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描写农民工辛苦的文章怎么那么苦?

您(@)目前可用积分:351254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钱洪科:中国最苦的群体已不是农民
388585 次点击
1677 个回复
17:23:27 发布在
钱洪科:中国最苦的群体&&&&很久以来,只要一说起中国百姓的生存状况,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说“农民最苦”!或者“农民工最苦”!这已成为我们国家领导人、新闻媒体、人民群众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是在多年前所谓的“三大差别” (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惯性思维”。其实,时过境迁,“三大差别”最近几年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变,许多地方甚至发生了彻底逆转。“农民最苦”的概念已经名存实亡,当下最苦的群体毫无疑问是城市“市民”。&&&&当然,我说“农民最苦”的现实已经改变,决不是说农民已经很幸福了,我只是拿“农民”和“市民”的生存状况比较而言的,现在农民确实比市民好过得多!&&&&多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农民种地不但不“缴税”而且还有各种补贴,养殖家畜也有补贴,他们的经济状况大有改观。如今农村也实行了“低保”、“医保”、“老保”,农民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笔者老家在农村,每次回老家看到农民家的院子、房子、车子都自愧不如。&&&&自从取消了“商品粮”之后,城市居民的生存状况就每况愈下。特别是“国企改制”以后,广大市民沦为“下岗职工”。“房改”之后,他们就一贫如洗了!看看眼下他们的生活吧,住在狭窄胡同的破房子里,推着三轮贩卖青菜,或者骑着机动三轮载客,或者当环保工人扫大街……他们起早贪黑挣扎着!&&&&农民最不济还有几亩地种来维持生活,拿我们河南农村来说吧,一个农民有二亩地,那么一年他可以收获2000斤麦子、2000斤玉米,口粮基本没问题。而城市市民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只能靠自己的双手自谋出路。也就是说“农民”和“市民”没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过去的农民很累很苦,那是农业科技落后所致。现在种地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繁重的体力劳动几乎没有了,他们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有了太多太多的空闲。如果一个农民再勤劳一些,或者发展家庭养殖业,或者进城当农民工,那么他就有了双份的收入,经济状况就会更好。&&&&“农民工”这个称呼据说有“歧视”意味,但是,只要挣钱多管他怎么称呼?我们许多工薪阶层非常羡慕“农民工”,因为他们虽然苦点累点但是收入颇高。我们也算“高级知识分子了”,可是每月工资也就2000多元,平均每天80多元。而一个普通的“农民工”(不包括技术工)日工资却有120多元,一个月就是3000多元。你们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是不是倒过来了?&&&&说起“农民工”,多数人立马就会想到“拖欠农民工工资”,好像这也是“农民苦”的一个表现。其实,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老板毕竟是少数!&&&&是的,城里的某些生存条件确实比农村好,高楼大厦美轮美奂,医院的水平高,学校的教育质量高,超市的货物琳琅满目……可是单单从这些就能说明城市市民幸福吗?他们手里没钱啊!这一切对他们有何意义?他们看见的只有物价高,他们看见的只有无奈和心酸!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剑门碧玉]
[wong25121]
[布楚维奇A]
[共和苁だ]
[阿米卡星]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优秀帖文推荐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30:39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32:52 &&
农民又被幸福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34:33 &&
60年 1个中心2个基本点:前30年搞统一&&后30年搞分裂前30年搞公私合营 公社&& 后30年搞解散公私合营&&解散公社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38:57 &&
其最幸福S大城市r民------地主,靠出租S生群w,oo樱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7:59:09 &&
楼主的观点有一定道理。最苦的群体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8:00:45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8:08:23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8:08:24 &&
17:34:33&&的原帖:60年 1个中心2个基本点:前30年搞统一&&后30年搞分裂前30年搞公私合营 公社&& 后30年搞解散公私合营&&解散公社在一支三岔口上,狂奔了30年,才发现走错了,然后,再花30年,慢悠悠地向后走,可能还要走70年才能返回原三岔口。这就是改革的实质。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8:10:18 &&
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18:10:47 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8:11:36 &&
农民很辛苦的,打麻将一坐下去就是一天。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8:17:02 &&
章提交者:芙蓉雪月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我们的利益被党代表了。我们的权力被剥夺了。我们的喉舌被扼紧了,除非你唱支山歌给党听,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8:19:00 &&
废话..........城市人享受的教育,低保,养老。农村人有吗?????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8:47:34 &&
农民已经不苦了,有地种多穷也有饭吃的,最苦应是居民户口的又没有工作的居民城市户口的人了。有工作就很好了,要不死吃一口老辈人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8:50:24 &&
共 388585 次点击,1677 个回复& 1
本版块主题总数:3387360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18692 / 昨日发帖:21651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以案说法&&├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吃喝玩乐&&├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娱乐八卦&&├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珠三角&&├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长三角&&├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钱洪科:中国最苦的群体已不是农民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中国农民为什么这么苦?
目前,全国已有河南、新疆、黑龙江、河北4个省份正式出台了本地的户籍制度改革意见,这些省份均明确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并建立和完善居住证制度,其中,郑州、哈尔滨明确将建立积分落户制度。有专家表示,城市承载力、人才偏向和农民工市民化之间的矛盾是户籍改革中的难点之一。如果我们再向下剖解,就会发现更重要的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之后政府怎么样能够让农业生产继续推动?改革利益如何让农民共享?
  中国目前的现状是农村人口大量退出,因此进入集约化、机械化不可避免。可是为什么中国的农民生活的这么苦?很重大的原因是中国在农业产业链当中没有话语权。
  在中国,整条农业6
1的产业链当中农民只负责生产这一块,而其他更有利润的包括肥料、包括种子、包括农药,以及下游的农业机械、农产加工、销售等等的全部掌控在非农民的手中。从而农民成为了被剥削的对象,逼得精壮劳动力不得不进入到城市打工,以养活农村的一家老小,这才是我认为三农问题的最基本来源。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农业合作社也许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发现信息价值
中国最苦的依然是农民
11:57 原创发表在
猫眼网民从农村出来的很少,对农民的苦难了解得不多,一篇【中国最苦的群体已不是农民】引起很多猫眼网友的共鸣说明了这一点。
其实城里人看到的农民大多有三种:第一种是城市郊区的农民; 第二种是少数有本事做生意或办企业发家的农民;第三种是身强体壮的农民工。
城市郊区的农民,由于有房有地,又赶上了城镇化建设的好时机,加上本来就在城市边上,所以遇到征地或拆迁补偿费用很可观,自然富了,没遇上拆迁的,可以租房,卖菜什么的,生活也挺滋润的。有本事做生意或办企业发家的农民,自然日子也很好过,都是老板了嘛。因此,这第一种和第二种农民确实比城市户口的大部分人都过得好。但他们在农民中的比重,不会超过10%吧?
身强力壮能干重体力活的农民在农民中所占的比重最多是50%吧,即便重复计算,城里人看到的这三种农民也只占到所有农民的60%。
而身强力壮能干重体力活的农民其实日子过得也比较苦的。一个月赚几千是在一个月劳动30天,一天超过10小时的基础上完成的。他们数百里甚至数千里家之外的家里往往有年迈、没有劳动能力且体弱多病的父母和岳父母,可能还有祖父母,当然,他们大都还有在上学需要大笔钱培养的孩子。他们没有什么医疗保险,他们一年甚至数年才舍得花钱回去一次。
剩下40%的农民过的日子就更苦了。遇到征用耕地的,远没有城郊农民这样幸运。比如:几年前,浙江省道浦兰线升级改造时,有些耕地征收后的补偿款到了农民手中只有8000元一亩(一亩等于667平方米)。更严重的问题是,社科院报告称,中国的失地农民已经达到4000万至5000万,而且仍以每年约300万人的速度递增,预估到2030年时将增至1.1亿人左右。有60%失地农民生活困难,没有因失地影响基本生活的只占30%。有81%的失地农民对未来生活担忧,其中担忧养老占72.8%、经济来源占63%、医疗占52.6%。
这40%的农民,尤其以老年人为最惨。有报道称,“中国农村老人的自杀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5倍”。某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自杀屋、自杀洞,一部分老人因为患病,不愿拖累子女,选择老屋或荒坡、树林、河沟,安静地自我了结。
对,我也承认:城市里的下岗工人也很苦,但是比起农民来,他们的劳保要好得多啊,他们受教育程度要高啊,在城市里的工作机会要多啊。最最重要的是,他们离政府机关近啊,出了问题容易引起关注啊。
总而言之,近年来农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亲爱的网友们,特别是城里的网友们,农民依然是中国最苦的群体,特别是老年有病的农民,非常凄凉。不信的话,请深入到农村看看。
如果没有时间去农村,就请看看这三篇文章:中国农村的老年人自杀调查 洪巧俊:中国农村老人为何自杀率如此之高?你所不知的中国式自杀:自杀率总体下降 局部升高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加载下一页跟帖
大家都在看
公益小董的其他帖文
更多好看内容
不过瘾?!打开凯迪看更多精彩内容中国农民10大苦!看完泪崩
问题: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点击上边蓝色字《金乡大蒜 ┄ 市场》关注即可!
天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名字叫农民
他们的生活最贫苦,他们的劳动最艰辛
他们把汗水洒进大地,他们把粮食奉献世人
炎炎烈日下,他们腰弯如弓
挥舞着镰刀,收割成熟的麦子
割麦打场,趁天晒粮
曾经的他们,把最好的麦子交公粮
交完公粮后,他们剩余的麦子
甚至不够自己吃,偶尔也会小饥荒
老天不开眼时,麦子倒伏
一季的忙碌,希望变成绝望
苦日子渐渐走远,他们依然很迷茫
房价上涨,其他都涨,可农产品价格却下降
农民盼望奔小康,农民的收入何时涨
农民也有致富梦,农民心中也有理想
他们不怕吃苦,他们就怕“受伤”
买到假农资,庄稼减产量
坑农害农坏良心,农民才是咱爹娘
吃着粮食坑农民,夜里睡觉心都慌
农民十大苦
一、中国的农民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之说,农民一年四季都要守住土地,侍候土地,他们不敢休息,只因为土地不等人,农忙不等人,农民的劳动每天都有!农民,最辛苦!
二、夏天再热,农民也要下地,冬天再冷,农民也要干活。空调与暖气,不属于农民,只因为他们是最勤劳的人,农民最坚强!农民,能受苦!
三、飞机,仰望天空可以看,但是从来没想着坐!高铁,从他们的农田飞过,他们却从来不愿坐!农民一生最俭朴,粮食便宜,挣钱难,何必花那钱!农民,能吃苦!
四、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地是高楼,不归咱农民。高楼大厦林立,都是农民盖的,城市美丽无比,都是农民建的。房价太贵买不起,物价太高住不起!农民,心里苦!
五、名牌服装上档次,穿在身上很光鲜,农民心里心疼钱,只是看看从不穿。农村集市有小摊,一件只要几十元,农民花钱买一身,一穿就是好几年。农民,命就苦!
六、汉堡香又甜,咖啡冒着烟,农民不是不喜欢,因为没有这习惯。要穿还是粗布衣,要吃还是家常饭。世世代代穷怕了,农民一生要节俭!农民,苦惯了!
七、农民一辈子只知道挣钱,而又一辈子却舍不得花钱!农民挣钱难,农民工进城打工,辛苦一年,遇到黑心老板又不给工钱!农民,难加苦!
八、脚步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他们不为看风景!汗水洒满每个城市,他们无心赏美景!因为,他们无暇停下来,因为,美景不属于他们,他们抛妻别子,他们不能享天伦!农民,精神苦!
九、干的活最苦最累,穿的衣最破最脏,坐在干净的公交车上,有座位他们也谦让。因为他们是农民,一到城市就紧张,不是城市太可怕,可怕的是城里人看俺的眼光!农民,尊严苦!
十、农民宁愿自己苦,不愿子女再受苦。为了下代不受苦,他们吃尽人间苦。供孩子读书,寻找出头路!农村的教育条件差,农民的孩子路在哪?农民,世代苦!
中国的农民最伟大
中国的农民也辛苦
中国的农民有志气
中国的农民要幸福
为了中国的农民早日奔小康,请转起来!
文字来源:中国好农资,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谢谢您分享到朋友圈!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民工的幸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