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莫名收到钱 钱莫名出现钱多了 花了 什么罪

央视曝银行卡黑市 用伪基站WIFI改装POS机盗取信息
我的图书馆
央视曝银行卡黑市 用伪基站WIFI改装POS机盗取信息
摘要:央视曝银行卡黑市。完成了“下料”的工作,在这个黑色产业链上,下一步就是将受害者银行卡里的钱转出来,犯罪分子把这个步骤称为“洗料”。
央视曝银行卡黑市  “卡在身上,钱莫名其妙地被转走了”,很多人会说这不可能。广州的吴先生原本也认为这不可能,但这匪夷所思的一幕就在他身上发生了。  记者调查得知,在网络空间存在着一个规模庞大的盗取银行卡的黑色产业链。吴先生匪夷所思的遭遇,在爆料人看来,只是小菜一碟。  综合 央视 新华社  黑幕  银行卡在身上,5万存款只剩下300多元  去年12月,吴先生收到了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短信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吴先生以为是某个没存号码的朋友发来的,就点击了短信中的。  由于手机并未出现什么异常,吴先生便没太在意。可一个星期之后,银行突然发来一条消费短信,原本存有5万多块钱的一张银行卡,余额竟然只剩下300多块钱了。  吴先生查询发现,在这一个星期里他的银行卡陆续在往外转钱,但银行发来的十几条消费短信,他一条也没接到。吴先生把手机拿到客服检查,被告知他的手机中了木马病毒,在一个星期内丧失了接收短信的功能,一个星期后木马病毒失效,短信功能才恢复。  60岁的吴先生平常就不太会用智能手机,所以手机中没有网银、支付宝等客户端,所以即便手机中毒,银行密码也不会泄露。而银行卡也一直在他自己身上,密码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吴先生百思不得其解:银行卡里的钱,到底是怎么没的呢?  爆料者:5分钟网上买到上千银行卡密码  就在吴先生案发不久,记者接到了一位自称老徐的爆料人的举报。老徐说,在网络空间存在着一个规模庞大的盗取银行卡的黑色产业链。吴先生匪夷所思的遭遇,在他看来只是小菜一碟。  “像老吴这种信息在黑市里很容易搞到,我用5分钟就能搞到1000个这种信息,包括卡主的姓名、卡号、身份证、电话号码,还有他的银行密码,只要5分钟,1000个没有问题。”  为了验证自己所言不虚,老徐打开了几个QQ群,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发给了记者一份长达33页的文件。这份文件里记录了1000多条银行卡信息,每条信息都有卡主的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银行预留手机号码以及银行密码。  记者在文件中随机选取了七十个不同省份的信息进行验证。其中,身份信息和电话号码全部正确,除了5个银行密码错误,其余65个银行卡密码全都正确。  爆料人“老徐”提供的资料让记者看到了这个地下“黑市”的存在。那么,这个黑市中这么多隐秘的银行信息究竟是哪儿来的呢?在老徐的帮助下,记者对这个黑市进行了长达3个多月的调查。一步步看到了这个黑色产业链中隐藏的秘密。 责编:庞馨蕾
馆藏&117226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您好,请[]
免费找律师:
综合导航:
专业知识:
精品栏目:
便捷服务:
当前城市无锡(提示:根据城市首字母快速查找城市并切换城市)
今日律师风向标:
我银行卡钱多了,我把钱取出来花了算犯法吗?应该怎么补救?
我银行卡钱多了,我把钱取出来花了算犯法吗?应该怎么补救?
律师回复区
你好,如果是没有什么原因地多出来,你又不知道情况,建议还是先等等再说,一般这属于不当得利,如果有人主张而且有证据,你是要返还的。不返还是违法的行为。严重的可构成犯罪。如果过了很长时间没人主张,不妨可以花,大不了有人要时再给人家。
汇款人找你还钱的时候,你要及时还钱。
汇款人找你还钱的时候,你要及时还钱。
汇款人找你还钱的时候,你要及时还钱。
如果有人向你要,你一定要还
相关法律咨询 显示更多
银行卡:身份证
银行卡:银行
银行卡:户口
银行卡:被偷
银行卡:公安
法律经验推荐
知识热门文章
特别推荐律师:
温馨提示:
如果您有任何法律问题,都可以在法律快车进行咨询,将会免费得到众多律师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
律师最新回复
网友最新提问
地区回复周排行
专业积分周排行
法律快车 版权所有
粤ICP备号-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粤B2-
客服QQ: (注:此QQ不提供法律咨询)
免费问律师银行卡信息买卖黑市:5分钟买上千条 密码几乎全对
来源:现代快报
原标题:央视曝光银行卡信息买卖黑市:5分钟买到上千条,密码几乎全对
银行卡盗刷越来越猖獗 CFP供图
  “卡在身上,钱莫名其妙地被转走了”,很多人会说这不可能。广州的吴先生原本也认为这不可能,但这匪夷所思的一幕就在他身上发生了。
  记者调查得知,在网络空间存在着一个规模庞大的盗取银行卡的黑色产业链。吴先生匪夷所思的遭遇,在爆料人看来,只是小菜一碟。
  银行卡在身上,5万存款只剩下300多元
  去年12月,吴先生收到了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短信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吴先生以为是某个没存号码的朋友发来的,就点击了短信中的图片。
  由于手机并未出现什么异常,吴先生便没太在意。可一个星期之后,银行突然发来一条消费短信,原本存有5万多块钱的一张银行卡,余额竟然只剩下300多块钱了。
  吴先生查询发现,在这一个星期里他的银行卡陆续在往外转钱,但银行发来的十几条消费短信,他一条也没接到。吴先生把手机拿到客服检查,被告知他的手机中了木马病毒,在一个星期内丧失了接收短信的功能,一个星期后木马病毒失效,短信功能才恢复。
  60岁的吴先生平常就不太会用智能手机,所以手机中没有网银、支付宝等客户端,所以即便手机中毒,银行密码也不会泄露。而银行卡也一直在他自己身上,密码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吴先生百思不得其解:银行卡里的钱,到底是怎么没的呢?
  爆料者:5分钟网上买到上千银行卡密码
  就在吴先生案发不久,记者接到了一位自称老徐的爆料人的举报。老徐说,在网络空间存在着一个规模庞大的盗取银行卡的黑色产业链。吴先生匪夷所思的遭遇,在他看来只是小菜一碟。
  “像老吴这种信息在黑市里很容易搞到,我用5分钟就能搞到1000个这种信息,包括卡主的姓名、卡号、身份证、电话号码,还有他的银行密码,只要5分钟,1000个没有问题。”
  为了验证自己所言不虚,老徐打开了几个QQ群,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发给了记者一份长达33页的文件。这份文件里记录了1000多条银行卡信息,每条信息都有卡主的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银行预留手机号码以及银行密码。
  记者在文件中随机选取了七十个不同省份的信息进行验证。其中,身份信息和电话号码全部正确,除了5个银行密码错误,其余65个银行卡密码全都正确。
  爆料人“老徐”提供的资料让记者看到了这个地下“黑市”的存在。那么,这个黑市中这么多隐秘的银行信息究竟是哪儿来的呢?在老徐的帮助下,记者对这个黑市进行了长达3个多月的调查。一步步看到了这个黑色产业链中隐藏的秘密。
  犯罪分子如何盗取银行卡信息
  要想把银行卡里的钱转走,通常不是一两个犯罪分子能够完成的。他们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在这个链条上分工不同的犯罪分子,通常是用只加熟人的QQ群进行交流、交易。在“老徐”的帮助下记者进入了这类QQ群,在群里犯罪分子将银行卡信息称为“料”,搜集银行卡信息的人叫做“下料人”,而把银行卡的钱往外转的人叫做“洗料人”。从“下料人”手里买“料”是整个犯罪的第一步。那么,这些“下料人”的“料”是怎么来的呢?
  方法1:伪基站发送钓鱼短信
  记者采访了数十位银行卡被盗刷的受害者,发现其中很多人都有过相同的遭遇,就是收到了类似1等所谓的电信运营商或银行发来的短信,登录后被要求输入密码。
  专家指出,这些其实都是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包装”后发送给用户的含有钓鱼网站的短信。某个杀毒软件平台上监控到的钓鱼网站,半天时间就有超过1亿次的点击量。
  在这些钓鱼网站的虚假网页上,用户登录后就会被要求输入账号、密码、姓名、身份证号、银行预留手机号等信息,而一旦填写了这些信息,骗子就可以把用户的钱骗走了。
  专家介绍,钓鱼网站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每天都有个新的钓鱼网站被监测到。
  方法2:免费WIFI窃取个人信息
  除了使用钓鱼网站获取个人信息,记者发现,犯罪分子还会利用免费的WIFI来窃取个人信息。
  专家介绍,一个WIFI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它的架设者是谁,如果是骗子或者是黑客架设了一个免费WIFI,用户一旦接入,所有互联网的数据都可以被黑客监听或窃取。
  方法3:改装POS机提取银行卡信息
  除了以上两种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发现黑市中的犯罪分子还有第三种方法――那就是利用改装的POS机提取用户银行卡信息。
  在黑市中,POS机提取的信息被称为“轨道料”,数量上要远远少于钓鱼网站上提取的信息。但是卖价却很高,余额较大的信息甚至可以卖到几千块钱一条。
  而对于这些信息,犯罪分子通常会等半年以上才把信息出售,目的是让消费者积累大量POS机消费记录,这样警方就无法追查是哪台POS机提取了银行卡信息。
  完成了“下料”的工作,在这个黑色产业链上,下一步就是将受害者银行卡里的钱转出来,犯罪分子把这个步骤称为“洗料”。这也是很多受害者最疑惑的地方――我的钱究竟是怎么没的?下面就跟随记者的调查,一起揭开这个谜底。
  银行卡在身上
  钱为什么没了
  在QQ群中,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发“洗拦截料”的广告。这些人被称为“洗料人”,他们把受害者银行卡里的钱转到“料主”指定卡号的卡里,从而获得30%到50%的提成。“武器”就是用户的短信验证码。
  方法一:
  手机中毒,拦截验证码
  验证码是金融机构在用户进行诸如修改密码、转账等操作时,向用户预留手机号码中发送的一次性密码,没有验证码无法进行操作。而要想获取验证码,犯罪分子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向目标手机发送木马病毒。文章开头的吴先生就是手机木马的受害者。
  只要受害者点击木马程序,手机短信内容就会被犯罪分子拦截。犯罪分子通过事先掌握的银行卡主的个人信息将银行卡绑定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然后把钱转走。而此时受害者的手机既收不到消费提醒也收不到验证码,卡里的钱就这样被转走了。
  方法二:
  干扰手机,拦截验证码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特殊的改装设备对手机信号进行干扰拦截验证码。
  但该方法有限制条件,那就是设备必须在目标手机一公里范围内。犯罪分子怎么确定目标位置呢?“一般就是给目标打电话,说是送快递的,你这个地址写得不是很清楚,让他把地址再说一遍,只要他把地址说出来,我们就能在一公里范围之内拦截他银行卡的验证码。”爆料人老徐说。
  公安部通缉十名特大通信网络诈骗犯
  公安部于4月10日发出A级通缉令,公开通缉十名特大通信网络诈骗犯罪在逃人员。
  这十名在逃人员是:赵建国、廖辉才、文龙坚、廖乃建、肖日初、吴春燕、谭敦辉、吴木星、王文龙、林永锋。
  公安机关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有关线索,同时检举、揭发通讯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如果发现有关情况,请及时拨打110报警。
  对提供线索的举报人以及检举、揭发有功人员,公安机关将给予奖励。
(责任编辑:窦远行 UN833)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银行卡里的钱莫名其妙被转走了,怎么办? - 知乎363被浏览88508分享邀请回答7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银行卡信息买卖黑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银行卡信息买卖黑市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卡莫名收到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