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国际收支理论分析如何实现我国国际收支平衡?

众所周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中国一直保持着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增加趋势。按照国际收支平衡的原理,一国出现经常项目顺差应该导致资本项目逆差,只有在金融危机期间,为了积累外汇储备、稳定宏观经济才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双顺差,但中国的情况则相反——在经常项目出现顺差的同时,资本项目也是顺差。
象中国这样的大国,保持双顺差15年以上,在国际经济历史上绝无仅有。而外汇储备的累积正是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集中体现,双顺差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其增长速度更是惊人(见下表一),到2006年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已达8537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
现在中国已经累计了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成为世界第一外汇资产持有国,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资产,在今后两年内,美元很可能会大幅度贬值,而其一旦发生,中国将遭受惨重的资产损失。。。。。。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建立“以市场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总目标,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先后经历了两轮重大改革。总体上看,人民币汇率已初步呈现出双向波动并区间不断扩大、弹性增强、适时阶段性小幅升贬值的管理浮动特征。下一步汇改将走向何方?究竟有哪些因素制约着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及汇率变动将对我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汇率机制改革与利率市场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如何有效地促进汇率机制改革?都是当前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2015年8月,伴随中间价报价机制的改变,人民币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一次性贬值,引发和增强了人民币趋势性大幅贬值的预期。在非美货币持续大幅贬值的背景下,作为以盯住美元为主的人民币的一次性贬值是被动和抵抗型的。人民币汇率的中长期走势引世人瞩目。

一、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进程及其方向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

1994年1月1日,我国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轨,旨在实现“以市场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弹性有所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从8.70升至8.28。但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很快打断了这一进程。人民币汇率在此后整整8年内长期停滞在8.28附近,成为事实上的“硬钉住”(hard peg)制度。

随着外部经济环境趋于宽松以及中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2005年7月21日,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继续朝着“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方向稳步迈进。截至2013年12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已升至6.0969。这样,自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35%(图1)。

2005年以来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主要从三方面展开,一是渐进扩大汇率波动的上下区间,即从2007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区间的0.3%扩大至2014的2%。二是发展和完善外汇市场,增加外汇市场交易主体,扩大外汇市场流动性,参考外汇经纪商制度,拓宽市场融资渠道,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等等。三是扩大人民币对非美货币的直接报价交易,近年来已先后实现了与马来西亚林吉特、俄罗斯卢布、日元、澳元、新西兰元、韩元、以及欧元等非美货币的直接交易,减少了美元对人民币与其他货币交易的影响,有助于人民币汇率摆脱对美元汇率的依赖。

具体而言,从升值节奏与汇率弹性等特征分析,2005年以后的人民币汇率状态可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年7月-2008年8月):剔除2005年7月22日当天人民币一次性升值超过2%这一特殊日期后,人民币仍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单边升值势头。这一时期,人民币兑美元日均升幅达到0.0221。200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波动区间从0.3%扩大至 0.5%。

第二阶段(2008年9月-2010年5月):雷曼兄弟倒闭后,全球金融危机恶化。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在此期间明显受到抑制。与2008年上半年升值6.4%相比,2008下半年仅升值0.36%。而在2008年9月至2010年5月长达一年半时间里,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在6.82-6.83区间,几乎是静止不动。

第三阶段(2010年6月-2010年12月):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前景出现阶段性向好趋势,2010年 6月19日以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弹性显著增强,且总体呈升值态势。

第四阶段(年):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被打破,双向波动增强。2011年,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持续发酵、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等多重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所减弱。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全年244个交易日中,人民币/美元交易价在71个交易日处于中间价升值区间波动,58个交易日处于中间价贬值区间波动,115个交易日围绕中间价上下波动,三个方向的分布相对平衡。201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再次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幅区间,人民币兑美元波动区间将从0.5%扩大至1.0%。2012年243个交易日中,中间价122个交易日隔日升值,121个交易日隔日贬值,并呈现1月至4月走强、5月至9月走弱、10月至12月再度走强的短周期双向波动的特征。

第五阶段(2013年至今):受全球经济复苏不同步和各国货币政策不同步的影响,大量跨境资本流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2013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度出现一波较为明显的升值态势,全年累计升值幅度达3%,中间价41次创出新高。仅2013年12月一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360个基点,相继突破6.12、6.11、6.10三大关口。相比之下,2012年全年升值幅度仅为0.25%。2014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宣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区间放宽至2%。2014年初,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贸易出现逆差的背景下,人民币形成了长达四个月左右的小幅度贬值过程。至此,人民币汇率阶段性的双向波动特征愈加明显。

从我国汇率机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来看,不仅包含了“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的最终目标,还包括“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近期及具体目标。

年,人民币汇率已经接近或达到处于均衡汇率水平,市场对于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已大为减弱。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更有可能成为一种常态。

一方面,人民币要延续单边、大幅升值的势头已不太可能。尽管“均衡汇率水平”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但均衡汇率水平不断升高的前提是中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基于实际情形判断,我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第一,受“人口红利”枯竭、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制约,我国高投入、低产出的增长模式已发展到一个瓶颈阶段,今后要想继续保持每年10%以上的超高速增长已不可能;同样,贸易顺差、外汇储备的增速也难以重复过去20年的辉煌。第二,迄今我国尚未找到一个新的增长模式来完全取代过去的模式,因而无论是从大幅提高生产率还是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的角度来看,“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都不显著。第三,从我国一些主要产业部门,如制造业、农业等的实际承受能力来看,进一步持续大幅升值也将引发诸多社会经济问题,决策层对此不能不有所考虑。

另一方面,人民币也不存在持续下跌的推动力量。一是尽管我国今后经济增速可能适当放缓,贸易顺差扩张势头有所控制,但相对于美、欧等发达国家仍具有一定成本优势;二是近年来阶段性(如2012年前后)的资本外流主要源于市场对于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的一种“过度反应”,并不代表美、欧等市场提供了更好的投资机会——欧洲何时能完全从主权债危机中解套仍未可知,而美国国内的“经济转型”同样还停留于纸面,并未真正出现一个新的、有别于以往过度依赖消费的增长模式。

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是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将会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供求对汇率的调节作用,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同时,还要增强其双向浮动弹性;同时继续改进外汇管理,大力发展外汇市场,推动外汇产品不断创新。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

一是逐步扩大市场汇率波动空间。2005年汇改以来,尽管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但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的汇率波幅相比,人民币波动的范围仍过于狭窄,弹性明显不足,还不能满足外汇市场的发展要求。预计下一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仍将继续扩大汇率波动区间,即由目前的上下2%进一步扩展至上下3%或更大的区间。

二是增加外汇市场流动性。在当前我国外汇市场交易主体的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日渐增强的背景下,为进一步促进人民币汇率的价格发现,增加外汇市场流动性显得尤为必要。从近年来监管部门弱化外汇一级交易商的影响、放松人民币外汇即期波幅限制、扩大银行对客外汇挂牌价波动幅度、放宽结售汇综合头寸等一系列动作来看,当局增加外汇市场流动性的意图非常明显。

三是发展和完善外汇市场体系。发展和完善外汇市场、逐步放开外汇交易是进一步改革汇率形成机制的微观基础。未来的改革思路包括:进一步完善外汇经纪商制度,让更多的企业能够通过外汇经纪商来规避汇率风险,循序渐进地推出更多的金融衍生产品,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工具;继续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改进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管理,进一步满足企业和个人的外汇需求;增强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进行金融创新,拓宽市场投资渠道等。

四是扩大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直接报价交易。长期以来,人民币除了对美元直接报价交易外,其它货币均通过美元汇率套算其对人民币汇率,导致人民币对其它货币的汇率形成对美元汇率的严重依赖。2010年,我国与马来西亚、俄罗斯先后达成了人民币对林吉特、卢布的做市商报价直接交易机制;2012年6月,人民币对日元直接报价交易正式启动;2013年4月和2014年3月,澳元和新西兰元也相继加入直接报价交易的行列;之后韩元和欧元也都加入了这一行列。直接报价交易方式的引入是人民币汇率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由之路,今后必将逐步扩大直接报价交易的币种范围。只有直接交易币种足够多、交易数量足够大,人民币汇率才能真正摆脱对美元汇率的依赖,实现有管理的浮动。

五是改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汇率弹性和走势的影响最大。随着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出现,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的买卖报价与中间价的偏离幅度开始增大。一方面,由于波动区间的限制,交易价格不可能远离中间价;另一方面,由于中间价的定价方式透明度低,不能完全反映市场的预期,所以中间价的走势往往与市场走势和预期相冲突。鉴于中间价机制在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宜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初期可以采取“集合竞价”的方式,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成熟,央行逐渐降低对外汇市场的干预,逐步实现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的市场化。

二、人民币单边升值制约汇率机制改革

就“以市场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目标来看,未来人民币汇率无论是长期固定、长期单边贬值抑或是长期单边升值,都不符合其内在要求。2005年汇改以来,长期固定早已被事实打破,成为了历史;长期贬值近年来也少人问津;但人民币长期单边升值预期在境外甚至境内还有一定的市场,对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形成了严重制约。

首先,长期单边升值有违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在一个成熟、健康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任何资源和产品的价格都是有起有落、有涨有跌的。汇率就其本质而言,无非是两种货币之间的价格。如果只有涨(升值)没有跌(贬值),那么就使无风险套利成为了可能。长期来看,这并不符合经济常态。如果将人民币也视为一种资产的话,纵容投机力量不断推高资产价格泡沫,最终结果只能是泡沫破灭,人民币大跌,资本大规模外逃。这一幕很可能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翻版。

其次,长期单边升值不利于汇改的进一步深化及灵活调整。当前我国正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将人民币兑美元每日双边波动范围控制在正负2%以内。但所谓“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其实是一个很宽泛、很笼统的概念,何时管理、如何管理,透明度还不够高。未来随着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外汇市场日趋成熟发展,还需不断充实“管理浮动”的内涵,并视具体情况予以修正。例如,当人民币汇率波动范围进一步放宽时,可以考虑引入“汇率目标区模型”的管理方式,即央行通常只在汇率接近目标区上下限时才进行干预。由于央行具有较高的信誉,很多时候甚至根本不需要出手干预,市场汇率也会在接近上下限时自动回归,从而实现了所谓的“蜜月效应”(honey

再次,从国际经验看,任何一个主权独立、经济自主的国家恐怕都不可能长期接受本币单边升值的现状,更遑论是被动升值了。即便是美国,也经常选择性地改变其汇率政策导向。如在其经济繁荣时期(如克林顿时代)对外不遗余力地鼓吹“强势美元”路线;而一旦遭遇经济不景气,则通过大幅降息和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打“弱势美元”牌。日本或许是一个甘于接受“长期被动升值”的反面案例,它在上世纪70-90年代长期奉行日元升值政策。1971年8月第三次美元危机(“尼克松冲击”)爆发后,日元汇率从1美元兑360日元升至315日元;1971年12月,“史密森协议”推动日元升值到308;1973年2月,日本再次让日元升值20%至257;而最著名的是1985年的《广场协议》之后,日元从240大幅升至约90年代中期的78(见图2),大幅升值成为日本“失去20年”的重要原因之一。但需要指出是,日本之所以甘心不断地忍受美国的外压(Gaistsu),从根本上说,还是由其二战后的特殊历史地位决定的。不少日本学者都承认,对美国的“殖民地心态”导致日本政府难以对强迫日元升值的要求说“不”,只能牺牲本国部分弱势群体的利益。而中国显然并不存在日本的这一问题,也没有理由屈从于外部压力长期单边升值。


完整的表述为:“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的货币。”

广场协议(Plaza Accord)的背景是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广场协议”的表面经济背景是解决美国因美元定值过高而导致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但从日本投资者拥有庞大数量的美元资产来看,“广场协议”是为了打击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日本。


最后,从国内看,长期单边升值趋势一旦确立,将会形成相应的利益集团,而这些利益集团为了最大化其利益,必然会千方百计地试图对汇率政策施加影响。“汇率政治经济学”认为,汇率政策变化对于一国国内不同集团成员的福利水平将产生非对称的“分配效应”,因而各集团都有其特定的汇率偏好。一般而言,一国的对外投资者、资源进口商及部分服务业较为偏好本币升值;而偏好本币贬值的利益集团不会甘心被动接受既定的本币升值的政策安排,也会积极开展活动,试图去影响政府的汇率政策决策,力促政策天平倒向有利于自身一方。同时,一些规模较小的利益集团往往因利益统一且动员力强,反而有较大的话语权和政策影响力。对于一个公平的政府而言,在制定汇率政策时,必须尽可能兼顾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而不能被少数人的利益左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出现社会利益多元化趋势。尽管我国不允许利益集团对政府或其他机关进行公开的游说活动,但利益集团在中国早已是一个毋庸讳言的客观存在,它们通过不同方式对公共政策的决策施加了一定影响,如贸易政策、房地产市场、电信业改革、医疗改革等领域国内已经有大量的学术研究。同样,汇率政策领域也无法置身事外。人民币汇率每一次大幅升值,都会有一些行业受损,另一些行业受益。如果受益者永远受益,很可能就意味着其他行业的消失。从社会正义和保持国民经济体系完整性、安全性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汇率政策也缺乏广泛基础,是难以持续的。

三、人民币趋势性贬值不利于经济健康运行

近年来,市场上趋势性贬值论一时兴起。试问人民币贬值能成为长期趋势吗?这里有两层含义,即人民币会不会形成贬值趋势和该不该趋势性贬值。

1.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人民币缺乏趋势性贬值基础

人民币不会形成贬值趋势也不该趋势性贬值观点的第一个判断依据是,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实决定了人民币趋势性贬值缺乏基础。

汇率是两种货币的比价,也是一种货币以另一种货币表现的价格。既然是价格,那么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将决定汇率的走势。而影响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国际收支和政策干预。

一国国际收支大体有三种状态,即平衡、顺差和逆差,完全平衡的状态十分少见。在顺差的情况下,外汇市场上外汇供大于求,本币通常较为坚挺;而在逆差情况下,外汇市场上外汇供不应求,本币往往有贬值的压力。当政策干预能力较强时,往往有可能减轻或者加重贬值或者升值的幅度,而难以根本改变其运行趋势。而在干预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当局只好听任本币汇率随波逐流了。由于汇率是两种货币的比价,对相关国家的进出口和资本流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汇率水平的合理与否往往不可能完全由一国来随意掌控,还需要相关国家的某种形式的认同与接受。那种有利于自身的、与国际经济学逻辑背道而驰的政策干预,往往会引起国际利益攸关方的严重关切和不满,带来相关的国际压力。综上可见,国际收支是影响汇率变动及其趋势的基础性因素。

近年来,在促进国际收支趋向平衡的政策推动下,我国的进口加快而资本输出规模逐年增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正在逐步改善。但未来三、五年,国际收支顺差的格局还难以根本改变。

未来我国的进口增速可能略快于出口,但我国的出口能力依然较强,经常账户仍有可能保持一定规模的顺差。一是尽管人口红利正在消退,但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潜力依然不小。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仍会有许多农村人口补充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二是在保持较大的劳动力供应的情况下,相比国际市场,我国劳动力价格的相对优势状态仍有可能维持一段时间。三是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土地租金价格上涨的推动下,沿海地区出口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趋势。近年来,中西部省份出口增速明显加快,这将导致部分企业依然能在国际市场上维持一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四是在成本上升和本币升值的持续压力下,我国出口产业升级过程持续推进,出口产品结构有了明显改善,机电产品占比不断提升,这也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五是欧美市场正在恢复中,未来几年出口增速仍会达到一定水平;而我国经济增速则明显回落,进口增长难以出现大幅回升。此外,目前我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比高达约10%,这是整体实力的体现,难以在一夜之间完全丧失。有鉴于此,未来一个时期我国贸易顺差仍将达到一定的规模。

通常,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宏观政策是影响一国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而我认为,近年来导致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持续顺差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相对较快的经济增长、明显较大的中外利差以及十分充裕的外汇储备。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徘徊在7%-8%区间,但相比于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来说,这一增速依然十分强劲。相伴而来的较高的融资需求对境外资本具有不小的吸引力。而我国充裕的外汇储备则给境外资本流入提供了汇兑保证,至少将来必要时撤出资本,本币不至于一文不名。由此可见,较大的利差是资本加快流入的动机,较高的经济增速则为之提供了信心,而十分充裕的外汇储备则为流入资本提供了汇兑保证。

未来三、五年,我国经济增长仍有可能维持在7%-8%的区间;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难以根本改变,我国利率水平仍会保持在较高水平;而外汇储备仍会处在3万亿美元以上的高位。与此同时,虽然近年来我国资本输出步伐加快,未来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会积极推进,但境内利率水平高企、企业国际经营能力较弱、发达国家变本加厉的投资保护政策以及新兴经济体相对落后的投资环境,将会制约资本输出的步伐。

2.中美贸易不平衡制约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

人民币不会形成贬值趋势也不该趋势性贬值观点的第二个判断依据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格局封杀了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可能。

当下我国贸易收支中存在一个很大的结构性问题,即一方面对欧盟和东盟等主要经济体基本上都是逆差,而唯独对美国存在巨额顺差。前些年对美顺差占整个顺差之比重曾高达100%以上,2013年虽有改善,但也达到83%。2012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达到2189亿美元,2013年仍为2159亿美元。鉴于贸易结构存在问题,这样巨大的贸易不平衡在短期内是难以迅速改变的。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明显下降,从2007年的7.5%降至2013年的2.7%左右,已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甚至低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但对美持续巨额顺差的现象却没有根本转变。如果站在美国的立场上看这一问题,中国对美国有着巨额的贸易顺差,人民币有必要对美元有较大幅度升值,美元应对人民币有较大幅度的贬值,以此来逐步改变过大的贸易不平衡。这似乎也符合顺差国货币升值、逆差国货币贬值的国际经济学原理。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不仅没有大幅升值,却还要形成贬值趋势,自然与美方的诉求南辕北辙,不可能为之所接受。

可以说,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封杀了人民币趋势性大幅贬值的可能。要改变这一状况,关键是扩大从美国的进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美国始终限制高技术产品对中国的出口,因此尽管中方作出很大努力,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状况很难在三五年内得到根本改善。

正因为如此,我国汇率政策的运用被挤压在较为狭窄的空间。一方面,中方对美方有较大的贸易顺差,国际上存在着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压力,有时这种压力还不小,完全对这种压力置之不理还缺乏充足的正当性;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对其他主要的经济体大多为贸易逆差,但由于美元是关键的国际货币,在国际贸易、投资交易中占比达半壁江山以上,美元一旦升值,而人民币兑美元又难以贬值,则人民币对其他货币会有更大的升值。2013年,由于美元有较大幅度的升值,因此尽管人民币兑美元只升值了约3%,但实际有效汇率却升值了7%。由此造成了尽管我国对欧盟、日本和东盟存在不同程度的贸易逆差,但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和东盟各国货币却出现较大幅度升值的尴尬和不利状况。未来如何增强我国汇率政策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是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

3.汇率政策应兼顾国际收支两大构成

人民币不会形成贬值趋势也不该趋势性贬值观点的第三个判断依据是,国际收支结构平衡的内在要求决定了汇率政策应兼顾两大构成。

除去错误和遗漏外,国际收支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汇率政策的重要功能是调节国际收支。当一国国际收支主要构成部分是经常账户交易时,汇率政策必将会重点关注并调节经常账户。而当国际收支两大构成部分较为平衡时,汇率政策则需要兼顾两者的需求,适当加以平衡。因为经常账户的需求往往不同于资本和金融账户的需求,有时甚至是完全相悖的。例如,经常账户出现逆差时需要本币适度贬值,但资本流入较多却需要本币汇率保持稳定,以避免贬值带来资本外逃;又如,经常账户顺差较大时需要货币升值,而由于资本流入较多却需要本币汇率保持稳定,以避免升值带来更多的资本流入,等等。

2012年我国经常账户贷方金额为24599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约40.5倍;资本和金融账户贷方金额为13783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67.6倍。资本和金融账户的扩张速度大大超过经常账户,后者规模是前者的1.67倍。考虑到我国经常账户中有一定规模的交易实质上是资本流动。一加一减之后两大账户其实规模大致接近,已经较为平衡。

在这种国际收支结构下,汇率政策就不能仅以经常账户甚至是出口为其主要调节对象,而应以整个国际收支即包括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为其调节对象。汇率政策不仅要关注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且还应关注资本流动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当我们从推动对外投资和人民币国际化出发,希望人民币坚挺时,需要考量升值对出口产业带来的压力;当我们从改善出口出发,希望人民币走弱时,同样需要考量贬值对资本外逃和资产价格带来的压力。尤其是在外部环境不稳定和我国经济持续徘徊在政策下限边缘的情况下,更应关注资本和金融账户,应避免出现大规模的资本外逃,包括外资外逃和内资外逃对经济带来的严重伤害;实施汇率稳定的政策,而不是人民币趋势性贬值的政策。

考虑到出口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各项政策包括财政、税收、金融和产业政策,可以系统地关注和调节出口行业,给予出口以针对性的支持。不能否认,人民币贬值对改善我国出口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短期内不可能大幅度贬值的情况下,这种作用较为有限。迄今为止,我国出口产品仍以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和一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价格弹性较小,人民币小幅贬值刺激出口的作用十分有限。出口压力的真正缓解恐怕主要还是要等待全球经济全面回暖。

4.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有利于稳增长和控风险

人民币不会形成贬值趋势也不该趋势性贬值观点的第四个判断依据是,稳增长和控风险的双重目标要求人民币汇率以基本稳定为好。

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人民币趋势性大幅贬值可能酿成开放性金融风险。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和政策开放度的进一步扩大,未来我国经济面临开放性系统金融风险。这种风险是指一国经济在一定时期受各种因素冲击所形成的资产价格大幅下挫、资本大规模外逃以及本币迅速贬值等相互影响、循环联动的现象,并将引发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和外汇市场等出现大幅波动。如果应对不当,它会对一国经济造成致命的打击。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泰国、韩国、印尼等及近年来部分新兴经济体都曾经历过类似磨难,这些国家(地区)的经济因此遭受了沉重打击,有的更是从此一蹶不振。

近年来,我国和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复苏进程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反复和波折,加之国内股市较长时间处于熊市,房地产泡沫风险也在潜藏暗长。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若听任人民币趋势性贬值,令市场形成错误预期,有可能催生、助长类似的开放性系统金融风险。

一方面,人民币趋势性大幅贬值意味着人民币资产价格明显风险上升,可能加大我国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下跌风险。目前我国房地产价格处于高位,但近期房地产市场崩溃论不绝于耳,市场已存在强烈的房价下跌预期,此时如果人民币形成贬值趋势,外资和部分内资都将加速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撤离,从而有可能导致我国房地产市场大跌。与世界其他主要股市相比,近年来我国股市持续低迷,如果此时外资加速撤离并带动内资逃离市场,加上房地产股和银行股的大幅下挫,原本就很脆弱的国内股市又将遭受新的沉重打击。

另一方面,人民币贬值趋势形成还有可能加速外资撤离。有观点认为,由于目前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不能自由兑换,且管制较为严格,人民币贬值不会引起资本外逃。对此,我不能苟同。现代国际金融理论研究中存在一种观点,当一国经常项目货币实行可兑换的条件下,资本项目的管制其实已形同虚设。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新兴经济体金融危机的情形可以用来佐证这一观点。2007年以来,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虽逐步开放,但关键部分仍未实行可兑换,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新的限制资本流入的举措,然而境外资本依然可以借助各种渠道大规模流入,以致货币政策承受了巨大压力,外汇储备迅速攀升。无数案例证明,大批资本通过经常项目披着合法的外衣流入境内,资本和金融账户管制的有效性是打折扣的。反之同理,一旦资本加快流出形成趋势,外资外逃甚至内资外逃能被有效阻挡住吗?2004年之前,我国在资本项目下以防止资本流出为主,实行宽进严出。但国际收支误差与遗漏项目长期为负,表明即便是在宽进严出的政策环境下都未能完全阻止资金外流。

尤其应当注意的是,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步伐正在加快,这将给我国经济带来一个新的系统性变量,因此可能培育形成系统性风险的诱因。对于一个已经积累了大量外来资本的经济体来说,未来的风险显然已经不是资本流入,而是资本大规模撤离,若如此必然会带来人民币资产价格的暴跌。就目前我国外汇干预能力来说,当局有能力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人民币汇率运行在合理水平。但与此同时出现的人民币资产价格暴跌却难以有效阻挡,经济增长必将遭受重挫。而从各国的经验教训来看,本币趋势性贬值是开放性系统金融风险的重要推手之一。所不同的是,亚洲金融危机时多国货币暴跌是出于无奈,因为当局外汇干预能力已经殆尽,只得听任本币汇率随波逐流;而我国在未来较长一个时期内,外汇干预能力依然会较为强大。既然对我国来说,人民币趋势性贬值风险很大,那么在具有强大干预能力的情况下,当局会听任人民币真正形成贬值趋势吗?

当下,我国经济增速已持续徘徊在政策下限的边缘,稳增长已然成为短期调控政策的核心与关键。在以财政和投资政策为主,金融政策为辅的稳增长举措实施的情况下,还需要相关的政策加以配合,至少不应再出现新的不利于经济稳定增长的因素。而人民币趋势性贬值,可能会抬升市场风险偏好、增加资产价格下跌压力和资本外逃压力、加重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显然不利于稳增长。在当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为稳定东亚经济形势,人民币选择了承担国际义务,保持基本稳定。而今天,为了保持中国自身经济的平稳增长,人民币汇率也有必要在供求关系影响下双向波动,保持基本稳定。

5.货币汇率变化不完全由货币发行量主导

人民币不会形成贬值趋势也不该趋势性贬值观点的第五个判断依据是,我国货币发行量的实际情况难以完全主导人民币汇率变化。

似乎认为人民币会趋势性贬值的重要依据是,人民币发行量大,即所谓“货币超发”,GDP/M2高企,人民币对内持续贬值。事实上,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一观点的实际理论依据是购买力平价理论。该理论按静态和动态可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前者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两国的一般物价水平之比决定两国货币间的比率;后者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与该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比例。这一理论有其合理之处,但也有一系列不足;尤其是在该理论创立约90年后的今天,显然不能机械地运用该理论来分析人民币汇率水平问题。

首先,购买力平价本身是一种长期均衡汇率,是指国际收支在长期中达到平衡的一种汇率。因此,货币发行量加大与本币对外贬值并非是亦步亦趋的,它需要通过国际收支的长期调整才有可能逐步达成。而在这长期过程中,也有可能受其他因素影响或者货币发行量缩减,本币不再继续对外贬值的过程。其次,该理论强调货币数量或货币购买力对汇率变动的影响,而忽视了其他经济因素以及政治因素对汇率的影响。事实上,中美两国的生产成本、投资储蓄、国民收入、资本流动以及贸易条件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产生重要影响,而不只是货币购买力对汇率有影响。而在经济国际化高度发展的当今世界,国际收支尤其是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越来越大;鉴于汇率对经济的重要影响,往往国际关系也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美元是主要国际货币,而人民币目前正在加快国际化步伐,这也会对未来人民币汇率带来重要影响。再次,该理论要求两国的经济形态基本相似,否则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就没有可比性。事实上,中美两国的生产结构、消费结构、经济体系存在很大差异,难以有效进行价格对比。迄今为止,有过不少借助模型的深入研究,但真正有说服力的凤毛麟角。由此可见,忽视国际上众多的复杂因素,仅从人民币发行量大、对内购买力持续下降得出人民币会对外趋势性贬值的结论,是否过于简单了。这种观点理论上站不住脚,恐怕也难以成为现实。


国际上通用的汇率表示方法有两种: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 Method)用1个单位或100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基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 Method),又称应收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基准,将其折合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我国采用的为直接标价法。

四、人民币合理升值有助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可以说前半程人民币基本上是在贬值,1994年和2005年汇率改革后才出现一定的升值(图3)。

1.合理小幅升值具有促进产业转移和升级的作用

众所周知,我国的经济结构存在许多不合理,包括经济增长推动力也存在结构性不合理,这与汇率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我们能使人民币在保持双向波动总趋势的前提下,适时、合理地允许阶段性小幅升值,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或将带来持续推动力。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推动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房价、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扶摇直上,部分制造业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日益弱化;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欢迎相关产业转移过去。但问题是,沿海的部分企业家还缺少“最后一推”的动力,还无法摆脱惯性思维和惰性心态,不敢主动迈出这一步。此时如果能有一个合理的货币升值,对于激励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到中西部地区去将产生较强的外部推动力。

第二,沿海地区自身的产业升级也需要推动力。对于沿海地区的低端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未来要么是向中西部转移,要么是自身实现产业升级。对于后者,人民币小幅升值如果能产生创新和求变的动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事实上,最近十多年来我国出口结构已持续处于一个改善的过程中,低端劳动密集型行业占比明显下降,如服装制造和普通电器及电子产品占比越来越低。我们如何在目前的基础上再加力推动,使这些企业可以更好地向更高层次转化?使出口产品的结构可以更好地符合国际市场不断发展的需要?汇率应该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第三,在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我们还希望技术进步方面能加快速度。从战后德国、日本、韩国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经验来看,后来居上的关键就在于大力引入先进技术,而这也离不开汇率的作用。2005年至今,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一些国内企业发现,购买某些国外技术要比过去便宜了,过去不太买得起的,现在买起来就轻松一些了。特别是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环保等高新技术,这不仅是企业的事,政府也应该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我觉得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阶段,应该呼吁企业“走出去”不光是购买资源,更应瞄准国外的高新技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伴随着日元大幅升值,日本企业有一个很大的失误是在美国购买了大量不动产,这并没有带来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相反,随着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这些不动产最后大部分又拱手归还给了美国人。如果今后适当的、阶段性的人民币小幅升值能让我们抓住机会引进、储备和消化国外高新技术,对我们未来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产业技术的升级,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优化整个经济运行的质量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需要强调的是,由市场供求关系主导的双向波动大趋势与阶段性的小幅升值之间并不矛盾。双向波动绝不意味着人民币每天必须按部就班地升值、贬值,而是指阶段性的双向波动。如果一个阶段升值的压力比较大,升得比较快;那么另一个阶段,由于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影响,也可能相对升值压力就小一些,甚至借势进行一些贬值。拉长到一年来看,总的趋势还是双向波动,升值幅度并不会太大。这样,既避免了外部对中国经济有太大的冲击,又可借助阶段性小幅升值对我们发展方式的转变带来一个很好的推动,产生一个良性的效果,这可能是我们想要追求的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

2.持续大幅升值将会损害实体经济

当然,未来三五年,我们应当避免人民币大幅升值,因为大幅升值将会损害我国实体经济。

首先,人民币大幅升值将使出口面临双重压力。近年来,国内不少行业都针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压力测试。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普遍感到可以承受的升值空间极为有限。这与人民币在年期间已经历了33%左右的持续较大幅升值有着密切关系。若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升值,而无其他政策支持,这类行业将难以承受。

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制造业工资水平明显上涨。如广东、上海等地先后出现了“民工荒”,不少企业主给民工每年的调薪幅度达20%以上,有的竟高达50%以上;有的还为民工提供住房,甚至夫妻房,以此来吸引民工。但很多民工依然不为所动,选择返回家乡附近的二三线城市寻找新的务工机会。沿海地区劳动力供给骤然趋紧,必然带来劳动力价格以及用工方面成本的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必然一定程度上会反映在出口产品价格上,从而削弱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严重的会导致企业经营活动难以为继。我国出口50%以上是加工贸易,劳动力价格的普遍抬升必然会对整个出口行业产生影响。若此时人民币再大幅升值,将会形成对出口部门的双重压力。其实,若劳动力价格上升是个趋势的话,那么不用升值,我国贸易顺差就会逐步减少。

其次,人民币大幅升值必然推高资产泡沫。与2005年汇改之初的情形相比,目前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水平明显上了一个台阶。人民币持续踏上升值之路,必然会引起海外资本对中国资产的憧憬。如果存在明确的升值趋势和预期,就会吸引那些偏好无风险套利资金流入。过去几年美、英、日等发达经济体持续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拉大了与中国的利差水平,而由此引发的套利动机无疑将吸引大量国际流动资本进入,进一步强化人民币升值预期。我们以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升值预期和中美利差与资本流入高度相关。人民币对美元每升值一个百分点和中美利差每扩大一个百分点,各可能吸引每月50亿美元左右的资本流入。而且这类资本流入在一定阶段内具有较多的自我强化作用和羊群效应。而当升值升息重启并存在进一步预期时,在资产市场上获利丰厚的外来资金还会选择转入银行高枕无忧地获取利差与汇差。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十分宽裕的条件下,海外资本的源源不断的流入,必将进一步推高境内资产价格,孕育新的资产泡沫,尤其是房地产泡沫,从而酝酿系统性金融风险,并给货币政策带来新的、更大的压力。

应当看到,人民币升值的确可能对抑制国内通货膨胀起到一定作用,但实证研究表明,其效果并不明显。仍以2006—2009年的数据分析,人民币升值即使达到10%,进口价格指数大约下降不到5%,消费价格指数下降仅为约0.1%不到。如果短期内有更大幅度的升值,其效果可能会略明显些,但这将会导致出口骤降和失业问题恶化,显然是得不偿失。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升值平抑进口价格指数的作用要强于抑制消费价格指数的作用。因为人民币升值在通过进口价格指数向消费价格指数传递过程中存在障碍,其传递性是衰减的,正是这种衰减性影响了消费价格指数的下降。因此,小幅升值对抑制国内通货膨胀的意义不大。这一点从2006—2008年三年内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达21%左右,但物价却依然出现了几年较大幅度的上涨中可以得到佐证。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有必要清醒地看到,2005年汇改至今,人民币升值之路已行进九年,对美元已累计升值超过33%;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则更大。自2012年以来,我国贸易顺差逐年下降,单月逆差每年出现,且季度也出现逆差;国际收支顺差有所减少,对大部分主要贸易经济体基本只为逆差,等等,都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正在接近其均衡汇率水平,未来不具备大幅升值的空间,当然也就不应该大幅升值。

五、汇率机制改革与利率市场化应协同推进

近年来,围绕汇率、利率等相关改革的优先顺序这一话题引发了较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应基本按照“汇率→利率→资本项目”的顺序并行交叉推进,原则上汇率推进速度快于利率,利率快于资本项目。201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份报告提出,汇率改革与利率改革之间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应该“应该成熟一项,推进一项”。

当前,我国汇率改革框架已基本搭建,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而利率市场化最重要的几步,特别是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也在年相继实现,主要剩下存款利率上限尚未取消。今后几年内,利率和汇率改革都将进入改革深水区。我认为,考虑到汇率和利率市场化之间的紧密关系,还是两者同时、协调推进为好。

1.利率和汇率市场化互为前提和条件

在我国资本跨境流动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必然互相影响。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资本跨境流动使得利率和汇率相互直接影响。本国利率上升导致境外资本流入,从而给本币带来升值压力;而本币升值预期引发资本流入,国内流动性增加会导致本国利率下降。总之,资本跨境流动是利率和汇率之间相互关系的纽带。只要存在资本流动,且无论是完全自由流动还是部分流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都难以割裂,尽管关系的强弱会有所不同。在我国,尽管有资本管制,但随着我国对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部分资本管制项目的放开,跨境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和金融账户总规模(贷方和借方之和)从2003年的4315亿美元到2012年的27735亿美元,扩大了近7倍,而同期经常账户总规模仅扩大了5倍左右(图4)。

即便是受到严格管制的短期资本流动,近年来也通过各种灰色渠道进出我国。如图5所示,作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一种粗略计算,近年来我国外汇占款中的“剩余项”不断增长,且存在明显波动。在此情况下,利率和汇率之间的相互影响要求协同推进这两项改革。

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的平稳推进需要互为前提。在利率处在非均衡水平的状态下推进汇率市场化,很容易因国内外利差而诱发资本流动。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的利率相对变化不大而国外的利率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因国内外利差所造成的不平衡只能通过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的差额来弥补,这必然会造成汇率的剧烈波动,不利于汇率市场化的平稳推进。反之亦然,在汇率处在非均衡的水平下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升值或贬值预期也会诱发资本流动;在汇率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必然会造成利率的剧烈波动,也不利于利率市场化的平稳推进。而市场化的利率和汇率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两者协同推进有助于减缓资本流动的冲击,防止在市场化进程中出现利率和汇率剧烈波动的局面。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如下图6和图7所示,外汇占款和基准利率、人民币汇率都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利率和汇率都是影响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

利率和汇率市场化互为对方提供条件。一方面,汇率市场化后进出口企业的汇率避险需求增加,而人民币远期交易、期货等避险工具交易都要以市场化的利率为基础。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要求货币政策调控从以准备金率工具为主向以利率工具为主转变,而这需要以汇率基本实现市场化为条件。因为根据“不可能三角”理论,在资本流动和固定汇率下,因本国利率上升而引发的资本流入会抵消利率提升的效果,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影响。

从国际经验来看,智利是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同时推进较为成功的例子。智利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保持限制资本流入措施的情况下,同时推进了增加汇率弹性、利率自由化在内的多项金融自由化措施,最后在90年代末完全实现了汇率自由浮动和利率市场化。

2.协同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的相关建议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还剩下最为关键的一步,即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实现彻底的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则是如何进一步钉住一篮子货币,逐步放宽波动幅度,减少干预,实现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两者协同、交叉推进的总体策略下,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是汇率波动幅度扩大和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应同步、交叉推进。这主要是因为与贷款利率相比,资本跨境流动对存款利率的变化更为敏感。随着存款利率上限逐步扩大并完全放开,银行之间会为了吸收存款而竞相提高存款利率,存款利率上升则会加快资本流入。若此时汇率波动幅度没有适时扩大,势必会导致境外资金流入过多,对国内货币政策操作形成制约。因此,在按照逐步渐进的原则协同推进两者市场化改革时,建议在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后,汇率扩大波动幅度则应相应推进;待存款利率按照“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步骤逐步放开时,且汇率在新的波动区间运行一段时间后,再考虑进一步扩大汇率波幅上限。

二是在同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时要保留一定程度的资本项目管制。跨境资本流动规模越大、越频繁,利率和汇率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越明显。尽管原则上两者同时推进,但考虑到各自的条件、时机不尽相同,很难做到完全、准确地同步。为避免相互掣肘、确保改革的平稳推进,建议在对资本项目保持一定管制的情况下推进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近年来,受人民币升值预期、国内外利差等因素的影响,短期投机资本(即所谓的“热钱”)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这类资本流动不但使得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相互影响,还由于这类资本对利率、汇率变动十分敏感,因市场化改革而带来的利率、汇率变化可能导致资本迅速、大规模撤出。因此,不但在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时建议对短期资本流动进行严格管制,即便是在资本项目开放之后,对诸如此类的资本流动还应保持一定程度的管制。

但这也不意味着资本项目开放一定要等到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完成之后再推进。在遵循“先流入,后流出;先长期,后短期;先机构,后个人”的总体原则下,可以选择对利率和汇率冲击不大的项目与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同时推进。具体来看,首先,考虑到直接投资较为稳定,可以逐步放开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管制,鼓励企业“走出去”,并进而逐步推进个人对外直接投资的放开,鼓励个人海外投资。其次,在直接投资管制基本放开后,考虑逐步放松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商业信贷管制,并逐步扩大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规模和投资范围。但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没有彻底完成之前,不宜完全放开对所有信贷和证券投资的管制。

六、促进中美贸易平衡,推动汇率机制改革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再提倡要推动国际收支趋向于平衡,并做了大量工作,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进口需求越来越大,我国对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都表现为逆差,未来这个趋势一定还会持续;但唯独对美国仍维持较大幅度的顺差。如果中美能够携手共同纠正这种不平衡的状况,则对双方都将是有利的,也有助于为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深化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1.贸易问题汇率化无助于中美贸易平衡

当今世界,中美两国关系可谓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对双边关系。一方面,长期以来,由于意识形态、核心利益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中美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间经常出现各种矛盾、不信任和利益冲突。特别是近年来一些美国极端保守人士认为,中国经济的崛起不可避免地要以美国影响力的式微作为代价。

但另一方面,中美之间又始终维持了“斗而不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进入21世纪以来,两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更是不断加深。例如,中国持有巨额美元外汇并大量投资于美国国债,而处于经济不景气中的美国公众也极其依赖中国制造的物美价廉商品,同时中美相互间的直接投资都在持续增长。截至2012年底,美对华实际投资达到702亿美元,美仍是中国外资最大的来源地之一;与此同时,中国对美投资的增长更为迅速,2013年在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2.3亿美元,同比增长125%,截至2013年9月底,中国企业在美累计非金融类投资143.3亿美元。显然,与局部的利益冲突相比,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纽带更为广泛。一些国际知名学者,如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坦、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等人,近年来纷纷提出21世纪应当建立“中美共治”、“中美国”或“G2”等全球治理框架,即:由中美两个大国携手,共同维护全球经济、政治环境的稳定。尽管这并不代表中国也有类似想法,但至少证明了两点:一是中国经济维持较快发展对于世界是有积极贡献的。根据IMF的统计,2007年中国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即已超过美国。二是中美两国保持和谐、互利和共赢的关系,对于确保全球经济实现平稳、健康的复苏乃至繁荣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仍有不少美国的产业利益集团及其政治代言人囿于自身利益,不断利用其掌握的话语权,夸大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并将其大部分归因于汇率因素。次贷危机爆发后,由于本国失业率居高不下,一些美国人声称,中国借助“不正当的”手段攫取了贸易竞争优势。在他们看来,贸易不平衡主要是由于中国实行“硬钉住”汇率制度或严重低估人民币汇率造成的。为此,美国政界,尤其是部分国会议员,多次提出要通过政治施压、立法“督促”等手段迫使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甚至要求人民币汇率应完全与美元脱钩。

事实上,中美贸易不平衡持续扩大,汇率并非关键性因素。如图8所示,2005年以来尽管人民币升值步伐时快时慢,但我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却仍在逐年增长。事实上,中美两国的产业结构性失衡、美国的劳动力价格调整缺乏弹性,以及美国政府长期限制本国企业对华出口高新技术等都加剧了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因此,要想平衡中美贸易关系,还需正本清源、多路推进。

一是双方都应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其中,中国企业要实现从低端制造业向中端制造业的过渡,而美国企业则应全面转向高端制造业领域。应当承认,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奇迹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低成本、高消耗的低端制造业基础之上。实质上是以本国廉价的劳动力、土地、产品原料等资源来补贴美国消费者,高顺差的背后潜藏着环境污染、资源流失、部分群体的社会福利不健全等诸多社会问题。近年来,随着市场在我国资源配置中发挥了越来越关键的作用,这些资源的价格也在逐步上升,这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从中长期看,以往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已难以持续,中国自身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永无止境地补贴美国。而在美国方面,传统低端制造业已遭遇东亚、南亚、拉美众多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竞争,美国不可能有出路;中端制造业也面临来自韩国、欧洲、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经济体的技术挑战。如三星手机将苹果手机挤下“王座”就是一个明显事实。只有将目光转向高端制造业,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下一代网络和数据技术等领域,全面发挥在高等教育、科技金融、专利保护、技术转化等方面的技术储备和制度优势,美国才能建立并巩固强大的竞争力。

二是美国应尊重劳动力市场灵活调整成本的权利。图9表明,即便在次贷危机最为艰难的时刻,美国制造业工人的时薪仍缺乏向下调整的弹性,甚至还不降反增。这与长期以来美国制造业工会的力量过于强势不无关系。例如,日本的丰田汽车工人只有48美元时薪,而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的工资和各项福利开支高达每小时78美元,且后者的员工医保费用开支为前者的10倍。此外,为保住汽车工会成员的高工资高福利和工作岗位,美国汽车工会还不允许美国汽车企业管理层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引入新技术、进行业务重组以及减员增效。其结果是,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中的通用和克莱斯勒2009年先后宣布破产重组。如果美国制造业企业始终无法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整劳动力成本,在不存在明显技术代差的情况下,即便其生产自动化程度略高于中国,要想“扳回”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也无异于痴人说梦。

三是美国应尽快放宽对华技术出口限制。2013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要“让美国成为新增就业和制造业的磁场”,争取让那些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墨西哥等新兴市场的美国企业回流(re-shoring)国内。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理想。与中国相比,美国的比较优势绝不在劳动密集型的中低端制造业,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事实。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份调研报告,2000年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只有美国的3%,2010年提高至9%,2015年将有可能达到17%。美国的服务业尽管在许多方面领先世界,但限于其可贸易的程度,要想大规模地实现跨境、跨大洲流动也不容易。中国市场真正需要的,恰恰是美国的高端制造业产品,如惯性导航系统、信息安全系统、新能源设备、光学纤维、先进复合材料以及高科技通信器材等民用领域的产品。

四是中美两国应全方位加强双边对话与沟通。从2005年以来的经验看,中国在试图化解人民币升值和贸易争端所面临的外部政治压力时,将主要精力放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S&ED)、“中美商贸联委会”(JCCT)和“中美经济联委会”(JEC)、两国领导人互访等双方行政部门层面的交流上,其效果当然有,如美国财政部近年来也顶住各方压力,避免将中国纳入“汇率操纵国”调查名单。但两国立法机构(中国的全国人大与美国国会)层面的交流明显不足。而在美国的政治体系中,国会恰恰扮演着对人民币汇率和对华贸易施压的主要推手角色。因此,今后中美经济外交的重点不应仅仅局限于在两国行政部门之间展开,而应在行政和立法两个层面同时展开积极务实的对话和沟通,特别是全面提升两国立法机构对话机制的重要性,并可考虑设置对等的工作组加强日常沟通。在微观层面上,推动中美两国企业、公众层面的民间对话和民间外交对于增进理解、缓和对抗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政策补充。

2.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面临新的机遇

分析人民币汇率走势,先要看一下美元会怎么走。2013年12月,美联储宣布2014年1月起,将长期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购买规模各缩减50亿美元,每月总购债规模从850亿美元缩减至750亿美元。由此表明美国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市场上的一个流行观点认为,退出QE政策之后,随着资本回流美国,美元汇率将进一步走强,而我国则将承受资本流出的压力,同时也存在人民币趋势性贬值的可能。对此,我表示怀疑。

图10中显示了美元指数近十年来的波动状况,它反映了美元币值的综合性变化,而非针对某一种货币的强弱。从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性现象,即:当避险需求大的时候,美元往往阶段性地走强;反过来,当风险偏好上升的时候,美元往往是趋势性地走弱。例如,2008年9月之前,美元指数的趋势大致是下行的;而2008年9月,随着雷曼兄弟倒闭,次贷危机急剧升级,美元也迅速走强;其后,当危机出现了一些转机,全球经济逐步开始有所恢复的时候,美元又开始走弱。

众所周知,美元是全球最主要的计价、交易和结算货币,全球许多中央政府、金融机构手中都有持有大量美元。当出现风险,尤其是重大危机的时候,这些政府和机构总是希望找到一个较为安全的避风港,来规避汇率风险,同时又能够保持较高的流动性。在这种情况下,规模庞大的美国国债市场无疑是最佳选择。战后半个多世纪来,美元作为全球流动性最广泛、持有量最庞大的国际货币和储备货币,一直屹立不倒,不仅是因为美国经济规模长期位居世界第一,同时还在于它有一个非常庞大的政府债券市场。由于有美国综合国力的强大信誉作为担保,美国国债几乎没有违约风险,当危机来临的时候,持有美国国债无疑是一个相对安全的投资选择。截至2013年末,中国共持有1.27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因此,当经济出现比较大的问题的时候,随着避险需求上升,美元就迅速地走强。

那么,2013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元为什么又再度走强呢?其实,这同样是避险需求所致,因为二季度开始已经在讨论美国将退出QE政策,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却迟迟没有答案,如什么时候退出?怎样退出?退出的步伐怎么安排?退出之后可能会有什么影响?这些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避险需求再度上升了,购买美元资产尤其是美国国债出现了一个阶段性走强。

对于2014年来说,既然美联储认为现在QE政策可以退出了,就说明美国经济未来的增长前景应该是相对乐观的。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经济数据都反映了目前美国经济正在实质性好转。例如,2013年10月,美国当月出口额为1927亿美元,比危机以来最低值(2009年4月)上升了55.0%,比危机前最高值(2008年7月)增长了 16.4%; 截至2013年11月底,美国失业率已降至7.0%,比危机以来失业率最高值(2009年10月)下降3个百分点;2013年四季度,美国GDP增速为3.2%,其中,个人消费支出增长3.3%,明显高于三季度的2%。基于这一预期,未来美元的避险需求将逐步走弱,而风险偏好将逐步上升,更多的资金会蠢蠢欲动,试图寻找能够带来更高投资回报的地方。

如果2015年国内经济还能保持7%左右的平稳增长速度的话,相比于其他一些经济表现经常大起大落的新兴经济体,中国依然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如果将图10中的外汇占款、美元指数、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三条线放在一起分析,不难发现,当美元相对较强时,人民币汇率相对平稳,外汇占款的增速也相对较慢;反过来,当美元迅速走弱的时候,往往外汇占款明显增加、人民币明显走强。但由于美元中期可能走弱,所以2014年人民币对非美货币的升值幅度会放缓。2013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约3%,但是实际有效汇率却升值了7%,主要就是因为美元对其他主要的货币升值较大。

那么,人民币对美元将来有没有可能贬值?最近两年来,不少预测都认为人民币将会有一轮贬值趋势。我认为,比较而言,未来两三年人民币对美元保持小幅度升值的可能性还是更大一些,主要原因是中美之间存在巨大的贸易不平衡(图11),使得人民币要对美元趋势性贬值非常困难。当然,阶段性的贬值的可能性并不能完全排除。总体态势双向波动,小幅升值的可能性大些。未来人民币汇率的阶段性双向波动的改革,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推进了空间。

  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应与对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理解相结合,主要是以发展中国经济为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浅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发展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发展论文篇一:《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

  摘要:中国的经济增长、物价、就业、国际收支;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中国的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

  2007年上半年经济增长11.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涨幅呈现上升势头。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和看待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

  一、中国的经济增长、物价、就业和国际收支

  从2002年底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上升通道,2003年到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持续保持了10%或略高于10%的增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没有出现大的起伏。2007年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经济增幅基本在1个百分点的区间内波动。二季度经济增速加快,主要是因为世界经济比预期要好,近期IMF已将2007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速从4.7%调高到5%。加之部分企业对出口退税和关税政策调整的提前反应,抢在7月1日前突击出口,使二季度贸易顺差增加较多。下半年随着异常因素的消除或减弱,出口增速归于正常,从年度看,增长有望回复到正常水平。

  近五年,是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波动较小的时期。其间,我们克服了非典的冲击,消除了国际市场原油和部分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不利影响,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民经济上了一个大的台阶,经济总量从2002年的12万亿元跃升到20万亿元以上,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应该说,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成就是来之不易的。

  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四年多来,国际市场原油及资源性产品价格暴涨,原油价格从2003年海湾战争前的25美元/桶左右,跃升至70美元/桶以上,平均价格水平超过了60美元/桶。初级产品价格都程度不同地上涨。影响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年均上涨4.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年均上涨7.6%,而居民消费价格年均只上涨2.1%;核心CPI基本稳定在1%以下。2004年CPI的短期上涨,2007年5、6月份CPI的上涨都与农畜产品的价格波动有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际粮食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化对我国传导性影响,加上2006年肉价偏低,导致生猪存栏、出栏下降。2007年上半年扣除食品和能源项目后的核心价格指数仅上涨0.9%。因此,价格的短期波动主要是结构性的,而且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在回落。总体来看,总供给、总需求关系并没有发生突变。回顾1973年和1 982年两次石油危机对当时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形成的冲击,对比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说明我们的宏观调控是卓有成效的。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宏观调控必须高度重视的目标之一,在一个13亿人口规模的大国尤为重要。2003年至2006年,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空间,四年内城镇新增就业近4,000万人。2007年以来,我国在面临就业高峰压力比较大的形势下,就业人数仍不断增加,就业形势继续向好。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29万人,已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70%;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6%;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4%。6月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 1%。就业增加,为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民生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对于宏观经济稳定十分重要。从2005年开始,我国贸易顺差明显增加,并呈继续发展的态势。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对此,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扩大汇率弹性,两年来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8.6%左右。同时,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开征出口税,降低进口关税总水平,促进进口。全面清理宽进严出的外汇管理政策,放宽居民、企业用汇管制,鼓励企业“走出去”等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我们既要看到贸易顺差持续增加是我国国际竞争力提高的综合表现,对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产能利用率,增加劳动力就业,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它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改善国际贸易环境,减少贸易摩擦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当前我国贸易顺差增加是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必然结果,是我国比较优势的客观反映,也与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有关。从历史看,一些大国在经济起飞阶段往往都经历过较长时期的贸易顺差。美国在1874年至1970年的97年里,有93年是顺差。德国在1952年至2005年连续54年保持贸易顺差,日本从1981年以来连续25年顺差。需要特别重视的是,要充分吸取国际和教训,综合考虑我国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就业压力比较大等基本国情,在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等关系中,求得协调和平衡。

  总之,2003年至今的宏观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增长速度较快、物价基本平稳、就业增加较多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矛盾,有的已经有效缓解,有的正在采取措施,形势是好的。

  二、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消费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明显加快了工业化进程。过去四年来,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40.5%上升到43.1%,采掘业、能源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以及轻纺工业相互促进,快速发展,投资大幅度增加,仅制造业投资就有9万亿元左右,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工业制成品不仅能够满足国内需求,还形成了大量出口能力。与之相适应,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明显加强。四年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增加2.6亿千瓦;铁路营业里程增加0.5万公里,而且随着提速,总体运能增加;公路里程增加169.2万公里,特别是高速公路增加2万公里,综合运输体系的协同效应明显增强。煤电油运紧张状况明显缓解,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基本消除,使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不断释放。

  进入新世纪后的这几年,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最快的时期。过去四年,城镇化率由40.5%上升到43.9%,城镇人口新增7494万人,年均增加1874万人。城镇人口和劳动力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有效扩大了社会需求,既包括城市、医疗、交通、通讯、食品等一般消费需求,也包括城市住房、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需求。这些需求都扩大了市场的容量。另一方面,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进入二、三产业,从农村进入城市,也明显增强了要素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保证了要素成本没有过快上升,提高了总供给能力和水平。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过去四年,一些深层次的体制矛盾逐步缓解。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不断健全,资本充足率提高,不良贷款下降,内控能力增强,银行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股权分置改革卸掉了困扰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包袱,直接融资能力明显提高。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逐步显现,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控制力、支撑力、带动力增强,盈利能力提高。与此同时,非公经济快速发展,活力增强。微观经济基础发生了显著变化,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过去四年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最快的时期,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9.8%。累计引进外资2374亿美元。对外开放度明显扩大,这一方面有效增加了总需求,也改变了需求结构;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总供给能力。在我国出口总额中,2006年,外资企业所占比重达到58.2%;进口总额中,外资企业占比达到59.7%。

  过去五年,是近30年来世界经济快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这既有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从2007年情况看,世界经济增长比预期的要好,预计将达到5%。美国经济增长有望在2.2%左右;欧元区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全年经济增长将接近2.3%:日本经济快于上年,全年经济增长大约在2.3%左右;亚太、东欧、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大体接近上年的增速。这也是中国经济增速提高的外部原因。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四年多的快速发展是总需求水平不断提高、总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的结果;是不断克服发展中的矛盾、消除发展瓶颈的结果;是中国经济活力不断增强、潜力不断释放的结果。

  三、中国的经济结构、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

  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是近几年宏观调控的重点。2007年以来的经济结构和发展协调性都出现了一些重要的积极变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初步改善,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提高。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投资增速高于消费增速的幅度收窄。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中西部地区生产和投资快于东部地区。上半年,中部地区工业生产增长19.1%,比东部地区快10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增长19.7%,比东部地区快1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城镇投资增长35.6%,比东部地区快13.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城镇投资增长30.2%,比东部地区快7.9个百分点,呈现出东部投资向中、西部转移的态势。轻重工业比例有所改善,部分“两高一资”产品生产、投资和出口增速回落。上半年,重工业生产增长19.5%,轻工业增长16.4%,重工业生产增速快于轻工业3.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缩小0.9个百分点。上半年,六大高耗能行业生产同比增长20.1%,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此外,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继续大幅增加。财政收入在连续三年保持20%左右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大幅增长,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持。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26118亿元,同比增长30.6%,比上年同期加快8.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3.9个百分点。企业实现利润在连续五年保持20%以上的基础上继续大幅增长。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90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676亿元,增长42.1%,同比加快16.6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改善人民生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表明了经济发展的成就。过去四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2%和6.2%,随着就业增加,工资水平提高,今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快速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5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同比增加31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4个百分点,高于一季度1.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此外,社会保障事业继续得到加强,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医疗等人数继续增加。

  总之,尽管经济运行中一些领域、某些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矛盾和问题,但从全面的观点、发展的眼光、综合的视角看,当前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呈现出增长较快、质量效益提高、结构协调性增强、群众实惠增多的良好发展态势。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在过去四年多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是及时的、必要的、正确的,宏观调控取得了积极成效。

  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国际收支不平衡还比较突出,流动性过剩问题还比较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存在反弹的压力;食品价格的上涨受畜产品生产周期及国际粮价影响,近期难以回落,价格上涨压力还比较大;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的消耗较多,节能减排的压力较大;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短期内还很难根本缓解。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扎扎实实、不折不扣地贯彻好、落实好党中央和国务院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使国民经济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发展论文篇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建议》

  摘要:2013年中国工业及实体经济部门稍显低迷,房建市场交易相对活跃;生产价格与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新增就业人数增多;内需有所不足。认为经济需求不足与金融结构变化密切相关。对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新兴经济体发展的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将影响出口、投资规模下降将、消费增长将保持平衡、通胀压力有所减轻、金融风险不容忽视等。建议应该抓住现在经济有较快增长的潜力的时机,尽可能挖掘这个潜力,使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同时加大政策力度,把握货币政策力度与结构;适当放慢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大国际热钱的审查力度;调控目标至合理区间等。

  关键词:宏观经济;人民币升值;金融风险;合理的调控目标

  中图分类号:F124

  基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主要数据,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做分析与判断。一是当前的经济形势;二是关于金融形势;三是对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四是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建议。通常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主要由四个方面反映,即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从这四个方面来看,我国经济确实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应该说,2013年在面临外部经济环境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实现了宏观经济整个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成绩来之不易。

  2013年中国经济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比较显著:一是工业及实体经济部门稍显低迷,房建市场交易相对活跃;二是生产价格与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三是新增就业人数增多;四是内需有所不足。

  (一)工业及实体经济部门稍显低迷,房建市场交易相对活跃

  相对来说,我国整个工业、实体经济部门稍显低迷,而房建市场交易比较活跃。通过对比可以看到,消费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2013年全年上涨2.6%,工业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下降。因此,结构上体现的一些运行状况特点,带来了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率问题的一些争论,这种争论年终前后较多。中国现在增长率是否偏低?当然,和以往的增长率相比,显然偏低。但现在整个经济处于一个换挡期,不太可能维持过去接近10%左右的高速增长。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判断当前形势,参考意义已经不是太大。但是,根据近两年经济形势的变化,笔者仍坚持现阶段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还在8%或更高一些的水平。2013年7.7%的经济增长,包括2012年这两年的增长速度可能还略微低于潜在增长率。受需求扩张步伐不足够快的影响,还略微有一些偏低。这也反映在目前面临的通胀压力不是很大。如,消费价格全年上涨2%以上,工业品生产价格和供应价格,实际上就是反映生产资料的价格,这两个价格全年还是延续了2012年一季度同比下降的态势,这更多反映的是对于工业品、对于生产资料的需求还不够旺盛。

  (二)生产价格与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

  1995年我国开始有工业品的生产价格和生产者购进价格统计。历史上曾出现三次下降的情况。2012年二季度开始至今已是第四次下降。这对于判断我国是否出现总需求不足,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依据。因为此处有一个重要的、明显的对比。我国从2012年二季度开始至今,将近两年时间的两种主要产品价格指数均处于下降的情况。而其他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欧洲,欧洲形势在同期两个价格指数都没有出现下降的情况。因此,价格出现下降的情况,更多的可能需要从国内去找原因,主要原因是对于实体经济方面的需求不足。当然,还有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较大方面的原因。这两个方面判断是比较重要的依据,是判断国内经济形势的重要参考指标。

  (三)新增就业人数增多

  从就业方面来看,我国整个就业指标统计不是全口径的。如登记失业率、每年新增就业人数等,均不是全口径指标。因此,从数据上看,2013年较早地超额完成了新增就业人数的年度目标。但是否能够准确地反映实际的就业形势,这还要看就业指标背后所反映的情况。就业形势的好转并不能完全说明现在增长态势很好。一些经济学家依据我国现在的新增就业人数超额完成的指标说明现在经济增长情况与经济增长的指标是相对应的。但是,笔者认为,近两年新增就业人数增加较多的原因如下。一是我国近年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更多的人进入退休年龄阶段,实际新增就业人口弥补了原来到龄的退休人员工作岗位。二是与增长结构发生变化有关。过去都是工业部门增长最快,服务部门增长慢于GDP增长,这两年服务业增长往往快于GDP增长。可以说,增长结构变化对于就业形势的好转起到了支撑作用。

  (四)内需有所不足

  内需还有所不足与我国贸易顺差变化有关系。近两年,整个经济都是在8%以下的区间运行,但是2012年和2013年每年贸易顺差增长几百亿美元,2012年比2011年增长700多亿美元,2013年比2012年增加了400亿~500亿美元的规模。现在全球经济还十分不景气,我国出口也面临比较严重的困难。顺差明显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贸易顺差是由于国内需求不足造成的,这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每逢经济处于周期性谷底的时候外贸顺差增加的规律相符。因此,2013年我国经济外部环境不确定,国内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实现7.7%的增长,价格上涨的压力不大,就业形势按照统计指标来看,还有所好转,成绩是来之不易。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目前整个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充分地发挥出来。经济增速下滑,一是与产业增长率下降有关,另一方面即使是增长率下滑,但笔者认为仍应该维持在8%甚至略高一些。7.7%的经济增长率略微低于潜在增长率,这主要和需求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二、经济需求不足与金融结构变化密切相关

  2013年经济需求不足,与金融方面的变化有较为明显的关系。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全年股市波动的幅度比较大。出现了几次起伏,年初上涨,年中下滑,三季度又出现一波上涨,四季度出现一波下滑。2013年总体上呈现一个小幅下降的情况。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所计算的人民币有效汇率,2013年12月份和2012年12月相比较,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一年期间升值了7%以上。变化幅度较大。2013年年内两次出现的“钱荒”现象不仅和金融市场波动有关系,与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了小幅波动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2013年年初,公众更多地还在在讨论中国流动性泛滥问题。2012年底,中国货币与美国货币相比较,中国M2规模是美国的1.5倍。但是,2013年中期,中国出现了“钱荒”现象。经中国人民银行采取措施后,有几个月出现了缓解情况,但是年底又一次出现了“钱荒”现象。对于这个现象怎么看?在这种形势下货币供应是宽松还是紧张?

  (一)钱荒与货币供应是否充足的讨论

  中国人民银行与一些金融机构认为,现在整个货币供应增长态势包括信贷投放量和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社会融资总额和信贷投放的规模都是比较大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出现货币供应紧张而导致“钱荒”的现象。但是,有一些情况仍可反映目前投资规模和信贷情况并不充足,至少在某些时段上不充足。比如,过去通常会依据一个经验公式,在GDP的名义增长率上略加几个点考虑货币化进程。因此,将GDP名义增长率再加上2~3个百分点与货币M2的增长率做比较,如果差不多相等,一般即可以满足整个经济运行的需要。2013年名义GDP增长率是10%或略微多一些,加上三个百分点,即全年M2是13.6%。从经验角度来看,不应该造成货币供应紧张而屡屡出现“钱荒”的现象。

  (二)M2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导致经验估算发生偏差

  笔者认为,以上述经验来判断我国整个金融形势发生了变化,认为M2达到13.6%的增长表明货币供应量宽松并能够满足当前经济运行需要,存在问题。201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将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开始将住房准备金、公积金、一些微存款金融机构和存款金融机构的存款纳入M2的统计口径中。M2的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将统计口径发生变化的M2代入上述原有的经验公式中,不能客观的反映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在2013年三季度货币政策中提到,6月由于“钱荒”的出现,由于同业存款的下降,使得当时的M2的增长率有15.8%降到12%左右,在报告里显示同业存款下降是造成M2增速下降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三)同业存款变化是M2波动的主要因素

  近两年,同业存款的增长对M2的增长起到了很大作用。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资产信贷收支平衡表可以看到,从2011年底至今,中小金融机构同业资金量从三万多亿增加到七万多亿,约翻了一番。这部分增长的数据纳入M2的统计口径中,成为带动M2增长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根据经验估算,目前同业存款增长对M2的影响至少达到2%。如果将中国人民银行13.6%左右的M2增长率减去2%,实际上M2的增长率在11%左右。从这个角度分析,货币供应量并不宽松,甚至有一些紧张。

  在整个货币供应略为紧张的情况下,企业的贷款需求相对旺盛,造成从中小银行贷款资金量增大。近年来,中小型银行资产运用增长快,但自身吸收存款的能力很弱,必须通过其他途径来吸收资金,否则无法符合相关政策的要求。(如存贷比)。因此,吸收资金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吸收同业存款将其存款规模扩大,才能放贷,使得同业资金的需求比过去旺盛很多,而同业资金的供给方主要是大银行。大银行没有明显的增加或者说增加并不明显,使得整个货币市场资金供求非常紧张,一直处于紧绷状态,遇到一些短期因素,“钱荒”现象就出现了。

  2013年中发生钱荒时,金融结构变化剧烈。2013年1~5月我国全国性的中小型银行新增存款是2.2万多亿,比国家大型商业银行新增规模大;另一方面,中小银行在资金运用方面的增长也很快,而且在结构上变化也很明显。中小银行将大量资金投向有价证券,甚至比贷款数量都大,比2012年同期增长超过2倍。另外,中小银行股权投资增加了7000多亿元,也是2012年全期的5倍。来源方与资金运用方同时发生变化,使整个金融机构由大银行向中小银行转移,而同业存款是最重要的转移。

  近两年,“工(中国工商银行)、农(中国农业银行)、中(中国银行)、建(中国建设银行)、交(中国交通银行)”加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这六大银行给其他银行提供的同业资金,实际上增加并不多。但是,中小银行同业资金来源由3万亿增加到7万亿,资金源主要是过去的农村信用社和农商行等一些小型金融机构与信托机构等等。将这些资金通过同业市场聚拢后,从事贷款和投资等。这样,就出现了前文所述的整个同业市场资金供应量增加不大,处于紧绷的状态。

  (四)资金拆借减少导致中小银行资金短缺

  2013年下半年的情况比上半年有了好转。虽然增长势头不及上半年快,但是,存、贷、资金运用、资金来源等各方面向中小银行转移的趋势仍在延续,全年来看,全国性中小银行吸收存款超过3.7万亿元,6家大银行4.8万亿元。全国性中小银行新增贷款2.8万亿,大型商业银行新增贷款4万亿元。2013年两次“钱荒”的出现,第一次的主要原因是当时银行要上交半年度税收和外部监管加强,且有一些虚假的外汇资金通过贸易渠道流入到国内。为了防止外资以虚假贸易的形式流入,加强了外汇贷款监管。使原来作为一个资金重要牵头方的大型商业银行减少了资金拆借。2013年6月拆借成交量不足正常月的40%,不足3万亿元。7月份之后有所恢复,达到4万亿元左右,但仍没有恢复到以往正常状况。以往的拆借资金量约为8万亿元/月。此时,整个货币市场需求很旺盛,供给不足,造成拆借利率、回购利率比利率水平高的状况,年底再一次出现了飙升。

  (五)其他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除结构性变化是2013年金融市场趋势性的主要因素之外,国际因素、国内资金供求也对金融市场产生了影响。由于上半年存在虚假贸易数据,由于外贸顺差、外汇占款渠道增加资金少,而中国人民银行未能及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造成资金明显短缺。2013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及时观察到货币市场上资金短缺、利率明显上升的问题,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增加了货币市场的供给,缓解钱荒状态。到目前为止,应该说虽然情况比2013年6月底和2013年年底有所缓解,但是一周的拆借利率或者更长期的拆借利率,以及回购利率等等一些指标,实际上与往年的平均水平相比仍高,紧张状况仍未完全缓解。

  三、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2013年经济运行趋势和金融市场变化对于判断未来走势提供参考。一是外部经济环境可能有所好转;二是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将影响出口;三是投资规模下降将影响经济增长;四是消费增长将保持平衡;五是通胀压力有所减轻;六是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一)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新兴经济体发展的不确定性

  外部经济环境可能有所好转,主要是因为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美国、日本经济增长加快,欧洲从衰退转为复苏。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香港中文大学刘遵义教授认为,目前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状况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有很多地方类似。印度尼西亚原来就长期存在资本收支和贸易收支逆差现象。而前两年由于发达国家经济状况整体不好,实施了量化宽松政策,使资金进入印度尼西亚、印度、巴西、土耳其、南非等等一些主要新兴经济体。但是现在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体形势有所好转,并且开始缩减量化宽松的规模,信贷资金开始撤出。因此,原来靠吸引资本流入来弥补贸易逆差的做法较难维持,整个国际收支情况开始恶化,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典型代表。主要表现在股市和汇市上。股市还未完全止住下降的势头,汇率市场从2013年初至今均有波动。2013年9月份有一轮回升,但最近一段时间一直贬值,且贬值的幅度很大。贸易逆差的情况整体没有扭转,资本流入开始减少,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有效改善,汇率和股市继续下跌的话,信心越来越脆弱,情况是很危险的。新兴经济体对于我国经济有比较大的影响。我国近年对东盟的出口增长较快,印度尼西亚是东盟的龙头,其经济恶化将对2014年中国对东盟的出口造成比较明显的影响。这是从外部环境来看造成2014年中国经济不确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影响之下,人民币汇率还将有大幅度升值。人民币汇率升值将经历较长时间约半年至一年的滞后期,影响到2014年中国的出口。因此,2014年上半年甚至下半年,尽管我国的出口受发达国家需求递增的影响而可能有所增加,但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较大,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需求增加。因此,虽然国外需求形势可能有所好转,但是对整个出口形势来说,改善的幅度并不大。

  (三)投资规模下降

  影响2014年经济运行情况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投资。2014年投资有可能略有下降。一是观察现有的在建规模。从刚刚公布的数据来看,2013年底在建项目规模比2012年同期约增长16%左右,新建项目投资规模比2012年同期增长14%左右。这两个规模都比现在投资增长的规模要慢,投资增长为16.8%。在建项目规模小,后续的投资增长潜力就小。当然,这并不绝对。因为现在大概在建的规模是年度投资完成规模的2倍左右,如果资金供应好,短期内有可能维持较快的增长。但是,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贷款收得比较紧,且到目前为止,虽然贷款相对2012年四季度情况好,但是好转的情况并不太明显。如,房贷的投放仍比较紧张。

  1.贷款收紧影响投资增长

  贷款收紧对于整个经济运行尤其对于投资的增长会产生比较不利的影响。从2013年12月份公布的数据来看,整个贷款增长不到10%,比所有投资性来源增长慢(所有资金来源投资增长20%左右),贷款增长放慢,还将逐渐影响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资金,大多数企业自筹资金也是通过贷款转化的。因此,贷款增长放放慢对未来总的投资增长会产生影响。

  2.利率上升致使贷款收紧

  对投资增速有可能产生影响的不仅仅是信贷的收紧,因为信贷收紧产生的影响就是利率的上升。据调研,很多地方企业贷款的利率超过10%,大企业可能利率偏低一些:7%~8%。高利率致使盈利预期如果并非十分好的项目,推迟投资甚至取消投资。因此,对未来的投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从目前情况来看,预计2014年投资增长应该将慢于2014年的投资增长。

  (四)消费增长保持平衡

  消费的增长将大体保持平稳。首先,消费在三大需求中是最稳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近期也没有比较明显的刺激政策出台。2013年曾出台一些对消费有短期影响的措施,持续一段时间以后,就产生与2012年基数对比的情况。消费的增长大体保持平稳,许会略微有所加快。综合消费、投资、出口三大形势变化情况,2014年整个经济增长的情况与2013年差不多,大概全年还是在7.5%左右的增长。总体来看可能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201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有可能保持大体平稳的情况,与2013年四季度7.7%左右的增速相近。

  (五)通胀压力有所减轻

  通胀的压力仍然不大,而且有可能通胀的压力还有所减轻,这整个信贷收紧是直接关联的,与整个需求扩张的步伐不够快有直接关系。短时期内CPI的涨幅有可能略微下降。1月份和2月份有可能不发生变化。工业品降幅收窄,而且环比折年度也在收窄,这对工业部门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从工业品购进情况来看,环比由下降转换为轻微的上涨,但还不足以扭转工业品购进价格下降的态势。整个外围的形势还有一些不利的因素,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即便有短期的回升,力度也不强,对国内有影响,但扭转不了国内整体下降的态势。

  (六)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2014年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于金融部门对整个经济运行的影响。目前整个金融体系运行中出现了期限错配的问题。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往往用短期资金做长期的投资,使得长短期的利率出现倒挂。本来正常的情况下长期利率应该高于短期利率的规律被打乱了。目前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如,2013年我国两次出现“钱荒”,每次出现“钱荒”的时候都出现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不正常的现象,这种情况需要警觉。美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6次倒置的情况,几乎每次都出现了经济衰退的情况。在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很多国家的历史都可验证。欧债危机国家如,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一些国家都出现了长短期利率倒置的情况。我国目前只能找到1997年以来的数据,在1997年、1998年经济减速时,也出现了长短利率倒置的情况。我国在2013年两次出现“钱荒”,两次出现长短期利率倒置的不正常情况,这揭示着金融系统蕴藏着期限错配等一些金融风险,值得警惕。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预防对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

  对未来宏观调控的政策的取向有如下建议。一是挖掘经济增长的潜力;二是加大财税政策力度,把握货币政策力度与结构;三是适当放慢人民币增值步伐;四是加大国际热钱的审查力度。

  (一)充分挖掘经济增长潜力

  一是现在经济增长的态势需求略微不足,进入四季度之后,尤其是更近的12月份和1月的情况来看,好像经济略微又出现了回落的态势,说明需求不足的态势还在延续,而且略微加重了。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与微调政策,把需求扩张步伐保持在较为适度的水平上,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2013年以来国内很多人一直主张应该增强对经济下行的容忍度,认为下降至7%左右也是可以容忍的。笔者认为,还是应该抓住现在经济有较快增长的潜力的时机,尽可能挖掘这个潜力,使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

  (二)加大财税政策力度,把握货币政策力度与结构

  2014年财税政策上还是应该适度加大政策力度,一方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另一方面应当适当加大赤字规模。一方面是支持结构性减税的改革,另一方面是对于经济运行、对于扩大需求起一定的支撑作用。目前的货币政策略微偏紧,应该把握好力度。目前的情况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更好地把握好力度和结构变化对货币运行的影响。在考虑结构变化的同时,应该将外部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因素的影响考虑在内,使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较为稳定,避免对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放慢人民币升值步伐

  2013年整个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偏快。印度尼西亚、印度等一些我国有一定程度竞争的国家,其货币在贬值,而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比率仍在升值。汇率的升值步伐太快将使很多传统产品的优势丧失过快。因此,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不应该那么快。笔者根据人民币汇率、各国汇率和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的水平之间的经验关系做过相应的研究,认为实际人民币现在升值的已经有一些略高。因此,建议人民币升值的步伐略微可以放慢一些,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双向波动,出现一定时间的贬值的态势。

  (四)加大国际热钱的审查力度

  对于国际上的“热钱”还是要继续保持加大审查力度。2013年一季度,一些外资通过虚假贸易的渠道进入国内,相关机构采取措施后,规模减少。但是这种现象仍然存在。2013年整个贸易数据月度之间波动非常大,有的月度出现了负增长,有的月度出现了百分之十几的增长。相邻月在正常的情况下,不应当出现如此大的波动。这表明,监管措施严格一些,资金就不进入,监管措施放松一些又可能进入。虚假贸易有时候多、有时候少,致使贸易数据忽上忽下。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贸易波动,而是国际“热钱”的流入流出导致的波动。对于“热钱”流入流出还是应当采取措施,加大监管力度,包括必要的时候采取对于资金的流出入征收一些税费的措施。

  (五)调控目标至合理区间

  2014年调控目标的合理区间应该在7%~8%之间,如果更接近8%的话可能更为合理。现在有很多省市区都在下调经济预期的调控目标。我们国家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而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对换挡期的认识还没有现在这么明确,那个时候很多地区制定了“十二五”经济增长目标,认为处于一个高增长期,增长潜力比较高,所以当时各地制定的目标都还是比较高的。而现在对于换挡期的认识更加明确之后,已经认识到原来制定的增长目标过高,因此,很多地方纷纷将增长目标下调了,这是一个更为符合实际做法,符合目前我国增速换挡期、经济转型期的实际情况。当然,各个省的具体情况并不完全一样。个别省市区没有下调增长目标,甚至不排除有个别省相对2013年还要略微上调增长目标,这都是根据本省的经济情况而进行的。比如,有的产业增长比较快,有新投产的大的项目等。

  [1](美)索洛(R.M.Solow),等.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M]. 胡汝根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

  [2](美)迈克尔·佩蒂斯中国经济存在软肋吗:国家资本结构陷阱与金融危机[M].沈超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张曙光.中国经济态势、问题与发展方向探究[J].中国市场,2013(47).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发展论文篇三:《中国宏观经济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运用数据及资料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宏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经济增长率;资本形成率;技术进步

  自1997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持续上升,GDP持续增长,中国的经济情况十分良好,为人民提供品种日益增多的经济商品的能力上升,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2003年为8472.2元,2004年为9421.61元,增速为11.21%。从2003年开始,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加速,中国开始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但随之出现的就是居民消费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急骤上升,这使得在2004年又开始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2004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倾向得到了控制,与之相对应,价格总水平的上涨也得到了控制。2006年上半年,两年来一直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通货膨胀压力已大大减轻,反通货紧缩压力逐渐显露,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涨,在2004年8月达到顶峰后,从2004年9月开始进入收缩期,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率从2004年10月到达顶峰后,也从2004年11月开始进入收缩期,2005年CPI降低了0.6个百分点,失业率大幅度上升,这些宏观经济指标又明显标志着中国经济正处于萧条状态,即物价下降,基本上是国内需求不振的结果,但产出却实现了增长。根据宏观经济学一向把持续性大幅度的价格下跌及失业率上升判定为经济萧条,认为在这种状态下不会出现持续的快速经济增长;反过来,如果经济确实持续快速增长,则不应该出现价格的持续下跌和失业率不断攀升。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8%上下,但是失业率却居高不下。目前,中国的失业率已进入建国以来的第五次高峰。虽然统计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只有3%―4%,但实际的失业率为8%―9%。失业人员中,包括700万左右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120―150万城镇农民工失业人员,70万待业的大学和专科生。面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况,似乎宏观经济学无法提供充分的分析。表1为国家统计局根据2004年经济普查的结果调整发布的1993年以来的GDP指数。

  总的来说,GDP指数呈上升的趋势,而这一轮的经济增长中,投资与出口是所依赖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我国的经济增长机制与美国不同,美国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的高技术革命,推动了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引发了巨大的投资需求,带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带动了工资水平和就业率的上升,失业率不断下降;高新技术引致的高生产率与大量外资介入同时推动美国经济增长。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消费、投资和对外贸易。2005年,中国的这三方面需求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在供给基本保持了上年的增长幅度的基础上,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的消费的增长率略有提高,以全固定资产投资反映的投资增长率略有回落,而由于进口增长率降低,净出口的增长率则有较大的提升。三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社会仍然保持了旺盛的总需求。自2003年至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分别为27.7%、26.6%、25.7%,呈递减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9%,扣除价格变动之后,实际增长约在11%左右,比上一年同期高出2―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出现了上涨,但是自2004年9月开始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2005年由1月的101.9下降到年末的101.3;在对外贸易上,2003年至2004年,中国的出口总额分别增长了34.49%、35.39%,达到了30%以上的持续出口增长(见表2)。

  资本形成率方面,在改革开放初期,资本形成率是逐渐下降的,到1982年到达第一个低点―32.1%。这实际上是对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片面地强调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为生产而生产的倾向的一种纠正。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资本形成率又经历了一次起伏,这正好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第一个经济周期的标志。从此以后,在每一次经济周期中,经济增长的加速总量伴随着资本形成率的提高,也就是说,资本形成率的提高拉动经济增长。2000年以来,中国的资本形成率不断上升,由2000年36.4%增加到2004年的44.2%。与之相对应,这一时期的最终消费率则是持续下降的,从2000年的61.1%下降到2004年的53%。从资本形成和最终消费比例看,中国经济增长加速更直接的动因主要是来自于投资而非消费。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自1999年上半年跌入谷底(下降0.9%)于1999年下半年开始缓慢回升,于2000年上半年达到局部顶点(上涨1.2%)后,又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回落,于2002年上半年达到局部低点(与上年同期持平)后,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再次反弹,尤其是进入2004年后,反弹力度不断加大,并于2004年一季度达到顶峰(7.5%),从2004年第二季度开始又回落,特别是进入2005年后回落幅度有所加大。投资比重的增加意味着生产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劳动所得比重下降,从而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

  由表3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资本形成率与消费率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资本形成率要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最终消费率则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发展趋势看,世界平均资本形成率逐渐下降,最终消费率逐渐上升,中国出现了相反的现象,世界资本形成率从2000年的22.5%下降到2002年的19.9%,中国资本形成率同期从36.4%上升到39.2%。世界最终消费率从2000年77.2%上升到2002年78.6%,中国同期却从61.1%下降到58.2%。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出现的资本形成率较高相对应,资本投资效率却呈递减规律。开放之初,中国每单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应的GDP接近5,至2004年固定资产单位资本产出达到了1.94,在20多年经济发展进程中资本投资效率基本上呈现递减趋势,也就是说,每生产一单位GDP中,将有更多部分用于投资,才能保证GDP的增长,投资效率是递减的。

  中国资本形成率居高不下,形成了经济增长中“投资过热”综合症。“投资过热”有可能造成资源紧张、通货膨胀压力大及国内消费不足等。从1992年开始,中国能源程序生产总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需要,并且缺口逐年上升趋势。伴随着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紧张,长期看中国潜伏着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的危险,从2000年开始,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升了5.1%,2001年、2002年有所下降,2003年上升4.8%,2004年上升11.4%,同时其他价格指数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2004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6.1%,固定资产价格上升5.6%。而与之相对应,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虽然都达到了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分别为3.9%、2.8%,但仍然属于较低的水平,2005年,这一方面的价格又重新回落。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和需求拉动的通货紧缩并存,使企业的利润空间明显减少。

  居民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2年的15%的水平下降到1995年的13%,1997年为12%,1998年为11%,虽然2001年增长到21%的水平,但2003年、2004年又出现了轻微下滑的趋势。投资过热虽然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居民收入的相对份额并没有扩大,因此表现为投资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与投资过热导致的原材料及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相反,居民消费不足将导致消费价格(包括商品零售价格)下降。

  要使经济达到可持续增长,必须改变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模式,即改变生产函数中的“收益递减”性质,代之以收益不变,或收益递增的前提,这就要求资本产出效率与人力资本等知识要素相结合,这样,生产率会因为人力资本等知识要素的递增而不会随资本规模的增大而递减。当前,由于中国现实情况,地方政府肩负着推动市场化的重要责任,它为市场发育创造条件,直接招商引资、经营资本,投资上项目,扮演了市场主体的角色。而这种市场主体由于缺少产权约束而具有先天性的缺陷,并由此导致了当前的粗放经营,一味地追求GDP,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大量的、对于经济发展呈负面效应的开发区,堆集了很多货币的截子工程,铺摊子、上项目的重复建设,提高了GDP,但是GDP的物质结构并没有随之优化。所以,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具体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技术进步。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科技、生产力得到了大解放和大发展,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由于技术进步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经济发展是靠要素投入(资源投入)和广义的技术进步(包括一切非资源因素所起的作用)推动的。从理论上说,要素投入量的增长是有限的,而技术进步可以是无限的。所以在面临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必须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化为集约型增长方式,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在现代经济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包括: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高规模经济、提高生产要素效率、改变经济结构与制度。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强调了技术进步的重要性。

  第二,投资效率。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消费、净出口增长相对稳定时,要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投资增长发挥了主要的拉动作用。然而,由于受资源和消费需求等的限制,投资增长速度也不能过快,超过了一定范围,投资就会过热,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能源和原材料的紧缺、通货膨胀等。但是根据表2可见,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上升,投资的宏观效率,即资本生产率,是对资本的产出效率或投资效率的一种有效测度,资本生产率越大,表明资本的产出效率或投资效率越高;反之,资本生产率越小,表明资本的产出效率或投资效率越低。目前我国高投资增长是建立在低投资效率基础上的。

  当资本生产率增长率为正值时,收入分配可向劳动份额增加的方向变化,支出分配可向消费份额增加的方向变化,而且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本投入较少和投资率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资本生产率增长越快,经济增长质量就越高。当资本生产率增长率为负值时,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本投入较多,投资效率下降,经济增长质量下降,资本生产率下降越快,经济增长质量就越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大量资本投入,并且资本投资效率较低,因此这种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在长期的发展中,应提高单位资本产出效率,促进消费快速增长,适度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06[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姚愉芳,贺菊煌等.中国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除国际收支逆差的措施之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