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辛亥革命爆发主要原因什么时候爆发?祖国在危险中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辛亥革命开始、结束的时间与标志?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1910年 3月21日 孙中山向黄兴提议再次发动广州起义.   1910年 3月 孙中山在旧金山设美洲同盟总会(又称同盟会美国总支部).   1910年 3月 长沙发生抢米暴动.   1910年 4月 各省请开国会代表发动第二次请愿.   1910年 6月16日 湖北革命党人改群治学社为振武学社.   1910年 9月18日 资政院开院.   1910年 10月3日 《民立报》在上海创刊.   1910年 10月11日 国会请愿代表团发起第二次请愿,分别向资政院和载卫上书.   1910年 10月 清廷发布上谕,将预备立宪期限由九年改为五年.   1910年 11月4日 孙中山在槟榔屿召集黄兴、赵声、胡汉民等会议,布置广州起义.   1911年 1月30日 振武学社更名文学社,举蒋翊武为社长.   1911年 1月 同盟会在香港成立统筹部,负责筹划和组织广州起义.   1911年 4月8日 温生才击丝广州将军孚琦,温被捕遇害.   1911年 4月27日 黄兴等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   1911年 5月8日 清廷组成皇族内阁,以庆新王奕 为总理大臣.   1911年 5月9日 清廷颁布铁路国有政策.   1911年 5月10日 文学社在武昌小朝街设立机关部.   1911年 5月11日 文学会和共进会在武昌召开第一次国体联合会议.6月14日和9月14日又先后就两国体联合再三会议协商.   1911年 5月17日 四川保路同志威风成都正式成立.   1911年 7月31日 宋教仁、谭人凤等在上海成立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   1911年 7月 汉口《大江报》发表《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亡中团者和平也》二短证.大江报馆被查封,报社主笔詹大悲、何海鸣被捕.   1911年 8月13日 林冠慈、陈敬岳在广州炸伤李准.   1911年 8月 四川保路同志会在成都及附近各州县发动罢市、罢课.   1911年 9月7日 四川总督赵尔丰诱捕蒲殿俊、罗纶等,枪杀请愿群众,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成都血案”.   1911年 9月24日 文学社和共进会联合大会在武昌召开,讨论通过“起义计划”.     辛亥革命历史照片(20张)1911年 10月9日 孙武等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调配炸药,不慎引爆.蒋翊武等在武昌小朝街机关部决定当夜起义.   1911年 10月10日 凌晨,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就义.晚,武昌起义爆发,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武昌全城.   1911年 10月11日 湖北军政府成立,举清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是日晚,汉阳,汉口驻军起义.   1911年 10月12日 清廷谕令荫昌、萨镇冰率水陆两前赴鄂镇压起义.   1911年 10月12日 孙中山在美国获悉武昌起义,“决意先从外交方面致力”,而后归国.   1911年 10月14日 清廷下韶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督办对武昌起义的“剿抚事宜”.   1911年 10月18日 驻汉口各外国领事馆宣告“严守中立”.到同月22日驶抵武汉江面的英、德、美等国军舰达二十艘.   1911年 10月18日 民军进攻汉口刘家庙.阳夏战争开始.   1911年 10月22日 长沙起义,成立湖南军政府,举焦达峰、陈作新为正、副都督.   1911年 10月22日 西安起义.27日成立秦陇复汉军政府,以张夙为大统续.   1911年 10月23日 九江起义.次日成立九江军政分府.   1911年 10月25日 李沛基炸死新任广州将军凤山.   1911年 10月27日 黄兴、宋教仁等从上海乘轮抵武昌,黄旋赴汉口前线督战.   1911年 10月28日 湘军第1协王隆中部率领首批援鄂军1700多人出师援鄂   1911年 10月28日 王部于11月4日开抵武昌.后另有甘兴典等部湘军援鄂.   1911年 10月29日 太原  邹容和革命军  起义,成立山西军政府,举阎锡山为都督.   1911年 10月30日 昆明“重九”起义.11月3日成立云南军政府,举蔡锷为都督.   1911年 10月30日 载丰以宣统帝名义下诏“罪己”,并开放党禁,赦免党人.   1911年 10月31日 南昌起义.11月1日成立江西军政府,举吴介璋为都督.   1911年 10月31日 湖南发生兵变,焦达峰、陈作新被杀,谭延闿继任都督.   1911年 11月1日 清军攻占汉口,民军退守汉阳、武昌.   1911年 11月1日 皇族内阁辞职.清廷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1911年 11月3日 都督黎元洪任黄兴为战时总司令.黄兴等随即往汉阳设战时总司令部.   1911年 11月3日 贵阳起义.次日成立大汉贵州军政府,以杨盖诚为都督;另设枢密院,以张百麟为院长.   1911年 11月3日 陈其美、李燮和等发动上海起义.6日成立沪军都督府,举陈其美为都督.   1911年 11月3日 河南革命党人数十人被捕遇害,计划于次日发动的开封起义流产.   1911年 11月4日 杭州起义.7日成立浙江军政府,以汤寿潜为都督.   1911年 11月5日 苏州和平光复,成立江苏都督府,巡抚程德全改称都督.   1911年 11月5日 吴禄贞在山西娘子关与阎锡山等会晤,议组燕晋联军,准备举兵直捣北京.   1911年 11月7日 广西宣布独立,改抚署为军政府,以巡抚沈秉为都督.   1911年 11月7日 吴禄贞被袁世凯派人暗杀于石家庄.   1911年 11月7日 安徽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推巡抚朱家宝为都督.   1911年 11月8日 黎元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洪都督电起义各省,请派代表到武昌会议组织临时政府.   1911年 11月9日 广东独立,推两广总督张鸣岐为都督;因张逃,复推胡汉民为都督.   1911年 11月9日 福州起义.11改督署为福建都督府,推孙道仁为都督.   1911年 11月9日 苏、渐都督联电沪督,倡议于上海设立临时会议机关.沪督陈其美随即于13日通电各省,请派代表赴沪筹组临时政府.   1911年 11月11日 袁世凯派蔡廷斡、刘承恩等人武昌诱和.   1911年 11月11日 海容、海琛、海筹等舰自汉口前线下驶九江,宣告反正.   1911年 11月12日 奉天国民保安会成立,东三省总督赵尔巽被举为会长.16、17日吉林、黑龙江国民保安会相继成立.   1911年 11月12日 镜清、保民等十余舰在镇江起义.   1911年 11月13日 袁世凯在北京就内阁总理职.   1911年 11月13日 山东宣布独立,以巡抚孙宝琦为都督.   1911年 11月13日 孙于同月24日宣布取消独立.浙江、江苏、镇江、福建、山东、湖南、上海七处代表在沪集合,成立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   1911年 11月16日 黄兴指挥民军自汉阳反攻汉口,次日败退汉阳.   1911年 11月22日 重庆宣告独立,成立蜀军政府,以张培爵为都督.   1911年 11月24日 江浙联军会攻南京.   1911年 11月26日 入川鄂军在资州起义,杀端方,回师湖北.   1911年 11月27日 成都和平独立,宣告四川地方自治,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以咨询局议长蒲殿俊为都督.   1911年 11月27日 黎元洪电各省都督,告以汉阳失守,请速派兵来援.   1911年 11月28日 各  袁世凯  省代表会在汉口英租界顺昌洋行开第一次会议,议决临时政府成立以前,由鄂军政府代行中央军政府职权.   1911年 12月1日 鄂军政府与袁世凯签订停战协议.   1911年 12月2日 江浙联军攻克南京.   1911年 12月2日 各省代表会正式通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1911年 12月3日 各省代表会议决临时政府设于南京.   1911年 12月4日 留沪各省代表开共和联合会大会,举黄兴为大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并推大元帅组织临时政府.   1911年 12月4日 各省代表会议决议和条款四条,以伍廷芳为代表与袁世凯议和.   1911年 12月5日 清廷授袁世凯为议和全权大臣,袁次日派唐绍仪为全权代表南下议和.   1911年 12月7日 海军开代表会,公举程壁光为海军总司令.海军全部反正.   1911年 12月12日 十四省代表齐集南京开会.   1911年 12月17日 各省代表会改举黎元洪为大元帅、黄兴为副元帅.   1911年 12月18日 “南北和谈”在上海英租界南京路议事厅开始举行.   1911年 12月20日 六国驻沪总领事照会南、北和谈代表速定和议.   1911年 12月25日 孙中山归国抵上海.   1911年 12月25日 各省代表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会在南京开正式选举临时大总统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1年 12月29日 南北议和代表在上海达成召开国民会议公决“国体”协议.   1911年 12月29日 袁世凯拒绝接受“南北和谈”商订的国民会议召集办法.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袁世凯准唐绍仪辞职,并电告伍廷芳以后直接电商南北和谈事宜.   1912年 1月2日 直隶滦州新军起义.   1912年 1月2日 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字体:[][][]
  1911年10月10日(夏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谱写了资产阶级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新篇章。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各国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中国沦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加剧;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横征暴敛,促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各地群众奋起反抗,斗争风起云涌。但是这些斗争都是自发的,缺少组织和领导。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革命理论,组织革命政党,先后发动过十次武装起义,虽然遭到了失败,但每次起义都起到了宣传革命、振奋人心的作用。
  湖北位居长江腹地,武汉素称“九省通衢”,是水陆交通中心。帝国主义各国早就在这里辟租界,开商埠,办工厂,掠夺原料,倾销商品,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城乡各个角落。这就阻碍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促使农村经济破产,人民被迫走上革命的道路。1904年7月,武昌出现了第一个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随后又陆续成立日知会、文学社、共进会等秘密革命组织。湖北革命党人深入新军,宣传革命,在士兵中发展革命组织,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工作,直到武昌起义前夕,新军中已有三分之一的士兵参加了革命组织,成为起义的主力军。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以后,同盟会领导人决定把革命的重心转移到长江流域,在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推动下,实现了湖北地区革命组织的大联合。夏天爆发的四川保路运动,预示着全国革命风暴的到来。武汉新军大部被调入川,统治者的武力减弱,武昌起义的条件已经成熟。9月24日,文学社与共进会在武昌举行联席会议,推蒋翊武为临时总司令,孙武为参谋长,制定了起义计划。但实际起义并没有按预定计划进行。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革命总机关赶制炸弹时不慎爆炸,文件全被俄国巡捕搜走,机关暴露。蒋翊武得知此消息,立即召集紧急会议,决定当晚起义。但因命令未能及时送到,起义没有实现。湖广总督瑞澄下令搜捕党人,武昌机关遭到破坏。10月10日,瑞澄继续按册捕人,形势十分严重。在这紧急关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自动联络。当晚7时过后,工程第八营革命党的总代表、后队正目(相当班长)熊秉坤领导该营首先发难。他率领十多名革命士兵直奔楚望台军械库,守库的本营左队士兵鸣枪配合,顺利地占领了楚望台。工程营左队队官(相当连长)吴兆麟被推为临时总指挥。当天夜里11时左右,革命军以工程营为主力,分三路向督署发起猛攻,督署守兵千余人以强大火力阻击,各路大军均不得手。午夜时分,发起了第二次进攻,瑞澄闻炮丧胆,从督署后墙凿洞逃遁。次晨2时,革命军再次发动进攻,终于在黎明前攻下督署。武昌起义胜利了!11日晚及12日凌晨,革命军先后占领汉阳、汉口,武汉三镇完全光复。这是孙中山领导革命起义以来第一次取得的胜利。消息传出,全国和全世界为之震动。
  武昌起义枪声一停,湖北军政府即于11日在武昌宣告成立。由于原来的起义领袖被捕、被杀、受伤或逃匿,群龙无首,加上革命党人没有认识到掌握领导权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只有社会上有“名望”的人才能号召组织政府,于是拥戴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黎元洪为军政府都督,推举湖北咨议局议长、立宪派首领汤化龙为总参议。黎元洪料想革命不会成功,推托不肯上任。革命党人便组织谋略处,担负军政府的领导责任。五天以后,黎元洪再也拖不下去,见清王朝大势已去,才宣誓就职。他上台后,谋略处即被撤销,军政府被改组,立宪派分子及反动官绅纷纷挤进革命政府。革命党人虽然与之进行反复斗争,终究未能扭转以黎元洪为首的旧官僚、立宪党人控制湖北军政府的局面。
  湖北军政府成立后,立即宣布废除清朝“宣统”年号,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又公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规定主权属于人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在中国第一次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此外,军政府发布各种文告,号召各省起义,促进了革命的继续发展。在外交政策方面,军政府宣布所有清政府以往与各国缔结的条约继续有效,赔款、外债照旧按期偿付,各国在华既得利益“一体保护”,表示革命“并无丝毫排外性质”,这是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
  武昌起义的胜利,引起了帝国主义和清王朝的极大震恐。帝国主义各国迫于革命形势,不得不宣布“严守中立”,同时又派军舰集结武汉江面,作武装干涉的准备。清廷则于10月12日派陆军大臣荫昌率北洋新军两镇南下进攻革命军,14日再度起用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委为湖广总督,督办“剿抚”事宜。袁世凯想趁机攫取更大更高的权位,以“足疾未痊”为理由假意拒绝出任,直到清廷委他为钦差大臣,给他统率水陆各军的大权,他才“出山”南下。10月17日清军不断向刘家庙增兵,于是爆发了阳(汉阳)夏(夏口,今汉口)战争。湖北革命军民奋起保卫武汉,群众踊跃参军,几天之内,军政府扩军达四万人。新兵奋勇投入战斗,工农手持刀矛助战,19日大败清军于刘家庙,首战告捷,汉口全市张灯结彩庆祝。27日,袁世凯命第一军冯国璋部反攻,刘家庙复陷敌手。次日革命军又退大智门。清军纵火劫市,大火延烧三昼夜,汉口繁华之区化为焦土。11月1日汉口失陷。3日,由上海赶来武昌不久的同盟会领袖黄兴受命为战时总司令,16日率部偷渡汉水,反攻汉口未克,次日退守汉阳。21日清军进攻汉阳,黄兴率革命军奋勇抵抗,终因寡不敌众,27日汉阳又告陷落。历时一个多月的阳夏战争结束。革命军维持住与清军隔江对峙的局面。
  武汉地区的军事遭到挫折,但武昌起义造成的革命形势是反动力量无法扭转的。武昌起义后,短短一个多月,全国有14个省先后宣告“光复”和独立,革命风暴席卷神州大地,最后终于推倒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尽管以后还出现过几次短命的复辟丑剧,武昌起义终究导致了中国2000多年来封建王朝统治的结束,它的历史意义是不能抹煞的。
上一篇:已是第一篇
已是最后一篇
责任编辑:王文宇
用户昵称: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辛亥革命是一场什么革命?由什么阶级领导?辛亥革命的起点在哪里?爆发原因是什么?辛亥革命的时间是什么
荣光万丈5620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年表1910年 3月21日 孙中山向黄兴提议再次发动广州起义.   1910年 3月 孙中山在旧金山设美洲同盟总会(又称同盟会美国总支部).   1910年 3月 长沙发生抢米暴动.   1910年 4月 各省请开国会代表发动第二次请愿.   1910年 6月16日 湖北革命党人改群治学社为振武学社.   1910年 9月18日 资政院开院.   1910年 10月3日 《民立报》在上海创刊.   1910年 10月11日 国会请愿代表团发起第二次请愿,分别向资政院和载卫上书.   1910年 10月清廷发布上谕,将预备立宪期限由九年改为五年.   1910年 11月4日 孙中山在槟榔屿召集黄兴、赵声、胡汉民等会议,布置广州起义.   1911年 1月30日 振武学社更名文学社,举蒋翊武为社长.   1911年 1月 同盟会在香港成立统筹部,负责筹划和组织广州起义.   1911年 4月8日 温生才击丝广州将军孚琦,温被捕遇害.   1911年 4月27日 黄兴等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   1911年 5月8日 清廷组成皇族内阁,以庆新王奕 为总理大臣.   1911年 5月9日 清廷颁布铁路国有政策.   1911年 5月10日 文学社在武昌小朝街设立机关部.   1911年 5月11日 文学会和共进会在武昌召开第一次国体联合会议.6月14日和9月14日又先后就两国体联合再三会议协商.   1911年 5月17日 四川保路同志威风成都正式成立.   1911年 7月31日 宋教仁、谭人凤等在上海成立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   1911年 7月 汉口《大江报》发表《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亡中团者和平也》二短证.大江报馆被查封,报社主笔詹大悲、何海鸣被捕.   1911年 8月13日 林冠慈、陈敬岳在广州炸伤李准.   1911年 8月 四川保路同志会在成都及附近各州县发动罢市、罢课.   1911年 9月7日 四川总督赵尔丰诱捕蒲殿俊、罗纶等,枪杀请愿群众,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成都血案”.   1911年 9月24日 文学社和共进会联合大会在武昌召开,讨论通过“起义计划”.   辛亥革命历史照片(20张)1911年 10月9日 孙武等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调配炸药,不慎引爆.蒋翊武等在武昌小朝街机关部决定当夜起义.   1911年 10月10日 凌晨,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就义.晚,武昌起义爆发,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武昌全城.   1911年 10月11日 湖北军政府成立,举清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是日晚,汉阳,汉口驻军起义.   1911年 10月12日 清廷谕令荫昌、萨镇冰率水陆两前赴鄂镇压起义.   1911年 10月12日 孙中山在美国获悉武昌起义,“决意先从外交方面致力”,而后归国.   1911年 10月14日 清廷下韶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督办对武昌起义的“剿抚事宜”.   1911年 10月18日 驻汉口各外国领事馆宣告“严守中立”.到同月22日驶抵武汉江面的英、德、美等国军舰达二十艘.   1911年 10月18日 民军进攻汉口刘家庙.阳夏战争开始.   1911年 10月22日 长沙起义,成立湖南军政府,举焦达峰、陈作新为正、副都督.   1911年 10月22日 西安起义.27日成立秦陇复汉军政府,以张夙为大统续.   1911年 10月23日 九江起义.次日成立九江军政分府.   1911年 10月25日 李沛基炸死新任广州将军凤山.   1911年 10月27日 黄兴、宋教仁等从上海乘轮抵武昌,黄旋赴汉口前线督战.   1911年 10月28日 湘军第1协王隆中部率领首批援鄂军1700多人出师援鄂   1911年 10月28日 王部于11月4日开抵武昌.后另有甘兴典等部湘军援鄂.   1911年 10月29日 太原
邹容和革命军起义,成立山西军政府,举阎锡山为都督.   1911年 10月30日 昆明“重九”起义.11月3日成立云南军政府,举蔡锷为都督.   1911年 10月30日 载丰以宣统帝名义下诏“罪己”,并开放党禁,赦免党人.   1911年 10月31日 南昌起义.11月1日成立江西军政府,举吴介璋为都督.   1911年 10月31日 湖南发生兵变,焦达峰、陈作新被杀,谭延闿继任都督.   1911年 11月1日 清军攻占汉口,民军退守汉阳、武昌.   1911年 11月1日 皇族内阁辞职.清廷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1911年 11月3日 都督黎元洪任黄兴为战时总司令.黄兴等随即往汉阳设战时总司令部.   1911年 11月3日 贵阳起义.次日成立大汉贵州军政府,以杨盖诚为都督;另设枢密院,以张百麟为院长.   1911年 11月3日 陈其美、李燮和等发动上海起义.6日成立沪军都督府,举陈其美为都督.   1911年 11月3日 河南革命党人数十人被捕遇害,计划于次日发动的开封起义流产.   1911年 11月4日 杭州起义.7日成立浙江军政府,以汤寿潜为都督.   1911年 11月5日 苏州和平光复,成立江苏都督府,巡抚程德全改称都督.   1911年 11月5日 吴禄贞在山西娘子关与阎锡山等会晤,议组燕晋联军,准备举兵直捣北京.   1911年 11月7日 广西宣布独立,改抚署为军政府,以巡抚沈秉为都督.   1911年 11月7日 吴禄贞被袁世凯派人暗杀于石家庄.   1911年 11月7日 安徽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推巡抚朱家宝为都督.   1911年 11月8日 黎元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洪都督电起义各省,请派代表到武昌会议组织临时政府.   1911年 11月9日 广东独立,推两广总督张鸣岐为都督;因张逃,复推胡汉民为都督.   1911年 11月9日 福州起义.11改督署为福建都督府,推孙道仁为都督.   1911年 11月9日 苏、渐都督联电沪督,倡议于上海设立临时会议机关.沪督陈其美随即于13日通电各省,请派代表赴沪筹组临时政府.   1911年 11月11日 袁世凯派蔡廷斡、刘承恩等人武昌诱和.   1911年 11月11日 海容、海琛、海筹等舰自汉口前线下驶九江,宣告反正.   1911年 11月12日 奉天国民保安会成立,东三省总督赵尔巽被举为会长.16、17日吉林、黑龙江国民保安会相继成立.   1911年 11月12日 镜清、保民等十余舰在镇江起义.   1911年 11月13日 袁世凯在北京就内阁总理职.   1911年 11月13日 山东宣布独立,以巡抚孙宝琦为都督.   1911年 11月13日 孙于同月24日宣布取消独立.浙江、江苏、镇江、福建、山东、湖南、上海七处代表在沪集合,成立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   1911年 11月16日 黄兴指挥民军自汉阳反攻汉口,次日败退汉阳.   1911年 11月22日 重庆宣告独立,成立蜀军政府,以张培爵为都督.   1911年 11月24日 江浙联军会攻南京.   1911年 11月26日 入川鄂军在资州起义,杀端方,回师湖北.   1911年 11月27日 成都和平独立,宣告四川地方自治,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以咨询局议长蒲殿俊为都督.   1911年 11月27日 黎元洪电各省都督,告以汉阳失守,请速派兵来援.   1911年 11月28日 各
袁世凯省代表会在汉口英租界顺昌洋行开第一次会议,议决临时政府成立以前,由鄂军政府代行中央军政府职权.   1911年 12月1日 鄂军政府与袁世凯签订停战协议.   1911年 12月2日 江浙联军攻克南京.   1911年 12月2日 各省代表会正式通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1911年 12月3日 各省代表会议决临时政府设于南京.   1911年 12月4日 留沪各省代表开共和联合会大会,举黄兴为大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并推大元帅组织临时政府.   1911年 12月4日 各省代表会议决议和条款四条,以伍廷芳为代表与袁世凯议和.   1911年 12月5日 清廷授袁世凯为议和全权大臣,袁次日派唐绍仪为全权代表南下议和.   1911年 12月7日 海军开代表会,公举程壁光为海军总司令.海军全部反正.   1911年 12月12日 十四省代表齐集南京开会.   1911年 12月17日 各省代表会改举黎元洪为大元帅、黄兴为副元帅.   1911年 12月18日 “南北和谈”在上海英租界南京路议事厅开始举行.   1911年 12月20日 六国驻沪总领事照会南、北和谈代表速定和议.   1911年 12月25日 孙中山归国抵上海.   1911年 12月25日 各省代表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会在南京开正式选举临时大总统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1年 12月29日 南北议和代表在上海达成召开国民会议公决“国体”协议.   1911年 12月29日 袁世凯拒绝接受“南北和谈”商订的国民会议召集办法.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袁世凯准唐绍仪辞职,并电告伍廷芳以后直接电商南北和谈事宜.   1912年 1月2日 直隶滦州新军起义.   1912年 1月2日 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檀香山;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年
扫描下载二维码辛亥革命爆发于哪一年?——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辛亥革命爆发于哪一年?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面为同学们推荐部分热门搜索同步练习册答案,要查找更多练习册答案请点击访问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届时,海峡两岸人民将举行盛大的纪念大会。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辛亥革命在移风易俗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革命派希望从各方面求得人们身心的解放,因为造就一代身心健康的国民是建立和维护乃至巩固共和制度最基本的前提。
——摘自戴鞍钢《辛亥革命与移风易俗》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语(转引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辛亥革命的推动下,近代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据材料二,说明辛亥革命取得的最为突出的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届时,海峡两岸人民将举行盛大的纪念大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辛亥革命在移风易俗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革命派希望从各方面求得人们身心的解放,因为造就一代身心健康的国民是建立和维护乃至巩固共和制度最基本的前提。
——摘自戴鞍钢《辛亥革命与移风易俗》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语(转引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辛亥革命的推动下,近代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2)据材料二,说明辛亥革命取得的最为突出的成就。
20儿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1)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这一纲领阐发为哪三大主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下面是日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武汉、广州和南京的得票率较高,请选择其中一座城市,说明其“能代表辛亥革命”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3)试从政治、思想和社会习俗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四:全国政协已成立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办公室,届时将隆重举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等活动。国务院台办则表示,支持海峡两岸各界共同举办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4)请你谈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海峡两岸纪念辛亥革命有什么现实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儿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1)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这一纲领阐发为哪三大主义?
  材料二:下面是2010年11月19日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武汉、广州和南京的得票率较高,请选择其中一座城市,说明其“能代表辛亥革命”的理由。
  材料三: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试从政治、思想和社会习俗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材料四:全国政协已成立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办公室,届时将隆重举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等活动。国务院台办则表示,支持海峡两岸各界共同举办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
(4)请你谈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海峡两岸纪念辛亥革命有什么现实意义?
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某校历史研究小组同学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帮助他们回答问题。(1)孙中山先生在《国事遗嘱》中说:“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请你把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编制成大事年表。
(2)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享有言论、集会、结社、出版以及宗教信仰等自由;按照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原则建构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根据以上内容,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概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据此谈一谈我们今天纪念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现实意义?作为当今中学生,你认为应该从孙中山先生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辛亥革命的爆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