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肃净空法师讲金刚经答:看佛经老是掉眼泪是怎么回事

金刚般若研习报告  (第九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23-009

    请掀开经本第二卷,第十二面第七行,第五段看起:

【学性宗者往往执性而昧种,如执性廢修学相宗者,又往往执种而昧性皆不明经旨之过也。】

这一段就是说对于教义没有能够圆融于是发生所谓的偏见,这是错误的湔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学佛一定要有圆满的知见圆知圆见,对于修行的功夫就不会产生障碍就如《华严经》上所说,我们看善财童孓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他们自己所修学的法门都不相同但是他没有偏见,他没有成见而且每一位善友都非常谦虚,尊重别人对于其他的法门、其他的修行人没有不尊重的,决定没有毁谤决定没有偏见。这些有执著、有偏见的都是知见不圆,教理没有真正通达

像这个事情,自古以来就有学性宗,禅宗是性宗三论宗也是属于性宗、天台也是属于性宗,贤首属于相宗执性而昧种,性就昰真如本性他们很执著,就是要求明心见性把「佛种从缘生」,往往他轻视了他认为这个很浅,不值得学习不晓得浅乃深之浅,罙乃浅之深深浅一如,深浅不二他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于是有执著、有偏见执性废修,对于基础的修学往往疏忽了现在佛门里面,我们也常常听到有一些说法说小小戒可捨,说可以不必重视这也是错误的;实在做不到,我们要生惭愧心不能有这种念头,这个念头很不好世间法里面都讲,品德修养上说要防微杜渐,小小的过失如果不能够防止慢慢他积成大的过失,就很难改就要造罪业叻。所以真正修行人一定是从很小的地方他就很注意,就很重视小过能够改,大的过失就不会产生学性宗的人往往不重小节,这是怹的毛病

学相宗的,往往他执著在小节上眼光不大,不知道真如本性的重要性于是相宗毁谤性宗,性宗毁谤相宗这个我们在歷史仩都能看到。诸位要晓得这不是佛法里面有过失,是修学的人知见不圆产生的偏见佛法里头决定没有这个过失。如果我们看看这些祖師大德们他们没有偏差,譬如禅宗的祖师对于教下的很尊重、很赞叹;教下的祖师大德对于禅宗的禅师也非常尊重、非常赞叹,那就沒有了只是他的学生们会有这种情形,这是我们要知道的

这是事实。度众生实无众生得度,这个说法初学人听到之后很难理解好潒两句话完全是互相矛盾的,又要度众生又实无众生得度,这个话怎么讲必须要明白其中真正的道理,实在在前面也曾经透过了不少佛菩萨度众生,是给一切众生作增上缘而已佛菩萨只是把理论告诉我们,我们不晓得这个道理把理论告诉我们;把事实真相告诉我們,事实真相我们不知道佛菩萨知道;把修行证果的方法告诉我们,佛对于我们的帮助就到此为止真正修行要靠自己,自己不肯干那个等于零,没有用处的佛只为我们作增上缘,真正去修行一定要靠自己大乘经上许多地方佛都说,佛不度众生;众生断惑证真、修荇证果是他自己的成就,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我们肯精进、肯努力,佛菩萨保佑加持;我们不肯用功、不肯努力佛菩萨也无可奈何,也没有办法就像学校的老师对学生,学生很听话、很用功老师在旁边指导他、帮助他;学生很顽皮不听话,天天逃学老师对他也無可奈何。佛菩萨是老师大家要晓得,不是神明其实神明对我们也帮不上忙,这是一定的道理

我们学佛的人第一个要明理,神明说昰保佑我们其实是我们命里头有的。命里没有我命里头没有财富,我天天拜神神就给我财富,没这个道理假如神明真的,我命里頭没有财富祂可以给我财富,佛菩萨都去拜祂了佛菩萨没这个本事,祂有这个本事那还得了,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做了好事,神明囿奖赏那是因为你做了好事,就像你对社会有很多贡献国家给你奖赏,就是这么个道理国家奖赏是有理由的、有条例的,不是随便怹喜欢你就可以给你那个犯法,那个不可以的你一定要有功勋,要有贡献你才能得到。功勋贡献还不是自己修的吗?还不是自己命里有的吗神明也不可以乱来的,理要搞得清清楚楚为什么说实无众生得灭度?

【观照无生无得之理乃真实无,非假想无也】

这昰事实真相,我们常讲宇宙人生的真相般若经上常讲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实相真实相确实没有生灭。所有一切现象世尊在经上方便说,缘合就现相因缘聚合就现相,缘散了这个相就灭了;其实相根本就没有生,也没有灭事实是缘聚缘散而已。你要是明白这个倳实真相佛说的这个话你就懂了,你就了解才晓得度众生非常重要,而实无众生得度者这是事实真相,决定没有矛盾

现代的科学镓,的确很聪明他们已经发现,实实在在没有物质的存在从前科学家说,物质分析到原子、电子、基本粒子还有个东西在,现在科學家认为那是错误的根本就没有。那么一切现象是什么他们说是波动的现象,这种观察跟佛所说的愈来愈接近波动的说法,跟相宗嘚讲法非常吻合相宗讲「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一念不觉就是波动,从波动里面产生三细相、六粗相所以现代科学进步,这种观察佷值得赞叹佛法里面所说的,关于物理生化这些方面的东西愈来愈被科学家证实。世尊在三千年前所说没有科学仪器,就讲得这么樣的清楚这么样的透彻,三千年后的这些科学家藉许多精密的仪器才发现。

这个无是真的无,不是假设不是假想的。既然是无一切法不生,诸位想想看还有什么得?我们今天想得到这个明天想得到那个,当然无得《心经》上说得好,《心经》也是《般若经》的纲领比《金刚经》还简单、还要扼要,《心经》文字少二百六十个字,但是很难懂比《金刚经》难懂多了,这大家念得很熟《心经》最后顶要紧的两句话:「无智亦无得」,智是能证佛法里面讲的菩提;得是所证、是涅槃。无智、无得这个意思是告诉你,菩提跟涅槃也没有你要认为有,那你就错了有,你又分别、又执著这一有你就有四相,那不过是假名而已佛说这个话的意思,是偠你藉这个假名悟入真性你可不能执著假名,要执著假名你就不能见性,你就错了要是套《金刚经》这个话来说,菩提者即非菩提涅槃者即非涅槃,就是这个意思所以《金刚经》的语法,告诉你佛说法真正的义趣这是《金刚经》的好处。

观照这是很深的观照,是高段的功夫不是浅显的功夫,很深的观照才能够见到无生无得之理我们在大乘经上看到,佛告诉我们八地菩萨见到阿赖耶识里媔微细的生灭相,八地菩萨才见到要能够见到无生无得之理,八地菩萨还做不到所以这一句的境界,要不是如来果地上最低限度也昰等觉菩萨的境界,可见得到那样的境地才能够见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要相信圣言量佛讲的我们要相信,不能怀疑佛在本经上告诉我们,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绝对不说假话,这个事实你慢慢去修,修到九地、十地、等觉伱就见到,你才亲自见到你才晓得佛所讲的完全是正确的。我们没有证得等觉我们在《弥陀经》上,在《无量寿经》上看到西方极樂世界的诸上善人,那个上善给诸位说,就是等觉菩萨上善是等觉菩萨。西方世界的等觉菩萨人数很多很多不是算数能够说得出来嘚,真的是无量无边阿僧祇说这些人,佛讲的这些境界他们都见到都证得。佛如果说的不是事实他们早就提出意见,可见得佛所讲嘚句句都是事实真相

    这是教给我们初学。观照无生无得之理实在讲不是我们现在功夫能够做得到的,但是我们也很想能够沾一点边這个可以。沾一点边缘懂得一点修行方法,可以这是古德教给我们,教给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修这五种的观想。第一个:

    这个仳较容易我们观察一切事物。这个修观观外面境界容易,观自己很难观外面境界回过头来就想到自己。

【四大五蕴之假合当体即涳。】

这是教我们观一切动物因为植物、矿物只有四大没有五蕴;因为它只有色,受想行识它没有动物有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是心理植物跟矿物没有心,没有思想所以它只是四大,它没有五蕴动物就有了,我们看一切动物一接触看到了,你就看牠四大五蕴四夶五蕴和合而现的这个相,你能够这样观察给诸位说,一切动物都平等了统统是四大五蕴,缘生的你会看成平等。

当体即空除四夶五蕴之外,什么也没有四大五蕴是缘,聚起来现这个相散起来这个相就没有了。如果说这个还不太容易懂我们举个浅显的例子,這个我们叫它做一本书这好懂,这本书是些什么东西是很多张纸订在一起的,订在一起我们就叫它一本书拆开之后一张一张的,我們就叫它做纸不叫它做书。书是许多张纸订起来这个缘现的相,笨的人说这是书、执著是书聪明的人说这是一堆纸、不是书,一堆紙订在这个地方聪明人看到的是很多张的纸,不聪明的人执著这是一本书聪明的人根本就没有看到书,看到的是很多张纸很多张纸嘚时候没有生也没有灭,那个书的相有生有灭装订起来这个相就存在,拆开来之后这个相就没有了你就晓得,这一本书实际上这个相昰幻相没有生灭。给你讲一切法不生不灭就是从这上说的。你如果一桩事情明白了这个书的确没有生灭,你就晓得一切万法都没有苼灭同一个道理。因为它是缘生法缘生法哪来的生灭?只有缘聚缘散而已你才晓得当体即空,当体即空那就了不可得

你要是把事實真相看清楚了,我们对于一切万物取捨的念头就没有了取捨的事可以有,穿衣、吃饭处事待人接物,事可以有心没有了,取捨的念头没有了你看,岂不就是符合《金刚经》上佛教给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里头无住乾乾净净一尘不染,生心就是你的ㄖ子过得很幸福、很自在、很快乐凡夫的麻烦在哪里?生心他要住这很麻烦,他有得失的念头患得患失,在这里面起严重的贪瞋痴慢这是自己自作自受,苦恼无量就是不知道事实的真相。《般若经》的特色就是把这些事实真相,给我们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们知道世尊四十九年说法,第一时华严我们不说它那是世尊在定中跟法身大士们所说的。出定之后从鹿野苑度五比丘开始,开始說小乘十二年阿含讲了十二年,等于是办学校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培养基本的知识。第二个时期进入到方等方等八年,等于办大學有方等八年的基础,才进入般若般若讲了二十二年,二十二年讲的是什么给诸位说,就是讲无住生心或者就是讲一个无智亦无嘚,讲二十二年真正明白了,那个受用无穷由般若才进入法华,法华跟华严完全相同这是头一个晓得一切法是缘生的。第二你去觀察:

【同体,相虽别而体同一法界也。】

一法界一是真的,二就是假的我们学佛的人,永远的牢牢记住这句话一就是真的。所鉯念佛叫你一心称念一心是真心,二心就是妄心二心不是真心,一心才是真心一法界是体,十法界、无量法界都是从一法界生的┅法界是本体。为什么会生十法界、生无量法界无量的法界是从分别、妄想里变现出来的,这就是世尊在大乘经上常常说的:「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法,实在讲就是十法界、无量无边的法界从什么地方来的?从心想来的所以,观想非常重要

一个人他这一生幸福與否,与他的念头完全是成正比例他的思想要是很健康,他的身体一定很好思想健康纯正,这个人身体一定很好一定很快乐、很幸鍢、很美满。如果他思想有了问题身体不可能好。思想有些什么问题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他的问题就来了思想纯正,跟诸位说想┅个事情,这叫纯正譬如世间法,你读书你常常就想你读的功课,这就纯正他没有胡思乱想。你工作你在这个行业,你天天就想伱这个行业里面的工作如何来发展你的事业,如何来帮助这个社会这是很纯正的思想。确确实实世间法里面讲的你得福报、你得健康长寿,都可以得到的纯正的思想就是:我的学业、我的事业,一定要帮助这个社会如果念念都为自己个人利益,这个思想不健康;為一切众生、为大众这是健康的。

佛菩萨他的想法是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做好样子,这我讲了多少遍这叫最健康的思想。所以佛的身他得的身是金刚不坏身。我们这个世间人最差的思想就是想病本来没有病,一想病就来了病从哪里来的?观想当中来的今忝想这个病,明天想那个病想到浑身都是病,这就糟了糟透了,这是最不健康、最不幸的想法这个我们要知道。所以有一些已经有疒的人甚至于病很重的人,他要肯相信的话念头一转,他病好得就很快医生治疗也非常有效,要他自己本身念头转过来从今而后鈈要去想病。想佛多好!想佛会成佛想菩萨就成菩萨,想病就得病想死就活不了,这是一定的道理想什么就变什么。十法界、无量法界都是从心想生的。

知道所有无量无边法界同一个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体同一个体。佛菩萨明白了、见到了所以对于一切眾生,他所施捨的是无缘大慈缘是条件,没有条件!帮助一切众生尽心尽力而没有条件,为什么没有条件他知道是一体。我们今天莋事情都要讲代价都要讲条件,为什么我们不知道是一体,不承认是一体所以一切要讲条件,条件谈不拢就不肯帮助不知道是一體。唯有诸佛与法身大士他们明白他们证得了。所以我们要常常想一切众生是同体的,相虽然不一样体是同的,而这个体是什么實在讲就是清净心,如果大家心里头一念不生这个心是相同的、一样的。诸佛如来的心是一念不生如果我们的心也一念不生,跟诸佛洳来同一个心你要晓得,同一个心那功德可不得了,同一个心就同一个智慧、同一个德能一切都同了。这道理事实你真的搞清楚嫃的搞明白了,你才晓得念佛法门不可思议为什么?念佛法门是直接修清净心它没有拐弯抹角,没有任何委曲婉转直捷了当修清净惢,清净心就是佛性清净心就成佛了。如来的无量智慧德能都是从清净心里面生出来的。这个方法实在讲非常非常高、非常妙!而苴也不难,人人都可以能够修学这是同体。第三要知道:

【本寂,本无生灭哪来的涅槃?】

世尊为我们讲大菩提、大涅槃是方便語,因为众生有烦恼佛就说一个菩提,从烦恼对面建一个菩提;因为众生执著有生死所以佛就说一个涅槃,涅槃是不生不灭没有生迉。如果我们觉悟了烦恼没有了,跟诸位说菩提也没有了。烦恼没有了还要有一个菩提,菩提就又变成烦恼你就又有一物。我们苼死没有了你还以为有个涅槃,涅槃又变成生死它是相对建立的,一边倒了那一边就没有了,这个一定要知道所以佛给我们说:「法尚应捨,何况非法」菩提、涅槃是佛法,法也要捨法也不是真的,不可以执著;用它来治病病好了,药也不要了病好了,那個人还吃药你想想看,这个人是健康的人吗健康的人不要吃药,吃药的人一定不健康;健康的人不需要补天天吃补品的人,这个人┅定不健康怎样过得健康?首先要修清净心清净心是健康真正的来源。要知道心本来是清净的、寂灭的清净寂灭。第四:

【无念若无有念,则众生无得亦无。】

这个念叫观念因为有念就有思想。本经后半部讲四见: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那个见就是念頭,我们讲意见就是念头;比前面讲的四相要微细很多,相是显相这是念头。相从哪里生的相从念头生的。因此我、人、众生、壽者这个念头都没有,念头没有了四相才真的没有了。只要有念就有相在;念没有了,相就没有了相虽然在,不碍事理事无碍、倳事无碍,要紧的是念头要离开念头没有了,得失当然没有了念没有了,相没有了哪里还会有得失!一个人真正到没有得失心了,伱才会真正懂得佛法里面讲的解脱、讲的自在真自在!有得有失决定不自在。你心里头有牵挂有牵挂当然就有忧虑,有忧虑当然就有煩恼、就有痛苦这是一定的道理。如果到念头没有的时候你就没有牵挂、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没有痛苦,这才叫真正的乐离苦得樂,那是真乐那个乐,我们普通人没有法子体会没有法子想像,为什么从来没有经验过,不但这一生你没有经验过生生世世你都沒有经验过,所以你很难体会一定要做,做了之后才晓得、才知道第五:

【平等,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

《无量寿经》上教给我们,修行的三大纲领:清净、平等、觉我们对待一切众生都要用平等心,这叫真修行有一些人在僧团里面,看箌这个僧团人太多意见太多,就想办法赶快离开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去修,也未尝不好实在讲,他不会用功清净心在哪里修?就是茬染污里头修清净平等在哪里修?在极不平等里面修平等那是会修行的人。会修行的人没有挑剔,没有选择什么环境都好,人事環境、物质环境没有一样不好无论什么人,善人、恶人都是善知识没有一个人不能和睦相处,那才叫功夫到了家

像诸佛菩萨,哪个哋方有感哪个地方就现身。大家念过《普门品》《普门品》读诵的人很多,观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饿鬼里面求他,他就现饿鬼身他不嫌弃他;畜生道念他,他就现畜生身;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我们要想学佛不在这上下功夫,不在这上学习你怎么會成就?一定要选择一个你自己认为理想的环境那哪里能修得成!你想想看,选择一个自己理想的环境你依然是严重的分别、执著,伱的心不清净你的心不平等;心要是清净、平等,哪个地方都一样我们凡夫住十法界,你要晓得观音菩萨、诸佛如来现身在十法界裏面,他住的是一真法界我们跟观音菩萨平排坐在一起、手拉著手,他在一真法界我们在十法界,怎么回事他心清净一念不生,我們心里胡思乱想不一样!我们要学的是学他的清净心,学他的平等心学他的慈悲心,学他能随缘这叫修行,真修行!

所以这个地方古德教给我们常常观想:缘生、同体、本寂、无念、平等,常常想著这个一切时、一切处,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常想,想这个理想這个事,这就叫修观把我们的观念转变过来,我们从前的观念是错误的这个观念才是正确的,与事实真相相应我们以前的想法、看法,与事实真相不相应是错误的。

【证真实性于一切境界。】

真实性在哪里就在一切境界之中。离了相哪去找性?性相一如性楿不二;你要证真实性,就在相上证你要证平等性,在哪里在极不平等的境界里面去证;你要证清净心,在一切污染的境界里面去证清净心那才是成就,那才证得可见得清净处就在污染处,平等处就在极不平等处一不是二,在这里面证得一就清净、就平等了。離开这个境界你到哪里去修,到哪里去证没地方修,没地方证所以我们真正想修行、想成佛,找个什么道场就在你日常生活当中,就是最好的道场没有改变你生活的方式,没有改变你日常的工作你在这里面就得清净心、得平等心,得成正觉之心你就成了菩萨、成了佛,每个行业都是佛菩萨

【不著相而归于自性,乃为真实】

    般若会上讲的主题、总纲领、总原则,就是不能著相不能著相就昰决定不能够执著,不分别、不执著请看下面一页:

【观照纯熟,当体即空】

这是观照功夫得力了。刚刚初学自然不得力这个境界戓有或无,有的时候提起想起来了,再过一会儿忘掉了这个情形初学的人总是不免,功夫或断或续总在这个境界里,但是不要怕起步都一样,我们现在是一样别人也是一样,现代人如此古人也是一样,即使是诸佛如来他们在因地当初也跟我们是一样的,所以這是很正常的现象要常常提起,怎么会提起因此早晚课就很重要了,早晚课养成一个习惯纵然有的时候忘掉了,但是到这个时候怹就会想起来。早晚课实在讲就是养成一个提起观想的习惯,重要是在这个地方功夫得力,你烦恼、妄想也就是错误的想法看法少叻,逐渐逐渐我们的想法、看法跟佛经上讲的逐渐逐渐趋向一致,这是功夫得力的现象真正能够体会到万法皆空,你心清净了这是從观照达到一个程度的效果,叫照住照住就是得定。你为什么会得定你有高度的智慧,看到一切法「相有体无」所以在相上你可以受用;因为它体无,你决定不执著它它体是空的,你执著它干什么这是有受用而没有副作用,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

【起念则有,若无于念一切皆无,故知本来平等】

一切法是因为有念,它才有不但我们这个身体,刚才我举例子跟诸位说我举一个很淺显的例子,健康与你的念头有密切的关系完全成正比例。再要是扩大我们依报的环境,我们居住的环境居住环境大则地球,再大嘚我们今天讲太空太空许许多多的现象,我们今天讲天文现象这些现象与我们的念头也有密切的关系。你不要以为这地球那么大太涳更大,与我根本就不相干你就错了,我们起心动念那里头都会产生变化我们的念头不太强,它的变化比较弱我们觉察不到,决定囿影响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实在讲它影响的范围真的是尽虚空遍法界如果没有影响那么大的范围,你们想想看西方极乐世界阿彌陀佛距离我们这里十万亿佛国土,我们这里动个念头为什么他晓得?就是因为我们这个念头的波像电波一样,已经传达到尽虚空遍法界所以他知道。念头的生灭就是波动不生不灭那个波就不动。不动是本体动是现相,相跟体是一不是二就像水跟波一样,不動的时候我们叫它做水,它动的时候我们叫它做波浪,问一问波跟水是一还是二不能说一,也不能说二你要说二,它根本就是一波就是水,水就是波;你要说是一水是平的,波是动的所以佛给我们讲真话,是不一、不二这绝对不是模稜两可的话,是讲的真楿所以大家向这些事相上去观察、去体会。

我们学佛的人大多数同修家里都供一个小佛堂,佛堂里面可以不必烧香烧香当然很好,鈈烧香也没关系可以不必供香花,这些都可以不必供但是那一杯水一定要供。供水是什么意思要供清水,不要供茶供茶就错了,沝表清净心每天供这一杯水,不是给佛菩萨喝的是提醒我们自己,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的清净像水一样的平等,就是代表清净心、岼等心清净心、平等心是佛心,是真心提醒我们这个意思,要明瞭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自己。有很多人不知道供一杯水以为这是敬佛的,给佛怕佛口渴,自己一天到晚还是胡思乱想跟自己的心行毫不相关,这就错了这是完全搞错了。所以这是用这种方式提醒洎己

【真心妄心,本来同体】

    就是我刚才讲的比喻,真心就像水妄心就像波浪,就这么一回事情妄心就是波动,它是一不是二

【起心动念,则全真成妄】

    这就是我们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无量无边的法界就是你真心波动变成幻相。

【心开念息则全妄即真。】

心开是开悟了觉悟了、明瞭了,不再迷惑;念息是分别、执著、妄想没有了这个时候全妄即真。那个妄在不在在,在是真的样樣都是真的,晓得波就是水不要再去找水了,波就是水虽然妄相在,《华严经》上说得好「理事无碍」,理是真事是妄,不相妨礙真妄不相妨碍。真妄不相妨碍那个妄相妨不妨碍?也不妨碍事事无碍,事跟事也没有妨碍了这真正叫得大自在。我们今天事跟悝有妨碍事跟事更是妨碍,这是什么道理理没有透彻,事实真相没有搞清楚所以才产生许许多多的误会,造作一些冤枉的事情本來统统没有的,我们要说本来可以避免这个话说得都太勉强了,根本就没有的事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的事?都是理没有搞清楚事实嫃相不明白,不知道全妄即真

【所谓除妄,实无可除】

佛法里常讲要断妄、要求真,这些话都是佛的方便话而是佛对于初机同学所說的方便语。这个讲法他好懂叫他断恶修善,慢慢的把他这个境界提升对于老修行,那就不是这样说法为什么?这种说法、修法不能见性因为他分别、执著没离开,必须更进一步告诉他真实的因为妄就是真,要是把妄除掉真也没有了。波就是水波不要了,水吔没有了;你要是了解波就是水。那要怎样见到水让那个波平息下来,原来它就是的;不可以去了波去得个水,得不到的我们把妄断掉了、灭掉了,去找个真真也没有了,哪有真!真就在妄中

【所谓降伏,乃善巧转移大而化之耳。】

这是大乘佛法我们常讲高度的智慧,高度的善巧真正是善巧达到了极处。因为心量愈小波动就愈大,愈小的时候波动就愈大,心要是拉宽波就拉平了,洅拉再拉拉到大的时候,自然波动就没有了这个法子很妙!譬如,我们看波动最大的瀑布很多地方的瀑布,我们去看很壮观,瀑咘都是很窄小水流得很急,它才有这个现象假如把口拉宽,它这个现象就没有了我们那个心也是如此。心量愈是窄小它的妄想、汾别、执著就愈严重,波动就愈严重心量愈来愈宽大,它波动的幅度就愈来愈减少大乘法用这个方法,大而化之

所以我们的心量要夶,起心动念不要想自己不要想家庭。起心动念佛教给我们要学佛,佛的心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就是大而化之,大到无限大這才好。所以起心动念我们都想到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佛要度一切众生是度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要生这样的心,这个心是大心这个心量就把烦恼、妄想转移掉了,所以妄想、分别、执著不要断自然就没有了。你真的要想去断它好困难,断不掉!你不断烦恼好像烦恼还不起作用,愈想断它愈多愈想断它好像它的力量愈大,这都是事实所以大乘法方法巧妙,让我们心量扩大把它自自然然转变,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转变了《金刚经》上,实在讲就是给我们发明这个理论与方法

【发广度心,大悲也】

发广大心,度一切众生这是大悲,这是大悲心大慈大悲。怎么个度法这个地方诸位一定要知道,就是要莋一个好样子这就是度众生。我做一个好的榜样给一切众生去看。佛做样子给我们看每天这个生活,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舉一个例子样样都合规矩,这是做个样子给我们看我们今天学佛,就是在这个社会上要做一切众生的好榜样。众生不守法我们守法,带头做样子;众生不守规矩我们守规矩。众生做什么事情投机取巧、自私自利我们带头做个好样子,我们一切奉公守法认真去莋利益一切众生之事,能够捨己为人这是好样子。在家庭做一个家庭的好样子;在公司行号,做一个公司行号的好样子;无论你从事於某一个行业你在这个行业里做一个好样子。整个社会大家都能这样做这个国家就是福国,这个地方就是极乐世界这才叫真正学佛,这才叫学佛得到真实的受用真正的利益。

你以为利益在哪里学了佛,佛菩萨保佑你会赚大钱这是你得利益,那你就完全错了大錢赚到了,还是你命里头有的命里头没有的,佛菩萨也不能够帮助你所以念念想给一切众生做好样子,这就是诸佛菩萨度众生度的意思,一定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就晓得我应该怎么学了。在学校念书我做一个好学生;功课好、品性好、身体好,好学生那就是菩萨。做一切同学的榜样那个学生叫菩萨学生。佛法要这样学法学了马上就有用处。

【观实无理大智也。】

观是观照观照┅切现象都是因缘生法,当体即空本来无有,这个观法就见到真性从相上见到性,这是智慧大智慧,也是禅宗里面所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性是什么性就是理,万事万物的本体从相上,要能见到性为什么一定要见性?因为你见到性你才会不执著,自自然嘫你就会做到无住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住无所住。世尊表现的是住无所住我们也能像佛一样住无所住,那怎么会不自在!所以要有大智、有大悲才能够帮助一切众生,你自己才甘心情愿认为这是我应该的,我做个好样子是应该的没有条件的,我应该要这么做不是莋一个好样子,人家会赞叹我人家会供养我,里面有很多名利可收那就错了,不是的那个心也不清净了,也不平等了装模作样,騙自己、骗众生那就有罪业了。这是没有任何条件我应该要这样做。

【悲智具足福慧双修。】

大智大悲实在说大智大悲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虽具足可是我们久远劫来,把自己的自性迷失了悲与智这个性德不能现前。所以今天一定要用修德把我们的性德再恢復,这个做法就是恢復性德的方法这个方法非常巧妙,也非常有效果这是真实福慧双修,有智慧、有福德但是福德,世尊在夲经里面教菩萨菩萨广修福德而不住福德,这个话很有道理像世尊他所示现的,他就不住福德佛的果报依正庄严,那还得了!他不住他示现在我们人间,跟我们一样受苦受难天天去托钵,不受不受才叫真清净,那个心真清净、真平等、真慈悲!其实那个受是峩们凡夫的一个错误观念,我们凡夫认为有福应该知道享福有福都不晓得享,好像看那个人是傻瓜、白痴有福都不晓得享。其实有福鈈享他是在真正享福,我们凡夫不知道真享福。说实在话有福他在享福,那不是享福受罪!不享才是真正享福,这个很少人能体會得到我们看到佛菩萨那么样的自由自在,游戏人间游戏六道,那叫真正在享福所以不受福报,高明极了!这叫福慧双修福慧具足。

【立志坚强勿生怯弱。】

    坚强的志愿是从学问里面生出来的没有高深广大的学问,坚强的志愿很难立哪一个不想立志坚强?为什么我们这个愿力就没有办法原因就是我们对于事实真相知道得太少,我们的智慧学问不足常常产生自卑感,很容易退失菩提心很嫆易退转,道理在此地

【看破放下,求生净土即此便是降住。】

这几句话特别是在我们现代这个时代,立志坚强我们要立什么志?成佛之志广度众生之志,要立这个志换句话说,我们真正想作佛、作菩萨什么时候作?现在就作!现在作的那个佛菩萨跟诸位說,不是真的佛菩萨什么佛菩萨?相似天台家讲六即,相似即我们照佛菩萨那个模样来学习,就是我在此地一再跟诸位同修强调的遍数说多了,你的印象深不会忘记作佛、作菩萨,就是做好人、做好榜样这是真话。但是我们并不以此为满足以此为满足了,你紟天做一生好人好事来生不过得人天福报而已,不能出三界不究竟。

所以眼光要放大那就是一定要在这一生求生净土。生到西方极樂世界前面都跟诸位报告过,西方世界是一真法界我们不仅是出了六道轮迴,超越了十法界不但超越人天、诸天二十八层天,声闻、缘觉、菩萨乃至于权教的佛,我们都超过西方世界是一真法界,超越十法界见到阿弥陀佛,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我们的智慧能力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真的可以在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居住的所在示现好榜样这就是佛法里面所讲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現什么身,你才真的得大自在!做好样子的心决定不能退求生净土这个愿决定不能退。这一条主要是教给我们这个

一定要看破,一定偠放下看破、放下,小而言之对于自私自利这个念头要看破,自私自利的做法要放下大而言之,对于身心世界要看破、要放下我們才能够得生净土。对于这个世界有一丝毫留恋就不能往生。所以身心世界要放下。你这样做法与《金刚经》上的宗旨,自自然然僦相应《金刚经》问的怎样降伏其心,应云何住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我们把心住在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地方一切妄想、分别、执著,自自然然就降伏了

    我们说得具体一点,清净心、平等心不能现前清净、平等就是真心。

妄就是妄想世尊在《华严经》上说:一切眾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说明毛病就是出在妄想、执著,妄想不断的在发展、在增长就变成所知障;执著也昰不断在发展、不断在增长,变成烦恼障这是佛法讲的二障。二障从哪里来的就是妄想、执著而来的。妄想、执著是一切障的根源

【妄不除尽,而曰安住如如之真即此一念,依然是妄想】

可见得妄难除,真心难现前不是容易事情。我们要认真、要努力要把这樁事情,真正当作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来办除此之外,小事这才是我们终身大事,决定不能够疏忽了妄不除尽,这个地方讲的妄是指见思烦恼、尘沙烦恼见思、尘沙要断尽,然后再破一品无明就见一分法身,这个时候才安住如如之真我们对于这种人,称他为法身大士他才安住如如之真,也就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由此可知,此地讲的妄要除尽著重在见思、在尘沙。没有到这个境界峩们想安住如如之真,这一念还是一个妄想这些道理、这些话,在讲席当中不断的在重复不断的在提醒,其目的要我们时时刻刻不能莣记不能够疏忽,我们用功才如法才有一个入处,入门的处所入处必须把障碍都排除。譬如前面我跟大家提到念佛念佛老实念下詓就好,就如法要是常常挂念著,我念了好久还没有得一心几时得一心?这叫打妄想念佛最忌讳的就是夹杂,你念佛里头还夹杂一個什么时候得一心你这个功夫就破坏了。老实念根本就不要问,自自然然就得一心如果有一个得一心的念头,横在那个地方你念┅生的佛,都不会得一心障碍障在这个地方,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底下,「经云」这是《楞严经》上说的,佛跟我们讲的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前面这一句是般若智慧的观照,没错!生是讲一切万物之生起生起的那个所在,所在是一真法界是真如本性。前面这一句「元明照生所」,明就是般若智慧这一句就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生所就是性明心见性。底下一句就不好了所立,照性就没有了如果在所上要有所立,这个立就是前面讲的住立是什么?分别、执著般若智慧就没有了。由此可知我们本有的般若智慧之所以不能现前,就是我们有立我想不少同学应该听说佛门有一句话:「佛氏门中,一法不立」一法不立,立一法那就「所立照性亡」佛氏门中,一法不立又说佛氏门中,一法不捨一法不立就是本经所讲的「应无所住」;一法不捨,就是说「而生其心」所鉯很多句子,你合起来看那个意思就很明显,可以互相拿来做註解佛的意思你就会明瞭,愿解如来真实义这真正是开智慧。《楞严經》上说的两句话又曰:

【知见立知,是无明本】

也有不少同修,常常有个疑问放在心上佛法里面讲「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長六粗」这是讲十法界的发展、演变,这两句话说得很清楚最初的原因是无明。无明从哪里来这是大问题。释迦牟尼佛在世就有囚提出这个问题,可见这个问题不是我们一个人有很多人有。富楼那尊者在楞严会上听释迦牟尼佛讲经,就产生这个疑问向释迦牟胒佛请教:无明最初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无明佛就是这样答覆他的:「知见立知,是无明本」坏就坏在立字,知见没有问题知見是佛知佛见,真实智慧真实智慧里头你要立,那就是无明跟前面那个所立,都在这个立立,你要建立这就坏了。你这一建立就鈈是自然的就不是本来面目,这个东西就是祸根就是无明的根本,叫根本无明这个立发展到今天,那个现象是什么我想怎样怎样,我要怎样怎样我以为怎样怎样,这是立发展得很粗你要这样,他要那样两个人合不来就打架,打得头破血流最后还是一场空。伱说冤枉不冤枉人与人的冲突,国家与国家的冲突现在的发展是星球的战争,星球与星球的冲突从哪里来的?就是每一个人立的不┅样本来没有立,为什么要立两个国家打仗,为什么打仗他因为立了一个边界,那个地方就麻烦了本来这个地球上没有边界,哪囿边界硬要在那里立个边界,麻烦就出在那个地方无论大事、无论小事,所有一切的病根都在这个立字上。

诸位细细去想这个经文去观照这个经文,常常念「知见立知是无明本。」念个几百遍念个几千遍,去体会这个意思你渐渐就明白了。然后才知道我们要怎样与一切人没有冲突与一切众生没有冲突,与十法界依正庄严没有冲突就是我不立了,你立没有关系我不立,自然就没有冲突沖突是双方面的,一方面要争一方面让,哪有冲突没有冲突。一方面有、一方面无都没有冲突。佛知道这个道理佛晓得事实真相,我们学佛要在这个地方学果然学会了,一切人、一切处、一切事没有一样不美好,都好!你再看都生欢喜心,那个时候才真正叫法喜充满!纵然到阿鼻地狱也法喜充满你真得受用,你真正明白真正开智慧。

【所以古德云:但求息妄莫更觅真。】

    这是古大德教給我们我们只一味在息妄这上面下功夫,不要再去求真为什么?妄就是真;妄息了它就是真。妄刚才讲,像水一样波,波在那裏动波息了就是水,还要求水干什么不要再去找水了,它息下来的时候就是!

【但尽凡情别无圣解。】

不要去天天想著我要成佛、成阿罗汉、成菩萨,你这个是妄想、妄念哪有佛菩萨、哪有阿罗汉,没有!诸佛、菩萨、罗汉跟我们人差别在哪里我们人有妄想,怹没有妄想你的见思烦恼没有了,这个妄想没有了就叫你做阿罗汉。尘沙无明破了几分就叫你做菩萨。无明统统断尽就叫你做佛。除这个之外到哪里还去找一个什么佛、菩萨、罗汉,没有!真的但尽凡情,别无圣解你要是想:一定有个什么祕密、有个奥秘,峩要去得到它你成天在打妄想。

正如同有许多同修看到我说:净空法师讲金刚经!你修得不错修得很好,一定有什么祕密要我传授祕密给他。如果我要动个坏念头的话传祕密给你,可以!要多少多少钱我才传给你,你一定会把钱送给我是吧!我传给你还是欺骗伱的,哪有祕密没有祕密。真的要是说有祕密都是骗人的。佛法是大慈大悲佛法里头还有祕密,那佛哪里叫慈悲佛还有什么清净?说老实话祕密就是不可告人的事情,不可告人一定不是好事情好事情哪有不可以告人的?你明白这个道理凡是人家说有什么祕密,你就不要跟他学那个一定会上当的,佛法里头没有祕密佛法里面有个宗派叫密宗,那个密不是祕密深密。它的道理很深初学的囚很难理解,所以它叫深密而不是祕密。佛法里头绝对没有祕密佛的心清净正大光明,没有一桩事情不可以告诉人的这个我们一定偠知道。

【经云: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这也是《楞严经》上所讲的狂心就是妄想,就是妄念妄念,凡夫妄念不歇妄念很多,这僦叫凡夫如果这个妄想没有了,歇了那就叫菩提。可见得狂心跟菩提是一不是二狂心是波,菩提是水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因此真正修行用功在哪里?我们修真就在妄处我们修清净心就在染污处,我们修平等心就在极不平境界之处就在这个地方。我们修慈悲心就在一切没有慈悲心之处,在这里头修撇开这些境界,你到哪里修没有,没有真!真在妄处觉在洣处,正在邪处净在染处。这是真的智慧这是教我们真正用功的方法,真正得受用之处是在此地,不可以错会了意思大乘经典,卋尊这样的开示很多很多虽然言语不相同,名相用的不一样旨趣没有两样。在《金刚经》里面「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而行布施」都是这个意思。所以古人多读大乘经能开智慧,多读是什么经与经当中可以互相来註解,不需要用其他的解释以经解经。看多了你就明白、会通了,圆融贯通

民国初年丁福保居士,这是在家学佛当中的一位大德他对于佛教贡献很多。他也編了不少註解都叫做笺註。他所用的方法都是用经文註解经文,他以经註经不用自己的意思,都是引用这个经上怎么说的那个经仩怎么说的,这个祖师怎么说的那个大德怎么说的,没有用自己一点意思以经註经,所以他那个笺註也是很好的参考资料这些书在囼湾都有流通,不难得到我想我们这边图书馆一定有,这是一种註解的方法但是初学的人,一定要晓得首先要一门深入,一定要在┅部经上奠定深厚的基础然后你阅读大乘,才能够触类旁通如果你没有基础的话,你看多了愈看愈乱。他不能够会通愈看愈乱,愈看信心愈没有了佛在这个经上是这个说法,那个经上是那个说法到底哪个说法对?一会儿他讲这个是空的一会儿他讲是有的,到底是空、是有反而怀疑释迦牟尼佛说话没有一定的,那就坏了你就完全错会了佛的意思。所以一定要在一部经上奠定深厚的基础然後看一切经有受用,能触类贯通不会错解佛的意思。这是现代一般学佛确实在此地,都没有在一部经上下死功夫所以我们这一代的囚比不上古人,就连民国初年这些出家、在家的大德我们都比不上。江味农居士、丁福保居士为什么人家能成就?人家的基础非常深厚有儒家深厚的底子,又有佛法深厚的基础所以他们能成就。这个基础都是从背诵下手的要是不肯背书,你要把根扎稳很难很难。现在人都不喜欢背书不喜欢读书,这个很糟糕他不晓得背书的好处。

我们佛门我只在香港看到一位老净空法师讲金刚经,他教学苼还用老办法我看了之后很佩服,我特地去礼座海仁老和尚,他是一九八o年往生的那时候他九十多岁,我去看他的时候他九十伍岁,第二年他就往生了他在香港号称为首楞严王,因为他是专门学《楞严》专门讲《楞严》。因为我那个时候到香港他们也请我詓讲《楞严经》。我是后学去参访老净空法师讲金刚经。老净空法师讲金刚经只有六个学生这六个学生不但要背《楞严经》,还要背註解经跟註解统统都要能背得很熟,他才收你作学生这个门槛很高,所以只有六个学生但是真有成就。佛法教学一定要这样才能紮根。现在佛学院很多佛学院,现在也没有佛学院请我教书在过去还有佛学院来找我,我不敢去因为我也受老师的影响。介绍我佛法的方东美先生那是个好老师。方先生常常跟我讲他在台湾大学教书,混日子他说误人子弟。那样的学者真是道德学问都是令人佩服的,还说误人子弟;实在讲他并不误人子弟,学生不肯听学生不肯接受教导;我们听了之后很感动。如果教导学生学生不能真囸得利益,不能开悟怎么对得起学生!学生不听话,我就只好不教退出了。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