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乐驾刘晓炜:论怎样打造一款行业人物专访类书籍中最稳定的云镜

行车记录仪的兴起与私家车保有量增加、自驾游成风和媒体经常报道“碰瓷”、“扶老大爷被讹”密切相关。车主装备行车记录仪是保护自己,减少纠纷和财产损失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比中国富裕的国家没有这么多“机非混合”的道路,公众交通安全意识较高,欧美国家除了执法车很少装备行车记录仪。比中国穷的国家没那么多私家车,如此看来,行车记录仪的确是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停车安防、开车录证据,24小时监控,装备行车记录仪等于给自己买了份放心险。从热卖品牌可以看到厂商对用户需求的把握:“万年船”的意思是小心使得万年船、“捷渡”有渡过劫难之意。酷锋网这次采访到的是纬嘉壹科技有限公司CEO刘晓炜,纬嘉壹是一家致力于汽车电子行车记录仪行业的公司。旗下品牌“乐驾”寓意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帮助车主快乐的驾驶。群雄混战是必经之路2015年,在车机市场整体下滑的趋势下,行车记录仪设备却异军突起,彻底火了一把。据调研显示,2015年行车记录仪全年整体出货量约为1000万套以上,其中有ADAS的功能的约400万套。国内较大品牌商超过30家,代工厂超过1000家,各种方案供应商超过100家。一时间,做车机的、做互联网的、做平板/手机的、做DV的……各类数码行业从事者全民蜂拥而上,虽创造了整个行业的辉煌,但是也将产品的价格迅速拉到最低,这与当年山寨手机时代的市场历程几乎一模一样。“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是这样,刚开始做的人很少,做到还不错的时候,有些人看到市场可观就纷纷进入这个行业,再过一段时间,可能品牌又越来越少。其实这是每一个产业链的必经之路。行车记录仪也是这样,从最初只有几个品牌,到中期多达两千多个品牌,现在只有我们几家,说平分秋色也好,华山论剑也罢,就是这几家了。”“在这个行业里面,能够为这个行业做更大贡献的,我认为有这么几家,首先是第一现场,他们跟我们的定位是相同的,安尼泰科无疑也是市场的一匹黑马,凌度的运作也有他的过人之处。”&虽然我国约有1.1亿辆小型载客汽车中 90%以上甚至更高比例都安装了7-8寸屏幕的普通车机,但几乎 90%以上没有安装智能后视镜,这就给智能后视镜留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市面上智能后视镜的价格从几百到上千不等,是否给不同档次的车造成了一定的门槛呢?刘晓炜认为,“不好去定位车的档次,只能定位人的消费观念,消费层次跟车辆价值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没有一个客观的统计,我觉得更多的是跟消费习惯有关系。”强强联手 打造行业中最稳定的云镜&“在云镜这个领域,我们算是后来者,但是我们非常清楚自己该做什么,能够在未来保持一定的市场发挥的一定是品质,所以我们的定位就是如何打造一款行业中最稳定的云镜。”既然要做行业中最稳定的云镜,单打独斗未免势单力薄,还得强强联手。刘晓炜告诉记者,乐驾结合的是行业里最稳定的方案公司,瑞联高科。结构方面也是找这个行业非常资深的结构工程团队在做,还有翼卡做资费的支持。所以从产品外观设计到散热部分以及结构协调部分都做得非常稳定。“我们现在生产的这款产品是第一代产品,这一代产品在市场上的反响也非常好。”&虽然乐驾现在的很多技术要借用已经成型的稳定的方案公司,但是也有自己的一些特色。第一,建立了乐驾云服务平台,这是对所有用户的一个管控,产品点对点的连接手机之后就可以实现防盗、微信查车、照片视频传回手机的功能。第二,科大讯飞帮乐驾做了语音的定制。科大讯飞作为中国最大的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在智能语音技术领域有着长期的研究积累,并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口语评测、自然语言处理等多项技术上拥有国际领先的成果。车内后视镜形态的行车记录仪成为了今年车载智能硬件的焦点,原因之一是后视镜功能观点明确,是解决碰瓷问题的刚需,二是无损安装,较于机车,在功能相同的情况下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三是方案相对比较成熟,主要元器件与手机类似,市场门槛低,但是需要考虑高温的的挑战,主控芯片、EMC、蓝牙等都要考虑到车规级要求。目前,车内后视镜的中控方案平台主要有三家:瑞芯微RK、全志、MTK。刘晓炜认为最看好的是MTK,“MTK的稳定性高,拓展性强,比如现在大家都在玩3G,那接下来的4G,MTK的优势会更加明显。乐驾目前是3G阶段,4G已经在测试阶段,力保出的每一款产品品质都是最稳定的。”云镜市场毕竟也才经历一年多的时间,还是有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存在,刘晓炜告诉记者,乐驾现在也会碰到一些整个行业都会面临的技术难点,比如后录故障几乎是行业通病,目前正在攻克。&车载智能空气净化器不会上升到刚需的层次北京金科导电子有限公司是刘晓炜的创始公司,当时刘晓炜在北京的时间比较多,北京的雾霾又那么严重,不管是车内还是车外都需要提高空气质量,刘晓炜决意做一款车载智能空气净化器。“我一直强调的是,乐驾坚守在车载领域,智能、安全驾驶和健康这几个方面我们是比较注重的,随着大家的对健康的重要性的意识越来越强,会先有一部分人接受车载智能后视镜这类产品,再慢慢形成一个可观的消费市场,但是这个产品和行车记录仪不一样,它不是刚需。随着社会秩序的变化,再加上政府和媒体的推动,行车记录仪处于刚需的层次,空气净化器不会上升到这个层次,但是也是一些对生活品质有要求的年轻人的需求。”&跨界整合 积极拥抱互联网+&“我们都了解到了阿里云的好处和他的野心,不用在车品领域来体现,它在机顶盒领域已经做了很好的样板,我们也欢迎这样的企业、资源导入我们的产业当中。之前没有合作是因为先要测试产品的稳定性,当产品稳定之后,我相信他们的批量是一定的。”&行车记录仪的江湖之争就此展开,明年市场还将是一片刀光剑影。由于车载行业信息过于透明化,导致了整个市场鱼龙混杂,360、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也都已蠢蠢欲动,不知搅局者的闯入是否会重新制定游戏规则。但是,刘晓炜认为互联网公司的介入并不是搅局,而是如虎添翼。“我们当然是打开大门欢迎更多的资源进入到我们的体系,乐驾跟云一直有个地面渠道,现有资源的百分之七十都是在线下渠道,互联网公司应该是补充,而不是搅局。”“我们做云服务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用户体验,如果有服务商比我们服务得更好,我们当然愿意让他们来做服务。用互联网思维来说,这些数据是值钱的。但是从我们做品牌的角度来讲,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品牌的服务和做成大众品牌的过程,当然,有更好的服务团队来为产品做服务,能够提高产品的认知度,我认为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情。”行业交流、合作请加微信:投稿请发至欢迎加入酷锋网官方QQ群酷锋科技(coophone2015)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coophone2015酷锋网致力于为新兴创新智能硬件公司服务,覆盖数万智能硬件从业者、投资人及发烧友群体,专注报道智能硬件创新人物、公司、产品,连接智能硬件供应链和互联网生态链,致力于打造行业第一媒体。热门文章最新文章coophone2015酷锋网致力于为新兴创新智能硬件公司服务,覆盖数万智能硬件从业者、投资人及发烧友群体,专注报道智能硬件创新人物、公司、产品,连接智能硬件供应链和互联网生态链,致力于打造行业第一媒体。&&&&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2015年中国行车记录仪发展现状统计分析中国辽宁地图行车路线-着服|着枪|着根|着格|着桥|着死
2015年中国行车记录仪发展现状统计分析
2015年中国行车记录仪发展现状统计分析-中国辽宁地图行车路线
2014年便携式导航、电子狗进入行业发展尾段,行车记录仪由于技术门槛较低,加之国内驾驶者对安全驾驶意识的提升,行业规模发展迅速,整个行业陷入白热化竞争状态。2015年行车记录仪行业为追求生存无限量降低售价,进入零利润的恶性循环状态。2015年行车记录仪整体出货量约为1000万套,其中有ADAS的功能的约400万套。国内较大品牌厂商超过30家,代工厂超过1000家,各种方案供应商超过100家。2015年国内行车记录仪市场的品牌多达几百个,主要有卡仕达、凌度、韩国先知、征服者、威仕特、安尼泰科等品牌。图表1:行车记录仪主要方案公司及产品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在摄像头技术、芯片技术的不断提升和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发展的带动下,行车记录仪产品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图表2:行车记录仪产品特点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中商产业研究院认为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公司已经在在行车记录仪行业布局,未来行业内的竞争更加激烈,但未来的行车记录仪产品的品质和功能逐步提高,整体行业出货量规模不断增长。一、未来的摄像头感知和激光雷达将更加精确,使行车记录仪成为汽车驾驶的必备部件,随着对智能驾驶技术不断研究,未来来的行车记录仪不仅可以记录影像、提供导航等基本功能,环境感知和辅助驾驶将成为智能驾驶的重要方向。二、2015年中国行车记录仪的出货量达到1000万套,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提升,新车标配和后市场加装的行车记录仪数量迅猛增长。
着服|着枪|着根图片
着服|着枪|着根报道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专访乐驾刘晓炜:论怎样打造一款行业中最稳定的云镜
中关村在线 张永霞
  行车记录仪的兴起与私家车保有量增加、自驾游成风和媒体经常报道“碰瓷”、“扶老大爷被讹”密切相关。车主装备行车记录仪是保护自己,减少纠纷和财产损失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比中国富裕的国家没有这么多“机非混合”的道路,公众交通安全意识较高,欧家除了执法车很少装备行车记录仪。比中国穷的国家没那么多私家车,如此看来,行车记录仪的确是有中国特色的产品。  停车安防、开车录证据,24小时监控,装备行车记录仪等于给自己买了份放心险。从热卖品牌可以看到厂商对用户需求的把握:“万年船”的意思是小心使得万年船、“捷渡”有渡过劫难之意。  这次采访到的是纬嘉壹有限公司CEO刘晓炜,纬嘉壹是一家致力于汽车电子行车记录仪行业的公司。旗下品牌“乐驾”寓意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帮助车主快乐的驾驶。  群雄混战是必经之路  2015年,在车机市场整体下滑的趋势下,行车记录仪设备却异军突起,彻底火了一把。据调研显示,2015年行车记录仪全年整体出货量约为1000万套以上,其中有ADAS的功能的约400万套。国内较大品牌商超过30家,代工厂超过1000家,各种方案供应商超过100家。一时间,做车机的、做的、做平板/手机的、做DV的……各类行业从事者全民蜂拥而上,虽创造了整个行业的辉煌,但是也将产品的价格迅速拉到最低,这与当年山寨手机时代的市场历程几乎一模一样。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是这样,刚开始做的人很少,做到还不错的时候,有些人看到市场可观就纷纷进入这个行业,再过一段时间,可能品牌又越来越少。其实这是每一个产业链的必经之路。行车记录仪也是这样,从最初只有几个品牌,到中期多达两千多个品牌,现在只有我们几家,说平分秋色也好,华山论剑也罢,就是这几家了。”  “在这个行业里面,能够为这个行业做更大贡献的,我认为有这么几家,首先是第一现场,他们跟我们的定位是相同的,安尼泰科无疑也是市场的一匹黑马,凌度的运作也有他的过人之处。”  虽然我国约有1.1亿辆小型载客汽车中 90%以上甚至更高比例都安装了7-8寸屏幕的普通车机,但几乎 90%以上没有安装智能后视镜,这就给智能后视镜留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市面上智能后视镜的价格从几百到上千不等,是否给不同档次的车造成了一定的门槛呢?刘晓炜认为,“不好去定位车的档次,只能定位人的消费观念,消费层次跟车辆价值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没有一个客观的统计,我觉得更多的是跟消费习惯有关系。”  强强联手 打造行业中最稳定的云镜“在云镜这个领域,我们算是后来者,但是我们非楚自己该做什么,能够在未来保持一定的市场发挥的一定是品质,所以我们的定位就是如何打造一款行业中最稳定的云镜。”既然要做行业中最稳定的云镜,单打独斗未免势单力薄,还得强强联手。刘晓炜告诉记者,乐驾结合的是行业里最稳定的方案公司,瑞联高科。结构方面也是找这个行业非常资深的结构工程团队在做,还有翼卡做资费的支持。所以从产品外观设计到散热部分以及结构协调部分都做得非常稳定。  “我们现在生产的这款产品是第一代产品,这一代产品在市场上的反响也非常好。”  虽然乐驾现在的很多技术要借用已经成型的稳定的方案公司,但是也有自己的一些特色。第一,建立了乐驾云服务平台,这是对所有用户的一个管控,产品点对点的连接手机之后就可以实现防盗、微信查车、照片传回手机的功能。第二,(,)帮乐驾做了语音的定制。科大讯飞作为中国最大的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在智能语音技术领域有着长期的研究积累,并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口语评测、自然语言处理等多项技术上拥有国际领先的成果。  车内后视镜形态的行车记录仪成为了今年车载智能硬件的焦点,原因之一是后视镜功能观点明确,是解决碰瓷问题的刚需,二是无损安装,较于机车,在功能相同的情况下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三是方案相对比较成熟,主要元器件与手机类似,市场门槛低,但是需要考虑高温的的挑战,主控芯片、EMC、蓝牙等都要考虑到车规级要求。目前,车内后视镜的中控方案平台主要有三家:瑞芯微RK、全志、MTK。刘晓炜认为最看好的是MTK,“MTK的稳定性高,拓展性强,比如现在大家都在玩3G,那接下来的4G,MTK的优势会更加明显。乐驾目前是3G阶段,4G已经在测试阶段,力保出的每一款产品品质都是最稳定的。”  云镜市场毕竟也才经历一年多的时间,还是有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存在,刘晓炜告诉记者,乐驾现在也会碰到一些整个行业都会面临的技术难点,比如后录故障几乎是行业通病,目前正在攻克。  车载智能空气净化器不会上升到刚需的层次  北京金科导电子有限公司是刘晓炜的创始公司,当时刘晓炜在北京的时间比较多,北京的雾霾又那么严重,不管是车内还是车外都需要提高空气质量,刘晓炜决意做一款车载智能空气净化器。“我一直强调的是,乐驾坚守在车载智能硬件领域,智能、安全驾驶和健康这几个方面我们是比较注重的,随着大家的对健康的重要性的意识越来越强,会先有一部分人接受车载智能后视镜这类产品,再慢慢形成一个可观的消费市场,但是这个产品和行车记录仪不一样,它不是刚需。随着社会秩序的变化,再加上政府和媒体的推动,行车记录仪处需的层次,空气净化器不会上升到这个层次,但是也是一些对生活品质有要求的年轻人的需求。”  跨界整合 积极拥抱互联网+“我们都了解到了阿里云的好处和他的野心,不用在车品领域来体现,它在机顶盒领域已经做了很好的样板,我们也欢迎这样的企业、资源导入我们的产业当中。之前没有合作是因为先要测试产品的稳定性,当产品稳定之后,我相信他们的批量是一定的。”  行车记录仪的江湖之争就此展开,明年市场还将是一片刀光剑影。由于车载行业信息过于透明化,导致了整个市场鱼龙混杂,360、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也都已蠢蠢欲动,不知搅局者的闯入是否会重新制定游戏规则。但是,刘晓炜认为互联网公司的介入并不是搅局,而是如虎添翼。“我们当然是打开大门欢迎更多的资源进入到我们的体系,乐驾跟云一直有个地面渠道,现有资源的百分之七十都是在线下渠道,互联网公司应该是补充,而不是搅局。”  “我们做云服务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用户体验,如果有服务商比我们服务得更好,我们当然愿意让他们来做服务。用互联网思维来说,这些数据是值钱的。但是从我们做品牌的角度来讲,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品牌的服务和做成品牌的过程,当然,有更好的服务团队来为产品做服务,能够提高产品的认知度,我认为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责任编辑: HN66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专访乐驾刘晓炜:论怎样打造一款行业中最稳定的云镜》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您的位置:>
产品霸主乐驾:从记录仪到胎压,从胜利走向更加胜利!
发布时间: 09:53:09 |
来源:投稿 |
今日,作为中国行车记录仪领导品牌的乐驾推出了全新延伸产品——胎压。在发布会上乐驾董事长刘晓炜分享了他做产品的理念,乐驾对于全新产品延伸始终不变有三大核心要素:稳定、盈利、做第一!而胎压这个项目,正式乐驾全新产品战略下结出第一个果实。稳定,是乐驾产品延伸的第一生命线从记录仪到云镜、从后视镜到隐藏式专车专用,乐驾给人的感觉是每一步都很“稳”,稳到让人甚至觉得有点保守,一点都不像记录仪行业的惯有快进快出风格。之前乐驾推出云镜D100之时,老刘就坦率的说“乐驾可能是行业最晚做云镜的,但一定行业最稳定的”。确实,方案商选择瑞联、结构外观和创享合作,而服务选择了翼卡车联网,这样的超稳定的“全明星”级供应商,放眼全行业都无出其右者。“乐驾只是把产品稳定作为了第一生命线而已,这是品质问题,更是原则问题”,刘晓炜说。而这次胎压项目的推出,乐驾同样秉承着“稳定第一”的基因。全球占有率英飞凌方案,采用汽车级别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胎压与轮胎的紧贴性到烘胶对产品的使用寿命的影响,乐驾在每一个品质细节上倾注心血,保障“公里时速运转如常”、“适应马路高温度到雪地低温零下度”等产品参数和用户体验都能顺利落地。“让消费者更容易触碰安全,首先我们的产品本身要足够‘安全’”,老刘补充说。低不良率+高利润率,鱼和熊掌必须兼得不仅是产品的超高稳定性,乐驾对产品利润的关注也是非常为人称道的。乐驾在围绕“驾驶安全”核心定位进行产品延伸的时候,始终坚持着帮助会员店提升盈利的基本原则。从乐驾经典的“云镜-后视镜-隐藏式”三大矩阵产品组合,到全新产品——胎压的加入,乐驾始终以合适的产品链模式,在满足终端的全部产品需求的同时,更注重保障渠道和终端有客观的利润回报。据笔者了解,目前一台胎压的利润已经抵过云镜的利润回报率,这是乐驾大手笔上马胎压项目的重要原因。乐驾要做的,就是与渠道一起颠覆传统价格战恶性竞争的模式,以合理的利润为基础,共同努力打造消费者第一品牌。干它一半!不想做第一的士兵不是好胎压乐驾做胎压的消息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而更让行业炸开锅的,却是乐驾的企图心和价格战略。“当胎压降低到500块的时候,这个产品才能引爆,一千多是绝对爆不了的!”刘晓炜的直觉告诉他,胎压一直来的价格高位是阻碍它进一步放大市场的关键。据了解,现在市场上以某将军为首的胎压品牌都价格奇贵。而终端因为对胎压品牌不了解,对成本和方案等的不了解,一直以来对胎压产品合适的价格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这个让高速安全事故减少70%的良心车品的普及。“所以乐驾要进来,所以我们提出了“干它一半”的价格策略,一方面要让胎压产品的品质升级,一方面要让利润回归理性,让安全触手可及!当消费者用脚投票的时候,这个市场才会迎合真正的爆发,而对乐驾而言,就是要抢占第一品牌!不想做第一的士兵不是好胎压”,刘晓炜如是说,“价格战打不打呢?一定要打,只要不牺牲品质的价格战都是硬道理”。如今乐驾的战略已经日渐清晰,产品也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从记录仪走向胎压,从胜利走向更加胜利的道路也已经越发光明,而留给竞争对手和发后者的时间和机会,可能已经不多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网城乡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在七个工作日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业生命周期理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