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吉首是不是湖南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居住地?

吉首_百度百科
本词条已参考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一起交流。
吉首,县级市,州府,简称吉。市境东南部与、西北部与、西南部与、北部与和毗邻。吉首位于北纬28°08′~28°29′、东经109°30′~110°04′之间。总面积1078.33平方千米。吉首地处腹地,背靠,吉首的为典型的。2016年吉首市下辖1乡5镇4街道;[1]
2015年末全市总人口30.37万人,常住人口31.26万人。全市城镇人口22.9万人,城镇化率73.26%。201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2.61亿元,比2014年增长10.9%。[2]
吉首历史沿革
吉首建制沿革
早在距今6800多年前的高庙文化时期,吉首就有人类繁衍生息。[3]
时期,人类活动频繁。
,属。,属。,先后分属和。
晋代,武陵郡属荆州。、,隶武陵郡。
,析,建夜郎郡。袭梁制,废夜郎郡,置静人县。不久废县,市域先后属和。
,黔中观察使管15州,其中辰州辖、、、和县,市域属泸溪县地。
,同唐。宋时,市域属泸溪县,熙宁三年(1070年),置镇溪寨(今吉首城区),为军事防地。
,属辰州路泸溪县地。
洪武初年,境内设巡检司。洪武三十年二月(1397年),泸溪上五都分为十六里,置镇溪军民千户所,所属辰州卫。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撤镇溪军民千户所,设,治乾州,隶属辰沅永靖道。嘉庆二年(1797年),乾州厅升为直隶厅。
民国元年(1912年),废厅设乾县。因与陕西省同名,民国二年(1913年)4月,乾县改名乾城县,隶属,县治仍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5月,绥署设在乾城县。
日,乾城县和平解放,隶属。
1952年8月,隶属湘西苗族自治区,县人民政府由乾州镇搬迁至所里镇。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内务部于日批准,同年4月1日,乾城县改名吉首县,所里镇改名吉首镇。
1955年3月至1957年9月,吉首县隶属湘西苗族自治州;从日起,隶属,吉首为州府驻地。
1980年11月至1982年11月,州革委会将吉首镇从析置为县级镇。经国务院于日批准,同年11月30日,州政府撤销吉首县,设立吉首市,市辖地不变(吉首镇复归,划为三个街道)。
1996年,吉首市辖石家冲街道、红旗门街道、峒河街道、乾州街道、马颈坳镇、河溪镇、矮寨镇、己略乡、万溶江乡、太平乡、丹青乡、双塘乡、白岩乡、吉首乡、社塘坡乡、排吼乡、排绸乡、寨阳乡。
2000年,吉首市撤销,成立。
2004年,吉首市撤销丹青乡,成立。
2005年,吉首市撤销吉首乡;将吉首乡3个建制村划入石家冲街道,2个建制村划入红旗门街道,其余16个建制村划入峒河街道;万溶江乡、乾州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乾州街道。
2006年,、成建制合并设立镇溪街道。
2010年8月,经省民政厅批复,同意将凤凰县的木林坪、牯牛坪、湾溪、捧捧坳4个村划归吉首市管辖。
2010年12月,经州政府批准,同意将从凤凰划转的4个村与乾州街道的双河村、兴隆2组共5个村1个组转为社区,共同组成,由州委、州政府委托管理委员会管理。[3]
日,日,省民政厅(湘民行发[号)批复同意吉首市排绸乡、丹青镇成建制合并设立丹青镇;、太平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太平镇;双塘镇、社塘坡乡、乾州街道成建制合并设立乾州街道;撤销、白岩乡、马颈坳镇,新设立。[1]
吉首地名由来
镇溪:宋三年(1070年),置镇溪砦。明三十年(1397年),置镇溪军民千户所。
乾州:明嘉靖三十一年设乾州哨。清四十三年(1704年),撤镇溪军民千户所,设。二年(1797年),升。
乾城:民国元年(1912年),废厅设。因与陕西省同名,民国二年(1913年),乾县改名乾城县。
所里:明代在此设千户所,当时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镇溪设里,因镇溪军民千户所设于此,故名所里。
吉首:日,和平解放。1952年,乾城县改名。吉首由“所里”的苗语音译而来,意为“生养的地方”。
吉首行政区划
2016年,吉首市下辖4个街道、5个镇、1个乡。驻乾州街道。[1]
吉首市行政区划区域行政区政府驻地  管辖社区管辖村面积城市核心区[1]
向阳社区  8个9个103.81平方千米[1]
马坡岭社区9个2个21.25平方千米城市发展区[1]
漩潭社区11个23个203.74平方千米[1]
湾溪社区6个/18.85平方千米[1]
溪马社区1个22个165.8平方千米城郊旅游区[1]
矮寨社区2个21个142.27平方千米[1]
河溪社区1个11个98.5平方千米[1]
清明社区1个17个125.04平方千米太平镇[1]
太平村/14个120.88平方千米[1]
己略村/11个79.2平方千米
吉首地理环境
吉首位置境域
吉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南部;、、229省道与交汇处。市境东南部与、西北部与、西南部与、北部与、毗邻。地理坐标:北纬28°08′~28°29′、东经109°30′~110°04′之间。东西跨度55.9千米,南北跨度37.3千米,总面积1078.33平方千米。[4]
吉首地形地貌
市境地质构造处于全国东部新华夏系构造第三个一级隆起带的南西段,西部为二级隆起带的南段,东南部为沅麻盆地二级沉降带的西缘,呈北北东——北东向展布,由一系列皱褶和断层组成。[4]
吉首市境地貌以中低山和低山地貌为主,面积占全市面积的80%,西北高,东南低,呈中山、中低山和低山三级梯降,西北部和东南部地势高差824米。山脉呈带状平行排列,西部
、西北部为中山,高峰重峦,山大坡陡,悬崖峭壁,山脉北东、北北东走向。西南部为低山,山脉北东、北北东走向。东部、东南部为红岩低山,山峰丛丛,岭峪交错。中部为较开阔的盆地,平、丘、岗地貌发育。吉首城区地貌属于低山、丘、岗、平地区,地势较平坦,四周山坡平缓。乾州地势较开阔平坦,呈盆地状,四周为低山、岗、丘。市境岩溶地貌发育,溶沟、漏斗、落水洞等岩洞形态典型,发现的较大溶洞有69个,其中查明基本情况的有56个,总长18578米、平均宽11.5米、平均高9.5米,总面积18.58万平方米,可利用面积13.92万平方米。[4]
吉首气候环境
吉首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兼具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春秋温和,冬长秋短,夏季40℃以上的气温极少出现。年平均温度17.3℃。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9.2℃;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5.2℃。年降水日131天,降水量1446.8毫米。年日照时数1429.6小时,无霜期326天。[5]
2013年,吉首市境溪河纵横,有大小溪河81条,总长550千米,较大的河流6条,其中4条流入峒河(武水上游),2条流入武水。主要河流有峒河、、万溶江、、丹青河、洽比河,其中峒河是境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花垣县南部,长69千米,市境段长60千米。[5]
吉首自然资源
吉首土地资源
2015年末,吉首市耕地面积10973公顷。全市建设占用耕地38公顷,基本农田稳定在9052公顷。[2]
吉首生物资源
2014年,吉首市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42科108种,其中鸟类16科48种、兽类15科30种、爬行类6科16种、两栖类5科14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金雕、白颈长尾雉2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猕猴、穿山甲、大鲵、小灵猫、锦鸡、虎纹蛙及猛禽类共28种;属省三级保护的有、、、鼬獾、黄鼬、青鼠、小麂、环颈雉、红嘴相思鸟、野猪、灰鼯鼠、、、、五锦蛇、滑鼠蛇、中华大蟾蜍、棘胸蛙、画眉、啄木鸟、华南兔等41种。猕猴、主要分布在社塘坡、寨阳、矮寨等乡镇,金雕主要分布在社塘坡乡齐心村,其余种类分布较广泛。
吉首市境内有野生植物有木本植物73科336种。主要优势树种有樟、壳斗、木兰、金缕梅、桃金娘等28科205种,其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有珙桐、银杏、苏铁、红豆杉、柏栎树5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榉木、翠柏、金钱松、红毛椿、青檀、樟树、、、伞花木、厚朴、篦子三尖杉11种。[5]
吉首矿产资源
2014年,吉首市已发现的矿藏有26个矿种,即水泥灰岩、水泥粘土、建筑材料用灰岩、、大理石、石煤、钒、含钾页岩、汞、、磷、矿泉水、铅、锌、钨、镍、、金、银、、煤、石墨、、黄铁矿、和岩肥,其中前12种为主要矿种,水泥灰岩、白云岩、大理石、、磷和含钾页岩为优势矿种。[5]
2014年,吉首市已探明矿床地117处,其中保有储量达中型矿床2处,即双塘镇周家寨水泥灰岩矿床和建筑材料用灰岩矿床;具大型远景2处,即社塘坡乡三岔坪村和双塘镇双塘村含钾页岩矿床;小型远景矿床6处;矿点14处。[5]
吉首水资源
年,吉首市年均降水量1375.5毫米。降水在时间上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4月和5月;在地域上存在差异,夏季局部区域大强度暴雨过程较明显,月径流总量由东北部向东南部递减。地表水总量年均28亿立方米。其中:本地产水9亿立方米;花垣、保靖、凤凰、泸溪和古丈流入吉首的客水量19亿立方米,客水面积2080平方千米。[5]
吉首市境河流流量小,河床窄,坡降大,水流急,年,平均水能蕴藏量55832千瓦,可开发量18025千瓦,占水能蕴藏量32.28%。[5]
2014年,全市总人口30.09万人,比2013年增长0.93%,常住人口31.13万人,增长1.20%。全市城镇人口22.80万人,城镇化率为73.24%,提高0.97%。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1.91‰,下降0.09‰;死亡率为6.37‰,下降0.07‰;人口自然增长率5.54‰,下降0.02‰。[2]
2015年,吉首市实现生产总值1226108万元,比上年增长10.9%。第一产业增加值66168万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68730万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791210万元,增长8.6%。[2]
2015年,工业增加值298062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1936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第一、二、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46.8%和51.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39305元,比上年增加3390元,增长10.0%。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77245万元,增长9.0%,占生产总值的63.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2]
2015年,吉首市在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5:29.6:64.9调整为5.4:30.1:64.5。[2]
吉首第一产业
2015年,吉首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583万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农业产值83096万元,增长3.4%;林业产值2547万元,增长4.7%;牧业产值21500万元,增长3.8%;渔业产值2690万元,增长8.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50万元,增长8.8%。[2]
2015年,吉首市粮食种植面积9770公顷,较上年基本持平;油料作物种植面积5560公顷,增长0.2%;蔬菜种植面积7330公顷,增长0.4%。[2]
2015年,吉首年粮食总产量48861吨,比上年增长1.1%;油料7807吨,增长1.1%;烟叶462吨,增长0.2%;蔬菜115085吨,增长3.0%;瓜果32816吨,增长16.4%;药材4884吨,增长1.0%;茶叶60吨,增长6.4%。[2]
2015年,吉首市生猪、牛、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7.55万头、0.52万头、3.68万头和103.50万羽,肉类总产量8308万吨,增长0.2%,禽蛋比上年减少2.5%。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4个,牛羊规模养殖大户5户。全年水产品产量3266吨,淡水养殖面积15600亩,分别增长6.0%和13.0%。[2]
吉首第二产业
2015年,吉首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98062万元,比上年增长1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0076万元,增长21.6%。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42508万元,增长16.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90581万元,增长21.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5404万元,增长121.1%;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1583万元,增长17.6%。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147229万元,增长14.5%;轻工业增加值92847万元,增长35.3%。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0.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4.5%,比上年下降7.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5%。[2]
2015年,吉首市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11种,占产品总数的比重为47.8%。大米28461吨,增长67.1%;白酒4845千升,增长37.9%;软饮料15903吨,增长6.0%;水泥1235801吨,下降12.7%;纸制品4491.0吨,增长105.4%;钢化玻璃1193703平方米,增长52.1%;电解锰80147吨,下降2.8%;小型拖拉机5361台,增长34.1%。[2]
2015年,吉首市支柱产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作用明显。以黑色金属冶炼、食品加工制造业与医药制造业为主的三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94277万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39.3%;以农副产品加工业、烟草饮料制造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电力生产供应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108873万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45.3%,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业增长15.5%;烟草制品业增长34.2%;饮料酒制造业增长79.8%;医药制造业增长3.1%;纺织业增长16.3%;电力生产和供应增长18.7%。[2]
2015年,吉首市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4523万元,比上年增长6.2%,利润总额为41791万元,增长66.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利润总额773万元,增长4.6%;股份制企业利润总额39843万元,增长66.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总额1155万元,增长176.7%。规模以上工业大类行业中,利润总额居前五位的是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烟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分别为10679万元、9818万元、6491万元、4043万元和3289万元。[2]
2015年,吉首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71601万元,比上年增长3.0%,占生产总值的2.6%。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建筑业总产值270862万元,增长1.3%;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6274万元,下降42.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9.71万平方米,下降0.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2.94万平方米,下降25.8%。[2]
吉首第三产业
2015年,吉首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6026万元,比上年增长8.0%。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4186万元,增长18.0%;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53517万元,增长6.2%;住宿业实现零售额6403万元,增长12.4%;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1921万元,增长17.7%。[2]
2015年,吉首市按城乡区域划分,城市消费品市场零售额725462万元,增长12.4%;县以下农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60564万元,增长13.1%。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服装类增长45.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2.08%,书报杂志类增长20.7%,汽车类增长20.2%,金银珠宝类增长17.4%,体育用品类增长14.5%。[2]
2015年,吉首市共接待游客9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亿元,分别增长12.1%和24.0%。[2]
2015年,吉首市有星级宾馆17家,其中四星级宾馆1家,三星级宾馆2家,新增宾馆169家(20床位以上),新增床位7795个,床位总数达23977个。旅行社13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1家。新增旅游车辆102台,旅游运输车辆总数达332台。[2]
2015年,吉首市推进重点景区项目建设,德夯景区完成吉斗寨至流沙瀑布5公里游步道及观景平台、吉斗寨旅游道路维修工程,乾州古城景区提质效果明显。湘西苗族生态文化精品线路建设完成投资1318万元。[2]
吉首传统建筑
吊脚楼——湘西的特色民居
吊脚楼是湘西民居中颇为流行的一种传统建筑形式,土家、苗、汉等民族都有建吊脚楼的习俗,以土家山寨中最为常见。吊脚楼的形成,既有气候环境的因素,也有一定的历史成因。湘西雨水多,云雾多,空气潮湿,加之山中野兽、毒蛇出没,为适应山区环境,古时即有干阑式建筑。后逐渐演变而成吊脚楼。[6]
吉首饮食文化
湘西的地域文化神秘如山岚,使武陵山脉起伏连绵的山峰隐约于古老的巫傩中。走进湘西,无不让人感受到湘西饮食文化中主要的内核,那就是湘西的正宗味道“酸辣”。湘西饮食的味道,立足于武陵山区的物产、气候,多取材本地丰富的资源,借助特有气候条件,形成酸、辣、鲜、腊的特色,自成一家。[7]
吉首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4年,全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6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项目8项、州级项目14项、(县)市级项目31项。非遗传承人58人。馆藏文物共计819件(套),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100件(套)(现存放于州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36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2]
吉首城市精神
信若山、怀若谷、气若桂、品若兰。[8]
吉首人民生活
2015,全体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10元,比上年增加1749元,增长8.0%。其中工资性收入16825元,增加1581元,增长10.4%;转移性收入5159元,增加269元,增长5.5%;经营净收入825元,增加56元,增长7.3%;财产净收入701元,减少157元,下降1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75元,增加857元,增长12.2%。其中工资性收入3181元,增加368元,增长13.1%;家庭经营净收入2321元,增加249元,增长12.0%;转移性净收入2302元,增加234元,增长11.3%;财产性净收入71元,增加6元,增长9.9%。[2]
2015,吉首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660元,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1663元,占消费总支出比重14.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071元,其中食品类、衣着、居住类、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分别为3780元、1385元、2551元、878元、1242元、1888元、918元、429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003元,其中食品类、衣着、居住类、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分别为2560元、487元、1636元、492元、834元、1079元、874元、41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9%。人均住房面积37.9平方米。[2]
吉首医疗卫生
2015,吉首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事业机448个,其中县以上综合医院19家,民族医院1家,中医医院2家,专科医院5家,(其中包括:口腔医院1家、肿瘤医院1家、精神病医院1家、骨科医院1家和康复医院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乡镇卫生院12个,村卫生室168个,卫生工作人员5560人,其中技术人员4615个人,卫生机构床位数4318张。社区服务中心3个(峒河、乾州、镇溪等)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2]
吉首市部分医院
吉首文化体育
2015年,吉首市有表演团体46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5个。文化经营单位(户)288家,其中,娱乐市场 12 家、音像市场12家、书刊市场 20家、印刷打字复印72 家、营业性演出2家、网吧170家。组织送戏下乡演出50场,组织送电影下乡1608 余场,观众达52.3万人次。[2]
2015年,吉首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6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项目8项、州级项目18项、(县)市级项目27项、非遗传承人59人。馆藏文物共计857件(套),其中二级珍贵文物2件(套)、三级珍贵文物92件(套)(现存放于州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45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2]
2015年,吉首市有广播电台1座,公共广播节目1套,全年制作广播节目5292小时,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89.97%,有电视台1座,公共电视节目1套,全年制作电视节目4745小时,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5.92%,无线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农村有线广播电视联网用户8851户,全市有线广播电视光纤网775公里。[2]
2015年,吉首市区拥有体育场地237个,其中,综合训练馆2个、游泳池4个、运动场地231个。2015年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彭衣荣获一金一银。[2]
吉首社会保障
2015年末,吉首市共有敬老院13所,五保之家3所,集中供养五保老人266人。全市年末共有城乡低保对象2.45万人,全年累计发放资金4536万元,其中城市低保对象8917人,累计发放低保金2583万元;农村低保对象15569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954万元。城乡大病医疗救助面进一步扩大,救助城乡患者3492人次,资助15228人农村五保城乡低保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累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466万元。[2]
2015年末,吉首市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079人;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数9785人;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7583万元;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7587人;离退休人员3093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99848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6705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66687人,参合率99.37%;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人数83665人。参加工伤保险27880人,其中新增参保1340人;参加失业保险17012人,其中新增参保1009人;参加生育保险12731人。[2]
吉首新闻出版
2014年,全市有广播电台1座,公共广播节目1套,全年制作广播节目1825小时,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1.10%,有电视台1座,公共电视节目1套,全年制作电视节目2500小时,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8%,无线广播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农村有线广播电视联网用户8846户,全市有线广播电视光纤网246公里。[2]
吉首科技发展
2015年,科技事业继续发展,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吉首市年内实施科技项目41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4项、州级2项、市级32项。投入科技项目经费1019万元,项目实施完成率100%。吉首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8.41亿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通过高企认证复审2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9项。完成国家专利申请855件。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18项次,新品种7个。[2]
2015年,吉首地区拥有学校144所,其中大学3所,中等职业学校10所,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小学26所,教学点58所(不计入学校总数),特殊学校1所,幼儿园84所。在校学生124584人,其中,小学生27918人、初中生14379人、高中生8687人、职业中专生14621人、大学生43680人(含研究生、成人、网络等学生)、幼儿园15169人、特殊学校13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7%,毕业率98%,初中阶段升学率173.2%。[2]
2015年,吉首市市直学校初三毕业学业考试科平合格率81.5%;科平优秀率52.3%,700分以上考生1457人,综合评价名列全州第一。全市共有1790人参加高考,专科以上上线人数1745人,上线率97.5%,本科录取592人,专科录取941人。[2]
吉首市部分完全小学
吉首市第一小学雅溪校区
 吉首市部分九年一贯制中等教育
吉首市部分初级吉首市丹青中学  吉首市部分高级中学(在建) 吉首市部分完全中学 高等教育
国家重点支持建设高校:
专科层次高校
吉首历任领导
建市以来历任市委书记建市以来历任市长姓名任职时间职务姓名任职时间职务杨顺初缺考-1989中共吉首市委书记石绍清缺考-1985吉首市人民政府市长2.09中共吉首市委书记9.12吉首市人民政府市长石远章3.12中共吉首市委书记石远章约1990-约1992吉首市人民政府市长金述福5.07中共吉首市委书记4.08吉首市人民政府市长龙颂江0.09中共吉首市委书记0.09吉首市人民政府市长6.11中共吉首市委书记6.05吉首市人民政府市长7.12中共吉首市委书记0.06吉首市人民政府市长9.03中共吉首市委书记5.09吉首市人民政府市长4.05中共吉首市委书记      
吉首现任领导
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任:;市政协主席:。[9]
吉首交通优势十分明显,是国家规划的全国18个高速公路枢纽城市之一,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路等3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年客运总量13200万人次,货运总量82888万吨。
2015年年末,吉首市公路通车里程91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6公里,国道70公里,省道92公里,县乡道390公里,村道246公里。全社会货运周转量17684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8.65%。货运量1180万吨,增长38.01%。旅客周转量112860万人公里,增长27.22% 。客运量1726万人,增长26.63%。[10]
吉首航空运输
项目得到了国家、省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13年将其纳入民航发展机场建设调整项目,国家将其纳入全国“十二五”末期开工计划,并进入湖南省重点项目建设“笼子”。拟建机场为国内支线机场,为4C,跑道长2600米、宽45米,能满足、空客320飞机起降,年进出港旅客可达25万人次。
吉首周边有半小时车程的、一小时车程的、两小时车程的和。[10]
吉首环线交通
是指吉首市城市规划中的3条。
:(已经通车)是位于吉首市的一条U字形环城公路,由西一环,东一环,北一环组成。西一环由绕城西线组成,东一环由原乾城大道改名,北一环由原光明西路、原光明北路、原光明东路合并改名。
:(尚在施工)又称G209G319,是省、州、市重点建设项目,全长42.3千米,工程总造价9.485亿元,省补助资金约2.87亿元。该工程自2012年开工建设以来至2014年10月底累计完成总投资47228.42万元。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吉首北连接线和吉首西连接线路基工程,2016年将完成路面工程,全面竣工投入使用。
:(规划当中)是政府规划起于的竿子坪,经双塘—阿娜—太坪—红岩排—振武营—己略—寨阳—强虎—社塘坡,终点回接竿子坪的。[10]
吉首铁路交通
铁路焦柳线过境,境内长40千米,为单轨单线铁路,设马颈坳、湘泉、吉首、吉首南、周家寨等5个站,通往柳州;吉首站为二等客运车站,日均有34列客车停靠,其中特快列车有T8309次、T8310次,快车有K9065次、K9066次,K1473次、K1474次,K9025次、K9026次,K9033次、K9034次、K1095次、K1096次,K533次、K534次,K267次、K268次,K9067次、K9068次;日客运量6500人次,年货运吞吐量80078万吨。截至2015年6月,经过吉首市境内的铁路仅有,纳入《》的、即将开工。此外,在网络上热议经过吉首市的铁路还有、京贵高速铁路、、、、石怀段扩能。[10]
主要车站:
:吉首火车站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吉首市北一环和人民北路交界处,邮政编码416000。建于1978年,1998年改造。离月山站1095千米,离柳州站556千米,隶属张家界车务段管辖。现为二等站。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发到;不办理整车及以及氧化剂发到。[10]
:原名乾州站,站址在湖南省吉首市乾州街道,邮政编码416007。建于1978年。离1105千米,离546千米,隶属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怀化铁路总公司管辖。现为四等站。现仅办理货运业务,不办理客运业务。[10]
吉首公路交通
2014年,公路通车里程90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76千米,国道68千米,省道91千米,县乡道390千米,村道246千米。市辖乡镇100%通水泥路,行政村通公路率为100%。基本形成以、、、、229省道、262省道为主干、以城市为中心,向相邻县市和农村辐射的公路运输网络。
境内长20千米,双向4车道,有婀娜、雅溪等2个出口,通往长沙;境内长22千米,双向4车道,有雅溪、排兄等2个出口,通往重庆;运输
境内长8千米,双向4车道,通往贵阳;正在施工,通往恩施。
229省道境遇内长20.3千米,双向两车道,通往张家界;262省道境遇内长29.379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怀化通道县陇城镇。有县乡(镇)级公路10条,总长358.847千米。
吉首到相邻各县实现了快巴运营,省际客运实现了高速快客,市内有5个公路客运站、7个农村客运站,其中湘运汽车南站为一级丙等车站,日均发送226辆客车,日客运量3800人次;汽车北站为二级甲等车站,日均发送72辆客车,日客运量1565人次;汽车东站为三级甲等车站,日均发送60辆客车,日客运量1100人次。[10]
吉首内河运输
吉首境内通航河道1条,总长116千米,其中河溪水库为等外级航道,最
大通航能力为20吨级船舶;定期航班有30个班次。2012年客运量5.4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18.28万人.千米。运输企业拥有客运船舶17艘、550座位;客运量5.4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18.28万人.千米。[10]
吉首公交车
吉首市内有1家城市公共汽车公司。开通了5条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和3条农村公交客运线路,公共汽车全年行驶里程2085万千米,运送旅客3080万人次,实现营运收入4350万元。[10]
吉首出租车
吉首市现有吉祥、吉韵、海圳和三维三家出租车公司。共有3款车型,分别是
一汽捷达、北京现代伊兰特和雪铁龙爱丽舍。有出租汽车697辆。
每辆车的车身都印上了醒目的旅游标识,它由“土”和“口”字组成,它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都可以念作“吉首”的“吉”。为了突显吉首的民族特色,新出租车在车身左侧纹上了苗族吉祥图案,在右侧纹上了土家织锦花案。这种独特的设计,使吉首的出租车不同于其他城市,将成为吉首新的城市名片。[10]
吉首旅游景点
2016年入选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截止到2016年,湘西有1处,12处;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2处,A级景区11家,其中4A级高等级景区4家。2014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81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4.5亿元。[2]
分类相关景点代表景点图片历史古迹  
羊峰古城遗址、、
里耶麦茶战国墓群、里耶大板遗址与墓群
老司城一角
地质标志古丈、花垣
花垣金钉子一角
南华山神凤文化景区一角
古镇苗寨、、、、、
芙蓉镇一角
湖南吉首峒河国家湿地公园一角
湖南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一角
湖南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一角
花垣边城水利风景区一角
吉首地方特产
分类列表食品类[7]
神秘湘西原香醋边城香醋河溪香醋湘西凉粉  湘西猕猴桃湘西枞菌  乾州板鸭湘西米酒茶酒类[7]
工艺类        
吉首著名人物
姓名简介  明代儒士、教育家王阳明著名弟子[11]
武吉海湖南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11]
晚清天津总兵大沽口炮台抗击八国联军[11]
北洋政府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冠威将军[11]
晚清陕甘总督,彪勇巴图鲁[11]
傅良藻北洋政府陆军少将[11]
清朝湘黔川苗民反清起义的杰出首领[11]
石邦藩国民政府空军少将、断臂飞将军[11]
曾任中南区少数民族访问团顾问[11]
田景星国民政府陆军少将[11]
第一代苗族女鼓王[11]
晚清江南、陕西、浙江提督[11]
中国体坛最早的风流人物之一[11]
原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11]
中国画马“四杰”之一[11]
中国内地知名女歌手[11]
组建了全国农学会联合会、中华农学会[11]
中国内地知名女主持[11]
兰州军区政治部创作组副组长[11]
.红网[引用日期]
.吉首市统计信息网.[引用日期]
.吉首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吉首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吉首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大湘网[引用日期]
.吉首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吉首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吉首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湘西法院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南有什么少数民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