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藏菩萨纹身降身是不是真的

查看: 5187|回复: 57
讨论一下“菩萨降生人间,是否有隔阴之迷?”
在线时间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我觉得再开悟之前是有的,开悟之后就一切明了了,如释迦牟尼佛一开始并没有开悟,也结婚生子,后来看见人间疾苦,为寻求脱离苦海才出家寻道,最后终于在菩提树下开悟得道,最终一切明了,知道自己的生生世世,以及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人间。
在线时间14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要想佛法兴,唯有学高僧。
有。都会迷。阿罗汉也迷。必须重新修,不过轻易就能成就了。
在线时间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在线时间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我觉得菩萨如果要普度人类的话会降生人间,因为这样才能度更多的人,因为人类看不见菩萨也听不见菩萨说话(可能有些人与菩萨有缘才能见到一下,但是这部分人应该是很少很少的),只有降生为人,人人这间沟通才好度,比如菩萨有时候要度猪,会降生为猪去度猪,我觉得是这样的。
在线时间226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不懂就别瞎扯了。这问题不能靠自己觉得。
在线时间14048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隔阴之迷的根本,在于淫欲心,而到了阿罗汉的层面,才彻底断除淫欲,所以,到了四果阿罗汉,应该才算彻底断除隔阴之谜,之前初二三果,都不同程度有隔阴之迷
在线时间4391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我觉得若是菩萨来人间受生,他时时刻刻都记得前世,包括那些大神通。那他和不受生就没什么区别。若菩萨还有这些记忆和神通,以菩萨的慈悲,他恐怕一出生就想要度尽群生,那他这一生该如何成长,如何过呢?而且别人如何和他相处呢?而他这一生来的目的又如何实现呢?
所以他必须忘记过去,再通过别人的点化和自己的努力再修回来。就像傅大士被达摩点化,顿悟前缘,知道自己是弥勒菩萨再来,是和达摩同时于毗婆尸佛发心的。
&我和汝過去劫中,在毗婆尸佛所,同時發弘誓願,今兜率陀天宮,存有你和我的衣,何時你才回頭?&
可见弥勒菩萨,位登等觉,候补佛处,应身人世,依然会忘却前世,要达摩来语,方才醒悟。悟后起修,齐七年期,得楞严定,寂灭证道。
在线时间21 小时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歸敬彼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不不不,世尊示现降生人间、出家、成佛、说法、涅槃,等等这一切都只是示现,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换言之世尊他老人家心里头清楚得很呢,只不过为了救度我们这些众生,配合着演场戏罢了。——这是后学的理解,没有经典依据。
善哉 解疑释惑
在线时间655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8:32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96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大智度论里有说
在线时间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生生世世,百千万劫。想要超脱,何等其难。幸闻佛法,心中开悟,几多修行,方成正道。
在线时间9704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
不不不,世尊示现降生人间、出家、成佛、说法、涅槃,等等这一切都只是示现,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换言之世 ...
这个说法有经典依据,在妙法莲华经中世尊就告知了很多示现之事,大宝积经里也明确的说了示现之事,包括从都率陀天降生之事,包括金枪马麦之报,成佛涅槃甚至是身犯五逆的提婆达多也是大菩萨示现,等等诸事皆是示现。
论坛的精华帖中有相关经典的摘录,可自一观。
在线时间67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只要证到初果,就不堕恶道。将来投生,也只是人天善途!
有佛经记载,有初果比丘死后升天,因天道享乐,易生懈怠,自愿而死再投人间接着学习佛法的。
而初果断邪见,就不会生边地,只会出生在佛法兴盛的环境。不会再拜邪师。
初果不堕恶道,所以初果再生之人,不会造恶道之业,不会杀人。
初果会迷,但很快会性悟,因环境,因前世证果之力,初果不退的性质,初果即使不知前世,也不会沉沦,而是续接前缘,择正法,精进学习下去。
在线时间21 小时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歸敬彼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这个说法有经典依据,在妙法莲华经中世尊就告知了很多示现之事,大宝积经里也明确的说了示现之事,包括从 ...
嗯,谢谢师兄。
{:soso_e179:} {:soso_e181:}
在线时间3226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静下来,静下来
照道理不会了,降生后所做种种,只是在用示现弘法。
在线时间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这个说法有经典依据,在妙法莲华经中世尊就告知了很多示现之事,大宝积经里也明确的说了示现之事,包括从 ...
但这种示现是有意示现,还是无意间示现的呢?
世尊得道之前也是示现吗?还是说世尊得道之后的种种受病等才是示现呢?
在线时间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在线时间9102 小时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隔阴之迷,
在瑜伽师地论里说分三种,
入胎时就迷了,住胎、出胎时迷。
入胎时不迷,住胎、出胎时迷。
入胎、住胎时不迷,出胎时迷。
得圣道时则入、住、出胎都不迷,
如佛陀这样的圣人就不迷。
不然佛陀一出生就不会上指天,下指地了。
应该阿罗汉及九地菩萨也不迷。
在线时间0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隔阴之迷,
在瑜伽师地论里说分三种,
入胎时就迷了,住胎、出胎时迷。
恩,有道理
在线时间9704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积分精华
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
但这种示现是有意示现,还是无意间示现的呢?
世尊得道之前也是示现吗?还是说世尊得道之后的种种受病等 ...
佛世尊从兜率天下降人间,再出家修道成佛,宏法到涅槃,都是有因缘的示现,释迦摩尼佛在此之前早已成佛,此次不过是又一次的示现,就如同观世音菩萨,在过去已经成佛,号正法明如来,又在他方世界示现菩萨像。
Powered by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亲眼目睹九华山地藏王菩萨真身示现
特别提示:本文转载自禅缘自在的QQ空间,链接地址为:
岳母亲眼目睹九华山地藏王菩萨真身示现
&作者:一路有你 QQ:909315
在整理这篇文章的时候,心情还是十分的激动,虽然不是自己亲眼见到地藏王菩萨示现,但从岳母及其同修的言语中真切的感受到他们心中的那种喜悦激动之情。
地点:这次千年难逢的菩萨示现地点就在九华山的双溪寺。
时间:2013年九华山双溪寺水陆法会圆满结束最后一天(即日晚)
示现时间:8月4日晚 20点左右-21:06 整整示现了1个小时,不可思议!
本篇日志如实记录,绝无半句虚假。后面还有见证人集体签名照片。
下面先介绍下双溪寺——
双溪寺位于安徽省青阳县朱备镇境内,在东侧30里处,故称之为“九华后山”。双溪寺背山面水,环境清幽,风景秀丽。寺旁岩石下有“洁泉”,其泉水清澈照人,细流涓涓。双溪水横流寺前,滔滔汨汨注入青通大河。时而可闻捣衣砧杵之声,大有“断续寒砧断续风”的诗境。寺内广种花草,芳香袭人,寺外茶园成片,果木成林。历代高僧云集双溪寺,虚云和尚、月霞和尚曾在后山办过华严学校,故后山也称“华严道场”。
双溪寺著名僧人大兴法师,1894年生,1925年在九华山百岁宫出家,礼常法和尚剃度。1858年居于双溪寺。大兴法师精于禅定,平日常为附近群众治病疗伤,分文不取。1984年圆寂后,在当地民众的强烈要求下,保留其遗体,装缸建塔并立纪念碑一座。五年后拆塔开缸,见大兴和尚遗身未腐,堪称奇迹。该寺遂呈报九华山佛教协会,将之装金供奉,四方信众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
以下是双溪寺主持当场让一位师父写下的文章(附见证人签名)
深圳珠海众居士双溪寺僧众及村民亲睹圣境
“地藏王菩萨来了!”
日晚,普圣法师和深圳珠海几位居士正在九华后山双溪寺大兴和尚肉身殿前广场纳凉品茶,突然,深圳居士顿安和珠海居士顿莼同时惊呼。随即大伙奔走相告,众人仰望叩首,焚香点灯跪念,“南無地藏王菩萨”的圣号响彻夜空。
当晚八时许,地藏王菩萨金足踏莲花,右手持锡仗,左手托白色摩尼宝珠于胸,法身高大,立于半空,面容犹如举世瞩目的99米铜地藏圣像。现真身十分钟后,空中时而偶降零星雨点,是甘露,是法雨,众说不一,然而,激动是共同的。如同“千江有水千江月”,地藏王菩萨的圣像在天王殿屋顶、双溪寺广场、大兴和尚肉身殿前等处都有观见。九时零六分,不到眨眼功夫,如同刹那灯灭,地藏王菩萨突隐,柔和的佛光消退,夜幕笼罩。
当晚在场的师父和居士们合影。晚上手机拍的效果不太清晰
地藏王菩萨现身之时,正值双溪寺水陆法会圆满结束。遗憾的是,众多手机都没能摄下当晚的圣境,或许是天空太暗,佛光太亮了吧!但见证居士合了影,留下了联系方式。
二0一三年八月五日
当场师父记录下的文字
为了更详细的知道当时的情景,笔者专门仔细的询问了当时在场的见证人之一,也就是我岳母。下面的对话是我详细询问岳母整个过程的对话,让大家感受一下。
一路师兄:当时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岳母:在8月4日法会圆满结束的最后一天晚上8点左右
一路师兄:当时是谁先看到地藏菩萨示现的?
岳母:具体谁先看到的不太清楚,突然有人很激动的大喊,地藏菩萨来了。大家才抬头往天上看的,那天是阴天,天上很多乌云。
一路师兄:你看到的是什么情形?
岳母:当时天上看到了三尊菩萨,身边两位菩萨好像是护法,看的轮廓比较不清楚,但是中间的地藏王菩萨非常的清晰,手持锡仗,一看就知道是地藏菩萨。大家都跪下来焚香诵念南无大愿地藏菩萨。
一路师兄:看的到地藏菩萨的面部表情吗?
岳母:看不到,就好比一个人背对着灯光,我们看到的只是轮廓,看不清面部
一路师兄:是你自己一个人看到的还是大家都看到的?
岳母:那天晚上在双溪寺后山。我们一行大概几十个人,全部都看到了,附近的村民也看到了。绝对是菩萨真实示现。
一路师兄:那其他人怎么没人用手机或相机拍下呢?(岳母的手机是老式的,拍不了)
岳母:多人拿起手机拍了,但是都拍不到,很可惜。我也不清楚怎么回事。
一路师兄:接下来您还看到哪些?地藏王菩萨离你们多远?是不是很高大?
岳母:地藏王菩萨离我们很近。很高大。感觉有3层楼那么高的样子。还看到远处白云一朵朵飘过来,化现成莲花状消失在地藏王菩萨脚下的莲花座下面。那么黑的晚上,本来就根本看不到白云的。地藏王身上放射出大量的光芒,眼前全部一片白光,后来才知道这是佛经里经常说到的无量寿光(经典里描述的真实不虚啊)。
一路师兄:太殊胜,太不可思议了。以前只有听人说,没想到这次离的这么近。是自己的家人亲眼看到的,让我对佛法更是信心倍增。
一路师兄:最后地藏菩萨是怎么消失的?
岳母:时间持续了一个小时左右,所有在场的人都看到了。期间还不时的下了几次雨。主持大师说这是天降甘露水。最后地藏菩萨一下子就看不见了。一切恢复平静。
一路师兄:您再详细说下怎么一下就不见了?
岳母:就像是我们看电视,换频道一样,刷一下就不见了,不是像云一样慢慢消散的。是一下就看不到了。这个场景现在一辈子都会印在我的脑海里了。
以上是我和岳母的真实对话记录。因为我会一些电脑图像制作,为了让大家更具体的感受到地藏菩萨示现的情景。便按照她的描述,制作出了一张菩萨示现时的场景,核对完。这张图跟她看到的8-9分相像。
就是这样的,地藏王菩萨十分清晰,旁边两位菩萨比较没那么清晰。
因为相机拍摄不出来,上图是我用电脑模拟的场景。岳母看后觉得十分相似。以后有时间,再制作模拟的动画,地藏菩萨放无量光的动态图。以供养善信。
&&&&结束语:说到这些,很多人会有疑问,这是真的吗?我没亲眼看到,还不是很相信。但是很多的事情,我们没看到或者是不相信,不代表就是不存在的。佛度有缘人,也是需要有缘,才能看到。就像你现在看这篇文章一样。
以上句句属实,如有兴趣的,可以到深圳这边,当面咨询当事人,
在场30几位居士们签名见证了地藏菩萨的真身示现
九华山地藏菩萨
最后请多多转载,让更多人能看到这篇文章,增强学佛的信心。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时间:日编辑
推荐阅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观音菩萨是男是女?观音变性始末_凤凰佛教
观音菩萨是男是女?观音变性始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本是男身的观音菩萨传入中土后就渐渐转变为女身,并固定在人们的观念中,其中的原因和历史变迁的经过又是怎样的呢。
观世音菩萨
千手观世音菩萨 这是一篇学术文章,本是个老生常谈的题目,但有些新说法,可以为对此有兴趣的人答疑。如果是虔诚的观音信仰者,此文可不读,因为我们从佛经上得知,观音菩萨可以幻化无量形象,又岂止男女了! 观音菩萨,在中国民间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提起观音,在我们的眼前立刻浮现出的是一位头戴宝冠,身披璎珞,锦衣绣裙,秋波流慧,玉容含情,左手托净瓶,右手拿柳枝,足踏莲台,法像端庄,亭亭玉立的女性形象。千百年来,这一形象似乎已经固化在了我们的头脑里。&女大十八变,变作观音面&,在不少人看来,观音就是一位美丽、善良、慈悲的女性,同时她又能在人们需要的时候及时地给以关爱和救助,殊不知观音最初从印度传到中土时是男性形象。 印度佛教的观音呈男性,是在印度传统佛教轻视女性,甚至认为女性得道只有在转为男身之后才能实现的观念背景下产生的。古印度是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存在着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等四大种性。女性的地位和首陀罗一样,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是最低贱的一类公民。她们只是男性的附庸,没有任何的社会权利。《摩奴法典》说:&诱使男子堕落是妇女的天性,&&因为在人世间,妇女不但可以使愚者,而且也可以使贤者悖离正道,使之成为爱情和肉欲的俘虏。&[i]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初的佛教徒都是男性,他们出家,割断和家庭、社会的一切联系,过禁欲行乞生活,严禁女性入教;并将妇女与禽兽、魔鬼相提并论,认为三者都是佛徒修行学道的大敌和破坏者。原始佛教在创建、巩固、宣扬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同时,吸收婆罗门教的观音信仰创造了自己的菩萨,名叫&马头观音&或&马头明王&。[ii]此时的观音,无论从形象上看,还是从功法与职司上看,都保留着&双马童神&[iii]的诸多特点,其形象依然是小马驹。公元前后,随着大乘佛教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马头观音&开始改作男人身。同时,佛门弟子还对这位男相观音的身世作了许多新的解释,把他说成是阿弥陀佛的长子,与其二弟大势至菩萨辅助其父,弘化佛法,成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肋侍,父子三人合称西方三圣。 藏传佛教中,观音也多呈男相。观音是藏区佛像供养中最为广泛的一个神,&莲花手&是其中最为典型的观音身形之一。传说藏族人的起源来自观音化现的猕猴与度母化现的罗刹女的结合[iv],所以,为了调化边地雪域妖魔出入的的横野众生,莲花手&&观音化现为一面四臂相:二主臂当心合掌结王者印,后右手持念珠,后左手持白莲花,莲花开放耳旁,左肩披仁兽皮,身体洁白如雪,以诸宝为饰,头顶中心变现阿弥陀佛为顶严。&莲花手&&作为藏族的第一位男性祖先以及主要保护神受到极度崇拜。 原本是男身的观音菩萨传入中土后就渐渐转变为女身,并固定在人们的观念中,其中的原因众多,本人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观音信仰的普遍流行。早期流行的救苦观音是与《妙法莲华经》、《华严经》及其它与观音有关的佛经传入中土并被译为汉文密切相关的。《法华经》据传六出三存,三存的译本是:西晋竺法护《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太康七年(286)出;后秦鸠摩罗什《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八品,弘始八年(406)出;隋阇那崛多和达摩笈多《添品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七品,仁寿元年(601)出。鸠摩罗什译出《妙法莲华经》后,观音信仰随着这部经在社会上的流行而逐渐为人所熟知。汉末至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冲突都十分尖锐的时期,社会各阶层人士都有一种朝不保夕的恐惧感,特别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受着天灾与人祸的双重压迫,极力寻求一种超自然的神力的庇护,以摆脱现实苦难的纠缠。《法华经》的译出,正好满足社会各阶层这种心理需求,比起远在西方极乐世界、遥不可及的佛,观音菩萨能够出莲座,历下界,主张&随类化度&,具有&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v]的愿职。观音信仰便应运而生,加之经中宣扬口诵观音名号,既能应验,救苦救难,这无疑又增加了它的吸引力。《法华经》译出后,僧人们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如梁法云作《法华义记》八卷,隋智顗作《法华玄义》二十卷,唐湛然补充《法华玄义》作《释签》二十卷,使得《法华经》在社会上的影响不断扩大。因此,观音信仰在广大中国民众中迅速流传、普及开来。&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形象的概括了观音信仰在社会上的普遍流行。 传统文化中的女神信仰的影响,即民众对女性尤其是对母性的崇拜。其根源是母系氏族社会观念的一种积淀,那时妇女不仅在生育上有优势,而且在政治经济活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氏族部落的女酋长、女首领深受成员的拥戴,被奉为英雄加以崇拜。早期神话中的女神形象不胜枚举,最著名的当数女蜗,她无所不能,具有超时空的创造能力。这种对女性的原始信仰深深地印在民族早期的记忆中,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民族的心理特性。 同时,观音菩萨自身内的属性也为其女性化提供了根据。观音的名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说明她是以慈悲为怀,救世为首的。《华严经》卷第四十云:&&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观音&随类度化&,度化一切人,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甚至于不分善恶是非,只要诵念她的名号,就可寻声而至。能这般无条件地积极关注的,只有母亲才能做到。《观音玄义》卷下云:&又《如来藏经》亦云,观音文殊,皆未成佛。&《优婆塞戒经》云:&智人行施,不为报恩,不为求事,不为护惜悭贪之人,不为生无人中受乐,不为善名流布于外,不为畏怖三恶道苦,不为他求,不为胜他,不为失财,不以多有,不为不用,不为家法,不为亲近。&观音为了拯救众人,而未成佛,施恩不为任何理由,只是给予,却不求任何回报。能这般无条件地积极关注的,也只有有母亲才能做到。一般来说,女性的天性是慈爱柔顺,善良敦厚,极富同情心,易于亲近。当人们向观音菩萨祈求救助时,很容易把观音菩萨幻化为女性,从这一点来说,观音的女性化更符合其大慈大悲的特征。在世界上许多大宗教里也能找到同样的例子,如道教推崇玉帝,而玉帝最为崇拜他的母亲瑶池老母,天主教供奉圣母玛利亚等。 中土孝道思想的影响。汉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学被确立为国学。在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传统儒家思想对中国民众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其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更是渗透于封建社会民众的思想意识深处。观音信仰的流行及观音性别的转变与这种孝道思想有着重要关系。《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明确说到:&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人们除了希望观世音大慈大悲,救若救难,逢凶化吉,消灾解难之外,作为孝子和贤妻的最大愿望就是早生贵子,传宗接代。而生儿育女本是妇女之事,求子首当妇女出面;观音作为送子之神,即是生育之神,这从情理与生理而言,都非女性不可。后世在民间出现的送子观音等中土化的观音,更是孝道思想与观音信仰融合的典型产物。 唐时政治因素的推动。观音性别之重大变化与武则天之执政及大力宣扬自己不无关系。唐时,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提高,武则天与佛教人士交往密切,她本人也曾入寺为尼,而且号称自己是弥勒转生,这对于观音形象的改变,具有很大的影响。僧人们也为武则天称帝而大造舆论,《旧唐书》卷一八三《外戚传附薛怀义传》云:&怀义与法明等造《大云经》,陈符命,言则天是弥勒下生,作阎浮提主,唐氏合微。故则天革命称周,怀义与法明等九人并封县公,赐物有差,皆赐紫袈裟、银龟袋。&《大云经》卷四载,佛对净光天女说:&舍是天形,即以女身当王国土,得转轮王所统领处四分之一。&&汝於尔时,实是菩萨。为化众生,现受女身。&《宝雨经》卷一载:佛对东方月光天子说,你在中国&实是菩萨,故现女身,为自在主。&武则天因此宣称自己称帝是合天意的,&&朕曩劫植因,叨承佛记。金仙降旨,《大云》之偈先彰;玉扆披祥,《宝雨》之文后及。&社会上也作如是观,如贾膺福在《大云寺碑》里说:&菩萨成道,已居亿劫之前;如来应身,俯授一生之记。《大云》发其遐庆,《宝雨》兆其殊祯。&宗教中有社会生活的折射反映,人世间既然可以有君临天下的女皇帝,佛教中也可以有主宰众生命运的女菩萨。 唐代完成了观音性别的转变,自此原本是男身的印度观音在中土被改造成了女身,观音最初的&威猛丈夫&的形象在世人的心目中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一位慈悲祥和、面带母性般微笑的女菩萨。文学作品中对观音女性特征的描绘更是随处可见,唐代皎然的《观音赞》中有&慈为雨兮惠为风,洒芳襟兮袭轻珮&之句。韩偓的《咏柳》诗也暗示了观音之女性相貌,诗云:&袅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玉纤,通常指美人的手指,元代顾瑛《口占三首》诗&薄薄红绡映雪肤,玉纤时把髻鬟梳&之句便是一例。《西游记》对观音女性形象的描写异常鲜明,第八回中就有如下描绘,&诸众抬头观看,那菩萨:理圆四德,智满金身。璎络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乌云巧迭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碧玉纽,素罗袍,祥光笼罩;锦绒裙,瑞气遮迎。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vi]在吴承恩的笔下,观音俨然成为了一位大家闺秀,神情端庄妩媚,秀美可亲。 实际上,《法华经》中已为观音伏下了许多潜在的女性因素,经中记载:&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下文则以同样的口吻继续叙述了观音的其他化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毗沙门身、小王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长者妇女身、居士妇女身、宰官妇女身、婆罗门妇女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龙身、夜叉身、乾闼婆身、阿修罗身、迎楼罗身、紧那罗身、摩睺罗迦身、执金刚身。在这三十三种化身中,至少有比丘尼、优婆夷、长者妇女、居士妇女、宰官妇女、婆罗门妇女、童女这七种人是明显的女性形像。观音菩萨具有定、慧二德,主慧德者,名毗俱胝,作男形;主定德者,名多罗,作女形。《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菩萨授记品》载,观音菩萨&入於普光明多罗三昧。以三昧力,从其面轮右目瞳中放大光明,随光流出现妙女形。&)此多罗菩萨光照一切众生,犹如慈母般之怜愍、救度众生出离生死苦海。关于其形像,《大日经》载,此尊形像为中年女人状,青白色相杂,二手合掌,持青莲华,身著白衣。[vii]这是佛经对观音性别的说明,她可以根据需要而现身,或男或女,都是按照实际情况而变化的。其实,诸佛菩萨在成就菩提时是没有男相女相之分的,正如净土宗省庵大师在《观音大士像赞》中所说:&大士法身,非男非女,身尚非身,复何所倚。&观音所以示现三十三身,是为了适应广大信众的信仰崇拜的习惯,依相起信,依声说法,如玄应《一切经音义序》所说:&非相无以引心,非声无以能解。&& 综上所述,既由于观音信仰的普遍流行,又由于观音自身内在的特点,中国民众的现实需要的心理、中土的文化传统以及唐时政治影响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一个印度来的威猛菩萨变成了一位中国化的女性菩萨。 注释: [i]&参见,[法]迭朗善译马香雪转译:《摩奴法典》卷二第213、214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0页。 [ii]&密教的六观音之一。六观音分别是千手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提观音和如意轮观音。 [iii]&婆罗门教中的&善神&,&象征着慈悲和善,而且具有无比的神力。它们能使盲者复明,病者康复,残者健全;又能让公牛产乳,朽木开花,不孕女性生子。因此受到了古印度先民们的普遍信仰和崇拜。 [iv]&猕猴与罗刹女结合繁衍人类之事,在《红史》、《贤者喜宴》、《西藏王统记》、《西藏王臣记》等西藏史籍中均有记载。 [v]&参见,《大智度论》卷二七《释初品大慈大悲义》。 [vi]&参见,吴承恩:《西游记》(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91页。 [vii]&参见,《大日经》卷一《具缘品》。
[责任编辑:于发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48小时点击排行三十三观音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三十三观音
三十三观音并非化现各种形象,而是观音菩萨本身不同形貌,而且不是密宗式变化形相,只是以姿态、场景与所持法器来区别。何以又成三十三身之数,这应与《普门品》、《楞严经》所述观音应化数有关。此类观音各相之间区别并不太大,很多特征也不是唯一的,有些观音图像既可作此解,亦可为彼说。据载清代卓峰曾绘出三十三观音图,现藏于日本。日本七年鹤州笔《观音变相》绘艺很美。
三十三观音观音由来
观音菩萨,梵文 Avalokite?vara,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在佛教中,他是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观音菩萨(或称观音大士),在中国家喻户晓,。“家家有弥陀,户户有观音”,这句古今流传的俗语,就充分说明了中国民众崇敬供奉观世音菩萨的盛况,以及观世音菩萨在中国民间的深远影响。印度的菩萨和中国民众结缘最深的,莫过于观音,中国民众对她的远在其他佛教神祇之上。直到今天,观音菩萨依然深受广大民众的和膜拜,继续展示其神奇的魅力。
观音,全称“”,是梵文Avalokites' Vara的意译,又译作“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观音声”等,别称救世菩萨、莲花手菩萨、等。“观世音”意思就是,世间一切遇难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该菩萨名号,菩萨就会及时观其音声而前来相救。《妙法莲华经·观世
音菩萨普门品》中说:“观世音菩萨以何,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众生遇到种种灾难苦恼,只要发声呼救,观世音菩萨就寻声解救。声音不用听而是去“观”,此属于佛家所说的“”。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及其功能。“根”为“能生”之义,如眼根能识色,能听音,能嗅香,舌根能尝味,身根有所触等。一般凡人,各根各司其职。但佛家神通妙用,六根却可以互用,即六根中任何一根都能替代其他的作用。释迦佛在六根互用上就达到了极高极圆满的境界。《涅盘经》称:“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知法,一根现尔,余根亦然。”观音菩萨也同样具有这种神通,即以目观尘世苦难众生的呼救声,而前往解救。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拯救一切苦难众生,故全称“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因为避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大悲”,沿用至今。“观音”又名“观自在”,见唐所译《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度一切苦厄。”“观自在”的含义,一是表示具有大智慧,能够完全“自在”地洞察世界,达到事理无碍的境界;二是表示大慈悲,观音菩萨能够应机赴感、寻声救苦,从心所欲,无所不能,了无障碍。在民间,将菩萨和众生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以“”(或“观音”)菩萨最为流行。
三十三观音历史发展
观音菩萨在中国的传入与发展
观音菩萨传入中国大约是魏晋时期,观音菩萨是随着魏晋时期净土宗的盛行而日益深入人心的。净土宗的信仰是称名念佛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即。魏晋时期社会的动乱是造成这种信仰盛行的社会现实根源。、苦难深重的动乱社会,更促使人们信崇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在庞大的佛菩萨王国里,中国民众很快选择了观音菩萨,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广大民众祈望有一位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的救世主。在频生的天灾人祸面前,束手无策、陷于失望甚至绝望境地的平民百姓,需要这样的救世主。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说:“宗教强化了人类应付人生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即死亡、疾病、饥荒、洪水、失败等等。在遭逢悲剧、焦虑和危机之时,宗教可以抚慰人类的心理,给予安全感和生命意义,因为这个世界从自然主义的立场而言,充满了不可预料、反复无常和意外的悲剧。”中国民众信仰观音菩萨原因即在于此。但是,中国民众接受印度的佛菩萨却又并非全部照搬,而是改造为中国菩萨。随着佛教中国化的发展,印度的观音形象逐渐发生重大变化。这个变化就是,观音入主中国初期,观音还是以“”男菩萨的形象高坐佛殿神堂。中国早期观音造像,例如的壁画和南北朝的木雕,观音都是以男子汉形象出现,嘴唇上还有两撇。后来,特别是唐宋以后,观音完全变为女菩萨,而且是非常秀美妩媚的女菩萨。
中国佛教对观音的改造,突出地表现在编造观音菩萨的新的身世,这就是广泛流传的观音为妙善公主说。印度的变成了西域兴林国妙庄王的。这种女观音身世说,最早见于宋代朱弁《曲洧旧闻》。其后,宋末元初的著《观世音菩萨传略》成为完整的传记。以此为蓝本,还陆续出现了《香山宝卷》、《南海观音全传》、《观音得道》等一大批观音故事书。这些观音故事的广泛流传,深入人心,致使中国化的女观音菩萨,完全取代了印度佛典中的“正宗”的男观音菩萨。
三十三观音史料记载
“观音”的由来记载
一、由悲愿得名。《悲华经·受记品》谓菩萨在远古因地修行时期,因发大悲誓愿而蒙宝藏如来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
二、以修四自利得名。《楞严经·耳根圆通章》谓菩萨自述,往昔前,师事观世音如来,以,入于,观世音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
三、由证果利他得名。《法华经·普门品》谓释边佛就菩萨“以何,名观世音?”的提问答复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话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唐玄类法师《》卷三曰:“(阿缚卢积低温伐罗),唐言观自在。合字连声,梵语如上,分文散言,即阿缚卢枳低,译‘观’,伊湿伐罗,译曰‘自在’。旧译为光世音,或云,或观世自在,皆讹谬也。”后世学者通过比照经义或考证原典,一般认为旧译不谬;尤其从佛法角度而论,二译相辅相成,体现了菩萨“悲智双运”的境界:
一、从侧重有别论:观世音,是说世间众生遭遇灾难不祥,若一心称念菩名号,菩萨观照无遗,即时寻声赴感,使之高苦得乐,此从“悲”立名。观自在,是说菩萨因地修行,用般若智,由,反闻自性,不被外界声境所转,故尔观听圆明,得大自在,此从“智”立名。
二、从圆融一体论:,是以能观之智,观照世间一切音声.不起妄识、妄闻,反闻自性,而入,此具“智”义。观自在,正是因观知众生苦难,以,随机往救,自在无碍,此具“悲”义。
具体地说,“观”是主体的妙智,始终如一;“世音”是客体的境界,有着前后的不同。就其因中自利,“世音”可指菩萨所具的“闻性”;就其果上利他,“世音”特指所闻一切众生的称念祈求之音。合而论之,每一名号同时兼具了悲智、因果的双重义蕴。这正符合了菩萨道的基本原则;修自利之功德,是为着圆成利他的事业;做利他的事业,是为着庄严自利之功德。
三十三观音圣号释义
观世音菩萨,全称尊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观世音的名字蕴含了菩萨大慈大悲济世的功德和思想。据《妙法莲华经普门品》记载,“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又说:“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观世音菩萨的意思,可有两种解释:
1.是《楞严经》卷六所说这位菩萨最初的修行方法,是不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由此做到「,了然不生」。不若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别声音,致受外境赞叹或诽谤等所动,生起贪、嗔、痴、爱、恶等烦恼,促成杀、盗、淫、妄恶业,再受轮转生死的苦报。若能观察分析世间音声之虚妄不实,而不受一切歪境干扰、影响,就能入于的大解脱境。
2.是《法华经·普门品》所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也就是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只要听说过菩萨,并能虔诚地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音声而即时予以救济,所以叫做观世音。
《悲华经》中也说:「宝藏佛授记云:汝观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众生住安乐故,今当字汝,为观世音。」可见,《楞严经》是依观音法门的自修而言,而《法华经》及《悲华经》则是依观音菩萨的度他而言。至于「观自在菩萨」,是唐之译,最有名也最通用是出于《》的头一句,现在流行的《心经》,便是出于的译笔,他已学到了《心经》,而且对于观世音菩萨抱有绝对的信仰心。根据玄奘大师传中记述,他至少有多次祈求观音灵感的经验,例如:1. 当他经过八百里的时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而妖魔鬼火之多,犹如天上的,不知遇到了多少邪魔恶鬼,在他前后缠绕,他都以念《心经》而遣散了这些魔鬼的作祟。2. 当他出了,晚宿沙漠中,随从他的忽起变心,拔刀指向,玄奘即时诵经念观世音菩萨,胡人见了顿失杀心,又睡了下去。3. 正在横度八百里流沙,亦即是的时候,经过了五天四夜的沙漠旅行,未得滴水润喉,他和所骑之马,均因缺水而倒卧在沙漠之中,此时奘师便在心中默祷观世音菩萨,他说:「玄奘此行,不求财利,无冀名誉,但为无上正法来耳,仰惟菩萨,慈念群生,以救苦为务,此为苦矣,宁不知耶?」祷告之后,在夜半忽有凉风触身,爽快如沐寒水,全身舒畅,眼得明朗,马也能起来走了,走了十多里,马儿忽然走向,制之不住,又经数里,忽见青草数亩,并有一个水池。奘师与马,始得救济,重保身命,此一水草绝非原有,乃是观音菩萨慈悲变现而来。
为什么又名为观自在?根据「阿缚卢枳帝湿伐逻」的原义,含有「观照纵任」或「君主」的意思,也就是观照万法而任运自在的意思。现在借用的话来作一解释,他说:「因为观世音菩萨有的智慧,照见,所以能救苦救难。平常人执五蕴为世界、为我,就不能照见五蕴皆空,有自、有他、有人、有我。要能照见五蕴皆空,则、是非皆能消除。真正做到无人无我,则能以众人苦难为苦难,这样才能成就大慈大悲,才能成就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发挥救苦救难的作用。」(见《太虚全书·杂藏》五五一页)。若依据自利功德释三字,观是能观智,包括一心三观之智,世音是所观之境,包括一境三谛之理。菩萨以一心三观之智,观于一境三谛之理,圆观圆证,自在无碍,因名观世音自在。若根据利他功德释,观是教,世音是机,教指菩萨寻声救苦的大悲心,机指九法界众生,称念菩萨圣号或悲哀求救之音声。因菩萨能兴慈运悲,,普门示现,自在无碍,故名观世音自在。自利是智,利他是悲,菩萨依智能之体,起慈悲之用,遍观法界众生,随其机缘,拔苦与乐,自由自在,无所障碍,因名观世音。亦名观自在。或有人说:旧译名,新译名观自在,征之佛经,并不尽然。或说观自在,另有其人,非即是观世音,更不可信。其实,观世音即是观自在,观自在亦即是观世音,而《》中,世尊则名之为观世音自在。
综合起来,观世音菩萨得名的由来,诸经有三种记载如下:
一、由宿世悲愿得名。《悲华经·受记品》谓菩萨在远古因地修行时期,因发大悲誓愿而蒙宝藏如来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
二、以修四自利得名。《楞严经·耳根圆通章》谓菩萨自述,往昔前,师事观世音如来,以,入于,观世音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
三、由证果利他得名。《法华经·普门品》谓释迦佛就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的提问答复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话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卷三曰“(阿缚卢积低温伐罗),唐言观自在。合字连声,梵语如上,分文散言,即阿缚卢枳低,译‘观’,伊湿伐罗,译曰‘自在’。旧译为光世音,或云观世音,或观世自在”后世学者通过比照经义,考证原典,认为从佛法角度而论,二译相辅相成,体现了菩萨“悲智双运”的境界:
一、从侧重有别论:观世音,是说世间众生遭遇灾难不祥,若一心称念菩名号,菩萨观照无遗,即时寻声赴感,使之高苦得乐,此从“悲”立名。观自在,是说菩萨因地修行,用般若妙观智,由耳根一门深入,反闻自性,不被外界声境所转,故尔观听圆明,得大自在,此从“智”立名。
二、从圆融一体论:观世音,是以能观之智,观照世间一切音声.不起妄识、妄闻,反闻自性,而入正定,此具“智”义。观自在,正是因观知众生苦难,以大神通,随机往救,自在无碍,此具“悲”义。
具体地说,“观”是主体的妙智,始终如一;“世音”是客体的境界,有着前后的不同。就其因中自利,“世音”可指菩萨所具的“闻性”;就其果上利他,“世音”特指所闻一切众生的称念祈求之音。合而论之,每一名号同时兼具了悲智、因果的双重义蕴。这正符合了菩萨道的基本原则;修自利之功德,是为着圆成利他的事业;做利他的事业,是为着庄严自利之功德
三十三观音观音简介
三十三观音杨柳观音
又称药王观音。左手结,右手持杨柳枝。若修杨柳枝药法,可消除身上之众病。又於千手观音
四十手中,其一即是杨柳枝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
也是中国民间供奉较多的观音。他的画像和塑像随处可见。是以手执杨柳枝为其特征的观音像。有人认为杨枝观音起源于西域,据唐义净《》讲,西域习俗,每日以杨枝细条剔齿,熟嚼枝头以净牙,称齿木。当地有这样的礼节,向贵客赠齿木及净水,以表示祝人健康,及恳请之意。所以请佛菩萨,也用杨枝、净水。由此慢慢发展,逐步成为观音菩萨手中的法器。另外,,人们认为杨枝可以消灾除病。在的四十二个大手臂中的一个手执杨枝时说。身患种种疾病者,应手执杨柳枝诵念真言。据认为,杨枝观音的出现应当与此有关。还有人认为杨柳枝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以杨柳喻佛法的兴旺发展。
民间流行的杨枝观音像,一般作手持净瓶、杨枝的女性形象。现存明代杨枝观音碑,系根据唐代所绘像镌刻,碑中所刻观音面庞圆润丰满,端庄,左手托净瓶,右手持杨枝,身披锦袍跣足,作者巧妙地运用了阴刻、阳雕相结合的技法,线条柔M流畅。,刚柔相济,成功地再现了原作的神韵。 杨柳观音传奇
相传中州地区民风败坏[1]
,致使天怒人怨,旱灾严重。观音菩萨知道后,显现真身,前来教化民众,使民风淳朴,礼乐往来,社会井然有序,并从玉净瓶中取出杨柳枝,醮着甘露洒向四野,顿时天降大雨,解除旱情。
大悲杨柳观世音 哀愍沦溺拔苦疾
普入诸趣恒示现 令脱流转超出尘
三十三观音龙头观音
以不同姿态乘龙显圣于祥云中,是化身天龙之身。
观音摄化自在而示现之三十三观音之一。因驾乘龙头,故称龙头观音。相当于法华经普门品(大九·五七中)‘应以天龙、夜叉(中略)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之观音化身。盖以龙为兽中之王,比喻观音之威神。一般流布之像皆为跏坐或站立于龙头上 。
三十三观音持经观音
民间流传《观世音传奇》中记载:唐朝年间,浙江有个叫钱廖的读书人非常用功,常常贪早摸黑地看书,但应举考试屡遭败绩、名落孙山。再一次失败后的返程中,忽遇狂风暴雨,钱廖赶紧跑进一间庙中避雨,只见庙堂端坐着一尊手持经书的观音菩萨,本已心灰意懒的他惊异天缘,受端坐的观音法像所感悟,虔诚跪拜,回家后发奋图强。若干年后,钱廖高中状元。钱廖不忘菩萨的恩泽,修庙奉供。
三十三观音圆光观音
相传有一山村,人们以打猎为生,但山中有一只怪兽经常趁人们进山打猎时到村子伤害小孩,专吃孩子的眼睛,以获得精气,修成妖魔。观音菩萨知道后,便化身为小孩坐在村口的中,当怪兽来到城隍庙时,见是一胖大的男娃,喜形于色,正准备下口之时,观音菩萨现出身后烈焰圆光的宝像,将怪兽降伏。
三十三观音游戏观音
相传洛阳城内有一“魏家镜铺”,生意冷清,这天观音大士正好云游到洛阳城内,天耳所闻魏掌柜对佛法的诚心,特赐他一面宝镜,并告诉掌柜只要人们拿出三文钱,便可从镜中照见自己的过去与来生。魏清把这个事情公布出去之后,马上门庭若市,大家都想一睹自己“前世来生”的情景,待人们一一照过之后,惊疑不定,原来,今生做的孽,来生还要偿还,于是,凡是照过观音宝镜的人都洗心革面,一心向佛,多做善事,多行功德。魏掌柜还把人们照宝镜的钱集中起来,塑了一座三面观音像供奉起来。从此以后,他的镜子也卖得好了,生意也日益兴隆起来。
三十三观音白衣观音
相传兵乱,无辜百姓死伤无数,到处都是孤魂野鬼,不得安宁。观音菩萨在鬼节的那天来到中原,现出一袭白衣的宝相,超度冤魂。表示观音菩萨怀有纯净的菩提之心,接引众生往生。
三十三观音莲卧观音
相传有几个盗贼偷光了众宝观音像上的宝物,便将塑像扔进了。有个叫潘和的商人一心向佛,但身有怪疾,就是每天睡不着觉,得到观音菩萨点化的他来到江边捞起了菩萨的法像,并将一块石荷叶雕成莲花宝座,但由于观音法像已受到损伤无法直立,只好侧卧在莲叶之上。之后潘和每天睡觉都会感到自己睡在观音的莲叶上一般舒适安宁。
三十三观音泷见观音
传后唐时期某年,嘉兴县遭受旱灾,地面龟裂,庄稼欠收。有位胡姓农夫贫困潦倒,老母亲常年卧病在床,胡农夫与人争挖野菜,被陷入狱。一日胡农夫的妻子恍惚见一观音欹倚山崖,坐在临瀑布的岩石上做观赏瀑布状,望之既具威仪又悠闲,擦眼一看什么都没有。不久她在田泷间挖出一尊形似看见观音的石像,她立即送到寺庙供奉,天天上香跪拜。不久,现观音圣像处奇迹般流下涓涓瀑水,当年获得收。不久,胡农夫也被无罪释放并过上了生活。因观音像出自与田泷之间,所以又叫“”。
三十三观音施药观音
相传山东登州府瘟疫盛行,许多病人不治身亡。观音菩萨化身卖药的老翁前来救治,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把此地瘟疫全部根除。表示观音菩萨无时不惦念着世间疾苦,解救众生于病痛之中。
三十三观音鱼篮观音
佛教中三十三观音之一。手持鱼篮。明有《鱼篮观音像赞》:&序按﹐《观音感应传》:和十二年﹐陕右上有一美艳女子﹐絜篮粥鱼﹐人竞欲室之。女曰:'妾能授经﹐一夕能诵《普门品》者﹐事焉。'黎明﹐能者二十。女辞曰:'一身岂堪配众夫邪!请易《金刚经》﹐如前期。'能者复居其半。女又辞﹐请易《法华经》﹐期以三日。惟马氏子能。女令具礼成昏。入门﹐女即死﹐死即糜烂立尽﹐遽瘗之。他日﹐有僧同马氏子启藏观之﹐惟有黄金锁子骨存焉。僧曰:'此观音示现以化汝耳。'言讫飞空而去。自是陕西多诵经者。&
三十三观音德王观音
唐朝年间,淮西叛乱.朝庭派兵进剿,多次溃败。当地百姓身陷战乱,民不聊生。当时任朝廷小吏的裴度,到去烧香求签,观音菩萨即现出“梵王”之身,用灵签指点平息叛乱,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裴度得胜回朝后,宪宗皇帝封爵位为公,勋位为。裴度为感激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恩德,在淮西建了一座德王观音庙,保佑一方苍生。
三十三观音水月观音
三十三观音之一。由于此尊观音之形像,多与水中之月有关,故被称为水月观音。水月观音,又称水吉祥观音,或。这是观世音一心观水相的应化身。其形像有多种。有一种是站立在莲瓣上,莲瓣则漂浮在海面,观世音正在观看水中之月。另一种是以莲华坐姿趺坐在大海中的石山上,右手持未敷莲华,左手作,且掌中有水流出。此外又有坐相、三面六臂相等种。其所以命名为水月观音的缘由,也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是因为其形像作观看水中之月状,也有说是由于其形像浮在海上,犹如水中之月云云。
三十三观音一叶观音
乘一片莲花,飘荡水面。《法华经》云:“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实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若有众生受人恼害逼迫,或骤遇灾难险厄,若能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菩萨即闻声救苦,令其转危为安,遇难呈祥。
三十三观音青颈观音
形象特点是颈为青色,传为观音降魔解救众生,为不使毒药传世害人而吞食,致使颈呈现青色。又称青头观音。
相传有个叫贾一峰的商人梦见一首三面的青颈菩萨对他说了四句偈语:逢桥莫停舟,逢油即抹头。斗谷三升米,青蝇捧笔头。贾一峰按菩萨的指点平安回家后,头抹香油与妻子一起睡觉,晚上前来杀他的康七因闻到香油而误杀了自己的情妇贾妻。官府怀疑贾一峰杀了妻子,要将他打入死牢,就在县令落笔时,一群青蝇飞来抱住笔头。县令问明原由后,最终找到了真凶。
三十三观音威德观音
传率军亲征期间,一次与前军将领一起察看地形时,突然被早已埋伏的高延寿军20万围困。激烈突围鏖战中,突见天降威猛将军为其指路,所指之处皆系敌力量薄弱处,唐太宗率军奋勇击斩敌将,高丽将士纷纷倒伏,杀开一条血路,突围成功并把高丽军被打得大败。
三十三观音延命观音
相传民间流行一种怪疾,无医可治,民可不堪言。观音菩萨闻之,化成一位癞头和尚前来送药治病,刚开始百姓们都不相信,后来一位奄奄一息的老婆婆喝了癞头和尚用赤怪柳煮的药汤之后,怪病奇迹般地好了。老婆婆奔走相告,渐渐人们的怪疾痊愈了,正当人们要感谢癞头和尚之时,观世音菩萨显现真身,驾云而去。当地人们为感谢菩萨的恩德,便塑了一尊手持赤柽柳的观音宝像供奉起来。
三十三观音众宝观音
相传江北一带百姓勤劳本分,可惜不懂营生,所以都非常贫穷。有一个姓万的老汉,信奉佛法,家里供奉一尊观音菩萨像,此观音菩萨的身上挂满了很多宝贝,尊为众宝观音,以期菩萨保佑家道兴隆,一方昌盛。万家人每天从早到晚都虔诚的跪拜三次,其真挚之心感动菩萨。在菩萨的感应下,勤劳善良的万家人日子渐渐好了起来,家道也兴隆了,四方邻里纷纷效仿,形成一带习俗,江北家家户户都供奉起一尊众宝观音像,以求菩萨保佑,合家兴旺。
三十三观音岩户观音
端坐于岩洞中,静思入定。相传有个叫的孝子为了寻找母亲历尽千辛万苦。有一次,吴璋在途中被毒蛇咬伤,生命垂危,观音菩萨念其纯孝,便现出大慈宝相,将吴璋救醒,并使他们母子团聚。寂然岩户 净眼普观周沙界三毒贪爱苦 蚖蛇蝮蝎出窟穴护佑:慈全,德行满溢。
三十三观音能静观音
相传开封城有一姓张的大户人家,张家有三位公子,相继取回三位儿媳,但从儿媳进门之日起,就和婆婆的关系处之不洽,经常争吵,家庭不和,吵闹至,乃至影响邻里,引起众人反感、生厌,搞得里外都不好做人。观音菩萨化作一个化缘的“比丘尼”来到张家,向婆媳们说了四句:“静慧如海累难修,百千万劫化。心中常念观自在,甘露遍洒自圆融。”张家婆媳细细品味偈子意境,经观音菩萨点化之后,张家婆媳不再争吵,从此,家庭和睦。
三十三观音阿耨观音
左膝倚背在岩石上,两手相交,远眺海面。佛教传说阿耨达池位于瞻部洲以南、以北,《》亦有提及。名即由此而来。或释为表《普门品》中:“或漂流巨海,诸鬼难,念彼力,波浪不能没。”
相传观音菩萨化身一个化缘的和尚来到扬州地界,看到一处煤矿即将塌方,立即告诉矿工此处危险,可矿工们都拿异样的眼光看他,不予理睬。和尚又急找工头去说,工头怕延误工期,对观音的警告很是生气,还大骂她多管闲事。观音一会应化为一个卖馒头的美丽少女,对矿工喊道:“又甜又香的热馒头呦,免费送吃。”矿工们惊奇这等好事,都争相出来抢吃馒头,刚跑出。忽听到后面轰隆一声,煤矿塌方了。矿工们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再转回头来看送馒头的少女,已不见踪影,只见观音菩萨端坐云端,梵音,袅袅飘去。
三十三观音叶衣观音
身穿千叶衣。古印度东南部就有一个夏帕拉族,以树叶为衣。婆罗门教女神亦有此形象。
长安有一对,丈夫患肺痨去世了,母子二人无依无靠,以乞讨为生,城中开米粥铺的何氏夫妇收留了他们,把母子二人留在粥铺里帮忙,何氏夫妇还经常把每天余下来的粥救济那些没有饭吃的穷人们,百姓都说何氏夫妇是大好人,一定会好人有好报。这一件件善事都被观音菩萨天耳所闻,所见,于是菩萨化身一位达官贵人,赐何氏夫妇一件碧玉如意,保佑他们生意兴隆,无病无灾,修习祈祷,健康长寿。相传观音菩萨身披一件八万四千功德衣,把众生所做的每一件善事都记录下来。
三十三观音琉璃观音
三十三观音之一。又称高王观音,香王观音。
谓此菩萨能救诸苦厄,临危急时若诵此经满一千遍,则可变死者成活人。据卷十八载,北魏天平年间(534~537),募士造观音像,常事礼拜,后为贼所引,临刑之前夜,梦一僧来,教其诵读此经,醒来乃诵千遍。及至,三度受刀,刀折而不伤皮肉,监司怪之,遂免死。还而拜像,见圣像颈项上有三道刀痕,由此而信者日众。
三十三观音多罗尊观音
多罗意为“眼”、“瞳子”,作中年女像,为密宗所奉,又眼观音。象征观音菩萨能够观照世间一切,无所不察。
北宋末年,朝廷为抵抗金兵入侵,四处拉丁从军打仗,一位老阿婆,她的三个儿子都被抓去从军,留下儿媳和孙子相依为命,老阿婆坐在家门口天天盼着儿子早日归来,常期以泪洗面,由于思儿心切,眼睛逐失光明。观音菩萨怜其苦难,化作一个赤脚大夫为老阿婆治好了眼病,也保佑阿婆的儿子们从战场上平安归来。
三十三观音蛤蜊观音
相传爱吃蛤蜊,沿海百姓月月进贡,弄得渔民苦不堪言。为完成进贡蛤蜊数量,常要冒着生命危险下海去捕捞蛤蜊,哪怕台风季节也要照常出海,许多渔船有去无回,致使家破人亡,百姓怨气冲天。观音菩萨知道人间苦难后,便隐身一只五彩大蛤蜊内,刀不能开,摔打不碎。宫廷御厨便拿此蛤蜊觐见文宗,文宗手托蛤蜊,蛤蜊竟慢慢自动打开,还有阵阵仙气飘出,定睛一看,里面竟是一尊珍珠观音宝像,见到蛤蜊内的观音宝像后,文宗大惊之余,忙下旨取消进贡蛤蜊,从此渔民又过上了的生活。
三十三观音六时观音
作居士装束。左手执,右手持梵策,立像,常作居士装束。 因观音六时哀悯护念众生,故名。何谓六时?佛经以为六时,晨朝、日中、日没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为夜三时。又以一年为六时,正月十六至三月十五为渐热时,三月十六至五月十五为盛热时,五月十六至七月十五为雨时,七月十六至九月十五为茂时,九月十六至十一月十五为渐寒时,十一月十六至正月十五为盛寒时。观音大慈大悲,于此六时之中,时时在念诵哀悯众生,故而六时观音法相深受民间大众的喜爱与崇拜。《法华经-普门品》中说:“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据此,六时观音成了三十三应化身中的居士身。
三十三观音合掌观音
相传在湖州有一对邻居,张木匠是做木工的,陈老汉是种果树的,可两家屋子挨的太近,经常为了自己屋子的面积大吵大闹,成了一对怨家,从此再不来往。观音菩萨化作一个很有钱的商人来教化两人,她卖了陈老汉多余的木材,很便宜的卖给张木匠,又花钱请张木匠介绍很多来贩卖陈老汉的水果,渐渐的两家有了往来,以前的隔阂也都消除了,成了鱼水之亲,谁都需要谁,谁都离不开谁。这时观音菩萨现出合掌法相,教化人们和衷共济,和谐相处。
三十三观音一如观音
佛教神话任务.三十三观音之一,其像坐于云中莲座上,立左膝,作乘云飞行之状。《三藏法术四》:“不二不已,名曰一如。”《教行信证四》:“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使一如。”故一如观音,亦是修养达到最高境界之法相。
法华经普门品(大九·五八上):‘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形象为乘云飞行空中,右手持说法印,能制伏雷电等魔扰。
观音指点寓意不二为一,不异为如,是为一如,即真如之理。传说此观音保佑西天取经,三藏经历饥渴、刀兵、牢狱、情爱、鬼怪九九八十一难之后仍信念不灭,誓取真经。诚心终感动菩萨,使之修性成佛,得成正果。
三十三观音不二观音
在水中立或坐于之上,身着天衣,飘然自得地浮于水面。寓意,不二法门最高。表示观音菩萨道行精深,,保佑众生消灾消难,福寿无边。
修炼要专一,不管如果修行,都不能够掺杂其它的东西,乃获得真理。唐朝有位法号为“善导”的大师,潜心修佛,十九年闭关不出,一日,善导静坐,忽从头顶泥丸宫中冒出缕缕烟气,冥冥之中感受到观音菩萨讲经说法,浑然自觉悟透佛学宗旨,创立“”,后被称为莲社第二地祖。
三十三观音持莲观音
手持一莲花,坐在上,多为容貌姣好的少女形象。该法相为立于莲座之上,双手捧持一茎莲花。 持莲观音,持一茎之莲,立荷叶上,表三十三身中之身。其源于观音菩萨教化时的应化身,《西游记》中有记载。
《妙法莲花经》在中称为“圣得路玛·芬陀利华·斯陀拉”,圣得路玛是“正确的教诲”的意思,斯陀拉意为经典。中间的“芬陀利华”汉语中翻译为“大白莲花 ”。配童男、童女身。将纯真的少男少女比喻为莲花之花蕾,可感受到怀着纯净菩提心的持莲观音期待花儿盛开之心愿。
三十三观音洒水观音
三十三观音之一。 又称“”,右手持柳枝或作法印相,左手执洒水器,作洒水相;或作右手持瓶泻水状。 左手持钵,右手执杨柳枝之立像,表“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之文意。 洒下清澈的香水,洗净众生深重的烦恼、和因烦恼而玷污的污垢, 意思是将大悲甘露洒向人间,为世人造福。 洒水观音是普门品中&若为大水&一句的象征。经文上说,“若为大水”只因呼唤了洒水观音的名字,即被从水灾中救出。世间生物没有水就不能生存。洒水观音将水恰到好处地分布于世间,结出地上的丰硕成果。
滴水观音与观音瓶的传说
话说有一年,阳翟(今禹州市)一带大旱。只见烈日炎炎,大地龟裂,禾苗枯黄。一天,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驾祥云闲游到此,看到此情此景,善心大发,要施法降甘霖下场透雨,拯救阳翟黎民百姓。
观世音想:“东海水深,取之不尽,何不用它一用?但天高路远,用什么东西把水盛过来呢?”想到这儿,观世音俯身往下一看,只见阳翟城东北角古钧台处烟雾弥漫,火光冲天,是一处窑场。听说这里出产一种宝瓷,用宝瓷盛水不就很好吗?
观音菩萨来到一个窑户门口,轻叩柴门,开门的是一位姑娘,名叫彩虹。彩虹认出是观音菩萨,跪倒就拜,请求观音菩萨快救阳翟黎民百姓。观音菩萨说:“我就是为这事来的,快起来吧。把你家的钧瓷宝瓶借给我用用。”彩虹一听,高兴极了,赶忙回屋拿出一个精美的钧瓷宝瓶,并一再说要把这个宝瓶奉送给观音菩萨。观世音见她心诚,就愉快地收下了。
观世音来到东海上空,把宝瓶口朝下,嘴里念念有词,只见一股水直冲上来,钻进宝瓶口里。观世音用宝瓶吸罢水,返回到阳翟上空,把宝瓶口朝下开始行雨。宝瓶里每往外滴出一滴水,就化作倾盆大雨,宝瓶里不停地滴水,大雨不停地下。地里的庄稼喝足了水,禾苗儿直挺挺地往上长,变得绿油油的。阳翟城的黎民百姓奔走相告,感谢观音菩萨降下甘露。彩虹看得真切,观世音手持宝瓶滴水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里。观世音看雨水已经下足,就收起宝瓶,驾着祥云到其它地方普度众生去了。
雨过天晴,各家各户又开始照常干活。彩虹姑娘有心思,她照原先送给观音菩萨的那个瓶样,又烧制了许多瓷瓶,并取名叫“观音瓶”。她又费了九十九天的工夫,精心塑成了一尊观音滴水的塑像,烧制成钧瓷。奇怪的是,这尊观音像刚出窑,手上的宝瓶就开始滴水,一滴一滴的,滴滴不断。人们都说:“观音菩萨又显灵啦!”有了滴水观音和她手上的那个观音瓶,阳翟一带从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过着富裕的生活。
由于观音瓶能给人带来好的收成,所以,观音瓶又叫“丰收瓶”。
三十三观音马郎妇观音
《佛祖统纪》记载,唐朝宪宗时,陕西一带人民,善于骑射,未曾听闻三宝之名,观世音菩萨即化现为之妇,以度化当地之居民,故称“马郎妇”。
观音菩萨得道之后,有一次,观音得知,陕西汉中金沙滩一带住着很多化外之民,不懂礼仪,不谙教化,于是变化成一名渔妇来到一个小镇。正赶是小镇的集市很热闹,便提着一只竹篮,竹篮里装着两尾鱼,便混迹在那一群卖鱼人当中。众人忽然看见一个很漂亮的渔妇来卖鱼,便一拥而上,纷纷抢着买鱼。可是渔妇却问他们:“你们买鱼作什么用呢?”众人都说:“当然是回去做菜吃。”渔妇却微笑着说:“我这鱼呀,不能卖给你们做菜,只能卖给你们放生“。众人一听,都不愿意,谁也不想花钱买条鱼又放了。结果渔妇站了一天,两尾鱼都没有买出去。第二天早上,渔妇又来了,仍然坚持只能卖给他们放生,结果还是没有人愿意买。只是有个的人却开始注意渔妇他发现那渔妇卖的还是昨天那两尾鱼,可是那鱼离开了水整整两天还是活蹦乱跳,实在有点不可思议,可又实在看不出什么名堂。
不久,金沙滩上的渔民,特别是那些单身汉,见渔妇长得实在漂亮,于是便纷纷跑来说亲,争着想娶她为妻。渔妇笑着说:“你们这么多人,叫我嫁给谁呢?这样吧,我教你们颂经,你们谁先在一天之内学会,我就嫁给谁。”大家一听,都觉得可行,于是便答应了。渔妇便教他们念颂《普门品》,结果一天之后,有半数的人背会了。渔妇又说:“还是不行,《普门品》只是入门的,还不能最后分出胜负,我再教你们念《金刚经》,谁一夜之间念会,我就嫁给谁。” 十多个人都同意了。于是渔妇又教他们念《金刚经》,第二天,能完全背会的,只有三四个人。其他人只好怏怏不乐地走了。渔妇又对剩下的几个人说: “
先别急,最后的胜负还没有分出米,我这里还有一部大乘宝藏《法华经》,谁能在三天之内背会,我一定嫁给他。”结果三天之后,只有马郎一个人背会了。于是渔妇便答应嫁给马郎。可是新婚那天,新娘却无缘无故地死了,而且尸体很快就腐烂了。马郎很是难过,可又没有办法,虽然心中奇怪,也只好将尸体掩埋了。此后,马郎经常没事的时候便念颂渔妇教给他的三部经,念来念去,竞也悟出了很多道理。
观音菩萨脱身离去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马郎已经开始悟道,于是便又变成一个老和尚,前去点化马郎,跟他谈经论道,指点迷津。后来又告诉他,原来他以前娶的那个渔妇是观音菩萨变的,不信可以掘开坟幕看看。马郎将信将疑,果真跑去掘开了坟墓,里面真的没有尸体,却只有一副黄金锁子骨。那老和尚说:“现在相信了吧,菩萨化身渔妇是为了点化你。她既然教给你三部经书,你就应该宣扬佛法,切莫辜负菩萨一片度化之心。”马郎听了,连连点头,忽然那和尚就不见了。马郎知道肯定又是菩萨在点化他,于是回去之后,便把自己三间草屋变成庵堂,又塑了菩萨的神像供奉起来,仍然是渔妇的模样,人们便称之为“鱼篮观音”。
鱼篮观音是三十三观音相之一,脚踏鳌背,手提盛鱼的竹篮或为手提鱼篮的民间少妇形象,因是马郎之妇,故称马郎妇观音。马郎妇观音是鱼篮观音的另一称法。
三十三观音普悲观音
为三十三观音之一。相当于法华经所载(大九·五七中)“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之观音化身。其形像为两手隐藏于而向前下垂,立于山上。大自在天乃三界之最高神,以其威德殊胜,而配以观音平等普遍之慈悲,故称普悲观音。
三十三观音阿麽提观音
常乘而身放火光之像,四臂分持摩竭鱼、白吉祥鸟、凤头、。为密宗所奉,表无畏之义。或释为表三十三身中之毗沙门身。妙法莲华经普门品云:“若有国土众生应以昆沙门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昆沙门身而为说法。”此菩萨化身颂扬观音使众生无畏无惧之法力。
三十三观音来历
在以上三十三观音之中,只有白衣、青颈、多罗尊、叶衣、阿麽提五观音于经轨有据,有梵名,且是密宗所奉。白衣像现胎藏坛城观音院西北隅,白表清净菩提心,因而住白莲花着白衣,密号为离垢()金刚,系令一切苦恼消除,转不吉为吉祥的菩萨。以此为本尊而修息灾延命法为法、白处尊。密教诸经中记其形象均有不同,但水墨画中以戴白色风帽,披白色大衣者极多,晚近各种工艺小雕像中此像式也很多。
《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及《青颈大悲念诵仪轨》载,三面四臂,持杖、莲花、轮、螺,身色红白,但颈为青色,可表征烦恼即之义,或曰观音为救众生吞下喷出的毒液而成青颈,此故事与古印度大神湿婆有关。此尊为莲花或轮宝。多罗尊菩萨就是,其义本为眼瞳,是观音化身,从观音眼中所生。其位现胎藏坛城观音院内,列观自在菩萨之西方。是观音部佛母,密号为悲生,三昧耶形是已开却合的青莲花。密教诸经中对此尊形像有不同描述,传佛教对多罗尊极为尊崇。因全身裹在之中而得名。此尊位列胎藏坛城观音院中,密号异行金刚。以叶衣为本尊,念诵《叶衣观自在菩萨经》,可祛除各类疾病,并镇宅。阿麽提观音也称无畏或宽广观音。《观自在菩萨阿麽提法》产生在于阗地区,此经咒中有“无垢女”,可能与伊朗水神有渊源。
其余之像皆是唐以后民间信奉。如《观音慈林集》卷,唐文宗一向极好食蛤蜊,沿海地方官吏以进贡为口实,大加搜刮民财,致使。观音闻知后为解救从生,变为蛤蜊,示现于皇宫的厨房。文宗见后惊奇,请恒政禅师致问,乃知观音化现教示,即下旨停罢蛤蜊,永戒食蛤。又令天下寺建,沿海渔民,家家奉供,称为。
之名,不见佛典。实际上《普门品》内有此方面内容,因中国重传宗孝养,遂有祈观音得子的风习。其观音赐子、送男送妇画面陏唐始见。抱婴雕塑直至宋代尚无,明清出现最多,为民间尊奉。也有日本学者提出明代送子观音形象突然较多出现,是受基督教传入、圣母怀抱圣图样的影响。但中国传统图像内观音身边总有,释迦降伏的鬼子母诃帝利像旁也多子。这些造型中都有些送子像的因素,究其实因是信仰内涵带动了形象发展。
有趣的一点是《观音菩萨慈容五十三现》纳入了基督教内涵,五十三种容相之中,竟然有一种是披发着的耶稣之像,这当然是与明代传教士的活动有关。观音画像中基督教的版画显示了不排相异、广纳善取的宗教特质。《慈容五十三现》名称就显出了与的密切关系,在各处藏存的此题版画中,有观音化现的姿态,但更多的画面都有童子拜诣的情景,因而这组图像是源自善财五十三参加观音化现的要素而构成。
观音又名补陀落、补陀洛迦观音,亦称。补陀洛迦为梵语,可译为小白华、小花树山。补陀为观自在菩萨示现游化之地。此山今已比定为南印度东海岸之那桑山,有古贸易港,海上经行可遥见。印度至航行多泊此,登山拜祈观音救难、佑护。久之观音信仰传之弥远。唐宋造普陀观音像多取于海岸礁石休憩姿态,其右腿交起,左腿下垂或平置,右臂搭于右膝之上,所谓游戏坐姿,也有站姿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华山肉身菩萨流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