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买房还是买保险是否可以累积买保险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 。
查看: 6227|回复: 12
超过这个时间段,在苏州买了房也不一定能落户!
本帖最后由 吴江周耀辉 于
12:23 编辑
据统计,苏州常住人口达到1300万,其中近700万都是外来人口,对于外来人员来说,想在苏州发展,落户是绕不开的一步。可是有一张苏州户口有多难?
今年4月据《中国社会体制改革报告》中显示,全国10大最难拿户口城市,苏州排名第八!一般来说通过买房子入户是新苏州人的不二之选,大家也是这样做的。
然而7月20日,苏州市政府发布了“正式版”的《苏州市户籍准入管理办法》,新苏州人要注意了——不注意这个时间段,可能你在苏州买了房也不能入户了!
一定要在今年年底前获得房屋所有权证
当然,这是针对需要购房入户的新苏州人来说的
自苏州实施积分入户政策之后,很多苏州小伙伴都很关心“购房落户”是否还能有效。“正式版”的《苏州市户籍准入管理办法》经市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终于在日印发公布,将于日起实施。
640_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 (1).jpg (52.73 KB, 下载次数: 1)
11:55 上传
从新公布的《苏州市户籍准入管理办法》看,“积分入户”和“购房落户”并存,分别在“第十条”和“第十一条”中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但是办法的“第十一条”中明确“购房落户”的时间,要求“购买市区成套商品住房75平方米以上,并于日前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
神马?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说在今年12月31日之后
没有拿到所有权证书即使符合条件也没有办法入户?
新的户籍准入管理办法里的第十一条就是这样写的↓
640.png (103.64 KB, 下载次数: 0)
11:56 上传
如果在日之后才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能否“购房落户”呢?
深度君向苏州市户政管理咨询处电话(94)进行了咨询,根据电话回复,在日之后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无法直接按照“购买成套商品住宅75平方米以上”的方式落户,但是可以通过“积分入户”或者其它方式落户。
640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 (2).jpg (36.57 KB, 下载次数: 0)
11:58 上传
也就是说,
如果深度君在当天拿到了房屋的所有权证书,
满足购房入户的所有条件,
也是白搭!
所以想要通过购房入户的小伙伴抓紧了!
苏州的购房入户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正式的《苏州市户籍准入管理办法》适用于吴中区、相城区、姑苏区、工业园区和高新区。9月1日后,自日起施行的《苏州市户籍准入登记暂行办法(修订)》(苏府〔号)同时废止。
明年开始只能积分入户了
问题来了,如果以后购房入户这条路断了,还有哪条可行的方法入户呢?那当然是积分入户了!
事实上,《苏州市流动人口积分管理办法》已于日起实行。今年7月4日,全市苏州首张积分户籍准入卡发出!
640_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 (2).jpg (91.61 KB, 下载次数: 0)
11:59 上传
简单来说,积分入户就是当新苏州人在苏州居住满一定年限、参加社会保险、承担社会公益活动后,经本人申请,可纳入本市流动人口积分管理。积分累计排名靠前的申请人,可以通过积分排名享受相应的户籍准入、子女入学、子女参加苏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等公共服务待遇。
新苏州人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拿到这张卡?
根据日起实施的《苏州市流动人口积分户籍准入实施细则》中“第四条 申请人应具备以下条件”的相关规定,“(一)申请时在本市市区范围内,参加社会保险、已办理居住证且连续合法居住一年以上(含一年);
640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 (3).jpg (125.33 KB, 下载次数: 0)
12:00 上传
(二)在市区范围内拥合法稳定住所且人均住房面积达到市区住房保障准入标准;合法稳定住所是指:属于自己的房屋所有权的成套住宅房,租住的属公有产权房并领取使用权的房屋。共有产权房(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共有除外)、非居住房、商业用房不得申请迁移。”
640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 (4).jpg (204.53 KB, 下载次数: 0)
12:04 上传
据苏州市户政管理部门,目前苏州市住建部门公布的市区住房保障准入标准是“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8平方米”。其实跟之前的75平方米相比,在苏州买房的“面积”条件放宽了。
满足这两个条件之后,就要拼分数了!
积分管理总积分=基础分+附加分+扣减分
640_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 (3).jpg (92.83 KB, 下载次数: 0)
12:07 上传
NO.1&&基础分
(一)居住情况积分=房产情况得分+办理居住证年限得分。房产情况。得分标准:本人、配偶或未成年子女在苏州市区(以下市区均不包含吴江区)拥有自有产权房建筑面积超过75㎡(含75㎡)且居住的为60分,75㎡以上的每增加25㎡加20分;多套房面积可累计计算,总分不超200分。”
(二)按照规定,积分基本来自个人自身情况、诚信记录、实际贡献和职业技能四个方面。
NO.2&&附加分
看计划生育情况、发明创造、表彰奖励、社会贡献、投资纳税、公共卫生等。比如女性符合计划生育,积极参加苏州的无偿献血、男性参加“义警”团队、在全国业余赛事中获得名次等事项都可以获得积分!
NO.3&&扣减分
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是万万不能做的!举个例子,本人或配偶从事非法为他人施行计划生育手术、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扣50分。
其实简单总结一下,如果新苏州人想成功地通过积分入户,这些规则是一定要遵守的↓
每月定闹钟都要完成的!
1、社保(五险)一定要缴:每满1月加5分;
2、公积金一定要缴:每满1年加5分;
3、居住证越早办越好:每满1年加30分;
4、接受计划生育:符合政策并出具证明的加100分;
5、积极公益:做义工最高可加50分,捐赠、献血、做义警都可加分
稍稍加油也完全可以的!
1、年龄有限定(18周岁-40周岁加10分);
2、学历越高越好:大专可加30分,随学历依次拔高,博士研究生可加400分!
3、房子越大越好:大于等于75㎡60分,75㎡以上部分,每超过25㎡加20分;
4、有亲属捐献遗体:家中捐献遗体(或器官、角膜)的,如果是他的直系亲属可加80分;公益性岗位:在苏州从事环境卫生等岗位的加30分。
打死都不能做的!
1、不能违反计划生育:一经发现,扣50分;
2、不能有失信行为:每违反一项扣30或50分不等;
3、不能违法犯罪:每违反一项扣50、100、200分不等
不管如何,作为新苏州人的你,请努力加油喔,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生活吧!也不用太过于紧张啦,快喝杯衍悦压压惊~
内容来源:深度苏州&&微信号:sdsz0512
据说吴江不算
据说吴江不算
来自手机客户端
因为吴江不是苏州的
我13年办人才引进,随随便便入户苏州
吴江也是吧?
限制穷地方的外地狗入内,政府英明
头像被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户籍真的这么重要么?
现在农村户口好还是城镇户口好?
觉得对吴江房产市场是个利好。吴江应该还是原来的政策,不会执行苏州政策的,苏州上班吴江买房又不能参加吴江的积分,吴江取消购房落户苏州上班的那些人估计就不会来吴江买房了,没有落户渠道嘛!昆山更不可能了,多少上海上班的外地人在昆山买房呀!
在本论坛发布谣言、色情、反动等内容将依法严肃处理,区公安局举报电话: 。
Powered by
东太湖论坛中发表的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东太湖论坛支持或反对此观点。
如果在论坛中有网民发表的不实内容,侵害到您个人或者团体的合法权益,请您积极投诉。
如果您认为情节严重,您可以向警方报案,我们将积极配合公安、按法律程序处理造谣者。
赞助合作: 1 90111 客服QQ:
发现网络谣言请及时向区公安局举报,举报电话:6您所在的位置: >
苏州昆山买房落户必读政策
 发布时间: 07:2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核心提示:苏州昆山买房落户必读政策
  中心解说:苏州的发展离不开外地人,越来越多的外地人亦看好苏州这座宜居之城。外地人在苏州买房定居,首要面临的问题就是购房入户,户口问题不解决将是十分麻烦的一桩事情。苏州购房入户的政策是什么?在苏州购房入户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呢?
1、现在苏州的落户条件是什么?
目前外地来苏州购房、就业人员落户苏州执行以下政策: 1.如果你毕业时已入苏州集体户口,不受面积和其他条件的限制。2.如果你是外地户口,要求及操作流程如下:购买市区成套商品住房75平方米以上,取得房屋所有权证3年以上,且被单位合法聘用3年以上,按规定参加社保3年以上,具有合法稳定的经济收入的,允许其本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整户迁入。
2、你好!我是苏州集体户口,但是之前一直没有上班。去年开始上班,只缴纳了5个月的社保,如果我现在申请贷款买房的话,可以有资格吗?
集体户口可以买房,但公积金贷款的话,需社保公积金连续缴满一年,商业贷款就得问银行咯,还要看个人经济情况。
3、一般购买开发商的一手房,是先递交房贷审批,等通过后再交首付,还是先交首付,再给银行递交房贷申请?
一般来说,签署购房合同的时候,就把办理贷款的资料交上去。但是,提醒下,在买房之前个人先去银行咨询一下自己可不可以贷款。至于交首付,一般购房协议上会有交付时间的要求。
4、本人社保未满一年,有集体户口,所以能买房,但是无法用公积金贷款,请问买房后,有什么办法能把现有的公积金提取出来吗?
购房一年以内,本人带购房合同、首付款发票、契税完税证明、公积金卡、身份证等相关证明到所属的公积金中心办理即可。
5、有一套小房子都不是本地户口,夫妻共有,老公是主贷款人,现在离婚小房子全部归老公所有,以老婆名义去买房(她名下无房无贷款记录),请问是按照三成来付吗?可以买房吗?
确认当初贷款只有老公一个人贷,无老婆共同贷款,查一下老婆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记录。如果家庭名下是无房无贷的记录,符合外地户籍购房条件的话,那就是首套了。
6、已在相城区买房,产证还没出来,是否能上就近公办幼儿园?
您好,幼儿园属非义务教育阶段,家长可根据工作、居住、看护等情况联系相关幼儿园。幼儿园招生严格按照&相对就近&、&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优先&的原则进行,依次满足辖区内符合招生条件的适龄幼儿入园。
7、我把唯一的一套房子卖了!想换一套120平的契税要几个点,满5年的房子?
目前,对个人购买90平方米以上,144平方米以下,且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普通住宅,按1.5%税率征收契税。
8、目前吴江已经并入苏州,在吴江买房子,但社保在吴中区,可以转户口吗?如果目前不能,吴江并入5年以后可以吗?
如果您在吴江购买的成套住宅房面积达到75平方米以上,取得房屋所有权证3年以上,被吴中区的单位合法聘录用3年以上,同时段参加社会保险的,可以携带房屋所有权证、社保证明、户口簿、身份证等材料至吴江所购房屋所属派出所提出户口迁移申请。
9、买房定金1万,认购书已签,能退吗?
看约定情况,尽量跟开发商协商,一般情况下定金是不退的,如有疑义,可借助法律咨询。
10、本人目前社保不满一年,也无苏州户口,想在吴江买房,限购吗?
吴江之前不属于限购城市范围,合并到苏州后楼市政策五年不变的,所以应该是不限购的。
第一类:由苏州公安机关受理的
  1、在市区个人投资实收资本人民币100万元以上,并合法经营3年以上,或近3年累计纳税人民币20万元以上,按规定参加社保3年以上,并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人员,允许其本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整户迁入;
  2、购买市区成套商品住房75平方米以上,取得房屋所有权证3年以上,且被单位合法聘录用3年以上,按规定参加社保3年以上,具有合法稳定经济收入的,允许其本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整户迁入;购房入户所需要的材料见文末的图片。
  3、购买市区成套商品住房75平方米以上,取得房屋所有权证3年以上,在市区经商、兴办企业3年以上,近3年累计纳税5万元以上,按规定参加社保3年以上,允许其本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整户迁入;
  4、投靠父亲或母亲的未成年子女;
  5、结婚后需投靠的外市无业城镇或农村配偶;
  6、需投靠子女的城镇退休(无业)父母或农村男60周岁、女50周岁以上的父母;7符合准入迁移后的人员申请父母投靠的,需自迁入后满5年以上方可提出投靠子女申请迁移,且迁入后人均住房面积和生活保障水平不低于苏州市最低标准;
第二类:通过苏州市或县级市人事局受理
  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
  2、在国外、境外取得学位的留学人员;
  3、具有中级职称或本科学历,且年龄男性40周岁以下、女性35周岁以下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4、被单位合法聘用(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并办理特聘工作证),连续工作满2年以上,同时段交纳社保、医保、公积金,具有大专或中专学历且年龄在30周岁以下,并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人员;
  5、按照毕业生就业政策,接收安置的毕业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及苏州市生源的大中专毕业生;
  6、因家庭实际困难需要照顾父母、配偶而调动的在职干部及符合随迁条件的配偶和未成年或待业未婚子女;
第三类:苏州市或县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受理
  1、因家庭实际困难需要照顾父母、配偶而调动的在职职工及符合随迁条件的配偶和未成年或待业未婚子女;
  2、生产急需,经考核符合要求引进的技术、管理人员;
  3、按照毕业生就业政策,接收安置毕业的苏州市生源技(职)校毕业生;
  4、往届技(职)校毕业生被单位合法录用,参加社保、医保、公积金,年龄在30周岁以下,工作满2年,并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
  第四类:由苏州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受理
  除吴江地区,参加社会保险、已办理居住证且连续合法居住一年以上(含一年)的流动人口,经本人申请,纳入本市流动人口积分管理。
苏州购房入户的政策:
  1.如果你毕业时已入苏州集体户口,不受面积和其他条件的限制。
  2.如果你是外地户口,必须要房屋面积大于等于75平,取得房产证三年,连续交三年社保。
  购买市区成套商品住房75平方米以上,取得房屋所有权证3年以上,且被单位合法聘录用3年以上,按规定参加社保3年以上,具有合法稳定的经济收入的,允许其本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整户迁入。申请迁移人需提供:身份证明、房屋产权证、土地证、劳动合同书、参保证明、工资收入证明、户籍证明、婚姻状况证明、家庭成员关系证明、独生子女证、无业证明(户籍地)、已婚育龄妇女须提供《计划生育服务卡》或《全国流动人员婚育证明》。
  请提供材料原件、复印件至行政服务中心申请办理。
  目前,苏州对购房落户的房屋面积限制方面规定为75平米,这一条件有望放宽,具体的实施措施还需要等待。
  【苏州购房入户16大问题解答】
  1、购房入户的基本条件?
  答:按照《苏州市户籍准入登记暂行办法》的规定,购买苏州市区成套商品住房75平方米以上,取得房屋所有权证3年以上,且被单位合法聘录用3年以上,按规定参加社保3年以上,具有合法稳定经济收入的,允许其本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整户迁入。
  2、为什么要限制5年才能让父母户口迁来苏州?
  答:2007年我市出台的《苏州市户籍准入暂行办法》第八条第6款规定:需投靠子女的城镇退休(无业)父母或农村男60周岁、女50周岁以上的父母申请人需取得5年以上苏州户籍。制定此条规定是市政府出于统筹苏州城市资源分配所考虑,同时考虑到苏州城市的综合承载力。目前《苏州市户籍准入暂行办法》仍在执行之中,还请理解。
  3、苏州集体户口可以购房入户吗?
  答:如果你属于单位集体户口,那么在你购房并取得房屋产权证后,可以将你的户口从单位集体户迁至所购住房内。待你户口迁至你的住房后,可以申请你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投靠迁入。
  4、户口在人才市场,买房需要什么条件可以落户?
  答:户口暂时挂在人才市场的集体户口人员,购买成套住宅房(面积不限)并取得房产证后,即可将户口迁至所购买的住宅中。
  5、新生儿户籍申报有什么规定吗?
  答:《江苏省常住户口登记管理规定(试行)》第二十三条规定:婴儿(包括超计划生育、非婚生育的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婴儿监护人或者户主向婴儿父亲或者母亲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出生登记,并提交以下材料:(一)出生医学证明;(二)父母双方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三)父母结婚证(非婚生的除外)。无出生医学证明的,当事人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补发。
  6、非婚生子女该如何申报户口?
  答:根据《江苏省常住户口登记管理规定(试行)》的相关条款,婴儿(包括超计划生育、非婚生育的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婴儿监护人或者户主向婴儿父亲或者母亲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出生登记,并提交以下材料:(一)出生医学证明;(二)父母双方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三)父母结婚证(非婚生的除外)。公安机关办理出生申报登记,发现超计划生育情形的,应当将超计划生育情况通报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非婚生育子女与超计划生育同样需向人口与计生部门通报。
  7、二手房买卖中户口问题?
  答:居民将原有房屋出售,可将户口迁到本人单位集体户或亲友处,凭房屋买卖契约、亲友同意落户证明办理。居民购买二手房,已取得房屋所有权,符合户口准入条件的,可以将其户口迁入购买的二手房,原房主户口没有迁出,不影响购房人入户。
  8、小孩改名要符合什么条件?
  答:根据《江苏省常住人口登记管理规定》中有关变更姓名的相关条款,未成年人变更姓名的,应当经未成年人父母双方或者监护人协商一致,提出书面申请,提供户口薄、身份证等证件至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申请办理。
  9、外地身份证能在苏州补办吗?
  答:按规定,应当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申请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如确实因为特殊原因无法回户籍地派出所办理的,可以在苏州拍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照片,通过存储介质(光盘、U盘)或经网络传输给所在户籍地的亲属,并由本人写出书面委托书,请户籍地亲属在本人户籍地派出所申请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10、现在我们苏州,婴儿能否办理身份证?如果可以办理,需要带什么材料?是去派出所还是到行政中心办?还有,婴儿身份证有效期是几年?
  答:法律规定,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由监护人代为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发给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证。苏州古城区的,你可以携带户口本陪同小孩到区行政中心(原沧浪、平江、金阊行政中心)办理。由于办理身份证要当场拍摄标准第二代身份证照片,小孩年龄太小的话可能无法确保照片质量,如果你小孩年龄太小,建议你暂缓几年办理。
  11、持居住证可以享受哪些好处?
  答:居住证是一个管理的引擎,该制度实施后,各职能部门正在努力根据相关规定跟进对新市民服务的层次,居住证的&含金量&正在不断得到充实。目前,居住证已在公安局交警部门、计生委、教育局、社保和园林部门等得到广泛应用,新市民持居住证可在苏州考取机动车驾照、购车上牌;可享受免费职业介绍以及免费就业培训,与本地职工同样参保享受同等待遇;和本地人一样享受各项计生服务、办理园林年卡、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等福利待遇。
  12、居住证遗失后能否补领?如何补领?
  答:根据《苏州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居住证遗失、损坏的,居住证持有人应当及时申请补领或者换领。补领或者换领居住证,应当缴纳证件工本费,工本费标准按照省有关规定执行。&因此,居住证领取以后发生遗失是可以补领的。请您携带本人身份证、现居住地证明材料(例如租房合同、房产证等)前往现居住地所属社区受理点补办居住证。由于目前省里对居住证工本费标准尚未核定完成,因此现阶段全市范围内居住证补领暂时免收工本费。
  13、办理居住证的收费吗?
  答:申领居住证和办理居住证签注不收取费用。居住证遗失、损坏或者居住证主要信息发生变更影响使用功能的,居住证持有人应当及时申请补领或者换领。补领或者换领居住证,应当缴纳证件工本费,工本费标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14、如何办理居住地住址变更手续?
  答:流动人口在苏州大市范围内更换居住地址后,应当在十日内持有效身份证件、原居住证和现居住地居住证明材料(租房合同、房产证等),前往现居住地居住证受理点办理居住地址变更手续。居住证不用更换,仅在卡内芯片中变更居住地址。居住证上的居住地址只反映首次领证地址。
  15、居住证在哪里办理?
  答:为方便流动人口申办居住证,我们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综治工作中心、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和集宿区等共设立了1261个居住证受理点。大多数的居住证受理点都设在社区、村委会内的警务室中,流动人口也可以通过苏州市公安局网上办事大厅查询自己居住地所属的受理点。
  16、申办居住证应当提交哪些材料?
  答:申领短期居住证的人员需提供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固定居住处所证明材料(房产证或住房租赁合同或单位租房证明)。不满49周岁的已婚女性应当提供《婚育证明》或《苏州市非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卡》。
  申领居住证的人员除了提供以上材料,还应提供将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相关证明材料,例如本人姓名的房产证、半年以上期限的房屋租赁合同或者劳动合同、营业执照等证明材料。
因此大家知道了的购房落户条件,所以有任何信息请咨询我们网站。
责任编辑:hudong
24小时点击排行  首先自我介绍下,本人08年毕业后一直从事于技术行业,外地人,以前上班时工厂宿舍超市三点一线,社会阅历比较少,所以去年10月份刚到上海来网上找工作时就被一个什么什么总的介绍给了另一个什么什么总的,中间的过程不多说了,其实大部分人进入保险代理人这行的都是同样的方式。
  废话少说,直接切入主题,希望大家认真点看,特别是两类人,一类是那些想买保险的而又对保险了解不多的,这类人一定要一字不漏的看,因为很多保险专业用语你们不是很懂,你们要么认真看,要么关贴子走人,另一类就是保险代理营销人了。
  我喜欢用数据说话,所以下面都是我认真计算过的数据,我举的例子是以每年投入10130元,投入10年,共投入101300元为例,理财方式为二种,一是存银行定期,另一种是购买某保险公司热销的某理财型保险产品。现在银行利息我用网站上刚找到的数据:整存整取
5.00,当然银行存款收益大家都会算,我就不多说了。购买保险,为了便于长期比较,我选的是0岁男孩,每年交10130,交10年,共交保费101300元,基本保额为50000元。
理财型保险产品也简单介绍下:
  产品全名
XXXX两全保险(分红型)
  投保年龄
出生满28天——60周岁
  保险期间
合同生效日至被保险人年满80周岁。
  保险责任
1,生存保险金:被保险人每满两周年返还基本保额的7%; 被保险人年满80周岁返还2倍基本保额,合同终止。 2,身故保障金:被保险人18周岁前身故,返还所交保费并以2.5单利计息,被保险人18周岁后身故,给付2倍基本保额。
  下面我给对保险了解不多人的解释下几个比较容易被卖保险的忽悠的名词,如果自认为比较专业到保险代理人这段可以跳过去不看:
  (1)基本保额:注意基本保额并不是所交的保费的总和,而是保险公司规定的,如上面的例子,交纳10W多,基本保额为5W,据我所见,很多人会把基本保额理解为所要交的总保费,甚至有的人还理所当然的认为基本保额比所交的保费还多。因此80岁时保险合同到期返还2倍基本保额就就是10W元,没有自己所交的保费多。
楼主发言:36次 发图:3张 | 更多
  (2)现金价值:保单的现金价值就是所交保费扣除各种成本(包括卖保险人的佣金,主任,经理等人的提成,以及保险公司内部的运营成本,如房租水电)后剩余的钱,也就是买保险的人如果退保后能拿到手的钱,依然以我上面举到的例子为例:
  第1年客户交10130元的保费,累积保费10130元,现金价值为3955元;
  第2年客户交10130元的保费,累积保费20260元,现金价值为6365元;
  依此类推:
  第5年客户交10130元的保费,累积保费50650元,现金价值为23465元;
  第10年客户交10130元的保费,累积保费101300元,现金价值为55775元;
  第20年客户交10130元的保费,累积保费101300元,现金价值为58195元;
  第50年客户交10130元的保费,累积保费101300元,现金价值为71795元;
  第80年客户交10130元的保费,累积保费101300元,现金价值为100000元;
  (注,以上数据为我从计划书里面摘抄,无任何修改成分,如有需要,欢迎私信留邮箱,我可以发给你计划书原件。)
现金价值即退保时能拿到的钱。现金价值这一项对于卖保险的很敏感,一般如果客户不问到这一项时代理人是不会给客户讲的,如果被问到他们是会想出各种方法来解释,反正在客户没签合同没过犹豫期之前大部分卖保险的是不会告诉客户现金价值就是退保时能拿到的钱这个事实的。当然如果犹豫期过了客户要退保,卖保险的马上又会拿现金价值这一项来吓唬要退保的人,美其名曰:尽量帮客户减少损失。
  (3)保单贷款:保单贷款是可以用合同现金价值的80%来贷款的,而不是以所交保费的80%来贷款。例子同上,客户第一年交保费10130元后,如果急用钱,又不想退保,那么就选择保单贷款,可以取得的最大贷款金额为3955*80%=3164。随着保单现金价值的增加,贷款额度依此类推。既然是贷款,那就有利息,目前保单贷款的利息是以5%计算。
  (4)红利:每份分红型保单都有这样一名话: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实际分红情况以平安公司实际经营状况为准,特提醒客户注意。懂得多的可能还知道国家规定保险公司要将分红险盈利后的可分配盈余的70%用于红利分配,这话没问题,但是你必须每一个字都要看到清楚。首先,红利分配的依据是什么?现金价值。如上所述,假如某保险公司今年分红险盈利10%,那么保险公司会先将其中的一部分(比如2%计算吧,具体多少要看保险公司的脸色)用于运营成本(比如投资有功的人员的奖励,高管奖励和其它),然后剩下的8%就是用来分红吗?错了,8%是可分配盈余,实际上是以可分配盈余的70%用于红得分配,这样算下来,投资收益10%,可分配的就是8%*70*=5.6了%。有的人会说分红息率5.6%定好了,比银行5%的高,还行,那我交了10130的保费,可以得到的分红金就是567元了。其实你又错了,分红是以现金价值为依据,交10130的保费,现金价值为3955元,那么你的分红就是%=221元。君不见,前几年媒体披露的马明哲(某保险公司董事长)的6000万人发币的年薪是怎么来的,至于现在是多少,我的理解肯定是只升不降了。
(注:如果有人问我计划书上面的红利分配和现金价值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应该来问我,因为这涉及到保险公司的核心机密了。在保险公司,很多人认为精算师是一个神秘的职业,很多卖保险的碰到不能回答的客户的问题,就是一句“这是由精算师算出来的”来回答。)
  (5)复利 即利滚利,我们公司每周都会举办产述会,来的人都是老头老太太,讲理财产品时,很多人一听到利滚利眼睛就直了,因为他们说银行不能利滚利。依我前面举例,保险条约规定,生存金和红利可以选择以利滚利方式存款,目前复利的年利率是3%,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相同。3%的复利收益永远也比不过9%的单利,100元钱存两年,选择3%的复利到期收益为:100*(1 3%)(1 3%)=106.09,选择3.9%二年期的存款方式到期收益为:100*3.9%*2 100=107.8。同理3%复利比不过三年期4.5%的单利率,更比不过五年期5%的单利率了,而且时间越长差距越明显。
  下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我做了一个表格把这两种理财方式的收益呈现给大家,你们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这两种理财方式的收益:  
  上表中保险产品所列出的利益数据是在客户的生存金和红利都没有领取而采取累积生息(即利滚利)方式下的数据,分红选取的是中档分红水平,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如果投保客户不发生保险事故(即死亡),那么他的收益从第一年的4067元开始,到80年合同结束时有2,939,987元;若中途发生保险事故,他的收益则是从10,495元到1,099,000元。而存银行,他的收益则从10434元到80年结束可以拿到2,939,987元。也就是说,该客户如果能活到80岁,那么他把这笔钱存银行的收益会比买保险多出差不多有200万元;如果发生死亡事故,那么客户在18岁之前收益才能超存银行那么一点点,之后过了18岁,无论生与死,收益与存银行相比,只会越拉越大。  下面选取几行如下:
  第20年,银行总收益20.2万元;保险生存利益13.4万,死亡利益17.2万;
  第40年,银行总收益49.3万元;保险生存利益29.2万,死亡利益32.3万;
  第60年,银行总收益120.4万元;保险生存利益58.0万,死亡利益59.8万;
  第80年,银行总收益293.9万元;保险生存利益110.3万,死亡利益109.9万;  注意:生存利益和死亡利益只能选取一项,不可兼得,对保险不了解的不要发生误解!
  今天 最后简单说几句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窥一斑可见全豹,通过对这种理财型保险与银行收益的对比,就可以知道这个保险公司的其它理财型的收益也是在同一个水平的(事实也确实如此,我都计算过的),进而可以推断出国内整个保险行业的所有与分红,返还挂钩的保险理财产品其实都大同小异了。   (2)"现在银行处于降息期,未来的银行利率可能和欧美日一样降为零,这样你就知道保险的好处了。"----如果卖保险的人对客户说这句话,你就可以赶他出门了。我的理解是,这话一定是保险公司培训洗脑或者他师傅教给他说的话,说这话的人肯定是个没有主见的人。生活在CHIAN,处处都是要有特色的,不要拿欧美日的今天比作***的明天,即使有那一天,首先就得把“特色”两上字去掉才行。
  (3)这款产品的收益既然连银行的定期存款收益都比不过,甚至只有定期存款的三分之一,那么有的卖保险的就要说这是保险,不是理财,是有保障功能的。。。。合同上写的很明白,这产品的赔付责任是被保险人死亡,通过计划书可以看到,在被保险人18岁之前死亡,退还所交保费并以2.5%单利计息,再加上返还的钱和红利,比存银行高出一点点,具体多少见上面表格,但是你要想得到这钱必须是人死了才有,没死就只能拿退保费;如果被保险人18岁之后死亡那他就连本金也拿不回来,合同上写明赔付双倍保额,当时交的保费是101300元,保额就是50000元,死亡赔付0000元,还亏了1300元(在相同保额的情况下,年龄越大所交保费越多,交费期结束亏的也越多)。  (4)有的跨国保险公司代理人会给客户讲在国内卖的保险产品条款和国外是一致的,甚至连返还额度分红水平也完全相同。----这话我相信是真的,国外银行存款利率不到1%的很多,但是他们的通胀率都不到3%,可是国内呢,至少年均10%是有的吧,特别是二师兄的身价,前几天在新闻里看到的说法是在去年最后的三个月时间里就涨了10%。
  (5)有人说某保险公司是非法集资,我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拿上述所讲理财型的保险来说吧,只要卖保险的能卖出这种产品,保险公司就可以稳赚不赔,无本万利,第一年收1万元保费,给业务员佣金3000,剩下的应付下退保啊(4000不到),红利啊(150元左右,意思意思就行),返还金(第一和第二次交费没有,从第三次开始每两年3500)是绰绰有余,是个人都能从中赚钱.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是看穿了这一点,这类保险也越来越难卖了,为了保持或者提升销售业绩,难怪现在保险公司疯狂招人啊,保险公司招人是不需要任何成本付出的,精算师们都算好了。。。。。  今天就说到这里,明天再说说保障型保险。
  下面再说说关于大病型保险的话题,就我目前所在公司的保险来说是没有单独的只保重疾的品种,现有的保障类保险品种都是主险为寿险,然后可以附加专门的重疾提前给付保险,而且重疾保险的金额不能超过寿险。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很坑爹。终身寿险就是人死了之后才给付保险金的保险,重疾保险就是被保险人如果确诊患上了重疾后就可以得到给付保险金的保险。真正对人们有点用处的就是重疾保险了,为了说明寿险坑爹,下面我先举例说明这个:  被保险人为男,20岁,投保某保险公司的一款终身寿险,交费期为10年,每1万元保额每年交费468元,十年交费4680元,该寿险附加重疾提前给付保险每1万元保额需交费140元,个人认为附加重疾提前给付保险还是很划算的,但是保险公司是不会单独卖重疾保险的,如果你想要买10万元的重疾保险,必须得先买至少10万元的终身寿险。。。。我曾经问过一个保险公司内部的讲师(可以称为洗脑师)为什么重疾保险时  一定要先买够不少于重疾保险金额的寿险,他说买寿险是一种责任心的体现,如果某人年轻时没有买寿险而不幸去世,那么他的儿女和妻子父母怎么办呢?我听了之后当时觉得很有道理(不愧为洗脑师嘛),可后来一想,如果怕死为什么要买那么坑爹的寿险呢,其实有一种一年期的意外伤害保险,每1万元保额交费14元,年交费468元可以买到30多万元的保额,50岁之前,可以把这种意外伤害保险多买点,50岁之后,儿女成家了,也就无后顾之忧了,就不需要买了。
  我们知道年龄越大,患大病的概率越高,究竟是存钱看病养老划算还是买保险看病养老划算,已经有很多人算过了,在这里我也算一下,举例如下:  男,20岁,购买某保险公司一款保障型产品,年交保费10247元,交费期10年,共计交费102470元,为了减少计算量,银行存款方式同上例子,每年存10130,存10年,共存款101300元,略低于所交保险费。下面请看表格:    表格如果看不清可以看我的相册,相册里面有的,从上表中摘出几行如下:  第20年,银行总收益20.2万元;保险疾病给付(或者死亡给付)为20.46万;  第40年,银行总收益49.3万元;保险疾病给付(或者死亡给付)为28.3万;  第60年,银行总收益120.4万元;保险疾病给付(或者死亡给付)为41.7万;  第80年,银行总收益293.9万元;保险疾病给付(或者死亡给付)为64.3万;  由此可知,在保险合同生效20年之内,即该客户45岁之前,保险收益按中档分红计算是高于银行收益的,过了20年之后,银行收益会高于保险收益。
  下面说说我对这款保障型产品的理解:  1.关于红利,红利是依据现金来分配的,本产品第一次交完10247元的保费后,现金价值为842元,不到所交保费的十分之一,所以指望以分红转换成交清增额而提高保额的客户必须知道这一点。  2.关于购买对象,理财型保险产品几乎只要符合年龄的所有人都可以买,可是保障型保险产品的审核是很严格的,一般的办公室坐着的年轻白领阶层,学校老师可以随便买,可是那些高危工作人群,比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煤矿工人,保险公司是不让他们买的。在做广告时他们使用的是每年全社会有多少多少人怎么死的,卖保险时他们会将那些高危人群一脚踢开。。。。。  3.关于商保和社保,不要把这两种都带有保险两字的东西拿来相提并论。首先,社保的其次报销方式是按比例报销的,比如现在治疗某种癌症总费用为10W元,你可以通过社保报销80%就是8W元,40年之后,做同样手术的费用涨到了50W元,你报销比例80%不变的话就可以报销40W玩,商业保险现在报销10W元,40年之后保额能给你涨到20W元就要谢天谢地了。其次,社保报销的范围广,几乎涵盖所有病种;商业保险就只保合同上规定的那几种大病。如果谁有兴趣和时间可以到医院去做一个调查,内容是统计一个医院所有住院的人数的所患的病种,看看有多少种是保险公司规定的可以报销的范围内的。还有一点,社保报销不限医院,而商业保险是要在指定医院就诊才能报销的,否则就是违反了合同而得不到赔偿。本人见识有限,只说这么多,欢迎指正补充。
  4.关于交费,买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其性价比,那些叫嚣着买保险要买全买足啊,要是今年买了明年就得病了的,一看就知道是被保险公司把脑袋洗的一干二净的人。依照商业保险每年交1万,交10年,保险金额16.5万,保险金额涨到了二十八万(乐观估计),而社保大家都知道第年交了多少钱,我就不说了。社保能用得着就尽量去用,国家每年收我们那么多税,不用都不好意思。至于说今年买保险明年得病的人,我懒得说你了(本来想说那概率和买彩票差不多,不过不是在中国卖的彩票,个人认为中国福彩中心是中国最腐败的部门,没有之一)。  5.买保险到底是年纪轻买划算还是年纪大买划算?如果问买保险的,他当然会说越早越好了,理由有二,一是早点买早点有保障;二是越年轻买保险越便宜。其实“早买早卖点有保障”只是卖保险的一句销售话术罢了,说着吓唬人的;“年轻的时候买保险便宜”此话不假,但是年轻人患病的概率大吗,你见过有25岁的小伙子患大病的吗?  最后,说说我的观点吧,那就是从现在开始,第年存一笔银行定期,五千元左右就行,做为以后养老治病用,其它的钱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放在首位,投资其次。
  楼主好人,受教了
  投资观理财观其实就是人生观。
  @斯文的也兽兽 7楼
11:14:26  下面说说我对这款保障型产品的理解:  1.关于红利,红利是依据现金来分配的,本产品第一次交完10247元的保费后,现金价值为842元,不到所交保费的十分之一,所以指望以分红转换成交清增额而提高保额的客户必须知道这一点。  2.关于购买对象,理财型保险产品几乎只要符合年龄的所有人都可以买,可是保障型保险产品的审核是很严格的,一般的办公室坐着的年轻白领阶层,学校老师可以随便买,可是那些高危工作人群,比如......  -----------------------------  嗯,穷人重疾和意外个人认为是必须的,最好三十岁左右买,意外死亡,的话,单身和年老都无所谓。只是重疾是给付这个有用处,寿险,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必须买,哎,哥也是保险销售人员,
16:42:29  楼主好人,受教了  -----------------------------  好人不敢当,我只是更多的人对保险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而已,
  直接看楼主最一句就知道是好人。
  这个必须顶
  好贴。先收藏  
  好贴,保险好多其实就是在忽悠,有些意外险什么的,买买还可以,什么寿险,养老,分红,理财那些,还是不麻烦他们代劳了,自个存起来、理起来不就行了。楼主费心了,必须顶顶~~~~
  以前有个人给我推销保险,好像也是理财的,问他投资回报是多少,他说那个只能是预测、估算的,我就问他有没有此险种或类似险种近五年的分红数据,他吭哧吭哧了半天,好像说那个是秘密不能透露还是怎么的,我在心里对他这说法嗤之以鼻,结果就是肯定不会买的,
  对于我这个菜鸟来说受教不少、楼主啥时候更新啊?
  最近正想买保险,看来要慎重了  
  正是时候
  @灵儿0917 18楼
15:38:14  对于我这个菜鸟来说受教不少、楼主啥时候更新啊?  -----------------------------  谢谢各位兄弟姐妹的支持,这帖子我该说的都说得差不多了,如果你们有对保险不懂的地方,我会尽力解答的!  我刚发了一篇关于保险分红的帖子,大家可以看看,是对这帖子前半部分的补充,地址如下:  /post-no22-.shtml
  记号。。。。。。  
  分析得很有道理,我也是把那个保险合同读了至少4.5遍,我才发现那个基本保险金额,后来越看越没劲。
  之前就对保险不太了解,只是看到身边的朋友都在给孩子和老人买保险,自己也有买的想法。今天无意看到了帖子,很认真很认真的看完,非常感谢楼主给做的分析,现在已经打消了买保险的念头,老老实实的存定期去。
  楼主确实好人,我一直也对保险不太相信,拿到过多份计划书,对最末的资金总额是越看越不对劲,跑不赢通货膨胀是铁定的事实,几十年后保单上的金额根本不值钱,就像几十年前的一千和现在的一千不可同日而语一样,几十年后保单上那羞涩的几十万值个屁  
  楼主确实好人,我一直也对保险不太相信,自己曾经也算过,按复利自己每年去银行存款竟然比保险多,从此就不喜欢保险了。另外保险就医药品的选择好像还有一些问题。
  LZ的计算基本和我相似.  不过我个人感觉医疗保险最好还是要,现在生病生不起啊.
  谢谢各位认真阅读此帖的朋友,能对你们有所帮助我很高兴!祝你们和你们元宵节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美满!也希望此帖能够默默的帮助更多的人!
  @jxaf 27楼
12:42:33  之前就对保险不太了解,只是看到身边的朋友都在给孩子和老人买保险,自己也有买的想法。今天无意看到了帖子,很认真很认真的看完,非常感谢楼主给做的分析,现在已经打消了买保险的念头,老老实实的存定期去。  -----------------------------  其实投资方式有很多的,个人建议改善生活质量放在首位,但是如果买保险,特别是长期寿险分红险,那真的不如存银行。
  本来最近想给两个孩子买份人寿得福星少儿两全险,看了楼主得介绍,得好好核计核计了。前几年再银行被保险销售员忽悠买了份太平洋得保本分红险感觉就被坑了,一份1000,每年给百分之十得利息既一百元,交十年,十五年后才可以把钱取出来。据说有分红。太他妈坑爹了。当时脑子没转过弯来,上当了。  
  mark必须认真看,买过平安保险的人飘过,以后再也不买保险了  
  学习  
  我有一些不同看法,首先请不要把保险和储蓄作比较,他们的功用是不同的,保险就是保障,起到是提高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另外重疾是不分年龄的,请看看医院得癌症、脑瘤、白血病的什么年龄段的都有,我就给孩子买了份一年交不到2000元保25万的重疾险,起码心里踏实了。其实不是保险不好,主要看你会不会买。
  兽兽你好,咨询一下,十年前给我儿子买的国寿千禧两全保险《分红》型的,现在到期了  要不要把它赎回来了?
  一个保险,一个保健品绝对不是我相信的东西
  按需买险,保险保险,是为了保险,生几次病就知道了。上岁数了,重疾一定要有
  保险这东西,哎!只看到被骗的,没看到盈利的
. 15:26:32
  我09年给孩子买了份中英的医疗保险(附加险)每年600多,主险为万能险(每年2500元,如果资金紧张的话可以当年不用交费),12年给孩子在医院做了个小手术花费了5600元,医保报销2000元,中英报销了社保报销后的3600元的90%。我家孩子算是身体好的了,这份保险还没有怎么用呢,就这么一次,我已经很值了,我那2500元的主险,我存5年后就连本带息一起收回来了,我家孩子5岁了,这个附加医疗险以后也不用买了(每年600多那个),这样算了,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合算的。
  @斯文的也兽兽 3楼
21:08:14  上表中保险产品所列出的利益数据是在客户的生存金和红利都没有领取而采取累积生息(即利滚利)方式下的数据,分红选取的是中档分红水平,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如果投保客户不发生保险事故(即死亡),那么他的收益从第一年的4067元开始,到80年合同结束时有2,939,987元;若中途发生保险事故,他的收益则是从10,495元到1,099,000元。而存银行,他的收益则从10434元到80年结束可以拿到2,939,987元。也就是说,该客户如果......  -----------------------------  这个,我没仔细看,  粗略扫了一下,好像楼主还有一个保险返还的费用没有列进去,满两年返还基本保额的百分之七,  那么从交费的第三年起一直到死亡,每隔一年会返3500元钱,  我挺懒的数学又不好,如果是没列进去麻烦楼主再算一下,  因为我也买了个类似的保险,每年3790,交费20年,基本保额2W,每满两年返基本保额的百分之九,也就是1800元,  看了楼主列的这个表我也觉得是买亏了,不知道把返的那个钱加进去会怎样。
  这帖子真是上的太及时了,感谢楼主!  这段时间一直在考虑要不要买点保险,这样看来这事就不用再考虑了。
  想买保险的留意了
  @斯文的也兽兽
21:08:14  上表中保险产品所列出的利益数据是在客户的生存金和红利都没有领取而采取累积生息(即利滚利)方式下的数据,分红选取的是中档分红水平,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如果投保客户不发生保险事故(即死亡),那么他的收益从第一年的4067元开始,到80年合同结束时有2,939,987元;若中途发生保险事故,他的收益则是从10,495元到1,099,000元。而存银行,他的收益则从10434元到80年结束可以拿到2,939,987元。也就是说,该客户如果......  -----------------------------  @春天里的一束花 46楼
15:47:41  这个,我没仔细看,  粗略扫了一下,好像楼主还有一个保险返还的费用没有列进去,满两年返还基本保额的百分之七,  那么从交费的第三年起一直到死亡,每隔一年会返3500元钱,  我挺懒的数学又不好,如果是没列进去麻烦楼主再算一下,  因为我也买了个类似的保险,每年3790,交费20年,基本保额2W,每满两年返基本保额的百分之九,也就是1800元,  看了楼主列的这个表我也觉得是买亏了,不知道把返的那个钱加......  -----------------------------  额还有我想了一下,楼主的这个例子是十年期的,所以银行和保险的收益差距非常大,  我这种是二十年期的,差距应该会小很多,但我想应该也还是亏了,  难怪有人和我说保费交得时间越长越好,像那种一次性把十万元保费交清的,还真不如存银行
  意外可以买,大病什么的很多细则很坑爹的,养老不如长期复利定存划算,理财险啥的没有研究过。
  多谢楼主分享,我也觉得要买就买社保和意外险足夷。
  多谢楼主普及保险知识:)  我虽然不懂,但是从来不信,保险是为了保险,不是投资。
  我曾想这世界上什么人会为了让你多赚钱而苦口婆心、不厌其烦的开导你呢?我觉得只有你父母和你老婆!其他人有必要吗?所以我从来就没有对保险有过好印象,有推销的一概拒绝,这年头银行都不讲信用,何况保险公司(其实就是受保护的非法集资)!
  这么好的贴还不顶。
  记号一下,慢慢读
  好贴 有意义
  楼主算的细账没有错,买保险肯定是低收益,再怎么投资理睬也都是在保险的这个框框里边。所以把买保险看成做买卖,投机倒把,那肯定是搞错了。  保险收益低,是不是就不应该选呢。有个很普世又实际的理论,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所以有闲钱或者看重计划的话,用一小部分钱去买保险就对了,收益再小,也是有收益的,比纯消费还是要强吧。  保险公司属于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吸收公共资金去投资赚钱,分一点点给保人,自己留一点点,大体上就是这样,然后保险公司的投资选择都是不冒险的稳定的也就是低收益的项目,假设利润是15—20%,销售要拿一部分,保人拿一部分,保险公司的老总和公司运营拿一部分,公司留一部分,利润低,分的也就低。。我分析啊,也就是这个样子了。  钱在个人手里去投资理财,限于普通人的水平能力比较低,赔本的风险比较大,所以从理财的角度上看,保险也是个必选项。
  有意思
  保险保险,保不齐就危险,原来是种套!
  mark个
  露珠,是哪个保险公司的托
  楼主既然做过保险,为什么不了解保险的真正意义?楼主又说意外意有点用,难道不知道意外险只保意外吗?如果是意外之外的方式死亡又怎么办呢?意外险便宜,为什么又不想一想意外险是纯消费型的?你买一份保障,如果没事,多年后还有钱返还给你,你硬说不合算,看来你是要保险公司都赔钱才觉得合算吧?就不谈收益了,想收益2年后自杀就立杆见影了,分红只是附带的东西,保障才是核心!唉!很多人喜欢将自己的个人之见说成所谓的真相!  保险,只是一种商品,你觉得值就买,不值就不买!每个人都有自己衡量的标准,你可以有你的看法,但不要随便将一样东西否定掉,也许,你以为你看清了,说不定,仅仅是因为你看的不够清楚!
  楼主表面一看,貌似好人,实则哗众取宠,保险好不好,该不该买,国家该不该大力发展保险事业,哪是你一半吊子小青年就能说清楚的?
你把人寿保险跟目前的银行利率对比这原本就是不合法的,也是不科学的,90 年代银行利息高达11.4%,前几年2.5%,这两年稍微高点3.0---3.5%.银行利息是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如何能一成不变,所以文章的论点都是不成立的,人寿保险对于不同年龄,不同收入
不同社会阶层和家庭背景,个人身体状况来说,适合的保险都完全不一样,怎么能一概而论呢?本人是从事过各种行业的资深农民工,现从事保险,银行,证券等综合金融行业,刚刚加入天涯,希望能和广大论坛好友交流!
  先收下了, 谢谢
  顶楼主。有些人非觉得吃了脑白金作用大,那绝对只是他个人感受,与事实无关。
  @孤独的行者2013 37楼
16:44:59  兽兽你好,咨询一下,十年前给我儿子买的国寿千禧两全保险《分红》型的,现在到期了  要不要把它赎回来了?  -----------------------------  刚看了下你说的那种保险产品的条款,保险期限是终后的,怎么会到期了呢?你说的意思应该是交费期结束了吧。如果你想把它赎回来,那只能作退保处理了,你退保时能拿回来的钱是很少的,有三部分吧,一、现金价值(累积所交保费的60%左右)二、红利 三、返还金,不知道你的红利和返还金有没有领取过,如果一次也没有领取过的话,你现在退保所能拿到的钱如果能和你所交的保费持平你就要谢天谢地了。  你的保险都买了十年了,你还不知道保险期间这个概念吗?我的建议是既然是十年前买的保险,那交的钱也不会太多,你家里也应该不缺少那点钱吧,这份保险对你来说用鸡肋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不如就这样放着吧,如果觉得这份保险有骗你的地方,那就直接退了好了,免得以后发现这份保险合同闹心,眼不见心不烦嘛。
  @firebug01 36楼
14:10:12  我有一些不同看法,首先请不要把保险和储蓄作比较,他们的功用是不同的,保险就是保障,起到是提高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另外重疾是不分年龄的,请看看医院得癌症、脑瘤、白血病的什么年龄段的都有,我就给孩子买了份一年交不到2000元保25万的重疾险,起码心里踏实了。其实不是保险不好,主要看你会不会买。  -----------------------------  1、把保险与储蓄做比较,这是保险公司或者保险营销员的行为,我的柜子里面就有很多保险产品的宣传材料,上面有写着什么年收益率超过去10%的,还有左边写着保险收益右边就是银行收益的。  2、重疾保险是有年龄限制的,超过55岁的人,无论你多么健康,保险公司也不会卖给他任何重疾险。  3、重疾是不会年龄,但是不同年龄的人患得疾的概率是不同的,知道什么叫概率吗,保险公司只给你们讲了前者,没有给你讲后者,是吗?  4、年交不到2000元额25万元的重疾险,这样的产品有吗?保险期间是多长?交费时间是多少年?保哪些重疾?你总得说清楚吧,如果你不知道就把保险产品名称发来我看看,不要在这儿误导人。
  @斯文的也兽兽
21:08:14  上表中保险产品所列出的利益数据是在客户的生存金和红利都没有领取而采取累积生息(即利滚利)方式下的数据,分红选取的是中档分红水平,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如果投保客户不发生保险事故(即死亡),那么他的收益从第一年的4067元开始,到80年合同结束时有2,939,987元;若中途发生保险事故,他的收益则是从10,495元到1,099,000元。而存银行,他的收益则从10434元到80年结束可以拿到2,939,987元。也就是说,该客户如果......  -----------------------------  @春天里的一束花 45楼
15:47:41  这个,我没仔细看,  粗略扫了一下,好像楼主还有一个保险返还的费用没有列进去,满两年返还基本保额的百分之七,  那么从交费的第三年起一直到死亡,每隔一年会返3500元钱,  我挺懒的数学又不好,如果是没列进去麻烦楼主再算一下,  因为我也买了个类似的保险,每年3790,交费20年,基本保额2W,每满两年返基本保额的百分之九,也就是1800元,  看了楼主列的这个表我也觉得是买亏......  -----------------------------  都算进去了,生存总利益=累积生存金+累积红利+现金价值。 其中的生存金就是每两年返还的钱,累积生存金就是返还的钱不领取放在保险公司累积生息,
  唉,看完楼主分析真是庆幸前几天在10天犹豫期内全额保退了。以后还是老老实实的存定期好了。小老百姓挣点钱不容易,还是不瞎折腾比较好。
  @斯文的也兽兽
21:08:14  上表中保险产品所列出的利益数据是在客户的生存金和红利都没有领取而采取累积生息(即利滚利)方式下的数据,分红选取的是中档分红水平,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如果投保客户不发生保险事故(即死亡),那么他的收益从第一年的4067元开始,到80年合同结束时有2,939,987元;若中途发生保险事故,他的收益则是从10,495元到1,099,000元。而存银行,他的收益则从10434元到80年结束可以拿到2,939,987元。也就是说,该客户如果......  -----------------------------  @春天里的一束花
15:47:41  这个,我没仔细看,  粗略扫了一下,好像楼主还有一个保险返还的费用没有列进去,满两年返还基本保额的百分之七,  那么从交费的第三年起一直到死亡,每隔一年会返3500元钱,  我挺懒的数学又不好,如果是没列进去麻烦楼主再算一下,  因为我也买了个类似的保险,每年3790,交费20年,基本保额2W,每满两年返基本保额的百分之九,也就是1800元,  看了楼主列的这个表我也觉得是买亏了,不知道把返的那个钱加......  -----------------------------  @春天里的一束花 52楼
16:21:15  额还有我想了一下,楼主的这个例子是十年期的,所以银行和保险的收益差距非常大,  我这种是二十年期的,差距应该会小很多,但我想应该也还是亏了,  难怪有人和我说保费交得时间越长越好,像那种一次性把十万元保费交清的,还真不如存银行  ----------------------------  你的想法不完全对,交费年限长比交费年限短好不了多少的,因为交费时间越长所交的保费也越多,这个保险公司的精算师们算得很细的,举个例子吧,例如一款重疾保险保额外10万元,交费方式有五年交、十年交、二十年交、三十年交、终身交这几种,同样保额外10万元,所交的保费是不同的:  五年交:年交8000元,总共交40000元;  十年交:年交5000元,总共交费50000元;  二十年交:年交3600元,总共交费72000元;  三十年交:年交4000元,总共交80000元;  我以上列举的是平安鑫盛终生寿险+平安鑫盛提前给付重疾保险(俗称常青树组合)的费率标准,其实选择交费方式的差别不大,
  楼主,我有个朋友是卖康寿保险的,经常对我说如何如何受益还分红之类的,我也是不懂其中的子丑寅卯,所以也没卖,但是她做的好像还不错呢,现在看来,幸好没买
  楼主你这个贴子要是在我买保险之前发出来 我就不会被卖保险的骗了
楼主请帮我算下 我有个保险是交终身的(智盈人生终身寿险万能型) 每年交6000元 已经交了三年了
我现在是应该继续交下去 还是退保
  不知道得重大疾病与中500万概率谁大,要是每月花两块,得重大疾病一次赔付500万还不错。
  我也是保险代理人,从业时间也不长,就一年多,我一个朋友看到这个帖子专门叫我来看的。楼主说的有一定道理,而且确实普及了保险知识,至少LZ是真的很不错。至于理财型的产品我也不想多说,LZ举得例子产品很具体,不得不说有别的公司产品是不一样的。回归到保障,LZ算的很仔细,不过一来LZ公司有问题,没有单纯的重疾产品,二来,不知道是不是LZ计算错了,20岁16w保额居然要1W多。。。至少我们公司的重疾产品20岁的话8000多保费,保额能达到20W以上。LZ是很理性的比较了存银行的收益和重疾的理赔,如果人生世事都能像LZ设定预计一样,那感情好,在自己生病前一年买份保险不是更合算?很多风险发生在别人身上是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事故了,那我们是不是就要去赌这个几率?去年有统计中国几千万的失独家庭,在老人的悲痛中如果能有一定经济上的补偿会不会要欣慰一些?中国因病至贫的家庭也不少,难道他们都那么傻不存钱?我有做过义工,我们专门有山区助学的活动,大多数被救助的学生家庭都有家人因为生病消耗掉家里的金钱或者是有家人因为意外离世,与其等待被救助,不如把家庭责任的缺口放在保险上以防万一。还有LZ没有说一种纯保障的产品,没有分红,没有收益,最后也没有返还,但是保障很足够,保费也很低,为什么LZ提都不提呢?当然我没有和LZ争辩的意思,只是想把保险的功用为LZ补充介绍一下。保险既然是一种商品,肯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这是很正常的,就连西红柿也有人不吃的。只是希望在选择保险产品的时候能够选择到适合自己的。O(∩_∩)O~~
  @wwzh315
01:58:27   我也是保险代理人,从业时间也不长,就一年多,我一个朋友看到这个帖子专门叫我来看的。楼主说的有一定道理,而且确实普及了保险知识,至少LZ是真的很不错。至于理财型的产品我也不想多说,LZ举得例子产品很具体,不得不说有别的公司产品是不一样的。回归到保障,LZ算的很仔细,不过一来LZ公司有问题,没有单纯的重疾产品,二来,不知道是不是LZ计算错了,20岁16w保额居然要1W多。。。至少我们公司的重疾产品20岁的话800......  -----------------------------  补充一下,我说错了一点,8000多保费20W是20年缴,这也是我很迷糊的地方,重疾的保障,当然是缴费年下越长越好,为什么LZ举例10年??
  楼主你这个贴子要是在我买保险之前发出来 我就不会被卖保险的骗了 楼主请帮我算下 我有个保险是交终身的(智盈人生终身寿险万能型) 每年交6000元 已经交了三年了 我现在是应该继续交下去 还是退保 谢
  楼主帮我分析下鸿发年年这款,业务员给0岁男宝宝推荐的。一年交3000,交10年。划算不,因为网上查到是宝宝60岁返还本金。
  感谢楼主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很幸运看到楼主的贴,今天刚紧去银行把保险给退了,
  在中国卖保险就是搞传销,回扣那个大啊
  曾经老婆做了一年保险,买了一个每年6千的投资险,交了6年了,现在居然才1万多,我非常鄙视保险公司乱吹牛
  这贴来的及时啊,3.15快到了,刚才还在网上看了一个揭露泰康人寿的分红型保险产品欺骗人的文章,其实不光是泰康人寿,每个保险公司的产品都是差不多的,因为都要经过中国保监会审批,强烈建议中央电视台曝光一下保险行业的欺诈行为。
  楼主斯文二兽你好。看了你的文章,非常受教。我买了平安的金宝贝理财。内容如下:  平安金宝贝少儿教育年金保险(分红型)  王女士考虑为孩子今后大学教育、成家立业等阶段提前做些财务准备,因此在孩子0岁时为他购买10份“金宝贝”保险,每年交费10000元,共交10年,合计100000元。在孩子年满18、19、20、21周岁的保单周年日时,连续四年每年都可领取大学教育金6486元,在孩子年满25周岁的保单周年日时,可领取成家立业金32430元,同时自18周岁的保单周年日起至25周岁的保单周年日前一日止,每月到达合同生效日在该月对应日还可以领取生活费津贴972.9元,主要保单年度保单利益测算如下(单位:人民币元):  我已经交了两年了,能否给指导一下?我现在还有必要继续继续交下去吗?我纠结的不是现在退保后损失多少钱,而是如果将未来尚未交的8万投资下去,或许会比现在的收益更好?谢谢。
  保存下先
  嗯,这样的楼主着实让人敬佩。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州昆山买保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