别是会加强了EXCEL常用函数的学习,这个在面话表达方面;我还试和工作中也经常要用上。另外在关于待遇一方面我需要降低些预期;谈的时候我也可以更有技巧一些,比如反问一下这个岗位的薪资范围,就不至于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
在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后,我不久就得到了一个OFFER,港资纸张贸易公司的待遇3600。我那时其实很穷,工作三年我基本没有什么积蓄,我到广州的时候口袋里只揣了二千块,而且还是和朋友借的。找工作花钱如流水,早上拿一百出去,晚上回来可能就剩毛毛钱了,其余总是去向不明。所以我很需要一份工作尽快安稳下来。老三也感觉这个待遇很不错了,他想找这么高的还没有找到呢,劝我不要心气太高。我很犹豫,来广州也快十天了也没有找到更好的,我怕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
这个OFFER让我觉得很鸡肋一是待遇与我期望相差太远;二是港资虽然也算外企,但那时我对欧美很迷信;三是岗位先做一个AR会计,以后表现好做主管。作为一个搞财务的,我很讨厌人家跟我谈以后如何如何,未来是要折现的,我要看现值。而且我每次换一份新工作时,我都会有一个考量,两年后我把这份工作经历过再添加到我的简历上,会不会使我的简历更漂亮,使我自身更有价值。在这里如果我表现不好或者表现好不入你的法眼,一两年后我再出去找工作那么我还只是个AR会计,连我之前的主管经历都要改掉把职位降得更低些,否则没法向别人解释我的职业规划。那时我也同时在跟一家英资公司在接洽貌似有点眉目,于是这份OFFER在我心里打上了一把红红的叉。人生的痛苦大多源于选择。明明是食之无味的鸡肋,弃之又感觉可惜,何况在腹中饥饿其他食物来源未知的情况下。我还是忍住没有选择饮鸩止渴,这个工作不是我想要的,也不符合我的规划。我时常看到一些财务朋友也跳来跳去,但是待遇始终没有很大的改善,这也与当初选择有关,跳槽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迫于生活压力等原因又不得不做些同性质的重复工作,能力得不到提升待遇当然也就上不去。更严重的是如果长期在低薪水低层次的工作间徘徊对个人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别人会对你的能力产生质疑。选择是痛苦的根源,因为他决定了你的幸福。还算幸运的是,没过几天我得到了那家英资贸易公司的OFFER,来广州刚好半个月的时候我就正式入职了。虽然是一个只有百来人的小公司,但却是我向往已久的欧美外企,老板是个英国的老头,终面的时候还瞎扯过几句,看起来还算和善。待遇是5000,对比上一个OFFER已经高了很多,而且经过那段时间的折腾我感觉这几乎是我当时能找到的最高的工资了。岗位也凑合。一切看起来似乎完美。我也很高兴,由于上班地方在番禺我在那里找了个房子,我终于可以搬离小黑屋了。我兴高采烈的期待着我的新生活,完全想象不到这将会是我人生中最短命的一份工作。
贸易公司设在天河的一个不错写字楼里,去面试的时候我甚至也找到了一点白领的感觉。公司下面有一家生产玩具的工厂,七八十人的规模,工厂位于番禺一个很偏僻的地方,脏乱差的环境总给我一种置身于老家小镇上的错觉。我是这个工厂的财务负责人,向总部财务总监Nina汇报。听起来很不错,其实只有我一个会计,应收应付成本费用报销报表报税甚至审核都由我负责,当初他们看中我最主要也是得益于我在上家公司的全盘经验。另外还有一个行政兼出纳,姓黄英文名就叫Yellow,同时负责跑银行、简单生产数据统计之类的辅助性工作。
我到岗的时候前任已经离开了半个月了,没有人跟我做交接,也没有人教我怎么做,前面已经堆积了半个月的工作也没有人处理。我到的那天工厂负责人李厂长找了我谈了谈。李厂长是个四十岁左右的广州女人,看起来就很强势的那种,典型的女强人模样,让人产生距离感,就是这个女人后来给我带来了很多的痛苦。她告诉我工厂的一些基本情况,并让我先处理供应商的一些紧急付款事项。
开始几天的时间熟悉了向总部申请付款的流程,处理了一些日常紧急的事项。这时已经到二十几号算是月底了,我得赶紧着手进行账务处理了。没有人教,我只能翻以前的凭证、账本、报表等财务资料。在了解的过程中我又看出了端倪,这又是一个烂公司,账也全是烂账。我怎么就这么倒霉,上回冲着上市集团的名头去的进了烂地方,这回冲着欧美外企进来的还是个烂地方。难道我命中注定就要呆在烂地方吗?
这个厂成立一年多,已经换了三个会计了,前任算做的最长也就半年多。电脑上有个Peach three的英文财务系统,却不知为什么没有使用,用的还是手工帐,我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这难道真是我日思夜想的外企?财务核算没有任何书面的流程,我实在看不懂那些成本是怎么结转的,总部都没有人知道,我只能打电话求助前任会计,前任很不热情支支吾吾也没有说清楚,后面再有疑问实在不行再打电话时就不怎么接了,最后电话也打不通了。我完全要靠自己,心中充满了疑惑。我和Yellow渐渐熟悉起来,她是个很不错的姑娘,从厂成立起她就进来了,对厂里的情况很清楚。Yellow逐渐告诉了我一些内幕消息,原来工厂成立来一直亏损,李厂长授意财务弄虚作假,自己还搞小金库大捞好处,前面几任会计顶不住压力所以离职了。我心凉了大半截,好不容易出了狼窝又入了虎口。原来前任很多账务解释不清楚,凭空捏造的东西叫人家怎么解释。我很快发现每月给总部报的产量表、材料结存表、资金使用表、应收分析表、损益表全都是假的,连工资表里也多出几个子虚乌有的人来。以前是假的我可以不管,但是现在月底我需要上报这些表了,我该怎么办?
我搞不清财务总监Nina和李厂长的关系。面试的时候是Nina进行的,我觉得她很专业,我来这么几天就看出来的东西作为财务总监不可能不清楚吧。于是我委婉的跟她说了厂里核算流程不清晰,存在的问题比较多。Nina只是淡淡的说希望我找出问题来,并制定好相应的流程由总部签发。最后强调上报总部的报表都需要李厂长过目才能发给老板和她。说到这的时候我觉得找Nina是不行了。
我想到绕过Nina直接找老板,这样做的风险也很大,这样一来就等于我直接站到了工厂和总部财务部的对立面,对于一个刚来十几天的新人哪有能量跟那些老江湖去PK呢,就算PK完了我又能得到什么呢。Yellow告诉我的一件事让我彻底的打消了这种想法。原来前任的前任也向老板反映过这些情况,闹的比较大,最后留下的还是李厂长。还有一次工厂几个工人闹事,李厂长直接找黑道上的人摆平。我只是挣个饭吃而已,不想赶这趟浑水。我那时在番禺刚租好的房子,付完押金和房租后我的口袋已经空了。开口跟别人借钱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办的事情之一。我需要这么点工资,我选择了屈服。我如法炮制了一些虚假的数字,“顺利”地完成了第一个月的结账工作。
李厂长到底是老谋深算,她在我发出报表之前只是指出这里不合适,那里应该是领多报工资时也是让其他人签字再让多少,从来不留下任何证据。她Yellow拿钱给她。我觉得我们被她玩弄于股掌之中,却又无可奈何。
工厂那时在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前任还没完成就走了,老板要求在九月份完成。申请的过程倒是不复杂,但是需要给税务会计的资料及复印件。就这么一个烂账我是不愿意留下我的资料的。对内对外都假让人的压力极大,我不计酬劳为虎作伥让我心里十分的不安。于是九月一过工资到手我就闪人了。
在这里的失败让我破除了对外企的迷信。其实哪一类企业中都有好的和不好的公司,那些烂公司也绝对不会在脸上写个烂字,反而她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这就需要我们去提高辨别能力,或者积累些人品避免碰到她们吧。
事情还没有完。09年元旦的时候(我离开后两个多月),Yellow打电话告诉我工厂已经关闭了,老板和李厂长为经济问题在打官司。害得我紧张了好一阵,至今心有余悸。在中小企业做会计,很难避免一个假账的问题,这个真是我们会计人员的悲哀。但是做假账风险也得看情况:为公司做假账一般风险也不大,一方面有企业负责人担着,另一方面税务一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你不搞得太过,中国很多小企业如果严格按税法缴纳税收估计很多会死掉,那样对税务也没有什么好处。即使发现一般也是处企业的罚款。为某个人做假账风险就比较大了,假账不能得到系统化的支持迟早会被发现,财务人员往往也会得到牵连,甚至背黑锅、做替死鬼。
这样在十月份的时候我又得开始重新找工作了。只是从此我职业上的霉运到了头,人品开始爆发,以后都是在世界500强的公司里,与假账孽缘到此结束。五、我的第三份工作-500强外企主管英资工厂的短命工作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在我简历上也是完全抹去的,因此算不上是我的第三份正式工作。
我从那家英资企业出来情绪很低落。一是随着外企的神话在我心里的破灭我突然有些无所适从,突然我好像失去了明确的目标。二是就业环境不好,我的口袋又很紧张,没有工作很没有安全感。我就这样惶惶不可终日的度过了半个月的时间,直到有一天接到一个电话。
这个电话听起来跟普通的面试通知没有区别,在了解我基本情况后,简要的告诉了我面试的地点和时间,我甚至连公司的名称都没有听清楚。我那时投简历是采用广撒网多捕鱼的方式,在网上把基本条件一筛选之后全选全投,然后坐等面试电话,颇有点姜太公钓鱼的味道。所以往往鱼儿上钓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鱼――经常听不清对方公司的名称,也不太好意思老重复去问(投了对方简历却不知道公司名称显得有点不重视)。所以我总是根据对方打来电话号码及告诉地址去查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公司及什么样的职位,然后再做功课准备面试。但是我这次例行的一查,这个普通的电话对我就变得意义重大起来。我发现这居然是但一家欧美跨国企业A公司,虽然名字不是那种耳熟能详的,在财富500强里面排名也能位居中上。我第二天如约到了那里,先是跟HR交流,谈了一会就去见了一个经理,后来我才知道这个人就是公司财务体系的BOSS之一 Leo。 人和人之间有种很奇怪的感觉,有的人你们相处一辈子也成不了朋友,有的却一见如故。我在这次面试的过程似乎也找到一点点投缘的感觉,过程不长,问的问题也不刁难,整体非常的轻松,面试下来尽管说是等通知,但是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我将获得了这个机会。
尽管如此,我还是焦急的等待了一个上午。下午我在去面试另外一家公司的公交上接到了A公司的OFFER。我高兴万分,立刻打道回府。找工作有时真是有运气成分,我去A公司面试的时候,我没有查到发送简历的记录,因此我连自己应聘的职位是什么都不知道,我心想在500强的公司里做个会计也就心满意足了,最后职位竟然是主管,真有点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谈待遇的时候我小心翼翼,底线报价就是工厂的薪水,结果OFFER上就是5K。人总是贪心不足,拿到OFFER的时候高兴劲还没过就觉得自己谈低了,亏待了自己。后来才知道,如果我要求再高些,估计连工作都没了。A公司主营百货,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较晚,主要业务开展在华南华东一带,其他的大城市也有一些子公司,在中国总的市场份额不大。总部在广州,财务体系中预算、财经分析、资金管理、融资投资管理、合并报告等重要财务部门都在总部,不同区域根据需要设有账务共享中心,每个共享中心负责周边数家子公司的核算工作。
我的工作就在一个账务共享中心。虽然也是在广州,但和总部不是一个区,有两相距甚远。共享中心负责周边包括临近城市大大小小12家公司的账务。共享中心个小团队,一个是GL,一个是AP,每个团队10个人左右。中心一个经理,两个主管分别负责两个团队,我就是其中GL团队主管。我没想到我的挑战从进入共享中心那一刻已经开始了。站稳脚跟(1)
可能有的童鞋觉得我好像资历经验等各方面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突然做到500强公司10几人团队的主管有点难以相信,或者觉得纯粹是狗屎运。其实你可能也跟我当初一样,对外资500强想象的太美好。沃尔玛也是外资500强,还老是排老大的位置呢,你看他的员工月薪一两千的是大多数吧。A公司也属于零售行业,薪水自然也向老大看齐。账务共享中心GL、AP一般起薪2K左右,每年根据你的KPI绩效考核决定是否升级,但无论你在公司呆多久,你的岗位职级到顶也就3K多,除非你升职。这样的薪水当然留不住浮躁的大学生们,所以中心员工普遍学历较低,我的入职也就并不显得那么突兀。细想起来,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我所有工作经历中最轻松的,后面的每份工作总是像受命于危难之际,这份也是如此。我进入A公司之前,共享中心的人事有较大的变动,中心的经理和前任主管还有几个员工都集体投奔另外一家公司了。我来的时候,员工都招齐了,但是经理岗位还空缺。AP团队主管David年纪和我差不多,但是比我样子老练,而且在公司资历很老,共享中心实际的管理暂由他负责。
A公司要求每月4号出报告,我进入A公司的时候已经是10月底了,也就是到了结账最忙的时候。进入一个全新的公司,接触全新的业务、全新的IT系统和账务处理,却没有时间给我系统的培训就需要我快速进入主管角色。我开始两天自己看一些培训材料,但往往材料看完脑袋却一遍空白,收获不多。A公司这种外资大企业似乎有自己的一套语言系统,关于业务和财务都有很多术语及英文缩写甚至中文词汇都不知所云。结账的时候每个人都忙的脑冒青烟,我帮不上忙不说,也不好意思经常打扰别人向别人求助。我的工作职责用一句话描述是确保中心账务数据准确,每月及时结账。具体起来主要是与子公司及总部沟通协调解决各种问题,出具报告初稿审核数据合理性等。当然管理团队、给GL提供指导培训也是我的最基本工作了。
共享中心有一个新的GL,进入中心两个多月。是直接从公司收银部门调入的,虽然也有会计证,但是从来没有做过会计,加上年纪也比较大,理解接受事物起来比较慢。偏偏她接手的是一家业务量较大的新子公司,因此她做起来手忙脚乱,力不从心。其他GL一来也忙,同时似乎也有点排斥新人,因此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只能求助她的主管――那个人不幸就是我。更不幸的是,那时我才来两三天,连账务中心的大门都经常走错呢,具体的处理细节我又何从指导起呢。我只能硬着头皮和她一起想办法或者求助其他老员工。磕磕碰碰,十月的账终于总算的结掉了,虽然错误不少。结账完我就去总部财务体系各模块学习培训了一圈,回来后已经是两个星期后了。刚到就有个不好的消息,那个新GL受不了压力走人了,而且是联系好了下家什么都不管就立马走人的那种,我们也只能放行。但我的问题来了,又到十一月底了,结账怎么办?
招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在我们的薪水条件限制下就算马上能招到的人,也不能那么快就上手的。而且中心还有一个老员工休完产假元旦后不久就回来了,AP主管David意思是是暂不招人了,让我先接手两个月GL的账。这个安排我无法拒绝。一是当时确实也没有其他人手;二是David说亲自结账有利于我熟悉账务,更快成长。更何况总部Boss Leo也同意了David上述的建议。
其实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前任GL走的时候十一月的业务一笔都没有处理,待处理的资料堆积如山,而且前面她做的帐还比较混乱。而我虽然培训了半个月,但都是公司的企业文化和财务体系的一些框框架架,并没有涉及到具体账务的处理,而且面对的是从未接触过的N多IT系统,给我剩下的只有7个工作日时间,当我是超人亦或神仙?
我那时已经得知David之前是推荐过两个老员工来做这个GL主管职位的,但去总部面试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被Leo刷了下来,然后才有我的到来。因此,那些老员工对我多少有点敌意的,或者至少是不服气,现在的情形或许会使她们暗自高兴,虽然不一定能得到什么好处,但隔岸观火幸灾乐祸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乐趣之一。还有一点是我后来知道的,原来是我的薪水惹的祸。一般公司都好像都有点外来和尚好念经的味道,同样的职位从公司升上来的没有外聘的高。A公司也不例外,我的薪水比David还高两三百,而他却是经过六七年从公司一步一步爬上来的,难怪会有点心理失衡,要给我来个下马威。因此,尽管他说的条条是理,却暗藏杀机。而我,唯有背水一战!站稳脚跟(2)
我明白,我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果我连GL的工作都拿不下来,那我只能滚蛋,更不要提什么GL主管的事了。前任已走,事情不少,时间紧迫~~~这个剧情在上家英资工厂已经预演过了,只是这个任务更多账务更复杂时间更紧罢了。我依然是制定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对策。花了近两天的时间把前月的凭证看了一遍,把将不同业务处理的分录一一记在笔记本上,对于特殊的处理及看不懂的地方也把问题集中起来去问其他的老员工,实在不明白的的也死死记住处理方式,我不得不赶紧在不熟悉的系统上进行输入了。那段时间我几乎一天24小时都在做账,白天在做,由于压力巨大晚上睡觉依然还是在做,有时我甚至怀疑自己到底睡了没有。我疯狂的加班,经常都是我一个人加班到凌晨,然后早上5点多到爬起来去公司继续加班。A公司分录录入是一串长长的财务编码,每串编码由很多字段组成,每个字段代表不同的含义,比如公司段、科目段、成本中心段、项目编码段等等。一般GL都喜欢点击对话框一个字段一个字段选择的输入,我发现这样很浪费时间,我喜欢直接手工输入大段的编码,虽然在一开始时候慢点,出错率会高点,但是很快我发现这样直接输入速度能显著的提升。我还使用了一点其他技巧,因为账务处理其实经常是一些的重复性业务,我将常用业务分录编码写到EXCEL上,调用的时候直接复制粘贴就行了,看似一些很简单的方法,却也帮了我不少的忙。
这样疯狂忘我的工作,我终于把十一月的账按时结掉了。结完帐出终稿的那天,我心里的那跟弦终于松了下来,我突然觉得自己像是一只泄了气的皮球,一点力气都提不起来,只想立刻趴下。在疯狂加班的日子里,我虽然每天只睡了几个小时,而且睡眠的质量并不怎么好,但是我心中总有一种不能输的信念和力量支撑着我,我反而倒没有觉得多累。最艰难的时刻我终于熬了过来,之后结年度账虽然也很辛苦,但是我还是交出了我加入A公司的第一份答卷。Boss Leo显然还是满意的,还打电话来说辛苦了。GL们估计也会暗自度量自己能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上手,并把事情搞定,这个她们自然是最清楚的。David说的是没错,通过这两个月的GL工作,使我快速的熟悉了账务,非常有利于我在A公司的成长。危机这个词体现了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最终是危险还是机会除了实力外,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你的决心和勇气!赢得认可(1)
年账结完后不久,那个休完产假的GL回来了,我将手头账务处理的工作交了出去。元月底的时候共享中心的经理也到岗了,新来的经理Sandy,三十七八岁,据说工作经验非常丰富。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个很凑巧的事,就是我正式工作以来我的直接领导都是女的,国企的那个主任、印刷厂的老板、甚至英资公司的总监。从事会计工作的女性朋友很多,但是在管理层岗位比例还是比较小的,我居然都碰上,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不过遇上Sandy,肯定不能叫幸运,这个后面再说。
在人事不稳定的时期,及时结完帐是第一要务,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这一点展开的,连数据质量的要求都不高,前期积累了不少遗留问题。现在人员齐整了,领导们要求自然也不一样了,及时是最基本的要求,需要提高数据质量,清理遗留问题。我在培训的时候知道A公司在结完帐后是需要对每一非损益类的科目余额进行分析的,共享中心这个工作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停了下来。其实通过这样的分析,能发现你哪些挂账是不合理的,从而发现错误。我觉得这个工作是很必要的,但是这个工作并不轻松,刚到共享中心就给你的员工加担子并不是一个得人心的做法,怎么办?
事在人为。不久Boss Leo下来共享中心视察工作,我觉得机会来了。我们交流一下近来工作的情况,并把现在工作的计划和现存问题向他反馈。果然,最后Leo在给我们中心开会的时候把余额分析当做当前工作的一个重点推行下去。Boss都发话了,执行的力度自然很给力,我们对每家子公司分公司分析一一检查,果然发现了很多的错误和问题。对于那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也列出解决计划表,很多难题我也亲自同总部和业务部门沟通,这样我们的账务更加清晰,数据的质量有较大的提升。
在中心呆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很多员工把会计这个活当成体力劳动,只会机械的输入,不去想为什么要这样或那样的做。比如天天输入的分录编码,每个字段代表什么含义都不清楚,更不知道哪个字段输入不对,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在哪里。还有A公司很多账务是不同IT系统直接将数据导入财务数据库形成分录的,因此很多科目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只起到一个中转的作用。打个比方一笔采购付款的业务,一般处理就是借应付贷银行,但是在A公司财务系统中可能会形成六七笔分录,系统传输一部分,AP做一部分,GL做一部分,把所有中转作用的科目借贷相抵,其实还是最后借应付贷银行。很多员工只知道怎么做,不知道做的意义和为什么要这么做,当然也就不会去想怎么做更好了。这样的会计其实很像生产线上的操作工,职业的发展从何谈起呢。因此,针对这些情况,我又开展了不少的培训,也取得了一些成效。赢得认可(2)
A公司在中国落户还不到10年时间,最近几年业务扩张比较迅速。相比迅速的业务发展,财务总是有些滞后,具体体现在很多流程不统一,各模块的IT系统繁多,集成度较差,业务所需要的不同纬度数据财务又提供不了。因此财务体系准备牵头整合ERP系统,这个可是一个很大的动作,不敢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搞,只能先试点再推行。我们共享中心离总部最近,自然被选为试点。
我们共享中心在参与到这个项目后,Sandy叫上我和David开了个碰头会,商议谁来负责跟进这个项目。Sandy表示自己刚进入公司不久,目前主要还是学习培训为主,然后看了看我和David。David立即表示自己的计算机水平不好(这个倒也不是纯粹谦虚)怕难以担此重任。于是他们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抛给了我。
山芋是很烫手,但是只要你接了下来处理好,就会觉得很香很好吃。我在承接这个项目的时候,虽然知道困难重重,但是我内心是很乐意的。我那时觉得我和David虽然都是主管,职级都一样,但是他在公司久,各方面都很熟悉,相比我觉有很多优势,事事处于上风。我需要扳回一些劣势,建立自己的一些优势,那么只有在这些新的领域着手。试点的过程也不好细说,不过无非是反复的与不同人员沟通甚至PK,反复的测试数据反馈问题解决问题。其中的困难和压力也可想而知。在A公司ERP整合项目组的共同努力下,项目的进展相对顺利,到6月份新的ERP系统已经在我们共享中心正式上线了,年底的时候开始在全国推行,我甚至还去了其他账务共享中心培训和分享心得。
吃亏就是占便宜。这个看似很傻叉的话有时也有些道理。通过参与这个ERP整合项目,我熟悉了A公司业务和财务的方方面面,有了对全流程的了解,使得我的工作更得心应手。更直接的好处是,因为一开始是我在测试,我成了新系统使用方面的专家,无论是GL还是AP遇到问题时候都要向我求助。被需要的感觉真的挺好,会让你觉得存在的价值。当有问题别人都搞不定你能搞定的时候,相信没有人能够忽视你。赢得认可(3)
在与员工打关系方面,Sandy刻意保持距离感,中午吃饭啊什么的也从来不会同我们在一起,她经常是与子公司同级别的人混在一起。David对跟他一起走过来的几位老员工很好,对新人却非常的严厉,而且他本身有那种不怒自威的气质,因此大部分员工很惧怕他。我本人本身比较随和,而且我刚从GL岗位上做过,理解他们的难处和痛苦。我一直也认为一个好的领导一是在专业上能给人以指导;二是要敢于承担责任;三是要能为你的员工着想,保护他们的利益。你的权威并非完全来自你的岗位,而是让你的员工内心对你的信服,因此在形式上并非一定靠距离感或恐惧感来让员工贯彻执行力。我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力争做到上面三点的,因此我与共享中心的员工关系非常融洽,平时说说笑笑,工作非常愉快。共享中心的主管和经理每个季度都要到总部参加一次例会,总结工作以及计划下一步工作重点。这也是个与A公司来自全国的同行们交流很好的机会。其实人脉的积累或人际关系的建立也没有那么复杂,大家都是同一个公司类似的岗位,这已经提供了足够的话题。你要是兴趣稍稍再广泛点,股票体育政治男女话题都能聊上两句,牌也可以打一下,酒也可以喝一点,很快就能融入到一起去。因此,尽管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建立的圈子并不比David小了。我各方面的表现赢得了认可,让我在A公司的前程似乎很美好!有江湖就有争斗(1)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争斗。在来A公司之前我对办公室政治并没有多少感觉,也许是我小白,也许是公司较小的缘故。公司大了就容易山头林立,A公司总部各体系BOSS之间争权夺利时有耳闻,当然这些只是我们茶余饭后的八卦谈资,道听途说不足为信。但是即使在共享中心这个小江湖之中也不缺乏明争暗斗的故事。
前面说到我到A公司共享中心的时候经理的职位还是空缺的,有点奇怪吧。连我这个主管岗位都有好几双眼睛盯着呢,那个更香的饽饽就没有人口馋?当然有,但筷子似乎能够得着的就一个David。David其实也不容易,从子公司的收银做起,到今天共享的中心的主管,一步一步确实也不容易,很多和他一起进A公司的还在她手下做AP呢。前任经理离开后,David一直扮演了一个经理的角色,管理着共享中心,包括对我的“培养”。其实BOSS有意提拔你的话,估计前任提出离职就会跟你谈了,而且总部不停的放出风声在招聘经理洽谈中,但是David的一直怀有一丝希望,直到Sandy的出现。
因此David对Sandy的敌意估计同个别老员工对我一样,但是Sandy没有像我立即一样给出有力的回击(当然也没有人给她挑战)。相反她不愠不火,新官上任一把火都没有烧起来,对David言听计从,对我也客客气气,因此大家都相安无事。如果事情就是这样,结果到可能是皆大欢喜。David得以体现了他的意志;我得到了相对的自由,耕好我的一亩三分地就行;Sandy得到了轻松,她基本没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在她来之前共享中心已经能够完成日常的功能运作了。呵呵,有时候多余的那个不干活的就是领导啊。
Sandy来到共享中心的头半年里主要干了一件事――搞关系。经常和老板们沟通,每次开会一般人都觉得坐得离老板远点自在,Sandy却偏偏每次挨着老板。她还我们现在中心情况和她到来之前缺丁少口时候的情况比,得出的结论自然是她来了之后共享中心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因此也获得了BOSS Leo的好感。她还经常去拜访共享中心所负责的子公司分公司的运营总监及总经理,维持他们之间的良好关系。这也是Sandy的厉害之处。但是Sandy却并没有获得员工的认同。一是她对GL或AP的账务都没有什么兴趣仔细研究,很多东西只了解个大概,有些问题需要她去沟通的她也不闻不问,因此专业上的东西她并不能给我们什么指导;二是每次结账无论我们多忙,她都基本按时下班,好像结账跟她没有关系。其实在A公司无论是我们共享中心的前任还是其他共享中心,报告都是由经理签发的,也就是经理应该战斗到最后一刻。但是在她没来的时候是David和我分别签发的,这个权力或者说是义务经理就再也没有收回去。三是她本身就和员工保持了距离。当然如果只是这样,大体上也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有江湖就有争斗(2)
共享中心行政上隶属于总部,办公地点位于某一子公司,以便处理周边子公司的账务。A公司主营百货,这种零售行业商业促销活动很多,各种节日不消多说,就店庆一年都会有好几次,一搞活动子公司经常人手紧缺。我们共享中心二三十号人,难免不会让子公司动起了主意。因此运营总监向Sandy求助的时候,她或许为了维持良好个人关系竟然同意了,要我们支援6个人周末加一天班。这个消息在共享中心可炸开了锅,员工们议论纷纷。我和David觉得这个先河不可以开,开了先例以后的麻烦事可源源不断。但是无论我们怎么说她都已经答应好人了,因此也铁了心。到底派谁呢,Sandy希望我和David各指派三个,这种事情我们也不傻,反正是一阵搪塞,最后她气呼呼的自己指派了六个人。偏偏这六个人大都属于老员工,跟David关系比较密切。David本来就不服气,这么一搞更是气的不行,因此一合计便决定给点刺眼的颜色看看――罢工。
反正人多壮胆,周末的时候大家果然一个都没有去。Sandy脸都绿了,从此大家的关系开始微妙起来。Sandy开始觉得老员工都听David的,新员工听爱我的,自己连一个听话的都没有。同时经过了大半年的经营,她的上面关系基本打通了,于是决定开始 加强“内部管理”的行动。
“内部管理”是从换岗开始的。共享中心只有两个活,AP主要是收票验票付款,基本上是个体力活,只要求手脚快和细心,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员工也基本上不是会计专业。GL要求稍高些,但是实际上的财务数据基本是IT集成,就是前端的商业操作,到后端就已经传到财务系统了,比如收发存、资金等都几乎完全不需要手工,GL们也只核对系统数据和做一下报销类的分录就可以了。一家月营业额上亿的子公司,实际账务操作的只有一个AP和一个GL就搞定了,可见单纯的做账机械的做账未来是多么没有前途。说远了,总的意思是AP和GL之间换岗是不太可行的,因此只能是内部调换,也就是AP甲做丙公司换到丁公司去。这样的调换在我们看来是没有必要的,员工也很反对。同样性质的工作,换公司并不能学到什么新的东西,而且各公司处理习惯和接口人员也不一样,又要重新适应,纯粹是折腾。但是Sandy的想法不一样,她说“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而且每个员工熟悉两个公司的账务,这样即使有人员流动也不会对共享中心造成影响。”
原来Sandy已经准备好对应人员流动了。其实她这么做一石多鸟,调整过程不断找人谈话,拉拢听话的,打压不听话的,逼迫极不听话的员工离职。A公司的薪水就那么一点,虽然说结账的时候辛苦一点,平时还算比较轻松的,现在连这点好处都要折腾没了,陆续就有员工就开始离职,这正中Sandy的下怀,她亲自招聘新的新员工进入,培养听话的人。Sandy每次调整人员安排,表面上也会找David和我商量,但是你不同意她也要说服你,即使不能说服你最后她也会说总部Boss都同意了。其实这点破事总部BOSS还会操这个心?所以以后她说调整,我也懒得表态反对,那你就去折腾吧。其实一个团队一般情况人员比较稳定是有利的,人员频繁调整和变动,会降低效率和增加出错率,特别是在开始的几个月,这样加重了整个团队以及我们主管的负担,Sandy到好,什么时候都按时下班就闪人,搞个烂摊子给我们。所以David总是极力反对,和她的矛盾却逐步升级,渐渐公开化。 有江湖就有争斗(3)
Sandy准备对David痛下杀手,但在共享中心运作方面我和David是她的左膀右臂,她可以换右臂却决不能同时自断双臂,因此开始拉拢我。David也感觉到和级别不一样的单打独斗也占不了多少便宜,因此也需要我的声援。说实话,David虽然一开始的时候出过难题给我,后来对我还是不错的,人本身也不坏。Sandy就另当别论了。
举个例子来说。共享中心负责子公司的账务,A公司对子公司的考核直接与业绩挂钩,因此共享中心与子公司的关系也很密切很微妙。一方面,子公司总是希望业绩能够与预算一致,如果本月经营情况不好那么少入点成本费用,反之则反之,调与不调权力在我们。另一方面,子公司对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比我们更清楚,因此共享中心数据质量方面的差错,总是子公司先发现,小题大作或大事化小的权力在他们。虽然A公司财务强调权责发生制,但是由于上面相互关系的存在,我们共享中心和子公司经常会达成一些默契,对发现的问题和一些金额不是特别巨大的费用结账的时候经常会有些调整。Sandy不同意这种做法,规定每次调账必须有合理的理由,看起来有理有据义正言辞,我也不能反对。因此,我常常为了调整的问题和对方的运营总监PK的死去活来,数个回合后,Sandy才从邮件中跳了出来,却摆出一副好人的姿态:“嗯,这次可以,下不为例哦!”她捞取好处,我把人得罪,这样充当炮灰的事我也被逼得干了不少,当然从这些智力游戏中我也学会了不少对策。因此,从内心来讲,我是更支持David的,但Sandy又是上司我也尽量避免关系搞僵。Sandy想弄走David,但是抓不到什么把柄,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共享中心主管的任免权还是在BOSS Leo那里。到了09年底的时候,Sandy又心生一计,要派David到子公司当收银经理。收银经理虽然也是经理,但是个苦差事,钱又少,这种名升实降的做法当然骗不了从收银出身的David,坚决不从。最后闹到总部的BOSS Leo来协调,结果大概是各打了五十大板,两人消停了一阵。最后的日子
每年四月份是A公司加工资的时候,我期盼了很久,结果一出来我还是小小的失望,只加了三百。一打听,原来我不算少的。筒子们,要吸取教训啊,进入一个新公司待遇要尽可能的谈高点,后面可能就由不得你了,或者甚至你的老板都有预算限制没有办法的,当然也不要离谱,不然工作机会都可能得不到。A公司每年的加薪幅度理论上在3-10%,实际操作中基本在5%左右,我的刚好6%,但是我在同职位中基数已经算大的,所以加的还算多。算起来我每个月到手4k多一点,每月开销至少也得2k,一年下来存个2万块就不错了,可是广州房价眼见逐年上涨,我一年勒紧腰带也只能买个把平方的地方,俺爹娘还盼望着我讨媳妇呢,我的未来在哪里?不过我那时并没有离开A公司的想法。一是我到A公司还不久,按我的一般做法干个两三年再跳简历也好看些,何况这么大的公司还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另外是我在A公司也算混得比较开,上上下下都搞得比较顺,给总部几个BOSS印象也不错。而且A公司在不断的扩张,我又单身,机动性强,派去哪也能搞定事情,因此我相信我在A公司有光明的前程。然而,大学老乡Paul的一份E-MAIL改变了我的计划。
Paul毕业后进入了一家非常知名的C公司,他毕业不到5年存款保守估计100万以上,而我只有零点几万。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家庭条件比你好,成绩比你好,工作比你好,长的都比你帅,如果一定要比你只有吐血的份。Paul就是那种人,但很够意思,他说他们公司招人,要我把简历发过去。说实话,我并没有报多大的希望,之前他也推荐过我,但是最后没了下文。几天后我就接到电话,通知我过去面试,经过几轮PK,我居然获得了我心仪已久的C公司OFFER。更让我心动的是薪水是我在A公司的两倍多,如果算上许诺的奖金话,接近三倍。我考虑再三,还是向BOSS Leo说了我的意向,Leo有些惊讶,说本来准备把我调到总部做经理由于Sandy说中心人手不够暂罢,现在反正共享中心留不住我了看我还有兴趣到总部去不,还说会加薪虽然不能匹配上C公司的水平,但是A公司职业空间大压力也相对较小(现在看来老板的话句句十分正确啊!)。该死的Sandy,居然为了整跑David又不至于没有人干活,不顾我的前程。
我犹豫了两天,在A公司的话职位上会有进一步的空间,但我还是抵不住金钱的诱惑,我穷人家的孩子这个年纪也太需要钱了。因此在10年6月底的时候,我离开了A公司,离开我工作不到两年的A公司。
我非常感谢A公司感谢BOSS Leo,感谢他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给我提供这么一个工作机会,虽然说主管也许并不是什么很好的职位。但是我终于从那些小公司烂公司的圈圈里跳了出来,进入A公司500强的这个平台,对我来讲是一种鲤鱼跳龙门式的飞跃。在这段短短的时间里,我奋斗过拼搏过,经历了无数艰难的时刻,也获得了一点点成绩找到了一点点的自信。更重要的是我的能力在这里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账务、管理、人际、沟通甚至争斗让我收获颇多。我也觉得有点对不起BOSS Leo,在我能承担更多责任的时候,我选择了转身离开。不过怎么说呢,人总是往高处走,不是么?
在我离开后,陆续又有不少老员工离开了,不多久David也离开了。由此可见,最好不要跟你的领导斗,百分之九十的情况下都是一场注定不能胜利的战争,因为你们的能量本身不一样。Sandy也不能算完全的赢家,人员流动这么频繁工作的质量也无法保证,频繁的人事变动也增加了不少的传闻,总之让她在A公司的名声并不是很好。会计钱途
我的职业历程就写到A公司吧。天涯的林子大鸟也多,我还在C公司混也不好涉及太多人和物,以后有机会再说吧。后面我就会计职业方面的一些问题写写我的经历或者教训。首先是关于会计钱途的。
会计给外行人感觉是在天天数钱似的,但是搞会计这一行,到底有没有钱可图?这个问题在我开始职业生涯的几年里一直是个疑问。在我工作的前三年,我基本上每个月到手的工资没有超过2K,不只是我,我周围那些做了十多年会计的同事甚至领导多的也就两三千的样子,一度让我感到绝望,虽然那时北方的二线城市。我到广州后发现高薪的工作还是不好找,有时一两千的活也应者如过江之鲫。当然我现在也慢慢接触和认识了很多年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会计人。说明钱途肯定是有的,主要还是看你有没有那个金刚钻。行行出状元,意味着其实每个行当薪水都是呈一个金字塔形,你爬到了塔尖,你就是那个状元。会计这个金字塔底座是很宽很广,以至于在其中呆久了都看不到塔尖找不到方向。由人垒成的金字塔,你要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你就要比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修炼好自己的内功。会计钱途之内功修炼之学历(1)
知识改变命运,在实际生活中也许就体现在一纸证书上,没有那张纸,有的门槛可能就跨不过去。
应该说命运待我总体上算不错了,虽然也没少捉弄我。我初中毕业那会中专还热乎,在我们那基本算农村孩子的首选,但是我没有考上,所以我失学了。出去和姐姐打工了大半年,姐姐可能觉得我这么小,就这么一辈子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又送我回来复读考了个高中。
高三那年因为一些事情得罪了班主任,我总感觉班主任处处针对我,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那时一初中同学吹嘘他在福建混的很好,叫我也过去,说是有多少K多少K一个月,反正对我非常有诱惑性,于是高中还没念完我就不顾父母反对直接投奔同学去了。呵呵,那会真是好单纯啊,人家说什么我都会相信。天上哪有馅饼啊,一去我就明白了是传销,尽管他们极力宣称是直销什么的。一大群中专毕业生高中毕业生打着地铺住在一小套房间了,整天除了洗脑培训就是打电话拉人。我同学其实混的挺差的,他东拼西凑借了几千块钱加入这个“香港直销公司”,却一个下线都没有发展起来,好不容易把我弄过来了,我一点都不为所动,很简单我没钱也不傻,无论他们说的多么天花乱坠。也许算我幸运,这个传销队伍并没有像传闻中一样限制人身自由,更没有灌什么迷魂药之类的。
当初离开的时候,我是跟父母夸下海口的,说有很好的工作,现在学业也丢了,也没有脸面跟他们要钱,于是我决定先找份工作养活自己。我同学也觉得搞那个没有前途,于是我们一起进了一家水平尺的工厂,做了生产流水线上的操作工。至今我还保存了一只我亲手制作的水平尺,而我那同学后来就失去了联系。
做了大概半年的时间,我那时开始会自己思考人生了,我觉得在这种流水线上让自己年华流水般的逝去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但是像我这样没有什么学历和技能的农村男孩除了进厂做操作工没有更好的出路,连去工地上做建筑工我身体太单薄都吃不消。唯一能改变我命运的只有学历,考大学是我唯一的出路。
于是我辞工回家,托关系进入另一所学校的高补班。我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学习是发自内心的需要,自然是十分的投入和努力,最终考上了一本,虽然很普通,我还是非常的高兴,我第一次体会到靠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我常常会想,假如我当初没有重返校园去争取那个机会,我现在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也许跟我的堂哥堂弟一样,早娶了媳妇生了娃,打打工过个小日子,貌似也还可以,甚至没有在城市买房那么大的经济压力,也没有我现在这么大的工作压力。但是我绝不后悔,因为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所以我觉得生活中总要问问自己内心,你到底想要什么,如何才能实现?更重要的是找准方向去努力,人生终会丰盛。内功修炼之学历(2)
会计人员学历参差不齐,但在这个年代你无论是半路出家也好自学成才也好,总之没有个大专学历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吧。一般公司招人也起码是这个要求,所以要混个饭吃呢,电大也好成教也好,反正弄个“大砖”俩字的本本算是门槛级的要求吧。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想法再向前迈出一步更好。
其实我觉得有个本科学历就足以具备了在这行发展的潜力。我并不是很赞同考研,除非是名校,或者你考取的学校至少比你先前的学校好很多。一个好的工作经历比个烂学校的硕士还要值钱的多,我到广州时的老三就是个例证。
我先前也看过LG_漫步时光前辈的帖子,我在里面也受益颇多,印象最深的是他十分强调学历背景的重要性。怎么说呢,学历背景是很重要,有的好公司也一般只限于招聘名校的学生。良好的学历背景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但是对我们大多数的普通人特别本科毕业生来讲,当你已经开始了会计职业生涯了,学历就像你的出身一样基本难以去改变了。工作后再去考会计研究生的,反正我极少见到。本着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原则,做个会计学历的内功就练到本科这一层也差不多了,咱还有别的可练。内功修炼之专业知识
这里不仅指理论知识也包括会计实务方面。作为会计,专业知识是你在企业赢得发言权和尊重的保障。
前面也说过,在大学时理论知识对我来讲比较抽象,借贷方向也总搞不清楚,总体上就是稀里糊涂的状态。
但是在开始进入工作后,我就慢慢找到了感觉,原来那一个个虚无缥缈的借贷居然也是那么实实在在的东西。在那个小国企的时候通过主动学习不同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一般企业大部分的业务对我已经知道如何去处理了。到印刷厂后,我应该算是能处理所谓的全盘账了吧。
我觉得作为一个会计还是要尽快学会全盘帐的处理能力,你不能只局限在你的一小块AP、AR、费用或者成本什么的,建立起一个财务全流程的概念有利于你对你那小块工作的理解。从一个更高的视角来看你的工作,这样你就不只是一个机械的输入者。
学会全盘处理并不意味你在每个岗位上都要从事一遍,实际中也是不太现实的。我觉得只要你已经在一家单位从事了会计工作,你就有了机会,你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基础上可以看看其他人是如何做的,最简单看看凭证不就好了吗。关键还是要主动,学会思考,不懂再问。关于实务处理要多久才能都学会,这看个人情况,一年两年还不够?三年够不够,如果超过三五年,那大概也真不适合从事会计行业吧。
有了对全盘账务的理解,去任何企业从事任何会计岗位都就有了信心,无非是处理的方法和核算要求不一样,总体上应该不难理解。要在财务领域有更好的发展,掌握会计的核算是基本要求,同时去了解你所从事行业的业务知识,以及行业竞争环境发展前景等,使你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紧密结合,指导业务发展。否则在进行财务分析等工作时,如果既不懂业务甚至连账务都不懂,那肯定是做不好的。内功修炼之英语
相信面试时在英语上吃过苦头的XDJM不在少数。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英语是有要求的,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外资企业更不消说了。虽然进去后可能发现根本不需要怎么用英语。
我在英语上也是吃过很多苦头的。我接触英语是从初中开始的,乡下也没有什么好的师资和设施条件,我也没有什么语言天赋,英语学的一塌糊涂。高考的时候如果英语能给我争气点,我肯定也能考个什么名校之类的吧。因此我很讨厌英语。
上大学的时候,大一两学期考试英语都是六十多分,这里面主要还是高出勤率的功劳。真正迫使我改变是在大二下学期吧,我那时参加了英语四级考试,结果只考了50几分,而我们学校学位证是与四级证挂钩的,也就是没有四级证我大学就白混了。危机感一来,我就不得不全力以赴全身心都扑在了英语上了。记得那时李阳还来过我们学校演讲,很激情很煽情,我去了,导致我也疯狂了很长一段时间。把随身听的流行音乐撤了下来换成英语磁带,每天早晚都找个地方大声朗读英文,把语法书研究了一遍,还把那本英语四级的词汇背了好几遍,真题模拟题也做了几本,就这么狂轰滥炸,大三上学期再参加英语四级考试的时候我得了83分,下学期一口气把六级也拿下了。我第一次在英语上找到了点自信和成就感。
从此学习英语成了我的习惯,我喜欢上了英语。很多时候你不喜欢某样东西或者做某件事,很可能是因为你不善于它,你没有从它身上找到成就感和喜悦感,就像我五音不全所以我不爱K歌一样。推而广之,你讨厌你的工作,也许是因为你没有把工作做好,呵呵~~~
在取得六级证后,我开始觉得需要提高口语能力了。除了每天朗读英文,看一些英文口语书籍外,我想到了学校的英语角。学校每周六晚上都会举行英语角活动,除了本校学生,附近学校及一些有兴趣的社会人士也会参加,有时还会邀请些老外。因此看上去到也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每次老外和一些口语牛人周边都是围绕了一圈人,其他人也自由组合自由讨论。虽然英语角是完全开放的,你可以加入任何一个圈子讨论,但是我发现要加入其中对我来讲相当困难。我那会跟一堆陌生人讲话容易紧张,每次在快到英语角的地方我都还要进行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到底走过去还是不要,也经常临阵退缩,真是窝囊啊
就算鼓足了勇气,我加入了一个圈子,我也只是打酱油的,只在外围听别人说说。我觉得我必须改变这种情况,我来英语角不是练听力的,练听力去听磁带效果更好,我要开口说话。问题是我不知道怎么表达,就算好不容易挤出一句话,别人还听不懂。说实话,我那会英文烂发音更是烂的叫绝。我上初中那会,一个班六七十个人,一个英语老师哪里有空一个一个去纠正你的发音,而且我现在也极度怀疑那时英语老师的口语水平。总之,我连some和same,please和police,now和no等等等等发音都分不清。我之所以这几对词例举这么清楚,因为每对词后面我都闹过洋相,出过丑,丢过人。。。
我意识到学好口语,先突破发音吧。找来英语音标等发音练习材料,什么李阳的赖世雄的等都跟着学过,元音辅音一个一个的仔细跟着练习,有的发音在我念来实在是没有什么区别,我只能慢慢揣摩,或者向别人请教。慢慢的我的发音有了很大进步,我把以前学过的词汇都对着音标重新读了一遍,我突然觉得我以前讲的不是English,甚至连Chinglish都算不上,只是南方方言版火星语。人类语音还是蛮有趣的,在我仔细学习了英语的发音后,我的普通话水平也大幅度的提高了,以前我在南方搞不清的f和h,l和n已经是小菜了,甚至连前鼻音后鼻音都找到了感觉。
慢慢的我成了英语角的常客,也认识了不少口语优秀者,有时我们在一起聊的时候周围也能聚集一些围听者,我甚至找到了一点主角的感觉。我在这里还遇到了Lily,有一段时间我们每星期都会在一起聊,聊着聊着我把她聊成了GF。哈哈,大家看了去英语角是不是动力更足了。我觉得在英语角最大的作用并不是你能在那里学到多少东西或者纯正发音什么的,而是他会让你打开嘴巴,并且思考如何用英文表达,尽管一开始可能是Chinglish式的,但是毕竟迈出了一步。
Lily的奋斗故事我也顺便说一下。我们正式交往是在我大四那年,她也是我们学校的,不过她是自考生,所以她下定决心考研。虽然已经失败了一次,在我找工作的时候她正准备第二次考研,最终考上了我们学校的研究生。她英语水平很高,不过也是一点一点勤学苦练出来的,我后来看了她做的英文笔记和写的资料堆摞来足足有一米多高。她在上研的时候考的托福和GRE分数很高,08年的时候申请了一所美国TOP30的学校全额奖学金读博深造去了。这也是我离开北方南下的原因之一。Lily对我的影响还有一件事,后面会提到。我再次体会到命运真的是自己可以改变的,与其一直抱怨生活,不如试图去改变。
总的说来我觉得学习英语没有什么捷径。或许英语考试会有应试技巧,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但是英语能力的提高绝对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针对自己弱项进行强化练习,平时多注意积累,休闲时看看英语电影美剧,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关键是提高兴趣,持之以恒。
我在前面两家公司的时候,英文确实一点用都没有派上。但是我没有放弃学习,我知道总有一天英语是我在职场江湖中行走的利器。付出会有回报,如果没有他我进不了A公司,更进不了C公司。如今我们团队中有很多老外,平时输出的文件资料、会议讨论大都是用英文,如果不是当初一番功夫恐怕也难在C公司安身立命罢。 内功修炼之计算机水平
这个年代还用手工记账的单位一有机会还是把老板炒了吧,没有什么前途的,当然保护视力也还是不错的选择。我们工作中一般都离不开电脑,对会计来说,财务系统和Excel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你的工作效率。
其实我接触电脑也挺晚的,应该是01年从大学开始的吧,那时电脑也不像现在一样成了大学生的必备品,大部分同学都没有电脑,我是其中之一,连盲打都是我暑假在家借朋友的学习机练习的。大学里面我只学了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学会聊天上网。印象中学校开过一门数据库的课,但是我当时根本就没学明白,考试连蒙带抄浑水过关。
我的计算机知识是在工作中慢慢积累的。我开始工作的那个国企和印刷厂同事计算机使用都不太熟练,我就这样成了“高手”,同事们电脑一有问题都来找我,很多问题我也不知道如何解决,但是我当时不知是为了虚荣心还是啥的,反正一有问题就使劲查相关知识,或者百度啊论坛发帖啊直到搞定为止。虽然看的是别人的病,毕竟久病成医嘛,这样使我在计算机方面知识日益丰富。
我也顺理成章的成了前两家公司财务软件的系统管理员,除了给人设置权限以及数据备份日常工作,我熟悉了两个不同财务软件各个模块,根据取数规则设置出不同的财务报表,满足管理的需要。使我在以后使用不同的财务软件的时候也有点触类旁通的感觉,很快就能上手。
我在印刷厂的时候,那时有个员工使用的电脑同时也是财务系统的主机。有一天我出去办事了,刚巧她的电脑出了点问题,叫别人来修,那人也是半桶水二话不说直接把系统格了重装,等装完大家才发现财务软件连接不上了,才想起这个主机的事情来。那人傻了,这个女员工也急得直掉眼泪。幸好在我的电脑上财务数据是设置好每天自动备份的,问题应该不是很严重,但是售后服务早已过期没有续费停止了。我们只有靠自己。我了解到财务软件安装的方法,我又找了个SQL SERVER2000版的数据库安装了上去,但是在财务软件和数据库之间建立连接我真是大费周折,最后不停的尝试终于安装成功了,将备份的数据导入系统,一切如初,那一刻,我非常的自豪,虽然看起来只是成功安装了个软件。
从这以后,我对数据库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学会SQL语言,并尝试结合PHP语言等做一些简单的编程。我在印刷厂的时候做过一个仓库材料查询的简单系统,就是将平时材料出入库的数据导入MY SQL数据库,然后每个人在自己的电脑上通过网页就能查出自己想要的最新数据,呵呵,虽然很简单却实用。
我觉得一般会计不懂数据库不会编程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一定要会熟练实用EXCEL。熟练的程度不仅包括最基本的技巧,也包含数据透视表及常用的函数等。我最开始实用EXCEL是在事务所实习的时候,从那个时候起我就见识了它的强大。事务所的底稿都是做在一张张EXCEL表格上,然后所有的调整汇总自动生成了报表。还有它强大的计算分析功能让我印象非常的深刻,于是我找来了一本入门教材,按照上面的内容一一操作,也很快学会了基本的技巧。
其实在一般的小公司,数据量不是很大的情况,在EXCEL上面用些笨办法也无所谓。我在进入A公司后,数据量大了很多,有的表格数据上万行甚至几万行,打开一个表格都要好久,这个时候你所掌握的技巧就能极大的提高你的效率。最简单来说,你在用VLOOKUP函数时,选择取数的区域填写返回匹配值的列序号时,如果只有两三列你还一列一列的去数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十几列或者几十列你还去数估计不仅要数半天而且也容易出错吧,其实在引用取数区域的时候EXCEL会显示行列数的,只要你足够注意以及知道其含义。我体会到这种效率提高带来的好处后,我开始学习函数的使用,我现在对函数的使用也有一点点的心得,常常一个函数组合的使用能替代大量的重复工作,也能使我得到同事的认可。如果你在学习EXCEL的过程有什么问题,我推荐一下EXCELHOME,那里有很多人热心回答你的问题,你也能从中学到很多的知识,成为高手。
我觉得学历、专业知识、英语、计算机水平是我们面试成功的关键,也是我们胜任工作的基本保证,因此作为会计我们还是努力修炼好自己的内功吧。
会计钱途之跳槽
我个人跳槽算是比较频繁了。自我感觉还算是幸运的,不算那份短工,我基本上每跳一次薪水都翻一倍,从一千多到二千多、五千多、一万多。。。希望下次还能延续这个势头,哈哈。跳槽似乎能给薪水带来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在起点不高的情况下。
我还有不少同学毕业后就进入不错的企业,毕业到现在也没有换过工作,到现在一般都是经理职务,待遇也很不错。我一兄弟开始进入一家集团的时候月薪还不到一千,早两年就快奔万元户了。会计并不是很多童鞋们想的那样没有一点钱途,虽然说发财确实不太现实。跳还是不跳,这是个问题。我只能说句废话,因人而异,特别是因企业而异。这个很像炒股的长线和短线,关键还是看你手中的股票适合于哪一种。有的烂公司效益差管理落后没有前途,干的越久害人越深。有的公司正处于成长扩张期,业务和规模扩大,我们会计也有很多的上升空间,跟这样的公司一起成长个人收获也很多。
我的经验是,不一定要跳槽,但要为跳槽做好准备,充实自己增加自身的价值。当在一个公司学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的时候就可以考虑跳了。
跳槽最好骑驴找马,就是先找到下家再辞掉上家,这样可以降低压力。辞职后再去找工作压力很大,特别是在经济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那种没有工作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让我现在还记忆尤深,一些人经常出于生活的压力被迫接受对自身并没有意义的工作,久之对自身的职业生涯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
对于工作一段时间的朋友,平时可以多跟朋友交流,积累一些人脉。通过推荐的方式获得工作是个很理想的渠道。有熟人推荐,双方都知底细,不容易被忽悠,进入公司也好开展工作。我的第二份工作和现在的工作就是通过别人推荐得到的。希望各位会计朋友好运。
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的关系1, 应收账款就是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份工作要做多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