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个君弘金融商城获得荣誉,这个公司是正规的吗?他的理财怎么样?

一个线下理财公司职员自述:我们是如何骗钱的?
我的图书馆
一个线下理财公司职员自述:我们是如何骗钱的?
股市早盘点guszpd导语:一个线下理财公司职员自述是如何骗钱的:总经理才22岁,自己为自己公司担保骗钱,等公司倒闭,投资人的钱就打了水漂,之后担保公司也会人去楼空。家里有老人的朋友要千万小心,如何识别线下理财骗局?这个行业是一种从南方传过来的骗钱方式。先收购一家要倒闭的企业后,再开一家投资公司。自己为自己公司担保骗钱,等公司倒闭,投资人的钱就打了水漂,之后担保公司也会人去楼空。后来我发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当投资人来店里做投资的时候,钱不是直接到企业账号上,即使刷卡,也没有凭条是到对公账户。去年11月初,那家投资公司倒闭了,不是经营不善,也不是公司的资金链断裂。而是负责的老总联合会计二个人,卷走投资人的三千多万钱款跑路了。总经理才22岁我去年大学毕业,学的专业是财务,学过一些理财知识。今年年后,我到济南应聘了一家投资理财金融公司的会计。公司刚刚开业,工资待遇比同类公司开得高一些,我是底薪3000元加奖金,无提成。公司的模式,是以合作企业的资产和债权抵押,发售高收益理财产品吸引投资者。上班第一天,财务部除了我还有一个合作方企业代表,说是代表,实际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这是我后来知道的。业务部只有6个人,三男三女,三女都有了孩子,三男都未婚,其中学历最高的是山东大学的本科生。第一天,我见到了我们的总经理。说出来,你也许会很惊讶,因为他仅仅是一个93年的孩子,也就是才22岁。经理说他是大专毕业,可是我觉得他在撒谎:专科三年学制,他18 上的大专?毕业后立马做了经理?可是他的话里说他工作至少也有2年了。前后矛盾的地方好多,我第一天就有了很多疑问。自己给自己担保我第一天基本没事做,就先查看了公司的一些资料。别看注册资金一千万,对于不懂的人来说,可能觉得这家公司有点实力。但是稍微懂的人就知道,看注册资金是没用的,自从国家降低注册公司的难度后,你一元也可以注册。至于1000万,不需要你注册时候就有1000万,只要后期凑够这数目就行。那这个行业究竟是怎么一个模式呢?其实属于打擦边球,钻法律空子的一个行业。正规的方式是,借款人把借款信息发布给融资中介(我们这样的公司),中介公司作为担保平台把信息给投资人,而后投资人把钱直接打到借款企业。也就是在整个过程中,担保公司是不接触投资人的钱的,如果担保公司碰了钱,那就属于非法集资。但是,到底公司有没有碰钱,外面根本没办法知道。这个行业有一种从南方传过来的骗钱方式。先收购一家要倒闭的企业后,再开一家投资公司。自己为自己公司担保骗钱,等公司倒闭,投资人的钱就打了水漂,之后担保公司也会人去楼空。所以,当看到我们公司和合作的企业,办公都是属于一个地方的时候,我起了更大的疑惑。亲戚朋友被拉进来业务人员做了一个简单的培训后就出去做业务了,说是做业务,不如说是去行骗。因为听他们在介绍理财产品的时候就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专挑年纪大一点的。宣传口号都是P2P等时髦词汇,利息都是15%以上,比银行存款高很多。客户对象中年纪大一点的有闲散资金,但是这批人对蝇头小利看的重,很容易被小利息诱惑。业务员对这些年纪大的投资者,说钱投进来收益大,风险小。我们都知道,风险和收益是正比的,说风险小利益大的都是骗子。做了一周的业务后,业务部签了五单,有12万吧。经理开会发了第一单,第二,第三的奖励,500元,400元,300元。不要看奖励发放不少,实际上是一种让员工陷进去的方式。第二天,有个员工从朋友那拿了1万投进去,拿到了第四单的奖励,这就是一个被骗的开始。其他员工为了开单奖励和绩效奖励,陆续从朋友手里借了100多万。那一个月,公司每天都是业务员给亲戚打电话借钱。在月底,公司去了一家酒店聚餐,一晚上花了6000多,16个人,而后去唱歌花了4000。看着业务员脸上开心的笑着,我心理感觉很难过,因为,这些钱可能就是他们投进去的。投资者的钱没进公司账户而我作为一个会计,只能做我分内的事情,越俎代庖是工作中最让别人讨厌的,那个时候我也没任何实际证据证明公司是在骗钱。后来我发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当投资人来店里做投资的时候,钱不是直接到企业账号上,即使刷卡,也没有凭条是到对公账户。我试探性的问了一下经理,经理说对方企业代表明天就把钱转过去的,可是这个企业代表真的是对会计基本一窍不通,甚至连合同的代号也经常弄错。周一开例会,我先开场给大家讲话,我讲了柏林墙的故事:把枪口抬高一点。就是说有个人在非常时期翻越柏林墙,被士兵用枪打死了,第二天柏林墙拆除,打死人的士兵被告上法庭,后来被判刑。那这个故事就是说,执行任务是你的义务,把枪抬高一点,不打死人也没有人去责备你。有个年纪大一点的业务员大姐貌似听懂我的意思,下班后问我是不是说公司存在问题,我没有直接说,只是告诉她,不要为了完成任务,拉自己的朋友和亲戚进来。我说我老家跟我们一样的公司,大部分都是不合法的,只是关系打点好,工商局和金融办就假装看不到。老板和会计卷款跑路做了不到一个月,我就辞职了。我有点看不下去,大肚子的孕妇把自己的存款全部扔到别人口袋,不忍心看着头发花白的老人把积攒了一辈子的积蓄,在业务员的忽悠下投进来。去年11月初,那家投资公司倒闭了,不是经营不善,也不是公司的资金链断裂。而是负责的老总联合会计二个人,卷走投资人的三千多万存款跑路了。公司的业务员为了完成业绩和任务,一共投了一百多万。如何识别线下理财公司骗局?看懂这6点!目标人群:瞄准中老年人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线下理财公司的门店多靠近居民社区,老年人是这些理财公司青睐的客户。而这类人群大多数没有金融基础知识甚至是普通经济常识。对于门店的选址,线下理财公司也作了有意识的考虑,多数靠近地标附近的居民社区,或选择在小区门口显眼处设立门店。业内人士称,中老年客户对互联网知识比较匮乏,不太懂投资理财,对于风险的评估和对投资平台的真实情况甄别能力不足。不过,受到负利率时代高回报的诱惑,往往容易成为线下理财公司的眼中“肉”。理财收益:多数仅口头承诺收益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线下理财公司的最高收益率在12%-14%;线下理财公司的员工称绝对安全,承诺保本保收益,但由于与政策相悖,保本保收益并不写进合同中。当记者提出拍照的要求时,该员工称,收益率表不能拍,因为国家政策不允许平台保证收益率,所以只能看不能拍。“我们签的合同上也没有保本保收益的说法,只是写明预期收益率。”和信财富的上述员工称。安信卓越广渠门店的客户经理也表示,公司理财产品“月月通”的年化收益为12%,承诺保本保息,但随后又解释道,虽然会口头向投资者担保,合同里却不会出现保本保息的字样,会用稳健收益来代替,最后的实际效果是一样的。坏账风险:多数员工回避坏账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线下理财公司都表示,公司资金安全没有坏账率。专家分析称,线下理财公司推介产品时并不充分揭示风险。财富大管家的客户经理称,公司坏账率为零,资金流很安全,不会出现兑付危机。泰和财富的一位投资经理称,借贷人都有房产等抵押,一旦逾期,公司是有能力追回来的,“我们严格来说是没有坏账的,只是收回款项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和信财富和拓天伟业的员工也表示,公司没有出现过一例欠款不还的情况。但拓天伟业的员工同时称,自己也不知道公司每月贷款多少,收回来多少。此外,和信财富的员工还透露,公司在贷款端出借资金的利率在法定范围内,但行业都有服务费,加上服务费,出借资金的年化利率可能达到30%。“比如基准利率是1.5,年化利率就是18%,我们再收一个点的服务费,一年是12%,这样就是12+18,也就是30%。”和信财富的员工说。对于行业的风险,一位投资经理称,最担心的是突然的挤兑,假如发生挤兑,公司可能一时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来应对,容易产生风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刚表示,线下理财产品销售行为往往并不规范,向不具有风险识别能力的投资者销售产品,推介产品时不揭示或不充分揭示风险。中国社科院金融法律与监管研究基地副主任郑联盛认为,由于资产负债、期限和收益率都呈现严重错配,流动性风险只是时间问题。资金流向:信息披露严重不足据线下理财公司员工的介绍,投资者的钱一般投向中小微企业贷款,这些贷款基本都会以房产做抵押,但具体的贷款投向,不少员工并不了解,也不关心。财富大管家的客户经理称,产品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中小微企业的贷款,与投资者签订合同时会明确资金的流向。钱生钱财富管理中心客户经理向新京报记者推介了一个移动医疗车的投资项目,该医疗车主要用于免费健康体检,但需要募集造车、配备医疗器材等前期资金。上述客户经理表示,该项目是财政拨款,有政府扶持补贴,万无一失。对于借款人拿钱去做什么,也有不少理财公司的员工不太了解,只宣称公司有良好严格的风控。和信财富的员工称,“退一步讲,借钱干吗跟我们有啥关系?倒闭了可以卖了房产。不管他借钱干吗,只要有房产就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刚表示,线下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严重不足,投资者很难真正了解所投资金的真实去向。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称,理财公司要固定给投资者8%以上的收益。现在环境下,连银行都很难找到这样收益的项目,这些理财公司又如何能做到?他们给投资者兑付的钱无非就是靠下家收上来的钱,不断滚动,但总有滚不动的时候,就成了“庞氏骗局”。资金安全:拿抵押当噱头有房做抵押,在大多数理财公司员工看来都是最重要的担保砝码。但事实上,有房做抵押,也很难保证不上当受骗。多家理财公司的员工向投资者推介时都会反复强调,借出去的钱有房子做抵押,而且是北京的房子。财富大管家的客户经理王先生称,这些贷款企业需要将房产等产业抵押在平台,即使这些企业资金出现问题,公司会第一时间处理他们的产业,以此保证投资者的资金安全。“我们借钱出去都是要他们拿北京的房本做抵押,房本、公证书等一套手续都是齐全的。比如你要借300万,就要拿500万的房产抵押。”和信财富的员工说。翼扬财富一位员工表示,投资者可以亲自跑一趟,去核实一下,看看“钱借给谁”、“房子在哪”,核实下是否有资产抵押。但他同时表示,有些手续也有可能是假的。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首先要确定这些机构有没有抵押贷款的资质,很多机构是没有资质做这个业务的。其次才是考虑风险问题,并不是有房产抵押资金就安全了,抵押物也面临各种风险,比如因为抵押资料不全而使得抵押无效,或者重复抵押没有核查清楚等,这些都使投资者面临风险。曾刚表示,小贷公司抵押贷款是用自己的钱,而这些理财公司是放出去投资者的钱,按照道理抵押物应该在投资者手里。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现在是理财公司受益,投资者承担风险,整个行业乱象丛生,理财公司收回来钱拿着钱跑了很容易,也没有什么有效的监管。监管空间:部分公司线上线下“穿马甲”新京报记者调查中发现,为了躲避政策监管,不少理财公司线上线下“穿马甲”。分析人士称,由于存在监管真空,线下理财公司更难以掌控和监测;处罚力度不够令很多人铤而走险。根据政策规定,P2P网贷平台不能在线下开设理财门店。不过记者在走访时却发现,多家线下理财公司通常在线上有另外一个名称,继续销售理财产品。华镇金融控股客户经理表示,其线上理财产品不是在官网上购买,而是在“我爱投资”这一线上平台购买。虽然名称不一样,但人事系统、财务系统却是一样的。类似的情况在普伴财富及其线上平台“大白金融”,善林金融及其线上平台“善林宝”之间也均有出现。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法与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涛表示,对线下理财并未严格准入门槛,工商登记注册后就开门营业,并未获得金融业务资质,却从事小额贷款为主的金额业务。同时,由于存在一定的监管真空,特别是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权限和能力的掣肘,相比线上理财,对线下理财更是难以掌控和监测。尹振涛同时表示,对非法集资的侦查和处罚力度不够,也让很多人愿意铤而走险。来源:骥财经,新京报,理财播报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君弘金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