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部电影 背景发生在未来战争2022 电影是战争题材 有点末世的感觉

人类世界被摧毁后什么样?11部关于末世的科幻电影
我的图书馆
人类世界被摧毁后什么样?11部关于末世的科幻电影
  凭借天马行空的幻想,架空虚构的社会关系,独特的美学语言,所谓的末世情节在文学、艺术领域都有不小的题材比重,很多末世电影也都引发了现象级的热潮和思考,虽然末世题材已经是一个老梗,但是也挡不住人类对未来世界的无限遐想。今天小编就来推荐几部关于末世的科幻电影,看看有没有震撼你的呢?
《未来水世界》1995年
  苍凉指数 ★★★★
  大海,除了能平复心绪,还能通过一望无际的辽阔感受扼杀所有希望。凯文·科斯特纳自导自演的这部规模宏大的影片,为90年代富足的观众们展现了一副饱含警醒意味的未来画面。时隔二十年,我们仍能感受的到本片的优良品质。
  虽然现在未来水世界是环球影城的赚钱机器,但是当年可是害苦了科斯特纳。然而,片中生存在珊瑚礁上,喝由尿再生而成的水,只在心中对大陆抱有一点点希望的末世情节还是打击了影片票房,片方赔了个血本无归,片子成了凯文·科斯特纳本人星途的末日。
《疯狂的麦克斯》年  苍凉指数 ★★★★★  《疯狂的麦克斯4》其奠定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世界观,都成了观众眼中末世电影的正宗。
《我是传奇》2007年  苍凉指数 ★★★★  提到末世影片,这部威尔·史密斯的代表作是不能漏掉的。僵尸也好,历险也好,影片留给观众最直观深刻的感受,是一个人独守世界的孤独之感。对往昔美好的追忆,对眼下险境的警惕,对未来的责任,病原体学者罗伯特所面对的末世,是需要强大自制力才能生存的寂寥境地。《黑客帝国》年  苍凉指数 ★★★★★  当你意识到,你眼前的世界是全是计算机虚拟出来的,恐惧感会从你的大脑流向内心,再缓释到全身。这种体验,除了抖若筛糠还有冰凉刺骨,与自然的心生恐惧,完全是两个层级。当影片中第一次出现真实世界里的人类状态时,空格想到的是:“活着就是受罪”。《500年后》1971年  苍凉指数 ★★★★  卢卡斯大帝早年的作品。一个讲求秩序,全面禁欲的未来,即使人口不少,也依然充满了末世的味道。《艾利之书》2010年  苍凉指数 ★★★★  这是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一部有关末世信仰的片子。几乎灭绝了人类的战争之后,大地炙热,书籍成了文明最后的遗存。一本带在华盛顿身上的书,成了故事的中心。《末日危途》2009年  苍凉指数 ★★★★★  这是曾饰演指环王里国王“阿拉贡”的维果·莫特森,主演的一部电影。一贯以硬汉形象示人的他,这次演了一位艰难的父亲,在人吃人的绝境里照顾儿子,期许着生存的希望。《遗落战境》2013年  苍凉指数 ★★★  这是一部空格非常喜欢的片子。不脏,不乱的设定显得这部汤姆克鲁斯的科幻片在末世片里非常的另类。但是这种冰冷的科技属性,却为影片增加了浓烈的孤独意味,再加上影片未来迷幻的配乐,让人心中涌起莫名的悲伤苍凉之感。《机器人总动员》2008年  苍凉指数 ★  大熟片,可爱的瓦力萌翻了全宇宙。不过瓦力的处境确实足够凄凉,一望无际的垃圾,靠他这样的小小机器人一点点搜集处理。除了寂寞,还是寂寞。好在,瓦力最后偶遇伊娃,为这个末世童话画上了一个美满的句号。《机器人9》2009年  苍凉指数 ★★★★  这是一部风格独特的动画片。无论是美术还是故事都贯彻着死寂般的干冷感觉,尤其是灵魂分离的设定让人印象深刻。《2013终极神差》1997年  苍凉指数 ★★★  凯文科斯特纳上榜的又一部末世影片。情节与《疯狂的麦克斯》类似,一个屌丝逆袭成为末世英雄的故事。不过凯文老哥过于钟情于这路题材,观众的审美疲劳使得老哥的星途跟影片描述的环境一样,无限苍凉了下去。  没有收录《后天》、《生化危机》这样强调冒险和感官刺激的灾难片,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反应末世环境下,人的状态的影片。也许有点矫情,但是,在我看起来,这些故事才更能激起俺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一看。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每部电影都是一座城市,光怪陆离。&&&&&&&&
《天堂电影院》:岁月什么也偷不走
《天堂电影院》:岁月什么也偷不走&文/基督山伯爵&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一些意义非凡的人、事、物,而他们也终有一天会悄然离去,矫情的文人将其归咎于抽象的岁月,称其为最大的小偷。这是文明世界的又一起冤案,岁月什么也偷不走,他所能做的只是把旧的东西挪到别处,把新的东西放在人们面前。
&&基督山伯爵&两个月前的《岁月神偷》曾一度刺激到了人们感性的泪腺,时隔两月后再次回忆则更多了一份理性。同样的半自传色彩,同样的成长历程,同样的平凡小镇,这样的氛围与朱塞佩&托纳多雷的《天堂电影院》有着巨大的相似,然而相比之下托纳多雷所做的要更为宏大,而罗启锐则明显后劲不足,他终究没能把&岁月神偷&的主题升华进整条街巷的人物命运,而只是单一的集中在了对罗家某段事情的叙述上。&《天堂电影院》的诸多成就都铭刻在了1988年的剧场版上,导演托纳多雷在世界影坛的地位也由此而得以奠定。在剧场版中,托纳多雷以多多与电影放映员艾弗特之间的忘年交为主线,以回忆的形式着重讲述了多多童年及青年时期在西西里成长的那段往事。在这个偏僻的小镇上电影是人们唯一的娱乐活动,而天堂电影院便是他们唯一的娱乐场所。这座简陋的影院不但容量有限,其内在设施也十分简朴,无论怎么看都与经过豪华装修的现代电影院有着天壤之别,然而它却是曾经那个时代的见证。牧师、商人、平明、官员,不同阶层的人在此处汇聚一堂,其喧闹程度甚至可以盖过银幕上放映的影片的音量。即便天堂电影院中也存在富者对穷人的欺压,例如衣冠楚楚的绅士总是存心向楼下吐口水,但是欺压终究不会上升到阶级之间的殊死对抗,电影作为一项大众艺术在这个狭小的空间中消解了彼此之间的矛盾。对于电影的热爱成为了彼此最大的共同点。而主人公多多的成长历程就是游走于那个时代之中的一个变量。&托纳多雷以多多童年的生活为切口进入这个小社会,从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观看那个特殊的时代。多多的母亲在年轻时始终活在战争的创伤之下,丈夫奔赴战场从此杳无音讯,留下她一个女人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天真的孩子并不知道战争到底有多残酷,也不知道死亡到底有多可怕,多多对于战争与死亡的理解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字面含义上,而他在电影中看到的相关场景又反过来将这种理解虚幻化了。对他来说,虚幻的电影是填补他童年诸多空白的绝妙良药,在影院中他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安逸与欢乐。调皮的多多整日纠缠着镇上唯一的放映员艾弗特,这种酷似父子之情的纠缠也令他们成为了忘年之交。&艾弗特对于多多的影响要远高与多多的母亲。艾弗特不但教会了多多如何放电影,他还教会了多多如何与他人分享快乐。然而那场原本皆大欢喜的广场放映却发生了毁灭性的意外,一场火灾将天堂电影院付之一炬,多多奋不顾身地从火场救出了艾弗特,但艾弗特还是失去了视力。这是全片的第一个高潮,托纳多雷在这里通过一场火灾残酷地摧毁了之前一点一滴建造起来的温馨与欢乐,随后再重新建造这一切,只有失去过的东西人们才更会懂得珍惜。当然,这其中也暗示着由教会掌管电影院的时代彻底终结了。商业性质的私营电影院在原址拔地而起,崭新的天堂电影院象征着一个全新的时代。牧师不再具有干涉影片删减的权利,吻戏得以光明正大地在影院中播放,思想的解放成为了这一时期全新的主题。而多多也渐渐长大,成为了青春期的少年,开始面对成长过程中全新的挑战。&剧场版的故事最终在对多多青年时期的回忆结束后拉回了现实,30年后多多为出席艾弗特的葬礼而回到了故乡,此时的多多已经在艾弗特的影响下功成名就,成为了杰出的电影导演,伴随着电视等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昔日的天堂电影院早已废弃多年,最终在一声爆破声中轰然倒塌,而结尾处多多看着艾弗特给他的遗物&&那些被曾经被剪掉的吻戏胶片,不禁潸然泪下,岁月将一个个旧的时代挪至身后,留下的却是一段段美丽的回忆。&如果说剧场版《天堂电影院》的核心只是宣告了传统电影院和普通电影生产工业的终结,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离去;那么加长版的《天堂电影院》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这群人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所经历的生存状态,其结构之宏大几乎可以与《美国往事》相提并论。&加长版除了增加了一些过场性质的镜头以使全片的节奏进一步舒缓外,主要还是增加了多多的青年时代与中年时代。诸如与妓女在影院做爱,中年时期返回家中与母亲之间的促膝长谈,而对于昔日多多与艾莲娜的恋情受到艾弗特阻扰的内容也有大量的表现,可以说加长版的后半段有着一种对往事的总结与反思,而这一过程的节奏同样的十分舒缓,始终透露着岁月的积淀所营造的那份厚重。多多青年时期的生活细节增多后反而使他的整个成长过程变得更为完整,青春期的叛逆与迷茫得到了极其完美的诠释,而爱情便是这个过程中困扰多多最为严重的东西。&在加长版中,旧电影时代的终结仅仅成为了整个故事背后的历史背景而得以存在,它不再是影片的核心。人物刻画的进一步饱满使得影片成为了类似塞尔乔&莱昂内的&往事&电影。如此一来,多多与艾莲娜的爱情戏比重增多也就变得无可非议了。后半段中艾弗特的戏份虽然明显变少,但是其对于多多的影响力却进一步加深。艾弗特在多多陷入爱河不可自拔的时候曾经告诉他现实生活不是电影。为了让多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他甚至用心良苦的将他与艾莲娜拆散,而这也是他一再告诉多多不要回来的原因。&当多多回来后遇到老年艾莲娜和她的女儿时,《天堂电影院》的磅礴大气成为了猛烈的情感炸弹,观众在这里所感受到的是蹉跎岁月酿造的醇厚回忆。昔日的往事如今再谈,其意味也截然不同。托纳多雷在影片中一直在重复着&建造&&&&摧毁&&&&重建&这样一个过程。电影院被摧毁后得到了重建,多多和艾莲娜在分隔三十年后得到了重逢,在重返故乡后得到了自己人生的新生。而这也恰恰是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重复的旅程。&岁月神偷&每一次看似灾难性的&掠夺&,都是为了&重建&一份更为宝贵的&经历&。岁月什么也偷不了。&经历了返乡之旅后的多多孤独地坐在现代化的放映厅中,银幕上播放的是艾弗特留给他的又一份厚礼,一连串老胶片接吻画面的背后是艾弗特那超越父爱的教诲。&来自时光网&&/wlf/blog/4492450/
《三个白痴》/《三傻大闹宝莱坞》
笑中带泪,这句成语用来形容喜剧电影的最高境界最恰切不过,从卓别林的年代开始,电影就开始寻找一种戏谑的途径来指涉现实,往往能够在最不经意间打动众人,不敢说《三个白痴》是一部多么经典的喜剧片,但在现今流行恶搞的大趋势下,《三个白痴》还能够独善其身实属难得。
《三个白痴》讲的是三个朋友间的友谊,这份友谊滋生、发芽于象牙塔,以Rancho为中心的三人组合,在大学中经历了顺从、叛逆再到自我解放和认知的过程,通过这些情节,影片探讨的是印度当代大学教育的失败、以及等级制度等一系列的问题。而《三个白痴》之所以能够强烈引起观众的共鸣,恐怕就是因为影片中所影射的现实与当下中国太过相似,所以即便影片充满了异域的色彩,但在某些内涵上,观众所能够理解的东西是相通的。&All&is&well!& 这是电影中Rancho的一句座右铭,出生卑微、天资聪颖的他,在这所印度最好的工程学校里,充当起了反叛者的角色,但这种反叛,并不是Rancho故意使然,相反,他无意去去担当任何的意见领袖,只是简单的跟随心灵的方向。在Rancho看来,一切都是理想的,顺畅的道路最好不过,但艰难困苦亦不在话下,心中只要没有了恐惧,成功便是手到擒来的。
追随心之所向,这是Rancho给Farhan的忠告,喜爱摄影的他慑于父亲和家庭的压力选择了不喜欢的机械工程,学的不快乐似乎成了必然。放下心中的恐惧,则是Rancho给予Raju的建议,家庭的贫苦让Raju背负上了不寻常的压力,最终只能将其转化成为对神灵的敬畏。
看吧,这样两个人的状况,这样两句忠告,多么的符合于时下中国大学生们的遭遇。面对理想,我们屈于现实,面对现实,我们又不甘于此,矛盾永远的存在着。有些人勇敢的踏出了向梦想的那一步,而大多数的我们,就日复一日的逐渐泯灭在了现实当中,从此沦为一个又一个电影中的Chatur。
《三个白痴》的价值也许正在于此,它着力为观众们塑造一个理想国,在这个国度里,没有阶级的不平等,没有价格标签式的爱情,没有老师与学生的不对等交流,没有了现实的不公,没有了理想的不能实现,这些,是每一个观众都期盼实现的却遥不可及的,在《三个白痴》里,这样的世界似乎可以触摸得到,影片最后,Rancho所建立的世外桃源,乌托邦式的承载了一批人的梦想。
《三个白痴》为了构建 Rancho这样一个人物费了颇多的笔墨,无论是超然于世的生活态度,还是不废功夫就可以得来的好成绩,或者是平易近人的行为方式等等,Rancho在影片里成为了一个&完人&式的角色。很难说这样一个人物会有多么的真实,但在影片生活化的表现之下,这样一个完美人物的存在,看起来却也不那么突兀。电影着力打造美好,却也没有忘记揭露黑暗,这样的对比之下,生活的真实立马跃然纸上。老师们的古板和势力,家长们的强制,无论是泼墨还是写意,《三个白痴》用细节描绘的这份生活就如发生在我们身边一般的真实可信。
影片打造了两条线索,一条是寻找一条是回忆,在交织中,观众看得的是三人从过去到现在的两个时间段的生活画面,这样的交叉剪辑,很难让观众感到乏味,从一条线索到另外一条线索的跳跃,转换的是时间,也是电影类型的某种转变。在回忆的线路中,影片就成了典型的青春电影,爱情友情学业工作,配合上了嬉笑怒骂式的幽默,承载了多少人年轻时的青春回忆。而另外一条寻找的线路,又变成了公路片的模式,三个人一路上开着车寻找Rancho,虽然未有公路片传统的成长议题,但一路上印度的风景也着实是美不胜收的,而在这趟旅途中通过真实的Rancho 带出的假Rancho的不为人知的孤苦一面,就给影片的Rancho重新又包裹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观众给Rancho的爱无形间又被放大了。
至于《三个白痴》的笑料,就坚决不是国产喜剧的低俗可以比拟的,言谈间的幽默是根植于本片的,典型场景如Rancho顶撞老师,通过简单的言语表达,笑意自然而生,编导的用心可见一斑。而再看看诸如《嘻游记》之流的国产喜剧,我们没有好莱坞的技术,难道连制作电影的诚意都如此匮乏吗?
当然,这样一部电影也会有瑕疵,Rancho当初为何不告而别,电影里好像无甚解释?唯一的可能也许就像电影里的配乐一样,&他像风筝般高飞&&&现实的桎梏只能是Rancho出走的推动剂,而未来的理想地,就是沙滩碧海和蓝天了。而在完美的Rancho背后,是一堆并不完美的人物,众星捧月的感觉其实有点做作,只是影片将故事表现的太真实,才能够瑕不掩瑜。
最值得一提的还有阿米尔&汗的表演,作为印度的顶级明星,他的表演着实细腻真实,自信、善良还夹带了点小幽默,最为惊人的,是他已然45岁,却在电影中扮演了一个青涩的大学新生,而且光看外表,是看不来的,又是一个帅气有魅力的天山童姥。
《两生花》——这部片子太文艺
&就像生在波兰的薇若妮卡和生在法国的薇若妮卡,她们的名字一样,容貌一样,甚至都习惯用戒指整理眼睛的下睫毛,当然她们也同样喜欢音乐,耳边常常响起的也都是但丁《神曲》中的&天堂&篇。两个生活在不同体制之下不同社会文化之下的人,却有着某种灵魂深处相连的共同之处。这种对身份以及某种相同在不同地区产生的迷惑彷徨,都是来至对自身位置的困惑以及怀疑,怀疑着自己究竟可以是谁,而又不会是谁。电影在一片柠檬黄和青柠檬色调中开始,雨中的女高音盘卷而来呜咽不止,生活在波兰的微诺妮卡告诉父亲要去见姨妈,她所决定的事情以及即将要做的事情,几乎都在一种无意识中却又是有一种指引之下必须而行的,生活在家族出生入死的环境之下,却未感到孤独。于是当她在克拉科夫得到歌剧主唱的角色时,在那个动荡正在爆发游行冲突的广场,她看见了法国的微诺妮卡,而微诺妮卡坐在红色的旅游车辗转拍下了她的照片。&&色调开始从柠檬绿向着法国芥末绿转型,温暖的柠檬黄开始在浪漫的法国红色法兰绒中亦步亦趋,而法国的微诺妮卡却感到孤独,当她抬着钟玲叮叮当当走过奔跑的孩子,在教室遇见那位探讨追求内心意识层面的作家以及木偶剧者时,法国的微诺妮卡在同样的歌剧音乐中,看到了孤独看到了作为作家印在那绿色舞台幕帘的游离孤傲的脸,舞台上正在上演着死亡以及死亡之后的重生。&&波兰的微诺妮卡在痛中推掉满是金黄落叶的街台,法国的微诺妮卡在逃跑中透过红色铁艺门看着作家上串下跳的偷窃暗喜,红色和柠檬绿在交织之中,而迷惑彷徨也在两个躯体之下,交换替代着。这就像永远都在纠结着自身身份的波兰人一样,何处是归处,何处是故乡,而何处又该是装入我躯体里的灵魂,我们无从改变我们所处的物质环境,那么我们的精神存在状态又应该是怎样的。是否将波兰的微诺妮卡埋葬掉,就可获得法国自由的微诺妮卡,而自由充满的躯体内,灵魂是否就找到了位置,就不再困惑挣扎而日想美好。显然,孤独却是法国的微诺妮卡,而寻找也成为了法国的微诺妮卡的主题,她在接到各个不同邮件中,看到鞋带如同波兰微诺妮卡的曲谱带子,听到了录下各种声音的录音带,而后她尾随这样的声音而去,也在最后,她找到了自己的全部,还有另一个世界的波兰微诺妮卡的照片。&&一个离去的灵魂指引着另一个鲜活的生命,去寻找自己所应处的位置,去完成未能拥有的遗憾,她们都听从着内心的召唤,改变着现世中的人生轨迹。世界一个极端占据上面的时候,世界的另一端便在下面,一面在暗时,另一面却是阳光明媚之时,却又是在同一个时间平行线上。虽在一个帐幕之下,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思维系统,可竟可相同的却是,我们都在思忖着,在这个不同之下,你与我,在世间中,哪一个才是专属于我们的位置。不同的身份带给同一个人,究竟会是一个怎样的改变,是不是会彻底改变身处之地,同样的迷惑同样的彷徨却是人之共性,人却不可因身份转变,就可解决。法国的微诺妮卡在最后开车打开车窗,伸手触摸那颗大树时,她或许已经明白了,波兰微诺妮卡给与她的孤独,是她自身无法解决的孤独,也不是艾利克斯可以填充的,没有地土的依靠,人就无法像树一样深扎其中,可是,那便不是自由了。&果然,自由与固守,都不能相一而终,我们永远都会有迷惑彷徨,关于我们所应处之位置,在这个世界之上灵魂之光中,那片散去的墓地,是我们的归宿。&小记:
中文名:《两生花》
外文名:La double vie de V&ronique
其它译名:《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双面》、《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
制片地区:&、 &、
导演:Krzysztof Kieslowski
编剧:Krzysztof Kieslowski 等
主演:Ir, ne Jacob, Halina Gryglaszewska, Kalina Jedrusik
类型:爱情、奇幻、剧情
片长:93分钟
上映时间:
语言:法语&、 波兰语 、意大利语
评 分:7.5/10 (4,336 votes)&&
《肖申克的救赎》
&&&&&&&&& 习惯是一种麻本,将曾经的梦想化为幼稚的代词,让未来以可见的轨迹左右生活;希望是一种坚持,使灵魂深处保有一片自由的天空,为相同的生命做出不同的解释。
  1947年初,银行家安迪.迪弗雷纳(蒂姆.罗宾斯饰)被指控枪杀妻子和她的情夫。控方律师关于事实公式般的推断使安迪罪名成立,两个无期徒刑的判罚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中度过余生。
  1927年因谋杀罪被判无期徒刑入狱的雷德(摩根.弗里曼饰)现在已是肖申克监狱中的囚犯们获得狱中禁品的主要渠道了。只要付得起价钱,他可以搞到你需要的任何东西:香烟、糖果、咸士忌甚至是大麻。当新囚到来的时候,雷德认为弱不禁风的安迪会在自己监狱生活的第一个夜晚里哭泣。可安迪的沉默使雷德输掉了赌注。也使雷德成了这个孤独囚犯的挚友。一个月后,安迪通过雷德购买的第一件物品是一把只能对软质石材进行微雕的鹤嘴锄,安迪的解释是自己要做一副国际象棋以消磨漫长的狱中时光。之后,安迪又搞到了丽塔.海华丝的巨幅海报并贴在了牢房的墙上。安迪精通财税制度的特长使他渐渐地摆脱了狱中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其他变态囚犯的骚扰,逐步成为典狱长沃登(鲍勃.甘东饰)洗黑钱的重要工具,不久以后,声名鹊起的安迪已经为当地监狱系统中大部分的狱警报税单并为他们制定申请养老金计划。一个年轻囚犯的到来打破了安迪平静的狱中生活。这个囚犯知道谁是真正的凶手。当安迪向典狱长提出重新审理案件的请求时,却遭到断然拒绝并受到单独禁闭两个月的惩罚,唯一的知情人也被典狱长陷害致死。
  面对残酷的现实,己找到自己灵魂救赎的安迪在一个雷雨之夜走向了二十年沉默所累积的希望之路&&  监狱作为囚犯活动的特定场合也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其特殊性在于剥夺了人的自由。身处其中的囚犯对于自由的敏感超过了任何生活在其他环境中的人。正是失去,才备觉珍贵,也更渴望重新拥有。而生活在政党社会的人们却在追名逐利的岁月中慢慢地丢掉了自己与生俱来的本性,主动地把自己的心灵禁锢在无形的高墙里,放弃了思考的自由,也忘记了自己最初的追求,或者把这种精神上的追求物化为现实生活里的一个职位,几位数字。
  一个在狱中度过大半生的囚犯面对申请多年而未果的一纸假释令的反应不是喜极而泣,而是企图重新返回监狱,返回他熟悉的生活,在生活了大半生的圈子里,他有学历,有地位;在外界,他只是双手犯看关节炎的无用老人。悲哀的是,现在的他连胡闹的力气也没有了。他选择了自杀,因为这是他唯一可以做主的选择。雷德在狱中可以算作是一个强者,他可以搞到许多不该在监狱这个地方出现的东西;出狱后,他毫无用武之地,只能孤独地生活在恐惧中,在盼望多年的自由里流浪却无法靠岸。片中雷德对于监狱高墙的一番话语发人深思:"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That's institutionalized。"
  是的,当昨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消失殆尽只剩下今日满腹牢骚固步自封的时候,当不满足于现实里整日的循规蹈矩又不愿付出努力去改变生活的时候,当午夜梦回不知身处何方的时候,习惯的枷锁已悄悄地套住了生活的头颅,让我们沿着可见的轨迹一步步地走向生命的终结而忽视了生活的其它色彩。导演达拉邦特正是通过监狱这个强制剥夺自由,高度强调纪律的特殊背景来凸现现实生活中蚕食自由,扼杀独立思考的无形杀手--习惯。
  片中作为希望代言人的安迪在肖申克监狱生活的二十年里一直紧守着自己最初的坚持,出于对外界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是出于内心对自己无罪的认定,而真正的原因在于他对希望的深刻认识:"希望是人最美好的拥有,只要自己不放弃,希望就会永远相伴相随。"二十年的牢狱生活不但没有泯灭安迪内心深处的希望,反而让他在浮士德的积极进取精神上,又对未来生活有了陶渊明式的领悟。这种希望的本质是一种状态,一种不争不夺,只是存在的状态。
  希望不需要热情,热情的希望只是灵魂深处一次不经意的冲动。狱中计算时间的单位不是日、月、年,而是以十年为一个计量单位。当看到倏忽间十年已逝,生命的过程只能以时间为刻度的时候,任何高涨的热情都只能无可奈何地向失望举起双手,宿命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这时候,雷德告诉安迪:"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天堂和地狱只一线之隔,存乎一心。安迪不是因为失去了自由才对自由充满了向往,而是知道在已经谙悉的生活之外有另一种生活更为精彩,知道那种生活才是他灵魂真正的故乡,所以,芸芸众囚中唯有安迪能够在高墙的环伺之下闲庭信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冷然面对生活的捉弄。
  跳出来审视自己的生活,不让环境左右自己的判断,这是安迪的选择,他也在这种选择之中找到了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特质。在和时间面对面的日子里,安迪的希望使他没有在日复一日的例行公事之中迷失自我,而是默默地构筑自己的精神王国,寻找着灵魂的出路与家园。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如果安迪没有蒙冤入狱的生活,也就不会有日后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如果在狱中的待遇有所好转后就放弃自己的希望,那么他也许要在肖申克无可奈何地苦度余生。于是,六年里以每周一封信的频率不弃不舍地向州议会寻求资助建立监狱图书馆,冒着生命危险通过监狱的扬声器为狱友播放音乐以唤起他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安迪正是通过这些看似以卵击石的举动来抗拒着习惯对自己的侵蚀,也影响着周围的人们对他们的生存价值重新进行思考。强者自救,圣者渡人,隐约中可以看到安迪平静神态中蕴含的对待生命的态度:把暂时的得失看作是整个生命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部分,从而坦然地接受幸运的垂青或是厄运的降临。
  典狱长沃登作为狱中黑暗势力的象征被导演用来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习惯对人所造成的巨大伤害尤甚于肉体的鞭挞。沃登懂得如何用一种虚无的信仰来扼杀囚犯对希望的依托。于是,他在牢牢地控制着囚犯行动自由的同时还不忘记管束他们的思想,让习惯使囚犯慢慢地失去自身,变成他聚敛钱财的廉价的行尸走肉。囚犯在肖申克仅有的一点权利,就是对自己的过去进行无穷的忏悔,在忏悔中无情地践踏自己的尊严和价值,最后走到沦为时间奴隶的可怜地位。可是,沃登不知道几千年前古代中国的老子就说过:"反者道之动。"借用黑格尔的话来解释,就是一切事物都包含看它自己的否定。正是他的这种精神高压和肉体摧残成为安迪挣脱束缚的原动力,迫使安迪主动地去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生活。当这种思考踏入自觉轨道的时候,外界的任何力量都已无法把安迪的思想拽回世俗的围墙里,为完成别人的目标而疲于奔命。如果没有沃登所施加的外部压力,也许安迪不会在入狱后极短的时间里就开始对生活进行思考,抑或他根本不会去思考,而是像其他囚犯一样麻木地接受命运的不公。
  蓝天、碧海,黄沙,当安迪与雷德这对饱经风霜的朋友再度重逢在大自然怀抱里的时候,历经二十年磨难后安迪内心世界的升华已经使他的精神世界达到可以和自然界的象征--大海,这个自我克服与自我战胜的蔚蓝色的奇观平等对话的境界了。
  《肖申克的救赎》是根据美国作家史蒂芬.金的小说《丽塔.海华丝与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而成,首映于一九九四年九月的多伦多电影节,获当年美国电影学院奖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七项提名,但美国本土票房收入不过二千八百万美元,这与它在舆论界的有口皆碑是极不相称的。然而,一九九五年,随着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有线电视网的首播,它在当年击败了轰动一时的影片《真实的谎言》摘走了家用录像带租售排行榜第一的桂冠。
  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通过生活在监狱这个特殊环境里的人们对于信仰、希望和爱的不同态度向观众阐述了自己关于时间、痛苦和友谊的独特见解。和同样是以监狱为背景的《绿色奇迹》不同,本片探讨的不是人类对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的现象所萌发的困惑,而是那种意识到日复一日的例行公事里,生命转瞬间逝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时所产主的恐惧,同时,达拉邦特完全遵循原著用平实的情节对人生进行深刻剖析的精神,成功地为木片营造出一种浑厚、博大的意境:片中没有超级巨星流光溢彩的风姿,没有哗众取宠的喧嚣;每一个角色都同等重要,不可或缺;按部就班地展开故事情节;甚至是142分钟的片长都意味着走过漫漫人生路再回首的时候,发现不过是几个十年罢了。因此,《肖申克的救赎》不能算作是普通概念意义上的监狱题材电影。
  在导演技巧上,达拉邦特避免过多地表现安迪在肉体上所遭受的打击,不用这种低俗的手法来刺激观众廉价的同情心;在安迪被变态狂们殴打之后,观众只能远距离地看到安迪踯躅在狱中操场上,镜头像安迪的朋友一样。没有集中在他的伤痕和瘀肿之上,而是给了他一个自由的空间。在色彩的运用上,影片在大半部分时间里都处于一种灰暗、单调的氛围中,人物也多活动于阴影之中。因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当影片的色彩突然转为明快亮色的时候,观众的心情也随着这种明暗的变化自然而然地力主人公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生活而豁然开朗。
  本片叙事结构的精彩之处在于尽管安迪是肖申克监狱里真正的英雄,然而整部影片除了开始部分用寥寥几笔交持了安迪入狱的原因后,就再也没有从他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而是雷德用冷静、平和的旁白将观众带人高墙里的世界。展现了一幅用友谊和希望描绘的生命画卷。雷德的旁白代表了肖申克监狱里大多数囚犯对待现实生活的看法,也让观众得以近距离地看到安迪思想上的变化并循着这种变化的轨迹去体验人类的希望对于个体所具有的巨大的推动力。安迪则在另一个隐形的层面上坚持自我,不放弃希望,在和时间的抗争中创造着自己的机会,也帮助雷德去接受来之不易的自由,在影片结束的时候,真正需要拯救生活的不是安迪。而是雷德,还有&&这种结构的关键在于避开了个人英雄主义的陷阱,像一双无形的手把观众的感觉与安迪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随着主人公的遭遇自然地放纵着自己的情感。
  摄影师罗杰.狄金斯没有过分炫耀自己的摄影技巧,而是巧妙地运用镜头语言传递着相关的信息,在安迪初到肖申克的一幕中,他只用了两个镜头(一个从监狱上空俯拍,一个从监狱大门的下方由外至内推进)就完整地勾划出了整个监狱,也预示着主人公从此身隐囹圄。另一个值得称道之处在于狄金斯没有让镜头语言超过故事的发展进程,在这里,摄影只是忠实地记录着发生在肖申克的故事,不去做无谓的推测与暗示。
  蒂姆.罗宾斯和摩根.弗里曼饰演的安迪与雷德之间的友谊是本片故事情节得以展开的关键。两位狱中好友含义隽永的对话及雷德精彩的旁白处处闪烁出洞察生活的智慧,吸引着观众反复咀嚼玩味,从中感悟到生活中那些被自己忽略的细节原来如此重要。正如片中安迪所说的那样:"无论多么复杂的生活,其实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选择:'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 相信自己,不放弃希望,不放弃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属于自己的辉煌,这就是肖申克的救赎。
《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寒假坐火车回家时看了一遍,昨天晚上又安静的,一个人看了一遍。看完后走上阳台打开窗,被凛冽的寒风一吹,才从观影的情绪中将自己拔出来。确实,《十三钗》从头到尾的气氛都太沉重了,太压抑了。从开头整个南京城被几乎不见天日的阴霾和烟尘整个笼罩,到日本兵向躲避着百姓和学生的废墟开枪和亮出刺刀,从这些地方开始,沉重和压抑的气氛充满整个影片,甚至从荧幕中蔓延出来充满整个房间。这沉重和压抑却并不是那种可以让你伤心痛苦进而大哭的那种,而是你想哭却又哭不出来,想骂却又骂不出来,于是就那么一直憋在心底、胸口,憋得难受。
我在对《十三钗》的短评是这样说的:《十三钗》,简单地说:不能以绝对的视角看待这个电影而说出他的好与坏。
《南京!南京!》中,陆川尝试运用日本兵视角呈现南京大屠杀那段沉痛的历史,这是一种突破,但《南京》的结尾却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俗套。陆川尝试了一次突破,但这种突破的效用和时间着实有限。我不知道陆川是否受到了国外战争题材电影的影响,或者说是启示。在经典的《美丽人生》中,大导演罗伯特&贝尼尼是通过表现欢笑和美好来表现战争的残酷、父爱的伟大和人性的美好的。在《钢琴师》和《窃听风暴》中,导演表现&恶&人存有的善念&&军人帮助了钢琴师,窃听者保护了作家,以此来表现人性之美和战争之残酷。在中国,虽然我们有漫长而残酷的战争史和被侵略史,但我们似乎还没有这样类似的影片产生。这是因为我们作为被侵略者在战争中所受到的伤害实在太深。陆川的突破意义也许正在于此,虽然他并没有完全成功,但他还是让我们看到了那段血腥和残酷的历史,同时,他试图并不使自己仅仅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而试图使自己可以站在审视和表现战争对于整个人性的伤害上。
同样是表现南京大屠杀那段历史,张艺谋导演则完全不必面对这些宏大而艰难的命题,因为在《十三钗》里,战争和那段残酷的历史是作为故事的背景而存在的。但张艺谋要表现的是人性,是超脱和理解,是拯救和被拯救。当不是神父的神父成为神父,当不是烈女的烈女成为烈女,所有的一切就都摆在了我们面前,也摆在了历史的面前。
在《十三钗》中,张艺谋的超越在于开头和影片进行到1小时左右时的那两场战争戏。这两场戏,让我们看到张艺谋对于第一次拍摄的战争场面居然也可以把握地如此老练、准确。于是佟大为扮演的军官死去的时候,不能不让我们以为也许这才是影片的高潮。
然而,我们都知道,既然整个战争某种意义上都不是《十三钗》的主线,那么两场战争戏又怎么可能成为故事的重头。《十三钗》的主线在于妓女和学生们的相互和解和信任,这是一种漫长且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情感变化。
在我看来战争的存在是主要矛盾,女人与学生的道德观点冲突是次要矛盾。影片最巧妙不过的就是悄然无息中把次要矛盾化解,把主要矛盾升级。
张艺谋的超越还表现在对于光和色彩的运用上。当然,张艺谋是摄影出身,而且即便到现在,也许仍然可以说他是中国电影界数一数二的摄影师。同时在服装造型上,以张叔平坐镇,在国际上也是排得上号的。但,你不得不佩服的是张艺谋让整个南京城都笼罩在近乎不见天日的阴霾和烟雾中,这是一座充满死亡和压抑的城,恐惧似乎布满整个大地,没有边界,要想从中逃离,你可以设想会有多大的危险,进而需要多大的牺牲。这些晕白色的霾让我联想到《失明症漫记》中的那种失明之后看到的颜色,光明似乎就是以这样一种让人不知所措又看不清楚摸不踏实的形式存在的。
与这些阴霾的烟尘相对的是女人们鲜丽的旗袍和大教堂窗户上的彩色玻璃。最后,彩色玻璃被子弹击穿了,被打碎了成为女人们的防身武器,鲜丽的旗袍被脱下来,置换为暗色调的学生服,南京城似乎再也没有一抹别样的颜色了,到处都是那种布满天空和城池的&光盲&的灰白。
这里也许还必须提到在影片中似乎只稍微清楚地看到过一次的太阳。在贝尔饰演的神父带着真正的神父收养的陈乔治接受雨墨的请求去寻找逃跑回妓院取琴弦的两位女人时,在晃动的镜头中曾出现一晃而过的太阳,但这绝不是拯救和光明的象征,因为紧接着的事情我们已经看到了。
而整部片子中最值得夸耀的莫过于结尾部分。在影片结束的时候,以旁白的形式诉说着结局,没有即定下的结局,也没有潜意识上的倾斜,让观众看完电影后还能有一点美好的希望,即使我们知道这份期望实在是太虚无,几近于零。
影片中比小说处理更到位的一处,便是对于赴死的犹豫。古诗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除玉墨的特殊背景外,影片中的商女大都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不懂书中的大道理。在赴宴前晚,她们真实的内心世界里,恐怕更是莎士比亚笔下的那位延宕王子,有太多的纠结,太多的取舍,太多的不能放下。但是,她们依然替代赴宴,奔赴那已经预知的悲剧。最后,她们跟着玉墨走了,为的恐怕不仅仅是那句著名古诗的改写,还有对纯洁岁月的青春怀恋,还有成熟女性的母性流露。
中国拍摄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很多,但是很多时候感觉看过后很难真正被触动。不知道大家是否会有同感?为什么?因为长期以来,这些题材的作品都忽略了战争中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的价值。战争是残酷的,但是当这种残酷性只是表现为战争的场面,表现有多少人死去,其实很难让人感动。小时候因为学校的组织看过南京大屠杀的题材的电影,忘记是什么名字了。留下是这一种深深的恐惧感:人为什么会变成魔鬼?特别是作为女性,在接触所有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影视作品时,这种恐惧感会更强吧。但是这是电影希望人们体会到的么?应该成为电影作品所追求的价值吗?
以前一直没有仔细去想过这个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看过一些国外描写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后,不禁有种疑问:为什么国外同样描写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就会让人受到极大的震动,而这种震动不仅仅是恐惧?现在终于明白了,这是因为一些优秀的国外作品更多地关注到了战争中的个人,或者说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只有当观众先接纳这些主人公,不是把他们(她们)看做荧幕上闪动的影像,而是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仿佛就生活在人群中的人的时候,才会对战争对生命意义的践踏感到真正深刻的触动。有的影片甚至本身没有非常残酷的画面,但是那种触动却远远超过尸横遍野给观众的触动。个人认为像《黑皮书》、《钢琴师》都是不错的作品,而意大利的《美好人生》更是可以成为不朽的作品:一个犹太父亲在集中营里努力地护卫着自己的儿子,不仅是生命的安全更是对孩子纯洁美好心灵的呵护,因为父亲相信集中营所发生的一切终会过去,和平和美好终究是生活的主题。这部作品前面大部分就在描述这个父亲如何以自己豁达、乐观的精神赢得了一个富家小姐的芳心,最终组建了幸福的家庭。为什么?一部表现战争题材的影片要花这么多笔墨去写一个爱情故事(甚至是有点荒诞喜剧色彩的爱情故事)?因为它要让观众首先接纳这个角色,喜欢上他。当一个角色真正已经悄悄进发生的时候引起真正的叹息和无限的感触。&&
关注每个生命的价值才是真正的人道主义,而这也才是反对战争的真正的最有力的武器。有谁看过宫崎骏的《萤火虫之墓》?当时看后感觉很怪。因为从小看了太多&爱国主义&题材的战争片,总觉得中国人就是受害者,日本人就是加害人。但是当看了这个描写战争中成为孤儿的一对兄妹怎么死去的动画片后,真正第一次感觉非常非常难受,但是奇怪的是这种难受是一个日本人呈现给我的。第一次真正明白战争最狰狞的一面在于对生命和人性的践踏。也许每个人都应该思考一下,在战争的洪流中,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应该怎么样去应对?&
当有了对生命个体的关怀后,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才真正具有了高尚的价值,而这点恰恰是为以前普遍的&爱国主义&题材战争片所忽略的。但是可喜的是近年来已经有一些作品开始有这方面的尝试:不再把主角模糊为历史上的一个个人名或者模糊的影像,而是作为被关注的、被刻画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来展现。《集结号》和《金陵十三钗》就是这种&微观角度&的作品,但似乎却比那些宏大视角的作品更触动我们的心灵。在生命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因为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每一个生命从出生到成长是多么的不易,所以无论是怎样的生命都应该被尊重。但是这种普世的情怀是宗教性的,大多数普通人还是会给各种各样的生命贴上无数的标签,来判断其价值。《金陵十三钗》的价值所在或者说突破所在就是对所有的生命都持以一种同情和尊敬的立场:无论是那个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国军军官,还是那个被他收留最终在教堂地窖中死去的小男孩,还是那些妓女,还是乔装的&假&神父,还是女学生们,还是那个被教堂收养的小男孩,甚至是在教堂里唱歌的日军军官&&所以这一点上较以前的作品是一种进步,当然也许这不能归功于老谋子,而应该归功于严歌苓的原作。更准确地说:其实这个故事有其真实的背景,当年的确有妓女为了保护安全区的其他妇女而自愿在日军的搜索中站出来。而故事的结局是,当年面对这一情景,希望能够救助每一个生命的魏特林女士却最终精神崩溃,在1940年回美国后自杀。所以这部电影的真正触动点在于对生命的尊重,哪怕对那些曾被视为如微尘一样&低贱&的生命的尊重。&&
个人认为电影里有几个情节处理的非常好:一个是国军狙击手拾到一个女学生的鞋,在教堂里听到女学生的歌声后泪流满面,悄悄拭去鞋子上面的尘土,放在门口,当时我就哭了,因为这个士兵内心有那么一块柔弱之处,也因为这块柔弱之处才是他能够最后有勇气和动力保护女学生们,最终与日军同归于尽;而在这同时,一个女学生在日军进入教堂施暴的过程中从楼顶跌落摔死,画面中也同样是一只鞋遗落在女学生的身后。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过这个细节,当时我就想,那只鞋是那个国军拾到并擦干净的鞋吗?&
还有对琵琶琴弦的处理。一个妓女会因为疼惜一个即将死去的小男孩,要给他弹一首《秦淮谣》而自寻死路&&出教堂去找琴弦。为什么,因为孤苦的妓女看到小男孩有了怜悯和同情,有了依偎感。可能很多人都关注的是那个妓女最后可怕的结局,但是巨大的悲剧却是在那一卷浸透了血的琵琶琴弦。最终这个琴弦被玉墨续上,妓女们在赴死亡之约的前夜用这个琵琶给女学生们弹了《秦淮谣》,血色琵琶的象征意义就更浓厚了。
这部影片真正的价值所在正是在这些细微之处所传递出的对每个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对人性光辉的展现。&
不刻意拔高,但是的确感人。
站长小记:第一次写这么沉重的电影,一下就让我慌张了&&慌张!太慌张!
晚上来一部什么好呢?
菊与刀的命运——《七武士》
菊与刀的命运
&&&&&&&《七武士》影评
日本电影的先驱人物黑泽明于上个世纪的作品&&黑白电影《七武士》,拍摄于1954年,时过半个世纪,做为电影这门人类最富含共享气息的艺术,七武士在其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位置。无论是影评家,电影艺术家,还是最广泛的电影观众,都愿意将之与《公民凯恩》,《教父》等做为永远的经典放在一起,这是一部集电影艺术与人文思考于一体的里程碑式作品,它所蕴含的丰富超越了我所有可能的想像,这,一直是我在看该片时不断加强并肯定的那个先决因素。&
  &《七武士》的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日本战国时代,强盗扰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劳动果实,村民与七武士合力击败强盗。&
  说到电影,我总是喜欢那些在观看过程中不断给与你悬念的那些精彩。在我的理解中,悬念一词不再局限于希区柯克的那类情节上的出乎意料,而是具有了更为广泛和综合的含义。这样说可能会说明我的一些意思:做为电影本身,所具有的信息的广度,做为作者,对电影艺术思考的力度,做为观众,对电影的身不由已的沉入的深度&&而这,正是我看了这部片长达200多分钟的电影之后所要试图进行某种非业内人士的看法的一个迫不急待的态度。&
  看这个片子的过程是一个逐渐被吸引的过程。黑泽明用了开门见山的最直白的手法,在开篇即对整个片子的故事走向做了总体上的概括。那就是做为受压迫一方的农民,与做压迫者一方的强盗之间的不共戴天的矛盾.我们从看到镜头的最初起,就知道这是一段已经开始的导火索,而接下来的,就是这截导火索的如何一点一点地燃烧,直至最后的爆炸。黑泽明的这种最直接的手法的运用,因为他在随后的给我们一点一点的铺展中所表现的高超技巧,如果引用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那种爱好&&即在他的影片中,以将观众带入悬念的迷团不断在深入中完全征服观众&&这是希区柯克最满意并一生迷恋于此的骄傲。与此,有某种异曲同工之妙。电影做为一种叙事语言的方式给观众传达作者对世界的一种认识.于是手法成为不可避免的工具,电影从它产生的1845年起,那些为电影艺术做出过贡献的从事者都或多或少不断为它的魅力上添加上色彩的一笔,不断丰富着它的表现力。&
黑泽明在《七武士》中大量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这种手法的应用因为省略去一些有意不详细交待的情节而体现了在很少时间内表达较多的信息,而成为电影是省略的艺术的最好注释之一。比如勘兵卫(七武士首领)在屋中杀死强盗这个情节,也是他的首次出场,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冲进屋里,屋里传出几声强盗的叫喊,然后境头切向在屋外焦急翘首的村民。强盗踉跄而出, 仆地而亡,勘兵卫走出屋子,丢下一把带血的武士刀。这样安排的作用不仅表现了勘兵卫的武艺,然而不是白描的手法,让观众一展无余,黑泽明没有让观众看到他如何杀死强盗,而给观众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这个蒙太奇手法的巧妙运用为勘兵卫的出场做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说明。菊千代执意纵马驰骋,轻快的音乐节奏伴随着村民的笑声和他得意的姿态,然后隐入一排房屋,音乐停止,村民疑惑的神情,最后在另一头,马飞奔而出,菊千代哪去了?又过了半饷,菊千代跛脚而出的身影和对马的咒骂让村民狂笑,音乐的节奏再次响起&&这两个不同的蒙太奇的巧妙运用,为人物性格的刻画起到的是事半功倍之效。&
  再一是黑泽明在似乎是平铺直叙的情节展现中表现了不凡的推进能力。这种不凡能力集中表现在他调度穿插很多可以一点点展现各个人物的性格的一些情节,菊千代的醉酒,胜四郎的渴望成为真正武士的成长心路历程,以及胜四郎与志乃短暂无奈的爱情,而在表现这种种看似与主题(斗争)无关的分量很大的情节中,每一个出场的演员都表现了一点:那就是每一个角色都可以视为此一情节的主角而完成了为整个事件的最后的决斗做了最充分的人物性格的展现。这些情节相互交错,没有主次,然而给我的感觉却是没有零散与拖沓,反而体现了一种完整&&这种完整反过来体现了那个时代人的精神面貌。当作者做完了这一切的展示后,他有意放下了这个电影,而在屏幕上打出长达有五分钟的休憩字样,似乎是有意让观众对前面的一整套的电影艺术进行某种回味和为底下的决斗做一种战斗前的休息.这种奇特的手法我在电影中第一次看到,它所具有的意味如此深长,而在这个背景中,黑泽明又从容表现了电影配乐上的魅力,从舒缓的节奏到鼓点的动地而来,为一前一后的衔接起到了一种奇特的作用。而我,正是在这个休憩的时段里,仔细回味了它令人激动的电影表现艺术。许多因为在被情节完全吸引中无暇顾及的意会在此时又浮出水面并进一步得到充分的肯定。这个五分钟的时间也刚刚合适&&让我在系统性的回味之后开始期待下面的最后决斗,而就在此时,电影再次开始。我再次被吸引。&
  黑泽明的很多电影,比如《罗生门》,《影子武士》,还有这部《七武士》,都以日本民族的武士这一特定时期的社会阶层为表现的主角。黑泽明的这一明显特殊爱好,应该是他电影表现中一个分量很重的主题。同样,在这部片子中,黑泽明进行了他对武士道这种传统的冷静思考。你可以将七武士的命运看成是整个武士道精神的一个缩影。它并非英雄主义式的慷慨激昂,而是带着复杂的神情。勘兵卫做为首领的做用和表现体现了黑泽明对这一历史的一种衰亡命运的思考:勘兵卫的剃度,成为和尚的光头,在此运用了隐喻的手法,勘兵卫作为七武士之首,已是看到武士这一阶层行将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所以他的和尚的身分也表明了一种归隐之意.勘兵卫在电影中三次说到我(们)失败了&&正是带着黑泽明的这一历史思考。而做为渴望成为武士的胜四郎,仍然做为一名正在经历成长的武士最后与志乃的隔河无奈相望,某种意义上的隔离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爱情并非能战胜一切,它所带给胜四郎的意义,仅是一种人生过程中的成长。武士仍然不能与农民在一起,仍然成为两个阶层。农民最后的喜笑颜开与武士的失落感成为一种鲜明的对比。一如勘兵卫所说胜利的是农民&&事情结束之后,武士仍然是武士,农民仍然是农民,这种冷清的结局上冷静的处理体现了黑泽明客观的态度。虽然,在整个电影中,很大部分体现了武士与农民的开始交融,这样的结局处理如果搞成大团圆,那么在电影这种艺术中必定会削弱艺术上的含金量。 而冷静的彼此回归,正是现实主义真实的写照。&
  影片最后的镜头,活下来的三武士站在田埂,,抬头看着占了镜头五分之四的死去的四武士的坟头,每座坟头上插着代表他们身份的那把刀,斜斜插过天空。在三武士的身边,穿过一排匆匆而过,挑着稻草的女村民。这个画面体现了一种七武士的悲壮,同时又表现了一种整个大众的漠视。对此,黑泽明一定贯注着他个人对武士命运的那个最肯定的看法。&
  整个片子中人物众多,语言的对白平实而感人,电影镜头的调度上的运用自如,以及黑泽明所喜欢的天空,代表真诚爱情的菊花的海洋,风中摇摆的庄稼,大雨决战中的惊心动魄,七武士的鲜明性格,以及代表着代价的水车,农民对武士的不信任以及后来的融为一体和最后的各行其道,整个片子的信息含量丰富到完全展现了一个战国时代两个阶层的全景式画图,表现了黑泽明游刃有余的电影艺术上的全面与控制节奏的高超能力。而对于如此简单的一个故事中展开的是一幅广阔的画面。其中对我所起的共鸣是那样的自然和激动,都成为一种随着影片而不断地得以肯定和支持的感觉。&&
站长小记:
黑泽明,20世纪日本著名导演,被称为&电影天皇&,最初据说具有讽刺意义,指他在指挥现场的执著强横和专制独裁。到了后来则成了&彻头彻尾&的的尊称。美国商业上最成功的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曾说:&黑泽明就是电影界的莎士比亚。&由衷表达了对大师的赞叹。
中国名:黑泽明
国籍:日本
出生地:东京
身高:181厘米
出生日期:1910年3月23日
逝世日期:1998年9月6日
职业:电影导演、编剧
主要成就: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
代表作品:《罗生门》、《七武士》、《梦》、《影武者》、《丑闻》
那些我们熟悉的或不熟悉的电影公司logo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个体化的情感书写就像传染病
九把刀原著、编剧并导演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下简称《那些年》),毫无疑问是一部跨年的话题电影,传奇性的票房成绩无可辩驳地证明了青春爱情的巨大感召力,个体化的情感书写就像传染病,虽然每个人都病得不轻,但依然甘心被传染。难以忘却的青春、无法割舍的校园爱恋、过剩的男性荷尔蒙、好好学习的清纯女学生,身为网络写手的九把刀借电影打造时光机,完成了他写给青春、写给已为人妇的沈佳宜的一封情书。从这一角度来看,影片将会是纯粹的私人电影,但是当时光回溯,柯景腾与沈佳宜再一次相遇,我们发现这个真诚的私人故事无论是对主人公还是对每一位观众而言都那么重要,在刀大个人化的青春书写中,影片映照出我们每个人熟悉的自己的影像,进而迸发出观众对青春的集体感怀。
作为青春片,《那些年》摒弃了台湾青春电影过于浓烈的本土气息和边缘色彩,影片所专注的始终是具有共通性的青春情感。无论是热血兄弟还是青春初恋,所指向的都是对青春的膜拜和赞美,那些青春朦胧的爱恋、感伤和困惑,单纯而直接地点缀其中,没有刀光相向的残酷物语,有的是小清新里积极健康的心态,就像影片里的沈佳宜那样单纯向上。不过完全将影片归为&小清新&的行列显然有失偏颇,柯景腾们时常脱口而出的&污言秽语&,勃起、四脚兽、六脚兽以及课堂打飞机、集体看爱情动作片等等明显具有性色彩的名讳和场景充斥其中,在一向讲求清新风格的青春片里,这些标准的重口味场景可谓凶猛异常。但是,恰恰是对重口味的自信且合理地运用,才使影片脱离了单纯温情催泪的清新,这完全是自信爆棚的九把刀才敢做的事情。小清新与重口味完美结合在一起,你很难将两者严格区分开来,观众既为小清新所感动,也为重口味会心一笑,两者的结合,共同导向温暖的记忆,引发观众的青春感怀。
在兄弟友情与校园爱情之间,影片显然更专注于后者。主次分明的叙事线索有效地将观众情感引导向柯景腾与沈佳宜的恋爱故事。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却也最容易走向俗套。其实,《那些年》中的爱情同样是由一些俗套情节组合而成,好学生与坏学生总会被捆绑成一对一的互助小组而后渐生情愫,坏男生总会变着花样以自虐的方式讨女孩欢心,还总是出现偶像剧一样的台词和互打互闹的场景。不过九把刀却成功地化腐朽为神奇,将俗套情节变成整体叙事中错落有致的组成部分,在音乐、镜头、台词烘托下的纯美情感,成功地引发共鸣。
其实不论是九把刀还是观众,都很难清楚地形容校园爱情的模样以及它为什么能够发生,就像柯景腾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把英语课本拿给沈佳宜而不是看她当众出丑一样。对柯景腾来说,爱情就是把原本无聊的生活变得不无聊。与马小军一样,柯景腾先前也像一只热铁皮屋顶上焦躁的猫,与一帮&色友&做些混账胡闹的无聊事情打发无聊的时光,片中兄弟情的设置充满了对无聊青春狂欢般的展现以及对学校甚至人生规则的肆意嘲讽。不过当后背渐渐习惯了那些年种男女生独特的打招呼方式时,他才发觉努力用功读书已经变成了一件非常热血的事情,而原因就是那没说出口前暧昧的情感。柯景腾好像永远都不会成熟,他以为打架最能够展现男性魅力,最能够博得女孩的喜爱,沈佳宜讨厌他这种自以为是的幼稚,但又很难否认沈佳宜喜欢的正是这份无所畏惧的幼稚。婚礼上,沈佳宜对柯景腾的幼稚说:一定要。
婚礼段落给那些年的青春画上最完美的惊叹号,也使影片抵达情感高峰。柯景腾和沈佳宜没有像俗套的偶像剧般走到一起,他也没有以伸脚绊新郎的方式证明自己的爱。新婚快乐,我的青春,原来爱一个女孩,你会真心真意祝福她永远幸福。不过,到底我们还是更相信美好,那盏悠悠飘去的许愿灯,去向了另一个时空里,在那里,写好了的一问一答成为誓言,永远在一起。
那些年,不同的故事,一样的青春。&&&&&&&&&&&&&&&&&&&&&&&&&来源:星库杂志站长:在我看了这部电影后也曾有冲动的拿起电话、拨号、想听到她的声音,但是最后却终没有勇气去说出那些话&&
《胡佛》(J. Edgar):政治片中的爱情片
导演Clint Eastwood说胡佛传不是爱情片,但我还是觉得这是部爱情片。一方面是因为我对美国二十世纪历史所知甚少而对立面发生的政治历史事件普遍摸不着头脑,另一方面是因为小李子演政治片不行但感情戏是长处,而影片中的两处高潮&&两次亲吻,也都与爱情有关,最后感动我的地方,还是爱情。
有关FBI的崛起其实是部波澜壮阔的历史,从美国9届总统都对胡佛普遍具有的畏惧感就能看出来。影片致力讲述胡佛把FBI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用了几个里程碑的历史事件比如Colliger案件等来表现胡佛和FBI的成长,可惜大部分时间都像纪录片一样用画外音来念课本,在办公室的时间远远多于在户外和场景中的时间,本来可以体现沧海桑田的历史画卷就这样变成了干巴巴的教科书,让人觉得实在不过瘾。
不过这也许是Clint的一贯风格,用笔含蓄而克制,从颜色到音乐均是如此。这种克制同样也体现在他和副局长Tolson的感情线中。我觉得他们的感情不能用普通的定义,而其实是一种超越友情和爱情的感情了;胡佛对他的爱更多的是源于孤独,因为孤独,所以他需要找一个人来信任,如同他信任了Helen一辈子一样,他选中了Clyde Tolson,信任了他一辈子。因为信任,所以有了友情,因为孤独,所以有了爱情,因为忠诚与合作,所以有了长达五十年的亲密关系。这种关系似乎是从胡佛把Clyde招进局里面的时候就奠定基础了:Clyde说,我只有一个条件,就是不论岁月好坏,关系好差,我们都不能错过每天共进午餐或者晚餐的时光。原谅我在这里直接翻译成脑补了,其实原话就是如此&&但谁听到这种话不会想到结婚誓词?这种&家里人&的感觉在最后一幕,胡佛亲吻Clyde额头的时候达到了高潮,第一次亲吻是激烈的,冲突的,带着矛盾和张力的,第二次亲吻则是安静的,纯粹的,不掺杂欲望的。最后这个吻与之前他们对人生的回顾一样,仿佛回到二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小心翼翼地相互试探,眼睛里都是光芒。
无论这个片子作为历史片或者传记片是否成功,至少爱情片是成功了,里奥还是演感情戏来劲啊。总觉得他近几年演的人物都有和自己较劲的感觉,其实心之全蚀和泰坦尼克里面,那一举一动全是风情的少年才是他自己啊。&
&&&&&&&&&&&&&&&&&&&&&&&&&&&&&&&&&&&&&&&&&&&&&&&&&&&&&&&&&&&&作者:王小心
《入殓师》——生命的起承转合
做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无疑赢得了不少人赞许的目光;然而、以往大家的焦点主要放在二位男主角本木雅弘(饰演小林大悟)和佐佐木(NK事务所社长)的精湛演技上。本文的目的在于讨论一些原本大家较少关注,但也十分有意思的地方(如剧本)。最后、我还想比较一下入殓师和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 之间的异同。
本片最为人所称道的是演员们出色的演技,本木雅弘和佐佐木就不多说了。除此之外,我认为另外两人的演技也同样不可小觑,一位是中年妇女(尚美)的丈夫;另一位是澡堂老板娘的儿子。饰演丈夫的男演员,形容消瘦却目光锐利,十足的日本硬汉本色,正是如此的硬汉,当他因妻子的逝去而伤心落泪时,观众也不禁要为之而黯然神伤,令人惊喜的是,该名演员对角色心境转变的诠释是如此地自然而流畅,在那一刻、大家会暂时忘记他只是一名演员,而仿佛剧中的人物就栩栩如生地伫立在我们面前;至于澡堂老板娘的儿子,他在片中的表现大体上只能称作中规中矩,但在母亲遗体即将被火化的刹那,他因懊悔而痛哭着向母亲道歉时,他那哽咽的哭声和哀痛的神情非常自然而传神,相信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或许会有少数观众觉得他诠释的力度稍稍大了些,然而即便如此,应该也是瑕不掩瑜。
除了演员的出色演技之外,此片能征服西方评委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西方惯常的叙事技巧(如插叙、倒叙)及隐喻(石头、大提琴、遗体)得到大量且巧妙地运用。对于西方观众而言,尽管大部分内容和思维方式是新异的,但结构的熟悉性使得他们更容易领略到其中的内涵。
其实,入殓师讲述的虽然是日本的故事,但却融合了一些西方的思想,举例来说,有一个场景是大悟在帮社长清理了已经腐烂的老太太尸体后,回家却疯狂向妻子求欢的画面;对东方的普通观众而言,其中的意涵并非如此地一目了然;然而对于熟悉佛洛依德的西方观众来说,这种因对死亡的恐惧及逃避而引发的性行为(生之驱力)却是再自然不过了。坦白说、编剧在情节的安排上如此学贯东西究竟是好是坏,恐怕也只能见仁见智了。此外、有英文影评说本片有着丰富的哲学意涵,但却没有浓厚说教的意味;不过,在我这个东方人的眼里,片中其实不乏说教的桥段,比如说那一段小林大悟凝视着河中的鲑鱼逆流而上的场景,或是火葬场里老人叙述自己是通往死亡的守门员的片段。
入殓师一片最重要的主题是什么?在我看来,当然是男主角小林大悟对自我认同的探索以及其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大悟对自我怀疑的根源来自于幼年时父亲无情的抛弃,小孩子往往有一种错误归因的倾向,他们会把一切不好的事情都归结于自身的错误;因此大悟很可能一直以来便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我是一个坏孩子,所以爸爸才会抛弃我们&。更糟糕的是,一个小男孩要顺利过渡到男子汉,其间必须要以一个成年的男性为榜样,因此大悟的爸爸在和咖啡馆的女侍私奔后,从此大悟不但失去一位父亲,更加失去一位人生的导师。在他成长的历程里,缺少一个成熟的男性活生生地向他展示:男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生奋斗的意义何在?因此他生命里的困顿和疑惑始终得不到解决。
既然大悟对自我的认同产生怀疑,那么其生命意义的重要性必然开始动摇。这个问题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答案,否则、他的存在也就失去了价值。然而如果父亲不是大悟生命意义的根源,那么什么才是?或者说,什么才可以代替?带着这个疑问,随着剧情的展开,我们情不自禁地和主角一同思索着。
大悟所在的乐团解散了,他决定和妻子一起回到他出生的地方。之所以要回到故乡,大悟给出的理由是:可以节省下房租。在我看来,这个理由未免有些牵强。没错,他们是负债一千八百万,但在卖掉大提琴后,他们的债务应该已经偿还大半,况且他的老家在一个小地方,他在那里再就业的几率差不多为零。一个成年男子长期失业在家,即使他日后没有当入殓师,名声大约也好不到哪儿去,难道他不知道吗?因此、这个理由的说服力并不是太强。影片中唯一可以当做线索的是小溪中逆流而上的鲑鱼意象。鲑鱼是在溪流中孵化,然后沿着溪流进入大海,当它们在大海长大并成熟后,它们会根据本能的呼唤,从大海逆流回到它们出生的地方;由于在旅途中历经艰险,它们在回到出生地产完卵后,通常便会筋疲力尽而死。和鲑鱼相似的是,大悟也选择回到出生地繁衍后代;不同的是鲑鱼死了,而大悟最后却由于领悟生命的意义而获得新生。
大悟在老家从事一种见不得人的行业,这件事终于再也纸包不住火了。而当大多数人都知道他在干着卑贱的入殓师工作,甚至他的妻子还因此离开时,他为什么还顽强地坚持他最初的选择?最常见的看法是,大悟此时已经逐渐了解了这份工作的重要与伟大。这样的说法当然是对的,但我认为另一个影响因素即NK事务所的社长,对他的去留应该也起了关键的作用。我们刚刚提到,大悟的成长历程中由于缺乏生父的参与而有所缺憾,而社长此时的出现,则恰恰填补了这一段空缺,并成为他精神上的父亲。故而推断他对社长产生濡慕之情,并且因此而舍不得离开,应该是合于情理的。
虽然在大悟的记忆里,父亲的脸孔总是一片模糊(部分原因是由于当时年纪太小,部分原因是由于压抑及否认对父亲的情感),但父亲存在的痕迹却总是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大悟的父亲在他小时候曾告诉他一件事:人类在发明语言之前,会用石头来代表自己的心情,平滑的表示自己平静,而凹凸不平的则表示对他人的担心。当时大悟和父亲在河边交给对方一颗石头,父亲交给他的是一颗又大又黑而且坑坑洼洼的石头,这表明在他父亲的眼中,生命是如此沉重及灰暗;这颗石头同时也暗示着自己即将离去及对大悟的担心。大悟一直以为自己对父亲是充满怨恨的,然而他却在不经意间,将这颗石头和心爱的大提琴一起尘封起来。
是的,就是大提琴。大提琴在这部影片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意涵。首先、大提琴是父亲所喜爱的乐器,大悟之所以学习大提琴完全是由于父亲的影响和要求;然而,从事入殓师这个工作却是出自大悟自由意志的选择。两种职业的转换,一方面象征着大悟走出父亲的阴影,进而逐渐建立全新的自我;另一方面,两种工作之间却又有着奇妙的联系。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大悟长大后虽然如愿以偿地进入乐团,但在乐团里、他就算不是滥竽充数,但是表现平平应该是可以肯定的;然而自从进入入殓师这个角色后,由于领悟了生命的真谛,他在艺术领域上的成就,几乎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到了后来,大悟在帮人入殓时,动作之流畅、优雅,处处充满了如流水般律动的感觉,而此时他的脸庞专注而沉静,确实能让人体会到那种天人合一的韵味。在那一刹那,虽然他手里握着的不是大提琴,但观众却仿佛可以轻易地听到,流淌在四周庄严的生命乐章。
最后,我想要对剧本做一个总结。我发觉、本片的编剧非常善于利用伏笔,并且总能首尾充分呼应。然而、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编剧对于整个情节过度地铺陈及雕砌,表面上看起来虽然无懈可击,实际上却隐隐约约透露出些许败笔。
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会发觉斧凿的痕迹也愈加明显;比如、澡堂老板娘的去世,依稀便是为了让入殓师这个工作为世人理解、接受甚至推崇而所做的铺垫;借由帮老板娘入殓,大悟的好友(老板娘的儿子)以及妻子(美香)终于深刻地体验到:入殓师并不是一个大发死人钱财的行业,而是一个帮助死者庄严离去,并且安抚生者的崇高工作。顺着这个思路,当大悟接到他父亲的死讯时,观众也就不会过于惊讶了,仿佛、编剧为了层层披露入殓师这一工作的崇高与伟大,前前后后着实牺牲了不少好同志啊!
借由亲自清理父亲的遗体,大悟发觉父亲手中仍紧紧握着他小时候送给父亲的小石子,他因此重新肯定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当初并不是因为他不好,所以父亲才要离开他们,其实、父亲一直牵挂着他,要不然也不会临死前仍紧紧握住那颗小石子。对大悟而言,这或许算是&迟来的正义&吧!
影片的最后是大悟将从父亲手里拿回来的小石子,放在妻子的肚子上。由于此时妻子已经怀有身孕,因此有人说这个场景象征着父子的传承,也有人说这是一场生与死的轮回。在我看来,此景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大悟找回并重新肯定自我,因为小石子当初是他送给父亲的,那颗小石子不但洁白而且光滑,象征着大悟幼年轻快且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自从父亲交给他那颗又大又黑并且凹凸不平的石头以后,他那平静且快乐的生活便被彻底打破,而现在、他终于又重新拾回那原本就属于自己的宁静。回过头说一说入殓师和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 ,这两部片一东一西,但讲述的都是年轻人对自身及生命意义的探索,两位男主角有着相似的经历(不称职的父亲,不愉快的童年),只不过由于文化不同,入殓师被放在人际关系的框架下,而荒野生存则是在人与自然的背景下思索;二者最大的差异在于,入殓师的情节设计过于严丝合缝,一环往往紧扣着另一环,这给人的感觉就如同苏州的园林一般,美则美矣,但同时也大幅度地失真;&荒野生存&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并不是编剧&编&出来的,而是在真实的事件上做少许更改,故而能引发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悸动。
《海上钢琴师》
&&当两个金牛座男人遇到一起,一个是导演、一个是演员,会发生些什么呢?当然不是同性恋。他们会挥洒自己无可救药的才气将浪漫推向极至。于是,才有了《The&Legend&of&1900》(海上钢琴师)这部影片。
爱上提姆&罗素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你没法不爱上他。在《海上钢琴师》里,这个戏痴的演技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与1900完全融为了一体,提姆&罗素就是就是提姆&罗素。
影片的画面就和它的音乐一样精雕细琢。喜欢海水光影下船舱里荡来荡去像秋千一样的摇篮,喜欢小1900透过头等舱磨砂玻璃屏风看到的有如浮士绘般的影像,一个传奇就这样展开了。
喜欢1900为麦克斯治疗晕船时所开的&药&;爱他那一身黑色的燕尾服与如履平地的脚步,还有气定神闲略带欣赏的询问,双手插在裤兜里迎门而入的气度以及嘴角那丝不易觉察的浅笑;爱他对麦克斯说&Trust&me!&时镇定的眼神和语气、要他坐到琴凳上来的循循善诱&&我想像不出面对这样的邀请有谁能够拒绝?爱极了他沉醉琴声里那明朗的笑容和无比悦耳的嗓音,幽默的对话显示心底里的纯真从未改变;爱他对麦克斯拿酒时会心的微笑以及拒饮时柔和的摇头&&
Ennio&Morricone(埃尼奥&莫里康里)的配乐是那么灵动、流畅、令人发自内心地感到愉悦,也只有意大利人、那个叫Giuseppe&Tornatore(朱塞佩&托纳托雷)的家伙才能拍出如此浪漫而奔放的场景&&如果他们的&钢琴之旅&仅仅是在华美的大厅里徜徉,那可没有这么富于感染力&&他让1900和麦克斯&驾&着钢琴冲破了玻璃屏风、冲进了船长的寝舱,不羁的个性跃然而出,1900略带玩世不恭的回应以及船长的惩罚其实都充满了人情味。
喜欢1900躺在煤堆上向麦克斯描绘新奥尔良大雾时的情景,近乎魅惑的语音和优游的神态让人没法不相信他所说的一切;爱他脑海里兴之所至的旋律、指间流泻不息的音符,他为头等舱也为三等舱里所有识货的人演奏;爱他要听众先哼唱点播乐曲的曲调、进而侧耳倾听时的专注与好奇,更爱他在新移民们望见自由女神像、一哄而散后,对着人去楼空的舱房那落寞的身影;他纯真、孤寂、遗世独立却又对世态洞察入微,爱他用旋律描绘不同人物时的敏锐、精确和冷峻,到岸后留在船上给陌生人打电话的冲动,像个迷失了的孩子,对未知世界害怕又好奇。
至于和真正的爵士乐手Clarence&Williams&III(葛莱云斯&威廉姆斯III)扮演的谢利飙琴那段,好一个名利场!虽然麦克斯对谢利音乐的评价以及烟灰的运用都很出彩,但唯一打动我的是1900为对手流下真心欣赏的眼泪,原来他看重的只是音乐。算起来拍这部片子时提姆&罗素已经三十七岁了,而剧中的1900不过二十七。仔细看,你能看到他眼角的鱼尾纹和嘴边的深痕&&岁月铁面无私地并没有放过他,却在刻画下沟壑的同时赋予了他从所未有的魅力,提姆&罗素的眼神单纯、干净、清澈、澄明、不染纤尘,我才知道&&原来精灵的眼睛是永不会老的,即使岁月也拿他无能为力。
喜欢初见录音设备的1900问唱片商&录音会不会疼?&,也许音乐本身就包含着疼痛,与设备的更新没有关系。爱他弹琴时的神游天外,爱他凝视窗外少女时的那双眼睛&&那是一双世间少有的眼睛,眼神里的爱慕、专注、痴迷、欣赏、微笑与感伤就那样自然流露着,没有一丝遮掩与防护。托纳托雷很会找演员,他知道这个少女不需要任何浮华的漂亮,但是她一定要健康、美丽、天然,有着红润的脸颊、憨厚的丰唇,像海风一样清新质朴,于是,他选择了Melanie&Thierry(梅兰妮&蒂埃里)。整个画面呈现出的油画美以及莫里康里所作的《1900's&Theme》(1900的旋律)就那样深深触动了我的感官,几乎忘了身在何处。少女从这个窗口步出,又在下一道窗口出现,那双眼睛就那样追随着她,在被阻隔的短暂间隙里它忧伤、紧张、挂恋而又怅然若失、四下寻找,直到那个身影再次出现才安然、松弛下来,仿佛轻轻地舒了口气。梅兰妮在清风中或静立或走动,她并不知道有那样一双眼睛、那样一段旋律在描摹着她美丽的轮廓,她的身影消失了,他的琴声也止息了。
得知自己的演奏将要被无数次地复制,1900固执地抢下了模片,只因为&我和我的音乐不容分离!&&我也素来一成不变!&可他却愿意把这模片送给那少女呢。也许在他独自演练如何开口却又欲言又止时已然明白,他跟她终究是不同世界里的人,所以他唯愿把生命的一部分送给她。看到1900为情所困我是那么高兴,因为他的音乐里有了爱情,他终于完整了。
爱终究是不可抗拒的。1900拉开了三等女客船舱的门,在熟睡的面孔里找寻自己的心上人,那幽蓝的光线、有如前世今生般的音乐让我潸然泪下。她是属于陆地的,然而此刻她在海上、就熟睡在他的领地里,哪怕全世界都已沉没,他也会在这叶方舟里找寻到她。1900的脚步顿住了,他转过身、回过头来,直觉是奇妙的,她果然就躺在那里,唇色动人。1900做出了所有人都会有的举动,他把自己的唇轻轻贴在了她的唇上,这短暂、轻柔的触碰甚至算不上一个吻,在她清醒之前他便飞奔着躲了起来。这不像一个男人的举动,倒更像一个孩子的反应,我想我几乎忘记了,他本就是一个精灵嘛!
似乎惟有遗憾才能成就美。目的地到了,少女也要下船了。眼看爱情稍纵既逝,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他唤住了她,她也停住了脚步,然而他却未曾说出个所以然来。同是发生在豪华巨轮上的故事,横亘在《泰坦尼克号》那对恋人之间的是生与死,而1900与那少女之间唯一的阻碍仅仅是他的心。人心比之生死哪个的阻隔更强大呢?我不知道。也许泰戈尔说得对&&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从这个角度来说,1900真是纯真又固执、狂热又冷漠。两年过去了,他有无数次下船的机会,却依然守着自己的坚持。陆地上的世界不是没有过诱惑,他也决心要踏上那块土地,结果,半空里他停住了,长久凝视那座马上就能用双脚去感受的城市,扔出了他的帽子,就头也不回地返回到船上&&甚至连他的帽子也未曾登陆呢,它飘落进了海里。或许1900扔出那个帽子是想听从上天的旨意吧,所以才那么义无返顾。
如果说眼睁睁放弃了爱情、固执地退回到自己的世界里都不算极端的话,那么,面对因为报废而即将要被炸毁的船仍不肯离开半步,那就真的是狂人举动了。然而他的心里更多的却不是疯狂,而是对未知世界的恐慌。
一生面对着大海、面对着钢琴,陆地上的一切对他来说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那个世界企图用名利去引诱他却始终没有承认过他的存在,而它所呈现出来的对名利的欲望反而令他一直踯躇不前,甚至放弃了追求正常的家庭生活。对1900来说,维吉尼亚号才是他的家园。他说:&我看不到陆地的尽头&。
是的,海天一色的景致看得到地平线,往返各地的邮轮有靠港停泊的时候,88个琴键是有限的,他可以据此创作出无限的乐章,然而陆地上绵延不绝的大城市,是他所看不清也无法掌握的。他安慰麦克斯说邮轮被炸毁后,他在天堂里发现自己缺了条左臂,天使却遗憾地告诉他只有一条右臂可供使用了,这样他就有了两条右臂,用两条右臂弹钢琴是多么好笑!麦克斯流着泪笑了。爱他就尊重他的选择,麦克斯就这样走下了那艘船。
独自留在船舱里的1900已经没有了钢琴,他伸出双手,向着虚空弹奏脑海里的曲调;他转过脸来,满脸的孤独与倔强,露出一丝微笑;抬头仰望上方,沐浴在一片黄色的光里,仿佛静候着天堂的召唤。四下里一片寂静,片刻,爆炸腾起&&
青春的挽歌,成长的殇。一定在某些时刻,我们自以为是,世界并不一定是我们心中的样子,哪怕仅仅有可能只是看上去不是。对于柯景腾来说,他不知道的是,许愿灯的另一面写着:好,在一起。铁证如山。对于我来说,我不知道的是,我不知道。在那个叫青春的剧场里,总会充满年轻的面孔,一波人走,另一波再来。总有人坐上那个你喜欢的人曾经坐过的位置,但是在你心中,这个座位只会属于那一个人,属于曾经发生在这里的那些故事。一切都栩栩如生,恍若隔日,如同我们未曾离开。当这些年又变成那些年,我会默默微笑,并感到我何其幸运,因为
在这些年,我遇到你们。我爱你们。
“麻匪遇到土豪,这事本身不复杂。”——这句台词一下就让我想起了解放战争的国共对峙。
97年的时候发生了很多大事,例如邓小平去逝;例如香港回归;中国有了互联网;那年我七岁了……等等一系列大事件按部就班的发生着,其中王家卫的《春光乍泄》在香港上映。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来中国会发生战争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