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显金刚之怒菩萨心肠,不见菩萨慈悲 什么意思?

真相了!寺庙里的金刚为何怒目?菩萨为何低眉?
在佛教造像中,我们常常看到慈眉善目的菩萨像,让人心生欢喜,也会看到面目狰狞的怒目金刚,为啥同是菩萨,风格差异这么大?背后可是有着深奥的密意。
钟山开善寺,始建于梁武帝天监(502~519)年间。时钟山多佛寺,开善寺以风景独胜。
隋朝时,史部侍郎薛道衡于一日慕名前来参访。
眼见左右群山峻岭,诸峦布势,寺院建制宏伟,道路开阔,古树苍天,一派恢弘气象。踱步殿内,亦见碧殿映空,金像耀目,画栋飞云,意象空灵,巧幻不可臆度。
于大殿虔心参拜之际,见金刚多现怒目圆睁之威严忿怒相,而菩萨则多现温婉低眉之慈悲寂静相,心有疑惑。
路遇小沙弥,遂问道:“金刚为何怒目?菩萨为何低眉?”
小沙弥应答:“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薛道衡听闻,疑惑顿消,心下叹服。
通常,人们会躲避怒目金刚,喜欢低眉菩萨,其实这两者都是救度我们的佛菩萨“因材施教”展现的不同外相。
每个人的根机不同,教化的方式也不同,二者的本质都是慈悲,都是为了所教化的对象。
慈眉善目的菩萨是菩萨,怒目金刚何尝不是是慈悲无量的菩萨?
我们要把自己作病人想,善知识作医生想,既能接受低眉的菩萨,也不抗拒怒目的金刚。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点击展开全文不显金刚之怒,不见菩萨慈悲
我的图书馆
不显金刚之怒,不见菩萨慈悲
来源: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有一则寓言小故事,叫《得寸进尺的骆驼》。一个寒冬的夜晚,有位阿拉伯人正坐在帐篷中取暖。突然,他的骆驼从外面撩起门帘说:外面太冷了,可否让我把头伸进来暖和暖和?仁慈的阿拉伯人说:没问题。骆驼就把头伸到了帐篷里。不一会,骆驼又道:能让我把脖子也伸进来吗?阿拉伯人又答应了它的请求。没一会儿,骆驼又说:不如我把前腿也挪到里面吧,反正也占不了多少地方。阿拉伯人又答应了。一会儿,骆驼又说话了:你看外面的寒风都刮进来了,不如我整个儿站到里面来,这样我们就暖和了。可是帐篷实在太小,完全把他们容在里面是不可能的。但是主人非常善良,保护骆驼就好像保护自己一样,说:要不你先站到里面来试试吧,看看能不能容的下。骆驼进来的时候说:看样子这帐篷是住不下我们两个的,你身材比较小,你最好站到外面去。那样这个帐篷我就住得下了。骆驼说着,进来的时候挤到了主人,主人打了一个趔趄就退到了帐篷外面,主他这样被骆驼挤了出去。有一年中秋节,我坐城际公交回家,因为路途漫长,特意从始发站上车,找了个临道的座位坐下。车行驶了还不到五站路程,车厢内就已经挤满了人。此时,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太太带着一个小男孩上了车,于是我就把座位让给了这位老太太,她抱着小男孩坐了下来,我则挤在旁边过道里站着。行驶了大概一个小时后,坐在老太太旁边的一位老爷爷准备起身下车。此时,老太太眼疾手快,迅速抱起小男孩准备占座,唯恐座位被别人占了。老爷爷看到这架势,背对着老太侧倾的身体,招呼我过来:“小伙子,我看你站了好长时间了,累坏了吧,快坐下来歇歇脚!”我摆摆手说:“没事,要坐的人多着呢,还是让别人坐吧。”老爷爷看着有点不高兴了:“你给别人让座,别人却得寸进尺,你反倒还纵容,这样做好事还有啥意义?要是大家都这样,以后还有谁会让座?你不坐,我干脆不下车了!面对这局面,我只好坐下了。老爷爷才露出了笑容,说 “这就对了嘛,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个学生问孔子,如果别人打我了,我用道德和教养感悟他,好不好?孔子就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如果宽容伤害我们的人,甚至以恩德回报他们,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对待那些待我们友善的人呢?宽容那些伤害者,是对我们友善的人,最大的不公!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这个社会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着“善”的本质,有些人伤害了别人,他们内心不会感到内疚不安,他们只会笑你傻,说一切都是你自找的。这个时候你还选择宽容?那到底该怎么办呢?孔子曰:以直报怨。不显金刚之怒,不见菩萨慈悲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有一位半神英雄,叫阿喀琉斯,是希腊联军第一勇士。阿喀琉斯的母亲是海神忒提斯,父亲珀琉斯却有凡人血统。母亲为了让阿喀琉斯拥有神一样的不老之躯,在他刚出生的时候,每天晚上用天火对其烤炼。可是这一行为被善良的人类,阿喀琉斯的父亲珀琉斯发现了,他不忍心年幼的儿子承受这种痛苦。母亲也就只好作罢。结果,阿喀琉斯凡是被天火烤过的地方,都成了刀枪不入的精钢不坏之身,唯独剩下了脚踵。后来,特洛伊战争爆发。阿喀琉斯作为希腊联军第一勇士,以一己之力,使希腊军转败为胜。然而,在一次战役中,阿喀琉斯被敌人射中了脚踵。一代战神,就因为父亲的一念之“仁”,葬送了性命。善良,有时候甚至是冷酷无情的,然而那可能才是真正的大善。太平广记中有个小故事,隋朝吏部侍郎薛道衡曾经游览钟山开善寺。途中,他看见一位小和尚从大殿走了出来,薛道卫便问他:“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金刚怒目圆睁,其他菩萨却低眉善目啊?”小和尚不假思索,立即回答:“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背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雾满拦江说过,慈悲犹如玫瑰,玫瑰最大的特点并非美丽,而是带刺。没有刺的,不是玫瑰。失去惩戒,不是慈悲。慈悲善良不是无脑无底线,不显金刚之怒,不见菩萨慈悲。学诚法师说:菩萨见众生一切苦,心生悲悯,外相上则不拘一格,“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相”,有慈眉善目,也有金刚怒目。慈眉善目的菩萨是菩萨,“怒目金刚”何尝不是慈悲无量的菩萨呢?《法华经安乐行义》有云:若有菩萨行世俗忍。不治恶人。令其长恶败坏正法。此菩萨即是恶魔非菩萨也。亦复不得名声闻也。何以故。求世俗忍不能护法。外虽似忍,纯行魔业。意思是说,如果菩萨不惩罚恶人,令恶人败坏正法,这时菩萨也成了恶魔。为什么呢?为了世俗忍辱而不能维护正法,看上去是忍辱,但实际是行魔业!不杀生,是慈悲;杀生,也是慈悲。这是杀生,但这更是慈悲。一时恻隐,包庇恶人,看似小善,实则大恶;惩处罪犯,看似冷酷,实则大善。对于恐怖分子,普京说:“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情。而我们的责任就是送他们去见上帝。”正义得以伸张,恶魔得以正法,就是最大的慈悲。面对一个饥饿的人,有人给他一条鱼,有人给他一根鱼竿,教会他钓鱼。前者看似善良,却只能解决他一餐之饥;后者看似无情,却能保他从此一生免于饥饿之苦。不显金刚之怒,不见菩萨慈悲。&“大仁不仁,大善不惠”,看似严酷无情,其实有着仁者之心,它的存在,保护了善良的人,降低和约束了恶徒的恶行,并维护了人性天平。“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这才是慈悲的最高境界。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不显金刚之怒,不见菩萨慈悲|金刚|菩萨|骆驼_新浪网
不显金刚之怒,不见菩萨慈悲
不显金刚之怒,不见菩萨慈悲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有一则寓言小故事,叫《得寸进尺的骆驼》。一个寒冬的夜晚,有位阿拉伯人正坐在帐篷中取暖。突然,他的骆驼从外面撩起门帘说:外面太冷了,可否让我把头伸进来暖和暖和?仁慈的阿拉伯人说:没问题。骆驼就把头伸到了帐篷里。不一会,骆驼又道:能让我把脖子也伸进来吗?阿拉伯人又答应了它的请求。没一会儿,骆驼又说:不如我把前腿也挪到里面吧,反正也占不了多少地方。阿拉伯人又答应了。一会儿,骆驼又说话了:你看外面的寒风都刮进来了,不如我整个儿站到里面来,这样我们就暖和了。可是帐篷实在太小,完全把他们容在里面是不可能的。但是主人非常善良,保护骆驼就好像保护自己一样,说:要不你先站到里面来试试吧,看看能不能容的下。骆驼进来的时候说:看样子这帐篷是住不下我们两个的,你身材比较小,你最好站到外面去。那样这个帐篷我就住得下了。骆驼说着,进来的时候挤到了主人,主人打了一个趔趄就退到了帐篷外面,主他这样被骆驼挤了出去。有一年中秋节,我坐城际公交回家,因为路途漫长,特意从始发站上车,找了个临道的座位坐下。车行驶了还不到五站路程,车厢内就已经挤满了人。此时,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太太带着一个小男孩上了车,于是我就把座位让给了这位老太太,她抱着小男孩坐了下来,我则挤在旁边过道里站着。行驶了大概一个小时后,坐在老太太旁边的一位老爷爷准备起身下车。此时,老太太眼疾手快,迅速抱起小男孩准备占座,唯恐座位被别人占了。老爷爷看到这架势,背对着老太侧倾的身体,招呼我过来:“小伙子,我看你站了好长时间了,累坏了吧,快坐下来歇歇脚!”我摆摆手说:“没事,要坐的人多着呢,还是让别人坐吧。”老爷爷看着有点不高兴了:“你给别人让座,别人却得寸进尺,你反倒还纵容,这样做好事还有啥意义?要是大家都这样,以后还有谁会让座?你不坐,我干脆不下车了!面对这局面,我只好坐下了。老爷爷才露出了笑容,说 “这就对了嘛,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个学生问孔子,如果别人打我了,我用道德和教养感悟他,好不好?孔子就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如果宽容伤害我们的人,甚至以恩德回报他们,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对待那些待我们友善的人呢?宽容那些伤害者,是对我们友善的人,最大的不公!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这个社会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着“善”的本质,有些人伤害了别人,他们内心不会感到内疚不安,他们只会笑你傻,说一切都是你自找的。这个时候你还选择宽容?那到底该怎么办呢?孔子曰:以直报怨。不显金刚之怒,不见菩萨慈悲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有一位半神英雄,叫阿喀琉斯,是希腊联军第一勇士。阿喀琉斯的母亲是海神忒提斯,父亲珀琉斯却有凡人血统。母亲为了让阿喀琉斯拥有神一样的不老之躯,在他刚出生的时候,每天晚上用天火对其烤炼。可是这一行为被善良的人类,阿喀琉斯的父亲珀琉斯发现了,他不忍心年幼的儿子承受这种痛苦。母亲也就只好作罢。结果,阿喀琉斯凡是被天火烤过的地方,都成了刀枪不入的精钢不坏之身,唯独剩下了脚踵。后来,特洛伊战争爆发。阿喀琉斯作为希腊联军第一勇士,以一己之力,使希腊军转败为胜。然而,在一次战役中,阿喀琉斯被敌人射中了脚踵。一代战神,就因为父亲的一念之“仁”,葬送了性命。善良,有时候甚至是冷酷无情的,然而那可能才是真正的大善。太平广记中有个小故事,隋朝吏部侍郎薛道衡曾经游览钟山开善寺。途中,他看见一位小和尚从大殿走了出来,薛道卫便问他:“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金刚怒目圆睁,其他菩萨却低眉善目啊?”小和尚不假思索,立即回答:“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背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雾满拦江说过,慈悲犹如玫瑰,玫瑰最大的特点并非美丽,而是带刺。没有刺的,不是玫瑰。失去惩戒,不是慈悲。慈悲善良不是无脑无底线,不显金刚之怒,不见菩萨慈悲。学诚法师说:菩萨见众生一切苦,心生悲悯,外相上则不拘一格,“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相”,有慈眉善目,也有金刚怒目。慈眉善目的菩萨是菩萨,“怒目金刚”何尝不是慈悲无量的菩萨呢?《法华经安乐行义》有云:若有菩萨行世俗忍。不治恶人。令其长恶败坏正法。此菩萨即是恶魔非菩萨也。亦复不得名声闻也。何以故。求世俗忍不能护法。外虽似忍,纯行魔业。意思是说,如果菩萨不惩罚恶人,令恶人败坏正法,这时菩萨也成了恶魔。为什么呢?为了世俗忍辱而不能维护正法,看上去是忍辱,但实际是行魔业!不杀生,是慈悲;杀生,也是慈悲。这是杀生,但这更是慈悲。一时恻隐,包庇恶人,看似小善,实则大恶;惩处罪犯,看似冷酷,实则大善。对于恐怖分子,普京说:“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情。而我们的责任就是送他们去见上帝。”正义得以伸张,恶魔得以正法,就是最大的慈悲。面对一个饥饿的人,有人给他一条鱼,有人给他一根鱼竿,教会他钓鱼。前者看似善良,却只能解决他一餐之饥;后者看似无情,却能保他从此一生免于饥饿之苦。不显金刚之怒,不见菩萨慈悲。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看似严酷无情,其实有着仁者之心,它的存在,保护了善良的人,降低和约束了恶徒的恶行,并维护了人性天平。“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这才是慈悲的最高境界。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昨天,朋友在微信里跟我抱怨:和我搭档的同事特别懒,大事小事都找我帮忙,我自己已经很多工作了,还要帮他收拾烂摊子,以至于我经常要加班到很晚!我回复他说:那你就拒绝他啊!朋友说:同事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不好撕破脸啊.......我说:那他怎么好意思一直麻烦你?朋友:可能是我人比较好吧。我:.......
乔克叔叔身边很多人都是如此:明明忙的焦头烂额了,别人一叫还是立马去帮忙;明明自己时间不够,非要主动揽活;明明自己都捉襟见肘,还非要自掏腰包去帮助别人。事后,又陷入到无尽的自责和后悔中。李嘉诚曾说: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仁慈的狮子”。仁慈是本性,但单靠仁慈,还无法成功。要有狮子的力量,才能赚钱养家,才能保护亲人,才能反抗欺压。否则,你就不是人好,而是无能了。1世上最讨厌的词是“烂好人”在电视剧《请回答1988》中,德善的爸爸就是一个典型的烂好人,他给朋友做银行担保,结果借贷的朋友生意失败一走了之,使得全集背负巨债,一家人住到不见阳光的半地下室生活。即便在此境况下,德善爸爸看到路边卖东西的老人小孩,还是忍不住照顾,拿出仅有的钱买回完全用不到的东西:录着圣经和佛经的早教磁带、号称可以洗掉钢笔水的假冒伪劣洗衣液,或者是足够全家吃一个星期的蔬菜.......以至于孩子们的学费,都要靠向邻居借钱才能支付。
与人为善是好事,但是不懂拒绝的好心,只会让别人得寸进尺。中国有句老话说“慈不带兵,义不行贾。”世上最讨厌的词就是“烂好人”。别人冒犯你,你不好意思生气, 别人麻烦你,你不好意思拒绝。你所谓的“好心“”好脾气”,发展到极致就是无原则的妥协。不懂地拒绝,不懂压力传递,不懂优雅地撕逼,就只会被人当成软柿子捏。
很多时候,你退缩得越多,能让你喘息的空间就越有限。日子不是用来将就的,你表现得越卑微,一些幸福的东西就会离你越远。在有些事中,无须把自己摆得太低,只有挺直了腰板,世界给你的回馈才会多点。2很多人都叫你善良,我想叫你学会刻薄在电影《芳华》中,黄轩扮演的刘峰,是一个可以说好到极致的人。食堂煮破的饺子没人吃,他就自己揽下;想到有些南方女战友不爱吃饺子,他就亲自煮挂面给人家;明明自己很想去上大学,但为了别人的前途,他把名额让给别人;连猪跑了,别人也来找他帮忙。
可是即便如此,当他自己出了事情之后,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帮他说话,他离开时,也没有一个人来送送他。善良没有底线,世界就失去了原则,你无条件的付出,别人却觉得理所应当。作家陆琪说:“大家都以为,帮人才有力量,而实际上,拒绝是一件更有力量的事情。学会拒绝,人们才知道你的底线,才明白,哪里是可以欺负你的,哪里不可以。”
面对弱鸡同事没完没了的拖累,面对他人一而再,再而三的侵犯,我们总以为,人好就会换来好的结果,却不知,你的仁慈大度,惯出的很可能是他下一次的肆无忌惮。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善良,缺的是理智有度的刻薄和拒绝。佛家寺院,大抵少不了两尊像:笑到发癫的弥勒,手持隆魔杵的韦陀。没有金刚之怒,不见菩萨慈悲。3学会菩萨低眉,更要懂得金刚怒目之前听过一个故事:白崇禧的儿子白先敬喜欢打架,每次打完架回家,白崇禧总是先问:"你欺负别人,还是别人欺负你?"如果是欺负别人,儿子当场要挨顿打,然后拎着耳朵到人家里道歉。如果是被人家欺负了,他会问:“你回手了没有?”如果没有,这顿打挨得比前面更惨。
人好心善,并不等于软弱无能,并不代表逆来顺受。最近很火的电视剧《延禧攻略》里的女主魏璎珞,就是一个例子。她有着所有电视剧女主该有的善良,第一集一开场就救了同行的宫女吉祥,还帮她完成被血污染的绣品。然而不同的是,她的善良很有原则,该有的果断决绝一点也不少。面对故意把茶水撒到她床褥上的宫女玲珑,她提来一桶水泼到对方身上,直接义正辞严的说:“我,魏璎珞,天生脾气暴,不好惹,谁要是再叽叽歪歪,我有的是法子对付她。”
我想,这部剧火的很大原因,正是女主的处事态度:我与人为善,外表和气,但性格里有非常硬气的部分,那就是不要欺负我,尤其不要做让我恶心的事,否则的话,灭之没商量。就像电影《动物世界》郑开司说的一句话:我不会沦为一个凶残的坏人,但也永远不会成为一个软弱的好人。
没有原则的“好人”,就是软弱。所以,无论是面对那些让你无力招架的同事,还是让你倍感压力的陌生人,请学会拒绝,请优雅撕逼,不要再做一个逆来顺受的烂好人。否则,我就只能说:你高尚我为你鼓掌,但我拥抱我的“刻薄”。今 / 日 / 互 / 撩你是一个不懂拒绝的人吗?文字由极物原创,图片大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spider.nosdn.127.net/56d4b9dd0d3eecaf2cb7768347aec2ae.jpe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显金刚之怒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