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自己是联合创业办公社办公,什么联办都不行

我给联合办公泼冷水,2015联合办公三大悖论
我的图书馆
我给联合办公泼冷水,2015联合办公三大悖论
[ 导读 ]年底盘一盘,联合办公悖论有哪些2016最冷的一周你是怎样度过的?是这样度过的?还是这样度过的?克而瑞咨询苦逼的小伙伴是这样度过的!!!!!说多了都是泪,2016最冷的一周,为真实反映目前联合办公市场,兢兢业业的克而瑞咨询的小伙伴走访了上海的十几家联合办公空间,完成了新一轮的空间调研!!!!!(调研空间包括:SoHo 3Q、优客工场、米域、We 、蜜柚空间、linckia、方糖小镇、创邑so cool、星翼空间、酷窝、funwork以及大名鼎鼎的雷格斯)调研之前宝宝是这样的:刚刚出门的宝宝是这样:冷风中调研的宝宝是这样的:秉承着看空间,说痛点,给干货的精神,冷归冷,敬业的地新小超人还是要说痛点,给干货。看过一圈过后小瑞总结了目前联合办公空间市场的三大悖论,且听我细细说来。大量扩张之下出租率惨不忍睹2015年11月、12月开业的联合办公空间出租率都在30%左右,联合办公空间遭遇了几个月的招租不理想。一方面受制于深植于中国人心里“年”的思想,年前大多不愿变动,年底了“只谈意向,不签租约”;另一方面许多空间运营者也坦言大量的空间涌入市场,空间招租越来越难。向来以最有情怀自居的空间运营商从前向来不屑于使用中介招租,现如今对于招租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招租不理想,各大联合办公空间依然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Linckia:年后会有7个空间,目前正在装修;优客工场:2016年预计在上海布局10个点;We :目前多个点都在装修,预计年后开出;……大量空间运营商将2016定义为扩张的一年。快速的扩张也将把联合办公空间从风口推向浪尖,2016年联合办公市场必将大浪淘沙。招租的不理想与极快的扩张速度之间呈现出极不对称的现象。这就形成了联合办公市场第一大悖论现有空间不好租、新的空间又不断面市。(注:图片引用于毛大庆GCUC演讲)引用必胜客的一句广告词“pizza and& more”,小编认为联合办公就是“桌子and more”。对必胜客来说'pizza'做不好,'more'的价值也不能体现。对空间来说也是一样,没有桌子的出租率也就没有more。做好桌子上的事才能谈社群、谈创投、谈扩张。桌子是入口更是所有一切的开始,出租率更是空间的核心问题。目标客户租不起,客户定位假大空打着为小微企业、初创团队服务的旗号,联合办公空间迅速火遍大江南北。然而小微企业和初创团队真的租得起市面上的联合办公空间吗?联合办公空间工位的价格普遍高于传统办公。SoHo 3Q开放工位1000元/周,封闭式工位1300元/周;We 工位元/月不等的价格恐怕不是初创团队承担得起的价格。即使是较为便宜的长阳谷优客工场开放工位1500元/月,封闭式工位1800元/月的价格,也要比同一区域的传统办公贵出一大截。以长阳谷创意产业园为例:3元/平米·天的均价和0.5元/平米·天的物业管理费,按照每人8平米的办公面积也不过是840元/月(不含水电)。对于初创团队而言最紧俏的就是资金,对于办公场地的价格也是及其敏感,小编不确定这样的价格对比之下,创业者会如何选择;对于空间而言这样的价格以及这样的定位,小编不禁要问一句是定位失准还是价格失调。几乎所有的联合办公空间都将创业者定义为空间的一大客群,然而创业者租不起给他们打造的空间,这是目前联合办公空间的第二大悖论。现有空间选址要求下,去写字楼库存联合办公空间难当大任相较于传统办公“区位、区位、区位”的选址要求,联合办公空间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受访的其中一位招商经理说到,联合办公对场地的选择是极其严格的,除了“区位、区位、区位”,还有以下三点:租金要低,不只是低而是最低。周围一定要有大型企业,服务于企业上下游的创业者才会多。空间拿到的这块地必须要有政府背书。这样的条件之下,许多区位相对一般的空置写字楼早已被排除在外,这样看来以联合办公来去写字楼库存只是许多人的一厢情愿。如果联合办公空间只能去好地段的库存,只能说去写字楼库存联合办公空间难当大任,用联合办公空间去库存与联合办公空间选址要求的不对称是目前联合办公空间的第三大悖论。区位好的地方卖包子都能赚钱,为什么还需要联合办公?目前大部分的联合办公空间还没打破传统办公卖“区位”的模式,简单的将工位割裂开,由论间租改到论工位去租就形成了联合办公最简单的赚利差模式。真正能做社群、做创投、做盈利模式深化的空间少之又少。后记2015,联合办公的风口之下,各种空间蜂拥而至进入市场,岁末之际特总结目前联合办公些许问题,2016克而瑞与大家砥砺共进。精选 | 干货 | 细节 | 原创关注房地产及咨询行业微信公众号 克而瑞咨询 | 微信号 criczixun合作及业务联系:欢迎转发,请勿转载。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创业者如何选择联合办公环境? - 文章 - 伯乐在线
& 创业者如何选择联合办公环境?
英文原文:,翻译:
据Readwriteweb报道,随着联合办公模式(co-working)的传播,现在大多主要城市都至少有一个联合办公的地方。根据第二次全球年度联合办公状况调查的结果,采用这个模式的公司中有36%准备扩大工作用地,85%希望一起工作的人数能增加。
对于越来越多的新创公司来说,联合办公成为新选择,那么怎样在众多种类的联合办公室中找到适合你公司的呢?
并不是附近的就适合,你应该考虑下面五个因素:
1. 你想和什么人一起工作?
联合办公室中有许多不同的人,作家、设计师、软件和游戏程序员、女商人、工作时间带小孩的企业家,你每天将有8小时和他们在一起工作。
2. 需要怎样的工作环境?
联合办公室里是否有咖啡机、冰箱、打印机、传真机、大容量存储设备、会议室、开放式座位区等硬件设施,后几样还得问问,需要使用时应在多少小时之前预订。
3. 成本如何,有哪些不同的选择?
大多数联合办公环境有一系列选项给企业提供,拿出租时间来说,临时按小时租用、每周特定时间租用和长期租用都可以。如果你有雇员,问一下是否提供团队方案,这些方案能否满足你的团队工作需求。可能的话,先试着和原住民一起工作几个小时再作决定。
4. 气氛如何?
亲自考察一下人们友好与否,协作程度和工作效率,精神状态率等等,联合办公本身不正式,也许会有点吵,除非你和你的全体雇员都喜欢在吵闹环境办公,你应该选择一个不容易被分散注意力的地方。
5. 有额外的助力吗?
在某些联合办公的地方,有创业加速器、商业孵化器、专注于某些领域的赞助商、当地大学等等帮助企业发展的项目和机构,这些对于新公司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哪些公司适合使用它呢?
联合办公环境适合想传播自己理念、或仅仅是在家里和星巴克憋得太久想出来放松一下的独立创业者,还能用于潜在合作伙伴、专业顾问和客户的会谈。
随着业务和团队扩大,最终还是要回到独立办公。
下面是一些不适合联合办公的情况:
你需要一个隐秘的空间
隐秘的空间是为了讨论机密事项,或进行不适合公布的交易。有些联合办公大楼会提供这样的空间,不过你得确认它适合你的团队。
学习别人是个进步的好方法,不过不是所有人都在帮你,如果担心对手会从你的雇员那儿偷走创意,那联合办公就不适合你。
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关于伯乐在线博客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已然被大量、快速并且简短的信息所包围。然而,我们相信:过多“快餐”式的阅读只会令人“虚胖”,缺乏实质的内涵。伯乐在线内容团队正试图以我们微薄的力量,把优秀的原创文章和译文分享给读者,为“快餐”添加一些“营养”元素。
新浪微博:
推荐微信号
(加好友请注明来意)
– 好的话题、有启发的回复、值得信赖的圈子
– 分享和发现有价值的内容与观点
– 为IT单身男女服务的征婚传播平台
– 优秀的工具资源导航
– 翻译传播优秀的外文文章
– 国内外的精选文章
– UI,网页,交互和用户体验
– 专注iOS技术分享
– 专注Android技术分享
– JavaScript, HTML5, CSS
– 专注Java技术分享
– 专注Python技术分享
& 2017 伯乐在线杨乐渝:联合办公联什么
查看: 30585|
摘要: 多年前,我在做写字楼开发的时候,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写字楼里入驻有几十上百家机构,彼此间的业务存在着很多关联,他们为什么不能联结起来,共享资源、联合发展? ...
杨乐渝 &全经联执行主席  多年前,我在做写字楼开发的时候,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写字楼里入驻有几十上百家机构,彼此间的业务存在着很多关联,他们为什么不能联结起来,共享资源、联合发展?如果能实现,岂不是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能不能建一个平台,把他们串起来,相互创造价值,实现联合办公?而他们相互之间串不起来,核心在于,缺乏一个渠道和一个平台打通彼此的关系,实现彼此的有效链接。现在看来,这是很有价值的事情,可在当时,开发商、物业管理商对这件事情却没有什么兴趣,建平台,把这些机构整合起来,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还看不到从什么地方挣钱。现在看来,平台本身可以不赚钱,但只要平台本身有价值,就可以从平台以外的地方挣钱。在移动互联与共享经济的时代,平台上的用户、特别是企业的用户是有价值的,而当这些用户实现互动,相互创造价值的时候,这些用户将成为平台高粘性、长期的用户,那平台本身的价值就更高了。  可见,“联合办公”的本质不是“在一起办公”,不是“租空间”,而是“相互创造价值”,关键在于“和谁一起办公”。过去在同一栋写字楼里,公司的空间距离近,心理距离远,相互不能创造价值,本身也形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显然,要把这些机构的心理距离拉近,就需要做平台,特别是做一个信用平台,来聚合与联结用户,需要做内容、做服务,提升用户的粘性,实现用户之间的链接与相互之间的价值创造。  所以,联合办公“租”的不是“空间”,而是“联结”、是“资源”,换句话说,就是租“平台”,租赁的行为和租金的内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租金支付的不再仅仅是空间,而是为租户创造价值的内容。  租“联结”。“联结”,不是仅仅相互认识或熟悉那么简单。要产生“联结”关系,取决于三个方面,一个是价值观的认同,是“联结”的基础,“认识”的关系不能产生“联结”;第二,需要在一个信用的平台做背书,“联结”才有效率与效能;第三,需要有场景和各种活动,增强认同和粘性。换句话说,一个能创造用户之间“相互联结”的空间一定是联合办公的首选,今后也会成为租金持续增长的空间。  租“资源”。就是在这个空间里,能够找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资源,比如用户、合作伙伴、人才、智库、资本等等,这是一个企业刚性的、也是核心的需求。因此,越是有这些资源的平台和空间,价值越高。比如在全经联,是一个信用平台,也是一个“平台+智库+资本”的生态组织,在这个平台上联合办公,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地链接各种资源,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联合办公的价值,不再仅仅是空间的价值,更重要的是链接的价值,是资源的价值,或者说,是“能够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内容的价值”,这是联合办公的本质,也是未来各类办公物业、商用物业、众创空间的发展方向。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与全经联一起联合办公,就是与全经联一起共享全经联“平台+智库+资本”的资源,给联合办公企业找到创新和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理念、资源、资本、信息和人才;可以与全经联2600多名企业家和经理人会员、近4000家会员企业对接;可以与城镇化、产业园区、商业地产、文化旅游、养老住区、健康产业、现代农业等15个委员会的500多名专家委员深度交流、学习;可以全面了解上千个中国房地产各领域的创新案例;可以对接全经联创新基金、产业引导基金,以及其他131家全经联金融投资联合体的投资机构;可以对接全经联众创空间联盟、全经联众筹研究院、全经联创新人才中心和中国房地产创新人才库。  首期对全经联会员企业开放30个联合办公席位,截至6月,已有12家会员企业入驻全创空间(北京)。欢迎入驻全创空间,与全经联一起联合办公,与华夏五千、巅峰智业、中邦集团、当代置业、王志纲工作室等联合办公企业协同创新、联合发展。申请联合办公席位请联系:刘洋 &010-
刚表态过的朋友 ()
地产人物百科
Powered by联合办公模式蜂拥而至 空间管理没那么简单
来源:界面
作者:林子人
原标题:联合办公模式蜂拥而至 空间管理的大学问可没那么简单
  联合办公(coworking)已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创业人群的明显增多引爆了联合办公空间的需求。
  创业公司大多团队规模小、资金紧张、资源匮乏,租用传统的办公室并不划算。与之相较,联合办公这种分享办公空间的办公模式更加灵活,更能满足创业公司的需求。
  创业者与联合办公空间共荣共生的现象日益普遍。2010年创立于纽约的联合办公空间租赁机构WeWork旗下的54处联合办公空间遍布各大美国城市,并在全球开展业务,截至2015年6月估值已达100亿美元;在旧金山,联合办公空间RocketSpace被誉为创新科技的摇篮,Uber、Spotify、Leap Motion等知名创业公司正是在这里诞生。
  在中国,联合办公空间还开始被地产公司视为物业转型、降低空置率的又一法宝。
  潘石屹推出办公短租业务SOHO 3Q于12月2日与绿地在上海签署战略协议,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办一批联合办公空间;则选择与联合创业办公社(P2)合作,将联合办公空间引入虹桥万科中心。
  此前界面新闻记者探访P2上海创客中心时曾与创始人郑健灵讨论过这一现象。郑健灵认为,开发商有品牌背景和雄厚资金,他们给市场带来的最大贡献就是教育了这个市场,然而本质上它们满足的是开发商的需求,“我们的空间反过来是为人服务的,在产能有限的情况下我的关注点是如何服务社区。那么多人因为没有这样的空间,无法找到志同道合的人,那我们就会针对需求去开发空间。”
  诚如P2的口号――Space for people (为人而建的空间)――所言,社区营造是联合办公空间成功的关键。“空间是个容器,这些人如果没有一个容器的话就像一滩水,很难激发出有效活力,有了一个容器之后可以把他们聚集起来,产生化学反应。”郑健灵说。
  那么,怎样让一个联合办公空间不仅仅只是一个空间?在一个联合办公空间里让人们发生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是什么?12月4日,郑健灵在全球联合办公峰会(Global Coworking Unconference Conferece)现场主持了一场题为“如何打造联合办公空间社区”的对谈,来自中美澳的4位联合办公空间创始人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参与对谈的嘉宾包括Link Coworking创始人兼GCUC品牌创始人Liz Elam、RocketSpace创始人Duncan Logan、“一起开工社区”联合创始人/CEO蔡延青及Hub Australia创始人Bradley Krauskopf。
  要营造成功的社区,首先需要有明确的定位
  从创办RocketSpace伊始,Logan对客户的定位就很明确:必须是已经融资成功的科技公司。
  在初始阶段,这样的苛刻要求让很多人觉得Logan真是疯了,但在5年的时间里从RocketSpace走出了15家独角兽公司(估值达到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后,不仅再也无人质疑Logan的坚持,而且想要入驻的客户纷杳而来。
  当越来越多的入驻团队取得创业成功的时候,RocketSpace的品牌也变得更具吸引力――成长的客户群体意味着更多的资源与机会,这对创业团队来说是梦寐以求的。如今,RocketSpace一年会收到30多份入驻申请,RocketSpace会从中精挑细选出3到4家公司。
  “我们的注意力越集中,越有的放矢,业务的拓展就越来越容易。”Logan说。
  社区成员的选择要看气场合不合
  自2011年以来,Bradley Krauskopf陆续创办了Hub Australia、CoActiv8和Platform3,其中Hub Australia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联合办公社区。
  Krauskopf认同Logan对于入驻团队筛选的建议,因此Hub Australia施行“准入驻日”制度,即让团队在正式入驻Hub Australia之前试工作1天,看对方是否能够融入社区、与其他团队是否相处和谐。Hub Australia也会通过视频或面试的方式考察申请者。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些试验找出可以跟我们合作的人,因为我们最终希望把他们当成家人来看待,所以我觉得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Krauskopf说。
  对于社区来说,规则是必要的
  Liz Elam在美国奥斯汀市运营着一家非常成功的联合办公空间,她同样也是联合办公推广的身体力行者,并为此创立了GCUC。
  Elam认为对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办公社区来说,规则是必要的,“我们曾经做过一项调研,空间会员认为首先会员之间必须有沟通,并且可以相互接受。”相互接受的前提,就是所有人都遵守空间规则。
  “通过规则我们可以告诉会员,我们是怎样的社区,我们的社区能容忍怎样的行为,不能容忍怎样的行为,所以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社区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效率,而不是单纯地提供服务
  蔡延青于2013年在广州创办了“一起开工社区”,社会学专业背景让他从创业初始就十分关注社区内人与人的连接方式,以及如何通过沟通交流达成合作,激发创意。
  蔡延青认为,社区远远大于物理空间那么简单,要让每一个会员在社区里都能找到他要的东西,社区管理至关重要。
  于此同时,蔡延青指出,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应该有共建自律的意识,让会员“有权利不需要过问任何人就可以自己做事”。
  “我们不想提供任何服务,所以我们的社区规则都是由会员一起共同制订,”蔡延青说,“我们如何能够快速地让会员在不依赖我们的情况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才是我们最关注的。我们制订的是这样的一些规则和流程,而不是把我们的空间当成一个酒店、而我们在为客人服务。”
(责任编辑:陈洋)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中国的联合办公能诞生独角兽吗?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英才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据《华尔街日报》、CNBC等多家美国媒体报道,日本软银总裁孙正义即将完成向美国共享办公空间公司“WeWork”注资30亿美元。如果交易完成,WeWork的估值将超过200亿美元。
  “联合办公”这个概念源自于美国,就是不同公司的人聚集在同个办公空间,共享环境、资源和信息。2010年在美国纽约创立的WeWork,是美国共享办公空间模式的鼻祖,目前已入驻中国的、和香港。
  在目前估值最高的那批非上市科技公司中,WeWork的估值比SpaceX、Pinterest、Dropbox、Theranos、Spotify、Lyft和Zenefits等热门企业都要高。
  相比较那些改变世界的高科技企业和风靡全球的社交网站,一家联合办公企业为何能获得那么高的市场估值,这真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WeWork的运营模式是:从房东或物业经理那里租赁空置的办公楼层空间,将其装修改造后,然后转租给个人和创业公司,提供配有豪华办公桌椅、沙发、会议室、WIFI、会客室、打印室、零食和休闲设备的时髦公共办公环境,所有租赁入驻WeWork的会员都能享受到上面所有这些服务。
  看似一个简单的商业模式,为什么会受到资本和市场的极力追捧?
  ●●●WeWork凭什么值200亿美元
  这个答案其实非常简单,说白了就是“用的估值方法去测算一家公司”。
  大家都知道在营收差不多的情况下,科技公司的估值要比其他行业公司的估值高,因为科技产品可以规模化扩张,更容易追踪与衡量,同时也更容易获得盈利,也就是说互联网公司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行业巨头将获得最高的利润和估值。
  而在美国,WeWork已经成为纽约同行业的最大业主。过去6年,WeWork在全球30个城市、110个地点,拥有6万名租户。
  实际上联合办公的规模效应还是很明显,一来专业团队选址、空间设计、管理架构和系统等专业服务能力容易复制,二来创业公司及微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硬性需求,如融资、资源、人才、营销等也可以在平台上得到聚合与共享,提升效率非常明显。
  “规模很重要”,WeWork总裁Artie Minson认为,“规模越大,建设新地点的费用就越低,效率越高,交易的时候筹码更多。”WeWork不仅提供办公空间,还提供其他服务――运输、、软件、旅行、工资发放以及培训。它设想的理想状态是,会员有可能因为这些福利加入,物理空间倒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创业公司的迅速崛起,则是联合办公受到追捧的第二个原因。
  在美国,年的金融危机让美国的房地产和写字楼租赁市场严重受挫,而如今随着经济的复苏,基本上美国一线CBD办公大楼的价格早已超过之前2007年最高点。纽约中城的平均租金大约在7000元人民币每平米每年,比(,)的5A级写字楼的平均租金要高出50%-80%。这个价格对于创业公司来说难以承受。
  而WeWork做的事情,就是批发以后再零售,差价来源于对空间的重新规划,和对公共空间的极度压缩。每个创业公司可以享受到大量的公共空间和服务,并获得低于市场价格的入驻租金,当这样的创业企业数量足够多时,联合办公空间就能获得很高的收益。
  利用互联网的高估值、创业公司快速崛起以及办公租赁整合后的溢价,WeWork获得了超过200亿美元的高估值。
  与此同时,国内也有无数的效仿者加入战局,氪空间、科技寺、梦想加、无界空间等,一众联合办公空间在北上广一线城市落地开花。这一阵列也不乏国内的地产大佬:2014年SOHO中国推出SOHO 3Q;2015年从万科离职的打造了优客工场,另外还有DayDayUp的职场社交式打法。
  人人都想做中国版的WeWork,那在中国,联合办公会有成为独角兽的机会吗?
  ●●●中国市场的特异
  在上海,特别是陆家嘴CBD核心的一些联合办公场所,无论是毛大庆投资的优客工场还是方糖小镇,平均租金价格都在元/月左右的一个工位。优客工场因为装修时尚、公共空间更大,因此价格也会高一些,靠窗工位的价格甚至会超过4000元以上,这甚至超过了纽约WeWork的价格。
  然而即便如此,很多的联合办公企业依然难以赚钱。
  一个根本性的区别在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美国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市场。中国房地产和美国房地产的逻辑不同,美国房地产资金成本是2%-3%,租售比是8%-9%,而中国却是资金成本8%-9%,而租售比例是2%-3%,两者是倒置的,市场是完全不同的。
  也就是说,按照WeWork的模式照搬到上海,几乎很难快速盈利,上海各大核心地块的CBD甲级写字楼的价格在2017年不断走低,空置率很高,联合办公的整体出租状况也并不乐观,联合办公空间往往要承担很高的租金风险。
  与此同时,对于中国的创业者来说,联合办公并非是最优的解决方案。如果你一旦放弃了对CBD的迷恋,愿意将自己的公司搬到张江园区,你会看到各类政府主导的“孵化器”和园区,可以提供远远超过“联合办公”性价比的服务和配套。
  入驻孵化器对于创业企业来说,政策优势非常大,房租补贴能达到50%,科研补贴可以有每年30万元。许多孵化器可以在区政府补贴的基础上提供11的配套补贴,更不要说入驻孵化器,还能免费享受到联合办公空间需要付费才能获得的报税、财务、人力资源和融资咨询等服务。
  孵化器本身的价格也非常亲民,园区的办公楼均为自营,孵化器的物业成本非常低,大约只需要联合办公四分之一的价格就能入驻。
  综上所述,中国的联合办公目标受众并不大。
  (作者系第一财经内容运营经理)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英才杂志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中国的联合办公能诞生独角兽吗?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联合办公空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