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上大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阴阳与道家的阴阳有何区别

儒家和道家的区别
儒家和道家的区别
范文一:*孔子的人文主义能否叫古中国人感到十分充分的满足呢?答复是:它能够满足,同时,也不能够满足。假使已经满足了人们内心的欲望,那么就不复有余地让道教与佛教得以传播了。孔子学说之中流社会的道德教训,神妙地适合于一般人民,即适合于服官的阶级,也适合于向他们叩头的庶民阶级。*但是也有人一不愿服官,二不愿叩头。他具有较深邃的天性,孔子学说未能深入地感动他。孔子学说依其严格的意义,是太投机,太近人情,又太正确。26人具有隐藏的情愫,愿得披发而行吟,可是这样的行为非孔子学说所允许。于是那些喜欢蓬头跣足的人走而归于道教。孔子学说的人生观是积极的,而道家的人生观则是消极的。道家的学说为一大“否定”,而孔子的学说则为一大“肯定”。孔子以义为礼教,以顺俗为旨,辩护人类之教育与礼法。而道家呐喊重返自然,不信礼法与教育。*孔子设教,以仁义为基本德性。老子却轻蔑地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孔子学说的本质是都市哲学,而道家学说的本质为田野哲学。168一个摩登的孔教徒大概将取饮城市供给的A字消毒牛奶,而道教则自己从农夫乳桶内取饮乡村牛奶。因为老子对于都市,消毒,以及A字甲级等等,必然会一例深致怀疑,而这种都市牛奶的气味将不复存在天然的乳酪香味,反而絪蕴着重大铜臭气。谁尝了农家的鲜牛奶,会不首肯老子的意思或者是对的呢?因为你的卫生官员可以防护你的牛奶免除伤寒菌,却不能免除文明的蛊虫。
* 故道家哲学乃所以说明中国民族性中孔子所不能满足之一面。一个民族常有一种天然的浪漫思想,与天然的经典风尚,个人亦然。道家哲学为中国思想之浪漫派,孔教则为中国思想之经典派。确实,道教是自始至终罗曼斯的:第一,它主张重返自然,因而逃遁这个世界;并反抗狡夺自然之性而负重累的孔教文化;其次,他主张田野风的生活﹑文化﹑艺术,并崇拜原始的淳朴;第三,他代表奇幻的世界,加缀之以稚气的质朴的“天地开辟”之神话。198*中国人曾被称为实事求是的人民,但也有他的特性的罗曼斯的一面,这一面或许比现实的一面还要深刻,且随处流露于他们的热烈的个性他们的爱好自由,和他们的随遇而安的生活。照我看来,这是中国人民之不可限量的重要特性。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常隐藏有内心的浮浪特性和爱好浮浪生活的癖性。生活于孔子礼教之下,尝无此感情上的救济,必有不能忍受的痛苦。所以道教是中国人民的游戏姿态,而孔教为工作姿态。这使你明白每一个中国人当他成功发达而得意的时候,都是孔教徒,失败的时候都是道教徒。道家的自然主义是服镇痛剂,用以抚慰创伤了的中国人之灵魂者。124*那是很有兴味的,你要知道道教之创造中华民族精神倒是先于孔子,他的学识是政治的放任主义与伦理的自然主义的哲学。他的理想政府是清静无为的政府,因为人民所需要的乃自由自在而不受他人干涉的生活。老子把人类文明看着退化的起源,而孔子式的圣贤,被视为人民之最坏的腐化份子。宛似尼采把苏格拉底看作欧洲最大的坏蛋,. . . . . .*儒道两家的差别,在西元前一三六年之后被明显地划分了出来:官吏尊孔,作家诗人则崇老庄;然而,一旦作家﹑诗人戴上了官帽,却又公开激赏孔子,暗地里研究老庄的途径。*换言之,若以“箴言”作为鉴别中国圣者的条件,老子确实当之无愧,因为,老子的箴言传达了激奋,实非孔子沉闷乏味的“善”所能办到的。孔子的哲学,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哲学,他所处理的是平凡世界中的伦常关系,非但不能令人激奋,反而磨损人对精神方面的渴慕,及幻想飞驰的本性。这两家最大的异点:儒家崇理性,尚修身;道家却抱持反面的观点,偏好自然与直觉。*喜欢抗拒外物的人,似乎总站在高处,较易于接受外界事物的人更具有吸引力。代表这两种典型的人,便是尊崇礼教的孔子,和喜欢抗拒外物的自然主义者——老聃。*讽刺孔子哲学,固非难事,他的崇礼仪,厚葬久丧并鼓励其弟子钻营官职,以期救世,均足供为讽刺文章的材料。道家哲学派之憎恶孔教哲学,即为浪漫主义者憎恶经典派的天然本性,或许说这不是憎恶,乃是不可抗的嘲笑。有一位著名诗人曾把儒者拘留于狭隘的仁义之道譬之于虮虱爬行裤缝之间。人的天性盖以对孔教的节制和它的礼仪揭起了革命之旗。*昔时,我就希望能找到一种被科学家所接受的宗教。倘若强迫我在移民区指出我的宗教信仰,我可能会不加思索地从从未听过这种字眼的人,说出“道家”二字。道家的道是宇宙的神智,万物的根源,是赋予生命的原理;公正无私,含蓄无形,看不见摸不着。它创造了万物,改变了万物;它是不朽的本体。道家不和我们谈上帝,只再三强调不能名,可名之道就不是道。最重要的是:道给物质世界带来了一统和灵性。原文地址:*孔子的人文主义能否叫古中国人感到十分充分的满足呢?答复是:它能够满足,同时,也不能够满足。假使已经满足了人们内心的欲望,那么就不复有余地让道教与佛教得以传播了。孔子学说之中流社会的道德教训,神妙地适合于一般人民,即适合于服官的阶级,也适合于向他们叩头的庶民阶级。*但是也有人一不愿服官,二不愿叩头。他具有较深邃的天性,孔子学说未能深入地感动他。孔子学说依其严格的意义,是太投机,太近人情,又太正确。26人具有隐藏的情愫,愿得披发而行吟,可是这样的行为非孔子学说所允许。于是那些喜欢蓬头跣足的人走而归于道教。孔子学说的人生观是积极的,而道家的人生观则是消极的。道家的学说为一大“否定”,而孔子的学说则为一大“肯定”。孔子以义为礼教,以顺俗为旨,辩护人类之教育与礼法。而道家呐喊重返自然,不信礼法与教育。*孔子设教,以仁义为基本德性。老子却轻蔑地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孔子学说的本质是都市哲学,而道家学说的本质为田野哲学。168一个摩登的孔教徒大概将取饮城市供给的A字消毒牛奶,而道教则自己从农夫乳桶内取饮乡村牛奶。因为老子对于都市,消毒,以及A字甲级等等,必然会一例深致怀疑,而这种都市牛奶的气味将不复存在天然的乳酪香味,反而絪蕴着重大铜臭气。谁尝了农家的鲜牛奶,会不首肯老子的意思或者是对的呢?因为你的卫生官员可以防护你的牛奶免除伤寒菌,却不能免除文明的蛊虫。
* 故道家哲学乃所以说明中国民族性中孔子所不能满足之一面。一个民族常有一种天然的浪漫思想,与天然的经典风尚,个人亦然。道家哲学为中国思想之浪漫派,孔教则为中国思想之经典派。确实,道教是自始至终罗曼斯的:第一,它主张重返自然,因而逃遁这个世界;并反抗狡夺自然之性而负重累的孔教文化;其次,他主张田野风的生活﹑文化﹑艺术,并崇拜原始的淳朴;第三,他代表奇幻的世界,加缀之以稚气的质朴的“天地开辟”之神话。198*中国人曾被称为实事求是的人民,但也有他的特性的罗曼斯的一面,这一面或许比现实的一面还要深刻,且随处流露于他们的热烈的个性他们的爱好自由,和他们的随遇而安的生活。照我看来,这是中国人民之不可限量的重要特性。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常隐藏有内心的浮浪特性和爱好浮浪生活的癖性。生活于孔子礼教之下,尝无此感情上的救济,必有不能忍受的痛苦。所以道教是中国人民的游戏姿态,而孔教为工作姿态。这使你明白每一个中国人当他成功发达而得意的时候,都是孔教徒,失败的时候都是道教徒。道家的自然主义是服镇痛剂,用以抚慰创伤了的中国人之灵魂者。124*那是很有兴味的,你要知道道教之创造中华民族精神倒是先于孔子,他的学识是政治的放任主义与伦理的自然主义的哲学。他的理想政府是清静无为的政府,因为人民所需要的乃自由自在而不受他人干涉的生活。老子把人类文明看着退化的起源,而孔子式的圣贤,被视为人民之最坏的腐化份子。宛似尼采把苏格拉底看作欧洲最大的坏蛋,. . . . . .*儒道两家的差别,在西元前一三六年之后被明显地划分了出来:官吏尊孔,作家诗人则崇老庄;然而,一旦作家﹑诗人戴上了官帽,却又公开激赏孔子,暗地里研究老庄的途径。*换言之,若以“箴言”作为鉴别中国圣者的条件,老子确实当之无愧,因为,老子的箴言传达了激奋,实非孔子沉闷乏味的“善”所能办到的。孔子的哲学,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哲学,他所处理的是平凡世界中的伦常关系,非但不能令人激奋,反而磨损人对精神方面的渴慕,及幻想飞驰的本性。这两家最大的异点:儒家崇理性,尚修身;道家却抱持反面的观点,偏好自然与直觉。*喜欢抗拒外物的人,似乎总站在高处,较易于接受外界事物的人更具有吸引力。代表这两种典型的人,便是尊崇礼教的孔子,和喜欢抗拒外物的自然主义者——老聃。*讽刺孔子哲学,固非难事,他的崇礼仪,厚葬久丧并鼓励其弟子钻营官职,以期救世,均足供为讽刺文章的材料。道家哲学派之憎恶孔教哲学,即为浪漫主义者憎恶经典派的天然本性,或许说这不是憎恶,乃是不可抗的嘲笑。有一位著名诗人曾把儒者拘留于狭隘的仁义之道譬之于虮虱爬行裤缝之间。人的天性盖以对孔教的节制和它的礼仪揭起了革命之旗。*昔时,我就希望能找到一种被科学家所接受的宗教。倘若强迫我在移民区指出我的宗教信仰,我可能会不加思索地从从未听过这种字眼的人,说出“道家”二字。道家的道是宇宙的神智,万物的根源,是赋予生命的原理;公正无私,含蓄无形,看不见摸不着。它创造了万物,改变了万物;它是不朽的本体。道家不和我们谈上帝,只再三强调不能名,可名之道就不是道。最重要的是:道给物质世界带来了一统和灵性。
范文二:傅佩荣老师的《道家和儒家有什么不同》原文.cn/s/blog_4a57bcct.html 读后感:道家是入世学说,他是鼓励人们将正道发挥极致,因为正道就是自然,这里的正道,就是中正之道,即自然而成,自然化育的合理的规律。可是老子心里清楚,在春秋哪个时代,民智民知都未开,很难行正道,更别说是将正道发挥到极致,所以他作《道德经》飘然离开世俗的视野,道家学派也自然孕育而生,在老子的学说和观念里,已经上升到人人都有智慧,并且天下太平,社会回归一种自然,这个时候的领导人应该想什么呢?就想想道家的思想,可以让社会长治久安的发展下去。儒家也是入世学说,但他和道家相比,他跟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符合中等智慧的凡人的学说,符合社会不断创生和进化的过程。儒家中的仁类似佛家说的果,是一个不断可以丰富内涵的结合体,但是其中也有不变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阴阳,就是道。道家和儒家的区别,鄙人之见如下:首先提出一个概念,仅供参考运用易经的基本思路和辩证思想,我们知道宇宙间有两种力量或要素,即阴和阳。一阴一阳也就是道,这是大道,这大道里包涵了太极和无极,正道和偏道。太极就是正道,代表生生不息,永续发展。而无极就是偏道,代表虚空和毁灭。当然太极和无极之间也像阴阳可以互相转化,变化无穷。我们现实生活这个平台,是正道,是太极之道。那太极和自然的关系,也是很容易明白,自然是在地球诞生以来,一直默默发生创新和进化的平台,只要是合理的东西都会滋生和发展,而不合理的东西就会在不长的时间消失和灭亡。之所以说自然是合理的,表现在哪儿?鄙人会发专门的文章予以论述。道家:将终极的自然(正道)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自然(正道)极大的赞美,如果他只研究自然,而不给世人看,那大可不必写《道德经》,实际上《道德经》就是指人要走正道才可以配合自然(正道),人的正道发挥的越极致越能配合自然之道,这样的社会和国家更加长久,这是人类社会最终的发展目标之一,这就可以达到太极,天人合一,这一是什么?就是这正道。另一个目标老子不愿意讲,我相信他也看到了,那就是人不走正道,违反自然(正道),最后走向无极,就是毁灭。老子从对自然的观察和易经的研习,自然是向善的,所以他尽力用《道德经》激发人的善,压抑人的恶,来倡导人正道的发挥。(注明:这里的善就是合理,恶就是不合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老子以“天”这个称谓来比喻人类的领导者,那些君主,人类未来的命运是掌握在少数人的他们手中,所以道家实际上是为一个社会或国家,或者多个社会或国家的高层领导人看的,引导他们多多向善,多走正道,多多无为而治,以符合自然(正道),配合自然,人类才会有未来。儒家:从自然(正道)引申下来的,将人作为其研究对象,特别是将人分为两大类君子和小人,并认为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兴衰皆为君子和小人之道的消长的互动过程,并提倡人人成为君子,社会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相当于把道家思想更加具体化了。君子之道就是人的正道,也同样符合自然(正道)。而小人就是代表偏道,反自然和反人性的。儒家没有谈到太极和无极的深度,但是我相信孔子是完全领悟了这两种平台的意义,只是和世人说太极和无极,太过深奥和不解,因此,他退而求其次,将君子和小人作为太极和无极的代言者。因此,提出仁的学说,仁就是太极,就是自然,就是正道的代名词,如果你走正道,你就能做到仁、得到仁,因此仁者无敌。就是给那些得到仁的人以信心,排除万难,建立仁的世界。
如此看来,道家和儒家一脉相传,实为一家之说。只是这两家各自分工不同,就像一个家庭里的男人和女人。道家是天,儒家就是地,道家给高等智慧的人看,给高层领导看,而儒家就是给中等智慧的人看,给咱老百姓看。他们都是在说人作为人,怎么样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来让自己生生不息,也让自然生生不息,反过来,自然如果能够永续发展和存在,人也能永续发展和存在。中华文化的总体思想,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学说,更重要的自身修为的学说,这也是和西方文化极大不同的地方。自然是天,人类是地,只有尊重自然,融入自然,和他和谐相处,自己的种族、文化才能长久不息。这是道家和儒家共同的思想,也是《易经》的核心思想。注明:佛家是外来学派,在经过中华文化熏陶后,从一种静态学说活化为动态学说,佛家思想中的无极,就是虚空,就是毁灭状态,但佛家是用这种无极来警示人类,千万不可堕入地狱,否则万劫不复。同时认为,欲望就是恶的本源,是妄念,是本来就不存在的东西,人就是因为他生活在水火以及不断的轮回中(这也是易经的思想),所以为了脱离轮回,就要强化自己的修为,减少自己的欲望,去除恶的想法和做法,救自己于水火。当自己能感悟,能够超脱了,那么就可以度他人,甚至以自己的牺牲来度他人,才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无畏精神,以此来区分小乘佛家和大乘佛家。所以,佛曰不可说,是因为佛家看到了人性的恶,而如果说出来,会让大家自甘堕落,所以不说,让人自己领悟,悟到了,就可以超脱和愉快了。
范文三:儒家与道家的区别和联系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是中国文明发展至今还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思想流派,同时也都对中国甚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家和儒家,均起源于春秋末期,道家最早来自于老子的思想,到汉才被人们称为“道”,而儒家思想是孔子在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道家的起始阶段,老子领悟了矛盾的某些重要法则,特别是正反两面互相转化的法则,也就是后人所说的阴阳,这随后成为老子学说的精髓。这种思想在后来开创了经久不衰的中医养生学。老子的思想的哲学体系结构较为明显,以阴阳做出基础,提出了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这句流传千年还给人们以思想启迪的话,个人认为其目的在于顺应天道,效法自然规律,从而达到治国养生的目的。而同时儒家思想也进入了起步阶段,与道家不同的是,当时社会处于动荡状态,儒家及同时期出现的流派多提出的是解决社会具体问题的办法,孔子把过去的时代精神注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去,为了在乱世中寻求一种新的和谐秩序。而“礼治”“德治”“人治”的核心思想因为符合当时社会统治阶级的利益,被长时间奉为正统思想。儒学至今大部分仍是具有时代精神的指导性思想,但是诸如要求“三从四德”的妇女观,“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观念,则必须被抛弃。因为流传的颇为广泛,可以不夸张的说儒家思想形成了我们中国人很大一部分主流思想核心,是中国文明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同时道家一直传承延续,给人们的生活以更多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对于自然,修身,处世方面都有很大帮助。两种思想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融会贯通,但在不同方向上的蓬勃发展,各取所长,却正好从多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境界,形成了国学的精粹,形成了中华文明的精粹。
范文四:儒家 道家 法家管理思想的区别上海交通大学
陈昊闻摘要:作为先秦时代的三大主要思想代表,儒家道家和法家在对管理的理解上有所不同。本文简要介绍了三家的思想内容及其在管理学上的体现,并横向进行比较,来探究先秦时期几种主流观点对管理学的理解。关键词:儒家 道家 法家 管理思想一.儒家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儒家的根源可追溯到周朝,在先秦时期孔子将儒家思想发扬光大,使其在几千年来不断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在儒家的思想中,其基本精神是人性本善论,儒家讲究以人为中心,讲究以德服人,讲究以教化为手段,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儒家思想强调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达到其目标:1.政治与伦理合一的思想儒家思想中,人不仅是根据个人行为利益最大化来制定决策,而是在复杂的2价值取向下进行综合的评判和抉择的个体,即人不仅仅是作为经济人,而更是作为社会人的存在。根据这一点,儒家曾数次被统治者奉为全社会共同文化的价值取向。统治者们希望通过儒家的这一思想的宣传,来创建一个全社会成员所共有的行为规范与价值观准则,来保证所统治的社会秩序稳定和正常运转。儒家也确实能做到这一点,大多数的官员以及知识分子在儒家思想的教育下推动了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平稳发展。2.礼的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礼不仅仅代表了礼仪,典礼的意思,还代表了一种各得其所,秩序稳定的思想。孔子认为,庄重的礼仪会使人虔诚,有所敬畏,所以制定了包括祭天祭祖,节庆婚丧等各类活动的及其详尽的礼仪流程,来规范各个不同角色的行为,达到各得其所,秩序稳定的目的。从这一点来说,礼可以看作是儒家体现其核心的一种表现形式和贯彻其思想的一种工具。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儒家看来,平天下要从个人层面的修身开始。只有每个人修身养德,家庭才能和睦,社会才会有秩序,天下也才能长治久安。这个思想也体现了儒家认为个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元素,体现其对人的关注。儒家认为,构成社会的稳定和正常运转需要从个人这个基本元素入手。只有使每个人都自发地遵守其制定的秩序,才能更深刻的在国家层面贯彻其理念,最终达到用儒家理念治国的目的。二,道家思想的基本内容道家思想的主旨,基本上是以“道”为中心的无为而治的思想。道家所谓的道,其实就是一种支配世间一切事物活动的基本规律。道家认为应该自发的遵从这种规律,根据自身对道这个观念的理解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动。道家的思想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体现:1.无为而治人们往往会误解道家“无为而治”的内涵,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无作为观点。其实道家无为而治的真正内涵,是不做出有违自然规律的事,在最大程度上主动顺应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这一角度来说,道家的无为而治其实是一种积极的思想。2.戒除干涉的思想道家认为,人与人有着差异性,所以很难有一种绝对的规范可以治理所有的人。因此治理过程中既不能施力过猛,又不能太过宽松,在对待任何事物时都应该顺应自然,顺应人情和天理,应戒除任何极端的举措。三,法家思想的基本内容与儒家思想相反,法家强调的是人性本恶,法家讲究以“刑”为中心,来规范人的行为。法家重视建立制度,通过奖罚来树立权威,达到被管理者服从管理者的目的。法家思想的基本内容体现在以下几点:1.自利论的观点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认为,人性自利,即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向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出发的。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就会发生种种损害他人的行为,法家认为要避免这种行为的发生,就需要制定严格的法来制约。2.抱法处世则治法家观点认为,应该用法度的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与思想。。韩非子把法作为规范社会秩序维持社会稳定的根本原则。在这一原则下面,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例外,否则法的权威性就会受到损害。所谓”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就是在强调这一点。 四,儒家道家法家管理思想的区别通过前面论述可以看出,在思想方面儒家和道家思想相对来说比较接近,都是站在人性本善的角度来实行管理。儒家讲究通过礼和教化来激发人心中的善,使其行为得到规范,来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道家讲究无为而治,认为社会秩序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稳定,无需做过多的事来加固或改变这种稳定,所谓管理只是约束越过这种稳定的少数人,即无为而治。法家则与上述两类观点相反,认为人性本恶,人的行为是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而这种行为又会妨碍到别人的利益,所以应该用严厉的法度来规范人的行为,从而避免损人利己的行为,达到社会的正常运转。参考文献【1】《道家儒家法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王芳华 高松
《上海管理科学》2004年05期【2】《儒家法家道家管理思想浅析》 刘洪华
《企业导报》2010年08期
范文五:浅谈道家与儒家内容摘要:阐述道家与儒家思想的起源及其基本观点,介绍道家与儒家思想的创始与发展。最终揭示道家与儒家哲学思想所造成的文化影响和哲学思考。。关键词:道、老子、庄子、道家、文化、哲学、孔子、儒、圣人、孟子。道家从历史角度看道家是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一.道家历史起源春秋战国时期ˇ百家争鸣ˇ中形成的一个以ˇ道ˇ为核心的学派。其创立者是著名思想家老子(李耳),主要代表人物是著名思想家庄子(庄周)。后来道家又与名家、法家合流,又兼取阴阳家、儒家、墨家的长处而形成了黄老学派,主张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因时因物,无为而无不为。汉武帝之后,由于独尊儒术,黄老之学开始衰落,然而,道家思想仍然影响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二.道家基本观点道家哲学首先摆脱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解放 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 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前者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认识原理,后者提出了“谦”、“弱”、“柔”、“心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来面对世界。 道家讲究“人天合一”、“人天相应”、“ 为而不争、利而不害”,“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三.道家的哲学思想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玑,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来,但重点都在保身修身而不在文明的开创,可以说他是以一套宗本于智慧之道的社会哲学与理论来应对混乱的世局,而无意制造社会的新气象,因为那些都不是大道之本。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理论最重要开创者,道家哲学基本上也就是老庄二型而已。庄子的道家学不同于老学之处,在于庄子更详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可开创能力,包括智慧上、认识能力上、身体能量上等等。庄子同样站在天道自然的命题基础上,提出了从人的自我修养到面对整个社会国家的处世之道。列子,战国时人。《列子》从道家思想出发 并对道家思想中无为的人生观有所改造 强调人在自然天地间的积极作用 并认为人在一种不任强使力的生存状态下,不忧天 不畏天 才是最好的生存状态。王弼,三国时代人。王弼以其对老子哲学的深切体悟,注解老子《道德经》一书,重体用之分 有无之别 不但发展出诠释老学的宗旨:郭象,西晋人,以《庄子注》闻名,主张“独化”理论 是一种从高度抽象思维当中所发展出来的的玄学式概念理论 认为宇宙万物都生于偶然的四.道家发展时期有学者认为,道家起源应为远古的隐士传统,当然也有学者说老子是清庙之守,总之,道家的起源绝不是社会政治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从旁观察世局,认真思索宇宙的真象,使用着抽象度高且不带意识型态的执着的语言,描述天道与人事变化的法则,属于原理性研究的层次是他们的专长。当先秦的老庄二子总摄整理了道家思想的纲领之后,道家形上思想的深度立刻影响了儒家与法家的形上思想,儒家《易传》之作与韩非子《解老》之作都是在其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说。但是在社会政治的实际影响力上,老子之学要到汉初黄老之治的实施后才正式被试验着,因为在迭经春秋、战国、灭秦、楚汉之争之社会战乱终告停止之时,人们终于发现争强斗争的害处以及休养生息的重要,于是老学原理的政治哲学观点遂被重视。等到西汉强盛,君王开始好大喜功,争战的岁月再度启幕,时代的风气再度转变,然后也再度败坏,等到魏晋清谈之风起,道家哲学又开始了它的生命力,何晏、王弼首开其风,王弼更以简洁有力的注经之作,从理论上深入道家之学并予以阐发,而向秀、郭象则发展庄学的注释工作。魏晋之后,道家思想并未有鲜明的创造传统之再现,但是道家思想的理路却转为道教、易学与儒学理论的开创所藉用的重要启示,尤其是源自庄子的气化宇宙观,更被广泛且深度地再开发着。而同一时期的佛学传播,亦曾有一断相当长的时间是以道家“无”的智慧原理来表达的,此即世称“格义佛学”时期。五.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至于道家文化在中国艺术、绘画、文学、雕刻等各方面的影响,则是占据绝对性的优势主导地位,即使说中国艺术的表现即为道家艺术的表现亦不为过。当然,道家哲学对中国政治活动也提供了活络的空间,使得中国知识份子不会因着有太强的儒家本位的政治理想而执着于官场的追逐与性命的投入,而能更轻松地发现进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间的智慧。六.道家文化影响道家在中国史上时间不长,且很快被道教所代替,但道家思想在各个方面融入了社会中。道家思想在西方也传播很广,不论是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哲学和悲观主义生活态度还是海德格尔的本体论与存在主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关于自然无为的生活态度也被很多西方人所接受。哲学影响与儒家强烈关注伦理学中道德实践问题不同,老庄思想覆盖了哲学的各方面,且从本质上说两者是互补的。老庄思想在宇宙观、本体论上提出了“道”这一无法被言说而只能被体悟的终极概念,也奠定了道家思想的主基调,即我们所能体验的只是有限存在,而作为非存在而存在的“道”只能被体悟而无法感知。在知识论上老庄都主张以辩证思想考察世界,庄子提出以一种超越知识的态度来认识知识。伦理学上庄子人生哲学的齐物论和逍遥观对后代产生了深刻影响,至今在中西方都有人以庄子人生哲学处世。老子则对儒家的道德观进行了批判,主张一种原始朴素主义。政治影响道家在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汉初,以黄老学派为道家思想占据了历史舞台,自汉文帝、汉景帝由上至下到陈平、田叔等大臣都推崇道家思想。南怀瑾先生说,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其实都来源于这个“道”,所以中国文化的中心要点就是一个“道”字。“道”这个字是广义的、宏观的,诸子百家乃至我们几千年的文化都在“道”的这个范围。广义的“道”如此地广阔,容纳百川,乃至超越形上形下,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他说,历史上,当社会出问题的时候,救社会、救国家,出手的人多是道家的人物,历史上叫“拨乱反正”。,,,,这些中国知识分子或者说读书人,很多不求名不求利,但有道德有学问。我们几千年的历史,到清朝为止二十六部历史,这种人物并不少,都体现了道家文化的影响。艺术影响老子、庄子本身从未谈过关于艺术的问题,也没有表述过艺术是否具有价值的观点。老子、庄子对于后代艺术的影响在于他们的思想所展示的人生境界是一种艺术化的人生(尤其以庄子的人生哲学为甚)。道家思想主要通过魏晋玄学对中国艺术产生了实质性影响。绘画上的影响在人物绘画上,改变了以描写人物道德的主题,而是以个人风采个性代之,顾恺之主张的“传神写照”的画风兴起。在山水绘画上,以“自然”作为最重要的审美品格,在用色上,水墨之风压倒了以青绿山水成为主流。古代山水画家几乎都未脱离道家思想的影响,山水绘画兴起的本身也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在绘画技艺上,注重用墨的虚实相间,精神自由。将“以技进乎道”作为画家毕生最高境界。儒家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一般来说,特别是先秦时,儒家学派也只是诸子之一,与其它诸子一样地位本无所谓主从关系。一.儒家的起源和产生背景《汉书o艺文志》:近代学者章太炎赞同这一观点。然而,胡适却持相反的看法,他赞同《淮南子~要略》的诸子出于“应世之急”的说法,由此提出了儒家是由殷商遗民中的术士转化而来的观点。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就连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当时所处的时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对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以便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秩序和心理平衡,这种情况到了大变革的战国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人们在崩塌的旧世界废墟上已经依稀看到了冲破旧尊卑等级束缚的新时代的曙光。未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模式,就成了举世关注的大问题,并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场百家争鸣式的大辩论。当时代表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利益的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争论焦点就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而进行的思想交锋,儒、法两大思想流派最有代表性。他们旗鼓相当,针锋相对,应者云集,皆为显学。另外还有墨家、道家、阴阳家等等学派,可谓学派林立。二.儒家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姓孔,名丘,字仲尼,兄弟中排行第二,春秋后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之一。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三.儒家经典 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共十二经;
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四.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主要派别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陆明鉴。战国时期儒家内部分化而形成的八个学派。孔子一生长期从事教育活动,学生众多,有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之誉。而孔子的思想学说体系所涉及的范围又相当广泛,孔门弟子对孔子言论和思想的理解不尽相同,难免会产生歧见。所以,孔子逝世以后,孔门弟子就开始逐步分化。到了战国的中后期,儒学在成为“显学”的同时,在儒家内部也形成了八个不同的派别。儒家“八派”之说,始见于《韩非子》的《显学》篇:“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会胡仲良氏之儒,有也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五.儒家的特征其一、以孔子为先师,为思想领袖;其二、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等书为经典;其三、在思想上形成了仁与礼的一种张力结构;其四、由内圣而外王,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学;其五、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并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成为指导性的原则。六.儒家地位形成的条件以及和各家的关系今天儒家所拥有的地位,是由于儒家在它产生以后,在从古到今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所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独占大一统思想地位后而行成的。儒家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等。儒家在先秦遭墨、法、道等派的激烈批判,在秦代和汉初,遭统治者排斥;在六朝先后受玄学、佛学的挑战,在五四反孔非儒高潮下历空前之厄,但还是绵延至今,其原因是因为儒学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且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它是东方最有价值的知识系统,以至于今天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学(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儒家是国学的核心与主体。
各家评儒墨家对于儒家学说非议颇多,批评孔子的“述而不作”,主张“述而且作”,批评孔子和儒家的繁琐礼仪。道家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蔑视礼法,对于儒家的礼仪道德持否定态度。先秦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早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认为孔子学说与法家农战思想对立,致使国家“必贫而削”。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对孔子个人颇为尊重,但他认为孔子学说不合时宜。当代一些非儒学者根据民间口头评论将儒释道三家对中国发展贡献做出如下评论:“治世道,乱世佛,由治入乱是儒家。”七.儒学的影响一.对中国的影响1.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2. 儒家思想对中国政治、经济的影响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二.对东亚的影响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都有广泛的影响。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在东亚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三.对欧洲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儒家学说推动了欧洲近代启蒙运动,以伏尔泰、狄德罗、卢梭、洛克、休谟、魁奈、霍尔巴赫、莱布尼茨等人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启蒙先驱吸取孔孟学说,打破欧洲封建世袭和神学统治,催生发展了自由观、平等观、民主观、人权观、博爱观、理性观、无神论观等现代观念,促进了人文、政治、经济、社会乃至科学等方面学说的发展。[1]。四.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孔子门下弟子三千,因而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孔子更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台湾将“孔圣诞”定为“教师节”。“崇文”、注重教育是儒家思想也是华人的基本价值观之八.儒家思想鉴借如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自己发愤图强;鉴借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已的爱国情怀;鉴借儒家的参考文献:1. 《道家大智慧》 图书编号:1299184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作者:张易 出版日期: 版次:12. 《道家文化面面观》 图书编号:1264821 出版社:齐鲁书社 ISBN: 作者:刘增惠 出版日期: 版次:13. 《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二辑)》 图书编号:1344291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 作者:陈鼓应主编 出版日期: 版次:1.4. 《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 图书编号:90956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 作者:李霞 出版日期:5. 《道家语录(全彩典藏版)》 图书编号:2143411 出版社:重庆 ISBN: 作者:王夏刚 译注 出版日期:6. 《老子与道家》 图书编号:116198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 作者:李申 出版日期:7. 《道家哲学》 图书编号:2575871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ISBN: 作者:公木,邵汉明著 出版日期:8. 《儒家简史》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ISBN: 作者:钱发平 出版日期:9. 《中国儒家》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ISBN号:7-作者:陈志良等著
出版时间:1996.1110. 《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 》 图书编号:1338819
ISBN: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唐凯麟/张怀承
出版日期:西北师范大学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期末作业姓名:张晋台
政法学院学号:班级:2007级思想政治教育
范文六:儒家与道家文论之比较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数千年来都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儒道互补,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两家无论在思想主张,还是文论内容上都是形似实异。关键词儒家 道家 互补 文论正文儒家以德化人,是强调宗法伦理的文学。《论 语.雍也》中写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而道家,是强调顺乎自然,道是万事万物的内在根据和活力所在的文学。《老子》第62章中写道,“道者,万物之奥”。对于两家的异同,稍作一下对比:在人性方面,儒家有孟子性善说,苟子性恶论,董仲舒性三品说等,都强调后天道德教化的重要性,认为无礼乐法度,人性不能发展完美。《苟于·性恶》中写道“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儒家文学强调的是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道家有有老庄人性恬谈朴素论,郭象人性自足安命论等,强 调自然天真,排除人为和礼法的强制束缚。《庄子.骈拇》中所说;“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道家文学强调的是人性自然发展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儒家思想很大众化,一般人都能明白。而道家思想相对超脱,没有人能真正理解其内涵,最多是知道。韩愈《原道》 中所说:“其文; 《诗》、 《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 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很简单明了的从法治国说。而《逍遥游》中,其“无所依”思想的超脱非一般人能做到心神领会。儒家的想法是治世,道家的境界是离世。所以儒家思想是外在的,是通过外在的政策,决定,使社会得到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而道家思想是内心的,是通过内在的反省,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不被世间事物与情感所纠缠,打到逍遥自在境界。二者殊途同归,都是使人自我陶醉。在理论上,儒家哲学最大的特色是哲学、伦理、政治三位一体,被称之为伦理型哲学,其学说的重心在社会人生,讲述做人和礼教、治国,重在养性。孔孟的仁学,苟子的礼 学,两汉的经学,程朱的理学,陆王的心学,以及明中叶以后兴起的经世致用的实学都是围绕人性和礼教道德规范的文学。而道家学说,面向大自然,面向整个宇宙,讲究天道,对大自然抱有崇尚尊重的态度,重在养生,被称为自然型哲学。儒家是以人道推论天道,将天道融入人道,道家是以天道推论人道,将人道融入天迢。儒道两家皆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精神境界,形似而实异。参考文献儒家与道家文论之比较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数千年来都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儒道互补,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两家无论在思想主张,还是文论内容上都是形似实异。关键词儒家 道家 互补 文论正文儒家以德化人,是强调宗法伦理的文学。《论 语.雍也》中写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而道家,是强调顺乎自然,道是万事万物的内在根据和活力所在的文学。《老子》第62章中写道,“道者,万物之奥”。对于两家的异同,稍作一下对比:在人性方面,儒家有孟子性善说,苟子性恶论,董仲舒性三品说等,都强调后天道德教化的重要性,认为无礼乐法度,人性不能发展完美。《苟于·性恶》中写道“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儒家文学强调的是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性。道家有有老庄人性恬谈朴素论,郭象人性自足安命论等,强 调自然天真,排除人为和礼法的强制束缚。《庄子.骈拇》中所说;“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道家文学强调的是人性自然发展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儒家思想很大众化,一般人都能明白。而道家思想相对超脱,没有人能真正理解其内涵,最多是知道。韩愈《原道》 中所说:“其文; 《诗》、 《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 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很简单明了的从法治国说。而《逍遥游》中,其“无所依”思想的超脱非一般人能做到心神领会。儒家的想法是治世,道家的境界是离世。所以儒家思想是外在的,是通过外在的政策,决定,使社会得到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而道家思想是内心的,是通过内在的反省,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不被世间事物与情感所纠缠,打到逍遥自在境界。二者殊途同归,都是使人自我陶醉。在理论上,儒家哲学最大的特色是哲学、伦理、政治三位一体,被称之为伦理型哲学,其学说的重心在社会人生,讲述做人和礼教、治国,重在养性。孔孟的仁学,苟子的礼 学,两汉的经学,程朱的理学,陆王的心学,以及明中叶以后兴起的经世致用的实学都是围绕人性和礼教道德规范的文学。而道家学说,面向大自然,面向整个宇宙,讲究天道,对大自然抱有崇尚尊重的态度,重在养生,被称为自然型哲学。儒家是以人道推论天道,将天道融入人道,道家是以天道推论人道,将人道融入天迢。儒道两家皆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精神境界,形似而实异。参考文献
范文七:比较儒家的有为和道家的无为刘潋 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到今已逾两千余年的历史,墨儒道法兵的思想从古至今影响着中国政治历史文化的各方面进程,而儒道思想和道家思想到今仍枝繁叶茂、挺拔苍健——儒家的仁义道德与道家的道法自然等许多问题的存在都使儒道两家在中国文化思想中呈现出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局面,使两家思想长期在中国文化中各领风骚千余年。如果说强调“仁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具有强烈的社会功用与规范意识的话,那么,“有为”意识则是从人生态度上将其仁礼思想贯穿始终;同样,道家既然依从于自然、宇宙,认为天地之间自有“道”在,那么,它所在人生观上的“无为”便是其思想核心的重要体现。
一般认为,有为是入世,无为是出世,两者观点完全相反。其实,儒家的“有为”和道家的“无为”本质一样,都是主张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有为” 是相对于“无为”而讲的,作为“无为”的对立面相生,非原始所在。事实上,“有为”思想的真正来源就是主张德治的手段去实现社会政治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有为和无为的主要差别之处在于立论针对的“时”的不同。一个“时”是治世,一个“时”是乱世。道家的“无为”表现在天下无道的时候,即乱世。所谓的“无为”是不要“妄为”,就是不要增加人在自然大化中虚妄的行动,即追逐私欲、私利、私功等,破坏整体的和谐和共生,而要求人的一切行为、价值都要顺应和服从自然大化,与自然和谐,与群体和谐。儒家主张治世的“有为”,孔子说过:“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表面看来,是注意个人的时机,即有机会就推行,没有机会和条件就隐藏。其实,它也是注意时代的条件。所谓“用之则行”的“用”,就是时代具有了发挥个人才能的条件,所谓“舍之则藏”的“舍”,就是时代不需要,或不具备发挥个人能力的条件。从历史上看,所谓的“用”就是治世,而“行”就是“有为”。所谓“舍”,就是乱世,而“藏”就是“无为”。儒家和道家具有强烈的互补性,即“时”的不同,要采取不同的行为,一个适合治世,一个适合乱世;一个适合积极的个人,一种适合消极的个人。在人生追求与社会价值关系的认识上,儒家突出强调人的社会价值或群体价值,道家突出强调人的个体价值或自我价值。儒家与道家的有为与无为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就对社会的态度而言的,儒家的有为是要有为于社会,人的个体价值与追求应当与社会价值密切挂钩,人的自身追求必须对社会有用,有用于社会而作为才是人身自我价值实现的根本;与之截然对立,道家却认为人的个体价值与自身追求要与社会价值分开,人要得到自我认识的提升就必须脱离世俗,与世无争,在对社会价值的无所作为中去寻找人生的自我生命价值和理想境界的实现。人生态度上,儒家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具有强烈的同情心;而道家却是消极顺从的,超越社会与现实的重重枷锁,在个人的心灵净化中实现无我的和谐超脱,对社会则超然视之。我们在对儒家的有为和道家无为思想的学习上,更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和所处环境,吸取对自己和社会有益的思想,不断地完善自己,通过努力来实现自我价值,达成最终理想。
范文八:卓文君的数字爱情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无聊,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焚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色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孟子继承孔子的“仁者爱人”之说,继续强调爱有差等。这也是他与墨家的“兼爱”分歧最大的地方。孔孟主张爱有差等,提出爱父子要胜过爱兄弟,爱兄弟要用胜于爱邻居。墨子“兼爱”的则提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这种爱是不分贵贱和亲疏的。由此可见,孔孟的“仁爱”是“仁者爱人”,而墨子的“兼爱”则是“人爱人人”。这两种爱相互比较就可以看出,孔孟之爱是一种有选择的爱,墨子之爱是一种“博爱”。如果说儒家“仁爱”是人世间美好的善与爱的,那么墨家的“兼爱”则是人世间广博的“大爱”与“至善”。正所谓大爱无疆,止于至善。只有“人人爱人”才能达到“人爱人人”,只有“我爱人人”,才能“人人爱我”。这种大爱与至善也正与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儒家的“仁爱”是“仁者爱人”,墨家的“兼爱”是“人爱人人”。如果说儒家的“仁爱”是美好的善和爱,那么,墨家的“兼爱”就是广博的大爱和至善。春秋滕国是中国“仁政”和“善治”思想的试验田,“善国”不仅是对孟子“仁爱”思想的传承和发展,而且其“善治”理念也受到了墨子“兼爱”思想的深刻影响,儒墨两家共同倡导的“仁政”在这里双流归一,终成善国。因此,滕州不仅是中华善文化的发源地,而且还是和谐文化的发源地。由于墨家主张爱无差等,而儒家主张爱有差等。换句话说,在爱人的问题上,墨家强调同等,儒家强调差等。《墨子》里有段话说明了这个分歧,有个巫马子对墨子说:“我不能兼爱。我爱邹人于越人,爱鲁人于邹人,爱我乡人于鲁人,爱我家人于乡人,爱我亲于我家人,爱我身于吾亲。“(《墨子·耕柱》)巫马子是儒家的人,竟然说“爱我身于吾亲”,很可能是墨家文献的夸大其词。这显然与儒家强调的孝道不合。除了这一句以外,巫马子的说法总的看来符合儒家精神。因为照儒家看来,应当爱有差等。谈到这些差等,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孟子同墨者夷之辩论时,问他“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孟子·媵文公上》)对于兄之子的爱,自然会厚于对邻人之子的爱。在孟子看来,这是完全正常的;人应当做的就是推广这种爱使之及于更远的社会成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善推其所为”(同上)。这种推广是在爱有差等的原则基础上进行的。爱家人,推而至于也爱家人以外的人,这也就是行“忠恕之道”,回过来说也就是行“仁”,这都是孔子倡导的。这其间并无任何强迫,因为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侧隐之心,不忍看得别人受苦。这是“仁之端也”,发展这一端就使人自然地爱人。但是同样自然的是,爱父母总要胜过爱其他一般的人,爱是有差等的。儒家的观点是这样。墨家则不然,它坚持说,爱别人和爱父母应当是同等的。这会不会弄成薄父母而厚别人,且不必管它,反正是要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消除儒家的有差等的爱。孟子抨击“墨氏兼爱,是无父也”的时候,心中所想的正是这一点。在爱的学说上,儒墨的上述分歧,孟子及其以后的许多人都很清楚地指出过。但是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更带根本性的分歧。这就是,儒家认为,仁是从人性内部自然地发展出来的;而墨家认为,兼爱是从外部人为地附加于人的。也可以说,墨子也回答了孔子没有想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人应当行仁义?不过他的回答是根据功利主义。他强调超自然的和政治的制裁以强迫和诱导人们实行兼爱,也与儒家为仁义而仁义的原则不合。若把第五章所引《墨子·兼爱》篇的话与本章所引《孟子》论“四端”的话加以比较,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两家的根本分歧。政治哲学代表的阶层不同 儒家代表的是落寞的旧贵族阶层墨家则代表平民阶层 根本利益不一样因此,墨子的这种兼爱的思想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理想主义,它根本是不会实现的。墨家讲兼爱(无区别之爱,爱所有人)与道家讲不爱(不爱所有人即是爱所有人】都是一种博爱 思想都一样墨子本是儒家弟子,后因认为儒家学说繁琐而自创一家。墨家成员多为当时社会的小手工业者与小贩,因此主张,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其学说偏重于社会伦理。而道家则偏重于形而上的思考,即偏重于哲学。此外,由于春秋战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阶级都有不同的利益。墨家主要代表中下层人民的利益,因此提出了兼爱一说,来保证中下层人民的生存等基本权益;道家则代表了在社会旧制崩解中信仰崩溃的上层人士,更关注人们的心理。其思想实质并不相同。因此,墨家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各阶级矛盾斗争的结果,有深刻的社会因素。关于墨家和道家:一,墨家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道家则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二,墨家的影响主要限于先秦(至少表面上如此),道家的影响则一直延续到今天,是中国仅次于儒家的第二大学派;三,墨家提倡生产劳动,道家则是脱离生产劳动的;四,墨家的影响主要限于下层社会,而道家在知识分子中有较大影响;五,墨家的核心思想是"兼爱"和"非攻”,但主要是通过和平方法和个人行动来阻止战争;而道家则主张清静无为,并不反对战争,且对军事思想有贡献;
六,在哲学上,墨家主要贡献是逻辑,而道家的长处则体现在直觉上;
七,两家都对科技有贡献,都主张节欲.八,墨家是集体主义,道家则可以说是个人主义;九,墨家主张”明鬼”,而道家则从鬼神的影响中跳了出来.十,墨家为达到目的往往不惜牺牲自己,而道家则把生命看得高于一切;十一,墨家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全部成员只服从于”巨子”一人,而道家则没有严密的组织.十二,墨家主张用贤能治国,道家则反对”尚贤”,主张无为政治.
范文九:儒家法家道家治国思想比较( 17:03:06)转载▼标签:一、对人性的基本看法导致的治国理念上的异同(一)儒家 孔子认为人民是可以教化的,“信”“仁”“礼”都是统治者教化的结果,而且人性相近,人性是教化的结果。至于教化的手段则是以身作则和以道诲人。孟子坚持性善论。人的善性指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社会本性;人性善是指人与生俱来的具有一种原始的善良之心;人性善是指人可以从善心培养出善性。因此儒家在治国思想上坚持的观点是,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推恩之术,实行仁政。与霸道相比,行王道才能平治天下。服力不能使人心服,以德服人可以使人民心悦诚服,以力对待他人,得不到他人的拥护。行“仁政”者,则可以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帮助。(二) 法家 韩非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自为”“好利”,人的“欲利”本性是不能改造的。因此法家认为统治者就应该用利这个杠杆去控制民众。“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善也,而用其不得而非也”。古代社会的仁爱礼让是由当时的自然经济状况决定的。现代社会经济状况造成社会“争于气力”,要治理现代社会,就不能取法古代,而只能以法治国。基于人们“好利”的本性,君臣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买卖关系。因此韩非主张采用监督考察和阴谋诡计来驾驭臣属。这样法术势相结合控制社会的手段。(三)道家 道家既不以仁义礼智,也不以欲利来判断人性,它认为这些都是有伤人性的。道家认为人类本性之真乃是自然淳朴的,人应当顺其本来圆满的性命之情而生存,反对在此之上附加各种人为的因素。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就是一种治理社会过程中的不干涉与不扰民。老子从“道德自然”出发,主张柔弱、无为、无争,批判违背自然的“有为”。批判统治者的强行妄为;批判道德法律;批判文明与知识。因而,他反对一切人为“行为、制度、文明、认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庄子从人性自然出发,对社会文明都要毁掉,包括生产工具,政治制度,道德规范,文化艺术,政治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恢复人的本性。“大巧若拙”。二、对公私的看法引起的治国理念上的异同(一)儒家 在对待别人即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上,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因而在管理社会时就将仁爱之心推之于天下人民。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待公私的问题上,孔子和孟子都主张先让利于民,而后为公。孔子认为德政的首要任务是在于养民,慎用民力,取民有度。孟子认为实行仁政的目的在于保民。包括顺民、安民、养民、教民。孟子更从经济领域提出了“制民之产”的养民思想,实际上是要使农民有基本生活保障。(二) 法家 商鞅说,“权者,君之所独制也”。慎到则称“法立则私义不行,君立则贤者不尊,民一于君,事断于法。”韩非还把君主等同与公,把尊君论推向极端。 在法家看来,公义不能由社会成员实现,只能有君主来实现,任何一个社会群体,一个国家,要正常有序的运行,必须是公共利益得到实现,它的本质就是公,所以法被称为“公法”,这样法的实施就是立公废私,这样只能以法治国。法家主张的实行重耕战的社会经济政策和限制儒商的政治方针都是为了体现和维护君主的利益和权威。(三)道家 道家的核心思想就是自然无为,关心的道法自然和如何自然的生存,不受任何外力的影响。因而无公私之别,这就导致了老子的无为而治以及效仿天道,崇尚柔弱、处下、不争。庄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放任自流,反对违背人性的社会管理。三、儒法道三家治国理念的目的儒法道三家治国理念的目标是一致的,旨在治国安邦,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四、儒法道三家治国理念的实际应用(一)儒家 儒家针对列国纷争,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根据经验教训提出了治国方法,经验思维缺乏理论高度,儒家思想固然在时间上适合奴隶社会的需要,有利于社会稳定,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治国安邦,但缺乏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二) 法家 法家治国思想具有时代的合理性,并被君主广泛的采纳,对当时的社会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有利于君主内治群臣百姓,外争霸权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速战乱局面的结束,加快统一国家的形成。(三)道家 把道家玄之又玄的哲学思维运用到治国实践,不仅行不通,而且不现实,可行性差。因而少有君主会采纳。道家反对文明反对进步,主张回到原始状态中去,更是脱离现实的思想。在哲学上具有深刻性,在社会实践上难以实行。五、儒法道三家治国理念对中华传统治国理念的影响目标都是忠君爱国,都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但是却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深刻原因之一。因为他们的治国理念都是以君主专制为中心,始终围绕君主而不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他们治国理念的最终目的和出发点都是君主的利益及权威。在昏君当道的时代受苦的是平民百姓,在近代科技大发展的时代,落后的则是整个民族。
范文十:佛家、儒家、道家养生的联系与区别佛家、儒家、道家养生的联系与区别: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者言性,而佛者见性;儒者劳心,佛者安心;儒者贪著,佛者解脱;儒者有为,佛者无为;儒者分别,佛者平等,儒者治外,佛者治内。(一)儒家、道家、佛家的区别:儒家重视人伦,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立千古不朽的功勋;佛家倾心般若,主张在自觉的基础上觉他,自度的基础上度他,普度众生,同臻西方极乐世界;道家则崇尚自然,主张通过这种修炼,达到长生久世,羽化登仙。儒家的着眼点在于入世,佛家的着眼点在于出世,道家的着眼点在于加强自身修炼以求长生不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佛、道、医、儒、武等诸家中,道教被公认为最擅长于养生。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被许多封建帝王奉为教条。1、儒家讲的是敬,道家讲的是静,佛家讲的是净。2、修身,练气,养心儒家更重视的是修身,道家注重的是练气,佛门主要是养心.养形,养气,养心合而为一.这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佛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道家讲:避世。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佛家讲救世列三家之别:儒家讲天理、道家讲论道、佛家讲如法--于凌波居士语。
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佛家讲救世。儒家讲天命、道家讲自然、佛家讲解脱。儒家如小学、道家如中学、佛家如大学--宣化上人语。儒家如粮店、道家如药店、佛家如百货商店--南怀瑾先生语。
儒家求君子、道家求逍遥、佛家求自在。儒家弃小人、道家弃造作、佛家弃烦恼。儒家表现于礼、道家表现于真、佛家表现于戒。儒家执于境、道家执于心、佛家心境双亡。三家虽别,但共同构成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国学3、出世与入世在佛家、道家、儒家和现代人的人生观中均有相关相近的地方,但也有区别。(1)现代人如果常说:用出世的态度或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这主要是态度方面的,或者说是世界观与人生观。就是人生在世,确实要很好地处理出世和入出的关系,要用辨证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才能有正确的答案。入世,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恩怨、情欲、得失、利害、关系、成败、对错等做为行事待人的基本准则。一个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当局者迷,陷入繁琐的生活末节之中,把实际利益看得过重,注重现实,囿于成见,难以超脱出来冷静全面的看问题,也就难有什么大的作为。这时就需要有点出世的精神。出世,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观规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态对事。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对有些东西看得淡一些。这样才能排除私心杂念,以这种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就会事半功倍。从另一方面看,一个人生在世上,只是一味地出世,一味地冷眼旁观,一味地看不惯,一味地高高在上,一味地不食人间烟火,而不想去做一点实际的,入世的事情,到头来也是“闲白了少年头”。这正像自己揪着自己的头发要脱离地球一样。都说儒家主张入世,佛家,道家主张出世,其实也不尽然。就拿道家的庄子的思想来说吧,又何尝不是入世呢?唯有能否定,才有大肯定,只有丢掉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才能集中精力于真正有价值的大事。他的心是冰冷的,因为他的心已是白热化了。他为了深入这个世界,必须先走出这个世界,这就是道家的本色。(2)佛家谈出世入世:“出世”——遁入空门、清心寡欲、万世皆空;“入世”——步入烦世、宣扬佛法、弘扬文化。小乘佛法讲求出世,出世追求的是脱离凡世间的困扰和诱惑,寻找寂静清幽之所,静心修行而达到高超的境界,出世要求修行者去除一切杂念,舍弃身外之物,物我两忘,身外无我,我亦非我,无我无常,出世的终极目标在于渡己,即追求自身的解脱。与小乘佛法相反,大乘佛法讲求入世,通过入世修行,教化大众以求正果。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这主要是由于二者在人性是善是恶这个问题上的分歧所导致的,小乘佛法认为,人性本恶,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悟”,通过离开罪恶的尘世进行修行才可以祛除恶根,成就善果,这是一种悲观消极的态度。大乘佛法认为,人性本善,只是世间充满苦难,迷失了众生的本性,可以通过渡化,劝人行善,让众生摆脱苦难,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陧磐成正果。所谓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代表了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可以说,出世在渡己,入世在渡人。(3)其他如道家、儒家等等的出世入世也和上面两项差不多。如儒家讲气节。不以财富、权力、声望为追求目标,而讲修身、养德、济世。这是出世观和入世观的统一。(二)道、儒、佛、医思想的共同点:第一: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以此为养生原则,提出了“养性”之说,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第二:强调精神摄养 “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第三:主张饮食调养提出“老人之食,大抵宜温热、熟软、忌其粗硬生冷”,及“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寿亲养老新书》)的主张;这是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的。第四:提倡顺时奉养老年人要“依四时摄养之方,顺五行休王之气,恭怡奉亲,慎无懈怠”(《寿亲养老新书》)。故养老大法,必然要依据天和的性质,顺四时变化而摄养,才能老当益壮。第五:重视起居护养 “凡行住坐卧,宴处起居,皆须巧立制度”。处处为老人提供便利条件,细心护养。第六:注意药物扶持老年人医药调治应采取“扶持”之法,即用温平、顺气、补虚和中、促进食欲之方来调治,切不可竣补猛泻,这些原则是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的。第七:强调房中补益。“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强调不可纵欲。(三)各家思想:1、道家养生思想: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作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及动形达郁的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2、儒家养生思想:(1)强调精神调摄养生首先要强调精神调摄,而最好的方法是减少物质欲望,即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人生存在着欲望是正常的,然而只能在社会许可的条件下实现欲望,不可有过分地要求,这就需要遵循“礼”的原则。正如《论语·颜渊》中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还提出了君子三戒,即“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行则从礼、君子三戒等内容,即为寡欲。(2)注意身体护养这也是儒家养生思想的一个方面。合理的安排生活、注意起居有时、劳逸适度、饮食有节等,是护养身体的基本原则。反之,如果不注意这些原则,“寝处不适,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这是需要予以注意的。(3)倡导饮食卫生孔子对于饮食卫生十分重视,为了保证身体健康,他提出了饮食保健的原则。强调了食品要精细、烹调要得当,进餐要定时,经久变味、腐败发臭的食物不宜食用等饮食卫生要求。3、佛家养生思想:参禅禅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故称参禅。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有调身、调气、息心静坐的方法,静坐气功,只是修禅的形式或基础,并非修禅目的。这种方法是有强健身体,却病延年作用的。养生家则将此融入吐纳导引健身功之内,成为以静坐为特点的健身功法。佛学讲求调理人与自然、社会的“互存关系”,因而十分重视环境调养,植树造林,行医施药等公益事业。特别是植树造林,犹为突出。而寺院地址的选择,以宁静、空气清新、环境幽美为特点,为养生调摄增添了不少内容。佛家有很多戒律,如五戒、十戒、普萨戒等。这种思想被吸收而融入养生学中,充实了养生学中“养神”、“固精、“节欲”等方面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对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