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佛法面对仙人俗世生活录谈仙人俗世生活录难道能做到不动心起念吗用境界去谈事吗

&div&我们学佛的时候,其实有不少误区,不少坑,需要小心一一躲开,如果掉进去了,赶紧要爬出来,不然会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延误一辈子。&br&&br&我们读过两天书,于是急不可待要从别人的话里挑出毛病来以显示自己高。心里会告诉自己“你们都不懂佛法,说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隐含的是“你看我,理解的佛法多对,在这本经论上那么说的……”说着说着,为了一口气,胡说也要撑下去,面子在那呢。嘿,这可不是佛法,这是我在关心自己的名誉,瞋恨伤害自己名誉的人,这是世间八法。这个可不是指向解脱的,这一念当下就是轮回。&br&&br&我们禅修有点点体验,所以看不起小白、看不起学院派书房派,心里在说“你们读那么多,还不是不动修行,你看看我多厉害,天赋异禀,是,是没你读的多,可是我禅修多好,来,我告诉你佛性是什么,听完记得要崇拜我,对一般人我可是我连回复也不回复的。”嘿,这可不是佛法,这是我们在放纵自己的傲慢,这是世间八法。这个可不是指向解脱的,这一念当下就是轮回。&br&&br&我们很不客气在骂某某某都是傻x你们都不懂佛法~~~其实是隐含“我懂得真正纯正的佛法”的意思。其实我们在用很粗俗的话讲述佛法,看起来是“破执着”、其实心里是带有骄傲、急躁、鄙视、怒的。嘿,这可不是佛法,这是我们在放纵心里的恶,还包上了“佛法”的外衣,可是这仍然是世间八法。哪怕你说的都对,这个可不是指向解脱的,这一念当下就是轮回。&br&&br&我把我的经历、所思所想讲出来,有人发信很感谢,也有人发帖实名反对,可是,有多少人反对,或者多少人支持,这些终究可都没什么意义。其实那些都是假的。像做梦一样的。&br&&br&我们可不是为了成为更傲慢的人、更会挑毛病、更能抬高自己的人、更善于嫉妒的人才来学佛的哦。&br&&br&佛法是告诉我们怎么对照自己的心,怎么发现自己的过失,别的真的不那么重要,也并没有什么意义。&br&&br&我们每天都对外在的世界取舍,这个好我很贪,那个不好我拒绝。我们每天也随顺着自己的念头在漂泊,生气了就顺着这个嗔恨去打击、去骂,嫉妒了就明地暗地去贬低、去诋毁。我们贪爱了,就由着它去逢迎去讨好,我们骄傲了,就想象自己站得比他高去批判去嘲笑,甚至还有一种更大的傲慢,叫“你连被我看不起都不配”。嘿,这些可都不是佛法,我们被一些虚假的东西牵着鼻子走了。&br&&br&慢慢认识到自己的过失,才会慢慢出离得了这些过失对自己的裹挟,才有办法慢慢见到自己心的本来面目,然后才会明白“解脱”到底是什么。&br&&br&&br&&br&我的老师告诉他,他的师父也那么告诉他,真正的大德是什么样子的呢?真正的大德是他所学的所有东西是可以用来观察自己的身语意的。他因为所学而越来越去看到自己的过失。当别人说你是大德的时候,他可以清楚看到自己的过失而惭愧。注意哦,是真的惭愧,不是为了“政治正确”而伪装成很惭愧,这个是大德。而非大德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学会很多很多,懂得很多很多,可是从来没有对照自己的心,也从没认识过自己的心,好像在学习佛法,其实每天都在顺着轮回漂泊。&br&&br&轮回可不仅仅是“有天你我死了转世成了别的谁谁谁”而已,一个念头中生起的妄念,没有办法认识它真实的样子,顺着他漂泊,这个当下的一念就是轮回了。我们的心每天就是这样一个念头连着一个念头在攀缘轮回,才慢慢慢慢形成了外面的轮回,所以轮回才不会止息,根源是自己的在轮回。&br&&br&什么叫解脱呢?解脱可不仅仅是死的那时候那一刹那,解脱是每个刹那能认识到每个妄念的本来面目。那么怎么从每一个念头当中不随着他转而能认识到心的本来面目呢?我很实话实说,要找个真正的大德慢慢慢慢的依止,慢慢慢慢的修,才会明白也才能体验到解脱是什么样子,自己看书学自己思考的话,真的不太行,我们心里的狡猾可比我们的智商还高很多。解脱是自己的,外面找不到,要从自己的内心找,可是怎么从内心找到真正意义上的解脱,要靠真正的大德手把手来一点点教。&br&&br&那么怎么找到这样的大德呢?要找得到这样的大德,需要很大量的福报,所以第一步是尽自己一切的努力积累福德,这个是绝不会错的。这个是我们未来能修行、能遇到真正的大德、能认识见到自己的过失、能真正地认识到心的本来面目、能无误地去修行最关键的一步。我不是在胡说,也不是道听途说,积累福德真的很重要,想要真的修行佛法的人,要拼了命去积累福德。“自己”靠不住的,福德才靠得住。&br&&br&上面每一段文字都不是胡乱想出来的,每一段都能拧出血来。我们千万不要掉坑,那会很可惜的。&br&&br&最后,希望我们所有人都好,希望我们所有人都安乐,希望我们所有人都不要掉到坑里。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遇到真正的大德。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真正地解脱。&/div&&img src=&/v2-75b6b880e417f21e3f81a2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4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v2-75b6b880e417f21e3f81a2_r.jpg&&
我们学佛的时候,其实有不少误区,不少坑,需要小心一一躲开,如果掉进去了,赶紧要爬出来,不然会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延误一辈子。 我们读过两天书,于是急不可待要从别人的话里挑出毛病来以显示自己高。心里会告诉…
&p&好问题。&/p&&p&伊斯兰原教旨什么样,大家都知道,不说了。&/p&&p&所谓佛教原教旨,就是试图还佛教一个本来面目,避免后来的大乘佛教败坏佛法。&/p&&p&这一点对于对佛教没有了解的外人而言恐怕不是很形象,那就大概说说——&/p&&p&某些和尚把身份当职业,六根不净大肆敛财;&/p&&p&某些信徒自残自焚,燃指供佛;&/p&&p&动不动就给人扣帽子,说别人毁谤佛法,将来一定要下地狱;&/p&&p&自己信佛,逼着别人也信佛,强迫家里其他人也跟着吃素;&/p&&p&对于佛教教义历史几乎一无所知,只知道满口阿弥陀佛,到处放生;&/p&&p&以及广为人知的藏传诸多黑点。&/p&&p&——这些状况,在原始佛教中几乎是不存在的。&/p&&p&佛陀只教导了一件事,那就是苦与苦的止息。至于什么极乐世界,观音菩萨,阿弥陀佛,吃素放生,这些在原始佛教以及现在的南传佛教中统统不被承认。&/p&&p&也就是说,对于外人而言,上座和大乘的教义冲突以及深层的哲学理念可以统统放在一边不用管;所谓「佛教原教旨」,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以上这些行为,通过所谓「原教旨」可以得到很好的压制。从这一点上看,佛教原教旨比其他宗教好得多了。&/p&&br&&p&然后再说基督教。&/p&&p&基督教原教旨,走的就是新教的路子。&/p&&p&当年宗教改革,新教大肆攻击天主教,批判教会权威,试图消解教会势力。但一个没有权威的宗教显然是不能存在的,于是他们把圣经供起来,用「五个唯独」去反击天主教。其中第一个唯独,就是唯独圣经。翻译成人话,就是自由解释圣经,一切按照圣经来,不要管教会的传统习俗,只要凭个人的良心。伊斯兰有一个词放在这里很合适,叫做「遵经革俗」。&/p&&p&但是我们要明白,圣经这种文本,和佛经是不一样的。&/p&&p&首先,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两册,旧约是犹太人的历史和神话,新约则是耶稣及其弟子的言行。&/p&&p&单单从文本本身来看,耶稣是个好人,学他的言行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就算是有一些看字面意思和现行三观冲突的地方,那天主教会也可以用一些解经上的技巧,让它的危害性降到最低。&/p&&p&举个栗子。&/p&&blockquote&因为有生来是阉人,也有被人阉的,并有为天国的缘故自阉的。这话谁能领受就可以领受。 (马太福音 19:12 和合本)&/blockquote&&p&在天主教的话语体系里,一般把这段话解释成神职人员需要保持独身。&/p&&p&但是光从字面意思解经——也就是走的所谓的「唯独圣经」的路子,可真有人提刀把自己阉了。这个就是东正教历史上的自阉派。当然这个不是新教干的事,不过从「原教旨」的意义上来说,这个是一毛一样的。&/p&&p&然后再说旧约,这个就比较可怕了。&/p&&p&知乎上常见的毁三观的基督教文本,一般都是从旧约里抽出来的。&/p&&p&犹太人这个群体嘛,不多说。感兴趣的自己去看圣经好了。&/p&&p&举几个例子。&/p&&p&比如说,纯粹按照圣经字面意思去解释,那么世界的历史就只有几千年而已。这个观点在现代人看来是极为可笑的。然而加尔文一系的新教徒,也就是所谓归正宗改革宗,他们直到今日还是这么认为。&/p&&p&然而知乎上大部分基督徒都是这个派别的,我就不点名了。&/p&&p&或者,旧约里记载大卫王赤身裸体给耶和华跳舞庆贺。&/p&&p&不少新教徒学习了这个做法,认为自然而然的、发自内心的庆祝方式才是正确的。&/p&&p&于是就有了「今天是你的生日,我主耶稣」这一类奇葩歌舞。回头再对比一下额我略圣咏之类的天主教赞美诗,真是高下立现。&/p&&p&至于什么反对进化论,三句话不离魔鬼,诅咒别人下地狱,到处传教,甚至走向异端邪说,这些情况在中国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新教徒干的。究其根本,就落在「原教旨」这三个字上。&/p&&p&当然,这不是说天主教徒就没有这种情况;但宗教下层有人这么做和整个宗教的风气都是原教旨还是有区别的。——而且这种做法大部分情况下也是学习新教。某些辣鸡教区辣鸡神父直接把新教的东西复制粘贴过来,改掉几个专有名词,就敢拿出去用。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些教徒素质不高,接受不了有文化的传统基督教的东西。还是充满乡土生活气息的新教产物适合他们。不这样做,就拉不到人,教会就要面临着废教的大危机。于是九位神父站了出来,决定成为……啊串台了。反正就是四个字,曲高和寡。对于审美有恙的大部分中国人而言,这种原教旨思想简直太合适不过了。&/p&&p&不过嘛,这种基督教原教旨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招人烦。虽然也祸害人,不过他们大部分时间只祸害自己身边的人。例如上世纪有个老农把自己孩子拖上山去一刀砍了,仿亚伯拉罕献祭故事。又如几年前有个女人把自己家孩子钉了十字架,试图效仿耶稣。这种行为着实可恨,但他们的战斗力和伊斯兰原教旨相比还差得远呢。&/p&&p&至于道教原教旨,我不了解,不提了。&/p&
好问题。伊斯兰原教旨什么样,大家都知道,不说了。所谓佛教原教旨,就是试图还佛教一个本来面目,避免后来的大乘佛教败坏佛法。这一点对于对佛教没有了解的外人而言恐怕不是很形象,那就大概说说——某些和尚把身份当职业,六根不净大肆敛财;某些信徒自残…
这篇是答应了要写的,先感谢邀请。变得不太爱写是因为,写一篇东西不抖机灵不瞎扯,是一件有点点累人的事,而且很花时间,我时间比较少,所以不太爱写。但老同学说喜欢看我写的东西,看来我写点东西的话,或多或少还是会对看的人有些微的影响,那我尽我的微薄之力写些自己的体会吧。感谢各位抬爱。不太爱写长篇,但写的都是心里话,不忽悠你们。&br&&br&这个主题很有意义的,虽然不见得讨喜,但真的很重要,而且我是越来越觉得重要。我尽量写长点,但如果您正在上班,还是等有空再看,这篇可能需要您慢慢读慢慢想,眼睛过一下的话,可能不大体能得到里面的深一点的意味。&br&&br&其实别的答案写的很好,无常观很深,但为什么我们看了会无感,因为很多人不知道那些答案到底讲的是什么,不知道跟自己有什么关联。而我说的仅仅是按最浅层面上的无常来展开。但是,“讲述”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是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体会的写出来,我想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有力量能撼动人心。&br&&br&每个月会听一次诵菩萨戒,戒经序有几句话:“壮色不停,犹如奔马。”每次听到总会愣一下。像是会有点什么撞到心里一下,闷闷的。&br&&br&往前一点点,不用很远,谁刚上大学的时候,世界都是新鲜的。色彩斑斓。无论是恋爱狗、游戏狗、考研狗、社团狗、兼职狗……各种狗血剧情一一上演,前些年积攒的人品和荷尔蒙全部爆发,比美剧还精彩,总之大学生个个生猛,永远不知疲倦。我们管那个叫“青春”。那时的我们好像终夜游戏、永远不知疲倦。&br&&br&毕业,那些狗儿们都怎么样了呢?&br&&br&开始工作了,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穿上帅气西装,意气风发,憧憬无限,世界是我的,那么然后呢?游戏狗继续打着游戏没找到好工作,有的找到了好工作没有太多时间打游戏。考研狗有的考上了,有的没考上,有的考上了不想念,有的没考上明年还继续考,有的因为各种原因被学校硬塞了保送还被人指指点点。恋爱狗或者跟自己的小公狗小母狗甜到发腻到,或者不断换着狗,或者总在觊觎着别的狗身边的那只狗,或者身边有一群狗还在继续找着狗。上班狗工作里上司或赏识或打压,创业狗在每天跟客户跟有关部门斗智斗勇,外企狗顺利收到了offer,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上亦步亦趋,生活像一场嘉年华,每天都是狂欢。但感觉又好像狂欢之下每个人都有一双看似笑着的泪目。那时候我不知道那是什么。&br&&br&之后些年,每次聚会,看着朋友们各自谈着未来,调侃自己和对方。我听见大家的话下面还藏着一点无奈和疲倦,或者对生活的或者对人生的。但依然前仆后继乐此不疲。听见A说自己毕业后跟滚雪球一样胖得减不下去了,然后筷子不自觉伸向了桌上的红烧圆蹄。看见B抱怨工作压力大,最近睡醒都没有看见老朋友了,看见C的发际线越来越往后,看见大家说再也没心思唱通宵的KTV了。&br&&br&又过了几年,D说老婆仗着肚子大了逼婚,E想要个孩子但老婆不想,F还是找不到对象被家里逼着相亲,G和L说在想怎么跟家里出柜不然就要分手了,M在忙着换房子并跟前房东撕扯,N跟公司的CFO不对付打算跳到对头公司,O跟老婆不太和谐正处在随时跟下属出轨的边缘,P被闺蜜撬了墙角正寻死觅活。&br&&br&生活原来是一张网,网住了所有人。没有例外,所有人都有狗血剧情和说不出口的苦涩,只是我们还没发现或者刻意忽视。&br&&br&这时候会想起,原来佛陀说这个世间的真相是“纯大苦蕴”真的好像有点道理,假如试试找这个世上绝无痛苦的人,恐怕真的找不到。但值得“庆幸”的一点是,不只是你而已,位高如某某、权重如某某、豪富如某某、美貌如某某者,莫不如是。没有人逃得开着张网。生活像一个装满大粪的破破烂烂的瓶子,时常露出他里面的污秽,但是人总是习惯马上用鲜花来掩盖住里面的真相,然后视而不见,继续载歌载舞。就像我们,明明生活就是这样的,我们依然可以无限的忽视。&br&&br&我们在这张网里里面悲欢离合,关心明星老婆出轨经纪人的细节、烦着公司被证监会盯上了还没找到人搞定、骂着远在大洋那一头的新总统、盘算中午是聚餐还是趁打折卷没过期赶紧把便宜占了、买的车位又被哪个隔壁老王占了、花了好多精力做的收购案没通过董事会决议、辛苦经营的公众号因为一点小原因被举报了。我们想着很多很多很多,想要得更多更多更多。但是其实,无论我们的人生轨迹有多么的不同,有怎么样的曲折故事,却一样的是,我们同样走在一条没有尽头也没有真正胜者的路上。原来这些不美好的瞬间,其实并不会有一天戛然而止,它们彼伏此起,它们如影随形。原来你我的“所有收获”其实没法真正抚平我们的生命里的困境。&br&&br&人到底为了什么活着?为了每天上班苟且下班狗血偶尔约个炮吗?什么是我们活着的意义?&br&&br&有一天某个朋友说一位同学去世了,躺在车里休息就没再起来,他是医生,车也正好是停在医院,剧情就是那么讽刺。然后看着群里哀悼了一阵,大家就又开始约下一次饭局。&br&&br&你的剧情再惨烈,哪怕是“死”,也只会在别人的生命轨迹里有一点点波动。他们依然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轨迹里行进,不会为谁停下。有一天,你死了,得到的也只不过是身边的人的或者哀悼或者窃喜一下下。然后,然后你就变成了别人记忆里的一个故人,定格在某年某月某日,仅此而已。他们继续头也不回地去完成他们的人生,偶尔想起感慨一下,除此之外从此与你两不相关。这就是你我最终的结局。&br&&br&可是于你而言呢?死亡是什么?死亡意味着什么?你思考过吗?&br&&br&死对我们是一个遥远的概念。我们隐隐约约知道有“死”那么一种状态,但是又好像跟自己没什么关联。人只有在父母去世和自己的了重病才忽然发现,呀,原来,原来自己也是有天会死的啊!&br&&br&当你有一天,不得不面对“死亡”,那个原来自己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的状态,从此世界上再没有某某某,你所拥有的所有东西都将再跟你无关,你所有的亲人在死的那刹那跟你永别,你一辈子想的念的追求的奔忙所得到的一切,居然一点都帮不上自己,孤零零一个人,谁也帮不上,也不会有人陪伴你走最后的路程,没有明天,闭上眼睛不会再睁开,呼出这一口气不会再有进气,你连手都抬不起,连眼皮都睁不开,像一个转了一天的陀螺马上要掉进一个看不到底的深渊,而这个陀螺,就是自己。老实讲,这样死到临头的恐惧,真的不是你我现在能懂的。因为我们一辈子都在忽视,都在回避。我们把时间都用在了浪费上。很可惜,但事实就是这样,我们一辈子都没考虑过这个最大的敌人叫“死亡”,而且我们也都没有为这件事做过什么准备。当不得不面对的时候,你可以做的也已经不多了。“不见棺材不落泪”,真是字字血泪啊。要真到那天才会明白。&br&&br&我的一位长辈在最后的日子里,吓得不敢睡觉。朋友的邻居两年间从豁达,到一天天变成连死字都不敢提。我老师的父亲是一位典型的军人,一辈子没有流泪,在临终的时候害怕到眼泪止不住的流。凡在死亡之前走过一遭的人,没有可以抵御死亡的恐惧的,我们这有的只是无知者无畏罢了。你越接近他,越无法抵御。就像越靠火才越感觉到烫,这个在没有接近过火的人眼里是真的难以理解的。今天的我们眼里,“死”只是一个远到不知道在哪的概念。&br&&br&我们安慰得了绝症的人“不要担心,很快会好起来的”,其实我们都知道那不可能的,我们也骗不了ta的,我们只是其实是骗了自己。忘了告诉自己,何止ta?连我们自己也都终有一天会死的,就算不在今天,也必在某一天。我们跟ta其实没两样。&br&&br&你我终有一天会死,因此,吵闹其实没有什么意义,珍惜跟家人相处的每一个日子。房子没那么重要,你不会永远住在哪里。在你的最后一程,你的存款再多也帮不了你一点忙。权力和控制只是你的玩具,在你真正离开的时候又会交给下一个人无论你愿不愿意。&br&&br&明白吗?这些其实没有意义。因为这些都躲不开时间的侵蚀。你不得不在某个时刻抽身离开这个世界,离开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一切。&br&&br&其实时间从来没有停止,它每刹那都在改变、掠夺,你我无能力为力。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一天,都会被各种苦包围,只是我们习惯了,我们视而不见。车子烦了换辆新的,直到也烦了新车子。工作不合心意了换下一个,老婆烦了换新一个,学的法门没效果再换一个。我们总觉得日子是永远没完的可以无限浪费。觉得身体永远是会好的,可以一直透支。家人是不会分离的,可以肆意吵闹。自己是永远不会死的,可以像今天一样挥霍。&br&&br&佛陀说,世界上的人,天生就会有四种颠倒想,其中一个叫“以无常为常”。是的是的你我都有,而且从来没发觉过,也不愿意多想。&br&&br&那些不会永远是你的,任何东西都不会是,连你的身体都不是。你保养得再好,恨不得每寸肌肤耗费成千上万养护,也还是有一天,你的头你的手你的脚你的心肝脾肺肾都会腐烂分解尘归尘土归土,我们最终都做不了什么。&br&&br&你我的青春不是被狗吃了,是被时间吃了,被那个叫“无常”的恶魔一点点啃噬,一点点消磨殆尽。你会憧憬的、骄傲的、珍惜的、不舍的一切,而且必将有一天会吞没。你再珍视的家庭有一天你死的时候你会离开。你在这个世界上再骄傲的成绩有一天在你离开的时候只变成一个记录。你尽力积累的财富在你离开的那一天会变成别人享用的金钱,你的房产会归入别人的名字,你所有骄傲的痛苦的沮丧的怀念的回忆终将会被全部抹灭。&br&&br&我们从出生在襁褓之中,蹒跚学步,到上学,毕业,工作,结婚,看着孩子长大,衰老,垂垂老矣,一生终结。期间,苟且、挣扎、争吵、痛苦、不舍、死亡、渴望、明知故犯。这就是我们的人生。&br&&br&《大明宫词》有一幕,年老的武则天在宴席上暗自哭泣,没有人知道这个权倾天下的女人为什么神伤,在竹林里,女皇对面首张义之动情得说“我的舌头不对了,它死了。舌头死了,再丰盛的宴席也没有意义了。就像人老了,穿再华丽的绸缎,再令人望而生畏的高贵地位,也都只是虚设,没有了享受它的心情。年轻的时候就不懂这个道理,气盛,见什么都要争,总要争出个所以然来。就像这舌头一样,见了没吃过的美味,就会流口水,欲望这个东西啊,胃口很大,满足了一个就有更大的一个在等著你。我从才人到昭仪、到皇后,结果又怎么样?还不是要面对一个普通村妇同样的劫数吗?舌头先死,然后心死,然后人死。”&br&&br&中国人有句话“英雄到老皆归佛”,宗萨仁波切说,因为他们认识到一生的努力都是徒劳。这个,老实讲大概会稍微有点人生阅历会一点点感触。 &br&&br&我们终究是苦的,是的,是的,真的是这样。宗萨仁波切说“轮回无法修补,痛苦没有解答。” 佛陀因无常而说苦,因苦而说无我。这个是佛教真正的根基之所在。&br&&br&你还记得你为什么学佛吗?你每天做着念诵、打坐、放生、礼拜,可是你还记得你内心深处为的是什么吗?你真的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修行人吗?还是只在一个“修行人”的形象里虚耗光阴?&br&&br&无常观非常重要,假如没有真正无常观的话,你我今天充其量也不过就是“佛教爱好者”而已,没有这个基础,佛法对于我们而言就是“高级爱好”而已,别人玩野心、烟草、美食、音乐、影视,我们玩佛法。其实只是在玩佛法。而且还用一个“修行人”的样子来欺骗自己,而且往往一骗就是一辈子,这个可比那些野心、烟草、美食、音乐、影视更会骗人,因为它披着一件“修行”的外衣,自己都不会发现。学佛了,却其实只是在玩佛法,没有比这个更悲哀的事情了,不可不慎。&br&&br&你以为你学佛了,就有了可以面对死的资本了吗?你放生计较着功德,你持戒带着瞋心看待他人,你学教法怀着慢慢的傲慢恃才傲物,你为自己的贪欲用各种佛法来做藉口,你年纪一把了依然不觉得死亡越来越近,你以前在世间的财色名食睡里耗尽心力、现在学佛了又在分别名相求福报攒念珠当某某大德的粉丝里虚掷人生,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虚度人生的方式。你有没有什么剩得下什么而值得对自己说“这辈子真是没白活”?那么你得到人身的意义在哪呢?假如现在就死,学佛已久的你有没有可以“解脱”的把握?&br&&br&&br&不要轻易说有,你先体会一下。不要自己骗自己。&br&&br&“壮色不停,犹如奔马。”当自己真的在思考无常是什么的时候,猛然听到佛说的这一句,真是振聋发聩啊。&br&&br&“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真的体会一下文字背后的处境,心里就会沉沉的悲伤之心,这种悲伤之心令人清醒,我们由此可以看到自己应该追求的意义在哪里。&br&&br&从前有个人问我关于二谛的问题,其实这个远非他所能理解的程度。于是我很诚恳对他说,你需要观无常,否则你问的这一切,真的没有什么意义,只是一场游戏,就好比一个医学生在学很多理论,可是并不会治病一样,那就没有意义。而他以为,我说的这番话,是在欺负他理解不了,因此忿忿。因为我们真的在心里把“无常观”看得太浅了,它很深很深。明白吗?不是你今天受了皈依、拜了师父、定期放生、每天念经、持了多少万咒就有把握的,不要用这些东西来骗自己,夜深人静躺在床上的时候好好问问自己,假如现在就死,自己有没有把握。&br&&br&没有无常观,会令你我的一生,在无谓的周旋中虚耗一生,哪怕看起来你是在学经论行放生持佛号,因为你的心仍然时时缘在轮回上,因此,那些形象上的修行,并不能转变你虚耗的人生。你我真正失去而且不会再回来的是时间,它每个刹那都在吞噬你我的光阴,但我们,可能关心的还只是眼前的蝇营狗苟。今天你在气自己付出那么多怎么没当上放生小组的负责人。明天你在一个法义上跟同修辩论了三小时其实只是在争一口气。后天你为了自己的师父到了这个城市没住在自己家就到公安局去诬告他非法集会。每一天你都在知乎上跟学佛人一言不合就开撕,骂着连不学佛的人都说不出的混账话。那么,我们虽然学佛了,却与俗何异?那些都没有意义,真的。&br&&br&鲁迅先生的比喻还记得吗?一群人在着火的房子里睡着了,为什么要叫醒我他们,为什么要去告诉别人,你的生命其实是我苦的,因为有一把叫“佛法”的钥匙,可以交到你手上,可以让你逃出生天。可是,你得拿着它开门跑啊,而不是拿着它继续在火宅里跳舞。我们要真的记得起来我们到底拿着这把钥匙做什么,才不会做这样的蠢事啊。无常观,就是让你知道什么才是你生命的意义。&br&&br&07年,我到一个圣地参学,那年有个老太太死了,老太太是个老牧民,不识字的,晚年了才到这个圣地修行,也不过时间的光景而已,临终前,身边人问她,你快死了,你害怕吗?老人家很诚恳地说“你们看到我好像快死的样子,但是在我的境界里,根本找不到一个【死】啊。”说完很安详打着坐圆寂了。真的很震撼。掷地有声啊。这个才应该是我们人生的追求,这个真的有意义。我们观无常,是要不断提醒自己不要被别的分了心,最终要有一天也能像她一样啊。&br&&br&“一切诸想中,无常想为最。”真的是这样的,请千万不要忘记。&br&&br&-----------&br&&br&写在最后&br&&br&我写的这些,只不过这个只不过是无常最浅显的意思而已,别人的答案才是深的,确实是这样。&br&&br&为什么只说最浅显的呢,也为什么要直说起浅的部分呢?因为真的要在浅显的意思里有切肤之痛,那更深的教理才不会沦落成纯粹望文生义的纸上谈兵。&br&&br&你看别人的答案,其实他们讲的真的是很深的部分,也是很精华的,可正因为你不懂他在说什么,会觉得……这个说的是什么,更不会在心里真的有触动。那么,这些文字其实没法与你发生关联,换言之,说得很好,但好像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好想那些就是冷冰冰的一堆文字,认识不到那些的宝贵。&br&&br&我写的其实很基础很基础的,但希望大家看过了以后,真的会在内心有些触动,而不是仅仅增加了一点知识而已,那没有什么意义。&br&&br&一些朋友看完说心里闷闷的,该怎么办,其实这份“悲伤之心”是最珍贵的财富,如果你不是佛教徒,你可以借此重新审视你的人生,如果愿意,我推荐读一读慈诚罗珠堪布的《生命的真相》、索达吉堪布的《佛教科学论》,是,名字是有点土,但要去读一读轮回的章节,会有收获的。如果你是佛教徒,可以借无常观提醒自己修行真正的意义和方向。&br&&br&“一切诸想中,无常想为最。”
这篇是答应了要写的,先感谢邀请。变得不太爱写是因为,写一篇东西不抖机灵不瞎扯,是一件有点点累人的事,而且很花时间,我时间比较少,所以不太爱写。但老同学说喜欢看我写的东西,看来我写点东西的话,或多或少还是会对看的人有些微的影响,那我尽我的微…
&p&&b&我才疏学浅只对关于生活的一部分有过一点思考,知道应该不堕两边.&/b&&/p&&br&&p&&b&对于表象,既然我们所看到的言行,&/b&&/p&&p&&b&当人走偏的时候特别喜欢找个无敌借口 “唯心而论”来给人添堵.&/b&&/p&&br&&p&如果实修的好这代表不会走偏麽,&/p&&p&&b&完全不是,甚至也很危险,但是目前水平不够的情况下,&/b&&/p&&p&&b&我保底的做法就是尽量不堕两边.&/b&&/p&&p&有些人修过头了,不待见是表象,其实有各种原因去变得不待见.&/p&&p&当然不并不见得不被待见是错误的,也不代表是正确的.&/p&&p&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过观察过很长一段时间.&/p&&br&&p&这个文章内容大部分出自我自己的日记 ,&/p&&blockquote&我要警示自己的是:
1. 是不是以佛教为幌子为自己找借口
2. 是不是出于真正出离的舍弃
3. 是不是出于真正的能够利他&/blockquote&&br&&p&我想了想这个问题应当如何思考.&/p&&p&对于修行人,尤其是佛教徒.&/p&&p&&b&对于轮回与无常观,这种基础是必须有的,下文才看的下去.&/b&&/p&&p&&b&我听过一种说法,我信佛,但是我不相信轮回.&/b&&/p&&p&&b&这信的非常任性,没有轮回观这个重要基础,&/b&&/p&&p&&b&基本就没什么好谈的了,可以说压根没学过也更没入心过.&/b&&/p&&p&&b&他们不是在学佛教,而是在&玩&佛教.&/b&&/p&&br&&p&我倒是不会说去看经书,不过可以看看 慈诚罗珠堪布的生命的真相.&/p&&p&以此再去看西藏生死书,而且这些书很大白话,并且非常有趣. &/p&&p&前世今生系列也不错,此系列的书范围过于狭窄,&/p&&p&比如它只是粗浅的记录了一些治疗的事情,&/p&&p&但是不能把它看成既定的轮回真理与真实就会这样子的,它很狭窄.&/p&&p&不过可以当做一个参考资料.最后可以瞄一眼宁玛派的渡亡经 ,还有一本叫做前行引导文,就有一些浅显的认识了.&/p&&br&&p&&b&接下来简单谈一下&/b&&/p&&p&&b&一些常见概念,无常,出离,因果,戒律,轮回与生活的关系&/b&&/p&&p&&b&有的人拿这些做借口,&/b&&/p&&p&&b&有些人拿这些做警示,&/b&&/p&&p&&b&佛教还是那个佛教,&/b&&/p&&p&&b&玩坏的人是那个人.&/b&&/p&&br&&p&我见过修行非常好的和尚,亲和接地气,让人肃然起敬,恍然大悟,并且修为极高.&/p&&p&当然我也见过一脸贪嗔痴还拿戒律教训别人的人,惹人厌烦.&/p&&p&&b&当然见过最多的是和菩萨做生意的人,我今天烧几个香,明年您给我多少好处.&/b&&/p&&p&&b&我只能说..这生意太好做了,这根本都没入心. &/b&&/p&&p&所以都是这么搞坏的.&/p&&p&区别在于那个人,自己的心.&/p&&p&&b&结果自有不同.&/b&&/p&&p&&b&引用@许晋 的一段话.&/b&&/p&&blockquote&&b&不是佛教把哪一个人变得孤僻,而是我们本身就有这些种子,只不过是借佛教个自己的孤僻正名罢了。佛教不是现实生活无力时的避难所,也不是用来获得尊重或者利益的工具。&/b&
生活给自己带来的窘迫感和挫败感少了,人相对容易用一个平和的心态看待信仰,眼光也会更长远一些。这是生存环境给我们的烙印,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但是很深刻。我们应该去尽力经营自己的生活,不要随时摆出我不在乎这些世间法的姿态。学佛的目的我们需要反思,菩提心很重要。发起菩提心,生活也好学佛也好就不会麻木。
衣装入时、打扮恰当,把自己收拾得干净,与人交往分寸刚好,不卑不亢有礼有节,让自己生活得很快乐积极,也让身边的人觉得乐于同自己相处。工作处世懂得分寸,不会令自己的信仰成为被人厌恶的对象,没有过分的“佛气”。做到这些,就绝不会称为一个普通世间人眼里的“怪人”&/blockquote&&br&&p&然而基于我现在的&b&浅显的理解.&/b&&/p&&p&&b&1.无常与生活.&/b&&/p&&p&因为无常,我们随时都不知道自己会以何种的方式死去,并且无法预计生命里会发生什么将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点不必在佛教的书籍里找到,看过现代著作黑天鹅系列的书就很清楚.&/p&&br&&p&但是对于修行人,&b&无常观可以说是第一观,这个观念不入心,其他基本在白搭.&/b&&/p&&p&既然知道很清楚这一点,死亡将会随时的将领,应该如何把这种思维合理的融入在生活中.&/p&&br&&p&&b&一个错误极端的做法就是,&/b&&/p&&p&既然是无常的那么我爱怎么样就怎样吧.&/p&&p&既然是无常的那么我就听天由名吧.&/p&&p&就是典型的,拿着无常观给自己骄纵找借口.&/p&&p&这种思想和行为怎么可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好的改变,并且让人信服.&/p&&p&反而愚不可及.&/p&&br&&p&实际上,当真正入心的时候,应该起码是这样子的,&/p&&p&&b&当我一天躺在床上想到明天可能会永远的不再醒来. &/b&&/p&&p&那么回顾自己的一生,自己是否有诸多遗憾,就连很多恶人都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p&&p&我应该是更多的想到,既然自己随时不定会死去,&/p&&p&那么我为什么不在清醒的时候,尽可能的言行也善,尽可能的不留遗憾.&/p&&p&放入生活中,因为随时会降临的灾难,那尽可能做些有意义的事与和解很多的事,&/p&&p&&b&无论我是寻求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都要在活着的时,&/b&&/p&&p&&b&尽量的少干违心之事,多干一些睡的踏实的事才对.&/b&&/p&&br&&br&&p&&b&2.出离与生活.&/b&&/p&&p&&b&出离心是因为舍弃,对轮回的厌恶.&/b&&/p&&p&一切不值得留念,确实教法是这样子说的,那些修行人也是需要&/p&&p&不值得留恋是一种怎样子的,处于出轮回的厌倦,要离开,要舍弃.&/p&&p&就像厌倦一个公司一样,毫无留念的离开,&/p&&p&舍弃, 既不贪升值加薪,也不受熬夜加班之苦.&/p&&br&&p&&b&但是离开之前要做什么, 完成手上的事,&/b&&/p&&p&&b&并且做好交接工作,并且交代好事情,才能舍弃.&/b&&/p&&p&&b&而不是老子不管了,去你妈的,最后给别人增加无数的麻烦,甚至引得人勃然大怒.&/b&&/p&&p&&b&出离一个公司,工作尚且如此,若是要出离轮回,不必这个更加复杂与需要交代的嘛?&/b&&/p&&p&当死亡的时候,不得不舍弃,不得好好安排后事,甚至需要安抚亲人吗.&/p&&p&&b&很多人把出离当做不负责的借口.&/b&&/p&&p&&b&真正的出离是基于爱与慈悲的舍弃自己的贪恋与留念,而不是甩手不管把给别人增加痛苦,&/b&&/p&&p&&b&给亲人增加苦恼于麻烦,这是纯粹的打着出离幌子,行自私的行为.&/b&&/p&&br&&p&大成就者都有一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殊胜伟大,替众生受苦的伟大.&/p&&p&而打着幌子甩手所谓出离的人,一个生活就让你甩手不负责承受不了一点痛苦,&/p&&p&这能叫真的懂与入心,显然不是.&/p&&br&&p&&b&3.戒律与生活&/b&&/p&&p&很小的时候我很喜欢一部叫做&摇钱树&的电影. 10几年前中央6佳片有约放过.&/p&&img src=&/v2-6c9eb9cdfe4dc6f0802f2_b.png& data-rawwidth=&1107& data-rawheight=&4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7& data-original=&/v2-6c9eb9cdfe4dc6f0802f2_r.png&&&br&&p&&b&讲述了一个修行人但是却很能赚钱,他帮助他的朋友赚取了巨额财富,自己却分文不取,&/b&&/p&&p&&b&只是问他,这能让你开心与幸福吗? 他朋友说是的,非常,确定一定是的.&/b&&/p&&p&&b&他就帮他赚了很多钱,而不是用教条去管教他,并且真正的&出离”,&/b&&/p&&p&&b&不贪一分钱财,全部给朋友,继续踏上他的修行路.&/b&&/p&&br&&p&&b&他的戒律是用来戒律自己的,他的智慧用用来帮助他人的.&/b&&/p&&p&&b&最后他的朋友不但赚取了财富,也在于他的相处中意识到这没有止境,&/b&&/p&&p&&b&恍然大悟,从一个自私自利虚伪的人变成了一个懂的爱与关心别人的人.&/b&&/p&&br&&p&&b&电影我都找好了:&/b&&a href=&///?target=http%3A///lib/m_.html%3Fsrc%3Dsearch&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摇钱树-在线观看-电影-爱奇艺全网影视&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这才是修行人的戒律,出离,与智慧的地方.&/p&&p&有些人门都没入,就强迫他人,你们不能吃肉,这样子不好.&/p&&p&甚至有人因为别人持有反对意见,就恶毒的诅咒他人会下地狱,&/p&&p&且不说下不下地狱,&/p&&p&&b&自己的内心对自己的身口意有丝毫戒律吗?&/b&&/p&&p&&b&是不是在给对方增加烦恼与愤恨?&/b&&/p&&p&&b&这里有一点学进智慧,爱与慈悲吗?&/b&&/p&&p&&b&没有这些何来像摇钱树中主角G一样爱与戒律,&/b&&/p&&p&&b&何来用他的智慧感染并帮助别人,恐怕自救都来不及.&/b&&/p&&p&甚至特别有意思的一点,一些人号称是修大乘的,&/p&&p&于是就吃肉喝酒到处打炮,打着佛教的幌子,到处搞事,骗自己有意思嘛.&/p&&p&自问惭愧与否.&/p&&br&&p&就如同吃素,我是吃肉的,我绝对不故意不吃肉.&/p&&p&因为我会观照自己的内心,若我是为了形式上的不吃肉,还是因为不忍不吃肉.&/p&&p&所以我一直坚持不自我欺骗,更不拿着这个去强迫别人,并且可以大块吃的很开心.&/p&&p&直到有一天我看了一个屠宰视频,立马对肉的欲望极大的下降.&/p&&p&有朋友在也可以一起吃的很开心,有肉也不介意,一样的吃.&/p&&p&不过当我自己一个人,已经尽量的吃素,我想起那些屠宰的画面多少有点下不了口.&/p&&p&但是也不会完全不吃,因为身体需要,但是量是极大的下降了.&/p&&p&这才是一个基本的戒律思维的方式.&/p&&p&是出于不忍要求自己不这么做,对于他人,不给对方平添烦恼与愤怒,更不能强迫他人.&/p&&p&若是对方自己动摇了,询问你,一五一十讲就好,&/p&&p&为什么自己这么做,你觉得可以接受,那么也就尝试一下.不能接受也完全无妨. &/p&&p&你觉得哪个结果会更好.&/p&&br&&br&&br&&p&&b&4.因缘果与生活.&/b&&/p&&p&&b&因果经常被理解成因为所以,这种观念这是因果中一部分.&/b&&/p&&p&&b&因果是种子与结果的理解,因为所以是逻辑理解.&/b&&/p&&p&&b&本质是不太一样的.&/b&&/p&&br&&p&因为所以是,因为他打了我,所以我要打他.&/p&&p&因为所以是,因为我不好好学习,所以成绩不好.&/p&&p&&b&而因果则广泛的多,并且非常高深,不是一句话两句能解释的.&/b&&/p&&p&因果是,因为我过去的言行种下了一些颗&b&种子&/b&,&b&蝴蝶效应一般&/b&,造成了今天他对我发生矛盾 , &/p&&p&我应该反观自身是不是播种过不好的种子,并且不思悔改,然后又要这个&b&果子成熟&/b&了.&/p&&p&&b&对于结果的态度就是,化解掉,不做一味的承受,也不做极端的报复,不堕两边.&/b&&/p&&p&因果是,因为我过去言行种下了一些种子,蝴蝶效应一般,造成我想好好学习,&/p&&p&无论是思维上,体力上,环境上都不顺的,综合的形成了一个成绩的果不好.&/p&&p&我应该回想是哪些因,比如我不好好休息,我态度不端正,我方法不对,&/p&&p&&b&这些综合的因缘结成了果实,而不是简单的因为所以.&/b&&/p&&br&&p&&b&这种因果思维是让自己不陷入极端,并且能够系统宽泛的看问题,能够反观自己言行的.&/b&&/p&&p&&b&而不是,因为什么,所以一定什么. &/b&&/p&&p&&b&我今天骂人了,明天就一定会被人骂,这不是因果&/b&,因果的成熟,只是种下了种子,&/p&&p&再有灌溉阳光的缘分,才能结果,断了缘分因自然不成果.&/p&&p&&b&所以不是因为所以这么简单的推理逻辑,它只是因果的一部分.&/b&&/p&&br&&p&&b&不要狭隘了自己的思维,与用狭隘的观点看别人的言行,甚至暗搓搓的诅咒他人.&/b&&/p&&p&&b&啧啧,不得好死,啧啧,迟早要倒霉的你,这是哪门子入了心,把因果放心中了.&/b&&/p&&br&&p&&b&而且有因果观,就很清楚一切事情需要诸多的因与缘分才能结果.&/b&&/p&&p&&b&它不是单线,甚至是强迫式的,这一点在知乎诸多答案中就会见到.&/b&&/p&&p&&b&没有一个简单的因为所以,因为好好学习所以人生巅峰.&/b&&/p&&p&&b&大家都可以看到这一点,人生巅峰也是诸多因与缘分结合的果.&/b&&/p&&br&&p&所以完全会给自己生活少太多强迫,与自寻烦恼,&/p&&p&甚至回头好好去把播种诸多成就某一件事的因,&/p&&p&并等待或者寻找找缘分(机遇)等等,才能结果,不慌不忙.&/p&&br&&p&甚至可以去想一个人为什么会厌恶佛教,&/p&&p&因为诸多的因与缘分不够,何必又去为难别人,&/p&&p&甚至辱骂诅咒他人,而不考虑别人的因果,与他人的缘分.&/p&&p&这自然是没入心与狭隘了.&/p&&br&&p&&b&5.轮回与生活.&/b&&/p&&p&轮回看起来与接地气的生活很遥远,实际上却极为密切.&/p&&p&起码佛教徒得有轮回观入心,最基本的了,才能学得下去,因果才讲的了.&/p&&p&&b&有趣的是,有人问,我既然记不得前世了,死了下一世跟我何干?&/b&&/p&&p&这问题很典型,浅显的说来. &/p&&p&现在很多人好坏日子都是自己的福报与业力形成,&/p&&p&今天的自己想起自己前三世到底干了什么,才让今天这样子. &/p&&p&那么后世也会这么想今天.&/p&&p&这也没关系,轮回入心与生活重要的就是,人身难得,时间紧迫.&/p&&p&要实修自然心里要非常清楚记得,我轮回多少亿劫,&/p&&p&三个因同时结果才能有几十年人身.&/p&&p&这一世不修好,下一世啥时候才见人身都不知道了. &/p&&br&&p&大家都知道恶鬼的苦,放在生活中饥饿难忍,与饿鬼的苦是没办法比的.&/p&&p&大家都知道地狱的可怕,这个世界最痛的痛苦,也没有地狱万分之一.&/p&&p&大家都知道天人的幸福,这个世界最大的快乐不及天人一分.&/p&&br&&p&&b&有人说,噢我知道轮回,但是反正死后我不记得了,&/b&&/p&&p&&b&问题就出在我不记得了,其实有极少的人是记得的,但是另说.&/b&&/p&&p&轮回入心在生活中,会意识到,&/p&&p&我在无数劫的轮回中,&/p&&p&下过地狱,当过天人,&/p&&p&甚至当过君王,妓女,畜生,&/p&&p&享受过莫大的快乐,受过最惨烈的痛苦.&/p&&br&&p&&b&但是,我竟然还在这里!&/b&&/p&&p&&b&我一点也不记得我受过的苦,享受过的福,像一个磨着磨驴子,盲目的转着.&/b&&/p&&p&&b&难怪被感叹道,执迷不悟.&/b&&/p&&br&&p&&b&而然在生活中,这种观点一入心,最起码会少太多的争执,攀比,怨恨,与浪费.&/b&&/p&&p&&b&我都在无数轮回中干了无数次这种事,我怎么又把精力干这种最没收益的事.&/b&&/p&&p&哪有什么太多的功夫和心思张家长李家短,闹的没完没了.&/p&&p&这些时光不必来跟人显摆微不足道的世间成就,&/p&&p&&b&或看两本经书,念两句,就拿来看低别人,&/b&&/p&&p&入心知道很清楚自己跟大家一样,终会散去,各奔东西,自己的果自己尝.&/p&&p&尤其有些人在修学了之后,却反而有功夫在网上跟人骂的不可开交..&/p&&p&&b&这都不是轮回入心的人,只不过拿一些词在打文字游戏的骂战.&/b&&/p&&br&&p&&b&入心以后,对于工作生活都会主动积极的多,也许也会有别的障碍困难的缘故,&/b&&/p&&p&&b&但是珍惜之心会起来,&/b&粗大的烦恼立马少了很多,生活质量都会提高.&/p&&p&对于实修时间的抓紧下意识都会快一些.&/p&&p&&b&这些虽然不见得会完全做的很好,总好过毫无意义在荒废时光.&/b&&/p&&br&&br&&p&&b&6.物质与生活&/b&&/p&&p&&b&绝非苦修,苦修只是针对一小部分人的方法,有人故意把自己搞的一身懒惰,邋遢,说是苦修.&/b&&/p&&p&&b&那就是为自己懒惰找借口.&/b&&/p&&br&&p&&b&你想要一辆法拉利,为什么不去要一辆呢?&/b&&/p&&p&&b&哪个修行门派说我们不能拥有一辆法拉利过?&/b&&/p&&br&&p&想要就去要,去大方的争取,有人说你这不对,&/p&&p&你这太物质,你完全可以不用理会.&/p&&p&生而为人,虽然是苦的,&/p&&p&但是也不是不吃饭,不上厕所,不需要穿衣服的,&/p&&p&也是需要追求一些幸福和快乐的.&/p&&br&&p&同样的法拉利,有人拿去炫耀,攀比,给别人添堵,把自己陷入攀比中,给自己添堵.&/p&&p&有人只是就是喜欢法拉利,自己看着开心,也愿意分享给别人,带朋友出行.&/p&&p&这给周围人与别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添堵自寻烦恼,一个利他自己也开心.&/p&&p&&b&但是这种智慧,这跟物质,苦修从来都不是等号. &/b&&/p&&p&&b&带着给人添堵的心,就算跑到山洞里,吃糠皮,也修不出一个令人尊敬的人来.&/b&&/p&&br&&p&&b&最后&/b&&/p&&p&&b&我学识浅薄,写出来分享一下,也是写给自己的.&/b&&/p&&p&&b&错误的是,&/b&&/p&&p&出于执着的贪念产生的思维,过着不接地气的生活,&/p&&p&即便他好像天天素衣服挂着佛珠,满口教条.&/p&&p&&b&而真正入心的人,&/b&&/p&&p&是出于爱与慈悲产生的思维,也可以过着接地气的生活,&/p&&p&哪怕他已经开车法拉利的出家人,也会是个受到尊敬肯定的成就者..&/p&&br&&p&&b&闻思修,看或者听闻任何观点以后,尽可能的有一个相对的正见来思考,承前启后,投入实修。何时都要反复观察自己的内心,一切有自己的心造,打着幌子骗不了别人,只能自己骗自己.&/b&&/p&
我才疏学浅只对关于生活的一部分有过一点思考,知道应该不堕两边. 对于表象,既然我们所看到的言行,当人走偏的时候特别喜欢找个无敌借口 “唯心而论”来给人添堵. 如果实修的好这代表不会走偏麽,完全不是,甚至也很危险,但是目前水平不够的情况下,我保…
&p&平时所作的一切功德,都可以回向给你外公。曾经为两位得病的亲人做过“&b&面粥三器&/b&”,祛除重大疾病,效果很好。&b&你也可以试试&/b&&/p&&p&准备:3个杯子,各装一些食物(推荐:煮熟面条+水+牛奶或奶粉,也可以加一些饼干碎末或粥),搅拌均匀,待用。建议:(面粉+牛奶+蜜蜂+饼干碎+水 )
以下步骤2、步骤7为必须,其它可选。
&b&每天做一遍,连续做14天。&/b&&/p&&ul&&li&请圣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可选发愿:说明本次面粥为某某而作,祈愿他xxx疾病消除,速证无上正等菩提。愿一切饿鬼众生等受施饮食,悉得充足饱满,脱离苦身,闻法得度究竟成佛)&/li&&li&2、诵变食真言
为每一杯(捧在手上)各念7遍变食真言(3杯共三次)
南无萨嚩怛他誐哆 嚩噜枳帝 唵 三跋啰 三跋啰 吽
(Ná mó sà wá dá tā ye duō, wá lū zhī dì, ān sān bá lā sān bá lā hòng)&/li&&li&3、诵四如来圣号(各3遍)
南无多宝如来
南无妙色身如来
南无广博身如来
南无离怖畏如来&/li&&li&4、弹指7遍,然后把3个杯子放地上。&/li&&li&5、诵菩提场心中心陀罗尼3遍(又云补阙圆满真言):
唵 呼噜呼噜 社意穆契 娑诃 ōng,hū lú hū lú,shè yì mù qiè,suō hē
(经云心中心陀罗尼“加持食物,取之不尽”,补阙圆满真言令前面的咒语圆满)&/li&&li&6、为受施众生代授三皈依并念佛: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3遍)
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推荐至少10声)&/li&&li&7回向
此面粥为某某而做,回向他xxx疾病消除,闻法得度,早证菩提。(3遍)愿以此功德,回向一切受施饿鬼众生等充足饱满,脱离苦身,闻法得度究竟成佛。
所有功德果报,悉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li&&/ul&
平时所作的一切功德,都可以回向给你外公。曾经为两位得病的亲人做过“面粥三器”,祛除重大疾病,效果很好。你也可以试试准备:3个杯子,各装一些食物(推荐:煮熟面条+水+牛奶或奶粉,也可以加一些饼干碎末或粥),搅拌均匀,待用。建议:(面粉+牛奶+蜜蜂…
&img src=&/v2-8dafb143ec5ad6fba80de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8dafb143ec5ad6fba80de_r.png&&&p&&strong&昭慧法师:“八敬法”所带来的两性伤害&/strong&&/p&&blockquote&&p&原作者:昭慧法师&/p&&p&原转载链接:&a href=&/?target=http%3A///guandian/detail_/.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昭慧法师:“八敬法”所带来的两性伤害_佛教频道_凤凰网&i class=&icon-external&&&/i&&/a&&/p&&p&原出处:香港宝莲禅寺&/p&&br&&p&编者按:昭慧法师是台湾研究佛教学术的比丘尼,她在履行出家僧人戒律生活的同时,亲身领受到父权思想对修道女性(乃至于男性)的伤害,于是,她成为佛门中的女性主义者,她剖析佛门中父权思想的根源、发展,她质疑“八敬法”或任何歧视女性的典籍内容,认为这些都违背佛法更高的正义。她坚信:解构佛门中的男性沙文主义,不仅有助于女性的心灵解放,而且也是男性心智解脱的要件。为此,观点栏目专门摘取昭慧法师的《佛教与女性——解构佛门男性沙文主义》一文,分四期为读者介绍结构佛门中的女性出家。该文也是当代佛教女权问题的先锋之作。&/p&&br&&p&“八敬法”所带来的两性伤害。早年笔者只从个人修道角度去思考问题,觉得有这种不平等条约的存在,对女众也没什么关系,因为修道人对任何人都应该去除骄慢,既然如此,依常不轻菩萨的行迹来看,对猫狗都可以视同“未来佛”而加以顶礼,为什么对比丘就不可以顶礼?可是,后来感受到一些大男人主义比丘对女众奴性教育的严重后遗症,例如:女众因此而自卑感增强,自惭形秽,甚至身为女性,还无端以种种言词羞辱女性,例如:《僧伽》杂志就曾登出名为“忏尼”所撰的《八敬法的认识与实践》,其身为女性而自我作践之部分文段,令人不忍卒睹,兹摘录部分内容如下,以资“奇文共赏”:&/p&&/blockquote&&blockquote&&p&“[女众是]祸水,……最毒妇人心,……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p&&br&&p&“比丘对尼说话,……尼当放下一切工作,恭敬聆听,恭敬回答,身不可摇动,眼根不可顾视,表情庄重、安祥、自然,不可现种种情态、欲态——由于宿业所障,从客观的角度看,要做到此点很难,……&/p&&br&&p&“一切美好饮食先供养比丘,又份量上要比女众多;……&/p&&br&&p&“女众即使有些住持或弘化上的成就,如果可能则不必归于自己,而将之归于比丘。&/p&&br&&p&“不得支使比丘,……依于习气,往往会不自主地支使比丘去做。上上策是女众学习在工作上独立(请教诫则独立不得)……。&/p&&br&&p&“女众天性喜揭发他人阴私、传说是非来消磨时光岁月。……&/p&&br&&p&“善于掩饰自己的过失,或者不敢承当自己过失的人,正是标准的女儿态。”     &/p&&br&&p&这种对自己的女性角色如此敌视的文句,已是毫无人性尊严的表现!这令笔者不得不同样在《僧伽》杂志,前后以两篇文章,对该文之上篇与下篇,分别展开严厉的驳斥。其实笔者笔锋虽然严厉,但是对“忏尼”这样的女众,内心里还是充满同情的,笔者以为:这只证实了笔者的疑虑:“大男人主义”的奴性教育,是何等的戕害人性,把一个好端端的比丘尼,“洗脑”成了如此作践女性的“怪物”。&/p&&/blockquote&&br&&blockquote&&p&也是从这以后,笔者才开始把“八敬法”与佛门女性的法律地位,落实到社会正义的层面加以检验,而屡屡撰文来正面挑战这“不平等条约”的!所以笔者会成为佛门中的女性主义者,还真是被现实情境所逼出来的。&/p&&br&&p&从社会正义来看,笔者觉得:“八敬法”已经变成了斜坡地上的一个皮球,它不往下打滑是不可能的;让女性从这里产生严重的自卑感,是很轻易可以得到的效果。此所以少数阶级意识强烈的比丘会大大提倡“八敬法”,或毫无文献学知识,随时以来源不明的“大爱道比丘尼经”、毫无道理的“八十四种丑态”,拿来对女众耳提面命,以增加女性的自卑感,好增加些可以让他们更显得有男性尊严的女奴!&/p&&br&&p&然而面对这种不平等条约,就算不问它在比丘尼心性上落谢的阴影罢!但最起码,比丘可绝对不会是真正的受益人。笔者认识的一些比丘,当居士时,在这个强调“两性平权”的社会,还不敢有那么卑劣与嚣张的阶级意识,一旦剃度以后,反而变得倨傲起来了,动不动就呵斥居士:“这里没你讲话的余地!”教训比丘尼:“不得说比丘过!”于是一当比丘,比皇帝还大,谁也说不得。&/p&&br&&p&试想:一个全身习气毛病的修道人,不能闻过则改,反而以骄矜的身段回避规谏与诃责,这不是比丘修道心性的重大陷阱,还是什么?他们的骄慢心,原是修道过程中需要加以对治的重大烦恼,如今骄慢心却在一套不健康的规制包装下,被彻底合理化了,甚至被变本加厉大大发挥了。这与“毗尼”的原义——断烦恼毗尼”,何啻天壤之别!试想,在这样严重的烦恼心所与阶级意识蒙蔽下,比丘会是八敬法的受益人吗?怕是他们的损失,比比丘尼还惨重吧!&/p&&/blockquote&&br&&blockquote&&p&比丘们在这种“优惠条款”下,稍一不慎,面对杰出的比丘尼,就会呈现出自卑自大交综的复杂情绪,甚至会有微妙的妒忌心理。许多比丘,往往才干没多大,身段又放不下,即使比丘尼确有过人学识,他们也宁愿做一个不敢“不耻下问”的可怜虫。有时宁愿巴巴求教于在家男女居士,就是无法向比丘尼求教(这又是“近亲相嫉”的一大证据)。这种尴尬的处境,于修道有何利益可言?又岂能从“半偈舍身”的释迦本生中学到“为法忘躯”的精神?一个以“特殊人种”自居,鄙视女性的人,还有可能体悟到佛法的缘起智慧吗?“众生平等”的理想,对这种人而言,永远会是天际遥远的星辰!&/p&&br&&p&然而在比丘之中,也不是没有为女众说些公道话的大德。星云大师就常常向南传国家的僧众提议恢复比丘尼戒的传承,而且相当肯定女众在佛教中的贡献。  另外,在学理上冷静分析,而为女众抱屈者,以印顺导师为最。&/p&&/blockquote&&br&&blockquote&&p&就佛教女性的议题而言,从“女性出家”的曲折公案、“八敬法”的时代背景、台湾比丘尼的女性自觉到南传、藏传女众的困顿处境,因缘条件迥然相异,就开展出不同的修道女性之风貌。如果我们无视于因缘的变迁,又回避了“法”的抉择,任令个人心性与社会体制的“无明”与“我慢”来主导佛教女性的前途,那么,笔者相信:它的不合理、非正义、不公道所带来的问题,绝对不只是身为女众的比丘尼、南传八戒女与十戒女、藏传安尼之深刻受害,即使是身为男众的比丘,也毫无例外地会受到自身“我慢”与“无明”的摧残,而远离“缘起无我”的智慧。&/p&&br&&p&所以笔者坚信:依于“缘起、无常、无我”而“众生平等”的“法”,而作制度面的抉择,“解构佛门中的男性沙文主义”,不只有助于女性的心灵解放,必将也会是男性心智解脱的要件!&/p&&/blockquote&&p&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p&&br&&br&&br&&br&[责任编辑:赵华] 标签:&a href=&/?target=http%3A///sofeng/search.action%3Fc%3D1%26q%3D%25E6%2598%25AD%25E6%%25E6%25B3%%25B8%258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昭慧法师&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sofeng/search.action%3Fc%3D1%26q%3D%25E5%2585%25AB%25E6%2595%25AC%25E6%25B3%259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八敬法&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sofeng/search.action%3Fc%3D1%26q%3D%25E4%25B8%25A4%25E6%%25E4%25BC%25A4%25E5%25AE%25B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两性伤害&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strong&废除“八敬法” ──比丘尼僧的“独立宣言”&/strong&&br&原作者:释传道
&br&链接:
&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zA3MDc4NjM0Mw%3D%3D%26mid%3Didx%3D1%26sn%3Debbb832b1dad8d2f3a2a038%26scene%3D1%26srcid%3D0705dcwUtGrFmZChNde8b24u%26from%3Dgroupmessage%26isappinstalled%3D0%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废除“八敬法” ──比丘尼僧的“独立宣言”&i class=&icon-external&&&/i&&/a&&br&原出处:&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zA3MDc4NjM0Mw%3D%3D%26mid%3Didx%3D1%26sn%3Debbb832b1dad8d2f3a2a038%26scene%3D1%26srcid%3D0705dcwUtGrFmZChNde8b24u%26from%3Dgroupmessage%26isappinstalled%3D0%23%2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息苦之道&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src=&/v2-f9bed59bef6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f9bed59bef6_r.jpg&&&blockquote&&p&配图来自沙门寂然法师的公众号“和佛陀一起去私奔”,微信号:ElopeWithBuddha&/p&&p&台湾释昭慧法师是我所知的第一个敢于公然站出来反对八敬法的比丘尼,八敬法是否佛制我并不清楚,但这不妨碍我一贯支持废除八敬法,因为我认为它及其的不符合佛法的原则,正如这篇文章中所说,任何一种阶级意识,不论是种族优越论、身分(地位、职业)优越论、男性优越论还是人类优越论,都是“无明”──不能明了“缘起无我”的愚痴相,也都是“我慢”──高举自我或己群的重要性而相对忽略他人或他群──的变相产物。有些经文中描述的女性的各种丑态更是可笑,如果我愿意的话,男性的各种丑态我也可以列举出几十几百条。在之前的《佛教是宗教还是哲学》中,聊到了我们经常喜欢给各种人和事物打上标签,然后充满偏见的去看待他们,我认为这是极为愚蠢的行为。八敬法及时真的是佛制,我们也应该因时因地的去考虑它,古代印度女性地位极地,女性出家修行这在当时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八敬法从某些角度来看,也可能是出于对僧团和比丘尼们的保护。佛教的戒律从来不是强硬而冰冷的条条框框,佛陀也明确的告诉过我们,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废除和修改戒律,这并不违反戒律未制不制,已制不改的原则,因为这本身就是戒律的一部分。即使在佛陀时代,伟大的女性出家者也不在少数,而在现代,女性精英更是不会比男性少。&/p&&p&最后,祝所有佛教界的比丘尼、优婆夷们节日快乐!&/p&&br&&p&在佛教的僧伽体制中,比丘僧与比丘尼僧理论上虽属各自独立的僧团,实质上却不然,印顺导师即曾明确地指出“(比丘尼僧)这种独立,仅是形式的,而实际是比丘的附属体,依比丘僧的存在而存在2。”八(尊)敬法,即为比丘尼附属于比丘僧,作了最好的脚注。它不但反映出佛世以来比丘尼僧的实际地位,更意味着比丘僧从此享有优越的领导权威。所以,昭慧法师宣示性的废除“八敬法”,在意义上,其实就等同比丘尼僧所发出的“独立宣言”。身为一介比丘的笔者,对此“两性平权”前瞻的“独立宣言”,倒是乐观其成,而且衷心赞叹与支持!&/p&&p&遗憾的是,质疑反对者对印顺导师博大精深的佛法卓见,与昭慧法师依经据律而来的绵密论证,从无撰文反驳,以作法义的无诤之辩;反倒充满了激动的情绪而无法自制,以致于口无择言!尤有甚者,还怂恿一小撮人躲在暗处放冷箭(乱发黑函),诋毁热心卫教护法者,真是可悲可悯!&/p&&p&“八敬法”是否佛制?原无关乎其存废,律制的精神本就因时因地而制宜,而非放之四海皆准,推之百世而可行;抑或唯佛与古德可以兴废,而今人只能遵行无违的。但是,自从大迦叶等保守上座们在主导的王舍城结集中,否定了阿难传佛遗命“小小戒可舍”以来,“轻重等持”(甚或专持微细戒)便成为各时代、地域,标榜持戒精严者奉行不渝的圭臬。一句“佛制”,似即象征牢不可破的铁律;而事实上他们是否真是如此恪遵佛制呢?恐怕也只是选择性的坚持,选择性的规避罢!君不见佛教界逢有重大仪典或法会,达官显要的座位必列在比丘、比丘尼之前吗?若依佛制的四众伦理序次,在家居士哪里有机会胪列僧众之前呢!&/p&&p&再以这一次中国佛教会决议行文请示印顺导师,有关“八敬法是否佛制”一事为例,导师的一句“八敬法是佛制”,随即被引用以作为反击昭慧法师废除八敬法的利镞,其对于“佛制”赋予不同的“适应”,倒真是令人印象深刻!至于导师覆文的后段:“如因时、地不适而应有所变易,亦应征得多数长老(得含等额长老尼,不仅是少数比丘)同意,然后集大会通过。”中佛会衮衮诸公却略而不谈,显有断章取义(只取“八敬法是佛制”)、自由心证之嫌!&/p&&p&台湾佛教史学者江灿腾博士为此,还特地透过中华佛寺协会林蓉芝秘书长,代为向导师求证其语意何指,从而认定导师的意见是:“八敬法中,只有比丘尼应尊重比丘的这一精神,因各律见解一致,可以推定是佛制遗风,至于八敬法本身,其实是佛陀之后的部分法派所制定,故部派之间的见解并不一致。”&/p&&p&昭慧法师在其《佛教与女性──解构佛门男性沙文主义》文中,亦曾援引印顺导师对于各部律中八敬法的比对研究成果,如“犯尊(敬)法,于两众行半月摩那埵”,是违犯“尊法”的处分条款(昭慧法师认为这一项经保守上座比丘们修订过)。……“八尊法”中有四项规定,是各部律所一致的,如:&/p&&p&1. 于两众中受具足(先在比丘尼僧中受具足戒,当日还要到比丘僧中受戒)。&/p&&p&2. 半月从比丘僧请教诫(请求名德上座前往说法教诫)。问布萨(自己布萨清净了,还要向比丘僧报告,比丘尼如法清净)。&/p&&p&3. 不得无比丘住处住(近于比丘安居,以方便请求教诫)。&/p&&p&4. 安居已,于两众行自恣(比丘尼先在比丘尼僧中请求别人举发己过,第二天再到比丘僧中请求比丘指示纠正)。&/p&&p&这四项,导师认为是“尊法”──比丘尼尊敬比丘僧(精神所在)的具体措施,这是各部律一致的条文。为何要比丘尼尊敬比丘僧一如师长呢?因为“一般比丘尼,总不免知识低、感情重、组织力差(这是古代的一般情形)。要他们遵行律制,过着集团生活,如法清净,是有点困难的。所以制定‘尊法’,尊重比丘僧,接受比丘僧的教育与监护 。”可以说这四则“尊法”’,实质上是为了比丘尼僧团的如法清净,较先成立的比丘僧团所应担负的责任与义务;倘以师生伦理来看待,亦不为过。考诸古印度女性的实际情形,昭慧法师也同意以上五项(安居、自恣、受戒、求教诫、僧残出罪),“比较有可能是初期佛陀制订下来的”,而且“是基于对女众护念提携之慈悲心” 而制订下来的。&/p&&p&“八尊法”的另外三则,是:“受具百岁,应迎礼新受具比丘”;“不得呵骂比丘”;“不得(举)说比丘罪”。关于此三则,印顺导师认为“是礼貌上的尊敬”。所以总和而言,八敬法就是源于比丘尼的“敬法”──尊敬比丘僧,服从教导的实施方案。尊敬比丘僧的条例,固有的(或者我们也可说是佛制的)或增订的,及旧有的“敬法”(处分条款),共为“八敬”。&/p&&p&最后,导师的结论是:八敬法的成立,早在部派分立以前;在佛教主流(老上座们)的主持影响下完成,成为全佛教界所公认。&/p&&p&笔者之所以再度不厌其烦地引述印顺导师的论证,实基于敬法暨对于印公老人的感恩与愚诚,不忍让他的话成为保守派拒绝改革的遁词,而试图为其作进一步地解读!根据前述导师的研究分析,我们不妨说“八敬法”有部分是释尊衡量当时比丘尼僧团的实际需求,为令他们能如法修行、和乐清净,方才制订下来的。只是释尊涅槃后,大迦叶等上座比丘们因于嫌厌女众出家的情绪发酵,甚至将释尊晚年的僧品日杂,归罪于此,遂从“尊(敬)法”集成了“八尊(敬)法”。而对于比丘尼的监护与教育,也变质“成为对比丘尼的严加管理,造成比丘对比丘尼的权威。”这一发展过程,应可相信是历史上的事实。至于佛以“八敬法”为女众出家的根本法,或大爱道比丘尼依“八敬法”而得戒之传说,依据以上的论述,亦可判定为佛后所附加。&/p&&p&在中国佛教会召开的长老委员会议中,长老比丘们或言“每位比丘都不会要求尼众尊行八敬法”;“八敬法之有无并没有影响比丘尼”;“多少年来根本没有人提及或强调八敬法的问题”;或言“目前并没有实行八敬法”;“八敬法自古以来很少人谈论”;“在大陆或台湾的法师们没有人强调八敬法” ……乍听其言论,不知情的人也许会认为废除八敬法多此一举!但事实果若其言,昭慧法师就不必如此大费周章,还落了个绊脚石的罪名了!至于“影响佛教团结与发展,至深且巨”这顶大帽子,还是让给林立的山头与传统保守的长老们吧!&/p&&p&真不知这些长老比丘们是素在“深宫”,不知比丘尼“疾苦”,以致有此“天真”的想法呢?或者是意欲粉饰太平,以入人于罪?其实昭慧法师在其一篇篇的论著与响应文中,对于当前比丘尼所遭遇的不平等待遇,早已举证历历;并有其它比丘尼与在家居士为文见证他们亲身的经验与见闻,这些实际的事例,难道都不曾上达“天听”吗?举其荦荦之大者,如某戒场就要求传戒的长老尼顶礼新戒比丘。我们不妨运用一下想象力,设想那是个什么样的画面!真不知当时这些比丘的内心是满怀忐忑与惭愧,还是从此自觉高“尼”一等,而志得意满起来?又如某专弘《大爱道比丘尼经》的道场,则要求参与结夏安居的比丘尼,表演女人八十四态;甚至还有要求依文背诵者,真正匪夷所思!&/p&&p&日前览读参与安居的比丘尼所写下的心得,心中真不知作何感想!只能说这些道场的主事者──或者因于大比丘的心态作祟(比丘僧),或者业已彻底受到洗脑而自甘卑微(比丘尼僧);但他们的确做到将这些反智、反净化的奴化教育,扎扎实实地输入到这些比丘尼的心识中!而且深刻到让他们对号入座,认定自己与“性别”俱来这些烦恼罪恶;(这是否也可以称为佛门女性的“原罪”?)深刻到让他们在比丘面前自惭形秽而抬不起头来!这就如同算命,笔者一向劝信徒不要轻易去尝试,因为算命先生预告式的话语,即使自己刚开始全然不信,但这些“预言”慢慢地会渗透到心识中产生暗示作用。渐渐地自己就会由全然不信,而半信半疑,最后,应验了算命先生的铁口直断。为何如此?就是因为全副心思都集中在那上头了,一点点的蛛丝马迹,都会立刻引发同样的联想,进而展开行动,造成事实。所以算命先生一向准,因为我们的潜意识一直在给自己指令,暗示自己往相同的方向做去。&/p&&p&同理,女人八十四态如若“不是男女共有之病态,就是男女均属罕见之变态”,而却有人要比丘尼们暗示自己,那是身为女众特有的成分,从而对他们的向上、向善、向解脱,乃至弘法利生形成障碍。对于彼等心性之残害,真是莫此为甚!这些愚弄佛法教育,借着丑化、诋毁女性来满足自尊、优越,甚至达到远离情欲目的的比丘,真正是我佛罪人!然而归根究底,始作俑者就是结集经律的保守上座比丘们,在其中附加了自己对于女众出家的厌恶情绪,并刻意地予以压制与鄙视,而现代怀抱大比丘思想的比丘僧又从旁推波助澜所致!&/p&&p&昭慧法师分析得好:任何一种阶级意识,不论是种族优越论、身分(地位、职业)优越论、男性优越论还是人类优越论,都是“无明”──不能明了“缘起无我”的愚痴相,也都是“我慢”──高举自我或己群的重要性而相对忽略他人或他群──的变相产物。&/p&&p&而偏偏这样的无明我慢存在于每个凡夫的心中,或浅露,或深隐;一旦有人试图否定或质疑其重要性与优越地位,他便马上如刺猬一般,张开全身的刺迎上前去──即使在“众生平等”这样的基调之前,都会有人以“佛制”这块金字招牌,来保住自以为“钦定”的优越地位!我慢真是坚固如高山啊!&/p&&p&所以尽管八敬法是佛制的吧!尽管“每一位”比丘僧皆不因此而生起骄慢心和优越感吧!倘若这些贬抑女众的律制,已然对比丘尼的心性造成伤害和障碍,基于“同根生”的立场,难道我们还能够理直气壮地说八敬法不可废吗?更何况,事实上已有不少青年比丘依于此制而有恃无恐,名正言顺地接受比丘尼(包括长老尼)的顶礼,并且沾沾自喜地享受特权呢!此所以笔者会借用昭慧法师的用语,提出“女形非障,骄慢成障”,来与大家共勉。&/p&&/blockquote&&p&&strong& 别滥用八敬法 初衷是对女众护念提携的慈悲&/strong&&/p&&blockquote&&p& 原作者:昭慧法师&/p&&p&原出处:香港宝莲禅寺&/p&&p&链接:&a href=&/?target=http%3A///guandian/detail_/.shtml%3F_from_ralate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别滥用八敬法 初衷是对女众护念提携的慈悲&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strong&编者按:&/strong&昭慧法师是台湾研究佛教学术的比丘尼,她在履行出家僧人戒律生活的同时,亲身领受到父权思想对修道女性(乃至于男性)的伤害,于是,她成为佛门中的女性主义者,她剖析佛门中父权思想的根源、发展,她质疑“八敬法”或任何歧视女性的典籍内容,认为这些都违背佛法更高的正义。她坚信:解构佛门中的男性沙文主义,不仅有助于女性的心灵解放,而且也是男性心智解脱的要件。为此,观点栏目专门摘取昭慧法师的《佛教与女性——解构佛门男性沙文主义》一文,分四期为读者介绍结构佛门中的女性出家。该文也是当代佛教女权问题的先锋之作。&/p&&br&&p&佛法是强调“众生平等”的,人和蚂蚁的地位平等;然而吊诡的是:在律典中,女众并不能得到与男众平等的地位。&/p&&/blockquote&&br&&blockquote&&p&在瞿昙弥出家的传说中,她以奉行“八尊法”(或称“八敬法”为条件,所以有“大爱道以八尊法得戒”的传说;但是印顺导师在典籍的对照中,发现大众部与正量部所传的不同。“八尊法”,是比丘尼尊重比丘僧的八项规定。印顺导师就公平地指出:“‘八敬法’不是别的,是比丘尼僧属于比丘僧的约法(八章)。说明了比丘尼在佛教中的地位;也就是比丘尼承认比丘僧的优越领导权。”&/p&&br&&p&对佛教女性出家或“八敬法”的相关史料,国内外研究者颇多。笔者以为:有关安居、自恣、受戒、求教诫、僧残出罪的规订,是女众刚成立僧团时,急需比丘的扶持,而被制订出来的。这不是为了彰显比丘的特权,而是先成立的比丘僧团对新兴的尼众僧团所应尽的义务。我们试想:比丘尼在当时刚刚成立僧团,什么都不懂,佛陀也不可能长期陪著她们成长,所以比丘尼众的教授责任,当然就落在比丘僧团的肩膀上。&/p&&br&&p&首先,为了提高这些比丘尼在戒定慧三学方面的水准,她们平素要半月半月于布萨日到比丘僧团中求教诫。此外,比丘僧中要选两个具足师道尊严之条件的人,定期结伴过去比丘尼僧团里,教导她们三增上学。&/p&&/blockquote&&br&&blockquote&&p&基于这个理由,比丘尼僧安居的时候,不能脱离比丘僧团太远,以方便向比丘僧中求教诫,乃至行自恣。&/p&&br&&p&由于比丘尼僧团刚刚成立,要加入僧团的女众到底符不符合成为比丘尼的资格?也许新出家的尼众,还无法把审核资格的工作做得太理想,所以新人受戒,除了要得到比丘尼僧的认可之外,还要到比丘僧里请比丘们组成十人僧,再加核验,这就是所谓的“二部僧受戒”;犯僧残的情形,想必也是在这个“再加核验”的出发点上要求犯者于二部四十人僧中出罪的。&/p&&br&&p&像这些,比较有可能是初期佛陀制订下来的。佛陀这么制订,是基于对女众护念提携之慈悲心,有谁料得到:后来大男人主义比丘竟以此钳制女众僧团的发展!像“二部僧受戒”,笔者常怀疑它就是导致南传、藏传比丘尼“绝种”的最佳武器——尼众不可能制止新众受戒,因为她们不会愿意见到尼僧消失于人间,只有比丘僧有可能采用“拒绝组成十人僧以核验女众受戒资格”的方式,让新众因得不到“二部受戒”的合法程序而无法成为比丘尼,于是任令旧有成员凋零,不过数十年工夫,比丘尼僧团就可以自然消失于人间了。原先扶持尼众的美意,变质而为压抑乃至消灭尼众的利器,这实在是千古佛门憾事。所以笔者一向深深为南传与藏传的沙弥尼、八戒女或十戒女众叫屈,认为那些用“传承”或其他枝枝节节的理由,反对让已断的比丘尼传承接续上去的比丘们,是最不遵守戒律的释迦罪人--佛陀制一切戒都为的是令“正法”与“梵行”久住,他们却背道而驰,硬是用枝微末节来搪塞,使得世界上半数人口无法“梵行久住”。&/p&&/blockquote&&br&&blockquote&&p&刚开始并不见得已有八项所谓的“敬法”,因为依“随犯而制”的律学原理,佛陀不可能在比丘尼未“骂谤比丘”或“说比丘过”时,就先行预制在那里。而且考诸律典,大爱道比丘尼就曾向佛陀“说六群比丘过”,佛也没拦阻她,反而将六群比丘骂了一顿,并因此而制定:比丘要具足师道尊严的条件(也就是“成就十法”)才能教授比丘尼。所以笔者相当怀疑此一敬法出自佛制的可靠性。&/p&&br&&p&“说比丘过”,是连优婆夷都可以的,比丘律中的“二不定法”,就是女信徒对疑似犯戒的比丘行为加以检举,僧团所应采取的处置规制。难道女信徒可以“说比丘过”,比丘尼却反而不准?先不谈“众生平等”好了,难道在四众弟子之中,比丘尼的地位竟比女居士还低?这充分显露出“近亲相嫉”的微妙心理——比丘尼较之女居士,形态上是更接近比丘的,这难免惹来大男人主义比丘们更大的憎嫉与恐慌!为了解除这种焦虑感,所以会有这条敬法的产生。&/p&&br&&p&还有,“受具百岁,应迎礼新受具比丘”的道理何在?也欠缺说服力。所以在《中阿含经》中,就有大爱道向佛陀要求男女众一律依受戒年岁序次的记载。时至今日,局势更加清晰了,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互相尊重会比用形式来形成尊卑位阶,更符合“众生平等”的精神,而且让比丘与比丘尼之间的互动,更加健康而平和!&/p&&/blockquote&&br&&blockquote&笔者一向主张,把“八敬法”看作是“历史性的产物”,而且认为有些条目及其内容很可能是大男人主义的比丘们扩大解释,当做对比丘尼可以随时祭起的紧箍咒。时至如今,少数有控制欲的比丘,还试图以“八敬法”打造紧箍,把它扣在比丘尼的头上,那是很没有意义,很没有营养,而且很不合乎正义的。&/blockquote&&p&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p&&br&&br&&br&&br&[责任编辑:赵华] 标签:&a href=&/?target=http%3A///sofeng/search.action%3Fc%3D1%26q%3D%25E6%2598%25AD%25E6%%25E6%25B3%%25B8%258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昭慧法师&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sofeng/search.action%3Fc%3D1%26q%3D%25E6%25BB%25A5%25E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滥用&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sofeng/search.action%3Fc%3D1%26q%3D%25E5%2585%25AB%25E6%2595%25AC%25E6%25B3%259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八敬法&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sofeng/search.action%3Fc%3D1%26q%3D%25E5%E8%25A1%25B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初衷&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sofeng/search.action%3Fc%3D1%26q%3D%25E5%25A5%25B3%25E4%25BC%259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女众&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sofeng/search.action%3Fc%3D1%26q%3D%25E6%258A%25A4%25E5%25BF%25B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护念&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sofeng/search.action%3Fc%3D1%26q%3D%25E6%258F%%2590%25B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提携&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sofeng/search.action%3Fc%3D1%26q%3D%25E6%E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慈悲&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总之,咱草莓侠祝大家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咱们要在各自的领域努力,不断争取性别平等和文明进步!
昭慧法师:“八敬法”所带来的两性伤害原作者:昭慧法师原转载链接:原出处:香港宝莲禅寺 编者按:昭慧法师是台湾研究佛教学术的比丘尼,她在履行出家僧人戒律生活的同时,亲身领受到父权思想对修道…
&img src=&/v2-252adcfe4d2fc6a937bf74a6d833571a_b.jpg& data-rawwidth=&512& data-rawheight=&5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v2-252adcfe4d2fc6a937bf74a6d833571a_r.jpg&&&p&【打倒佛教父权主义!Smash Buddhist Patriarchy!】&/p&&blockquote&&p&&strong&昭慧法师:解构佛门男性沙文主义&/strong&&/p&&p&原作者:昭慧法师&/p&&p&原转载链接:&a href=&/?target=http%3A///guandian/detail_/.shtml%3F_from_ralate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昭慧法师:解构佛门男性沙文主义_佛教频道_凤凰网&i class=&icon-external&&&/i&&/a&&/p&&p&原出处:香港宝莲禅寺&/p&&p&&strong&编者按:&/strong&昭慧法师是台湾研究佛教学术的比丘尼,她在履行出家僧人戒律生活的同时,亲身领受到父权思想对修道女性(乃至于男性)的伤害,于是,她成为佛门中的女性主义者,她剖析佛门中父权思想的根源、发展,她质疑“八敬法”或任何歧视女性的典籍内容,认为这些都违背佛法更高的正义。她坚信:解构佛门中的男性沙文主义,不仅有助于女性的心灵解放,而且也是男性心智解脱的要件。为此,观点栏目专门摘取昭慧法师的《佛教与女性——解构佛门男性沙文主义》一文,分四期为读者介绍结构佛门中的女性出家。该文也是当代佛教女权问题的先锋之作。&/p&&p& 标签:&a href=&/?target=http%3A///sofeng/search.action%3Fc%3D1%26q%3D%25E6%2598%25AD%25E6%%25E6%25B3%%25B8%258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昭慧法师&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sofeng/search.action%3Fc%3D1%26q%3D%25E8%25A7%25A3%25E6%259E%258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解构&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sofeng/search.action%3Fc%3D1%26q%3D%25E4%25BD%259B%25E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佛门&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sofeng/search.action%3Fc%3D1%26q%3D%25E7%%25E6%%25E6%25B2%%E4%25B8%25BB%25E4%25B9%258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男性沙文主义&i class=&icon-external&&&/i&&/a&&/p&&p&四川尼众佛学院新戒威仪具足(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曹立君)&/p&&p&佛教流传于世界,迄今已有两千六百年,传到中国也已两千年。它以“缘起”的基本原理导出“众生平等”的生命论:所有众生都是因缘和合下的产物,因缘和合而存在的众生,其任何(尊卑优劣的)差异都非本质上的差异,而是条件制约下的差异。当因缘条件改变时,差异也就随之而变(是谓“诸行无常”),没有任何恒常不变、独立自主而真实不虚的本质存在(是谓“诸法无我”),所以众生在因缘法则的本质上,都是平等的。&/p&&p&在这个前提下,佛法当然也强调人类的平等,而且在佛陀时代,就与顽强的阶级意识,产生了思想上与制度上的温和对抗。这种“众生平等”的基调,一直与世间的任何一种阶级意识(包括男性优越意识)呈现着内在的紧张关系。于是,在鄙薄女性的古印度,佛陀强调男女同为道器,同一解脱,而且在轻视女性的巨大文化压力下,审慎而技巧地减低男性僧侣与社会各界的反对声浪,而帮助女性成立了僧团。&/p&&p&“男女平等”这个在佛法的“众生平等”前提下再简单不过的逻辑,在现实环境中,却受到一连串严酷的考验,而且是自佛陀时代以迄于今;在历代典籍论述中,残留下了鲜明而不合逻辑,但又影响深远的“男性沙文主义”遗痕。这正证明了笔者前述的观察:阶级意识的捍卫者,不只来自文化教育与社会制度,甚至也来自每一颗无明、我慢的心灵,号称“佛教徒”的心灵,也没有全然免疫的可能。&/p&&p&古印度可考的历史中,从夜柔吠陀时代(公元前年)开始,女性地位就已是非常卑微的。《摩奴法典》说:“不名誉的根源是妇女。”印度教的经典中,有许多类似中国儒家“三从四德”观念的封建礼教,女子以丈夫为“天神”,以“服侍丈夫”为最高的天职。童婚和沉重的嫁妆,使得许多妇女受尽夫家的折磨,甚至被烧致死。&/p&&p&凡此种种,使得古印度妇女身处劣势,从而“不免知识低,感情重,组织力差”,这种后天不良的社会条件,再加先天上生理的弱势,这使得重视“众生平等”地位,并认为女性亦可证得解脱的佛陀,面对其姨母大爱道(又译瞿昙弥)所率领的宫廷女性所提出的出家要求,都不免沉吟再三,无法立即答应。&/p&&p&原始佛教典籍,无论是南北传那一部派所传的经典或律典,都留下了比丘尼僧团成立经过的记录,但其间内容互有出入,给予后人深刻的省思。依据《中阿含经》的记载,其时佛陀正于释羁瘦的迦维罗卫尼拘类树园结夏安居。瞿昙弥往诣佛所,先问女人是否可得阿罗汉果——女性可以修道证果,这就取得了女性在“出家”意义上的合理性。然而当瞿昙弥进一步问“女子是否可以出家”时,佛陀却制止了她出家的念头与行动。如是两次要求,受到两番拒绝。&/p&&p&瞿昙弥意志坚决,并不死心,闻说佛陀于释羁瘦安居已竟,当摄衣持钵,游行人间,于是与诸宫中妇女随逐佛陀,展转往至那摩提,又向佛陀提出第三次要求,而遭到第三度拒绝。&/p&&p&瞿昙弥旅途困顿,尘土坌身,疲惫之余,立在精舍门外,悲泣不已。这时佛陀的侍者,富于仁慈心又“多闻第一”的阿难见到伤心的瞿昙弥,问明原委,生起了同情心,主动进来代女性求佛允准出家。他问的同样是关键问题:“女人可否经修持而证得第四沙门果?既然可以,又有何理由不得出家?”&/p&&p&根据经典所述,面对这样的问题,佛陀回答其拒绝理由是:“若使女人得于此正法律中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令此梵行便不得久住。”诸部律典依此甚至进而推断:佛陀起先之所以拒绝大爱道等之出家要求,是因为“女性出家能令正法提早五百年灭亡。”&/p&&p&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p&&br&&br&[责任编辑:赵华] &/blockquote&
【打倒佛教父权主义!Smash Buddhist Patriarchy!】昭慧法师:解构佛门男性沙文主义原作者:昭慧法师原转载链接:原出处:香港宝莲禅寺编者按:昭慧法师是台湾研究佛教学术的比丘尼,她在履行出家僧人戒律生…
&img src=&/v2-0aad4fb72e2fa16286f94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8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v2-0aad4fb72e2fa16286f94_r.jpg&&原作者:丽塔·M·格罗斯&blockquote&&b&Rita Gross-Wikipedia &/b&&br&&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Rita_Gross&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en.wikipedia.org/wiki/R&/span&&span class=&invisible&&ita_Gross&/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p&&b&Rita M. Gross&/b& (July 6, 1943 – November 11, 2015) was an American&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Buddhist_feminis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uddhist feminist&i class=&icon-external&&&/i&&/a& theologian and author.&/p&&blockquote&&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Rita_Gross%23cite_note-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3]&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 Before retiring, she was Professor of Com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俗世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