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 钱盾是什么么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查看: 7663|回复: 8
再谈军舰上的那些盾
在上一篇《盘点军舰上的那些盾》中(原文链接:),我就当今世界主流防空舰上的那些种类各异的各式相控阵进行了大致的介绍与分析,不过由于篇幅有限,未能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因此再多发一篇进行补充说明,由于事前并没有打算写本篇,只是由于前篇较受网友欢迎,所以临时加一篇权当对前篇的补充,而且上一篇该说的也说的差不多了,那本文就只能算作是上一篇的补充和延续,新的观点不多,但对旧观点再进行进一步的深挖与探讨,因此建议读过前篇后再看本篇。
.还是先说大型四面阵,目前仅有中美两家能够研发并批量装备,对应的神盾舰型号包括052C、052D、提康德罗加级、伯克级、金刚级、爱宕级、KDX-3、F-100、南森级和霍巴特级。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些不同型号的神盾舰就会发现,除去中美日韩外,西班牙、挪威和澳大利亚都选择将大盾安装到较高位置,其中尤以挪威南森级为最,直接装到了桅顶,虽说南森级上的是简化版的SPY-1,重量较轻,但同时南森级也是体量最小的宙斯盾舰,所以装那么高对整舰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些小国之所以选择这种布局其实正是体现了宙斯盾在这些小国中的尴尬定位,大盾低空探测能力差的缺点对这些小国来说同样是很严重的问题,所以这些小国都要想方设法装高一点。不过在上一篇中说过了这么做意义有限,因为S波段的精度并不适于探测低空目标,实际效果恐怕只有这些小国自己心里有数了。这也体现了小国引进装备的悲哀——买来的总是不如自研的更适合本国国情。这一点印度人是不是深有体会呢?难说!
1.jpg (57.22 KB, 下载次数: 0)
21:53 上传
挪威南森级护卫舰
2.jpg (49.01 KB, 下载次数: 0)
21:54 上传
西班牙F-100护卫舰
3.jpg (27.84 KB, 下载次数: 0)
21:54 上传
后为霍巴特级驱逐舰,前为伯克级,这张图可以明显看出两者雷达布局的不同
其实大型四面阵低空探测能力差的缺陷是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弥补的,那就是在大盾上方较高处再补装一部对海探测雷达。实际上“对海探测雷达”这个名称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它很容易让人误解为是用于探测水面舰艇的,事实上它确实能探测水面舰艇,但这只是次要功能,它存在的最大意义实际上在于探测和识别掠海飞行的低空目标,如超低空突防的反舰导弹,因此称它为“低空补盲雷达”或“低空警戒雷达”更为合适。低空补盲雷达一般安装位置较高,工作在C波段或X波段等精度较高的波段,对海探测距离达到40公里左右,典型代表为052C/D的SR-64、伯克级的SPQ-9B和爱宕级的OPS-28D。有了低空补盲雷达的存在,可以部分弥补大盾舰低空探测能力差的缺陷,不过跟小盾的低空探测水平比又相差甚远,因为这些补盲雷达不一定是相控阵,且功率偏小,都采用旋转式天线,只能搜索不能火控。因此低空补盲雷达只能起到有限的补充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盾舰的低空探测缺陷。
4.jpg (44.78 KB, 下载次数: 1)
21:55 上传
052D上的SR-64型雷达
5.jpg (60.23 KB, 下载次数: 0)
21:55 上传
伯克级上的SPQ-9B雷达.
此外,中国很聪明的一点在于建造了大量的054A护卫舰,054A的顶板三坐标雷达工作在C波段,安装在桅杆顶部,视距非常好,可以承担水面编队的内层中低空防御任务,且成本比小盾舰低的多(当然性能上也是有差距的,但胜在数量优势),这样在我国航母还未全部到位前,有054A这个“贴身小伙伴”的协同作战,052C/D也暂时不用担心低空探测与拦截的问题了,而当055的双波段雷达出现后,中国水面作战编队将会降低对054A的依赖,甚至不再需要054A的伴随。
6.jpg (32.56 KB, 下载次数: 0)
21:56 上传
054A的顶板雷达
接着谈小盾。小盾的代表作莫过于APAR有源相控阵雷达,可谓是欧洲小盾的经典之作。我在前一篇帖子里说过,小盾相比大盾的优势在于低空探测能力强,那么到底有多强呢?由于APAR的安装位置高,对低空目标探测距离达到惊人的75公里,而伯克级的SPY-1这个数据是30公里,再加上APAR分辨率高,达到火控级精度,可直接引导标准-2或ESSM之类的半主动弹拦截超低空突防的反舰导弹。当然APAR付出的代价就是高空探测距离近,仅有150公里,这也是小盾普遍存在的缺点,显然这会严重影响小盾舰的远程防空能力,对此欧洲小盾舰的解决方案是在后桅安装一部SMART-L三坐标大型警戒雷达,SMART-L工作在L波段(比S波段波长更长),探测距离达到400公里,可对小盾起到有效的补充作用。而大盾舰由于自身的大型四面阵探测距离足够远,是不需要SMART-L这种远程警戒雷达的,因此后桅是否装有大型远程警戒雷达也是区分大小盾舰的一个标志。萨克森级、七省级、F-361型、加尔各答级、地平线级等小盾舰都在后桅装有大型警戒雷达,而中华神盾和各国的宙斯盾舰是看不到这个东西的。不过也有几个例外,日本秋月级和法意FREMM型作为小盾舰并没有加装大型远程警戒雷达,因此都不具备远程防空能力(不包含法国防空版FREMM),是典型的中程防空舰。另一个特例是英国45型,其桑普森雷达工作在S波段,探测距离达到400公里,是一种典型的大盾,却也在后桅装了一部S-1850M型远程警戒雷达,这让很多人感到费解,因为前后两部雷达功能重合,实在没必要多此一举,只能解释为S-1850M是桑普森的备用雷达,英国舰艇设计师的思路确实与众不同。不过,小盾舰的远程警戒雷达和大盾舰的低空补盲雷达一样,只能起到有限的补充作用,因为不论是SMART-L还是S-1850M都工作在L波段,这意味着它们的分辨率还比不上S波段的SPY-1和346A,再加上多多少少都要受到前部建筑的遮挡,因此远不能和大盾舰的大型四面阵相比,对小盾舰的远程防空能力提升仍是有限的,跟大盾舰没有可比性。
7.jpg (61.01 KB, 下载次数: 0)
21:56 上传
萨克森级上的SMART-L雷达
8.jpg (44.48 KB, 下载次数: 0)
21:57 上传
七省级上的SMART-L雷达
9.jpg (46.05 KB, 下载次数: 0)
21:58 上传
F-361型上的SMART-L雷达
10.jpg (36.92 KB, 下载次数: 0)
21:58 上传
地平线级上的S-1850M雷达
11.jpg (65.18 KB, 下载次数: 0)
21:59 上传
45型上的S-1850M雷达
12.jpg (63.29 KB, 下载次数: 0)
21:59 上传
秋月级没有配备远程警戒雷达,因此不具备远程防空能力
13.jpg (63.04 KB, 下载次数: 0)
22:00 上传
FREMM型也没配备远程警戒雷达,是中程防空舰(法国版)
14.jpg (28.44 KB, 下载次数: 0)
22:00 上传
意大利版FREMM型护卫舰
说到小盾舰就不能不吐槽一下印度的加尔各答级。上一篇帖子中我对加尔各答号奇葩的“小盾”进行了解析,EL/M-2248本质上是一个只具备小盾探测距离的大盾,却冒充小盾在桅杆顶部装了四部,充分体现了印度人重面子不重里子的“优良传统”,鉴于上一篇对该型雷达已进行了彻底而深入的吐槽,导致现在已无槽可吐,那么就吐槽一下加尔各答号的远程警戒雷达。加尔各答号作为“小盾舰”(打引号是因为它不是正常的小盾舰),自然也要跟风欧洲小盾舰在后桅加装一部大型远程警戒雷达,不过印度人是注定要将奇葩进行到底的,加尔各答号装的是一部RALW-LW08型雷达,该雷达是直接从德里级上移植过来的,即德里级的同型雷达。RALW-LW08型雷达最大探测距离270公里,如果放在上世纪90年代确实是一款很先进的雷达,是德里级相比我国052B驱逐舰而言少有的设计亮点,问题是现在是什么年代?这种雷达放到现在就是古董式的存在了,居然又被继承给了加尔各答级,当然加尔各答从德里继承的绝不止这一型雷达,还包括动力系统和反潜系统,敢情印度舰艇设计师只操心相控阵、防空弹这些表面上受人关注的舰上系统,那些不为人知但却同样重要的系统就敷衍了事了,直接照搬老旧型号,这种“优良传统”简直叫人无力吐槽!250公里的“小盾”加上270公里的“远程警戒雷达”再配以70公里的“远程防空弹”,印度神盾舰你这是要闹哪样?
15.jpg (46.35 KB, 下载次数: 0)
22:01 上传
德里级上的RALW-LW08雷达
16.jpg (43.87 KB, 下载次数: 0)
22:02 上传
加尔各答号上的RALW-LW08雷达
17.jpg (35.41 KB, 下载次数: 0)
22:02 上传
再来一张高富帅版的欧洲货作为对比
此外还要谈一点,有人把052C/D后部的米波雷达误以为是和SMART-L、S-1850M类似的远程警戒雷达,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两者的功能定位完全不同,也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前文说了,欧洲小盾舰的远程警戒雷达是用于弥补小盾探测距离近的缺陷,而052C/D作为大盾舰是不需要另外再配备远程警戒雷达的,052C/D的米波雷达工作在VHF波段,主要用于反隐形,这种雷达很少见别国舰艇配备过,是因为我国特殊国情的需要,我国神盾舰现在和将来都可能会直面美国隐形战机的威胁,因此主力防空舰上配备反隐形雷达就很有必要了。另外也没有必要去计较米波雷达没有欧洲SMART-L、S-1850M那样看上去高大上,因为两者根本就是不同类型的雷达。而且我国装备的一向传统是注重实用性而不注重外观,将来就算是升级型号恐怕也不会做的很科幻或上档次,没那个必要。此外米波雷达还有一个重大优势是受气象环境影响小,比如遇到高海况或恶劣天气时,普通雷达的效能将会大幅衰减,而米波雷达的信号损失则会小的多,几乎不受影响。(PS:反隐形和受天气影响小这两大优势也是美国最新E-2D预警机采取UHF波段(分米波)雷达的重要原因)
18.jpg (73.52 KB, 下载次数: 0)
22:03 上传
052D的米波雷达
另外还要介绍一款上篇帖子没有介绍的“盾”——日本出云级的OPS-50。之所以没有介绍是因为这款相控阵雷达至今仍保持着一定的神秘性,且装备范围只限于两艘出云级。OPS-50最大探测距离达到360公里,但其工作波段至今仍是个谜,有人以它是FCS-3的改进型为理由认为是C波段,也有人以阵面大小与探测距离对比分析后而认为是S波段。如果OPS-50工作在S波段,则相当于是接近SPY-1的大盾,性能仍不及中华神盾和宙斯盾;而如果OPS-50是C波段,那这玩意就逆天了,因为C波段相控阵仍处于小盾范围,能把C波段相控阵雷达做出360公里的探测距离并且上舰实用化,这世界上还没人能办到,要知道波长越短的雷达提升探测距离越困难,能做出相当于S波段探测距离的C波段相控阵,这技术水平将让人叹为观止。不过我个人倾向于是S波段,如果OPS-50是C波段,则相当于直接从FCS-3的200公里一步跨越到360公里,很难想象日本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实现如此大的技术跨越,同时还能保证上舰的可靠性。OPS-50更有可能是以FCS-3为基础改变雷达波段而来,如此更容易实现360公里的最大探测距离,从而降低研发难度,加快研发速度,这也更符合OPS-50是FCS-3改进型号这一说法。当然了,不管是S还是C,其实都没什么意义,因为日本下一代防空舰已选定了美国宙斯盾系统,OPS-50就算性能再先进也终将无所作为。日本有雷达却没导弹,这就给了美国卡脖子的机会,美国会帮助你搞自主国防?笑话!OPS-50最终可能和心神一个结局,沦为日本军工自娱自乐的架子货,性能先进与否已没有意义。
19.jpg (52.37 KB, 下载次数: 0)
22:03 上传
出云号的OPS-50雷达
.最后再来谈谈辽宁舰的盾。估计很多人都不明白辽宁舰上四面阵的意义,的确,辽宁舰上的大型四面阵堪称豪华,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刚下水的伊丽莎白女王号,同为6万吨级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采用了诸多先进技术,但在雷达选型上却只上了一座S-1850M大型警戒雷达,该雷达在前文已介绍过,不过是小盾舰的补充产品,性能水平与辽宁舰的4面346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完全不在一个档次。那么辽宁舰的四面大盾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我在上篇帖子里提到过,大型四面阵的作用在于中高空探测,而预警直升机则可用于低空探测,这两者是一对完美搭档。因此在辽宁舰没有配备固定翼预警机的情况下,舰上四面阵可以极大缓解预警直升机的压力,两者配合使用可以实现1+1>2的作战效能,用国内某专家的一句话解释:“这是我国目前能采取的最好的解决方案了(在固定翼预警机上舰前)”,可见辽宁舰上四面阵的重要意义。很多人在对比中印航母战力的时候只顾得去比拼两者的舰载机数量,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配备了大型四面相控阵的辽宁舰的预警指挥能力远不是半残废的超日王号能比的,而且辽宁舰的直-18预警机也远比超日王号的卡-31更先进,设计理念也更符合现代战争的作战理念(关于直-18预和卡-31的技术对比今后我会开一个新帖加以阐述,此处不予赘述)。可以说辽宁舰无论是水面还是空中的预警指挥能力都不是超日王号能比的,包括已经造了个壳出来的印度在建国产航母也没有可比性。不过比较遗憾的一点是辽宁舰没能上052D的346A型相控阵,原因应该是担心当时的346A还不够成熟可靠,出于稳妥考虑最终上了346型,不过即将下水的001A型国产航母应该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20.jpg (58.14 KB, 下载次数: 0)
22:04 上传
辽宁舰上的346型雷达
21.jpg (31.61 KB, 下载次数: 0)
22:05 上传
超日王的主雷达,不多介绍,知道是次品就行了
22.jpg (59.95 KB, 下载次数: 0)
22:06 上传
伊丽莎白女王号吊装S-1850M雷达
23.jpg (55.99 KB, 下载次数: 0)
22:06 上传
福特级的双波段雷达也将是我国航母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于军舰上的那些盾的讨论就到此为止,下篇帖子我将就盾和蛋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敬请期待!...
24.jpg (30.68 KB, 下载次数: 0)
22:07 上传
好文,拜读,学习!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真正的好文章。
期待“关于直-18预和卡-31的技术对比”——看到直-18预的雷达天线比卡-31的小太多,总觉得直-18预在探测能力上不如卡-31,当然这是一个门外汉的想当然,希望大神们用真材实料的干货打脸哈。
航母上装相控阵,这高度是其他主战舰艇无法比拟的。只要是舰艇上的相控阵体制雷达都可以称作“盾”?
科普好文,另外各方面电磁兼容性的解决,楼主能否也说说
好文章,另外航母上装大盾,解决了文中提到雷达高度的问题。
本站声明:本网站所有转载之内容只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本网站纯粹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转所转载之内容,无任何商业意图,如本网站转载稿件涉及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您来函与本站管理员取得联系(联系方式: (只收手机短信) 周一至周六 8:30-17:30 或者电子邮箱)。
Powered by【海军装备】盘点军舰上的那些“盾”
我的图书馆
【海军装备】盘点军舰上的那些“盾”
盘点军舰上的那些盾自从美国宙斯盾开创了大型相控阵雷达上舰的风潮以来,相控阵对于舰上防空的重要意义被各国普遍接受,世界海军大国的新型军舰争相加装各式相控阵雷达,现在下水的新舰要是不顶个“盾”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大体来说,这些各式各样的“盾舰”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大型四面阵、小型四面阵、旋转阵和双波段雷达,本文将试为分析这四种类型“盾舰”各自的优缺点以及舰载相控阵未来的发展方向。伯克级的SPY-1无源相控阵目前研制成功大型四面阵并得到大规模应用的只有中美两家,苏俄的“天空哨兵”连半个都算不上。其中美国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宙斯盾,也就是SPY-1系列无源相控阵雷达,光美国自身就建造了多达数十艘的宙斯盾舰,还出口到日本、韩国、西班牙、挪威和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建造数量最多的一种大型四面相控阵雷达系统,涉及的舰艇型号包括提康德罗加级、伯克级、金刚级、爱宕级、KDX-3、F-100、南森级和霍巴特级。而中国研制成功的是346型和346A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前者对应052C、辽宁舰,后者对应052D。346型有源相控阵雷达346A型有源相控阵雷达有了大型神盾舰的存在,对方空军就难以从中高空发动进攻,而不得不采取难度更大、成本更高的低空突防方式,这将成倍增加对手的攻击难度和攻击成本,从而降低我方舰队的防空压力。当然大型四面相控阵也有缺点,就是体积重量过大,难以安装到较高的位置,因此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较近,再加上大型相控阵大多采用S波段等波长较长、精度较低的雷达波段,容易受海面杂波的干扰,进一步影响了对低空目标的探测与定位,因此大型四面阵存在的意义主要在于中高空探测,低空探测能力差。不过这个问题对中美来说都不算问题,因为中美都有航母和预警机(包括预警直升机),预警机可以有效探测低空来袭目标,其与舰载大型四面相控阵配合使用可保证全空域探测无死角,可以说这两者是一对完美搭档,从这一点讲052C/D和阿利·伯克这种大盾舰就是为了航母编队而生的,当年052C诞生时就注定了中国将来必然是要发展航母的。日本“爱宕”级驱逐舰因此无论是宙斯盾还是中华神盾,大型四面阵更适合中美这种追求发展航母舰队的大国,对其他那些引进宙斯盾的小国(如日韩)来说就有些水土不服了,对这些国家来说小盾更适合一些,尤其是日韩的宙斯盾舰在面临中俄海空军发动的进攻时,其低空探测能力差的缺陷将是致命的,这是我国近年来加强低空突防训练的重要原因。日本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建造了低空探测距离远、精度高的秋月级作为弥补,部分改善了这个致命缺陷,不过韩国却看不到任何动作。韩国的“宙斯盾”舰——世宗大王舰。从这个角度讲,日韩海军仍然是近海海军,脱离了陆基预警机、巡逻机的支援生存力将非常低。另外纠正一些人的错误观点,有些人纠结于052C/D的相控阵安装高度比金刚/爱宕要低,认为这是中国神盾舰的一个缺陷,实际上这种观点完全没有理解大型四面阵存在的意义,前面说了,这种大型相控阵本就是用于探测中高空目标的,对低空目标的探测不但距离近而且精度低,因此去计较那几米的安装高度没有任何意义,等于是两个矮子比个高,与其装高一点还不如把阵面做大一点,能提升中高空的探测距离,而为此牺牲一点安装高度也是值得的,何况你装再高也不如一架预警直升机飞的高。俄制卡-31舰载预警直升机说到预警直升机,不得不提一下我国引进的卡-31,据称一共引进了9架之多,而众所周知辽宁舰上的是直-18预,那这些卡-31上哪去了呢?答案是分配到各驱护舰上了,据称郑州舰已经搭载卡-31预警直升机参加了我国某次海上演习。神盾舰与预警直升机简直是绝配,舰上相控阵负责中高空远程探测,卡-31则负责低空远距补盲,有此组合我海军舰艇编队即使没有航母参加,也具备了全空域的探测与预警能力,将我国舰队防空水平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远不是金刚、爱宕之流能比的。当然引进的卡-31数量有限,而且占了反潜直升机的编制,未来直-18预上大型两栖舰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加尔各答级驱逐舰小型四面阵当前也比较流行,主要的几个代表是萨克森级、七省级、F-361型、加尔各答级和22350型。小型四面阵的特点是重量体积小,适合安装在中轻型舰艇上,且安装高度较高,多采用C波段和X波段,探测精度高,对低空目标探测距离远,但缺点在于阵面小、波长短,导致对中高空目标探测距离近,最大探测距离在200公里左右,与大型相控阵动辄400公里以上的探测距离相比差距明显,因此小盾舰一般都要在后桅杆加装一部大型远程警戒雷达作为补充。加尔各答级的EL/M-2248小盾舰比较适合那些舰队防空压力不大、且没有能力发展航母的小国,各项防空能力比较均衡,既不突出也没有短板,在中高空防空和低空防空之间取得了最佳的平衡,且成本比大型四面阵要低,确实是小国的最佳选择,将来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这里还要多嘴一句,有人以加尔各答号的EL/M-2248安装高度比052D高,作为加尔各答号比052D先进的一个理由,这是非常可笑的。欧洲小盾舰的标志——APAR有源相控阵雷达加尔各答号的EL/M-2248是一个非常奇葩的产物,外观上看上去是一种典型的小盾,但它却工作在S波段,与其他小盾工作在C波段/X波段不同,EL/M-2248更像是一个缩了水的大盾。打个比方,如果说小盾是私家车跑的快,大盾是载重卡车运量大,那EL/M-2248就是一个长了私家车体型的载重卡车,非常不伦不类。可以说EL/M-2248是两头不沾,既没有小盾的探测精度,又没有大盾的探测距离,却集大盾和小盾的缺点于一身。这种奇葩玩意除了印度就只有法国版FREMM护卫舰还在搞,而法国护卫舰是因为成本而妥协,能把这玩意装四部冒充神盾舰全世界就只有印度一家了。22350型护卫舰所以说加尔各答号的相控阵装的高根本就不值得吹嘘,装再高也被精度抵消了,对加尔各答号拦截低空来袭目标帮助不大,跟欧洲正宗的小盾舰没有可比性。而且装的高还存在重心升高、稳性下降的问题,EL/M-2248长宽达到2.2×3.2米,而欧洲小盾如APAR直径仅1米,可见EL/M-2248体型之大,将这样的4部雷达强行安装到桅杆顶部,我们经常能看到加尔各答号“翻车”的图片就丝毫不奇怪了。而且前文说了,配备大型四面阵的神盾舰更适合作为航母的带刀护卫,对于有预警机的海军来说根本不屑于那点安装高度,搞远探测距离的大阵面才是正途,加尔各答号作为一种“小盾舰”(打引号是因为它并不算正常的小盾舰)在印度航母编队中的地位是非常尴尬的,印度人连定位都找不准还谈什么与052D比谁更先进呢?此外,俄罗斯一直难产中的22350的小盾也是很尴尬的存在,俄罗斯又何尝不想做“天空哨兵”2.0版呢,问题是造不出平台,就只能小盾凑和了,无奈啊~~051C上的30N6E1相控阵雷达彼得大帝号上的30N6E1相控阵雷达(红圈内)45型上的桑普森雷达EMPAR雷达旋转阵是相对于四面固定阵而言的一个妥协产物,其主要代表有051C、彼得大帝号、45型、法意合作的地平线级、FREMM型等,对应的雷达型号则为30N6E1、桑普森、EMPAR和武仙座。旋转阵一般采用单面阵或双面阵,配备机械式旋转基座以保证全向覆盖,虽然避免了四面阵配置的高成本,但却影响了数据更新速率,比如法国EMPAR无源相控阵采用单阵面,每分钟旋转60转,其探测周期受旋转速度限制,难以适应高威胁的作战环境,这是旋转阵相比四面阵最大的缺点,而中美神盾舰的四面阵在这种情况下都可以使用其中一面进行连续探测与跟踪。英法选择这种旋转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所面临的海上作战强度远没有中美的高,不过其优点在于成本低、系统重量小,可以安装至桅杆顶端,而且旋转阵即可以是S波段的大型阵(如45型的桑普森),也可以是X波段/C波段的小阵(如地平线级的EMPAR),具体上哪种主要看各国的定位需求与成本考虑。武仙座雷达双波段雷达顾名思义就是一型军舰同时配备两种不同波段的相控阵,相当于将前面说的大盾和小盾同时整合到一个平台上,两种盾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大盾低空探测能力差、精度低的缺陷可以被小盾弥补,而小盾探测距离近的缺陷可由大盾弥补,因此双波段雷达的综合性能将远超传统的大盾舰和小盾舰,相当于是集两种舰的精华于一身,也是防空舰未来的发展趋势。当然,先进的代价就是成本,双波段雷达的成本即使是美国也吃不消,DDG-1000出于控制成本超支的考虑取消了SPY-4远程搜索雷达,导致这种史上最贵的天价驱逐舰也与双波段雷达无缘,而即将问世的伯克III的双波段雷达也有被阉割的风险,还是钱的问题,目前已确定配备双波段雷达的只有福特级航母。秋月级的FCS-3相控阵雷达当然,这世界上还有一种使用双波段雷达的舰型——秋月级。秋月级舰桥上那醒目的大小双盾的确是双波段雷达,可惜跟美国比仅相当于小学生水平。秋月级两个盾中大的一个是C波段,最大探测距离200公里,小的为X波段,用于火控。与“正宗”的双波段雷达比,秋月级的FCS-3面临大盾看不远、小盾装不高的尴尬境地,实际上这个所谓的“双波段雷达”并非日本人本意,日本人最初是打算上国产主动中程弹的,因此FCS-3原本只配了C波段相控阵,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上的是美国ESSM,而ESSM是一种半主动制导的中程弹,FCS-3的C波段雷达无法为ESSM提供照射,无奈之下日本人又补了一面X波段小盾用于火控,这就是秋月级所谓的“双波段雷达”的由来。可见FCS-3的双盾完全是临时拼凑应急的产物,非但不值得吹嘘反而是个笑柄,而且FCS-3相当于用两个盾实现了欧洲小盾舰一个盾的功能,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成本的攀升,再加上没有配备远程警戒雷达,秋月级是无法支持标准-2之类的远程舰空导弹的,不具备远程防空能力,综合性能尚不及以萨克森级为代表的欧洲小盾舰,其所谓的“双波段雷达”沦为一种奇葩性的存在。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好文!盘点军舰上的那些盾 三哥就是笑话
导读:自从美国宙斯盾开创了大型相控阵雷达上舰的风潮以来,相控阵对于舰上防空的重要意义被各国普遍接受,世界海军大国的新型军舰争相加装各式相控阵雷达,现在下水的新舰要是不顶个“盾”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大体来说,这些各式各样的“盾舰”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大型四面阵、小型四面阵、旋转阵和双波段雷达,本文将试为分析这四种类型“盾舰”各自的优缺点以及舰载相控阵未来的发展方向。
  先说大型四面阵,目前研制成功并得到大规模应用的只有中美两家,苏俄的“天空哨兵”连半个都算不上。其中美国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宙斯盾,也就
自从美国宙斯盾开创了大型相控阵雷达上舰的风潮以来,相控阵对于舰上防空的重要意义被各国普遍接受,世界海军大国的新型军舰争相加装各式相控阵雷达,现在下水的新舰要是不顶个“盾”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大体来说,这些各式各样的“盾舰”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大型四面阵、小型四面阵、旋转阵和双波段雷达,本文将试为分析这四种类型“盾舰”各自的优缺点以及舰载相控阵未来的发展方向。先说大型四面阵,目前研制成功并得到大规模应用的只有中美两家,苏俄的“天空哨兵”连半个都算不上。其中美国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宙斯盾,也就是SPY-1系列无源相控阵雷达,光美国自身就建造了多达数十艘的宙斯盾舰,还出口到日本、韩国、西班牙、挪威和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建造数量最多的一种大型四面相控阵雷达系统,涉及的舰艇型号包括提康德罗加级、伯克级、金刚级、爱宕级、KDX-3、F-100、南森级和霍巴特级。而中国研制成功的是346型和346A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前者对应052C、辽宁舰,后者对应052D。美国伯克级的SPY-1无源相控阵大型四面相控阵目前仅有中美两国能够研发并装备(俄罗斯“天空哨兵”只是个失败品),可见其先进程度与研发难度,而且中国346/346A型作为有源相控阵更是比美国SPY-1领先一代,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为中华神盾感到自豪。大型四面阵的意义在哪里呢?首先,其探测距离远,超过400公里,一艘配备大型四面阵的神盾舰可以有效监控很大一片空域,加上四面探测无死角,可为整个舰队撑起有效的防空网。有了大型神盾舰的存在,对方空军就难以从中高空发动进攻,而不得不采取难度更大、成本更高的低空突防方式,这将成倍增加对手的攻击难度和攻击成本,从而降低我方舰队的防空压力。当然大型四面相控阵也有缺点,就是体积重量过大,难以安装到较高的位置,因此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较近,再加上大型相控阵大多采用S波段等波长较长、精度较低的雷达波段,容易受海面杂波的干扰,进一步影响了对低空目标的探测与定位,因此大型四面阵存在的意义主要在于中高空探测,低空探测能力差。不过这个问题对中美来说都不算问题,因为中美都有航母和预警机(包括预警直升机),预警机可以有效探测低空来袭目标,其与舰载大型四面相控阵配合使用可保证全空域探测无死角,可以说这两者是一对完美搭档,从这一点讲052C/D和阿利·伯克这种大盾舰就是为了航母编队而生的,当年052C诞生时就注定了中国将来必然是要发展航母的。因此无论是宙斯盾还是中华神盾,大型四面阵更适合中美这种追求发展航母舰队的大国,对其他那些引进宙斯盾的小国(如日韩)来说就有些水土不服了,对这些国家来说小盾更适合一些,尤其是日韩的宙斯盾舰在面临中俄海空军发动的进攻时,其低空探测能力差的缺陷将是致命的,这是我国近年来加强低空突防训练的重要原因。日本早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建造了低空探测距离远、精度高的秋月级作为弥补,部分改善了这个致命缺陷,不过韩国却看不到任何动作。052D的346A型有源相控阵从这个角度讲,日韩海军仍然是近海海军,脱离了陆基预警机、巡逻机的支援生存力将非常低。另外纠正一些人的错误观点,有些人纠结于052C/D的相控阵安装高度比金刚/爱宕要低,认为这是中国神盾舰的一个缺陷,实际上这种观点完全没有理解大型四面阵存在的意义。前面说了,这种大型相控阵本就是用于探测中高空目标的,对低空目标的探测不但距离近而且精度低,因此去计较那几米的安装高度没有任何意义,等于是两个矮子比个高,与其装高一点还不如把阵面做大一点,能提升中高空的探测距离,而为此牺牲一点安装高度也是值得的,何况你装再高也不如一架预警直升机飞的高。说到预警直升机,不得不提一下我国引进的卡-31,据称一共引进了9架之多,而众所周知辽宁舰上的是直-18预,那这些卡-31上哪去了呢?答案是分配到各驱护舰上了,据称郑州舰已经搭载卡-31预警直升机参加了我国某次海上演习。神盾舰与预警直升机简直是绝配,舰上相控阵负责中高空远程探测,卡-31则负责低空远距补盲,有此组合我海军舰艇编队即使没有航母参加,也具备了全空域的探测与预警能力,将我国舰队防空水平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远不是金刚、爱宕之流能比的。当然引进的卡-31数量有限,而且占了反潜直升机的编制,未来直-18预上大型两栖舰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俄制卡-31舰载预警直升机谈完大盾谈小盾。小型四面阵当前也比较流行,主要的几个代表是萨克森级、七省级、F-361型、加尔各答级和22350型。小型四面阵的特点是重量体积小,适合安装在中轻型舰艇上,且安装高度较高,多采用C波段和X波段,探测精度高,对低空目标探测距离远,但缺点在于阵面小、波长短,导致对中高空目标探测距离近,最大探测距离在200公里左右,与大型相控阵动辄400公里以上的探测距离相比差距明显,因此小盾舰一般都要在后桅杆加装一部大型远程警戒雷达作为补充。小盾舰比较适合那些舰队防空压力不大、且没有能力发展航母的小国,各项防空能力比较均衡,既不突出也没有短板,在中高空防空和低空防空之间取得了最佳的平衡,且成本比大型四面阵要低,确实是小国的最佳选择,将来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这里还要多嘴一句,有人以加尔各答号的EL/M-2248安装高度比052D高,作为加尔各答号比052D先进的一个理由,这是非常可笑的。加尔各答号的EL/M-2248是一个非常奇葩的产物,外观上看上去是一种典型的小盾,但它却工作在S波段,与其他小盾工作在C波段/X波段不同,EL/M-2248更像是一个缩了水的大盾。打个比方,如果说小盾是私家车跑的快,大盾是载重卡车运量大,那EL/M-2248就是一个长了私家车体型的载重卡车,非常不伦不类。可以说EL/M-2248是两头不沾,既没有小盾的探测精度,又没有大盾的探测距离,却集大盾和小盾的缺点于一身。这种奇葩玩意除了印度就只有法国版FREMM护卫舰还在搞,而法国护卫舰是因为成本而妥协,能把这玩意装四部冒充神盾舰全世界就只有印度一家了。加尔各答级的EL/M-2248所以说加尔各答号的相控阵装的高根本就不值得吹嘘,装再高也被精度抵消了,对加尔各答号拦截低空来袭目标帮助不大,跟欧洲正宗的小盾舰没有可比性。而且装的高还存在重心升高、稳性下降的问题,EL/M-2248长宽达到2.2×3.2米,而欧洲小盾如APAR直径仅1米,可见EL/M-2248体型之大,将这样的4部雷达强行安装到桅杆顶部,我们经常能看到加尔各答号“翻车”的图片就丝毫不奇怪了。而且前文说了,配备大型四面阵的神盾舰更适合作为航母的带刀护卫,对于有预警机的海军来说根本不屑于那点安装高度,搞远探测距离的大阵面才是正途,加尔各答号作为一种“小盾舰”(打引号是因为它并不算正常的小盾舰)在印度航母编队中的地位是非常尴尬的,印度人连定位都找不准还谈什么与052D比谁更先进呢?此外,俄罗斯一直难产中的22350的小盾也是很尴尬的存在,俄罗斯又何尝不想搞“天空哨兵”2.0版呢,问题是造不出平台,就只能小盾凑和了,无奈啊~~接着谈旋转阵,旋转阵是相对于四面固定阵而言的一个妥协产物,其主要代表有051C、彼得大帝号、45型、法意合作的地平线级、FREMM型等,对应的雷达型号则为30N6E1、桑普森、EMPAR和武仙座。旋转阵一般采用单面阵或双面阵,配备机械式旋转基座以保证全向覆盖,虽然避免了四面阵配置的高成本,但却影响了数据更新速率,比如法国EMPAR无源相控阵采用单阵面,每分钟旋转60转,其探测周期受旋转速度限制,难以适应高威胁的作战环境,这是旋转阵相比四面阵最大的缺点,而中美神盾舰的四面阵在这种情况下都可以使用其中一面进行连续探测与跟踪。英法选择这种旋转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所面临的海上作战强度远没有中美的高,不过其优点在于成本低、系统重量小,可以安装至桅杆顶端,而且旋转阵即可以是S波段的大型阵(如45型的桑普森),也可以是X波段/C波段的小阵(如地平线级的EMPAR),具体上哪种主要看各国的定位需求与成本考虑。。另外还有一个重要角色没有介绍,就是日本秋月级的FCS-3有源相控阵雷达,这玩意既可以算作双波段雷达,但从功能上讲却又只相当于小盾,下面再详细介绍。如果把这些各式各样的“盾”的综合作战性能作一个排序的话,大致如下:346/346A>SPY-1>桑普森>FCS-3>APAR>EL/M-2248>EMPAR>30N6E1>武仙座。(注:“天空哨兵”性能不可靠未记入;22350型的小盾性能尚未公开未记入;此性能排序只代表雷达型号水平,不代表军舰性能水平)疑似中国055导弹驱逐舰陆上模型预留的孔洞最后登场的也是要重点介绍的——双波段雷达。双波段雷达顾名思义就是一型军舰同时配备两种不同波段的相控阵,相当于将前面说的大盾和小盾同时整合到一个平台上,两种盾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大盾低空探测能力差、精度低的缺陷可以被小盾弥补,而小盾探测距离近的缺陷可由大盾弥补,因此双波段雷达的综合性能将远超传统的大盾舰和小盾舰,相当于是集两种舰的精华于一身,也是防空舰未来的发展趋势。当然,先进的代价就是成本,双波段雷达的成本即使是美国也吃不消,DDG-1000出于控制成本超支的考虑取消了SPY-4远程搜索雷达,导致这种史上最贵的天价驱逐舰也与双波段雷达无缘,而即将问世的伯克III的双波段雷达也有被阉割的风险,还是钱的问题,目前已确定配备双波段雷达的只有福特级航母。当然,这世界上还有一种使用双波段雷达的舰型——秋月级。秋月级舰桥上那醒目的大小双盾的确是双波段雷达,可惜跟美国比仅相当于小学生水平。秋月级两个盾中大的一个是C波段,最大探测距离200公里,小的为X波段,用于火控。与“正宗”的双波段雷达比,秋月级的FCS-3面临大盾看不远、小盾装不高的尴尬境地,实际上这个所谓的“双波段雷达”并非日本人本意,日本人最初是打算上国产主动中程弹的,因此FCS-3原本只配了C波段相控阵,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上的是美国ESSM,而ESSM是一种半主动制导的中程弹,FCS-3的C波段雷达无法为ESSM提供照射,无奈之下日本人又补了一面X波段小盾用于火控,这就是秋月级所谓的“双波段雷达”的由来。可见FCS-3的双盾完全是临时拼凑应急的产物,非但不值得吹嘘反而是个笑柄,而且FCS-3相当于用两个盾实现了欧洲小盾舰一个盾的功能,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成本的攀升,再加上没有配备远程警戒雷达,秋月级是无法支持标准-2之类的远程舰空导弹的,不具备远程防空能力,综合性能尚不及以萨克森级为代表的欧洲小盾舰,其所谓的“双波段雷达”沦为一种奇葩性的存在。通知:发布军事话题看大家热议欢迎来社区
猜你感兴趣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相矛盾意思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