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何时终止支持亚洲各国人均gdp排名革命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亚投行,中国对世界金融的革命性贡献
日14:50&&来源: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从习近平主席首倡到开业历经27个月、836天,于日正式开业。
作为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积极“制度参与者”,亚投行从首倡之始就收获世界各国的广泛响应和赞誉,这体现了世界对“好金融”的热切期待,57国代表悉数到场即是明证。亚投行是中国贡献给全世界的礼物。
进入21世纪,全球金融发展走入“死胡同”,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空转方式,处于塔尖的社会精英攫取了大部分的财富,而塔底的普通民众则生活步履维艰。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已经7年多,危机带来的影响似乎正在远去,但金融脱离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无法服务于足够多穷人穷国的问题依然突出。
诚然,正如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在其《金融与好的社会》所言,“金融并非‘为了赚钱而赚钱’,金融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实现其他的目标,即社会目标”。也就是说,金融有足够的潜力塑造一个更加美好、公平和公正的世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希望为世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更多地为穷人、穷国和实体经济服务,倡导成立亚投行就是对此的革命性、颠覆性的阐释和贡献。
金融应更多地服务穷国。国际金融机构对穷国开展援助,似乎在帮助穷国走出一条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道路,却出现了穷国更穷、富国更富的现象。美国作为大股东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穷国发展“出谋划策”,推进无节制的私有化、价格市场化、资本和贸易自由化,在为穷国提供杯水车薪资金支持的同时,却为穷国开启“自由之门”,使得穷国跌入发展困境。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稳坐亚投行头两把交椅,在股权方面,中印共占38.9%;在投票权方面,两国共33.6%。虽然亚投行绝不是穷国俱乐部,诸如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富国也位列其中,但是亚投行在确保整体盈利的基础上,将打造利益共同体,为穷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持和援助。
金融应更多地服务于穷人。作为国家兴盛发达的基础和动力,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为发展积蓄能量、增添后劲。用通俗的话语来说,就是“要致富先修路”。亚投行的成立目的就是,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作为世界上第一家专注于基础设施投资的多边开发机构,亚投行实际上在打造一把实现穷国发达、穷人致富的钥匙。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村尚有7千万贫困人口,中国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通过亚投行帮助他国穷人,期待通过帮助穷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亚投行与金砖银行、丝路基金一起有望成为帮助穷人的“伟大的新生力量”,值得注意的是,这股革命进步力量是由中国主导的。
金融应更多地服务于“穷产业”。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需求大、实施周期长、回报不稳定,愿意为其投入资金的机构和个人并不多。根据亚洲开发银行(亚开行)测算,目前到2020年,亚洲地区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高达7300亿美元,现有的世界银行、亚开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每年的投资规模却不足200亿美元,严重无法满足亚洲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需求。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已经成为阻碍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亚投行是一个专门为基础设施投融资服务的平台,将利用亚洲乃至全球的资金,提供高效而可靠的中长期金融的支持,促进亚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经济发展,为全球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亚投行对世界的贡献才刚刚开始,可以视为中国金融贡献的起步。目前,世界仍大大低估了中国的贡献,中国在政治上具有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军事上过去30多年没有发生战争,经济上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动力,社会上是相对最为稳定的大国。作为“潜力股”的中国正逐渐被世界发现和认知,亚投行迅速在两年多时间里从倡议变为现实就是明证。
亚投行今天在北京正式扬帆起航,正所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必将驶向广阔的未来。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开业致辞中所言,亚投行正式成立并开业,将有效增加亚洲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也有利于改善亚洲发展中成员国的投资环境,创造就业机会,提升中长期发展潜力,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积极提振作用。“久旱逢甘霖”,祝愿亚投行成为中国对世界金融“革命性”贡献的甘露。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责编:常红、肖红)
自动匹配新闻亚洲各国在二战后经济发展经过了三次高潮:五六十年代日本崛起,七十年代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80年代以来,中国、东盟掀起经济发展巨浪。但后来,部分国家又遇到一些问题。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日本银行的《经济统计月报》显示,在1984年到1989年间,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年平均增长率为19.9,远远超出了同一时期贷款年平均增长率的9.2%;同时对房地产融资余额也从1984年的17万亿日元增加到1989年的43万亿日元。在1985年到1989年间,日本企业的资金需求为61.7万亿日元,而同期却筹措了233.1万亿日元,其中有171.4万亿日元用于非生产性支出。也就是说日本企业筹措到了实际生产需求的近4倍资金,其中有近75%被用于股票或土地投资等。随着日本出口迅猛增长,日美经济摩擦加剧,1985年9月共同签署了“广场协议”,日本承诺日元升值和改变经济结构。由于日元持续升值,成本增加,出口锐减,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1)依据材料,概括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的原因。材料二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二战结束后,亚洲经济发展面临着什么机遇?(3)上述三国的经济发展各自呈现出什么样的特色?(4)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三国又面临着什么问题? - 跟谁学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无锡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亚洲各国在二战后经济发展经过了三次高潮:五六十年代日本崛起,七十年代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80年代以来,中国、东盟掀起经济发展巨浪。但后来,部分国家又遇到一些问题。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日本银行的《经济统计月报》显示,在1984年到1989年间,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年平均增长率为19.9,远远超出了同一时期贷款年平均增长率的9.2%;同时对房地产融资余额也从1984年的17万亿日元增加到1989年的43万亿日元。在1985年到1989年间,日本企业的资金需求为61.7万亿日元,而同期却筹措了233.1万亿日元,其中有171.4万亿日元用于非生产性支出。也就是说日本企业筹措到了实际生产需求的近4倍资金,其中有近75%被用于股票或土地投资等。随着日本出口迅猛增长,日美经济摩擦加剧,1985年9月共同签署了“广场协议”,日本承诺日元升值和改变经济结构。由于日元持续升值,成本增加,出口锐减,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1)依据材料,概括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的原因。材料二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二战结束后,亚洲经济发展面临着什么机遇?(3)上述三国的经济发展各自呈现出什么样的特色?(4)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三国又面临着什么问题?亚洲各国在二战后经济发展经过了三次高潮:五六十年代日本崛起,七十年代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80年代以来,中国、东盟掀起经济发展巨浪。但后来,部分国家又遇到一些问题。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日本银行的《经济统计月报》显示,在1984年到1989年间,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年平均增长率为19.9,远远超出了同一时期贷款年平均增长率的9.2%;同时对房地产融资余额也从1984年的17万亿日元增加到1989年的43万亿日元。在1985年到1989年间,日本企业的资金需求为61.7万亿日元,而同期却筹措了233.1万亿日元,其中有171.4万亿日元用于非生产性支出。也就是说日本企业筹措到了实际生产需求的近4倍资金,其中有近75%被用于股票或土地投资等。随着日本出口迅猛增长,日美经济摩擦加剧,1985年9月共同签署了“广场协议”,日本承诺日元升值和改变经济结构。由于日元持续升值,成本增加,出口锐减,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1)依据材料,概括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的原因。材料二&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二战结束后,亚洲经济发展面临着什么机遇?(3)上述三国的经济发展各自呈现出什么样的特色?(4)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三国又面临着什么问题?科目:难易度:教材: 高中历史人教版最佳答案(1)机遇:世界局势相对安定;亚洲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走上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西方发达国家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2)韩国:实行“不均衡发展战略”,发展外向型经济。印度: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沙特阿拉伯:利用本国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工业发展迅速。(3)韩国: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本,易造成经济动荡。印度: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沙特阿拉伯:经济较为单一,农业相对薄弱;与邻国的矛盾逐渐突出,同时面临外部势力的压力。解析略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知识点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9年12月,美...”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9年12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的文件,汇总了美国对付亚洲革命的方针。文件分析说,中国革命胜利后,如果别的国家“加入斯大林主义集团”,就要“改变世界的均势”……文件认为,要在亚洲“一切可能的地方”遏制“共产主义的影响”。——《世界当代史》材料二& 我认为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步骤来结束大陆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们必须采取这些步骤,因为目前存在的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分歧,苏联不可能采取这些步骤。我们是能够采取这一步骤的唯一国家。……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的与世隔绝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尼克松的讲话(1971年7月)材料三& 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之际,中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活跃在国际外交舞台上。2000年中国倡导联合国5个安里会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中国还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裁军等活动。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同年,也是在上海中国倡导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并发挥着主导作用。——《新形势下的国际观察》请回答:(1)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中美国是如何在亚洲遏制“共产主义的影响”的?(2分)对此,新中国采取了怎样的具体的外交政策?(1分)有何作用?(1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分)这一转变对中国外交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3)材料三中“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指什么?(1分)根据材料三概括新时期我外交活动的特点。&&(4)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2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9年12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的文件,汇总了美国对付亚洲革命的方针。文件分析说,中国革命胜利后,如果别的国家“加入斯大林主义集团”,就要“改变世界的均势”……文件认为,要在亚洲“一...”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发动侵朝战争和侵越战争。 && “一边倒”。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2)由遏制中国转变为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国外交僵局被打破,国际上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3)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1)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4)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各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和综合国力。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9年12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的文件,汇总了美国对付亚洲革命的方针。文件分析说,中国革命胜利后,如果别的国家“加入斯大林主义集团”,就要“改变世界的均势”……文件认为,要...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9年12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的文件,汇总了美国对付亚洲革命的方针。文件分析说,中国革命胜利后,如果别的国家“加入斯大林主义集团”,就要“改变世界的均势”……文件认为,要在亚洲“一...”主要考察你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9年12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的文件,汇总了美国对付亚洲革命的方针。文件分析说,中国革命胜利后,如果别的国家“加入斯大林主义集团”,就要“改变世界的均势”……文件认为,要在亚洲“一...”相似的题目:
(16分,历史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回答下列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图15)。请从中任选一次,指出促成该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 (注:本题要求只选三次建交高峰中的一次,若选答多项,只评阅所答第一项。)&1980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空间的扩展,是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体现。(3)读图16,概述中国对外开放空间扩展的过程。&&&&&&&&&&
乾隆自称有“十全武功”。他的主要“武功”包括平定回部叛乱、统一天山南北首派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制取得雅克萨大捷、签订《尼布楚条约》收复台湾、设立伊犁将军
阅读下列材料: (15分)材料一 正如一些美国史学家所指出的,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文献”, 虽然在某些方面美国对苏联做出让步,但实际上美国有“隐蔽” ……几乎所有二十个拉美国家政府一直在重要问题上跟着华盛顿投票,华盛顿利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行使否决权归于无效。&&&&&&&&&&&&&&&&&&&&&&&&&&&&&&&&&&&&一一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材料二 早在20世纪60 年代,亚洲和非洲的成员国已经占有联合国大会过半数的席位。美国失去了原先能够组成的对莫斯科的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尽管奉行不结盟政策,但却百般挑剔美国,他们大多数一贯在所有的问题上投票反对美国。一一摘自林克 (1990 年以来的美国史)材料三 国家关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 员。各国的事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该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一一摘自胡锦涛在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的演讲材料四 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 不同而又不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我们主张,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一一摘自江泽民在乔治·布什图书馆的演讲回答 :(1) 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联合国有重要影响力。为什么美国能有这种影响力 ? 这种影响力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4分)(2) 材料二反映出美国对联合国的影响力明显削弱了,其原因是什么 ? 这种状况的后果如何 ? (5分)(3) 据材料三、四回答,中国对维护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提出了什么重要主张? (6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9年12月,美...”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9年12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的文件,汇总了美国对付亚洲革命的方针。文件分析说,中国革命胜利后,如果别的国家“加入斯大林主义集团”,就要“改变世界的均势”……文件认为,要在亚洲“一切可能的地方”遏制“共产主义的影响”。——《世界当代史》材料二 我认为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步骤来结束大陆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们必须采取这些步骤,因为目前存在的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分歧,苏联不可能采取这些步骤。我们是能够采取这一步骤的唯一国家。……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的与世隔绝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尼克松的讲话(1971年7月)材料三 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之际,中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活跃在国际外交舞台上。2000年中国倡导联合国5个安里会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中国还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裁军等活动。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同年,也是在上海中国倡导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并发挥着主导作用。——《新形势下的国际观察》请回答:(1)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中美国是如何在亚洲遏制“共产主义的影响”的?(2分)对此,新中国采取了怎样的具体的外交政策?(1分)有何作用?(1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分)这一转变对中国外交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3)材料三中“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指什么?(1分)根据材料三概括新时期我外交活动的特点。(4)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2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9年12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的文件,汇总了美国对付亚洲革命的方针。文件分析说,中国革命胜利后,如果别的国家“加入斯大林主义集团”,就要“改变世界的均势”……文件认为,要在亚洲“一切可能的地方”遏制“共产主义的影响”。——《世界当代史》材料二 我认为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步骤来结束大陆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们必须采取这些步骤,因为目前存在的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分歧,苏联不可能采取这些步骤。我们是能够采取这一步骤的唯一国家。……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的与世隔绝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尼克松的讲话(1971年7月)材料三 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之际,中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活跃在国际外交舞台上。2000年中国倡导联合国5个安里会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中国还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裁军等活动。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同年,也是在上海中国倡导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并发挥着主导作用。——《新形势下的国际观察》请回答:(1)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中美国是如何在亚洲遏制“共产主义的影响”的?(2分)对此,新中国采取了怎样的具体的外交政策?(1分)有何作用?(1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分)这一转变对中国外交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3)材料三中“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指什么?(1分)根据材料三概括新时期我外交活动的特点。(4)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2分)”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洲各国gdp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