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怕西方对华武器禁运新视野

欧盟解除武器禁运后中国买什么
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下载客户端:
核心提示:由于脱欧导致的英国影响力降低甚至威胁到其盟友的国家安全,欧盟可能很快就解除对华售武禁令。
英国脱欧带来的经济冲击还在不断持续,其可能带来的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冲击也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据英国《金融时报》7月4日报道,日本现在很担心脱离欧盟的英国对超过本国和欧洲界限的国际事务毫无兴趣,进而导致欧盟放松对中国的武器禁运。英国脱欧可能打破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力量平衡。此番表态显示出英国传统盟友对于英国脱欧的担忧:由于脱欧导致的英国影响力降低甚至威胁到其盟友的国家安全,欧盟可能很快就解除对华售武禁令。欧盟对华武器禁运,是27年前的一次政治决定,是欧盟的一次统一行动。没想到,本来这次行动只能算是一次临时决定,却不幸维持到了现在。而且,在进入新世纪后,欧盟内部各国就纷纷要求取消这次禁运决定,从无关紧要的小国到主要大国,都已发出解禁的呼声。但是,由于美日两国不愿看到欧盟诸国对华出售武器,一直在千方百计对欧盟各国进行游说和施压,使得一次次的解禁行动功败垂成。其中,作为美国的最重要盟友,英国在其中发挥了主要阻挠作用,法国和德国一次次的解禁呼吁,最终均被英国等美国代理势力所扼杀。虽然持续十数年的解禁努力全都失败,但欧盟诸国也认识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美日等国的影响下,特别是在欧盟三驾马车之一——英国如果不转变决定,那么,任何解禁努力都必定成空。于是乎,欧盟内部最主要的出口大国——法国和德国,就只能通过“曲线出口”来对待。看看这些年,德国向中国出口的舰用柴油机数不胜数,如052D导弹驱逐舰和054A型导弹护卫舰使用的16PA6V-280STC系列舰艇用柴油机、039A型“宋”级攻击型潜艇和041型“元”级攻击型潜艇配备的396SE84系列柴油机动力包、071大型船坞登陆舰使用的48/60CR柴油机、99式坦克采用的WR703/150HB系列柴油机、某型弹道导弹使用的8×8发射牵引车动力BF12L513C型水冷增压中冷柴油机等。法国向中国出口的武器成份可能更多,从直-8和直-9的发动机到中法两国联合研制直-15直升机,据说中国军舰上应用广泛的H/PJ12型7管30毫米舰炮、H/PJ-87式单管100毫米舰炮、拖曳式声呐、还有不少雷达等,均有很浓的法国技术因素,甚至在很多我们看不到的领域的一些关键装备,也都是拜法国出口所赐。但以上均非正宗的武器出口,充其量也就是军民两用产品的模糊交易,要想获得真正的欧洲顶尖武器,中国必须打破欧盟的军售禁令。特别是现在,在欧盟中拥有很大发言权的英国的退欧,让这种可能变得如此清晰起来。因为英国实际上就是美国安插在欧盟内部的卧底,欧盟成立的目的本来就是要独立成为世界的一极,但英国的关键作用,几乎让欧盟成为美国的附庸。而现在,英国的主动脱欧,可以让欧盟真正实现了自主,或至少让美国的影响力不再那么重要。预计在英国脱欧后,欧盟三驾马车空出来的位置,很可能会由意大利来填补,这样对欧盟决策最关键的三个国家,就基本都是支持对华解禁的国家了。由于欧盟的自主性更强了,因此,在讨论对华解禁时的阻力虽不免,但是影响却没那么大了。可因为英国完全实现退欧还要等到2019年,期间英国的影响力也是存在的,所以很谨慎的估计,欧盟做出对华武器解禁的决定,很可能会在年间。那么,如果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政策后,中国能够采购那些武器呢?由于这些年在西方对华武器禁运政策下,中国只能别寻途径,因此可以说欧洲失去了很多机会,但也并不是说欧盟就没有对华出口的关键武器。比如德国的鱼雷技术、空空导弹技术、防空导弹技术、火炮技术、雷达电子技术、装甲战车技术、潜艇技术和坦克技术以及军舰技术等,也是中国急需的;而法国的战机发动机技术、先进战机、陆战车辆、电子装备、舰载机和空中加油机以及两栖攻击舰等,对中国也有很强吸引力;而其他欧盟国家,如意大利的鱼雷和直升机技术、瑞典的潜艇和战机技术等对中国均有一定借鉴作用,关键时候也是军购的选项之一。虽然前景很丰满,但是现实的阻力也不可低估,毕竟对于欧盟来说,美日两国也是他们的价值观盟友。因此,尽管英国退出了欧盟,但是美日的影响力却也不见得受多大影响。从日本高官的发言来看,虽然对英国退欧颇有微词,但显然日本已经开始未雨绸缪,正在为欧盟去英化后寻找对策。而作为对欧盟影响力最大的力量,美国当然也不会轻言放弃,所以接下来,将是美日两国首脑先后访欧寻求说服的可能。不过,由于军售禁令的不合时宜性,以及欧盟内部最大反对力量的隐退,再加上欧盟对于和中国深度合作的渴求。所以,尽管阻力不小,但毫无疑问,欧盟对华武器禁令的取消正在提上主要的议事日程。
来源:新浪军事编辑:王逸群西方国家对对中国最近一次武器禁运时势分析
&西方国家最近一次武器禁运起于1989年,具体原因过于敏感,这里不题,大家自己找度娘问。
&而现在处在禁运链条的各个主体之间的处理方式很是微妙,这里分别予以揣测。
&1、被禁运的对象,中国
&中国目前有多套语言体系:
&对内官方统一称之为西方国家的“反华”政策。但显然这个只是体面的话,不是说给老外听,甚至也不是说给自己听的,是说给老百姓听的。试想,如果西方还在反华,官方又怎会如此卑躬屈膝孜孜不倦的采取各种手段同西方谈判希望取消禁运呢,中国政府再软弱,什么时候“乞求”日本反省历史,至少是“要求”日本反省历史。显然这个语系听听就行了,不要当真。
&对内非正式渠道,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飞的比较多消息是有了先进武器,中国政府的摇杆能硬朗一些,采取的对外政策能强硬一些。这个是说给国内比较关心政治的人听的。这种说法在武器禁运初期有些道理,80年代中西方有很多军事科技的合作项目,甚至把中国当时最新进的歼8送到美国做升级改造,突然的禁运如果当年俄罗斯突然撤离专家一样,给中国的武器研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也经不起推敲。虽然之前的国防建设带来了困难,但并未伤及根本,中国国防建设体系并没有受到伤害,反而一步一步强大和完善起来。时至今日,我们的武器研发也在大踏步的前进。但是还在喊解除武器禁运,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
&外交语系上这称希望能够解决武器禁运,因武器禁运是冷战产物,解除武器禁运能够扩大政治、经济领域的合作,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个说法在很巧妙,至少包含了三层意思:
解除武器禁运可以改善经贸关系,获得经济利益。这层意思是说给军火商听的,可以让他们加大力度游说政府,为解除禁运的总目标服务。
武器禁运是冷战产物,这层意思值得推敲,不注意的话,会让人轻易相信。冷战是指美国和苏联及他们的盟友在1945年至1990年代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冲突和竞争。冷战时间跨度跨度非常大,期间设计两次武器禁运,50年至80年的禁运,89年至今的武器禁运。
朝鲜战争的爆发最初由金太阳率先发起的,至少国际上违反了大国对于二战战后秩序的安排,尽管对朝鲜半岛不公平,但毕竟已经是是两个国家,能够被定义成侵略,是非正义的,就如同现在的日本种种举动,中国还拿波茨坦公告说事。当时中国出于地缘政治考虑卷了进去。其实从中国选择美国越过38线之后再入朝,也可以看出中国当时也是尽量选择有利于自己的道义高地。西方国家采取了对华武器禁运措施并延续至80年前后。
随着中西关系的正常化,建国初期的武器禁运终于在80年前后逐渐解除,而此时的冷战争霸进入了全盛时期。显然说武器禁运是冷战产物是不靠谱的。武器禁运不是针对中国,甚至也不是中国政府,而是中国政府说采取的某项政策,就像针对朝鲜战争时期中国采取入朝政策导致的武器禁运一样。具体什么政策还是找度娘吧。
解除武器禁运可以改善政治关系。这个倒是大实话,是说给双方的政客们听的。如果解除武器禁运能够达成一致,中国就可以从道义凹地里边爬出来,跟西方首脑处于同一道义高度,或者说就那件事同西方首脑捆绑在一起,一雪二十多年的外交憋屈,让领导人出访的时候少一些刺耳抗议,谈判的时候少一些小辫子争取更大利益。而西方首脑得到的好处同时也会有很多坏处,好处自然是经济上的好处可以带来的好的政绩,坏处是由于违背了西方最基本的普世价值观,甚至很有可能会牺牲政治生命。
&2、实施禁运的主体,美国、欧盟、日本等
&作为当今世界的实际领导者(不管你承认不承认),靠什么去领导世界呢,仅仅靠经济、先进武器武装的军队恐怕还不够,还需要有众多盟友的支持。历次重大军事行动,都离不开盟友的支持。虽然看上去很多盟友只出动了百十人的部队,但表明了政治上支持的态度,从而在各个领域支持(注意不是中立,更不是反对)的态度。统领世界,怎样获取盟友的支持呢,显然只靠钱和军队还不行,日本很有钱,但从没在任何范围内做个像样的领导。统领世界,还需要处于道义高地,就是普世价值观。涉及到解除武器禁运,美国作为领导者显然不会自毁基业。
&作为当前世界格局和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当然明白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道理,很多事情稍微出点力,就能维护现有格局和秩序,享受政治和经济上的好处。但如果伤害了老大的基业,自然为老大说不容,从与整个西方的其他成员为敌。这也是欧盟这些国家都想那军贸利益,说了很多好听的话,却不愿意先出头采取实际的措施的原因
& & &- 日本等
日本本身有武器出口3原则,解除禁运不会有任何经济上的好处,且作为跟中国有领土、领海争端的一方,就算能出口武器,跟领土、领海一比,就微不足道了。其他国家如韩国等,没啥像样的能出口,且在现有格局的发言权轻微,起的左右很有限。
& & 3、武器禁运的第三方,俄罗斯
不得不说,俄罗斯在这件事上得到了巨大的好处。由于同西方价值观仍有差距,制度变革后仍未能融入西方格局,靠着武器禁运及能源,而左右逢源,闷声发大财。
结论:武器禁运,看似在经贸格局很不起眼的一项政策,确实地缘政治链条的关键节点,决定于现有世界格局和秩序各个关键节点的政策走向。解除武器禁运,很难,也很简单。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日媒:中国不会拥有西北风舰 武器禁运是拦路虎
责任编辑:董磊
核心提示:尽管在10年前欧盟内部就取消对华武器禁运展开过热烈讨论,但在当前的战略环境中,正式结束对华武器禁运的可能性非常小。
5月22日报道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5月21日发表题为《为何中国不会拥有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的文章,作者为安吉特&潘达,全文编译如下:中国可能正在关注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尤其是原本为俄罗斯建造、后因俄吞并克里米亚而被暂停交付的2艘。在早前的文章中,我可能过度强调了&西北风&的硬件优势,而未思考中国为何不可能采购和使用此类战舰。现在,我概括了以下几大原因。近年来,欧盟与中国的关系已发生转变。同时,欧盟成员国在对华武器禁运问题上的立场也出现改变。事实上,在本世纪第一个10年的中期,法国已成为结束对华武器禁运的主要支持国之一。法国推动结束对华武器禁运的时间背景非常重要。就在当时,中国作为主要经济体,正迅速在世界舞台上崛起。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似乎正在按国际规则办事。一直以来,国际社会存在着对中国会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修正主义力量的担忧,但缺少证据支持这种担忧。而现在的担忧是中国在第一岛链范围内采取强硬态度以及北京对军事现代化抱有浓厚兴趣,但这种担忧还未广泛扩散。法国不是唯一要求取消对华武器禁运的欧盟国家,但它是&阻止中国武器自给自足&观点的主要支持者。在托尼&布莱尔执政之下的英国也表示对华武器禁运是无效的,因为它在法律上非常模糊。尽管存在着对华武器禁运,单英国和法国已能够与中国展开防务商业活动。它们向中国出售雷达、直升机及其他装备。英法认为欧盟的对华武器禁运仅适用于大型武器和杀伤性武器&&二&西北风&属于这2类。欧盟内部有关对华武器禁运的争论也一直在持续。尽管欧盟在商业态度上出现转变,但对华武器禁运的政治和战略影响仍将长期存在。但如今中国在欧盟的形象已与10年前截然不同。与美国和东亚国家一样,欧盟担心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活动及与日本在东中国海的争端。在2015年中国军力评估报告中,美国国防部就强调中国在舰艇建造方面具备相当的专业技术和效率。此外,作为东亚很多论坛活动的参与者,欧盟正在不断提高自己的可见度。尽管欧洲不会在决定未来亚洲秩序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但希望参与谈判,确保自己的价值和担忧得到体现。因此,尽管在10年前欧盟内部就取消对华武器禁运展开过热烈讨论,但在当前的战略环境中,正式结束对华武器禁运的可能性非常小。就在几个月前,法国总统奥朗德与菲律宾领导人举行会晤时,强调法国不支持在南中国海使用武力或高压手段。向中国提供两栖攻击舰将使外界认为法国在此问题上立场不一致。9日,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迪克斯莫德&号访问上海。(法新社)
相关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参考消息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更多境外媒体报道,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
新闻热搜榜
来源:百度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器禁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