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应有本月负担产房租金报纸杂志费用200元。该项费用全部由生产车间负担

您当前的位置:
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会计学原理入学考试复习题
网络教育专题
网络教育指南
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会计学原理入学考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决策、分析&&&&B.&控制、考核&
C.&核算、监督&&&&D.&反映&控制&
2、&企业于1年月初用银行存款6000元支付下半年财产保险费,1月末仅将其中的1000元计入本月费用,这符合(&)。&
A.历史成本原则&&&&&B.收付实现制原则&&&&
C.权责发生制原则&&&D.配比原则&
3、&下列项目中,属于资产项目的是(&)。&
A.&长期投资&&&&&&&&B.&预收帐款&&&&
C.&资本公积&&&&&&&&D.&预提费用&
4、&下列项目中,引起所有者权益有增有减的经济业务是(&)。&
A.收到国家投入的固定资产&&&B.以银行存款偿还长期借款&
C.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D.以厂房对外单位投资&
5、&&应收帐款&帐户期初借方余额为7000元,借方本期发生额为3000元,贷方本期发生额为12000元,该帐户期末余额为()。&
A.借余8000元&&&&&&&&&&&B.贷余9000元&&&
C.借余2000元&&&&&&&&&&&D.贷余2000元&
6、&下列项目中,属于单位分录的是(&)。&
A.一贷多借&&&&&&&&&&&&&&B.一借多贷&&&
C.一借一贷&&&&&&&&&&&&&&D.多借多贷&
7、&下列原始凭证中,属于外来原始凭证的是(&)。&
A.入库单&&&&&&&&&&&&&&&B.收到的收款收据&&&&
C.工资结算表&&&&&&&&&&&D.差旅费报销单&
8、&对于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相互划转业务,为了避免重复记帐,一般只编制(&)。&
A.收款凭证&&&&&&&&&&&&&&B.付款凭证&&&
C.转帐凭证&&&&&&&&&&&&&&D.结算凭证&
9、&&原材料&明细帐的格式一般采用(&)。&
A.数量金额式&&&&&&&&&&&&B.横线登记式&&&
C.三栏式&&&&&&&&&&&&&&&&D.多样式&
10、&年度结帐时,除结算出本年四个季度的发生额合计数,记入第四季度季结的下一&行,在摘要栏注明&本年累计&字样外,还应在该行下画(&&&)红线。&
A.一道&&&&&&&&&&&&&&&&&&B.双道&&&
C.三道&&&&&&&&&&&&&&&&&&D.四道&
11、&会计人员在填制记帐凭证明,将650元错记为560元,并且已登记入帐,月末结帐时发现此笔错帐,更正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A.划线更正法&&&&&&&&&&&&&B.红字更正法&&&
C.补充登记法&&&&&&&&&&&&&D.核对帐目的方法&
12、&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这笔会计分录反映的经济业务是(&)。&
A.分配本年实现的利润&&&&&B.结转全年发生的亏损&
C.结转全年实现的利润&&&&&D.将利润分配数转入&本年利润&帐户&
13、&财产物资的盘盈是指(&)。&
A.帐存数大于实存数&&&&&&&&&&&B.实存数大于帐存数&
C.由于记帐差错多记的金额&&&&&D.由于记帐差错少记的金额&
14、&在记帐无误的情况下,银行对帐单与企业银行存款日记帐帐面金额不一致是(&)。
A.应付帐款造成的&&&&&&&&&&&&B.由于未达帐项造成的&&
C.由于坏帐损失造成的&&&&&&&&D.应收帐款造成的&
15、&根据记帐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帐是(&)核算程序的主要特点。&
A.汇总记帐凭证&&&&&&&&&&&&&&B.科目汇总表&&&&
C.多栏式日记帐&&&&&&&&&&&&&&D.记帐凭证&
16、&各种会计核算程序的主要区别是(&)。&
A登记明细帐的依据不同&&&&&&&&B总帐的格式不同&
C登记总帐的依据和方法不同&&&&D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不同&
17、&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公式填列的会计报表是(&)。&
A.主营业务收支表&&&&&&&&&&&&B.利润表&&&&
C.资产负债表&&&&&&&&&&&&&&&&D.现金流量表&
18、&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是根据企业的利润总额扣除(&)后的净额。&
A.所得税&&&&&&&&&&&&&&&&&&&&B.盈余公积&&&&&
C.应付利润&&&&&&&&&&&&&&&&&&D.营业利润&
19、&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帐按有关规定应(&)。&
A.保管5年&&&&&&&&&&&&&&&&&&B.保管15年&&&&&&&&&
C.保管25年&&&&&&&&&&&&&&&&&D.永久保管&
20、&借记&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的会计分录应填制(&)。&
A汇总记帐凭证&&&&&&&&&&&&&&B收款凭证&
C付款凭证&&&&&&&&&&&&&&&&&&D转帐凭证
21、&明确会计工作空间范围的基本前提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22、&复式记账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其登记的账户一定是(   )
A.资产类账户 &&&&&&&&&&&B.权益类账户&&
C.相互关联的账户 &&&&&&&D.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23、&某企业10月末负债总额1500万元。11月份收回应收账款150万元存入银行,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200万元,预付购货款100万元。该企业11月末负债总额为(   )
A.1300万元 &&&&&&&&&&&&&&&B.1350万元&&
C.1600万元 &&&&&&&&&&&&&&&D.1850万元
24、&通过试算平衡能够发现的错误是(   )
A.重记经济业务 &&&&&&&&&&&B.漏记经济业务&&
C.借贷方向相反 &&&&&&&&&&&D.借贷金额不等
25、&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营业费用
26、&在实地盘存制下,甲材料期初结存成本为2000元,本期购进材料成本为5000元,期末盘存材料成本为4000元,本期发出材料成本为(   )
A.2000元 &&&&&&&&&&&&&&B.3000元&&
C.4000元 &&&&&&&&&&&&&&D.6000元
27、&&本年利润&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表示(   )
A.本期实现的净利润 &&B.本年累计实现的净利润
C.本期实现的利润总额 &&D.本年累计实现的利润总额
28、&按照账户的用途和结构分类,&累计折旧&账户属于(   )
A.调整账户 &&&&&&&&&&B.盘存账户&&
C.集合分配账户 &&&&&&D.计价对比账户
29、&下列会计凭证中,属于原始凭证的是(   )
A.收款凭证 &&&&&&&&&&B.科目汇总表&&
C.收料单 &&&&&&&&&&&&&&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30、&下列经济业务中,应编制转账凭证的是(   )
A.预付保险费 &&&&&&&&&&B.收回应收账款&&
C.支付借款利息 &&&&&&D.应付投资者利润
31、&损益类账户期末结转后应(   )
A.无余额 &&&&&&&&&&&&&&B.有贷方余额&&
C.有借方余额 &&&&&&&&&&D.借方、贷方均有余额
32、&现金日记账借方的登记依据可能是(   )
A.转账凭证 &&&&&&&&&&B.现金付款凭证&&
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33、&&主营业务收入&明细分类账账页格式适于采用(   )
A.三栏式 &&&&&&&&&&&&&&B.贷方多栏式&&&
C.借方多栏式 &&&&&&&&&&D.数量金额式
34、&下列各项中,属于账实核对的是(   )
A.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
B.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总账核对
C.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付款凭证核对
D.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核对
35、&下列报表中,属于静态报表的是(   )
A.利润表 &&&&&&&&&&&B.资产负债表&&&
C.现金流量表 &&&&&D.利润分配表
36、&最基本的会计核算形式是(   )
A.日记总账核算形式 B.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C.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D.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
37、&反映会计基本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会计等式是(   )
A.利润=收入-费用&&&&&&&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D.利润=收入-成本
38、&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应根据总账科目期末余额直接填列的是(   )
A.存货 &&&&&&&&&&&&&B.货币资金&&
C.应收账款 &&&&&&&&&D.固定资产原价
39、&下列各项中,体现谨慎原则要求的是(   )
A.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B.严格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C.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采用先进先出法
D.当期销售收入与其相关成本费用配比
40、&某企业购入材料一批,买价为4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6800元,运杂费为12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付讫,材料尚未运达。其正确的会计分录是(   )
A.借:材料采购&&&&&&&&&&&&&&&&&&&&&&&&&&&&&&&&41&2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800
贷:银行存款&&&&&&&&&&&&&&&&&&&&&&&&&&&&&&&&&48&000
B.借:原材料&&&&&&&&&&&&&&&&&&&&&&&&&&&&&&&&&&41&2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800
贷:银行存款&&&&&&&&&&&&&&&&&&&&&&&&&&&&&&&&&&&48&000
C.借:材料采购&&&&&&&&&&&&&&&&&&&&&&&&&&&&&&&&4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800
管理费用&&&&&&&&&&&&&&&&&&&&&&&&&&&&&&&&&&1&200
贷:银行存款&&&&&&&&&&&&&&&&&&&&&&&&&&&&&&&&&&&48&000
D.借:原材料&&&&&&&&&&&&&&&&&&&&&&&&&&&&&&&&&&48&000
贷:银行存款&&&&&&&&&&&&&&&&&&&&&&&&&&&&&&&&&&&&48&000
41、&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是(&&&&&&)
A.会计要素 &&&&&B.会计原则&&&&
C.会计凭证 &&&&&D.会计假设
42、&强调不同企业会计信息横向比较的会计核算原则是(&&&&&&)
A.相关性原则 &&&&&B.一贯性原则&&&
C.重要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43、&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所依据的会计核算原则是(&&&&&&)
A.有用性原则 &&&&&B.配比原则&&&&
C.谨慎原则 &&&&&D.及时性原则
44、&下列报表中,不属于对外会计报表的是(&&&&&&)
A.资产负债表 &&&&&B.产品生产成本表&&
C.利润表 &&&&&&&&&D.现金流量表
45、&在集中核算方式下,车间或仓库的会计人员从事的工作是(&&&&&&)
A.经济业务的明细分类核算 B.经济业务的总分类核算
C.编制会计报表 D.填制原始凭证
46、&从银行提取现金备发工资,应填制(&&&&&&)
A.&现金&收款凭证 B.&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C.&应付工资&转账凭证 D.&管理费用&转账凭证
47、&我国资产负债表的格式是(&&&&&&)
A.单步式 &&&&B.多步式&&&
C.账户式 &&&&D.报告式
48、&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区别在于(&&&&&&)
A.登记账簿的原始凭证不同 B.登记账簿的记账凭证不同
C.反映经济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 D.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不同
49、&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后,发现记账凭证的记账符号错误,应采取的更正方法是(&&&&&&)
A.划线更正法 &&&&B.红字更正法&&
C.补充登记法 &&&&D.蓝字更正法
50、&在年度决算前,为了确保年终会计资料真实、正确,需要进行(&&&&&&)
A.财产的重点抽查 B.财产的全面清查&&
C.财产的临时清查 D.财产的账面清查
51、&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属于(&&&&&&)
A.一次凭证 &&&&&&&&&&B.汇总原始凭证&&&
C.累计凭证 &&&&&&D.记账编制凭证
52、&按照会计报表所反映的内容分类,利润表属于(&&&&&&)
A.财务状况报表 &&&&&&B.财务成果报表&&
C.成本费用报表 &&D.对内会计报表
53、&某企业期末&在建工程&、&原材料&、&生产成本&、&库存商品&总账借方余额分别为:1200元、3000元、5000元和2400元。该企业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期末数为(&&&&&&)
A.5400元 &&&&&&&B.6600元&&&
C.10400元 &&&&&&&&&&&D.11600元
54、&现金盘点结束后应编制(&&&&&&)
A.现金对账单 &&&B.现金盘存单&&&&
C.现金实存账存对比表&&D.现金盘点报告表
55、&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主要区别在于(&&&&&&)
A.填制会计凭证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B.设置日记账的格式不同
C.登记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D.登记明细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56、&权责发生制所强调的是(&&&&&&)
A.财务状况的真实性 B.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C.提供信息的及时性 D.经营成果计算的正确性
57、&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利润分配&账户的明细分类账户是(&&&&&&)
A.提取盈余公积 &&&&&&B.本年利润&&&
C.应付股利 &&&&&&D.未分配利润
58、&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者都有利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B.复式记账法能清晰地反映经济业务的过程和结果
C.两者都有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
D.两者的账户都有相互对应关系
59、&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
A.表示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B.表示企业经营状况的会计要素
C.表示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D.表示企业财务成果的会计要素
60、&关于调整账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调整账户与被调整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
B.调整账户与被调整账户的用途和结构相同
C.被调整账户反映会计要素的原始数据,调整账户反映的是同一要素的调整数字
D.调整方式取决于被调整账户与调整账户的余额是在同一方向还是在相反方向
61、&近代会计形成的标志是(&&&&&)
&&&&&&A.单式记账法的问世 B.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
&&&&&&C.从单式记账法过渡到复式记账法 D.出现了专职会计人员
62、&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反映,主要是利用(&&&&&)
&&&&&&A.实物量度 &&&&&&B.劳动量度&&&&&
C.货币量度&&&&&&&&&&&D.工时量度
63、&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是按其(&&&&&)
&&&&&A.记录经济业务的内容 B.填制程序和用途&&&&
C.格式 &&&&&&&&&&&&&&&&D.填制方法
64、&在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要求会计指标口径一致,以便于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横向比较的会计原则是(&&&&&)
&&&&&&A.一贯性原则 &&&&&B.可比性原则&&&&
C.配比原则 && &&&&&&&&&D.权责发生制原则
65、&下列经济业务中,影响会计等式总额发生变化的是(&&&&&)
&&&&&&A.以银行存款50000元购买材料 B.结转完工产品成本40000元
&&&&&&C.购买机器设备20000元,货款未付 &&&&D.收回客户所欠的货款30000元
66、&下列会计分录中,属于复合会计分录的是(&&&&&)
&&A.借:生产成本&A产品&&&&&30000&&&&&&&B.借:制造费用&办公室&&&&300
&&&&贷:材料&甲材料&&&&&&&&10000&&&&&&&&&&&&&&&&&&&&&&&邮电费&&&&600
&&&&&&&&&&&&&乙材料&&&&&&&&20000&&&&&&&&&&&贷:现金&&&&&&&&&&&&&&&&900
&&C.借:制造费用&折旧费&&&&2000&&&&&&&&&D.借:银行存款&&&&&&&&&&&&100000
&&&&&&&&管理费用&折旧费&&&&1000&&&&&&&&&&&&贷:应收账款&A公司&&&&&40000
&&&&贷:累计折旧&&&&&&&&&&&&3000&&&&&&&&&&&&&&&&&&&&&&&&&B公司&&&&&60000
67、&对应收账款计提坏帐准备,遵循的会计原则是(&&&&&)
&&A.历史成本原则 B.收付实现原则&&&&
C.谨慎原则 &&&&D.配比原则
68、&借贷记账法&借&、&贷&的含义是(&&&&&)
&&A.债权和债务 B.标明记账方向&&&&
C.增加或减少 &&&&D.收入和付出
69、&会计工作组织形式视企业具体情况可分为(&&&&&)
&&A.总括核算与明细核算 B.车间核算与企业核算
&&C.集中核算与非集中核算 D.综合核算与非综合核算
70、&下列原始凭证中,属于累计凭证的是(&&&&&)
&&A.增值税专用发票 &&&&&&&&B.发料汇总表&&&&
C.限额领料单 &&&&&&&&&&&&D.差旅费报销单
71、&总资产报酬率的计算,是以总资产去除(&&&&&)
&&A.净利润 B.产品销售收入&&&&&
C.利润总额 &&&&&&&&D.总产值
72、&登记明细账的依据是(&&&&&)
&&A.汇总记账凭证 B.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
C.原始凭证 &&&&D.汇总原始凭证
73、&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
&&A.账户的结构 &&&&&&B.账户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内容&&&&
C.账户的用途 &&&&&&D.账户的具体格式
74、&&预提费用&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应归入(&&&&&)
&&A.费用帐户 &&&&&&B.集合分配帐户&&&&&
C.负债帐户 &&&&&&&&&&D.跨期摊提帐户
75、&下列指标中,属于资本结构比率的是(&&&&&)
&&A.资产负债率 B.资本保值增值率&&&&
C.资本收益率 D.总资产报酬率
76、&记账以后,发现据以登账的记账凭证中将800元误写为8000元,应采用更正错误的方法是(&&&&&)
&&A.红字更正法 B.补充登记法&&&&&
C.差额计算法 D.划线更正法
77、&会计循环的顺序是(&&&&&)
&&A.填制和审核凭证&编制会计报表&登记账簿
&&B.编制会计报表&登记账簿&填制和审核凭证
&&C.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D.登记账簿&填制和审核凭证&编制会计报表
78、&某公司10月初账户余额:在产品4000元,产成品38000元。10月份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45000元,完工产品42000元,发出产成品40000元,盘盈产成品2000元。10月末产成品账户余额是(&&&&&)
&&A.&40000元 &&&&B.&42000元&&&&&
C.&7000元 D.&38000元
79、&结算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采用(&&&&&)
&&A.实地盘点法 B.技术推算盘点法&&&&&
C.余额调节法 &&&&D.函证核对法
80、&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进行核算的方法是(&&&&&)
A.设置会计科目 B.复式记账&&&&&
C.登记账簿 &&&&D.会计科目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于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确认,在会计处理上有(   &&&)
A.权责发生制
B.永续盘存制
C.实地盘存制
D.收付实现制
E.技术推算盘点法
2、&下列账户中,属于债务结算账户的有(   &&&)
A.&预收账款&
B.&预付账款&
C.&应付票据&
D.&预提费用&
E.&其他应收款&
3、&下列各项中,账户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的有(   &&&)
A.&生产成本&与&应付工资&
B.&预提费用&与&本年利润&
C.&利润分配&与&实收资本&
D.&预收账款&与&主营业务收入&
E.&应付票据&与&主营业务收入&
4、&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的同时,可能会引起(   &&&)
A.一项资产增加
B.一项负债增加
C.一项负债减少
D.一项资产减少
E.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5、&下列各项中,属于期间费用的有(   &&&)
A.广告费用
B.短期借款利息费用
C.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
D.预付的仓库租赁费用
E.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费用
6、&由于采用的会计核算形式不同,总账的登记依据可以是(   &&&)
A.记账凭证
B.汇总记账凭证
C.科目汇总表
D.多栏式现金日记账
E.通用日记账
7、&下列各项中,采用核对账目方法确定其实有数额的是(   &&&)
C.银行存款
D.固定资产
E.往来款项
8、&若记账出现错误,可供选择的更正方法有(   &&&)
A.实地盘点法
B.技术推算盘点法
C.划线更正法
D.红字更正法
E.补充登记法
9、&调整账户与被调整账户(   &&&)
A.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
B.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
C.结构不同
D.结构一致
E.用途不同
10、&企业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   &&&)
A.种类由财政部统一制定
B.种类由企业自行设计
C.编制方法由企业自行规定
D.具体格式由财政部统一制定
E.编制方法由财政部统一制定
11、&下列项目中属于收益性支出的有(&)。&
A购置固定资产支出&
B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C预付下年度财产保险费&
D企业开办费支出&
E采购原材料支出&
12、&下列项目中,(&)属于谨慎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A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
B对影响决策的经济业务进行重点核算&
C会计处理方法前后期保持一致&
D对应收帐款计提坏帐准备&
13、&下列项目中,属于企业无形资产的有(&)。&
A企业债券&
B专利权和商标权&
D企业开办费&
14、&下列经济业务发生后,使资产和权益总额不变的项目有(&)。&
A以银行存款5000元,偿还前欠购料款&
B从银行取得借款20000元,存入银行&
C以银行存款3000元购买材料&
D以银行提取现金800元&
15、&总帐和明细帐平行登记时,必须做到(&)。&
A记帐依据相同&
B记帐方向相同&
C详简短程度相同&
D记帐金额相等&
16、&在借贷记帐法下,帐户的借方反映(&)。&
A资产的增加&
B负债的减少&
C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D成本费用的减少&
17、&必须采用订本式帐簿的有(&)。&
A原材料明细帐&
B现金日记帐&
C银行存款日记帐&
D应付帐款明细帐&
E总分类帐&
18、&对帐的主要内容有(&)。&
A帐簿资料的内外核对&
B帐证核对&
C帐帐核对&
D帐实核对&
19、&下列项目中,(&)属于产品成本项目。&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间接费用&
D直接材料&
E直接人工&
20、&全面清查,一般是在(&)时进行&
D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
E一次性清产核资
21、&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中,体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A.可比性原则
B.相关性原则
C.及时性原则
D.清晰性原则
E.谨慎原则
22、&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材料采购&账户可同时属于(&&&&&&&&)
A.资产类账户
B.结算账户
C.成本计算账户
D.费用账户
E.成本类账户
23、&下列账户中,属于损益类账户的有(&&&&&&&&)
A.&营业外收入&账户
B.&管理费用&账户
C.&应交税金&账户
D.&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E.&应收账款&账户
24、&下列账户中,属于调整账户的是(&&&&&&&&)
A.&坏账准备&账户
B.&利润分配&账户
C.&累计折旧&账户
D.&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E.&待摊费用&账户
25、&下列各项中,属于一次性原始凭证的有(&&&&&&&&)
B.购货发票
C.限额领料单
D.发料凭证汇总表
E.科目汇总表
26、&下列会计报表中,属于对外报送并反映财务状况的报表有(&&&&&&&&)
B.利润分配表
C.资产负债表
D.现金流量表
E.制造费用表
27、&下列各项中,会导致账实不符的有(&&&&&&&&)
A.记账中漏记
B.记账中错记
C.收、发财产时,计量不准确而造成数量上的差错
D.因账单未到达,造成与其他企业结算往来款不符
E.财产毁损
28、&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有(&&&&&&&&)
A.实行会计监督
B.拟定本单位办理会计事务的具体办法
C.参与执行经济计划、业务计划
D.编制预算和财务计划,并考核、分析其执行情况
E.参与对外签订经济合同
29、&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方法主要有(&&&&&&&&)
A.全部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B.记账规则试算平衡法
C.会计分录试算平衡法
D.会计科目试算平衡法
E.全部账户余额试算平衡法
30、&下列账户的明细分类账的账页格式适宜采用借方多栏式的有(&&&&&&&&)
A.&材料采购&账户
B.&生产成本&账户
C.&制造费用&账户
D.&营业外支出&账户
E.&管理费用&账户
3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
&&&&&&&&A.会计主体&&&&&&&&&&&&&&&&
B.会计准则&&&&&&&&&&&&&&&&&&
C.持续经营
&&&&&&&&D.会计分期&&&&&&&&&&&&&&&&
E.货币计量
32、&对账工作应包括的内容有(&&&&&&&&&&&)
&&&&&&&&A.账证核对&&&&&&&&&&&&&&&&
B.账账核对&&&&&&&&&&&&&&&&&&
C.金额核对
&&&&&&&&D.账实核对&&&&&&&&&&&&&&&&
E.数量核对
33、&下列业务中,应确认为债权的是(&&&&&&&&&&&)
&&&&&&&&A.预收销货款&&&&&&&&&&&&&&
B.预付购货款&&&&&&&&&&&&&&&&
C.应收销货款
&&&&&&&&D.应付购货款&&&&&&&&&&&&&&
E.预支差旅费
34、&下列费用中,应计入期间费用的是(&&&&&&&&&&&)
&&&&&&&&&A.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
B.销售产品的运输费
&&&&&&&&&C.提取车间管理人员的福利费&&&&&&&&&
D.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E.短期借款的利息支出
35、&关于&利润分配&账户,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平时,贷方一般不作登记
&&&&&&&&B.借方登记实际分配的利润数额
&&&&&&&&C.年末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D.年末结转后,借方余额表示未弥补亏损
&&&&&&&&E.年末结转后,贷方余额表示未分配利润
36、&下列经济业务中,应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借方的是(&&&&&&&&&&&)
&&&&&&&&A.盘盈固定资产
&&&&&&&B.盘亏固定资产
&&&&&&&C.发生坏账损失
&&&&&&&D.结转已批准处理的固定资产盘盈数额
&&&&&&&E.结转已批准处理的固定资产盘亏数额
37、&在填制记账凭证时,错误的作法是(&&&&&&&&&&&)
&&&&&&&A.编制复合会计分录
&&&&&&&B.将不同类型业务的原始凭证合并编制一份记账凭证
&&&&&&&C.一个月内的记账凭证连续编号
&&&&&&&D.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只填制现金收款凭证
&&&&&&&E.更正错账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
38、&下列账户中,按经济内容分类,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是(&&&&&&&&&&&)
&&&&&&&A.&实收资本&账户&&&&&&&&&&&&&&&
B.&本年利润&账户
&&&&&&&C.&资本公积&账户&&&&&&&&&&&&&&&
D.&利润分配&账户
&&&&&&&E.&盈余公积&账户
39、&我国会计工作中采用的核算形式有(&&&&&&&&&&&)
&&&&&&&A.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B.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C.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D.日记总账核算形式
&&&&&&&E.通用日记账核算形式
40、&企业会计档案中保管15年的有(&&&&&&&&&&&)
&&&&&&&A.明细账&&&&&&&&&&&&&&&&&
B.原始凭证&&&&&&&&&&&&&&&
&&&&&&&D.现金日记账&&&&&&&&&&&&&
E.记账凭证和汇总凭证
【参考答案】
三、名词解释题
1、&所有者权益
3、&会计分录
4、&货币计量
5、&会计方法
6、&会计要素
7、&流动资产
8、&会计平衡公式
11、&借贷记账法
12、&记账凭证
13、&财产清查
14、&会计科目
15、&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16、&有用性原则
17、&会计等式
18、&会计核算形式
19、&会计报表
20、&速动比率
【参考答案】
三、名词解释题
1、&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2、&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它以会计科目为名称,并具有一定的格式。
3、&会计分录,是标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
4、&货币计量,是指对所有会计对象采用同一种货币作为统一尺度来进行计量,并把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数据转化为按统一货币单位反映的会计信息。
5、&会计方法,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
6、&会计要素是指对会计对象的个体内容所做的基本分类,它是会计对象的组成部分,是会计报表内容的基本框架,也是账户内容的归并和概括。
7、&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被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各种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各种预付款项、待摊费用、存货。
8、&会计平衡公式是指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它是会计要素在总额上必然相等的一种关系式,是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表达式。
9、&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10、&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11、&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记账方法。
12、&记账凭证是由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的,用来确定会计分录,作为登记账簿直接依据的会计凭证。
13、&财产清查是通过对财产物资、现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的查对,来确定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债权债务的实存数,并查明账面结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14、&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15、&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16、&有用性原则,又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同决策相关联。
17、&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核算的平衡公式,反映了基本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数量关系,因而是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方法建立的理论依据。
18、&会计核算形式就是指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和账务处理程序相互结合的方式。
19、&会计报表是以日常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编制的,用来集中、概括地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成本费用情况的书面文件。
20、&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
四、简答题
1、&简述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目的及方法。
2、&会计有哪些基本职能?请说明会计基本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3、&所有者权益包括哪些项目?
4、&负债有哪些特征?
5、&会计科目与帐户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6、&简述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7、&什么是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主要审查哪些内容?
8、&编制会计报表时,怎样才能做到报表的数字真实准确?
【参考答案】
1、&进行试算平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账户中登记的正确性。试算平衡通常是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试算平衡表进行的,一般是采用全部账户借贷方发生额平衡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全部账户借贷方余额平衡的方法,总的讲是借贷平衡。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或核算)职能和监督(或控制)职能。会计的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会计监督,会计反映就失去存在的意义;没有会计反映,会计监督就失去存在的基础。会计反映居于主导地位,而会计监督则寓于会计反映的过程之中。
3、&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余额。所有者权益的构成项目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4、&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业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特征:1)是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所形成的债务,2)债务到期必须偿还,3)能以货币确切计量或合理预计4)以资产或劳务或两者偿还。
5、&会计循环的基本内容是:经济业务发生后,经办人员要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经会计人员审核整理后,按照设置的会计科目,运用复式记账法,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账簿;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要进行成本计算,对于账簿记录,要通过财产清查加以核实,在保证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账簿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6、&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来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者完成的情况,并作为记账的原始依据。原始凭证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1)审核原始凭证是否合法、合理;
(2)审核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完整;
(3)审查原始凭证是否正确、清楚。
7、&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者完成情况,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
审核原始凭证,主要是审查两方面的内容:
(1)审核原始凭证所记录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就是审查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国家的政策、法令、制度和计划的规定,有无违反财政纪律等违法乱纪行为。
(2)审核原始凭证填写的内容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8、&企业会计报表所填列的数字必须真实可靠,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了会计报表的数字真实准确,应做到以下几点:
(1)报告期内所有的经济业务必须全部登记入账,不得用估计数字编制会计报表,不得弄虚作假,不得篡改数字。
(2)在编制会计报表之前,应认真核对账簿记录,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
(3)企业应定期进行财产清查,在账实相符的基础上编制会计报表。
(4)在编制会计报表时,报表之间的数字以及同一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的数字,要核对相符,衔接一致。
五、业务计算题
1、&资料:某企业2009年5月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购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买价28&000元,包装费1&200元,运杂费800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2)&购入需要安装的甲机器一台,买价40&000元,包装费600元,运杂费400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3)&安装甲机器,发生材料费3&000元(增值税略),人工费2&000元。
(4)&甲机器安装完毕,作为固定资产交付使用。
(5)&财产清查中发现账外固定资产一台,确定其盘盈价值6&000元。
(6)&经批准,转销上项盘盈固定资产。
(7)&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费20&000元,其中:车间14&000元,行政管理部门6&000元。
(8)&盘亏固定资产一台,账面原值40&000元,已提折旧28&000元,原因待查。
(9)&以银行存款预付下半年固定资产租金24&000元。
(10)&摊销本月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租赁费4&000元。
(11)&预提本月车间负担的固定资产修理费6&000元。
(12)&收到甲公司作为投资投入的新设备一台,该设备所确认的价值30&000元。
(13)&经批准,转销上述盘亏固定资产净值。
(14)&假设:期末结账前,发现本月记账凭证中,业务(7)中的行政管理部门折旧费误记入&&&&营业费用&账户,予以更正。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资料:
(1)&甲企业日部分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资料如下表所示:
金额单位:元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2)&该企业2007年1月发生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①销售产品一批,货款28&000元,尚未收到(增值税略)。
②结算本月应付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5&000元。
(1)&根据表中资料,计算并列出日会计等式:
(2)&根据表中资料及2007年1月发生的经济业务,计算并列出日扩展的会计等式;
(3)&根据表中资料,分别计算2006年12月份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净资产及存货等项目的金额(列出计算过程);
(4)&计算日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的金额。
3、&资料:M公司为生产加工企业,从2007年初开始生产加工甲产品和乙产品。2007年发生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从仓库领用材料35&000元,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材料18&000元,生产乙产品领用材料17&000元。
(2)&结算本月应付生产工人工资15&000元,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甲、乙产品共耗用生产工时500小时,其中:甲产品生产工时3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200小时。
(3)&按应付工资的14%提取职工福利费。
(4)&本期发生制造费用8&000元,按甲、乙产品耗用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5)&甲产品200台全部完工,其生产成本总额为33&060元。结转已完工入库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
(6)&本期销售甲产品180台,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不含税单价为210元,该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价税款尚未收到。
(7)&结转本期已销售甲产品180台的生产成本。
(8)&经批准,将现金溢余5&000元转作营业外收入。
(9)&用银行存款支付对外捐赠款3&000元。
(10)&按照规定计算出本期应负担的产品销售税金为1&200元。
(11)&经批准,将盘亏原材料1&000元的60%转作管理费用,其余部分计入营业外支出。
(12)&计算本期应交所得税(所得税税率25%)。
(13)&期末,将本期发生的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
(14)&期末,将本期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所得税费用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
(15)&期末,结转本期实现的净利润。
要求:根据M公司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4、&资料:2007年12月,W公司发生的错账及登账情况如下:
(1)&按照购货合同规定,以银行存款78&000元向光华工厂预付材料款。在过账时,&预付账款&账户记录为87&000元。
(2)&用现金支付车间管理人员工资600元。
(3)&计提行政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7&000元。
(4)&结转已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48&000元。
其中:(2)、(3)、(4)笔业务编制的会计分录错误。
要求:指出上述错账应采用的更正方法,并编制错账更正的会计分录(不登账)。
5、&资料:某企业2005年12月份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生产产品领用原材料13968元,其中:甲产品耗用8112元,乙产品耗用5856元。
(2)&分配本月工资费用总额6000元,其中:甲产品生产工人工资2400元,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12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2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1200元。
(3)&按本月应付工资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4)&月末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2880元,其中:车间应计提2160元,厂部应计提720元。
(5)&将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总额3528元,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计入甲、乙产品生产成本。
(6)&本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各1200件,全部完工验收入库,结转甲、乙产品的生产成本(假定&生产成本&账户无月初、月末余额)。
(7)&本月销售甲、乙两种产品各960件,价款总额4032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6854.4元,款项存入银行。
(8)&以银行存款600元支付本月厂部水电费。
(9)&计算并结转本月已销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
(10)&月末结转本月发生的各种收入、费用。
(11)&计算净利润并按10%提取盈余公积金(假定该月发生的收入、费用即为全年发生额,保留两位小数)。
(12)&年末,企业决定分配给投资者利润8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会计分录(&生产成本&、&库存商品&,&应交税金&账户应开设明细账户)。
6、&某企业日记账后,将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进行核对,发现下列情况:
车间领用一般消耗材料一批,价值2000元。所编记账凭证为:
要求:(1)判断上列各项经济业务处理有无错误。
(2)如有错误请采用正确的更正方法予以更正并登记入账,指明更正方法的种类。
7、&根据以下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每题2分,共40分)。&
(1)&从银行提取现金800元。&
(2)&向银行申请取得期限为三年的借款150000元,存入银行存款户。&
(3)&收到外商向企业的捐款80000元,存入银行。&
(4)&用银行存款归还已到期的两年期借款本息共计120000元。&
(5)&收到飞龙工厂以专利权向企业的投资,评估价60000元。&
(6)&经批准,将资本公积120000元转增注册资本。其中国家资本70000元,法人资本50000元。
(7)&收到万达工厂投入的机器设备,双方协商价100000元;投入的土地使用权,双方协商价40000元。&
(8)&从星海工厂购入A材料500千克,买价6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0200元,运杂费400元,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验收入库。&
(9)&用银行存款偿还上月欠东方工厂的购料款58500元。&
(10)&从红光工厂购入A材料600千克,买价3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元,B材料400千克,买价8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元,共发生运杂费500元,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到达(运杂费按材料重要分配)。&
(11)&生产甲产品领用A材料500千克,单价40元,B材料200千克,单价30元。&
(12)&采购员刘红出差,预借差旅费800元,现金付纥。&
(13)&预付下半年报纸杂志订阅费3000元,用存款支付。&
(14)&采购员刘红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760元,退回余款40元。&
(15)&预提本月短期借款利息300元。&
(16)&摊销本月应负担的报纸杂志订阅费500元,其中生产车间负担200元,管理部门应负担300元。&
(17)&结算本月应付职工工资40000元,其中生产甲产品工人工资25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600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9000元。&
(18)&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4000元,其中生产车间2660元,管理部门1340元。&
(19)&本月生产的500件甲产品全部完工入库,结转其生产成本100000元。&
(20)&年末,结转全年实现的净利润800000元。
【参考答案】
(1)&借:固定资产&&&30&000
贷:银行存款&&30&000
(2)&借:在建工程&&41&000
贷:银行存款&41&000
(3)&借:在建工程&5&000
贷:原材料&3&000
应付工资&&&2&000
(4)&借:固定资产&&46&000
贷:在建工程46&000
(5)&借:固定资产&&6&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6&000
(6)&借:待处理财产损溢&&6&000
贷:营业外收入6&000
(7)&借:制造费用14&000
管理费用&&&6&000
贷:累计折旧&20&000
(8)&借:待处理财产损溢12&000
累计折旧28&000
贷:固定资产&&&40&000
(9)&借:待摊费用24&000
贷:银行存款24&000
(10)&借:制造费用4&000
贷:待摊费用&4&000
(11)&借:制造费用6&000
贷:预提费用&6&000
(12)&借:固定资产30&000
贷:实收资本&30&000
(13)&借:营业外支出&&12&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2&000
(14)&借:营业费用
贷:累计折旧
借:管理费用&&6&000
贷:累计折旧&6&000
(1)&资产343&800=负债74000+所有者权益269&800
或:资产343&800=债权人权益74&000+所有者权益269&800
(2)&资产371&800+费用5000=负债79000+所有者权益269&800+收入28&000
或:资产371&800=负债79&000+所有者权益269&800+利润23&000
(3)&&①流动资产=26&800+35&000+=103&800(元)
②非流动资产=240000(元)
&&&&&③净资产=343&800&(48&000+26000)
&&&&&④存货==42000(元)
(4)&流动负债==53&000(元)
长期负债=26&000(元)
3、&资料:M公司为生产加工企业,从2007年初开始生产加工甲产品和乙产品。2007年发生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从仓库领用材料35&000元,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材料18&000元,生产乙产品领用材料17&000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18000&
生产成本&&乙产品&17000&
贷:原材料&35000
(2)&结算本月应付生产工人工资15&000元,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甲、乙产品共耗用生产工时500小时,其中:甲产品生产工时3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200小时。&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9000&
生产成本&&乙产品&6000&
贷:应付工资&15000&
(3)&按应付工资的14%提取职工福利费。&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1260&
生产成本&&乙产品&840&
贷:应付福利费&2100&
(4)&本期发生制造费用8&000元,按甲、乙产品耗用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4800&
生产成本&&乙产品&3200&
贷:制造费用&8000&
(5)&甲产品200台全部完工,其生产成本总额为33&060元。结转已完工入库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3306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33060&
(6)&本期销售甲产品180台,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不含税单价为210元,该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价税款尚未收到。&
借:应收账款&44226&
贷:主营业务收入&378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426&
(7)&结转本期已销售甲产品180台的生产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甲产品&29754&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29754&
(8)&经批准,将现金溢余5&000元转作营业外收入。&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5000&
贷:营业外收入&5000
(9)&用银行存款支付对外捐赠款3&000元。&
借:营业外支出&3000&
贷:银行存款&3000&
(10)&按照规定计算出本期应负担的产品销售税金为1&200元。&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200&
贷:应交税金&1200&
(11)&经批准,将盘亏原材料1&000元的60%转作管理费用,其余部分计入营业外支出。&
借:管理费用&600&
借:营业外支出&4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000&
(12)&计算本期应交所得税(所得税税率25%)。&
借:所得税&1461.5&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461.5&
(13)&期末,将本期发生的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
借:主营业务收入&37800&
营业外收入&5000&
贷:本年利润&42800&
(14)&期末,将本期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所得税费用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
借:本年利润&36915.5&
贷:主营业务成本&29754&
管理费用&600&
营业外支出&34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200&
所得税&1961.5&
(15)&期末,结转本期实现的净利润。&
借:本年利润&5884.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884.5&
要求:根据M公司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采用划线更正法。&
(2)&采用红字更正法。&
红字冲销:&
借:制造费用&-600&
贷:现金&-600&
蓝字更正:&
借:应付工资&600&
贷:现金&600&
(3)&采用红字冲销法。&
借:管理费用&63000&
贷:累计折旧&63000&
(4)&采用补充登记法&
借:原材料&43200&
贷:材料采购&43200
(1)&借:生产成本&&甲产品8112
&&乙产品&&&&5856
贷:原材料&&&&13968
(2)&借:生产成本&&甲产品2400
&&乙产品&&&&1200
制造费用&&&&l200
管理费用&&&&l200
贷:应付工资&&&&6000
(3)&借:生产成本&&甲产品&&&&336
&&乙产品&&&&168
制造费用&&&&l68
管理费用&&&&l68
贷:应付福利费&&&&、840
(4)&借:制造费用&&&&2160
管理费用&&&&720
贷:累计折旧&&&&2880
(5)&制造费用分配率=
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2352(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176(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2352
&&乙产品&&&&1176
贷:制造费用&&&&3528
(6)&甲产品生产成本总额=6+(元)
乙产品生产成本总额=8+(元)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13200
&&乙产品8400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13200
&&乙产品8伽
(7)&借:银行存款47174.40
贷:主营业务收入4032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54.40
(8)&借:管理费用&&&&600
贷:银行存款&&&&600
(9)&甲产品销售成本
乙产品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l7280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10560
&&乙产品&&&&6720
(10)&结转各种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40320
贷:本年利润40320
结转各种费用:
借:本年利润&&&&l9968
贷:主营业务成本&&&&l7280
管理费用&&&&2688
(11)&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0352(元)
全年应纳所得税额=20352&33%=6716.16(元)
全年净利润=.16=13635.84(元)
全年应提取盈余公积金=1%=1363.58(元)
借:利润分配&&&&l363.58
贷:盈余公积&&&&l363.58
(12)&借:利润分配8000
贷:应付股利8000
(1)&错误。应采用红字更正法。
更正方法:
借: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
借:制造费用&&&&2000
贷:原材料2000
原材料&&&&管理费用&&&&制造费用
(2)&错误。应采用补充登记法。
更正方法:
借:待摊费用&&&&l800
贷:银行存款&&&&l800
(3)&无错误。
(4)&错误。应用红字更正法。
更正方法:
借:材料采购&&&&
贷:银行存款&&
(5)&错误。应用划线更正法。
更正方法:
(1)&借:现金&800&
贷:银行存款&800&
(2)&借:银行存款&150000&
贷:长期借款&150000&
(3)&借:银行存款&80000&
贷:资本公积------接受捐增&80000&
(4)&借:长期借款&120000&
贷:银行存款&120000&
(5)&借:无形资产------专利权&60000&
贷:实收资本------法人投资&60000&
(6)&借:资本公积&
贷:实收资本------国家投资&70000&
------法人投资&50000&
(7)&借:固定资产&100000&
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40000&
贷:实收资本------法人投资&140000&
(8)&借:原材料&60400&
应支税金------应支增值税(进项税额)&10200&
贷:银行存款&70600&
(9)&借:应传帐款------东方工作&58500&
贷:银行存款&58500&
(10)&借:原材料------A材料&30300&
------B材料&8200&
应支税金------应支增值税(进项税额)&6460&
贷:银行存款&44960&
(11)&借:生产成本------甲产品&26000&
贷:原材料------A材料&20000&
------B材料&6000&
(12)&借:其他应收款------刘红&800&
贷:现金&800&
(13)&借:待摊费用&3000&
贷:银行存款&3000&
(14)&借:管理费用&760&
贷:其他应收款------刘红&800&
(15)&借:财务费用&300&
贷:预提费用&300&
(16)&借:制造费用&200&
管理费用&300&
贷:待摊费用&500&
(17)&借:生产成本&25000&
制造费用&6000&
管理费用&9000&
贷:应付工资&40000&
(18)&借:制造费用&2660&
管理费用&1340&
贷:累计折旧&4000&
(19)&借:库存商品&100000&
贷:生产成本&100000&
(20)&借:本年利润&800000&
贷:利润分配&8000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报纸推销社会实践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