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哥,那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研究所农业研究所你当年参加面试了吗?现在是否在该单位上班呢?

您现在的位置: &&
&& 文章正文
2017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招聘工作人员公告(47人)
& 【易考吧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nbsp&nbsp[导读]:2017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招聘工作人员47人考试报名时间:日09:00至4月17日18:00,准考证打印时间:日09:00至开考后半小时,考试时间:日 专家推荐:
热门推荐: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2017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根据《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办法》(云人社发(号)等有关文件规定,结合工作需要,经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2017年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7名。
  一、招聘原则
  招聘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报名,统一考试,综合评定,择优聘用。
  二、招聘岗位及人数
  (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名;
  (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名;
  (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名;
  (四)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名;
  (五)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名;
  (六)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名;
  (七)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名;
  (八)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名;
  (九)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名;
  (十)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6名;
  (十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名;
  (十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名;
  (十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名;
  (十四)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名;
  以上14家单位共招聘工作人员47名。具体招聘岗位及招聘条件,详见《云南省农业科学院2017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计划表》(附件1)。
  三、招聘范围和对象
  符合岗位要求的普通招生计划未就业毕业生及符合岗位要求的社会在职人员。
  应届毕业生不受年龄限制,其他报考人员为35周岁以下,博士研究生可放宽至40周岁以下。详见《云南省农业科学院2017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计划表》。年龄计算截止到日)。
  四、招聘基本条件
  (一)报考者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品行端正,热爱农业科研事业;
  3.具有应聘岗位所需的学历、专业和技能;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5.具有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期限未满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受到刑事处罚期限未满或者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做出结论的人员,均不得参加应聘。
  五、报名程序及资格初审
  2017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公开招聘考试统一在云南人事考试网进行网络报名。每个岗位的报名人数与计划招聘数比例应等于或者高于3:1才能开考,未达到3:1比例的,相应递减招聘人数。博士岗位不受3:1开考比例限制。特殊岗位或紧缺专业人员未达到3:1开考比例的,需经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后方可开考。
  (一)报名方式
  此次公开招聘统一在云南人事考试网进行网络报名,不接受现场、短信或来电报名。应聘人员须登录云南人事考试网进行报名。
  登陆云南人事考试网→进入报名界面按报名系统提示填写注册信息→上传近期清晰免冠照的电子照片→填写报名信息→仔细核对报名信息并确认后提交审核→等待审核→审核通过后网上缴费→缴费成功后打印准考证。
  网站地址:www.ynrsksw.cn,www.ynrsksw.com,www.ynrsksw.net。
  (二)时间安排
  网上报名时间:日09:00至4月17日18:00;
  网上交费时间:日09:00至4月19日24:00;
  资格审核时间:日10:00至4月18日18:00;
  准考证打印时间:日09:00至开考后半小时。
  笔试时间:日上午
  08:30-10:00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10:00-12:00综合应用能力。
  本次招聘考试将在日18:00前完成报名资格初审工作。为提高审核效率,本次报名资格初审将利用计算机根据报名信息对照岗位需求判定报考者是否符合岗位报名条件,报名资格审核采用计算机审核与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计算机根据报名信息对照岗位需求判定报考者是否符合岗位报名条件,计算机无法判定时(报考人员所学专业填写为“未纳入专业目录中专业”或“具备岗位要求的相关资质”),提交审核单位进行人工审核,审核结果最迟于第二天返回。对于把握不准的资格审核方面的问题,如:专业,可直接联系招聘单位询问。在此提醒报考人员根据提交报考申请时限及审核时间安排,及时提交报考申请,否则可能因为审核不通过影响你本次考试报名。通过报名阶段的资格初审仅意味着考生在网上所提交的报名信息符合报考岗位的所设置的形式要件,招聘单位还将组织对进入面试的考生进行资格复审,并可能要求考生提交各种所报岗位所需的证明材料。是否完全符合报考岗位所要求的条件,以招聘单位的资格复审结果为准,请考生务必准确无误地提交相关报名信息,凡提交报名信息不准确、不真实的,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通过报名资格审核的人员,其报名信息不再允许任何修改。请考生务必在提交报名信息前将相关信息核对无误。
  计划裁减公告于5月4日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门户网站通知公告栏公布。
  (三)有关要求
  1.报考人员每人限报一个岗位。
  2.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报名时,报考人员要按要求如实填报有关信息和材料,报名时所填专业须按照毕业证上的专业名称填写(含括号内的专业方向)。凡因考生填报信息不实的,按弄虚作假处理,取消本次应聘资格;凡因考生填报信息不全或错误而导致未通过资格初审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笔试结束进入面试前,招聘单位还将审核考生的相关报考资格及学历等材料原件,弄虚作假或不符合报考条件者,一经查实,取消考试资格。
  (四)缴费和准考证
  1.报考人员在资格初审通过后,须于日09:00至4月19日24:00时期间完成交费。笔试分两科: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综合应用能力。按照云南省发改委、云南省财政厅关于事业单位应聘人员资格考试收费标准,每科考试收费50元,合计100元/人。
  2.通过资格审核并缴费成功的应聘人员须于日09:00时至6月3日开考后半小时,登陆云南人事考试网打印准考证。
  (见下一页)
编辑:[Jun] 【】
更多最新考试资讯请关注
易考吧华图网校
&看了本文的易考吧网友还看了
没有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
如果易考吧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罗红军:武汉大学法学学士、清华大学法律硕士,有多年研究公务员考试的经验。尤为擅长常识判断、公共基础知识、公安基础…
&&&&&&&&&&
&&&&&&&&&&
&&&&&&&&&&
&&&&&&&&&&
&&&&&&&&&&
&&&&&&&&&&您当前的位置: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 17:33:14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简& 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简称热区所),成立于 1987 年,现有职工9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7人;高级职称18人;硕士20人,博士研究生2人。省技术创新人才4人;硕士生导师4人。下设党政综合办公室、科技与成果转化科和计划财务科。&热区所立足热区,面向西南,以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思路,依托生态与环境、特色作物资源和蔬菜三个重点学科建设,以生态保育与抗旱节水,特色作物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及开发利用和蔬菜新品种选育及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向,培育了退化生态系统功能调控与植被恢复、农田环境及抗旱节水、特色水果资源研究及开发、罗望子(余甘子)种质资源保护、葡萄品种资源创新与高效生产技术、蔬菜种质资源创新与良种繁育、辣木种质资源创新与开发利用、热带牧草品种资源研究及草地生态和热区生物质能源种质资源开发利用9个科研团队。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成为西南热区特色生态农业科研、示范和技术推广中心,服务(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建所以来,通过实施国家、省和州项目200余项,收集保存特色作物资源2000余份,获省、州科技成果奖3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14部,获专利10项,制定地方标准13项,制定热带作物品种审定规范1项,作物技术规程20余套,作物保护品种5个,林木品种认定9个。科研实验楼6810㎡,科研实验仪器100余台(套),建立了分子生物学、植物育种、土化分析、植物生理生化、植物组织培养等功能实验室。科研基地5060亩,搭建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作物品种选育与开发利用、生态系统监测与作物抗旱节水、作物良种繁育和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等科研与基地平台。与国内外科研院所、企业、政府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围绕科研创新、产业培植和区域经济发展建立了良好的科技合作与服务关系。&多年来,热区所把科研、示范、培训和技术推广有机结合,为生态综合治理与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服务。以县所合作、科企合作等方式,将科技成果与技术覆盖西南地区,促进了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科普教育基地、省环境教育基地、省绿色社区、省园林单位等。&热区所将始终不渝的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认真按照国家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创新体系建设思路,紧紧围绕省、院发展目标,努力提高科技创新与综合服务能力,积极为高原特色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评论摘要(共 17 条,得分 1649 分,平均 97 分)
请选择考试您当前的位置:
分析测试中心简介
来源:热区所作者:何璐发布时间: 10:29:20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是在区域农业生态研究需要,在原技术平台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包括土壤与植物营养、植物生理与分子、农产品品质与质量安全等领域开展干热河谷农业生态学相关分析测试的综合性技术支撑系统。&本中心是建立的集仪器设备购置、运行维护、方法开发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实验技术中心旨在充分利用研究所内现有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同时,通过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中心目前拥有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紫外分光光度计、土壤水分仪、植物效率仪、凯氏定氮仪、气相色谱仪、叶面积仪、冠层分析仪、脂肪测定仪、农药残留检测仪等生态学仪器设备;荧光定量PCR仪、双向电泳系统、梯度PCR仪、倒置式荧光显微镜、多功能显微镜、多功能酶标仪、凝胶成像系统等分子生物学实验设备。分析测试中心平台始终坚持仪器设备专管专用与开放使用相结合、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水平、实现资源共享和有偿服务原则,有效地实现研究所大型仪器的联合共享,发挥实验室和仪器使用的最大效益,以利于分析测试中心的良性循环,提高科研创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建成具备开展土壤分析、生态学研究、植物样品测试、种子种苗繁育与育种等领域的技术支撑体系。分析测试中心平台除满足所内的分析测试工作,同时也能为全省其他高等院校、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准确、有效、公正的检测分析。中心主任:何璐,E-Mail:所级中心仪器管理员:袁建民,樊博,电话:&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您当前的位置:
罗望子(余甘子)种质资源圃——罗望子(余甘子)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团队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 10:56:16
??罗望子(余甘子)种质资源保护研究团队??&&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罗望子(酸角)、余甘子(滇橄榄)种质资源研究团队始建于1992年,围绕云南干热河谷特色资源开展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等研究工作,种质圃内收集保存国内外的罗望子、余甘子资源,野生种质414份,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罗望子(酸角)、余甘子(滇橄榄)种质资源保存圃。其前身为“西南内陆种质资源圃(农业部)”,2008年按照国家资源保存圃建设要求,依托农业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规范建立了50亩罗望子(酸角)种质资源保存圃,2014年通过专家评审正式授牌农业部“罗望子种质资源保存圃”。于2015年立项“余甘子种质资源保护云南创新基地”,编制了国家“余甘子品种审定规范”和“余甘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建立余甘子种质资源保存平台数据库1个,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化的评价体系。罗望子种质资源保存:圃内现保存豆科(Leguminosae),云实亚科(Caesalpinioidea或译为苏木亚科)酸豆属植物属(Tamarindus)罗望子(Tamarindus indica L.)野生资源110份(选育品种9份,地方品种1份,国外种质16份)。& & & &?生长环境:罗望子耐干旱、喜光,适宜炎热气候,为阳性树种。生存环境按气候类型属热带和南亚热带。国内在年降水量极低的云南元谋地区 (540mm)和相对湿度较大的西双版纳地区(1200mm)的河谷地带都可良好生长。但对霜冻敏感,只能承受的3℃以上的极端低温,最冷月份平均气温最好在10~15℃左右,过于寒冷或全年均有降水的地方不适合生长,甚至不能生长。而在贫瘠土壤上的瘠薄半荒坡甚至多石处也能生长,对土壤的酸碱条件适应性特别好,可以在酸性和碱性土壤中生存。?主要用途:1、食用:许多热带国家和地区都传承了别具特色的罗望子鲜食、调味以及加工方法,极富民族和地方风情。2、药用:罗望子果实、叶和树皮均可入药,有很好的抑菌、降血糖、轻泻、抗突变作用,在现代医药工业中用途广泛。3、工业原料:种仁富含罗望子多糖(Tamarind seed polysaccharide,简称TSP),又名罗望子胶,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食品添加剂、胶粘剂和增稠剂等,在国内外应用广泛。4、木材加工:罗望子木材木质坚硬,可以作为良好的木材加工原料。5、生态保持和恢复:罗望子耐高温、光照性强,树体坚韧,具有极强的抗旱能力,是热带特别是干热地区生态保持和恢复的优良树种。& & & &余甘子种质资源保存:圃内现保存大戟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Phyllanthus Linn)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种质资源303份(野生资源293份,选育品种9份,国外资源1份)。& 余甘子 ,别名:滇橄榄、橄榄、喉甘子、木波傣语、七察哀喜哈尼语、庵摩勒(《南方草木状》)等,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起源于亚洲东南部的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地,南美有栽培。中国是世界余甘子主产区之一,国内余甘子主要野生分布在云南、四川、广东、广西、福建、海南、贵州、台湾等省份及地区。适生地域广阔,可鲜食或入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生态经济林木。生长环境:余甘子耐旱,耐贫瘠,根系发达,萌发力强,在海拔200-2000米左右的山地疏林、灌丛、荒地或山沟向阳处均有生长。研究表明在雨量较少、土壤贫瘠、岩石裸露、冲刷严重的山地余甘子均能生长。余甘子喜光喜温,一般在年均温20℃左右生长良好,0℃左右即有受冻现象,不适宜生长。生境的广阔,野生群体为主等特性,造就了余甘子自然群体变异极其丰富,品类繁多,用途广泛的特点。&基地建设:1992年开展山地1000亩集中连片的雨养罗望子(酸角)林建设和研究工作,并在金沙江流域和红河流域推广5万多亩。2012年作为主要技术支撑团队和云南省龙头企业猫哆哩集团合作,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漠沙镇开展3000亩标准化罗望子(酸角)生态经济林建设,目前建成了当地集区域生态恢复、热区观光、生态旅游、哀牢山花腰傣民俗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生态绿地(猫哆哩庄园)。 & 主要团队成员简介:1、沙毓沧:三级研究员,男,汉族,1966年7月生,云南大姚人。1987年参加工作,主要从事热作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以及干热河谷典型区不同立地条件人工植被恢复技术和模式研究。在作物资源研究方面开展了干热区热作资源调查收集、保存评价、创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和探讨,为云南特色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创新利用积累了一定技术与方法;在林果(蔬菜)、林草配置与栽培方面开展了热带果树高效复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丰产技术研究,建立立体种养、有机循环的生产模式,为高原特色农业中的高效复合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示范和理论支撑;在土壤改良与保土耕作方面研究了中度退化生态系统的坡地经济林营建,通过微地形改造、采取不同的整地和种植方式,建立土壤改良和保土耕作技术,为干热河谷山地土壤改良与保护耕作的经济林营造提供了较好的技术示范样板和理论依据;在水资源优化与节水配置技术方面提出通过反坡整地挖穴、生物覆盖、人工滴灌补水措施来提高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干热河谷作物生产中的水资源优化与节水配置提供了很好技术理论参考。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地科技项目20余项,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地州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发表论文60余篇,著作9部;获授权专利8项;良种苗木认定5个;新品种保护2个;技术标准5个、技术规程4个;云南省第一批省委联系专家,云南省科普教育先进个人,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理事,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热带农业科技协作网理事会理事。200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段曰汤:四级研究员,男,汉族,1963年10月生,云南腾冲人。中国园艺学会会员,枣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首批到普洱、保山、德宏、玉溪、版纳等地建立咖啡研究及种植基地的专家之一,对云南省前期咖啡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地科技项目13项,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科学技术专利8项,撰写专著5部。主要围绕云南干热河谷热作资源开发及持续利用开展研究工作,在热作栽培、种质资源保护和干热河谷生态恢复技术研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工作多年来,围绕热作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就酸角、咖啡、余甘子、龙眼、莲雾等特色作物资源的评价、保护、综合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积累了一定的技术方法和研究经验,在特色经济作物复合经营模式与技术研究方面卓有建树,为热带经济作物在热区特别是干热河谷的开发利用创新性的提出了更多的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3、马开华:副研究员,男,汉族,1965年4月生,云南宜良人。主要从事热作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研究。对酸角、青枣、龙眼、余甘子等热带特色经济作物有着多年的研究和开发经验。工作多年来,先后参与和主持国家、省、地方科技项目13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地州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地州自然科学进步奖1项,省农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7项,参与撰写专著7部。1992年主持完成的“金沙江干热河谷退化荒山雨养酸角经济林营建技术研究”,在云南省元谋县境的金沙江一级支流龙川江三级缓坡台地上成功营建了当时国内规模最大1000 亩酸角(罗望子)雨养水保经济林,生长至今一直依靠雨养依然长势良好,保存率达到了95%,可正常开花结果。&4、赵琼玲:助理研究员,女,汉族,云南腾冲人。5、瞿文林:助理研究员,男,哈尼族,云南晋宁人。6、雷虓:研究实习员,男,汉族,四川南充人。7、张梦寅:科辅,男,云南昆明人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