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赚钱很容易,有的人正新鸡排其实很难赚钱

眼眸深邃、轮廓分明、身材颀长,活生生的一幅画。
这在监狱民警看来,那么令人不可思议。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来源: 网络
  中国人得了发财焦虑症,百度搜索赚钱和创业这俩词,每个词搜索结果都超过一亿。但为什么有些人不努力也能赚到钱,太老实的人却赚不到呢?
中国浮躁的钢筋水泥土里、在互联网快速崛起的大浪潮中、在媒体急功近利的标题上,创业和赚钱似乎变成了所有中国人活下去的唯一目标。你可以百度搜索赚钱和创业这俩词,每个词搜索结果都超过一亿,追求财富不是什么坏事,但如果每天都想着赚钱,那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傻X。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赚钱的本质,我们到底为什么会赚钱?
  赚钱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比如你是打工的,你可以去各大求职网站搜一搜,看看有没有“赚钱”这个职位,我相信是没有的。任何公司都有老板,但永远没有“赚钱”这个岗位,所以我们要先理清下先后顺序――我们的钱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实际上,我们的钱是通过价值交换获得的。
所以你不要每天挖空心思想着怎么去赚钱,而是先问问自己有没有价值?
当你不断追求卓越的时候,成功一定会追赶你的脚步。同理,当你把全部注意力放到提升自我价值上的时候,钱就会自然而然的飞进你的口袋,你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它自己就这么来了。
在中国你会发现一个现象,一般四五十岁的人都不会穷到哪里去。即便是个普通人,家里有两三套房子,一两台车都是很正常的,刨去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你在一个行业或者某个专业领域不辞辛苦耕耘十年,掌握了一定人脉或练就一身本领,那你就很容易用十年积累的价值去交换财富。
很多微商跟我抱怨说消费者不买我的东西,不买你的东西就对了,因为你不能帮他们解决问题,他们又反问,我的产品能帮他们解决问题呀。你要明白的是,产品只是价值链里的一个环节,并非全部。甚至,产品是没有价值的,解决方案才有价值。你能提出解决方案,你才有付出价值并获得财富的可能。
  赚钱不是过程,而是当你做好一件事以后顺带的结果。
  怎么赚更多的钱?
有个段子很流行,说一个人在公司干了10年,他每天用同样的方法做着同样的工作,每个月都领着同样的薪水。一天,他愤愤不平的要求老板给他加薪。他对老板说:“毕竟,我已经有了10年的经验。”老板叹气:“你不是有10年经验,你是一个经验用了10年。”
所以,无论你想赚钱,还是想赚更多钱,就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我价值。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如何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呢?如果你经常看我的文章就不难发现,我喜欢提出问题,但几乎每个问题都会给出解决方案,看病还给药。
比如昨天我不知道1+1=2,但是今天我知道了,这就是进步;昨天我不知道饭后不能马上剧烈运动,今天我知道了,这也是进步。任何你今天知道的小知识点都有可能改变你的明天,但是如果原地踏步,你就完蛋了。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我每天都要比昨天知道多一点呢?答案是,永远保持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和好奇。
看到这里,我们得到一个意外的结论,正常人能赚到钱的原因竟然是“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和好奇”,而非其他。如果能做到永远18岁,永远热泪盈眶,你就离赚钱不远了。是不是很意外?我也很意外,但事实就是这样。
  为什么有些人不努力也能赚很多钱?
任何事都有例外,赚钱也是。每个时代都有红利,75后遇上房地产、85后遇上互联网,当你撞上这些时代大机遇,你基本不用怎么努力就能赚到钱。十年前房子一两千一平,即便你刚走出社会,一个月工资也能买好几平,在不用交首付拎包入住的情况下,你稀里糊涂买了两套,十年后莫名其妙变成了百万富翁,这种例子太多了,没什么好奇怪的。
但是你又不能把生活重点放到满世界找“红利”这件事上,每代人都有自己的宿命,或许我们这代人狂干十年连厕所都买不起,但或许下个红利就出现在明天早晨,你唯一要做的是,今晚准备好。
  为什么我们如此迫切的想赚钱?
既然我们知道“越想赚钱就越赚不到钱”,那为什么我们依然如此执着、迫切的想赚钱呢?当然是媒体的功劳,要知道“十年赚一百万”基本没人看的,但是“一天赚一百万”就有点击率了。人类是从众的,当你每天能看到一万个创富故事,你就再也坐不住了,所以大部分中国人的人生目标被打磨成了一致性的四个字――我要赚钱!
不可否认,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每天都在诞生神话和传奇,但大部分人的生活是波澜不惊的,遗憾的是,现在整个社会都沦为了媒体造神计划的牺牲品。
生活很操蛋,它一边教我们做事一定要有目的,一边又在告诫我们“越想赚钱就越赚不到钱”,所以很多人在赚钱这件事上做出了错误选择,现在我已经告诉你怎么做了――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为什么太老实的人赚不到大钱?
长久以来,老实一词一直是个褒义的存在。但不知什么时候起,老实开始变成了贬义词,尤其是当它和钱扯在一起。
  在我看来,老实有两种理解, 一种是忠厚,一种是呆板。试想一下,我们什么时候会说一个人“你真的太老实了!”肯定是对他的某些行为看不下去,恨铁不成钢才说的。我们需要的是忠厚的老实精神,而不是呆板的老实行为,所以说一个太老实的人赚不到大钱是有一定道理的。
  过于循规蹈矩
进入社会后,大家都以自己的方式去奋斗、赚钱。为什么有的人能发家致富,有的人却始终在小康边缘挣扎。如仔细观察,你可以发现,那些挣扎的人都太老实,赚钱的方法过于保守单一。除了工资收入,他们不会研究其他的财富增值渠道,甚至是安于现状,认为循规蹈矩、努力工作就能升职加薪。社会没有轻视老实人,只是在这个看钱看能力的时代,它更喜欢投入产出比最大化的变通者,于是,只会死干活、干死活的老实人成了被压榨的群体。对于那些不抱怨的、在自己的岗位兢兢业业的老实人,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但确实也不符合赚钱的逻辑。也许太老实的人能通过时间累积到一定财富,但他们的赚钱速度会比别人慢得多。
  胆子太小、不敢尝试
太老实的人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胆子小、不敢轻易尝试。对于理财,总觉得要有钱后才会考虑,那什么时候才有钱,有多少钱才算是有钱呢?所以,可能最后钱要么藏家里,要么存银行。另外,对于理财他们的观念就是宁愿利息少,也不要冒风险。银行定存是最好的选择,余额宝类的货币基金也可以接受,其他的可能就会犹豫了。虽说收益和风险成正比,然而在银行利率跑不过通胀的时代,太老实的人不敢冒险自然也很难赚大钱。
只会节流、不懂开源
  太老实的人消费习惯一般也是过于保守的,对于开源节流,目光往往只会关注在节流上,认为:
  如果开源是往水池灌水,节流是开闸放水,那么节流就是为了适度消费避免浪费,开源才是积累财富的正确渠道。在收入恒定的情况下,节流能决定你最后剩下多少钱,但必定会降低你的生活品质,因此一味地省钱,到最后收获的可能只有稀少的不断贬值的本金以及长期窘迫的生活品质。
  观念落后、不愿负债
“无贷一身轻”是多少老实人引以为豪的一句话啊!有一个吐槽中国现象的老梗:穷人到银行存款,富人到银行贷款,结果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10年前老实人能狠下心贷款买房,现在也不会拼死拼活攒首付了!
无负债,说明我们的支出用的都是现金,而在资产配置中过多的流动资金占比会阻碍你的财富升值。比如你一个月5000的工资,月开销2500,如果其中1500是用信用卡消费的,那你完全可以利用信用卡的几十天免息期,将这笔暂时留下的资金做理财投资或者进点小商品低买高卖赚外快,负债不一定是坏事!
  你可以为人实在,但最好不要太老实。因为能做出点成就的人都不会被人评价为太老实,而对于那些道德上没有缺陷但又没有能力的人,才会被善意的称:你太老实了。这个社会,太老实的人是赚不到大钱的。
  钱不是坏东西,想要钱也没有错。只是我们要理解需要它的程度,以及怎么更合理地得到金钱。
“微”门槛、“微”风险、“微”成本、“微”操作、
  点击“阅读原文”开启财富之门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用数学公式告诉你,为什么聪明人不容易成功?!_买购网
按模块条件查看
摘要:说到聪明人,大部分的人脑子里第一印象都是智商高的人或者那些名校校毕业的人。聪明人在学校里面通常比较受尊重,他们也自然而然的享受这种尊重。那么,是否聪明人就里成功更近一些呢?下面这篇文章将会为你解惑。
用数学公式告诉你,为什么聪明人不容易成功?!
聪明,其实不是一个好词。
说到聪明人,大部分的人脑子里第一印象都是智商高的人或者那些名校校毕业的人。聪明人在学校里面通常比较受尊重,他们也自然而然的享受这种尊重。但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大部分的聪明人到了社会上就失去了优势。拿世俗的标准来看,那些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大都不是学校里的好学生或者连有名的学校都不是。马云说:中国最好的大学是杭州师范大学。这固然是调侃,但其实很有道理。
那么,聪明人为什么难以成功呢?搞清楚下面的4条规则或许对聪明人有帮助。
1、最好的成功策略是:找到傻瓜
Peter Thiel在他的书《从0到1》里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最容易成功的领域不是聪明人和聪明人竞争,而是要找到那些和傻瓜竞争的地方。
那些从事律师、咨询师职业的人很多都是从哈佛、耶鲁、宾大(容我加上我校)等常青藤名校毕业的,但是他们都没有成为最富有的人,原因何在?简单的讲:一个人获得的价值不等于一个人的聪明程度。一个人获得的价值=其聪明程度-周边人的聪明程度。所以,你获得的价值是相对价值。当你选择高大上行业的时候,你的同类都是聪明的人。于是,你的价值基本上就被cancel out了。广告行业里头有一个定律和这个道理类似:你投放的广告效果不直接和你投放广告的声音(银子)成正比,而是取决于你的声音比别人的声音大多少。
很多聪明人享受高智商竞争带来的快感,但是忘了高质量的竞争对聪明人其实是消耗战。
2、 回归平均原理(Return to mean)
统计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定律是回归平均原理。什么意思?打个比方,你是一个普通人,朝着墙上的一个靶心扔飞镖,如果第一次能够击中靶心,那么第二次肯定偏离很多。而如果第一次偏离的非常远,第二次偏离就会变小。要清楚这一点,就要了解什么是运气。运气在数学上可以看成是个随机的函数。西方有个名言:success= some talent+ luck; great scucess= some talent + great luck; 一件事只做一次,运气对成功而言会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当你做多次以后,运气的成分就会渐渐消失,因为运气是随机函数会抵消,技术(talent)变为主要的决定因素。当你扔一次飞镖的时候,如果碰巧命中了靶心,运气扮演很重要的成分,但是当你多次扔的时候,就会回归到你的技术能力。
发展事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很多聪明的人,由于机会成本高,通常不太愿意坚持。也就是说,他们通常不去尝试,或者尝试了一次就放弃,而由于只尝试一次,运气会起很大作用,他们的聪明天分不一定帮上忙。但是反过来,如果他们坚持尝试,他们高于常人的聪明天赋就会起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冒险精神很重要。冒险的本质就是不断尝试。
3、 复利原理
巴菲特说:复利是最伟大的金融工具。复利的原理就是正向迭代。利息越高,时间越长,产生的结果就越惊人。这给我们的启示有三个:1)正向 2)进步步长要大 3)要长期坚持。
我们可以用数学公式来更清楚的理解这个问题:
1、正向: 1.01^365=37.7834; 0.99^365=0.0255, 正向进步和反向退步即使是一年365天后的差异可以非常大
2、步长: 1.01^365=37.7834; 1.02^365=,步长从0.01调整到0.02就可以产生40倍的结果变化
3、长期: 1.01^365=37.7834; 1.01^(365*5)=,如果你不是坚持1年,而是5年,结果令人吃惊。所以, 在《outlier》那本书里面,才有10000个小时的说法。
100*(1+0.1)^365 = 3778.34聪明人经常犯的毛病就是赢在起点,但也输在起点。他们通常比别人有一个好的开始,但是在他们的人生中忽视了持续的学习进步。还是让我们来看一个数学描述:
10* (1+0.2)^365 = 13774.08
一个人的起点即使比普通人高10倍,只要对方的进步快,加以时日,就可以获得远远超过聪明人的成就。曾国藩的一句名言就是:聪明人要下死功夫。
4、 系统基准(base rate)
聪明的人经常把注意力投射在自己身上,强调自身的天赋,强调自身的努力,而经常忘了外部的系统和规律。中国的古代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所有才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说法。在这一点,西方人不如中国人。什么是系统基准?举个例子来讲,人人都希望获得长寿,但是长寿这件事放到一个超越个人的系统里来看,就是人的寿命。人的寿命,几千年来就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分布,基准是70,波动的范围一般而言(统计学规范讲可能说3个sigma)是(-20,20),也就是说大部分人会活到50~90岁。这个时候,个人的努力在这个范围内是有效地,但是如果非常努力希望活到150岁,就是违背了系统基准的事情。
创业和工作也有同样的情况。毕业找工作有句老话:男怕入错行。创业也怕选错了行业。每个行业都有不同的基准,可以看成是这个行业的局限或者规律。如果不了解这个,只是一味强调团队的优秀和努力,结果很难好到那里去。这个道理,其实也简单,你在沙滩上用手堆沙子,任你如何聪明勤奋,你也不可能堆出1米的高度来,你面对是沙子的粘性这个系统基准。
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就是下面4条:
1)聪明人不要和聪明人竞争
2)要敢于多次冒险
3)要长期学习进步
4)要理解所处系统的规律
你可能还关心:
您可能关心的:
文章来源: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XXX"的知识/资讯/名人/访谈等文章,均由企业/经销商/用户自行通过本网站系统平台投稿编辑整理发布或转载自其它媒体,仅供学习与参考等非商业用途性质使用,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提交说明:
注册登录发布:
行业精彩推荐
月关注排行榜
最新加入文章
历史关注排行
51425人关注
43570人关注
6533人关注
3088人关注
7721人关注
9669人关注
12598人关注
6114人关注
1899人关注
1691人关注
1479人关注
1837人关注
1526人关注
1234人关注
1377人关注
1464人关注
51425人关注
43570人关注
12598人关注
9669人关注
7721人关注
6533人关注
6401人关注
6141人关注
创业理财:
职场指南:
企业管理:
经典名言:
励志成功:
按行业查看:
人生指南导航:
网站模块导航:
热点模块导航: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当前位置 : 首页 &
【深度】这项世界上最赚钱的生意,中国人为什么就是不干?
中国自古以来就崇拜实用主义。
上上下下都在寻找赚钱最多、最快的路径。
结果从煤矿到房地产、从放贷到P2P,从微商到传销,举国上下都被我们挖了一遍,最后千
中国自古以来就崇拜实用主义。
上上下下都在寻找赚钱最多、最快的路径。
结果从煤矿到房地产、从放贷到P2P,从微商到传销,举国上下都被我们挖了一遍,最后千疮百孔。
现在我们终于发现:所有的暴利生意都做不下去了。
于是我们大眼瞪小眼,个个茫然四顾、不知所措。
今天,我终于可以告诉你们一个真相了:
这个世界上,最赚钱的生意究竟是什么。
首先,这个世界最会赚钱的人是什么人?
犹太人所做的生意中,最赚钱的是什么生意?
不,是读书!
读书是一桩生意吗?
读书是世界上最划算的生意!
那些看似平凡的白纸黑字,都是前人智慧的积累,很多内容经历成百上千年的考证才成为真理,被纪录和流传下来,而我们只需要几天时间的成本,就可以把书里内容消化成自己的知识、见识,变成智慧储存起来。
世界上最大的生意是改变世界,而智慧是改变世界的最好手段。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吸纳了前人的大智慧。
因此,“最会赚钱”只是犹太人表面,他们真正要做的是改造世界。&
犹太人的年均读书量全球第一,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与之相呼应的是:这个只占世界人口的0.2%的民族,却获得过29%的诺贝尔奖;用一本《圣经》感召人类数千年,在各领域都大师辈出,群星灿烂;他们全球流散2000年,最终却从115个国家移居、说着85种语言,建立国家以色列,并成了融合宗教、传统、现代民主的经济强国。
犹太人是人类文明长河中最具生命力的一支民族,这种生命力就来自于他们把“读书”作为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手段:犹太人均读书量居全球第一,他们拥有的图书馆和出版社也是全球最多,全国1/4的人有借书证。在犹太传统中,书橱要放在床头,放在床尾被认为是对书不敬。犹太人从不焚书——即便是攻击自己的书。他们搬家时,会把自己不需要的书刊摆放街头,任行人挑选赠送。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犹太的“安息日”,所有犹太人都要停止所有商场、饭店、娱乐等场所都得停业,公共汽车、班机都要停飞,人们只能待在家中“安息”但是全国所有的书店都可以开门营业。而这一天光顾书店的人也最多,大家都在这里静悄悄地读书,其中也包括《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第最能展现中国战略格局的书。
这才是犹太人总能轻易掌控一个国家的金融命脉的真正原因。
再来看一个了不起的民族:德国。
德国在历史上两次被彻底打倒,甚至肢解,依然能坚挺的站起来,而且经济水平欧洲第一,一定有非凡的地方,其它方面先不论述,今天我要说的是:德国也是世界上最喜读书的民族之一。
对于德国的年轻人来讲,热爱读书就像热爱啤酒一样。
德国人口只有8000多万,却拥有全球第二大图书市场,德国还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家,平均每1.7万人就有一家书店,共拥有1.4万多个图书馆,藏书约1.29亿册。
德国每个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人均藏书一百多册,几乎每个德国家庭都有书架,或设在书房,或摆放于客厅,他们认为,“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即便一本书在德国的售价约在19.9欧元(约170元人民币)。
而且我们更无法想象的是:在德国所有年龄段的人群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读书热情最高。德国晚上10点之后很难再在饭店看到吃的热火朝天的年轻人,也很难在白天见到人们兴高采烈的满大街狂欢,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并不经常聚拢在一起玩耍撒欢,整个德国给人的感觉就是安静。你随处可见正在阅读的人,不局限于校园,还有车站、地铁、咖啡馆和草坪,似乎每个人的背包里都有一两本书,随时随地拿出来阅读。
而且德国喜欢阅读的是一些有深度的世界级作品,比如说这些书曾最受好评:《一只改变我生命的猫》《战争小孩打破沉默》《漫漫自由路》《百岁老人跷家去》《狐狸谷》。
的确,德国看上去这是一个很无聊的国家,然而这个无聊的国家出了很多的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诗人……。
再来看一下个我非常不愿意提起、却又总回避不了的国家——日本。
同犹太人的年均64本读书量相比,日本人的40本可以排世界第二。
与此相对于的数据是:《2015 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榜单里,日本以 40 家高居榜首,力压美国的 35 家,而中国内地无一入围。
一位去东京之后的学者说:让我感受东京之大的,最富于冲击力的也许不是建筑,而是书店。也许有读者会奇怪:书店?哪座城市没有一些书店呢。可是,当你来到神田,在那些鳞次栉比的楼宇中,居然布满了书店,准确的数量是一百八十余家……地铁里一卷在手的人确实很多,我甚至看到一个老太太捧着一本桑德尔的《正义》读得津津有味。
的确,日本人是真的热爱读书,年轻人、职员、经理、大小老板、政治家都喜欢读书。完全令中国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应该是:在日本,有钱人可以不读书的想法在日本是行不通的。任何一个在社会上有地位或在学术上有影响的人都得不断地学习,否则就会受到轻视甚至讥讽,认为他成了“没用之人”。
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社会》里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锺,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
这种言论一定会激怒我们的敏感神经。我也会骂他是痴心妄想,但是边骂边偷偷的反思自己。
最后,再来看看中国。
这是一组国内数据:根据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中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这个数据远低于犹太、德国、日本,甚至很多二流国家。
这是一组国际数据: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显示,北欧国家国民每年读书24本左右,是中国的6倍。中国的人均读书数甚至还落后于泰国的5本。
中国有堂堂13亿人口,但是在全国公共图书馆持证读者人数只有582万,仅占总人口的0.47%。中国公共图书馆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仅为0.4次。这些数字都是美英日等国家的十几分之一。
李克强总理说:现在我们国家民众每年的阅读量还不到有些国家人均的十分之一,这让我深思。
然而最让人忧虑发是:中国人的读书还不仅是“少”的问题……
在美国和欧洲的图书市场上,40%是虚构类的小说、社会类,而占据中国图书市场的大部分都是操作指南、食谱大全、养生手册、育儿百科等等实用的书。
也就是说:我们不仅不爱读书,即便读也是读所谓“有用”的书,读书也要有“功利性”。
这是极端功利性的体现。
水木然认为:物极必反,极端的利己就是害己。
更有甚者,很多中国人开始把书当成摆设。比如很多土豪为了显示自己的品味,在别墅里设计一些书架,然后再摆上一些书,当然他们从未看过。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反正那些摆上去书也不会看,干脆不用真书,用书的模型。这种情况已经广泛使用在家装甚至图书馆领域,来看这个新闻:
此刻,我已经无话可说。
但是还是想忍不住在吐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曾搞过一个“死活读不下去”的书籍排行榜,结果《红楼梦》高居该榜榜首,是读者公认“最读不下去”的书。除此之外,一些百年经典书籍诸如《百年孤独》等等也榜上有名。
我们干脆把经典全焚了算了。
名著读不下去,好书没耐性读。我们的时间都去了哪?
答案是:朋友圈。
无论是吃饭、赶路,还是开会、我们都时刻不忘刷新朋友圈,转发分享、评价点赞,忙得不亦乐乎,分秒不停的吸收那些碎片化、轻易被加工的知识,没有系统性,结果大部分中国人都成了人云亦云的泛泛之辈,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
这就是浮躁的来源。
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这是铁律。中国的年轻人,以前天天忙选秀、举国上下为了能够选出最会唱的歌手而操碎了心;现在天天忙直播,个个都在为了成为一个杰出的网红而不懈奋斗。
中国崛起的第一步一定是文化复兴。
而文化复兴一定是从全民学习读书开始的。
习近平主席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曾说:“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读书,真的成了中国的头等大事。
作为中国人,我们以前整天忙着赚钱,疲于奔命。现在中国已经过了粗放发展的阶段,所有的投机主义都不再适用了。
反正现在也没什么生意好做了。不如好好沉淀一下自己:我是谁?我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我可以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
没有人可以给你答案,只要靠你的智慧去悟。
智慧不够,书本来凑。
最后送给大家两幅图:
这个图的意思是:只有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看透这个世界的真相。
为什么有人胸怀大志、光明坦荡,而有的人斤斤计较、整日哀叹,其实很大程度上跟一个人的见识有关。
而上面这个图则告诉我们,只有足够思想的人,才不会被这个世界轻易激怒,更不会随便对别人愤怒。
Copyright(C)2016青江驿初级中学.Allrightsreserved.地址:甘肃省会宁县太平店镇青江村下街社51号.邮编:730714 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赚钱很难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