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面试了一公司,卖大米属于初级农产品吗的如大米之类的,叫我做店铺运营,老板让我谈谈看法,好像搞砸了,应该怎么说啊

英拉是如何搞砸中泰大米合同的
英拉的麻烦仍未结束
  英拉的麻烦似乎一个接一个。
  由于担心更深的卷入泰国国内的政治漩涡和反腐调查,中国国有企业北大荒取消了一份从泰国采购120万吨大米的合同。
  这是泰国总理英拉最近的一次挫折,并可能最终葬送她的总理职务。
  这笔合同是中泰两国“高铁换大米”计划的一部分。2013年10月,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泰国后,中泰两国政府达成该协议,中国参与泰国高铁项目建设,泰国则以农产品抵偿部分项目费用。
  英拉原本希望该计划能缓解其大米收购政策造成的恶果。由于泰国政府高价收购大米,而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又出现剧烈下跌,政府销售困难、亏损严重,大量拖欠农民购粮款,以致怨声载道。
  这些农民是英拉政府的票仓和基本盘,英拉在两年半前推出大米收购政策,正是为了赢得他们的支持。这些农民曾帮助英拉赢得大选,但英拉正在失去他们,并很可能将因此而失去总理职位。
  糟糕的粮食收购政策
  在英拉担任总理之前,英拉所在的为泰党就在竞选时承诺,会以远高于市价的价格,直接向农民收购稻米。当时,泰国大米的市场价格为11000泰铢,为泰党承诺出价15000铢,农民可直接获得政府的差额补贴。
  泰国当时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据华尔街日报分析称,英拉和她的顾问们认为,通过将这些从农民手中买来的大米囤积起来,他们能推高国际市场的大米价格,并从中获益。
  英拉2011年8月担任总理后,迅速实施了该项政策。泰国时任副总理兼商业部长吉迪拉公开宣称,“我对于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国的身份不感到骄傲,我感到自豪的是能够让泰国的农民以合理价格来种植和销售产品”。
  2012年,泰国果然失去了保持近半个世纪的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国地位,上半年大米出口量不敌印度和越南,同比下降45.44%。
  但英拉的盘算并未如愿。
  在泰国实施高价收购政策之前,由于印度、越南等过限制大米出口,国际米价从每吨300美元飙升至1200美元;但当泰国政府开始高价收购、并大量囤积大米的时候,由于国际大米产量增加,印度等国恢复出口,国际大米价格迅速从1000美元滑落至390美元。
  由于泰国大米价格被政府人为推高,迅速失去国际竞争力,国内库存堆积如山,2012年去年出口量大跌3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年11月表示,泰国自该政策实施以来,已累计造成44.6亿美元的损失,若继续执行该政策,将继续承受损失。但泰国官员认为,该计划的初衷是向低收入农民提供援助,不应取消。
  但该政策并未帮到农民。
  尽管该政策大幅提高大米收购价格,但农民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获得售粮款。由于泰国政府收购的大米销售不畅,财政部并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支付给农民。很多愤怒的农民已经走上街头,向政府施压,要求支付拖欠的售粮款。
  腐败调查“惊吓了中方”
  英拉的大米收购政策在还没有实施的时候,就已颇受争议。
  由于大米收购政策的主要受益者是农民,而英拉和为泰党的主要支持者也是农民,反对者指责称,这是典型的民粹主义,是用全体纳税人的钱收买农民的选票,收购过程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腐败机会。
  反对者看起来似乎是对的。
  1月16日,泰国反贪委员会(National Anti-Corruption Commission)对大米收购政策中是否存在腐败问题进行审议,在听取了一个专门调查委员会历时一年多的调查结果汇报后,决定起诉前商业部长和助理部长,以及参与大米贸易的两家中国公司的泰方代表,共计15人。
  反贪委员会还决定进一步调查作为国家大米政策委员会主席的总理英拉是否放任腐败产生。如果罪名成立,被提起刑事指控的英拉将立即失去总理资格。
  该委员会还认定,在泰国与中国进行的政府与政府大米销售过程中,有人员和公司作出虚假行为,参与的泰国公司也可能并非国营企业,并涉嫌伪造虚假的大米出口数额。
  根据中泰两国政府签订的协议,对华出售大米由泰国商业部对外贸易厅与中粮和北大荒两家中国国企负责执行。据了解,反贪委员会调查后发现,对外贸易厅将大米出售给两家中国公司的泰方代表后,这些大米并没有被出口到中国,而是转手给了泰国企业,最后又高价卖回给了英拉政府。
  据了解,两家中国企业的泰方代表都是英拉所在的为泰党的民代助理。
  这也是北大荒决定取消大米合同的直接原因。泰国商业部长称,反贪委员会对大米收购政策展开的调查,“惊吓了中方”,“中国对与我们继续做生意缺乏信心”
  (本文作者尹守革,综合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本、华尔街日报、大公网、知乎等报道。)
  您有财经人物的料要爆吗?欢迎“我来说两句”跟帖,或者发邮件爆料:yuxiangliu@
商海沉浮,各领风骚三五天;谁与争锋,后浪拍死前浪。本栏目由坐镇,闲来无事,诉说当今最热财经人物,不能独家,也求独特。恭候您周一到周五来听故事。来者都是客,您要是有商人、官员、学者、财经热点人物的料要爆,欢迎跟帖,也可邮箱爆料:yuxiangliu@,或猛戳“我要爆料!”
[]往期回顾  《望楼河杂志》第13期整理出来给大家网络上阅读,因为发行量有限,不能人手一本,还请大家见谅。
  《望楼河文艺》word版乐东E线固定下载地址(新浪文库或豆丁网都可以找到相关下载)
  /thread-608-1-1.html  
  关于乐东<>杂志的几个问题解答.
  1)以刊物形式出版第一期时间:
  2009年10月份出版第一期,前面以报纸形式出过一期,后来纪明教找上法戈,于是有了刊物形式的出版。
  2)发行间隔时间
  属于季刊,主要是法哥一个人出费用,只能办季刊,一年四到六期。
  3)稿源
  乐东本土出生作者,十分稳定
  4)稿型
  以表达乡土,记载乡土,传承乡土文化为主
  5)发行量
  1000份.还是经费问题,法哥用自己少有的退休工资来资办.
  6)发行方式.
  以邻近地方派送为主,无法照顾到太多地方朋友
  7)投稿方式:
  相信以上都可以满足大家对乐东<>杂志的一些基本问题.
楼主发言:81次 发图: | 更多
  封面    封二    封三    封底  
  目录1    目录2    
  致读者
  我本人“自费创办”望楼河杂志,旨在本着中共中央有关文化工作指示精神进行, 宣扬对党对人民作出贡献的人士,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挖掘和弘扬家乡本土文化,繁荣本地区文化事业。
  一、《望楼河》创刊面向农村,由农民和广大知识分子供稿,每期经费8000元印刷1000本(并网上登载内容),从2009年9月至今已发刊13期,在海南地区享有盛誉。
  二、为了传承文化,创刊独立自主,经费充足即办,紧缺停办。
  三、望楼河杂志宗旨在于挖掘和弘扬望楼河流域乡土文化进一步宣传乐东及海南乡土文化。遵照文化知名人士周德光先生的提议,认真彻底的把望楼河两岸及乐东,海南已埋没及淡忘的乡土文化的草根草薯尽量挖掘出来,弘扬家乡乡土文化,海南乡土文化,为建设海南旅游岛文化放出异彩。
  四、本编辑部工作人员深入农村采风,彰显正义、弘扬人道、评击腐败,为人民服务。
  五、本刊发表过的文章,其他杂志要转载,应经本编辑部和作者同意。强行转登,视为侵权。
  社会活动或文化交流,应经本刊编辑部批准,擅自利用本刊名义参加,编辑部不给予认可,还要追究民事侵权补偿责任。
  愿《望楼河》成为海南乡土文学中的一个亮点,愿她今后的业绩不断为乐东人民增添光彩。
  乡土人文
  蔡明康(罗马)
  马岭人,博物多识,编史写志,皆是老手。
  志,或称书,曰考亦然。志是记传体史籍的一种体载,经晋到唐,体例渐臻完备。
  披阅《马岭村志》,书里分类记载民国七年(1918)至公元2012年该村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卫生、民兵以及人物、民俗民情等内容。它集中史料,探析马岭村的社会面貌之变迁,考察村民情之流变。史料翔实、厚重,内容多彩、丰富,极有乡土之特色,是马岭村近100年的历史缩影,因此它是一本值得史志工作者学习与借鉴的一册地方性史志书籍。
  志书一般分为两大类:总志(全国性的)和地方志(州府县的)。总志如元、明、清官方所编纂的《大元一统志》、《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地方志以州府甚至乡镇为单位编写的,如宋敏求编《长安志》和其他县志,如《南浔志》、《乌青镇志》以及三亚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三亚市志》等,均都属于地方志书。
  全国总志和州县志,除编入经济、政治、文化、天文、礼仪、军事等方面的内容外,还记载山川、物产、贡赋等内容,后来增加编入了人物、职官、科举、经籍、艺文以及历史事件等门类的记载。因此志书历来一直倍受学者和专家所重视,故我相信《马岭村志》,它具有较好的文史价值,又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它的编行肯定是会博得史志工作者所能喜爱的。
  马岭人有文化的远见,他们热爱家乡又重视村民的文化建设。盛世修志,他们较好地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容易,了不起。他们村虽小人更少,但是办起了一件功德千秋的大事的确难为乡亲了。据我所知,至今在三亚市,以村为单位修志者,真是凤毛麟角,寥若晨星。唯独马岭,绝无仅有。《马岭村志》饱含着编纂者和参与者的智慧和辛劳。此苦役决非一般,其精神感人之深,令人油然脱帽,致敬如仪。
  是为序。
  2012年小暑后三天
  于恬退居
  跟着法戈办杂志
  ——记三年多《望楼河》杂志编辑部的日子
  吉训言(抱贵)
  跟着法戈办杂志不知不觉已有许日子,认识了不少人也经了不少事,三年多不长也不短。我把这三年所经历的事记下,也让读者更全面的了解《望楼河》杂志操作的方式,更好的关心,呵护她。
  认识法戈是一个很偶然的,2011年天涯乐东版春节集会,杨老师(杨生龙)也来参加,期间因为某件事,杨老师给法戈打了个电话,引见了我和陈积雨(东孔)给法戈认识。于是,第二天我和积雨便去利国拜访了法戈。在当时利国车流如潮尘土飞扬的街头,槐树下,老爸茶,这就是俩大男孩和法戈相见时的场景。也许是命运的邂逅,三年后想起这一幕也时时感到不可思议,也许是年轻的冲动。
  乐罗村人。前面已说了认识的过程,这里就不再陈铺了。法戈70来岁的人,杂志编辑的工作也是没接触过,可以说是边办杂志边学。集稿,选稿,排版,印刷,法戈也是全程参与。这期间的坚辛是无法一一用词描述,因为他本人就在那,就是最好的描述。法戈办刊很坎坷,因为法戈身体不方便,很多人以为法戈不懂办杂志,但法戈都坚持过来了,成功了,获得了社会的认可。杂志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法戈都以他的智慧,毅力化解。对不懂的,需要用到的他会去学习;对待不对的事情,他会去说出来,避免犯错。
  因为《望楼河》杂志的作者基本上生活在乡村,所以杂志书写的也是以乡土为主。《望楼河》杂志也深深的扎根于乡村读者、作者心田,因而杂志在望楼河两岸民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群众所推荐。平时群众都以各自文学水平高而自擂,却又无稿件来评说,自《望楼河》杂志办刊后,皆以杂志为秆,若有人说自己文学水平高,旁人便出言:水平高,那得给法戈瞧瞧,刊登在杂志上,再拿来评说一二。话出,众人便无再作答。有人因此消逝;有人因此发奋习作,投稿给法戈,让众人评。
  《望楼河》杂志丰富了两岸群众的精神文化。
  刚认识法戈那会,法戈平时居在利国农行大楼7楼,杂志编辑部也设在那里。
  7楼是顶楼有间房子,房子外还有大场空地,夏天凉风习习,我和法戈及三哥(纪明教)没少在那谈天说地,仨人在屋外度了不少夜晚。
  7层楼不知大家对这个数字有没有具体化的概念。我来说我对这个数字的概念,自从我一个姐搬到7层楼,一个住在6层楼住后,我就很少探亲,看到那楼梯都望而生畏,这就是我对楼层的概念。虽然天睛时我每天傍晚会慢跑几公里。
  法戈腿脚不方法,还天天扶着楼梯慢慢上下,多趟。有人要杂志,便领人上去,又再下来
  7层楼。
  2011年7月法戈独自参加了海南文化人组织的一个去北京的活动,上了一次长城。
  现法戈已搬乐罗回家中及乐罗文化站居住。为了方便家到文化站两地来往,法戈儿子给他买了自助轮椅车。在文化站法戈也是一个人扶着楼梯上下。看了揪心,法戈说习惯了。
  搬回乐罗后,法戈在家乡开展了不少文化事业,青少年文化基地、《望楼河》杂志编辑部、老人活动中心、业余琼剧团等等都落户乐罗文化站,乐罗文化站坐落于原乐罗公社。这时,九所镇政府也对乐罗文化站进行改建,更好的服务乐罗群众。如早期林晓建的舞台进行翻新及加建更衣室和厕所,并在文化站内建设健身器材让群众健身用,同时和《望楼河》杂志共同举办了不少文艺及各种活动。现在乐罗文化站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群众眼前。
  法戈对民间传承文化活动也大力支持,除了乐罗的文化活动外,如罗马村妈祖庙的各种活动,若身体无恙都尽可能的参加,并以文字及图片的形式记载于《望楼河》杂志上。还有一些村落的文化活动也正筹划邀请法戈参加。  法戈生活很简单,平时就在文化站写写稿子,或外出利国喝茶,或外出访友,再者就是去三亚海口广州治病。因为法戈为人正直,所以朋友都对法戈以诚相见。  这就是法戈的生活。  纪明教  罗马村人,在家排行老三,且年长于我,所以称为三哥(以下都如此称呼)。因为三哥帮着法戈办杂志,认识法戈没多久,自然而然的就认识三哥了。三哥老实厚道,任劳任怨,胸怀坦荡,毕竟是在北京大学念过书的人,法戈看准他是有道理。三哥管法戈叫阿舅,经考证,有一定的亲戚关系。法戈也一直让我叫他阿伯,但我觉得叫法戈才能表达我对他的敬重,所以我一直也没有改口叫阿伯,叫法戈。  法戈办第一期是以报纸的形式出现,三哥看到后找上法戈建议办成杂志。季刊,每期一千本。而且还提出了很多建议,如法戈做为主编要多写文章,比如《日元的故事》等一些乡土相关的题材。  命运就这样把认识了十来年的这俩个人牵扯在一起,并走过了风雨五年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结下了缘,结下了心。三哥把法戈当成亲长辈一样对待,对于杂志也是一心一意的去做、去付出,法戈对三哥也是十分的爱护。  陈恩松  乐罗村人,恩松伯高中毕业后,受外在因素干扰,不得志,故在家务农,是个农民。在没有担任《望楼河》杂志编委时,谁也不知道他还有书写文章这个才华。恩松伯在农村给人的印象是,手中拿着一根牛鞭,埋头赶着头牛,做生产,对身边关于文字方面的东西不爱搭理。子女长大了,恩松伯就跟着子女住在一起,帮带孙子。这时,恩松伯就是个慈祥的爷爷,和别的爷爷们一样,领着孙子上下学。同样,也没有人发现他书写文章的才华。  法戈办起《望楼河》杂志后,俩人如千里马遇伯乐,恩松伯的书写文章才华得到了释放。子女亲戚感叹其有这个才能,十分支持恩松伯写文章,当然在带好孙子前提下。  恩松伯因年龄及家庭因素,不像我们年轻人一样在法戈前后忙碌,但恩松伯用他的方式完成了一个编委的责任。恩松伯能利用有限的时间读书,书写文章,十分得难得,而且写得这么好,实在是我们的榜样。  在这三年多,还先后认识了不少长辈、老师、作者、读者,如周以仲、苏梦、周雪冰、陈作翠、林素梅、林永金、关义尧、关维相、陈永平、郑家洽等都给我很深刻的印象及感触,也用各自的方式去帮助《望楼河》杂志。当然还有很多人,如见过面的蔡明康先生,周德光先生、张跃虎先生、罗灯光先生等等就不一一列举,都是望楼河畔的子女,都是乐东的儿女。  工作  既然是编辑部,那肯定是有工作的,工作的内容:集稿、选稿、审稿、排版。  集稿。  集稿原先是靠法戈人格魅力的,现在发展到以法戈人格魅力及杂志本身为平台的投稿方式,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成功。稿源也由原来的望楼河两岸向周边及全县到全省发展,当然更多的还是以乐东人为主。  稿件也从原来的手写稿向子电子稿变迁。手写稿法戈都是先花钱打字出来,然后才传到邮箱里,现在也有相当量的手写稿需要法戈花钱去打字。12期的民歌就花了三千元多打印费,13期的稿件也是千元多。捧着一张张散发着墨香的稿子,法戈乐在其中。  选稿。  选稿是排头兵,很重要,选不好,对整个杂志的质量好差有很大影响。只选老面孔的稿子一般都差不到那里,但若没有本地区本县新作者加入就如没有新鲜血液。没有新鲜的血液加入,对地区的文化就起不到促进的作用,所以这个问题是选稿的重中之重。每期既要有质量好的文章,又要有新的作者加入,新的作者文章又不能太差,又不影响杂志质量的整体效果。这可是对编辑部的头一出工作就提出了硬性要求。  稿件的内容是杂志的灵魂。  杂志的定位是乡土文艺,因此稿件偏重于乡土。对此法戈经常引用周德光老先生的话“要把望楼河地区的草根草薯挖掘出来” 作为整个杂志的方向,选稿的宗旨。  这句话很好的解释了乡土的含义,也定位出了杂志的方向和内涵。很多人也许不懂乡土的定义或含义,所以不知道如何写。下面摘自百度上的一段文学上的解释。  所谓“乡土文学”,往往让人联想到某种奇趣盎然、野气扑人的田园诗意,月下小景、水乡夜色或空灵雨景常常成为乡土文学恬静怡人的意境,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老人、女孩和黄狗更是时常作为一种乡土文学的典型背景,昭示着乡土文学所可能具备的某种超然的美学特征。不过,乡土文学中也亦时常出现粗犷的民俗,剽悍的民风,甚至是野蛮的陋俗、愚昧的乡规和残酷的阶级压迫,所以,如果认为乡土文学只是叙述心灵的净土或只描写诗意的田园风光,显然不够全面。乡土文学中,粗犷的阳刚之气与纤细的阴柔之美同在,化外之境的淳朴人性和波澜壮阔的阶级斗争都可以为乡土文学所容纳,而愚昧与文明的冲突,在中国乡土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更是形成了一个越来越突出的主题。  上面阐述了乡土的含意,别看字面这么长,其实说白了很好理解,用周德光老先生的话概括也就是这个意思。简单的说就是故乡的土地上所发生的事物。虽然你没有走到他乡,但你从小生活到大的地方就是你的故乡。所以你只要把你生活的事写出来了,也就是乡土文学。以上简要若引起读者的共鸣,可以写文讨论,给习作的读者更多思路。  周昌健写的《椿臼》,陈远平的《家乡物产三题》,黎祖富的《77年骑着牛车去高考》等等,都是很鲜明的乡土作品。或者一些平时的生活,具体的题目表现比如《二爷的烟袋》 、《父亲的牛车》 、《小伙伴的弹弓》、《抱旺老街的骑楼》、《九所新区的变迁》、《母亲的豆腐磨》等等现代的近代的古代的都是很好的题材。上期蔡明康先生,这期张跃虎先生的几篇文章都是我打的字,细读后对写作很有感悟。有道是书要常读,笔要常练,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对得起读者读你文章所花的时间。  审稿  来稿很多,经过了第一道选稿,然后进行第二道审稿程序。审稿要认真,选优录用,不合格的,就选不上。一稿多投也选不上。有的人传来多篇好文,但篇幅有限,不能同时刊登,可放到下一期,希望谅解。从严把关,这样才能提高《望楼河》杂志的质量。审稿实际上是一种审美,把美好的东西挑选出来,并让大家欣赏。所以审稿要有较高的文学修养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一期杂志既考虑局部美观,又考虑整体美与和谐美。既考虑作者又要考虑读者,文章刊登出来后,让人读后有内容,有启发,有感染力,奇文共欣赏,产生一种共鸣。  有人多次来稿,但没采用,就是因为文章达不到要求,希望作者多多浏览《望楼河》杂志上的文章,相互比较,寻找差距,从中借鉴,
  努力提高创作水平。写得好的文章,编辑都会采用的。  排版。  早期的排版都是法戈集好稿子,然后编辑部陆续完成选稿的过程,三哥来利国(进入编辑部后两期我也如此)。在利国的电脑打字室排好,打印出来看,校对。校对好,才发过去给印刷厂,过几天印刷厂排好后,发过来。再去利国,校对。如此多次,若无误,印刷厂可印刷一本出来,最后确认无误就可印刷。基本上流程就是这样子。  现在,基本上是在三哥家中电脑操作,确认后才叫印刷厂刷一本出来,再交给法戈,然后编辑部再进行最后一次校对。有时,出版时间的推迟,则是为了把杂志的质量做得更加好。  工作环境改进是看得到的,省钱省时省工省事更方便,效率的提高是明显的。这转变少不了三哥的努力学习和法戈的支持。三哥从不熟悉打字到电脑办公通,这期间可是下了苦功夫。为了学习电脑,三哥还专门买了台电脑来用。有不懂的或电脑坏了,基本上不是三哥跑来我家,就是我跑到他家。就这样,两年三哥熟练掌握了电脑基础应用,熟练打字,网络基础应用,office办公应用,摄影等等。  劳碌了一天的三哥在排版期间经常10点不到就坐在椅子上不知不觉睡着了,估计是上班累坏了。这时,我把活尽量多做点。  杂志每一期十几万字,并不是简单的把文章收集并堆砌在一起就成一期杂志内容,假设是由文章堆砌而成,则可拖几辆牛车到新华书店,把书载回来,一下就可以出版几百期,也是没问题的,但是这样做有什么意义!《望楼河》杂志则是把来稿经过精心挑选,详细分类,才能形成一期的内容。假设把一篇写得不好的文章挑选进来,它会成为一段历史,那么我们如何向下一代人解释。  《望楼河》杂志每一期都凝聚着法戈的心血,望楼河两岸的期盼,所以杂志每一期的文章要能体现出杂志的进步,作者的进步,弘扬地方的人文。这就要求我们编辑部去研究,去思考,去引导,并付出实际行动。《望楼河》杂志已提升为望楼河地区的文化,编辑们应有奉献精神,向望楼河地区人们负责,所以每一期编辑部都是用心去做,而且还是不计报酬的。为了更好的做好杂志工作,三哥自费买了台台式电脑,我也自费更新了台笔记本电脑以方便外出用及一台单反相机。  出版的费用则是法戈用自己的退休金和在利国的一个铺面的租金来维持。也有企业找过法戈要在杂志上做点广告,但法戈觉得民间乡土文学应该是纯朴的,放上广告就失去了农村人做文化的目的,至少目前是这样,而且现在法戈的钱也马马虎虎够在杂志上用。  生活  有工作,就有生活。  其实我也有想把这写成《望楼河编辑部的故事》冲动,因为法戈不是只有你看到的腿脚不方便,法戈这些年也有很多精彩的人生,当然以前的更多体现在法戈已出版的《风雨之路》及将要出版的几本自传体书上,三哥也是,编辑部里的成员也是。只是现在年轻,再者忙于生活上的劳累,无法静下心来写传记。若干年后,文笔沉淀于心,再把杂志的一些轶事书写。  吃。民以食为天,劳累了一天,得吃点东西填饱肚子,才有力气接着干活。我们对吃不是很讲究,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基本上因地制宜,有啥吃啥。利国羊肉很多,很多时候都以吃羊肉为主,羊肉温和,老少皆宜,什么季节都可以,几人百来块就搞定。  住。基本上我和三哥去利国见法戈时差不多都过夜。前期是住在农行的七楼,房子经常不通水。只有半夜才会滴水,这样第二天就有一大桶水。有时,半夜水会稍微大一点点。如果水滴大点我和三哥就洗澡,没有时就不洗了。我们在房子外面打地铺睡,就着星星,月亮,我们仨人经常聊到很晚才睡。  现在法戈搬回乐罗文化站后,我和三哥就在文化站二楼会议室里的会议桌上睡,桌子很大,睡上七八个人都没问题,我和三哥各占一边。在法戈身旁就近睡,是为了和法戈睡前醒后多聊一二个小时,而去住宾馆,就没这么多时间聊天了。  行。法戈行动是不太方便的,但他黄流,佛罗,三亚,县城也经常去,经常坐的车有班车,风彩车(三轮车),小车。对我和三哥来说,去利国找法戈是件令人感到愉乐的事,听着法戈讲他近期的事,交换一些稿件的心得。经常和三哥下班后傍晚七点多赶到利国或乐罗,第二天天没亮又赶回去,有时会下午才回。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在这编辑部的日子对我来说是很难得的,认识到很多人,碰到很多感人的事。在没有稿费的情况下,很多读者纷纷拿起手中的笔给《望楼河》杂志投稿,有如农民,老人,学生,打工者,三轮车主,教师等等各行各业的。  民间办本杂志不容易,要多方面肯无私的付出,不计报酬的去做。用法戈的话来讲,“跟着法戈办杂志就是‘做无钱工,吃有钱饭’”。  跟着法戈办杂志  《望楼河》杂志这个平台让我们有个立足之地,有了走向外面的机会。她让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在两岸人们眼中成为一张张熟悉的脸颊,她把每个人的名字铭刻在《望楼河》杂志上,她让每个人成为后人追根溯源的对象。  《望楼河》杂志,这是一个区域无法割舍的情感选择,相信很多人都在这几年伴随着《望楼河》杂志成长而成长,并且让大家知晓。  我们投稿,  跟着法戈一起办杂志。  (法戈,纪明教,陈恩松对本文提出很多宝贵意见)
  一块碑见证81年前助学史  苏建强 摄   见习记者 赵优  送碑路上,乡亲夹道。   随着一锹锹的泥土慢慢埋好石碑的根基,阳光下,63岁的乐东黎族自治县九所镇罗马村村民周亚诗的脸上除了笑容,还有些许不舍。  到今年,这块“罗马村教育基金会特别捐碑”已经在周亚诗家里待了整整70年!  “从外公、父亲到我,深觉这块碑意义重大,一直以来尽心保护。今天捐碑,除了表达对祖辈的感激,也是对后人的一种激励。”周亚诗话语的背后,是祖孙三代乃至整个罗马村对重教助学风气的不懈传承。  特别捐碑重见天日  今天上午,乐东黎族自治县九所镇罗马村热闹非凡。当地妈祖文化协会的会员们腰系红带,举着旗帜,一路上敲锣打鼓,走进周亚诗的家。鲜艳的红花绑在石碑上,犹如节日般隆重。  几位村民一同扛起肩上的木杆,抬着特别捐碑前往村里的妈祖庙。村民们跟着队伍,不断上前抚摸捐碑,期待能够讨个好彩头。  1932年,罗马村成立了教育基金会,周亚诗的外公蔡文郁就是发起人之一。为纪念热心教育事业者,基金会设立了罗马村教育基金会特别捐碑,凡捐资2千文以上者,即刻碑以纪芳名,全村共有108人的姓名被镌刻于碑上。  罗马小学建起,蔡文郁任第一任校长,特别捐碑立在校内。然而不久之后,日军侵琼的铁蹄践踏到了罗马村。1943年,罗马小学被日军拆毁,砖木用作防御工事。1943年,因担心特别捐碑被日军挖走破坏,蔡文郁把这块特别捐碑带回了家。周亚诗回忆说,外公也不讲这块碑是怎么来到我家的,只交代我石碑很重要,要好好保管。  前几天刚从海口回来,周亚诗叫人把特别捐碑描了红漆,准备重树,妈祖文化协会也为捐碑仪式排练了好几天。  重教助学蔚然成风  罗马村重教传统由来已久。且不提明清贤达之士“急公兴学”,单是民国年间的寡妇麦金博妈将4个孩子送去海口、嘉积等地求学就可窥见一斑。  “村里有这样一个风气,不管多困难,也要供孩子上学。”三亚文史专家蔡明康说,正是由于浓厚的学风,解放初期,从罗马小学毕业的孩子因为成绩优异而名气在外。  进入新时代,越来越多的罗马村学子迈入象牙塔。今年,罗马村参加高考被录取第一批和第二批大学的共有21人。“考上一本的资助1000元,二本资助800元,家里困难的,我们还会增加资助。”妈祖文化协会会长陈定祥透露。(转载海南日报)  看似寻常却奇崛  --------评蔡明康《三亚史物今存》  周伟民  三亚蔡明康,文坛老作家,历任三亚市文联主席,海南省文协副主席,著作丰实。更可贵的是,他数十年如一日收藏民间史物珍品,诸如一纸田契,两个海螺号角,一份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毕业证书,一部周谷城的《古史零证》,一个古钱等,他都视为珍宝,刻意搜寻。他对这些看似寻常的物品,朝夕摩挲,细致考订,一件一件去开掘它们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形诸文字,并涉笔成趣!而后编辑成书。过去曾经读过他的《三亚民间书契寻真》,近日,又读到他在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三亚史物今存》。  蔡明康“处处留心皆学问”。他深爱三亚本土文物,并用心收藏。在这部新著中,经他挖掘抒写的,有崖州的三寸金莲,五代百年槟榔灰缸,同治时期的过继合同书,孙中山中华民国纪念币,崖州港门炮台火药缸,陈独秀与肖四和的藤箱等五花八门的诸多品种达125则之多!一物一则,逐件叙述。每则都附有珍贵的文物图,图文并茂!上至唐、宋,跨明、清,下至“文革”,这一百多件文物,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幅鲜活真实的历史生活画面。  《三亚史物今存》积存着各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信息,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契据、政法、军事、海防、兵器、民俗、书信、告示等十一类,通过这许多史料,他探析着社会制度的变迁,考察了一个地区风俗民情的流变。我们随手检出下列诸篇看看。书中第一篇《崖州三寸金莲》,他一共搜集了12双。作者写道:“金莲一双,泪汁三缸”。这是崖州的农谚,也是封建时代妇女血泪史的实证。他所珍藏的在三亚发现的冯白驹“琼崖处在全国解放前夜”讲话稿,记录了海南岛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几十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历史的真迹。国民政府崖县的“征收田赋通知单”,是国民党当时在崖县的最后一张“征粮”文告,见证了国民党溃遁台湾前寅吃卯粮、国库亏空的狼狈状况……诸如此类,对于追寻中国及三亚历史的踪迹,极其珍贵,深具文化史价值。  蔡明康在向世人展现他的珍藏品的同时,作为一位老作家,他以朴实无华的笔调,真实生动的述写,介绍了每一件藏品的由来及所展现的历史故事。如他所收藏的“一把日寇侵崖军刀”,他在述说如何获得这把军刀的同时,也详细考究了八年抗战时期崖县人民与日寇斗争的历史,唤起人民对苦难历史的记忆。  两只在古玩市场购买的古砚,他用散文诗的笔调,抒发出对古砚古雅精致的感受。诗意盎然,富有抒情意趣!  如果说上面这一篇是通过对古砚的装饰的赞美来抒发情怀的抒情诗的话,我们不妨再读一篇记事感怀的叙事散文,以看出一位老作家宝刀不老的生花妙笔!  《崖州木屐》一篇。开篇用《崖州老话头》“脚穿三眼屐,身登青云梯。”作为引语,引出屐的历史:“‘屐’是古代对木制底鞋类的总称。有平底和装齿两种,开始为雨具,后成为一种便鞋,但访友和宴会时一般不穿。据冯盈之先生编著的《汉字与服饰文化》一书载:‘木屐的历史十分悠久。1987年,浙江宁波慈城镇出土一双迄今为止中国最古老的木拖鞋。这双木屐把中国的木屐历史往前推进3600多年,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古屐,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鞋类实物。据目前的发现,最早穿上木屐的人应该就是宁波慈城人。’”接着,点出作者珍存两双崖州木屐的来由。然后说是因为对此物的情深,故“笔者常在晚上洗脚后把它与和服相配着穿,行动起来,‘咯哒’作响,悦耳清心,自得其乐。”这是伏笔,后文呼应。  作者将中国、日本和欧洲人都喜欢穿木屐以及“足下”这一悲壮的故事引申出来。后面颇有情趣地记述了解放初期在广东省一次庄严的干部会议上发生的“崖州木屐”故实:
  解放前,崖州人普遍用木屐代替鞋子穿,因此,三亚、红流、黄流、九所屐店比比皆是,随处可见。曾记得,1952年与林灯荣同志分携,直到14年后在三亚重逢,老同学送给我相见的礼物是他亲手刻制的黄流木屐一双,这足以证明此物在民间非同一般礼赠了。更为有趣的是,1954年崖县有位平民化的陈县长,一次他去广州省城开会,穿着崖州木屐从后排‘咯哒、咯哒’往前排就座。首长在台上发话:‘哪里来的?’回话:‘崖县。’首长说:‘崖县木屐,声音动听,节奏交错,和声并列,好,下次请你买一双带来。’一时引起了全场的笑声。  这是对上文木屐“咯哒”“咯哒”的呼应,也是主题一笔。但点到即止!  老作家犀利之笔和生花之笔互见,将每一件“史物”开掘出的深刻的文化内容,跟抒发朝夕摩挲中的悠闲情趣互动。这样,三亚民间的史物不仅珍藏于“无门斋”中,又通过《三亚史物今存》的出版,令广大读者共赏。   绿野的企盼  张跃虎(孔汶)  同糖业一样,崖州的种植业仍然是在农业的框架内进行的。说到底,糖业也属种植业的一项内容。只是糖的生产加入了较多的工序和技术,且在所有与农业相关的崖州的经济项目中,它的规模和效益都是较大的,所以让对它的交代占去独立的一节。除甘蔗外,崖州值得一谈的经济作物还有若干。这些作物如同甘蔗一样,寄寓着崖州农民在种稻糊口之余改善生活的一种期盼。  兹逐一简介如下。  (1)槟榔树  它的历史比甘蔗古老得多,给崖州农民带来的收入也是颇为可观的。地方志书对甘蔗还不怎么在意,却常点到它。它既是朝贡之物,也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崖州志·风俗》云:“俗重槟榔”,因为定亲、结婚、待客、赠礼等,都的用它;结婚更离不开槟榔。它是定情的信物,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年四季,熏干的、新鲜的交替使用。或许是它所含的槟榔咸、鞣酸等有兴奋神经的作用,好些乡民喜欢嚼它为乐:一片槟榔,小块它的果核、半张沾了石灰并包成三角形的辣味扶蒌叶,统统塞入口中,嚼出满嘴红汁,吐之状如鲜血。有的人嚼上了瘾,由是渍黑整副牙齿。普遍的需求使它成了交易场上最常见的货品,当然也就成了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崖州志》尚没有开列糖税、蔗税(可能古代崖州的糖业尚在萌芽阶段),却把“榔椰税”摆在“榷税”之首,“银四十四两九钱三分六厘。” 故宋人王象之在《舆地纪胜》第124件专写琼州时指出:“非槟榔之利,不能为此一州也”。  在崖州,开出一个槟榔园就意味着家道殷实。但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毕竟极少,多数家庭都只能在房前屋后种上若干,倒也把家居点缀得生机勃勃。槟榔可以说是南方最美的树种:它苗条秀气,娴静端庄。玉雕似的光杆顶端陡然张七十几片羽状翠叶,扫云佛日,凌空欲翔。最是新风巡夏夜,槟榔花满庭芳,特令人心醉神往。流放崖州的逐臣们曾留下一些咏唱它的的佳作,如宋代的卢多逊的“上篱薯蓣春添蔓,绕屋槟榔夏放花”;明代王仕熙的“千树槟榔养素封,城南蓠落暮云重”等。他们写的虽是江南树景,按整个崖州的村庄莫不如此。  (2)棉花  据信棉花同甘蔗一样,都来自南亚次大陆。我推想,崖州和南亚都处于由泉州、广州通往大秦(古罗马帝国)的海上丝绸之咱的航线上;其气候、土壤与南亚又较为接近,故原产是处的这两种作物,特别是棉花,极有可能是先从崖州“登陆”海南岛,再向中国内地传播的。关于这个问题, 我在下一章还要述及,这里先不细说。崖州的客语方言一直称棉花为“吉贝”,至今不改。海南、广东一些古籍的叫法与此相同。古时的海南籍学者、诗人对棉花也多有咏唱。明代邱浚诗云:  吉贝传从海上来,性尤温暖易培栽;  富贫贵贱皆资赖,功比桑麻更倍哉。  与邱公同时代的崖州籍学者钟芳也写过:  山下小园收吉贝,屋边深处叫軥辀。  我故乡那些古老的民谣更屡次唱到它,如:  上岭劈园种吉贝,好得加条衣相换  从诗人的吟咏和百姓的歌谣中,可知棉花在海南曾经大面积栽种,一度成为衣服之源,并且也大量进入过流通领域。宋·赵汝适《诸蕃志·货物》说及琼岛土产时,称这里“惟槟榔、吉贝独盛,泉(州)商兴(化)贩大率仰此”,足可为证。古崖州的纺织技术曾一度领先全国,而元朝不无关系。及至十九世纪中叶,洋纱进入海南,棉花的种植业才逐渐式微。儿时到野外牧牛,我尚能于半丘陵地带遇到零星的野生棉,也曾在赤日热风中嚼吮过它青色花苞里的汁水——其味微甜,略带酸涩;虽不可口,聊以解渴。如今,它已难得一见了。  (3)海棠  崖州的“海棠”不是用来观赏的那种贵族型同名植物,而有其非常实在的经济价值。它是落叶乔木,椭圆形的大叶子丰满肥厚,而白色花却显得相当细小。成年树高约六七米,八九米以上者已属罕见。厚且硬的树皮如同甲胄,裂纹纵横。它若受到损伤,伤口会渗出黄色泌物,很粘;我们小时曾用之于捕鸟捉蝉。期盼材质耐水、耐咸、耐磨,是做渔船、车轮、车轭、梨杖、砧板的最理想的选材。果实状如海龟蛋,圆形,直径约2.5厘米,皮色生青熟黄,外表光滑。其结构共分四层:外裹薄皮;皮下有两毫米厚的味甜可食的果肉;果肉又包着一层硬壳子;壳中有层褐色的海绵状软物,在最后一道防线上保护着果实的精____一粒姆指甲般大小的核。此核俗称“海棠仁”,色黄味苦。农民常用竹签一粒粒串起来,烤热了,压上车轴以作润滑之用。夜间也可以点燃它来照明。但它主要是用于榨油的。榨法是:在红白藤编织的坚韧的大包中塞满已晒干、蒸熟的海棠仁,置之于两块竖着的厚木板当中。竖板下端由基座上的卯眼固定,顶端的榫穿过一块横板中间的方孔。在榫与左右两边孔沿交接处的隙缝中打进木楔,便两块竖板不断靠拢、夹紧,藤包里的苦核就被榨出油来了。这油被称为海棠油或苦油。在数百年漫长的岁月中,苦油一直是天涯灯火的主要燃料。我童年、少年时代的夜间读、写活动,都是在如豆的苦油灯下进行的。父亲常以“挖壁偷光”、“囊萤照读”的故事激励我;我因此
  感到有此灯相伴已是无比幸福了。  海棠树的木材、果仁有这样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所以建国之前,天涯多数农家都有一个海棠园;个别人家的园地还大达十几亩。据我的三叔二舅回忆,这油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油价50文一斤(16两秤);中、下等油分别卖30文、20文。至1950年代末,还有人挑油下村叫卖。现在,这种油也连同它的榨具。榨法一起,隐没于历史的烟尘中了。  (4)竹  天涯无竹不成村。倒也不是这里“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雅人忒多,而是因为竹子可以变成铜板,变成许多不可或缺器具。主要用于观赏而没有多大实用价值的金竹、斑竹等,崖州农民基本上不种。所植大都是高大粗壮的麻竹、凤尾竹。其制成品的应用范围很广,几乎覆盖了全部乡村生活:遮阳挡雨的笠;挑秧盛草的筐;扁担;牛车的蓬盖和车箩围;贮谷箩;土磨;簸箕、米筛,疏筛;薯筐、鱼罩、鳅笼;还有水竹烟筒、筷子……总之,农家所用器物,多与竹子相关。因此,每户都要栽点竹子:或种在庭前,或种在私家坡园的地界上。也有开劈园地专门种竹的。竹子买卖是现场交易:竹贩将要买的竹子挑好并做上记号,再同竹主讨价还价。成交后,就付钱、砍竹、拉走。植竹固然多为铜板,但竹子本身是没有铜臭的。它秀发纷披、迎风摇拽,形象清佳、用途又广gf是成了游子寄寓乡情、歌手咏唱家山的象征物。有关它的歌谣不少,如:  远远看到咱的村,  竹尾拽拽诱乱心。  人扬咱村水井好,  几瘦人来变胖人!  可惜的是无所不在的塑料制品如今正渐渐挤占着传统竹器的市场;竹子的经济效益已大不如昔,而土地又日趋宝贵,舍得用它来种竹的农民日见稀少,婆娑的竹影也就稀疏下来了。令人扼腕,又万般无奈。所谓“秀色可餐”毕竟只是饱食者的玄想,美景到底还是不能当饭吃的。  (5)青  崖州乡间所说的“青”不只是一种送颜色,也指一种植物。这里介绍的是后者。  它之所以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是因为它可以制作染料,以给自织的土布上色。小时候,母亲带我云野外种过青。时值清明节刚过,大雨初晴。我们把状似绿豆但略小些的“青”种均匀地撒开,然后用铁搭浅挖一过,就不再管它。它会自生自长,三个月后长至一米左右,便可收割了。它不嫌地瘦,更喜欢咸土。因此,海边(新村、盐灶村等处)种的青就特别的好——叶子肥厚,汁多;捏揉其叶,沾在手上的颜色不易消褪。有经验的购青人会据此监别其质量。每亩地约可产青一千几百斤。据我二舅回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青价是每市斤(16两秤)5分钱。农民种的青除了自用外,剩余的便卖给黄流的“坐市母”(女商贩)。她们会把“青”制成浓缩、凝固了的青蓝色染料块(俗称“缸靛底”),再返卖给需要染布的村妇们。  以青自制染料的作法是:把青割回后,连枝带叶折成一捆捆(每捆尺把长),然后塞满一个约三尺高、尺半口径的大水缸里,再往缸中倒满水。水要没过青捆。浸泡三个昼夜,将青渣捞出,剩下已变蓝的水。在泡青的同时,按8:2的比例将一些草木灰和石灰混和,放入一个底部已垫上一层的稻草的竹筐,并压紧。将水倒进云,让它从筐底滤出,用盆接住,便是客语所说的“齑”(方言间gi)。“齑”呈黄色,带咸。把两盆“齑”兑入刚取出了青渣的大缸,并即用一把干竹枝不停地迅速搅拌,直至沸出许多白沫来。接着盖上缸盖。三天后打开,大半缸染料便做成了。如果觉得它还不够蓝,可去找“坐市母”买两斤“缸靛底”溶进去。  上述五种作物,与香蕉、菠萝等传统水果和花生、芝麻等农副产品都属于种植业的范围。但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后者可果腹、充饥,前者则不能。它们都是为着日常需要和经济目的而种植的;且除棉花之外,都称不上是“农产品”,却是对农业的重要补充。岛国作自用时,它们属于封建式的自然经济范畴;而进入流通领域后,它们又是商品经济的成员了。观察、研究这些作物的双重性格和它们所扮演的两种角色是很有意思的。因它们与“食”无缘,仅与“用”相关,故比较容易失宠。在漫长的封建长夜中,它们润滑过崖州经济的车轮,发挥过一定的作用。随着时代邅替,它们亦渐式微。时至今日,“青”和棉花已完全消失,因为“穿”早不是问题,而棉花在本地又没有多少经济价值。苦油既补淘汰,海棠树也没有人种了。竹子还有点用,只是植者几稀;槟榔是由于风俗之需而流韵尚存,但在流通领域的地位很不稳固,有时会降得很低。都云人生如戏、世事如棋;经济舞台上的交易主角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今日河东,明日河西!  家乡物产三题  陈运平  一、崖州扁豆  在“扁豆”二字前面加上“崖州”,以区别于大陆人所说的那种扁豆。崖州扁豆种植于海南岛西南的滨海平原和低丘坡地。本地的这种扁豆比通常的豆类都要小,扁平,呈褐色。在《中国植物志》甚至是《海南植物志》中都未见崖州扁豆的身影,可见它是那么的平凡无奇、默默无闻。  然而,就是这种不起眼的东西,扁豆在乐东沿海地区上了一定年纪的人的心中却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到了秋季雨多的时候,农民就将扁豆种子撒到坡地里,不用施肥浇水,也不用特意除草。过了三五天,种子就开始发芽。经过一两个月的生长,植株就开始开花。花儿在早晨悄悄开放,到了黄昏悄然谢幕。到了冬天,扁豆植株挂果干枯了,人们就拔回来搁在晒谷场上暴晒。晒干后用木棍子轻轻一敲,豆仁就噼里啪啦跳出来了。  我还没上学的时候,到了扁豆收获的季节,总是和其它小朋友一起,围在大人的身边。我们每人偷偷地摘下几片,从豆荚中取出果实,放在瓦片上,拿火来炒熟了吃。  扁豆通常用来制作扁豆膎。加水把扁豆煮熟后加入明矾和盐巴,接着放入瓮中密封保存。过了几天,散发着特殊香味的黑色颗粒——扁豆膎就做好了。  在上世纪中期那艰苦的岁月里,乐东农村人几乎每天都是以扁豆膎为主菜,甚至是饭桌上唯一的菜肴。扁豆膎煮了又煮,就变得酸曼酸曼的,褿褿(本地话,“经常”的意思)吃就觉得难以下咽。扁豆膎有个别名叫“识字膎”,这种叫法寄托着父辈对子女读书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品出生活的艰辛,发奋读书,长大以后成为有学问的人。  我一直在想,扁豆作为豆类,蛋白质应该是很丰富的。果然,我的猜想得到了证实,扁豆的蛋白质含量约为25%。扁豆虽然蛋白质高,但是脂肪较低,是现代理想的保健食品。感谢扁豆,它使得我们农村仔在艰苦的岁月里能以一种较小的代价获得需要的营养。  二、槟榔  在海南农村,常见到这么一棵树,它笔直的玉杆伸向云端,然后张开十几片苍翠欲滴的羽状叶子,迎风摇曳,婀娜多姿,这就是槟榔树。海南最有代表性的树种,莫过于椰子树和槟榔树了,如果说椰子树具有阳刚之美,那么槟榔树则有阴柔之秀,一阴一阳相交辉印。  槟榔嚼食时,在蒌叶上涂有少量灰浆(生石灰),包裹一小块果肉,与切成月牙状的新鲜槟榔一起,放入口中慢慢嚼咽,直至唾液变红。过去人们认为嚼槟榔有益健康,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槟榔)与扶留叶合蚌灰嚼之,可辟瘴疠,去胸中恶气。” 但是吃槟榔最好有个度,因为现代医学揭示,嗜食槟榔对口腔有损害。
  吃槟榔的习俗在南方古已有之。《南史·刘穆之传》记载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刘穆之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寒,常到江氏妻兄家吃饭。一次江家庆会,穆之酒饱饭足之后“求槟榔”。槟榔在当时是高级的休闲食品,供名流贵族所独享。江氏兄弟见他不知天高地厚,故意奚落他:“槟榔消食,兄乃常饥,何忽须此?”后来刘穆之跟随刘裕打天下,当了高官。他不计前嫌,招来江氏兄弟,“乃令厨人以金柈贮槟榔一斛以进之”。  《崖州志》云:“俗重槟榔”。逢年过节,年幼者给年长者献槟榔,表示祝福;朋友见面,互相馈赠槟榔,以示尊敬;客人来访,即以槟榔代茶,表达对客人的敬重。槟榔在社会交往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结婚等重大活动更是离不开它,从做媒(称为“坐槟榔”)、订婚(称为“担槟榔”)、迎亲到回门,样样程序都少不了它。“婚礼纳采,用锡盒乘槟榔,送至女家。尊者先开盒,即为定礼,谓之出槟榔。凡女受聘者,谓之吃某氏槟榔(《崖州志·风俗》)。”文中所说的“锡盒”用来专盛槟榔,是以往家中必备之物。姑娘家出嫁,母亲总要把自己以前使用的槟榔盒传给女儿随身携带。乡村发生矛盾,父兄出来调解。犯错的一方,要手捧槟榔向对方认错。若是双方都有错,则相互敬槟榔。台湾《诸罗县志》云,“闾里雀角或相谇,其大者亲邻置酒解之,小者辄用槟榔,百文之费,而息两氏一朝之忿”在这个时候,槟榔就充当了和平使者的角色,在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正是由于槟榔的重要,在建国之前天涯到处都种植槟榔,有钱人家都开辟一个甚至几个较大的槟榔园。当时它是本地的重要产业,成为地方政府税收的一个重要来源。  “两颊红潮增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苏东坡诗)。”槟榔这种欲醉非醉的滋味,使得它常常成为了男女之间联系的纽带。“(男):花前月下触情景,踏雪寻梅脚轻轻;侬叹,兄想吃妹一口蒌,与春畅游丹桂林。/(女):园林不开人封紧,兄勿爬墙口轻轻;兄叹,侬口槟榔有灵性,给得心人诉衷情。/(男):槟榔有心人有意,妹叹,快给口来兄试味;酒逢知己添情感,蒌送良朋增友谊。/(女):听兄讲得入情理,就给贤台蒌试味;兄叹,好蒌要来待宾客,好话要来交友侣......(张耀麟作)”这首槟榔歌,描写一对青年男女相遇,通过槟榔表达感情,增进了解。在建国前男女婚姻不能完全自主的年代,年轻人仍然以槟榔为媒,寻找自己的心上人。  槟榔不仅在村野成为定情的信物,也是官宦闺阁之中的调情佳品。南唐后主李煜也许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但他是一个多情种子和优秀诗人。“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这句子出现在李煜的《一斛珠·香醪》中。词中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美丽、清纯的女子,嚼着槟榔醉了,两颊发红,就斜靠在绣床上,娇柔无力,风情万种。她与情郎打情骂俏,嬉戏欢笑中不小心槟榔水喷射而出,溅了情郎一身。词中“红茸”就是咀嚼后吐出的红红的槟榔水。在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贾琏借槟榔调情的情节也让人印象深刻:“(尤)二姐亦低了头,只含笑不理。贾琏又不敢造次动手动脚,因见二姐手中拿著一条拴著荷包的手巾摆弄,便搭讪著往腰内摸了摸,说道:‘槟榔荷包也忘记带了来,妹妹有槟榔,尝我一口吃’。二姐道:‘槟榔倒有,就只是我的槟榔从来不给人吃’,贾琏便笑着欲近身来拿。二姐怕人看见不雅,便连忙一笑,撂了过来。贾琏接在手中,都倒了出来,拣了半块吃剩下的撂在口中吃了,又将剩下的都揣了起来。”  三、红薯  红薯也叫番薯,之所以带个“番”字,据说是华侨在明朝时期从南洋带回来栽种的。家乡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过去的日子因为大米不够,往往要佐以红薯才使得肚子不至于太挨饿。  红薯易于栽种,适应性广,耐旱耐瘠,对生长条件无苛刻的要求,而且病虫害较少,产量稳定,因而在耕种技术低下的年代,受到家乡农人的青睐,成为饭桌上仅次于大米的食粮。  红薯可以鲜吃,也可以晒干储存(成品叫做“薯壳”),以作不时之需。新鲜的红薯一般用做薯汤。把皮去掉,用镰刀劈成拇指头大的一块块,放进锅中,加水煮熟就行。条件好的人家,在红薯汤中加入一点蔗糖,这就更可口了。另外有一种常见的烹饪方法是“烀”。把洗净的红薯放入专门烀红薯的竹筐里,放进锅内,加上少量的水,盖紧锅盖(这一步很有必要),加热使之半蒸半煮至熟,这就是“烀红薯”。烀出来的红薯,松膨可口,百吃不厌。烀红薯要特别注意火候,煮烂了自然不行,要是不熟了就取出来,麻烦也很大。烀红薯这种半生不熟的状态,家乡话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泛圣”(本地读音)。我推测, “泛圣”这两个字可能是文读音“半生”的变异音。红薯“泛圣”了,再回锅煮,任你怎么加柴火,红薯都不可能松膨了,就像是饭煮夹生的情况一样。以上两种方法是家庭里用的,小孩子还有一些“旁门左道”的做法,常见的是“烳”。烳红薯的方法:用柴火烧了变成红通通的木炭,把红薯埋到炭中至熟。烳红薯有一个变种,就是先在斜坡上挖个土洞,等到烳红薯快熟的时候把洞踩塌,让炽热的土与红薯亲密接触,我们管它叫做“打土笼”。还有一种奢侈的做法:把皮削了,将鲜薯切成薄薄的片状,放到锅里面用猪油炸。我小时候曾经这么做过,觉得是“盖世好吃”。母亲后来知道了,心疼不已,埋怨我这么浪费珍贵的猪油。  红薯制作薯壳的做法。用薯刨刨成薄片放在日头底下晒干,注意晒干时要晒得通透,通常需要几天的功夫,这样便可延长储存的时间。晒干后用稻通舂成指甲般大小的片片,放入坛盎中加盖贮存,随用随取。薯壳一般用来煮薯汤,这种薯壳汤与鲜薯汤味道各异。煮薯壳汤的过程中还要加入一种我们称之为“基”的东西。“基”这种东西是这么得来的:用一个密实的竹篮子装上稻杆烧后留下的火灰,把火灰捅实,把篮子置到一个敞口的陶器上,往篮子里加水,水通过火灰的过滤后流到陶器里,这种含有火灰成分的黄色液体便就是“基”了。在化学课上,老师告诉我说稻杆的火灰里含有大量的碳酸钾,我想“基”的有效成分应该就是它了。  有意思的是,现在人们爱吃的红薯叶,在过去人们饿急了才勉强拿来吃,那时候红薯叶一般是作为猪饲料用的。  红薯除了含有丰富的淀粉外,还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因此是一种营养均衡的保健食品。这种低脂肪、低热能的食品能维持血管的弹性,排毒通便,有利于减肥、健美。明代李时珍说海南人长寿是因为多吃红薯的缘故,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  吉章简诗文两则  徐日霖  吉章简(1900——1992),字夏迪,民国时期广东崖县四区(今乐东黎族自治县冲坡镇)官旺乡老吉落村人,早年肆业于江苏水产专门学校,19245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期工兵科,国民党陆军中将。参加过第二次东征、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淞沪抗战、武汉保卫占等著名战役。历任国民党第二十九军预备第六师师长、新编第七军军长、宪兵第三团团长、上海市警察总队队长、上海保安总团总团长、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谋、交通部交通警察总局局长、广州卫戍区司令部副司令兼广州市警察局局长、国防部中将参议等。1948年当选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50年去台湾,1959年退役,1978年2月当选“国民大会”第六次会议主席团主席,1988年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十三届中央评议委员,1992年4月病故于台北。著有《海南资源与开发》。  吉章简是国民党著名将军,琼籍著名国民党军政要人,也是民国时期崖县的代表性人物。因解放后行政区域的重划,吉章简家乡划归乐东县管辖,致使今三亚市文史界对吉章简的生平事略多避而不谈。反映民国时期崖县历史及人物,应以当时行政区域为背景,以体现历史的真实性。因此,准确地说,吉章简即为民国时期崖县籍国民党将军,是三亚历史上不可缺失的人物。  吉章简自黄埔军校毕业后,不遣余力追随蒋介石南征北战,虽然有“清党”的反共、围剿红军、捕杀共产党人之过,但其在青少年时期所表现的爱国进步,在抗日战争时期所表现的抗日御倭壮志,以及对崖县故土的热爱等,亦应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本文结合所收录吉章简的两篇诗文,对吉章简平生正面事略及个人情感予追述,以资对民国时期崖县知名人物的了解。
  挽诗壮抒抗日志  民国时期从崖县走出的国民党将军吉章简,平生痛恨外倭,戎马生涯中,敬慕御倭忠烈,尤在亲自指挥及参与的抗日战争战役中,表现出了天涯热血男儿的救国忠义。愤怒出诗人。吉章简虽堪称儒将,但戎马倥惚诗作不多,仅见于1933年所作的《挽第二师南天门抗日阵亡将士》一诗,片羽吉光,略见其爱国正义和抗日壮怀。兹录其诗如下:  挽第二师南天门抗日阵亡将士  倭奴平地起风波,夺我辽东又热河。  秣马厉兵鏖一击,同声反日共挥戈。  塞外风云别样急,空前大战古来稀。  义旗一举神威奋,十万横磨任意挥。  义胆忠肝泣鬼神,拼将肉血作干城。  尸还马革山河壮,为国捐躯死亦荣。  精灵依傍白云乡,留得英名万古香。  救国功高宜祀社,成仁取义允褒扬。  ——原载《陆军第二师长城抗战专辑》  吉章简作此诗时,时任国民党中央宪兵第三团上校团长,年32岁。诗借挽“南天门战役”抗日殉国将士,抒发了自己抵御外倭,卫我河山的报国情怀。1933年3月,日本关东军大举向河北热河进攻,中国军队奋起“卫我长城”,从而爆发了著名的长城抗战(也称长城战争)。这是在“七七事变”之前,中国军队在长城各口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其中“南天门战役”,在这场长城抗战中最为惨烈。南天门位于长城古北口以南,地势险要,是日本关东军选择进攻北平的必争之道,此役胜败,关系到整个华北战局和中华民族安危。驻防在南天门阵地的中国军队第2师,在师长黄杰的指挥下,英勇抵御日军主力第8师团多次正面进攻,在历经13天的英勇抗战中,全师将士壮烈殉国,用“拼将肉血护干城”气慨,给日本侵略军予沉重打击,鼓舞了华北人民众志成城的抗日斗志。  诗言志。吉章简痛挽南天门将士,诗赞其“为国捐躯”、“成仁取义”之壮举,直抒抗日救亡的壮怀,这其实也是他一生中疾恶外倭、抗日报国的写照。  出生于光绪年间的吉章简,自少年始便目睹清廷腐败,对国家积弱成弊遭致外倭侵凌尤为痛心,在青年时期便有了救亡报国的进步思想。1922年,日本人勾结奸商何瑞年等,借所谓合营开发西沙群岛磷矿偷运日本,行盗窃我西沙群岛资源之实。民国成立后,西沙群岛划归崖县管辖。当时,崖县各阶层对日本人的这一掠夺行径,无不义愤填膺。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保护西沙资源,在崖县革命青年陈英才的带动下,崖县进步青年率先联合起来,发起了声讨活动。此时,吉章简虽然负笈在外求学,但在西沙群岛即将“沦亡”的关键时刻,他义不容辞,积极参与了崖县进步青年在崖县县城崖城举行的游行示威、演讲等声讨活动,并会同陈英才、陈世训、黎茂萱、陈起赞等二十多位青年,联名向全琼发表了《琼崖公民对西沙群岛沦亡宣言书》,发出了“肉抛西沙、血溅琼海”,“争主权于万难、还河山于一发”的正义呼吁,把抗议声讨活动扩大到了海府地区,得到了全琼各界及海外华侨的声援和支持,迫使琼崖当局出面干涉,撤销了“实业公司”,将日本人驱逐出了西沙群岛。自此后,吉章简立志投笔从戎,于1924年考入广东警卫军讲武堂,后又进入黄埔军校二期工兵科,开始了戎马生涯。自黄埔军校始,先后参加了第一次、第二次北伐战争,抗战爆发后,成为了国民党军队中著名的抗日先驱和将领,在“淞沪战役”和“武汉保卫战”中,立下了殊功。  1936年,吉章简调任上海保安团少将总团长。抗战暴发后,为了抵御日军侵占上海,吉章简临危受命,在战役前夕指挥保安团加强了防御部署,掩护了中国军队对上海的及时增援,为争取时间从上海撤出了大批厂矿及战略物资,提供了安全保障。日,日军正式对上海发起进攻,爆发了中国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重要战役,即著名的“淞沪之战”(亦称“八一三淞沪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是吉章简带领的保安总团,首先打响了淞沪战役的第一枪。此后,在历时三个月的淞沪会战中,吉章简始终在前线督战,亲自率领总团部队坚守阵地,寸步不退,出色完成了阻击待援及掩护友军等战斗任务,在“淞沪战役”中立下了卓著战功,荣获嘉奖。  “淞沪会战”后不久,“武汉保卫占”随即打响。“武汉保卫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一场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及最为著名的战役,战场摆在长江南北岸,横跨安徽、河南、浙江、湖北四省,防守武汉的中国国民革命军超过了一百万。会战之始,吉章简奉命执行阻击任务,率领训练未及半年之预备第六师,由福建长汀兼程急进南昌,构筑了修河南岸防御工事,有效阻止了日军西进。此后,吉章简运用灵活战略战术,利用防御与日军激战两昼夜,击溃凶悍敌骑,力阻了日军强渡。其所属的一个营的官兵,在守卫螺旋河的阻击战中,全部壮烈牺牲,重现了如同当年“南天门战役”的悲壮。吉章简不辱使命,在出色完成了阻击任务后,方奉命撤退。  吉章简在诗挽“南天门抗日壮士”四年之后,中国抗日战争在“七七事变”中爆发,中华民族在“最危险的时刻”,万众一心,“同声反日共挥戈”。身为国民党军队将领的吉章简,以爱国正气,在抗日战场上,浴血奋战,亦有了如其所咏南天门抗日阵亡壮士的“秣马厉兵鏖一击”、“拼将血肉筑干城”的义胆忠肝。  恨不比翼归天涯  吉章简的原配夫人名叫陈荷花, 两人同为民国时期崖县四区(今乐东黎族自治县冲坡镇)人。吉章简少年便离乡背井,虽然在动乱年代戎马生涯40多年,但对结发夫妻陈荷花夫人情深意笃,即使在军旅中不得不再娶二夫人,始终不离不弃。陈荷花后来随吉章简居南京、广州等地,直到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前夕,方举家随国民党军队撤退台湾,居台北。在台湾期间,吉章简与陈荷花朝夕思念乡梓,相期夫妻俩能晚年落叶归根,魂归故土。孰料,陈荷花竟于1989年(民国七十八年)在台北先逝。吉章简痛哭为文,在丧期亲笔撰写了《祭先室陈荷花夫人》悼文,极尽哀思,追忆与陈荷花近七十年结缡恩爱,哀述陈荷花平生贤慈淑检之美德,诉出了“不能比翼以归乡里”怨叹。虽然夫妻俩历经动乱,幸得“白头偕老”,有了儿孙满堂之乐,但彼此“衰颜皓首”恩爱夫妻,终因海峡无情阻隔,天涯复天涯,而今先室夫人“羁魂海外”不能实现“比翼以归乡里”的夙愿,倍令将军抱憾终天,老泪凄然。无情未必真豪杰,将军豪壮亦柔情。出版于台湾的《广东文献》(1989年第2期),在刊载吉章简祭陈荷花悼文时,特加按语道:“其原配陈夫人仙逝台北,将军为文哭之,缠绵悱恻。爱转载之,以见有勋业者,必富感情也。”其祭悼文全文如下:  祭先室陈荷花夫人  中华民国七十八年月日丈期夫吉章简率儿媳诸孙至祭先室陈夫人荷花女士之灵而告之曰:  呜呼哀哉,死生一别,再见无期,恻恻吞声,衔哀曷已!窃以我两人者,结缡七十年矣。彼此衰颜皓首,同在天涯,不能比
  翼以归乡里,羁魂海外,虽曰白头偕老,儿孙满堂膝,芝兰秀发,可以无憾,然恸念数十年含辛茹苦,凄惶于乱世之间,曾无一日之乐,亦足悲矣。汝世家女也,若父若兄,均占高第,自归蓬门,亲持井臼,余从戎军旅,汝上待高堂,抚育儿女,曾无一语,道其酸辛,可谓贤矣。余有九子五女,或过于所出,一家敦睦,可谓慈矣。余以从戎,不得不置家室,汝不特不相嫉妒,且时温语胡谢,如此襟期,可谓淑矣。抗战间,颇有相聚,余亦幸得薄俸,而汝寒素以守,藜藿用甘,持虚戒盈,可谓俭矣。戡乱间,儿幸成立,出典戎机,奉养来台,以为稍可慰其生平,呜呼,孰谓汝竟去余,及儿孙辈先逝耶?呜呼哀哉!今率诸子女媳孙,临风以奠,汝其知耶其不知耶?呜呼哀哉,此生已矣,来世可期,三生之盟,愿存霄壤,呜呼哀哉!伏维尚飨!  陈荷花出身名门,大家闺秀,素有涵养。吉章简早年负笈求学,而后投笔从戎,随国民革命军南征北战。陈荷花在家乡,恪守传统妇道,“寒素以守”,既“亲持井臼”,“藜藿用甘”,又“上待高堂”、“抚育儿女”,含辛茹苦,无所怨言。即便后来显为国民党军政界高官“太太”,依然“持虚戒盈”,以俭为德。陈荷花与吉章简热心家乡公益,每次回乡省亲时,都要用所“幸得薄俸”,捐助办学,多有善举,至今仍为乡人乐道。  吉章简少年就读崖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今三亚市崖城镇中心小学),因当时崖县教育较落后,自1919年始,其母亲不惜变卖家财,将他送出海南求学。1936年,陈荷花与吉章简回乡省亲时,亲访母校,捐资为母校增建了校室和教工宿舍。同时,捐资3000余元,用于当时崖县最高等学府——崖县县立初级中学,增建新式建筑教室和教师宿舍,落成后,师生以其字“夏迪”,题额为“夏迪堂”,以志纪念。  1946年初,陈茶花与吉章简从南京回故里,看到故乡冲坡村的农村教育仍是私塾景况,深感有愧父老乡亲。为此,经陈荷花倡议,吉章简慷概解囊,捐助办学经费12000余元,以陈荷花的名义创立了“崖县旺官乡国民中心小学”,共建教室12间、学生宿舍3间等,首届招收12个班,1至6年级500余人。此后,陈荷花还利用各种机会,为家乡儿童赠送学习用品,带回疫苗为儿童免费接种,如此等等,至今乡梓口碑流芳。  吉章简在祭悼文中坦诚述道,“余以从戎,不得不置家室”,而陈荷花“不相嫉妒”,“语温胡谢”,亦足见陈荷花的贤淑嘉懿。  吉章简的另一夫人名叫高范其。据著名“红色特工”倪锋近年回忆记述,高范其1934年曾任过闽西苏维埃政府属下的妇女部长,福建事变后,不知何故,落入了吉章简之手,并成了他的夫人。1947年,倪锋接受山东解放区中共党组织派遣,执行赴上海打入蒋总统府获取经济、政治、军事情报的“特工”任务。在上海蒋统区,倪锋认识了时任宪兵第三团团长吉章简夫人高其范。因吉章简夫妇与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局长郑介民关系密切,为此,山东解放区于1949年初给倪锋指示:“设法策反吉章简的夫人高其范”。由于倪锋灵活机智的策反,高其范为倪锋获得了一枚“中华民国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圆徽章和少校参谋的头衔,使倪锋有了一个合法进入蒋总统府的证章和身份,俨然一副国民党上层军政人物,获得了极为重要的情报。高其范还巧妙地将倪锋引见和接触了郑介民,使倪锋从中获悉了国民党准备倾巢逃往台湾的重大信息,以及福州、上海等国民党资产及潜伏敌特等核心机密,为解放大军乘胜一举解放福州、攻占上海,提供了准确的情报。而今,摒弃前嫌,吉章简第二夫人高其范,在帮助倪锋为共产党完成“特殊任务”方面,亦当有嘉行殊功。  参考资料:  1、国史馆史料处:《长城战役.陆军第二师抗日纪念特刊诗词》;  2、台湾《广东文献》1989年第二期:  3、海南文史:《吉章简与老吉落故居》;  4、中国档案报:《红色特长工倪锋》。  抱旺村门门联征稿与解析  罗才松(抱旺)  抱水环山得天独厚三川湖色呈锦绣  旺乡胜地卧虎藏龙一代风流绘蓝图  上联解析:  抱水环山:是名词或形容词,是指抱旺村的自然环境,与现实情况。  得天独厚:是形容词,比喻抱旺村的自然条件特别好。  三川:是数量名词,指抱旺村境内有三条川,三条川流下来的水流入抱旺塘,而且三条川的流水给三条川的绿田沃野长期受益,古代自有靠三条川吃饭的佳话。  湖色:是名词,指崖州八景抱旺塘。  呈:是动词,指体现。  绵绣:是名词,比喻非常美好的事物。  意境:体现了抱旺村的自然条件特别好,三川发源在抱旺村境内,流经绿田沃野,湖色好象是一个仙景,自然条件赋予家乡美好的景色,加上人文景观的点缀,使抱旺这块热土呈得更加色彩斑斓,绚丽多姿。  下联解析:  旺乡胜地:是名词或形容词,是指兴旺、旺盛的家乡条件特别好。  卧虎藏龙:是容形词。卧虎:躺着的虎,比喻未露锋芒,具有真才实学的杰出人物。藏龙:比喻尚未得到机会施展抱负的英雄。比喻我村稳藏着很多人才。  一代:是数量名词,指每个年代。  风流:是名词,指人才。  绘:是动词,指描绘。  蓝图:是名词,指计划、规划。  意境:比喻兴旺,旺盛的家乡,地灵人杰,隐藏着很多的人才,正在施展着他们的才能,描绘着建设家乡的美好蓝图和建设祖国的蓝图,从中人们领略到家乡的变化,讴歌着风流人物对家乡建设无私奉献精神。
  仙人脚山变仙果园  周昌健(新联村)  乐东县黄流镇赤龙村北约有八公里处是尖峰岭伸延向南的山脉,过去那里是原始森林。山上生长着黄花梨、青梅、竹叶松、黄丹、质坚等贵重木材。从山上流下一条小涧环抱着一块平地是上山伐木、停车缚牛、装木上车、吃饭休息的地方。再行往前走约有一百米左右有一块石在路旁,石头上有个深深人鞋印和一个马脚印,本地人叫仙人脚岭,停牛车的地方叫做仙人脚车营。传说从前,有仙人骑马停在此休息,后起飞上尖峰岭登天。  相传距离仙人脚下岭西南约六公里黄流镇和佛罗镇交界的北方有座独岭,四面高中间低,本地人称“岭落”,那里生长大树灌木、奇花异草,最旺盛的是茅草,传说很古时有仙人居住在这里又叫“茅仙岭落”。  过去的时代大多数人家都住用茅草盖成的草屋。搭建的草屋的茅草是用人工到山脚或山腰中把茅草割下来,晒干用牛车拉回家。用竹片编成一幅幅的茅夹才盖上房子上。既防雨淋又防日晒又防酷热。但经过几年后又烂损,必须另换过新茅草,才能不漏雨,安心居住。  众所周知,岭落的茅草质量好最耐用,每年秋天都有很多人到那里割茅草,时长日久,山脚下茅草都被割绝了,生长不供割,山脚下的茅草很稀少,要割到质量上乘的就必须到到山间岭落中割才得到。  有一天,两哥弟到山脚割茅草,觉得这里的茅草很稀少,就进入岭落中去观察。进入“岭落”中看去这里的茅草茂密质量最好。由于爬山越涧很吃力,觉得肚子饿了,哥弟俩就打开带来的槟榔皮饭包,饭是用牛肉包在于其中味道很香,哥弟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但饭包一打开牛肉的醒味就扩散出去,被“岭落”中居住的仙人闻到。当时,群仙高声大叫:“不好了!”岭落被凡人侵犯带晕污染了,不能再住下去了,当时仙首家就下令群仙收拾行装向西北方的尖峰岭乘云驾雾飞去。  由于当时紧急携带的行李很紊乱,领头的仙家就叫大家停下来休息整理行装。正好停在距牛车营几十米远的大石头上。众仙坐在大石上,你言我语,唱仙歌,吹仙曲。正好这时候有几位农夫用牛打跎拖木料从山上下来,将从附近灌木林路中经过,有位农夫大声赶牛,蟹!蟹!只病!只病!被歇在石头上的众仙听到了,惊动仙人,领队的仙家就发出命令:众仙起飞。当时,农夫看到一道金光直冲向尖峰岭,心神不定呆了。一会儿,金光消失了,他们就到金光起的那大石上边去看的究竟,只见大石上有个凹下的一寸深的人穿的鞋脚印和一个马脚印,他们责备那赶牛的农夫说:“如果你不大声赶牛,就得见到仙人啦!”但惊动仙人去了,尚把脚印留下来。现在那块石头上的仙人鞋脚、马脚印不变,那座山得名仙人脚岭,停牛车的车场叫做仙人脚营。  过去茂密的原始森林的木材是供本地汉黎民建房屋、造船、制造家具的上等材料,那时候政府不管山林,任汉黎民上山自由采伐,供自己使用外还出售到各地。经过长期的自由采伐,大树都被砍绝了。只存下树桩,遍山只长满灌木杂草成一片沉寂的荒山没人往来。但仙人脚鞋印和马脚印都面向着苍穹永久不变留在山中。  如今,改革开发的号角吹醒了沉寂的荒山,企业家、专业户已承包了仙人脚山岭地。用上机械把树柱、灌木、杂草推绝,种上黄花梨,建成一片片的果园。沉寂的仙人脚岭夜晚看到承包户的楼房亮着电灯,厅内人坐着看精彩的电视节目,白天看去山上一片绿色的果园,丰收的硕果累累挂满枝头,一梳梳的肥胖香蕉低头等待人来拥抱,一串串的荔枝、龙眼吊挂想进箩筐,一个个金黄色的芒果摆动着急待人接上市,肥美的槟榔果簇拥着直干等待收割。运果的汽车声、采果的欢笑声,住房中收录机、音响等声,响遍群山。歌颂新时代的美好,昔日沉睡的仙人脚印荒山岭,今天已变成美丽富饶的仙果园。  椿 舀  周昌健(新联)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前每个村庄都有几个石舀(用石凿成的),本地人俗话叫椿舀。是用来脱米皮破成白米,也用来加工食用品的粉碎工具。  本地没有制造椿舀的原料和工厂,本地商人就到大陆的北海、安铺或本岛琼山海口采购运回来。商人用船运到望楼港御下然后用牛车拉回来村里,一个舀供一个坊十几户人家使用,椿舀置放的那地方村民同称椿舀头。  椿舀有大中型号,有椿舀必走有椿手(椿棒)才能加工各种粮食或食用品,椿手是用优质的木材制成才耐用。它分为大小型号,大的长约一米五左右,小的有60—80厘米左右,大小椿手都有一头平头型,一头凸尖型。平面型那头使用椿米脱成糠,凸尖型那头是使用来把东西椿碎。然后用筛筛过去粗取细,就得细粉用来做食品,也用来加工药材或其他用品。  六十年代前没有碾米机,食用的米都用土木竹制成的磨和椿舀加工。磨是用人力推动脱去谷壳,后用筛过再用簸箕扬去谷壳,剩下的叫糙米。不能吃的叫糠头。糠头可用来烧火做饭,灰尽做肥料。糙米再用人加工椿脱出细糠筛过得白米供食用,细糠叫猪糠(用来饲猪)上等的也用来做成酸糠酱,那时候食品不足,鱼肉、豆酱、虾酱难得吃,就用细米糠和吃剩下过夜的饭菜加工后成的东西叫做糠酱。煮熟后放上餐桌送饭,成为家中的菜谱。有句民谣:吃鱼打鱼磨,吃肉打肉磨,吃糠酱打跳磨。这是当时制造磨的工匠的口头话,就是说吃谁家的好菜肴就给你造一口好运转的磨,若果吃谁家的不好的菜肴就给你制造出运转不正常的磨,直到现在给人当雇工的人也经常说这句民谣,使那些工头、老板要认真对待雇工的生活。  磨出来的糙米脱糠成为吃用的白米都要用人工椿过,加工筛过而得。加工椿米的人都是青壮年的妇女,常见是刚嫁过门的新娘子,那些新娘子三五人都互相加工白米。一般椿米的时间是晚饭后,月出这段时间,吃饱后比较有力,天气凉爽,月光照明见度清楚,这是她们互帮椿米的好时机。  每当西山的晚霞消失,夜幕轻轻落下,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的时候,椿舀头(放椿舀的地方)就发出砰!砰!嘭!嘭!叮当!叮当!有节奏的椿米声,这就是新娘们互帮椿米的信号。  她们集中在一起互帮椿米的时,正值是村中男子汉吃饱后夜游逛坊,谈情说笑的好机会。所以她们打扮一番才出来,她们都穿上美丽的衣服,挂上搭幅带紧缩着腰,这样做好妨低头湾腰扫米时前幅衣吊下去露出她的花容,头上戴上名牌的双公毛巾,防止粉糠沾上她的油发鬃,带上金玉镯显示出自己的贵重嫁妆。  附近或村中的男青年汉子们听到新娘子椿米的声音,心情又激动起来,穿上时鬃的中山装、卡奇裤、套上黑面白底鞋,涂上发腊油,梳八角鬃发型结伙到椿舀头去看新娘,说起风流四句:对唱民歌,取乐过有意义的夜晚。
  记得某年五月十五,我去本坊的椿舀头去看媳妇儿(新娘)行到舀头边就看到几位新娘举起椿棍椿米,有几位装得最帅的男子汉围做一团,有风味地搞小动作。她们为了推促他们离开或制止他们坏动作,有位富有家传特长民歌的新娘就用本地的民歌要他们离开,那新娘唱:  舀头椿米没有散(泼散),  包过也没有鸡分。  大家拿椿手围着,  呆鸡勿来此路巡。  男青年唱:舀头椿米必定散,  怎么样没有鸡分。  我行行转转噪一口,  你会守不如我会巡。  有许多老妇人在旁边听到,就打手掌起来称赞对得好。  记得有一晚,有位四十多岁的家婆怀着八个月身孕和他男子娶来的二十岁媳妇,也怀有七个月身孕正对面椿米,有位路过的青年男子看到了婆媳挺着大肚子,就给她们唱出一首民歌:  看见舀头人椿米,  大簸箕随小簸箕。  的路竹工当会做,  做得母圆子又圆(读夷)。  家婆唱:  簸箕放糠筛筛米,  筛在上头下簸箕。  父做捎竹子扼强(边),  做得母圆子又圆(读夷)。  那些青年男子汉就鼓掌大笑唱得好!对得妙!真是会,奇意,深得很啊!男子汉含蓄地问阿婆:椿米椿重好,还是椿轻好呢?  阿婆唱:椿重还是椿轻好,  椿轻不能出得糠。  椿重起来米又碎,  椿轻必然糠又不。  那些青年汉子笑得仰天伏地,称赞阿婆比喻很确切,这是男女做爱开始,征求女方的趣话,最为现实,这都是舀头椿米对唱民歌说笑有风味的事例。  如今高科技发展,已用上电气化碾米,加工粮食,磨粉等都没用上椿舀,椿舀已闲放着,不再务重了。现在机器代  替人工解放了大批劳动力,椿头再也听不到椿米的响声,男女斗笑的笑声,对民歌的欢声。现代青男女情侣们,晚上都穿戴时髦的服装拉手到卡拉OK舞厅去轻歌漫舞,喝茶、吃夜餐、吃烧烤等美食,上高级宾馆开房谈情说爱,渡过幸福的夜晚。  升梁  周昌健(新联村)  升梁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在封建社会时期,官府建造民房建造都要举行盛大的升梁仪式。直到现在尚流行在民间。这是众所皆知建房升梁的喜庆典礼。  升梁起源自封建社会的周朝,流行到现在已有二三千年的历史。周朝统治在中国历史上是近八百年的长久,可见周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值得后代人的传承。自从周文王(姬昌)推翻商朝就建立东周后国家统一,种族团结,经济文化比以前更进步和发达。大家都同一个姬姓(周)人民都是亲兄弟姐妹,团结紧密听从君皇挥挥,所以风俗一致,官府民房建筑都要讲风水择吉日开基行墙升梁。当时,建筑没有砖瓦、石头、水泥,官府宫殿民房都是木材结构,建造的房屋能挡风避日晒防雨淋,但受到火灾的威胁。  周文王多次建筑一座宫殿,他聘请朝庭中有名的术师、堪舆家选日师来进行详细的排比,开基、立柱、升梁。但建成竣工入住不久都被火烧毁,周文王就停工不再建宫殿。后来姜子牙出世,长大后特长预测八封算命、选日、堪舆。周文王发现了他的特长,就亲自请姜子牙来选日定方位(用罗经)并亲手升架上宫殿的正梁。入住多年没有火灾出现,周文王安身坐殿治理国事,得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他亲自到谓水接姜子牙上殿,封为国师(现在的总理职位),周朝八百年的长久宫殿还保留,这是姜子牙的贡献才艺。所以代代遗传姜子牙建房升梁基坚础固。耐久的巧技。直到现在房屋的正梁的前头先写上姜太公上梁大吉!贺词都是姜太公上梁大吉!  后来到唐朝建筑官府字宫殿民房都同样用木材做为柱子,四周用砖石筑墙,中间用隔板分房,但是柱子种入土不久就腐烂,整间屋都崩毁,这样的建筑很不理想。后来李淳风出世,他天资聪颖,文章诗句书画皆会做,还学会祖父做木匠和设计建造房屋。他发明建造房屋不把柱子种下地下,用石墩(石爽)垫着柱头,柱子就不会腐烂。他用柱子结构斜度高低,每一幅柱都同样毫厘不偏差。他精工制作一幅幅的站柱子,按照柱子的距离安上每个石墩上(石爽),然后用绳拉就成整间房屋的轮廓,四面用石或砖筑围起来,中间隔板,顶上盖瓦,批灰就完成了。这样式的房屋,我们俗话叫站柱架梁隔板屋。所建的房屋柱子不腐烂,居住很长久,就算四面的围墙崩毁,但整间屋的柱子还直站着,所以梁尾的一头都是写上李淳风直柱永昌。(头)姜太公上梁大吉……昌永柱直风淳李(尾)。  现在封山育林木板稀缺都没用上木材做正梁都是用钢筋水泥结构上面就是天花板。建房完入居住时,是用铝合金制成用塑料刻或用漆喷梁字用螺丝钉紧固定在梁上,改写成李淳风建室永昌,因屋内没用上柱子,就把直柱改成建室或镇室。李淳风当上唐朝的国师,是他个人的才华工艺达到了赢得的禄位。他在西安古都长安城建筑一座塔,叫做雁塔。建成请唐僧和尚进行开光典礼仪式。这座塔现还屹立在长安古都,朝庭规定凡是科考中状元、探花、宝眼的书生都在这座塔内题记上姓名,正是一个典句。所以现在考上最好大学的学子都称雁塔题名。可见,唐代李淳风才艺高超,都载入史册传遍中外。姜太公、李淳风身居高官也是术师艺匠成为人间吉祥星宿,所以升梁贺词必定有姜太公上梁大吉,李淳风建室永昌。  每个人成家立业后都要分家自立建造自己的住宅,有些上层的人或平民都讲究风水,请术师择日子、开基、行墙、封项、升梁。六十年代前都是木材结构,架上的正梁都用上等名贵的木材坡类、青梅、质坚、石盐等。有威望或富有人家要用上正梁一条,鱼梁一条。升梁前都要厚礼请父兄、书法能手写梁字写对联,升梁、贺梁这些人要结过婚有男有女多子多孙的人,这些人来喜庆贺词、放鞭炮意思是寄托祝愿建屋升梁住居之后人才拔萃,禄位荣升,子孙发达,得福聚财,享荣华富贵,生活美好!发帖请亲戚友送礼、赴宴、送红、放炮!喜庆非常热闹。如今写的正梁联是古屋上留传下。鱼梁联很少有,就只是写一条正梁的联句就可以。升梁礼仪程序贺词大部分都失传,贺词只是几句平常口头的吉利话,就算升梁喜庆典礼完成。
  我家传有一张升梁手抄稿,是我祖父遗留下来的。我祖父生于清末民初,他特长雕刻神像、神牌、屏风、石碑,还有一手楷字书法。本县名人吉大文等都特请他到家刻石碑、神像、屏风、家神牌位。还给各村人家写正梁、鱼梁、喜庆、丧挽对联,他五十岁逝世,他的手艺由父亲传承。父亲八十三岁仙逝,由我传承下来。后来我在父亲遗下的箱里发现一本《关帝桃园明圣经签》(木刻版),夹着一本《天后圣母灵签》(手抄本)夹着一张落白纸,上面抄写的书是祖父的手迹,内容是升梁的程序和贺梁的佳话。纸已经旧损被虫蛀成许多小孔,字体缺落,我就把它抄下来并整理好。成为升梁的程序、贺梁的佳话。正梁、鱼梁的佳句,遗留给下代人,下面是我用红纸整理写下的手稿。  乡村牧歌  文益思  那年夏天,我在深圳上班。  一天,两个家乡友人来看我。后来,我们来到公司附近的一家小酒店,三人边吃边聊。席间,一个友人说:“你知道吗?家乡的牛叔死了。”一听这话,我惊呆了,酒杯也从手中滑落地上摔得粉碎……  牛叔仙逝的消息让我有些心酸,我们三人都沉浸于一种伤感之中。很快,酒店的服务员又给我递了一个新酒杯。  我倒上了满满的一杯酒,伤感地走出酒店的大门,遥对着家乡的方向,将这杯酒洒在地上:牛叔,我在深圳敬你一杯……  牛叔不姓牛,因为他放牛的时间太长了,所以乡亲们一直这么亲切地称呼他。  牛叔潇洒,身材高大,面黄无须,下巴上长着一颗痣,痣上长着几根毛。由于此痣与开国伟人的那颗痣长得极其相似,因此,乡亲们感觉到有些奇异,似乎他和开国伟人总有一些神似的地方。对此,牛叔总是哈哈一笑说:这痣是名人痣,痣上的那几根毛,那叫玲珑须,那是仙人才特有的物品,俗人是不可能有的。天之造化,让我与俗人是不同的。  的确如此。牛叔与俗人总是不同的,因为俗人一辈子可能做很多事情,但一表人才仙风道骨的牛叔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放牛。  小时候,他开始给别人放牛。解放后,他给自家放牛。到了农村合作社时期,他给集体放牛。改革开放后,他继续给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放牛。  对待放牧的牛,牛叔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照管得十分精细。因此,村子的乡亲们都愿意将自家的牛让牛叔看管放牧。  牛叔相信,人有时候就是牛,牛有时候就是人,这两者并没有特别严格的区别。  清晨,村子北侧的树林里就成了牛群的集结地。牛叔早早来到了林子里,敲响了牛群集中的钟声,等待着各家各户的小孩子赶着自家的牛来这里集中。当时间到点的时候,气宇轩昂的牛叔就声音洪亮地喊叫了一声:走咧!牛群听到出发的命令,就开始迈出了脚步,向着草场出发。  夕阳西下,牛叔就会站在牧场的中间,同样是对着他的牛群声音洪亮地喊叫了一声:回家了!这时,吃了一天草的牛们好像也听懂了他的话语,就开始向村子进军!但有些馋嘴的牛依然馋嘴不肯回家,牛叔只好扬起手中的鞭子,抽打一下那些牛的屁股。于是,馋嘴的牛就快步赶上了回家的队伍。牛叔坐在自家的牛背上,头戴着一顶草帽,悠闲地抽着烟袋,也悠闲地挥动着手中的鞭子,驱使着庞大的牛队伍回家。  那种气势,让年少的我无比神往。我想,古代的将军也不过如此了!  牛叔在昌化江边放牛,救过很多人的命,有凫水溺水的孩子,有小两口闹别扭赌气跳水的女人……牛叔有一次救了三条人命,这可有点传奇色彩了。那天,牛叔在草场放牛。突然,河边出现两个人,前面是挺着大肚子的媳妇,后面踉踉跄跄地跟着白头发的老娘,媳妇边哭边跑,老太太边跑边喊。眨眼功夫,媳妇头也不回的跳到河里,老太太一下子瘫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喊:“救命……救命啊……”牛叔一看,扔下烟袋就赶了过去,一个猛子,就把媳妇送上了岸。后来,那家人千恩万谢,不久就生了一个儿子,喜得那老太太带着烟酒到牛叔家致谢,进屋就跪在地上,连哭带笑地说:“牛叔呀!你可救了三条命啊,她们娘俩要没了,我这把老骨头也就扔昌化江里了。”  牛叔家与我家不远也不近,算是邻居。他很喜欢我,这个原因我是知道的,因为我有成百上千本的连环画。  他常跟我说:小家伙,有空的时候,你拿上几本连环画,跟我去放牛吧,放牛真的很开心。就这样,假期来临的时候,我总喜欢跟牛叔以及牛叔的牛群泡在牧场。中午做饭前,牛叔就会趟到牧场边河水里,不一会儿,牛叔就捕捞上来很多鱼虾,然后我们俩一起动手,做出了可口的饭菜,两个人吃得满嘴生香。这样的故事,断断续续地上演了五六年。  牛叔语录时常晃荡在我的脑海中:  牛叔说:我经常做梦,梦见自己成了一头牛。搞得自己都分不清究竟我是牛,还是牛是我了。如今一想,牛叔梦牛的境界与庄周梦蝶的境界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牛叔说:在动物界里,我最敬重的,是牛。如果人也如同牛一样勤劳,何愁生活不幸福呢。  牛叔说:为什么牛的眼睛里常有泪痕,因为草场上的青草太多,牛是吃不完的。所以,牛常常眼含热泪,那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感恩。  牛叔说:牛也有爱恨情仇,在大自然的动物中,牛是最热爱生活的一种动物。而人则是最贪婪的动物,要是人能够跟牛学习,那地球上生物的生活是多么和谐啊!  …………  牛叔的奇闻逸事很多:  牛叔一生不吃牛肉。在家乡旦场,一年之中多有红白喜事,这些事又离不开牛肉。牛叔每次坐在席上,总有人劝他吃牛肉,牛叔谢绝:“在我心中,牛和人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不吃牛肉,就如同你们不吃人肉一样。” 一听这话,众俗人皆骇然。但俗人终归是俗人,骇然之后同样把餐桌上的牛肉扫个精光。  牛叔对牛比对儿孙还上心,对儿孙的生活几乎从不过问,无论顺畅还是艰辛。有人问其原因,他说:“我放的牛,它们都能够潇洒地生活在这天地间,难道我的子孙还不如那些牛。如果他们不能潇洒地生活在这天地间,那真不配做我的儿孙。”  牛叔整天乐呵呵的好吸烟,老伴劝戒他少抽点烟,他乐呵呵地回答:“我自家的牛都养了几十头,随便卖掉一头都够我尽情抽烟,我干吗要戒烟呢?再说我不抽烟了,那还算个男人吗?”说完,就见他掏出烟袋,装满烟丝,然后两手划着火柴,把烟点上,陶醉的吸着,荷包吊在烟杆上晃悠悠的。就这样,日子在牛叔的烟火闪烁中悠悠地向前流淌,平静而从容。  …………  牛叔的奇闻逸事和经典语录,让我感觉到他是一个真正的哲人,一个具有仙风道骨的哲人。  牛叔一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米是初级农产品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