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方岩胡公廟是北京道教寺庙還是佛教

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大若岩陶公洞的签如何解
建屋:贵人祝福喜临门 求利求名受国恩 诸事吉祥能称意 松林茂盛庆朝歌
忽而乌云起面前 疾雷震地有惊天 当空红日全遮掩 雷影交加雨沛然
08-10-03 &匿名提问 发布
4 P4 G1 b. a0 a3 l2 M- x- A9 G* g8 y- _& Q. G2 }:     l  大若岩陶公洞,在永嘉楠溪江畔,是道教名家陶弘景编著《真诰》的地方,道家称作“天下第十二福地洞天”。陶弘景又是齐、梁时期著名隐士,博学通识,爱好山水。他在齐朝做过大官,后辞官隐居山林。到了梁朝,皇帝多次厚礼请他出山,他坚辞不就。皇帝只好经常写信给他咨询政事。有一次,皇帝写信问 “山中何所有?”陶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后人为纪念这位隐君子,把这洞命名为陶公洞。5 [! B; a* I, e2 T- z      一条不知名的小溪,水清澈见底,由东到西,在陶公洞前面悠悠流过。溪边耸立着一块巨石,大可十围,高如塔楼;一面刻有“登仙石”的字样。登仙石的对面,有个石碑,一人来高,上刻小篆“陶公洞”三字。后面有个门台,挂一匾额,书的就是“天下第十二福地”。进了门,首先是一个大烛台,一柱柱红烛朝天烧,烛边流下的,不宜比作眼泪。这里烛烟虽浓,还能向高空散发。再走几步,进了洞口,正中有一座汉白玉桥可通行,桥过去,是宽阔的洞府,据说可以容纳千人。洞内设大烛台多处,上面烧满了数不清的红烛,袅袅黑烟弥漫在洞内,天长日久,早已把洞壁熏得漆黑。有人在烛台间巡视,将在那些点燃不久的红烛扑灭,取下存入箩筐;后面又有香客,等待腾出的空位,烧上新的红烛,如此循环反复。正后方,是一间庙宇模样的建筑,上面挂了个“洞天佛国”的匾额,进去初看不见佛,再细看,才见仅一尺高的瓷观音像。庙宇后面,又是一排烛台,香火也很盛,红红的烛光照透了洞底,烛烟滚滚往外翻卷。- T: E' C; M% H& q7 y+ @    往左转,是几十级台阶,依着倾斜的石坡刻出。上了台阶,又有门台,上挂“胡公大帝”的匾额。进了去,原来是洞府中洞府,可容数百人,洞底神坛上坐着胡公大帝塑像,红脸眯眼,挂“有求必应”的金字匾额。胡公大帝,原姓胡名则,北宋永康人,因为民请命,奏免了衢、婺两州的人头税,百姓感戴,立庙祭祀,逐渐由人而神。正宗的胡公庙在永康方岩,不知何时在此兴建行宫。( W& {% Z; H$ w+ h    神坛前面摆开一排排供案,像食堂饭桌那样整齐,上面供着猪头、鹅鸭之类;也少不了烧香纸蜡烛,烟雾呛人。据说,许多香客每年定期来这里朝拜求签。如果往年事业有成,他们感谢神灵的庇佑,兑现前次许诺——洞口在建的汉白玉桥,大概就香客“还愿”的杰作。如果往年不如意,香客们也不抱怨神灵言而无信,而是怪罪自己心意不诚,许愿不够,重来三跪九叩,再许宏愿。$ T. H1 M% ]  k9 R    供桌的后面,还有一排桌子。桌后面有道士打扮,有书生打扮,专为香客解“签诗”。香客必须先持一竹筒,在胡公大帝前面边拜边摇,摇到筒中跳出一竹签才罢休。跳出的竹签都编有序列号,分“上上签”、“中中签”、“下下签”等等,从来不因香客献礼多,给格外的优惠。如果求到“上上签”,本该兴高采烈了,拿去对号找出签诗看,解签诗的又会看出点名堂,非得让你再讲究点什么。不然,前功尽弃。香客当然很感激对方指点迷津,重金酬谢。万一求到“下下签”,那就倒霉了,但也不要万念俱灰,只需多出一些香火钱,解签诗的就可以为你作法消灾。我在边上看,觉得那胡公大帝只端坐在那里,傻傻地陪笑,眼睛已被烟熏得睁不开;而这帮解签诗的,倒神通广大,无所不能。我就上前打探:“请问陶公在哪里?”一个道士模样的迟疑了一下,还反问我“哪个陶公?”。真奇怪了,陶公洞的道士不识“陶公”!还是边上一个书生打扮的给“道士”解了围,说这里名陶公洞,实际上没有陶公的牌位。陶弘景乃“不堪持赠君”的隐君子,面对“有求必应”的胡公大帝,是应该退避三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词条-相关词数量)
(推荐度-词条-相关词数)永康方岩与胡公文化
永康方岩与胡公文化
方岩镇文化站& 程伯敦
&方岩,浙东第一名山,宛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永康县东部。这是经省府批准的浙江第一个旅游集镇。它不仅拥有“稀、奇、怪、绝”的景观景点,且有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而其胡公大帝灵显著称于世后,更变得神奇令人向往。
对于方岩的具体描绘,明嘉靖《永康县志》有明确记载:“方岩山,县东五十里,高二百余丈,周六里许。其山四面如削,驾飞桥石梯而登。将至绝顶,有两岩相峙为关,一夫守之,万夫奠开。上有亭,日透关。自亭而入,地皆平衍。有井,曰砚井。有池,广亩余。有祠,曰佑顺侯祠。右有佛庐,曰广慈寺。寺后有岩,高数仞,曰屏风阁。其下有石室,深一丈许,广数丈。僧构室于旁,居之。寺门之左有坑。广二三尺,深二百余丈,曰千人坑。坑之侧有小径,缘崖而登,行二百余步,有石穴,曰读书堂。俗传胡侯弦诵之地。诚一方之形胜也。”方岩自然景观与人文古迹紧密相连,相互辉映。自胡公祠庙建立迄今,方岩更发其光辉。尤其在胡公庙会到来时节,岩顶岩下热闹非凡,盛况空前。据《金华府志》记载:“邑人奉祠唯谨,每岁秋仲,浙东西来礼于祠者,率数百万人。”方岩的游客与香客每逢春秋季就从四面八方潮涌而来,几乎每天络绎不绝,除本地本省者外,并有远及千里之外的福建、广东客和上海客等。有的挑着香碗、背着香袋、提着祭品,抬着三牲;有的敲木鱼、扣响铃,手执长香,肩扛红烛;有的三跪一拜,口念经词,许愿祈求保佑。
总之,善男信女对胡公崇拜得五体投地,这里的胡公在她(他)们眼里,心里,不再是普通的平常之人,而是威灵显赫,消灾灭病,祛邪降福、永保平安之神圣。
胡则其人与胡公之神
胡公,俗称胡相公,也常以封号谓称胡公大帝。胡公原来是个普通的常人,北宋时期的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他姓胡、名则、字子正。生于北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卒于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享年77岁。祖籍卜居永康县胡库村。他的曾祖父叫胡彭,祖父叫胡彦毂。其父叫胡承师,字元祖,号达人,宋国子博士,官至尚书兵部员外郎,赠吏部郎中,其母应氏。他的家庭并不显贵,但其祖宗三代乐善好施,修功积德,备受乡里百姓称赞,有一定名望。
胡则少年长在农村,喜爱习武,就读于方岩,通经史,经乡里荐举参加科举考试,于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三月进士及第、金榜名传。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委为许州许田尉,后补蕲州广济宰。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擢任宪州录曹。成平二年(公元999年)升任秘书省著作佐郎,签署贝州节度观察判官公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升为本省丞,出知浔州,同年升任太常博士,提举二浙榷茶事,兼知桐庐郡。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其母应氏病逝,奔丧居家守灵三年。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任朝奉郎太常博士。出知永嘉郡。第二年(公元1011年)迁屯田员外郎,提举江南路银铜场铸钱监。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擢任江淮制置发运使,转户部员外郎,人为三司度支副使,并荣膺金紫之赐。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升礼部郎中,但丁谓失宠,受牵连,被贬为京西路转运使,二年后“被诏诘责”。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移广南西路转运使。因义抚夷舶有功,以户部郎中复充江淮制置发运使,转吏部郎中,改太常少卿,后来被且为“丁党”贬为信州知州。其时正逢其父病卒,在家守孝未去赴任,至丁忧期满才出任。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谪迁福唐郡(福州)知州。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四月,进封为右谏议大夫,移知杭州。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人权吏部流内铨,后因“荐举不当”从右谏议大夫降为太常少卿,出知池州。天圣七年(公元1029),官复谏议大夫,知永兴军,领河北都转运使。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升给事中,周京师任权三司使。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免去权三司使,谪贬知陈州。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升任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进刑部,以侍郎再次知杭州。景韦占元年(公元1034年)四月,获准致仕,加封授予兵部侍郎的荣衔,定居杭州。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九月,其丈人陈氏病逝,胡则因丧偶,积郁成疾,于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六月十八日与世长辞。他的一生浮沉宦海四十七年,可谓:一举登科,“逮事三朝,十握州符,六持使节,选曹计省,历践要途”。在仕宦生涯中,由于胡则善于体察民情、好行仁政,力主宽刑薄赋,改革弊端,有德于人,有功于国,百姓以为“其也利有以惠之,其没也功有以庇之”,“生当侯封,死当庙食”,所以在他少年读书之处——方岩,为之建祠立庙,树立偶像,将他作为神灵加以祭祀崇拜。
胡公庙兴建及信奉之风的盛行
胡则所处时代是北宋王朝从兴盛到中落的时代,内外矛盾日益加剧加深,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税赋过重。胡则却应顺民心,主张改革旧制,宽赋除苛,按抚黎民,稳定国家。特别是为民请命向皇上奏免身丁钱的壮举获得成功,给金华、衢州两地人民永免了身丁钱办了件大好事。这不仅因此永垂史册,并且在当地人民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形象。胡则逝世后不久,乡里百姓在方岩大悲寺旁为他立祠庙,是为每年岁时有个奉祭纪念的场所。显然是出于人民感恩戴德的一种表示。因胡则是北宋前期一位名臣,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仁人君子,且又善于敬贤礼士,备受北宋大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推崇,范文正公有赠胡仕郎的诗为证:“官秩文昌贵,功名信史褒,朝廷三老重,乡党二疏高”。范仲淹在亲自为胡仕郎所撰写的《墓志铭》里还予以高度赞颂,曰其:“进以功,退以寿,义可书,石不朽,百年之为兮千载后”。乡里百姓的信奉、名人学士的宣扬,对胡公拜祭者日益增多,胡公盛名更广为传播。
朝廷为巩固封建统治者利益的需要,亦许可报以神之典。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农民领袖方腊在睦州青溪(今浙江省淳安县)举旗起义,东南地区农民云合响应,起义军集结百万,声势浩大,攻克了六州五十二里。在永康县的首领陈十四也率义军数千人围攻县城,知县见势不妙,只好退占离永康县城五十里的方岩山,靠方岩“绝壁无它径”的天然地理环境保护自己,战胜了农民起义军攀涧夜袭的战斗,至使义军葬身于方岩山的千人坑之中。方腊农民起义整个遭到镇压后,当时永康地方封建官吏就编造了胡则英灵助王师殄灭巨寇的传说,并向皇上奏请下旨敕封胡则为佑顺侯,并光大其祠庙。方岩山原是佛教净地,早在唐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创建了大悲寺,属天台宗,北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大悲寺经过翻修,改名为广慈寺。胡公庙开始建在大悲寺左侧,后庙久而圯,将胡公像迁入寺中位于大雄氏之前。就在宣和年间大兴土木、重新修建了广慈寺和胡公祠庙,正式为皇上封为佑顺侯。其后,南宋绍兴末年皇上赐庙额:赫灵。并累加嘉应、福泽、灵显、极于八字。淳裙间又遂进爵为公,更号显应,寻加正惠。宝禧初再加忠佑。
从此,每年不仅在祭祀时拜祭胡公,而且“能御大灾祀之”,“能捍大患祀之”,已将他作为神来崇拜之。随着胡公灵显的传说增多,胡公也就更加显得神奇,最后被冠为“胡公大帝”。胡公祠也再次得到修建与扩建。广慈寺后殿(以洞为阁的屏风阁)成了胡公大帝坐落的主殿。乡民为奉祭胡公方便起见在邻境普遍建立了胡公别祠。据元代进士黄浯在《胡侍郎庙碑阴记》中记载:“公本以助王师、殄巨寇,庙食于一乡,而其光灵,无远不被。能出云为风雨.农人咸以望岁者望于公。凡村墟里社,必为祈报之所。故公之别庙,布满于郡境,不啻数十百区”。胡公别庙越建越多,信奉胡公之风更为盛行,人们对胡公之崇拜达到顶礼膜拜的程度。清朝国子监学正应宝时在《重建胡公庙记》一文中说:“庙成不数月,远近乡民争助冠袍、瞳节、钟鼓之属,几无虚日,于以知公之灵至今犹赫濯如守土时也。余郡暨绍台温处诸郡公庙以千百计。……惟浙东千里,几无一邑一乡无公庙,则公之能使桑梓远蓄害,蒙庇覆,亦彰彰可信矣。”
方岩胡公庙会和八月十三
方岩胡公香火为农历八月、九月最盛,每天上方岩朝拜胡公的人数达万人以上。其八月十三方岩庙会,仅在这一天,永康县境内就有72个胡公和上百个罗汉班上方岩换香火与游案,加上香客和游客人数要达数万人,从岩下街至方岩顶,人群川流不息,挤挤攘攘,热闹非凡。为何在农历八月十三方岩胡公庙会这一天特别隆重、格外热闹呢?传说是:一、胡公为乡里百姓除赋解难,奏请朝廷免除了婺衢两卅『人民的身丁税,百姓为感恩感德定这天为祭拜胡公的纪念日;二、胡公为励精图治,提倡人民练武御敌,每年流传民间的武术罗汉班云集方岩在这天接受胡公检阅;三、胡公为人间消灾灭病,确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乡民为向胡公还愿酬谢,喜庆吉祥;四、谓为胡公管远不管近,选择这天为特向胡公兴师问罪之日,俗称“打胡公”矣。但也有传说,农历八月十三是胡公生日(不过传说胡公生日是二月二十五日为多)。在胡公诞辰之日必至方岩朝拜庆贺,乡民认为这一天祈求保佑将来定有洪福降临。胡公方面大耳、赤脸黑须,栩栩如生、神采奕奕,头戴珍珠缀成的皇冠,腰佩龙泉剑,仪表堂堂、端庄和蔼,令人可敬可亲。故大家竞相来此膜拜。可上方岩只有一条通路,且又蜿蜒曲折、高陡狭窄,方岩顶容纳人数有限.仅八月十三方岩庙会,一天时间远不能适应善男信女之要求,于是约定俗成,八月、九月的日子都成了朝拜胡公好日子.正好又是秋收农忙过后的时间,因此,四面八方的来客特别多。平日去方岩朝拜的香客一般三、五成群结伴而来,有的一家人同来,有的志同道合者相约而行,到了方岩顶在胡公神像前先上灯烛、烧香跪拜,然后许愿还愿、求签诗,并表诚意向殿主捐赠钱物,有钱人拜罢胡公在回去路上还向穷人乞丐施舍一些钱财。
八月十三方岩庙会这一天可不寻常,主要的活动由各地民间胡公会有组织有安排地进行,有的以都乡为单位组织,有的以村镇为单位组织。每个胡公会都有一个胡公殿和一个胡公龙庭设制,胡公龙庭用木雕朱漆而成,状似宝塔式的楼台殿阁,胡公神像坐在其中,并雕造有胡公十兄弟的造像,平时胡公龙庭摆在胡公殿神位上,参加方岩胡公庙会时将胡公龙庭背上方岩。起驾胡公龙庭仪式隆重,有仪仗队,要鸣礼炮、敲锣打鼓,有罗汉队和各种娱神表演的队伍护送,少则虬百人,多则上千人,声势浩大,壮观威严,美妙动人,活泼有趣。胡公会组织上方岩朝拜胡公的队伍一般次序排列是:先行长幡、长旗、头旗、蜈蚣旗、大刀、响盾、盾牌、红樱枪、棍棒、火铳等组成的罗汉队;再行荷花神、高跷、大面姑娘、十八蝴蝶、十八狐狸、九串珠、台阁、旋车、三十六行、十字莲花、讨饭莲花、狮子抢球、敲敲班、唱戏班等组成的传统文艺娱神表演队伍;后行鹅毛旗、令字旗、香案、铜锣、字牌、花竹、挑香碗、刀叉、万岁牌、胡公龙庭、黄阳伞、降神者、挑抬供祭品者和背香烛的人,在胡公队后随着拜佛念经的香客。朝拜队伍从村里出发,路经各地游案时迎胡公队伍在后,但到方岩脚时,迎胡公队伍必在前,而迎案与表演队伍在后。胡公会组织的队伍到了方岩顶,在胡公大殿前,首先鸣放鞭炮,供上祭品拜祭胡公,烧香跪拜,降神者跳上供桌在香炉里掏香灰,将新的香灰装上。这叫为村上胡公庙的胡公换香火。然后迎案的罗汉班队伍在胡公殿回旋顺三圈,倒三圈,娱神文艺表演队伍边走边表演,朝拜胡公队伍仪式完毕后,即离开方岩胡公殿让别的胡公会队伍朝拜胡公。下方岩原路回村将胡公龙庭背回村里的胡公殿安放原处,胡公会参加方岩庙会的一年一度大活动才告结束。
在方岩胡公庙会前后,有的胡公会在方岩顶还演胡公戏表示庆贺,有的胡公会则在自己村上组织戏班演上二天三夜胡公戏,也叫还愿戏。据说在永康县境内共有105个胡公会的胡公,而八月十三日上方岩的胡公只有芝英、厚塘、渔浦里、柏岩等72个,由于风俗习惯不同和其它条件限制,其余的胡公会的胡公,就在八、九月其它日子上方岩进行换香火及游案活动。据调查,胡库村和在城八保、莲湖、独松的胡公在八月初一上方岩,四十四坑、新店、前仓、石柱等地都在八月初十,派溪、岩后、武平等在八月十一日,唐先、古山在九月初九上方岩。胡公会集体组织上方岩除本县外,还有外县的,如义乌的胡公会组织在八月十七日、十八日,东阳、盘安在八月二十三、二十四日,而东阳南马在九月初一上方岩。不过,据当地老人回忆说,外县只有东阳、义乌有案,缙云、盘安迎罗汉。但最迟组织上方岩的却是金坑、下位、八字墙、三十里坑。岩下街人说是金坑、下位缴客坤。从方岩庙会八月十三的盛况之空前,八、九月之间朝拜胡公地域之广,人数之多,说明了人们对胡公神的崇拜,信仰之追求的虔诚。这是人们精神上的一种寄托与安慰,也是人们封建文化心态的根深蒂固的反映。方岩胡公之所以吸引四面八方来的香客,有其历史的、民族的、社会的、文化的原因。固然是人们对胡公神的信奉,其实拜神和娱神活动,也是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与要求。虽然其中有的属于封建迷信,但有益的、健康的仍是对民间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如朝拜胡公时种种武术表演和文艺形式表演,在今天对人民还是有益无害的,至少可以增强体质、愉悦心情。庙会原是封建礼教的产物,可是它仍然是人民群众对文化的一种创造。只要弃其封建糟粕,今天政府还是允许组织庙会活动,以丰富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的。
信奉胡公之风俗的传承衍变
信奉胡公之风俗,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此风盛行其历史己久,从北宋中后期始,有八百多年历史。信奉胡公者除婺、衢两地外,杭、宁、绍、处四属为最多,温、台其次,亦有远自江苏、福建、上海、广州而来的。朝拜胡公每年在春秋两季香火最盛,因人们在一年开春之际总想图个吉祥如意,在收获的季节总要借机喜庆丰收、感恩酬报。一般香客为表虔诚,上方岩进香前往往斋戒吃素三天,头一天晚上务必沐浴,并要通香告知,第二天凌晨全身内外换穿新衣裳,上路时先洗火浴,后背上香烛和粽子、麦饼等点心,还愿者还要挑上供品,到达方岩朝拜前还需再行洗脸洗手,跪拜求胡公保佑或求签诗时不能少于三跪三拜。拜别胡公时,香客常常在方岩天街或岩下街店铺里,习惯买些竹木制的方岩大刀、宝剑,泥捏的鱼蛙哨子,以及佛珠神像、纸皮老虎、五光十色的纸花等等,捎带回家与亲友或里邻孩子分享欢乐。善男信女同是信奉胡公者,由于信奉的虔诚程度和地域环境不同,习俗也有差异。
绍兴、嫌县、新昌客到方岩拜胡公最早,刚过年,正月初二、三就背着香袋上方岩。东阳客上方岩往往长年不断,尚有“方岩胡公日日不离东”之说,对胡公信奉之虔诚数东阳客,她们上方岩拜胡公要从家乡起身边念胡公经边拜到方岩。处州人对胡公信奉之虔诚亦远近闻名,其丽水人上方岩有七步一拜和一年两拜连拜三年的习俗。松阳、遂昌人在年关十二月底还上方岩,甚至连年卅日夜也不回家过年。天台客上方岩通常带活的大雄鸡,当场在胡公殿前杀生敬请胡公。传说天台有一个单身汉,捧着一只烧熟的雄鸡请胡公,胡公想他是个单身汉,养只大雄鸡很不易,就让它还生,当这个单身汉在低头朝拜之时,供桌上的鸡不翼而飞了,他好生奇怪,结果回到家里大雄鸡早等着主人了。从此天台人上方岩请胡公就用大雄鸡。金华人上方岩与天台人却不同,请胡公用的是老母鸡,这也事出有因。传说金华有一个老太婆上方岩,背着一只老母鸡请胡公,胡公看看老太婆养一只老母鸡很辛苦,就在半路上让老母鸡逃走了,老太婆到了方岩边拜胡公边责怪自己不小心让老母鸡逃走,拜好胡公回家,只见老母鸡蹲在鸡窝里下蛋。因此.上方岩请胡公用老母鸡成了金华人的习俗。只要在上方岩人的队伍中,有迎着鸡娘案、挑着一副担,敲着一面锣的就是金华客。在调查中,发现对胡公信奉的习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除上述外,尚有诸暨人喜爱三五成群地背着引人注目的花树上方岩,在胡公殿举行花会。永康派溪的花灯、文楼的大轿在正月十三日夜,岩下街的龙灯在正月十四夜上方岩顶参拜胡公也相传成习已久,每年到时非举行灯会不可。但现在为确保人身安全,当地公安部门禁止上方岩顶举行灯会了。
永康本地的和来自东阳、武义、义乌、金华的妇女,还有到方岩胡公庙靠山(又称靠庙)的习俗,往往在二月二十五日胡公生日,方岩胡公庙会的八月十三日前后或每月初一、十五日夜为多。所谓靠山就是在胡公庙里就地坐夜圆梦,虔心敬胡公,求福增寿,发财致富,去祸消灾,平安无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或求胡公保佑自己有个好命运、好丈夫,终身有依靠。靠山必须在头一天白天到达方岩山顶,第二天天亮时下山返归。笔者今年去方岩调查采访时,正巧碰上二月二十四日胡公生日的前一天,亲眼目睹成群结队上方岩靠山者,其中有一支队伍是从永康象珠区珠山乡来的,有敲锣打鼓、吹锁呐拉琴的,有背着胡公旗号,迎着黄阳伞,手捧捐赠的胡公冠帽、龙袍、胡公夫人风冠、锦衣,有背大香烛、挑着丰盛供品、敲着木鱼、扣着响铃,口念胡公经、背着香袋执着香的妇女,共约三百余人,在靠山前举行朝拜隆重仪式。但信奉胡公的风俗中最为独特的是永康荆州厚吴人在遇大旱之年举行向胡公问罪求雨的仪礼。先是从本地胡公殿抬出胡公像问罪姑爷,后去方岩请胡公三夫人回娘家(传说胡公三夫人是厚吴人)。全村上方岩求丽者全是男人(女人不去),事先斋戒三天,去方岩时身穿白布衫,腰系稻草绳,从早上三时起身,沿路看见烧灰当场扑灭,遇着带雨伞和箬帽者,将它夺下撕碎,逢田缺与桥跪拜。到了方岩将降神者用绳与胡公像的头吊在一起,口念《求雨咒》:“天灵灵、地灵灵,田土晒得龟壳形,泥鳅晒得象铁钉,蚌壳螺蛳晒得郎郎声,求求姑爷上天讲讲情,降我姑家三竿雨,田稻丰收保太平”。全村求雨的人从晚上跪到第二天天明才能起身回程,传说每次向胡公求雨后,老天爷都降雨,并且求雨路过的地方全下着雨。解除了旱情,厚吴村人即兴高采烈地迎着罗汉,将胡公三夫人送回方岩,并抬着三牲供品向胡公还愿,表示谢恩。
以上所述情况,说明了信奉胡公之风俗,同信奉其它神佛的风俗有其独特性又有共同相通之处。它约定俗成,由人相袭,代相传,其心理信仰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它有较大的传承性与稳固性,所以许多风俗至今还保持着。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也在逐渐衍变中。
信奉风俗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社会性的。它同任何事物一样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里都会打上自己印记,因为它受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方岩胡公之神的崇尚风俗,在解放后,尤其是现代化的今天,已开始淡化,关于胡公灵显的传说也在减少(目前市场已经缩小),信奉胡公的观念相应在动摇、改变。因为,多次进行破除封建迷信活动,方岩庙会的娱神活动性质发生了本质变化,基本上成了娱人的文化活动,政府与文化部门组织的庙会只是运用其形式,目的全然在于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的需要。虽来自各地刘方岩朝拜的番客时多时少不统一,但总的看与解放前相比大为减少,而随着方岩旅游事业的建设与发腱、风景名胜的开发和扩大,游客却在日益增加。以往上方岩围绕农事活动多,现在提倡科技兴农,求神问卜少了;过去医药落后。卫生条件差,生老病死怪现象多.只得求天老爷与胡公神保佑,现在条件完全两样,就医便当。技术高超.科学治病.起死回生司空见惯.人们一般都认为拜神求佛无济于事。现在上方岩,有关单位社团组织甚多.并利用其节、假、日活动、职工、干部、学生上方岩人数剧增。这是新时代产生的上方岩之新风俗。由于交通发达。现代化交通工具增多,生活节奏加快,过去上方岩的程式在今天已不适应,人们已将它简化。上方岩的来客云集快、琉敢也快、住宿方岩顶与岩下街的香客与游客均明显减少。方岩镇一带的人不可能再靠过去单一的旅馆业维持生活。那种“吃胡公,用胡公,不靠胡公一切皆空”的状况不得不彻底改变。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以岩下街为基础新成立的方岩镇,立足于自力更生,一面加强改造农业,积极发展村镇工业,另一面加强对方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建设。合理发展商业网点,使整个方岩面貌焕然一新,从而吸引了更多游客。仅据1988年统计.旅游业总产值达450万元,镇办工业总产值达323万元。
展望未来,方岩镇的经济基础会打得更加厚实,方岩会建设得愈来愈美好。加之,又有胡则这位有德于人、有功于国,深受人民大众爱戴拥护的历史传奇人物在增梓添彩,这颗浙东明珠必将发射出更加灿烂的光华.必将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浙江金华永康方岩庙会【百度旅游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826贴子:
浙江金华永康方岩庙会收藏
在每年一度的这一天
永康方岩将会迎来万人空巷的场景
在敲锣打鼓、鞭炮齐鸣中
一场超级盛大的民间活动将吸引上万人围观
快来参与这场热闹的千年盛事 !!这就是方岩庙会!!10月26日-29日,方岩风景区旅游集散中心广场,我们和方岩庙会不见不散。方岩庙会俗称“迎案”或“打罗汉”,由祭祀胡公发展而来,已有千年历史,是我市城乡乃至邻近各县市民众的传统盛大节日,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一个像样的节日需要历史积淀,一个像样的节日更需要欣欣向荣的环境来映衬。方岩景区基础配套建设得以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秩序得到规范化整顿,整治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支持,方岩景区的生态美越来越“显眼”。以景区整治为根基,让方岩“张扬”的美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挖掘提供最佳的平台和环境,方岩庙会的生命力也会更加旺盛。眼下,旅游商贸区雏形已显,不少村民已经搬入新居开始新的生活。和民间新居落成要宴请亲朋好友热闹热闹一样,此刻,向大家发出邀请,本周四开始,方岩风景区旅游集散中心广场,一场融合各式“美味”的文化盛宴,等着大家来品。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道教寺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