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近年来出现的乡村文化传播热?怎样推动乡村文化的正向传播,为谈谈你对乡村振兴的看法服务?

乡村振兴培训班讲课稿7篇乡村振兴培训班讲课稿 目录 专题党课: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点思考 党课讲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题授课提纲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培训班讲课稿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乡村振兴培训班讲课稿

  专题党课: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点思考

 党课讲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题授课提纲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更大成绩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发挥党员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党课讲稿】乡村振兴对共同富裕的作用和意义

 专题党课 讲稿 :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点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进一步加强农村建设,发展农村产业,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生活家园。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尽管在一系列强农、富农、惠农政策的推动下,农村工作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但很多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是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对农村发展战略的再提升。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求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各项涉农经济制度,而且注重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有效推动乡村发展、农民致富。经过对相关政策学习梳理,并采取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结合 XX 区实际,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XX 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状 XX 区地处县城南部,所在辖区共 8 个行政村:北沙河、胡

 家庄、南杨家庄、孟家庄、杨家庄、申奉,2 个农村社区:太纺二社区、天利达二社区。XX 区把农村基础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差距逐步缩小。

 (一)发展农业产业 目前,农业产业调整成效明显,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以省果树所种植技术为支撑,依托玉露香梨、早黑宝葡萄等产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以海宏牧业为养殖龙头,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银行+农户”的肉羊生产模式。XX 区现有耕地 6105 亩,农业人口 8362 人,年出栏育肥羊达到 20000只,生猪出栏量 9360 余头,能繁殖母猪 148 余头,年产肉鸡 65000余只。在坚持以农户为主体的基础上,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积极与山西农业大学、省果树所对接,在产业结构调整、新品种引进、产业技能培训上下功夫。申奉村在农综开发的基础上与农业大学合作,并签订合同共建 140 亩试验田,更好的促进科技成果面向实际应用和需求转化,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虽然目前 XX 区产业调整成效明显,但还存在很多问题:1、种植结构单一,农民基本还是以种植玉米等农作物生产生活;2、种植技术不发达,缺少专业农技人员的培训指导,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还需加强;3、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帮扶方式方法还需改进。

 (二)改善生态环境,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要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农业绿色发展道路,才能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自“拆违治乱提质”城乡环境大整治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各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形成了源于自然,用之于田,绿色环保的良性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村秸秆焚烧现象也没有了,农村大气环境得到了大大改善。畜禽养殖采取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的模式,以就地就近种养还田和农用有机肥为方向,加强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设施建设,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 100%。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得到集中处理。各村积极响应上级指示,清理本村建筑垃圾以及生活垃圾,进行墙壁美化,大力改善村容村貌。虽初步建立了生态系统保护的长效机制,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很多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很差甚至缺乏,今后还需采取设立环境课堂、加强舆论宣传等方式逐步提高村民环保意识;优质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农业面临污染加重等问题凸显,农业生态环境成为短板,还需加强建设高标准、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

 (三)传承发展乡土文化,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乡村发展离不开稳定的村级环境,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通过完善村规民约、社会诚信体系等,不断提升村民的自

 治水平,达到改进村风民风的实效,切实营造和谐的乡村发展环境。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经过长期的不断努力,各村文化机制体制不断健全,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逐渐丰富。

 1、农民业余文化组织建设不断完善,文化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群众自发组织各种文娱活动,丰富文化生活,在提升身心素养和幸福指数的同时,也有助于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2、各个基础设施建立健全,体育健身场所和图书馆等进一步完善,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免费对群众开放。3、目前,各村基本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且完善夕阳红养老院基础设施建设,为老年人养老提供保障。

 但受到教育和社会心理的影响,制约乡村发展也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社会心理和教育有关。千百年来,“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致使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是围绕“远离农村、远离农业”展开的,“不好好学习,就当农民”,是乡村家长、教师激励孩子学习动机的最有效口号。人们骨子里潜移默化的渗透着一种观念,农民不是一个体面的职业,甚至只要和农业、农村有关的人与事都会“低人一等”,这样的说法虽然略显极端,但却是当前社会上的一种普遍观念。

 (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在攻坚脱贫方面,XX 区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系统内的低保

 贫困户 7 户 9 人,五保贫困户 23 户 24 人,全面强化包村干部责任到人,统筹推进,结对帮扶,政策兜底。为认真落实扶贫工作提供制度保障,确保贫困人口一户不落,一人不少,全部脱贫。但在在脱贫工作中,要注重新思维的培养和运用,针对不同的贫困类型采取相对的形式对贫困对象进行帮扶,并且要加强扶志的力度,从真正意义上做到的帮扶,真脱贫、不返贫。

 二、对乡村振兴发展的思考 实现乡村振兴,首要的要明确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思路:进一步加强扶持政策落实,推进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加强集群发展和特色产业建设。依据战略思路,找准战略重点,结合推进情况,全面规划,合理确定区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一)推进土地合理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地”是农民生产生活、农村发展的载体。长期以来,农民缺乏新动力、新途径。特别是农村耕地“碎片化”,无法大面积进行创新型生产发展。土地流转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给农民吃了定心丸,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合理合法地将手中闲置土地流转出去,盘活土地利用价值。

 (二)当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中小企业等新型农业经

 营主体正在蓬勃兴起,要继续鼓励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农民增收。并重点扶持解决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在发展中面临的融资难、担保难、融资贵等难题。

 (三)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农民们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实行长效保护机制,改变农村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态度,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治理、生态保护问题。有效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全面推进乡村绿色发展。

 (四)传承发展乡土文化,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因地制宜,采取符合本乡村特点的有效方式,传承发展农村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完善农村基本阵地建设,建立更加长久的运行机制,挖掘本土人才,从思想上振兴农村。

 (五)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摆脱贫困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更加精准脱贫,强化脱贫质量是我们的目的。采取更加有效、创新的方式方法,改善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情况。将扶贫与扶智、扶志将结合,鼓励推动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力争做到全部脱贫不返贫。

 (六)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额重大决策部署,我们要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

 优先地位,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一是完善农村工作领导机制,建立实施乡村战略领导责任制,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二是强化干部服务意识,提高干部队伍对新思想、新任务的认识,紧抓落实,提高办事效率;三是根据党的领导,开展工作,制定适合本村的工作条例、机制。

 总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改革创新、攻坚破难,要着力构建“多规合一、全域覆盖”的城乡规划机制,要着力构建“重点突破、系统推进”的改革创新机制,我们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贯彻落实各项制度,汇聚社会各界的力量,坚决把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朝着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不断迈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题授课提纲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第 XX 次党代会胜利召开,都把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作为重要内容,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为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接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动力、提出了要求。当前,正值第一次国家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全面启动的前夕,XX 书记、XX 省长明确指示,今年考核结果要力争保持“好”的成绩。我与在座各位领导都是“答卷人”、“赶考者”。在这样的时刻,我十分高兴有机会,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与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梳理、一起交流。

 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面临的主要形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看到,相当一部分脱贫户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收入水平仍然不高,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一些边缘户本来就晃晃悠悠,稍遇到点风险变故马上就可能致贫;脱贫地区产业普遍搞起来了,但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支撑还不强,有的地方甚至帮扶干部一撤,产业就可能垮掉。”正确分析形势、主动适应形势,是我们确定思路、战胜困难、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这里,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脱贫基础不稳固 一是脱贫人口多、返贫致贫风险大。全省建档立卡脱贫人口XXX.X万户XXX.X万人,占全国XXXX.X万户XXXX.X万人的X.X%,占全省农村人口总数XXXX.XX万人的XX.XX%,仅比贵州的XXX.X万人少 XX.X 万人、居各省区市第 X 位。截至 XX 月 XX 日,全省三类监测对象增至 XX.XX 万户 XX.XX 万人,占全国 XXX.X 万“三类人”的比例高达 XX.X%。其中,脱贫不稳定户 XX.XX 万户 XX.XX万人、占全省“三类人”的 XX.XX%,边缘易致贫户 XX.XX 万户XX.XX万人、占XX.XX%,突发严重困难户X.XX万户XX.XX万人、占 XX.XX%。仍未消除风险的还有 X.XX 万户 XX.XX 万人,其中今年新纳入 XX.XX 万人、占 XX.XX%。监测对象风险类型占比较高的是,因病的占 XX.XX%,因务工就业不稳的占 XX.XX%,因学的占 XX.X%,因残的占 XX.XX%。

 二是脱贫家庭基础条件仍待改善,脱贫人口基本素质亟待提升。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平均年龄 XX 岁,其中 XX 岁(含 XX 岁)以上的 XXX 万人、占 XX.XX%,即将或已经成为弱劳动力、无劳动力人口,且医疗支出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文盲或半文盲以及小学文化人口 XXX.XX 万人、占 XX.XX%;初中文化人口 XXX.XX 万人、占 XX.XX%;高中文化人口 XX.XX 万人、占 X.XX%;大专及以上文化人口 XX.XX 万人、仅占 X.XX%。教育支出面临增加,共有在校生 XXX.XX 万人、占 XX.XX%,其中小学 XX.XX 万人、初中 XX.XX 万人、普通高中 XX.XX 万人,这

 部分人口未来几年将会分批升学,教育支出将会增加。劳动力少、就业技能普遍缺乏,脱贫人口中普通劳动力有 XXX.XX 万人、占XX.X%,弱(半)劳动力有 XX.XX 万人、占 X.XX%,无劳动力或丧失劳动力的有 XXX.XX 万人、占 XX.XX%,技能劳动力尤为缺乏、仅有 XX.XX 万人、仅占 X.XX%,正在接受职业教育的仅有 XX.XX 万人、仅占脱贫人口总数的 X.X%。总体来看,脱贫劳动力大多数靠打零工获得工资性收入,增收空间一定程度上遇到了“天花板”,特别是随着产业升级,最先淘汰的就是没有技能的劳动力。

 三是收入水平整体较低,产业基础还很薄弱。从收入结构上看,XXXX 年底,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为 XXXXX 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人均生产经营性收入仅为 XXXX 元、占比仅为 XX.X%,与我省资源禀赋优势不相符;人均务工收入 XXXX 元,比全国平均水平 XXXX 元低 XXX 元,比贵州 XXXX 元低 XXX 元;人均转移性收入 XXXX 元,比全国平均水平 XXXX 元,稍遇风险变故就会返贫。从产业基础上看,脱贫地区农业产业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低,新型农业经...

篇二:乡村振兴培训班讲课稿

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 范文(三篇)

 在干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 篇一

今天,我们举办全县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目的是全面提升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履职尽责的知识弱项、补齐落实工作的能力短板、消除实践操作的经验盲区,使全县村干部特别是新任村干部尽快转变角色,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努力当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火车头、领头雁和主心骨,不断开创我县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下面,为了切实搞好这次培训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 ,认识培训意义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作为处在乡村振兴第一线最基础、最坚实的力量,村干部担负着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直接责任。你们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着到乡村未来的发展,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能否落

 地落实。所以大家必须以实字托底、干字为先的气魄,拿出“在肩上”的担当、“在路上”的毅力守好自身“责任田”,在践行好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上走在前做表率,以实际行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开花结果。提能培训是广大一线村干部成长的“金钥匙”,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在专家授课中提高理论水平,在学习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在实地观摩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锻造“真抓实干”过硬本领,为乡村振兴夯实干事基石。

 二、明确目标任务,切实增强本领

 当前,广大干部面临最大的挑战是能力的挑战,最大的危机是本领的危机,最大的恐慌是知识的恐慌。不注意学习新知识,就会导致面对新问题、新要求时,一筹莫展,束手无策。希望大家牢固树立学以立身的理念,充分利用好这次培训的机会,进一步提高个人的能力素质和水平。

  一要把思想统一到“想干事”上,做党性坚强的“当家人”。只有保持想干事的愿望和志向,才能保持干好事的激情和动力。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以踏石留印的作风、抓铁有痕的劲头,发扬“钉钉子”精神,提高贯彻执行战略部署的能力和效率,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新时代党性坚强的基层治理“当家人”。

  二要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上,做管党治党的“掌舵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上面千条线,下

 面一根针;上面千顶锤,下面一颗钉。村“两委”干部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要学会五个手指头“弹钢琴”,统筹兼顾好各个方面的事情,特别要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党支部书记一定要发挥好“掌舵人”的作用,把准大的方向,既要保证把群众带到正路上去,听党话,跟党走,又要想办法把群众带到富路上去,大家同舟共济,携手奔向小康。

  三要把目标落实到“干成事”上,做强村富民的“引路人”。实现全面小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乡村产业的发展壮大。村党支部书记要充分发挥“引路人”的作用,把握政策方向,吃透基层情况,科学谋划蓝图,合理设置路径,既要把当地优势产业找准,又要把经营模式找准,还要在生产管理、产品销售和品牌打造等方面敢于创新,大胆探索,引导和带领当地群众把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起来,做出特色,做出成效。

 三、坚持学思践悟,确保取得实效

 只有将学习与实践融会贯通,勤于实践,勇于探索,才能不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为了确保这次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我希望各位学员:

  一要珍惜机会,学有所思。希望大家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克服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排

 除日常事务干扰,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真正使自己在认识上有新提高、理论上要有新进步、工作上有新启发。

  二要加强交流,学有所悟。希望大家这次抓住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机遇,珍惜这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学习上互相帮助,工作上取长补短。同时,要根据学习培训内容,对照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

  三要静下心来,学有所获。希望大家能认真听讲,细心领会,并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从而形成“学、思、行”相统一,更好地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创新的动力、实干的激情,以一种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

  同志们,新征程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攻坚克难的“快进键”已经按下,在乡村振兴这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中,村“两委”干部仍然大有可为,也必定大有作为。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机遇,我们要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发挥“领头雁”作用,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最后,祝同志们在培训期间生活愉快,学习进步!预祝本期培训班圆满成功!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在干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 篇二

  各位委员、同志们:

这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专题协商会是市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经过年初认真研究后制定的协商计划。市委对开好这次专题协商会议高度重视,书记就开好这次会议作出了指示和要求。为开好会议、提高协商质量,市政协副主席多次召开筹备会议,对调研课题、调研视察、调研成果转化等做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为今天顺利圆满地召开打下来坚实的基础,政协办公室、各相关委室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县区政协按照会议要求做了大量调研和准备工作。

  今天上午,大家到 xxx 镇高标准蔬菜产业示范园、旧州镇浪塘村、茶叶果树场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刚才,副市长对我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情况进行了通报和讲话。民革市委、民盟市委、市工商联、各县区政协和有关政协委员做了很好的发言。副市长的通报和讲话全面总结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的相关工作,切实提出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的措施与办法,全面地提出了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措施,并充分肯定了大家的发言,对协商成果的转化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各民主党派、县区政协、有关政协委员的发言也肯定了我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作出的成绩、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建议比较中肯、很有层次和质量,充分

 体现了大家对我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关注和期盼。

  结合今天的会议,下面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充分认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们要认真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阶段性任务完成后,要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用乡村振兴统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然之路;是解决全市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推动新时代富美加快发展的战略选择;是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乡村流动、推动全市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是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创造性、推动现代化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保持农村农业发展的旺盛活力、促进农民增收增效的重要措施;是增强人民福祉、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过程;是增强农民素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扎实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力推进我市乡村振兴。我们一定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一要全面总结脱贫攻坚与新农

 村建设发展的经验,为有效衔接找好路径。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成效,五个县(区)脱贫摘帽、成功出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民素质、产业发展等都取得了很大进步。自开展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我市提出向塘约学习后,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涌现了像浪塘等宜居宜游的示范性乡村。这些都为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对已经取得的经验充分利用、加以总结,为抓好有效衔接找到路径。二要做好规划,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到心中有数。要按照乡村振兴实施方针的要求,对我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进行全面的摸底。既要做好全市有效衔接推进的整体规划,又要针对不同情况对不同类型的乡村做好长期的实施计划,分类指导、分类推动,形成全市一盘棋与分类推进相结合的规划格局。三要加快农村产业发展,为有效衔接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要充分结合全市各村的实际情况谋划产业,快速有效推进各产业落地生效,发挥作用,努力按照市委一村一支柱产业的要求发展好产业,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农民致富增收,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四要大力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素质,增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能力。从决战脱贫攻坚的经验来看,村干部素质比较好的村发展就比较顺、成果也比较突出;农民素质能力比较强的农户能更快地脱贫摘帽、勤劳致富。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需提高农村干部队伍和农民素质,所以更要加强村、支两委的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农民能力振兴建设,培养好群众致富的意识,这样才能实现有效衔接。五要不断开发好业态,建立起有效衔接的长效机制。要充分利用脱贫攻坚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为下步全域旅游做好谋划,开发好业态。要结合我市全域旅游的实际,做好乡村旅游与全市全域旅游的有效衔接,让广大游客在的乡土中找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经验,让我们农村广大干部从中找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信心和动力。

(三)积极吸纳意见建议,力促协商成果的落地转化。会后,我们要认真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成果的吸收和转化。一是政协办公室要及时将大家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梳理,形成报告,报市委、市政府,为其决策和推动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发挥好政协做好参谋助手的职能。二是各市直有关部门要积极梳理和吸纳这些好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自身部门职能职责,用于认真推动工作、抓好落实,让这次会议真正发挥出作用。三是希望广大政协委员不断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不断增强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地深入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献计出力,为我市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干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 篇三

 在全党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时期,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新任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这是我市纪检监察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把大家集中起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系统了解和掌握纪检监察知识,对于我们开阔视野,提升眼界,提高素质,对于我们统一认识,转变角色、提高能力很有必要,很有意义,很有帮助。

  当然,今天我是专门来看望大家,借此机会,也想和同志们探讨和交流如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做一名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下面,我主要讲 4 点意见。

 一、增强学习意识,认真学习领会党的 十九大 关于反腐倡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目标、新举措,做业务过硬的纪检监察干部

 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先学一步,学深一些,作出榜样。要原原本本学习党的十九大、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要深刻领会党的十

 九大的主题,年来的重大成就和年来的奋斗历程,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和“八个基本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部署和主要任务,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关于反腐倡廉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新举措,坚定不移把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要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群众观点、群众立场教育,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要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要求。要大力加强对中央、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完成今年反腐倡廉任务结合起来、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与谋划明年的思路结合起来,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动力,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工作水平。

 二、增强大局意识,坚决维护党的纪律,做勇于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

 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

 奋斗。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力量。全党同志要用坚强的党性保证团结,用共同的事业促进团结”。服从和服务大局是党员干部从政的灵魂,也是对每个纪检监察干部最起码的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着眼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必须讲政治、谋大局,自觉维护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是党的执行力所在,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

篇三:乡村振兴培训班讲课稿

村(居)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讲课稿

  根据区委统一安排,今天由我为大家上一节专题廉政课。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今年 3 月 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时强调,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绷紧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按照会议安排,今年全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硬任务”是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党中央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可以说,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行不行,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好不好。从这个维度来讲,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主心骨”是基层党组织。作为纪检部门来说,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纪检监察机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在座各位都是我区村(居)党组织书记,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执行者、实践者,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排头兵,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力军”。唯有切实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政治过硬、担当过硬、作风过硬,才能在乡村振兴的重大历史机遇中既干成事

 又不出事,更加扎实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

  下面,根据课程安排我从面临形势、存在问题、下部措施三个大方面与大家做一下分享交流。

  一、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党启动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专题教育等,将党的新时代从严治党要求融入到了党的建设、改革发展、队伍建设、人民服务等不同的领域当中,充分凝聚了全党上下的从严治党基本要求,也让党员干部在从严治党的环境氛围中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体会到了时代使命的召唤。党的十九大,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各级党组织深化从严治党指明了方向,在理论学习上致力于党员干部对党章党规、中央八项规定等进行深入的学习,以此来把握政治理论当中的从严要求,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在执纪监督上加大了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监察力度,注重党风政风基本要求的落实,通过各种典型案例来绷紧党员干部的纪律规矩红线,以此助推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氛围的塑造,这也是新时期深化从严治党基本要求的应有之义。最显著的成效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党中央以“八项规定”为切入点,把作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大力整治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送礼等问题,深入开展办公用房整顿、会员卡清退、吃空饷整治等专项治理活动,有效刹住了歪风邪气,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消极腐败现象销声匿迹,党风政风和整个社会风气“越来越干净”。

首先是过节“越来越干净”。中国是人情社会,尤其是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期间,更是少不了人情往来。在“八项规定”出台之前,一些干部在过节期间有吃不完的酒席、送不完的节礼。请客送礼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很多干部有时还要担心请客的饭店不上档次、购买的礼品不够贵重,“礼数不周到”。尤其是,越到春节,公车司机师傅们越忙,开着公车奔驰在请客送礼的大路上。“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很多公款接待定点饭店关门大吉了,“靠饭局解决问题、靠酒量检验干部”的场面销声匿迹了,天价月饼礼盒、粽子礼盒、茶叶礼盒卖不出去了,逢年过节很多干部不用再愁着请客、吃请和送礼、收礼了,公车司机师傅们也终于可以踏踏实实地过年了。

  其次是会风“越来越干净”。十八大以前,开会往往讲究排场,就连很多不太重要的会议,也要铺地毯、摆鲜花、拍合影、赠送会议纪念品。而现在,文山会海现象明显减少,

 并且会议安排变得简单朴素了,没有了红地毯,没有了鲜花,没有了大合影,更没有了借开会的名义公款游山玩水。从中纪委公布的数据看,十八大至今,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的培训费同比减少了 20%以上。

  再次是干部的学风“越来越干净”。中央号召转变学风文风,尤其是明确禁止培训期间学员之间用公款相互宴请。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现在参加培训除了上课学习和实践参观之外,课余时间顶多打打球、散散步,聚餐吃饭明显少了,“晚上喝醉、白天瞌睡”明显少了,很多党校和干部培训机构周围的饭店和娱乐场所也不再火爆了。

这三个“越来越干净”也直接促成了“三公”经费的持续降低。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干部作风,“三公”经费是一个非常客观的指标。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的“三公”经费数额十分巨大。十八大以后,在“八项规定”的基础上,中央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公款消费的重要规定。公款消费迅速降温,公务接待、公款吃喝行为明显减少,公款铺张浪费明显减少,依赖公款消费的高档餐饮娱乐行业遭遇了“寒冬”,全国的“三公”经费由 2010 年的94.7 亿元,逐渐降低到 2018 年的 58.8 亿元,减少了将近36 个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2019 年“中央

 财政要开源节流,一般性支出压减 5%以上、‘三公’经费再压减 3%左右”。

  另一方面,党中央坚持查办大案要案,执纪监督作用更加明显。2019 年以来全国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 3.8 万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3.2 万人,涉嫌犯罪移送检察机关 4900 余人。坚决查处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坚持分行业分领域深入排查,重点督促解决教育医疗、生态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各地区开展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农村低保等专项治理。海南、重庆、四川等完善惠民资金监督管理机制,加大整治力度。全国共查处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 10.4 万起,处理 13.2 万人,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可以说,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今年初,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作出了“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重大政治判断,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重大成果并向前迈出了新的一步。在座的不少都是老书记,都在这个岗位上干了很多年,可以说是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这种巨大变化。

  在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十九大后,党中央结合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铺开,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全面推进,市县巡察工作不断创新实践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不仅对乡村振兴战略作了专题部署,同时明确提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和纪律保证,要在全国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其中,在脱贫攻坚方面,利用三年时间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按照这一部署,全国各级各地始终把脱贫攻坚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针对扶贫领域存在的“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考核监督从严要求不够等问题展开专项治理,强力纠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用作风建设的成果促进各项扶贫举措落实落地。全国共查处

 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8.5 万件,剖析典型案例,推动举一反三、持续深化纠治。

前段时间,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在中纪委十九届四次全会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以“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紧盯扶贫项目资金管理风险隐患,坚决查处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问题。抓好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巡察整改,围绕政策落地、责任落实和工作作风等方面,督促纠治扶贫标准把握不精准、“两不愁三保障”落实不到位、脱贫摘帽后政策不稳定等突出问题。严肃查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山东、甘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集中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今年,各级对基层小微权力腐败的惩处力度只会越来越大,并且,监督惩处的重点依然是农村基层党员干部。

二是全国范围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向纵深发展。这里的“黑”是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恶”是指恶势力和恶势力犯罪集团。通过公安机关查处的案例可以看出,黑恶势力大多发生在基层、发生在群众身边,群众是直接受害者,对涉黑涉恶犯罪也最痛恨。比如,采取“霸选”“骗选”“贿选”等手段操纵破坏农村基层换届选举、把持基层政权;在村内搞“小山头”,阻碍村民集体决议;非法承包、开发农田林地矿产等集体资源,贪污、侵吞村集体资产;利用家族

 宗族势力横行乡里、称霸一方、欺压百姓;在征地拆迁、工程项目建设等过程中煽动群众闹事,以维权的名义组织非法上访、闹访、缠访甚至聚众斗殴;在村集体项目建设中强揽工程、恶意竞标、强买强卖、哄抬价格、阻挠施工等行为,在基层并不少见,严重蚕食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2019 年,全国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3.8 万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3.2 万人,涉嫌犯罪移送检察机关 余人。中纪委十九届四次全会也明确提出,要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把扫黑除恶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加强与政法机关协同配合,制定破解“保护伞”查办难题相关政策,对移交问题线索全面摸排、重点督办,对重大复杂案件同步立案、同步调查。实地指导查处云南省昆明市孙小果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于文波、杨光等涉黑涉恶案件背后的责任问题、腐败问题。山西、陕西等建立“联点包案”机制,坚决“打伞破网”。

  三是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脱贫是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刻认识肩负的职责使命,坚持问题导向,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进行盘点梳理,着力加强对脱贫工作绩效、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以及脱贫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严肃问责,对贪污侵占、

 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的从严查处,促进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精准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集中整治,根据不同领域和地域特点深化拓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监督作用,引导群众有序参与,推动基层干部廉洁公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截至目前,全国着重开展省区市巡视工作指导督导试点,制定中央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开展巡视工作指导意见,促进落实责任、规范工作。召开全国市县巡察工作推进会,推动巡察监督更加聚焦、更加有效。全国各市县均开展巡察工作,覆盖 1.1 万个乡镇、5.9 万个部门和企事业单位、22.5 万个村级党组织。福建、贵州等创新方式方法,巡视巡察同步,巡察交叉机动,全覆盖质量不断提高。另外,区委对村居的巡察目前已全面展开。大家要对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势有清醒认识,自觉做到讲纪律、守规矩,做清正廉洁的表率。

  二、农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监督执纪重点,今年以来,全区共查办案件 X 件,其中农村党员干部违纪案件 X 件,占立案总数的 X%,查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 X 人,占农村党员违纪

 总数的 X%。从受理的信访举报情况看,90%以上都是反映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由此可以看出,当前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依然易发多发,农村党员干部尤其是村级党组织书记违纪违法问题仍然时有发生。

  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来看,农村干部违规违纪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 8 个方面。

  一是刁难群众、吃拿卡要。主要表现为村干部利用自己掌握村居公共事务的权力,向办事的村民收取一定的好处,尤其是在土地承包流转、低保办理和宅基地批准等直接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上,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如X市X村原党支部书记X在为村民办理低保过程中吃拿卡要,违规收取礼金用于个人消费,受到党内警告处分。X 街道某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X,利用协助政府上报村低保户的职务便利,以协调关系、请客吃饭为名,违规向 X、X等办理低保的困难群众收取费用共计 X 元,去年年 X 某某将违规收取的X元逐户退还。X党委给予X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二是坐收坐支、违规报账。主要表现为私设账外账或小金库,违反财务规定公款私存、将公款转借、为他人提供经济担保或挪作他用等;利用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空子,坐收坐支,或是虚开发票、虚列项目,随意开支、侵占集体资产。如湖南省 X 市 X 村原村级财务报账员 X 采取虚开果树苗木、

 物资运输等发票,侵占村集体资金 X 万余元,受到开除党籍处分。X 街道某村原党支部书记 X 在收到沿街楼租金后,未按照“三资”管理相关规定及时入账,坐收坐支,金额达 X万余元,X 还存在其他违纪违法问题,区纪委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X 街道某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X 在对外出售村级资产时,违背“三资”管理相关规定,未履行村集体资产处置程序,同时将村集体收入坐收坐...

篇四:乡村振兴培训班讲课稿

任驻村第一书记培训班乡村振兴专题讲课发言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实现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点战略举措。乡村振兴到底怎么抓,虽然各有各的路数和抓法,但不可否认的是,抓牢乡村振兴的“点”“线”“面”,对于推动乡村振兴纵深发展,显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抓牢乡村振兴的“点”,就是要抓牢乡村振兴的“牛鼻子”。乡村振兴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在资源相对短缺、发展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集中优势兵力抓住重点和关键,是不得不做的选择,也是最为有效的选择。一要抓牢基础配套这个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完备的基础设施不仅可以提升生产生活舒适度,而且可以让人赏心悦目,有效吸引外来资源。要致力改善农业生产设施和农民生活条件,持续用力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全力推进道路交通、水利工程、电力燃气、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群众出行条件、降低农业发展运营成本,不断扎牢乡村振兴根基。二要抓牢产业发展这个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格局化和特色化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因地制宜,紧扣地方特点实际,立足市场发展需求,大力发展种养业、农副产品加工、农业商业服务业、乡村旅游产业等,打造既具地方特色、又具市场潜力、更具竞争能力的农特产品,畅通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三要抓牢精神文明这个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建设“乡风文明”、提振农民群众精气神,需要良好精神文明建设环境。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坝坝舞、

 文体运动会、读书比赛等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切实强化纪律规矩、公平正义、助人为乐等方面的正向宣传,引导农村群众弘扬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摒弃违规违纪、铺张浪费、打牌喝酒等歪风陋俗。

抓牢乡村振兴的“线”,就是要抓牢乡村振兴的“生态链”。乡村振兴不是闭关自守、一成不变,也不是单兵作战、自娱自乐,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具有个性的自我,更要强化纵深拓展,“串点成线”构建生态链条。一要抓牢资源资产这条线。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为活水来。资源是促进发展的源头活水。要围绕政策资金、项目工程、产业企业、人力资源、消费群体等方面,坚持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物资结合原则,积极整合一切可能整合的资源,有效发挥各类资产效益,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劲合力。二要抓住产业纵深这条线。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吸引力足够才能让人慕名而来。要推动产业纵深发展,坚持“三产融合”发展,拓展延伸产业和产品链条,拉伸产业发展长度;构建“内外衔接”格局,打通产业发展和产品供销渠道,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建立“上下对接”机制,架好天线接好地气,延展产业发展深度,切实解决产业发展同质化问题,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三要抓好制度机制这条线。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制度机制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要紧紧围绕质量效率、环境生态、公平正义、和谐稳定、幸福安康等主题,串通党纪条规、国家法律、

 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等方面的“线条”,形成各方合力、同向发力、协调联动的乡村振兴制度机制。

抓牢乡村振兴的“面”,就是要抓牢乡村振兴的“布局图”。乡村振兴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等诸多方面,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增强全局意识,“连线成面”形成持续发展的良性布局。一要抓住持续发展这个面。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才有生命力和感召力。要自成发展“生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民本事业、群众美好生活等各方面,统筹考虑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资源利用与效益产业、人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确保发展有资源、有活力、可持续。二要抓住区域发展这个面。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乡村振兴不仅是乡村的振兴,更是一定区域范围的振兴。要紧扣区域特点和发展实际,统筹部署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方式、发展机制、发展特色等,打造既具特色性更具稀缺性的区域增长极,以相对独立的区域“面”融入到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发展格局中。三要抓住联动发展这个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未来趋势。要强化优势互补意识,拓展思维视野,主动加强与同类区域、相关产业、相应行业等对接,探索构建能与相应地区、产业等协同发展的优势“面”、互补“面”。

篇五:乡村振兴培训班讲课稿

振兴专题党课讲稿范例(名社区工作者)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总书记号召我们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岗位赋予我们使命,职责赋予我们担当,我们应当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志存高远,锐意进取,践行担当,争做坚定地、奋进的、敢于搏击的时代弄潮儿。

 常常会问自己:“我的使命是什么?我是如此的平凡与渺小,我有什么样的使命?”这两年多的社区工作似乎给了我答案。从我成为我们 xx 社区的一份子的时候,这份工作就赋予了我全新的使命。军人的使命是保家卫国,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医生的使命是救死扶伤,社区工作者的使命是

 服务社区,服务社区居民。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前提。初心,是“人之初,性本善”的纯真,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还是“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勇气,亦或是“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淡泊。从事了这份基层工作,才了解知道这份工作的特殊性,琐碎纷杂,艰苦枯燥,包罗万象,充满挑战。初进社区时,居民们对年纪轻轻的我充满质疑;居民表达对事情不满时的咄咄逼人;矛盾纠纷化解不开的口角争纷等等,流年有声,岁月无痕,在工作期间经历的种种,有时也会让我迷茫,我为什么会选择这份工作?我的初心是什么?“起始于辛劳,收归于平淡”,这不就是生活,这不就是社区么,润物细无声,不求功与名。

 我们要不时地提醒自己,不时地回想自己选择这份工作的初心,不忘初心,方能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更好的服务于社区,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区工作者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范例 三篇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总书

 记号召我们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岗位赋予我们使命,职责赋予我们担当,我们应当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志存高远,锐意进取,践行担当,争做坚定地、奋进的、敢于搏击的时代弄潮儿。

 常常会问自己:“我的使命是什么?我是如此的平凡与渺小,我有什么样的使命?”这两年多的社区工作似乎给了我答案。从我成为我们 xx 社区的一份子的时候,这份工作就赋予了我全新的使命。军人的使命是保家卫国,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医生的使命是救死扶伤,社区工作者的使命是服务社区,服务社区居民。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前提。初心,是“人之初,性本善”的纯真,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还是“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勇气,亦或是“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淡泊。从事了这份基层工作,才了解知道这份工作的特殊性,琐碎纷杂,艰苦

 枯燥,包罗万象,充满挑战。初进社区时,居民们对年纪轻轻的我充满质疑;居民表达对事情不满时的咄咄逼人;矛盾纠纷化解不开的口角争纷等等,流年有声,岁月无痕,在工作期间经历的种种,有时也会让我迷茫,我为什么会选择这份工作?我的初心是什么?“起始于辛劳,收归于平淡”,这不就是生活,这不就是社区么,润物细无声,不求功与名。

 我们要不时地提醒自己,不时地回想自己选择这份工作的初心,不忘初心,方能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更好的服务于社区,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区工作者

篇六:乡村振兴培训班讲课稿

2022 年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开班讲话稿 合集 范文

  今天,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开班了,首先,我代表市委组织向大家表示欢迎。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村党组织是“龙身”,乡镇党委是“龙头”。党委书记作为“一线施工队长”,必须坚决扛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任,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实落地落细。具体来说,要做好“三个书记”。

  第一,要在其位、谋其政,做重视党建的书记

 党的书记抓党建是基本逻辑、分内之事、天然责任。党委书记不抓党建,就像农民不种地、教师不教书一样。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两个关系”。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关系。抓党建与抓经济、抓发展不是对立的、割裂的,党建发挥着统领、引领、保障和促进中心工作的作用。党建强则一强百强,党建好则一好百好;党建稳则一稳皆稳,党建失则一失皆失。重视它,抓好了,事事顺;不重视,抓不好,到处起火冒烟,发展不好,稳定不行,群众不高兴。党建工作与党务工作的关系。党建的本质在于凝心铸魂、凝心聚力,核心是塑造信念、构建信仰、建强队伍,实际上就是聚人心。党务则是一种业务操作和工作规程,偏重规范、程序和材料文本。比

 如,如果在发展党员过程中既教育了人,又锻造了人,使人有了更坚定的信仰信念、宗旨意识和斗争精神,就做成了党建;如果发展党员过程仅仅是走个流程环节,那就是单纯地抓党务。要把握好党建和党务的辩证关系,抓住党建工作的核心和灵魂,重点解决怎样用党建统领全局、引领发展、调动各方积极性的问题。

  第二,要抓基本、打基础,做固本强基的书记

 最基本、最基础的,往往也是最重要、最管用的。要健全基本组织。抓好“两个重点”,即扎实推进村庄融合发展和农村区域党建联合体建设。抓好“六个融合”,即以组织融合带动产业融合、“三资”融合、服务融合、事务融合、治理融合。要建强基本队伍。抓好“五类人员”,即村党组织书记、其他“两委”干部、配套组织负责人、党员队伍、驻村干部。抓好“四个环节”,即围绕解决年龄老化、后继乏人问题下深水“选”;围绕解决不会干、干不好问题精准化“育”;围绕解决没干头、没活力问题全方位“管”;围绕解决没盼头、没出路多渠道“用”。要抓实基本活动。俗话讲,亲戚在于走动,组织在于活动。重点抓好“五项活动”,即“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志愿服务。抓好“三类群体”,即留守在村的党员、流动党员、老党员。用好“一个抓手”,即细化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制度。对群众,要抓好志愿服务、精神文明创建等各类活动,提高群众组

 织化程度,提高党支部组织力。要落实基本制度。在管权上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实质化运转制度,在管钱上健全规范村级财务、资产、债务、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在管人上健全阳光谈话制度,在监督上健全阳光报告会制度,推动“一肩挑”人员既干得好、又行得正,既干成事、又不出事。要强化基本保障。抓资金保障,重点是提升集体经济自我“造血”能力,及时扭转老观念,走出新路子,结合“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双镇百村”建设等重点任务和重大机遇,科学制定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探索兴办合作社联合社、乡村振兴公司等模式,提升集体经济发展的层次、质量和能级。上级提供给农村的公共服务和资金项目,应以村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好事让基层组织办,好人让基层干部做。抓阵地保障,建强用好全市 744 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持续推动服务事项下沉,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抓力量保障,要全力配备、精心培养,打造一支素质好、能力强、作风实的专职党务干部队伍。

  第三,要讲方法、提作风,做会抓党建的书 记

 调研要深入,不能身在基层而不深入基层。不要认为身在基层就了解基层,更不能抓基层而不去了解基层。要见缝插针、抽出时间,多到村里去,与党员群众面对面拉家常、听意见,掌握真实情况。每年至少把村庄走一遍,以作风接地气确保工作接地气。发力要精准,不能“手榴弹炸跳蚤”。乡镇工作只抓到村还不行,还要抓到组、抓到户、抓到人,抓到“神

 经末梢”。乡镇党委书记不能光出题目、定调子,有些工作必须亲自上手,下绣花功夫,事情一件一件去抓,问题一个一个解决。理念要更新,不能身子进入新时代思想停在过去时。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要结合实际找到具体的思路方法,创造性抓工作,通过解决一类问题,总结一套经验,改进一项工作,创造一个品牌。抓点要带面,不能点上很光鲜面上不经看。要强化“抓乡促村、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的理念,既要善于“点上突破”,又要推动“面上开花”。过程要督导,不能坐等“年底算账”。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是开开会、发发文部署一下就能落地的。乡镇党委是基层组织建设的最后一道关口,更要重视督查指导工作,要敢于动真碰硬,一竿子插到底,推动任务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让我们以“起步就提速、开局就争先”的精气神,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以党建精彩促乡村出彩,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 2022 年组工干部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举办这次培训班,既是一次培训业务的活动,也是一次交流思想的大会,更是一次转变作风的集训。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在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为什么专门拿出 X 天时间,举办组工干部培训班,主要是基于下面几点考虑:

 1、人员变化快。我们对镇(办园场)组工干部作了一个初略统计:有近 X%的组织委员任职时间只有 X—X 年,有一半以上的组织干事是新任职的;有的市直单位政工人事科长变动更加频繁。这客观地反映了基层组工干部队伍不稳定。队伍不稳定必然带来对组工业务的不熟悉。有的组工干部回答问题似是而非,做起事来无从下手,看似比较了解,其实一知半解,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作风不实、视野不宽、本领恐慌的问题;有的组工干部虽然学历很高,但工作经历比较单一,在实际工作中明显表现出环境不适应、业务不精通、工作缺抓手的“症状”。所以,急需组织一次集中培训,提高大家的业务水平。

 2、工作标准高。省委书记 X 在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检验组织工作的实践标准有两条:一条是实践客体标准,就是要用X 发展水平来检验组织工作水平;一条是实践主体标准,就是要用人民群众对干部的评价来检验组织工作水平。我认为,第一条标准是指组织工作担负着调配先进生产力资源的重要责任,组织工作抓得好就出生产力,经济发展就快。怎样抓好组织工作?选干部、配班子是一个重要方面。第二条标准是指人民群众对组织工作的评价要好。近两年,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开展组织工作满意度测评,就是用人民群众的评价来检验组织工作水平。只有真心服务群众,才能让群众满意,组织工作才真正称得上卓有成效。

 衡量 X 组织工作,看经济发展;评价 X 组织工作,看群众满意度。这两条标准很高!近年来,我们在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上做了不少工作,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不仅仅是建一个村部,而是要将农家书屋、甲级卫生室、农资超市等同步建设、同步推进,把村级活动场所建成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服务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商务中心和医务中心。因此,有必要组织一次培训,以促进今年各项工作迅速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

 3、个人想法多。总体来看,全市组工干部队伍作风比较扎实,能力比较过硬,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四气三想”。我在部机关创先争优活动推进会上讲过,部机关干部有“四气”:一是傲气,总觉得高人一等;二是霸气,总是盛气凌人;三是娇气,经不起摔打;四是漏气,组织原则性不强。今天我在组工干部培训班上讲,基层干部有“三想”:一是不安心基层想进城。有的是由于家庭、身体等原因需要进城,可以理解,也在情理之中。但有的则是认为基层环境差、条件苦、工作难,表现出明显的畏难情绪;二是不安心位子想换岗。近年来,我市基层组织建设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大家很辛苦,但也有少数组工干部觉得付出多、收获少、回报慢,心里总有些不平衡,想轮换到轻闲岗位,这是一种怕吃苦的表现。三是不安心现状想提拔。干部不讲提拔不现实,只讲提拔不正确。有的同志因为“两年三年不动”,就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追求进步”上,这是一种心浮气躁的表现。因此,这次培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

 是要转变工作作风,调整精神状态。心态决定状态。只要大家把心态调整好了,就一定会以饱满的热情和十足的干劲投入到工作中去。

提高执行力就是举办这期培训班的目标。从政治上讲,执行力不强是不讲政治的表现;从工作上讲,执行力不强是能力不够的表现;从作风上讲,执行力不强是工作不实的表现。总的来看,我们的执行力对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干部是思想上不重视组织工作,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有些干部是人不知道忙什么,事不知道怎么做。有些干部是宁愿花精力、花时间、花金钱应付检查,不愿意花精力、花时间、花金钱把工作做扎实。有些干部对布置的任务,一是拖,一拖十天半月、甚至几个月,拖到忘记就过关了;二是推,找种种借口推辞工作、推卸责任;三是挑,拈轻怕重,找简单的事做,做合意的事情;四是抗,软磨硬泡,顶着不办。没有执行力,落实就是空话,务实就是口号。如何提高执行力?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三种能力:

 1、提高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基础能力。组工干部讲学习,一是方法。要多读书、读好书。读书,贵在有心,要用心读书;读书,贵在有恒,要坚持读书;读书,贵在有用,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多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将勤学与善思有机结合,才能形成新观点、新思路、新办法,更好地指

 导工作、推动实践。要多动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平时多读多记、多思多写,用时才能融会贯通,信手拈来。二是效率。工作要讲效率,学习也要讲效率。我们部机关坚持每周五一次集中学习,机关干部把自己的特长、积累的经验和平时的思考,用讲课、说书、时事讲评等方式展现出来,使大家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了最多的内容,取得了一人看书、众人受益的良好效果。因此,大家在学习中要注重提高效率,力求学习效果最大化。三是运用。毛主席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大家要把学习的过程当作提升自我、推进工作的过程,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相统一。

 2、提高业务能力。X 书记在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在很大程度上讲,组工干部实绩的大小来自于业务能力的强弱。业务能力弱,执行就难到位;执行不到位,实绩难突出。《执行重在到位》一书中有两句话给我印象特别深刻:“执行不到位等于不执行,执行不到位不如不执行”。要提高业务能力,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政策通”。组织工作讲政策、重程序,一个组工干部业务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政策水平高低。现在有的组工干部对政策还不熟,甚至还是“政策盲”,就如《盲人摸象》一样,难免出现政策走样变调。所以,大家一定要掌握政策、熟悉程序。二是“活字典”。什么是“活字典”?对于组工干部来讲,“活字典”就是对本地、本单位组织建设情况了如指掌、如数家珍、烂熟于心。组织委员、

 组织干事要多到村里转一转,多与群众聊一聊,真正做到工作在一线开展,经验在一线总结,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三是“多面手”。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现在我们组工干部不仅要能说会写,还要会照相摄影、上网发帖,有时还要展示才艺。这既是增强个人能力素质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组织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家要更加注重丰富自己的特长和技能,为更好地执行任务、落实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3、提高创新能力。只有创新才有出路。近年来我市组织工作重点在抓基层打基础上,今年要加大创新力度,切实把创新作为把握重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的有效途径,不断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争创新业绩。一是要有谋划全局的意识。组织工作最终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们谋划组织工作最终要放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考虑。不能唯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把眼光只放在眼前的工作上,要放眼全局,从整体出发。中组部长李源潮在全国组织部长培训班上提出,要用面向世界的眼光来认识组织工作,用服务全局的眼光来谋划组织工作,用历史进步的眼光来研究组织工作,用创新发展的眼光来推进组织工作。二是要有打破常规的胆略。一项工作,我们做了几年、十几年,一直都这样做,可是我们并没有做出什么特色,也没有什么亮点。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破除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观念,不敢打破常规、大胆创新,惯性东西多,创新工作少。现在,我们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班就大胆创新培训方式,培训效果明显,学员反映良好。

 三是要有破解难题的办法。新形势下组织工作面临新的难题,必须用创新的办法去化解。为破解基层组织建设的难题,沙湖镇采取定期统一组织党建活动的方式,既使基层党建工作由“冷”变“热”,又给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推进全省组织系统开展的“双推双争”活动,我们以辩论赛形式开展了“组工干部大讨论”活动,举办“组工风采”文体大赛,既展示了全市组工干部良好风貌,又激发了组工干部活力。因此,组工干部一定善于创新方式方法,从而使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三、培训看什么 培训班既是提高能力的平台,也是检验作风的考场。这次培训班,学风好不好,效果怎么样,“三看”是...

篇七:乡村振兴培训班讲课稿

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范文(精选20 篇)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范文(精选 20 篇)

  &nbsp 解决党员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剃须镐很烫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希望我学习是我想学习,开展教育和培训活动热站起来,达到效果。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的文章 20 篇 ,欢迎品鉴!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讲稿篇 1

 大家好!20XX 年 XX 月 XX 日至 XX 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 XX 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也都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一次规格非常高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讲话,是未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非常重要的纲领性文件。这次会议释放出 X 个重大信号。

 一、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这是一个重要的判断。

 我们党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目标的党。中国特色也可以说是中

 国之治或者中国的制度优势,是中国的治理经验。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建党 100 周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XX 年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就是为建党 100 周年送上的一份最大贺礼。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新中国成立 100 周年的时候,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未来三十年,我们还得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去完成这个奋斗目标。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中央的判断是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解决了近一亿人口的贫困问题,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我们提出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提出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来搞脱贫攻坚,还有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以 XX 市为例,对口帮扶 XX 省 XX 个贫困县全都摘帽。另外,还有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可以说是党政军齐动员。

 20XX 年 X 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

 20XX年 XX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我的理解是,这是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一个非常好的传统,这个大事就是三农问题,体制就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型举国体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解决。目标是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未来的乡村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山清水秀风光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成立以后,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政权是因为什么?当年我们党提出农村包围城市,发动农民革命,最后夺取了政权。农民对我们党有着天然的感情,我们党也是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农民率先拉开改革大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全面进步。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起步的,准确来说是从 XX 村起步的。从 XX 村到 XX,再是 XX,最后推广到全国,农村改革的成功为我们国家的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

 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过去几年,我们做的一些主要工作有: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农民收入较 20XX 年翻一番多,农村民生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贫困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20XX 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既是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试点的最后一年,也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2021 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第一年。未来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来推动乡村振兴,这个国家战略的规格很高。其实,早在 20XX 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我们知道,这也是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或者叫作新型举国体制。

 只有非常重大的问题才可能举全党与全社会之力来推动。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未来的乡村振兴与过去脱贫攻坚战一样,党政军齐动员,一级一级书记一起抓来促进我们国家的乡村振兴。当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乡村振兴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所以,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二、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

 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判断。

 我们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都跟农业农村有密切关系。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在建党 100 周年的时候,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不能有贫困人口,所以在过去 X年,国家打了一场脱贫攻坚战,解决了近一亿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20XX 年年底完成了这项艰巨任务,向建党 100 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在新中国成立 100 周年的时候,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其实,早在 20XX 年,党的重要文件中就提出来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了,那是为了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

 把乡村振兴上升到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让全国人民都来帮助农村、建设农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我们农村 X 亿多农民每个家庭都有一块地,有一块宅基地、有一块承包地,这就是我们的压舱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

 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20XX 年 X 月,李克强总理在 XX 届全国人大 X 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会上披露: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是 X 万元人民币,但是有 X 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们平均每个月的收入也就 XXXX 元左右。我认为,这 X 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主要集中在农村。我想如果未来把这 X 亿人的内需激发出来,那么整个国家的发展就会不一样。怎么激发出来?这需要国家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用大历史观来看三农问题我们会发现,历朝历代农民起义的原因都是因为没有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像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只有中国共产党解决了几千年来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的绝对贫困问题。我们只有深刻理解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我们这个党,通过发动农民、通过农村包围城市、通过土地革命获取政权。我们这个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是一个有五千多年农耕传统的大国。过去,国家政权的更迭都是因为没有解决好三农问题。现在,我们是一个世界大国。习

 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只有农业、农村、农民稳定了,我们这个国家才安定。

 我们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就是因为我们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吃不饱问题。现在,我们通过脱贫攻坚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他们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

 础依然在农村。我认为确实是这样的。现在,我们 14 亿人口有 9 亿农民,农民的收入和城市居民的相比是 X 比 X。怎么把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怎么让农村的公共服务、软硬件设施跟城市的差距缩小,我们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三、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实际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还是有区别的。

 一是目标不一样。脱贫攻坚是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乡村振兴是解决农民的富裕富足的问题。

 二是数量不一样。脱贫攻坚主要是解决近一亿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乡村振兴是解决 X 亿农民的富有问题,要跟 X 亿多城市

 居民一样富有起来。三是对象不一样。脱贫攻坚是集中在 XX.X 万个贫困村,乡村振兴是集结所有 XX 万个行政村,后者数量是前者的 X 倍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继续精准施策。对脱贫地区产业帮扶还要继续,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要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搞好社会管理,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四、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 5 年过渡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 X 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对搬迁群众怎么稳得住?没有劳动能力的医保兜底,有劳动能力的通过培训让他获得新的就业岗位。所以,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 X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20XX 年 X 月 X 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

 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能撤。因为有不少的贫困县脱帽之后,如果后续的各种政策没跟上,可能会重新回到贫困状态。中央提出四个不摘政策,就是让脱贫变得可持续性。

 20XX年 XX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 X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这个政策是给已经脱贫县定心丸。他强调,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全国 XXX 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在过去的 X 年按照逐步有序退出,到 20XX 年年底已全部退出了。但是,可以通过 X 年过渡期来保持脱贫成果可持续性。

 五、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他从土地、农业科技、农民种粮积极性、党政同责等方面作出重要指示,覆盖了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还回应了生猪生产、餐饮浪费等大家关心的问题。过去,我国的粮食安全一直是米袋子省长负责,中央这次提出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

 什么是粮食安全主动权?就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严防死守 XX 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要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

 20XX 年 XX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就是因为部分地区出现耕地非粮化倾向,一些地方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理解为压减粮食生产,一些经营主体违规在永久基本农田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论文报告范文五篇锦集。

  “党建+”模式 擦亮乡村振兴靓丽底色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巴河县突出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建+产业”“党建+人才”“党建+美丽乡村”等“党建+”发展模式,把基层党建融入乡村振兴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带动功能,促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党建+产业,打造致富增收“新引擎”。结合村发展实际,聚焦特色优势产业,按照“稳粮、优畜、强果、兴中草药”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在库尔米希村、喀拉奥依村、萨尔乌楞村等村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现代牧业园区、饲草料储备库等本地产业,持续推动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采取组织群众观摩、算清收益明细账、党员带头流转土地种植中草药等方式,引领农户发展中药材产业,引进中药材生产流通企业“三九药业”与中药材生产企业惠城中草药种植公司强强联合,形成制种、育苗、生产、加工一链条,黄芪、甘草等中药材达到累计种植1.5万亩,产值突破9600万元,为农民持续增收注入新动力。

  党建+人才,推动牧园发展“新动能”。依托现代牧业园区,联合乡党委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坚持党员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的原则,成立园区党支部,吸收发展党员9名。坚持支部管好人才、人才管好生产理念,强化园区人才的教育引导,根据地区“金山脊梁”“金山智者”“雪都雄鹰”“雪都精英”“雪都雏鹰”五大人才工程,将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6类人才,按照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原则,分批到活畜交易市场、养殖园区、饲草料储备库等生产基地,开展政策讲解、技术指导等服务活动,促使农牧业发展双融合双振兴,切实让园区支部强起来、园区产业旺起来、周边村民富起来。

  党建+宜居,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以“党建+”为引领,在生态环境、旅游发展、乡风文明等方面,依靠党组织龙头带动、党员示范、群众积极参与,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行党员、群众人居环境整治积分管理办法,依托爱心积分超市,获得积分的村民可在积分超市免费兑换生产生活用品,提高群众积极性,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旧貌换新颜。坚持支部引领推动牧业村积极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农业村发展观光农业,实行“一村一品”,打造“远山牧家”等旅游业品牌,加强乡村旅游开发。完善村民《文明公约》,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开展新时代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以乡风文明装扮美丽乡村,实现生态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陈敏尔书记提出乡村文化振兴要在铸魂强根上精准发力。对于乡村文化振兴,我深有体会。

  有了精气神,才有真干劲。乡村振兴既要看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不鼓,更要看精气神足不足。2013年8月,我开始任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村党总支书记。进村之初,我带领村民们每月开展通安大讲堂,让他们自己谈村里的大事、议村里的大事、定村里的大事;开展五星级文明户评选,以好家风带动好乡风;每周开展送文化进院坝,让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覆盖全村;开放有4000余册书籍的农家书屋,组织志愿者团队开展小树苗工程,帮助留守老人、妇女收粮食,辅导留守儿童做作业;和村民一起制定红白喜事公约,倡导文明乡风……刚开始,村民们对这些活动不理解、不认同,甚至说差不多就行了,做这些难道还挣得到金子。我一边听着,一边干着,短短半年,通安村就变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社会和谐,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村民们从不买账到主动参与,做事更起劲了,产业发展推进起来也顺畅多了。

  乡风和煦,才能百业振兴。参加乡村振兴报告团,更加坚定了我要在乡村好好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下一步,我要在全村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以文化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一是组织实施美丽乡村·;通达陶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示范点建设,将党建、纪检、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等内容融入其中,大力开展党的方针政策宣讲。二是提升农民文明素养,持续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培育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培育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举办梦想课堂专题培训,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管理中涵养现代文明素质。三是保护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带领村民们充分发掘通安村陶文化底蕴,传承农耕文明精髓,培养乡村文化自信;依托宋窑、刘家拱桥两个制窑遗址,精心打造集陶艺制作、陶艺体验、陶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特色民宿陶艺村。

  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广大乡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努力奋斗,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支持和帮助。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一定会让农民群众生活富起来,环境美起来,精神乐起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振兴乡村战略,意义重大而深远。这是我们党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反映了时代的呼唤、发展的必然、人民的期盼。实施振兴乡村战略,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战略上有新思考,目标上有新要求,制度上有新设计,政策上有新安排。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后,中央各部委、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纷纷召开动员会议、成立组织机构、开展大调研大讨论、起草贯彻文件或落实方案。山东省调整了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印发了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40条具体意见。浙江省成立了由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行动计划,列出30个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多亿元、信贷投入5000多亿元。广东省成立了由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省委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江西省出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召开了下至乡镇一级的现场会。

  各地普遍反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一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进一步强化战略共识。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遵循,要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力量凝聚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任务上来,奋力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二要全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进一步明确重点任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要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要真刀真枪地干起来、持之以恒地干下去,舍得真金白银的“硬投入”、创造政策健全的“软环境”,坚决把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把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三要实化细化有关政策,制定相关配套方案,把施工图抓紧作好。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落到实处,强化制度性供给,强化人才支撑,强化投入保障,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各项重大政策举措落地生效,为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头起好步。

  乡村振兴主要有三个标志。一是乡村产业多样化。在实现农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乡村产业逐步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乡村就业创业发展机会增多。二是功能价值凸显化。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城乡生活条件差距显著缩小,乡村吸引力增强,居住度假休憩养老功能逐步扩张,乡村功能价值日益凸显。三是人口回流见端倪。当前,人口回归回流农村趋势初见端倪,并逐步强化。从总体上看,我国仍处在人口由乡村向城市集中的阶段,农村人口外流的趋势短期不可能逆转,但今后人口回归回流农村的现象将会大量出现,农村人口持续大规模外流趋势有可能会放缓。乡村振兴与否,关键看人气。实施振兴乡村战略,就是要防止农村人口过度流失,为此,需要处理好“走出去”、“留下来”和“引回来”的关系,要让农村的产业留住人,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更有人气,这是最重要的标志。

  实现乡村振兴面临着重要机遇,具备一定的基础。一是新需求引致新供给。对农业农村需求的变化正在引致供给的创新,城镇居民对农业农村的需求日益多元化、高级化、个性化,这为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定制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的发展带来重要契机。二是基础设施显著提升。乡村发展条件显著改善,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增强了乡村的可达性,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逐渐普及缩短了城乡距离,物流配送体系的进入便利了农村与市场的连接。三是回乡创业开始出现。近年来,各种形式的“新回乡现象”大量出现,说明乡村吸引力的增强及社会对乡村发展机遇的认可。对此,我们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做好实施振兴乡村战略这篇大文章。

  乡村振兴是一个大战略,是一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和路径,明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书和路线图。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五个振兴”抓好重点工作。振兴乡村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根本保障,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城乡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乡村产业发展已取得显著进展。一是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肉、蛋、菜、果、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均超世界平均水平。二是现代农业建设迈出新步伐,物质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65%,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水稻机械化水平超过75%,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由千百年来以人畜力为主转到以机械化作业为主的新阶段。三是优化农业结构开创新局面,农产品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两年累计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近5000万亩,大豆面积增加1600万亩。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和供给明显增加。四是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开辟农民创新创业新渠道。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竞相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返乡创业热度上升,全国返乡创业人数增幅连续5年保持在两位数,农业农村正成为投资热土。五是农业绿色发展有了新进展,环境问题得到初步遏制。农业资源利用强度下降,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55以上,退耕还林还草4240万亩,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扩至1200万亩。农业面源污染加重问题趋缓,全国农药施用量实现零增长。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总的考虑是要实现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振兴乡村的中心任务,也是激发乡村活力的基础所在。产业兴旺,不仅要农业兴,更要百业旺,乡村要呈现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三产深度融合的新景象。要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异军突起”。要立足乡村产业的发展定位,选择重点行业也应有新标准。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必须适宜农村,能够充分发挥农村比较优势,富含农业农村气息,承载乡村价值,不能简单移植城市二三产业。二是必须扎根农村,从本乡本土生长,与农业农村密切相关,广泛带动农民群众参与,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必须深入融合。秉持开放共享理念,实现城乡产业双向借力、联动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分工明确、紧密衔接、运行高效的多元化乡村产业形态和多功能乡村产业体系。乡村产业涉面广,行业门类众多。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出发,结合乡村资源禀赋特点,综合考虑农村居民就业增收要求和城乡居民更高品质消费需求,重点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民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传统手工业,大力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乡村建筑业、乡村环保产业、乡村文化产业等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强调规划引领。要结合未来十年、十五年或者是更长一段时间农村人口的变动趋势,科学规划未来乡村发展的空间布局。目前,在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布局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和农村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各地都有一些探索,也形成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然而,实践过程中,仍然出现各种规划相互打架的现象。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强调规划引领,真正做到多规合一,一张蓝图绘到底,苦干实干、久久为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根本讲要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之路。我们讲城乡融合发展,不是把农村变成城市。城乡一体化也不是城乡一样化,不是简单按照工业化思路发展农业,也不能够照搬城市建设的方式建设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体制机制创新,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难题,要注重分类指导、因村制策、因地制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当前,很多乡村建设项目热火朝天,却没有农民参与的影子。不能政府干、农民看,一定要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只有政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把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调动起来,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乡村振兴战略才有望扎扎实实往前推进,才能够造福于亿万农民。

  党建引领蹚出乡村振兴“幸福路”

  驱车从吉林延吉开往长白山的路上,一定会路过这样一个饱含神韵、缔造传奇的小村落,一幅幅环境优美、村容整洁、产业兴旺、文明和谐的乡村画卷在道路旁徐徐铺开。近年来,吉林省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村内视察时“一定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要做好基层党支部工作,‘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在探索中杨帆,在创新中奋进,竭尽全力推进村域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谱写着一篇篇真情为民的华美乐章,先后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

  建强支部战斗堡垒,凝聚干事创业合力

  聚焦有效提升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光东村积极探索新途径和新举措,扎实推动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先后培养3名35岁左右返乡创业人员、本村村民、大学生“村务岗”进入村“两委”班子,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探索推行精准服务“一线工作法”,采取无职党员每周入网收集民意,实现“农事交办”;农村干部每日轮流坐班值班,实现“农事村办”;包村干部每周三驻村办公,实现“农事代办”;站办所定期入村入户高效服务,实现“农事跟办”;涉农部门巡回精准服务,实现“农事约办”的“农事五办”模式,全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村民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组织全村党员每月进行集中学习,通过书记讲党课、专人领学、重温红色经典等方式,让党性教育成为常态化。创新实行党员管理“十二分制”,根据每名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严守规矩底线等情况进行赋分,通过全村公示和年末奖惩,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进一步提升。

  绘制美丽乡村路线,改善民生促进就业

  按照“党委统领、政府带动、整合资源、社会参与、金融支持”的工作思路,光东村党支部以发展乡村旅游项目为牵引,助推村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先后实施水稻加工、养羊、精准增收、民宿改造、共享稻田等项目,人均分红6500元。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病兜底保障等政策,符合条件的110人全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其中纳入“一张网”兜底75人,参加城乡养老保险35人。安排22名村民担任护林员、河道保洁员、农村保洁员等岗位。投入5万元,推行“爱心超市”激励机制,通过以工作换积分,用积分换生活用品,受到村民的广泛欢迎,自主脱贫内生动力不断提升。率先开展“厕所革命”试点工作,对全村234户农户完成室内卫生间改造,所有家庭全都用上水冲卫生间,并安装了热水器。投入1600余万元,铺设污水管道、新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配备17名保洁员,定期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清理,村民满意度、幸福感得到极大提升。

  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集体经济作为农村产业升级的“助推器”,既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关系巩固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政治问题。在市委组织部和镇党委的引领下,光东村成立“中心村”党委,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契机,带动周边3个村着力发展共享稻田、民俗旅游等优势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双增收”,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投入2500万元,实施朝鲜族水上人家项目,建设8栋高端木屋,1栋游客服务中心;投入1000万元,实施特色民宿项目,发展60个不同主题风格的朝鲜族民宿,同时容纳300人住宿就餐,目前,已有多家旅行社把光东村纳入到行程中,通过项目带动,可承载旅游转型升级后的高层次市场需求,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近100万元,带动群众人均增收1500元,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障村民安居乐业

  以“自治增活力、法治强保障、德治扬正气”为目标,光东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地位,凝聚各方力量,全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焕发出乡村文明的新气象。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按照“无缝隙、全覆盖”原则划分网格,设立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使得组织体系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管理方式张弛有度、活力彰显,网格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一定三诺两评”等工作运行制度,确保村级组织各项事业在阳光下运行,将群众参与村级社会事务管理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等权利落到实处,消除基层群众与“村两委”的隔阂,密切了村干部与群众间的关系,营造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治理新风尚。

  2月24日,xx省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会议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出具有xx特点的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实现农业全面转型升级、农村全面繁荣进步、农民全面富裕发展.

  农,天下之大业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党的十九大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部署,在“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xx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描绘了光明前景、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城市相比,乡村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社区治理、生活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农业仍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既是补短板、强弱项的迫切需要,也是由农业现代化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扩展.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来看,乡村振兴战略凸显生产、生活、生态统筹安排,涉及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生产关系的方方面面,特别突出地将乡村作为和城镇平等并行的经济社会空间进行统筹规划,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新战略开启新征程.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让我们以更大的决心和干劲脚踏实地、辛勤耕耘,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2月24日,山西省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会议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出具有山西特点的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实现农业全面转型升级、农村全面繁荣进步、农民全面富裕发展.

  农,天下之大业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党的十九大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部署,在“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山西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描绘了光明前景、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城市相比,乡村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社区治理、生活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农业仍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既是补短板、强弱项的迫切需要,也是由农业现代化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扩展.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来看,乡村振兴战略凸显生产、生活、生态统筹安排,涉及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生产关系的方方面面,特别突出地将乡村作为和城镇平等并行的经济社会空间进行统筹规划,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新战略开启新征程.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乡村振兴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让我们以更大的决心和干劲脚踏实地、辛勤耕耘,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乡村兴则国家兴”。建设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的数字乡村建设正在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成为数字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结合点。

  这些年,各地政府部门、数字企业等为数字乡村建设投入了各类资源要素,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也要看到,城乡数字鸿沟较大,数字乡村建设地区不平衡、要素支撑较弱、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协同性不强等问题依然不少,在一些地方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如何在数字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现数字乡村建设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是当前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亟待研究和破解的重要课题。

  总的来看,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并以此为突破口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既需要战略谋划,更需要精准施策、对症发力。

  第一,要加强各层级规划的全面衔接,把数字乡村建设全面融入相关规划中。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做好整体规划设计是首要任务。数字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要衔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在既有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相关规划和文件基础上,可考虑制定数字乡村建设的规划实施方案及可实施细则,做到与顶层设计的有效衔接、与不同区域发展的协同配套,确保数字乡村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要加快标准体系建设,为建设数字乡村筑牢基础。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亟待解决标准化这个难题。近年来,我国数字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先后出台了一批国家和行业标准,为推动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这些标准仅局限于农业本身,是行业的局部标准,数字乡村标准体系整体建设还较为滞后,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相比还相差较远。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作为数字乡村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研制任务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工作,在数字乡村建设初期阶段尤为重要,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实施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加强对数字乡村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包括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技术标准等,又要有科学的时序安排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机制,更好满足数字化标准的普遍要求和在农村地区的特殊诉求。数字乡村标准的制定主体必须是多元的。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互联网平台等都应参与标准的制定,从而取得最大公约数,确保标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第三,要发力农村“新基建”,提升数字乡村振兴效能。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应着力提升农村“新基建”发展速度,在农村地区加快布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积极引入信息化主流技术,实现数字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筑牢数字乡村的发展基础。此外,还要重视完善农村地区与新技术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我国农村地区的快递主要普及乡镇地区,进村的快递网点普及度仍然不够,这对农村地区的电商发展形成了一定制约。对农村地区而言,智能快递柜等是实现非接触式服务的重要方式,因此,建议在农村地区推动智能快递柜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农村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要看到,农村传统基础设施仍然是“三农”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创造条件推动其数字化转型。特别要加快推动农村地区农田、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建设。

  第四,要重视利用新技术、新业态,为数字乡村建设注入新动力。数字乡村建设,离不开新技术、新业态的叠加推进作用。这些年,正是借力“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农村电商让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为网络里的“近在咫尺”,帮助农产品出村进城、农民脱贫增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数据技术为支撑,在构建和完善开放的数字农业新型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从源头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问题,从田间地头到城市餐桌,推动农业产供销全链路数字化升级。特别要关注的是,眼下互联网新业态——直播电商呈现了高速发展态势,在帮助农民增收脱贫、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直播电商突破了地理界限,农户和乡村企业即可成为主播,进行农业生产的田间地头等即可成为直播间,能够更好地助力农产品销售,助推乡村振兴。今后要继续用好这些新业态,推动新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把“助农兴村”活动当成经常性工作来抓,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新动力。

  第五,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数字化水平和能力。这是数字乡村建设能否落地见效的关键所在。发挥各级政府作用,为农民提供在线培训服务,培养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当前尤为重要。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人才下乡,多渠道、多形式地推动他们广泛参与数字乡村建设;

  要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对农村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广大农民数字化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数字化水平和能力,从而更好助力数字乡村建设。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20__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__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我们勾画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并专门进行了重大决策部署。20__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做好的8项重点工作之一。20__年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在此背景下,科学理解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导向,对于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文章很多,但多为解读性或表态性文章。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相关文章的研究性色彩迅速增加,如韩俊(20__)、张晓山(20__)、叶兴庆(20__)、张天佐(20__)、姜长云(20__)等。有些文章开始关注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导向,如张合成(20__)。但就总体而言,相关研究仍然亟待加强。本文认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导向,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一、坚持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以下简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__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6项主要任务之一,尽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及的范围实际上超出经济工作,但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应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和重大导向之一。仔细研读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内容,不难发现这实际上也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需要弄清楚什么是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怎样实现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

  第一,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体现在顺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质量如何,首先要看其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有多大实质性的贡献,对于缓解工农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三农”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有多大实际作用。比如,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社会需求结构加快升级,呈现个性化、多样化、优质化、绿色化迅速推进的趋势。这要求农业和农村产业发展顺应需求结构升级的趋势,增强供给适应需求甚至创造需求、引导需求的能力。与此同时,对农村产业发展在继续重视“生产功能”的同时,要求更加重视其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将重视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社会影响,同激发其科教、文化、休闲娱乐、环境景观甚至体验功能结合起来。尤其是随着“90后”、“00后”、甚至“10后”逐步成为社会的主流消费群体,产业发展的生活、生态功能更加需要引起重视。以农业为例,要求农业在“卖产品”的同时,更加重视“卖风景”、“卖温情”、“卖文化”、“卖体验”,增加对人才、人口的吸引力。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日益引起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有很好的链接和匹配功能,能够改善居民的消费体验、增进消费的便捷性和供求之间的互联性,而体验、便利、互联正在成为实现社会消费需求结构升级和消费扩张的重要动力,尤其为边角化、长尾性、小众化市场增进供求衔接和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新的路径。

  第二,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体现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即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增强供给体系对需求体系和需求结构变化的动态适应和反应能力。当然,这里的有效供给包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这里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效率和竞争力,首先表现为提升农业和农村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除此之外,还表现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体现这些方面的协同性、关联性和整体性。解决好“三农”问题之所以要被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归根到底是因为它是一个具有竞争弱势特征的复合概念,需要基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矫正市场失灵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旨在解决好“三农”问题,重塑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因此,要科学区分“三农”问题形成演变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借此,将支持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提升农村人力资本质量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并有效激发工商资本、科技人才、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结合起来,通过完善农村发展要素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的升级机制,更好地提升乡村振兴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

  第三,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体现为协调处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在十九大报告和新版《中国共产党章程》中,乡村振兴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被列入,但新型城镇化战略未被列入要坚定实施的7大战略,这并不等于说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之所以这样,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城镇化是自然历史过程。虽然推进新型城镇化也需要“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也需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城镇化更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须“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而实施上述7大战略则与此有明显不同,更需要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甚至优先位置,更需要大力支持。否则,更容易出现比较大的问题,甚至走向其反面。(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贯穿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虽然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但到年前后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后,中国城镇化将逐步进入饱和阶段,届时城镇化率提高的步伐将明显放缓,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流动将由乡—城单向流动为主转为乡—城流动、城—城流动并存,甚至城—乡流动的人口规模也会明显增大。届时,城镇化的战略和政策将会面临重大阶段性转型,甚至逆城镇化趋势也将会明显增强(张天佐,20__;王利伟,20__)。至于怎样科学处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系?本文认为,关键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一问题将留待后文专门分析。

  第四,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体现为科学处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进农业农村政策转型的关系,做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文章。关于这个问题,后文也将专门分析。

  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最终体现为统筹推进增进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增强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20__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如果做到这一点,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十九大报告突出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度重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民利益最容易受到侵犯,最容易成为增进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薄弱环节。注意增进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价值所在。当然也要看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农民发挥主体作用往往面临观念、能力和社会资本等局限。因此,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鼓励社会力量和工商资本带动农民在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增强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对于提升乡村振兴质量至关重要。

  增强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有许多国际经验可供借鉴。如在美国、欧盟和日、韩等国的发展过程中,都有很多措施支持农民培训、优化农业农村经营环境,并有利于增加农村就业创业机会。2014年美国《新农业法案》将支持中小规模农户和新农户发展作为重要方向,甚至在此之前就有一些政策专门支持初始农牧场主创业,为其提供直接贷款、贷款担保和保险优惠,借此培育新生代职业农民。该法案增加农产品市场开发补助金,明确优先支持经验丰富的农牧场主,优先支持最能为某些经营者或农牧场主创造市场机会的项目;鼓励优化农村经济环境,在农村地区提高经商创业效率、创造就业机会并推进创新发展。2000年以来,欧盟的农村发展政策将培养青年农民、加强职业培训、推动老年农民提前退休、强化农场服务支持等作为重要措施。为解决农村人口外迁特别是青年劳动力外流问题,欧盟注意改善农民获得服务和发展机会的渠道,培育农村企业家,以确保农村区域和社区对居民生活、就业有吸引力。2014年欧盟农业政策改革通过新的直接支付框架挂钩支持青年农民和小农户;采取重组和更新农场等措施,为青年农民提供创业援助,建立农场咨询服务系统和培训、创新项目等。后文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导向,为此必须把推进农民优先提升技能作为战略支撑,借此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合格市民,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合适的劳动力和农村居民。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从根本上是因为工农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三农”发展不充分,是当前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最突出的表现。此外,还是因为“三农”发展对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调节收入分配、优化城乡关系、增强经济社会活力和就业吸纳能力及抗风险能力等,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较强的公共品属性;加之,如前所述,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农”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呈现竞争弱势特征,容易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因此,需要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通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解决好市场失灵问题。鉴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按照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要求和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方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应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形势,“各国日益相互依存、命运与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杨洁篪,20__)。相对于全球,国内发展、城乡之间更是命运共同体,更需要“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面对国内工农发展、城乡发展失衡的状况,用命运共同体思想指导“三农”工作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更应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借此有效防范因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差距过大导致社会断裂,增进社会稳定和谐。

  20__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要求“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该文件在第12部分还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的认识,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为此提出了6方面的具体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20__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坚持城市农村一起抓,并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这为我们提供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路线图和“定盘星”。那么,在实践中如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本文认为,可借鉴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支持中小企业的思路,同等优先地加强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具体地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优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市场化改革

  《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4号)提出,“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市场机制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要“确立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为此,要通过强化公平竞争的理念和社会氛围,以及切实有效的反垄断措施,完善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促进市场机制有效运转;也要注意科学处理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关系,积极促进产业政策由选择性向功能性转型,并将产业政策的主要作用框定在市场失灵领域(王一鸣,20__)。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也应注意这一点。

  为此,要通过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积极营造有利于“三农”发展,并提升其活力和竞争力的市场环境,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在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公平竞争,成为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乡村振兴参与者,甚至乡村振兴的“领头雁”。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领域的市场化改革,结合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根本改变农业农村发展中部分领域改革严重滞后于需求,或改革自身亟待转型升级的问题。如在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的前提下,如何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目前,这方面的改革亟待提速。目前对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重视不够,加大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困难和风险,也影响了其对乡村振兴带动能力的提升。近年来,部分地区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创新,初步取得了积极效果。但随着“三变”改革的推进,如何加强相关产权和要素流转平台建设,完善其运行机制,促进其转型升级,亟待后续改革加力跟进。

  (二)加快创新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制,优先支持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环境

  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清除不适应形势变化、影响乡村振兴的制度和环境障碍,可以降低“三农”发展的成本和风险,也有利于促进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如近年来虽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推进,但实际惠及面仍然有限,严重影响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导致大量宅基地闲置浪费,也加大了农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困难,制约农民增收。20__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经为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开了题”,明确“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应该说,这方面的政策创新较之前前进了一大步。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严重滞后于现实需求,导致宅基地流转限制过多、宅基地财产价值难以显性化、农民房屋财产权难以有效保障、宅基地闲置浪费严重等问题日趋凸显,也加大了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用地困难(刘守英,20__)。类似改革仍待进一步扩围提速或延伸推进。

  20__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并要求“研究制定鼓励城市专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政策”。20__年3月7日在“两会”期间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精英人才到乡村的舞台上大施拳脚”,“城镇化、逆城镇化两个方面都要致力推进”。但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和农房产权制度改革滞后,不仅仅是给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增加了困难,影响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加大了城市人口、人才“下乡”甚至农村人才“跨社区”居住特别是定居的困难,不利于缓解乡村振兴的“人才缺口”,也不利于农业农村产业更好地对接城乡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需求扩张。在部分城郊地区或发达的农村地区,甚至山清水秀、交通便捷、文化旅游资源丰厚的普通乡村地区,适度扩大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范围,鼓励试点地区加快探索和创新宅基地“三权分置”办法,尤其是适度扩大农村宅基地、农房使用权流转范围,有条件地进一步向热心参与乡村振兴的非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开放农村宅基地或农房流转、租赁市场。这对于吸引城市或异地人才、带动城市或异地资源/要素参与乡村振兴,日益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意义远远超过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问题,并且已经不是“看清看不清”或“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而是应该积极稳健地“鼓励大胆探索”的事情。建议允许这些地区在保护农民基本居住权和“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的基础上,通过推进宅基地使用权资本化等方式,引导农民有偿转让富余的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允许城乡居民包括“下乡”居住或参与乡村振兴的城市居民有偿获得农民转让的富余或闲置宅基地。在此方面,法国的经验值得参考,详见案例1。

  案例1: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乡村多元产业的发展和乡村多元价值的拓升,包括年青人在内的部分人口回乡就业创业,一些追求乡村生活的城市人开始在乡村地区定居,促进了乡村活力的提升。在此背景下,法国注重通过政策、法律和规划手段,促进土地整理、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改善、支持乡村旧有住宅改造和新住宅建设等,满足都市区居民到乡村休憩甚至定居对“二套房”的需求。这些“二套房”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山区等文化或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以及临近大都市的乡村地区。1990年,在法国乡村地区的居民结构中,农民、自由职业者和企业主、中高层管理人员、雇员和个人、退休农民、非农民退休人员分别占9.9%、6.9%和14.9%、27.6%、11.1%、29.6%,占比分别较1962年下降23.9个、1.9个和增加11.0个、2.6个、4.0个、8.2个百分点。在去法国乡村地区休憩的居住方式中,自有二套房的比重,1984年已达23.1%,较1961年提高14.2个百分点(汤爽爽、冯建喜,20__)。

  近年来,许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发展,对于加快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变的积极作用迅速凸显。但相关政策和监管规则创新不足,成为妨碍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部分地区对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力度过大、过猛,也给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带来新的不公平竞争和不可持续发展问题。此外,部分新兴产业“先下手为强”、“赢者通吃”带来的新垄断问题,加剧了收入分配和发展机会的不均衡。要注意引导完善这些新兴产业的监管规则,创新和优化对新经济垄断现象的治理方式,防止农民在参与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成为“分享利益的边缘人,分担成本、风险的核心层”。

  此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以支持融资、培训、营销平台和技术、信息服务等环境建设,鼓励包容发展、创新能力成长和组织结构优化等为重点,将优化“三农”发展的公共服务和政策环境放在突出地位。相对而言,由于乡村人口和经济密度低、基础设施条件差,加之多数农村企业整合资源、集成要素和垄断市场的能力弱,面向“三农”发展的服务体系建设往往难以绕开交易成本高的困扰。因此,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应把加强和优化面向“三农”的服务体系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包括优化提升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市场化或非营利性服务组织的支持,完善相关体制机制。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强化政府对“三农”发展的“兜底”作用,并将其作为加强社会安全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推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等,都有这方面的作用。二是瞄准推进农业农村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引导支持力度。如积极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科技园区、电商产业园、返乡创业园、特色小镇或田园综合体等农业农村发展的载体建设,更好地发挥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

  从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到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再到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种重大政策导向的演变反映了我们党对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化,也顺应了新时代工农城乡关系演变的新特征和新趋势,这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导向也是一脉相承、互补共促的。十九大报告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置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之前。这说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一样,也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工农、城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断增强,城乡之间的人口、资源和要素流动日趋频繁,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资源、要素、产权之间的交叉重组关系日益显著,城乡之间日益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越来越多的问题,表现在“三农”,根子在城市(或市民、工业和服务业,下同);或者表现在城市,根子在“三农”。这些问题,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越来越难以解决,越来越需要创新路径,通过“头痛医脚”的办法寻求治本之道。因此,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越来越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务之急和战略需要。借此,按照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共荣、分工协作、融合互补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那么,如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道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呢?

  (一)注意同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衔接起来

  在当前的发展格局下,尽管中国在政策上仍然鼓励“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增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能力”。但农民工进城仍以流向大中城市和特大城市为主,流向县城和小城镇的极其有限。这说明,当前,中国大城市、特大城市仍然具有较强的集聚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且其就业、增收和其他发展机会更为密集;至于小城镇,就总体而言,情况正好与此相反。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顺应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优质资源、优质要素和发展机会向大城市、特大城市集中仍是难以根本扭转的趋势。但是,也要看到,这种现象的形成,加剧了区域、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给培育城市群功能、优化城市群内部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关系,以及加强跨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增加了障碍,不利于疏通城市人才、资本和要素下乡的渠道,不利于发挥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辐射带动作用。

  上述现象的形成,同当前的政府政策导向和资源配置过度向大城市、特大城市倾斜也有很大关系,由此带动全国城镇体系结构重心上移。这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在重大产业项目、信息化和交通路网等重大基础设施、产权和要素交易市场等重大平台的布局,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投资分配、获取承办重大会展和体育赛事等机会分配方面,大城市、特大城市往往具有中小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二是许多省区强调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不够是其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致力于打造省会城市经济圈,努力通过政策和财政金融等资源配置的倾斜,提高省会城市的经济首位度。这容易强化大城市、特大城市的极化效应,弱化其扩散效应,影响其对“三农”发展辐射带动能力的提升,制约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推进。加之,许多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发展片面追求“摊大饼式扩张”,制约其实现集约型、紧凑式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范恒山,20__),容易“稀释”其对周边地区和“三农”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甚至会挤压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空间,制约周边中小城市、小城镇对“三农”发展辐射带动能力的成长。

  今后,随着农村人口转移进城规模的扩大,乡—城之间通过劳动力就业流动,带动人口流动和家庭迁移的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在此背景下,过度强调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重点吸引农村人口转移,也会因大城市、特大城市高昂的房价和生活成本,加剧进城农民工或农村转移人口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的困难,容易增加进城后尚待市民化人口与原有市民的矛盾,影响城市甚至城乡社会的稳定和谐。

  因此,应按照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大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力度,深化相关改革和制度创新,在引导大城市、特大城市加快集约型、紧凑式发展步伐,并提升城市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同时,引导这些大城市、特大城市更好地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对区域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辐射带动作用。要结合引导这些大城市、特大城市疏解部分非核心、非必要功能,引导周边卫星城或其他中小城市、小城镇增强功能特色,形成错位发展、分工协作新格局,借此培育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融合协调、共生共荣的城市群。这不仅有利于优化城市群内部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提升城市群系统功能和网络效应;还有利于推进跨区域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王利伟,20__),为城市人才、资本、组织和资源等要素下乡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便利,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和城乡融合互补,增强城市化、城市群对城乡、区域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辐射带动功能,帮助农民增加共商共建共享发展的机会,提高农村共享发展水平。实际上,随着高铁网、航空网和信息网建设的迅速推进,网络经济的去中心化、去层级化特征,也会推动城市空间格局由单极化向多极化和网络化演进,凸显发展城市群、城市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更好地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特别是城市群对乡村振兴的辐射带动力,要通过公共资源配置和社会资源分配的倾斜引导,加强链接周边的城际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和关键结点、连接线建设,引导城市群内部不同城市之间完善竞争合作和协同发展机制,强化分工协作、增强发展特色、加大生态共治,并协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以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为目标导向,推进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体系创新,着力提升城市和城市群开放发展、包容发展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要加大公共资源分配向农业农村的倾斜力度,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与此同时,通过深化制度创新,引导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向农村延伸,加强以中心镇、中心村为结点,城乡衔接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网络建设。要通过深化改革和政策创新,以及推进“三农”发展的政策转型,鼓励城市企业或涉农龙头企业同农户、农民建立覆盖全程的战略性伙伴关系,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二)积极发挥国家发展规划对乡村振兴的战略导向作用

  十九大报告要求“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要求“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当前,《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__~2022)》正处于紧锣密鼓的编制过程中,20__年中央一号文件还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要结合规划编制和执行,加强对各级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通过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加强对农业农村发展的优先支持,鼓励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在编制和实施乡村振兴规划的过程中,要结合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贯彻中央关于“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的决策部署,促进城乡国土空间开发的统筹,注意发挥规划对统筹城乡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引领作用,引导乡村振兴优化空间布局,统筹乡村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今后大量游离于城市群之外的小城市、小城镇很可能趋于萎缩,其发展机会很可能迅速减少。优化乡村振兴的空间布局应该注意这一点。

  要注意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在引导农村人口和产业布局适度集中的同时,将中心村、中心镇、小城镇和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科技园区、电商产业园、返乡创业园、特色小镇或田园综合体等,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结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中央政府对乡村地区的关注逐步实现了由乡村全域向发展缓慢地区的转变,通过“乡村行动区”和“乡村更新区”等规划手段干预乡村地区发展;同时逐步形成中央政府和地方乡村市镇合力推动乡村地区发展的局面。乡村市镇主要通过乡村整治规划和土地占用规划等手段,推动乡村地区发展。乡村整治规划由地方政府主导,地方代表、专家和居民可共同参与。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但这并不等于说所有乡、所有村都要实现振兴。从法国的经验可见,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找准重点、瞄准薄弱环节和鼓励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都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建设城乡统一的产权市场、要素市场和公共服务平台,也应在规则统一、环境公平的前提下,借鉴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思路,通过创新“同等优先”机制,加强对人才和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的制度化倾斜支持,缓解市场力量对农村人才和优质资源的“虹吸效应”。

  (三)完善农民和农业转移人口参与发展、培训提能机制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关键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一方面,帮助农村转移人口降低市民化的成本和门槛,让农民获得更多且更加公平、更加稳定、更可持续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权利;另一方面,增强农民参与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能力,促进农民更好地融入城市或乡村发展。要以增强农民参与发展能力为导向,完善农民和农业转移人口培训提能支撑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和高素质人口,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更多的新型市民和新型产业工人。要结合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注意发挥新型经营主体、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新型职业农民成长,带动普通农户更好地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要按照需求导向、产业引领、能力本位、实用为重的方向,加强统筹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通过政府采购公共服务等方式,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市民培训能力建设的支持。要创新政府支持方式,支持政府主导的普惠式培训与市场主导的特惠式培训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鼓励平台型企业和市场化培训机构在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市民培训中发挥中坚作用。要结合支持创新创业,加强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健全以城带乡的农村人力资源保障体系。

  (四)加强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把培育城乡有机结合、融合互动的产业体系放在突出地位。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发挥城市企业、城市产业对农村企业、农村产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要结合加强城市群发展规划,创新财税、金融、产业、区域等支持政策,引导农村产业融合优化空间布局,强化区域分工协作、发挥城市群和区域中心城市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引领带动作用。要创新农村产业融合支持政策,引导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处理服务市民与富裕农民、服务城市与繁荣农村、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建设美丽乡村的关系。鼓励科技人员向科技经纪人和富有创新能力的农村产业融合企业家转型。注意培育企业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中的骨干作用,努力营造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鼓励商会、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在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中增强引领带动能力。

  “乡村兴则国家兴”。建设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的数字乡村建设正在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成为数字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结合点。

  这些年,各地政府部门、数字企业等为数字乡村建设投入了各类资源要素,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也要看到,城乡数字鸿沟较大,数字乡村建设地区不平衡、要素支撑较弱、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协同性不强等问题依然不少,在一些地方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如何在数字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现数字乡村建设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是当前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亟待研究和破解的重要课题。

  总的来看,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并以此为突破口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既需要战略谋划,更需要精准施策、对症发力。

  第一,要加强各层级规划的全面衔接,把数字乡村建设全面融入相关规划中。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做好整体规划设计是首要任务。数字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要衔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在既有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相关规划和文件基础上,可考虑制定数字乡村建设的规划实施方案及可实施细则,做到与顶层设计的有效衔接、与不同区域发展的协同配套,确保数字乡村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要加快标准体系建设,为建设数字乡村筑牢基础。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亟待解决标准化这个难题。近年来,我国数字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先后出台了一批国家和行业标准,为推动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这些标准仅局限于农业本身,是行业的局部标准,数字乡村标准体系整体建设还较为滞后,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相比还相差较远。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作为数字乡村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研制任务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工作,在数字乡村建设初期阶段尤为重要,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实施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加强对数字乡村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包括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技术标准等,又要有科学的时序安排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机制,更好满足数字化标准的普遍要求和在农村地区的特殊诉求。数字乡村标准的制定主体必须是多元的。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互联网平台等都应参与标准的制定,从而取得最大公约数,确保标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第三,要发力农村“新基建”,提升数字乡村振兴效能。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应着力提升农村“新基建”发展速度,在农村地区加快布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积极引入信息化主流技术,实现数字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筑牢数字乡村的发展基础。此外,还要重视完善农村地区与新技术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我国农村地区的快递主要普及乡镇地区,进村的快递网点普及度仍然不够,这对农村地区的电商发展形成了一定制约。对农村地区而言,智能快递柜等是实现非接触式服务的重要方式,因此,建议在农村地区推动智能快递柜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农村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要看到,农村传统基础设施仍然是“三农”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创造条件推动其数字化转型。特别要加快推动农村地区农田、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建设。

  第四,要重视利用新技术、新业态,为数字乡村建设注入新动力。数字乡村建设,离不开新技术、新业态的叠加推进作用。这些年,正是借力“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农村电商让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为网络里的“近在咫尺”,帮助农产品出村进城、农民脱贫增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数据技术为支撑,在构建和完善开放的数字农业新型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从源头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问题,从田间地头到城市餐桌,推动农业产供销全链路数字化升级。特别要关注的是,眼下互联网新业态——直播电商呈现了高速发展态势,在帮助农民增收脱贫、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直播电商突破了地理界限,农户和乡村企业即可成为主播,进行农业生产的田间地头等即可成为直播间,能够更好地助力农产品销售,助推乡村振兴。今后要继续用好这些新业态,推动新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把“助农兴村”活动当成经常性工作来抓,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新动力。

  第五,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数字化水平和能力。这是数字乡村建设能否落地见效的关键所在。发挥各级政府作用,为农民提供在线培训服务,培养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当前尤为重要。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人才下乡,多渠道、多形式地推动他们广泛参与数字乡村建设;

  要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对农村干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广大农民数字化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数字化水平和能力,从而更好助力数字乡村建设。

  20__年10月18日—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了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工作报告,报告里习总书记讲到了七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其中之一,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新的战略部署、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指南。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是十九大报告对“三农”地位的总判断,既有“重中之重”地位的再强调,又有“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的新定调。这表明,“三农”作为国之根本,“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依然没有变,特别是在新时期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决胜全面小康的大头、重点和难度都在“三农”,“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不仅不能削弱,而且更要加强,起到了澄清认识、统一思想、精准聚力的作用。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准确把握城乡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新时期解决好“三农”问题提出了精确的任务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党落实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我国现实国情农情,深刻认识我国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和补齐农业农村短板的问题导向,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的新的目标要求,必将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乃至现代化进程中写下划时代的一笔。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乡村仍然面临着发展滞后的严峻形势,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就此问题提出来的。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发源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乡村的富庶是盛世历史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较长时期内,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都是城市和工业,而乡村和农业则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对乡村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乡村振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我国城镇化水平不高、农村人口总量庞大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

  二、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报告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要求有三个方面的新意。

  1.报告全文共提到“三个优先发展”,其中将“三农”工作作为三个优先发展之一(其余两个是就业和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于国家现代化的所谓“普遍规律”,制定了以优先发展工业化、促进农民城市化的现代化战略,其战略目标是在基本完成工业化时农村户籍人口要减少到15%以下。从目前来看农村人口基数大、整体文化程度相对低的现实国情决定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因此,各级党政要高度重视,坚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干部人才配备上优先考虑,在科技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在政策扶持上优先倾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优先加强。只要这几个优先做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就有了可靠的保障,让农村成为天蓝、地绿、水净、气洁的美好家园的中国梦就会早日实现。

  2.新“二十字”方针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实的要求。与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开始在全国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活宽裕”相比,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除了沿用“乡风文明”外,其余四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乡村振兴战略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提档升级,

  “生产发展”升级为“产业兴旺” ,表明新战略对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更高、更实,农村产业不仅要发展,还要达到兴旺的更高要求,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村容整洁”升级为“生态宜居”,表明新战略对新时期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要求更高,需要建设的内容更丰富;“管理民主”升级为“治理有效”,表明新战略对新时期农村社会治理的要求更高、更全,更注重结果导向;“生活宽裕”升级为“生活富裕”,表明新战略对新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的要求更高,农民生活水平要从过去的宽裕上升到富裕。值得注意的是,在报告中乡风文明传统提法得以保留,既反映了乡村振兴战略对过去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继承性,又表明加强农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仍是新时期农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顺序也作了相应调整,体现了贯彻新发展理念。

  3.把实现农业现代化拓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更丰富,要求更高。十九大报告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主要指的是生产领域的现代化,它不仅包括农业生产过程的现代化、流通过程的现代化,还包括消费过程的现代化。而农业农村现代化它包括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是农业生产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单一过程的现代化,而是全方位、全过程的现代化。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路径,即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三、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

  报告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七个方面,对今后一段时期“三农”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进行了纲要式部署,言简意赅,但系统全面,脉络清晰。在此结合工作实际谈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是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给农民和土地经营者都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成果,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在分的层面更加深入,又明确了“三权”(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问题,这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统的层面破除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一些弊端,表现出“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形成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激发农民群众增加农业投入、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格局,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引领作用,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形成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保护和实现进城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促使有条件的农业人口放心落户城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同时,这也意味着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的30年内,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会改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承包集体土地的基本权利不会改变,土地延包政策将坚持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尊重农民意愿和主体地位的原则,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二是强调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切合农业发展实际。报告突出农民主体地位的思维,提出让农民获得财产权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等。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最具实力和创新力的主体,带动农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参与产业链建设,已成为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引领力量。对于____地区来说,最紧要的工作就是畜牧业转型发展问题,要紧紧抓住农业产业化这个“牛鼻子”,也就抓住了农牧民增收的主要带动力。这是在不增加现有生产资料,让农牧民获得经营性收入潜力最大的一个方面,也为下一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牧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当前地区提出的以旅游业为主体,牵动一产、托举二产的发展格局,坚持“千里画廊、百村增收、万户就业”的思路,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与此要求高度契合。只有抓住农业产业化这条主线,推动“接二连三”,才能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地委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任务。今后,____一产上水平方面:坚持“农区畜牧业和庭院经济规模大幅增长”的路子,坚持草原畜牧业打品牌、控规模、提纯复壮,农区畜牧业上规模、增效益;二产抓重点方面:加快与工业的融合,狠抓农畜产品加工转化,提升加工科技含量、拓宽农产品加工领域,特别是在蔬菜、小杂果、牛羊鸡肉等农畜产品加工方面取得新突破,培育一批知名龙头加工企业,推进农畜加工转型升级;三产大发展方面: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上水平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好千里交通、千里绿廊、千里边防、千里花海、千里河道五大工程,打造全域旅游。加快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融合,使更多种养业转变为乡村旅游的服务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冰雪旅游产业,打造全季旅游。

  今后,我们将按照地委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认真研究、精心谋划“三农”工作,让新“二十字”方针在____落地生根,为建设更加平安美丽幸福的新____,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在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5篇在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推进乡村振兴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乡镇党委书记乡村振兴研讨发言材料 在推进乡村振兴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各位领导: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全市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在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进乡村振兴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 乡镇党委书记乡村振兴研讨发言材料

 在推进乡村振兴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全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座谈会,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落实者和乡村建设者,我们也亲身经历了乡村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发生的巨变,下面我结合实际,就如何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谈谈几点认识:

  一、做优特色农业,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农业、农村、农民是乡村振兴永远绕不开的主题,要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三农”工作,创造经济发展强动力。

  首先就是要全面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在做大做强传统优势特色产业的基础上,以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坚持错位发展,避免同质竞争;培育一批特色、优质、安全的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

  其次要坚持需求导向,深入挖掘和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拓展市场渠道,强化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形成市场细分、

 订单引领、渠道通畅、生产高效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对特色农产品的分拣、分级、冷藏、冷链、包装、加工、销售等后端进行全产业链开发,不断提升农业产业价值链,同时借助“互联网+”挖掘特色农产品潜在市场价值。

  第三要培育农业转型发展新支柱,构建共享新营销生态体。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体系,推广先进管护技术,提升农业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农业从规模扩张转向单产提高,从产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走出一条科技兴农、科技强农的特色化产业振兴道路。同时要加快农业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才能取得数字乡村实质性突破。

 二、发展乡村旅游,点燃乡村振兴引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选择具有持续增长力、综合带动力和广泛包容性的产业作为突破口和长期支撑。很显然,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唯有旅游业能高效担当此任。通过实践表明,乡村旅游不仅可以脱贫,也可以致富。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重要途径、重要引擎,不仅可以为乡村创造物质财富,可以吸引城市群里的消费与投资,而且可以增强乡村自信,从根本上实现城乡均衡。

  一要加大政策投入,释放发展红利。加大政府引导性投入,建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合理增长的长效保障机制,组建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和发展投融资平台,同时整合部门惠农资

 金,集中用于乡村旅游重大项目及其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建议村集体经济组织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村民以其承包土地使用权,采取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开办旅游企业的鼓励扶持政策。如: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投资乡村旅游重大项目的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与价格优惠、规费减免等政策。通过强有力的政策“组合拳”,打出乡村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天地。经过近几年的发展,XX 通过进行整体规划、土地流转、动员村民置换搬迁等举措,已初步实现了“村”+“企业”的联动和双赢,目前,XX 年平均接待达 XX 人次,达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二要强化乡村对文化资源的保护能力和开发能力。深度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民风民俗等资源活化,深度转化为产业振兴的产品资源、乡风文明的文化资源,传承古村农耕文明,依托特有的人文环境拓展精品民宿、特色田园、养老康养等新型功能空间,把现代文明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把现代设施与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把服务农民与提升乡村结合起来,留下一个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乡村,才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才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才能真正达到产村相谐的新乡村空间。

  三、壮大人才队伍,凝聚乡村振兴力量。乡村不缺资源,关键缺乏懂经营、能干又会干的人才。

 乡村振兴需要人的参与,人才队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当前,人才短缺、人口空心化、老龄化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难题。因此,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一要盘活人才“存量”。持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干部、科技人才、乡土人才等现有各类人才技能提升工程,发掘和培养各领域能工巧匠、民间艺人等乡土人才,实施定向培养计划,开展精细化培训,发挥各级各类创业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作用,增强乡土人才创新创造创业能力,发挥乡土人才在发挥其在技艺传承、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存量”人才潜能。

二要优化人才“增量”。优化乡村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农村优秀青年和致富能手进入基层组织和集体经营组织,建立城乡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鼓励大学生、退伍军人、在外务工经商等本土人才返乡担任村干部和创新创业,引导各类智力服务机构聚焦农村、服务农村。设立特殊人才岗位和人才计划,加强对重点岗位人才的针对性培养,发挥科技特派员引领作用,引导更多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投身乡村振兴,集聚更多的产业发展环境现代化要素。

  三要激活人才“能量”。坚持引育并重,强化乡村人才支撑,增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高素质人才培育计划,面向乡村“领头雁”、产业带头人、农民合作社带头人、

 各类经营主体就农业生产和服务技能、经营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开展全产业链培训,提升培训的科学性,实效性和针对性。同时注重实践培育,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劳动力的创业就业能力,激活劳动力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乡镇党委书记乡村振兴研讨发言材料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立足当前工作实际,我就**镇推动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区”展开发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我们将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是基础。产业兴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要坚持科技兴农,让农业成为前途光明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1+N”产业发展思路,坚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路子。立足当前现有基础,培育特色产业,不断补齐产业链条短板,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着力抓好已发展方竹和大雅柑的管护工作,确保种植一片成活一片。积极探索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不断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对接,实施产业全链条发展。严

 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夯实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生态大米、苕粉等**特色农产品加工规模,真正叫响“**味道”品牌。积极配合,强化保障,促成日产 30 万方页岩气 LNG 站建成投用,抓好输气管网建设,全力打造新型绿色能源产业基地。

人才振兴是关键。要坚持人才兴农,广开源头、拓宽渠道,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基层干部、人才队伍。要引进专业人才。结合“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的实施,有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回引优秀人才;以开展“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干部熟悉家乡一草一木、一人一事的优势,全力引进一批专业素养高的专业性人才。要挖掘乡土人才。持续评选一批乡土专家、乡土人才,建立乡土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放大乡土专家和乡土人才的“鲶鱼效应”,把握好挖掘、发掘、引导、培育“四个关键”,有效探索由乡土专家领衔组织发展合作社。要强化人才技能培训。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把新型农民培训重点放在种植、养殖、高端花卉、园艺种植等关键领域,扎实开展农民电商创业跟踪辅导、农民网上创业辅导课堂等活动,让更多农民成为农业产业链工人,引导有经营能力的农民成为家庭农场主和合作社带头人;引导农民发展特色民宿、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为

 农民自主创业、返乡创业创造更好环境。

文化振兴是基石。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坚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立足**镇拥有的宝贵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底蕴,以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威信段建设为契机,扎实抓好长官司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开发,打造以青少年国防教育、爱国教育为重点的红色研学基地,收集整理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开展革命活动留下的红色故事和遗留文物,为建立红色展馆奠定基础,全力弘扬红色文化。找准红色文化和长官司历史文化的结合点,坚持高质量、高起点抓好**历史文化街区和稻花香小镇规划建设。

 生态振兴是支撑。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提升绿水青山“颜值”中实现金山银山“价值”。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聚焦影响环境质量和人居

 感受的难点、痛点问题,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庄清洁行动为抓手,健全完善日常清扫、垃圾收运、污水处理长效管理机制。常态化做好清洁家园行动,持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健全垃圾收费制度和水收费制度并抓好落实,抓好集镇和农村垃圾清运,加快垃圾热解站和集镇排污管网建设。加强河长巡河工作,推进河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巩固河道综合治理成效。严格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监管,积极推动排污口“动态清零”,确保境内流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和生态补偿修复机制,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持续开展“两违”执法工作,大力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监管,严厉打击毁林挖坡行为,严格林地用途管制。

组织振兴是保障。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助力乡村组织振兴。要大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充分发挥乡风文明先锋队作用,强化基层治理,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坚持以党组织建设带动其他组织建设、以组织振兴促进乡村振兴,着力健全完善乡村组织体系,激发乡村各类组织活力,凝聚乡村振兴的整体合力。加强农村干部队

 伍建设,办好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课,围绕加强党建引领、促进产业发展等内容开展培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理论素质。

篇二:在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项巡察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提纲

  刚才,同志通报了本次专项巡察工作安排,大家要高度重视、深刻理解,积极配合、全力支持。下面,我代表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就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新部署新要求,扎实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项巡察,讲三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领会巡视巡察工作新部署新要求,切实增强做好专项巡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 xx 次就巡视巡察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巡视巡察工作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今年,中央、省委先后召开了全国巡视工作会议、全省巡视巡察工作会议以及调研座谈、指导督导会议,推动巡视巡察工作不断深化。书记在市委书记专题(扩大)会议上指出,要充分认清新时代巡察工作的职责使命,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巡视工作会议精神、全省巡视巡察工作会议精神,紧扣职责使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三个聚焦”,精准有效开展监督。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对标对表,紧跟步伐,确保正确方向。

  从我市情况看,六届市委高度重视巡察工作,目前已开展十二轮巡察,完成了对 xx 个市直单位、xx 个县直单位、xx 个乡镇、xx 个村(社区),共计 xx 个党组织的巡察覆盖,市本级巡察对象覆盖率达xx.x%,发现问题 xx 个,提交专题报告 xx 份,督促被巡察单位制定完

 善规章制度 xx 项,收缴、退还违规资金 xx.x 万元,挽回经济损失 xx.x万元;根据巡察反馈问题和移交问题线索,立案 xx 人,党纪政务处分 xx 人,移送司法机关 xx 人,巡察的震慑、遏制和治本作用持续提升。就专项巡察而言,我市先后于 20xx 年开展了脱贫攻坚专项巡察,20xx 年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专项巡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助推了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我市的贯彻落实。实践证明,针对特定领域、特定问题、特定部门开展专项巡察,是巡察监督的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工作方式,更具灵活性、指向性和威慑力。

  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巡察就跟进到哪里,强调什么、巡察就关注什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对“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市委决定此次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开展专项巡察,既是落实省委巡视巡察工作的统一部署,也是推进建设 xx现代农业强市专项工作的现实需要,更是贯彻关于 xx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具体举措。希望全体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接受监督,切实将接受巡察监督的过程转化为强化党的领导、转变工作作风、促进工作落实的过程,保障乡村振兴的 xx 实践落到实处,助力谱写 xx 更加出彩的“三农”新篇章。

  二、深刻理解巡察监督的本质要求,推动专项巡察有序有效开展

 市委巡察组要坚守政治巡察定位,紧扣监督主题,紧盯主要任务,紧贴特点实际,围绕“四个聚焦”深入开展监督检查,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市委部署要求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既要发挥“巡”的权威,又要体现“专”的要求,确保巡出震慑、巡出实效。

  (一)紧扣监督主题,突出政治定位。

  要全面梳理学习领会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把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领会透、掌握好,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准确把握本次专项巡察的基本定位,就是对被巡察党组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治责任进行监督和督促。通过对被巡察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有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的督促检查,推动责任层层落实,保证权力正确行使,防止用权任性、以权谋私。

  (二)紧贴特点实际,突出问题导向。

  要准确把握被巡察单位的职能责任和工作实际,按照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的“六对照、六检查”要求,结合实际细化实施方案和监督清单,找出不同类别、不同个体巡察对象的突出特点、主要问题。聚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坚持以下看上,从党组(党委)责任落实的角度分析研判问题,扭住责任不放。加强对深层次、共性问题的归纳提炼分析,推动被巡察党组织举一反三、堵塞漏洞,深化改革、完善制度。

  (三)创新方式方法,突出专项特点。

 本次专项巡察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要注重整合资源、创新务实、增强实效。要突出“专”,从小切口看大问题、从某一层面看系统问题、从表象看本质,明确重点、深入聚焦、把准症结、集中发力,确保专项巡察不发散。要加强“合”,在协同作战上求实,强调“大组”和“分组”、“分组”和“分组”之间的协同作战、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形成合力。要注重“融”,主动与纪委监委的日常监督、派驻监督和县(市、区)巡察等衔接起来,与组织、审计、信访等相关部门工作协同起来,共享信息、共用成果、优势互补。要强调“严”,严格落实组长负责制,严守巡察组职责边界,严明纪律作风,严防巡察风险。

  三、坚决贯彻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积极配合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专项巡察任务

  各被巡察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市委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项巡察的目的和意义,正确认识到这是市委对各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关心、厚爱和提醒,严肃认真对待巡察工作,自觉接受巡察监督,支持配合巡察工作,把巡察的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

  (一)提高政治站位,营造良好氛围。

  各被巡察单位党组(党委)要认真学习领会关于巡视巡察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巡视巡察工作规章制度,把接受巡察监督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主动查摆、系统梳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入剖析原因,实事求是向市委巡察组汇报情况。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党员干部如实反映问题作出表率;要引导党员干部本着对党负责、对

 事业负责、对同志负责的态度,真实客观地向市委巡察组反映问题,切实增强主动配合巡察、接受巡察监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抓好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各被巡察单位要根据相关规定要求,服从巡察工作安排,积极配合市委巡察组开展巡察。要统筹兼顾,在配合巡察工作的同时,还要抓好业务工作,实现“两不误、两促进”。要加强与巡察组的沟通联络,配合做好个别谈话、座谈调研、延伸了解等工作,提供开展巡察工作必须的文件、资料、财务账目、档案等;及时通报拟召开的党组(党委)会议、行政领导班子会议、民主生活会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会等重要会议;提供突发事件和所管理的干部被立案查处情况。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巡察组和被巡察单位要切实扛起各自责任,合力抓好巡察期间的疫情防控,切实守住安全底线。在前几轮的巡察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强,对巡察组要求提供的材料久拖不报,个别谈话避重就轻。在这里我强调一下,对推三阻四、消极应对、不支持、不配合,甚至干扰阻挠巡察工作等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情况,坚决予以处理。

  (三)坚持边巡边改,强化整改实效。

  市委和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巡察整改工作。书记在今年 x 月召开的市委书记专题会上强调,相关单位要对号入座、限期整改,针对整改不力的,要对承担巡察整改主体责任的党组(党委)和“一把手”,进行追责问责。各被巡察单位党组(党委)要切实担负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党组(党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把

 巡察整改贯穿巡察全过程,做到“简单问题”快速整改、“突出问题”重点整改、“共性问题”持续整改,同时要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纪律问题。市委巡察组要强化内部监督管理,自觉做到谦虚谨慎、“三严三实”,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维护市委巡察组良好形象。各被巡察单位在配合巡察工作过程中,也要认真做好廉洁自律工作,厉行勤俭节约,同时不能借巡察名义层层加码、推卸责任,对干部职工提出不合理的工作要求。

  同志们,巡察工作市委高度重视,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相信有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大力支持配合,有市委巡察组认真的工作态度,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好这轮专项巡察,向市委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三:在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推进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此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根据市十五次党代会议部署要求,对全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行全面解读和安排部署,确保 2022年全市乡村振兴 10 个重点项目开好局、迈好步、收好官。请农业农村局、交通局、水务局、生态环境分局、住建局分别对乡村振兴 10个重点项目进行安排部署。刚才,农业农村局、交通局、水务局、生态环境分局、住建局分别对乡村振兴 10 个重点项目进行了具体、详细的安排部署,希望大家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凝心聚力、互促共进,开创我市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在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中,各牵头单位和镇街要宣传先行,用通俗易懂、接地气的方式,把项目规划、社会效益等信息传达到每村每户,统一思想、营造氛围,最大程度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二要加强统筹协调,强化配合联动。市级层面要统筹协调,镇街层面要做好实施,村庄层面要抓好落实。要按照“先地下再地上、先里子再面子”的原则,理顺好各项工程施工的先后顺序,确保各项工程串联施工、各个村庄并联推进。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衔接有序;部门与镇街之间要积极沟通,部门做好业务指导,镇街主

 动担当,共同推进项目建设。

 三要严把质量安全关,守牢 廉政底线。此次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规模前所未有,项目建设完工后,能否得到群众的认可,工程质量是关键。今天,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责任部门、相关镇街和村干部提出明确要求:一方面,要强化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对施工资质、监理资质、用料质量、建设标准等全方位把控,确保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不出问题,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时间检验。另一方面,任何人不得干扰、插手项目建设,不得说情、打招呼,要切实把所有项目干成廉洁工程、安心工程;市里将成立专项督察组,紧盯关键环节、关键部位、关键人员,依法依规督察工程招投标、财务管理、资金支出等环节,对吃拿卡要、侵吞工程款等违规违纪问题,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同志们,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事关全市发展稳定大局。有关部门、各镇街、各村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不折不扣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确保高标准完成各项项目建设任务,努力绘就点上出彩、面上出新、带上成景、全域铺开的栖霞美丽乡村新画卷!

篇四:在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进乡村振兴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学员:

 大家好,我有幸参加这次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培训会,在紧张与充实的学习中,我不仅切身感受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热度和深度,而且零距离地倾听了多位学者教授的高端讲座和最新理论成果,收获了接地气有特色的乡村振兴实践经验,获益颇丰。今天我就借这个机会跟各位领导和学员们交流一下个人的一些学习心得和体会。

 如何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既然使用了“振兴”这个词,那就说明了乡村曾经存在的辉煌和成就。以一些偏远乡镇为例,每年均有半数以上的青壮劳动力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农村的空壳化和老龄化日趋严重,即使是农村人口也在缓慢增长,但活力却越来越小,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和乡村生产力不充分的问题日益凸显,所以正是针对要解决这些问题,才提出了乡村振兴这一战略。乡村振兴,应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三个方面。

 一是夯实党建根基。坚持党建引领,明确从严治党责任落实、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管理等主要职责,这样才能推动工作重心下移,才能把党的各项工作落到“神经末梢”; 二是充实人才队伍。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以选优配强“领头雁”队伍为基础,加强班子建设,使领头雁的能力强起来,从而增强发展经济、处理矛盾、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三是健全制度保障。要以建立各项长效管理机制为根本,加强对村务决策、村务公开、“三资”管理、工程建设、惠农政策、耕地保护、土地流转等制度的完善和执行,强化“四议两公开”、党务村务公开、村务联席会议等制度的落实狠抓制度的执行落实,使制度保障打通到最后一公里。

 如何激活新时代乡村发展 的新动力? ?

 新时代给我们的农民吃了一颗“土地承包关系将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的定心丸,还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描绘了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和路线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遵循。

 产业兴旺: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那产业兴旺的根本在哪里?根本就在于从人和地。“人”来看,就是要注重解决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问题,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从“地”来看,就是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农用地而言,要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中央已经明确再延长 30 年,对宅基地经营性和公益性的集体建设用地而言,要从长远考虑,根据未来乡村振兴的需要,逐步盘活,用出效益来。比如说:田园综合体就是以特色农业为载体,以科技和创意为助力,以旅游为引擎、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产业集群,并且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现代农业、农事体验和休闲旅游为一体,可以有效地将科技、人文和文化等要素融入农业生产,多元素集聚,不仅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而且可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业的提质增效。

 生态宜居: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治理人居环境,打扫打扫卫生而已,而是蕴含着生态建设这个更高层次的要求。过去,我们是盼“温饱”,现在是盼“环保”,过去是求“生存”。近几年,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雾霾而言,为提高空气质量,又是车辆限行,又是最严“停工令”(柴油禁售、停工封土、停产限产)等,而且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现在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美好生活需要”就包括干净的水源、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比如,以发展乡村旅游的

 形式带动消费,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同时也用事实告诉群众,只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绿水青山成为经济增长的附加值,绿水青山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带来金山银山。

 乡风文明:从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到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这一项没有变化,足以可见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它表现为在乡村环境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和谐统一,还表现为村民在思想观念上的进步、在知识水平上的提升、在素质修养上的加强、在道德规范上的约束等等;那么乡风文明建设在培育家风家训、村规民约、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基础上最主要的就是:培育更加充满主体性的乡风文明,政府向农村输入资源的同时,调动农民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让农民参与其中,增进农民的主体感,这样才能为乡风文明注入内生动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其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立好规矩,组织好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让村民真正发自内心地去接受和拥护,有了群众基础,规矩才能立得住、行得开;有规可依、有规可循,才能逐渐培养起村民的自觉自律意识,共育好习俗、共营好乡风。

 治理有效: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标志着乡村正向多方参与的“治理”转变,以前指出“管理民主”,很多人都理解为农村村务公开、村委换届选举等方面,而“治理有效”始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密联系的,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治理有效”是保障,这项工作如果做不好,那么各项政策就很难取得效果,甚至无法落地,所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在自治上,就是创新村民议事形式。我们现在推行的是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我们去年在此基础上,又制订了《村干部工作守则》《村干部权利运行清单》等,对村干部的小微权利运行进行监管,村民“自治”更趋规范。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方向就是法治,将现代社会的规则引入乡村治理,通过法律法规的方式,增强农

 民法律意识,同时还要发挥传统伦理道德本身的补充作用,因为乡村与城市相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稳定,像村规民约、核心价值观、传统伦理道德等有时起到的作用更有效。

 生活富裕: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这是乡村振兴的落脚点,聚焦富民是关键,就是要求壮大集体经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只有这样,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在基层落地生根。

 三、如何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管理别人的过程,同时也是管理自己的过程,给乡村干部什么样的要求,首先就要求自己要带头执行,要想管住管好别人,就要让被管理者服气、认可,所以这也就是要求自身必须要有真本事,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过硬的理论水平、过硬的业务技能、过硬的作风纪律、过硬的道德修养、过硬的廉洁自律,坚持在各方面磨砺、全方位打造、多极化发展,要把自身打造成全面过硬的“行家里手”,有能力、有作为、有担当,不义之人拉拢不上、歪风邪气腐蚀不得,以自身实实在在的硬气,赢得扎实履职的底气。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坚持把学习和工作有机统一起来,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循环往复、始终坚持,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有了这样的能力,关键时刻才敢于撸起袖子,才能实现美好前景。

篇五:在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推进视频会议上的发言汇编(6 篇)

 目录 1.打造安居乐业美丽家园(县委书记)

 2.创出大豆振兴 xx 经验(市委书记)

 3.聚力实现 xx 再突破(镇党委书记)

 4.争当全市“吨半粮”创建排头兵(镇党委书记)

 5.依托优势资源培育品牌产业(村党支部书记)

 6.领办合作社激活发展动力(村党支部书记)

 打造安居乐业美丽家园(县委书记)

 去年以来,xx 县始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高点定位、强力推进,先后获得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等国家级、省级称号 x 项,省、市现场会在 xx 召开。

 坚持“四个引领”,强化顶层谋划推动。一是坚持组织引领。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三级书记”一起抓、相关部门各司其职抓,组织发动群众共建美丽家园。二是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编制发展规划,一年接着一年干。三是坚持政策引领。出台专门奖补政策,整合 xx 多亿元投入乡村改貌。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考核,结果与乡镇干部评先树优、提拔重用,与村党支部书记评星晋级、绩效工资挂钩。四是坚持示范引领。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xx 个、市级 xx 个。

 实施“四大行动”,全面夯实村美根基。一是实施乡村改貌行动。投资 x.x 亿元,对 xxx 个村庄实施改貌提升。投资xx.x 亿元,建设“四好农村路”xxxx 公里,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上半年将实现“城区全免费、一元跑全县”。二是实施村庄清洁行动。组建城乡环卫公司,实现“一把扫帚扫到底”。三是实施生态提升行动。投资 x.x 亿元,完成改厕 x.xx 万户。投资 x.x 亿元,新建改造 xx 处乡村污水处理厂站。对 xx 条骨干河道进行改造,每年新增绿化面积 x 万亩以上,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四是实施乡风文明行动。每年评选星级文明家庭 xxxx 户,xxx 个村达到市级以上文明村标准,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 x.x 万户。

 强化“四个均衡”,做优乡村公共服务。一是促进教育均衡。投资 xx 亿元,建设 xx 余处乡村学校、幼儿园。二是促进医疗均衡。投资 x 亿元,新建 x 处乡镇卫生院病房楼,x年新建 xxx 处农村卫生室。三是促进养老均衡。投资 x.x 亿元,建设 x 处乡镇中心养老院,改造 xx 处农村幸福院。四是促进就业均衡。开发公益岗 xxxx 个,促进农民增收,打造共同富裕的 xx 路径。

 创出大豆振兴 xx 经验(市委书记)

 xx 率先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亩均增产 xxx公斤,群众增收 xxx 元,相关经验在全国推广。今年,超任务落实复合种植面积 xx.xx 万亩。

 专班抓专责,带动规模化。扛起责任担当,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出台实施意见,xx 天在国内率先设立正科级大豆产业发展中心,力促成方连片规模种植。顶层设计中,市级工作专班抓统筹,书记、市长任双组长,全盘推进各项工作。责任落实中,市级建园、镇级建方、村级建田,在房寺镇建设 x 万亩示范园,在 xx 个镇街各建 xxxx 亩示范方,在所有行政村各建 xxx 亩示范田。工作推进中,市级领导抓分包镇街,班子成员抓管区书记、管区书记抓村党支部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抓种粮大户,集中流转土地,各镇街共流转土地 xx.xx 万亩。

 良法配良种,撬动机械化。选良种,市委牵头,从圣丰种业订购优质豆种 xx 万公斤,覆盖种植面积 xx.x 万亩。引良机,发挥国家全程机械化示范市优势,摸底统筹全市各类农机 xxxx 台;与中科院合作,建设智慧豆田和种收植保无人化研究示范基地;支持补助 xx 天明机械,自主研发“四二式”复合种植农机,实现大豆玉米一体化播种;成立农机合作社联合社,下划镇街管理,让机械到人、到地块。辟良法,培育大豆产业x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x个省级科研中心,

  建设 xx 产业研究院,让科技的冲劲儿带着种子破土而出。

 二产促高产,把好效益关。以“四端四基地”为抓手,以加工端为牵引,建设中国大豆加工销售基地,推动二产带一产、促三产。去年,xx 生态获中国工业互联网杰出应用奖,大豆产业工业控制系统集成提升制造能力项目入选国家示范项目。今年,建设中国大豆创新产业园、xx 集团素肉与蛋白饮品加工产业园。提升 xx 大豆分离蛋白、制药、油脂三个产业园和 xx 豆沙馅料暨 xx 豆饮产业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加快 x 粮 xx 万吨功能性豆沙馅料及高端食品产业园项目建设,确保 xx 月份一期建成投产。

 聚力实现 xx 再突破(镇党委书记)

 去年,xx 镇入选全市中心镇培育计划。今年,平原县委县政府提出实施“xx 再突破”战略,举全县之力推动中心镇建设。我们突破的路子,就是一个字“聚”,聚产业、聚人气、聚要素、聚红利。

 高标定位。重点在人上做文章,在抢人、留人上下功夫。一是产业聚人。在即将建设的 xxx 省道以北,建设千亩产业园区和千亩生态链接区,围绕做大做强先进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现代高效农业等三大产业,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实现集群式发展。二是文化引人。发掘 xx、xx、xx 等三大文化,高标准打造文化一条街,擦亮 xx 文化名片。三是生态宜人。实施“水润 xx”工程,打通断流 xx 年的城区老河道,形成闭环水系,打造水在城中、城在绿中、碧水绕城的新城镇。四是民生暖人。补齐民生短板,全力提升教育、医疗、养老服务水平,答好民生答卷。

 规划引领。突出顶层设计,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高标准编制中心镇建设规划,在镇驻地构建“一心、两轴、一环、三带、五区”的框架,三年内实施三大类 xx 个项目。今年,按照园区搭框架、城区区域性集中打造的思路,投资 x 亿元,重点实施园区基础设施提升、三纵三横路网、xx 河生态修复、核心片区棚户区改造、雨污分流五大工程,着力提升城镇承载力和带动力。

  要素保障。用足用好上级政策,让更多资金支持 xx 建设。目前,已申报专项债券 x 亿元,争取 xx 河改造、乡村振兴衔接示范区等项目资金 x 亿元。树立“经营城市”理念,组建乡镇平台公司,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xx 发展。在干部队伍方面,持续深化自身建设,全力创建五型机关。重点工作不抓到底不撒手,不达目的不罢休,让干事创业成为 xx 最强音。

 精细管理。抓住底线工作机构整合试点乡镇机遇,结合城乡公益性岗位设置,成立 xx 人的专业执法队伍,常态化管理镇驻地。抓好环境整治、车辆规范等工作,实现人人参与、全民共享。

 争当全市“吨半粮”创建排头兵(镇党委书记)

 去年以来,xx 镇扛起粮食安全大旗,全力打造 x.xx 万亩“吨半粮”核心区,确定了“三年三步走”的目标任务,即一年打造示范方、两年推广 x 万亩、三年实现全覆盖。

 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高能级示范方。成立了“吨半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划定 x 个镇级示范方、xx 个村级样板田,总计 x 万亩;成立示范方建设指挥部,田间挂图作战,责任到人。投入资金 xxx 万元,建设桥梁、水闸 xx 处,整理路肩 xx 公里,设置数字监测站 x 处,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结合临邑县水系连通和“千村千塘”水美乡村工程,清理河道 xx.x 公里,衬砌沟渠 x.x 公里,改造连接坑塘 xx 个,解决了“有水留不住、无雨就买水”的问题。

 发挥党建头雁引领,带动管理提标提效。聚焦弱苗转壮,发挥“党支部+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优势,xx 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组织培训 xxxx 人次,邀请专家田间诊断xxx 余次。目前,全镇培育种粮大户 xxx 家、家庭农场 xx 个、合作社 xx 家,呈现出支部引领、大户跟进、家庭农场以及社会化服务组织百花齐放的局面。

 打造科技“xxx”模式,实现全周期全要素保障。“x”就是搭建土地流转、农机服务、农技服务三大平台。其中,土

地流转平台集政策宣传、信息发布、线上交易、监督维权、配套服务于一体;农机服务平台构筑农机信息化服务和数字化监管两大板块;农技服务平台构建线上线下、专家“秀才”、零延时零距离服务。“x”就是集中推行“六统一”服务,对土地实行统一供种、深耕、播种、配方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管理模式等环节的“六统一”农业社会化服务。“x”就是建设一个数字农业服务中心,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可视化、数据化、标准化管理。

 做好一二产融合文章,延伸产业链价值链。通过产学研合作、订单种植加工等模式,与临邑县华莱士北方生产基地、利康斋食品等龙头对接,在品种、配套服务等方面提供全程优质服务,增加粮食品质,延长产业链条,让好粮卖出好价格。

 依托优势资源培育品牌产业(村党支部书记)

 近年来,xx 村紧抓中心村创建有利机遇,逐步完善公用设施、做好绿化亮化工程、壮大特色产业,逐步打造成集生活、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中心村。

 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强化内生动力。xx 村充分发挥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形成了东为千年古槐文化广场,西有 xx 抗日战争纪念馆、xx 故居,xx 写生基地、xx 苗木基地,北有 xx 美术馆的“两馆两基地一故居”新格局。建立中国 xx 乡村振兴实验基地,探索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利用现有康养基础建筑、垂钓湖等休闲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着力发展康养产业。目前,xx 故居项目主体已竣工并完成室内设计,正进行室内装修,预计 x月中旬对外开放。

 拓宽增收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方面,整合现有文化资源,打造文旅产业,并托管给第三方,以特色文化吸引游客观光旅游,以“坐地生金”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另一方面,利用村内 xx 亩林地及闲散土地,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建成后可实现村集体收入超 xx 万元。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按照多元化、专业化、规模化思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整合农资农具农机服务主体,建设农机便民服务站,为农户提

  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流程服务。

 吸纳人才、定向培养,为中心村建设注入活力。xx 村建有 xx 栋别墅型人才公寓,占地 xx 余亩,为引才、留才提供保障。制定了人才培养计划,着力打造一批学习能力强、致富能力强、接受新观念能力强的人才队伍,夯实村庄发展根基。

 全力创建基层党建红旗村,助力中心村建设。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制定了 xx 村党支部年度“干事清单”,定期公开目标任务和实施进度。深入发掘红色资源,不断完善红色阵地,形成以“红色、生态、文化、旅游、康养”为主的发展模式,创建基层党建红旗村。

 领办合作社激活发展动力(村党支部书记)

 20xx 年 x 月,西于 x 村党支部领办创办了 xx 种植专业合作社,改变过去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模式,蹚出了一条“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社富带民富、村民共富”的新路子。

 突出党建引领,共绘发展蓝图。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干部带头、党员先入,极大消除了群众疑虑。全村 xxx亩土地已全部入社,群众入社率达到 xxx%。在合作社运行方面,实行村“两委”与合作社“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经多次讨论,确定了“传统种植保本、特色种植创收”的种植模式和“保底分红+二次分红”的分配模式。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从 20xx 年的每亩分红 xxx 元、集体增收 xx 万元,发展到现在每亩分红 xxxx 元、集体增收超 xx 万元。

 打造特色产业,推进转型升级。多方筹资 xxxx 多万元,建成 xx 产业园,包括蔬菜繁育基地、冬暖式大棚,每年可育苗 xxxx 万株,生产精品绿色蔬菜 xxxx 余吨。注册“xx”商标,西红柿、辣椒等 x 个单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大力发展以观光采摘为主的旅游产业,建设采摘乐园、精品民宿、森林迷宫等 xx 余处休闲娱乐项目。目前,已形成以种苗繁育、设施蔬菜、大田蔬菜为主的“三大基础产业”和以蔬菜加工、休闲观光为主的“两大延伸产业”,初步构建了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坚持融合发展,实现多方共赢。以合作社为基础,联合东于架、郭庄两个村成立了区域党建联合体,流转土地 xxxx余亩,新建冬暖式大棚 xxx 座。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设置网格经理,采取“固定工资+网格收益提成 xx%”的工资模式,激发管理人员积极性。去年,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东于x、xx 两个村集体年收入超 xx 万元,解决群众就业 xxx 余人,解放并转移劳动力 xxxx 多人,户均收入达到 xx 余万元。同时,合作社被确定为全区农民培训基地,覆盖 xx 镇、xx镇、x 镇、x 镇等乡镇的大棚种植户,已开展专题培训 xx 期,参训高素质农民 xxxx 多人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谈谈你对乡村振兴的看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