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文明体现在哪些方面并简要论述看不见手理论

总体评分:
我的评分:
借阅关系图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第一节 古埃及对世界古代文明的贡献 试题
第一节 古埃及对世界古代文明的贡献
第一节 古埃及对世界古代文明的贡献 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就是按照军功大小授官。二十级爵位中,一级称为公士,十六级为大上造,二十级为彻侯。各级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衣服等。)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材料二&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凡是年收入超过5 00麦斗谷物的为第一级,称富豪级;年收入在500至300麦斗之间的为第二等级,称骑士级;年收入在300至200之间的为第三等级,即双牛级;不足200麦斗的一律归入第四等级,称日佣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两次改革中为限制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所采取的措施。(4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上述两次改革在政治、经济措施上的主要不同点。并分别指出两次改革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产生的不同影响。(12分)(3)两则材料能不能作为判断两场改革性质的依据,说明理由?(4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年),“徙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 ---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材料二&太和九年(485年),“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问题:⑴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4分)⑵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3分)⑶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3分)
(1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①所谓“天道”,泛指宇宙、天地、自然的起源和法则,而“人道”则是关于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道理。……。②《周易》有这样的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③这里的“天文”是指关于季节、时令变化的学问,目的是为了使人们能适时地进行农耕活动;“人文”则是人类“文明”的另一种表述,主要指社会制度和人们自身的素养。④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天道”和“人道”相互关系的探讨和论述,就是对于“天文”和“人文”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张岂之著《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著名学者阮炜在《中外文明十五论》中引用《中国必然强大》比较分析说明中国文化是“家文化”和“官文化”,中国人太重视家庭观念和“忠君”意识,“续香火”意识强;中国人是“天生的协调专家和政治家”。——读书札记问题:(1)就历史学而言,材料一中学术价值最大的句子是(将句子前的序号写出来)&&&&&&&。指出战国时期具有“天道”和“人道”思想的主要流派的主张。(5分)(2)扼要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天道”和“人道”思想产生的原因。(3分)(3)概述秦(西)汉统治者对儒、道、法思想的实践结果。(3分)(4)“官”“家”结合,国家统一;天人合一,到了宋代,天人结合,产生了什么新的哲学思想。其对我们现在的最大影响是什么?(4分)
材料一: 《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二 :《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3分)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2分)(2)材料二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一反映的现象的本质是否相同?为什么?它对材料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5分)(3)材料三的观点对前面两则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影响?(4分)
(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指出,中国之所以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国家相对稳定,纯系地理条件使然。中国的边界,或为大海,或为高山沙漠,外敌只能从北方入侵,所以安全较有保障。虽发生分裂,但不久即复归统一,主要也是地理原因。中国以长江为天然屏障,分为南北两部分。由于气候的原因,北方人彪悍好战,南方人温顺怯懦;北方人一旦跨过长江,无须经过旷日持久的战斗便可迅速控制全国。南方人习惯于俯首听命,故不易形成分裂。材料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人类文明初期,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地理环境因素通过作为人类物质生产活动要素之一的劳动对象而实现的。作为劳动对象,地理环境因素决定着物质生产活动的类型、方式等,并通过决定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1)结合材料一请对孟德斯鸠中国“历史悠久、国家稳定”原因的观点进行评析。(7分)(2)结合材料指出马克思、恩格斯与孟德斯鸠在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上的认识有何本质区别? (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 每日凌晨, 两街巷门上行百市, 买卖热闹”。——(宋)吴自牧《梦粱录》“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陆游《杂赋》材料二:2007年12月,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被打捞出水,考古专家认为”南海一号“沉船本身就是一个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物,据考证,我国近海有艘沉船,以宋元时期居多。材料三: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材料四:“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内藤湖南,1909材料五: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3)(2)结合料三,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2分)(3)材料四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有何不同?《全球通史》中“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是指什么?(4分)(4)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请用宋代的史实加以说明。(4分)
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材料二: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现了精神上的反叛。这种生活本体的变化引发了作家创作意识变化,时代前进的要求也为时代前进的思想变化提供了基础。李贽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下,他的思想也有了初步的“民主意识”,从而为他的“民本意识”突破儒家“民本思想”提供了社会基础。从李贽生存的地理环境来看,当时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肖国华《李贽的儒家情节》材料三:日本传统文化能够承接外来文化的刺激及压力,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日本的儒家学派,即朱子学。在伦理道德方面,承认人的物质欲望和需要,但主张个人利益的目的与归宿在于社会公益,这显然与儒家在承认“富与贵是人之所俗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的前提下,最终强调“天下为公”之思想一脉相承。在政治思想方面,主张“天赋人权”理论,但主张民权服从国权,强调儒学一贯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保留‘忠君报国’之思想”。与此同时,保留儒家忠孝观念,使得日本近代化过程中,避免了东西方文化体系碰撞时人的原有价值观念体系崩溃、民族成员心灵分裂等一系列不良后果。近来年,日本经济界与学术界构筑了“日本式经营”的学说,其中列举的许多因素都具有儒家文化的特征。——孙政《儒家文化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3分)(2)据材料二,概括李贽思想产生的主要社会背景。(4分)(3)据材料三,说明理学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是如何得以继承的。(4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从中得到哪些认识?(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甲&欧洲旧思想0 G+ P* c: b' D5 ]; g 乙&中国旧思想8 _. V" \: Q3 I% G) _" D 丙&欧洲新思想- ^# `$ V, S) E' O$ ?- \7 Z7 ]5 W1 d 一、国家及君主、人民,皆为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体。7 i7 M. Y7 d) S4 N; M 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W, H; @0 K, Q; _3 C$ U2 ?5 @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U! U6 O; e' P/ C: J! d0 A% @ 三、治人者为一级,被治于人者为一级,其地位生而即定,永不得想混。2 A6 H/ `/ Y: T 三、治人者为一级,治于人者为一级,其级非永定者,人人皆可以为治人者。* X9 R. G+ W/ S" M& i 三、有治人者,有治于人者,而无其级,全国民皆为治人者,亦皆为治于人者。4 R
g" W5 K" a0 ?9 E* A
U5 C" _ 五、政治为宗教之附属物。; ]. X3 [% \( _# @( ` 五、宗教为政治之附属物。; K! ]) a$ g- D( Z7 M" U 五、政治与宗教,各有其独立之位置,两不相属。5 i2 U( A2 R: H) e' b# K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惟法律有种种阶级,各人因其身份而有特异之法律。+ ^" H# I. F6 a/ D' a 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 c
B3 F9 T! h/ b9 R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M$ K. b5 a2 J0 Y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请回答:(1)据表中甲、乙内容,概述“欧洲旧思想”与“中国旧思想”的异同点。(8分)(2)据表中丙内容分析,“欧洲新思想”体现了怎样的国家构想?这些“新思想”对欧洲社会发展有何意义?(7分)
(15分)材料一&(关于朝鲜战争的起因)不应纠缠于谁打响了朝鲜战争“第一枪”这一表面问题,而应将目光集中在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上,这就是:朝鲜人民军在日大举越过三八线这一军事行动,得以实现的条件和前提是什么?在这个问题的指导下,朝鲜战争起因的研究很自然就成为朝鲜战争前后国际关系的研究。……朝鲜战争最深刻的起因在于战后形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及其所控制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格局,这种格局在朝鲜半岛就表现为围绕“三八线”展开的美苏两国外交争斗和南北朝鲜的军事对峙。“朝鲜南北双方都有意通过武力将自己的理想、权力和制度扩展到整个朝鲜半岛多从而实现民族的统一”。——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决策中的苏联因素》材料二&关于朝鲜战争的结局,主要有三种看法:有人认为胜利属于中朝一方;也有人认为双方在战场上打了个平局;还有人认为美韩一方取得了胜利。这三种观点,虽然结论不同,但是在对战争胜负进行判定时,却大多采用同一种方法,就是以某种““数量分析”来”计算胜负。于是对朝鲜战争胜负的争论,就变成了诸如战争双方谁死伤的人多,谁消耗的资源多等问题的争论。应该说,以“数量分析”计算战争胜负的方法,在一定情况下的确是有意义的。但“数量分析”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滥用,否则就会得出歪曲历史的结论。判断胜负的主要标准应该是战争双方战争目的的达成情况。——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认为应从哪个角度研究朝鲜战争的起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朝鲜战争与当时世界格局的关系(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在对“朝鲜战争胜负”的判定上存在的两种标准。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据作者的判定标准,论证朝鲜战争的结局为中朝一方胜利的观点的合理性。(7分)
阅读下列材料:(共10分)材料一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材料二 15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材料三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哥伦布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机是什么?说明哥伦布生活的时代与这种动机相关的社会背景。(4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3分)(3)材料三中提到的“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指的是什么?(3分)
1 / 1480 页第2课古埃及文明;国和中学胡方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尼罗河对埃及成为文明古国所起的重要作用;(2)知道古埃及实行的是法老统治下的中央集权的君;(3)了解金字塔修建的原因、特点以及具有代表性的;(4)了解象形文字的特点及其演变过程;2.能力与方法;(1)通过观察古埃及地图,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2)通过图书阅读或网上搜索获取资料,了解
第2课 古埃及文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尼罗河对埃及成为文明古国所起的重要作用。
(2)知道古埃及实行的是法老统治下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法老掌握着军事、行政、经济、司法和宗教等一切大权。
(3)了解金字塔修建的原因、特点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金字塔建筑。
(4)了解象形文字的特点及其演变过程。
2.能力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古埃及地图,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罗河对古埃及气候、土地、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2)通过图书阅读或网上搜索获取资料,了解有关金字塔的相关知识。
(3)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3.情感、价值与态度观
(1)通过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人类文明的产生有多个源头,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
(2)通过了解金字塔建造及特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重点:介绍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难点:了解金字塔建造的原因和过程以及象形文字的特点和演变。
二、导入新课
师:埃及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区,是迄今所知道的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但它的历史却随着古埃及的消亡而消亡,直到罗塞塔石碑发现。科学家破译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这才使古埃及文明重见天日
通过介绍罗塞塔石碑发现的经过导入新课,该石碑的发现打开了古埃及知识的大门,从此,神秘的古埃及文明渐渐被人们所了解。
教师出示古埃及的地图,请学生仔细地观察地图,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请在地图上找出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2、是哪条河流哺育了古埃及的古老文明?
三、新课传授
师:埃及地处非洲的东北部,贯船全境的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古代文明的产生往往都和河流有着或远或近的联系。但是,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还没有那个民族,像埃及那样,与一条河有着如此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说黄河与黄河文明的关系像是母亲与子女,那么,尼罗河就像古埃及文明体内的血脉。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一首埃及古诗也曾经这样称颂尼罗河:啊!尼罗河,我们称颂你,你从大地上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这些言语都说明了尼罗河对古埃及有着生命线般的的重要作用。 各述己见:你能否从气候、土地、文化等各个方面,说说尼罗河对埃及成为文明古国所起的具体作用?
生:气候方面:尼罗河流域中几乎没有一个地区有着真正的赤道性气候,较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影响,流域内普遍干旱。干旱的气候使得古埃及人更加依赖尼罗河,埃及的命运寄托于尼罗河。
土地方面:尼罗河定期泛滥的特点,为两岸带来了肥沃的土地,使古埃及获得了农业生产的良好条件。
文化方面:尼罗河水定期泛滥,每次涨水退水以后,都需要精确的记录和计算,并且退水以后,还需要重新丈量土地,划定地界。几何学就逐渐诞生了。同时为了准确地预测尼罗河泛滥开始的日期,埃及开始了最早的天文学研究。师:尼罗河给予埃及人的极多,同样也需要埃及人为之付出努力。尼罗河定期泛滥的特点,使古埃及人知道尼罗河一旦失控,也会毁灭一切。他们开始挖渠,把泛滥的河水储存起来。尼罗河涨水退水时,做出精确的记录和计算。水退之后,再重新丈量土地,划定界限。长久以来,几何学诞生了,天文学诞生了……。
师:埃及人就是在与尼罗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打交道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古埃及文明。
师:公元前3500年左右,尼罗河下游两岸出现一系列小国,通过不断的兼并战争,公元前3100年,埃及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从这时起到公元前332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占领埃及为止,在这期间,古埃及人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经过辛勤劳动,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古代埃及具有比较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纵横交错的水利灌溉网,国内外贸易也十分活跃。
师:我们知道,除了尼罗河,金字塔已成为埃及的象征。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为自己建造的陵墓。(播放一段视频 “法老与金字塔”)古埃及国家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最高统治者称为法老。法老掌握着军事、行政、经济、司法和宗教等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吏都由他任免,他的意志就是法律。法老被认为是 “太阳神之子”。大臣在朝见法老的时候必须行跪拜礼,匍匐在御座之前吻其脚前的尘土。贵族为法老管理国家,平民和奴隶一边从事劳动,一边为法老建造神庙、宫殿和陵墓。
想一想:古埃及法老为什么要造金字塔呢?
生:1、信奉灵魂不灭之说(冥王奥西里斯神与来世信仰)。
2、法老的专制统治。
尤其是屹立在尼罗河西岸沙漠那些巨大的金字塔,其形式完美地再现了埃及人对来世的永恒理想。
师:在人们已知的古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请学生介绍胡夫金字塔)
生:它高146.5米,底边长230米。塔身约用230万块平均2.5吨重的巨大石块砌成。胡夫金字塔修建动用10万劳工,花费了20年时间。
教师补充:在世界历史上,它保持最高建筑物的记录达4500年之久,直到19世纪巴黎埃菲尔铁塔建成以后才被超过。
想一想:胡夫金字塔约用巨石230万块砌成,平均每块重约2.5吨。在当时生产力水平非常低的情况下,埃及人是如何用原始的工具将一人来高、两吨半重的巨石从山上凿出?又是如何将巨石从几英里甚至几十英里外运来,再吊上甚至高达一百多米的塔顶?
师:请学生观察大金字塔石墙,它除了以其规模的巨大而令人惊叹以外,还以其高超的建筑技巧而著名。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着物,而是一块石头叠在另一块石头上面的。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已数千年,人们也很
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所以能历数千年而不倒,这不能不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师:这是金字塔复杂的内部结构,它有许多精确之迷:据研究,胡夫金字塔,四边底线误差不出20厘米,与230米的总长度比较,误差在l/1000之内;基底四个直角误差最大不过3分2秒,四边方位同准确的东西南北方位误差也只在1分15秒和5分30秒之间。
它还留下许多数字之迷:金字塔高度扩大10亿倍,恰好等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
?塔高除塔的底边的两倍,约为3.14;
?其底面正方形的纵平分线一直延长,就是地球的子午线,它正好把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一分为二;
?金字塔高度的平方和每面的三角形面积正好相等??师:同样神秘的还有狮身人面像。(请学生介绍狮身人面像)
生:狮身人面像的头部按照哈夫拉的形象雕刻,身体为狮子,高22米,长57米,雕像的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整个雕像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至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
奇迹与梦想就是在一系列的金字塔群中飞翔。特别是吉萨的三座金字塔,将金字塔这种形式的美感和所体现的理想达到了及至。
师:古埃及时期的能工巧匠以及参与建造的平民百姓所从事的修建这些宏伟壮观的建筑工程,代表了埃及当时建筑艺术所能达到的了不起的高峰和人民群众的智慧。有关金字塔建造的原因以及如何建造的,一直是众说纷坛,也一直是一个谜缠绕在世人心头。
千古之迷――金字塔建造之谜 至少有三种猜测:
百万劳动者创造的结果
外星文明的杰作
失落文明部落的遗产
你赞成哪一种说法?并陈述理由.
师:宏伟壮观的金字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它充分显示了古代埃及人民的卓越指挥和创造能力.与此同时,金字塔也是古埃及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它是法老奴役劳动者的象征。
师:古埃及离我们实在遥远,而直到有一天拿破仑远征埃及,才逐渐揭开了古埃及文明的神秘面纱。1799年8月,拿破仑的士兵在罗塞塔附近修筑军事要塞时发现了一块黑色磨光玄武岩的石碑。它长约115厘米,宽约73厘米,厚约28厘米,上面还有密密麻麻的三段铭文。由于受风沙的长期侵蚀,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了。这就是后来破译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钥匙―――罗塞塔石碑。早在公元前4000年代中叶,古埃及人就发明了象形文字。它是由一些描绘人、动物和其他各种物体的符号构成。古埃及人把这种文字写在纸草纸、木板上,或者刻在陶片、石头上。
师: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一种比较完备的文字,它既有表意符号,又有表音符号。 师:表意符号用图形来表达词语的意义师:表音符号用图形来表示发音。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古埃及人创造出24个单辅音符号和许多双辅音符号、三辅音符号,这24个单辅音符号已经是字母的萌芽,它为后来腓尼基人创造字母文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小论坛:你能说说古埃及象形文字与我国早期文字甲骨文相比,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生: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一种比较完备的文字,既有表意符号,又有表音符号。表意符号用图形来表达词语的意义,表音符号用图形来表示发音。它与我国的最早文字甲骨文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我国的甲骨文也用图形来表达词语的意义,但不同的是不用图形来表示发音。
师:随着历史的变迁,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逐渐失传。然而,“罗塞塔石碑”的发现使情况发生了变化。石碑上刻着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希腊,它为人们解开古埃及象形文字之迷提供了一把钥匙。法国学者商博良经过20多年的努力,终于释读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由此也诞生了研究古埃及语言、历史和文化的埃及学。
举世闻名的而又神秘莫测的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象征和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俯视埃及大地,目睹世间沧桑已近5000年之久。金字塔的建造创造了古代世界无以伦比的奇迹,也留下了扑朔迷离的“千古之谜”。金字塔的魅力仍在不断激发人们追索人类古代文明的热情与激情??五、课后拓展
埃及的金字塔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请说说你所了解的世界其他地方奇迹的名称,并择一作简要介绍。
公元前3世纪,腓尼基旅行家昂蒂帕克最早提出了“世界七大奇迹”的说法。它们是:巴比伦空中花园、罗德斯岛太阳神雕像、摩索拉斯王陵墓、阿尔忒弥斯神殿、宙斯神像、法洛斯灯塔、埃及金字塔。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是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他的爱妻建的一座巧夺天工的花园,该花园呈方形,是层层加高的阳台式建筑。每一层内都有坚固的砖砌弯拱,上面铺着用沥青浇铸起来的石板,再铺两层熟砖,熟砖上又覆盖一层铅板,这样是为了防止水分渗漏。在这样的底衬上,铺着一列列芦草,上面是一层很厚的土,足以使大树扎根。空中花园的设计充分体现出古代园林设计师的聪明才智。
六、作业练习册:P3―4:一、1、2
二、1 三、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专业论文、17古埃及文明等内容。 
 古代埃及主要文明成就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古代埃及主要文明成就古埃及的文字 古代埃及文字的形体的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 1、象形文字:我们所知道的最早构成体系...  两河流域文明与古埃及文明 一、两河流域文明与古埃及文明的相似之处 两河流域文明与古埃及文明都有着几乎同样的年龄, 都在三千多 年的时间里经历了由强盛到衰败的...  但古埃及文化的 光辉成就, 不是在孤立环境下取得的,而是在与周边文明的交往中吸收了不少有 益的养分,得以丰富、充实和壮大的结果。这一过程促使埃及文化的外向...  世界古代文明课后答案,古代埃及上(一)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古代埃及...? ? ? ? A、古希腊作家 B、著有《历史》 C、活跃于公元前 5 世纪左右 ...  古埃及文明之源――观后感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古埃及文明之源―尼罗河――四大文明观后感源远流长的尼罗河, 在落日的残辉中, 犹如一条身姿妖娆的金蛇...  反观现代埃及,则是伊斯兰文明. 且与古埃及文化传承中断,在某种 程度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不属于同一个文明传承。 古埃及在观星占星上有巨大成就, 人类最早的太阳历...  木乃伊和金字塔是古埃及人留给后 世的一份特殊的遗产,也正是它们使古埃及文明于世。本文主要通过 对木乃伊和金字塔两大古埃及文明的标志来分析来展现古埃及人对 ...  古埃及文明史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古埃及文明史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文明是指在尼罗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区,时间 断限为公元前...  我眼中的古埃及文明 这几节中外文明史上下来, 真心觉得自己有了不小的收获,对西方的历史发 展进程有了深入的了解, 当然对一些内容也产生了自己的一些见解。西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要论述大数据的概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