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女和光目女为什么不知道自己是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解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地藏经》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2012年第4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地藏经》作为一部佛经文学,其经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本文从慈母摩耶夫人和孝女婆罗门女、光目女的形象入手,旨在揭示出《地藏经》中的女性形象的深层含义和意义。 中国论文网 /5/view-3059001.htm  【关键词】地藏经;女性形象;慈母;孝女      《地藏经》始于《目莲传》,早在1300年前,也就是唐圣历二年,西域的于阗国王听说武后崇尚佛教,特派三藏沙门实义难陀法师带梵文《华严经》与《地藏经》(即《地藏菩萨本愿经》)入长安,并初译为华文。 1933年(民国22年),《地藏王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本诞生了。但是,《目莲传》在《地藏经》里的故事数量虽然丰富、但内容却很单薄,同一内容来自西晋月氏竺法法师翻译的《盂兰盆经》里的故事更单薄,没有白话浅译,材料却有少量的补充。在经过整理和补充后,现在的《地藏经》内容丰富,人物丰满,尤其是其中的女性形象的塑造更加具有鲜明的特点。而且其女性形象的背后体现出的佛教理念也是十分明确和突出的。   一、慈母形象   地藏经中的女性不多,但是特点鲜明。其实,佛经中的女性有三百之多,慈母、信女、孝女、智女、妒妇、荡妇、愚妇。然而在《地藏经》中,其女性主要是以慈母,和孝女的形象出现的。而且与其他佛经相比,地藏经中的女性形象更具有鲜明的博爱的特点。   《大般泥洹经·长者纯陀品》讲述一位贫穷的母亲:母亲抱着孩子过河,因为水流湍急,母亲不敢放下孩子,最后母子都淹死在水中。《金光明最胜王经》[1]卷10中讲述了一位王族母亲,母亲因为作噩梦而担心儿子的安危,当听到儿子失踪之后,表现出的焦急和恐惧在经中都写得细致真切。《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27中,讲述的是足饮食的母亲,太子足饮食被废,不得已逃离自己的国家,要走时与母亲决别,母亲表现出的悲苦无助,催人泪下。   可以说佛经文学中记载过各阶层的母亲,她们都为自己的孩子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然而这些母亲更多的是对自己孩子的关怀和爱护,担心子女的安危,甚至可以为儿子去死,但这都是作为一个母亲的本能,直至到了《地藏经》中,母亲更多的是拥有了一种悲天悯人的胸怀。   在《地藏经》中,第一位女性即是慈母摩耶夫人,她具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地母亲的博大胸怀。虽然经中并没有对摩耶夫人进行正面描写,只是以摩耶夫人的出现作为经文的缘起提到了一点:“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第二次提到摩耶夫人时是在第三品:“尔时佛母摩耶夫人,恭敬合掌问地藏菩萨言,圣者,阎浮众生,造业差别,所受报应,其事云何。”“摩耶夫人重白菩萨,且愿闻於阎浮罪报所感恶趣”当地藏菩萨为其讲解地狱之苦时,佛母为众生所受之苦而难过,因此“ 摩耶夫人闻已,愁忧合掌顶礼而退”可以说,摩耶夫人是大地母亲的表率,她是《地藏经》中第一种女性形象。摩耶夫人的形象形成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和文化基础。就其历史原因而言,她是《地藏经》的传播者为能进入中国传播佛教理念的一个契机点。我们知道《地藏经》是在唐圣历二年传入中国的,而这一时期,这是唐女皇武后在位时期,译经者为更便于传播佛教理念,而且使统治阶层更容易接受便润色了摩耶夫人的形象用来赞扬那个时期的第一母亲,当然这只是后人的揣测,并无实证可考,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个连接点中拉出《地藏经》的一个经文意义,那就是歌颂母亲的精神和情怀。不但如此,从《地藏经》的成文来看,它是由《目连传》和《盂兰盆经》两部分整和而成的,就其这两个部分的内容本身而言,《目连传》讲述的是救母的故事,而《盂兰盆经》中介绍最多的是关于母亲生养子女的艰难的情境,可以说这两部经都与母亲有关,尤其是后者表面是用一种抽象的、夸张的手法手法描写母亲生养子女的危险与艰难,其实深层是对母亲的一种赞扬和讴歌。不但如此,《地藏经》体现的仁孝的伦理观也是从摩耶夫人开始的。《地藏经》的开经处隐藏了一个佛经故事,那就是摩耶夫人四十九岁生释迦牟尼后逝世的故事。据说释迦牟尼成佛之后专门上忉利天(摩耶夫人升天之处)为母亲说法,以解脱母亲出轮回之苦。因此可以说《地藏经》是以仁孝开始的,而代表这种孝的就是摩耶夫人。孝在中国本土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使中国人普遍具有仁孝的观念,佛教传入中国快速的与中国文化融合,也是因为兼容了这种传统的思想,这也是《地藏经》在中国人心中比较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二、孝女形象   经中的第二种女性形象是孝女的形象。在佛经文学中,有很多的孝子孝行的记载,但是有关孝女的事迹却很少,这是缘于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差异,因此在我国古代社会或是文学作品中记载的孝女在佛经作品中却很少出现。这是由于不同文化中对孝的概念的划定不同造成的,在印度的孝的观念中,孝受生养所限,范围比较狭窄。只是一心向着父母,尽心为父母的利益服务,就是孝行。如果用中国人的道德标准来衡量,这样的孝女似乎有些复杂。例如天授女,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23中,猛光王之女天授爱上了被父亲猛光王抓住的敌国国王,并与其一起逃走。后来,丈夫出光王将天授女的父亲抓住而且进行侮辱,天授为救父亲,不惜设毒计将丈夫害死,去报其羞辱父亲之仇。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仁孝之人必须是善良的,善是孝之本,但是天授女不但不善良还很残暴,这就说明中印民族中的孝的含义是十分不同的。   在《地藏经》中,孝女很简单,十分善良,更有中国传统女性的特质。《地藏经》中的孝女主要有两个,一是婆罗门女,婆罗门女本性善良,经中说她:“宿福深厚,众所钦敬”,因其母信邪,常轻三宝,婆罗门女屡劝不改,死后而堕地狱,婆罗门女为救其母,置身地狱救出其母。这虽然是创作者的夸张描述,但足见其救母之心真切。第二个是光目女,光目女的母亲生前喜好吃肉,特别是鱼鳖之物,而且尤其喜欢吃鱼鳖之子,因其没有慈悲心而堕饿鬼道,饱受饥饿之苦,光目女为救其母散其财物,供养三宝,将其母从恶道救出。之后其母又受夭折之苦,光目女便发广大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藏经》中介绍说婆罗门女和光目女都是地藏菩萨的前身,可见地藏菩萨的至诚、至孝、善良本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行。   三、女性形象的意义   《地藏经》中的女性形象为菩萨的形象做了补充,不但体现了菩萨的悲悯情怀,而且加入了仁孝的因素在其中,《地藏经》被称为佛经中的孝经,民初弘一法师讲解《观无量寿佛经》曾说“以修三福为净业正因。三福之首,曰孝养父母”。而《地藏经》中,备陈地藏菩萨宿世孝母之因缘。故古德称《地藏经》为‘佛门之孝经’。这不但是因为其成经的原因是因为释迦牟尼佛为报母亲的养育之恩而讲述的经典,还因为地藏菩萨之所以发愿度地狱众生是因为其母亲在地狱中受苦,这不但体现了地藏菩萨的孝,而且体现了佛经文学想要表达的善的内容,善是文学的基本追求之一,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教中的善比社会中的善的范围更加广大,善的范围不单单是和自己有关系的人,它包括所有的有生命的物体,因此佛教中的思想观念是通过各种方式传递出来的,对于人物的形象塑造也体现了其伦理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宋先伟编.地藏经[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   [2]侯传文.佛经的文学性解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顾伟康.禅宗:文化交融与历史选择[M].上海:知识出版社,1990.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念佛圆通章》、《心经》与婆罗门女、光目女!_昌隆周易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4贴子:
《念佛圆通章》、《心经》与婆罗门女、光目女!
法王子在里给我们讲了念佛方法、目标、层次、境界和果位圆满。层次清楚,步骤明确,按着这一程序修下去就是真如。然而当代念佛人大多当做耳旁风,没有进行认真领会,更不要说去亲自实践,甚至连三摩地是啥都不清楚。其实《念佛圆通章》和《心经》是理论和实践的完整体系,互相联系作用,密不可分。《念佛圆通章》是理念方向,《心经》就是实践行动,齿轮咬合,如影随形。如果有人问:咋样修行?这一点我建议你读一读,看看婆罗门女和光目女是怎么修行的,照着去做即可。在婆罗门女第一次听到来自空中的声音时,已经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加持下,掌握天耳通功能。又告诉她:但早返舍,端坐思维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这里的“端坐思维吾之名号”一句,重点讲的就是念佛禅定。通过这次禅定,婆罗门女在佛力加持下进入三摩地,解脱阿赖耶识之意生身,灵魂出窍,见到无毒鬼王,知道母亲去处。在这一节,婆罗门女有五个收获,一获得天耳通神通;二掌握三摩地禅定技巧;三打开天目,见到出世间法的实相;四明白因果报应规律;五掌握解脱意生身修行秘诀;唯一不如意的就是没有亲自见到如来佛祖。到了光目女时,受到无尽意菩萨前身罗汉教诲,再次进入三摩地,见到本尊上师,“梦见金色晃耀如须弥山,放大光明”。并且亲自聆听佛祖教诲:汝母不久当生汝家。在这一节,光目女三摩地功夫大大长进,亲自见到佛祖上师,天眼通神通大幅度提升。如果念佛人都能掌握这个方法,真可谓”万人修万人去“。这里佛祖重点告诉我们禅定功德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其加持力不可思议。这一方法,安全可靠,简洁直接,没有弯路,直达菩提,功德殊胜。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藏王菩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