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对长征五号第三次发射发射影响大吗

[转载]长征五号遥二火箭选定7月2日19时23分发射疑似过境台风上空有误
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败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争分夺秒”抢夺发射窗口酿成教训。
一、新闻报道:
“7月2日19时23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组织实施长征五号遥二火箭飞行任务,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后续将组织专家对故障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原本,这次发射意味着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工程研制圆满收官,进入正式应用阶段。同时,这次发射也是我国在今年下半年探月三期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前,对长征五号火箭的最后一次实战演练。
(图略):
7月2日19时23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组织实施长征五号遥二火箭飞行任务,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后续将组织专家对故障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此前我国液体运载火箭的箭体直径大多为2.25米或3.35米,而长征五号箭体直径达到了5米。相比过去"苗条"型的火箭,长征五号被人们昵称为"胖五"。
 "胖五"是我国目前技术难度最复杂、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它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抓总研制,实现了我国液体运载火箭直径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
  作为中国长征系列火箭中的大块头,"胖五"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的运载能力,能够将我国火箭运载能力提升两倍多。
  "胖五"火箭原计划搭乘我国自主研发的实践十八号卫星上天。重达7吨的实践十八号卫星是目前我国研制的地球同步轨道发射重量最重的卫星,应用了激光通信、新型霍尔电推进等系统,将对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的关键技术进行在轨试验验证。
  俗话说,走路都会摔跤。对于最为复杂、最高精尖之一的航天科技来说,进军宇宙更是不易!一个小环节上的差池就可能导致发射任务失败”。
二、笨主对于此次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有以下浅见认识:
(一)、先来了解火箭发射(时间窗口)当时的自然环境情况
1..发射场地理位置坐标:
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地理坐标位于大约为(东经111.0°北纬19.1°)
2..发射窗口时间选定:
北京时间2017 年7月2日19时23分(即:国际时2017年7月2日11时23分)
3..发射周边天气状况:
据中央气象台和气象网最新消息:
南玛都从7月2号生成之今,我国的气象部门就对其展开了严密的监控和实时路径的...及时了解台风“南玛都”更多信息,请移步实时更新的2017年第3号台风南玛都专题...&
www.tianqi.com/news/1916...html
导语:2017台风南玛都于7月2日生成为风力8级的热带风暴,一路向西北方向行进。7月3日到达我国的钓鱼岛附近海域,逼近我国沿海地区,加强为强热带风暴风力10级。三...&
www.tianqi.com/news/1916...html
中新网福州7月2日电
(闫旭)2日,福建省防汛办召集福建省气象、海洋等部门会商分析今年第3号台风“南玛都”发展趋势,安排部署防台风工作。
据了解,今年第3号...&
www.mnw.cn/news/china/17657...html
4..此次火箭发射任务目标:
发射目标自(东经111.0°北纬19.1°)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场
→(经度180°纬度0°)卫星轨道定位区域。
5..火箭发射过境途径包含(罗盘数据:东经132.6&
北纬13.2°),疑似台风“南玛都”起风(东经132.6°
北纬13.2°)区域。
6..天文夹角测地罗盘交叉取点参照:
1…2017年7月2日(当日)罗盘弧形交叉数据显示包含经度110.9;纬度20.4(与发射场地理坐标系位置不符)
2…北京时间19时23分(即:国际时11时23分)罗盘弧形交叉数据包含经度113.2°;纬度18.6°(与发射场地理坐标系位置仍然不符),疑似火箭在此过境受到外力影响出现异常的上空区。
二、综上所引分析:
&此次异常推测在火箭升空飞行大约(经度差)270km换算位置,正值台风“南玛都”过境线路盘旋大约(罗盘数据:东经126.9°
北纬20.4°)区域,与火箭飞行碰肩相遇。是在地面信号受到台风“南玛都”强力磁场干扰,信号功能减弱或若隐若现、上空火箭难以维持信号正常接收才导火箭致失去方向。加之气旋吸力拖累火箭上升,推力不能提速出现异常。最终导致整个发射失利。
三、最后想说一句应该不该说的话:
&据天文夹角测地罗盘数据显示: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场地理坐标不适宜发射窗口最佳时间的计算,或文昌卫星发射场并非是最佳地理坐标选址区域。任何一次卫星发射过境线路应远离或避开气旋、台风、地震等气象、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时段。
嗨:笨主才疏学浅,又喜好遐想连篇,总爱吃豆子喝凉水,屁事多多。不足称道。仅供参考!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长征5E重型运载火箭发射空间站的模拟动画_标致307论坛_爱卡汽车移动版
财产: 49426 爱卡币
帖子: 27259 帖
来自: 广东省|东莞市
&& 长征五号是中国研制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系列,与欧洲阿丽亚娜5基本同级。其设计思想以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为重点。可搭载两种专门为其设计的火箭发动机,分别为推力为120吨的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推力为50吨的YF-77氢氧发动机。长征五号系列实行模块化设计,由直径为5米、3.35米和2.25米的三种模块构成。5.0米直径内核级利用液氧和液氢(LOX/LH2)推进剂和二台50吨LOX/LH2发动机。它能使用被看做聚立在一起的发射装置,或一个捆绑内核级的发射装置。3.35米直径内核级利用液氧和煤油推进剂和二台120吨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它能被当作重载发射装置的捆绑级或中等-负载发射装置的内核级。2.25米直径内核级使用液氧和煤油推进剂和120吨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它能被当作捆绑级或一枚立式装配的小负载发射装置。模块化设计的好处是可以根据需要把不同模块组装成不同推力的火箭,以执行不同的任务。例如系列中最为强大的型号,以两个5米模块为主推进器,另配有 4个3.35米模块为助推器。  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和位于海南岛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基地问世后,CZ-5在下20~30年会实现大负载量“低环球轨道”(LEO)和“同步轨道” (GEO)任务的需求。中国将具备1.2吨至2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将1.8吨至14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可发射20吨级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大型空间望远镜、返回式月球探测器、深空探测器、超重型应用卫星等。   &长征五号&是一种无毒无污染的高性能火箭,它有4个助推器,身高59.5米,起飞重量为643吨,起飞推力为833.8吨。与现有的运载火箭相比,新一代运载火箭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能从现在的10吨提高到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可以从现在的5.5吨提高到14吨。  14吨的运载能力意味着可以发射更重的、功能更全的卫星,可以进行一箭多星的发射,提高它的发射效率和组网的速度。25吨意味一次可以把25吨的载荷送入到地球的低轨道,也就是&神舟&飞船运行的这样一个轨道,可以进一步发展空间站,空间实验室。   目前长征五号火箭的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首次整机试车已经成功,第一阶段技术方案的论证和设计工作基本完成,计划在今年年底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是初样研制阶段。  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梁小虹介绍,在初样研制阶段,要做大量地面试验,之后转入试样,试样后基本就要转入生产各种单机,到最后组装发射。现在瞄准2014年首飞。   由于新型大推力火箭直径达到了5米,很难通过铁路或公路运到中国已有的发射厂,因此火箭的研制、产业化基地选在了靠海比较近的天津滨海新区,发射基地选在了海南的文昌。  海南卫星发射中心纬度较低,距离赤道较近,在那里发射卫星可以节省运载火箭的燃料。同时,火箭一级落区10公里半径内都在海上,对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虽然地处海岛,文昌基本不受台风影响。以上因素加上便利的运输条件决定了国家在海南新建卫星发射中心。  正在建设的中国大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产业化基地,项目总投资达到45亿元,规划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在2009年年底一期工程完成以后,可以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需要。  中国现在的运载火箭进入了一个高密度的发射时期,这个基地的建成,能够满足未来30年,每年年产20到30发这样的运载火箭的生产能力。  2013年这款运载火箭就将首次试发。不过长征5号和老美处于暂停研制的战神5号相比,还差不少。。。。& & 战神5号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130吨,月球轨道的运载能力为65吨,火箭直径达8米;而中国长征5E的运载能力为近地轨道25吨,火箭直径为5米,运载能力相差5-6倍。[ 本帖最后由 took 于
14:17 编辑 ]
财产: 146 爱卡币
帖子: 116 帖
来自: 北京|北京
好,大火箭早日出来吧,尽快把航天飞机也弄上去
财产: 49426 爱卡币
帖子: 27259 帖
来自: 广东省|东莞市
老美都已经淘汰航天飞机咧。。。。
发表于原帖2楼
财产: 4737 爱卡币
帖子: 2386 帖
来自: 北京|北京
那老美用什么往国际空间站运东西?
发表于原帖3楼
财产: 146 爱卡币
帖子: 116 帖
来自: 北京|北京
在反引力机实用之前,以后太空堡垒上天估计也离不了大火箭,呵呵
财产: 12.9万 爱卡币
帖子: 30258 帖
财产: 49426 爱卡币
帖子: 27259 帖
来自: 广东省|东莞市
这几年航天飞机已经把国际空间站上的大型构件都运的七七八八了,以后的补给和小件是靠俄罗斯还有日本或欧洲的货运飞船了,老美私企的猎鹰9也发射了,也可以用来运货。& & 老美则集中精力搞X-37B之类的空天飞机、轨道飞机和战神5重型火箭,等成熟后又将其它各国远远抛在后面咧。。。
安布罗西尼
发表于原帖4楼
财产: 1593 爱卡币
帖子: 1303 帖
来自: 浙江|宁波印象西昌,到赶羊沟里追寻中国航天人最美的样子印象西昌,到赶羊沟里追寻中国航天人最美的样子装备科技百家号青山映射中国红这就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台风与高温,未能阻挡一个航天迷向着航天圣地进发的心。随着7月29日第33、34颗北斗卫星发射的临近,我踏上了前往西昌的旅程。最平凡的路,怀着最虔诚的心出发。01▲
西昌美景我曾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西昌,一座神秘之城。如果不是频频出现的“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某某卫星”,这座被大山紧紧拥抱的城市,出现在我的脑海中的只会是诸葛亮“五月渡泸”、杨生庵“夜宿泸山”、刘伯承小叶丹“彝海结盟”这样的传奇故事。越是传奇,越是神秘,越是勾起了我的向往。▲
从北京到西昌一路辗转。西昌,位于四川南部,是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为全州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通过百度,一连串的资料不断涌现眼前。在所有的资料中,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西昌空气透明度好,一年四季绝大部分时间都可看到月亮。尤其在晴朗的夏夜,一轮明月,圆润清澈。故:西昌被称为“月亮城”。看着如此简介,我不由得赞叹,原来航天建设者的目光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瞄准蟾宫。▲
飞机即将降落,群山怀抱中的西昌,终于揭开面纱。习惯出差的我,此次出发就像一个从未远行过的旅人一般,久久不能平缓内心的激动。出发前夜,我还在耐心地整理着与西昌有关的一切资料。上世纪60年代末,如今雄伟的发射场所在地,还被当地人叫做赶羊沟。只听名字,相信大家已经猜到那是一片多么荒凉的土地。雄伟的大山,空寂的野林,潮湿的盐雾,构成了一副亟待唤醒的梦境。而这个梦,需要一双在粗犷有力的大手,去敲开沉寂的山林大门。▲
前往发射场的路上,群山被浓雾包围,此刻天上也下起了小雨。探索浩瀚太空的蓝色梦想,指引着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从戈壁滩出发,一路跋涉来到大凉山。他们头顶云天,脚踩青山,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座座绿色的帐篷,点燃了这片古老土地的科技圣火。当飞机掠过山峦,墨绿色的大山深沉犹如一位慈祥的长者,久久的凝望着远方。而这位慈祥的长者也在时刻考验着从祖国四面八方赶来的山外人。在前往中心的路上,飞速行驶的车子让人来不及欣赏大山的美景馈赠。笔直通畅的公路,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各项建设带来了极大便利,而回顾过往,中心的宣传干部王玉磊给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建设者从大漠戈壁转战大凉山1970年,当东方红乐曲声震九州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也已悄然破土动工,为了力争在1972年前建成发射场及配套工程,所有的建设者都卯足了干劲。但是开工伊始,一只巨大拦路虎就横亘眼前,建设者们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湍急的安宁河上搭起一座“通天桥”。如若不然,航天大军的大批物资就进不了山,发射场就无法开工。▲
建设者从大漠出发时在装运物资时值隆冬,天上飘着雪花,虽然西昌不像大漠中数九寒天让人瑟瑟发抖,但建设者们只穿单衣,站在齐腰深的水中,那种滋味可想而知,虽然有很多同志冻得脸色发青,但大家还是咬着牙,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当工程进行到桥基浇筑阶段时,多变的大山,展现出了他的狂野。突发洪水,一股洪流瞬间就将河堤冲开了一个大口子,照此下去,汹涌的洪水势必将冲毁桥墩,情况紧急,刻不容缓!“同志们,跟我来!”建设者张富贵挥臂大声呼喊到。随后,几十名建设者,连衣服和鞋子都没有脱去,就纷纷跳入水中,他们肩扣着肩,臂挨着臂,用身体组成了堤坝。▲
奔腾的河水从长征桥下流过。几个小时的水中作业,这群最可爱的人早已冻的浑身颤抖,有的人脚已经失去了知觉,但就是凭着这样一股子冲劲,大家都在咬牙坚持。缺口堵上了,可建设者们连一口热水都还没来得及喝,就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当年,为了继承红军长征精神,也为了表达航天人远征太空的决心,在桥建成时,大家为它起了一个富有寓意的名字:“长征桥”。西昌航天人,就是在 “长征”桥的守护和见证下,把一颗颗“中国星”送往遥远太空,而西昌航天人也是从这里走向远方。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提出,要开发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性能和低成本的运载火箭。新的火箭从哪里出征?酒泉、太原、西昌3个发射场均无法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要求。此刻,与亘古山区、茫茫大漠,遥遥相对的海南成为了航天专家们最为青睐的地方。那里离赤道最近、维度最低等等优势条件,成为了新发射场的不二选择。2009年9月,距离1970年已过去39个春秋。在苍茫大山的注视下,在“长征桥”的凝望中,那支从大漠走来的队伍,再次吹响号角,开始了新的跋涉!坐标海南,即刻出发!过去穿越高山沙漠,如今穿过茫茫大海。在汹涌的人潮中,上万名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的工程技术人员,挺进到距离海面仅有800米的荒岛椰林。▲
文昌航天发射场初建场景。高温、高湿、高盐雾,强降雨、强台风、强雷暴……成为了建设者们当时最深刻的记忆。工程师周湘虎,是从西昌最早来到文昌的那批建设者。他清楚地记得,在施工前期,场区1.6万亩的热带雨林和湿地需要建设者们徒步展开实地勘测。在一次勘测中,周湘虎不慎踩进沼泽,刹那间他就开始下沉。着急的他,只记得大声向同伴喊道:“危险不要过来。”本能向外挣扎的他,越陷越深……生死关头,及时赶来的其他建设者协力才把他救了出来。▲
任何困难都挡不住英雄的航天人,周湘虎是航天人中杰出的代表。而在此后,这位从西昌走出来的汉子又经历了更让人钦佩的事。在建设工程最为紧张的时刻,周湘虎连续奋战在工地上。刺眼的阳光直扎双目,水蒸气夹杂着水泥灰,呛得人直流泪。突然,他脑袋一阵剧痛,眼前发黑。当他扶稳站好时,他努力挣大眼睛,可是眼前出现的只有一丝微弱的亮光。视网膜脱落,晴天霹雳的诊断没有击垮这位铁打的硬汉。单位迅速安排他来到北京同仁医院进行手术。但因为视网膜脱落时间太久,左眼未能保住,右眼矫正后,戴上1200度的眼镜,视力也只有0.25。任何的艰难,都打不垮英雄的航天人。在医院治疗结束后,周湘虎带着厚厚的眼镜,奇迹般地回到了建设工地。▲
建成后的文昌航天发射场。钢铁硬汉也有柔情时刻,周湘虎的女儿知道爸爸心中的苦楚,在一次给女儿的生日中,当要吹蜡烛时,乖巧的孩子说到:“爸爸怕黑,我不吹。”听到孩子的话语,硬汉流泪了。自此以后,周湘虎的家中无论谁过生日,都是点着蜡烛吃蛋糕。听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踏上了“长征桥”。就在走上桥的那一刻,我从未觉得走一步路会如此的凝重。西昌、文昌,相距千里,但他们却共同代表着中国航天的日富月昌,更代表着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
长征五号火箭首飞成功嫦娥,在西昌奔月,大火箭,在文昌问天。一脉相承的航天人,在汹涌的人潮中,在新时代走出了一条坚定的 “长征路”。02▲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第119次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曾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119次发射!这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交给祖国的一份成绩单。从0到100西昌人用了32年的时间,而从100到119,他们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在中国,长征系列火箭一共发射281次,仅西昌执行的任务数量,就达到了中国航天发射的近一半。从0到119,其中艰辛无需多言。走在场区的路上,一张张展示牌把中心建设的荣耀时刻一一呈现眼前。日夜,西昌无眠。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在这里发射升空,中国人在赤道上空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开辟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日,我国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从大山深处扶摇而上。从此,中国人结束了只能租用外国卫星看电视、听广播的历史。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亚洲一号”送入太空。用“中国箭”发射“美国星”的消息一度轰动全球。日,我国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从西昌升空,18年间西昌陆续执行了二十多次北斗任务。2012年,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中国由此跻身世界导航强国。日,“嫦娥”飞天,中国人不仅重现了古老神话,更是迈出了我国深空探测领域的关键性一步。……119次任务,119次创新,119次荣耀,当然也有数不清的感人故事。1989年,对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而言,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之年。那一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面临着三大任务:一是要用16个月的时间抢建一座新的发射工位;二是要发射我国第五颗同步通信卫星;三是要为举世瞩目的“亚洲一号”任务做准备。就在中心全体工作人员都在为三大任务奋力攻坚时,大自然却像开玩笑一般随意的发着脾气。▲
为赶工期,紧张施工的工作人员。雨季来临,本就渗水严重的工地成为了一片泽国。施工人员只能一边工作一边排水,没有先进的机械就用脸盆一盆一盆的往外端泥巴。为了加紧捆扎600吨的导流槽底板钢筋,施工人员轮班倒,长时间没能休息的工作人员,在干活时都打起了瞌睡,领导们心疼大家,命令原地休息10分钟,大家倒在泥地里就睡着了。虽然工程人员付出了巨大艰辛,但美国雷神火箭总设计师斯坦豪尔来到中心考察时,看到人背、肩扛、毛驴拉的落后施工方式,只冷冰冰地丢下一句话:“一年半修起来?我不信!”就在质疑的语气中,不到14个月,比合同计划早了2个月,全部建设工程高质量完工。当斯坦豪尔再次来到西昌时,他为眼前的一切而震惊,他对着工作人员连连竖起大拇指,说到:“对不起,对不起,我低估了中国人的能力。”▲
在外方人员参观“亚洲一号”厂房时,提出“室内空气洁净度不超过十万级”的要求。在没有先进设备的情况下。工作人员用绸布和酒精将3000多平方米的大厅地板和墙壁反复擦拭几十次,使厂房洁净度达到一万级。日,长征二号E捆绑火箭就在新建设的发射工位腾空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入云霄。这项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发射塔在全世界的目光下,经受住了考验。建成至今,这座发射塔已经执行过70余次发射任务。看着道路两旁的展示橱窗,望着远处的发射塔架,西昌航天人倔强要强的面孔瞬间展现的淋漓尽致。如若说发射塔架的建设是为西昌航天人搭好了登天的梯子,那登天旅途是否会一帆风顺呢?飞天登月,是中国人千年的梦想。从嫦娥奔月的古老神话,到“嫦娥一号”卫星奔向月球,中国人用了几千年的浩瀚时光进行等待,而这份伟大壮举留给西昌航天人的时间只有30分钟。▲
日,工作人员正在精心组织嫦娥一号卫星与火箭对接。发射“嫦娥一号”与其他卫星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两个要求十分苛刻。一是对发射日的要求。二是对发射窗口的要求。经过周密计算,每年只有3天适合发射,每天的发射窗口也仅仅只有30分钟。一切准备就绪,就在“嫦娥”即将飞天之际西昌却迎来了连日阴雨,比阴雨还要令人揪心的是,科研人员在给火箭做最后一次总检查时,工程师车著明发现了巨大安全隐患,如果隐患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工作中的车著明。此刻,距离发射还剩不到65个小时。推迟发射?错失窗口,任务就将推迟一年。如期发射?万一失利,造成的影响绝不是星毁箭碎那么简单。危急时刻,西昌航天人展现出了极大的勇气与魄力。车著明临危受命,他和其他科技人员一起钻进机房,整整三十多个小时,比对了几十万行代码,最终带着问题归零的报告向指挥员汇报:“隐患排除,可实现‘零窗口’发射!”波澜不惊的一句话背后,是西昌航天人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
嫦娥一号顺利飞天。日,天蓝风晴,“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升空,而此刻的月球就高高悬挂在发射塔架不远处的山峦间。一次次成功的喜悦过后,西昌航天人都深知,航天发射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他们能做到的只有百分之百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但成功与失败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哲学思考。如何面对失败,西昌航天人,也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答案。日,“澳星-B2”升空47秒后,星爆箭飞,任务发射失利。日,“风云二号”01号气象卫星发射前,卫星突然在厂房起火,测试厂房及设备受到严重损坏。▲
日, “亚太二号”卫星发射失败。日, “亚太二号”卫星,火箭升空后仅仅50秒,就在发射场上空爆炸,坠落成满地破碎的烟火。日,中心执行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首飞任务,火箭起飞22秒后,撞向距发射塔架1850多米的山坡上。日, “中星8号”卫星发射任务,由于火箭发动机故障,卫星最终没能到达预定轨道。那几年, 西昌卫星发射场上空被失败的阴霾笼罩,接二连三的惨痛失败,使中心发射跌入从未有过的低谷,国际用户们纷纷对中国航天的发射能力产生了质疑,三个合同被中止,两个合同被暂缓执行,两个草签的项目夭折……“是冬眠沉睡还是奋勇向前?”摆在了西昌航天人面前。事实证明,他们选择了后者,选择了负重前行,绝不后退!▲
日,我国第二颗北斗卫星在西昌成功发射升空。日,我国第二颗北斗卫星在西昌成功发射升空。英勇的西昌航天人用最快的速度走出了失利的阴影,由此创造17年连战连捷的序幕。时光飞逝,连战连捷的记录在日凌晨戛然而止。当长征火箭搭载着“中星9A”广播电视直播卫星飞向太空却未能准确入轨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指挥大厅内一片沉寂。紧接着长征五号遥二任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设管理的文昌航天发射场执行。当火箭扶摇升空,欢呼的人群似乎就要将十几天前的发射失常冲淡时,一盆冷水夹杂着冰水浇向了西昌航天人的头顶。▲
想要在航天领域走得更远,就坦然接受成功与失败。与20年前相同的是,连续两次的发射异常和失利并没有让西昌人倒下,反而让他们更加坚强。20年前从失利中走出,西昌航天人用了整整四年的时间,而这次,英雄的他们只用了短短89天。日“一箭三星”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号01组卫星,中国航天的王者之师宣告归来。成功与失败,影响不了一个强者的心。而在航天领域,想要走得更远,每一个人都必须坦然地接受成功与失败,而这一切,西昌航天人做到了。03▲
高高的标校塔耸立在袁家山的山头。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到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西昌郊外有一座山,名为袁家山,这座荒无人烟的大山上有一座塔,塔高78米,在很远的地方就能清楚的看到。不明真相的人都以为这座塔是水塔,其实它是一座为航天测控提供信号,对设备进行校准的“标校塔”。这座标校塔,在常人眼中绝对是艰苦的代名词,就算是在西昌航天人的眼中,它也绝不是一个好去处。“艰苦也罢,繁华也好,这地方总要有人来吧!”这是守塔人李孟良说过的一句话。▲
待飞的神箭。为了保持守塔人员的稳定,维护好设备正常运转,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领导在这里特设了夫妻哨,而李孟良就是设立夫妻哨后的首任哨长。来到标校塔二楼,就到了守塔人的家,简单的陈设,却因为是夫妻值守,让这个荒凉的地方多一些温情的味道。78米的高塔,354级台阶,守塔人每天要来回十多趟。检查设备状态,擦拭设备灰尘,打扫塔内卫生,是守塔人最主要的工作。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对守塔人来说,简直比天还要大。陪伴这座标校塔的守塔人已经不知换过多少任了,但每一任的守塔人都能在这个荒凉的地方留下美丽的故事。第一任守塔夫妻李孟良一家人,在标校塔周围开垦出一片田地,这片属于守塔人的幸福菜园内,长满了属于夫妻两人对于航天事业坚守的果实。第二任守塔人张兴安,把自己的女儿也接到了袁家山,他们一住就是五年。在二楼简陋的家里,女儿的奖状和画成为了这里最美的装饰品。第三任守塔人孟宴伟,结婚刚刚一个月,就带着新婚妻子上了塔,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有每天日复一日的工作与坚守,最平凡最朴素的航天人,为我们绘就了一副最美的爱情画卷。此次来到西昌,看到了火箭发射的壮丽,也感受到了平凡爱情的温暖,同时也遇到了一群只有二十六七岁的同龄人。他们作为新鲜血液,每年从四面八方向着西昌汇聚而来。▲
低温动力系统指挥员于新辰低温动力系统指挥员于新辰,今年只有27岁,但他已经成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老航天人。2011年,20岁的他清华大学毕业后走进大山,来到西昌。仅仅四年后,年轻的他就被委以重任,开始担任低温动力系统指挥员,年纪轻轻的他已经参加过近50次任务,一张帅气英俊的面孔下,是一颗成熟果毅的勇者之心。31岁的贾桂文,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今年是他在这大西南的山沟中度过的第8个年头。8年来,他参与执行了40多次航天发射任务,先后经历了卫星勤务保障、卫星勤务保障指挥、发控台、控制系统指挥员等9个岗位。2017年开始,这个岗位经验丰富的东北小伙先后3次担任被誉为“金手指”的发控台操作手,为火箭按下点火按钮。▲
“嫦娥”出嫁,北斗飞天,古老的大山中中国航天人点燃了科技的圣火。23岁的陕西小伙张阳,工作不满2年。但在高密度任务历练下迅速成长。如今的他,已担任过4次吊装指挥员。身材瘦小的他,站在90多米高的塔架下,显得格外渺小,但每一个坚定的口令却使他显得格外的高大。几十米长火箭,在他沉着稳健的指挥下,精准到位,他为火箭的飞天,做足了准备。▲
雨中前来参观的人们拍照留念。类似这些关键岗位上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的生活与我们处在繁华都市中的人们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同样享受着周末撸串K歌的生活,他们同样用着华为手机刷着抖音,如果非要说他们与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他们具备着与同龄人不相匹配的沉稳。走上岗位,他们就不再是坐在烧烤摊边的老铁,也不是KTV中的麦霸,他们的身份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航天人。▲
中国航天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诺言。在西昌的这几天,我看到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起初我并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但认识了这么多的航天人,听到这么多有关航天发射的故事后,我明白了其中含义。航天发射,是高新科技领域王冠上的钻石。而这颗钻石,原本的模样并非如它面世般耀眼。它的光彩夺目,需要无数颗细碎的小钻石将它打磨,在不断的磨练中,王冠上的钻石才能在世人面前展现它最卓越的风姿。最伟大的事业源于平凡,而在西昌,在文昌,在中国的角角落落坚守的航天人,他们都是平凡中的一员,他们用自己的平凡,打造出中国航天的不平凡。▲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点火发射
吕炳宏 摄伴着升腾而起的发射尾焰,苍茫的大凉山被映红了,这片红来自于月亮城的美丽传说,来自于彝海结盟的传奇故事,来自于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来自于敢于创新,敢于超越的远大追求,来自于中国航天人,对中国航天事业深沉的爱意。一段平凡的路,我跨越大半个中国,只想追寻中国航天人最美的样子,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过去绚烂辉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未来更值得期待!▋作者:亓创、吕炳宏▋来源:我们的太空▋监制:邹维荣▋责编:韩阜业▋编辑:王晓学更多新闻【装备课堂】号称“运行百年”核动力卫星,后来怎么样了……【装备课堂】比黑鹰直升机还要快2倍,S-97塑造未来直升机新雏形【装备课堂】为什么中国火箭只往两个方向飞,不是东就是南【装备课堂】我国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装备科技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发布权威资讯,展示一线动态!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征五号第三次发射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