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国民党老兵待遇抗日老兵,求助在哪里能查到档案

&&&&&&&&&&&&&
寻找“抗战老兵”
日03:13&&来源:
E-mail推荐:&&
  70多年前,当抗日战争爆发时,国难当头,年轻的他们毅然参军入伍。十万青年十万军,一寸山河一寸血,他们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直至将日寇赶出国门。在抗战胜利69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寻找身边的抗战老兵”公益行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活动计划用一年时间,寻找尽可能多的抗战老兵,并联合社会各界资源,为抗战老兵送去应有的关怀和敬意。   “如果国难再次降临,我依然愿意挺身而出保卫国家。”9月2日,我国第一个法定抗战胜利纪念日到来前夕,在北京“寻找你身边的抗战老兵”公益行动启动现场,92岁的抗战老兵卢少忱如是说。   卢少忱是原国民革命军新一军30师战车营战士。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专业毕业的他,是西南联大800名从军学子之一,著名的缅北八莫战役亲历者。   当天活动现场,卢少忱和其他5位年逾九旬的老人引发了与会者热烈的掌声。他们都是当年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国共双方老兵:赵振英、孙新民、尤广才、符国仟、卢少忱、方远。眼前这些步履蹒跚的老人,也让这场寻访抗战老兵的行动变得更加迫切。   “寻找你身边的抗战老兵”公益行动由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携手爱心企业共同发起,龙越慈善基金会是一个专注于服务抗战老兵的公益机构。   “抗战胜利70周年即将到来,我们希望联合更多的社会和政府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尽可能多的抗战老兵,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关怀和致敬。”龙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孙春龙说。   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项目部总监黄焕晔介绍说,由于隶属于共产党的抗日老战士大多都在民政部门有登记,这次寻找的抗战老兵,主要是隶属于原国民党的抗战老兵。   从民间努力到政府支持   “在我国大陆,至今幸存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约有2万名,平均年龄在90岁以上,因为历史的原因,大多隐匿乡间,不为人知,贫困及孤寡比例较高。”孙春龙告诉记者,早在十多年前,在云南、湖南、广西等地,就有志愿者开始关注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生活困难问题。近3年来,龙越慈善基金会在各地志愿者的支持下,找到并确认原国民党抗战老兵2000多名,并募集善款1500余万元,为老兵提供了一定的关怀。   “但这些关怀只是杯水车薪。”龙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黄晓丹说,毕竟作为一家民间机构,力量有限,而这些年过九旬的抗战老兵们,却在以颇高的速度离开人世。   原国民党抗战老兵们的生活现状也引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的关注。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刘晓以及全国人大代表王敏刚等多名代表、委员向大会递交《关于将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优抚对象的建议案》,并得到民政部积极回应。   随后,2013年6月,民政部答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时称,已下发文件《关于做好原国民党抗战老兵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求各地将符合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临时生活救助以及社会福利保障条件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相应保障范围,建议在纪念抗战胜利等重   大活动时邀请原国民党抗战老兵参加。   同年12月,民政部再次下发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原国民党抗战老兵救助和国民党抗战牺牲人员墓地及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无工作单位且家庭生活困难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可采取与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合作的方式,给予生活困难救助,救助标准可参照抗日时期入伍的在乡复员军人执行,所需资金通过各地自筹、社会捐赠等渠道解决。   日,民政部召集抗战老兵较多的六个省(自治区)民政厅,在湖南长沙集中调研由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与长沙市慈善会合作展开的“长沙幸存抗战老兵关怀计划”项目。在此次会议上,民政部领导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肯定,并确定将以民间主导、政府支持的方式,展开对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关怀工作。   黄晓丹告诉记者,之所以由民间主导,是因为历史档案残缺,官方无法完成原国民党抗战老兵身份的认定,目前绝大多数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档案证件等均在历史运动中被毁掉,认定身份只能依靠历史知识较为丰富的志愿者收集老兵口述的方式进行,“很多老兵记忆模糊,甚至因为年迈已无法表达,认定难度相当大。”   2014年5月起,云南、广西等地的民政厅与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展开接洽,将以政府购买民间服务的方式,展开对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关怀工作。   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活动时,亲切看望了多名抗战老兵,其中包括三位原国民党抗战老兵。   “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解决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生活和荣誉问题已成为民间和政府的共同行动。”黄晓丹说。   一场和死亡赛跑的公益行动   早在十多年前,在云南、湖南、广西等地,就有志愿者开始关注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生活困难问题。   近些年来,不少关爱抗战老兵的组织和机构一直没有停止过寻访抗战老兵的工作。目前还没有找到的抗战老兵,恰恰也大都生活在更为偏远的乡村,生活更为困难,更需要帮助。   2012年3月,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首先在湖南启动湖南老兵关怀计划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寻找到湖南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人数从180多名上升到近1100名。   “如果再加大力度去寻找,估计还能找到好几百名。”负责湖南老兵关怀计划项目执行的湖南老兵之家志愿者李曙说。   “志愿者所做的努力,不仅仅是去给老兵提供生活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去抚平战争和历史给他们带来的创伤。很多老兵并不很在乎经济上的帮助,而是更看重国家对他们抗战历史的承认。”李曙表示,在志愿者的不懈努力下,很多老兵的后代,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父亲,“有一位老兵的儿子很内疚地跟我们说,直到志愿者去看望他的父亲,他才知道,他的父亲竟然也是位民族英雄。”   让志愿者们纠结的一件事情是,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们明知道一些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信息,但是不敢去寻访核实。原因一个是很多志愿者本来生活就比较拮据,寻访老兵的费用需要AA制,很多人无力长期承担;二是很多老兵非常贫困,如果没有后续资金去帮助他们,对他们又是二次的伤害。   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项目部总监黄焕晔说,她深刻地感受到,这是一场和死亡在赛跑的公益活动,每季度的项目申报,总会有很多原国民党抗战老兵去世的信息。“长沙的项目从去年7月开始执行,到今年7月整整一年时间,陆陆续续关怀到的200名老兵中,已经去世28名,比例高达14%。”   一边是日渐凋零且期待抚慰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一边是因资金短缺捉襟见肘的关怀行动,这场由民间发起的关怀民族英雄的公益活动有些举步维艰、进退两难。   与爱心企业携手   寻找与关怀抗战老兵   “如果你身边有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线索,请致电。”9月2日上午,由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360公司、博时基金三方共同发起的“寻找你身边的抗战老兵”公益行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现场除邀请了部分抗战老兵外,还有全国42家关怀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代表。   此外,陈毅、吕正操、粟裕、左权、张自忠、张灵甫、黄维等人的后代也应邀参加了此次新闻发布会。   “目前已有40多家志愿者团队参与到此次公益活动中,我们将通过媒体报道等多种方式广泛征集线索,通过志愿者入户调查、专家核准等方式,完成原国民党抗战老兵身份的确认,同时收集老兵手印,在四川建川博物馆建设万名抗战老兵手印墙,永久保存。”黄焕晔介绍说。   确认老兵身份后,发起方还将制作“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致敬大礼包”,向每位老兵发放,同时,支持志愿者定期上门,为抗战老兵提供陪伴服务,包括陪老兵聊天、过生日、协助处理家务以及组织老兵聚会等。   “从寻找老兵,到发放致敬大礼包,再到为老兵提供陪伴服务,如果按10000名老兵预算,总共的费用超过1000万元。而这些费用,基本上都是依靠两家爱心企业捐助和募集。”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事业发展部总监湘灵介绍说。   黄晓丹告诉记者,这些确认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名单,除了寻找民间资源为他们提供关怀外,龙越基金会还将把这些名单提交给各地民政部门,由当地政府给予关怀与慰问,“政府提供普惠式关怀,民间机构做好个性化关怀,大家一起携手,给被遗忘多年的抗战老兵应有的关怀与荣誉。”黄晓丹说。
&&&中国人大
1、2、3、4、5、
&&&中国政协
1、2、3、4、5、
&&&中国工会
1、2、3、4、5、
&&&中国妇联
1、2、3、4、5、
&&&播客?视频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时政资料
& & & & & &&《解密的学生档案里有个抗战老兵》
每个人都有一份档案。它记录了一个人从生到死、或者说从读小学到中学大学到参加工作一直到呼吸停止的所有经历,所有学习工作的单位。至少在建国以来的六十多年中,我们知道都是这样的。每个人与这张由组织单位保管的小纸片,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尽管你从来不能看见它、甚至一辈子也别想看见它,但是它甚至可以决定你的前途命运、子女后代、婚姻家庭等等重大事务。
没有人能小瞧了档案,尽管它无声无息不起眼。管档案的人自然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曾几何时,如果你要换工作换岗位,如果人家不给你调档案,那就是白搭。我深知它的厉害。因为在文革十年浩劫期间,我曾经有个中学同学,她连续三年被插队落户的生厂队大队公社推荐为优秀知青,打算保送上大学,皆因为她的档案材料里有一拦家庭出身,父亲的经历和身份,便决定了无论她表现如何,贫下中农和干部、知青如何认可她,她都没有资格被正式录取。
就像我自己也是,1984年好不容易考取新成立的上海市档案局,这个国家编制的事业单位,却被原企业的人事部门卡着我的个人档案不放,我也没走成,成了终身的遗憾。
档案,神秘的档案,当它公开以后,其实根本不值得拥有那么大的掌握生杀大权的威力。
今年上半年,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有人希望了解一些抗战老兵的历史,通过朋友辗转找到我家,想了解我父亲当年参加抗日救国的经历。我们得知,五十年前的交大学生档案已经解密,可以查阅,对于我的父亲当年的历史可以大白于天下了。
妹妹征求了父亲意见,让他写了委托书,立即赴交大学生档案馆进行查阅,所看到的材料让她感慨万千,心潮难平。
那是一张泛黄的纸片,上面清楚地写明父亲的入学时间,参军时间和返校学习完成学业时间,甚至连各科学习成绩都历历在目。
历史表明,父亲是在抗战胜利时参军,后来又回到学校完成学业。也就是说他并没有时间参加与共产党打内战,所谓的国民党反动派其实是强加在他头上的不实之词,莫名之冤。
看到妹妹用手机拍下的档案,我无比心酸,也无比欣慰,毕竟父亲还活着,活到了沉冤昭雪的一天,作为他的子女,我们也可以卸下压在心头几十年的石头。
父亲曾经告诉过我们,1941年他考取重庆商船学校。当时杭州的浙江大学也录取了他,但是因为他母亲去世早,他想早点工作负担弟弟妹妹,就选择了重庆商船学校。他记得当时重庆商船学校伙食不好,学生对校长提意见,政府就认为学生闹学潮,为方便管理,把重庆商船学校并入当时为避战乱从上海迁往那里的上海交通大学。
当时前来支援中国抗日的美空军部队,缺少翻译,国民政府号召大学生从军,希望支援部队。父亲为抗日救国,响应号召报了名。由于英语成绩好,他从班里几十个学生中脱颖而出,。他是班级里唯一一个被选拔录取参军的,当了美军翻译。他们在云南郊区的国民党空军地勤部队服役,接受训练。由于工作出色学习认真,父亲还被团部嘉奖过。可惜那时候的照片在文革期间都销毁了。
父亲当了七个半月的美军翻译官。1945年日本投降那天,在部队开拔奔赴前线的途中,得到了日本投降的消息,部队停止前线待命。父亲随即服从安排,返回学校上课完成学业。
父亲和广大中国老百姓一样高兴,他很快听候命令脱下军装回到学校。由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学校的校长逃往台湾,接管的共产党干部并没有马上把上海交通大学的毕业文凭给他们,是在1953年才补发的。
就因为这段经历,却在后来的几十年一直抬不起头。虽然工作兢兢业业,刻苦努力,却当不了先进,入不了共产党,还差点被打成右派,文革运动中还被当作历史反革命分子蒙受冤屈,经受、历无数次冲击、批斗,身心受到摧残,我们家人也被赶出住房。虽然后来也经过落实政策平反,评上了高级职称,光荣退休,但是子女的前途命运政治待遇都不可避免地受牵连受影响,留下了心灵创伤。
妹妹把赴交大看到档案材料的事情告诉父亲,说他的学生档案证明了他的历史是清白的,也应该算是个光荣的抗战老兵。
然而,饱经沧桑今年已经九十多岁的父亲,已经看淡了人生的荣与辱,他生活的平淡安稳,并没有对人生和社会产生多大的抱怨愤滿。他说,我只不过是当个翻译,又没有流血牺牲,出的力也是有限的,与那些在战场上倒下的同胞比起来算不得什么。既不是什么国民党反动派,也不是值得骄傲的抗战老兵。
即使后来受了冤枉,九死一生,父亲对自己参加抗日救国的行为,始终无怨无悔。
从宠辱不惊的父亲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善良、朴实、热爱和平的本性,和不骄不躁、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 &感谢高老师,感谢我们的老邻居熊申,还有老邻居王玮,他们都是热心人。
虽然父亲的经历,并未被正式承认是抗战老兵,但是他确实是为了抗日救国在投笔从戎,走向军营的。他活得坦然,所以很健康,很快乐。
王玮,晓歌,老父亲,妹妹,高老师
老邻居王玮向抗战老兵献花
父亲从交大毕业
父亲在日本投降后回学校的档案
历史证明父亲是投笔从戎然后返校读书
高老师的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在哪能查到抗美援朝时候老兵的档案?_百度知道
在哪能查到抗美援朝时候老兵的档案?
我是一个孤儿,印象里依稀记得我父亲是抗美援朝时候的老兵应该还立过功,我母亲好像是朝鲜人。我就是想找下我的家族史。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也想查查,我外公是抗美援朝的老兵,荣立过二等军功,并有奖章及证书,但这些在他逝世后就埋于黄土 ,外公去世时我年纪很小,甚至不知道外公也是在战火中浴血的英雄,那个年代甚至连照片都没有,外公的模样在我记忆中已经很模糊.再小的晚辈更不知道了.只是我觉得这样的英雄,不应该被人时光遗忘,我想找到他的一些档案,让我们这些后辈,或者更晚一些的后辈,都能记住,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的先辈也为此抛洒过热血,而我们,也流着这样的热血.
采纳率:100%
你是查不到的
有一部分属于国家机密,有一部分在部队,还有一部分在民政局
上民政局查去
我姨夫是抗美援朝负伤军人,当时退伍证件因为家中发生火灾烧了,当地政府扣押国家补贴现在每个月只有几百块的生活费,请问在哪里可以查到当时的档案,
我也知道这个问题,伯父也是抗美援朝的老兵,从长沙去的朝鲜,当时好像是副团至今没有音讯,同问怎么查找,
2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抗美援朝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今日推荐 /1
本周六5月26日在北京家电论坛体验中心举行奥图码4K UHD投影新机UHD566的线下体验活动,现场不仅有UHD蓝光超清体验还会加入索尼最新PS4游戏《底特律:变人》的4K演示环节,欢迎各位发烧友前来体验!
Powered by“6·9国际档案日暨第三届福建省档案馆日”宣传周今日正式启动
东南网6月9日讯(本网记者 王琼)今日上午,以日国际档案日为契机,围绕“档案——与你相伴”主题的“6·9国际档案日暨第三届福建省档案馆日”系列宣传活动在福州开启。来自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闽江学院等高校师生以及社会公众500余人参加了系列宣传活动。省档案局(馆)长丁志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活动当天,福建省档案馆推出了“寻找八闽抗战英杰”查档活动。邀请抗战老兵或抗战烈士后人来馆查找抗战老兵或烈士相关档案。通过查阅档案,追寻抗日先辈足迹,追忆一段往事,并将记载有他们经历的档案复制带回家。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心情很激动。”抗日老兵程志勇之子倪东钦告诉记者,父亲由于一些个人原因没办法亲自参加此次查档活动,但在今天自己临出门之前,反复交代委托自己参加。“我把这些影印着父亲入军校的资料带回家,父亲一定很开心。”
当日,福建省档案馆还开展了 “遇见未来”信件投递和影像录制以及档案仿真、修裱、底片扫描等系列体验活动。
在“旗山档案讲坛”学术报告会上,闽籍联合国展览审批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工作人员文娱理事会摄影协会副主席江融先生为“旗山档案讲坛”作“揭开联合国的神秘面纱”讲座。
在活动期间,省档案馆还举办“我联合国人民”摄影展、“潮涌海西——福建现代化历史进程”、“红星照耀中国——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流年似水——外国摄影家眼中的闽江与福州”等展览,有兴趣的市民可以乘坐公交43、123、167支线、172、173、183快线、318、325直达省档案馆站进行参观或直接关注省档案馆微信公众号“福建档案”,了解更多相关活动信息。
抗战老兵来馆查找相关档案
来自马来西亚的侨胞曾福华先生专程来闽,向福建省档案馆无偿捐赠200余封侨批档案。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经国与国民党老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