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终于明白轰欺负老实人的后果盟友后果有多惨了,北约为特朗普

当前位置: &
自断臂膀?特朗普上台仅10天,已至少得罪10个国家
扫描到手机
11:57:28 & &
正月初五迎财神,不过对于一些国家来讲,财神不知在何处,丧神倒是有一个,他就是当今的美国总统。总统入主白宫已经整整10天,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可事实貌似不止于此。在短短的“10日新政”里,他和他的团队出台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颠覆性政策。“海外探客”梳理了一下,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已经至少得罪了10个国家。有道是“崽卖爷田心不痛”,如今连前总统奥巴马都忍不住打破惯例,发出了严厉批评。能使民怨沸腾、人心不服的就是特朗普的“移民禁令”。按照1月27日美国总统签署的行政命令,伊朗、苏丹、叙利亚、利比亚、索马里、也门和伊拉克这7个国家的普通公民90天内将被禁止入境美国,即使拥有美国绿卡也不例外。特朗普方面将球踢给前总统奥巴马,认为正是其划分出这7个“有恐怖主义隐患的国家”,因此才作出进一步限制。而奥巴马方面则坚决予以否认,理由就是当初制订这个名单主要针对“无证移民”,而歧视他人的信仰根本就与美国价值观背道而驰。不仅如此,奥巴马方面还鼓励那些抗议的人群继续反对这一“移民新政”。连一向与政坛保持距离的苹果公司都不能不发声,CEO库克回应“没有移民就没有苹果”。要知道,连乔布斯都是叙利亚移民的后代。高科技公司需要人才的自由流动保证活跃的创新与持续的繁荣,需要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在碰撞中迸发灵感。苹果公司还罕见地发出威胁:正联系高级官员,考虑采取法律行动阻止这个不得人心的政策。扎克伯格则表示接纳移民才是美国强大的秘诀,对此应该感到骄傲。巴菲特则直言不讳指出正式移民庇佑了美国。遭到美国赤裸裸羞辱的这7个国家反应也不尽相同。伊朗称美国此举是对本国及所有教徒的侮辱。根据媒体报道,伊朗日前试射了一枚中程弹道导弹,而且拒绝对此进行证实。考虑到特朗普曾声称要推翻已经达成的“伊朗核协议”,此举似乎是在向美国表达不满。伊拉克则投出台“报复性措施”,禁止美国公民申请进入本国,以迫使美国取消禁令。探客发现,从欧盟、德国、法国、加拿大乃至与美国最为亲近的英国,都纷纷表示反对这一禁令。但特朗普政府反而更加强硬。就在1月30日晚,对这一命令持有异议的美国司法部代理部长萨利-耶茨被解职。可以看出,即使是所有盟友都不支持美国,特朗普依然要一条路走到黑。受到伤害的不止这7国,一直抱怨“离美国太近、离上帝太远”的墨西哥也成为特朗普剑指的目标。原来特朗普标榜的“制造业回归”,首先就是掠夺墨西哥。早在竞选时特朗普就叫嚣要废除“北美自由贸易区”,当时恐怕墨西哥与加拿大都没有当成一回事,没想到进入白宫之后,新总统竟然动真格的。美国GPD约是墨西哥的15倍,美国总统却公然挖墨西哥的墙角,迫使在墨西哥投资建厂的德日汽车厂商必须给美国人创造就业岗位。探客分析,墨西哥对美国一直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历史上大多数领土都被这个强邻夺走,如今靠着这个富翁发点小财,也算是双方心照不宣的一种“补偿”。如今这种默契被生生打破。特朗普大张旗鼓地要将之前已经修建的“边境墙”加长、加高、加固,还趾高气扬地命令墨西哥自己出钱。这就如同在活埋别人之前还让其自己挖坑,是个正常人都会忍无可忍奋起反抗。墨西哥总统涅托为了不背上“软蛋”的恶名,拒绝访美,国内也掀起“抵制美货”的风潮。两国关系恶化到这个地步,也算是数十年罕见。当然,早让特朗普瞅着不顺眼的德国也没跑了。1月31日,白宫方面“炮轰”默克尔政府“操纵欧元”,指责欧元偏低的币值使德国获得了不公平的贸易优势。美方还声称德国已经成为美欧贸易协定的障碍。面对特朗普总统并不友好的姿态,同为日耳曼后裔的默克尔反应淡然,她重申了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德国靠的就是以优质产品参与国际公平竞争,长久以来都是凭此立足。她还话锋一转,猛烈抨击美方的“移民禁令”不具备正当性,仿佛是把特朗普当成一个小学生般批评,透露出德国人对品质的自信与傲慢。隔空交锋中,德美之间早已不存在温情脉脉,有的只是剑拔弩张。受“10日新政”荼毒最深的其实是日本。“海外探客”在《日本将“大出血”?为拜见特朗普,安倍还是认怂了》里指出,特朗普将日本一分为二,在安保领域是盟友,在经贸领域是对手。上任第一天,就不顾安倍的苦苦哀求,断然绝然地退出TPP。不仅如此,当安倍访问越南时已经宣布“第一个访问白宫”时,特朗普方面却将这一殊荣给了英国首相,让日本首相当众出丑。而且,在两国领导人的通话中,尽管安倍极力说明日本汽车、日企雇用和投资方面对美国做出的“贡献”,但特朗普却置若罔闻,只问两件事:一是能带来多少投资,二是能给美国创造多少就业岗位。连日本媒体都看出安倍与特朗普交谈后“脸色惨然”。2月份安倍访美,等待他的恐怕是鸿门宴。据媒体报道,特朗普将迫使日方同意缔结新的双边自贸协定,无论如何,日本都要作出比TPP更大的让步,尤其是在美国农产品这一点。这无疑是继“广场协定”之后的又一次“为美国献身”。可想而知,安倍对特朗普“表面叫哥哥”,实际上恨不得“背后捅刀子”。从遥远的7个“异教之国”,到墨西哥、德国、日本这样的邻居和盟友,特朗普在仅仅10天之内就得罪个遍。面对众叛亲离的局面,恐怕特朗普并不认为这是自断臂膀,而认为这是“自断其尾,忍一时之痛”,博出一个光明的未来。探客认为,天下之危,不在外部瓦解,而在内部土崩。以美国独步世界的强大武力,从外面打是无论如何也打不赢的,而仅有的几个软肋和漏洞之一恐怕就是美国内部出了“败家子”。特朗普会是一个打入敌人内部的“同志”吗?(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您推荐:特朗普首度会晤默克尔 要求北约盟友承担防务开支_凤凰资讯
特朗普首度会晤默克尔 要求北约盟友承担防务开支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特朗普首度会晤默克尔 媒体指两人试将分歧&放在一旁& 中新社华盛顿3月17日电(记者刁海洋)受天气影响而推迟的美德领导人会晤17日在白宫举行。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在白宫会
原标题:特朗普首度会晤默克尔 媒体指两人试将分歧&放在一旁& 中新社华盛顿3月17日电(记者刁海洋)受天气影响而推迟的美德领导人会晤17日在白宫举行。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在白宫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并出席联合记者会。 在此次会晤前,特朗普与默克尔曾有过多次&隔空喊话&。特朗普曾就移民政策和贸易问题批评过默克尔;默克尔也曾意有所指地回应&欧洲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有鉴于此,两人17日的首度会晤颇受关注。 当地时间17日中午,默克尔抵达白宫,并与特朗普在椭圆办公室举行会谈。随后,两人共同出席了美德商界领袖圆桌会以及联合记者会。 特朗普在联合记者会伊始强调,美国将继续支持北约,同时北约盟友也应该相应地承担防务开支。 特朗普还表示,美德两国必须继续携手,共同打击&伊斯兰国&等极端恐怖主义组织,保护两国人民。他表示,移民问题涉及国家安全,必须强化边境安全,必须把本国人民的安全放在首位。 默克尔表示,德国将逐年增加防务开支。最迟到2024年,德国将拿出2%的GDP用作防务开支。她还表示,德国是今年二十国集团(G20)的主席国,她欢迎特朗普出席今年的G20峰会。 按照日程安排,特朗普与默克尔当天还将就两国贸易、投资等经济议题进行讨论。 美联社报道称,特朗普与默克尔的首次会晤呈现出积极的态势,两人试着将分歧&放在一旁&,寻求建立更加紧密的双边关系。(完)&
[责任编辑:张梦阳 PX034]
责任编辑:张梦阳 PX034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356340
播放数:313782
播放数:1090573
播放数:5808920外交部:健康稳定的美俄关系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兰旻):外交部发言人耿爽14日在北京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乐见美俄关系能够得到持续改善,这对当今世界而言是一个利好消息。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发文称,美俄关系会好起来。同日,俄罗斯总统发言人也表示,俄美双方均认为有必要保持对话以寻求解决问题。在回答相关提问时,耿爽作上述表示。他说:“我愿在此强调,美俄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大国。双方发展健康稳定的双边关系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也有利于应对当前各种全球性挑战。中方乐见俄美关系能够得到持续改善,这对当今世界而言是一个利好消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社评:特朗普北约峰会让整个欧洲的心拔凉拔凉的|北约峰会|特朗普|北约_新浪新闻
  正在欧洲访问的特朗普再次展示了鲜明的个性和价值观,毫不隐晦自己对美国在北约里“吃亏了”的认识,他对要求欧洲的成员国们多分摊北约费用的兴趣,远远超过重申北约集体防御的承诺,他的讲话对后一点完全忽略了。  另外媒体报道他在北约峰会期间对一个包括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内的圈子骂德国人“非常坏”,理由是他们向美国销售数以百万计的汽车。还有,他很不客气推开黑山总理的视频几乎在全球刷屏,媒体将之与他的“美国优先”口号做出形象关联。  至少到开完北约峰会的时候,欧洲人的心“拔凉拔凉的”。北约长期是美国领导的同盟组织,华盛顿一直扮演了“大哥”的角色。现在特朗普像是要把北约变成一个“股份公司”,他最在意美国的付出与收益是否匹配。  特朗普如果以商人的视角审视大西洋关系,与他的前任们从政治视角看到的东西肯定有所区别。现在人们不清楚的是,他会在多大程度上让自己的这一视角影响美国对外政策。  应当说,他这样做是有一定现实原因的。欧洲的政治、军事形势早已不同于冷战时期,莫斯科的威胁不再那么真实,而且它的力量很难使它成为美国的全球性对手。北约对美国的价值不断下降,它更多成了维持欧洲秩序的工具。  冷战高峰时期,美苏的全面对抗延伸至整个世界,而欧洲是全球地缘政治的前沿。那时美国为多争取一个欧洲国家往自己阵营偏一偏,花多大本钱都舍得。北约凝聚力有价值观和地缘政治的双重推动,可谓牢不可破。  而在如今的全球化时代,对传统地缘政治的模仿至少有一部分属于装腔作势。大国之间关系缓和多了,这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性质。但波罗的海三国和前华约国家仍然感觉不踏实,西欧国家有些迷茫,这是华盛顿最轻松、也最容易要价的时候。  美国在战后几十年中积累了庞大的国际安全资产,美为它们做了投入,也获得了收益,美不仅是唯一超级大国,它的人均富裕程度也居世界前列。如今美国的经济实力优势逐渐弱化,特朗普实际在做的是要“卖掉”一些地缘政治资产,给美国换来现钱花。  如果我们学着特朗普的视角来看北约,他要欧洲成员国多出钱,等于稀释了美国的股份。那么他最多能走多远呢?保持美国对北约的“绝对控股”大概是特朗普“任性”的边界。  所以,特朗普应会争取从盟国那里“变现”美国的利益,但他不太可能把美国同它们的关系搞翻,美国的建制派也不会允许他那样做。  特朗普的商人价值观正逐渐发酵出来,他对搞传统地缘政治显然有些提不起兴致,这是外界同他打交道时必须心中有数的。然而特朗普既然能看透地缘政治的一些浮夸因素,他大概也知道把政治和商业规则混起来玩是要有技巧和底线的。他猛增美国军费,断然轰炸叙利亚政府军,他一手举着算盘,另一只手举的却不是别的,而是导弹。  特朗普是第一个把各种国际关系要素进行颠覆性理解和使用的西方领导人,其他西方领导人可能跟不上他的思路,更不是他的对手。不过,特朗普这样干,最终能不能如愿,是另一个问题。会有很多力量抵制特朗普打出的牌,它们拥有联合对付他的资本和可能性。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终于明白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